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子的信》前后

《书子的信》前后

一、《淑姿的信》之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苗春雨[1](2021)在《基于视觉和IMU的无人车组合定位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无人驾驶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精准定位是无人驾驶的核心。由于受到城市峡谷效应、隧道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球定位系统尚无法满足无人车的高精度实时定位需求;并且在车辆位姿求解时仅采用单目视觉信息进行定位亦存在尺度不确定的缺陷。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自主改装无人车为研究对象,对基于视觉和IMU的组合定位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改善特征匹配法中描述子匹配导致的耗时较长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图像信息关联融合的车辆位姿求解算法。该方法通过判别特征丢失率和旋转矩阵参数,将光流跟踪法和特征匹配法两种图像信息关联技术相结合,然后对匹配结果进行了随机采样一致性运动位姿估计,并利用最小化重投影误差方法对估计位姿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视觉定位中位姿求解的精度和效率。针对单目视觉定位方法存在尺度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相机和IMU的车辆组合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预积分策略,对固定图像采集间隔的惯性数据进行独立积分,并将帧间位姿固定于前帧坐标系,克服了传统的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位姿求解过程中误差累积导致的长期漂移问题。同时,结合视觉定位中已获得的位姿信息,建立视觉测量误差模型和IMU误差传播模型,通过将设计的目标函数最小化,最后利用高斯牛顿方法求解该批量式估计问题,弥补了基于马尔科夫性假设的滤波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无人车组合定位系统的位姿求解精度。为了验证视觉和IMU组合定位系统的有效性,本文利用无人车实验平台制作了校园道路数据集,在该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了多组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组合定位系统合理且有效,可以满足直线运动、视角快速变化的弯道运动、大范围环形道路等多种实际道路环境要求,实现了对无人车的精准定位。

徐鹏绪[2](2020)在《汉语改革与鲁迅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文中指出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五四汉语改革的产物。但文言文也不是"死文字",它与白话文"对峙"是社会的需求。坚持废文言崇白话的鲁迅在早期的文艺批评中,就从未停止过文言的运用。在评价中外作家、阐释艺术规律及文学史论等时,构建了科学的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系统。

田梓榆[3](2018)在《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用香历史悠久,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性格和情感精神的体现,作为传达中国香文化物质文明重要载体的香具,依香而生,香与器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行演进,是一笔亟待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扬的珍贵财富。它们历经了数千多年朝代更迭的演变,是中国千年物质文化的凝结,从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使用香具背后的社会生活、经济情况、制作工艺、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历史变迁。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焚烧芳香类植物,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用香目的以清洁、抑菌、驱虫等功能性为主。两汉时期,熏香风气由贵族阶层向普通平民逐渐衍生,出现了炉身较浅、熏燃草本植物的豆式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土与西域国家之间发生了贸易往来,外域的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相应地,香具的形制也在发生变化,能够在炉身内堆起香灰,放上树脂类的香料并以炭火熏燃的博山炉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佛教元素逐渐出现在的香具的制作上。隋唐时期,因外域文化的浸染融合和佛教的愈加兴盛,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的焚香,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供佛时使用异域风格的香具也随佛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因其开放、包容、富足的社会背景,香具的制作也极尽奢华、富丽,尤其流行富于异域风格的金属香具。宋代的崇文氛围使富有学问和教养的文人们成为政治与文化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审美引领风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尺,形成了符合文人美学趣味的宋代香具体系。北宋金石考古学兴起后,商周青铜器被文人们首先作为香具使用。由于宋代制瓷业的发达,南宋时,更是流行使用以瓷质仿青铜器造型的香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兴旺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用香的群体也由文人阶层扩大到寻常的巷陌百姓,市民情趣香具的大量出现是宋代香具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明清的香事活动继承了宋元以来市井香的繁盛,仍旧以世俗间情调为主,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模糊,焚香深入民间,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本文选取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并具有香文化演进变化重要历史节点的代表性香具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其他相关图像,并通过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模拟并制作所讨论的典型香具的模型,设计各类科学实验,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得到对选取的典型香具制作成因、使用方法、使用原理更加科学、直观和理性的判断。找到隐藏在这些香具下的文化内涵、时代气息以及中国香文化发展史的脉络,为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窗口。

