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DSL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妍[1](2020)在《石墨烯基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石墨烯因其优异的电学和力学性能,超高的比表面积,广泛地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催化化学、锂离子电池等领域。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高度稳定,其在表面和内部发生的法拉第电容非常大,理论比容量较高,且便宜、环保、易得,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研究十分广泛和深入。石墨烯和TMOs的复合材料,能够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在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氮原子掺杂到石墨烯中,显着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氮掺杂石墨烯与TMOs的复合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重点。超级电容器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上的应用,需要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热稳定性。因此研究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不仅可以分析其热稳定性,还可以为其以后在高温下的热化学应用提供数据基础。本文制备了 Fe2O3/氮掺杂石墨烯(NG)和Mn3O4/氮掺杂石墨烯(NG)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TG)对两种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采用常用的 Kissinger Akahira and Sunose(KAS)、Flynn-Wall-Ozawa(FWO)和Coats-Redfern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主要热分解过程,确定了热解反应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函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得的数据,从理论上计算了复合材料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点火温度(TTIT)和热爆炸临界温度(Tb),初步评价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两者的热安定性均良好。
王睿敏[2](2019)在《猪四种腹泻病毒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轮状病毒(PRoV)是仔猪常见的重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临床上均以呕吐、厌食、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尤其是PEDV变异株,是近年来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由于临床症状极其相似,难以区分,只能借助实验室手段加以鉴别诊断。建立PEDV、TGEV、PDCoV及PRoV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开展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PEDV、TGEV、PDCoV及PRo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为鉴别检测PEDV、TGEV、PDCoV和PRoV,本研究分别针对PEDV N基因、TGEVM基因、PDCoVN基因和PRoVVP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并区分4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该方法仅特异性扩增PEDV、TGEV、PDCoV和PRoV,与猪其他主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PEDV、TGEV、PDCoV和PRoV的最低检出下限分别为1.57×102拷贝/μL、1.57×103拷贝/μL、1.57×102拷贝/μL、1.57×102拷贝/μL,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试验,获得结果一致。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270份腹泻病料,结果PEDV、TGEV、PDCo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15.56%、11.48%、10.74%1.85%,并且存在混合感染现象。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为临床样品中PEDV、TGEV、PDCoV、PRoV的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敏感、高效的技术手段2.PEDV、TGEV、PDCoV及PRoV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为鉴别检测PEDV、TGEV、PDCoV和PRoV,分别针对PEDVN基因、TGEV M基因、PDCoV M基因和PRoV VP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并区分4种病毒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该方法仅特异性扩增PEDV、TGEV、PDCoV和PRoV,与猪其他主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PEDV、TGEV、PDCoV和PRo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06×102拷贝/μL、2.06×102拷贝/μL、2.06×101拷贝/μL、2.06×103拷贝/μL,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组内与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1%,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243份腹泻病料,结果PEDV、TGEV、PDCo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11.93%、15.64%、9.05%、9.47%,并且存在混合感染现象。应用上述建立的PEDV、TGEV、PDCoV、PRoV多重RT-PCR方法对相同病料进行检测,结果PEDV、TGEV、PDCo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10.29%、13.17%、7.82%、7.40%,两者的符合率为96.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临床样品中PEDV、TGEV、PDCoV、PRoV的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敏感、高效的技术手段。