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800覆膜机的研制

PM-800覆膜机的研制

一、PM-800型铺膜机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白利杰[1](2021)在《甘肃省马铃薯机械化技术模式及主要机具》文中提出对甘肃省马铃薯机械化技术模式、主要配套机具现状、今后的发展对策及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王海新[2](2016)在《钉齿式残膜捡拾机的优化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膜覆盖技术具有保温、抗旱等作用,已在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种植上广泛使用。由于地膜的厚度薄、强度低,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农用地膜极易风化,进而破碎。经耕、整地作业,破碎的地膜在土壤耕层大量积累,破坏了农田的土壤结构,使得农作物播种后容易出现烂种、烂芽、烂根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因此,进行农田耕层残膜捡拾机的研制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前期试验存在的问题,优化设计了一种钉齿式残膜捡拾机,此机型能够捡拾耕层100mm内的碎小、陈旧残膜。(1)对新旧地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进而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旧地膜的平均拉断力比新地膜降低了36.14%,旧地膜的抗拉强度比新地膜降低了33.19%。同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六团迎宾路南段试验田,对不同耕层的残膜含量及残膜面积进行了测定。经测定,深度在50-100mm的耕层残膜含量比深度在0-50mm的含量高34.01%,耕层100mm内残膜含量中面积大于5cm2的残膜比面积小于5 cm2的多17.07%。(2)针对不同耕层中的残膜含量及残膜面积,优化设计了试验样机,阐述了其作业原理,确定了其作业参数,对凸轮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最大瞬时效率比原始样机提高了11.27%;通过试验测出卸膜板的弯曲挠度,计算得出卸膜板在作业时受到的最大载荷,进而推导出其横截面的惯性矩,进而对卸膜板进行了加固设计;设计了起膜铲装置,阐述其作业原理并对起膜铲刀进行了受力分析。(3)对优化设计的捡拾机进行了运动学特性分析,得出了钉齿顶端运动曲线轨迹方程;滚筒直径为450mm,对捡膜临界点进行分析,得出钉齿捡拾残膜角速度临界点。(4)使用Design Expert分别对滚筒转速、起膜铲入土深度及起膜铲作业角度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三个因素对拾净率影响大小分别为:滚筒转速>起膜铲入土深度>起膜铲作业角度。最后,通过Design Expert寻优功能确定了滚筒转速为76r/min、起膜铲入土深度70mm及起膜铲作业角度25°为最佳组合参数,拾净率高达84.16%。

