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临床带教观念 培养护生沟通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钰,陆志豪,陈俊婷,汪志宏,李想,钱丽冰,丁彩华[1](2021)在《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调查影响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方法:运用"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相关问题问卷"对130名临床实习护生、73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不记名问卷法调查。结果: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主要与护生职业思想、学习能力及态度、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带教老师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建立并加强护生的职业责任感、学习态度和专业能力,对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教育和管理等,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范罗丹[2](2021)在《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构建并持续完善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方 法]本研究分四阶段进行,即现状调查阶段、行动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反思总结阶段。1.现状调查阶段应用文献回顾法、参与式观察法、团体访谈法(资料分析用Colaizi的描述性现象学七步分析法)、自主学习能力量表(Self-Directed Learning,SDL)对已完整参与《护理心理学》课程学习的2016级本科护生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2.行动准备阶段成立行动研究小组,初步制定解决方案。3.行动阶段通过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的三轮教学行动:第一轮教学行动对象为2017级本科护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资料分析用Nvivol 1.0软件)分析其对混合式教学的需求采用SDL进一步明确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按初步制定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行动,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证物法及SDL对教学行动效果进行观察/评价,反思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二轮行动教学对象为2018级专科及助产班护生,基于第一轮行动反思对认知工具进行调整,采用团体焦点小组访谈法、满意度问卷调查法观察/评价其学习体验及课程满意度,反思本轮和第一轮教学行动中待解决的问题。第三轮教学行动对象为2018级本科护生,在行动中强化校-院合作,组织心理护理教学查房,改良教学模式,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证物法、SDL观察/评价教学行动效果,反思本轮教学行动。4.反思总结阶段,应用归纳总结法,总结三轮教学行动,得出本研究结论。[结 果]本研究构建形成了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1.现状调查阶段:(1)文献回顾法与参与式观察法结果显示,该课程采用传统课堂+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教法单一、护生呈被动接受教师上课传授知识的状态。(2)分析护生对《护理心理学》学习体验的访谈资料得到2个核心范畴:学习感受、学习状态;4个主题群:课堂学习感受、课下学习感受、学习态度、学习效果;8个主题:教学互动局限、教学活动单一、学习工具传统、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时间分配不均匀、评价方式单一、与临床联系不紧密。(3)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结果显示2016级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护生SDL总分和除学习动机外的各维度得分显着低于国内常模(p<0.01)。(4)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信息化学习资源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联系不紧密;护生学习状态、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2.行动准备阶段:成立行动研究小组,据存在问题初步制定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3.行动阶段:(1)第一轮行动研究:①第一轮行动教学对护生混合式教学需求访谈数据分析显示有3个一级编码: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情景及情感态度;9个二级编码:教学安排、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认知工具、积极态度、混合态度及消极态度;11个三级编码:引导督促式学习、协作探索式学习、情景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评价途径、评价方式、基础资源、辅助资源、情感反应、加强能力及提升专业。②对护生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学习体验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一级编码:主体性体验、实践性体验及情感性体验;9个二级编码:学习效果评价、学习建议、教学安排、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策略、认知工具及专业情感反应与感知;13个三级编码:心理护理技能的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内化、线上、线下学习任务适量整合、临床情景内容进一步更新丰富、学习任务增加,课程负担加重(负性体验)、线上学习不够深入资源未充分利用(负性体验)、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不便利(负性体验)学习内容联系临床实践(积极体验)、评价方式丰富,有利用课堂参与(积极体验)、学习策略多样化,课堂互动多元(积极体验)、培养临床思维,憧憬临床实习、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人文关怀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③护生在教学行动前,SDL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教学行动后,除自我管理维度,其余维度SDL得分和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行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课程满意度得分为36.60±11.12分。④反思教学行动中认知工具存在问题,在第二轮教学行动中调整认知工具为学习通。(2)第二轮行动研究:①基于学习通开展《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体验团体访谈分析显示有2个核心范畴主题群:积极体验与负性体验;8个主题:丰富多样的课堂互动功能,提高课堂效率、伴随式的学习评价,动态掌握自主学习情况、简单便捷的使用感,帮助树立学习信心、优化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平台有效融合课程,缓解在家上课的焦虑、网络条件影响,有卡顿现象及娱乐APP的使用频率增加,注意力分散。②应用于《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生对学习通平台的使用表现出接纳态度,各条目满意度均大于80%。③反思教学行动在本轮和第一轮中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改良教学模式,深化校-院合作。(3)第三轮教学行动研究:①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体验访谈材料分析得3个一级编码、9个二级编码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一致,13个三级编码:有效迁移利用心理护理技能、积极展开专业理论知识探究、持续更新实时专业学习资源、拓宽校-院合作途径、学习任务安排合理,课堂氛围愉快、学习资源丰富,利于拓展巩固学习、学习内容切合临床真实情景、评价方式多元且具有连续性、教学互动密度大,课堂参与感加强、使用便捷,符合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理解人文关怀、培养临床思维,增强职业认同感及憧憬临床实习,自我效能感提升。②2018级护生教学行动前SDL总分与除沟通交流维度的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行动后除自我管理维度,其余各维度及总分与常模比较均高于常模(p<0.01),行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行动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③课程满意度得分为42.1 ±8.63分,对比第一轮行动护生对该课程的课程满意度有效提高(p<0.01)。4.反思总结阶段:(1)总结归纳法从有效教学模式运行和丰富教学资源方面对三轮教学行动取得成果进行归纳;(2)分析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活动功能具有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机,深化校-院合作机制三方面主要功能(3)反思混合式存在问题及展望。[结 论]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优化了护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护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其学习兴趣且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促进护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有效提高了护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