徐惟尧[4](2017)在《阮义忠20世纪台湾本土纪实摄影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摄影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独特的纪实特性而被用来满足社会对于视觉记录的种种需求,而纪实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比于海外,大陆的纪实摄影起步较晚,甚至被批为“没有过去”,且缺乏人文精神的文化传承,而正是因为缺乏历史传承,导致在大陆纪实摄影的起步阶段,易于受到“荷赛”、“普利策”等国际摄影奖项评判标准的深刻影响,这就使得大陆纪实摄影在后期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逐渐消失。反观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摄影界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自主性困境,为了应对欧洲的现代主义思潮,摆脱困境,台湾摄影界掀起了关注本土的热潮。在这个阶段,台湾摄影界诞生了诸如:阮义忠、张照堂、关晓荣等一批优秀的摄影家。他们着重现实性的乡土主义,以大量本土化题材的台湾景象与中华文化意象作为内容,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时台湾社会的艺术表达方式,为现代台湾形成健康的本土意识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台湾摄影界的自我回归,兴起的乡土题材纪实摄影作品也深深影响着台湾人对土地、故乡的认识,从而成为今天台湾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启发与根基。本文选择活跃于那个年代在台湾摄影界较有影响力的阮义忠,以他的台湾本土摄影作品作为研究的文本,尝试性地利用图像符号学的解析思维,对其作品中的“符号”进行解读,并以这一分析方式贯穿整个文章。通过探寻阮义忠台湾本土题材摄影作品中形象的塑造方式、情感的传递模式、艺术的再现方式,以及这种乡土形象对台湾寻根文化、土地认同、民族认同的影响,来反思纪实摄影的“独立人格”对其所处社会在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上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运用图像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文化研究、艺术学等相关理论对阮义忠纪实摄影作品中的构成符号进行系统和较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由绪论和三个章节组成,绪论主要对本选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和研究思路、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为“阮义忠摄影作品中的符号”,首先结合七八十年代台湾的社会环境,对阮义忠作品风格、历史创作背景、同时期视觉艺术作品等进行综合性阐述,并对阮义忠作品中的形象符号类型进行梳理;第二章为“阮义忠摄影符号的运用特点”,通过其作品中符号的运用,探究阮义忠摄影作品中符号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第三章为“阮义忠纪实摄影作品的社会意义建构”,从符号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符号在实际传播语境中的“解码”与拍摄者表达意图的差异,并总结其作品意义传达的方式与社会文化价值构建的方式。通过阮义忠20世纪台湾本土纪实摄影作品中的符号运用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了解台湾纪实摄影艺术对台湾人自信心的建立、本土意识的回归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为大陆纪实摄影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孙麟淑[5](2013)在《东亚文学的近代化研究 ——以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为中心》文中认为19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的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推动下,西方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逐渐影响到全世界。而且其影响力不断扩张、不断渗透。所谓的近代化——现代化,其实就是我们的文化被“欧化”的过程。韩中日三个东北亚国家和西方的市民社会不同,他们的近代国家体制在转型为市民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从外部开始的”强制性的门户开放的决定性契机。因此,东北亚国家的近代意识,文化意识都脱离不了(半)殖民地这一现实的束缚。其结果是,由于那些陈旧的封建制度还遗留在精神文化的所有领域中,从而导致近代性文化实践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错误。东北亚三国近代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看成是西方进行的历史恢复的工程之一。现在,所谓克服近代性文化实践中产生的错误已成为东北亚所有民族的重要课题。但至今为止,东北亚三国还不能一致认同这个立场。原因之一是日本首先独行近代化,使得日本在中国和韩国眼中成为了另一个近代化的典范。因为三国无论是接受西方文化的方法,还是政治制度都不一样,所以也很难将他们的近代性视为一体。因此,在表达三国的近代性的同时,强调从外部开始影响的立场和强调自发层面的立场之间引发了相互矛盾。进入近代以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和韩国,受到以日本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各国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文学直接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群众心理,这些社会、政治上的变化也反映到文学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从而引发了文艺思想的变革。以东方哲理为基础,在文学创作的题材和主题、文艺思想等多方面,三国的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及文学作品等仍然存在着不少相似点。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在文学的领域,从而引起文学和文艺思想的变革。而且,只有通过对三国的近代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家的研究,在加深对三国近代文学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阐明韩中日三国文学、东北亚文学以及世界文学之间的关系。而且,就韩中日三国近代文学史的发展局面来看,由于近代意识的普及和各国的民族特殊性,结果造成了三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大差异。鲁迅、李光洙和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对本国小说艺术的构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而将三者的小说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探讨极具价值和意义,从而能够在对比中发现有益于建设新文艺的文学理念和方法,为文学研究的开拓和发展挖掘新思路,这也是构建本论的初衷。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构成,对选题予以具体探讨:绪论主要概述了选题缘起,对东北亚地区的近代化以及近代文学作了概况,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三者的简要概述以及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研究观点。