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管性肝内胆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血管性肝内胆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林希萌,陈敏山[1](2021)在《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文中研究表明我们所指的肝胆管细胞癌是临床上以肝脏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需要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相鉴别、排除肝转移癌,病理学通常为具有胆管上皮特征的"腺癌"。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中指出此类肿瘤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1],2017年后更名为肝内胆管癌(ICC),与肝细胞癌和HCC-ICC混合型并列为原发性肝癌的三种类型[2-3];

刘佳铭[2](2021)在《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肝脓肿(Atypical Hepatic Abscess,AHA)的诊断价值,并提高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鉴别诊断水平,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愈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经超声穿刺、细菌培养证实的肝脓肿患者23例及病理证实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5例,分为不典型肝脓肿组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史。观察CT图像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病灶内部、病灶边缘、病灶周围以及其他相关征象。其中病灶内部包括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病灶边缘包括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及延迟期均匀强化征;病灶周围包括一过性异常强化与静脉栓子;其他相关征象包括包膜凹陷征、肝内胆管扩张和腹水。结果 1.两组患者病灶的增强CT图像征象比较,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一过性异常强化及静脉栓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最大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病史中糖尿病、胆系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可以为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提供有效评价,并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静脉栓子与一过性异常强化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彭佳璇[3](2021)在《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基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对部分影像表现重叠的肝脏肿瘤较难鉴别,纹理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病灶体素灰度强度和空间位置改变而间接反映病灶的组织学病理学改变,能够高通量提取病灶内部的纹理信息并准确评估肿瘤的异质性,目前纹理分析已经在肝脏多种常见肿瘤的鉴别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行磁共振扫描发现肝脏局灶性实性占位患者共87人,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及临床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两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7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6.2±10.9)岁。将常规T2WI FS(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序列图像、三期增强图像导入Omni-kinetics软件提取纹理参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纹理参数对肝脏良、恶性病变以及肝恶性病变间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基于T2WI FS序列良性组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峰度、能量、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均大于恶性组,偏度、熵、灰度共生矩阵熵均小于恶性组(P<0.05);动脉期良性病变组的最大值、标准差、偏度、峰度、能量、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大于恶性组,熵、均匀度、灰度共生矩阵熵小于恶性组(P<0.05);门脉期良性组的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能量、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大于恶性病变组,灰度共生矩阵熵、相关性小于恶性组(P<0.05);延迟期良性组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大于恶性组,峰度、灰度共生矩阵熵、相关度值小于恶性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WI FS序列的平均值、熵和动脉期的标准差、熵、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门静脉期的标准差、灰度共生矩阵能量以及延迟期的平均值、灰度共生矩阵熵和相关性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动脉期灰度共生矩阵能量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16,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80.56%;联合模型中,延迟期纹理参数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8.89%。3.基于T2WI FS和三期增强序列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延迟期的对比度在肝细胞癌组明显小于肝转移瘤组(P<0.05),而肝细胞癌组在门脉期的均匀度和T2WI FS序列以及延迟期的相关性均大于肝转移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WI FS序列的相关性、门静脉期的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均匀度以及延迟期的对比度是鉴别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单个纹理参数,门静脉期灰度共生矩阵能量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AUC为0.733,敏感度为71.87%,特异度为73.08%;门脉期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均匀度两者的联合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76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62%、53.85%。