3.2017-2019年广西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掌握广西PED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7-2019年从广西各地采集的腹泻病料,应用所建立的PEDV、TGEV、PDCoV及PRoV多重RT-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PEDV阳性样品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S、M、N基因的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共检测2017-2019年采集的病料1454份,PEDV阳性157份,阳性率10.80%。经扩增、克隆、测序,获得PEDV S基因23株、M基因和N基因各25株。同源性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S基因分别为90.7%-100%和85.0%-100%,在M基因分别为97.5%-100%和97.4%-100%,在N基因分别为96.3%-100%和97.1%-100%。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毒株S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缺失、变异和插入现象,且广西各毒株之间存在差异。进化速率分析表明,PEDV S基因进化速度最快。基于S、M、N基因绘制遗传进化树,获得相似的拓扑结构图,广西流行毒株在GⅠa、GⅠb、GⅡa、GⅡb亚群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GⅠb、GⅡa亚群。表明,PEDV广西流行毒株均有遗传多样性,应加强病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有效防控PED提供基础数据。
范鹏宏[3](2019)在《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规律与声电效应实验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仍是以井工开采的形式,且开采深度不断加大,深部采区的地质构造、高地应力、高瓦斯及低渗透性等因素,导致煤岩动力灾害成为主要矿井灾害之一。煤岩动力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复杂性,可靠监测预警成为有效防治的手段。然而包括声发射、直流电阻率及电磁辐射等传统和现代监测预警技术虽然已在煤岩动力灾害矿井被广泛应用,但各具优劣势。区域与局部相结合、多种信息相结合、环境与人为因素干扰少、自动化集成高且连续性综合监测技术将有可能成为监测与预警的发展方向。煤岩是一种非均质多相材料,在受载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声、电及光等物理现象的机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没有统一的全面解释,但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机理上来说,煤岩受载破裂过程离不开裂纹的扩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煤的非均质结构特征,受载煤体声电效应规律,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规律、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及声电效应机理,声电物理效应的现场应用五个部分来进行研究。首先对煤的非均质结构特征进行了基础研究,得到了组分及结构上的非均质特征;通过建立“煤岩受载破坏声-电-裂隙观测高速采集实验系统”,同步监测了煤体在单轴压缩破坏和短时蠕变条件下,声发射信号、电磁辐射信号、电性参数及表面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与力学破坏过程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表面裂纹扩展速度,通过对实验煤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声波波速的测定实验,分析了纵、横波波速随应力加载的分布特征,得到了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规律;提出了基于CPTM(一种煤颗粒跟踪法)裂纹图像处理识别和计算的方法,开发了 Matlab裂纹识别计算程序,对单轴压缩下受载煤表面裂纹扩展图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基于像素的表面裂纹扩展速度与扩展量的变化特征及规律;基于实验研究,结合焦散线实验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测定的可行性,从理论上构建了 Ⅰ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单轴压缩表面裂纹扩展速度及电磁辐射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通过表面裂纹扩展速度模型计算出了动态应力强度影响因子,研究发现Kld与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从而验证了模型计算的有效性。在现场应用方面,对工作面煤岩动力过程开展了电磁辐射和微震监测,利用双差速度场成像模型分析得出了工作面及地质异常区速度场分布规律,以电磁辐射监测数据与压力传感器监测数据相对比的方式,得到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电磁辐射与周期来压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之间的变化规律,及进、回风顺槽电磁辐射信号强度变化规律。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煤岩动力灾害多参数综合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及技术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从煤的工业分析、显微组分、全岩及粘土矿物组分及煤的孔隙结构方面进行了非均质结构研究,并获得了组份及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特征。(2)得到了在单轴压缩破坏和短时蠕变各阶段声发射信号、电磁辐射信号、电性参数及表面裂纹扩展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对于单轴压缩煤的脆-延性破坏,累计振铃计数与时间建立了 Boltzmann函数关系,而延性破坏建立了指数函数关系,拟合并得到了 Weibull参数;对于单轴压缩破坏煤声波特性,建立了应力峰值前的加载应力与纵波波速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并得到了相关实验参数;基于小波变换与FFt变换的matlab程序,获得了短时蠕变过程中电磁辐射频谱分布规律,在分级加载蠕变变形初期和中期频率范围为0-200KHz,在分级加载蠕变加速后期,频率范围扩大到0-400KHz,频率的振幅在主破裂产生前出现了先增大-减小-再增大的趋势。(3)基于CPTM裂纹图像处理方法和Matlab图像裂纹计算识别程序,对单轴压缩下受载煤裂纹扩展图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研究得出单轴压缩下煤的裂纹扩展以张拉性裂纹破坏为主,有部分剪切性裂纹破坏;裂纹扩展量与基于像素的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裂纹扩展速度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有效性验证。在此实验基础上,总结分析裂纹扩展及电磁辐射产生机理与机制,结合焦散线实验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测定的可行性,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Ⅰ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单轴压缩裂纹扩展速度及电磁辐射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通过表面裂纹扩展速度模型计算出了动态应力强度影响因子,研究发现Kld与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从而验证了模型计算的有效性。(4)通过现场的EME-HF矿用本安型电磁辐射监测系统、ESG微震监测系统,对余吾N1202孤岛工作面进行了 156天的有效监测,获得了 N1202工作面微震事件、能量等分布规律,工作面微震时空演化规律,利用工作面及地质异常区的双差速度场成像测试模型,得到了采煤生产过程中及地质异常区的速度场分布规律;以电磁辐射监测与压力传感器监测数据相对比,获得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电磁辐射与周期来压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之间的变化规律,结合进、回风顺槽电磁辐射信号强度变化规律,经过判别分析,电磁辐射监测信号可以实现顶板来压的提前预警。
