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一、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庞拓,张田庆,马秀玲,张洪远,付正权[1](2021)在《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思考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明确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应以关注空间品质与地域人文精神、关注以人为本和生态空间的资源化利用、宏观尺度下景观生态格局的设计作为价值导向,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真正达到建筑规划设计的有效运用,更深层次地体现城市的内涵,彰显城市的人文与社会精神价值,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岳飞益[2](2021)在《城市规划中的小微空间规划研究 ——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东岸南段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城市问题,在满足了物质条件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但是目前城市公共空间数量不足,部分空间质量也无法达到人们的标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城市中那些尺度较小、未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意图通过后期改造或新增,来缓解城市的压力。小微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微观层面的补充,在今后城市发展中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如何将小微空间纳入未来的城市规划中是有意义的。首先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这类微小型空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它在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空间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病理学等,找出城市空间中微小尺度的公共空间在其它学科领域中对城市发展的意义,由此归纳总结出小微空间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小微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其次对小微空间在规划体系中的管控策略进行研究,为后续实践探索找寻方向。目前国内外只有关于小微空间设计层面的研究,在其它层面的规划管控都是空白,因此,本文将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对小微空间规划中的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建议进行研究。通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个层面进行规划管控,并引导城市设计,完善小微空间规划体系。最后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东岸南段小微空间专项规划研究为例,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发放问卷,了解公共空间现状资源以及相关使用情况,在现状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总结公共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微空间专项规划研究,主要以增加市民交往空间场所、提高使用频率、减少步行距离为目的,对规划策略、总体空间布局、重要节点控制和实施措施提出建议。空间布局考虑商业用地、居住用地、高等院校、工厂的影响,整体上増加数量、平衡布局、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管理实施层面则通过分析明确了具体分期建设计划,并提出保障实施和维护管理的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小微空间在规划体系中管控策略,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激发城市活力,同时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东部南岸小微空间为例,将理论研究运用实践中,提出具体规划策略,为今后城市小微空间规划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周琪[3](2021)在《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 ——以新北川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各种灾害频发,灾后重建逐渐成为一项常态化的规划工作。从灾后重建研究现状来看,灾后重建规划随着重建经验的累积,灾后重建规划理论、规划模式等逐步完善,由于重建规划本身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等特殊性,重建规划工作仍然存在思考不够全面的地方,比如忽略了居民的情感记忆。虽然灾后重建为灾区居民建设了一座座新的建筑物,但是新建城市却空有骨架而缺乏城市的灵魂,即缺乏情感记忆。论文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视角,运用调查研究法、理论分析法以及工程实践法,分析了情感记忆理论的相关概念、情感记忆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灾后重建城市规划的情感记忆,找到了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情感记忆的载体以及策略方法,最后再运用到城市设计之中去进行多种途径的运用。基于情感记忆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明确情感记忆的要素,不同城市居民的情感记忆要素根据地域文化、地域环境存在差异,需要对待规划城市居民的情感记忆元素进行分析提炼。本文基于情感记忆理论对新北川巴拿周边地块做城市设计,就需要对北川居民的情感记忆要素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根据调查结果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将提取的关于羌族民族文化、北川历史文化、抗震文化等的情感记忆元素运用到街巷尺度、建筑风貌、交通系统、生活空间、生态景观的塑造之中,实现居民情感记忆的再现与重塑,为新北川赋予情感内涵。

李嫣懿[4](2021)在《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兼具自然人工特征的区域,也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生命力的空间。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用地呈现大规模扩张趋势,城市空间格局也不断由城市中心向四周蔓延。城市滨水空间本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用地的挤压,许多建筑开始侵占滨水空间,导致滨水空间出现大量居住建筑,最终使滨水空间的公共性、生态性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特色风貌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对滨水空间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局部层面的规划,还要关注它对城市发展有何促进作用,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如何延续的问题。本论文从环境行为学、景观生态学、“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关理论对滨水空间优化策略的理论支持。结合城市滨水空间的优秀案例,从城市整体、滨水空间以及滨水空间重点地段进行分析,提取案例中理论设计对滨水空间的指导作用,并选择景洪市澜沧江沿岸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滨水建设与自然生态景观维护、生态绿地空间系统构建与优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本论文提出针对景洪市滨水空间的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渗透性,提升滨水空间公共性和文化特色,优化建筑高度分布、分层次控制等措施,并对景洪市澜沧江两岸的绿地空间使用、建筑风貌等相关城市设计要素提出优化建议,对同类型城市滨水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赖歆[5](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规划重点由发展转为更新,作为广大市民的安身之所——社区,其更新成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心之一。