正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阐述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近代文化接受的过程,并对三者进行比较。论述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影响及生平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分析三者在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留学经验所产生的不同民族观和近代化文学观,同时也分析三者幼年时期开始受到的汉文教育和留学时期接触到的外国文学的影响。第二章:阐述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的近代化人文内涵因素,并对三者进行比较。首先对鲁迅、李光洙的反封建、反儒教思想和夏目漱石的传统思想进行比较,其次、研究三者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意识以及近代化思想和文明批判态度。第三章:重点分析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他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别为农民形象、启蒙性的知识分子和彷徨的知识分子形象、新女性观形象。分析三者的小说中人物塑造上的近代化因素和特点。第四章:分析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叙事方法上的近代化特点和叙事视角、“对话”叙事和空间上的叙事结构,阐述进入近代化时代以后,各国出现文言一致运动中的三位作家的贡献。同时揭示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在艺术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五章:梳理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近代化的艺术地位。重点论述三位作家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比较研究三者在东北亚三国的文学史上的相互影响关系。本论文在吸取以前对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文学观、民族观以及作品比较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整体把握与作品的近代化因素的解读方式,并结合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系统分析,对他们的近代化小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客观的研究和评价。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为韩中日东北亚三国的近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和庆锋[6](2013)在《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重研究了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共分七章。太原王氏经过魏晋至隋初近四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在隋唐呈现出房支众多、成员组成复杂的特点。笔者系统考察了隋唐太原王氏的郡望与源流、房支状况以及世系传承,并简要探讨了他们的家族结构和关系。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各主要房支大多以周灵王太子晋为其远祖,认同秦将王翦、汉征君王霸之后的说法最为普遍。晋阳和祁县是太原王氏两大主要房支。此外,尚有大量泛称太原王氏者。太原王氏嫡支大房、二房、三房或四房延续了王慧龙归魏后与山东高门士族的婚姻关系,与四姓中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陇西李氏有着密切而频繁的婚姻关系;与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的婚姻关系较为疏远。唐初祁县王氏与皇室有着频繁的婚姻关系,显示出较强的政治属性。太原王氏各房支在隋唐政治舞台上有着差别很大的发展轨迹与境遇,隋代晋阳王氏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家族的代表人物仍接近政治中枢。唐初的晋阳王氏的大房、二房,完全被排除出了上层统治集团,往往任职地方,且多为州县佐官,家族缺乏显宦。这种状况,直到唐玄宗以后逐步改变,并一直延续至唐末。晋阳王氏留居北方的宗支,在唐初则与李唐皇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山王氏,玄宗朝宰相王晙以后未再出显赫人物,成员逐渐悄然无闻。祁县王秉支,在隋唐两朝皆受尊崇,直到玄宗朝之后才归于沉寂。祁县乌丸支,则在唐前期贵盛一时。太原王氏各房支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俸禄、赏赐、官员任上的经营等。此外,土地、宅第、园林、墓葬和家庙等也反映了家族的经济实力。太原王氏成员的经济活动,明显体现出了为政治行为服务的特点。太原王氏的家风以礼法为基础,成员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以礼法持世,注重孝悌,表现出崇文尚武、文业相继的家风。太原王氏家族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而女性成员作为士族家人,在子女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原王氏成员入仕的途径以科举居多,科举中的进士、制举、明经等,则是太原王氏入仕的主要途径。此外,门荫、军功入仕也是太原王氏成员步入官场的途径。太原王氏一些成员深受隋唐时期社会上崇道涉佛文化氛围的影响,或与僧道交往,或自身信仰佛、道。太原王氏家族文化仍然是以儒学为主,崇道涉佛的成员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完全信仰一教的成员人数则甚少。此外,太原王氏一些成员坦然面对生死、功名的人生态度,应该与社会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心态有关。太原王氏大房、二房成员主要迁往了洛阳地区,也有成员迁往长安地区。祁县各房支显贵后多在长安活动。谱系难考的太原王氏成员葬于东都洛阳的人数相当可观,且大多葬在邙山地区。太原王氏还有许多成员因为仕宦、战乱的原因迁往其他地区。此外,众多房支不可考的太原王氏成员,迁徙活动的主要区域也大多在洛阳、长安、上党等地区。隋唐太原王氏成员称自己为太原晋阳人,或太原祁人,更多地是就郡望而言,他们的实际居住地大多已迁出太原地区。太原王氏作为高门士族,在其主要聚集地洛阳、长安、本望太原,仍然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