张燕南[4](2016)在《大数据的教育领域应用之研究 ——基于美国的应用实践》文中指出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大数据时代。我们能够感知和记录更大规模和更多种类的数据,并且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深度挖掘蕴含其中的内在信息及核心价值。作为“人类世界的下一个自然资源”,大数据正在成为促进组织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现代社会的诸多行业领域中有着旺盛的应用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教育领域被认为是一个大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研究大数据应用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大数据及其教育领域应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解析,提出对我国发展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建议。在理论探讨方面,从多视角出发诠释大数据的概念内涵,通过历史脉络梳理把握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发展态势,对大数据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意义与途径进行了阐述;在实践解析方面,结合美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实践中的现实案例阐释大数据应用驱动下的教育发展和变革,分析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社会风险,最后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建议。在论文的第一章“绪论”中,主要涉及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这一论题的引入,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阐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的说明等内容。第二、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围绕大数据的教育领域应用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第二章“大数据概览”对大数据的定义、理论基础、发展沿革、社会价值及潜在风险、关键技术和实践流程做出系统阐述;第三章“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历史发展脉络、实践意义与途径”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梳理,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实践意义与实践途径加以阐述;第四章“大数据在美国国家、区域和学校教育发展层面的应用”基于美国的应用实践,解析大数据在国家、区域和学校教育发展层面的应用场景和模式;第五章“大数据在美国教育重点领域中的应用”基于美国的应用实践,着重阐述大数据应用驱动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教育重点领域的变革和发展;第六章“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对可能影响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顺利开展的诸项因素进行剖析。第七章“发展我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建议”在分析和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促进我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发展的实施建议。
简伟,于海滨,盛庆华[5](2012)在《基于同轴电缆的多路视频混合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国内深海测控系统能量供给的紧迫性,对国内现有深海有缆监控系统的特点分析,提出功率能源与多路视频信号同缆混合传输技术,主要采用电容耦合的方式,将数据叠加到电源信号上,通过同轴电缆,实现功率能源、多路实时彩色视频图像的传输以及水上位机与水下位机的数据传输。
简伟[6](2012)在《基于同轴电缆的能源与多路视频混合传输系统研制》文中提出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人们已经逐步把注意力由陆地转向了资源丰富的海洋。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把海洋事业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要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深海探测等领域要不断取得突破,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现有的多种深海探测技术都受到能量供给的限制,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无论是深海探测还是海洋资源开发,水下设备的能源供给技术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论文针对深海探测系统能源供给不足这一现状,对国内目前一些深海有缆监控系统的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功率能源与多路视频信号及数据信号的同缆混合传输技术应用于深海有缆监控系统。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分析目前主要深海监控系统中的功率能源供给方式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对深海监控系统水下设备所需的总功率的考虑,明确了混合传输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功能,制定出功率能源与多路视频混合传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2、运用电网络理论和传输线理论对深海监控系统的传输介质即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掌握其传输特性,拟采用50Ω基带电缆。