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有色金属再生现状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赵媛媛[1](2021)在《社区营造背景下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大面积的工业区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的发展,还有助于新城市的出现。但是工业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对城市大面积的旧工业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不至于因为占用城市空间而被取缔,成为了城市旧工业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社区营造是对社区进行物质层面、文化层面以及经济层面的建设从而推动社区发展、使社区重新获得竞争力的过程。将社区营造的内容运用到旧工业区的更新过程,是一种从新的角度探讨旧工业区更新的手段。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旧工业区更新理论、实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趋势,强调旧工业区的更新离不开人的参与,使旧工业区“社区”化是对旧工业区进行更新的有效手段。借鉴日本、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分析国内在社区营造的背景下对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方法与策略。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为研究对象,对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分析其在历史建筑保护、交通、功能、公共空间、绿化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与更新的需求。将社区营造强调的“景”、“地”、“人”、“文”、“产”五个方面运用到对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的保护与更新中,在提升社区活力、改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加大居民对社区更新的关注度,从而使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达到在物质、文化、经济三个层面的进行有效营造与更新的目的与意义。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的社区营造是对城市旧工业区进行有效更新的一种新形势的探索,以期为其他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提供新思路,同时为老旧社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王国伟[2](2021)在《废旧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修复再生研究》文中认为回收处理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重要的经济、环保和资源安全意义。目前以火法和湿法冶金回收工艺为主,但火法存在回收率低、能耗大、废旧负极材料未被回收,湿法存在回收流程冗杂、有价金属分离困难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废旧软包三元锂离子LiNi0.5Co0.2Mn0.3O2动力电池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废旧正极和负极材料进行修复再生,实现了短流程、低成本和绿色环保回收再利用废旧电极材料。废旧正极材料经热重分析,确定了 500℃,5 h的预处理条件,预处理后的材料仍保持着α-NaFeO2型层状结构,二次颗粒呈球形形貌裸露出来,周围的PVDF和导电剂碳等杂质去除明显,为修复再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预处理后的废旧正极材料,通过补加锂盐,采用高温固相法修复再生,研究了气氛、锂配比和煅烧时间对其修复再生影响,确定了氧气气氛、锂配比1.05,850℃高温煅烧10 h的最佳修复再生条件。最佳修复再生材料R-NCM结构完整,劈裂衍射峰分裂明显;1 C倍率循环100周放电比容量为124.4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97.19%。并且在2C和3C倍率循环时,R-NCM仍分别有125.3 mAh·g-1和117.8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前后和商业料对比分析,最佳修复再生材料结构接近于商业料结构特征,而形貌和粒径方面存在略微差异;在1 C倍率循环平均放电比容量达到128.5 mAh·g-1,接近商业料的 138.2 mAh·g-1。废旧正极材料从铝箔上分离下来,常会带有部分铝杂质,随着铝杂质含量增加,修复再生材料层状结构有序性增加,首次可逆效率提高,但放电比容量呈现降低趋势。铝杂质含量为1%时,对修复再生材料性能影响较小。废旧负极材料经酸浸除杂、多次洗涤、干燥和筛分回收再生石墨。酸浸回收石墨结晶度和纯度较高,杂质含量较少,表面较为光滑。酸浸回收石墨再利用为负极材料时,可逆比容量为354 mAh·g-1,并且在2C倍率下仍有339 mAh·g-1,展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负极边角料采用热处理进行修复再生。500℃时热处理效果最好,修复再生负极材料形貌规整,碎片颗粒减少,改善了粒径分布、振实密度和比表面积,可逆比容量达到345 mAh·g-1,较未处理边角料可逆比容量280 mAh·g-1显着提高65 mAh·g-1,热处理明显改善了修复再生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吴相丞[3](2021)在《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电子、交通、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铜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国是世界铜需求大国,江西作为国内铜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当前已形成采矿、冶炼、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已初步建成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铜产业。但同时,江西省铜产业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和矛盾,如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2019年2月江西省出台《“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左右)》,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江西省重点扶持产业。而铜产业是有色金属产业中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铜产业平稳发展,2020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推出产业链链长制,提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为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本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对关于产业链、铜产业链、定价格局、贸易格局以及供需格局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分析。第3章是全球铜产业链发展现状,主要对国内外及江西铜产业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体从铜矿石、铜精矿分析铜产业链上游,从精炼铜分析中游,从废铜及应用领域分析下游。第4章是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分析,分为供需、贸易、定价格局。供需格局侧重于分析上游和中游,贸易格局分析上、中、下游,定价格局侧重于分析中游。在明确铜资源供需偏紧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贸易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选取上游铜矿石、中游精炼铜、下游废铜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世界铜产业链贸易的网络密度、中心性、聚类系数等指标。随后探析铜产业链定价格局,运用VAR模型对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与SHFE(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格关联关系进行研究。