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Q不倒问(4)(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21)在《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宣娜[2](2019)在《省级政务微信平台传播策略研究 ——以广东两家省级政务微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体与日俱增,政府媒体也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微信公众号功能诞生不久,政务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随着手机网民急剧增多、媒体使用的微型化、微信用户的急剧增长,加之手机具有的聚合性和便捷性,使政务微信公众号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对其的关注度显着提升,不断被官方媒体以及相关学者提及。因此,如何提升政务微信办事能力与传播力,发挥出其最大效用,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政治传播、政府传播、公共治理和公共关系为基本理论依据,在梳理了我国省级政务微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了广东省最具代表性的两家省级政务微信“广东发布”和“广东共青团”,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观察并分析了两家政务微信的推送时间、主题分布、语言风格、文章形式、服务力、互动性、原创性以及传播力现状这八个指标。再结合对相关运营人员的采访,发现现阶段我国省级政务微信在发布内容策略上表现为发布主题符合自身定位、语言风格使用较为合理、推送形式以图视文为主。在服务策略上表现为平台搭建已成雏形以及侧重办事及生活服务。存在问题有推送时间精准度欠佳、自身风格不明显、服务力搭建不完善、互动性不足以及原创性极低这五点问题。针对其中问题提出要精准推送时间,契合阅读习惯;形成自身风格,做到内容为王;构建微信社区,发挥协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运营力度;扩大联动矩阵,参与公共治理这五点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省级政务微信传播策略,提升省级政务微信传播力。
黄淳[3](2019)在《慕课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2年起,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汉语通常翻译为“慕课”)作为一场全球性的数字浪潮,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一场教育的颠覆和变革。以edX,Coursera,Udacity为代表的MOOC机构迅速席卷全球,2013年,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也相继加盟了国外MOOC课程平台,世界各地都加快了发展慕课的脚步。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提供了一种方法,将数千名来自全球不同地方,拥有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学习者以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关联起来。在线学习不是新事物,但MOOC将在线学习拓展到了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新的挑战。MOOC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教学上,提供了新的教学思想,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育里的固定排课和课程集中,而是以新的表达形式、覆盖面极广的教学资源、灵活自主的学习时间安排和课程安排将内容展示给学习者。实现了从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一改教学中学生长期以来所处的被动接受的地位,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MOOC更使得曾经遥不可及的顶尖学府更加亲民化、接地气,拉近了高校与普通学生的距离,使得普罗大众可以有机会和途径感受到名校的优质教育,打破了教育壁垒,一定程度地促进了教育公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慕课的学习,慕课学习者和学习行为,慕课的应用和开发展开思考和探索。随着对MOOC的研究和讨论的日益增多,MOOC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课程的高辍学率、低完成率,课程质量的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开始引发人们对于慕课的理性思考。同时,慕课机构也开始尝试慕课商业化模式的探索,部分课程开始收费。如何提升学习者课程学习的持续性,学习者对于一门要付费才能参与的慕课会是什么态度,有许多问题需要厘清。以往针对慕课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根据已有的在线学习理论模型对存在的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单一理论模型对MOOC问题的解释力度较弱,因此,本研究拟使用问卷法,通过构建一个统合技术接受模型、MOOC特征、计划行为理论的统一模型,探讨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MOOC学习者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MOOC领域的文献梳理,以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MOOC特征和学习者因素,构建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和支付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实证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MOOC学习者的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2)MOOC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会通过态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影响。(3)内容质量、社交化互动、声望、开放性等MOOC特征和个体自我效能感作为外生变量会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影响。(4)MOOC学习者的主观规范和控制力会通过态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影响。(5)感知性价比、集体规范和态度会对支付意愿产生直接影响。(6)合理性、感知利益、感知性价比会通过态度对支付意愿产生影响。