同时研究不同负载功率时负载电压与传输效率的关系,以及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的优越性,比较了几种远程数据信息传输方式,并采用以太网数字用户线(TDD based Ethernet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DSL)传输方式作为本系统的数据信号传输方式。3、数据耦合器的设计。包括数据耦合器的原理与电路结构设计,磁芯材料及形状的选取,归一化的滤波器设计方法,电感器的制作,主要保护电路的设计。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包括数据耦合器的性能测试,以及整个系统的供电系统调试、通信系统调试和整装调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功率能源与多路视频混合传输系统是实际可行的,并且可靠、稳定,大大提高了我国深海探测设备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晓[7](2011)在《浅谈宽带接入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宽带接入技术是数据通信的核心,也是其业务发展的核心拉动力。随着数据业务运营模式逐步成熟,以IP技术为载体的数据通信发展迅速,因此宽带接入技术在数据通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陈雅平[8](2005)在《簇毛麦cDNA文库构建及小麦抗病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指出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f.sp tritic Marchal)引起的世界性真菌病害,培育抗性品种是控制白粉病的有效途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原有的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大部分都含有Pm8抗源,但是随着白粉菌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化,Pm8已经逐渐失去了抗性,寻找和利用新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对于我国小麦生产有重要意义。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培育的6VS/6AL易位系带有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抗性强、抗谱广,因此对Pm21基因及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进行克隆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cDNA文库是基因克隆的基础,但是由于小麦基因组庞大,所需文库含克隆数太多,后续筛选工作较为复杂,所以本研究以Pm21基因供体物种簇毛麦(2n=14,VV)为材料构建了白粉菌诱导的簇毛麦叶片cDNA文库。此文库包含30万个重组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6kb,用本研究克隆到的谷胱甘肽还原酶(Ta-GR)基因,蓝铜结合蛋白基因(BCB)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等作探针进行杂交筛库,杂交信号明显,重复性好。 根据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及以数据库中已经定位的小麦ESTs序列为基础设计特异引物,以经白粉菌诱导后的抗病易位系和感病扬麦5号cDNA为模板进行RT-PCR筛选。共获得4个与小麦白粉病抗性相关的侯选基因。其中,利用特异引物,从易位系中分离获得了两个cDNA片段(Ta-RPM,Ta-M1a),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与大麦NBS-LRR类抗病蛋白(AAB96982.1)及大麦CC-NBS-LRR抗病蛋白MLA13基因(AF523682.1)序列同源性为64%和87%。利用简并引物从易位系cDNA中扩增获得两个cDNA序列(Th8,Th12),推测TH8为小麦蛋白激酶基因片段,TH12为小麦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片段,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将TH8和TH12分别定位于小麦5D和3D染色体上。并对上述分离的基因进行了序列比较研究和蛋白一级、二级结构比较分析。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以Pm21受体亲本扬麦5号及与其回交7代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为材料,建立白粉菌诱导的叶片SSH文库,获得500个阳性克隆,对其中部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分析,获得12个与抗病相关的EST序列。本研究详细地分析了其中三个EST(Ta-APX,Ta-LRR2,HvGR)。 通过电子克隆方法首次克隆到了全长小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并根据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Ta-APX定位于小麦第七部分同源群7A和7D染色体上。构建表达载体pET32(a)
石良武[9](2004)在《宽带及其DSL技术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在ISDN逐步取代传统Modem的同时,又一种数字用户线路DSL脱颖而出,宽带网络已是显山露水。文章从认识宽带入手,对DSL宽带尤其是新一代的EDSL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解析。
谢晓川,王钢,贾世楼[10](2003)在《EDSL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EDSL是在xDSL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基础之上形成的。介绍了EDSL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几种实际应用方案。
二、EDSL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DSL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烯基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 |
1.2.1 石墨烯 |
1.2.2 氧化石墨烯 |
1.2.3 氮掺杂石墨烯 |
1.3 超级电容器 |
1.3.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3.2 超级电容器材料 |
1.3.3 氮掺杂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1.4 材料的表征手段 |
1.5 热分析技术 |
1.5.1 热分析方法 |
1.5.2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1.5.3 机理函数的确定 |
1.6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石墨烯基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2 表征手段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SEM分析 |
2.4.2 XRD分析 |
2.4.3 XPS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Fe_2O_3/NG氮气与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 |