传统的社区规划偏重于物质层面,“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更新常常忽略了不同地域社区需求的差异化,尤其当面对具有城市发展的缩影、凝聚上一辈人努力奋斗精神特征的老旧社区时,千篇一律的改造方式磨灭了历史留给我们的特殊印记,淡化了长久居住于此的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他们面对崭新但陌生的社区,本应该满足但似乎又无法感到满足。社区居民才是社区真正的主人,没有人比他们对自己的社区更加熟悉,所以面对老旧社区改造所出现的社区感缺失、更新模式化等问题,在更新过程中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对研究背景和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老旧社区、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及公众参与做了概念界定,并总结出影响社区环境更新的景观要素,以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相关理论两大部分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四个不同城市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出重庆市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批老旧社区进行社区环境景观以及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现状调研,总结社区环境问题与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提出适用于重庆的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以北碚区龙凤三村社区为例,对其进行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的具体实践研究,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第一,根据重庆工业城市的背景,选取修建于70-80年代,曾作为工厂职工宿舍而形成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的角度提取社区环境要素,其包含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居民行为、文化特色。依据这些要素对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征,发现这批老旧社区具备社区布局紧凑、建筑形式体现时代性、道路交通蜿蜒灵活、配套设施陈旧无法满足需求、公共空间层次丰富、社区内乔木茂密绿茵如盖、居民行为因社区内设施与空间的不同而表现差异较大、文化混杂的特征。同时对这一批老旧社区中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调研社区中6个社区公众参与程度处于“安抚”阶段,3个社区处于“通知”阶段,一个社区处于“同伴”阶段、居民满意度与社区更新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居民实际参与的阶段仅为管理运维阶段。第二,基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研究,结合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特征,得出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各阶段适用的方法:前期调研阶段——访谈法,具有开展时间自由、访谈内容灵活的优点;规划设计阶段——问卷调查法,具有耗费时间少、资金少,结果便于量化,方便分析的优点;管理运维阶段——社区陪伴活动,具有可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减少资金消耗,拉近邻里距离、便于营造社区感的优点。第三,提出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应遵从“以人为本、在地活化、民主决策和永续经营”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各阶段不同的方法,就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文化特色七大要素提出相应策略:优化社区布局,美化建筑立面,保障社区交通安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重构公共空间功能,提升绿化环境品质,凝练社区文化主题,并对这七项策略做出更详细的分项说明。第四,以龙凤三村为例,对公众参与前期调研到规划设计两个阶段的方法进行实践,构建适用于龙凤三村的社区更新流程,将传统社区更新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两种流程下得出的更新方案做对比,强调社区更新应优先解决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度高的问题,将安全性、便捷性前置,美观性适当后置,最后对社区更新管理运维阶段提出管理建议。

丛晓雨[6](2020)在《基于多元参与的老城生活性街道非正规性与更新研究 ——以南京红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景平[7](2020)在《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哲学意蕴研究》文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城市规划把握的不准确、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市聚集度高、建设急迫性强等原因,城市建设与发展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离。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城市观的基础上,面对当下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挑战,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逐步形成的系统理论,是引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对于如何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保障、化解了矛盾。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主要内容包括保护历史文化、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优化城市治理理念、确保人民主体利益、落实城市安全、发展智慧城市;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观的运用、中华传统城市建设的智慧传承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城市建设经验的时代继承。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内涵深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重要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论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来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展开详细的分析,对习近平的城市文脉观、规划观、治理观、人民观、安全观、智慧观进行了系统梳理,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中挖掘哲学意蕴,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辩证法思想检视研究主题,进而探讨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内涵价值。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观,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对其重要论述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建设、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更为全球各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邵丽[8](2020)在《Z市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2019年8月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达到近60%,而中小城市的城市化率只有40%左右。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相对短缺、高级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受多种因素制约,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大城市的管理模式,而是要在借鉴大城市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适应中小城市发展的管理模式。