黄金国[3](2015)在《微结构表面红外热辐射特性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电子器件及其设备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微/纳尺度的热科学问题,例如,电子器件散热、红外热辐射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航天器热控制等都包含了微/纳尺度的热辐射基本现象,认识、了解、利用和控制其中的热辐射能量传输过程对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应用至关重要。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研究人员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微结构与电磁波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主要有表面等离子激元、表面声子激元、微腔谐振效应、Fabry-Perot共振、光子禁带效应、光子隧道效应等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微尺度热辐射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开展微结构表面与电磁波耦合作用机理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微尺度热辐射控制技术的认知,能够促进微尺度热辐射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本文以微结构表面的红外热辐射控制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开展热辐射控制特性应用方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圆形微腔阵列的窄带热辐射特性研究窄带热辐射器在热成像、传感器、生物工程、环境监控以及能量转换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目前为止,获得窄带热辐射器主要是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和Fabry-Perot共振这两种机理。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和Fabry-Perot共振获得的窄带热辐射器的辐射峰的位置是角度相关的。也就是说,观察角不同,辐射器的辐射峰会现在不同的位置。因此,这种辐射器不能够同时拥有以下两个特性:首先,辐射器在同一个波长位置在所有的方向上都具有高发射率;其次,通过结构设计可以调控辐射峰的位置。基于微腔谐振效应,我们提出一种由周期性微腔阵列构成的Ag/Si结构化表面,这种结构用作窄带热辐射器可以同时兼有以上两种特性。文中,利用光刻技术加工制作了窄带辐射器样品,研究了结构尺寸与加工工艺的关系,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其结构特征。利用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光谱特性,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此外,还研究了发射率光谱的方向特性。2.光栅耦合的热致变色材料表面热辐射特性研究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o.875Sr0.i25MnO3,LSMO)是一种典型的热致变色材料。这种材料的发射率会在居里温度附近发生跃变,在低于居里温度的时候呈现较低地的发射率,高于居里温度的时候呈现较高的发射率。从材料形貌的角度,将一维光栅结构引入热致变色LSMO的特性研究,提出一种改善热致变色性能的新的途径。计算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光栅表面LSMO的光谱分布,并从微腔谐振效应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光谱特性的原因。然后分别计算光栅结构表面LSMO和光滑表面LSMO的平均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并比较两者的热致变色性能。为了实现降低材料消耗的目的,将一维金属/电介质光栅引入薄膜热致变色材料LSMO中,利用热致变色材料和光栅之间的耦合作用,实现了在保证材料的热致变色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热致变色材料的耗材。3.“渔网”微结构的红外负折射率特性研究金属/电介质/金属渔网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超材料结构。这种超材料结构可以实现等效的负折射率特性,关于其实现负折射率的物理机理尚有争议。本文采取利用散射参数反算电磁参数的方式,获得Ag/MgF2/Ag渔网结构超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并从SPPs激发的角度来分析产生负折射率的原因。实现折射率可调的负折射率材料对扩展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热致变色材料LSMO和Ag/MgF2/Ag渔网结构相结合构成LSMO/Ag/MgF2/Ag超材料,利用热致变色功能以及“渔网”结构的负折射特性的耦合作用,实现了有效折射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的特性。4.周期性微结构的多波段兼容隐身研究实现多波段的兼容隐身技术对提高军事目标的生存本领具有重要的意义。微结构的光谱特性控制作用可以在多个波段对电磁波进行有效控制,这一点是宏观结构无法实现的。本文首先从电介质/金属/电介质对称膜堆结构入手,合理选择结构参数,以实现可见光和红外兼容的光谱特性控制,并尝试着从Fabry-Perot共振等角度来解释出现这种光谱特性的原因。然后在膜堆结构中引入周期性阵列孔,在维持原有的可见光和红外光谱特性的基础上,同时能够实现了对10.6μm激光波长的兼容控制。5.微尺度近场热辐射的热整流研究热整流是热流偏向于一个特定方向传递的现象,即热流偏向于沿着一个方向传递,而在同样的温差下沿着反方向传递的热流相对很小。这在纳米尺度热管理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早前的报道主要是通过导热或对流来实现热整流。目前为止,很少有利用微尺度近场热辐射来实现热整流的报道。本文尝试着利用V02和LCSMO的热致变色特性通过微尺度近场热辐射来实现热整流。首先讨论构成热整流结构的两块半无限大平板均为均质损耗材料时的换热情况,仔细分析了影响近场热辐射换热的几个因素,包括两板之间的间距的影响、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的影响、表面激元的影响,以搞清楚近场热辐射的换热机理。然后研究热致变色材料VO2和LCSMO构成的热整流结构的热整流效果,并从表面声子激元和光子隧道效应的角度对导致热整流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李卫敏[4](2014)在《加工番茄移栽后铺膜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栽后铺膜是一种新型作业模式,具有开沟移栽速度快和覆盖地膜保温保墒的优势。加工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育苗移栽技术和覆盖地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该作业模式对于解决目前膜上移栽效率低等问题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移栽后铺膜机构。本文针对加工番茄移栽后铺膜机进行了整机结构参数设计、铺膜机构仿真分析、锯齿地膜抗拉性能实验以及铺膜机构物理样机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参数设计与分析。提出了加工番茄移栽后铺膜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对护苗板、压膜辊、输土带等关键部件进行结构参数设计与分析,依据加工番茄秧苗形态参数确定护苗板的开口宽度为10cm、高度为10cm;通过输土量计算分析,确定压膜辊辊筒半径为11cm;通过对地膜进行横向受力分析与计算,当螺旋带宽度B取7.5cm时,地膜横向受力均衡;当输土带宽度为18cm时,可以满足土壤输送要求。(2)铺膜机构仿真分析。运用SolidWorks建立移栽后铺膜机虚拟样机模型,运用RecurDyn对铺模机构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当铺设角度为0°时,地膜锯齿遇到护苗板发生折叠;通过接触力曲线图可以看出,当铺设角度为20°-30°时,接触对间接触力较小,可作为物理试验因子水平选取依据。(3)锯齿地膜抗拉性能实验。根据锯齿地膜抗拉性能正交试验,影响锯齿地膜拉断力的显着因素是地膜宽度;影响断裂伸长量的显着因素是锯齿间距;在锯齿对称分布、锯齿间距较大、地膜宽度较宽的条件下,地膜性能表现较好。(4)铺膜机构物理样机试验。通过锯齿地膜铺设效果试验研究表明:影响地膜铺设效果的显着因素是护苗板倾斜角度;当护苗板倾斜角度为30°、地膜铺设角度为20°、地膜铺设速度为800mm/s时,地膜锯齿完全打开,吸附于护苗板上,铺设效果较理想。