江棘[7](2012)在《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文中指出从1919到1937年近二十年间,是中国戏曲艺术开始主动向非华人圈的异文化世界进行大力推介,积极寻求世界回应与对话的自觉期与高潮期。特定时代思想氛围中的喧哗众声却形成了推动、加速戏曲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合力,海外公演、对外书刊中的介绍宣传和舞台剧目译介都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和影响。相较于之前古典戏曲经典文本域外传播和海外华人圈中戏曲演出的历史,这一时期寻求回应与对话诉求之主动和强烈,异文化世界介入、发声之积极,以及在关注对象上对当下流行剧目、舞台艺术层面和剧坛发展现状之倚重,也都使得在各种交流对话的互动场域内,更具现实影响力的言说得以形成。这些围绕着戏曲艺术的中外言说,既有着各异的表达立场与动机,也必然经历了信息传递与接收过程中种种有意无意的处理。它们的形成、聚焦、争鸣与被选择加工的历史,不仅反映了多元语境之下,被视为传统文化代表的戏曲艺术正在嬗变中的复杂混合面貌及其背后各种认识与思考的斗争,同时也对戏曲艺术现代嬗变的历史进程本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范围涵盖了剧目文本、戏曲文化价值的判断与定位、实践层面的舞台艺术语汇及其呈现,以及戏曲艺术理论的构建和表达等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关于戏曲传统观、戏曲艺术特征一些看似基本的认识,都曾在这样一个重要的知识生产场域中经历了不乏曲折的塑造。长期以来,除了其中少数演出事件及其引发的一部分讨论受到关注之外,这段历史中还有大量言论尚待挖掘、译介与整理,如何尽可能全面地回顾梳理这段历史、尽量客观地理解其中的历史之因果,是我们今天在对戏曲艺术现代化进程的反思中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以“海外推介和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思想文化史的考察,分析二三十年代戏曲海外推介高潮形成的多重原因,回到20世纪戏曲艺术海外推介、交流的第一个自觉期与高潮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来展现代兴之际的剧界景观。同时,挖掘考察此时期关于戏曲艺术的推介言论与中外对话,提炼其中的焦点问题,在对言说动机与接受立场的观照中,看待这场对话与作为其结果之一的戏曲艺术的现代嬗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戏曲近代以来发展进程中的“西方化”、“国粹化”与戏曲的现代性等问题做出回应,对1919-1937年间戏曲海外推介与交流的影响、历史意义和价值,做出评价、提出新见。

傅义正[8](2012)在《关于鲁迅的序跋文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的序跋文本大致分类。序跋文本显示鲁迅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和缘由,完整表现了鲁迅思想的精华,准确传递了鲁迅作品的信息,体现了鲁迅与外国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是鲁迅为中国现代木刻艺术奠基的生动见证。鲁迅序跋文本研究还很薄弱,具有潜在价值。

陈琪[9](2011)在《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带,至今依然保留着北魏中晚期到北齐阶段的诸多造像、刻经、寺院等佛教遗迹。这些石刻造像融汇中外,兼采南北,地域特征鲜明。近年来对于青州北朝造像的研究也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入的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佛像、菩萨像的风格渊源问题,对于某些具体的造像形式也有人初步涉入,但对其中独具特色的飞天伎乐图像,学术界并未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常常是将其附在佛、菩萨像的综合研究中讨论,对图像系统的类型分析和年代研究也比较欠缺,飞天的乐器种类和乐舞性质仍不甚清楚。本文的研究将建立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拟将飞天伎乐图像当作一个切入点,通过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图像的比较,找出异同并溯清源流,以期对青州地区北朝石刻造像的整体面貌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进而对南北朝时期青州与周围地区佛教美术的交流状况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简单的综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青州北朝背屏式石造像概况。首先介绍了青州北朝佛教造像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对青州的地域范围做了界定,接下来对现有的飞天伎乐图像进行了收集与整理,为下文的具体论述做了铺垫。第三部分:青州北朝背屏式石造像中飞天伎乐艺术风格分析。首先对飞天伎乐图像做了简单的分类,分析了其服饰与造型特征;并在上文的基础上讨论其分期与时代特征,以有明确纪年的造像为标尺,考察其类型式演变,将北朝飞天伎乐图像分为三个阶段,继而分析不同阶段的造像风气与时代特征;接下来借鉴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图像学的方法,考证了乐器的品种与形制,对其乐舞性质作出定性。其次,对飞天伎乐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青州北朝石造像中飞天伎乐图像雕刻技法的多样性以及佛教造像中颇为罕见的贴金、彩绘装饰手法;最后,从美学范畴的角度谈论了其艺术审美特征。第四部分:青州北朝背屏式石造像飞天伎乐图像的艺术渊源。本章主要分析了飞天伎乐图像特征、风格的渊源去向。青州地区的自然区域及丰富的石质资源是其地域性风格产生的基础。以成都万佛寺等造像为代表的南朝造像是其样式特征的主要来源,兼而受河北个体石造像、中原石窟造像的影响。青州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其区域性特点形成的因素之一。第五部分:青州造像中飞天伎乐的延续与流变。本章通过对隋唐、宋时期伎乐的存在情况及形势演变,确定青州北朝伎乐图像的延续与流变问题。第六部分:结语。在本节对青州造像衰落的原因作了简单的说明,最后点明了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全文旨在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青州北朝飞天伎乐图像的变化轨迹,讨论其风格来源流变,并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特征、社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并通过考察唐、宋伎乐图像的情况,进而确定青州北朝伎乐图像的流变问题。

袁育林[10](2011)在《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作文教学的求真,不仅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也作了反复强调。然而,从学界的反映和现实中的体现来看,小学生习作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失真”作文不止影响学生真实习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更严重的是使学生造成虚伪夸张的文风,影响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然而,目前学界对小学生习作“失真”问题的研究明显偏少。鉴于此,本文以小学生习作“失真”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能对小学生习作“失真”问题的解决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第一章对本研究的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明确了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内涵及判定标准,即给小学生习作“失真”一个明确的标杆,并就真实作文的类型,失真与模仿,虚构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加深了对失真的认识。第三章,分析了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具体包括教师习作教学指导的失当;应试取向和“思想向上”的一元化要求对真实性的扭曲;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教材本身的失真;家长对小学生习作的影响;社会“作假”、“造假”之风的影响等。第四章,根据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小学生习作“失真”行之有效的对策。具体包括转变教学理念,树牢小学生说真话的意识;加强习作指导,为真实作文铺路;不断丰富写作素材与语言的储备;消除作文“失真”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

