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型商贸公司自建商业网站的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靳艳峰[1](2020)在《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供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互联网普及速度放缓,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针对性信息服务供给薄弱,带来供需矛盾扩大的风险。一方面区域信息环境的差异,使得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程度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农民素质不同,信息需求不同,对信息的采纳意愿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判断农民信息需求,实现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矛盾,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问题进行研判,发现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及诱因,同时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分别对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动主体视角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决策模型,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均衡模型分析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本文旨在探索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不均衡问题,解决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视角出发,梳理并分析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性和特性,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不均衡问题,分析并找出问题的诱因:即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不足。(2)从客观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有序Probit农村信息服务需求模型,利用偏相关系数法去除含有高重合度信息因素,借助ROC曲线对模型中因素进行检验,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得出影响农村信息客观需求的24个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均与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密切相关,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提供理论依据。(3)从主观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技术接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机制理论以及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构建农村信息主观需求模型,通过引入调节变量,运用探索因子分析法对研究设计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结构方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有关农村信息服务主观需求交互影响因素。从主观感知需求方面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提供了依据。(4)从行动主体视角,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企业、第三方及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各方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影响因素。(5)基于农村信息服务供需的均衡分析模型,依据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现状,结合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如下:(1)在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研判中,考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视角,分别分析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特性和供给特性,揭示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和诱因;从客观视角考虑农村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基于计量经济学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前置偏相关分析和后置ROC曲线检验的农村信息需求Probit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增加前置分析和后置检验环节,不但排除重复信息的干扰,而且提升显着影响因素的可信度,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2)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是一个复杂行为,需要考虑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机制理论和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构建农村信息主观需求理论分析框架,旨在分析行为、心理、信任、创新以及农民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验证农民的年龄和经验特征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本部分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多种理论中演化出相关变量,引入农村信息服务主观需求模型,通过假设验证来自不同理论的变量组之间存在复合交互作用,是对现有农村信息技术主观采纳模型的一种完善和创新。(3)在行动主体视角下研究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中各主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问题。由于当前政府主导模式下市场作用受限,供给效率低下,供需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三方主体协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基于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提出一种政府主导、第三方追随的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通过引入固定成本契约的协调供应链决策,验证了供给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农民接收便捷敏感度、农民反馈便捷敏感度等因素对供给决策的影响,得出理想状态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的最优协同方式,以期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问题。(4)考虑到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实,结合对农村信息服务的主客观需求和供给分析,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模型,探讨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在借鉴现有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基础上,尝试进行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模式创新,基于农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引入数据挖掘算法的思想,从组织模式、信息内容、传播模式、利益分配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关联规则且带有反馈机制的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从分析结果看,提出的基于FP-tree改进的Apriori算法不但降低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而且验证了农民信息需求关联规则的精准性,进一步证明提出模式的有效性。
马晨光[2](2019)在《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将引领区域经济的多极增长。产业与空间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载体,其相互作用的效应必将影响城市群的生长与协同发展。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多数尚未成熟,特别是诸如哈长城市群这类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普遍存在着协同机制薄弱、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协作困难、地方利益至上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等研究背景,以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系统的作用机理、揭示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格局、提出适宜哈长城市群未来空间生长的模式及规划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协同测度—模式选择—实现路径”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城市群空间生长、产业发展、产业与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生长基本组织模式、一般特征、制约与促进因素,以及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与动力要素,进而研究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产业与空间的相关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征解析”——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演化特征的“形”的分析,哈长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发展支撑基础,但尚处于雏形发育与快速发展之间的阶段,属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水平,且核心城市处在集聚为主的发育阶段。通过多样本大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等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等产业要素的演化特征。