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外力启动 加速国有企业转制进程——对乌盟近几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秦高炜[1](2018)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佛山市顺德区工业用地的分析》文中认为论文以城市化先行发展的佛山市顺德区为例,通过遥感影像解译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归纳总结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供国内其他地区的规划编制参考借鉴,避免重蹈大城市“城市病”的覆辙。论文首先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生产空间的基础理论,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有关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理论方面主要以地租论、区位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国外较为关注城市整体的地域扩张;国内则更多地对具体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将工业占据总体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作为研究主线,回顾建国以来顺德区产业的发展背景,得出:近70年中,顺德共经历工业基础萌芽、工业放权起步、产地融合成长、产业转型升级4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用地呈集约化布局。选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获取顺德自90年代以来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格局及数量信息,对顺德区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特征进行刻画描述。根据以上变化特征将可能影响地区工业用地变化的因素加以整合、分类,并集中从工业化进程、经济体制、政策制度、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价值观念六个方面展开顺德区工业用地演变影响机制的研究。本文以为: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有着固定的进化模式,并会根据当地的物质、精神属性有所变化;快速城市化地区多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要动力,依托多维网络化道路系统的条件,最终形成“散点圈层一轴向蔓延—面域连接”的生产空间扩张模式;围绕生产空间优化进行经验总结,有助于指导国内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规划建设,杜绝“城市病化”发展趋势。
陆喜元[2](2017)在《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治理环境及政府层级的不同,政府治理能力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如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一概而论。县级政府的“接点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准确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集中表达了科学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是政府治理的根本指导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家治理规律有了新认识,是政府治理的直接指导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是现阶段政府治理的重要思想依据。西方治理理论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扬弃,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理论借鉴。政府治理理论主要关注两对问题:第一对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第二对是政府治理评估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其中,第一对是第二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是促进第一对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手段和目标。政府治理的实质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多元治理,追求政府在治理格局中的权威性、主导性、代表性、正当性和有效性。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政府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并实现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进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作为行政主导性治理主体,在与社会、市场互动过程中的理念、角色、行为等的重构过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各级政府的新要求,结合政府层级和职能,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每方面能力不仅是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不同侧面的表现,而且各有其内在要素。尽管这些方面或要素就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而言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既是县级政府履行单一制国家内作为“准基层”政府职能的法理需要,也是对县域社会现代性诉求的回应。根据政府治理能力结构要素,结合西部地区县域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构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其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据此评估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本文对H县和周边邻县(区)(合称“一区七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横向测评,对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纵向研究(2000-2015),对公众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力争全方位、深层次地认知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当然,测评H县政府治理能力仅仅是一个准备性工作。准确的归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因子。因此,结合H县历史,考察县制沿革、机构变迁、人员流动,有助于把握县治的历史规律,对现阶段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能力重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纵向测评、横向测评、满意度测评,可以发现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综合西部地缘、县域经济、郡县制、“市管县”、社会机制、行政文化、精英及民众等因素,可以深入挖掘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推进H县政府治理现代化,既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又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针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框架;既要顺应“放、管、服”改革大势,又要综合考虑县情。因此,面向宏观,要把塑造服务型、法治型、信息化政府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努力方向。面向微观,建议以H县教育精神重塑行政文化;围绕解决缺水和贫困两大基本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做强“金色教育、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三个县域品牌,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文化治理能力;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基层自治、护持政府信用,提升政府政治治理能力;通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吴碧波[3](2016)在《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处工业化、城镇加快期,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而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就地城镇化不同模式的选择是丰富新型城镇化内涵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响应国家党委政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号召的需要,研究意义重大。迄今为止,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还缺少清晰的理论分析,缺少模式选择的理论或范式总结,虽然学界试图对就地城镇化做出划分,但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市论只不过是从规模上做出的分类,农业推动、工业推动和服务业推动等也是从产业视角做出的分类,等等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特殊性明显不足。“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包括两重含义,第一是研究中国就地城镇化战略,第二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模式选择。第一重含义,以往的研究涉及比较多,鉴于大批量农民工城市的无法融入,本论文认为中国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而对于第二重含义,以往的研究并不多,本人认为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应采取多种的、有差别的城镇化模式。但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当前就地城镇化的各种模式?这正是本论文所要探讨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剖析模式选择的独特性,更加尊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促进了政府、企业、民众等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农村发展和城镇化的公平正义。通过理论论证、实际考察、案列分析、经验借鉴等,本论文得出如下几点基本结论:中国正处工业化、城镇加快期,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中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不同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成本和适应性,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就地城镇化必然面临诸多问题,遵循规律应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政府政策是城镇化重要内生变量,但必须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当地非农化或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支撑。