结论:基于MRI图像的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纹理分析有望成为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林斌[4](2021)在《2018版LI-RADS肝胆期低信号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肝癌高危因素背景下,2018版LI-RADS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低信号对小肝癌(s HCC)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的159例具有肝癌高风险的患者,共179个肝结节。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每一个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记录每一个肝脏结节的主要征象(包括大小、动脉期非环形高强化、门脉期非边缘性廓清、强化假包膜和阈值增长)和辅助征象(肝胆期低信号),根据2018版LI-RADS指南的诊断表将每一个肝结节分类为LR-3、LR-4、LR-5。统计分析各个主要征象和肝胆期低信号以及LR-5、LR-4/5分类对s HCC的诊断效能。以肝胆期低信号作为2018版LI-RADS分类的主要征象时,在新诊断模型下将每一个肝脏结节重新分类,并重新统计分析LR-5、LR-4/5分类对s HCC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2018版LI-RADS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低信号对s HCC的诊断价值。结果:医师1和医师2评估结节的强化假包膜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71%、77.78%、84.92%和86.96%、77.78%、86.0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18%、97.22%;医师1和医师2评估结节的门脉期非边缘性廓清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44%、88.89%、89.39%和90.06%、94.44%、90.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63%、99.32%。医师1和医师2评估的动脉期非环形高强化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分别85.09%、33.33%、79.89%,阳性预测值均为91.95%。医师1和医师2评估的肝胆期低信号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38%、77.78%和97.21%,阳性预测值为97.56%。两名医师评估的LR-5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80.12%、88.89%、81.01%,阳性预测值为98.47%;LR-4/5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为94.41%、61.11%、91.06%,阳性预测值为95.60%。把肝胆期低信号作为主要征象时,新诊断模型下两名医师评估的LR-5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83.33%、82.12%和97.78%。两名医师评估的LR-4/5诊断s HCC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9.38%、55.56%、94.97%,阳性预测值为95.81%。结论:钆塞酸二钠MRI增强2018版LI-RADS对s HCC的诊断效能较高,把肝胆期低信号作为主要征象时,新诊断模型能提高LR-5、LR-4/5分类对s HCC的诊断效能。

彭佳璇,江广斌,姜伦[5](2021)在《能谱CT在肝脏富血供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脏病变是临床工作中的一类常见疾病,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决策和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能谱CT作为一种新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单能量成像及多种能谱参数对肝脏病变进行定量及定性评估,尤其对突出显示肝脏病变的血供特点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病灶的早期检出、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本文针对能谱CT在肝脏常见富血供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肖扬锐,毛卫波,李炳荣,王祖飞[6](2020)在《富动脉血供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富动脉血供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9年7月间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IMCC患者首诊MRI资料。将肝内病灶在动脉期出现大面积明显强化的14例IMCC患者(14个病灶)纳入研究并分析病灶的影像特征,包括病灶一般情况、平扫和DWI信号表现、增强扫描强化表现及周围组织结构伴随征象。结果:富动脉血供IMCC多为结节或小肿块样,形态多较规则,边界均清晰;病灶在T1WI上呈较均匀的低信号;在T2WI及D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强化表现共三型:I型共9(9/14)例,表现为动脉期整体或接近整体强化,增强后期持续稳定强化;II型4例(4/14),表现为动脉期厚环状强化,增强后期持续稳定强化;I型1例(1/14),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强化,门脉期快速廓清。7例(7/14)具有肝纤维化背景,6例(6/14)见动脉期瘤周一过性异常灌注强化,6例(6/14)可见延迟强化假包膜征。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脂肪变性、出血、胆管扩张及肝包膜凹陷。富动脉血供IMCC的病理特征是镜下肿瘤细胞分布密集含量多,同时可见丰富的血管裂隙;瘤内纤维间质分布疏松含量少,凝固性坏死及出血少见。结论:富动脉血供IM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指导临床诊断。

李炳荣,张坤,周柳晓,雷丽燕,赵雪妙,应希慧,卢陈英,肖扬锐,陈潇,纪建松,赵中伟,周新木[7](2020)在《动脉期肿瘤血供特征在评估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动脉期强化特征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为IMCC,且进行了肝脏MRI或CT增强扫描的92例患者。按肝内原发灶的动脉期强化表现分为富动脉血供组(17例)及乏动脉血供组(75例)。观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采用t检验和Fisher检验比较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组间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对数秩检验,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这些变量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对P<0.05的各选项再进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动脉富血供组和乏血供组患者间淋巴结增大、原发灶长径、CA19-9、治疗方式和动脉期异常灌注强化(H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9-9>200 U/ml、有淋巴结增大、动脉期原发灶周围HPD和动脉期乏血供是IMCC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8、0.002、0.049和0.005)。有淋巴结增大及动脉期乏血供是影响IMCC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45)。