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沪 连续10年高于GDP增长率(论文文献综述)
吉朗[1](2020)在《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是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相对差异系数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从多个维度对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的实际状况,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2007-2017年全国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总支出逐年递增,由2007年2929亿增加到2017年9744亿,增长近2倍,其中工资福利支出从2007的1632.2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030.73亿元,增长2.08倍;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相应从25410.51元增加到86202.52元,增长2.3倍。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省际差异基尼系数均值在0.3,较为均等状态;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基尼系数从2015年起开始增加,但省际间差异并不大,基尼系数在0.31-0.32之间浮动。2007—2017年11年间,人均教师工资福利省际基尼系数有9年高于工资福利总支出省际差异系数,说明人均教师工资福利省际差异相对要大一些。在2008-2013年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集中度指数CR4、CR8均在逐年下降,CR4指数由2008年20.3%下降到2014年16%;CR8指数由2008年37.6%下降到2013年34.2%,说明我国省际间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差异在不断缩小;在2015年起两项集中度指数开始增加,CR8指数波动大于CR4。VR8静态不平衡指数发展趋势与集中度指数相似,由2007年的45.9%下降到2013年的42.1%。三项空间差异指数表明2008-2012年期间我国省际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差距在逐年减小,但2015年起各项省际差异指标表明我国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省际间差异在加大。多元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对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影响不显着,普通小学生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与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呈显着正相关。研究建议,各省市区扩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支出;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协调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省际间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差异;综合考虑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各省市区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经费支出方案。
陈浩[2](2019)在《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2015)》文中研究指明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历时60余年,且其经济现代化水平总体呈螺旋式上升。2005年柬埔寨GDP增长率达到13.25%,近年来基本稳定在7%左右,经济现代化指数稳步增长。目前形成了以农业、制衣业、旅游业、建筑业为国家经济驱动的四大马车。探索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了解其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不仅可以丰富经济现代化理论,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的认识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同时,对中柬进一步深入合作也有一定的价值。文章将参照《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的评价体系,将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行分析。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起步前概况;即1863年到1952年世界局势、工业革命以及法国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双重作用”,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此时期柬埔寨的传统社会模式。第二章主要分析了1953年到1970年柬埔寨经济现代起步状况,即从1953年柬埔寨工业化的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到探索时期。主要分为起步期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认识、起步期的经济措施、起步期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状况等。第三章,为1970-1992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艰难探索,主要介绍了1970年到1992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主要分为探索期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认识、探索期的经济措施、探索期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状况等。第四章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即1993年到2015年的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状况,主要分为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探索、经济发展措施、经济现代化发展状况等三小节。第五章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评价,创新地使用了量化的方法来总结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分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总体计量分析、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特征以及动力探索,进而得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等。从定量评价指标来看,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柬埔寨进入经典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而从2015年开始,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处于经典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出现了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新因素。除此之外,笔者还总结到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特征主要有:外源型经济现代化、国家主导型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起步晚且曲折发展、产业就业结构单一且发展不同步、经济现代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经济现代化受文化影响较大等。总之,目前柬埔寨的经济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且倾向于走综合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
杜文霞[3](2019)在《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经济整体发展的“发动机”。在当前阶段,中国的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构成,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这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内部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揭示其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合理化,从而推动中国服务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本文以中国的服务业整体及其子行业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服务业发展数据为基础,选取2004、2008、2012、2016年四个时间节点构建截面数据,应用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区位熵、核密度以及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等方法,研究了整体服务业空间结构、子行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以及影响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并提出推动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服务业整体产业优势东西方向上由东向西梯度递减、南北方向上中部优势明显,空间上存在正相关,聚集趋势表现为逐年增长的发展特征;(2)中国服务业分行业从全国来看: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聚集的局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先聚集后分散的局面;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空间结构上是分散的局面;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分散的局面;金融业、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服务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聚集的局面;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先分散后聚集的局面;教育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先聚集又分散又聚集的局面;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聚集局面。(3)从分省份来看,服务业分行业基本围绕京津冀和江沪浙两大一级发展区域布局,各个行业都形成了多个或单个一级发展区域与多个二级发展区域并存的多等级产业发展体系。影响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表现、教育知识的带动性和外资的带动性的回归系数值较大,是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行政和调控能力、工业带动性、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最小,是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的辅助因素。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推动“热点”区域服务业发展提质;(2)引导“冷点”区域服务业发展提速;(3)提高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配置效率;(4)推动服务业在地区间协调发展。