李焕[4](2014)在《《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修订及主试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是对缺乏学习策略且有考试焦虑的学生进行以学习策略为主导的辅导和训练,以改善其考试焦虑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团体辅导方式。本研究以初三学生为被试,从学习策略入手来研究考试焦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关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的文献综述。这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对已往有关考试焦虑和学习策略的文献、理论做了梳理。(2)《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修订。这部分主要是运用质性的方法对赵建新教授有关中高考的讲座、个案咨询和团体辅导资料进行整理,另外还对研究中的一个辅导小组的有效性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整理,以此为基础修订手册的策略、建议库及方案。(3)对《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应用效果的验证。经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的准实验设计研究,对手册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4)《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主试适用性研究。通过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来研究不同主试使用手册的效果,以验证手册的主试效应。(5)《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修订前后的内容及其应用性对比研究。主要是通过参加整个系列辅导的被试在各评估工具上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包括引言、手册使用说明、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策略缺乏常见的问题及干预策略、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系列方案、手册的附录六个部分。(2)《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对改善学生考试焦虑、总体学习策略和复习应考策略效果显着,但对提高反思性应考策略、自我监控与管理的策略、学习成绩的效果不显着。(3)《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在使用时不具有主试效应,即不同的主试使用手册得到的结论都是手册对改善学生考试焦虑、总体学习策略和复习应考策略效果显着,但对提高反思性应考策略、自我监控与管理的策略、考试成绩的效果不显着。(4)从辅导过程中收集到的质性材料来看,实验组的团体成员在参加完团体辅导后,学习心态和学习动机有很大的提升。(5)《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修订是较成功的。
余欠东[5](2012)在《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解决三大问题:毛泽东开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历史背景和真正目的;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详细经过;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毛泽东思想发展以及中国革命道路选择上的地位与作用。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是在社会舆论对农民运动一片"过激"、"过火"的声浪中进行的。在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中,随着反封建斗争的逐步深入,革命话语日益丰富,不仅"土豪劣绅"等话语应运而生,而且广大乡村地区的革命民众发现了近在咫尺的"革命敌人"。在北伐胜利进军的鼓舞下,农民运动对以土豪劣绅和封建制度为代表的传统社会进行猛烈打击。在急速发展的湖南农民运动中,乡村原有的社会矛盾不断地被揭示,广大民众的斗争激情一再被点燃,这使得"铲除土豪劣绅"的运动迅速扩大并过激,利益受损者大造反对农民运动的舆论,整个社会对此沸沸扬扬。对农民运动的不同观点迅速反映到革命阵营内,使得阵营内部充满了矛盾纷争。当时土豪劣绅恶意诋毁农运并作势反扑,国共两党力量悬殊、国民党右派蠢蠢欲动,国民革命军内部也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反农运情绪,因此不仅湖南农民运动面临扼杀的危险,而且农运的领导者——共产党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毛泽东未雨绸缪,为力所能及地拓展共产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推进国民革命,毅然下乡考察农运。毛泽东在1927年前开展了大量农村调查。国民革命中他日益认识到了蕴藏在农民中的巨大革命力量,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也有了日益深刻的认识,这为他的农运考察奠定了事实经验与思想基础。农运考察前,毛泽东已树立"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不解决,国民革命不会成功"两大核心观念,但是对一些具体问题还没有很深切的认识。论文在力所能及地挖掘和整理档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次较为完整、清晰、详细地考证了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整个过程。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对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进行考察,行程1400余里。考察中,毛泽东召开了大量的座谈会、报告会和群众大会,还开展了大量的个人访谈。他在考察时不断提醒下级党支部和农协干部,国民党右派迟早会叛变,国共两党的革命统一战线迟早要破裂,因此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做好一切应变准备。此外,他还就党的组织发展、农协武装、坚决斗争土豪劣绅等作了大量指示、演讲和报告。毛泽东给中共湖南区委的汇报以及给党校、团校的报告,促使中共湖南区委的农运政策迅速转向;其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也对湖南农民运动的重新高涨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陈独秀等人为了维护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压制农运、迁就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政策,《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一度遭到压制,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甚至中途停刊。毛泽东在日益混乱和危急的局势中坚持自己的主见。在对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上,他在农运考察和考察报告中已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革命方略: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路线截然不同的中国革命战略。