尤海涛[4](2015)在《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得以快速发展。因其与乡村紧密的关联性,以及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乡村旅游被广泛地认为可以成为拯救中国日益凋敝乡村的一种重要内生力量,特别是在促进传统乡村变革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冀。因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的热点,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到与之紧密关联的具体的乡村地域空间中,分析与解决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当前乡村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三农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问题,以起到良好的践行效果,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乡村旅游本身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环境。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需要跨越单纯的旅游研究范畴,以获取相关领域的理论整合与支撑,城乡统筹则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契机。城乡统筹思想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现状,出于发展公平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城乡协调发展思想,其统筹的目标重在乡村,即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来推进乡村的快速发展,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传统的城乡统筹力量主要以城镇化与工业化等外力为主,在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传统文化遗失、村落空心化加剧等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问题。因而城乡统筹除了需要工业化与城镇化等外部力量对乡村施加正的影响外,更需要来自乡村内部的力量以刺激乡村经济的复苏与文化的觉醒,但传统粗放式的内生力量农业又不足以改变乡村的现状,而以“农”为本的乡村旅游可为乡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因而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在发展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乡村旅游可作为城乡统筹体系中的一种力量存在。通过对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互映关系的分析可知,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法理以及资金的支持,为乡村旅游跨越单纯的旅游范畴,解决其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与研究视角,进而可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而乡村旅游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其一在于可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①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②乡村居民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与管理增加了收益;③通过乡村旅游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低效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的高效生态农业转变,而规模化的高效农业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吸引物;④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社会与环境良好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带动了新农村的建设。第二个着力点在于,随着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加剧了乡村旅游各要素的空间集聚,催生了旅游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旅游小城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为乡村游客提供相对集中且高效的服务,也能有效地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提高当地乡村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准。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旅游为我国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在发展中格外关注乡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而区别于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为之提供了一个反思的视角。因而旅游小城镇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一种替代与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选择。因此,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理论支撑,乡村旅游也可作为一支重要的统筹力量,丰富了城乡统筹理论。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其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影响着城乡统筹的深度与效果。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分析可知,目前影响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不足、社区参与失败、土地流转的法律障碍以及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育不足等问题,并以城乡统筹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反思,认为欲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建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需明确可持续发展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即乡村旅游的本源主体应是乡村居民,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是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则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提出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于:①城乡统筹规划。注重统筹规划中的乡村规划,并为乡村旅游预留发展空间;②乡村旅游规划。注重规划对旅游发展的引领作用,突出人文关怀规划理念与地方特色,尊重乡村社区居民关于旅游开发的意见;③社区参与及保障。凸显乡村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社区增权、乡村资源资本化等途径保障社区居民全过程的旅游参与权与旅游收益权;④政府主导、规制与角色渐变。通过自我规制,政府的角色应由现阶段的主导型向推动型转变,回归政府本位,以更好地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公共产品、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等服务;⑤乡村旅游驱动下的产业融合。通过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促进其与乡村三次产业的融合,以放大乡村旅游的综合功效;⑥土地流转。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及配套制度建设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国内城市居民一种常态型的休闲方式,这符合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向,即由传统观光旅游向深度休闲旅游渐变。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项目规划与建设,应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融为一体,由单纯的项目建设向大的基质环境优化转变,即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基质环境的美化,使整个乡村环境成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旅游休闲吸引物;其次,由乡村景区建设向社区建设转变,以突出乡村社区主导地位,将社区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开放式的大景区;另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小城镇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方向,以体现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使旅游小城镇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地域综合体。如此,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美丽乡村之梦想,反之,美丽乡村方能为乡村旅游提供永恒的吸引环境。
弓联兵[5](2012)在《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下,中国的执政党与社会呈现出“政党统合”的关系形态。这一关系形态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逻辑共同形成。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需要一支可以凝聚和统合社会的组织化力量主导和推动现代化进程,从而保证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展开。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性的政党组织是充当这种组织化力量的最佳选择。从执政合法性的逻辑来看,任何政党都需要从社会汲取执政资源以维系和巩固执政地位,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按照现代政治规则对分化的甚至分裂的社会进行必要的统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在“政党统合”形态里,执政党构建了一套以党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执政党自身的组织体系及外围组织体系。依靠组织的力量,执政党通过吸纳和嵌入两种基本的路径和方式统合社会。其中吸纳侧重于政党自下而上对社会力量的笼络和征募,将社会精英群体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或执政体系;嵌入则侧重执政党的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向社会空间的渗透和覆盖。通过吸纳和嵌入社会,使社会紧密围绕在执政党周边,从而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本文基于“政党统合”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共产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对中国的政党与社会关系展开论述。放权式改革后,社会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快速成长,时至今日,私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私营企业的成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打破了既有的权力利益格局,对政党国家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社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事实下,如何将私营企业纳入政党国家的控制范围以内,发挥其建设性功能,抑制和防止其潜藏的反对性政治能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面对的战略性和策略性命题。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来看,对于作为新兴经济社会精英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执政党采取政治吸纳的策略有选择性地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主纳入自己的组织体系和执政体系,使其成为政党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体制外的反对者。具体而言,一是中国共产党开放组织体系吸纳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二是通过政治安排的方式把私营企业主安排进人大、政协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在吸纳私营企业主的同时,执政党通过组织嵌入的方式将党的组织网络向私营企业进行渗透和延伸,在社会自组织没有成型之前党组织率先占领了政治真空地带,从而保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拥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从现代政党政治的逻辑来看,政党回归社会是政党扩大社会基础,争取社会支持的应有之意,从中国执政党的领导逻辑来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也是保证党在新兴社会领域领导优势的必然选择。但在社会成长成为不可逆的事实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的方式需要作出必要调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的背景和方式不同,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时受到外在组织环境的影响,在结构上转变为一个“无权力依托组织”,与此相应的是,在功能上,党组织的功能也不得不从政治功能转化为社会功能,即政治领导核心功能转化为社会服务和关怀功能。因此,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回归社会”,转化组织功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社会的有效支持。