景辛辛[4](2019)在《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去杠杆”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高杠杆的存在使得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债务危机的陷阱,会成为阻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背后会导致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流动量M1、M2的增速与实体经济、宏观经济增速产生不对称性。在经济新时代下,全球经济将致力于偿还债务、修复资产负债表以及降低企业债务风险。在中国,降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的任务也尤其迫切。为了使我国上市公司更加健康稳健发展,降低企业债务风险积聚,切实完成企业去杠杆的重任,有必要先回答哪些因素导致企业的债务风险积聚不断增加。在微观、中观、宏观不同的层面以及内、外部找到企业债务风险不断积聚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路径,才能对症下药,找到企业去杠杆、降低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最佳途径。通过降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过程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通过研究企业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可以发现降低企业债务风险积聚有助于整体上市公司的债务风险水平降低,有助于上市公司更有效的制定治理制度。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总结了引起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因素以及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结合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现状总体情况以及分行业、分地区的积聚情况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力图通过数理推导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确实对其他上市公司存在溢出效应,为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本文运用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影响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微观、中观、宏观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由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情况与其公司治理情况密切相关,企业产权性质与股权结构直接影响上市公司治理,所以,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产权性质与股权结构对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以期根据公司治理的不同特点,为降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水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再次,为了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建立经济上的空间性联系,研究每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对其他上市公司的溢出效应。为了研究每个行业的溢出效应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分行业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除导论外,本文的研究内容共计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包含第一、二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及溢出效应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影响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主要因素以及作用机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为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现状以及问题。本章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以及分行业、分地区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描述统计了解中国上市公司整体的债务发展、债务融资规模以及债务风险积聚情况。进一步将上市公司进行分行业研究每个行业的债务发展、债务融资规模以及债务风险积聚情况,并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分析不同债务风险积聚状况的原因;分地区研究每个地区的债务发展、债务融资规模以及债务风险积聚情况,针对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分析不同地区之间债务风险积聚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二部分为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影响因素分析,包含本文第三、四、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为微观分析部分,研究了上市公司自身财务特点、企业生命周期、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关系。本文主要是从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综合负债率、企业是否处于衰退期以及管理层是否存在风险偏好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企业自身特点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之间的关系。企业生命周期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影响的作用路径是通过实施不同的竞争战略。管理层是否持股会直接影响管理层的风险偏好进而影响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并进一步根据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以及股权结构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对微观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第四章为中观分析部分,研究了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行业景气度等几个方面研究了行业发展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以及股权结构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对中观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第五章为宏观分析部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宏观经济产出缺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宏观经济发展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上市公司外部面临的融资约束与内部经营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根据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以及股权结构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对宏观观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第三部分为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包含第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六章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的经济空间溢出效应具体为竞争效应还是溢出效应。进一步分行业根据行业不同特点研究每个行业内的企业债务风险溢出效应不同特征。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整体呈上升趋势。分行业研究发现,制造业、建筑行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渔业五个行业债务风险呈不断积聚趋势;分地区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债务风险呈不断积聚趋势。第二,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有显着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其债务风险积聚显着负相关,综合负债率与其债务风险积聚显着正相关;企业在衰退期的债务风险积聚程度最高,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从成长期到衰退期,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管理层对风险越喜好与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正相关。第三,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行业景气程度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有显着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程度越低;行业景气度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负相关。股权集中度高、企业为民营性质,产品市场竞争的负相关性越强。企业为民营性质,行业景气度对债务风险积聚影响越强。