在中共党内,他的坚决与陈独秀的隐让退缩形成鲜明对比:马日事变后,毛泽东虽然在武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上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但只要没有国共两党高层的压制,他就坚决主张对反动派开展坚决斗争。在湖南衡山等地,他一再强调加强武装准备。八七会议上,他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力主开展独立的武装斗争;在随后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不仅将革命的主要方向和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而且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等在农村的革命环境中统一起来,从而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考察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本文力所能及地不为毛泽东的话语和文本所局限,而是结合湖南人的性格,乡村传统恩仇文化以及晚清民初以来具体的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作为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一篇重要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版本和修改较多,本文附录对1927年的《战士》初版与1951年毛泽东亲自改定的《毛泽东选集》版本进行了详细对照,并对相关修改进行了分析统计。
郑圆成[6](2011)在《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低成本实验是物理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利用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做的物理实验,是保证学生探究活动开展的重要课程资源,更是农村、山区学校补充教具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对中学阶段的低成本物理实验进行界定,提出开发的思路,对低成本实验进行归纳。具体的目标包括:理论上界定低成本实验;研究低成本实验开发的原则;研究低成本实验开发的方法和过程;整理、创新系列低成本案例。研究以现代教学理念、物理实验教学理论、中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采用经验总结、动手制作、实践试行、评论完善等综合方法,取得以下研究成果。第一,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不应仅指的是制作经费上的低成本,同时也应包括制作时间的低成本、课堂展示的低成本。第二,经研究设计出的《低成本实验评价量表》依据低成本实验开发原则和开发方法,结合不同教师实际设定的量表,评价量表可以做为定性评价,也可作为定量判断的依据。第三,本研究基于对文献的整理工作,提炼了低成本实验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些基本原则,具体包括简易性、直观性、安全性、科学性、创造性五个原则。简易性原则反映了低成本实验本身的特征,科学性、安全性、直观性是将低成本实验运用于教学的前提,创造性原则是物理学探究本质在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过程中的体现。遵循这些原则,能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合理的开发低成本实验、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低成本实验。第四,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低成本实验的开发需包括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具体方法三个部分。低成本实验基本过程指开发低成本实验开发的一般流程,前期分析、实验设计、实验制作、实验展示及实验评价。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基本方法为理科实验开发通用方法,经研究有如下的5项常用的基本方法:希望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联想和移植创造法、替代法和模拟法、组合技法。低成本实验具体方法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智慧,没有固定的形式,经实践本研究有下列8项常用的具体方法,:放大法、转换法、累积法、平衡法、比较法、控制法、留迹法以及推理法。第五,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开发了大量实例,实践结果表明,低成本实验的开发有益于教师开展物理教学和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对特别对偏远中学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致力于低成本物理实验进行创新开发,旨在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开展对低成本物理实验的界定工作,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开发低成本实验,能够判断开发的实验对于自身课堂教学而言,是否可称之为“低成本”;结合大量实例探索了低成本实验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帮助中学物理教师更好的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
吴翠美[7](2011)在《从任务型教学看汉语教材活动的编写 ——以马来西亚《国小华语》为例》文中认为本文考察的对象是由马来西亚教育部于2007年开始出版的一套五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国小华语》教材,本套教材依据马来西亚教育部2006年及2008年所颁布的《国小华语课程大纲》编写而成。这套教材的出版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了作为马来西亚国民小学(SRK)巫裔学生的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之外,它也是马来西亚政府试图让华裔学生接受的母语教材,以改变他们在进入小学时优先考虑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SRJK)的倾向。《国小华语课程大纲》中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由教材中大量的活动与练习来完成的。本文首先比较了这活动与练习的编写手法,突出了它们在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上的不同侧重,揭示它们与《国小华语课程大纲》中的总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根据活动所承担的课程大纲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本文借助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对活动内容及为了便于老师进行活动教学而编写的“给老师的话”作全盘的统计分析,以揭示教材活动的设置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了课程大纲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本文根据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基本原则,对活动提出改编意见,以期让它更能发挥应有的功用。
