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久保田PR0488型联合收割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仕林[1](2020)在《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青稞作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特色作物,不仅是高原牧民的主要食用口粮,其秸秆也是高原畜牧产业中理想的优质饲料来源,因此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青稞作物本身的生长特性,种植区域大多分为高原大地块和丘陵山地,其中丘陵山地种植地块面积较小且分散,严重降低了机械化作业程度。由于青稞芒秆较长且存在倒刺,牛羊等牲畜在食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扎口、伤胃的现象,同时对青稞秸秆的处理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人工收集、运输,增加了劳动成本与经济成本,而传统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在进行青稞收获作业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实现了青稞收割、脱粒、碎芒、清选及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以现有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基础,提出了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布置方案,设计与之配套的碎芒脱粒装置与秸秆打捆装置,并对整机动力分配进行了合理设计。(2)对传统脱粒滚筒进行改进设计,优化关键部件参数,通过螺栓连接将两根旋向相反的碎芒板条分别安装在凹板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处,同时选择钉齿焊合与纹杆焊合交错排列组合方式,既保证脱净率,更增加了滚筒对作物的冲击、搓擦作用,有效提高碎芒率的同时,对青稞芒杆内表面的倒刺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各脱粒元件、凹板的结构尺寸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进一步提高样机田间综合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3)通过对打捆装置关键部件进行选型设计,确定了打捆装置整体配置方式与动力分配,通过研究草捆长度控制原理设计了打结器离合装置,确定了喂入机构拨叉长度、活塞往复频率、等关键参数。(4)结合有限元法利用ABAQUS软件中对碎芒脱粒滚筒进行模态分析,参考所得模态振型对脱粒元件排列与参数设置进行进一步优化,分析得到结构薄弱部位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可靠性。运用ADAMS对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检查上、侧拨叉工作时的轨迹干涉情况,验证结构设计的参数合理性,以保证喂入机构平稳顺利工作。(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保持在6.0 km/h时,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各项作业指标中:籽粒脱净率为86.49%,平均损失率为1.69%,平均破碎率为0.11%,平均含杂率为6.27%;所得青稞秸秆中含芒率为5.84%,所含芒杆平均长度不足17 mm,整机碎芒率为92.4%。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成捆率达到98.3%,草捆合格率达到94.7%,草捆抗摔率达到90%,整机作业效率达到0.4 hm2/h,平均草捆截面尺寸达到0.8 m×0.6 m,平均草捆密度达到124 kg/m3,纯工作小时生产率达到3860 h。各项指标均优于相关标准要求,其中秸秆芒杆处理性能明显优于对比机型,芒杆内表面倒刺清除效果明显。
刘振营,知谷APP[2](2019)在《漫谈我国农机工业创新——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文中提出40年前,我们国家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在那一年,我国在北京举办了12国农机展,农机行业打开了一扇向外看世界的窗口,让我们农机人看到了国外农机工业的发展盛况。因此,农机工业是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机工业历经风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基本满足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所需的农业装备。
钱有张[3](2016)在《基于4LZ-1.0型联合收割机的轻简化改进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时代,机械设备的轻量化成为设计的一大方向。结构轻简化设计是实现轻量化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是一个多丘陵的国家,轻简型联合收割机具有高度广泛的市场前景。本课题在4LZ-1.0型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对整机总体布置方案进行改进设计,对脱分选系统进行轻简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整机装配与样机制造,于2015年12月,进行了田间试验。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模态分析与传动系统优化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化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包括:(1)本课题在深入研究南方丘陵地区现有收割机4LZ-1.0的基础上,对整机各功能部件的布置进行了优化,给出紧凑型割台的设计方案,提出了轴流脱粒滚筒-横轴流圆筒筛分脱分选系统、轴流脱粒滚筒-纵轴流圆筒筛分脱分选系统和上下布置轴流脱分选系统三种收割机的脱分选布置方案。分析了它的机构特点及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后整机的整体设计,包括传动方式的选择、功率估算以及发动机的选型等。(2)对于轴流脱粒滚筒-横轴流圆筒筛这种设计方案进行了整机的总体设计,重点设计了收割机的三个核心系统:割台系统、脱粒系统还有清选系统。对于割台系统,分析了割台系统的组成:切割器,螺旋推运器;在脱粒滚筒设计中,分析了脱粒滚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脱粒滚筒的选型、导流板的设计,凹板筛的设计。在清选系统中,分析了清选筛的选型,圆筒筛的筛分原理以及圆筒筛分的结构设计。(3)对于改进的轻简型联合收割机进行了田间试验,进一步的其了解工作性能,分析了含杂率以及损失率的大小。(4)本课题利用workbench分析软件,对于收割机的关键部件脱粒滚筒进行了模态分析,求得其前十阶固有的振动频率,明确了其危险转速的范围和脱粒滚筒变形比较严重的位置,验证了其合理的动态特性,并对于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进行了基于ansys的结构优化,两者做比较,说明改进后的机构更可靠,更稳定。并对于传动结构比较复杂的圆筒清选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三种传动改进方案:锥齿轮箱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单独电机驱动。