3.1 引言 |
3.2 实验步骤 |
3.3 氮气氛围TG结果分析 |
3.3.1 热解过程 |
3.3.2 “Model free”法对下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
3.3.3 模型拟合法对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
3.4 空气氛围TG结果分析 |
3.4.1 热重分析结果 |
3.4.2 “Model free”法对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
3.4.3 模型拟合法对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
3.5 不同气氛对比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Mn_3O_4/NG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 |
4.1 引言 |
4.2 实验步骤 |
4.3 空气氛围TG结果分析 |
4.3.1 热重分析结果 |
4.3.2 “Model free”法对Mn_3O_4/NG分解特征的研究 |
4.3.3 模型拟合法对Mn_3O_4/NG分解特征的研究 |
4.4 空气氛围Mn_3O_4/NG和Fe_2O_3/NG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 |
5.1 引言 |
5.2 DSC结果分析 |
5.3 自加速分解温度 |
5.4 热点火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猪四种腹泻病毒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概述 |
1.1.1 PEDV流行病学 |
1.1.2 PEDV基本特征 |
1.1.3 PED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1.1.4 PEDV主要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1.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1.3 猪轮状病毒概述 |
1.4 猪Delta冠状病毒概述 |
1.5 PEDV、TGEV、PDCoV、PRoV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1.5.1 免疫荧光法(IF) |
1.5.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1.5.3 免疫组织化学(IHC) |
1.5.4 病毒分离鉴定 |
1.5.5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
1.5.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
1.5.7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1.5.8 荧光定量PCR检测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PEDV、TGEV、PDCoV、PRo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1 试验材料 |
2.1.1 病毒株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2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2.2.2.1 腹泻病料的处理 |
2.2.2.2 RNA的反转录及PCR的扩增 |
2.2.2.3 目的基因的纯化 |
2.2.2.4 目的基因的克隆转化 |
2.2.2.5 重组质粒的制备 |
2.2.3 多重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4 多重RT-PCR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 |
2.2.5 多重RT-PCR方法的临床应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2.3.2 多重RT-PCR退火温度的优化 |
2.3.3 引物浓度的优化 |
2.3.4 循环数的优化 |
2.3.5 多重RT-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2.3.6 多重RT-PCR特异性试验 |
2.3.7 多重RT-PCR敏感性试验 |
2.3.7.1 单重RT-PCR敏感性试验 |
2.3.7.2 多重RT-PCR敏感性试验 |
2.3.8 多重RT-PCR重复性试验 |
2.3.9 多重RT-PCR方法的临床应用 |
2.4 讨论与结论 |
3. PEDV、TGEV、PDCoV、PRoV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临床病料和病毒株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3 引物和TaqMan探针的设计 |
3.1.4 核酸的抽提和RNA反转录 |
3.1.5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3.1.6 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
3.1.7 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 |
3.1.8 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临床应用 |
3.2 结果 |
3.2.1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3.2.2 TaqMan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3.2.3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 特异性分析 |
3.2.5 敏感性分析 |
3.2.6 重复性分析 |
3.2.7 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4. 2017-2019年广西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病料及病毒株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1.4 腹泻病料的处理 |
4.1.5 cDNA的合成及PCR的扩增 |
4.1.6 目的基因的纯化 |
4.1.7 目的基因的克隆转化 |
4.1.8 序列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病料的检测 |
4.2.2 S、M、N基因序列 |
4.2.3 S、M、N基因同源性分析 |
4.2.3.1 PEDV S基因同源性分析 |
4.2.3.2 PEDV M基因同源性分析 |
4.2.3.3 PEDV N基因同源性分析 |
4.2.4 遗传进化树的绘制 |
4.2.4.1 PEDV S基因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树分析 |
4.2.4.2 PEDV M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 |
4.2.4.3 PEDV N基因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树分析 |
4.2.5 PEDV S1氨基酸序列分析 |
4.2.6 S、M、N基因进化速率的分析 |
4.3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 |