第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波动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有显着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强烈,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越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内部经营不确定性影响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程度。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存在逆经济周期性。在民营企业中,宏观经济波动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更明显。第五,上市公司债务风险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即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表现为明显的传染效应。在五个风险积聚行业中,只有在制造业中存在负外部性,即竞争效应。在其他四个行业中均表现为正外部性,即传染效应。与以往文献进行对比,发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的创新点包括:第一,国内外对企业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少,主要的研究是集中在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以及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过程。有少部分研究关注到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因素,但是并没有更细致的研究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因素以及没有将每个因素对企业债务风险具体的积聚影响路径用实证模型表示出来。之前大多数学者表示企业债务风险时,选择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该指标虽然与企业债务风险有显着相关性,但是并非是完全的线性关系。本文选取了更准确的企业债务风险综合指标来表示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第二,在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对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因素时,克服了之前研究对企业特征考虑不全面的缺陷,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企业各方面特征考虑进去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标。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只有极少数学者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微观影响因素有关注,第三,以往学者没有对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债务风险以及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次关注到了中观层面以及宏观层面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第四,本文首次考察了上市公司债务风险对其他上市公司的溢出效应,并研究了每个行业内企业是否存在债务风险溢出效应以及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GMM模型考察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引入滞后项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在考察因果关系后,并进一步通过PSM方法以及工具变量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内生性问题,使得研究结果可信度更高。在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时,将每个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单元,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经济空间性的债务风险溢出情况。
沈华福[5](2019)在《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大的区域,如东部、中部和西部,也体现在省级层面上。城市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平衡更能反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的主体是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影响个体的收入差距,所以我国城市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新时代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增长的问题,因此如何全面地看待城市经济增长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关系到如何评价我国30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效果。现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证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以及引起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两方面,主要使用的方法是趋同理论。趋同理论的β收敛认为低收入城市比高收入城市有更高增长率,前者的经济增长比后者快,就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σ收敛认为如果城市经济差异缩小,经济不平衡就会得到改善,然而二者都忽视了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位置变化关系。当β收敛时低收入区域增长的更快,但它可能并未改变其在区域经济排序上的位置,可能存在低收入城市持续在低位置,高收入城市仍在高位置的经济增长固化现象。当大量城市的收入发生互换时,尽管此时存在σ收敛,但经济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波动,此时趋同理论无法解释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位置不平衡。经济增长的趋同理论是从水平均值上考虑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忽略了经济增长中位置分布变化引起的不平衡。尽管可能存在区域的差异在缩小,但是位置的不平衡得不到改善,这种城市经济增长的位置排序变动问题则是以往研究所忽略的,因此使用流动性方法研究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将使用位置和水平流动性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变动问题,主要围绕六个主题展开研究:第一,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了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内在含义。第二,在详细说明趋同理论的不足后,本文使用位置和方向流动性方法测算了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考察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强弱,主要从长短跨期下经济增长的测算、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流动性测算、多种经济指标的经济增长流动性测算、实际与名义经济增长的流动性测算与对比和流动性与趋同理论对比五个方面。第三,在位置流动性和方向流动性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使用Mlogit模型和分位数及无条件分解方法分析影响流动性的原因。第四,经济的增长除了体现在人均GDP增长外,还有其组成部分的增长,如消费的增长。因此,本文还分析了房价对消费流动性的影响。第五,除了实证研究外,本文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进行规范性评价,分析流动性是否会向好的问题。第六,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展望。本文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房价对消费的流动性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规范评价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不强,固化严重,其中东北部城市经济增长变缓,向下流动性增强。城市的短期经济增长位置流动性固化严重,方向流动弱。如果跨期越长,那么固化程度降低,流动性增强,这表明城市经济之间的阶层是可以打破的。现有的数据表明,整体上经济增长的流动性不强,固化严重。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方面,东部城市依然处于高阶层位置,中、西部经济增长明显。然而近些年来东北部城市人均GDP较低,方向流动性、绝对方向流动性和阶层流动与其它区域存在显着差异,综合表现为经济增长变缓,向下流动性增强。第二,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对流动性有正向的影响,流动性的增强更多的还是来源“量”的积累,“质”的边际影响还有待提高。运用Mlogit模型对位置流动性估计发现,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的提高都对位置流动性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在边际影响上,市场化提高增加了继续向上流动的最大可能性。在区域上,近年来东北部比东部更能增加继续向下流动的可能性。在分位数回归中,以教育支出增量和高校数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低分位数上对水平方向流动性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大多数分位数上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流动性的分解上,变量效应对总效应的正向效应影响作用最大,且随着分位数递增,其作用增强。流动性更多的还是来源“量”的变化。第三,中国城市房价上涨能增加消费和促进消费流动性向上流动。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发现,房价的持续上涨会促进城市消费的增加,房价的上涨对各个区域城市的消费的边际影响也几乎相同。房价上涨对城市居民而言,更多表现出“财富效应”。不同级别城市房价对人均消费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地级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更大,可能是与不同级别城市群体对房价上涨带来的预期财富不同有关。在消费流动性影响分析上,在2008-2012年期间的房价上涨显着地促进城市消费向上流动。在2012-2016年跨期内,房价的上涨显着阻止城市消费向下流动,这些不同的结果主要与房价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基调相关。