为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提供基础数据与要素支持,并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基本轮廓”判断和修正依据。“协同测度”——基于系统耦合的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从“形”深入到“质”,研究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首先,通过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分析发现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此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测度模型。遵循“目标统领—原则导向—框架指引—逐层完善”的总体思路,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涵盖产业与空间2个子系统、涉及8个要素和26个指标单元。将哈长城市群划分为105个区县(县级市)级空间作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产业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时序变化、空间分异和演化格局的分析,进而探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为空间生长模式适宜性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模式选择”——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遵循“格局判读—机制指引—原则匹配—导向修正”的技术路线,从“形”和“质”的双重基础、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首先,根据“状态—机理—行为—格局”的链式循环过程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进行判读;其次,分析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作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指引;再次,在选择原则的匹配和目标导向的修正下,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提出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等空间生长模式,并分析其价值内涵和各模式在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生长时序等方面的协同关系。“实现路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实施与规划策略,根据引申讨论和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着眼于对缓解“核心—边缘”空间结构锁定效应、实现“产业—空间”规模效应与协同能力、破解内生动力推动区域与城市发展难题、推进不同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等路径的探索,从总体路径构建和分模式生长策略制定等多个维度,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生长模式实施与规划策略,保障哈长城市群的长远建设以及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东北振兴”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绩效评价》《收缩城市的时空间演化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和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产业与空间要素演变特征和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缺陷,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支撑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升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万磊[3](2019)在《HD酒店用品城招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人民大众物质生活的需求多样化、高端化,对专业化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酒店客房数量的稳步增长,国内酒店用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面对巨大的商机,各种商业地产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自己的专业酒店用品市场。因此,商家竞争激烈,投资促进面临巨大挑战。HD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西南昌本土1994年成立的公司,集团因为战略考虑成立了HD酒店用品城项目组,项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计划成为华中最大的专业型酒店用品采购市场,其中前期开发361亩,总建筑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以下文章中简称酒店用品城项目。准备专业市场最重要的部分是招商,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只有制定可以实施的招商策略并找到符合标准的商家,我们才能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始并继续繁荣。酒店用品城项目地处青山湖区昌安路上,地理位置不算优越,这使项目在招商工作上面临着诸多窘境。本文通过PEST方法对酒店用品市场的优劣势与发现状与前景进行详细剖析,结合STP理论与酒店用品市场招商环境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并精准定位,并以此为依托,制定了相对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根据研究结构,本文从六个板块进行论证和推理,分别为:一、现实研究,从实际发展发现问题所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交代文章篇章布局、中心论点和结论。二、借鉴优秀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奠定后文议论的理论基础。三、综合分析酒店用品城市项目所处环境,设计参考策略。四、依托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明确项目定位。五、在第四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深入分析制定详细的招商策略。六、对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与难关进行预测,设计解决对策。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一次准确梳理,详细分析其优劣势,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意见。
张远圣[4](2019)在《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研究 ——以小赢网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P2P网络借贷为中国中小微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社会实体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新的融资方式,提供了新的服务方式和理念。作为互联网金融的起始年,2013年亦是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但是,中国的相关法律体系以及信用信息系统尚未完善,网贷平台本身也尚未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导致中国问题跑路平台数量不断增加,极大地影响了行业合规有序的发展,同时也给出借人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也困扰着各大平台。2018年,P2P网贷行业迎来了严监管的法规要求,并发布了与在线借贷平台运营相关的各种规则,监管部门将严格整顿目前国内网络借贷行业的混乱局面。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中国网络借贷业平台风险管理现状和监管现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点,探讨了可能存在的漏洞,同时对P2P平台长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实用有效的建议。本文选择中国第一家推荐众安保险承保标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小赢网金为案例分析对象。结合理论研究,探索P2P在线借贷平台值得借鉴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本文从P2P网络借贷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入手,简要介绍了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结合P2P网络贷款的实际情况,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来衡量和预测P2P网贷平台的流动性风险。网贷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发生概率主要受平台自身状况和借款者以及出借人状况的影响。在本文中,选择了网贷平台成交额、收益率、人均投资、人均借款、待偿还的借款人、待收的出借人、资金流动、平均借款期限、贷款余额以及平台等级等十项变量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解释变量的数量减少到三个主成分。然后通过对其进行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到了具体的表达式,模型结果表明:(1)待还成分、投资成分与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发生的概率的大小成负相关,而借款成分与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发生的概率成正相关;(2)X1(成交额)、X3(人均投资)、X5(待还借款人)、X7(借贷余额)、X8(资金流动)等五个自变量与平台的信用成正相关,平台流动性风险发生概率的大小是负相关的;(3)X2(收益率)、X4(人均借款)、X6(待收投资人)、X9(平均借款期限)以及X10(平台等级)等五个自变量与平台信用成负相关,而与平台违约概率的大小成正相关。并且样本内数据集和样本外数据集也分别验证了模型的更高预测准确性,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流动性风险的测量是可行且可靠的。小赢网金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贷款服务,伪装信用增级服务,非法使用客户资金以及过高的资本成本比率。除了近期不良贷款增加外,该平台面临不小的流动性风险。所以,本文从监管机构、网贷平台、投资人与借款人等四个主体角度做出了案例启示,并从市场定位和在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建设中,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刘敏[5](2019)在《苏宁易购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九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零售额达到七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可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具有开放性、无纸化等特点,这一特殊性导致电商审计在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风险,不仅补充了审计风险理论,降低实务中的审计风险,更可以督促电子商务市场健康发展。