二、《淑姿的信》之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淑姿的信》之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视觉和IMU的无人车组合定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觉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2 视觉惯性融合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视觉惯性组合定位系统的基础理论
    2.1 视觉惯性组合定位系统的组成结构
        2.1.1 视觉定位
        2.1.2 惯性导航系统定位
        2.1.3 传感器数据融合
        2.1.4 实验验证
    2.2 相机模型及组合定位系统中的坐标系
        2.2.1 相机模型
        2.2.2 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2.3 四元数
        2.3.1 四元数基础
        2.3.2 四元数与旋转矩阵的等价关系
    2.4 李群李代数
    2.5 本章小结
3 视觉里程计定位方法研究
    3.1 特征提取与匹配
        3.1.1 多尺度光流
        3.1.2 ORB特征提取与匹配
    3.2 运动估计
        3.2.1 对极约束
        3.2.2 随机采样一致性
        3.2.3 位姿估计
        3.2.4 位姿调整
    3.3 自适应图像特征信息关联融合策略
        3.3.1 融合策略
        3.3.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视觉和惯性组合定位技术研究
    4.1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4.1.1 姿态更新
        4.1.2 速度更新
        4.1.3 位置更新
    4.2 IMU预积分策略
        4.2.1 数学模型
        4.2.2 IMU测量预积分
        4.2.3 预积分项的协方差与雅克比矩阵
    4.3 视觉和IMU组合定位系统
        4.3.1 系统模型
        4.3.2 最大后验估计
        4.3.3 非线性优化
    4.4 实验仿真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无人车平台的实验与分析
    5.1 车辆实验平台
    5.2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5.2.1 数据集制作
        5.2.2 实车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2)汉语改革与鲁迅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汉语改革与文言文
    (一)多元语体对峙,是语言存在的常态
    (二)文言文不是“死文字”,不是“僵死的语言”,它与白话文“对峙”是社会需要
    (三)“五四”语言革命的历史检讨
    (四)西方传教士的启示
下篇:鲁迅文言文文艺批评话语的构建
    (一)近代国学大师们的共同选择
    (二)鲁迅早期文言论文的浪漫主义主张
    (三)鲁迅的文学史着对文艺批评话语的构建
        1.对小说艺术要素的认知
        2.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理论原则的确立
        3.讽刺与谴责之辩:《儒林外史》的价值
        4.《红楼梦》与现实主义理论要点的表述
        5.作家作品批评模式的示范
        (1)如评说老庄:
        (2)对文体特征的精彩概括。如对楚辞:
结 语

(3)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原因和意义
    四、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贵族生活的衍生——汉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博山炉——以满城汉墓出土器物为例
        一、博山炉基础模型的形成
        二、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
        三、博山炉定名考释
        四、博山炉的产生背景
        五、博山炉的使用
        六、博山炉的燃熏实验(图 1-15)
    第三节 豆式熏炉
        一、豆式熏炉的起源和用途
        二、博山炉形成前、后出土豆式熏炉形制的变化和原因
        三、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豆式熏炉及燃烧残余物看豆式熏炉的燃熏方法
        四、模拟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陶质豆式熏炉(433)燃熏实验
        五、豆式熏炉的使用和功能
        六、熏笼与豆式熏炉的搭配组合
        七、前博山炉时期的铜质豆式熏炉
        八、后博山炉时期豆式熏炉的演变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四连体熏炉
        一、南越王墓出土四连体熏炉概况
        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带来域外树脂类香料
        三、树脂类香料促使本土香具发生变革
        四、博山炉在空间中使用的局限性
        五、四连体熏炉的出土情况
        六、以南越王墓出土铜质熏炉为参照划分过渡时期出土熏炉发展的两个方向
第二章 佛教西来的影响——唐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钓香炉”意象——贴佛像炉、鼎式炉、提环香炉
        一、贴佛像炉
        二、鼎式炉
        三、提环香炉
    第三节 柄香炉
        一、柄香炉释名
        二、早期的柄香炉
        三、域外的柄香炉
        四、佛教中的执香炉行香礼仪
        五、狮子镇柄香炉
        六、其他材质的柄香炉——不成功的发明
        七、柄香炉与香宝子
    第四节 束腰炉与高足炉
        一、束腰炉
        二、高足炉的图像和实物
    第五节 香囊
        一、香囊的定义
        二、香囊的构造原理
        三、香囊名实关系的确立
        四、存世的13件唐代香囊
        五、香囊的使用方式
        六、名物的转换与错位
        七、香囊焚香实验
第三章 诗意化的文人情调——宋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一、宋代文化和审美基调的制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
        二、浓厚的人文气息——市民阶层出现
        三、金石考古学引发复古情结
        四、禅宗思想和理学对宋代香具的影响
        五、中国香具发展的新高度
    第二节 卍字炉
        一、由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出土卍字石香炉引起