第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并非越来越好。首先,对一段时期内的流动性规范评价发现,在2000-2016年的16年里,前四年不存在随机占优,2004-2012年的城市人均GDP流动性明显向好的方向流动,2012-2016的城市人均GDP流动性却并未得到改善。其次,在分析不同时期间的流动性规范评价后发现,在2004-2008的城市人均GDP的流动性是最好的。同时对比实际与名义流动性的规范评价发现,通货膨胀会误导我们对流动性做出正确的评价。针对以上的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首先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政府应该主动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在市场化方面,政府需要明确私人产权,减少交易不确定性,减小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比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在人力资本方面,加大教育支出,特别是高等教育支出;提供多元化教育平台,特别是网络教育平台。其次在发挥“量”的作用的同时,增强“质”的作用。企业不应该盲目跟风,重视有“质量”的生产,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在人力资本方面,个人应该提升自己的技能,更应该展现出每个人的作用,发挥出个体的价值,使人力资本得到最大的效用。最后振兴东北地区经济。重塑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入“一带一路”,稳固对俄蒙朝经贸;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须营造与市场经济匹配的营商环境。政府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留得住有活力的生产力,解决人才外流问题。本文的可能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学方法论方面。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角度论证区域经济增长是否趋同,本文属于实证研究和规范评价相结合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方面。区别于趋同理论从水平视角分析城市经济增长及其不平衡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位置排序进行研究,使用流动性分析城市经济增长还有以下优点:经济增长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人均GDP,也包括人均GDP增长率等;流动性分析不局限在经济收敛时,它也包括经济不收敛情况;三是研究视角方面。除了城市的GDP外,还讨论了GDP增长率的流动性,四大区域的城市人均GDP流动性以及名义与实际人均GDP流动性对比等方面。此外,从消费视角还分析了城市的人均房价对消费流动性影响。最后,本文也讨论了收入流动性的经济伦理与经济秩序问题,也首次阐述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内在含义。因此,本文的研究视角并不单一。
沙力克[6](2019)在《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研究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时,人们很难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取得一致的结论,到底是产业结构调整在先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还是经济增长之后使得原有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由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他们之间其实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关系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带来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实例证明:国家要想持续保持经济的良性增长,关键在于国内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经济增长不能只以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去衡量,而应该是注重发展质量的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通过多维度、多指标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需要打破传统只看数字指标的片面思维,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以质量的提高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尽管已有学者注意到产业结构调整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在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包含文章的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为理论部分,主要论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第三章,梳理哈萨克斯坦独立前后经济发展情况;阐述农业部门的资源情况、主要农作物与畜产品产量、产值及就业人数等情况;分析哈萨克斯坦能源业的自然资源储备与开采情况、能源业产量、产值与就业人数情况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产值与就业人数等情况;章末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情况与城市化水平的情况。第四章,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过程分析,这一章节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的产出结构与产出增长率;从合理化水平与高级化水平这两个方面对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度量;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一方面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国内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总体的调整情况,另一方面从哈萨克斯坦各产业内部入手,分析了各个产业内部不同行业调整的特点。第五章,本文的实证部分。建立VAR模型分析了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葛新元等人构造的宏观经济模型测算了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体的贡献程度。第六章,对本文之前分析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王璟谛[7](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有序、社会公平公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安排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必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提出了加大力度支持革命地区、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民族自治地方尤其是边疆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实的财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保障,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国家战略大局安排,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经济发展还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还较为薄弱,目前中央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政策还欠稳定欠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加强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开展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收集八个民族省区的财政经济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财政问题开展一定范围的实地调研,从国家治理视角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财政运行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按照“理论分析—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改革设计”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面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体系、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政策、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债务管理制度等财政体制问题,以及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规建设问题,并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一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和地方税体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和修订,并提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财政收支体系、财政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法律)。二是用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分析,得出受国家发展战略影响,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自身定位不准发展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于地方组织收入工作。三是论文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体现历史补偿原则,中央和发达地区支持是民族自治地方成功从“输血”转向“造血”的重要保障。四是通过研究中央部委不当政策干预造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优、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案例,得出结论是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重赋金、轻赋权的指导思想应该要调整,并进一步指出财政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提出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先试先行天然试验区,根据建设现代财政制度需要,先行全面深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率先试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构改革,尤其是突破人大机关职能职责的改革,率先推进财政大数据。