本文选取目前电商领域发展潜力较大的苏宁易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进行归纳总结,在原有审计理论基础上,结合苏宁易购自身发展情况,分析电商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首先,文章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其次,本文阐述了电子商务理论、审计风险模型和电商企业审计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再次,本文结合苏宁易购O2O经营模式从业务体系、发展战略、盈利模式和内部控制四方面对苏宁易购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据此剖析对该企业审计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分析主要集中于企业经营风险、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以及网络安全与信用风险这四个方面,检查风险主要表现在跨境交易审计证据不易获取、审计人员缺乏IT审计经验及电商审计技术落后这三方面。随后,本文结合上文案例及新收入准则从经营风险、固有风险、内部控制、网络安全与交易风险及检查风险五个角度分析苏宁易购审计风险的成因。最后,针对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成因,本文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防范重大错报风险的角度来讲,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合理评估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以及关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机制;从防范检查风险的角度来讲,审计人员需要加深对电子商务流程的了解,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加强审计软件的应用性,不断优化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目前审计领域对于电商审计的案例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审计理论结合电商企业案例的研究手段进行审计研究,希望对电子商务审计实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柴玥[6](2019)在《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慕课借助互联网在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生产、传递与应用的革新,增强了知识的流动、分享与传播,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边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对于其知识传播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刻认识,使得慕课在开发应用及效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本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5W传播模式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效率与公平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中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素关系与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总结一般规律,指导我国慕课的本土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慕课、知识传播、传播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划分慕课知识传播要素,从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发展的角度,结合慕课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绘制传播模式图。研究指出,在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下,“学生中心”的模式特性使主体与客体关系发生多角色转化;“网络场景”的模式特性使传播渠道影响内容,形成多学科知识关联网络;“交互学习”的模式特性使慕课知识“狭义-广义”的两层传播效果通过效率与公平程度得以探测。我国慕课发展一方面受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一般规律的影响,一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在主体与客体方面,应深化混合教学改革,促进慕课教学主体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增强技术保障,改善教师开发及应用慕课的便利性;加快学分认证,提升客体学习投入度。在渠道与内容方面,应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系统化国际化战略;挖掘平台服务性功能;加快平台盈利模式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传播效果方面,应完善知识传播支持机制;加强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提升慕课学习的效率与公平。论文形成了如下创新点:首先,基于传播模式理论构建慕课分析框架,提出慕课形成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知识传播模式。其次,从整体评价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研究狭义-广义两层次知识传播效果的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慕课开放数据分析,指出在狭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学业成就潜力巨大,学业过程效率较高,但在广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还没有真正改善不同学习者群体的公平程度。
肖蓉[7](2019)在《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文中指出人造空间既是集体合作的产物,也是集体合作的工具。分工作为集体合作的内生属性,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中心-边缘结构是分工的基本空间组织方式,所有分工主体对节省成本的需求最早引发人造空间的中心-边缘分化。分工也是一个组织结构,需要对剩余权的分配做出有效率的安排,而剩余权的分配方式反过来又会改变组织结构。连接、集聚、生产性组织的兼并拆分、共同体组织的第三方实施是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四种主要方法。城市作为最复杂的人造空间,上述四种方法与中心-边缘结构的相结合是提高城市分工效率的主要路径。论文从分工角度,以空间交易成本为关键变量,通过历史归溯,对中国次大陆上城、市的概念形成、关系演变提出新的解释性研究框架,从中考察南京空间组织中心变迁的脉络;然后采用量化分析工具,着重研究1998-2016年间南京城市在空间交易成本、劳动力分工、连接网络、商业集聚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据此考察新街口研究范围内共同体组织、生产性组织在空间利用上的主要特点。在历史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次大陆的土地资源禀赋塑造了在集体内部、人际关系化交换为主的初始分工方式,剩余权的不对称分配是集体合作的核心问题,并为此发展出最早的组织工具和空间工具。对剩余权不对称分配的控制从一开始就与对定居空间组织中心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分工的规模、范围扩大需要改进组织工具和空间工具,剩余积累的主要来源也从土地逐渐转向商业,它们与中心-边缘结构相结合,衍生出中国次大陆特有的空间组织方式:城郭结构和行政等级化的城体系。工业化之前,城始终是集体合作的空间组织中心;城郭结构则是控制商业剩余权的空间工具,并在南京地区发展出规模最大的城郭空间。但是,商业财政分工的内在不稳定性最终阻碍了集体合作的分工深化。工业化在中国次大陆上的扩散意味着分工的范式转换,需要围绕工业分工进行空间重组,建立新的空间组织中心。作为工业后发国家,国内的集体合作不得不将全球化作为加入国际生产分工的时间窗口,路径选择“租界贸易-国有工业-进口替代+出口加工-离岸生产-互联网商业”。国内城市作为发展工业分工的主要空间载体,新空间组织中心的构建需要首先处理好与历史形成的城郭结构的关系。南京的新空间组织中心不仅未能跳出历史城郭,还因之与产业新区的空间联系松散,多中心结构发展缓慢表现为城市租金相对偏高。其次,新空间组织中心的形成是多元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土地相对价格偏高的约束下,中央、城市两级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实行渐进式放松,并提供连接供给;国内外商人、城市有产者据此调整空间利用方式,塑造了当下南京新街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李科[8](2019)在《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与人类社会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而且重塑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过去20多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从边缘的新兴媒体发展为当之无愧的“主流媒体”,成为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网络媒体政策是党和政府为规范网络媒体运行所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网络媒体的发展,设定了网络媒体运作的种种框架,形塑和建构了网络媒体角色功能、市场产业、生产方式、绩效评价和社会形象。因此,政策研究既是透视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视窗,也是助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无法回避的议题。当前多数网络媒体政策研究成果,要么着眼于宏观的体制机制分析,要么着眼微观的网络传播问题分析,而缺乏从中观视角综合分析政策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融合新闻传播学和公共政策研究相关理论,从中观层面进入我国网络媒体政策过程,研究其制定与实施机制,分析政策供需之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引导。我国在网络低俗内容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犯罪打击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但是在网络媒体内容管控、产业发展等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网络媒体政策演变受到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体制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网络媒体形态高频迭变、网络传播功能日益聚合,需要网络媒体管理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形成具有灵活和融合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受制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分业规制惯性,以及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我国网络媒体存在多头管理和政出多门的现象,相关政策的调整跟不上网络媒体发展节奏。