第5章是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背景下江西省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6章是江西应对铜产业链格局演化的策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铜产业链上游来看,全球主要矿山背后的控股企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寡头垄断格局,以江西铜业集团为首的江西铜企相对比之下全球矿山业务布局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铜产业链上游贸易格局受矿山产能影响较大,矿山新建项目及扩产项目对铜矿石供应量都有一定影响。同时,疫情在未来3-5年内预计会对矿山产能产生较大影响。从铜产业链中游来看,与上游铜矿石贸易不同,有的国家凭借着出色的深加工技术,对产业链中游精炼铜贸易敏感性更高。中国精炼铜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以江铜贵溪冶炼厂为例,其产量位居全球精炼厂第一。可另一方面,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进口国。全球铜产业链定价格局经过长期演化后,定价主要取决于期货铜,交易品种为铜产业链中游的精炼铜,伦敦金属交易所由于交易机制等原因,信息传递更快、市场效率更高,仍是国际铜市场定价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相比之下对国际铜市场影响较小,我国缺乏铜定价权。从铜产业链下游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铜消费持续增长带动全球铜消费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铜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由下游铜消费所产生的废铜贸易网络紧密性相对来说不是很高,且网络密度数值较小,贸易伙伴数量较为稳定。基于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江西作为国内铜资源自给率最高的省份,拥有较好的跨国投资机遇、期货市场建设机遇、区位转移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深加工技术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政府应完善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铜产业链、强化以江铜为首的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企业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球范围配置铜矿资源,进而提高铜产业链上游影响力,同时加强创新能力。
周艳晶[4](2021)在《中国铟资源动态物质流研究》文中指出铟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将铟列入关键性矿产目录,在能源转型背景下,铟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未来可能成为资源竞争的焦点。中国是铟的资源、生产和贸易大国,深入分析中国铟资源流动规律和利用效率,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中国铟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对于实现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本文对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明确描述了铟的生命周期过程。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国家层面铟资源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00-2019年铟在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废物管理过程的动态演变特征,测算流量及存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存量-驱动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铟的流动情况和供需趋势,并对供需两侧的影响因素进行政策模拟,探讨不同政策方案的改善效果,甄选有利于铟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佳政策方案。本研究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对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相对可靠,可以作为铟产业管理决策的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2000年以来中国精铟消费快速增长,但消费水平仍然较低,2019年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为11%;全球范围内铟资源十分丰富,除中国外,澳大利亚、智利、玻利维亚等国都蕴藏大量铟资源;全球原生铟的供应主要集中在中国和韩国,2019年分别占比39%和31%,而考虑再生铟的供应格局则有所不同,2019年呈现韩国(32%)、日本(30%)、中国(29%)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有多种提铟原料,但目前原生铟的供应主要来自锌精矿,锌的生产活动对原生铟供应有重要影响。(2)铟在生产过程的综合回收率约21%,采选环节损失大量铟;供需不平衡导致目前国内市场有3316吨的精铟库存;我国已经从铟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0-2019年,中国经济社会系统中铟的使用存量从22.7吨增加到537吨,人均存量从0.02克/人增长到0.38克/人,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铟的报废量逐年增加,但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报废产品中的铟均没有被回收。(3)在“低于2℃”和“2DS”两种情景下,铟的使用存量和实际需求量都将保持明显增长;受锌精矿原料供应和当前回收水平限制,铟供应的增长空间有限,未来铟的供需缺口很大,供不应求的局面长期存在。(4)供给侧政策方案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因为锌精矿的供应增长空间有限,二是铟在终端产品的含量很低,技术、经济因素导致大规模回收不能马上实现。需求侧政策方案能够显着降低铟需求,但只有组合方案能有效缓解“2DS”情景的供需不足。供需两侧综合政策模拟效果最佳,既减少了对原生矿石的依赖,又提高了铟的回收利用水平,统筹兼顾供给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铟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重视铟的综合回收利用,拓宽除锌精矿以外的原生铟供应来源;提高铟在生产过程的回收利用率;提高铟在ITO和CIGS加工制造过程的利用率,加强高端ITO靶材的研发;加强电子废弃物中铟的回收技术研发,提高二次资源利用水平。
范学田[5](2021)在《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四五”是甘肃省产业调整的关键期,也是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伴随着产业调整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的产生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的特点,摸清甘肃省“十三五”时期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贮存等情况是提出“十四五”危废污染防治对策的依据。因此对“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对危废产生量进行预测分析以掌握其产生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各市(州)及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共16个区域产危废企业基本情况、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主要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行业来源等。具体介绍了甘肃省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产危废企业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情况,并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片区、中部片区和陇东片区,按照片区和种类分别对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按片区进行划分,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足,陇东地区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满足需求;按种类划分,甘肃省铁矾渣、石膏渣、尾矿渣、沉矾渣、污泥利用处置能力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电解槽大修渣和铝灰虽建有一定规模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但由于累计贮存量较大,故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还以2020年产生量超过1万吨的危险废物种类为研究对象,运用GM(1,1)模型和改进GM(1,1)模型分别对2016-2020年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数据进行拟合,通过精度检验确定各类危险废物数据拟合的最优模型,并用最优模型预测了“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结果表明:3个改进的GM(1,1)模型较原始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中对于数据变化较大的原始数列,原始序列预处理GM(1,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对于原始数据变化幅度较小的数列,背景值改进GM(1,1)模型Ⅱ适用性更好。