程琳琳[8](2018)在《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此境况下,各国普遍寻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然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进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它的理念在于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碳生产率兼具“保增长”与“促减排”双重属性,应是新时期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现实水平如何,其历史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其空间分布结构又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存在某种变化特征与规律,导致其时空分异的机理与决定机制何在?农业碳生产率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外溢效应,此种外溢性又是由何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如果存在外溢特征,则意味着低碳农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空间地理因素可能的重要作用,而在农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碳生产率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碳生产率”概念出发,以“机理阐释-生产率测度-时空分析-实证检验”为逻辑主线,系统性分析了“相对减排”阶段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旨在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国内外背景与目的、可能的贡献、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户,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动态;最后,以经典理论为支撑,剖释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及决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为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与空间格局变迁特征刻画与揭示,即在明确本研究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内容的基础上,从“相对减排”阶段低碳农业发展题中之义出发,以合适的方法测度农业碳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分异特征(第4、5、6章)。第三部分,从空间地理视角实证检验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机制,深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情况,并检验农业产业集聚在其中可能具有的门槛结构性效应;最后基于前文得到的结论的与发现,提出政策建议(第7、8章)。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得到结论:第一,1993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在各类气体中,甲烷的排放比例不断缩减,而二氧化碳的比例提高明显。同时,农业碳排放地域梯次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碳排放总量排序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华南>青藏;不同农业碳排放又存在结构差异性特征,畜牧业仍是农业第一大碳源。第二,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但省际、区际间增长的非均衡性越发凸显;从收敛性来看,全国与任一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迹象,但全国、优先发展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迹象。区域分布上,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外围高值区、西部内陆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种植业碳生产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而畜牧业则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而在全国农业碳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西北区和华南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分化是农业碳生产率非均衡化发展的根源。第三,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空间依赖性,但其在不断弱化,这说明尽管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着聚类现象,但局部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化更加明显,与前文相关发现较为一致。考究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空间地理因素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省区农业碳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技术进步、农业产业集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种植业结构、城镇化、工业化和自然灾害的显着影响,还受到邻域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工业化、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在这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的特点、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功能地位,有区别、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第二,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抑或成为新时期提高农业碳生产率、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推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影响农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会因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而不同,应有区别地推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发展及其低碳转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的范围界定更为全面与科学。农业碳排放核算内容的合适与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相关问题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结合中国与世界权威机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大田实验数据测度中国农业碳排放,对现有研究是一个较好的补充与拓展。二是视角的创新。从农业碳生产率的角度解释农业低碳发展问题,不仅符合当前阶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碳强度降低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也更贴合农业减排的。同时,本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地理视角分析了农业碳生产率分异的机理,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业碳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亦是对以往研究假设空间均质做法的改进与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地理视角,运用空间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内在作用的认识。
卿小权,张碧涵,蔡祎萌[9](2017)在《会计盈余能预测宏观经济增长吗?——盈余结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公开披露的季度会计数据,从盈余结构入手,直接考察对净利润进行分解能否提高会计盈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相比总括会计盈余,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与未来GDP增长率的相关性较强;对总括盈余进行分解能提高会计盈余对未来GDP增长率的预测效力,表明对盈余结构的分析可为预测宏观经济增长提供增量信息。此外,分产业分析发现,第一产业分解的会计盈余对前推三期GDP增长率的预测力较强,而第二、三产业会计盈余对GDP预测的增量贡献在前推两期较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会计盈余与GDP预测"补充了新的经验证据,也能为政府部门适时调整产业经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闫东升,杨槿[10](2017)在《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人口与经济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其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结构是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二者空间演变协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重心、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但人口向核心区集聚态势依然存在;基于不一致指数与不均衡指数的分析表明,与边缘区GDP快速增长导致区域GDP格局显着变化不同,边缘城市的人口增长并不显着且集中在部分城市;尽管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分布格局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但人口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性增强推动了长三角人口与经济总体协调性的提高。本文尝试从市场、政府及人均GDP等因素对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协调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二、沪 连续10年高于GDP增长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沪 连续10年高于GDP增长率(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相关研究 |