政策供需失衡是推动我国网络媒体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政策过程来看,网络媒体政策供需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密切相关。网络媒体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部分,其政策过程注定由党和政府主导。在政策制定环节,网络媒体政策问题确定主要来自于党的执政需求和政府主管部门对网络传播问题的体认,政策议程创建以“内输入”模式为主,政策方案选择过程中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以各种形式嵌入政策决策。在政策实施环节,形成了双轨运行和多头管理的网络媒体政策实施体制,实施方式以审批准入、内容审查、专项行动、行政约谈等行政手段为主。从政策评估看,我国暂未形成系统的网络媒体政策评估机制,对政策效果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测和后续反馈。综合而言,在这样的政策运行模式之下,党和政府针对网络传播问题可以快速启动政策议程,并形成政策方案,在网络媒体社会性规制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政策运行机制也容易导致对媒介意识形态过度强调、对管控手段过度依赖,造成政策理念窄化、政策选择偏狭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网络传播的扩张而日益明显,掣肘网络媒体发展的情况日益加剧,进而难以持续有效的落实党和政府在网络媒体领域的政策目标。面对网络技术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网络媒体政策亟需适当地调整。基于我国网络媒体政策所处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我国网络媒体政策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更新理念、创新体制、平衡政策结构、科学处理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之间的关系,深度重构政策体系;开放政策过程,形成多元共治模式和主体多元化、完善政策制定机制和决策程序化;健全政策监督机制形成合理的评估体系,全面提升政策质量和执行效率;实现网络媒体政策体系的良性发展。
陈怡伶[9](2018)在《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上虞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贤”作为乡之贤者,是一个区域范围内有德行、有才华、为家乡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贤德之人。我国古代旧乡贤最早发源于汉朝,由中央朝廷和州府衙门按照律例协同管理,并设立宗庙予以祭祀。但随着清朝的灭亡,严格意义上的古代旧乡贤也随之消亡。但乡贤这个群体并未真正消失。20世纪70年代起,民间、新闻界、政法界、学术界等等又开始加强了对他们的关注、重视,乃至支持、扶助。直至2011年,新时代乡贤的概念在我国推广发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实践,在旧乡贤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乡贤的内涵和外延,乡贤文化的定义、内涵和作用,并着重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案例,分析总结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经验。研究发现,上虞区在推动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有:建立乡贤社会组织;出台新时代乡贤衡量标准,开展摸底排查;采用信息化手段,吸引聚集乡贤、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由此,上虞区乡贤们作为“共建共治共享”和“德治自治法治”的重要群体,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样也在矛盾调解、环境保护、学术教育、经济推动、文化发展、政策建议等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上虞区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如:具备先进社会治理理念引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汇聚乡贤、构建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充分扶持乡贤等。但在此过程中,却也暴露出乡贤群体驳杂不均;乡贤参与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体制限制、政府过度干预;乡贤及乡贤组织定位偏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共建共治共享”“德治自治法治”等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借鉴其他地区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由此提出具有推广性和借鉴作用的推进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加强乡贤管理,提升乡贤素质;提高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秉承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破除体制限制;加强乡贤社会组织自我建设等。
龚雪[10](2018)在《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微信营销已经成为诸多消费品尤其是和家庭消费有关的消费产品市场推广的重要方式。在进行营销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微信来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家庭消费品行业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以B公司纸尿裤为研究对象,着眼于B公司微信营销策略的优化与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其次,归纳总结微信营销及其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其次,基于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发展现状,结合外部形势和竞争态势,对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进行SWOT分析,并总结出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的SO战略,基于SO战略的整体框架,提出了改进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的对策建议。得出结论如下:第一,B公司从传统的营销渠道到新型的互联网渠道再到微信营销渠道,从微信营销渠道的结构设计、微商城设计再到微信营销渠道的管理,初步形成的微信营销发展体系。第二,目前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仅仅将微信作为战术性的渠道设计而缺乏战略性的考量,导致B公司纸尿裤的微信营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第三,B公司纸尿裤在微信营销活动中应当侧重实施SO战略。同时,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营销战略体系,需要充分发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中的有效要素作为SO战略的支撑和保障。第四,基于SO战略的整体框架,结合WO战略、ST战略、WT战略中的有效要素,B公司纸尿裤要围绕如下方面来形成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的发展体系:首先,重构微信营销策略,建立科学系统的平台机制;其次,拓展微信营销的推广渠道,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机制;然后,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形成微信营销的闭环生态系统;再次,以用户为核心,提升微信营销的互动性和客户粘性;最后,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微信营销电子商务系统流程化运营。
二、传统型商贸公司自建商业网站的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型商贸公司自建商业网站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 农村信息环境评价相关研究 |
2.3 农村信息需求相关研究 |
2.3.1 农村信息获取相关研究 |
2.3.2 农村信息服务采纳相关研究 |
2.4 农村信息服务相关研究 |
2.4.1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相关研究 |
2.4.2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判: 需求侧与供给侧 |
3.1 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侧分析 |
3.1.1 主体对农村信息服务一般性需求 |
3.1.2 主体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特性 |
3.2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侧分析 |
3.2.1 农村信息服务一般性供给 |
3.2.2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特性 |
3.3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判 |
3.3.1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矛盾 |
3.3.2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诱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侧分析: 客观视角 |
4.1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分析模型 |
4.2.1 变量设计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模型构建 |
4.3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收集 |
4.3.2 假设检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侧分析: 主观视角 |
5.1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2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分析模型 |
5.2.1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5.2.2 变量测量与量表设计 |
5.2.3 预调查信度效度检验 |
5.2.4 模型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实证分析 |
5.3.1 基于技术接受理论的影响分析 |
5.3.2 需求主体特征的间接影响分析 |