王刚,曹志佳[5](2013)在《残膜回收机的类型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各地从菜地到大田都有应用大量地膜,约有1/3的地膜碎片不能及时回收,田间残膜存留量不断增加,已构成对土壤、作物和环境的污染。现在使用的地膜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其在土壤中存留,会使土壤透气性变差,妨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而且缠绕农机工作

王鹏[6](2013)在《新疆兵团残膜回收机械与政策机制现状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地膜覆盖种植栽培技术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革命”,新疆兵团自上世纪80年代初推广使用该技术;农用地膜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发展中,促进农民增收,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农用地膜本身材质难降解性,长期使用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回收导致大量的地膜残留,造成残膜污染;残留地膜不仅破坏土壤性能和结构降低了农田土壤质量,而且对作物生长发育、农事操作、土壤微生物及生态环境等均产生消极影响,最终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只有解决地膜残留问题才能保障兵团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兵团残膜污染现状、残膜回收装置应用现状分析研究,探讨兵团残膜回收政策机制,为今后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残膜样本采集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兵团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并对造成地膜大量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2、通过对兵团团场、科研单位、农业机械加工企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在对苗期、秋后及播前等三类残膜回收机的调查基础上,对较为典型的残膜回收机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推广情况进行分析。3、制定有效的问卷等调研方式,获取兵团残膜回收政策与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残膜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调查分析,得出:1)兵团地区覆膜农田地膜残留量较多,平均地膜残留量为308.1kg·ha-1,对农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2)农田土壤覆膜年限越长,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就越多,农田覆膜年限小于5年、介于510年和10年以上的土壤中地膜平均残留量分别为200.8kg·ha-1、283.0kg·ha-1和440.6kg·ha-1;3)残膜大部分残膜集中在020cm浅层土壤中,占总残膜量的80%以上;4)小膜(小于4cm2)和中膜(425cm2)所占比例很高,明显多于大膜(大于25cm2),且残膜总数量与农作物覆膜种植年限成正比关系。2、机械回收是目前最有效的残膜回收措施,通过分析得出:1)弹齿式、钉齿式残膜回收机,因其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操作方便且价格低廉,在兵团得到了广泛持久的应用,成为残膜清理机械保有量最多的机型;2)秸秆粉碎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清膜率得到保障,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工作效率低等不利因素导致该类机型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3、最后提出扶持、激励及补贴等政策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回收再利用、监督及残膜回收考核等机制的建立,为治理残膜污染提供参考。