1.2.2 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相关研究 |
1.2.3 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测算方法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工资福利理论 |
2.2 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理论 |
2.3 薪酬结构理论 |
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变化省际差异 |
3.1 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变化趋势 |
3.1.1 全国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变化及增长率 |
3.1.2 各省市区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变化及增长率 |
3.2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变化趋势 |
3.2.1 全国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及增长率 |
3.2.2 各省市区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及增长率 |
3.3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基尼系数 |
3.3.1 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基尼系数计算 |
3.3.2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基尼系数 |
第4章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相对差异 |
4.1 全国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支出和工资福利支出结构差异分解 |
4.1.1 全国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差异分解 |
4.1.2 全国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结构差异分解 |
4.2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支出空间分布省际差异 |
4.2.1 普通小学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空间分布省际差异系数 |
4.2.2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空间分布省际差异系数 |
4.3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与人均GDP省域匹配研究 |
4.3.1 普通小学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与人均GDP的省域匹配情况 |
4.3.2 普通小学教师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与人均GDP匹配省域类型 |
第5章 普通小学人均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取 |
5.3 实证方法 |
5.3.1 不考虑时间和省份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模型拟合 |
5.3.2 考虑时间和省份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模型拟合 |
5.3.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柬埔寨经济研究概况 |
(二)柬埔寨现代化研究 |
(三)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研究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起步前概况(1863-1952) |
第一节 柬埔寨的传统社会模式 |
第二节 国际局势、工业革命对柬埔寨的冲击 |
一、国际局势对柬埔寨的影响 |
二、世界工业革命浪潮对柬埔寨的影响 |
三、殖民统治对柬埔寨的冲击 |
第三节 柬埔寨早期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第二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起步(1953-1969) |
第一节 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认识 |
第二节 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
一、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 |
二、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转型 |
三、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国际经济地位变化 |
第三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艰难探索(1970-1992) |
第一节 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认识 |
第二节 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
一、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 |
二、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转型 |
三、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国际经济地位变化 |
第四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发展(1993-2015) |
第一节 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认识 |
第二节 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
一、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 |
二、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转型 |
三、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国际经济地位变化 |
第五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计量分析 |
第二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特征 |
第三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探索 |
第四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启示 |
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有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
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 |
三、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减少对外依赖 |
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
五、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开放、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中国服务业发展阶段与成就 |
2.1 服务业发展阶段特征 |
2.1.1 服务业缓慢发展阶段 |
2.1.2 服务业外延扩大阶段 |
2.1.3 服务业内涵深化阶段 |
2.1.4 服务业集聚发展阶段 |
2.2 服务业发展的成就 |
2.2.1 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快速上升 |
2.2.2 中国服务业部分行业发展水平国际领先 |
2.2.3 服务业推动经济强劲发展 |
2.2.4 服务业有力带动就业 |
3 中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3.1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 |
3.2 服务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不足 |
3.3 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极度不平衡 |
3.4 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
4 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4.1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4.1.1 趋势分析 |
4.1.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
4.1.3 区位熵 |
4.1.4 核密度 |
4.2 服务业整体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4.2.1 服务业整体空间趋势特征 |
4.2.2 服务业整体全局空间自相关 |
4.2.3 服务业整体局部空间自相关 |
4.3 服务业分行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4.3.1 服务业分行业全局自相关 |
4.3.2 服务业分行业分省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5 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
5.1 模型构建 |
5.2 指标选取 |
5.3 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6 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推动“热点”区域服务业发展提质 |
6.1.1 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 |
6.1.2 积极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
6.2 引导“冷点”区域服务业发展提速 |
6.2.1 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 |
6.2.2 提高服务业地位 |
6.3 提高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配置效率 |
6.3.1 提高劳动力质量 |
6.3.2 加大教育投入 |
6.3.3 有效利用外资 |
6.3.4 因地制宜地配置资源要素 |
6.4 推动服务业在地区间协调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7.1.2 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7.1.3 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 |