张伟[6](2012)在《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森林不仅向我们提供木材产品、林业副产品及多种其他产品,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洪涝灾害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更为重要。我国《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林业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1]从而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2]。《全国林地面积保护利用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林地面积保有量为3.12亿hm2(46.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2.5%,森林面积保有量达到2.23亿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0亿m3以上。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27.37亿亩集体林地的经营、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对农户实行为期70年的承包,这次“林改”也被称之为我国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经营承包之后的“第三次农村土地改革”[3]。但从林地面积和林业蓄积量上来看,国有森林资源在森林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国有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2.6%,国有森林资源的蓄积约占全国森林蓄积的70.6%[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林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特别关注林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和投资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1999-2008年十年间,中央累计投入1981亿元用于退耕还林。“十二五”期间,中央总投资将达到4300亿元,累计将完成4.03亿亩退耕还林任务,相当再造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将为我国提高森林覆盖率3个百分点以上。2006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伊春市成为我国国有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首个试点城市。伊春8万公顷国有商品林由林业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实现了林地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流转,承包期限为50年。林改后的6年间,造林和森林抚育管理工作成绩明显,没有发生一起林地逆转的现象,而且实现了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但长期以来,由于国有林地存在资源性、结构性、社会性以及体制性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国有林地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国有林地产权不明晰,国有林地流转发展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有林地流转的关键性因素。论文通过对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沿革总结、评价,以及对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从基本原理的层面论证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对策就是进行产权改革,加快国有林地的流转。同时建立了国有林地流转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层面对国有林地流转前后的效益进行评价,并选取国有林区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伊春作为指标体系的实践验证,进一步证实了进行国有林地流转是解决问题正确的方向。明确了必须要进行国有林地流转的方向后,论文又对阻碍国有林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指标体系,通过对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对排名靠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林地流转模式进行了制度设计,通过借鉴伊春模式,对全国下一步国有林地流转提供经验借鉴和制度模式,即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削弱林地现有生态功能,总体上保持国有主体地位不变和经济生态效益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上,适度引入民营机制和民间资本,进行国有林地合法、有序、科学、健康流转。在此制度方向的前提下,论文对策部分提出对国有林地进行价值分类经营,依照市场经济规模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流转并进行有效监督,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配套措施,确立了以国有林地流转为核心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模式,促进林业建设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推动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林区经济的发展。拟通过林权改革推动产权的明晰化,从而增强产权持有人和经营者的对于经营森林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提升了生态价值;第二,可以把国有林地流转经营转变为一个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投资途径和载体,打破国有国营的单一机制,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把林业工人转变成投资者,使广大林业职工“家家有其山,户户有其林”,实现了国有林地的生态价值;第三,扩大了就业渠道,缓解社会就业和职工下岗再就业的压力,同时大幅度增加林业职工收入,促进了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体现了国有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现代产权理论、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多种理论,结合当前国有林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点研究了市场调节为主、多元产权主体并存的国有林地流转方式。在对伊春国有林地流转的进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层次指标体系模型,在得出林地流转前后效益明显比较后,对国有林地流转模式进行了制度设计,建立一个新型国有林地流转体系,将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经营对象,确定价值经营主体,把握价值经营规律,以价值的增值为经营目标。提出国有林地流转过程必须实现价值主体分置,即把生态价值交给政府,把经济价值交给个人,把社会价值返回社会。鉴于我国国有林区林改试点已进行了近6年的时间,国有林地的流转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能够通过对现有流转成果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国有林区全面展开林地流转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钱勇[7](2011)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在世界范围内的效果多不理想,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在国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具有战略眼光的政府官员与学者已经注意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紧迫性,以阜新市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也在20世纪80、90年代进行过产业转型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可以说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历经波折。那么,为什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如此之难?怎样又如何才能少走弯路?而2001年开始的阜新市新一轮产业转型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走上正轨。那么,前后两轮产业转型效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提出诸多问题需要分析与解释。此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中国近30年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相对简单与清晰透明,从而更容易把握与研究,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比较好的切入点。本文的研究围绕着资源型城市中企业(作为群体)演化与城市演化的互动展开的。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城市与资源型企业协同演化的过程,同时也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基础,本文强调资源型国有企业对城市的塑造效应。在资源型企业塑造的资源型城市中,企业个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是在既定的城市组织场域(主要由社会经济网络与制度环境构成)中进行的,以组织转型为实现途径,本文侧重解析企业组织转型中组织嵌入机制的互动与状态转换;企业群体层面的产业转型,是通过城市组织场域重构(这也是一个互动演化过程)来实现的,本文基于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对企业群体层面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进行解析。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是研究背景的提出,从中阐述选题意义;其次,基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本文研究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再次,明确界定本文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最后,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文献回顾。从国际上资源型城市早期开创性研究开始,对资源经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研究进展的路径、中外研究状况的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总结与评述。第三章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进行国际比较。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都走在中国前面。本章结合英国、美国、南非、德国、日本、乌克兰和瑙鲁这7个国家十几座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实践,区分四类情况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进行国际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主要决定于:政体与经济政策、当地的经济规模与城市凝聚力、自然环境与发展机遇。第四章从城市与企业的协同演化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进行回顾、总结与模式化。本章依次回顾了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型企业建立与发展而兴起的历史过程,对资源型企业、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演化特征进行总结与模式化,提出资源型企业对资源型城市的塑造效应,最后对资源型企业与城市协同演化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两大主要因素,即资源型企业塑造的区域社会经济网络和资源租金分配制度。本章从生产方式变革入手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界定为一种“熊彼特式创新”,然后分析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网络如何通过制约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来束缚产业转型能力,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如何通过降低经济主体创新动力来制约产业转型。