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 of Qingyitang on activity of intracellular Ca~(2+)-Mg~(2+)-ATPase in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论文文献综述)
张存艳,魏蔼玲,刘红梅,袁明昊,叶强,郭力[1](2021)在《附子药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对多种重症疾病具有显着的疗效。但附子为有毒中药,在临床应用时,既要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又要采取必要的手段降低其毒副作用。药对配伍则是临床上附子常用的减毒增效的方式,附子在不同的配伍环境下,发挥不同的功效。通过对附子文献的阅读,笔者发现对附子药对的文献整理相对较少。因此,文章对附子几种常用药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更好得开发利用附子药对提供参考。
高玲[2](2021)在《基于HaCaT细胞模型研究九分散经皮转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九分散出自清·费山寿《急救应验良方》,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录,用于治疗痹症,疗效显着,可内服也可外用。其处方组成为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但马钱子有毒,长期服用很容易引起中毒,而外用可以直接用于病灶发挥药效。同时,乳香、没药挥发油含量丰富,可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将九分散处方制成合适的经皮给药制剂,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疗效。本论文选择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生物碱与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生物碱作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和分子角度多层次系统探讨乳香没药挥发油与三种生物碱配伍对皮肤活性表皮及其细胞摄取量的影响,从而为九分散外用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对乳香没药挥发油促透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乳香没药挥发油的使用提供依据。1.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与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配伍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CCK-8比色法,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及其药对、混合挥发油与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三种生物碱(单一生物碱单独给药)及混合生物碱(三种生物碱共同给药)配伍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乳香挥发油、没药挥发油、药对挥发油、混合挥发油、氮酮、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混合生物碱均对HaCaT细胞存在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马钱子碱的细胞无毒范围0~18μg/m L;士的宁的细胞无毒范围0~12μg/m L;盐酸麻黄碱的细胞无毒范围0~20μg/m L;混合生物碱中士的宁的细胞无毒范围0~12μg/m L。在挥发油的安全浓度下,马钱子碱配伍乳香挥发油、没药挥发油、药对挥发油、混合挥发油时,马钱子碱的细胞无毒范围分别下降至0~4.5μg/m L、0~4.5μg/m L、0~9μg/m L、0~9μg/m L;士的宁配伍乳香挥发油、没药挥发油、药对挥发油、混合挥发油时,士的宁的细胞无毒范围均下降至0~6μg/m L;盐酸麻黄碱配伍乳香挥发油、没药挥发油、药对挥发油、混合挥发油时,盐酸麻黄碱的细胞无毒范围下降至0~10μg/m L、0~10μg/m L、0~10μg/m L、0~5μg/m L;混合生物碱配伍乳香挥发油、没药挥发油、药对挥发油、混合挥发油时,混合生物碱中士的宁的细胞无毒范围均下降至0~6μg/m L。初步考虑可能在三种生物碱原安全浓度下,乳香没药挥发油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细胞对三种生物碱的摄取,使得细胞内的生物碱浓度升高,以致超过了原安全浓度,进而导致三种生物碱的无毒范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与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配伍对HaCaT细胞摄取量的影响建立测定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的LC-MS/MS方法,设置不同挥发油组别、阴性对照溶剂组和阳性对照氮酮组,采用细胞摄取实验考察挥发油作用下单独给药(含单一生物碱)、共同给药(含三种生物碱)时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的细胞摄取量。实验结果显示,单独给药时,马钱子碱溶剂组的单位蛋白药物摄取量为15.65±2.56ng/mg,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40.69±1.79、42.41±3.66、42.07±2.19、43.37±3.36、16.25±1.83ng/mg,各挥发油组的促透倍数为2.66、2.75、2.75、2.82,氮酮组为1.05,除氮酮组外均大于2;士的宁溶剂组的单位蛋白药物摄取量为13.51±1.73ng/mg,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31.64±2.84、34.94±3.16、38.69±3.06、42.20±4.38、13.85±1.80ng/mg,各挥发油组的促透倍数为2.35、2.60、2.89、3.13,氮酮组为1.03,除氮酮组外均大于2;盐酸麻黄碱溶剂组的单位蛋白药物摄取量为11.08±1.15ng/mg,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27.82±1.85、25.91±1.99、24.37±2.21、30.90±2.13、8.45±1.40ng/mg,各挥发油组的促透倍数为2.52、2.35、2.21、2.80,氮酮组为0.76,除氮酮组外均大于2。共同给药时,马钱子碱溶剂组的单位蛋白药物摄取量为13.58±1.80ng/mg,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20.75±3.11、22.56±3.28、20.48±2.13、21.64±2.40、11.68±1.34ng/mg,各挥发油组的促透倍数为1.52、1.66、1.51、1.60,氮酮组为0.86,除氮酮组外均大于1;士的宁溶剂组的单位蛋白药物摄取量为15.44±2.01ng/mg,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24.92±3.07、29.24±2.13、26.95±2.74、28.45±2.08、12.47±2.56ng/mg,各挥发油组的促透倍数为1.62、1.91、1.75、1.86,氮酮组为0.80,除氮酮组外均大于1;盐酸麻黄碱溶剂组的单位蛋白药物摄取量为12.06±0.67ng/mg,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17.95±1.71、19.09±1.46、19.71±2.55、19.49±1.48、7.92±1.77ng/mg,各挥发油组的促透倍数为1.49、1.58、1.63、1.61,氮酮组为0.65,除氮酮组外均大于1。相比于溶剂组,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及配伍各挥发油组对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均具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且对不同的药物存在着不同的促透效果,具体表现出乳香、没药挥发油对脂溶性的马钱子碱、士的宁效果较水溶性的盐酸麻黄碱好,考虑乳香、没药挥发油为两亲性天然促透剂。而氮酮组的促透倍数低于溶剂组,考虑可能是,因氮酮加入的量与乳香、没药挥发油一样的,但超过了氮酮本身的安全浓度,造成了细胞死亡,进入细胞里的药物也就相比与溶剂组少了。同时,对比单独给药与按处方共同给药两种方式的挥发油组促透倍数时,发现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的每一挥发油组促透倍数均在共同给药时出现显着性下降,推测这三种生物碱在共同给药过程中,或存在互相干扰。但三种生物碱总摄取量表现出大于单独给药,说明乳香没药挥发油依旧具有明显的促透作用。3.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研究采用荧光偏振法,以荧光偏振度P和微粘度η为指标,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阴性对照组的P、η值无明显变化(P>0.05),氮酮低、中剂量组较空白组的P和η值略有减小(P>0.05),但随着浓度的增加,P和η值随之减小,即氮酮高剂量组对细胞膜流动性明显增加(P<0.05)。