一、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概念及分类 |
二、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含义 |
三、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含义 |
第二节 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一、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因素选取 |
二、不同因素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作用机制 |
第二章 上市公司债务风险发展及样本分类风险积聚 |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论述 |
一、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概述 |
二、债务风险模型概述 |
第二节 样本分行业债务风险积聚分析 |
一、农、林、牧、渔业企业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二、采矿业企业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三、制造业企业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四、建筑业企业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五、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第三节 样本分区域债务风险积聚分析 |
一、东北地区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二、东部地区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三、中部地区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四、西部地区债务风险积聚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特征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主要变量与说明 |
二、模型与估计方法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企业财务特征对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 |
二、企业生命周期对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 |
三、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 |
四、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业发展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主要变量与说明 |
二、模型与估计方法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产品市场竞争对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 |
二、行业景气度对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 |
三、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主要变量与说明 |
二、模型与估计方法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风险积聚 |
二、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债务风险积聚 |
三、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主要变量与说明 |
二、模型与估计方法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总体债务风险积聚企业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
二、分行业债务风险积聚企业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
三、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城市 |
1.5.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1.5.3 流动性 |
1.6 流动性的内在含义 |
1.6.1 流动性的经济伦理 |
1.6.2 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内在含义 |
1.7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7.1 数据来源 |
1.7.2 数据处理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2 社会流动理论 |
2.2 文献回顾与综述 |
2.2.1 区域经济增长文献 |
2.2.2 收入流动性的公理、测度与分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现状 |
3.1 中国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
3.1.1 城市发展总体方针 |
3.1.2 不同人口城市的变动 |
3.1.3 城市经济增长变化 |
3.2 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方法 |
3.2.1 趋同理论的不足 |
3.2.2 流动性方法在城市经济增长研究的作用 |
3.3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测算分析 |
3.3.1 不同跨期下的流动性绝对和相对指标测算 |
3.3.2 四大经济区域的人均GDP增长流动性分析 |
3.3.3 多种城市经济变量的流动性对比分析 |
3.3.4 货币幻觉在经济增长流动性中的作用-实际增长和名义增长 |
3.3.5 流动性与趋同理论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城市人均GDP增长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Multilogit模型的位置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2 模型的实证分析 |
4.1.3 重大事件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响比较 |
4.2 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分位数回归及MM分解 |
4.2.1 分位数回归和MM分解 |
4.2.2 模型及样本描述 |
4.2.3 流动性分位数回归及MM分解效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房价对消费的流动性影响分析 |
5.1 城市房价与消费关系 |
5.1.1 城市房价对城市消费的影响 |
5.1.2 房价对消费影响路径 |
5.2 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及数据描述 |
5.2.2 城市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城市房价对消费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及数据描述 |
5.3.2 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多项式Logit回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规范评价 |
6.1 收入流动性评价方法 |
6.1.1 收入流动性评价的指标方法描述和不足 |
6.1.2 收入流动性的分布评价方法 |
6.2 流动性与随机占优 |
6.2.1 收入流动性与随机占优关系 |
6.2.2 扩展二、三阶流动收入流动评价和检验 |
6.3 城市人均GDP流动性规范评价分析 |
6.3.1 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福利规范评价的合理性 |
6.3.2 一段时期内的流动性规范评价 |
6.3.3 不同时期间的流动性规范评价 |
6.3.4 影响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向好的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 |
7.2.2 发挥“量”的作用同时,增强“质”的作用 |
7.2.3 关注区域经济增长异常,振兴东北 |
7.2.4 适当的提高房价是有益于消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1 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 |
2.1.1 结构调整理论 |
2.1.2 结构演变理论 |
2.1.3 结构演变模式 |
2.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3.1 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 |
2.3.2 产业结构调整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
3 哈萨克斯坦经济概况 |
3.1 独立前哈萨克斯坦经济概况 |
3.2 哈萨克斯坦经济现状 |
3.2.1 经济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 |
3.2.2 经济增长波动较大 |
3.3 哈萨克斯坦农业概况 |
3.3.1 土地与水资源情况 |
3.3.2 主要农作物与畜产品产量 |
3.3.3 产值与就业人数情况 |
3.4 主要工业部门概况 |
3.4.1 能源业发展迅猛 |
3.4.2 制造业增长缓慢 |
3.5 服务业概况 |
3.5.1 产值涨幅较大 |
3.5.2 就业人数稳步提升 |
3.5.3 月平均工资上涨明显 |
3.6 对外贸易以能源出口为主 |
3.7 城市化水平发展潜力较大 |
4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情况分析 |
4.1 产业结构现状 |
4.1.1 产出结构波动明显 |
4.1.2 不同产业产出增长率各有特点 |
4.2 产业结构的度量 |
4.2.1 合理化水平 |
4.2.2 高级化水平 |
4.3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
4.3.1 三次产业总体调整情况分析 |
4.3.2 各产业内部不同行业调整情况分析 |
5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VAR模型的设定 |
5.1.3 VAR模型的分析 |
5.1.4 脉冲响应分析 |
5.2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5.2.1 方法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2 测算公式的推导 |
5.2.3 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了畸形的产业结构 |
6.2 优化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
6.3 构建更加完善的投资环境 |