结论动脉期肿瘤血供特征是IMCC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胡佳[8](2020)在《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目的: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声像图特点,研究病变直径与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评估SWE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最佳诊断界点,探讨SWE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SWE检查的131例肝脏占位患者的153个病灶进行研究,以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为对照。恶性病灶共89个,其中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共46个,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ICC)共12个,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MLC)共31个;良性病灶共64个,其中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共55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共1个,肝硬化增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共8个。测量以上病灶的最大直径,探讨病灶直径与杨氏模量值之间的关系。测量病灶的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及与杨氏模量比值(Eratio),比较良恶性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差异,并比较HCC、ICC及MLC两两之间杨氏模量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界值。结果:病灶直径大小约1.75-11.33cm(4.25±1.84cm),肝脏恶性病灶的平均直径为4.63±2.01cm;良性病灶的平均直径为3.73±1.52cm,其中肝血管瘤的平均直径为3.89±1.46cm,肝硬化增生结节的平均直径为2.23±0.49cm。恶性病灶的Emean及Emax与其直径之间存在弱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2(P<0.05)、0.32(P<0.05);肝血管瘤的Emean与其直径之间存在强正相关,r=0.75(P<0.05),Emax与直径之间存在中等强度正相关,r=0.52(P<0.05);RN的Emean与其直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P>0.05),Emax与其直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7(P>0.05),RN的Emean及Emax与其直径之间相关性不显着。肝脏恶性病灶的Emean、Emax、Eratio值分别为39.24±16.65kPa、66.90±34.23kPa、4.67±2.06;肝脏良性病灶的Emean、Emax、Eratio值分别为23.71±6.57kPa、33.70±7.52kPa、3.45±1.13,恶性病灶的Emean、Emax、Eratio均大于良性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Emean、Emax、Eratio值均小于ICC,且两组的Emean及E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Emean、Emax、Eratio值均小于ML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的Emean、Emax、Eratio值均小于MLC,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中Emean、Emax及Eratio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0、0.841、0.765,良恶性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29.30kPa、41.63kPa、3.9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4%和67.2%、80.9%和78.1%、78.7%和64.1%。结论:SWE能定量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硬度信息,能为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诊断思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超声(Ultrasoun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的声像图表现,对US、CEUS、SWE及三者结合的多模态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从而为临床诊治肝脏占位性病变提供影像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31例肝脏占位患者的153个病灶分别进行US、CEUS、SWE检查,以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为对照,分别评估US、CEUS、SWE及多模态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价US、CEUS、SWE及多模态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153个病灶中恶性89个,良性64个。US诊断为恶性的病灶85个,诊断为良性的病灶68个,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7%、64.1%、67.3%、72.9%、60.3%,绘制ROC曲线,得到AUC为0.669;CEUS诊断为恶性的病灶88个,良性的病灶65个,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89.1%、90.2%、92.1%、87.7%,AUC为0.900;SWE诊断为恶性的病灶86个,良性的病灶67个,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78.1%、79.7%、83.7%、74.6%,AUC为0.841;多模态超声诊断为恶性的病灶90个,良性的病灶63个,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1%、92.19%、94.12%、94.44%、93.65%,AUC为0.938。CEUS的诊断效能要优于SWE及U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超声的诊断效能要优于CE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CEUS及SWE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SWE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效能要优于US,而CEU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效能要优于SWE;多模态超声能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诊断效能更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左东升[9](2020)在《超声造影评估肝细胞癌效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本机构信息化平台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的5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一定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选择病例,回顾性分析相关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等基础疾病情况、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超声成像、CT、MRI检查,治疗和随访结果等。