乳香、药对中剂量组细胞膜的P和η值明显减小(P<0.05),且高剂量组P和η值显着减小(P<0.01);没药、混合的中、高剂量组细胞膜的P和η值均显着减小(P<0.01)。说明不同浓度的乳香、没药、药对、混合挥发油组也可显着增加细胞膜流动性,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表现出与化学促透剂氮酮相似的作用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以亲脂性阴离子荧光探针Di BAC4(3)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阴性对照组荧光强度值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乳香低剂量组对HaCaT细胞膜电位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但是随着浓度增加,细胞膜电位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在氮酮及乳香挥发油作用下HaCaT细胞的膜电位发生了去极化,且浓度越高,去极化现象越明显,膜电位越低。没药、药对、混合的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HaCaT细胞的膜电位(P<0.01)。这说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可通过增加HaCaT细胞膜的流动性及降低膜电位促进药物的吸收,推断其可能是乳香、没药挥发油具有促透作用的机制之一。4.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平衡的影响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以Fluo-3-AM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内的Ca2+浓度无显着变化(P>0.05),氮酮低剂量组对细胞内Ca2+浓度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但是随着浓度增加,氮酮高剂量组细胞内Ca2+浓度荧光强度显着增加(P<0.01),表明氮酮对HaCaT细胞内Ca2+浓度有促进作用,可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的中、高剂量组均可显着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提示乳香、没药挥发油也具有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的作用。采用超微量Ca2+-ATP酶测定试剂盒测定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内Ca2+-ATP酶活性有略微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氮酮、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的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Ca2+-ATP酶活性(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可显着降低Ca2+-ATP酶活性。这说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aCa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从而可能改变了HaCaT细胞内Ca2+平衡,推断其可能是乳香、没药挥发油具有促透作用的机制之一。也就是说,乳香、没药挥发油影响HaCaT细胞中Ca2+的浓度,进而改变HaCaT细胞膜流动性和膜电位,以增加药物的渗透量。5.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肌醇磷脂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采用Auto Dock_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及预测乳香、没药挥发油促透活性成分与PLC、PKC、G蛋白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乳香挥发油主要活性成分乙酸辛酯、反式-橙花叔醇,没药挥发油主要活性成分α-蒎烯、大根香叶烯和莪术烯等可以与PLC、PKC的相互作用,结合能均小于-5.0。采用ELISA试剂盒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PLC活性、PKC活性的影响,对分子对接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的中、高剂量组均可使PLC、PKC活性显着增加(P<0.01),与分子对接预测结果一致,推断其可能是乳香、没药挥发油具有促透作用的机制之一,PLC和PKC的活性增加,可以改变了细胞内的Ca2+平衡,改变HaCaT细胞膜流动性和膜电位,以增加药物的渗透量。九分散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3种生物碱均存在良好促透作用,考虑乳香、没药挥发油为两亲性天然促透剂,且乳香、没药挥发油可能通过增加HaCaT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的膜电位、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降低细胞内Ca2+-ATP酶活性、增加PLC、PKC活性等作用来达到促透效果。
白晶[3](2021)在《麦冬皂苷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占每年新确诊肺癌新病例85%以上,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技术方法进行治疗,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耐药性等副作用,导致NSCLC患者最终预后欠佳,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15%。因此,NSCLC的预防和治疗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肿瘤的恶性程度取决于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效率,而充足的能量供应是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Warburg”效应即有氧糖酵解,是肿瘤细胞能量代谢重要途径之一。肿瘤细胞糖酵解增强与相关酶类的表达或活性增强有关。研究显示,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起到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传统中药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可通过多层次、多靶点地抑制肿瘤,为肿瘤的防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麦冬皂苷B(Ophiopogonin B,OP-B)是麦冬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性指标和发挥药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能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生长和分化,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目的:OP-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肺癌A549细胞Warburg效应调控作用和机制,为OP-B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清洁级雄性balb/c-nu裸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右侧背部皮下接种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OP-B低剂量组(B组)、OP-B高剂量组(C组)、顺铂组(D组)。B组和C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一定浓度的OP-B 1次,连续给药21d。D组按2mg/kg腹腔注射顺铂,每3d注射1次。