        二、卍字符号考释
        三、卍字炉——北宋文人的香炉形制
        四、卍字炉归类和使用方式——篆香炉和香篆
        五、卍字炉香篆熏燃实验
        附:关于卍字炉用途的思考
    第三节 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一、南宋仿古体系香炉产生背景综述
        二、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三、隔火熏香与仿古型香炉的使用
        四、宋式陶瓷香炉焚香适用性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阮义忠20世纪台湾本土纪实摄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纪实摄影的研究现状
        二、台湾乡土回归运动的研究现状
        三、视觉图像符号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阮义忠摄影作品中的符号
    第一节 阮义忠20世纪台湾本土纪实摄影作品概述
    第二节 阮义忠作品中的形象符号类型
        一、农业生产形象符号
        二、民间仪式形象符号
        三、人物形象符号
        四、建筑形象符号
        五、其他形象符号
第二章 阮义忠摄影符号的运用特点
    第一节 阮义忠图像符号的“编码”
        一、拍摄对象的选取
        二、光线符号的运用
        三、视角符号的运用
        四、符号的排列与组合
        五、空间压缩的运用
    第二节 符号的隐喻与转喻表达
        一、符号的隐喻表达
        二、符号的转喻表达
第三章 阮义忠纪实摄影作品的社会意义建构
    第一节 台湾乡土运动与阮义忠摄影意图表达
        一、台湾乡土运动概述
        二、乡土运动与阮义忠
        三、阮义忠摄影意图表达
    第二节 阮义忠摄影作品中符号的意义建构
        一、阮义忠摄影作品的表现意义
        二、“编码”与“解码”的博弈
        三、引导和“在场”的利用
    第三节 阮义忠纪实摄影作品的符号意义传播
        一、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
        二、对台湾20世纪中后期的影响
        三、对大陆当代社会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义忠部分纪实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及学术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东亚文学的近代化研究 ——以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韩中日东北亚三国近代文学的范畴及过程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方法
    四、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简要概述以及研究现状
        (一) 中国的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比较研究
        (二) 日本的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比较研究
        (三) 韩国的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比较研究
    五、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近代文化接受比较
    一、家庭、时代、社会的背景
        (一) 鲁迅的生平
        (二) 李光洙的生平
        (三) 夏目漱石的生平
        (四) 小结
    二、教育与东西方文化撞击
        (一) 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与初期文学观的确立
        (二) 西方近代文化的接受与文学观的变化
        (三) 小结
    三、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近代文学观
        (一) 鲁迅的近代文学观
        (二) 李光洙的近代文学观
        (三) 夏目漱石的文学观
        (四) 小结
第二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的近代化人文内涵比较
    一、反封建、反儒教的近代化思想比较
        (一) 鲁迅与反儒教、反封建思想
        (二) 李光洙与反儒教、反封建思想
        (三) 夏目漱石的传统思想
        (四) 小结
    二、国民性改造的近代化思想比较
        (一) 鲁迅的国民性改造
        (1) 《文化偏至论》与国民性改造
        (2) 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实践
        (二) 李光洙与国民性改造
        (1) 《改造》、《民族改造论》与国民性改造
        (2) 李光洙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实践
        (三) 夏目漱石与国民性改造
        (1) “自我本位”与对明治文明社会的批判
        (2) 夏目漱石小说中的文明社会批判实践
        (四) 小结
第三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中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近代化比较
    一、农民形象塑造近代化比较
        (一) 鲁迅小说《阿Q正传》、《故乡》、《祝福》、《离婚》、《风波》与农民形象
        (二) 李光洙小说《再生》、《三峰家》、《土地》与农村近代化
        (三) 夏目漱石小说《心》中的农村青年问题
        (四) 小结
    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近代化比较
        (一) 启蒙性的知识分子形象
        (二) 彷徨的知识分子形象
        (三) 小结
    三、新女性观形象塑造近代化比较
        (一) 鲁迅的女性观-以《伤逝》和《离婚》为中心
        (二) 李光洙的新女性观-以《无情》和《开拓者》为中心
        (三) 夏目漱石的新女性观-以《草枕》、《三四郎》为中心
        (四) 小结
第四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小说文体革新近代化比较
    一、叙事方法近代化比较
        (一) 鲁迅的近代化叙事方式
        (1) 鲁迅小说的叙事视角
        (2) 鲁迅小说的“回乡”叙事
        (3) 鲁迅小说的“对话”叙事
    (二) 李光洙的近代化叙事方式
        (1) 李光洙小说的叙事视角
        (2) 李光洙小说的“对话”叙事
    (三) 夏目漱石的近代化叙事方式
        (1) 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
        (2) 夏目漱石小说的以“都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四) 小结
    二、文体近代化的特征
        (一) 鲁迅与白话文
        (二) 李光洙与文言一致新文化运动
        (三) 夏目漱石与文言一致体
        (四) 小结
    三、在艺术上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影响关系