5.3.3 基于几种相关理论的影响分析 |
5.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侧分析: 行动主体视角 |
6.1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行动主体分析 |
6.1.1 行动主体主导模式分析 |
6.1.2 行动主体服务部门调查 |
6.2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服务供给流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 |
6.3 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构建 |
6.3.1 供给问题描述 |
6.3.2 分散决策模型 |
6.3.3 集中决策模型 |
6.3.4 供应链协调模型 |
6.4 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验证及分析 |
6.4.1 供给模型检验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供需均衡视角 |
7.1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
7.1.1 供需均衡模型 |
7.1.2 供需失衡成因 |
7.1.3 解决对策分析 |
7.2 现有服务模式借鉴与思考 |
7.2.1 现有模式借鉴 |
7.2.2 现有模式思考 |
7.3 供需均衡的服务模式创新 |
7.3.1 均衡模式内涵 |
7.3.2 均衡模式构建 |
7.3.3 模式实现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农民信息需求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农民信息服务采纳意愿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 |
1.1.2 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 |
1.1.3 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哈长城市群 |
1.3.2 城市群空间生长 |
1.3.3 协同发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群空间发展与生长 |
2.1.1 城市群空间发展理论 |
2.1.2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组织模式 |
2.1.3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一般特征 |
2.1.4 城市群空间的生长动力与促进因素 |
2.2 产业发展与集聚扩散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 |
2.2.3 产业集聚扩散的动力要素 |
2.3 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 |
2.3.1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产业阶段与空间要素的演化模式 |
2.3.3 产业优化与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
2.3.4 产业组织与空间生长的趋势判断 |
2.4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与技术方法 |
2.4.1 协同理论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
2.4.2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路径 |
2.4.3 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的演化 |
3.1 哈长城市群基础概况 |
3.1.1 哈长城市群历史演进过程 |
3.1.2 哈长城市群发展基础 |
3.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分析 |
3.2.1 哈长城市群发育阶段识别 |
3.2.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
3.2.3 核心城市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
3.3 哈长城市群空间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3.3.1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 |
3.3.2 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 |
3.3.3 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 |
3.3.4 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 |
3.4 哈长城市群产业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3.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
3.4.2 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 |
3.4.3 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 |
3.4.4 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 |
4.1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的理论构建 |
4.1.1 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 |
4.1.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
4.1.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测度模型 |
4.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层次框架 |
4.2.2 多维指针集成及要素层构建 |
4.2.3 指标层构建与内涵解析 |
4.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单元选取 |
4.3.2 数据来源与校正 |
4.3.3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4 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 |
4.3.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4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4.1 协同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
4.4.2 协同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4.4.3 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格局 |
4.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差异成因 |
4.5.1 群域发育水平与外向能力相对滞后 |
4.5.2 产业分工与地域合作程度有待优化 |
4.5.3 城市间扩张与收缩并存的发展分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
5.1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判读 |
5.1.1 哈长城市群的全域空间生长格局 |
5.1.2 哈长城市群的局域空间生长格局 |
5.2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 |
5.2.1 空间禀赋的先导与规制 |
5.2.2 产业组织的联动与传导 |
5.2.3 交通联系的支撑与促动 |
5.2.4 行政边界的异化与疏导 |
5.2.5 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调控 |
5.3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思路 |
5.3.1 空间生长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2 空间生长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3 空间生长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
5.4.1 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模式 |
5.4.2 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模式 |
5.4.3 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模式 |
5.4.4 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模式 |
5.4.5 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模式 |
5.5 空间生长模式的关系与价值内涵 |
5.5.1 各空间生长模式之间的协同关系 |
5.5.2 空间生长模式的价值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实施策略 |
6.1 空间生长路径总构 |
6.1.1 重点培育与适度平衡 |
6.1.2 群域外向型网络构建 |
6.1.3 群域多级中心融合 |
6.1.4 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 |
6.2 核心城市内优外联的生长策略 |
6.2.1 都市区核心圈层的优化生长重点 |
6.2.2 都市区外围圈层的拓展生长重点 |
6.2.3 两核相向生长的示范区建设重点 |
6.3 次级中心集聚组合的合作策略 |
6.3.1 组合城市合作互补式发展路径 |
6.3.2 城郊组团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
6.3.3 跨越生长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
6.4 边缘地区精明收缩的培育策略 |
6.4.1 精明收缩的空间培育路径 |
6.4.2 产业转型与新生的精确化引导 |
6.4.3 产业集群与融合的精细化培育 |
6.4.4 空间储备与生长的精明化管控 |
6.5 生长轴带沿线拓展的统筹策略 |
6.5.1 交通联系通道的轴带统筹 |
6.5.2 产业集聚融合的体系统筹 |
6.5.3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统筹 |
6.6 各功能区异类等值的要素调配策略 |
6.6.1 产业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
6.6.2 空间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HD酒店用品城招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专业市场的研究现状 |
2.2 专业市场招商的相关理论 |
2.2.1 招商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
2.2.2 招商市场定位 |
2.2.3 营销策略组合理论 |
3 酒店用品城项目的招商环境分析 |
3.1 宏观层面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中观层面环境分析分析 |
3.2.1 南昌商业环境分析 |
3.2.2 五种竞争力的分析 |
3.3 微观层面环境分析 |
3.3.1 公司项目概述 |
3.3.2 项目优势分析 |
3.3.3 集团能力分析 |
3.4 SWOT分析 |
4 HD酒店用品城项目定位 |
4.1 产品定位 |
4.2 市场定位 |
4.3 客户定位 |
5 HD酒店用品城项目的招商策略组合 |