对照组裸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期间观察裸鼠一般状态,测量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和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乳酸、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水平;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2(PKM2)、乳酸脱氢酶A(LDH-A)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肿瘤体积和瘤重均有不同程度减小(P<0.01);且随着OP-B剂量的增加,其肿瘤体积和瘤重随之降低,抑瘤率明显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肿瘤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核固缩,胞质肿胀或融合,疏松结缔组织增多并围绕分隔肿瘤细胞,毛细血管明显减少。其中以OP-B高剂量组病理改变表现最为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数目、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有明显差异(P<0.0 1);且随着OP-B剂量的增加,上述指标变化差异越明显。3.与对照组比,各给药组肿瘤组织中乳酸分泌水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随着OP-B剂量的增加,其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肿瘤组织中GLUT1、HK2、PKM2、LDH-A和HIF-1α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随着OP-B剂量的增加,肿瘤组织中上述指标变化差异越明显。结论:1.OP-B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OP-B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3.OP-B能降低人肺癌A549细胞中乳酸分泌和ATP酶活力,从而对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起到抑制作用。OP-B能通过抑制GLUT1、HK2、PKM2、LDH-A和HIF-1α蛋白的表达,阻断人肺癌A549细胞的糖酵解过程。
黄蓉妮[4](2020)在《黄连素和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钙信号和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过早活化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AP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有研究表明,AP最初的发病机制是胰腺腺泡细胞内钙超载。近年来,有证据表明,黄连素和选择性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type 2 receptor,CB2R)激动剂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内的钙信号有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和选择性CB2R激动剂对实验性AP有保护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造模后1小时内或预防性给予黄连素或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而急性胰腺炎后期给药却鲜少有研究。另外,黄连素和选择性CB2R激动剂联合用药是否有协同作用,这也是未知的。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连素和选择性CB2R激动剂GW联合用药对胰腺腺泡细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和在实验性AP后期,不同药物剂量、不同给药方式和联合给药对AP的影响。方法1、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分离:选用5月龄及以上的CD1和C57雄鼠,麻醉,颈椎脱臼处死,迅速分离胰腺组织,用胶原酶液消化分离得到腺泡细胞悬液。2、单细胞膜片钳记录:在全细胞模式下记录乙酰胆碱(ACh)诱导的钙振荡,并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GW和联合用药对其的影响。3、动物实验分组:(1)AP组(左旋精氨酸(L-Arg),4 g/kg i.p.);(2)黄连素(50 mg/kg)联合癸酸钠(50 mg/kg)灌胃治疗组;(3)黄连素腹腔注射治疗组(10,5 mg/kg);(4)GW治疗组(5 mg/kg i.p.);(5)联合用药治疗组(5 mg/kg(BBR+GW)i.p.);(6)对照组。4、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制备和检测:选取3月龄及以上的CD1雄鼠,腹腔注射L-Arg,2次,间隔1小时,制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造模后8小时、32小时、56小时给予药物治疗,在注射第二针L-Arg后72小时,处死小鼠,采集血样和胰腺组织,分别用于检测血清淀粉酶(AMS)活性和制作胰腺组织病理切片。5、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给药前后的自身对比用配对T检验,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1、单细胞膜片钳结果:黄连素和GW都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震荡有抑制作用;与前对照相比,100 n M黄连素和100 n M GW联合给药将钙震荡的标准化净电流减少至30%±7.9%(P<0.001,N=7),用Webb分数乘积法的公式计算出q=2.1,表明在该剂量下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2、动物实验结果:在左旋精氨酸造模后8小时,黄连素(50 mg/kg)联合癸酸钠(50 mg/kg)灌胃治疗,不能明显减轻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但减轻了AP引起的胰腺病理损伤;腹腔注射黄连素(10,5 mg/kg)或GW(5 mg/kg)不能明显减轻AP引起的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和胰腺病理损伤;联合腹腔注射黄连素(5 mg/kg)和GW(5 mg/kg)不能明显减轻AP引起的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和胰腺病理损伤。结论我们首次证明了100 n M黄连素和100 n M GW联合给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震荡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在实验性AP的后期,黄连素联合癸酸钠灌胃治疗,对AP有保护作用,而黄连素和GW,无论单独还是联合腹腔注射,都对AP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提示AP的治疗可能存在时间依赖性。
韩乐[5](2020)在《蛋氨酸限制对高脂日粮中老龄小鼠心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肥胖与衰老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何改善由肥胖和衰老引起的心肾功能损伤也逐渐成为国内外营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是引起肥胖和衰老心肾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已经有研究表明蛋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striction,MR)可以增强机体能量代谢、减少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并且抑制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发生。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且与维护肾脏功能也密切相关,而MR可以通过调节转硫途径(Transsulfuration pathway,TSP)促进内源性H2S的生成。本文旨在探究不同MR水平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心、肾功能的影响,并围绕心、肾组织中内源性H2S的合成以及TSP的调控方式探讨了可能存在的机制。80只2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喂1周后,将所有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1)低脂+正常蛋氨酸饮食组(CON,0.86%蛋氨酸+4%脂肪);(2)低脂+40%蛋氨酸限制饮食组(CMR40,0.52%蛋氨酸+4%脂肪);(3)低脂+80%蛋氨酸限制饮食组(CMR80,0.17%蛋氨酸+4%脂肪);(4)高脂+正常蛋氨酸饮食组(HF,0.86%蛋氨酸+24%脂肪);(5)高脂+40%蛋氨酸限制饮食组(HMR40,0.52%蛋氨酸+24%脂肪);(6)高脂+80%蛋氨酸限制饮食组(HMR80,0.17%蛋氨酸+24%脂肪)。整个实验为期15周,第14周采用CLAMS综合实验动物监控系统测定采食量及基础代谢指标。