到“十四五”末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到211.95万吨,多数种类危险废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也有一些危险废物种类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甘肃省产生量超过5万吨的危废有7类,依次是HW48、HW11、HW46、HW29、HW08、HW21和HW18。基于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和产生量预测,本文指出了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处理处置设施能力不足、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设施布局、监管、制度、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并合理布局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健全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移体系、强化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推广刚性填埋场建设、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推行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危废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危险废物宣传力度等。通过以上防治对策,以期为“十四五”甘肃省生态环保规划危险废物部分编制提供依据,为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危险废物提供参考。
张雨生[6](2021)在《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显得十分重要。而典型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仍然普遍存在着创新积极性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和行业内部混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创新驱动为视角,对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进行研究,并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成为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总体发展概况,对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政策、资源、创新、市场、经济五个层面,构建出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产业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并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结果表明: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政策、创新和经济是影响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余因素影响程度较小。在发展能力评价方面,2015-2019年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并且随着政策环境和创新投入的变化而影响较大。最后从评价结果入手,在不同侧重点上有针对性的构建出适合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创新主导型“三元一体”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本文期望通过以上的研究,使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压力和减少生态污染做出贡献。
邓伟[7](2020)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能源资源的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量的39.9%,其中将近79%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问题。在实践中,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转型工作,但大多数尚未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转型效果参差不齐、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等,成为困扰资源型城市的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沿着主体、内容、客体三条主要脉络,对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转型主体职能的定位,构建了创新驱动体系的主体结构,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通过对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生命周期、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转型升级时机与模式的选择策略;通过分析主导产业在破解资源、制度和技术锁定效应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QR)和6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转型升级的4类8个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指标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存在异质性;其中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影响超过其他地区;发展阶段异质性表现为:除衰退型外,科技创新对其他三类城市影响均显着。此外,其他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在案例分析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案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投入是案例城市转型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比较案例城市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从产业发展、竞争力、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值,并结合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相对优势确定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定义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要素——主体、内容、客体。转型主体应包含一切利益相关者,尤其强调劳动者个人的作用,该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依附企业主体存在。客体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占比关系、产业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的具体配置情况。内容指一切已经、或存在潜在可能性的,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总和。对三大基本要素的界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搭建结构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的放矢的对转型升级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提出了创新体系内部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本文通过对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有助于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表面化和盲目化、动力源泉无法聚焦的难点与痛点问题。(3)本文将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引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均值的局限性,给出被解释变量的全面信息,减小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应用中,一方面研究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的影响显着性及各分位点上的显着性,另一方面将分类样本代入模型,分析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这一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使结果更加稳健有效、细致全面。