曹树人[7](2012)在《旱作区黑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十要点》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甘肃省定西市农机、农艺部门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创了膜侧沟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全膜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半膜垄作早熟马铃薯种植技术,并根据多年多项试验,探索出了"黑色地膜+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的马铃薯标准栽培模式,有效发挥了覆膜抑蒸、秋雨春用的作用,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刘明国[8](2011)在《花生脱壳与损伤机理及立锥式脱壳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世界油料生产和国际贸易中仅次于大豆而居第二位。我国花生年种植面积达500万公顷,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20%以上;年均总产量1438.5万吨,占世界花生总产的42%以上;年出口花生米(仁)、花生制品约7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47%左右,位居全球第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食用还是加工、甚至种植,花生都必须进行脱壳,可以说花生脱壳的加工量就是花生的总产量。花生脱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花生壳和花生米的物理机械特性、花生品种及施加力的大小和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传统的花生脱壳是手工剥壳,虽然效率低但不存在花生米损伤问题,但在大面积种植时,无法解决剥壳问题。花生脱壳机脱壳效率高,一般高出人工10-50倍。然而机脱无法像人手一样不出现花生米损伤,破碎率较高,且破碎的花生多数是饱满籽粒。破碎的花生米价格低,影响经济效益;损伤的花生米存有潜在的危害,由于缺少完整的衣皮保护,容易侵染致癌症毒素——花生黄曲霉毒菌。因此,研制高效低损的花生脱壳机成为花生脱壳机研制的重点。本研究内容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花生脱壳与机械损伤机理及低损脱壳机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花生脱壳技术与脱壳装置的分析,首次提出了通过花生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利用花生疲劳脱壳试验原理,最后确定了立锥式脱壳机。(2)在对花生生物物理特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花生荚果及花生米的几何特征、尺寸分布、粒重和花生壳厚规律,并对各种基本物理参数与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论为: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花生米三轴尺寸、三轴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均增大,且三轴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与含水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花生米在五种不同的含水率下,球度变化很小;任何含水率下,四粒红花生荚果粒重的平均值都大于花育23,而花育23花生米粒重的平均值大于四粒红。(3)利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花生荚果的破壳力和花生米的破米力为试验指标,选取花生品种、放置方式、含水率三个因素,分别在LDS拉压试验机、冲击试验机上对花生荚果及花生米进行了压缩试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品种、放置方式对试验指标均有很大影响,含水率与试验指标的数学模型为正相关线性模型。以破壳能量及破米能量为试验指标,在疲劳试验台上对花生进行了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品种对指标的影响也极显着。三种试验的综合比较分析表明:疲劳试验中花生米的破米能量与花生壳的破壳能量差值率最大。因此,采用疲劳脱壳原理可使花生脱壳的破损率降低。(4)通过对五水半含水率的两个品种的花生进行力学特性试验,找到了花生荚果的破裂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花生荚果破壳力、破壳变形量、破壳破坏能均有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受压部位、不同加载速率的花生破壳力不同。对五水平含水率的两个品种的花生米进行力学特性试验,找到了花生米的破碎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花生米破米力、破碎变形量、破米破坏能均有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受压部位、不同加载速率的花生米破米力不同。(5)对脱壳后的花生米进行损伤分类,对花生米的碎裂过程进行分析,对不同损伤程度的花生米进行发芽实验,找寻不同损伤程度花生米的发芽及生长情况。(6)利用疲劳脱壳原理,设计研制了立锥式花生脱壳机的结构与脱壳原理,并对立锥式花生脱壳机与卧式双滚筒花生脱壳机进行了受力分析比较,得出了立锥式花生脱壳机原理的可行性。(7)通过对新研制的立锥式花生脱壳机与卧式双滚筒花生脱壳机的花生脱壳受力分析,得出卧式花生脱壳机主要靠打板打击脱壳,这是造成花生米损伤的主要原因;立锥式花生脱壳机脱壳时对花生荚果的作用力由起初的打击作用占主导转变为挤搓作用占主导,利用疲劳脱壳原理,降低了花生米的损伤率。(8)为了研究该花生脱壳机,通过花生脱壳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建立了立锥式花生脱壳机性能参数——滚筒倾角、脱壳间隙、滚筒转速与脱壳性能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对各性能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各参数对脱壳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9)通过对立锥式花生脱壳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滚筒倾角、花生品种、滚筒转速、脱壳间隙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立锥式花生脱壳机各性能参数与试验指标的关系,并得出了影响试验指标各参数显着性水平及主次顺序,最终得出了该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立锥式花生脱壳机优于卧式双滚筒花生脱壳机。本文对花生脱壳机的设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今后花生脱壳机械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指导与理论依据。