5.1 招商工作的产品策略 |
5.2 招商工作的租金策略 |
5.3 招商工作的渠道策略 |
5.4 招商工作的促销策略 |
6 HD酒店用品城项目招商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牵头成立南昌酒店用品行业协会 |
6.2 举行“品牌万里行”活动 |
6.3 招商的后续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研究 ——以小赢网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P2P的起源特征 |
1.2.2 关于P2P的风险问题 |
1.2.3 关于P2P的风险识别 |
1.2.4 关于P2P的风险测度 |
1.2.5 关于P2P的风险管控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平台经济理论 |
2.1.1 网络经济 |
2.1.2 双边市场 |
2.1.3 长尾效应 |
2.1.4 挤兑效应 |
2.1.5 马太效应 |
2.1.6 信息不对称 |
2.1.7 帕累托法则 |
2.1.8 网络的外部性 |
2.2 风险测度理论 |
2.2.1 传统风险测度方法 |
2.2.2 现代风险测度方法 |
2.2.3 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中国P2P网络借贷业的发展及其风险状况 |
3.1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沿革 |
3.1.1 萌芽阶段(2007 年—2009 年) |
3.1.2 井喷阶段(2010 年—2014 年) |
3.1.3 整合阶段(2015 年至今) |
3.2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主要运营模式 |
3.2.1 无担保纯线上信息中介模式 |
3.2.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
3.2.3 担保公司担保模式 |
3.2.4 P2P+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 |
3.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类型 |
3.3.1 外部风险 |
3.3.2 内部风险 |
3.4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现状 |
3.4.1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监管机制 |
3.4.2 我国现行网贷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3.4.3 我国现行网贷监管机制缺位的原因 |
第四章 小赢网金平台概况与风险分析 |
4.1 平台基本概况 |
4.2 主营业务及产品介绍 |
4.2.1 货币基金 |
4.2.2 网贷标的 |
4.3 小赢网金运营模式分析 |
4.3.1 资产端分析 |
4.3.2 资产端风险评估 |
4.4 小赢网金风险控制分析 |
4.4.1 风险评估流程 |
4.4.2 风险预警管理及报告 |
4.4.3 贷后催收情况 |
4.4.4 风险管理架构 |
第五章 小赢网金平台风险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指标选取与处理 |
5.3 主成分分析 |
5.3.1 相关性检验与多重共线性判定 |
5.3.2 KMO与 Bartlett检验 |
5.3.3 主成分分析 |
5.3.4 确定因子载荷矩阵 |
5.4 构建Logistic模型 |
5.4.1 求主成分F的关系式 |
5.4.2 建立逻辑回归模型 |
5.4.3 模型的预测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P2P风险管控的启示与建议 |
6.1 案例启示 |
6.1.1 监管机构 |
6.1.2 网贷平台 |
6.1.3 出借人 |
6.1.4 借款人 |
6.2 完善建议 |
6.2.1 市场定位 |
6.2.2 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行业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行业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苏宁易购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2章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理论概述 |
2.1 电子商务理论 |
2.1.1 电子商务含义及特征 |
2.1.2 电子商务基本模式及交易流程 |
2.2 审计风险含义及组成要素 |
2.2.1 审计风险含义 |
2.2.2 审计风险组成要素 |
2.3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工作内容与特点 |
2.3.1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工作内容 |
2.3.2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工作特点 |
第3章 苏宁易购发展现状及审计风险 |
3.1 苏宁易购简介 |
3.2 苏宁易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2.1 苏宁易购业务体系 |
3.2.2 苏宁易购发展战略 |
3.2.3 苏宁易购盈利模式 |
3.2.4 苏宁易购内部控制 |
3.3 苏宁易购审计风险 |
3.3.1 苏宁易购重大错报风险 |
3.3.2 苏宁易购检查风险 |
第4章 苏宁易购审计风险成因 |
4.1 重大错报风险成因 |
4.1.1 经营风险方面的成因 |
4.1.2 固有风险方面的成因 |
4.1.3 控制风险方面的成因 |
4.1.4 网络安全与信用风险方面的成因 |
4.2 检查风险成因 |
4.2.1 跨境电商审计要素变化大 |
4.2.2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较低 |
4.2.3 电商审计软件应用性不足 |
第5章 苏宁易购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
5.1 重大错报风险防范措施 |
5.1.1 经营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5.1.2 固有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5.1.3 控制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5.1.4 网络与信用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5.2 检查风险防范措施 |
5.2.1 规范跨境交易审计程序 |
5.2.2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
5.2.3 加强电商审计软件应用性 |
5.2.4 优化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慕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慕课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慕课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问题及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慕课 |
1.3.3 知识传播 |
1.3.4 传播模式 |
1.4 理论基础 |
1.4.1 5W传播模式理论 |
1.4.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1.4.3 教育效率与公平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2 技术路线 |
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构建 |
2.1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划分 |
2.1.1 5W模式下的知识传播基本要素 |
2.1.2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的三层次 |
2.2 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 |
2.2.1 “教师中心线性传播”的传统知识传播模式 |
2.2.2 “师生互动资源开放”的远程知识传播模式 |
2.3 “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解析 |
2.3.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 |
2.3.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阐释 |
2.3.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特点 |
2.4 小结 |
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
3.1 教师主体性的功能翻转 |
3.1.1 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
3.1.2 由教学向导学的功能拓展 |
3.1.3 主体隐性作用实现渠道 |
3.2 学习者客体中心性的确立 |
3.2.1 知识传播过程前期 |
3.2.2 知识传播过程中期 |
3.2.3 知识传播过程后期 |
3.3 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
3.3.1 教师可成为媒介学习者 |
3.3.2 教师可成为知识学习者 |
3.3.3 学习者可成为局部教学主体 |
3.4 小结 |
4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渠道与内容分析 |
4.1 慕课知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 |
4.1.1 三大主流慕课平台的发展模式 |
4.1.2 新型慕课平台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
4.1.3 慕课学位教育推进举措 |
4.2 慕课知识传播内容的多学科关联 |
4.2.1 课程关联网络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2.2 课程关联网络中心节点 |
4.2.3 课程关联网络局部核心节点 |
4.2.4 课程关联网络的跨学科属性 |
4.3 渠道与内容的相互影响及其效果 |
4.3.1 互联网属性与知识单元化 |
4.3.2 用户服务与知识持续学习 |
4.3.3 产权政策与知识共享 |
4.4 小结 |
5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效果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效果的两层次特性 |
5.1.2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慕课两层次效果分析 |
5.1.3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分析框架图 |
5.2 效率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狭义效果分析 |
5.2.1 慕课学业成就分析 |
5.2.2 慕课学业过程分析 |
5.3 公平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广义效果分析 |
5.3.1 慕课知识传播的机会公平分析 |
5.3.2 慕课知识传播的过程公平分析 |
5.3.3 慕课知识传播的结果公平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知识传播模式优化的慕课本土化发展对策 |
6.1 持续激发慕课主客体活力 |
6.1.1 慕课知识传播主客体现存问题 |
6.1.2 我国慕课主客体活力激发措施 |
6.2 强化慕课渠道内容联动 |
6.2.1 知识传播渠道与内容的现存问题 |
6.2.2 渠道与内容联动机制完善路径 |
6.3 提升慕课知识传播效果 |
6.3.1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现存问题 |