王殿君[8](2020)在《固相合成Mg-Al-Zn-Nd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文中认为在“材料轻量化”的趋势下,镁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医疗和电子等领域。镁合金零件通常用熔炼的方法生产,产生大量烧损,导致成本增加。生成的废渣和有毒气体还污染环境。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Mg-Al-Zn-Nd合金,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一种稀土镁合金的成形方法,有利于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最常用的变形镁合金AZ31B屑和铸造镁合金AZ91D屑为原料,利用固相合成的方法分别与Mg-Nd中间合金屑混合制备Mg-Al-Zn-Nd镁合金。具体工艺为先冷压成坯,再热挤成形。研究了合金的成分、组织的演变规律、合金的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讨论了固相合成条件下Mg-Al-Zn-Nd合金的强化机制及耐腐蚀机理。研究了 AZ31B镁合金屑和Mg-Nd中间合金屑在固相合成过程中变形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按含Nd成分2.0wt.%、2.5wt.%、3.0wt.%、3.5wt.%的比例与AZ31B镁合金屑固相合成,含Nd成分为3.0wt.%时的Mg-Al-Zn-Nd合金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伸长率为3.85%,抗拉强度为235MPa。对含Nd量为3.0wt.%的Mg-Al-Zn-Nd合金进行5道次固相合成,得到成分、组织均匀的Mg-Al-Zn-Nd合金。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Mg-Nd中间合金屑被挤压得逐渐细小且分散,第5道次后的中间合金颗粒直径在50nm以下,没有被挤碎的合金屑尺寸在0.5μm以下。挤压过程中,挤压流线越来越紊乱、细密,动态再结晶越来越完全,晶粒不断细化,伸长率和抗拉强度同时增大。稀土元素Nd的添加引起晶体结构和合金层错能的改变,提高了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连续的动态再结晶增大了晶界对位错的阻碍作用导致位错无法运动,致使大量的位错在晶界附近塞积。分布在晶界上的细小中间合金颗粒,也促进了位错在晶界附近塞积。在第5道次时,伸长率达到12.01%,抗拉强度达到333MPa,力学性能的增长幅度降低。研究了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对经5道次固相合成Mg-Al-Zn-Nd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经分析认为:固溶处理后,β-Mg17Al12相能够溶入到α-Mg基体中,Mg-Nd中间合金颗粒只有半数以上溶入。中间合金颗粒在晶界上分布的不多,2/3以上已经溶入到晶粒内部。以短棒状和针状的Al2Nd化合物和呈颗粒状的AlMn相未溶入α-Mg基体中。经540℃×24h固溶和250℃×16h时效后,断口上分布着细小、弥散的沉淀相Mg12Nd,这些析出相对位错起到钉扎的作用,使位错和滑移能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产生较好的时效强化效果。研究了 AZ91D镁合金屑和Mg-Nd中间合金屑按照含Nd成分为3wt.%的比例混合,经5道次固相合成Mg-Al-Zn-Nd合金,分析了固相合成过程中Mg-Nd中间合金屑破碎的规律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经过5道次的固相合成,大块的Mg-Nd中间合金屑被破碎、咬和、分离成细小颗粒,沿着挤压流线均匀分布,破碎的效果比AZ31B-Nd合金更明显。晶界上呈网状分布的β-Mg17Al12相逐渐被细化,减小了对α-Mg基体的割裂作用。5道次固相合成后的中间合金颗粒呈球状,表面圆滑,与α-Mg基体之间界面结合紧密并呈现共格关系,达到原子级冶金结合。Mg-Nd中间合金小颗粒本身具有较好的塑性,与基体镁有较好的相容性,弹性模量相近,对材料中的界面、缺陷不敏感。当材料受到载荷后不会率先在界面处发生塑性变形,而是首先在镁合金基体处发生塑性变形并吸收大量的能量,界面处的应力被释放或部分释放,载荷被传递到颗粒时,界面不易被破坏,使材料的强度得到提高。研究了固相合成Mg-Al-Zn-Nd镁合金失重腐蚀行为,分析其腐蚀过程及Nd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采用3.5%浓度的NaCl溶液作为腐蚀溶液,将5道次固相合成的AZ31B-Nd试样与AZ31B铸锭1道次合成试样、AZ31B屑1道次合成试样和5道次固相合成AZ91D-Nd试样进行比较。从中看出:5道次固相合成AZ91D-Nd试样中β-Mg17Al12相较多,晶界腐蚀严重。5道次固相合成AZ31B-Nd镁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腐蚀微观形貌具有典型的点蚀特征。稀土 Nd为表面活性元素,能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改善镁合金的耐蚀性。稀土 Nd在腐蚀过程中会形成非常稳定的稀土氧化膜,这些稀土氧化膜会在腐蚀的初期就覆盖在其表面,起到保护层的作用,阻碍了腐蚀向更深的底层扩展。综合分析认为,AZ31B-Nd镁合金固相合成试样的抗腐蚀性能最好。
李燕玉[9](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刘慧丽[10](2020)在《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新能源汽车因环保而生,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来之不易。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进入2020年,我国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规模化退役期。动力电池所带来的能源、资源以及经济等多方面效益不可估量,且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实打实的朝阳产业,但是由于动力电池整体产业链回收政策缺乏,市场运转模式并未稳定,市面上的动力电池种类复杂不一,普遍采用的处理技术不具有所有电池处理的适配性且高精尖端的技术不成熟,加之企业成本和利益之间的矛盾性,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之前的付出前功尽弃。基于以上现状,可以说,只要有一条成熟的绿色供应链的回收体系,废旧动力电池这颗“定时炸弹”便可以完全转化成为“城市矿产”。因此,研究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问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的回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六章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展开研究。第一章整体交代研究的背景意义、新能源动力汽车及电池发展现状、研究内容、方法路线以及创新点;第二章梳理美、日、德和我国动力电池法律法规发展演变历程,对比分析存在问题,总结对我国启示,提出了我国未来法律法规发展建议;第三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首先梳理梯次利用政策和关键性技术,然后介绍再生利用的预处理过程、分离提取过程和产品制备过程,并对每个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每个过程的不足和发展方向,最后佐以典型企业的处理过程进行实际论证;第四章则是通过介绍美、日、德和我国现有的回收模式,分析比较我国已有回收模式,加之典型企业回收模式的介绍,总结适合我国实际运行的回收模式;第五章立足理论,总结前面几章内容,提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存在问题和现状后,构架符合我国的“1+3”动力电池绿色供应链回收体系,分析了关键性环节,并对以汽车经销商为回收主体的动力电池绿色供应链回收体系进行说明;第六章高度概括本论文的结论,提出存在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
二、日本有色金属再生现状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有色金属再生现状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营造背景下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旧工业区的机遇与困境 |