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为技术支撑,结合城市规划相关概念,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期的三种城市规划管理模式。在实地考察了Z市规划主管部门的基础上,从机构设定、决策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研究了Z市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管理成效,肯定了现有管理模式取得的成绩,指出了Z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管理主体单一、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过程不够严谨等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Z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主体认识不到位、管理规则不完善以及相关资源配置较为缺乏三个方面。并选取了两个国外中小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先进管理模式及先进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建议Z市通过建立多元主体的参与模式,完善规划决策、协调及控制机制并规范编制、审批及监管流程等措施寻求管理优化路径,提高规划管理水平,旨在期望能够为地方政府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赵斌[9](2020)在《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指出霍华德的Garden City理论及其着作《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他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范围内的规划理论与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虽极具前瞻性、科学性,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很多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导致Garden City理论的内涵不够清晰,导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故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哲学性的思辨,探求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继承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缘由,并提出Garden City理论继承与发展中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性研究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理论背景、指导思想、布局模型和社会城市等方面,发掘出Garden City理论的真正核心其实就是:职住平衡、规模控制、花园体系和城乡融合。其次,本文依托理论中的四个核心特征,将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每类观点下衍生出的主要代表理论与城市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将这些变化后理论与原有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通过分层解读这些实践,分析实践中继承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随着实践发生变化,并寻找出导致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第三,Garden City理论在国外的传承主要体现前三个核心特征,在我国继承中重点凸显城乡关系,并根据原有理论、现代城市思想和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理论。本文将分析现代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相关思想与原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并按照规划特点归纳我国的实践案例,分析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践变化的实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与内容是对目前已有Garden City理论体系与实践的再发掘,基于Garden City理论四大核心特征,通过对衍生理论与本源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本源的差异研究与探讨,更能有效指导Garden City理论在规划理论的体系构建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

颜祥楠[10](2020)在《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应用,现在城市面貌日趋雷同,为此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地方文化的研究。长春是从一个封建边疆城市到现在东北亚的中心城市,这其中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与历史文脉成为了长春发展成大都市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长春市城市规划历史中所存在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影响予以研究,对长春市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战略价值。论文首先通过对长春市的基础概况和相关发展理念以及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探讨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脉络;再通过对城市规划历史中文化分期的演变特征分析,并且对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提出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在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总结长春在国家以及省市的发展机遇。其次,分析长春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挖掘文化对城市发展的理论价值,探讨西方文化对长春市的影响,其次再与其他城市的文化发展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最后是探索长春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前景,包括长春市规划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引领原则,再对长春市文化基因的空间表征进行大胆的构想,最后指出文化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的综合性建议。

二、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思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导向
    1.1 关注空间品质与地域人文精神
    1.2 关注以人为本和生态空间的资源化利用
    1.3 宏观尺度下景观生态格局的设计
2 实证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2.3回归分析
3结语

(2)城市规划中的小微空间规划研究 ——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东岸南段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1.3.1 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
        1.3.2 国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实践局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城市空间中的微小型空间
    2.2 空间社会学中的微小型空间
        2.2.1 公共空间的社会学考察
        2.2.2 微小型空间的社会学意义
    2.3 环境心理学中的微小型空间
        2.3.1 公共空间中的环境心理学理论
        2.3.2 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心理需求
        2.3.3 微小型空间的环境心理学意义