等饲养周期结束时,测定小鼠超声心动图和血压水平后进行取样分析。80%MR可以增加正常和高脂饮食小鼠的能量消耗以及自主活动量,降低了小鼠体重和体内脂肪含量。80%MR降低了小鼠血浆和中的TG、TC和LDL-C含量,增加了HDL-C含量。40%MR没有明显改变小鼠体重、能量消耗以及血脂代谢水平。不同水平MR干预后小鼠血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心脏组织中:80%MR可改善中老年肥胖小鼠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并且维持心肌组织细胞结构正常;上调抗氧化防御系统基因,改善了血浆、心肌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上调了小鼠心脏Bcl-2,下调Bax基因蛋白表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传导途径,增强了心肌ATP生成、增加了ATP酶活性,改善心肌能量代谢。80%MR上调心脏CBS和CSE基因的表达并增加心脏H2S的产生,上调心脏MTHFR和Mtr基因的表达以改善Hcy的再甲基化代谢途径。40%MR在正常饮食下与CON组无差异,在高脂饮食下40%MR与80%MR的趋势相同但并不显着。肾脏组织中:80%MR可以改善正常和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的肾脏代谢功能,减少尿蛋白;改善了高脂饮食引起的肾脏组织结构异常;上调抗氧化防御系统基因改善了肾脏氧化应激,并改善了肾脏的炎症反应;上调肾脏中CBS和CSE基因的表达并增加肾脏H2S的产生;80%MR可以增加正常和高脂饮食小鼠血浆和肾脏脂联素水平,并且通过上调AdipoR1表达从而激活肾脏AMPK/mTOR信号通路,起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40%MR有相似趋势。研究结果表明80%MR可能通过增加中老年小鼠心、肾组织中内源性H2S的生成,从而改善了心、肾组织的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降低了动物体重,并且改善了血脂代谢异常。同时,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传导途径,增强了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此外,80%MR增加血浆和肾脏脂联素水平,上调AdipoR1表达激活肾脏AMPK/mTOR信号通路保护了肾脏功能。
薛亚委[6](2019)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2型糖尿病大鼠GLP-1及能量代谢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益糖康”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GLP-1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的影响,为中药复方“益糖康”的开发和利用,扩大“益糖康”的诊疗范围,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将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体重少量多次腹腔注射STZ(45mg/kg)。注射72小时后,大鼠空腹血糖≥16.7mmol/L判定为造模成功。将模型稳定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阳性药组)、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益糖康中剂量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大鼠10只。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喂等量(1ml/100g)不同浓度的益糖康汤药,联合用药组则是上午9时灌喂中剂量益糖康,下午4时灌喂盐酸二甲双胍(0.5mg/kg),模型组给与适量安慰剂灌喂,给与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另将没有造模的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不做任何处理。每日观察大鼠饮食、饮水量及精神状态,每周测量大鼠的空腹血糖、体重、尿量。(1)在第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制备血清,并用试剂盒测量各组大鼠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丙二醛(MDA)、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2)取大鼠心尖组织和肝组织用试剂盒检测大鼠AMPK、Na+-K+-ATPase、丙酮酸、AT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模型组体重逐渐降低,各治疗组均随着给药时间增长,体重下降趋势逐渐缓解,并于治疗第四周,盐酸二甲双胍组和中、高剂量组已明显高于模型组。2.基础代谢率:治疗4周后,模型组的基础代谢率高于正常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和益糖康组有逆转作用,可见一定的治疗作用。3.糖尿病相关指标:模型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组;经治疗第2周开始,盐酸二甲双胍组、益糖康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血糖值均开始降低,到第4周,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已明显下降并接近正常大鼠血糖水平,且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GLP-1明显低于正常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用药组的GLP-1有明显回调作用(p<0.01或p<0.05)。模型组AC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其他各个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模型组PKA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盐酸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和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的PK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胰岛素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均无明显作用。4.心肌能量代谢:模型组ATP、LDH酶、CPK、SOD活力、GSH-PX、complex I、complex III、complex IV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盐酸二甲双胍组,益糖康高、中剂量组对各指标均有明显回调作用(p<0.01或p<0.05)。肝脏能量代谢:模型组Na+-K+-ATPase、AMPK水平明显小于空白组(p<0.01);各组对Na+-K+-ATPase均有回调作用,阳性药组、高和中剂量组对AMPK有回调作用。5.肝脏物质代谢:模型组肝糖原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A-CoA、丙酮酸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盐酸二甲双胍组、益糖康高剂量组均有明显回调作用;联合用药组,益糖康低、中剂量组对A-CoA有回调作用(p<0.01或p<0.05)。6.血液中物质代谢:模型组大鼠TG和LDLC均显着升高(p<0.01),而HDLC显着降低(P<0.01),经治疗4周,盐酸二甲双胍组的TG、LDLC降低(p<0.01),同时HDLC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TC低于模型组(p<0.05);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TG、LDLC水平比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益糖康高剂量和中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p<0.01)。模型组MDA、ATGL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组MDA、ATGL均降低(p<0.05或p<0.01)。7.环核苷酸系统:模型组cGMP、cAMP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盐酸二甲双胍组、益糖康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cAMP/cGMP均无显着差异。T2DM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所增强,根据聚类分析、PCA分析结果,可见中药复方“益糖康”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从而对其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结论:1.中药复方益糖康可以调节T2DM造成的糖代谢紊乱、改善机体的脂肪代谢紊乱、提高血清GLP-1水平,对T2DM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2.T2DM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所增强,中药复方益糖康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糖尿病患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水平,可能是益糖康的作用机制。