将超声造影提示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进行对照,计算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包括病灶的增强开始时间和消退时间、增强水平及随时相的变化、增强模式等,分析误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将有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220例患者的22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被纳入研究,其中肝癌99例(男性86例,平均年龄(58.1±12.8)岁;女性13例,平均年龄(59.8±5.9)岁,病灶大小(44.9±29.9mm);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肝转移癌15例;其它恶性病变2例(肝肉瘤,淋巴瘤小圆细胞肿瘤);肝血管瘤26例,局灶性增生结节12例,良性病变中其它部分56例。22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评估为肝癌正确者97例,将肝癌错误诊断为非肝癌者2例(增生结节和血管瘤并动静脉瘘各1例),将其他良恶性病变错误诊断为肝癌者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转移癌2例,良性增生结节4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将各种良恶性病变诊断为非肝癌正确者113例。99例肝癌患者共99个结节,所有患者均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瘤体平均直径为44.9mm(13-142mm);瘤体直径<20mm 15例;直径≥20mm 84例;有组织病理诊断的32例;依靠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的67例;AFP升高(≥400ng/m L)者37例。99例肝癌和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造影剂起始消退时间范围分别为(54s-325s)和(25s-178s),平均值分别为(153.1±78.1)s和(54.4±32.6)s。99例肝癌中除4例无消退者(等增强)外,其余95例在60s前消退的有2例(2.1%),在60s后消退的有93例(93.9%);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在60s前消退的有5例(5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P<0.001)。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8.0%(95%可信区间92.9%-99.8%)、93.4%(95%可信区间87.4%-97.1%)、92.4%(95%可信区间85.5%-96.7%)、98.3%(95%可信区间93.9%-99.8%)、95.5%(95%可信区间91.7%-97.6%)。AUC为95.7%(95%可信区间92.6%-98.7%)。结论:超声造影评估肝脏局灶性病变时能够很好地区分病变良恶性;对肝癌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增强模式不典型是导致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各种误诊的主要原因。超声造影时造影剂在恶性局灶性病变内无消退和起始消退时间不典型对判定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有较明显影响。超声造影提高了超声影像的应用范围和价值,增强了医生认识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信心。

古丽米拉·巴巴什[10](2020)在《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乏血供肝脏小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单能量(MR)成像相比传统CT混合能量(PR)成像改善图像质量及对乏血供肝脏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转移瘤患者46人,共116个乏血供病灶。使用宝石能谱CT能谱扫描模式(GSI)3期增强扫描,分别计算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相对肝实质的对比度(C),病灶与肝实质碘值之差,根据病灶C和碘值之差的中位数,选择适宜检出乏血供肝转移瘤的时期。重建适宜期11组单能量(MR)图像,混合能量(PR)图像,根据肝转移瘤相对肝实质的对比度(C)、噪声比(CNR),11组MR图像中选取最佳MR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图像清晰度按照5分法分别对PR图像和最佳MR图像主观评分,最佳MR图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指标与PR作对比。另由2名高年资医生独立判读最佳MR图像和PR图像,根据自己的确诊程度按照5分信度法记录各个病灶。用SAS JMP10.0软件配对卡方检验分析PR图像与最佳MR图像阳性符合率差异,使用t检验比较PR图像与最佳MR图像结果一致组与不一致组的病灶直径、CNR等定量指标。结果:门脉期、动脉期、延迟期病灶C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门脉期病灶C中位数大于动脉期及延迟期。门脉期、动脉期、延迟期碘值差值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门脉期碘值差异中位数大于动脉期及延迟期;MR60图像CNR、主观评分、检出率均高于PR(P<0.05),直径<10mm病灶中差异显着(P<0.05)。结论:MR60图像相比PR图像提高了图像质量和乏血供肝转移瘤的检出率,对直径小于10mm的病灶的检出更有价值。

二、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肝胆管细胞癌的定义
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
    一、肝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二、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三、肝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US):
        2.CT:
        3.MRI:
        4.PET/CT:
    四、肝胆管细胞癌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五、穿刺活检
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
    一、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二、鉴别诊断
        1.肝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鉴别:
        2.肝胆管细胞癌与肝转移癌鉴别:
    三、临床分期
结语

(2)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CT扫描与图像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病灶内部
    3.3 病灶边缘
    3.4 病灶周围
    3.5 其他相关征象
    3.6 实验室检查结果
    3.7 病史及细菌培养
    3.8 典型病例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资料
    4.2 病灶内部
    4.3 病灶边缘
    4.4 病灶周围
    4.5 其他相关征象
    4.6 实验室检查及病史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3)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检查方法
    2.3 图像处理
    2.4 统计分析
三、结果
    3.1 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纹理参数的比较
        3.1.1 基于T2WI FS序列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2 基于动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3 基于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4 基于延迟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5 纹理参数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诊断效能评估