    2.4 城市病理学中的微小型空间
        2.4.1 当代典型城市病
        2.4.2 微小型空间在城市病治理中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规划中的小微空间本质
    3.1 城市小微空间的概念
        3.1.1 小微空间的定义
        3.1.2 小微空间的特征
        3.1.3 小微空间的分类
    3.2 小微空间的哲学思考
        3.2.1 空间属性
        3.2.2 空间伦理
        3.2.3 空间人文
    3.3 小微空间的城市意义
        3.3.1 激发城市活力
        3.3.2 舒解市民压力
        3.3.3 调适城市空间
    3.4 本章小结
4 小微空间在城市规划中的管控
    4.1 总体规划中小微空间的管控
        4.1.1 小微空间纳入总体规划
    4.2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4.2.1 服务半径
        4.2.2 数量管控
        4.2.3 适宜位置
    4.3 小微空间专项规划
        4.3.1 规划目标
        4.3.2 空间结构布局
        4.3.3 空间活动引导
        4.3.4 文化传播
    4.4 加强城市设计引导
        4.4.1 构成建筑群族空间
        4.4.2 形成合理有序流线
        4.4.3 构成城市活力形象
    4.5 精心做好小微空间设计
        4.5.1 精准定位
        4.5.2 空间功能分区
        4.5.3 使用功能细化
        4.5.4 小微空间活动氛围营造
    4.6 本章小结
5 都江堰市滨江新区东岸南段小微空间专项规划研究
    5.1 规划背景
    5.2 概况及现状分析
        5.2.1 滨江新区整体概况
        5.2.2 滨江新区公共空间概况
    5.3 规划理念
    5.4 规划策略
        5.4.1 形成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
        5.4.2 合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5.4.3 激发城市活力
        5.4.4 丰富城市历史文化
    5.5 城市小微空间总体空间布局
    5.6 重要节点控制
    5.7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 ——以新北川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城市规划中的情感记忆
    2.1 情感记忆相关概念
        2.1.1 情感心理
        2.1.2 记忆心理
        2.1.3 情感记忆
    2.2 情感记忆与城市规划
        2.2.1 城市规划的情感记忆
        2.2.2 重大事件与城市规划
        2.2.3 城市规划的情感记忆塑造
        2.2.4 城市特色与城市规划
    2.3 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2.3.1 灾后重建规划特殊性
        2.3.2 灾后重建规划理念
        2.3.3 灾后重建规划的策略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典型案例中的情感记忆
    3.1 典型国内案例
        3.1.1 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3.1.2 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3.1.3 独克宗古城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3.2 典型国外案例
        3.2.1 波兰华沙战后重建的情感记忆
        3.2.2 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情感记忆
        3.2.3 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灾后规划的情感记忆
    3.3 思考与启发
        3.3.1 典型案例总结与思考
        3.3.2 典型案例对新北川规划启发
4 北川情感记忆调查与分析
    4.1 新北川灾后重建规划回顾
        4.1.1 规划背景与思想
        4.1.2 规划管理策略
        4.1.3 规划实施与现状
    4.2 北川情感记忆调查
        4.2.1 北川城市记忆要素
        4.2.2 城市记忆调查
    4.3 北川情感记忆调查分析
        4.3.1 空间记忆
        4.3.2 生活记忆
        4.3.3 文化记忆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情感记忆的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
    5.1 城市设计背景
        5.1.1 灾后重建规划的必需阶段
        5.1.2 集中建设期后的规划完善
        5.1.3 强化情感记忆
    5.2 规划设计思想
        5.2.1 传承羌风特色
        5.2.2 丰富情感空间
        5.2.3 强化城市记忆轴
    5.3 城市设计策略
        5.3.1 再创原味生活空间
        5.3.2 街巷尺度把握
        5.3.3 构建便捷交通系统
        5.3.4 延续民族建筑风貌
        5.3.5 塑造本土化生态景观
    5.4 基于情感记忆的地块设计概念性方案
        5.4.1 区位分析
        5.4.2 功能布局
        5.4.3 空间格局
        5.4.4 交通组织
        5.4.5 建筑风貌
        5.4.6 景观空间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6.3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老北川城市情感记忆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滨水空间更新发展分析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滨水空间
        2.1.2 “城市双修”
        2.1.3 生态文明理念
    2.2 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2.2.1 国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2.2.2 国内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利用分析
        2.2.3 城市更新与滨水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2.2.5 滨水空间岸线利用分析
    2.3 与滨水空间相关理念
        2.3.1 “田园城市”
        2.3.2 景观生态学
        2.3.3 城市意象五要素
        2.3.4 公共性理念分析
        2.3.5 环境行为学
        2.3.6 山水型城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水空间优化引导分析
    3.1 滨水空间与城市关系
        3.1.1 滨水空间与城市发展关系
        3.1.2 河流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3.1.3 滨水城市空间形态
    3.2 滨水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关系分析
        3.2.1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绿道系统相结合
        3.2.2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相结合
        3.2.3 案例分析总结
        3.2.4 城市滨水空间形态分类
    3.3 滨水空间特征分析
        3.3.1 对人群的共享性
        3.3.2 对城市的可识别性
        3.3.3 对空间的延续性
        3.3.4 对生态的促进性
        3.3.5 对多元文化的兼容性
    3.4 城市滨水空间案例分析
        3.4.1 广州市滨水空间研究—以海珠广场、林则徐公园、花城广场为例
        3.4.2 桂林市滨水空间分析—以两江四湖片区为例
        3.4.3 南宁市江南区滨江公园为例
        3.4.4 案例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4.1 景洪市滨水区域发展概况
        4.1.1 景洪城发展
        4.1.2 景洪城市空间布局
        4.1.3 景洪市澜沧江沿岸发展演变
        4.1.4 景洪城市水系现状情况
        4.1.5 景洪市绿道系统与水系结合情况
    4.2 景洪市规划分析
        4.2.1 上位规划分析