张乐[4](2015)在《长沙县水稻收割机推广现状与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长沙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总体水平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促进了长沙县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本研究是在分析国内外收割机的研究现状和调查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的机型、推广的数量、购机补贴情况等的基础上,对整个推广的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长沙县收割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自然条件问题、收割机的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收割机的工作条件、售后服务跟不上、推广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足、管理和培训体系滞后等七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快农田的基本设施建设,推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利用率、增大作业量、加大科研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等七个方面,希望这些措施和建议对长沙县收割机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运用模糊评判法对长沙县收割机进行了选型。根据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型原则,确定选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作业性、经济性、通过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等,并根据专家评判意见,进行权重的确定,得出评判矩阵,最后得出评判结果,即收割机优劣的排列顺序。得出的结论认为,对于长沙县连片的稻田,可以选用井关4LBZ-145C、洋马4LBZJ-140D(AG600)、久保田4LZ-2.5CPRO688Q)收割机。对于小片的稻田,可以选用国产的中天龙舟4LZ-2.2、福田雷沃4LZ-1.8收割机。在运用模糊评判法结果的基础上,对长沙县收割机进行了优化配置。采用非线性规划配备法,以每年的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作业量,作业时间,机型数量,非负整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长沙县水稻收割机优化配置的一般模型,运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了长沙县收割机的优化配置方案,对现有的机型数量进行调整,可以为长沙县的收割机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贺延芳[5](2012)在《中国联合收割机靠什么“突出重围”?》文中研究指明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十八大”召开期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引起热议。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对于农业的高效快速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也不例外。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受益于国家政策、财税优惠等多方面的扶持,以及?
王轲[6](2011)在《基于视频挖掘的成熟期水稻图像处理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一般谷粒损失率均在2%-4%之间,甚至个别大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谷粒损失率高达10%以上。若能减少1%的损失率,按照平均亩产500kg来计算,目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3亿亩[1],也就相当于增加水稻种植面积0.043亿亩,如果按照水稻每公斤1.6元来计算,就可以减少34.4亿元的损失。分析水稻联合收割机产生谷粒损失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水稻成熟期密度是变化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不能够实时的适应这种变化。另者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在586计算上处理一帧图像一般需要1S钟左右,不能适应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实时性要求;水稻成熟期生长密度与水稻品种有关,且水稻的品种众多、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如何用一种算法适应此种变化值得深入研究;其二,即使同一个品种,图像处理算法与光照、作物生长态势等环境因素均有关;研究一种算法,既能适应水稻联合收割机工作实时性要求,又能适应与水稻品种、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是本算法重点解决的问题。其一,解决与水稻品种、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算法的思路,采用模板算法,大概过程如下:(1)实验田中随机选择4-6块区域,面积与实验标定的水稻图像检测面积相同,按照以前做的研究方法采集、标定。(2)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其均值、帧差均值等为模板参数。其二,解决水稻联合收割机对算法实时性的要求,采用图像关键帧技术解决。由于联合收割机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对成熟期水稻生长密度的自适应性,只要检测到成熟期水稻生长特别密和特别稀的图像帧,然后通过自动控制技术控制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例如特别密的水稻可通过减少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特别稀的水稻可通过增加联合收割机的速度,以维持联合收割机的喂入量密度不变。本文采用的主要算法中,基于直方图帧差法算法如下:(1)确定模板以后,在模板内选取的所有图像帧中,提取直方图中谷、叶对应的灰度值的像素数作为参考。(2)根据获得的视频序列,确定每一幅图像帧的直方图,与模板谷叶对应的灰度值的像素数的均值求差。(3)最后根据通过模板确定的全局阈值,进行检测,如果与模板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该阈值,则认为水稻的密度发生了变化。本文采用四种帧检测算法,平均处理一幅图像的时间是50ms-80ms,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基于直方图的帧差法,平均每帧检测时间只要50ms。本算法由于采用了模板,解决了算法与作物品种及环境因素无关,且比传统图像处理算法(即一帧一帧处理)速度快16倍左右。本算法有待在水稻联合收割机上验证。
王艳红[7](2010)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认为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晓琳[8](2008)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指出 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第一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农机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投资兴办。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