        (一) 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关系
        (1) 余裕小说
        (2) 讽刺和幽默的谐趣风格
        (二) 夏目漱石对李光洙的影响关系
        (三) 鲁迅对李光洙的影响关系
        (四) 小结
第五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近代化的艺术地位比较
    一、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较
        (一) 鲁迅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 李光洙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 夏目漱石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 小结
    二、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影响比较
        (一) 鲁迅的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研究及影响
        (二) 李光洙的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研究及影响
        (三)、夏目漱石的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研究及影响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幵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6)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四、 主要观点
第一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世系房支
    第一节 郡望与源流
    第二节 晋阳王氏
        一、 大房世系
        二、 二房世系
        三、 三房或四房世系
        四、 中山王氏世系
    第三节 祁县王氏
        一、 祁县王秉支
        二、 祁县乌丸支
        三、 祁县文中子支
        四、 祁县王玄起支
        五、 祁县王忠嗣支
        六、 祁县河东王氏支
        七、 其他祁县王氏支
    第四节 泛称太原王氏者
    第五节 家族结构及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婚姻关系
    第一节 五姓婚姻
        一、 高门婚姻的延续
        二、 婚姻关系对家族的作用
        三、 国家对五姓婚姻的干预
    第二节 政治婚姻
        一、 皇室婚姻
        二、 官宦婚姻
        三、 其他婚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政治活动
    第一节 房支与政治
        一、 晋阳王氏在政治上的沉浮
        二、 祁县王氏在政治上的浮沉
        三、 从仕宦、家庙看各房支的政治地位
    第二节 家族成员的政治活动
        一、 王珪与贞观之治
        二、 王缙与代宗政治
        三、 王涯、王璠、王起与甘露之变
        四、 王铎与平定黄巢起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经济状况
        一、 俸禄、赏赐及任上经营
        二、 土地、宅第和园林
        三、 墓葬、家庙
    第二节 重要人物经济活动
        一、 王播与元和平藩
        二、 王涯与江南榷茶
        三、 王铎、王凝及其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家风和家学
    第一节 以礼法为基础的家风
        一、 礼法立世
        二、 崇文尚武
        三、 文业相继
    第二节 以入仕为指向的家学
        一、 家学与子女的教育
        二、 科举入仕
        三、 门荫入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文化心态
    第一节 社会文化氛围
    第二节 佛教信仰
    第三节 道教信仰
    第四节 文化心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隋唐太原王氏的迁徙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迁往两京地区
        一、 晋阳王氏的迁徙
        二、 祁县王氏的迁徙
    第二节 太原王氏迁往其他地区
    第三节 社会影响
        一、 洛阳、长安的社会影响
        二、 太原本望及其他区域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所见隋唐太原王氏墓志汇录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众声喧哗与殊途同归:时代大潮中的戏曲海外推介热及其推动者
    第一节 主要事件与中心人物概述
    第二节 时代性的期待:投向戏曲的别样视线
        一 戏曲界中的世界主义
        二 作为心灵镜像的戏曲:精神乡土的乌托邦想象
    第三节 发声之窗:对外书刊中的戏曲推介人
        一 被遗忘的剧界“权威”梁社乾及其于西人报刊中的戏曲推介
        二 《天下》与中国双语知识分子的对外戏曲推介
        三 “中国通”们与“巨龙之眼”
        (一) 阿灵敦
        (二) 佐科
        (三) 辻听花与波多野乾一
    第四节 另一种推动:“新文化”阵营的批判与剧界文化人的应激
第二章 编码重组:剧目的越境之旅
    第一节 活态剧目译介的特点
    第二节 中外译剧者的两次对话:《打渔杀家》与《奇双会》
        一 《打渔杀家》(《庆顶珠》)
        (一) 剧目的选择:复仇反抗主题的不同阐释
        (二) 指南读本与“在场性”:翻译策略的差异比较
        二 《奇双会》
        (一) 误会与机缘:流行剧目与传统典范
        (二) 戏曲“情致”精髓的翻译传达
    第三节 奇特的改译:从《红鬃烈马》到《宝川夫人》
        一 语言:聪明尽显与令人生疑的“英式”文风
        二 译者的提示:对舞台与表演形式异质性的强调
        三 内容的改写
        (一) 怪力乱神的删减与中国风情的美化
        (二) 王允的“去政治化”改写:从国到家
        (三) 隐喻式结局:中国伦理礼仪与欧美文明的“大登殿”
    第四节 对外公演的剧目选择与改编
        一 剧目的选择
        (一) 剧目行当
        (二) 表演类型
        (三) 剧种比例
        (四) 新编剧目与传统剧目
        二 剧目的包装与改编
第三章 中外对话中的话语焦点(一):嬗变中的戏曲传统
    第一节 认知障碍:陌生与多维度的传统
        一 遥远的戏曲传统:公演之前的海外舆论
        二 传统的复兴与“再创”
    第二节 海外观演评论中的戏曲传统认知
        一 1919:对于“再造传统”及其“现代性”的正反之议
        (一) “与时代和世界趋势相适应”的“东西合璧”
        (二) 脱离昆曲传统、有技无艺的“沙上楼阁”
        二 20年代中期:传统与近代剧风审视的新参照系
        (一) “新意图”的再次确认
        (二) 舆论“转向”:新参照系的出现
        三 1928:京昆对立的深化与传统代言人的“更正”
        (一) “换位”的梅、韩评价
        (二) 对于韩世昌“代言人”身份合法性的强调策略及其背后
        四 30年代:“原始”与“成熟”之间:传统想象的强化与反思
        (一) 文明对立感的深刻化:东方传统能够被理解吗?