1.1.2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的更新需求 |
1.1.3 “社区营造”对旧工业区更新的积极作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
1.3.1 国外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
1.3.2 国内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
1.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1.4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社区营造相关理论梳理与实践解读 |
2.1 社区营造的发展沿革 |
2.1.1 西方社区规划 |
2.1.2 日本、台湾的社区营造发展 |
2.1.3 大陆地区社区营造的发展现状 |
2.2 基于社区营造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
2.2.1 基于社区营造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的特点 |
2.2.2 基于社区营造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的优势 |
2.3 社区营造的内容与主体 |
2.3.1 社区营造的“五个方面” |
2.3.2 社区营造的三类主体 |
2.4 社区营造应用于旧工业区的相关案例解读 |
2.4.1 青龙5811 铁路文化的营造 |
2.4.2 台湾桥仔头糖厂的社区营造 |
2.4.3 对本论文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现状评析及更新需求 |
3.1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概况 |
3.1.1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区位分析 |
3.1.2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历史沿革 |
3.1.3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厂区概况 |
3.1.4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生活区现状简述 |
3.2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现状评析 |
3.2.1 建筑风貌保护状况较差 |
3.2.2 道路交通系统混乱 |
3.2.3 社区功能与配套服务设施缺位 |
3.2.4 室外公共空间与绿化景观能力不足 |
3.3 对加工厂居民进行的走访及问卷调查分析 |
3.3.1 居民社区生活的综合需求 |
3.3.2 居民对于加工厂的未来发展期望 |
3.3.3 居民对于参与社区事务的态度 |
3.4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更新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加工厂整体风貌的营造 |
4.1 功能结构规划 |
4.1.1 街巷空间活动频率调查 |
4.1.2 原有功能结构分析 |
4.1.3 功能的重构 |
4.2 交通路网规划 |
4.2.1 优化道路交通体系 |
4.2.2 停车系统优化 |
4.3 构建室外公共空间体系 |
4.3.1 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 |
4.3.2 公共空间方案设计 |
4.4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
4.4.1 住区配套养老设施 |
4.4.2 住区文化娱乐、体育配套设施 |
4.5 改造街景,协调风貌 |
4.5.1 挖掘地域文化 |
4.5.2 拆除不必要建筑 |
4.5.3 改造再利用有价值建筑 |
4.5.4 整治建筑立面 |
4.6 本章小结 |
5 加工厂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
5.1 建筑的保护原则与更新方法 |
5.1.1 建筑再利用的潜在价值 |
5.1.2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原则 |
5.1.3 保护更新方法 |
5.2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方案 |
5.2.1 建筑功能定位 |
5.2.2 建筑立面设计 |
5.2.3 建筑结构体系加固 |
5.3 非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方案 |
5.3.1 非历史建筑保留价值分析 |
5.3.2 加工厂食堂改造设计方案 |
5.3.3 加工厂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 |
5.4 厂区保护更新方案——工业历史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
5.4.1 加工厂文化公园主题定位 |
5.4.2 加工厂工业历史文化公园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加工厂社区活力的创造 |
6.1 “人”——居民需求的改善 |
6.1.1 满足居民需求 |
6.1.2 建立居民参与机制 |
6.1.3 特色文化凝聚社区意识 |
6.2 “文”——文化氛围的营造 |
6.2.1 实体文化的转译与再现 |
6.2.2 精神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
6.2.3 管理模式的架构 |
6.3 “产”——经济发展的营造 |
6.3.1 特色产业的发展 |
6.3.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6.3.3 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废旧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修复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锂离子动力电池概述 |
1.1.1 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 |
1.1.2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
1.1.3 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简介 |
1.2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 |
1.2.1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报废现状 |
1.2.2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意义 |
1.3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及再生现状 |
1.3.1 物理分选法回收各有价组分 |
1.3.2 废旧正极材料回收 |
1.3.3 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 |
1.3.4 废旧负极材料回收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方法 |
2.2.2 铝杂质掺入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方法 |
2.2.3 废旧负极材料再生方法 |
2.2.4 极片制备及扣式半电池组装 |
2.3 材料的性能表征 |
2.3.1 理化性能表征 |
2.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
3 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研究 |
3.1 废旧正极材料预处理 |
3.1.1 热重分析 |
3.1.2 元素含量分析 |
3.1.3 XRD分析 |
3.1.4 SEM-EDS分析 |
3.1.5 XPS分析 |
3.2 气氛对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影响 |
3.2.1 XRD分析 |
3.2.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3 锂配比对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影响 |
3.3.1 XRD分析 |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煅烧时间对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影响 |
3.4.1 XRD分析 |
3.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5 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前后与商业料对比 |
3.5.1 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
3.5.2 XRD精修对比分析 |
3.5.3 SEM-EDS对比分析 |
3.5.4 XPS对比分析 |
3.5.5 粒度对比分析 |
3.5.6 电化学性能对比分析 |
3.6 铝杂质含量对废旧正极材料修复再生影响 |
3.6.1 元素含量分析 |
3.6.2 XRD分析 |
3.6.3 SEM-EDS分析 |