胡志超,王海鸥,胡良龙[9](2010)在《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发展花生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为此,以花生播种和花生收获等环节为重点,阐述了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生产实际,分析了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的总体发展趋势、研发重点以及适宜发展的技术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

王志青[10](2008)在《浅谈残膜回收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 地膜覆盖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以其保温、保土、增产等显着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被称为农业生产中的"白色革命"。随着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推广,塑料薄膜的使用量迅速增加,每年用量达数万吨而且不断增长。然而,由于使用过的地膜难以被完整地回收,有很大部分残膜被翻入土壤逐年累计,造成土地严重污染。有资料表明,连续3年残膜没有清理的地块,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

二、PM-800型铺膜机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M-800型铺膜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马铃薯机械化技术模式及主要机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甘肃省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2 马铃薯生产的各环节机具配套现状
3 典型模式配套机具
    3.1 半膜单垄单行种植模式
        3.1.1 技术特点
        3.1.2 技术工艺流程
        3.1.3 种植规范
        3.1.4 配套机具
        3.1.5 适宜区域
        3.1.6 机具配套方案
        3.1.7 典型应用案例
    3.2 半膜大垄双行种植模式
        3.2.1 技术特点
        3.2.2 主要技术工艺流程
        3.2.3 种植规范
        3.2.4 配套机具
        3.2.5 适宜区域
        3.2.6 机具配套方案
        3.2.7 典型案例
    3.3 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
        3.3.1 技术特点
        3.3.2 技术工艺流程
        3.3.3 种植规范
        3.3.4 配套机具
        3.3.5 适宜区域
        3.3.6 机具配套方案
        3.3.7 典型案例
4 机具配套方案
5 总结