段颖玲[8](2010)在《《十二楼》的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书词汇研究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一个时代的词汇面貌,或者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词汇的差异,都可以通过对专书词汇的研究得到比较清晰的了解。清代处于近代汉语发展的后期,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词汇的特殊面貌,这一时期的汉语词汇既对宋元明时期汉语词汇有所继承,又与现代汉语词汇关系密切。李渔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十二楼》就是代表清初语言特点的一份语料。对这份语料,本论文以动词作为研究对象,从多音动词的构词特点、单双音多义动词的义项分布、动词重叠式、词形、与现代汉语动词的对比等不同角度,结合当代词汇学、语义学的理论与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力求对《十二楼》中的动词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揭示此部专书动词的特点。本论文遵循“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既注重对《十二楼》中的动词在共时平面上作详细的描写与分析,又着眼于其与现代汉语动词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注重《十二楼》中的动词反映出的清初汉语词汇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关注由小说题材、内容及描写地域所决定的《十二楼》这部专书词汇的特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探讨《十二楼》的版本、词的划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十二楼》动词的概况等问题。关于词的划界,主要讨论了词与语素的划界问题和复合词与短语的划界问题。到目前为止,对《十二楼》的研究,多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语言方面所做的研究较少。本论文运用静态描写与计量统计的方法,对《十二楼》中出现的动词按音节的多少和词所包含的语素的多少两个角度进行了穷尽式的分析考察。《十二楼》中的动词按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和三音节动词。按词所包含的语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可以分为单音单纯词和复音单纯词,合成词按照构词的类型可以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又包括联合式、动宾式、偏正式、补充式和主谓式五种。派生词有前缀+词根和词根+后缀两种形式。第一章分别从词性构成、语义构成、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等方面对联合式、动宾式、偏正式、补充式和主谓式五种类型的双音动词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分析了双音合成动词的构词特点。从音节多少角度分析,《十二楼》中的双音节动词占优势。从词的构成角度分析,《十二楼》中的双音动词以复合式为主,附加式构词仅占极小的一部分。这一特点已与现代汉语动词词汇的构成情况相一致。第二章主要从单义与多义聚合的角度对《十二楼》中的多义动词的义项进行考察。从包含义项多少方面分析,在《十二楼》单音动词和双音动词中,都是以单义动词为主、多义动词所占比例较少。多义动词随着词的义项的不断增多,数量上呈明显的减弱趋势。从使用的义项看,有相当一部分词的义项和现代汉语词的基本义、常用义相当接近。第三章研究《十二楼》的动词重叠式。动词重叠是词的内部的构形重叠。《十二楼》中的动词重叠式有三种基本形式:AA(看看)、ABAB(商议商议)和AABB(哽哽咽咽)。A—A、A了一A是AA的变体;AB—AB是ABAB的变体。动词重叠后,通常会增添多种语法意义或语用意义。通过分析《十二楼》动词重叠式的语义,可以看出,动词重叠后表示时量短、动量小、尝试、绵延反复等意义和委婉、轻松等语气。动词重叠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第四章主要从异形词和同素逆序词两个方面探讨《十二楼》的动词在词形上呈现出的特点。异形词是词形书写的问题,而同素逆序词则同时涉及到词形与词义两方面的内容,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五章主要进行了《十二楼》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十二楼》中单音、双音、三音动词演变的共同特点是流传至今未发生任何变化的动词在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占大多数。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差异型动词、消失型动词在各自的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与现代汉语相比,单音动词、双音动词的不同是以差异型动词为主,而三音动词则以消失型动词为主;其二是在差异型动词中各自变异的类型及主流不同。单音动词有词向语素转化的问题,而双音、三音动词则无这种变异。但双音动词有词形变异问题,单音、三音动词则无这种变化。在差异型动词中单音动词以词的功能的变异为其主流。双音动词则以词义内容方面的变异为其主流。通过对《十二楼》动词的描写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十二楼》的语言面貌已接近现代汉语。
李红[9](2006)在《《切韵指掌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切韵指掌图》一直被认为是最古的韵图,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对它的研究可以说相当全面。但是对一种历史文献,我们必须括清其历史面貌,分辨出它的各个层次,去除迷花障眼的成份再加以研究,才能真正地探索出这种文献蕴含的信息。对于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献的基础不探讨明白,无异于无本之木。《切韵指掌图》的研究者们对其所反映的语音现象及其作者、年代讨论尤多,而对《切韵指掌图》的成书过程却未很少论及。因此本文试图从探讨《切韵指掌图》的文献形成模式入手,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打破思维定式进行穷尽式研究,采用新的方法,广泛联系同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对《切韵指掌图》进行全面地研究。