第六章以铁煤集团主辅分离改革为案例,研究了资源型国有企业通过组织转型实现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本章首先阐明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特殊性——“企业城”中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的严重依赖,国有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突破口——纵向一体化,国有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实现途径——辅业附属企业的组织转型,然后通过案例研究解析企业组织转型机制并构建企业组织转型过程模型,最后分析资源型国有企业组织转型的特征,从而揭示出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存在的局限性与弊端。第七章以阜新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转型实践为案例,研究资源型城市通过组织场域重构实现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本章首先基于相关文献分析城市产业体系的组织场域属性,其次对阜新市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再次对阜新市2001年前后两轮产业转型实践进行比较,最后基于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对阜新市企业群体层面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进行解析。第八章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研究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资源型企业对资源型城市的塑造构成产业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内部环境;(2)区域社会经济网络与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制约了产业转型;(3)资源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通过企业组织转型来实现;(4)企业组织转型的特征是爆发式启动加上其后相对平稳的进展;(5)转型阻力因素与组织模板来源共同决定企业组织转型的顺序选择;(6)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存在局限性;(7)资源型城市企业群体的产业转型通过城市组织场域重构来实现;(8)资源型城市组织场域重构是场域结构变迁与主导制度逻辑变迁协同作用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三方面的特色:(1)有别于以往的研究视角与以往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不同,本文不是政策研究,也不是效果评价研究,而是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作为中国近30年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历程进行深度(横跨近30年时间)回顾,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互动的动态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进而构建出转型过程模型,以此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解释。(2)构建出组织转型过程模型虽然企业组织转型必然涉及战略调整、交易关系变化等经济层面的因素,但已有的组织转型模型侧重从社会文化或者说制度层面描述组织转型及其过程,而本文拓展了波拉尼所提的“嵌入”概念,构建出一个以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嵌入机制互动与状态转换为核心的组织转型过程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已有文献关于组织转型、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分歧。(3)拓宽了组织场域理论的应用范围组织场域被公认为是一种拥有共同主导逻辑(简单说就是共同制度规范)社会经济网络,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将特定地域的某一行业连同其上下游及规制者作为一个组织场域,缺少将城市产业体系作为组织场域的研究。而事实上,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体系在转型前既是一种社会经济网络,也显然拥有共同主导制度逻辑。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组织场域理论的应用范围。
胡建[8](2011)在《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政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所谓政治认同,是指生活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对现存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特定利益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作为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实践的联结,政治认同对于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既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又面临着政治、经济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复杂矛盾,在这种双重压力之下,公民政治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当代中国能否顺利推行政治改革,能否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因此,大力推进公民政治认同建设,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就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成为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我国公民在治理绩效认同、制度规则认同、意识形态认同等方面取得积极变化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认同消解、虚假认同、危机性认同甚至不认同等问题。当前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而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宏观影响因素,而利益结构的分化、政治文化的分化变迁、制度规范的缺陷以及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等则构成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微观影响因素。面对当前公民政治认同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认同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社会公正这一基本价值理念,以社会公正为诉求,围绕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具体而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快经济建设,奠定政治认同的经济绩效基础;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夯实政治认同的制度规范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政治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强化公民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提升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只有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顺利推进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建设,才能不断坚定公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公民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公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沈熙[9](2011)在《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就业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失业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难题,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积极促进就业。政府设立机构垄断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模式已不合时宜,政府提供、多元生产的合作型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模式成为发展趋势。上世纪70年代末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全面的经济结构体制转型、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呈现复杂状态,社会就业服务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政府垄断提供模式也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方面的经验还欠丰富,有必要对地方城市的改革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准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结合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变迁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现状和创新性做法展开研究。文章认为,我国应该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多元提供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非营利三种机制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就业服务资源,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改革和调整。文章首先对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及三种劳动就业观进行考察。劳动就业领域存在着市场和政府两种配置机制,但这两种机制都会失灵,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一方也会为另一方的运作提供某种改进,“不完善的可选事物间的选择”可能是对现代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的很好概括。公共就业服务的演进与政府市场关系变迁密切相关,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背景和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但公共就业服务提供都在从政府垄断向非政府垄断、从一元提供逐步向多元合作提供过渡。然后,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形势是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而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自然失业率升高对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必须从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就业岗位开发等方面弥补劳动力市场失灵,必须从消极的失业补贴转向以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性行动计划,由政府直接提供就业服务的模式显然不足,政府、市场、非营利等多元主体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合作关系。紧接着就转入对现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可以发现,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在我国大致有四种实现类型:财政补贴型、政府购买型、发放票券型、社区就业服务型。财政补贴型是我国目前吸引非公共机构参与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初级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形式,但并不是典型的多元合作体制。政府购买型是公共就业服务的契约化提供模式,但实际中运行并不充分,政府购买也带有明显的政府垄断模式的痕迹。发放培训券在很多地方都在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前景还不甚明朗。社区就业服务在全国各地(如上海、成都、合肥、宁波等)都在进行探索,地方积累的经验为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在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通过改革和调整继续完善。文章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从建立多元合作提供体制的前提条件和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总结了几条有益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不高、财政投入不足、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出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2)调整传统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补贴模式为“以事定支”的支出模式;(3)政府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营造发展空间;(4)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5)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继续创新社区就业服务;(6)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服务灵活就业。