        (二) 中方“指南”的提供:公演宣传册中的戏曲传统
        (三) “原始”的传统:从“野蛮的婴儿期”到“天真稚拙”的“杰出生气”
        (四) “成熟”的传统:“业已完成”的精美艺术与“古典精神”之反思
        (五) 余响:熊式一的两重天
    第三节 海外舆论与戏曲本土“国粹化”历程的历史互动
第四章 中外对话中的话语焦点(二):围绕戏曲艺术本体特征的讨论及其影响
    第一节 关于中国戏曲“主导成份”的言说
        一 “听”的第一性表述
        二 “芭蕾”与“哑剧”:纯形象化的定位趋势
        三 感官世界的近代变革:说不尽的“听”与“看”
    第二节 关于戏曲的表现形式与真实性的讨论
        一 “形”与“技”:戏曲程式认知中的误解与启迪
        二 重勘“真实”的疆域:关于现实主义的再审思
        (一) 对话的思考基点
        (二) 发掘诗的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戏曲”
        三 围绕“象征主义”的争论
        (一) 海内外舆论对于戏曲“象征性”与“象征主义”的认定
        (二) “真正的”象征主义:从梅兰芳访苏前夕鲁迅与田汉的文章说起
        (三) 从“象征主义”到“样式主义”和“写意”
    第三节 影响与实践:“剧学”之兴、科学话语与剧场新尝试
结语 历史之镜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关于鲁迅的序跋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序跋文本的研究历史及分类
二、鲁迅序跋文本的主要内涵
三、鲁迅序跋文本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9)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2章 青州北朝背屏式石造像概况
    2.1 青州地区北朝佛教造像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青州地区地理范围的界定
    2.3 青州北朝背屏式石造像中飞天伎乐图像概况
        2.3.1 "飞天伎乐"的概念
        2.3.2 可供研究图像的收集与整理
第3章 青州背屏式造像中飞天伎乐的艺术风格分析
    3.1 青州造像中飞天伎乐的形式分析
        3.1.1 主要类型
        3.1.2 分期、时代特征及典型造像
        3.1.3 乐舞性质考证
    3.2 青州造像中飞天伎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3.2.1 精湛娴熟的雕刻技法
        3.2.2 色彩在造像中的体现
        3.2.3 贴金装饰手法的应用
    3.3 青州造像中飞天伎乐的艺术审美特征
        3.3.1 空间布局的对称性与灵活性
        3.3.2 浮雕与线刻交织运用的绘画性因素
第4章 青州背屏式造像中飞天伎乐艺术形像的渊源探析
    4.1 外部因素
        4.1.1 成都南朝造像的影响
        4.1.2 河北造像的影响
        4.1.3 中原石窟造像的影响
    4.2 自身的区域性因素
        4.2.1 两路(海、陆)交通的便利
        4.2.2 雕刻石材
        4.2.3 以鸟为图腾崇拜的东夷文化的孑遗
第5章 青州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的延续与流变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反思
        二、丰富和完善习作教学理论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写作的本质
        二、小学生习作
        三、失真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第二章 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内涵及判定标准
    第一节 习作失真内涵的界定
    第二节 习作真实的不同类型
    第三节 习作真实的理论基础
        一、古今中外的文学观点
        二、叶圣陶"求诚"的作文论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第四节 习作"失真"的标准
        一、情感失真
        二、素材失真
        三、语言失真
        四、立意失真
    第五节 "失真"与虚构、模仿的异同
        一、"失真"和虚构的异同
        二、"失真"与模仿的异同
第三章 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教师习作教学指导的失当
        一、习作命题的束缚
        二、习作评价不科学
        三、教学目标的错误认识
    第二节 教育本身对真实性的扭曲
        一、应试教育的弊病
        二、思想向上的要求
        三、部分课文的失真
    第三节 儿童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一、缺乏大量与广泛的阅读
        二、对自然的接触和观察太少
        三、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不够
    第四节 家长对小学生习作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作假"、"造假"之风的盛行
第四章 纠正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对策
    第一节 转变教学理念,树牢小学生说真话的意识
        一、走出应试误区,呼唤习作中人的回归
        二、摆脱思想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与个性写作
        三、转变作文观念,树立"求真"的作文观
    第二节 加强习作指导,为真实作文铺路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
        二、科学地进行习作评价
        三、增强命题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第三节 不断地丰富和储备写作素材
        一、引导小学生发现和体验大自然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认识自我
        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第四节 消除"失真"作文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淑姿的信》之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视觉和IMU的无人车组合定位系统研究[D]. 苗春雨.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2]汉语改革与鲁迅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J]. 徐鹏绪. 东方论坛, 2020(05)
  • [3]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D]. 田梓榆. 中国美术学院, 2018(12)
  • [4]阮义忠20世纪台湾本土纪实摄影作品研究[D]. 徐惟尧.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东亚文学的近代化研究 ——以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为中心[D]. 孙麟淑.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8)
  • [6]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D]. 和庆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7]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D]. 江棘.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8]关于鲁迅的序跋文本[J]. 傅义正. 职大学报, 2012(01)
  • [9]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D]. 陈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10]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袁育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书子的信》前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