3.6.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废旧负极材料再生研究 |
4.1 废旧负极材料酸浸回收再生研究 |
4.1.1 元素含量分析 |
4.1.2 XRD分析 |
4.1.3 SEM分析 |
4.1.4 比表面积分析 |
4.1.5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2 负极边角料热处理修复再生研究 |
4.2.1 热重分析 |
4.2.2 XRD分析 |
4.2.3 SEM分析 |
4.2.4 比表面积分析 |
4.2.5 振实密度分析 |
4.2.6 粒度分析 |
4.2.7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 |
2.1.1 基于供应链视角 |
2.1.2 基于产业前后经济技术关联视角 |
2.1.3 基于价值链视角 |
2.1.4 基于组织视角 |
2.2 关于铜产业链的研究 |
2.3 关于贸易、定价、供需格局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全球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1 国内外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1.1 上游发展现状 |
3.1.2 中游发展现状 |
3.1.3 下游发展现状 |
3.2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2.1 上游发展现状 |
3.2.2 中下游发展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 供需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1 供给端 |
4.1.2 需求端 |
4.2 贸易格局演化趋势:社会网络分析 |
4.2.1 铜产业链上中下游贸易概况 |
4.2.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4.2.3 全球铜产业链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
4.2.4 小结 |
4.3 定价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3.1 铜产业链定价机制演化 |
4.3.2 铜产业链定价权研究:基于VAR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背景 |
5.1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 |
5.1.1 跨国投资机遇 |
5.1.2 期货市场建设 |
5.1.3 区位转移优势 |
5.2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环境污染 |
5.2.2 深加工技术不足 |
6 江西应对铜产业链格局演化的策略研究 |
6.1 政府层面 |
6.1.1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
6.1.2 优化升级产业链 |
6.1.3 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
6.2 企业层面 |
6.2.1 全球范围配置资源 |
6.2.2 加强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铟资源动态物质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物质流研究现状 |
2.1.1 物质流分析的概念和分类 |
2.1.2 物质流分析的发展历程 |
2.1.3 物质流分析的方法体系 |
2.1.4 物质流分析研究现状 |
2.2 铟物质流研究现状 |
2.3 与铟相关的其他研究 |
2.3.1 关键性研究 |
2.3.2 供需趋势及资源可得性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铟产业发展现状 |
3.1 铟的性质与用途 |
3.2 铟消费概况 |
3.3 铟资源类型及分布 |
3.3.1 铟资源类型 |
3.3.2 铟资源分布 |
3.4 铟生产情况 |
3.4.1 提铟原料 |
3.4.2 生产工艺 |
3.4.3 铟生产格局 |
第四章 2000-2019 年中国经济社会系统铟流量和存量演变 |
4.1 铟物质流分析方法 |
4.1.1 分析软件 |
4.1.2 确定系统边界 |
4.1.3 铟的生命周期解析 |
4.1.4 流量核算 |
4.1.5 存量核算 |
4.1.6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4.1.7 不确定性分析 |
4.2 累计总量分析 |
4.3 纵向对比分析 |
4.4 2000-2019 年铟流量及其结构变化 |
4.4.1 生产阶段的历史变化 |
4.4.2 消费量的历史变化 |
4.4.3 含铟产品贸易流变化 |
4.4.4 铟终端产品报废量的变化 |
4.5 2000-2019 年中国铟存量变化 |
4.5.1 精铟存量变化 |
4.5.2 使用阶段存量变化 |
4.5.3 损失存量变化 |
4.6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4.7 小结 |
第五章 2020-2050 年中国铟使用存量与供求情景分析 |
5.1 铟物质流情景分析模型 |
5.2 2020-2050 铟使用存量及铟需求情景分析 |
5.2.1 ITO领域铟使用存量、终端需求量 |
5.2.2 CIGS技术及其铟使用存量、终端需求量 |
5.2.3 其他领域铟终端需求量及使用存量 |
5.2.4 中国铟需求量及使用存量 |
5.3 2020-2050 年中国铟资源供应情景 |
5.3.1 原生铟产量 |
5.3.2 再生铟产量 |
5.3.3 铟供应模式分析 |
5.4 2020-2050 年中国铟供求情景分析 |
5.5 2020-2050 年中国铟流动情景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促进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模拟 |
6.1 供给侧政策模拟 |
6.1.1 单一变量—原生铟的回收利用率 |
6.1.2 单一变量—再生铟的回收利用率 |
6.1.3 组合变量模拟 |
6.2 需求侧政策模拟 |
6.2.1 单一变量—ITO废靶的回收率 |
6.2.2 单一变量—CIGS加工制造过程的回收率 |
6.2.3 单一变量—CIGS技术市场占有率 |
6.2.4 组合变量 |
6.3 供需两侧综合政策模拟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危险废物来源与分类 |
1.1.1 危险废物定义 |
1.1.2 危险废物来源 |
1.1.3 危险废物分类 |
1.2 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
1.3 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1.3.1 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1.3.2 国内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1.4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
1.5 课题研究区域、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基本情况 |
2.1.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数量 |
2.1.2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
2.1.3 主要产危废企业 |
2.2 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2.1 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2.2 各年份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2.3 各地区危险废物产存情况 |
2.3 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
2.3.1 甘肃省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
2.3.2 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来源单位 |
2.3.3 各地区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
2.4 危险废物主要行业来源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
3.1 甘肃省持有经营许可证企业整体情况 |
3.2 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
3.3 企业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
3.4 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分析 |
3.4.1 各地区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
3.4.2 各类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十四五”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
4.1 模型简介 |
4.2 GM(1,1)模型改进 |
4.2.1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Ⅰ |