(2)钉齿式残膜捡拾机的优化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残膜捡拾装置现状的研究
    1.3 残膜捡拾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残膜力学特性分析及其含量测定
    2.1 新旧地膜测试材料及仪器
    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2.3 田间残膜含量的测定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钉齿式残膜捡拾机的优化设计
    3.1 钉齿式残膜捡拾机的结构及作业原理
    3.2 样机作业参数的确定
    3.3 凸轮优化
    3.4 卸膜板受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3.5 起膜装置的设计及作业原理
    3.6 起膜铲作业阻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钉齿式残膜捡拾机运动学特性分析
    4.1 残膜捡拾装置作业原理及钉齿运动特性分析
    4.2 钉齿式残膜捡拾机捡膜临界点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钉齿式残膜捡拾机田间试验及分析
    5.1 田间试验目的及试验条件
    5.2 田间试验方法及试验指标
    5.3 试验及分析
    5.4 两因素对拾净率的影响
    5.5 参数优化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微结构表面红外热辐射特性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及单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结构热辐射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1.2.2 微结构的电磁耦合机理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微结构表面热辐射换热的研究方法
    2.1 微结构表面热辐射能量的表示方法及基本定律
    2.2 微结构表面热辐射换热的数值计算方法
        2.2.1 FEM方法
        2.2.2 RCWA方法
        2.2.3 FDTD方法
    2.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2.3.1 FDTD基本原理
        2.3.2 激励源的设置
        2.3.3 边界条件的处理
        2.3.4 斜入射情形的处理
        2.3.5 色散媒质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圆形微腔阵列的窄带热辐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窄带辐射器的结构模型
    3.3 圆柱形谐振腔的共振波长
    3.4 窄带热辐射结构表面的实验加工流程
        3.4.1 光刻技术
        3.4.2 反应离子刻蚀
        3.4.3 磁控溅射镀膜
    3.5 窄带辐射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3.5.1 结构尺寸与刻蚀时间之间的关系
        3.5.2 窄带热辐射特性的实验验证
        3.5.3 不同结构尺寸的特性比较
        3.5.4 不同角度下的发射率
    3.6 本章小结
4 光栅耦合的热致变色材料表面热辐射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热致变色La_(0.825)Sr_(0.175)MnO_3的光学参数
    4.3 表面光栅耦合的块体LSMO热致变色性能
        4.3.1 具有光栅表面的块体LSMO模型
        4.3.2 光栅深度的影响
        4.3.3 填充因子的影响
        4.3.4 热致变色性能比较
    4.4 背面光栅耦合的薄膜LSMO热致变色性能
        4.4.1 计算模型
        4.4.2 Case 2的光谱发射率
        4.4.3 Case 3的光谱发射率
        4.4.4 Case 4的光谱发射率
        4.4.5 入射角对发射率的影响
        4.4.6 热致变色性能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渔网微结构的红外负折射率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渔网结构的负折射率特性
        5.2.1 渔网结构超材料模型
        5.2.2 反算折射率等电磁参数
        5.2.3 Ag/MgF_2/Ag渔网结构的负折射率特性
    5.3 渔网结构热致变色超材料的负折射率特性
        5.3.1 渔网结构热致变色超材料模型
        5.3.2 负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
        5.3.3 负折射率随结构尺寸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周期性微结构的多波段兼容隐身研究
    6.1 引言
    6.2 ZnS/Ag/ZnS对称膜堆的光谱特性
        6.2.1 ZnS/Ag/ZnS对称膜堆结构模型
        6.2.2 利用传输矩阵法计算ZnS/Ag/ZnS对称膜堆结构的光谱特性
        6.2.3 ZnS/Ag/ZnS对称膜堆结构的光谱特性的机理解释
    6.3 具有周期性阵列孔的ZnS/Ag/ZnS对称膜堆的光谱特性
        6.3.1 具有周期性阵列孔的ZnS/Ag/ZnS对称膜堆结构模型
        6.3.2 具有周期性阵列孔的ZnS/Ag/ZnS对称膜堆结构的光谱特性
    6.4 本章小结
7 微尺度近场热辐射的热整流研究
    7.1 引言
    7.2 热整流结构模型及波动耗散理论
        7.2.1 热整流结构模型
        7.2.2 波动耗散理论
    7.3 影响近场热辐射换热的几个主要因素
        7.3.1 两板之间的间距对热辐射换热的影响
        7.3.2 折射率的实部对热辐射换热的影响
        7.3.3 折射率的虚部对热辐射换热的影响
        7.3.4 表面激元对热辐射换热的影响
    7.4 均质损耗媒质和VO_2构成的热整流结构的热整流特性
    7.5 LCMSO和VO_2构成的热整流结构的热整流特性
    7.6 本章小结
8 结束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4)加工番茄移栽后铺膜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加工番茄穴盘苗形态特性与锯齿地膜抗拉性能研究
    2.1 加工番茄穴盘苗的形态特性研究
        2.1.1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2 加工番茄穴盘苗的形态特性
    2.2 加工番茄种植模式分析研究
    2.3 锯齿地膜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2.3.1 移栽后铺膜机对地膜的要求
        2.3.2 锯齿地膜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铺膜机总体设计与关键部件的设计分析
    3.1 加工番茄移栽后铺膜机的总体设计
        3.1.1 整机设计
        3.1.2 工作过程与原理
        3.1.3 传动系统设计
    3.2 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3.2.1 护苗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3.2.2 压膜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3.2.3 覆土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铺膜机构仿真分析与物理试验研究
    4.1 移栽后铺膜机虚拟样机的建立
        4.1.1 主要部件的建模
        4.1.2 移栽后铺膜机虚拟样机装配
        4.1.3 移栽后铺膜机虚拟样机干涉检查
    4.2 铺膜机构的仿真分析
        4.2.1 三维模型建立与简化
        4.2.2 Solidworks 与 RecurDyn 模型转换
        4.2.3 模型参数设置与约束添加
        4.2.4 仿真结果分析
    4.3 铺膜机构物理试验研究
        4.3.1 铺膜机构物理样机制作
        4.3.2 锯齿铺设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3.3 锯齿铺设效果试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残膜回收机的类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收膜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主要类型
    1.1SQ-2.0型塑料残膜清除机。
    2. SMJ-2型收膜集条机
    3.4FX-2型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4.4LM-3.2型残膜回收机
    5.1MS-800型塑料残膜回收机
三、国内残膜回收机械有待解决的问题
    1. 技术不过关
    2. 功能单一
    3. 残膜回收与农时之间矛盾
    4. 农膜质量及规格问题
    5. 残膜回收后的处理问题