(3)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规律与声电效应实验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受载煤岩电磁辐射、声发射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受载煤岩电磁辐射和声发射同步监测研究现状 |
1.2.3 受载煤岩电性参数规律研究现状 |
1.2.4 裂纹扩展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本文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煤的非均质结构特征 |
2.1 煤工业分析 |
2.2 煤显微组分特征 |
2.2.1 实验方法 |
2.2.2 显微组分分析 |
2.3 全岩和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特征 |
2.3.1 实验方法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 煤的孔隙特征 |
2.4.1 孔隙形成类型、成因及形态特征 |
2.4.2 煤孔隙结构测试方法及表征参数 |
2.4.3 压汞实验 |
2.4.4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 |
2.4.5 二氧化碳吸附实验 |
2.4.6 煤表面结构SEM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受载煤体声电效应规律研究 |
3.1 煤样的制备 |
3.2 实验系统 |
3.2.1 单轴压缩及短时蠕变声电-裂纹同时监测实验系统 |
3.2.2 单轴压缩声波测定实验系统 |
3.3 实验方案 |
3.3.1 单轴压缩实验方案 |
3.3.2 短时蠕变实验方案 |
3.3.3 单轴压缩声波测定实验方案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信号分析 |
3.4.2 单轴压缩电性参数及电磁辐射信号分析 |
3.4.3 短时蠕变变形及声发射信号分析 |
3.4.4 短时蠕变电性参数及电磁辐射信号分析 |
3.4.5 单轴压缩应力与声波波速测定结果 |
3.5 实验规律分析 |
3.5.1 破坏模式与声发射参数规律研究 |
3.5.2 单轴压缩破坏应力与声波规律研究 |
3.5.3 电磁辐射频谱规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
4.1 受载煤体裂纹扩展实验观测结果 |
4.1.1 单轴压缩裂纹观测结果 |
4.1.2 短时蠕变裂纹观测结果 |
4.2 基于CPTM裂纹识别与计算方法研究 |
4.2.1 图像增强方法 |
4.2.2 图像分割方法 |
4.2.3 基于CPTM的裂纹图像处理方法 |
4.2.4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的裂纹计算方法 |
4.3 基于像素的煤表面裂纹扩展过程动态演化信息分析 |
4.3.1 裂纹尖端分支裂纹分类 |
4.3.2 裂纹扩展演化信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及声电效应机理研究 |
5.1 受载煤体裂纹扩展机制 |
5.1.1 裂纹宏观扩展过程 |
5.1.2 裂纹微观扩展机理 |
5.2 受载煤体电磁辐射产生的机理与机制 |
5.2.1 电荷分离的机理与机制 |
5.2.2 电磁辐射产生的机理与机制 |
5.3 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速度及电磁辐射模型的研究与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6 受载煤体声电效应现场应用探讨 |
6.1 试验区域概况 |
6.1.1 矿井概况 |
6.1.2 试验工作面概况 |
6.2 受载煤体声电效应现场监测布置 |
6.2.1 微震监测系统布置 |
6.2.2 电磁辐射及传感器的布置 |
6.3 工作面微震规律分析 |
6.3.1 工作面微震事件概况 |
6.3.2 工作面微震时空演化规律 |
6.3.3 双差层析速度结构模型反演 |
6.3.4 采煤过程中应力场分布演化规律 |
6.3.5 采动影响下地质异常区域的微震信号特征 |
6.4 电磁辐射监测与工作面支撑压力规律分析 |
6.4.1 回采工作面支撑压力分布 |
6.4.2 回采工作面煤体电磁辐射信号分布 |
6.4.3 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近煤侧电磁辐射信号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数据的教育领域应用之研究 ——基于美国的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进程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大数据概览 |
第一节 大数据定义 |
一、技术属性 |
二、社会属性 |
三、哲学属性 |
四、科研属性 |
五、其他属性 |
第二节 大数据的理论溯源和历史发展进程 |
一、大数据的理论溯源 |
二、大数据的历史发展进程 |
第三节 大数据的社会价值和潜在风险 |
一、大数据的社会价值 |
二、大数据的潜在风险 |
第四节 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实践流程 |
一、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 |
二、大数据应用的实践流程 |
第三章 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历史发展脉络、实践意义与途径 |
第一节 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历史发展脉络 |
一、初始起步阶段(1970-1997年) |
二、重点探索阶段(1997-2008年) |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
第二节 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实践意义 |
一、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数据 |
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反馈 |
三、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教育 |
四、大数据时代的概率预测 |
第三节 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实践途径 |
一、教育数据挖掘 |
二、学习分析 |
三、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模式 |
第四章 大数据在美国国家、区域和学校教育发展层面的应用 |
第一节 国家教育发展层面 |
一、支撑教育政策科学化 |
二、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 |
第二节 区域教育发展层面 |
一、驱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
二、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发展层面 |
一、改善教师招聘体制 |
二、提升高校招生效率 |
第五章 大数据在美国教育重点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大数据推动教学变革 |
一、量化学习行为,洞察学习规律 |
二、开展学习分析,实现个性化教育 |
三、进行准确预测,施加教学干预 |
第二节 大数据推动学习变革 |
一、驱动教育数据,实现自适应学习 |
二、利用可视化数据,改善学习支持 |
第三节 大数据推动评价变革 |
一、驱动教育数据,推动形成性评价 |
二、驱动教育数据,转化评价标准 |
三、集成教育数据,促进多元化评价 |
第四节 大数据推动管理变革 |
一、集成教育数据,规范管理体系 |
二、高效治理数据,提升行政管理质量 |
三、运用数据监测,强化网络安全 |
四、构建基础架构,实现数据共享 |
第五节 大数据推动科研变革 |
一、立足科研新范式,加速社会科学转型 |