郭子超[9](2006)在《与农机手交谈后的启示》文中认为 笔者一直想了解享受了国家购机补助政策的农民在选择目录产品时的真实想法。于是在金秋时节,笔者来到安徽省肥东县,分别与几位机手促膝谈心,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任家良是此次探访的第一位农机手。任家良,35岁,响导乡前进村农民,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精明人。他是肥东县第一个购买了久保田PRO488型联合收割机的
刘振营,支杏珍,王艳红[10](2004)在《透视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真正开始大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联合收割机的社会保有量达到了30余万台,对我国收获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小麦机收水平达到7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达到20%以上,部分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50%,小麦和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已经成熟。联合收割机这一特殊的商品,它成就了多家企业的辉煌梦想,也使不少企业陷入了困境。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些本质的东西?为了探讨联合收割机行业深层次的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国农机院首席专家、水稻联合收割机专家韩增德,小麦联合收割机专家王志进行了座谈,对我国小麦和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二、久保田PR0488型联合收割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久保田PR0488型联合收割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秸秆打捆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总体结构设计 |
2.1 整机设计要求 |
2.2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作业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整机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粒碎芒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 碎芒脱粒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1.1 整机结构组成 |
3.1.2 工作原理 |
3.2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3.2.1 脱粒滚筒 |
3.2.2 凹版筛 |
3.3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 |
3.3.1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3.3.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3.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3.4 滚筒振动特性分析 |
3.3.5 模态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碎芒装置田间对比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机型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数据与分析 |
4.4 芒杆倒刺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打捆装置设计与优化 |
5.1 秸秆打捆装置整体布局 |
5.2 打捆装置整机结构 |
5.3 打捆装置传动系统与工作原理 |
5.4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5.4.1 草捆打结器离合装置 |
5.4.2 草捆尺寸控制原理 |
5.4.3 草捆压缩装置 |
5.5 打捆机架振动特性分析 |
5.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5.2 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5.5.3 机架结构优化及对比分析 |
5.6 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设计及参数优化 |
5.6.1 喂入机构传动计算 |
5.6.2 喂入机构拨叉干涉检查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秸秆打捆装置田间试验 |
6.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指标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漫谈我国农机工业创新——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经验 |
1.产品技术是关键 |
2.运营模式很重要 |
3.经营态度定胜负 |
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现状 |
1.大型轮式拖拉机 |
2.谷物联合收割机 |
3.其他农机产品技术 |
我国农机工业创新思路 |
1.行业政策创新 |
2.发展路径创新 |
3.企业发展战略与重点 |
4.企业开发新产品应注意的问题 |
(3)基于4LZ-1.0型联合收割机的轻简化改进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联合收割机轻简化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联合收割机轻简化的国外研究状况 |
1.2.2 联合收割机轻简化的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4LZ-1.0型联合收割机的总体布置轻简化设计 |
2.1 4LZ-1.0收割机的总体布置分析 |
2.1.1 4LZ-1.0收割机的总体布置 |
2.1.2 基于轻简型的总体布置改进原则 |
2.2 改进的总体方案及比较 |
2.2.1 紧凑型割台-脱粒系统 |
2.2.2 脱分选系统设计 |
2.3 改进后的整机总体设计 |
2.3.1 传动方式的选择 |
2.3.2 功率估算及发动机选型 |
2.4 整机参数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简型联合收割机脱分选系统的设计 |
3.1 割台系统 |
3.1.1 切割器的设计 |
3.1.2 割台绞龙的结构设计 |
3.2 脱粒系统 |
3.2.1 脱粒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2 脱粒滚筒的选型 |
3.2.3 脱粒滚筒导流板的设计 |
3.2.4 凹板筛的设计 |
3.3 清选系统 |
3.3.1 清选筛的选型 |
3.3.2 圆筒筛的筛分原理 |
3.3.3 圆筒筛的筛分系统的选型 |
3.3.4 风机的选型 |
3.4 整体装配 |
3.5 样机试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简型联合收割机的田间试验 |
4.1 试验目的和方法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方法 |
4.2 轻简型联合收割机的田间试验 |
4.3 实验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轻简化联合收割机改进设计 |
5.1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 |
5.1.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及分析流程 |
