矛盾的和谐——历史环境下建筑设计的比较

矛盾的和谐——历史环境下建筑设计的比较

一、矛盾的和谐——谈历史环境中建筑设计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陈纵[1](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单超[2](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梁宇峰[3](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对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美育和德育、智育一起构成了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美育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在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历史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调和个体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落实历史教学任务,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本文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研究入手,通过对历史教师的访谈,得出了部分教师的美育知识薄弱,对教学中渗透美育不够重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师应加强美育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充分挖掘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美育素材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原则的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进行思考。

刘珈毓[4](2020)在《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历史片区中的建成遗产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空间形态以及精神内涵。随着遗产保护观念的逐渐深化,建成遗产这一语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将遗产保护的关注点从保存本体逐渐转向保护本体及环境,从对“精英式”遗产的推崇转向“一般性”遗产的关注,从对特定价值的阐述到对综合价值的挖掘。伴随着快速城市化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纵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丰富成果但是城市历史片区仍旧面临着开发过度与特色迷失的困境,历史遗存在单一静态的保护观念及手段之下,同大规模粗犷的地段更新一起造成了城市历史片区空间品质持续下降,片区风貌趋于同质,历史遗存屡遭破坏,这些日益严重的现象使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已无法适应当下遗产保护与城市共生共荣的语境。今天,城市发展从传统的增量扩张开始转向城市建成领域的环境品质提升,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历史片区而言,优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空间,挖掘和传承文化特色,于是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了当下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新要求。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巨大机遇的双重身份的西安,面临着城市历史片区空间活力提升、文脉延续等重要使命。位于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回坊片区,是明城区乃至整个西安市中都较为特殊与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作为内城重要的历史片区,其不仅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的地方,至今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空间特质,与城市的其他片区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呈现出历史与当下,遗产与生活交织叠加的状态。本研究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建成遗产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向,试图以建成遗产理论为视角梳理并整合分析历史片区的遗产辨识及其价值认知的框架,并且以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为研究对象,整理了回坊片区的历史脉络与空间发展并客观描述了其社会与空间环境的现状,而后对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进行辨识并对其建成遗产的要素进行分类及特征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形态、生活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呈现,揭示当下历史片区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的矛盾,进而探索出符合历史与当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生的城市建成遗产辨识的路径与方法,并对内城建成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进行展望,为后续建成遗产保护、空间建设发展与环境品质提升等提供基础资料以及新的思路。

范婷婷[5](2020)在《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楼阁是中国传统的城市山水人文环境中的典型景观要素,是关联城市和自然山水的关键因子,在构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取向和整体意象的景观环境空间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标志性作用。深入解读传统楼阁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及其本体特征,是理解中国古代匠人的环境经营智慧、丰富现代中国城市特色景观营造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的景观营造历来注重环境的整体把握,当前有关楼阁的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单体物质空间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变特征,而将楼阁分布与城市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作整体性解读这方面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入手,分析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相影响,梳理古代楼阁营建在环境的不同层面关联自然秩序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景观楼阁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作基础性的理论参考,以期为楼阁相关的工程建设及保护修缮拓展相关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建筑设计作系统的梳理解读。研究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楼阁形式、传统楼阁建置对理想环境格局构建的作用以及传统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厘清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时间的纵向和横向理解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认识楼阁单体的形成背景及构成要素的演变脉络;第三部分在前文认识历史环境和传统楼阁的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从环境应对和楼阁单体表现两方面探究传统楼阁在现代空间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第四部分以碧云楼为例,阐述基于栖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格局特征,并观照现代城市景观新秩序的背景,生成的楼阁建筑及周边环境设计策略。综上,总结古代楼阁营造的规律,认识到楼阁景观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多重因素形成的物质外现形式。故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重拾环境整体经营的传统智慧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要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楼阁文化的核心内涵,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特色的新楼阁景观风貌。