袁政强[10](2004)在《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实践表明,巨型结构组合体系是技术经济效益最好的结构体系之一。它能构保证结构刚度、简化构造、充分发挥材料的结构性能、减少材料用量,而且还能带来新的建筑设计风格和结构设计的灵活性。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是巨型结构组合体系的一种类型。本文重点针对这种结构体系中的箱形节点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箱形节点的试验研究 针对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结合四川航空大厦钢筋混凝土巨型结构方案,研究主结构箱形柱和箱形梁的交接节点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并做了两个节点模型试验。试验采用1/10的比例模型,测量数据点近300个。经过数据整理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试验现象。通过试验,证实了在巨型箱形柱中,依托连梁的延性设计来达到耗能目的是不现实的这一重要结论。 2.巨型框架箱形节点分析程序 为模拟巨型框架结构箱形节点的传力途径和机理,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结合有限元数据结构的特点,编写了适用于有限元分析的工具类(如:矩阵向量类、模板链表类、张量类等)和构造类(如分析方法类、结点类、单元类和材料类等),并与ANSYS进行了对比分析。首次将扫描线算法用于平面和空间等值线图和彩色云图的显示。并通过分析,发现了巨型箱形梁中应力分布中存在的“剪力滞后”现象,对巨型梁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抗震设计和结构合理的塑性耗能机构 根据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提出了巨型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概念设计的总体思想以及借助“能力设计法”设计合理的塑性耗能机制的构思。并提出了一些对巨型框架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本文给出的面向对象的有限元软件系统具有开放性,为以后单元的加入、系统功能的扩展,特别是非线性功能的扩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提出的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总体思想和塑性耗能机制的设计理念是在巨型结构箱形节点试验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成果。
二、QQ不倒问(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Q不倒问(4)(论文提纲范文)
(2)省级政务微信平台传播策略研究 ——以广东两家省级政务微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府传播研究现状 |
1.2.2 政务新媒体研究现状 |
1.2.3 政务微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省级政务微信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我国政务微信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
2.1.1 政务微信的概念与特征 |
2.1.2 我国政务微信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
2.2 我国省级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 |
2.2.1 发展不平衡传播力差异大 |
2.2.2 自身定位基本明确板块搭建基本完善 |
2.2.3 传播内容较为单调传播方式差强人意 |
2.3 新媒体环境下的省级政务微信传播理念 |
2.3.1 具有政治传播特性 |
2.3.2 承担政府传播责任 |
2.3.3 履行公共治理职责 |
2.3.4 带有政府公关功能 |
第三章 省级政务微信传播策略分析——以“广东共青团”和“广东发布”为例 |
3.1 两家省级政务微信内容传播策略分析 |
3.1.1 发布主题符合自身定位 |
3.1.2 语言风格使用较为合理 |
3.1.3 推送形式以图视文为主 |
3.2 两家省级政务微信服务策略分析 |
3.2.1 平台搭建已成形 |
3.2.2 侧重办事及生活服务 |
3.3 两家省级政务微信各项因素对传播力的影响分析 |
3.3.1 发布时间对传播力具有一定影响 |
3.3.2 服务力指标对传播力影响较低 |
3.3.3 互动性对传播力具有一定影响 |
3.3.4 原创性对传播力影响低 |
第四章 省级政务微信传播策略存在问题与对策 |
4.1 省级政务微信传播策略存在问题 |
4.1.1 推送时间精准度欠佳 |
4.1.2 自身风格不明显 |
4.1.3 服务力搭建不完善 |
4.1.4 互动性不足 |
4.1.5 原创性极低 |
4.2 省级政务微信传播策略提升对策 |
4.2.1 精准推送时间契合阅读习惯 |
4.2.2 形成自身风格做到内容为王 |
4.2.3 构建微信社区发挥协商作用 |
4.2.4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运营力度 |
4.2.5 扩大联动矩阵参与公共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慕课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MOOC的发展 |
1.1.2 国内MOOC的发展 |
1.1.3 MOOC商业模式的探索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MOOC学习者与学习行为 |
2.1.1 MOOC学习者 |
2.1.2 MOOC学习行为 |
2.1.3 MOOC学习者的完成率和持续性 |
2.2 在线学习理论模型 |
2.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接受模型 |
2.2.4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期望确认模型 |
2.3 文献总结和研究构想 |
2.3.1 文献总结 |
2.3.2 研究构想 |
3 研究一 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设计 |
3.3.2 前测与修订 |
3.3.3 被试与施测程序 |
3.3.4 测量工具 |
3.3.5 数据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描述性统计和人口学差异检验 |
3.4.2 相关分析 |
3.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4.4 路径分析 |
4 研究二 MOOC课程付费意愿影响因素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问卷设计 |
4.3.2 前测与修订 |
4.3.3 被试与施测程序 |
4.3.4 测量工具 |
4.3.5 数据处理 |
4.4 研究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检验 |
4.4.2 相关分析 |
4.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4 路径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修订及主试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考试焦虑的文献综述 |
1.1.1 考试焦虑的概念 |
1.1.2 考试焦虑的构成 |
1.1.3 考试焦虑的阶段 |
1.1.4 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
1.1.5 考试焦虑的测量工具 |
1.1.6 考试焦虑的理论分析 |
1.1.7 考试焦虑的干预方法 |
1.2 学习策略的文献综述 |
1.2.1 学习策略的概念 |
1.2.2 学习策略的构成 |
1.2.3 学习策略的测量工具 |
1.2.4 学习策略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 |