(6)新疆兵团残膜回收机械与政策机制现状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兵团残膜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样本采集方法的确定
        2.1.2 样本量的确定
        2.1.3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2.2 兵团残膜污染现状
        2.2.1 残膜污染特点
        2.2.2 残膜分布特点
        2.2.3 残膜破碎度
        2.2.4 南、北疆残膜污染情况
    2.3 结果分析
        2.3.1 地膜的质量问题
        2.3.2 可降解膜的性能不稳定
        2.3.3 残膜回收问题
        2.3.4 残膜的利用价值低
    2.4 小结
第三章 兵团残膜回收机应用现状分析
    3.1 苗期残膜回收机
        3.1.1 CSM-130B 型齿链式悬挂收膜机
        3.1.2 4MSM-3 型苗期残膜回收机
    3.2 秋后残膜回收机
        3.2.1 4FS2 地膜联合回收机
        3.2.2 4SJ-1.6 残膜回收与茎秆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
        3.2.3 4JSM-1800 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3.2.4 4JLM-1800 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搂集联合作业机
        3.2.5 SMS-1500 型秸秆粉碎与残膜回收机
    3.3 播前残膜回收机
        3.3.1 CMJ-5 型密排弹齿式残膜回收机
        3.3.2 CM-2000 型残膜捡拾机
        3.3.3 1QZ-5.4 清膜整地联合作业机
        3.3.4 1QZ-3900 型耕层残膜收获机
        3.3.5 搂草机用于残膜回收作业
        3.3.6 火焰残膜清理装备
    3.4 典型机型的应用现状分析
        3.4.1 结构分析
        3.4.2 性能分析
        3.4.3 应用推广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兵团残膜回收政策机制的探讨
    4.1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4.1.1 政策的界定
        4.1.2 机制的理解
        4.1.3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4.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4.1.5 系统论原则
    4.2 残膜回收政策
        4.2.1 疆外残膜回收政策
        4.2.2 疆内残膜回收政策
    4.3 残膜回收政策的建议
        4.3.1 扶持政策
        4.3.2 激励政策
        4.3.3 补贴政策
    4.4 建立健全残膜回收机制
        4.4.1 技术创新机制
        4.4.2 回收再利用机制
        4.4.3 监督机制
        4.4.4 回收考核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花生脱壳与损伤机理及立锥式脱壳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花生生产概况与地位
        1.1.1 花生生产的重要性
        1.1.2 国外花生生产概况
        1.1.3 我国花生生产概况
    1.2 花生生产机械化现状
        1.2.1 花生种植机械化现状
        1.2.2 花生收获机械化现状
        1.2.3 花生脱壳机械化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国内外花生脱壳技术发展现状
    2.1 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分析
        2.1.1 卧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
        2.1.2 其他类型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
        2.1.3 花生脱壳的工艺研究
    2.2 花生脱壳机发展概况
        2.2.1 国外花生脱壳机研究概况
        2.2.2 我国花生脱壳机研究概况
    2.3 花生脱壳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花生脱壳机发展趋势
3 花生荚果及花生米生物物理特性研究
    3.1 花生生理特性
    3.2 花生荚果及花生米几何物理参数的测定
        3.2.1 花生荚果及花生米三轴尺寸的测定
        3.2.2 花生荚果及花生米百粒重、花生壳厚的测定
        3.2.3 花生弹性模量的测定
        3.2.4 花生荚果及花生米三轴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及花生米球度的测定
    3.3 花生米尺寸、球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3.3.1 花生米尺寸与含水率的关系
        3.3.2 花生米球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花生米脱壳损伤特征及其危害研究
    4.1 花生米脱壳损伤特征研究
    4.2 花生米外部损伤危害分析
    4.3 花生米内部损伤危害分析
        4.3.1 花生发芽试验
        4.3.2 内部损伤花生米危害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花生荚果力学特性及破壳试验研究
    5.1 花生荚果力学性能试验
        5.1.1 试验方法与材料
        5.1.2 花生荚果准静态压缩试验
        5.1.3 花生荚果冲击试验
        5.1.4 花生籽粒疲劳试验
    5.2 花生破壳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5.2.1 花生荚果破壳过程分析
        5.2.2 压缩破壳影响因素分析
        5.2.3 冲击破壳影响因素分析
        5.2.4 疲劳破壳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花生米脱壳损伤机理试验研究
    6.1 花生米(仁)机械特性试验
        6.1.1 试验方法与材料
        6.1.2 花生米(仁)准静态压缩试验
        6.1.3 花生米(仁)冲击试验
    6.2 花生米(仁)破碎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6.2.1 花生米(仁)破碎过程分析
        6.2.2 压缩破碎影响因素分析
        6.2.3 冲击破碎影响因素分析
        6.2.4 破壳力与破米力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的研制
    7.1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总体方案研究
        7.1.1 目前花生脱壳机结构原理分析
        7.1.2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总体方案设计
        7.1.3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7.2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7.2.1 锥形滚筒的设计
        7.2.2 锥筒凹板筛的设计
        7.2.3 传动系统的设计
        7.2.4 附件的设计
    7.3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结构与受力分析
        7.3.1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总体结构
        7.3.2 加工后的脱壳机整机及零部件实物图
        7.3.3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花生脱壳受力分析
        7.3.4 卧式花生脱壳装置花生脱壳受力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性能试验
    8.1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
        8.1.1 试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8.1.2 试验指标的设定
        8.1.3 试验因素及方法的设计
    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8.2.1 损伤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8.2.2 脱净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8.2.3 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立锥式花生脱壳机结构与参数优化研究
    9.1 试验因素的确定
        9.1.1 试验材料与过程设计
        9.1.2 试验因素选取
    9.2 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9.2.1 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9.2.2 优化试验方差分析
    9.3 最优参数的确定
    9.4 优化结果验证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
致谢