    3.2 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纹理参数比较
        3.2.1 基于T2WI FS序列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2 基于动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3 基于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4 基于延迟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5 纹理参数鉴别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诊断效能评估
四.讨论
    4.1 常规磁共振检查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
    4.2 纹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4.3.本研究中纹理分析对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磁共振纹理分析在肝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2018版LI-RADS肝胆期低信号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诊断标准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名医师对LI-RADS主要征象、辅助征象及LR-3、LR-4、LR-5分类判读的一致性
    2.2 2018版LI-RADS主要征象及辅助征象的诊断效能
    2.3 2018版LI-RADS分类LR-5、LR-4/5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3.1 2018版LI-RADS各主要征象的诊断效能
    3.2 2018版LR-5、L5-4/5的诊断效能
    3.3 新诊断模型下LR-5、LR-4/5的诊断效能
4 结论
5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临床意义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能谱CT在肝脏富血供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能谱CT成像原理及特点
    1.1 单能量成像
    1.2 能谱曲线
    1.3 物质分离和定量
    1.4 有效原子序数
2 能谱CT在肝脏富血供病变中的应用
    2.1 肝血管瘤
    2.2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2.3 肝脓肿
    2.4 肝细胞癌
    2.5 肝转移瘤
3 小结和展望

(6)富动脉血供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影像分析
    1.4 病理分析
2 结果
    2.1 病灶一般情况
    2.2 MRI平扫及DWI表现
    2.3 MRI增强扫描表现
    2.4其他周围组织结构伴随征象
    2.5 病理结果
3 讨论
    3.1 富动脉血供IMCC的临床特征
    3.2 富动脉血供IMCC的MRI及病理特征
    3.3 鉴别诊断

(8)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
        3.2 杨氏模量值与病灶直径之间的关系
        3.3 良恶性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及结果对比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试剂
        2.3 检查方法与步骤
        2.4 图像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
        3.2 常规超声诊断结果
        3.3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
        3.4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结果
        3.5 多模态超声诊断结果
        3.6 US、CEUS、SWE以及多模态超声诊断效能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超声造影评估肝细胞癌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的选择
    1.2 超声造影剂及注射
    1.3 仪器及方法
    1.4 超声造影图像分析
    1.5 诊断效能评估参考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评估概况及超声声像图
    2.2 各种FLLs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与分析
3 HCC诊断效能评估
    3.1 HCC资料分析
    3.2 超声造影对HCC诊断价值
    3.3 HCC和 ICC造影剂起始消退时间比较分析
    3.4 AFP诊断HCC效能
4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超声影像评估肝细胞癌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乏血供肝脏小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检查方法
    3 数据测量与处理
    4 转移瘤检出
    5 统计方法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J]. 林希萌,陈敏山. 临床外科杂志, 2021(11)
  • [2]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D]. 刘佳铭. 延边大学, 2021
  • [3]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D]. 彭佳璇.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4]2018版LI-RADS肝胆期低信号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D]. 林斌.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5]能谱CT在肝脏富血供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 彭佳璇,江广斌,姜伦.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1(02)
  • [6]富动脉血供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J]. 肖扬锐,毛卫波,李炳荣,王祖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10)
  • [7]动脉期肿瘤血供特征在评估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J]. 李炳荣,张坤,周柳晓,雷丽燕,赵雪妙,应希慧,卢陈英,肖扬锐,陈潇,纪建松,赵中伟,周新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06)
  • [8]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 胡佳. 南昌大学, 2020(08)
  • [9]超声造影评估肝细胞癌效能研究[D]. 左东升.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10]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乏血供肝脏小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D]. 古丽米拉·巴巴什.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高血管性肝内胆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