1.2.5 学习策略与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 |
1.2.6 以学习策略为中心的考试焦虑辅导的研究 |
1.3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的概念界定 |
1.3.2 手册的概念 |
1.3.3 团体辅导手册与团体辅导方案的关系 |
1.3.4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 |
第2章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的目的 |
2.3 研究的意义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修订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结构 |
3.3.1 引言 |
3.3.2 手册使用说明 |
3.3.3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知识 |
3.3.4 学习策略缺乏常见的问题及干预策略 |
3.3.5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系列方案 |
3.3.6 手册的附录 |
3.4 手册内容的修订过程 |
3.4.1 讲座整理 |
3.4.2 考试焦虑短程个体心理咨询材料整理 |
3.4.3 对团体辅导作业的分析 |
3.4.4 团体辅导主题及方案的修订 |
3.4.5 团体辅导手册附录形成 |
第4章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应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3 实验设计 |
4.3.1 实验设计模式 |
4.3.2 研究假设 |
4.3.3 实验变量 |
4.4 研究目标 |
4.5 研究程序 |
4.6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主题及方案 |
4.7 团体辅导单元反馈结果及领导者反思 |
4.7.1 第一单元团体辅导——我们来相识 |
4.7.2 第二单元团体辅导——护蛋计划 |
4.7.3 第三单元团体辅导——理科科目复习策略 |
4.7.4 第四单元团体辅导——复习及应考时间管理 |
4.7.5 第五单元团体辅导——文科科目复习策略 |
4.7.6 第六单元团体辅导——反思性学习及应考策略 |
4.7.7 第七单元团体辅导——相聚—分享—成长 |
4.8 辅导效果总评估 |
4.8.1 团体成员对整个系列辅导的反馈情况 |
4.8.2 量化评估 |
4.9 结论 |
第5章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主试适用性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被试 |
5.2.2 研究工具 |
5.3 实验设计 |
5.3.1 实验设计模式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实验变量 |
5.4 研究程序 |
5.5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主题及方案 |
5.6 主试适用性研究结果 |
5.6.1 考试焦虑量表(TAT)测量结果 |
5.6.2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量表(XXCL)测量结果 |
5.6.3 学习成绩效果评估 |
5.7 换主试的辅导反馈结果 |
5.7.1 每单元辅导团体反馈及领导者反思 |
5.7.2 团体成员对整个系列辅导的反馈 |
5.8 结论 |
第6章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修订前后内容及应用性对比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被试 |
6.2.2 研究工具 |
6.3 实验设计 |
6.4 研究结果 |
6.4.1 手册修订前后内容对比 |
6.4.2 各量表研究结果比较 |
6.5 结论 |
第7章 讨论与分析 |
7.1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应用性研究 |
7.2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主试适用性研究 |
7.3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修订前后内容及应用性对比研究 |
第8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不足 |
8.1.1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的修订 |
8.1.2 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问卷的使用 |
8.1.3 手册的应用性研究和适用性研究 |
8.1.4 手册修订前后内容及应用性对比研究 |
8.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基本资料 |
四 创新 |
五 基本观点 |
六 不足 |
第一章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土豪劣绅"的发现 |
第二节 湖南农民运动的兴起 |
第三节 农运的"过激"、"过火"与社会恐慌的出现 |
第四节 革命阵营内部的纷争 |
第五节 1927年前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活动 |
第六节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历程 |
第七节 应该允许农民向地主作斗争——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 |
第八节 大革命时期共产党的组织力量及处境 |
第二章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主要过程 |
第一节 考察湘潭 |
第二节 考察湘乡 |
第三节 考察衡山 |
第四节 考察醴陵 |
第五节 考察东山口和八叠乡 |
第六节 考察长沙县 |
第七节 毛泽东考察的路线、陪同、衣着及调查情形 |
第三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写作、出版、主要内容及传播 |
第一节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写作 |
第二节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出版、主要内容及传播 |
第四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和考察报告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共湖南区委的政策转向及湖南农民运动的再度高涨 |
第二节 乱局中的毛泽东——坚决果敢与策略性退让 |
第三节 独立自主的开端——"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 |
第四节 井冈山时期的农民思想及相关斗争策略 |
第五章 走向历史与走出文本——毛泽东农运考察和农考报告评价 |
第一节 湖南农运"过激"与"过火"的起因 |
第二节 走向历史——如何评价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
第三节 走出文本——如何评价《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第四节 "有土皆豪无绅不劣"的逻辑和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多次修改 |