        4.2.2 城市现状水系布局用地与规划对比分析
    4.3 滨水区域现状岸线功能分析
        4.3.1 澜沧江两岸规划政策引导
        4.3.2 澜沧江两岸总体利用分析
        4.3.3 景洪市滨江住区开发分析
    4.4 景洪市滨水空间现状问题
        4.4.1 城市与水体整体连结性较差
        4.4.2 滨水空间用地功能混乱、自身特色消失
        4.4.3 重点区域不突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分析
    5.1 滨水空间整体开发策略分析
        5.1.1 滨水空间设计原则分析
        5.1.2 滨水空间规划原则与布局
        5.1.3 城市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5.2 滨江地区空间更新要素策略
        5.2.1 尺度的适宜性
        5.2.2 视觉的优美性
        5.2.3 空间的有序性
    5.3 滨江地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
        5.3.1 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
        5.3.2 构建纵向滨水空间渗透性
        5.3.3 提升滨水区域公共性
        5.3.4 强化城市自身文化
        5.3.5 优化滨水空间建筑高度
        5.3.6 滨水空间驳岸特色化设计
        5.3.7 重点地段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语
    6.2 结论
    6.3 反思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增量规划到存量更新
        1.1.2 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
        1.1.3 老旧社区的更新契机
        1.1.4 老旧社区更新的新途径
    1.2 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2.1 国外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社区与老旧社区
        1.4.2 社区环境
        1.4.3 景观更新
        1.4.4 公众参与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基础
    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研究
        2.1.1 社区营造理论
        2.1.2 市民阶梯理论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2.1.4 社区自组织理论
    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与方法研究
        2.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
        2.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方法
    2.3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理论研究
        2.3.1 人居环境理论
        2.3.2 文化景观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典型案例研究
    3.1 英国卡迪夫伊利社区
        3.1.1 社区更新背景
        3.1.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1.3 启示
    3.2 厦门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
        3.2.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2.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2.3 启示
    3.3 上海莲花公寓社区微更新
        3.3.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3.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3.3 启示
    3.4 武汉水陆社区微改造
        3.4.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4.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4.3 启示
    3.5 小结
第4章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及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查
    4.1 重庆老旧社区形成原因与分布情况
    4.2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4.2.1 社区改造情况
        4.2.2 社区布局
        4.2.3 建筑形式
        4.2.4 道路交通
        4.2.5 配套设施
        4.2.6 公共空间
        4.2.7 绿化形式
        4.2.8 居民行为
        4.2.9 文化特色
    4.3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特征
        4.3.1 社区布局
        4.3.2 建筑形式
        4.3.3 道路交通
        4.3.4 配套设施
        4.3.5 公共空间
        4.3.6 绿化形式
        4.3.7 居民行为
        4.3.8 文化特色
    4.4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研
        4.4.1 参与程度
        4.4.2 参与方式
        4.4.3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
    4.5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总结
    4.6 小结
第5章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5.1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
        5.1.1 以人为本
        5.1.2 在地活化
        5.1.3 民主决策
        5.1.4 永续经营
    5.2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法
        5.2.1 访谈法——前期调研阶段
        5.2.2 问卷调查法——规划设计阶段
        5.2.3 社区陪伴活动——管理运维阶段
    5.3 优化社区布局
        5.3.1 建筑闲置空间再利用
        5.3.2 引入商住混合模式
    5.4 美化建筑立面
        5.4.1 墙体去污修缮
        5.4.2 立面装饰规范化
    5.5 保障社区交通安全
        5.5.1 人行交通安全维护
        5.5.2 规范化共享停车
        5.5.3 社区交通管理
    5.6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5.6.1 老旧设施换新
        5.6.2 配套设施补充
    5.7 重构公共空间功能
        5.7.1 制约“圈地”行为,归私于公
        5.7.2 增加活动、休憩场地
        5.7.3 现有空间功能复合式发展
    5.8 提升绿化环境品质
        5.8.1 选择性利用乡土植物
        5.8.2 丰富季相变化、增添质感
        5.8.3 绿化、美化“弱势”区域
    5.9 凝练社区文化主题
        5.9.1 文化元素再表达
        5.9.2 场所记忆重现
    5.10 小结
第6章 公众参与的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
    6.1 社区概况
    6.2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构建
        6.2.1 传统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6.2.2 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6.2.3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
    6.3 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6.3.1 社区布局
        6.3.2 建筑形式
        6.3.3 道路交通
        6.3.4 配套设施
        6.3.5 公共空间
        6.3.6 绿化形式