6.4 增进与中国产能领域的合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主要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4 文献述评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国家治理与财政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家治理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3 财政职能划分 |
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财政相关理论 |
2.5 构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的再认识 |
3.1 .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特殊性的再认识 |
3.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3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4 民族自治地方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特殊性的再认识 |
3.5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对财政问题的影响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问题分析 |
4.1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
4.2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水平分析 |
4.3 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补助收入分析 |
4.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 |
4.5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的制度分析 |
5.1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5.2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分析 |
5.3 民族自治地方分级财政体制问题 |
5.4 民族自治地方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5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6 民族自治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缺失 |
第六章 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构想 |
6.2 建立并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夯实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6.3 坚持并完善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财政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 |
6.4 .构建现代财政法律体系,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治化水平 |
6.5 创新配套地方性法规和制度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一、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 |
后记 |
(8)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 |
1.3.2 农业生产率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碳排放 |
2.1.2 农业碳生产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2.3 碳生产率的特征 |
2.4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机理阐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与农业碳生产率测度 |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
3.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 |
3.1.2 农业碳排放时序演变趋势 |
3.1.3 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
3.2 农业碳生产率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
3.2.1 单要素农业碳生产率 |
3.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
3.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
3.3 不同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特征 |
4.1 农业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业碳生产率变动趋势 |
4.1.2 省域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趋势 |
4.2 农业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轨迹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 农业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
4.3.1 σ收敛检验 |
4.3.2 绝对β收敛 |
4.3.3 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变迁轨迹与格局分布 |
5.1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
5.1.1 农业碳生产率省域分布及其差异 |
5.1.2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格局及其差异 |
5.1.3 种植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
5.1.4 畜牧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
5.2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演化轨迹 |
5.2.1 重心模型的由来及其应用 |
5.2.2 空间轨迹呈现与分析 |
5.3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解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
6.1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农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
6.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1.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农业碳生产率 |
6.2.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碳生产率关系辨识 |
6.2.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会计盈余能预测宏观经济增长吗?——盈余结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 研究设计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
3.2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4 实证结果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基本回归结果 |
4.3 分产业的回归结果 |
5 稳健性检验 |
5.1 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对GDP增长的预测 |
5.2 基于分省层面GDP的稳健性检验 |
5.3 基于非金融类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5.4 控制GDP季节变动特征的影响 |
5.5 控制股票市场回报的影响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数据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区域重心 |
2.3.2 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状况测度方法 |
2.3.3 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因素研究方法 |
3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
3.1 人口空间演变格局 |
3.2 经济空间演变格局 |
4 人口与经济空间协调演变对比研究 |
4.1 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时空演变 |
4.2 人口与经济不均衡状况演变 |
4.3 小结 |
5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一致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5.3 模型回归结果与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四、沪 连续10年高于GDP增长率(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小学教师人均工资福利支出省际差异研究[D]. 吉朗. 湘潭大学, 2020(02)
- [2]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2015)[D]. 陈浩.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国服务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杜文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积聚与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D]. 景辛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D]. 沈华福.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6]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沙力克.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D]. 王璟谛.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8]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D]. 程琳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9]会计盈余能预测宏观经济增长吗?——盈余结构分析视角[J]. 卿小权,张碧涵,蔡祎萌. 科学决策, 2017(08)
- [10]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 闫东升,杨槿.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