附录二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经典图画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 |
附录三 毛泽东1917年考察洞庭湖沿岸示意图 |
致谢 |
(6)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前言 |
(一) 研究的缘由 |
(二) 研究的目的 |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低成本物理实验内涵的研究 |
(二) 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现状 |
(三) 低成本物理实验运用的现状 |
三、课题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物理实验 |
(二) 低成本物理实验 |
(三)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
(四) 新课程基本理念和思想 |
四、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基本原则 |
(一) 科学性原则 |
(二) 简易性原则 |
(三) 直观性原则 |
(四) 安全性原则 |
(五) 创造性原则 |
五、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
(一) 基本过程 |
(二) 基本开发方法 |
(三) 具体方法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 研究总结 |
(二)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力学低成本实验集 |
附录B 热学低成本实验集 |
附录C 光学低成本实验集 |
附录D 电学低成本实验集 |
附录E 原子物理学低成本实验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从任务型教学看汉语教材活动的编写 ——以马来西亚《国小华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和选题背景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设想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课程大纲与教材体例介绍 |
1.1 课程大纲介绍 |
1.1.1 2006年《国小华语课程大纲》 |
1.1.2 2010年《国小华语课程大纲》 |
1.2 教材体例介绍 |
1.3 教材活动与练习比较 |
1.4 教材活动与练习以及大纲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任务型教学法对活动分析的启发 |
2.1 活动简述 |
2.2 任务型教学法简述 |
2.3 活动内容分析与评估的工具 |
2.3.1 William Littlewood结构到意义的连续统 |
2.3.2 David Nunan交际任务分析框架 |
2.3.3 Bangalore Project三种任务类型 |
第三章 教材活动分析评价 |
3.1 交际活动类型及其分析 |
3.2 任务框架及其分析 |
3.2.1 输入分析 |
3.2.2 活动分析 |
3.2.3 教师角色分析 |
3.2.4 设置分析 |
3.3 任务类型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教材活动改编建议 |
4.1 一年级活动改编 |
4.2 二年级活动改编 |
4.3 三年级活动改编 |
4.4 四年级活动改编 |
4.5 五年级活动改编 |
结语 |
附录A 一年级活动分析 |
附录B 二年级活动分析 |
附录C 三年级活动分析 |
附录D 四年级活动分析 |
附录E 五年级活动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十二楼》的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李渔与《十二楼》 |
二、关于《十二楼》版本和研究价值 |
三、关于词的划界 |
四、离合词 |
五、关于研究方法 |
六、关于词频统计 |
七、关于研究现状 |
八、《十二楼》的动词概况 |
第一章 《十二楼》多音动词的构词特点 |
第一节 双音动词的构词特点 |
一、单纯词 |
二、合成词 |
三、结论 |
第二节 三音动词的构词特点 |
一、词性构成特点 |
二、语义特点 |
第二章 《十二楼》多义动词的义项研究 |
第一节 具有2个义项的多义动词 |
第二节 具有3个义项的多义动词 |
第三节 具有4个义项的多义动词 |
第四节 具有5个义项的多义动词 |
第五节 具有6个义项的多义动词 |
第六节 具有7个以上义项的多义动词 |
第七节 结论 |
第三章 《十二楼》动词重叠式研究 |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十二楼》动词重叠的方式 |
一、AA式 |
二、ABAB式 |
三、AABB式 |
四、A—A式 |
五、AB—AB式 |
六、A了-A式 |
第三节 《十二楼》动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 |
一、不同看法 |
二、语义分析 |
第四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第五节 结论 |
第四章 《十二楼》动词词形研究 |
第一节 异形词 |
一、异形词的定义 |
二、异形词与异体字的区别 |
三、异形词出现的成因 |
四、异形词的分类 |
五、无对应的异形词 |
六、结论 |
第二节 同素逆序词 |
一、同素逆序词的定义 |
二、同素逆序词的特点 |
三、同素逆序词的成因 |
四、结论 |
第五章 《十二楼》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单音动词的演变特点 |
一、单音单义动词的演变特点 |
二、单音多义动词的演变特点 |
第二节 双音动词的演变特点 |
一、差异型动词 |
二、消失型动词 |
第三节 三音动词的演变特点 |
第四节 结论 |
附录1 《十二楼》单音动词索引表 |
附录2 《十二楼》双音动词索引表 |
附录3 《十二楼》三音动词索引表 |
参考文献 |
一、辞书 |
二、着作 |
三、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切韵指掌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切韵指掌图》概述 |
第一节 《切韵指掌图》的“例” |
一、司马光序 |
二、检例上下 |
三、三十六字母图 |
四、类隔二十六字母图 |
五、五音与字母关系图 |
六、指掌图 |
七、二十图总目 |
八、二十图概说 |
九、董南一书 |
十、四世孙跋 |
第二节 《切韵指掌图》的版本 |
一、各家对版本情况的分析 |
二、对现存版本的重新划分 |
三、四种版本的对比 |
第三节 《切韵指掌图》的着录及记载 |
一、《切韵指掌图》的相关着录 |
二、《切韵指掌图》的相关记载 |
第四节 《切韵指掌图》研究综述 |
一、关于作者的问题 |
二、关于《切韵指掌图》的撰述年代 |
三、关于《切韵指掌图》的成书 |
四、关于《切韵指掌图》所据韵书 |
五、对《切韵指掌图》实际内容的全面考查 |
六、对《切韵指掌图》内容的局部考查 |
七、对《切韵指掌图》其他方面的考查 |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切韵指掌图》所据韵书 |
第一节 《切韵指掌图》同时代的韵书 |
第二节 《切韵指掌图》与《广韵》之对比 |
第三节 《切韵指掌图》与《集韵》之对比 |
第四节 《切韵指掌图》与《礼部韵略》之对比 |
第五节 《切韵指掌图》与切韵系韵书对比之总结 |
第三章 《切韵指掌图》与宋元韵图之比较 |
第一节 宋元等韵作品概况 |