尹红男[6](2020)在《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利益求速度的建设模式除了带给我们高度发达的城市之外,也在一点点磨灭属于城市原本的印记。面对粗放式开发所呈现的诸多有关城市文脉缺失的问题,“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逐渐走上历史舞台。自此,对于历史环境传承和地域特色发扬的问题得以被重新关注。更多的建筑师开始思考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身处历史环境中的建筑究竟该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场地之中,又该如何与历史环境相调和。建筑形态与城市历史环境的协调越来越被社会及行业重视,基于建筑应该关注环境要素的基本观点,而衍生出消隐的理念,以使建筑最大限度地融于城市历史环境。本文立足于城市更新时代的大背景,将城市历史环境及建筑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消隐理念的指导下,建筑形态与城市历史环境的共生问题,并提出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的设计原则。同时对当下国内、国外的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大量搜集与归类,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在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指导性的设计策略和手法。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的论述,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阐述。第二章为基本解析部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的现存问题和公众需求,结合建筑消隐设计的理念解析,总结建筑消隐与城市历史环境诉求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处于城市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消隐设计原则——协调性;强化性;意象性,为下文的研究内容奠定基础与前提条件。第三章分别从体量、界面和空间三个方面提出映射文脉结构的体量协调策略、契合地域审美的界面可读策略、以及满足心理诉求的空间营造策略。第四章,针对上一章节中提出的建筑体量、建筑界面和建筑空间的形态消隐策略,进一步总结提出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的相似、对比和转译消隐手法。本文从环境整体观和历史环境文脉延续的视角出发,研究衍生于城市历史文脉中的建筑形态消隐设计,探索建筑体量,界面和空间与历史环境精髓的耦合关系。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成为城市更新时代下建筑设计理论中的一部分,并对历史环境中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思路。

牟婷[7](2019)在《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文中提出本文以太湖流域的苏州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空间生活的角度,探讨古村落的传统生活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契合程度。苏州古村落作为江南传统美好生活的主要发源地,将审美意识体现在了建筑、空间、日常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上。传统空间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空间特色可以反映居民们的审美价值和实践过程,传统空间中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保护传统空间即保护了人们的“乡愁”。本文从苏州古村落的生活空间体验、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切入,以解析传统空间构成与形态传承与演变,来领会传统空间的审美意义;强调保护传统空间也即保护人们的美好生活为逻辑主线,对苏州古村落这一完整的社会单元进行空间评价,来探讨如何在当今时代来保护和体现传统空间的美。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空间之所以美,重点是尊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了完整的文化空间、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观点,论文重点研究两个问题:(1)当今社会下的古村落该如何回归这种美;(2)如何将传统生活美拓至于现代的村落生活中。笔者认为除了要保护个体实物例证外,更应注重延续历史文脉的空间意象、增加传统生活中的交往空间。除了保护建筑这些物质存在,更应注重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空间。基于此观点,本文在最后两章论述了传统空间的传承意义并探讨了传统空间的保护与重构的方法,认为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或重构都应将传统空间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尊重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来决定空间本身是否具有现实价值。要保护人们在传统空间中进行审美实践的权利;尊重传统空间中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情感需求;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修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特别是传统生活和空间保护及优化提供一点意见及建议,进而能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余柏青[8](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指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区文谦[9](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张聪[10](2017)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建筑规模和空间规模都急剧扩大,发展以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为重点的建设工程,成为节约社会资源、保护建筑环境的重大举措。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安藤忠雄连战连败》中说,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正是新旧并存的,历史与现在互相交融,才能看到美好的未来。旧建筑正是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情感和建筑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理念和实践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人们对旧建筑改造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上,包括保护与改造的观念意识、改造的技术手段也都有全新的尝试和提升。尽管西方国家旧建筑改造理念与技术手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在我国旧建筑改造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与设计困惑。新与旧的矛盾、历史与现代的冲突和制约是旧建筑改造扩建设计领域中的纷争的焦点与永恒的课题。本文尝试从新旧关系论着手,重点研究旧建筑改造中的“差异”的塑造方式与设计原则,以建筑原真性与场所精神理论为价值观基础,诠释“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差异化改造的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突出差异并置设计手法产生的新旧共生的美学逻辑。差异并置设计手法强调的是不同结构样式的构成元素组合或者同质构成元素通过不同的构成方式组合成新的结构样式的整体,通过新旧两种不同结构样式的对比,或强调反向冲突差异,形成视觉矛盾和冲击,或注重统一整合,表达视觉秩序的延续并彰显时代特色,衬托旧建筑独有的历史价值与场所气质。