        6.3.7 居民行为
        6.3.8 文化特色
        6.3.9 现状总结
    6.4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向
        6.4.1 配套设施换新与增加
        6.4.2 公共空间翻新与再利用
        6.4.3 植物层次梳理与增绿添彩
        6.4.4 在地文化挖掘与重塑
    6.5 更新方案设计
        6.5.1 规划布局调整
        6.5.2 示范点更新
    6.6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
        6.6.1 问卷调查法
        6.6.2 访谈法
        6.6.3 居民更新意见总结
    6.7 更新方案修改
        6.7.1 规划布局再调整
        6.7.2 示范点更新措施调整
    6.8 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6.8.1 方案侧重点说明
        6.8.2 示范点方案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6.8.3 结果分析
    6.9 社区管理建议
        6.9.1 管理组织建议
        6.9.2 活动组织建议
    6.10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哲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文献史料研究
        1.4.2 系统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观
        2.1.1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2.1.2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理念基础
        2.1.3 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2.1.4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指向
    2.2 中国传统城市建设智慧的传承
        2.2.1 儒家思想——天人合一
        2.2.2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2.2.3 历朝律法——依法治城
    2.3 党的领导人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研究
        2.3.1 毛泽东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3.2 邓小平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3.3 江泽民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3.4 胡锦涛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4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3.1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
        3.1.1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背景
        3.1.2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政策背景
        3.1.3 破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背景
    3.2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3.2.1 习近平的城市文脉观
        3.2.2 习近平的城市规划观
        3.2.3 习近平的城市治理观
        3.2.4 习近平的城市人民观
        3.2.5 习近平的城市安全观
        3.2.6 习近平的城市智慧观
    3.3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3.3.1 与时俱进中彰显时代创新
        3.3.2 坚定不移中坚持人民立场
        3.3.3 守住传统中重视文化烙印
        3.3.4 整体协同中打造发展效能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其哲学意蕴研究
    4.1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哲学意蕴
        4.1.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意蕴
        4.1.2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哲学意蕴
        4.1.3 “遵循客观规律”的哲学意蕴
    4.2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
        4.2.1 联系的观点
        4.2.2 发展的观点
        4.2.3 矛盾的观点
    4.3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4.3.1 蕴含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观点
        4.3.2 蕴含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观点
    4.4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展现了唯物史观的观点
        4.4.1 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4.4.2 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观点
        4.4.3 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4.5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哲学意蕴的当代价值
    5.1 理论价值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观
        5.1.2 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1.3 理解和运用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
    5.2 实践价值
        5.2.1 夯实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5.2.2 优化了共荣共建共享现代城市的实践路径
        5.2.3 统筹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均衡性
        5.2.4 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着力点
        5.2.5 推动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实步伐
    5.3 本章小结
6 实践与探索
    6.1 雄安新区——开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路径
    6.2 特色小镇——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新道路
    6.3 北京城市规划——指导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附录

(8)Z市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一)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管理
    二、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演变历程及发展模式
    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演变历程
        (一)第一阶段:权力集中统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权力局部下放阶段
        (三)第三阶段:权力普遍分散阶段
        (四)第四阶段:权力主体多元化阶段
    二、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主要发展模式
        (一)指令型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二)经营型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三)服务型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第三章 Z市规划管理现状
    一、Z市简介