6.3.2 促进慕课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建议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城市分工深化 |
1.1.2 交易成本攀升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 |
1.1.3 互联网商业正在成为城市中心地区分工演进的新动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和时间段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体系研究 |
1.5.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1.5.3 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结构研究 |
1.5.4 相关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空间交易成本与中心-边缘结构 |
2.1 空间上的并存,时间上的继起 |
2.2 从分工角度研究中心-边缘结构 |
2.2.1 分工是人类集体合作的内生属性 |
2.2.2 分工的关键问题是降低成本 |
2.2.3 空间交易成本 |
2.2.4 组织的关键问题是剩余权的不对称分配 |
2.2.5 中心-边缘结构是分工的基本空间组织方式 |
2.3 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四种方法 |
2.3.1 连接 |
2.3.2 集聚 |
2.3.3 生产性组织的兼并拆分 |
2.3.4 共同体组织的第三方实施 |
2.4 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中心-边缘结构 |
2.4.1 自组织分工与有计划分工 |
2.4.2 自组织分工的中心-边缘结构 |
2.4.3 有计划分工的中心-边缘结构 |
第三章 土地财政的分工与集聚的萌芽 |
3.1 定居的出现 |
3.2 初始要素禀赋决定初始分工方式 |
3.2.1 美索不达米亚的初始分工方式 |
3.2.2 中国次大陆的初始分工方式 |
3.3 礼器的组织试验 |
3.3.1 组织试验一:辽河流域 |
3.3.2 组织试验二:长江下游 |
3.3.3 组织试验三:黄河中游 |
3.3.4 组织试验四:江汉平原、黄河上游、黄河下游 |
3.4 青铜礼器的分工 |
3.4.1 青铜礼器的发明(二里头) |
3.4.2 青铜礼器应用于单一集体内部的分工(二里岗) |
3.4.3 邑、国、市的概念出现(殷墟) |
3.4.4 青铜礼器作为大空间尺度下维系集体合作的组织工具(西周) |
3.5 新组织工具的试验 |
3.5.1 组织试验一:管仲+城郭结构的出现 |
3.5.2 组织试验二:孔子+中轴对称 |
3.5.3 组织试验三:商鞅+行政官僚+郡县制 |
3.6 土地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构建 |
3.6.1 新组织工具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实施成本偏高(秦) |
3.6.2 土地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建立(两汉) |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财政的分工和集聚的兴衰 |
4.1 商业财政的组织试验 |
4.1.1 从土地财政向商业财政的转型(东吴) |
4.1.2 北方生产要素与组织工具的移植(东晋) |
4.1.3 商业财政在中等空间尺度下的建立(南朝) |
4.2 商业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构建 |
4.2.1 基于国家安全的商业财政设计(隋) |
4.2.2 商业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建立(唐) |
4.2.3 商业财政的内在不稳定性 |
4.3 商业财政的结构调整 |
4.3.1 商业财政结构调整的组织试验(五代十国) |
4.3.2 海外贸易作为商业财政主要来源的制度化(两宋) |
4.3.3 商业财政对欧亚贸易的高度依赖(元) |
4.3.4 元集庆路与平江路的空间对比分析 |
4.4 商业财政的分工扭曲 |
4.4.1 商业财政的分工扭曲与古典全球化(明) |
4.4.2 明应天府与苏州府的空间对比分析 |
4.4.3 商业财政的内在不稳定性与城市化停滞(清) |
小结 |
第五章 初始工业化与新集聚区位的出现 |
5.1 初始工业化的路径探索和新集聚区位的第一次选择(1864-1911 年) |
5.1.1 国内外商人共同推动的私营工业化 |
5.1.2 洋务官僚主导的官营工业化 |
5.2 私营工业化和新老集聚区位的并存(1911-1927 年) |
5.2.1 私营工业在不同空间的际遇 |
5.2.2 新老产业交替与新老集聚区位的并存 |
5.3 国有工业化的萌芽和新集聚区位的第二次选择(1927-1949 年) |
5.3.1 第一次全球化波动与国有工业化 |
5.3.2 新集聚区位的第二次选择 |
5.4 国有工业化的全面建立和集聚的消解(1949-1978 年) |
5.4.1 第一次全球化逆转 |
5.4.2 计划分工的构建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转型与集聚的强化 |
6.1 工业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与市场主体重现(1978-1988 年) |
6.1.1 国际生产分工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 |
6.1.2 城市改革从放松商业管制开始 |
6.1.3 城市工业转型路径的自下而上探索 |
6.2 两种工业化转型路径的应用和市场重建(1988-1998 年) |
6.2.1 两种工业化转型路径对城市的不同影响 |
6.2.2 进口替代对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
6.3 离岸生产和市场扩大(1998-2008 年) |
6.3.1 离岸生产与外部市场扩大 |
6.3.2 快速城市化和内部市场扩大 |
6.4 全球化波动和互联网商业的兴起(2008-2016 年) |
6.4.1 第二次全球化波动 |
6.4.2 实体市场与互联网商业的此消彼长 |
小结 |
第七章 南京城市空间交易成本特性分析 |
7.1 长三角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概况 |
7.2 城市租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量化计算 |
7.2.1 指标体系的构架 |
7.2.2 研究数据 |
7.2.3 计算公式 |
7.2.4 计算结果 |
7.3 租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分析 |
7.3.1 用波士顿矩阵对19 个城市进行类型划分 |
7.3.2 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城市租金水平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系 |
7.3.3 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城市租金水平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系 |
7.4 租金峰值的位置判断 |
小结 |
第八章 南京城市劳动力分工特性分析 |
8.1 区位熵指标设计 |
8.1.1 区位熵指标设计 |
8.1.2 研究数据 |
8.2 长三角19 个城市工业、第三产业结构分析 |
8.2.1 产业结构的多样化水平分析 |
8.2.2 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分析 |
8.3 南京工业、第三产业结构演变 |
8.3.1 南京工业结构变化分析 |
8.3.2 南京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南京城市连接网络特性分析 |
9.1 基于道路交通的南京城市网络演变 |
9.2 中外四个城市连接网络的对比分析 |
9.2.1 芝加哥与巴塞罗那:用轨道交通改善初始集聚区位的缺陷 |
9.2.2 南京与苏州:用轨道交通强化新老集聚区位之间的连接 |
9.3 新街口研究范围的路径结构分析 |
小结 |
第十章 南京新街口的集聚特性分析 |
10.1 商业服务业的整体空间发展变化 |
10.1.1 初始工业化阶段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864-1949 年) |
10.1.2 国有工业化阶段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949-1978 年) |
10.1.3 工业化转型以来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978-2016 年) |
10.1.4 消费需求的空间分析 |
10.2 新街口土地交易成本分析 |
10.2.1 老城土地利用变化 |
10.2.2 新街口研究范围的土地交易成本分析 |
10.3 新街口街区尺度分析 |
10.4 新街口商业零售设施的空间发展 |
10.4.1 空间分布特征 |
10.4.2 开发规模变化 |
10.5 新街口商务办公设施的空间发展 |
10.5.1 空间分布特征 |
10.5.2 开发规模变化 |
10.6 南京新街口研究范围与芝加哥中心地区(The Central Area of Chicago)的对比分析 |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 |
11.1 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机制 |
11.2 主要创新点 |
11.3 建议 |
11.4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论文和成果清单) |
(8)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网络媒体政策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研究的基本概念 |
一、网络媒体的界定 |
二、网络媒体政策的界定 |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规制理论 |
二、媒介规范理论 |
三、政策过程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萌芽 |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 |
二、网络媒体政策的起步 |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发展 |
一、网络媒体的拓展与繁荣 |
二、网络媒体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深化 |
一、网络媒体的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
二、网络媒体政策体系日益严密 |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
第四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强化 |
一、网络媒体的融合泛化 |
二、网络媒体政策体系升级加强 |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 |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绝对价值:政治统治安全可控 |
二、相对价值:信息权利保护和约束 |
三、潜在价值:网络媒体产业发展 |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制定分析 |
一、内输入式的网络媒体政策议程创建 |
二、自上而下的网络媒体政策决策模式 |
三、网络媒体政策制定过程具有相对封闭性 |
第三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实施分析 |
一、双轨并行和多头管理的网络媒体政策实施体制 |
二、性质单一而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体政策实施手段 |
三、网络媒体政策实施缺乏监督控制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网络媒体政策理念局限 |
一、媒介强意识形态特征与网络政策概念窄化 |