二、矛盾的和谐——谈历史环境中建筑设计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矛盾的和谐——谈历史环境中建筑设计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美育与历史教学
    2.1 美育的概念
    2.2 高中历史美育概念界定
    2.3 美育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2.3.1 历史教学是美育的有效途径
        2.3.2 美育是历史教学的内容和促进力量
3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方法和访谈对象
        3.1.1 调查方法
        3.1.2 访谈对象
    3.2 访谈内容的基本情况
    3.3 问题分析
        3.3.1 教师的美育意识偏弱
        3.3.2 教师对教学中对渗透美育不够重视
4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原则及策略
    4.1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原则
        4.1.1 直观性原则
        4.1.2 启发性原则
        4.1.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2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4.2.1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4.2.2 更新教育观念
        4.2.3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科书中存在的美育素材
5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
    5.1 自然美教学实例——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
        5.1.1 案例描述
        5.1.2 案例分析
    5.2 社会美教学实例——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例…
        5.2.1 案例描述
        5.2.2 案例分析
    5.3 艺术美教学实例——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为例
        5.3.1 案例描述
        5.3.2 案例分析
    5.4 科学美教学实例——以《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为例
        5.4.1 案例描述
        5.4.2 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1.3.2 城市及历史片区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西安明城区及回坊片区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历史片区保护与建成遗产理论解读
    2.1 历史片区保护的现实状况
        2.1.1 历史片区保护的两种现状背景
        2.1.2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外部因素
        2.1.3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内在因素
    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提出
        2.2.1 建成遗产的概念
        2.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演进
        2.2.3 建成遗产的内容构成
        2.2.4 建成遗产的属性特征
        2.2.5 建成遗产的界定标准
        2.2.6 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2.3 建成遗产视角下历史片区遗产辨识的路径
        2.3.1 建成遗产视角研究历史片区遗产保护的意义
        2.3.2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的研究维度
        2.3.3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回坊片区的社会与空间现状调查
    3.1 回坊片区历史沿革与发展进程
        3.1.1 回坊片区历史发展脉络
        3.1.2 回坊片区空间发展演变
    3.2 回坊片区社会生活现状调查
        3.2.1 回坊片区社会基本构成
        3.2.2 回坊片区民族社会结构
        3.2.3 回坊片区生活方式分类
        3.2.4 回坊片区行政体系与相关制度
    3.3 回坊片区物质环境现状调查
        3.3.1 回坊片区地块划分
        3.3.2 回坊片区土地利用现状
        3.3.3 回坊片区街巷交通现状
        3.3.4 回坊片区建筑综合现状
        3.3.5 回坊片区配套设施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辨识
    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原则
        4.1.1 遗产特征的真实与完整
        4.1.2 社会生活的持续与多元
        4.1.3 环境要素的系统与关联
    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过程
        4.2.1 影响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因素
        4.2.2 回坊片区的建成遗产总体特征
    4.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要素的识别
        4.3.1 建成遗产本体要素的识别
        4.3.2 建成遗产环境要素的识别
    4.4 本章小结
5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特征与价值评析
    5.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本体特征分析
        5.1.1 “居住类”建成遗产本体
        5.1.2 “宗教类”建成遗产本体
        5.1.3 “公共类”建成遗产本体
    5.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环境特征分析
        5.2.1 “居住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2 “宗教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3 “商业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4 “公共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价值评析
        5.3.1 场所环境价值
        5.3.2 社会生活价值
        5.3.3 精神文化价值
    5.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问题评述与优化建议
        5.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现状问题
        5.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优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内容总结
        6.1.2 启示与思考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5)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历史环境方面的研究
        1.3.2 楼阁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
    2.1 历史环境的特征
        2.1.1 层次性:城市景观秩序构建的要求
        2.1.2 延续性: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根基
        2.1.3 动态性:古今发展矛盾调和的方法
    2.2 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传统楼阁建筑形式
        2.2.1 城市礼制型环境中的崇礼重威式楼阁
        2.2.2 郊邑山水型环境中的写意寄情式楼阁
        2.2.3 市井巷陌型环境中的社交享乐式楼阁
    2.3 传统楼阁营建特征及其对既有环境的影响
        2.3.1 均衡形势,山城辉映
        2.3.2 增势补形,得体相宜
        2.3.3 壮观都会,蓬勃昌盛
    2.4 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
        2.4.1 宏观择址:区域的空间秩序互通
        2.4.2 中观布局:城市与山水关联互动
        2.4.3 微观形态:建筑与山水形势互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
    3.1 传统楼阁作为整体的共性特征
        3.1.1 崇拜信仰与楼阁发展
        3.1.2 主流意识与楼阁发展
        3.1.3 社会经济与楼阁发展
    3.2 传统楼阁单体构成的演变特征
        3.2.1 结构构成演变
        3.2.2 空间构成演变
        3.2.3 形体构成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楼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
    4.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对楼阁设计的影响
        4.1.1 基址选择