    二、Z市城市规划管理现状
        (一)规划主管部门设置
        (二)规划决策机制设置
        (三)规划管理工作流程
    三、Z市城市规划管理成效
        (一)城市规划管理日益精细
        (二)城市规划协力效应更加突出
        (三)城市布局、功能更加完善
第四章 Z市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Z市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主体参与度不高
        (二)机制失灵
        (三)流程滞后
    二、Z市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规划管理主体认识不到位
        (二)规划管理制度不完善
        (三)缺少相应的资源配置
第五章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经验与启示
    一、美国小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研究
    二、英国城市规划管理研究
    三、经验与启示
        (一)管理主体多元化,强调公众参与
        (二)管理机制法制化,强调制度保障
        (三)实施过程理性化,强调公共服务
第六章 Z市城市规划管理优化策略与建议
    一、建立多主体参与模式
        (一)多元参与、共同治理
        (二)提高管理主体专业化水平
        (三)转变政府角色、调整政府职能
        (四)提高公众参与力度
    二、完善管理机制
        (一)完善决策机制
        (二)完善协调机制
        (三)完善控制机制
    三、规范管理过程
        (一)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二)优化行政审批模式
        (三)严肃批后监督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后记

(9)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理论研究背景
        1.2.2 实践发展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
    2.1 Garden City理论的背景溯源
        2.1.1 孕育Garden City理论的环境
        2.1.2 霍华德认为的城市核心问题
    2.2 Garden City理论城市规模的控制
        2.2.1 一座Garden City的城市规模
        2.2.2 Garden City的城市增长原则
        2.2.3 有序组织的社会城市
    2.3 Garden City理论的城市布局
        2.3.1 城市用地布局
        2.3.2 农业用地布局
    2.4 Garden City理论的城乡模式
        2.4.1 改变目前城乡模式的“万能钥匙”
        2.4.2 霍华德的城乡观——“三磁铁”理论
    2.5 Garden City的核心特征
        2.5.1 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2.5.2 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2.5.3 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2.5.4 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2.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继承之源
3.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3.1 职住平衡的理论演变
        3.1.1 职住特征的研究综述
        3.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3.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3.2 实践演变
        3.2.1 “职住平衡”的两座Garden City
        3.2.2 职住明确的第一代新城——哈罗
        3.2.3 职住综合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
        3.2.4 职住失衡的伦敦老城与相关城市政策
    3.3 职住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3.3.1 城市层面
        3.3.2 区域层面
        3.3.3 城市政策
    3.4 Garden City理论与职住实践的差异对比
        3.4.1 职住城乡平衡与城市平衡
        3.4.2 职住单点平衡至多点平衡
        3.4.3 职住空间联系步行至车行
    3.5 影响Garden City职住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3.5.1 理论继承之变
        3.5.2 实践发展之变
    3.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在职住特征的发展之变
4.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4.1 社会城市的理论演变
        4.1.1 社会城市的研究综述
        4.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4.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4.2 实践演变
        4.2.1 圈层疏解的大伦敦规划
        4.2.2 郊区疏解的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4.2.3 指状疏解的大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4.2.4 统筹控制的大莫斯科规划
    4.3 社会城市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4.3.1 核心思想
        4.3.2 区域层面
        4.3.3 城市层面
    4.4 Garden City理论与社会城市实践的差异对比
        4.4.1 区域的集中与分散
        4.4.2 规模控制与不控制
    4.5 影响Garden City社会城市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4.5.1 理论继承之变
        4.5.2 实践发展之变
    4.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规模控制特征的发展之变
5.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5.1 花园体系的理论演变
        5.1.1 花园体系的研究综述
        5.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5.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5.2 实践演变
        5.2.1 两座Garden City的花园体系
        5.2.2 “城郊新城”的花园体系——汉姆斯特德
        5.2.3 光辉城市的花园体系——昌迪加尔
        5.2.4 绿心城市的花园体系——兰斯塔德
    5.3 花园体系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5.3.1 结构层面
        5.3.2 功能层面
        5.3.3 景观层面
    5.4 Garden City理论与花园体系实践的差异对比
        5.4.1 “花园核心”与核心“花园”
        5.4.2 花园体系与花园景观
        5.4.3 城市花园与区域花园
    5.5 影响Garden City花园体系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5.5.1 理论继承之变
        5.5.2 实践发展之变
    5.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花园体系特征的发展之变
6.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6.1 城乡特征的理论演变
        6.1.1 城乡融合的理论综述
        6.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6.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6.2 实践演变
        6.2.1 “城乡统筹”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6.2.2 “凸显田园”的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6.2.3 “融合生态”的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6.2.4 “乡村特色”的三星田园小镇