盛悦[7](2019)在《川芎嗪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线粒体损伤是脓毒症介导急性肝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膜的转运功能正常是维持线粒体功能的基本条件。线粒体膜通过调节离子、水以及脂肪酸等物质转运,维持线粒体内环境稳定,并调控细胞的合成和代谢功能。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SALI)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LI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模〕、川芎嗪治疗组(CLP术后经尾静脉注入盐酸川芎嗪60mg/kg)和川芎嗪预防组(CLP术前7d,每日经尾静脉注射盐酸川芎嗪60mg/kg),每组12只。各组于术后10h取腹主动脉血和肝脏,用酶耦联速率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线粒体型天冬氨酸转氨酶(m-AST)水平;用比色和化学荧光素法检测肝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用磷定量化方法检测肝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水通道蛋白8(AQP8)、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SALI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和川芎嗪预防组血清ALT、AST和m-AST 水平平显着升高,且川芎嗪预防组较川芎嗪治疗组血清AST、m-AST水平降低更为显着〔AST(U/L):303.9±110.3 比427.0±117.9,m-AST(U/L):168.2±60.0 比239.6±64.9,均P<0.05〕;肝细胞ATP含量显着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膜ATP酶活性、AQP8和CPT-1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2.与SALI模型组相比,川芎嗪治疗组和川芎嗪预防组血清ALT、AST和m-AST水平显着降低〔ALT(U/L):123.8±32.8、105.0±44.5 比233.0±110.1,AST(U/L):427.0±117.9、、303.9±110.3 比 742.6±441.4,m-AST(U/L):239.6±64.9、、168.2±60.0比412.8±252.6,均P<0.01〕,肝细胞ATP含量均显着升高(nmol/mg:29.5±10.3、34.6±11.2比19.3±8.8,均P<0.01)。3.线粒体膜ATP酶活性均显着升高〔以SALI组(100%)为参照,Na+-K+-ATP酶(U/mg):3.91±0.30、、3.97±0.35 比2.87±0.82,Mg2+-ATP酶(U/mg):3.75±0.38、3.88±0.35 比2.64±1.06,Ca2--ATP酶(U/mg):3.15±0.58、、2.98±0.31 比 1.75±1.25,Ca2+-Mg2+-ATP酶(U/mg):3.82±0.31、、3.91±0.42比2.57±1.01,均P<0.01〕。4.线粒体膜AQP8和CPT-1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以SALI(100%)为参照,AQP8/COX-IV:(79.12±7.79)%、(88.40±9.22)%比(62.08±11.91)%,CPT-1A/COX-IV:(87.92±10.06)%、(84.91±17.48)%比(72.11±7.82)%,均P<0.01〕,4组间肝细胞线粒体膜CPT-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可制备脓毒症模型,并引发急性肝损伤,致血清致ALT、AST和m-AST7水平升高。2.脓毒症介导的急性肝损伤发生时,线粒体膜的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AQP-8、CPT-1A蛋白表达减低及线粒体A TP含量减低。3.川穹嗪对脓毒症大鼠肝功能的改善功能,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1)川芎嗪通过稳定线粒体膜Na+-K+-ATP酶、Ca2+-Mg2+-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改善脓毒症状态下线粒体膜对离子的转运作用,实现对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2)川芎嗪通过上调AQP 8蛋白表达,维持SALI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水稳态,从而减轻脓毒症介导的急性肝损伤。(3)CPT-1A可能是SALI的主要损伤靶点,川芎嗪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恢复CPT-1A的表达量,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保护了脂代谢。
杨伟钦[8](2018)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厥脱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一、临床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心功能衰竭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心功能的早期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参附注射液因具有抗炎、保护心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通过对本院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心肌损伤-厥脱证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收集,比较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附注射液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二、实验部分通过使用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肌损伤进行干预,评估其对大鼠胰腺及心肌的保护作用。通过研究参附注射液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关键炎症因子以及对心肌细胞的ATP敏感性K离子通道(KATP)的调节作用,从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两方面,揭示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肌损伤的有效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一、临床部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心肌损伤-厥脱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选取符合标准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记录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人数、好转人数及临床检验指标等资料,并采用SPSS17.0及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七天的血清淀粉酶(AMY)、超敏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指标的变化。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即入院第一天和第二天上述指标的差异,并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二、实验部分选取体重为450-500g 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再分为高、中、低剂量亚组(10ml/kg、5ml/kg、2.5ml/kg),采用逆行胆胰管灌注5%牛磺胆酸钠溶液造模,造模3h后,按分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乌司他丁和参附注射液。