第二节 《切韵指掌图》与《韵镜》之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切韵指掌图》与《七音略》之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切韵指掌图》与《四声等子》之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切韵指掌图》与《起数决》之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切韵指掌图》与《切韵指南》之比较研究 |
第七节 《切韵指掌图》与各韵图对比之总结 |
第四章 《切韵指掌图》的语音系统 |
第一节 《切韵指掌图》的声调 |
一、《切韵指掌图》的入声 |
二、平分阴阳问题 |
三、浊上变去问题 |
第二节 《切韵指掌图》的韵母系统 |
第三节 《切韵指掌图》的声母系统 |
一、《切韵指掌图》声母所反映出的特殊语音现象 |
二、《切韵指掌图》声母系统的构拟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 (中文) |
论文摘要 (英文) |
(10)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巨型结构组合体系概述 |
1.1.1 巨型桁架结构 |
1.1.2 巨型框架结构 |
1.1.3 巨型框架结构类型 |
1.2 国内外关于巨型结构研究的概况 |
1.3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的试验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巨型结构工程实例 |
2.3 巨型框架结构节点试件的抗震设计 |
2.3.1 试件几何尺寸及构造 |
2.3.2 材料性能 |
2.4 配筋简化计算及设计 |
2.4.1 梁柱几何尺寸 |
2.4.2 梁计算 |
2.4.3 柱计算 |
2.5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
2.5.1 试验加载装置 |
2.5.2 加载制度 |
2.6 量测内容及量测方法 |
2.6.1 量测内容 |
2.6.2 量测方法及测点布置 |
2.7 本章小结 |
3 试验现象及试验数据分析 |
3.1 试验说明 |
3.2 试件GJ1的试验结果 |
3.2.1 试验现象的描述 |
3.2.2 主要量测结果 |
3.3 试件GJ2的试验结果 |
3.3.1 试验现象的描述 |
3.3.2 主要量测结果 |
3.4 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及总结 |
3.4.1 试件破坏形态的总结 |
3.4.2 钢筋的应变变化规律以及与试件破坏形态的内在联系 |
3.4.3 滞回性能和耗能性能 |
3.4.4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引起的试件荷载作用端的附加挠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有限元分析程序设计 |
4.1 引言 |
4.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理及数据对象 |
4.3 有限元分析的数据对象及对象结构 |
4.3.1 抽象有限元方法类 |
4.3.2 有限元结点类 |
4.3.3 抽象单元类 |
4.3.4 抽象材料类 |
4.3.5 模板链表类 |
4.3.6 八结点三维实体单元 |
4.3.7 张量类 |
4.3.8 向量类和矩阵类 |
4.4 本章小结 |
5 有限元分析的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技术 |
5.1 图形前处理 |
5.1.1 点、路径和图形类 |
5.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5.1.3 粘结单元的加入 |
5.2 有限元分析的图形后处理 |
5.2.1 扫描线算法 |
5.2.2 平面等值线图的扫描线算法 |
5.2.3 平面彩色云图的扫描线算法 |
5.2.4 空间函数平面切割面等值线图的扫描线算法 |
5.2.5 空间函数平面切割面彩色云图的扫描线算法 |
5.3 有限元分析的应力后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的计算分析和概念设计 |
6.1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的三维实体有限元计算分析 |
6.1.1 模型的弹塑性试算和非线性试算 |
6.1.2 模型的简述与前处理 |
6.1.3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1.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别 |
6.2 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总结 |
6.2.1 洞口连梁耗能的试验与计算小结 |
6.2.2 箱形节点试验分析与计算分析总结 |
6.2.3 两个模型试验与计算破坏形态分析总结 |
6.3 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
6.3.1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 |
6.3.2 巨型框架结构屈服机制探讨 |
6.3.3 巨型框架结构屈服试验 |
6.3.4 巨型框架结构屈服分析 |
6.3.5 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思路和设计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编程序结构 |
附录B 自编C++源程序 |
附录C 自编程序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四、QQ不倒问(4)(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鑫.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省级政务微信平台传播策略研究 ——以广东两家省级政务微信为例[D]. 赵宣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3]慕课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黄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学习策略缺乏型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修订及主试适用性研究[D]. 李焕.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 [5]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研究[D]. 余欠东. 南京大学, 2012(06)
- [6]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的研究[D]. 郑圆成.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7]从任务型教学看汉语教材活动的编写 ——以马来西亚《国小华语》为例[D]. 吴翠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8]《十二楼》的动词研究[D]. 段颖玲. 山东大学, 2010(09)
- [9]《切韵指掌图》研究[D]. 李红. 吉林大学, 2006(11)
- [10]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D]. 袁政强. 重庆大学, 2004(01)
标签: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文; 切韵指掌图论文; 十二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