    6.3 我国城乡实践的分层解读
        6.3.1 核心思想
        6.3.2 空间层面
        6.3.3 政策层面
    6.4 Garden City理论与我国城乡实践的差异对比
        6.4.1 “城乡融合”与“城乡”融合
        6.4.2 “花园体系”与“田园体系”
        6.4.3 “规模控制”与“增量发展”
        6.4.4 “职住平衡”与“空间平衡”
    6.5 影响Garden City理论城乡融合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6.5.1 理论继承之变
        6.5.2 实践发展之变
    6.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城乡融合特征的发展之变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一: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继承的若干原则
        7.1.1 整体与部分原则
        7.1.2 本质与现象原则
        7.1.3 偶然与必然原则
    7.2 结论二:我国Garden City的实践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7.2.1 职住平衡—职住择优选址,提升交通效率
        7.2.2 规模控制—强化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
        7.2.3 花园体系—注重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空间
        7.2.4 城乡融合—均衡社会结构,城乡共同发展
    7.3 展望
    7.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0)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规划史研究
        1.3.2 城市文化研究
    1.4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的对象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的方法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基础及其分期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
        2.1.2 城市文化
        2.1.3 城市规划历史
        2.1.4 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
        2.1.5 当代城市
        2.1.6 文化发展脉络
    2.2 城市规划历史和城市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市历史理论
        2.2.2 城市文化理论
        2.2.3 城市发展理论
    2.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分期研究
        2.3.1 地理概况
        2.3.2 历史沿革
        2.3.3 研究分期
    2.4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脉络
        2.4.1 边疆集镇时期建设规划的文化(1800-1898)
        2.4.2 外来侵占时期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文化(1898-1949)
        2.4.3 建国后发展时期建设规划的文化(1949-至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梳理及其发展机遇
    3.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梳理
        3.1.1 长春市历史文化遗存挖掘梳理
        3.1.2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特征
        3.1.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的局限性
    3.2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影响因素
        3.2.1 地理因素
        3.2.2 政治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表象存在的问题
        3.3.1 雷同仿袭现象
        3.3.2 长官意志及僵化教条化表现
        3.3.3 盲目崇洋媚外现象
        3.3.4 粗放、外向不精专的品格现象
    3.4 长春市城市发展的机遇
        3.4.1 国家发展政策层面的机遇
        3.4.2 长春市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层面机遇
        3.4.3 长春市在“一主六双”战略下的主体功能区新的发展机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分析
        4.1.1 历史研究价值分析
        4.1.2 多元文化价值分析
        4.1.3 警示作用价值分析
        4.1.4 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4.2 西方文化对长春城市发展的影响
        4.2.1 古典文化
        4.2.2 工业文化
        4.2.3 理性文化
        4.2.4 现代科技
    4.3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比较案例分析
        4.3.1 国外:西班牙毕尔巴鄂市
        4.3.2 国内:青岛市与哈尔滨市
    4.4 文化对长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4.4.1 可持续利用
        4.4.2 提升长春企业竞争力
        4.4.3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探索
    5.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引领促进的原则
        5.1.1 地理环境
        5.1.2 与时俱进演变
        5.1.3 科学性规划
        5.1.4 人本观念
    5.2 长春市规划文化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
        5.2.1 发展战略
        5.2.2 宏观格局引导
        5.2.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5.2.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5.3 长春市规划文化对未来发展的引领建议
        5.3.1 科学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5.3.2 规划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5.3.3 规划中要做到文化的兼容并蓄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思考与分析[J]. 庞拓,张田庆,马秀玲,张洪远,付正权. 城市住宅, 2021(09)
  • [2]城市规划中的小微空间规划研究 ——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东岸南段片区为例[D]. 岳飞益.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 ——以新北川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D]. 周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李嫣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D]. 赖歆. 西南大学, 2021(01)
  • [6]基于多元参与的老城生活性街道非正规性与更新研究 ——以南京红庙为例[D]. 丛晓雨. 东南大学, 2020
  • [7]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哲学意蕴研究[D]. 于景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Z市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研究[D]. 邵丽. 河南大学, 2020(02)
  • [9]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赵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D]. 颜祥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