二、开拓科研新层面,促成新兴学科诞生 |
三、开拓科研新层面,把握学术研究趋势 |
第六节 大数据推动服务变革 |
一、驱动教育数据,优化就业服务 |
二、驱动教育数据,优化择校服务 |
第六章 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思维滞后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影响 |
一、大数据时代应具备的思维方式 |
二、思维滞后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才配备落后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影响 |
一、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 |
二、人才配备落后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影响 |
第三节 数据治理水平滞后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影响 |
一、数据治理的概念内涵 |
二、数据治理水平滞后对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影响 |
第四节 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招致的隐私伦理质疑 |
一、隐私泄露对人格尊严的侵害 |
二、过往数据对个体发展的束缚 |
三、数据主导决策对学业进步的禁锢 |
第七章 发展我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建议 |
第一节 在宏观层面上发展我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建议 |
一、建设数据文化 |
二、制定数据开放政策 |
三、制定数据治理原则 |
四、建设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 |
第二节 在微观层面上发展我国大数据教育领域应用的建议 |
一、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 |
二、开展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学习资源推送机制研究 |
三、开展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基于同轴电缆的多路视频混合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路视频混合传输系统的设计 |
1.1 系统结构设计 |
1.2 同轴电缆 |
1.2.1 高压输电的必要性 |
1.2.2 交直流输电的比较 |
(1) 同轴电缆条数的限制: |
(2) 传输电压的限制: |
(3) 输电线路功耗的比较: |
(4) 线上传输的数字信号的限制: |
1.3 水下电源系统的设计 |
1.3.1 DC/DC外围电路设计 |
1.4 信号传输模块 |
1.5 数据耦合器的设计 |
1.5.1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
1.5.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2 实验 |
3 总结 |
(6)基于同轴电缆的能源与多路视频混合传输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远程数据通讯 |
1.2.2 功率能源与数据信号混合传输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深海监控现状简介 |
2.2 研究目标 |
2.3 系统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采集与传输模块设计与选型 |
3.1 信号采集模块选型 |
3.1.1 视频服务器简介 |
3.1.2 视频服务器运行参数及原理简析 |
3.2 信号传输模块选型 |
3.2.1 远程数据传输应用背景 |
3.2.2 EDSL工作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轴电缆传输特性分析 |
4.1 同轴电缆传输线模型 |
4.1.1 同轴电缆RLCG模型 |
4.1.2 双口网络模型 |
4.2 同轴电缆基本特性参数 |
4.2.1 特性阻抗Z_c |
4.2.2 传播常数γ |
4.2.3 衰减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源传输及水下电源系统设计 |
5.1 深海勘探能量供给技术背景 |
5.2 深海远程能源传输技术 |
5.2.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
5.2.2 高压输电的必要性 |
5.2.3 交直流输电的比较 |
5.3 水下电源系统设计 |
5.3.1 水下直流高压逆变系统 |
5.3.2 水下设备总功耗 |
5.3.3 DC/DC电路设计与安装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耦合器的设计 |
6.1 数据耦合器原理 |
6.2 数据耦合器的设计 |
6.2.1 高通滤波电路的设计 |
6.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6.3 磁芯的选择 |
6.3.1 磁性材料简介 |
6.3.2 磁芯形状 |
6.3.3 磁芯参数 |
6.3.4 环形磁芯线圈电感 |
6.4 电感设计及其他器件选型 |
6.4.1 电感L3的设计 |
6.4.2 电感L1和L2的设计 |
6.4.3 电容及主要保护器件选定 |
6.5 数据耦合器制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整体调试 |
7.1 调试与仿真 |
7.2 数据耦合器模块测试 |
7.2.1 低通滤波器测试 |
7.2.2 高通滤波器测试 |
7.3 系统综合调试 |
7.4 调试结果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浅谈宽带接入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 |
2 宽带接入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
2.1 x DSL家族的后起之秀 |
2.2 光纤接入技术成新宠 |
2.3 无线接入技术唱新角 |
3 结束语 |
(8)簇毛麦cDNA文库构建及小麦抗病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cDNA文库的发展和应用 |
一、RNA制备 |
二、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改进 |
1、反转录酶的种类与选择优化 |
2、反转录引物的选择 |
三、cDNA第二链的合成 |
1、cDNA第二链的合成方法 |
2、提高双链DNA的合成效率 |
四、cDNA的分子克隆及发展 |
五、克隆载体的改造 |
1、质粒载体的改造 |
2、入噬菌体载体的改造 |
六、cDNA文库的应用 |
1、获得目的基因全长cDNA |
2、获得RFLP和SSR分子标记 |
3、基因结构分析 |
七、cDNA文库的发展 |
第二章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相关基因 |
一、病原物无毒基因及其产物 |
1、细菌的无毒基因 |
2、病毒的无毒基因 |
3、真菌的无毒基因 |
二、植物R基因及其产物 |
1、R基因结构 |
2、植物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组织分布与分子进化 |
3、植物抗病基因功能分析 |
3.1 R基因的专化性识别 |
3.2 植物细胞中R蛋白的定位 |
3.3 NBS-LRR的功能 |
4、R基因的信号传导 |
三、病原物hrp基因及其产物 |
1、hrp基因簇 |
2、harpin蛋白 |
3、harpin蛋白的受体HrBP1 |
第三章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策略 |