造模6h后取材,评估胰腺和心脏的病理变化。检测心肌组织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量及Na+-K+-ATPase活性。结果:一、临床部分1.观察者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一般情况包括降钙素原、白细胞总数WBC、血糖、天门冬氨酸AST、丙氨酸ALT、血清钙、钠钾、尿素、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PT、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MY、LDH、cTnI的中位数较前明显降低(1126 VS740,363 VS 234,0.15 VS 0.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DH中值较前降低(363.0 VS 234.0),CRP、CK-MB中值较前升高(69.4 VS 135.0,29.0 VS 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AMY、CK-MB、BNP、cTnI中值较前降低(1085.0VS 998.0,22.0 VS 16.0,0.20 VS 0.18),LDH、CRP中值较前升高(293.0 VS 343.0,102.0VS 145.0),但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CRP方面,观察组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先升后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七天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观察组cTnI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AMY、LDH、CK-MB、BNP拒绝Mauchly球形假设。4.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的比较,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死亡人数上明显少于对照组(12.8%VS 30.8%),死亡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实验部分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胰腺、心肌损伤严重,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心肌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TNF-α、IL-1β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乌司他丁组、参附高中低剂量组胰腺和心脏病理评分明显降低,且参附注射液组对病理的改善有剂量依赖性,此外,与模型组相比,参附注射液组显着增加Na+-K+-ATPase活性,降低了炎症细胞因子TNF-a、IL-1β的mRNA的表达(P<0.05)。结论:一、临床部分参附注射液降低患者的血清cTnI,对SAP所致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减少LDH的释放,保护多脏器组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二、实验部分本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减轻胰腺和心肌病理损伤,减少心肌组织中TNF-a、IL-1β的mRNA的表达,提高心肌细胞Na+-K+-ATPase活性,对大鼠心肌起保护作用。
项红,王治洲,尚东[9](2018)在《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分子药理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最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具有高急性住院率和死亡风险,迄今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研究证实清胰汤能通过靶向调节参与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的多个基因和/或蛋白,减轻组织病损及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及其他脏器功能,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本方剂。文章综述了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环节及分子药理机制。这些突破性的研究为清胰汤的临床应用以及防治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武春苗[10](2017)在《清下活血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清淀粉酶表达水平及肝脏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探讨清下活血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材料与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24)、治疗组(n=24);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0.1mL/100g)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与急性胰腺炎组大鼠灌喂生理盐水,并每隔12h灌入,治疗组大鼠灌胃清下活血方颗粒剂(1mL/100g),并每隔12h灌入,正常饮食;各组在取材前12h停止给药以及喂食,在首次灌胃后24h、48h、72h分3批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及肝脏组织的大体形态变化;取部分肝脏及胰腺组织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HE染色观察肝脏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腹主动脉采血提取血清,测得血清ALT、AST、AM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IL-10;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NF-κB的表达。以上检测结果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假手术组胰腺与肝脏病理组织基本正常,治疗组大鼠胰腺与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在各时间段均较模型组损伤程度要轻。2.模型组与治疗组AMY、ALT、AST浓度在同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与模型组同时间段相比,AMY、ALT、AST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血清IL-6在同时间段上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血清IL-10在同时间段大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3.假手术组肝脏组织各时间段均可见少量NF-κB表达,治疗组与模型组同时间段相比,NF-κB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1.清下活血中药可能通过调整抗炎促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起到治疗作用。2.清下活血中药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细胞损伤,对肝细胞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二、Effect of Qingyitang on activity of intracellular Ca~(2+)-Mg~(2+)-ATPase in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Qingyitang on activity of intracellular Ca~(2+)-Mg~(2+)-ATPase in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论文提纲范文)
(1)附子药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附子药对配伍后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1. 附子-人参 |
2. 附子-大黄 |
3. 附子-干姜 |
4.附子-甘草 |
5.附子-麻黄 |
附子药对药理作用 |
1.附子药对传统功效与主治病证 |
2.附子-人参 |
3. 附子-桂枝 |
4. 附子-大黄 |
5. 附子-干姜 |
小结 |