4.2.2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Ⅱ |
4.2.3 原始序列预处理法 |
4.3 模型检验 |
4.4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
4.4.1 建模过程 |
4.4.2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
5.1 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1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地区分布不均衡 |
5.1.2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存在缺陷 |
5.1.3 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 |
5.1.4 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废环境管理意识淡薄 |
5.2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
5.2.1 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合理布局危废处理处置设施 |
5.2.2 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 |
5.2.3 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提升危废利用处置水平 |
5.2.4 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危废相关知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简要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驱动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构成及特征 |
3.1.1 产业的构成分析 |
3.1.2 产业的特征分析 |
3.2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
3.2.1 再生塑料产业 |
3.2.2 再生纸产业 |
3.2.3 再生铜产业 |
3.2.4 再生铝产业 |
3.2.5 再生铅锌产业 |
3.3 典型再生资源企业布局分析 |
3.3.1 我国再生资源企业空间分布 |
3.3.2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百强企业分布格局 |
3.3.3 典型再生资源百强企业调研分析 |
3.4 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 产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
4.1 评价思路及方法 |
4.1.1 评价思路 |
4.1.2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4.3.1 评价指标数据收集 |
4.3.2 评价指标筛选 |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1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4.2 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
5.1 构建创新主导型“三元一体”产业发展模式 |
5.1.1 发展模式构建原则 |
5.1.2 “三元一体”创新发展模式 |
5.2 “三元一体”创新发展模式的协作机制 |
5.2.1 共享机制 |
5.2.2 拉动机制 |
5.2.3 促进机制 |
5.3 实施措施及政策建议 |
5.3.1 加强产业链创新、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
5.3.2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
5.3.3 深化制度创新、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
5.3.4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研究 |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法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 基于主体-内容-客体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 |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的形成 |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分类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素的界定 |
3.3.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体 |
3.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容 |
3.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体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
3.4.1 转型升级主体职能定位产生的影响 |
3.4.2 经济增长与生命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
3.4.3 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的影响 |
3.5 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3.5.1 构建主体明晰的创新动力模型 |
3.5.2 确定转型升级时机的科学方法 |
3.5.3 比较选择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
3.5.4 结合主导产业有效破解锁定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 |
4.1.2 构建模型 |
4.2 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
4.3 区域与城市异质性分析 |
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
5 转型效果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以衡阳为例 |
5.1 衡阳市的选择动因 |
5.2 衡阳市转型效果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衡阳市主导产业优选分析 |
5.3.1 主导产业优选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2 基于DEA的主导产业优选模型 |
5.3.3 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清晰界定主体职能地位 |
6.2.2 精准把握转型升级时机 |
6.2.3 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模式 |
6.2.4 科学评估确定主导产业 |
6.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策略 |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固相合成Mg-Al-Zn-Nd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镁合金固相合成技术 |
1.1.1 镁合金固相合成方法 |
1.1.2 合金元素在固相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
1.1.3 固相合成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机制 |
1.2 镁合金固相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镁合金固相合成国内研究现状 |
1.2.2 镁合金固相合成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模具及设备 |
2.3 合金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路线 |
2.4 热处理试验工艺流程 |
2.5 失重腐蚀试验工艺流程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2.7 组织分析方法及仪器 |
2.7.1 光学显微组织分析 |
2.7.2 扫描电镜分析 |
2.7.3 透射电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相合成AZ31B-Nd的组织结构表征及强化机理 |
3.1 固相合成过程理论分析 |
3.1.1 正挤压过程及分析 |
3.1.2 挤压变形本构模型及挤压力分析 |
3.1.3 固相合成过程及分析 |
3.2 中间合金屑料含量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中间合金屑料含量对组织的影响 |
3.2.2 中间合金屑料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合金室温拉伸断口形貌 |
3.3 多道次固相合成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多道次固相合成对组织的影响 |