一、转座子标签技术 |
二、图位克隆技术 |
三、异源基因克隆法 |
四、基因差异表达克隆法 |
第四章 克隆基因的表达系统 |
一、原核表达体系 |
1、原核表达载体 |
2、原核表达产物检测 |
3、原核表达存在的缺陷 |
二、真核表达体系 |
1、酿酒酵母表达体系 |
1.1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组成 |
1.2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应用及前景 |
1.3 酿酒酵母基因表达系统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 |
2、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
三、优化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 |
1、密码子最佳化(codon optimization) |
2、翻译终止效率 |
3、真核细胞中的异源蛋白表达 |
4、融合蛋白表达系统的重大突破 |
5、裂解融合蛋白以除去fusion tag |
6、表达蛋白的可溶性 |
7、表达蛋白的稳定性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簇毛麦叶片cDNA文库构建 |
一、材料与方法 |
1、植物材料 |
2、方法 |
2.1 总RNA提取 |
2.2 mRNA分离 |
2.3 cDNA文库构建 |
二、结果 |
1、白粉菌诱导的簇毛麦叶片cDNA文库构建 |
2、文库筛选试验 |
三、讨论 |
第二章 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和菌株 |
2、方法 |
2.1 总RNA提取 |
2.2 mRNA的分离 |
2.3 SSH |
2.4 cDNA第一链合成 |
2.5 第一链cDNA浓度定量 |
2.6 PCR反应 |
2.7 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
2.8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回收、克隆 |
2.9 阳性克隆的测序 |
2.10 核苷酸序列及蛋白一级、二级结构比较分析 |
2.11 Southern杂交 |
2.12 Northern杂交 |
2.13 PAGE电泳和染色 |
2.14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构建 |
2.15 表达载体转化入溶源性大肠杆菌BL21(DE3)及鉴定 |
2.16 溶源菌BL21(DE3)中检测表达产物 |
2.17 体外检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TaAPX)基因活性 |
2.18 APX活力测定 |
2.19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低温保存 |
2.20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转化(醋酸锂法) |
2.21 酿酒酵母转化子PCR法快速鉴定 |
2.22 功能互补试验 |
2.23 酵母RNA提取 |
二、结果与分析 |
1、利用RT-PCR克隆抗病相关序列 |
1.1 利用兼并引物克隆抗病相关基因及其特征分析 |
1.2 利用特异引物分离抗病相关基因及其特征分析 |
2、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与扬麦5号叶片SSH文库构建 |
2.1、6VS/6AL易位系与扬麦5号叶片SSH文库的建立 |
2.2、SSH文库的差式筛选 |
3、小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3.1、TaAPX基因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 pET-32(a)-TaAPX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BL21中的表达产物分析 |
3.3 体外检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Ta-APX)活性 |
3.4 白粉病诱导后APX活力变化及TaAPX基因的表达分析 |
4、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4.1 易位系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基因全长克隆 |
4.2 Hv-GR全长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 |
4.3 Hv-GR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 酿酒酵母载体的构建及在酵母中表达 |
4.5 酵母表达 |
4.6 Hv-GR在突变体酿酒酵母中的功能互补试验 |
4.7 融合载体的构建及瞬间表达 |
5、小麦LRR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应用 |
5.1 cDNA克隆和测序 |
5.2 Ta-LRR2表达分析 |
5.3 Ta-LRR2的染色体定位 |
5.4 作为分子标记检测Pm21基因 |
三、讨论 |
1、利用RT-PCR克隆抗病相关基因 |
1.1 由兼并引物扩增得到的小麦基因 |
1.2 根据EST设计特异引物得到的NBS-LRR基因片段 |
2、扬麦5号与6VS/6AL易位系叶片SSH文库构建及筛选 |
3、小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 |
4、簇毛麦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Hv-GR) |
5、基于Ta-LRR2序列的与Pm21基因紧密连锁的RGAP标记的开发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EDSL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烯基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D]. 马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猪四种腹泻病毒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王睿敏. 广西大学, 2019(01)
- [3]受载煤体表面裂纹扩展规律与声电效应实验及应用研究[D]. 范鹏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4]大数据的教育领域应用之研究 ——基于美国的应用实践[D]. 张燕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5]基于同轴电缆的多路视频混合传输技术的研究[J]. 简伟,于海滨,盛庆华. 电子器件, 2012(04)
- [6]基于同轴电缆的能源与多路视频混合传输系统研制[D]. 简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7]浅谈宽带接入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J]. 杨晓.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21)
- [8]簇毛麦cDNA文库构建及小麦抗病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 陈雅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9]宽带及其DSL技术解析[A]. 石良武. 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 [10]EDSL技术及其应用[J]. 谢晓川,王钢,贾世楼. 通信技术,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