王晓东[10](2011)在《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往往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再随着自然资源枯竭而衰退或转化。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所辖地域内的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蕴藏量会逐渐递减,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递减甚至难以恢复。当资源递减到一定程度时,资源型城市就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直接涉及当前国家、地区发展的两个核心理论与实践问题,即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虽然现在资源还未枯竭,但从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应对其未雨绸缪、前瞻思考,以期在未来发展中求得主动。本文立足乌海市实际,将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得出如下观点:乌海市产业转型模式的选择,要和产业发展经历、地理区位、市场结构、城市规模、文化背景等相联系,充分借鉴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宝贵经验及失误教训,重视政策、环境、市场、人力、产业及空间布局五大要素,选择符合本市实际的路径,切实推进乌海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成功转型;在资源优势不再的情势下,各级党政决策层、企业界和广大民众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从理论、思想、认识、政策、科学、技术、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做好准备,积极应对资源枯竭局面,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维护全市的和谐稳定,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供借鉴的产业转型模式或有益启示,进而扩大到更广层面,为国家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做出科学决策中提供实际案例。
二、借助外力启动 加速国有企业转制进程——对乌盟近几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助外力启动 加速国有企业转制进程——对乌盟近几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佛山市顺德区工业用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及研究内容 |
1.2.1 快速城市化地区概念 |
1.2.2 生产空间概念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城市土地利用基础理论研究 |
2.1.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实证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研究 |
2.2.2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顺德区工业用地演变的产业发展背景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顺德区产业发展划分依据 |
3.3 顺德区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1 工业基础萌芽阶段 |
3.3.2 工业放权起步阶段 |
3.3.3 产地融合成长阶段 |
3.3.4 产业升级优化阶段 |
小结 |
4 顺德区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 |
4.1 原始遥感影像解译 |
4.1.1 资料来源 |
4.1.2 图像处理 |
4.1.3 信息获取 |
4.2 顺德区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特征分析 |
4.2.1 改革开放早期:多点簇状发展,偏好镇级工业用地 |
4.2.2 1980年代:围绕“马路经济”,实现多点圈层式扩张 |
4.2.3 1990年代:轴向延伸与圈层扩展并重,主导产业集群趋势 |
4.2.4 2000年至今:镇街主创特色工业,谋求引进“新兴产业” |
小结 |
5 顺德区工业用地演变的影响机制分析 |
5.1 工业化进程的背景 |
5.2 经济体制的转变 |
5.3 政策制度的改革 |
5.3.1 国家政策对工业用地的整体效应 |
5.3.2 地方制度对工业用地的示范效应 |
5.4 资源环境的约束 |
5.4.1 顺德储备用地的缺乏 |
5.4.2 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 |
5.5 基础设施的完善 |
5.6 价值观念的引领 |
5.6.1 务实创新的园区观念 |
5.6.2 敢为人先的改革骄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固定的产业进化模式 |
6.1.2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规律 |
6.1.3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优化的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和其他说明 |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观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一、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二、墨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三、法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四、道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第三节 西方治理理论 |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 |
二、西方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政府治理思想 |
第二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概念 |
二、治理的特征 |
三、治理现代化 |
第二节 政府治理 |
一、政府治理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的结构 |
三、政府治理的模式 |
四、政府治理现代化 |
第三节 政府治理能力 |
一、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类型 |
三、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估 |
第四节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三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及要素 |
第一节 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经济治理 |
二、政府的经济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 |
第二节 政治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政治治理 |
二、政府的政治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政治治理能力 |
第三节 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文化治理 |
二、政府的文化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 |
第四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社会治理 |
二、政府的社会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
第五节 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生态治理 |
二、政府的生态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与运用 |
第一节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 |
一、设计依据 |
二、本文指标体系 |
三、标准及权重 |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测评 |
一、横向测评 |
二、纵向测评 |
三、公众评价 |
第五章 H县政府治理史回顾及治理得失简评 |
第一节 县制沿革 |
一、隶属变化 |
二、置县名称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一、县级机构 |
二、乡镇区划 |
第三节 政府人员 |
一、史上县官 |
二、新近县长 |
三、公务人员 |
第四节 治理得失简评 |
一、治理成就 |
二、治理之失 |
第六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成因 |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强 |
二、民主法治建设滞后 |
三、文化治理层次不高 |
四、社会保障能力受限 |
五、生态治理起点较低 |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
二、行政体制改革迟缓 |
三、文化提升能力不足 |
四、社会保障后续乏力 |
五、不太关注生态治理 |
第三节 影响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 |
一、西部地缘与县域经济 |
二、郡县制与“市管县”体制 |
三、社会机制与行政文化 |
四、精英与民众 |
第七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 |
一、面向宏观 |
二、面向微观 |
第二节 推进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
一、潜心发展县域经济 |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三、提升文化治理层次 |
四、巩固社会保障能力 |
五、加强县域生态治理 |
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
第二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相关理论简介 |
第二节 就地城镇化相关概念及划分 |
第三节 就地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 |
第二节 大中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 |
第三节 农民异地转移意愿逐渐减弱 |
第四节 就地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和意义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思路 |
第二节 房地产商开发模式 |
第三节 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
第四节 集中居住或项目统筹模式 |
第五节 村集体筹资建设模式 |
第六节 政府保障性住房模式 |
第七节 偏远农区(中心村)建设模式 |
第八节 慈善组织资助模式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配套制度 |
第一节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 |
第二节 健全农地股份合作制度 |
第三节 建设“村改居”社区制度 |
第四节 增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第五节 创新“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制度 |
第六节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历程和特点 |
第二节 国外城镇化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政策有效导向 |
第二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第三节 创新投融资渠道 |
第四节 推动产业与城镇互动 |
第五节 实施推进模式差异化 |