(9)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历程
    1.1 引进仿制播种机和分段收获机研发阶段
    1.2 复式播种机研发与分段收获机再开发阶段
    1.3 加快发展与联合收获开发阶段
2 发展趋势
    2.1 总体趋势
    2.2 有待开发的机型和攻克的技术
    2.3 发展技术模式
3 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
4 扶持政策

四、PM-800型铺膜机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马铃薯机械化技术模式及主要机具[J]. 白利杰. 农业机械, 2021(01)
  • [2]钉齿式残膜捡拾机的优化及试验研究[D]. 王海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3]微结构表面红外热辐射特性调控方法研究[D]. 黄金国. 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4]加工番茄移栽后铺膜机的设计与研究[D]. 李卫敏.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5]残膜回收机的类型及应用[J]. 王刚,曹志佳. 新农业, 2013(21)
  • [6]新疆兵团残膜回收机械与政策机制现状的分析研究[D]. 王鹏.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7]旱作区黑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十要点[J]. 曹树人. 农机科技推广, 2012(06)
  • [8]花生脱壳与损伤机理及立锥式脱壳机研究[D]. 刘明国. 沈阳农业大学, 2011(07)
  • [9]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J]. 胡志超,王海鸥,胡良龙. 农机化研究, 2010(04)
  • [10]浅谈残膜回收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王志青. 农业机械, 2008(27)

标签:;  ;  

PM-800覆膜机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