(2)基于HaCaT细胞模型研究九分散经皮转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与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配伍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乳香/没药挥发油、药对/混合挥发油、氮酮、混合生物碱溶液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 |
3.2 马钱子碱配伍挥发油溶液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 |
3.3 士的宁配伍挥发油溶液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 |
3.4 盐酸麻黄碱配伍挥发油溶液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 |
3.5 混合生物碱配伍挥发油溶液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 |
3.6 三种生物碱(单独给药)及混合生物碱溶液(共同给药)配伍不同挥发油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比较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与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配伍对HaCaT细胞摄取量的影响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单独生物碱给药实验结果 |
3.2 混合生物碱给药实验结果 |
3.3 单独给药及共同给药时不同挥发油促透效果比较 |
4.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平衡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肌醇磷脂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分子对接法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促透活性成分对PLC、PKC及 G蛋白的相互作用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乳香、没药挥发油促透活性成分与PLC蛋白的分子对接 |
3.2 乳香、没药挥发油促透活性成分与PKC蛋白的分子对接 |
3.3 乳香、没药挥发油促透活性成分与G蛋白的分子对接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PLC、PKC活性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PLC活性的影响 |
3.2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PKC活性的影响 |
4.分析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1.研究结论 |
2.创新点 |
3.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麦冬皂苷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肺癌概述 |
1.2 氧化磷酸化与糖酵解 |
1.3 糖酵解与肺癌 |
1.4 麦冬皂苷B与肿瘤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株及动物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裸鼠人肺癌A549移植瘤模型制备及分组给药 |
2.2.3 肿瘤生长曲线及抑瘤率 |
2.2.4 HE染色 |
2.2.5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表达 |
2.2.6 TUNEL法检溯细胞凋亡 |
2.2.7 肿瘤组织乳酸含量测定 |
2.2.8 肿瘤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检测 |
2.2.9 肿瘤组织匀浆制备及蛋白浓度测定 |
2.2.10 Western blot法检测 |
2.2.11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状况 |
3.2 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 |
3.3 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
3.4 肿瘤组织的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 |
3.5 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乳酸水平 |
3.6 肿瘤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力 |
3.7 肿瘤组织GLUT1、HK2、PKM2、LDH-A、HIF-1A蛋白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4.1 选题意义与依据 |
4.2 OP-B对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4.3 OP-B对裸鼠移植瘤能量代谢的影响 |
4.4 OP-B对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 OP-B对裸鼠移植瘤“Warburg”效应的调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黄连素和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钙信号和急性胰腺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主要溶液 |
2.4 其他溶液 |
2.5 耗材 |
2.6 实验动物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单细胞膜片钳实验 |
3.2 动物实验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不同浓度黄连素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振荡的影响 |
4.2 不同浓度GW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振荡的影响 |
4.3 黄连素和GW联合给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振荡的协同作用 |
4.4 黄连素联合癸酸钠灌胃给药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
4.5 不同剂量黄连素腹腔注射给药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
4.6 GW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
4.7 黄连素和GW联合腹腔注射给药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蛋氨酸限制对高脂日粮中老龄小鼠心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肥胖与心肾功能 |
1.1.1 肥胖与心脏的能量代谢与功能 |
1.1.2 肥胖与肾脏功能 |
1.2 衰老与心肾功能 |
1.2.1 衰老与心脏的能量代谢与功能 |
1.2.2 衰老与肾脏功能 |
1.2.3 衰老与心肾综合征 |
1.3 蛋氨酸限制 |
1.3.1 MR概述 |
1.3.2 MR与心肾功能 |
1.4 内源性H_2S |
1.4.1 H_2S与氧化应激和炎症 |
1.4.2 H_2S与心肾功能 |
1.4.3 蛋氨酸限制与内源性H_2S生成 |
1.5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 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饲养 |
2.2.2 小鼠活体代谢状况监测 |
2.2.3 小鼠无创血压测定 |
2.2.4 小鼠超声心动图 |
2.2.5 动物组织样本采集 |
2.3 指标测定 |
2.3.1 全血与组织ROS测定 |
2.3.2 小鼠脂肪含量、和血脂指标的测定 |
2.3.3 血浆和心、肾组织氧化还原指标的测定 |
2.3.4 血浆和心、肾组织炎症因子的测定 |
2.3.5 血浆和心、肾组织脂联素、Hcy含量的测定 |
2.3.6 血浆和心、肾组织中H_2S含量的测定、 |
2.3.7 血浆和心肌组织FFA、ATP以及ATP酶活力的测定 |
2.3.8 肾脏功能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9 心肾组织形态学分析 |
2.3.10 心肾组织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11 心、肾组织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2.3.12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
2.3.13 心、肾组织特定的蛋白表达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体重、采食量和活体代谢水平的影响 |