        4.1.2 体量尺度
        4.1.3 形态诠释
    4.2 现代建造技术对传统楼阁形式的表现
        4.2.1 新材料及新结构形式
        4.2.2 新结构的构造做法
        4.2.3 BIM对传统工程管理智慧的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栖霞山历史环境中的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
    5.1 研究缘起
    5.2 栖霞山景观格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5.2.1 栖霞山山势格局:风水裁成
        5.2.2 栖霞山景观的新问题:龙虎失衡及景观组织混乱
    5.3 虎山景观格局重塑及碧云楼统帅地位之确立
        5.3.1 选址:文脉延续
        5.3.2 方位:因地善为
        5.3.3 布局:情景交融
    5.4 碧云楼建筑设计形态设计
        5.4.1 体量:因时就势
        5.4.2 形态:补形塑意
        5.4.3 装饰:虎脉蓬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营建经验总结
    6.2 现代建筑语境下的楼阁创作的思考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碧云楼建筑方案设计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解析
    2.1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设计现存问题及公众需求解析
        2.1.1 规划失策——体量失衡难以融入环境
        2.1.2 自信缺失——界面表达脱离理性思考
        2.1.3 记忆断层——表里不一匮乏场所认同
    2.2 建筑形态消隐理念解析
        2.2.1 关注环境要素
        2.2.2 提倡视觉弱化
        2.2.3 强调情感体验
    2.3 建筑形态消隐对城市历史环境的积极作用
        2.3.1 规划循序——协同组织空间结构
        2.3.2 文化自信——理性表达界面形式
        2.3.3 精神重构——获取归属场所认同
    2.4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原则
        2.4.1 尊重城市空间形态的协调性原则
        2.4.2 塑造历史环境氛围的强化性原则
        2.4.3 注重场所知觉体验的意象性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策略
    3.1 映射文脉结构的体量协调策略
        3.1.1 建筑布局与城市文脉的同构共生
        3.1.2 建筑形体与空间场域的协调衍生
        3.1.3 建筑尺度与相邻建筑的关联整合
    3.2 契合地域审美的界面可读策略
        3.2.1 适应场地的顶面消解化
        3.2.2 凝练历史的立面叙事化
        3.2.3 视像传达的界面触媒化
    3.3 满足心理诉求的空间营造策略
        3.3.1 空间功能的激发活化
        3.3.2 空间体验的通感强化
        3.3.3 空间维度的情感绵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手法
    4.1 续写历史情境的形态相似消隐
        4.1.1 植入因变体量
        4.1.2 取法地域界面
        4.1.3 沿用具象空间
    4.2 凸显既有环境的形态对比消隐
        4.2.1 弱化局部体量
        4.2.2 调和虚实界面
        4.2.3 营造过渡空间
    4.3 重谱文脉精髓的形态转译消隐
        4.3.1 概括简约体量
        4.3.2 探索现代界面
        4.3.3 重构诗意空间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设计现存问题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案例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古村落空间生活的相关研究
        二、苏州传统古村落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释义
        二、古村落的“传统空间”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构思
第一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要素和审美观念
    第一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日常生活要素
        一、传统劳动生活要素
        二、多元主体的社会生活要素
        三、礼制为先的信仰文化要素
    第二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社会经济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对村落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
        一、空间审美构成各要素
        二、关于古村落传统空间审美心理的分析
        三、江南文化的独立性
        四、江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演变
    第一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
        二、交通需求与水网路网布局
        三、文化心理与建筑形态
        四、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
    第二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构成
        一、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二、空间的布局与围合
        三、空间序列分析
        四、空间的区域与边界
    第三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传承
        一、传统空间观在村落布局中的体现
        二、生活方式在空间生活中的传承
        三、空间审美观念在民居中的体现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整体空间构成形态
        二、街巷空间形态演变
        三、空间尺度变化与空间体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村落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
    第一节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
        一、民居空间的需求与空间界面上的变化
        二、民居空间需求与空间天际线
    第二节 传统公共空间与现代生活
        一、古村公共空间与空间中的人际交往
        二、街巷尺度与现代交通
    第三节 生产劳动空间与现代生活
        一、古村落的田园空间
        二、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型
    第四节 景观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审美
        一、景观节点的空间节奏
        二、街巷的转折与变化
        三、田野景观的审美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传承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一、构建传统空间的“场所精神”
        二、维持乡土环境,留住“乡愁”
        三、生产方式与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四、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村落空间的更新与重构
    第一节 空间审美的断裂与追寻
        一、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风貌难控制
        二、空间审美的“象”的消失
        三、地域文脉的空间叙事
    第二节 古村落保护中“人”的因素
        一、村落空心化的现状
        二、村落发展中的“人”的分析
    第三节 古村落更新的选择
        一、古村落更新的现存模式
        二、建筑信息评估与整合
        三、村落改造的生态补偿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
        一、传统空间意识下的现代村落
        二、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策略
        三、构建符合当代生活的交往空间
        四、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构建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优化对于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一、理顺空间逻辑,促进村落更新
        二、评估空间审美价值,凸显村落特色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村落活力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苏州东西山明清古建筑名录
    附录2:苏州古村落环境要素构成表
    附录3:常见民居铺地形式
    附录4:墙体分类表
    附录5:古村历史建筑调查样表
    附录6:徐湾村现状建筑实地调查表
    附录7:古村落游客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附录8:古村落居民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作者简介