5.1.2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的意义 |
5.1.3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过程及结果 |
5.1.4 脱粒滚筒约束条件的确定及分析设置 |
5.1.5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结果 |
5.2 圆筒筛的模态分析 |
5.3 基于Ansys的机构优化 |
5.4 基于传动系统优化的改进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长沙县水稻收割机推广现状与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国外发展现状 |
2.1.1 国外收割机研究现状 |
2.1.2 发展趋势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1 国内收割机研究现状 |
2.2.2 发展趋势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4.1 研究思路 |
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现状研究 |
1 长沙县基本背景情况简介 |
1.1 区域概况 |
1.2 农业概况 |
2 长沙县近五年收割机推广情况 |
2.1 推广机型和数量的基本情况 |
2.2 购机补贴的基本情况 |
2.3 推广资金和推广农田面积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
1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 自然条件问题 |
1.2 收割机的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 |
1.3 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收割机的工作条件 |
1.4 售后服务跟不上 |
1.5 推广经费不足 |
1.6 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足 |
1.7 管理和培训体系滞后 |
2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发展的对策研究 |
2.1 加快农田的基本设施建设,推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 |
2.2 提高利用率、增大作业量 |
2.3 加大科研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 |
2.4 加强技术力量培训,做好售后服务 |
2.4.1 加强技术力量培训 |
2.4.2 做好售后服务 |
2.5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 |
2.6 加大收割机推广的宣传,提高认识 |
2.7 健全基层管理体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第四章 长沙县水稻收割机选型研究 |
1、选型目标 |
2、选型原则 |
3、选型方法 |
4、选型的步骤 |
5、选型的工作程序 |
6. 模糊综合评判 |
6.1 评判机型的选择 |
6.2 评价指标的设置 |
6.3 数据处理 |
6.4 权重集的确定 |
6.5 模糊综合判断矩阵的确定 |
6.6 模糊综合判断 |
6.7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长沙县收割机优化配置研究 |
1 优化配置方法 |
2 最优数学模型 |
3 长沙县收割机优化配置模型的构建 |
4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1 |
(6)基于视频挖掘的成熟期水稻图像处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视频挖掘的概念 |
1.4 视频挖掘的技术方法 |
1.4.1 视频结构挖掘 |
1.4.2 视频运动挖掘 |
1.4.3 视频挖掘方法 |
1.5 联合收割机自适应控制系统 |
1.6 视频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视频挖掘相关技术 |
2.1 视频挖掘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1 视频相关基本概念 |
2.1.2 联合收割机与视频挖掘技术理论的相关性 |
2.2 视频镜头检测算法原理 |
2.2.1 特征提取 |
2.3 镜头检测算法 |
2.3.1 欧式距离与绝对距离 |
2.3.2 基于像素差值的镜头检测 |
2.3.3 基于直方图的镜头检测算法 |
2.4 基于直方图阈值法的彩色图像分割 |
2.5 常用的阈值选择方法 |
2.6 关键帧提取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课题的基础 |
3.1.1 实验机型选择 |
3.2 实时检测前的模板标定 |
3.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水稻密度关键帧检测 |
3.3.1 研究的目标 |
3.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步骤 |
4 实验材料和采集数据的方法 |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4.2 数据的采集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3.1 作物叶片图像的采集、预处理与分析 |
4.4 图像处理 |
4.4.1 减轻光照因素的影响 |
4.4.2 2R+G 和图像密度特征的提取 |
5 仿真实验的具体步骤 |
5.1 模板的确定 |
5.2 实验检测对象的标定 |
5.3 基于视频挖掘技术的水稻密度镜头检测的具体步骤 |
5.3.1 全局阈值的选择 |
5.3.2 镜头检测方法 |
6 实验结果与结论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久保田PR0488型联合收割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D]. 张仕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2]漫谈我国农机工业创新——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J]. 刘振营,知谷APP. 农业机械, 2019(02)
- [3]基于4LZ-1.0型联合收割机的轻简化改进研制[D]. 钱有张.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4]长沙县水稻收割机推广现状与选型研究[D]. 张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5]中国联合收割机靠什么“突出重围”?[N]. 贺延芳.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2
- [6]基于视频挖掘的成熟期水稻图像处理算法研究[D]. 王轲.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7)
- [7]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A]. 王艳红. 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十二五”低碳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2010
- [8]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J]. 晓琳. 农业机械, 2008(18)
- [9]与农机手交谈后的启示[J]. 郭子超. 农业机械, 2006(05)
- [10]透视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J]. 刘振营,支杏珍,王艳红. 农业机械,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