3.3.2 多道次固相合成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多道次固相合成试样室温拉伸断口形貌 |
3.4 AZ31B-Nd镁合金SEM能谱分析 |
3.5 AZ31B-Nd镁合金TEM分析 |
3.6 固相合成AZ31B-Nd强化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相合成AZ31B-Nd的热处理组织结构表征及强化机理 |
4.1 镁合金热处理理论 |
4.2 固溶温度及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
4.2.1 固溶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4.2.2 固溶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
4.2.3 固溶后的SEM及拉伸断口形貌 |
4.3 时效温度及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
4.4 时效后的拉伸断口形貌及力学性能 |
4.4.1 时效后的拉伸断口形貌 |
4.4.2 时效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
4.5 固溶时效处理的强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相合成AZ91D-3Nd的组织结构表征及强化机理 |
5.1 多道次固相合成对组织的影响 |
5.2 固相合成AZ91D-3Nd镁合金的强化机理 |
5.3 AZ91D-3Nd镁合金SEM能谱分析 |
5.4 AZ91D-3Nd镁合金TEM分析 |
5.5 固相合成过程的界面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固相合成Mg-Al-Zn-Nd的腐蚀行为 |
6.1 镁合金的腐蚀机理 |
6.2 固相合成Mg-Al-Zn-Nd腐蚀微观形貌及分析 |
6.2.1 AZ31B-Nd腐蚀微观形貌及分析 |
6.2.2 Mg-Al-Zn-Nd腐蚀的微观形貌对比分析 |
6.3 Mg-Al-Zn-Nd镁合金失重腐蚀的速率分析 |
6.4 AZ31B-3Nd耐腐蚀的微观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3 资源外交理论 |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5.1.1 领导机构 |
5.1.2 服务机构 |
5.1.3 推进机构 |
5.1.4 执行机构 |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
6.1 财政政策措施 |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
6.2 金融政策措施 |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
6.3 税收政策措施 |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
6.4 保险政策措施 |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8.1.2 金属矿产资源 |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3.1 技术支持 |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
8.4.2 实施技术转移 |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
9.2.3 结论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
10.1.1 经验 |
10.1.2 教训 |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发展概况 |
1.2.1 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
1.2.2 动力电池发展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能源动力电池法律法规研究 |
2.1 国外法律法规研究 |
2.1.1 美国 |
2.1.2 日本 |
2.1.3 德国 |
2.2 我国法律法规发展 |
2.2.1 研发蓄力阶段政策 |
2.2.2 产业化转化阶段政策 |
2.2.3 加大推广阶段政策 |
2.3 我国动力电池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2.4 经验借鉴和小结 |
第三章 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处理技术研究 |
3.1 动力电池处理技术产业链 |
3.1.1 动力电池产业链分析 |
3.1.2 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比较分析 |
3.2 梯次利用研究分析 |
3.2.1 梯次利用政策 |
3.2.2 梯次利用概述和关键性技术 |
3.2.3 国内外市场应用 |
3.3 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
3.3.1 预处理过程 |
3.3.2 分离提取过程 |
3.3.3 产品制备过程 |
3.4 典型企业的处理过程 |
3.4.1 国外废旧动力电池处理过程 |
3.4.2 国内废旧动力电池处理过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模式分析 |
4.1 国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模式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德国 |
4.2 我国回收模式现状 |
4.2.1 梯次利用模式 |
4.2.2 生产商为主体 |
4.2.3 汽车经销商为主体 |
4.2.4 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为主体 |
4.2.5 第三方企业为主体 |
4.3 四种回收模式比较和分析 |
4.4 典型企业回收模式 |
4.5 小结 |
第五章 EPR制度下的动力电池绿色供应链回收体系整体分析 |
5.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5.1.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5.1.2 产品生命周期 |
5.1.3 逆向物流 |
5.1.4 博弈论 |
5.1.5 循环经济 |
5.1.6 绿色供应链 |
5.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5.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5.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5.2.3 文献研究总结 |
5.3 基于EPR制度下的动力电池绿色供应链回收体系建设分析 |
5.3.1 我国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现状及问题 |
5.3.2 EPR制度下的动力电池绿色供应链回收体系建设 |
5.3.3 关键阶段中的分析说明 |
5.4 案例分析——以汽车经销商为主体的整体回收体系运行说明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6.3 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日本有色金属再生现状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营造背景下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保护与更新研究[D]. 赵媛媛.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废旧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修复再生研究[D]. 王国伟.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3]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D]. 吴相丞.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中国铟资源动态物质流研究[D]. 周艳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范学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雨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7]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邓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固相合成Mg-Al-Zn-Nd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D]. 王殿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9]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10]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研究[D]. 刘慧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