3.1.1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体重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2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采食量、能量摄入的影响 |
3.1.3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RER值的影响 |
3.1.4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能量消耗的影响 |
3.1.5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自主活动量的影响 |
3.1.6 小结 |
3.2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1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血压的影响 |
3.2.2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
3.3.1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
3.3.2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心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3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3.3.4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血浆及心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3.3.5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血浆及心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6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影响 |
3.3.7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
3.3.8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H_2S、Hcy水平及转硫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9 小结 |
3.4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
3.4.1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质量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2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3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功能指标的影响 |
3.4.4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3.4.5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
3.4.6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肾脏H_2S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7 不同水平MR对正常、高脂饮食中老年小鼠脂联素水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8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药复方益糖康对2型糖尿病大鼠GLP-1及能量代谢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川芎嗪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厥脱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概念 |
二、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三、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
一、中医对胰腺的认识 |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
三、中医药治疗 |
第三节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
一、参附注射液的成分 |
二、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 |
三、抗休克作用 |
四、改善心肺复苏的预后 |
五、治疗脓毒血症 |
六、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相关性心肌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标准) |
四、排除标准(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即被排除) |
五、治疗方案 |
六、观察指标 |
七、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比较 |
三、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干预方式生化指标不同时间点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
四、住院天数、重症监护室(ICU)的比较 |
五、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后转归的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中西医探讨 |
二、基本资料分析 |
三、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试剂 |
三、仪器设备 |
四、方法 |
五、统计分析 |
六、结果 |
七、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分子药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清胰汤网络药理学研究 |
2 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 |
2.1 实验研究 |
2.2 临床研究 |
3 小结 |
(10)清下活血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Effect of Qingyitang on activity of intracellular Ca~(2+)-Mg~(2+)-ATPase in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论文参考文献)
- [1]附子药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张存艳,魏蔼玲,刘红梅,袁明昊,叶强,郭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9)
- [2]基于HaCaT细胞模型研究九分散经皮转运机制[D]. 高玲.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麦冬皂苷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白晶. 吉林大学, 2021(02)
- [4]黄连素和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钙信号和急性胰腺炎的影响[D]. 黄蓉妮. 汕头大学, 2020(02)
- [5]蛋氨酸限制对高脂日粮中老龄小鼠心肾功能的影响[D]. 韩乐. 江南大学, 2020(01)
- [6]中药复方益糖康对2型糖尿病大鼠GLP-1及能量代谢作用的研究[D]. 薛亚委.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川芎嗪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盛悦. 安徽医科大学, 2019(12)
- [8]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厥脱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杨伟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分子药理机制[J]. 项红,王治洲,尚东.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2)
- [10]清下活血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武春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