第六节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第八章 基本结论和研究趋向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趋向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
1.1.2 城乡统筹提出的背景 |
1.1.3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
1.2 问题的凝炼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
1.4.1 国内外研究动态比较 |
1.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1.5 研究设计 |
1.5.1 理论假设与研究要点 |
1.5.2 理论研究视角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
2.1.2 可持续旅游的原则与目标 |
2.2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 |
2.2.1 几个关键概念 |
2.2.2 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建构 |
2.2.3 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及评价 |
第三章 国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 |
3.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 |
3.1.1“农家乐”模式 |
3.1.2 景区化模式 |
3.2 国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认知不足 |
3.2.2 社区参与不足 |
3.2.3 产业化不足 |
第四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新视角:城乡统筹 |
4.1 城乡统筹思想的渊源与嬗变 |
4.1.1 早期的城乡关系研究 |
4.1.2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论 |
4.1.3 城乡二元结构论 |
4.1.4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4.1.5 我国城乡统筹思想的内涵解析 |
4.2 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的互映关系 |
4.2.1 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4.2.2 乡村旅游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的着力点 |
第五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 |
5.1 城镇化的内涵 |
5.2 中国城镇化进程之路 |
5.2.1 中国传统城镇化进程 |
5.2.2 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之反思 |
5.2.3 新型城镇化 |
5.3 旅游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选择 |
5.3.1 旅游小城镇的内涵 |
5.3.2 旅游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 |
5.4 旅游小城镇于城乡统筹的意义 |
5.4.1 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5.4.2 乡村人口的集聚变化 |
5.4.3 促进乡村居民的就业与增收 |
5.5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与保障 |
5.5.1 旅游小城镇发展方向 |
5.5.2 旅游小城镇发展保障 |
第六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三农问题” |
6.1“三农问题”的由来 |
6.2 乡村旅游与“农民问题” |
6.2.1 乡村旅游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 |
6.2.2 乡村旅游促进了劳动力的回流 |
6.2.3 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思想 |
6.3 乡村旅游与“农业问题” |
6.3.1 田园景观的重塑 |
6.3.2 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
6.3.3 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6.4 乡村旅游与“农村问题” |
6.4.1 乡村环境的治理与改善 |
6.4.2 乡村公共设施的完善与经济发展 |
6.4.3 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 |
6.5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
6.5.1 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新农村建设 |
6.5.2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助关系 |
6.5.3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应规避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个案深度分析与反思 |
7.1 李家石屋村:一个正向旅游蜕变的传统村落 |
7.1.1 概况与开发背景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案例描述 |
7.1.4 结论 |
7.2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反思 |
7.2.1 相对夸大的乡村旅游经济功能 |
7.2.2 乡村社区参与失败 |
7.2.3 乡村旅游发展中自我矛盾的加剧 |
7.2.4 传统乡村文化的异化 |
第八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与关键指标 |
8.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 |
8.1.1 乡村旅游的本源主体:乡村居民 |
8.1.2 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 |
8.1.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
8.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 |
8.2.1 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 |
8.2.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构建 |
第九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9.1 城乡统筹规划 |
9.1.1 城乡一体规划 |
9.1.2 重在乡村规划 |
9.1.3 乡村规划中旅游功能的预留与侧重 |
9.2 乡村旅游规划 |
9.2.1 乡村旅游规划理念 |
9.2.2 特色与共性规划原则 |
9.3 社区参与及保障 |
9.3.1 社区全过程参与 |
9.3.2 社区参与的资本保障:乡村资源的资本化 |
9.3.3 社区参与的制度保障:社区增权 |
9.4 政府主导、规制与角色渐变 |
9.4.1 政府主导 |
9.4.2 政府的自我规范与角色渐变 |
9.5 乡村旅游驱动下的产业融合 |
9.5.1 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
9.5.2 乡村旅游驱动下的三次产业融合 |
9.6 土地流转: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
9.6.1 土地流转形式 |
9.6.2 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9.7 休闲市场与休闲理念的培育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政党统合:一个分析框架 |
一 政党与社会关系 |
1. 政党及政党的社会功能 |
2. 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政党类型学分析 |
3. 统合主义视野中的政党与社会 |
二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及其形成逻辑 |
1.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演变 |
2. 现代化:政党统合社会的历史逻辑 |
3. 执政合法性:政党统合社会的政治逻辑 |
三 以政党为中心:政党统合社会的组织结构 |
1. 核心组织结构 |
2. 外围组织结构 |
四 吸纳与嵌入:政党统合社会的双向路径 |
1. 自下而上:吸纳型统合 |
2. 自上而下:嵌入型统合 |
第二章 私企成长:动力与空间 |
一 运动式改造与革命后社会建设 |
1. 阶级动员与工商业改造 |
2. 组织化与总体性社会 |
二 唤醒的力量:放权式改革与私企再生 |
1. 体制困境与边缘化突破 |
2. 政策法规创新:私企成长的资源与空间 |
三 承认的身份:意识形态的调适与接纳 |
1. 意识形态困境与调适 |
2. 从排斥到包容:私企身份的变换 |
四 行动者归来:私营企业的经济社会能量 |
第三章 政治吸纳:逻辑与结构 |
一 精英生产与政治吸纳 |
1. 新经济精英成长:循环与再生产 |
2. 政治吸纳:经济精英的政治化 |
二 “红色资本家”:私营企业主的组织身份 |
1. 组织吸纳:从排斥到开放 |
2. 选择性征募:机制与方式 |
三 政治安排:资格条件与安排体系 |
1. 政治安排的资格条件 |
2. 政治安排体系 |
四 体制内参与:自主行动的逻辑与策略 |
1. 资源依赖与体制内参与 |
2. 基层政治参与:个体行动与体制吸纳 |
3. 社会自组织:在限制与统合之间 |
第四章 组织嵌入:资源、结构与功能 |
一 “支部建在连上”:政治整合与路径依赖 |
1. 政党组织网络扩展与政治整合 |
2. 社会自主空间与政党组织渗透 |
二 无权力依托组织:资源与结构 |
1. 组织资源:政策、关系与成员 |
2. 党组织与企业治理结构:冲突与耦合 |
三 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与功能转化 |
1. 从主导到配合: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 |
2. 从领导到服务:党组织功能转化 |
结论 回归社会:政党与社会关系重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的涵义 |
2.1.2 森林产权的内涵 |
2.1.3 国有林地流转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生态经济系统矛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沿革及评价 |
3.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林业建设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1 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建设政策演变 |
3.1.2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林业建设政策演变规律分析 |
3.1.3 我国国有林业建设政策未来发展展望 |
3.2 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沿革 |
3.2.1 完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国有林地流转制度 |
3.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林地流转制度 |
3.2.3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林地流转制度 |
3.3 国有林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评价 |
3.3.1 国有林地流转试点工作总体上体现了公平合理 |
3.3.2 国有林地流转试点工作实现了多方共赢 |
3.3.3 国有林地流转的核心在于产权制度的变革 |
3.4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4.1 林地资源的经济属性 |
4.1.1 林地资源的稀缺性特征 |
4.1.2 国有林地产权的可分性特征 |
4.2 国有林地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
4.2.1 国有林地资源的外部性特征 |
4.2.2 国有林地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性特征 |
4.2.3 国有林地资源的政府规制与政府失灵 |
4.3 林地资源利用的博弈分析 |
4.3.1 林地资源公共产品属性的囚徒困境 |
4.3.2 国有林地流转市场模式的囚徒困境 |
4.4 国有林地流转的准自由进入状态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的实证分析 |
5.1 建立国有林地流转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方式 |
5.2.2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建立 |
5.2.3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 |
5.2.4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3.1 林地流转成效的历史比较 |
5.3.2 国有林地流转成效具体分析 |
5.3.3 伊春国有林地流转成效的实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国有林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国有林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6.1.1 国有林地产权的缺陷从根本上影响顺利流转 |
6.1.2 尚未形成有效的林地流转体系和林价交易体系 |
6.1.3 国有林地流转配套措施尚不到位 |
6.1.4 国有林地经济价值下降,生态价值弱化 |