(8)《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既有研究概况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基础
        1.4.4 研究视角
        1.4.5 研究方法
        1.4.6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2.2.1 保护原则
        2.2.2 保护方法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2.3.1 资金管理体系
        2.3.2 保护管理体系
        2.3.3 教育科研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3.4.5 其他构筑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4.3.4 公众参与不足
        4.3.5 利益诉求多样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4.4.1 制度层面策略
        4.4.2 理念层面策略
        4.4.3 技术层面策略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5.3.1 定位分层
        5.3.2 保护分层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本章小结
结论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1.1 城市扩张由“增量增长”转向“存量增长”
        1.1.1.2 城市历史环境更新面临设计挑战
        1.1.1.3 旧建筑再利用理论与实践发展迅速
        1.1.2 研究内容
    1.2 既往研究
        1.2.1 国外既往研究
        1.2.2 国内既往研究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价值挖掘与核心问题
    2.1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价值基础
        2.1.1 历史文化价值
        2.1.2 社会情感价值
        2.1.3 物质经济价值
    2.2 旧建筑改造更新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2.2.1 现实问题
        2.2.2 设计误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差异并置手法价值观
    3.1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一般价值原则分析
        3.1.1 原真性的继承与发展
        3.1.1.1 物质性原真性
        3.1.1.2 精神性原真性
        3.1.2 场所精神的意义和运作模式
        3.1.2.1 场所精神的内涵
        3.1.2.2 场所精神作为评价标尺与方法补充
    3.2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内涵
        3.2.1 差异并置创造具有对比意义的集合
        3.2.2 差异并置是讲究创新思维
        3.2.3 差异并置是一个的矛盾综合体
        3.2.4 差异并置强调整体的和谐
    3.3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应用映射
        3.3.1 建筑美学的追求
        3.3.2“联想与象征”的赋予
        3.3.3 保持建筑整体环境的历史延续性
        3.3.4 增强城市建筑环境的多样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剖析
    4.1 对比与协调的知觉本质
        4.1.1 对比与不同的区别
        4.1.2 对比与微差的比较
        4.1.3 协调与相似的关系
        4.1.4 差异并置需要内在关系的支撑
    4.2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语言模式
        4.2.1 异质差异——强调冲突性的差异并置
        4.2.2 同质差异——突出统一性的差异并置
        4.2.2.1 通过类比实现并置差异
        4.2.2.2 通过消隐实现并置差异
    4.3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应用原则
        4.3.1 适应性原则
        4.3.2 整体性原则
        4.3.3 有机性原则
        4.3.4 统一性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异并置手法策略方法论研究
    5.1 差异并置之反向冲突
        5.1.1 材料的虚实结合
        5.1.2 形式的繁简相衬
        5.1.3 色彩的明暗对比
        5.1.4 构图的大小纵横
        5.1.5 形体的曲直对比
        5.1.6 表皮的新旧共生
    5.2 差异并置之类比扩充
        5.2.1 细部的递进转译
        5.2.2 质理的类比延续
        5.2.3 立面的比例调和
        5.2.4 空间的同化异化
    5.3 差异并置之消隐统一
        5.3.1 符号式的消隐统一
        5.3.2 地景式的消隐统一
        5.3.3 背景式的消隐统一
        5.3.4 内藏式的消隐统一
    5.4 差异并置手法之复合运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差异并置设计手法的价值观依据
    6.2 差异并置设计手法的方法论总结
    6.3 差异并置设计手法的理念映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表

四、矛盾的和谐——谈历史环境中建筑设计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D]. 梁宇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D]. 刘珈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D]. 范婷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D]. 尹红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D]. 牟婷.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10]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D]. 张聪.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矛盾的和谐——历史环境下建筑设计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