二、媒介管控导向与网络媒体政策选择的偏向 |
三、维护主流话语权与网络媒体政策的双重标准 |
第二节 规制体制与网络媒体政策供给困境 |
一、多头管理与网络媒体政策融合阻力 |
二、党政主导与网络媒体政策质量提升障碍 |
三、强制性变迁与网络媒体政策前瞻性不足 |
第三节 互联网深度全球化对我国网络媒体政策的挑战 |
一、网络媒体政策的全球化趋向 |
二、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重构与隐忧 |
三、我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政策需求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的优化对策 |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顶层设计的优化 |
一、网络媒体管理体制的适当调整 |
二、网络媒体政策框架的平衡构建 |
三、网络媒体政策目标与手段的科学处理 |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与完善 |
一、网络媒体政策制定过程的多元参与 |
二、网络媒体政策制定程序的规范与完善 |
三、网络媒体政策法律化程度的提升 |
第三节 网络媒体政策实施机制的改进 |
一、网络媒体政策实施主体的合理规范 |
二、网络媒体政策实施手段的多元融合 |
三、网络媒体政策实施评估机制的健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94 年以来我国出台的主要网络媒体政策列表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上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文献综述 |
2.1.1 “乡贤”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
2.1.2 新时代乡贤的内涵与外延 |
2.1.3 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 |
2.1.4 各地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分析 |
2.2.1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理念 |
2.2.2 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与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 |
第3章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
3.1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分析 |
3.2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基本情况 |
3.3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做法 |
3.3.1 建立乡贤社会组织——上虞区乡贤研究会 |
3.3.2 出台新时代乡贤衡量标准,开展摸底排查 |
3.3.3 采用信息化手段,吸弓引凝聚乡贤 |
3.3.4 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乡贤参与社会治理 |
3.4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领域和案例 |
3.4.1 矛盾调解 |
3.4.2 环境保护 |
3.4.3 学术教育 |
3.4.4 经济推动 |
3.4.5 文化发展 |
3.4.6 献言献策 |
第4章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与困境 |
4.1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 |
4.1.1 具备先进社会治理理念引导 |
4.1.2 利用信息化手段汇集乡贤 |
4.1.3 构建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 |
4.1.4 充分扶持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2 上虞区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所遇到的困境 |
4.2.1 乡贤群体驳杂不均 |
4.2.2 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有待提高 |
4.2.3 体制限制,政府过度干预 |
4.2.4 乡贤及乡贤组织定位偏差 |
第5章 推进新时代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乡贤管理,提升乡贤素质 |
5.1.1 加强对乡贤群体的管理 |
5.1.2 不断提升乡贤素质 |
5.1.3 充分发挥乡贤作用 |
5.2 提高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 |
5.2.1 提高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 |
5.2.2 提高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
5.2.3 提高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
5.2.4 提高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
5.3 秉承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破除体制限制 |
5.3.1 构建全民秉承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的环境 |
5.3.2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 |
5.3.3 构建井然有序又活泼多样的社会治理机制 |
5.4 加强乡贤社会组织自我建设 |
5.4.1 加强乡贤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5.4.2 提高乡贤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有序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社会化媒体营销相关研究 |
1.3.2 微信营销内涵相关研究 |
1.3.3 微信营销发展现状与策略相关研究 |
1.3.4 纸尿裤微信营销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婴儿纸尿裤 |
2.1.1 婴儿纸尿裤的产生背景 |
2.1.2 婴儿纸尿裤的未来发展趋势 |
2.2 微信与微信营销 |
2.2.1 微信的含义 |
2.2.2 微信营销的内涵 |
2.2.3 微信营销的主要特点 |
2.3 营销组合策略 |
2.3.1 产品策略 |
2.3.2 价格策略 |
2.3.3 渠道策略 |
2.3.4 促销策略 |
2.4 波特五力模型 |
2.4.1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强度 |
2.4.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4.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4.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4.5 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现状 |
3.1 丰富的产品策略 |
3.1.1 多线产品策略 |
3.1.2 技术领先策略 |
3.2 市场导向的价格策略 |
3.3 多级微信营销渠道策略 |
3.3.1 多级代理微信渠道营销 |
3.3.2 基于执行力的微信营销渠道管理 |
3.4 立体化的推广促销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高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
4.1.2 有利的线下支撑线上的资源优势 |
4.1.3 良好的微信营销基础 |
4.2 劣势分析 |
4.2.1 缺乏科学的微信营销战略规划 |
4.2.2 微商城线上线下之间的融合不紧密 |
4.2.3 微信营销前期存在不稳定性 |
4.2.4 与竞争对手相比还缺乏竞争优势 |
4.3 机会分析 |
4.3.1 政策导向为微信行业发展提供契机 |
4.3.2 经济增长促进微信行业呈跨越式发展 |
4.3.3 “熟人关系”为微信营销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
4.3.4 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企业微信营销提供了市场空间 |
4.4 威胁分析 |
4.4.1 微信营销方式良莠不齐不利于公司规范化发展 |
4.4.2 微信营销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给公司带来挑战 |
4.4.3 微信自身面临越来越多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的竞争 |
4.4.4 潜在的进入者将给企业的微信营销发展带来一定威胁 |
4.5 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战略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的对策建议 |
5.1 坚持科学的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原则 |
5.2 优化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的发展策略 |
5.2.1 建立微信营销平台机制 |
5.2.2 以微信为核心,优化微信营销传播机制 |
5.2.3 促进微信营销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 |
5.3 强化对微信营销实施的支持保障 |
5.3.1 建立有效的微信营销实施工作计划和执行机制 |
5.3.2 以用户为核心,提升微信营销的互动性和客户粘性 |
5.3.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微信电子商务营销的流程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传统型商贸公司自建商业网站的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D]. 靳艳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2]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 马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3]HD酒店用品城招商策略研究[D]. 万磊.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4]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研究 ——以小赢网金为例[D]. 张远圣.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苏宁易购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研究[D]. 刘敏.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D]. 柴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D]. 肖蓉. 东南大学, 2019(08)
- [8]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D]. 李科.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上虞区为例[D]. 陈怡伶.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B公司纸尿裤微信营销策略研究[D]. 龚雪. 贵州财经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