6.1.5 国有林区职工生活水平下降 |
6.1.6 国有森林资源和森工企业优势逐渐丧失 |
6.1.7 国有林区的发展面临断裂的危险 |
6.2 国有林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2.1 国有林地流转问题的成因分析 |
6.2.2 国有林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3 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地流转的难点和重点 |
6.3.1 林地流转方式的设定 |
6.3.2 投资主体的明确 |
6.3.3 政府职能的转变 |
6.3.4 健全林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
6.3.5 法律的合理化和完善化 |
6.4 本章小结 |
7 国有林地流转的制度设计 |
7.1 国有林地流转改革取得的经验启示 |
7.1.1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
7.1.2 林权制度改革的原则与目标 |
7.1.3 国有林地流转改革的实施方案 |
7.1.4 林地流转改革试点的经验启示与借鉴 |
7.2 国有林地流转改革的制度准备 |
7.2.1 国有林地流转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
7.2.2 国有林地流转应处理好各种关系 |
7.3 国有林地流转的制度设计框架 |
7.3.1 分类处理的制度设计 |
7.3.2 “三权”流转的制度设计 |
7.3.3 拓展林业投资渠道的制度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8 深化完善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森林资源产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重视程度 |
8.2 推进实施分类经营,优化国有林地产权结构 |
8.2.1 生态公益林的产权结构模式选择 |
8.2.2 用材商品林的产权结构模式选择 |
8.3 建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森林产权交易市场 |
8.3.1. 成立规范的林权交易流转市场 |
8.3.2 有条件地区可尝试进行内部林权交易试点 |
8.3.3 成立专业性的森林资源评估机构 |
8.4 建立有针对性的国有林地资源投融资金融体系 |
8.4.1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建立国有林区投融资体系 |
8.4.2 组建林业担保公司或小额信贷公司 |
8.4.3 制定面向林业经营的信贷优惠政策 |
8.5 加速转变政府服务林权改革的行政职能 |
8.5.1 国有林地流转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8.5.2 政府职能服务内容 |
8.6 推进国有林地流转配套措施改革与完善 |
8.6.1 完善林业税费制度 |
8.6.2 加强森林资源产权归属的登记备案工作 |
8.6.3 建立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动态评价体系 |
8.6.4 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的保险机制 |
8.7 完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保障体系 |
8.7.1 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
8.7.2 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
8.8 完善国有林地流转的法律保障体系 |
8.8.1 国有林权制度存在的法律缺陷 |
8.8.2 保障国有林地健康流转的法律实施措施 |
8.9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世界性难题 |
1.1.2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历经波折 |
1.1.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中国转型的缩影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
1.3.2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的分布 |
1.3.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特色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特色 |
2 文献回顾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1.1 早期的开创性研究 |
2.1.2 资源型城市的依附理论 |
2.1.3 资源型城市经济与产业转型研究 |
2.1.4 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影响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早期研究 |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探索性研究 |
2.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 |
2.2.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
2.3.1 研究进展的路径 |
2.3.2 中外研究状况的比较 |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的国际比较 |
3.1 城市自发实现的成功转型 |
3.1.1 英国斯旺西转型为旅游城市的路径 |
3.1.2 美国匹茨堡转型为高科技服务业城市的路径 |
3.1.3 美国比尤特多元化转型的路径 |
3.1.4 美国休斯顿成功转型为综合性城市的路径 |
3.1.5 南非约翰内斯堡成为区域大都市的路径 |
3.2 国家巨额资金支持下实现的艰难转型 |
3.2.1 日本事倍功半的煤炭产地振兴路径 |
3.2.2 德国鲁尔由煤炭补贴转向地方自主转型 |
3.3 处于艰难转型过程中的资源型城市 |
3.3.1 南非Dundee因产业基础差而转型受阻 |
3.3.2 乌克兰顿涅茨克缺乏结构性改革而转型受阻 |
3.4 放弃产业转型努力的资源型城市 |
3.4.1 瑙鲁因资源诅咒而放弃产业转型 |
3.4.2 美国蒙大拿弗吉尼亚城的人去城空 |
3.5 产业转型路径的比较 |
4 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城市与企业的协同演化 |
4.1 城市因企业而兴 |
4.1.1 两类资源型城市 |
4.1.2 资源型国有企业与无依托资源型城市的建立 |
4.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
4.2.1 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产业中的演化 |
4.2.2 资源型企业向一般企业的演化 |
4.3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
4.3.1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
4.3.2 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与决定因素 |
4.4 城市跟随企业成长 |
4.4.1 成长过程中的同步性 |
4.4.2 城市成长过程中的政企关系转变 |
4.5 企业对城市的塑造 |
4.6 企业与城市的协同演化 |
4.6.1 企业与城市的同步衰退 |
4.6.2 资源型城市转化为一般性城市 |
4.6.3 资源型企业、城市演化中的协同效应 |
5 制约产业转型的区域社会经济网络与资源租金分配制度 |
5.1 产业转型是创新与变革的过程 |
5.1.1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
5.1.2 资源型城市的"熊彼特式创新" |
5.1.3 "熊彼特式创新"的实现 |
5.2 社会经济网络对转型能力的束缚 |
5.2.1 封闭型经济网络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
5.2.2 区位劣势影响到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 |
5.2.3 经济社会网络制约区域创新系统的发育 |
5.3 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形成的"资源诅咒" |
5.3.1 资源产品的收入分配 |
5.3.2 资源租金的分配 |
5.3.3 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
6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基于铁煤集团的案例分析 |
6.1 产业转型、组织转型与主辅分离改革 |
6.1.1 "企业城"中的产业转型 |
6.1.2 资源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
6.1.3 以主辅分离为契机的产业转型与组织转型 |
6.2 理论基础 |
6.2.1 组织变革与组织转型 |
6.2.2 组织转型的动力机制 |
6.2.3 组织嵌入、脱嵌入与再嵌入 |
6.2.4 组织转型与组织嵌入 |
6.2.5 三分法的企业组织嵌入机制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择 |
6.3.2 资料收集 |
6.3.3 资料分析 |
6.4 组织转型的背景 |
6.4.1 多元组织模板共存的环境 |
6.4.2 主辅分离改革的政策背景 |
6.4.3 以组织转型来推动铁煤集团的产业转型 |
6.5 组织转型的启动 |
6.5.1 组织转型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 |
6.5.2 组织转型启动的两种方式 |
6.5.3 内生式与外生式组织转型的差异 |
6.6 组织转型的动态循环 |
6.6.1 政治、文化与经济三种嵌入机制的互动 |
6.6.2 脱嵌入到再嵌入的多次循环 |
6.6.3 从一种组织嵌入基态到另一种组织嵌入基态 |
6.7 组织转型过程模型 |
6.7.1 组织转型的起点与终点 |
6.7.2 从脱嵌入到再嵌入的多次循环 |
6.7.3 组织转型力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
6.8 分析与讨论 |
6.8.1 组织转型的速度应快还是应慢 |
6.8.2 组织转型应从高影响力的部门还是从组织的外围开始 |
6.8.3 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的局限 |
7 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的转型:基于阜新市的案例分析 |
7.1 理论基础 |
7.1.1 组织场域 |
7.1.2 组织场域变迁的类型与动力机制 |
7.1.3 组织场域变迁的过程 |
7.1.4 作为组织场域的城市产业体系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择 |
7.2.2 资料收集 |
7.3 阜新市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7.3.1 煤电基地的形成 |
7.3.2 地方工业的发展 |
7.3.3 组织场域的形成及特征 |
7.4 两轮产业转型实践的比较 |
7.4.1 2001年以前的产业转型实践 |
7.4.2 2001年以后的产业转型实践 |
7.5 组织场域重构的路径与机制 |
7.5.1 重构之前的组织场域状况 |
7.5.2 重构之后的组织场域状况 |
7.5.3 组织场域重构的动力机制 |
7.5.4 场域结构与主导制度逻辑的共同变迁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 |
2.1 政治认同的理论概述 |
2.1.1 政治认同的基本涵义 |
2.1.2 政治认同的分类与特征 |
2.1.3 政治认同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 |
2.2 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概述 |
2.2.1 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主体 |
2.2.2 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客体 |
2.3 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3.2 政治认同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3章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
3.1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 |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民政治认同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公民政治认同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政治认同 |
3.1.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公民政治认同 |
3.2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
3.2.1 治理绩效认同的积极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
3.2.2 制度规则认同的积极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
3.2.3 意识形态认同的积极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宏观影响因素 |
4.1.1 社会转型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4.1.2 全球化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4.2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微观影响因素 |
4.2.1 利益结构分化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4.2.2 政治文化分化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4.2.3 民主政治制度的缺陷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4.2.4 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第5章 推进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
5.1 推进公民政治认同的价值理念:社会公正 |
5.1.1 社会公正界说 |
5.1.2 社会公正对于推进公民政治认同的重要作用 |
5.2 推进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具体途径 |
5.2.1 加快经济建设,奠定政治认同的经济绩效基础 |
5.2.2 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夯实政治认同的制度规范基础 |
5.2.3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政治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 |
5.2.4 强化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提升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研究公共就业服务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公共就业服务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研究 |
二、海外学者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研究 |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基本概念 |
一、公共产品 |
二、公共就业服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应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 |
三、应用理论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与发展:政府市场关系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对政府干预就业的几种观点 |
一、反对政府干预就业论 |
二、支持政府干预就业论 |
三、政府市场选择论及其对就业促进的意义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
一、西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 |
二、西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简况 |
第三节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
一、萌芽阶段——70、80年代 |
二、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
三、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
四、整合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
第三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与公共就业服务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拉动 |
一、经济增长迅速 |
二、就业增长乏力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
一、供求矛盾:劳动力市场常态 |
二、失业问题:类型及治理途径 |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途径 |
第四章 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及其提供机制 |
第一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体系 |
一、公共就业服务的特殊性 |
二、公共就业服务具体项目及其构架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机制 |
一、政府提供机制 |
二、市场提供机制 |
三、非营利提供机制 |
四、多元提供机制 |
第三节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的实现类型 |
一、财政补贴类型 |
二、政府购买类型 |
三、票券发放类型 |
四、社区就业服务类型 |
五、成效和不足 |
第五章 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 |
一、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网络(JSA) |
二、荷兰公共就业服务外包(SUWI) |
三、英国就业特区(Employment Zones) |
四、德国"人事代理服务社"(PSA)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合作提供的前提条件 |
二、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合作提供的主要特征 |
三、西方国家多元提供体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 |
第一节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政策 |
一、主要法律政策规定 |
二、当前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的不足 |
第二节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的政策建议 |
一、明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 |
二、调整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支出模式 |
三、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营造发展空间 |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
五、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潜力,继续创新社区就业服务 |
六、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服务灵活就业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
一、乌海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历史与现状 |
(一)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二) 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历史与现状 |
1. 基本概况 |
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 煤炭产业历史沿革及历史贡献 |
(三) 乌海市煤炭资源枯竭情况 |
1. 资源储量不容乐观 |
2. 采掘业占比重畸高 |
3. 主要大中型矿山及主要资源开采企业压力较大 |
二、乌海市资源逐步枯竭引发的问题及近年来的转型工作 |
(一) 乌海市资源枯竭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 |
1. 民生工作任重道远 |
(1) 社会就业压力很大 |
(2)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迅速 |
(3) 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任务艰巨 |
(4) 棚户区搬迁改造负担沉重 |
2.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3.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
(1)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性行业 |
(2) 三次产业间比例不协调 |
(二) 近年来乌海市推进产业转型的主要工作 |
三、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
(一) 国外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主要启示 |
1. 必须选择合宜的转型模式 |
2. 必须有科学全面的规划 |
3. 必须重视转型的几个关键要素 |
(二) 国内有价值的转型经验筛选 |
1. 坚持政府主导,做到规划先行 |
2. 有选择地发展多元产业,培育新的中小企业 |
3. 用好优惠政策,增强发展动力 |
4. 推动政企有机联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5. 重视富余人员安置,促进劳动力再就业 |
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
7. 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
四、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的路径设想 |
(一) 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
(二) 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的路径探讨 |
1. 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
2. 空间布局由单极向多极转变 |
3. 城市消费功能逐步凸显 |
4. 政策导向由补贴向培育转变 |
5. 思维认识从简单向复杂转变 |
(三) 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的对策思考 |
1. 用足用好已有政策 |
(1) 充分落实自治区的优惠政策 |
(2) 运用好本市的优惠政策 |
2. 落实配套措施 |
(1)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2) 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5)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力度 |
(6) 促进信息技术在非资源产业的应用 |
(7) 提高企业竞争力 |
(8)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
(9) 加强园区建设 |
3. 扎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1) 做精第一产业,发展特色现代都市农业 |
第一,构筑"安全、特色、精品"农业产业体系 |
第二,加快一产业与二、三产相融互促 |
第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
(2) 优化第二产业,实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第一,用好资源,壮大发展现有支柱产业 |
第二,延伸资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
第三,超越资源,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
(3) 提升第三产业,实现加速提质增效 |
第一,强核心重引领,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二,促消费提品质,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
第三,抢先机促升级,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借助外力启动 加速国有企业转制进程——对乌盟近几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佛山市顺德区工业用地的分析[D]. 秦高炜.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2]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D]. 陆喜元. 兰州大学, 2017(07)
- [3]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D]. 吴碧波.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4]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尤海涛. 青岛大学, 2015(03)
- [5]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D]. 弓联兵. 复旦大学, 2012(03)
- [6]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研究[D]. 张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7]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D]. 钱勇.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8]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建. 西南交通大学, 2011(10)
- [9]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D]. 沈熙. 南京大学, 2011(12)
- [10]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D]. 王晓东. 内蒙古大学, 2011(10)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产业转型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