陈红[3](2021)在《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开展干预研究奠定基础。2.评价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叙事教育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丰富国内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方法]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关怀能力量表(CAI)、自制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编制调查问卷,于2019年7月对我校护理学院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16级共694名护生进行资料收集。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叙事教育干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通过网络查询收集教学素材,以解释性现象学和人性关怀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叙事教育教学程序,通过专家论证最终确立叙事素材和教学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选择我校护理学院2018级全日制护理本科大三学生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学时学校的随机分组方案,将一大班共108人作为实验组,二大班共107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类型是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以《护理心理学》为教学平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叙事教育进行教学。教学结束,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教学满意度评价、课程成绩、半结构化访谈、反思日记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叙事教育的干预效果。采用SPSS 25.0对量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分析质性资料。[结 果]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护生的CAI评分为181.70±16.94,显着低于国内外常模分值(P<0.001),关怀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单因素分析结果:CAI得分在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与母亲关系、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4个因素的差异上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是否担任职务、与父亲关系、与老师关系3个因素的CA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及与母亲关系。2.叙事教育干预研究(1)专家论证结果: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叙事教育教学程序及方案无修改内容,部分叙事素材需要修改语句和补充内容,最终构建了叙事教育教学6程序及初步建立了符合心理护理教学的素材库。(2)均衡性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在一般资料情况、CAI及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的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的差异上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关怀能力量表(CAI)得分结果:①组间比较:叙事教育干预后,CAI总分和3个分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总分、理解及勇气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耐心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实验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CAI总分、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CAI总分和3个分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结果:①组间比较:叙事教育干预后,量表总分、八个分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除S3(形成人道、利他价值观)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总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5(协助满足基本需要)、S8(帮助解决困难)两个维度的得分、总量表得分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②组内比较:实验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量表的总分、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量表的总分、S1(灌输信念和希望)、S2(健康教育)、S4(科学解决健康问题)、S6(提供良好环境)、S7(促进情感交流)等5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个分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比较:①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评价中各项条目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对照组的平时成绩为90.64、85.75,得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3、85,综合成绩分别为85.97、85.09,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教学反馈:对实验组护生的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3个主题: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态度、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评价、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改进意见;任课教师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出了 3个方面的反馈。(7)反思日记对比分析结果:教学结束后,两组护生的反思日记所表达内容内容均涉及到以下4个主题:意识到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理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增强同理心;树立职业信念。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护生反思日记的内容还涉及感知和学习人文关怀、对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反思及体会职业价值3个主题。[结论]1.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关怀能力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与母亲关系,其中前两者对护生的关怀能力有显着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为是否担任职务、与父亲及老师关系。2.本研究构建的叙事教育教学6程序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叙事教育对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效果显着,但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为今后叙事教育的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借鉴意义。
赵丽[4](2021)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无锡市H技师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卫技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中职护校作为培养护士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义务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护理人才,以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而在护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顶岗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的重要阶段,是提高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生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的重要时刻。因此,促进学校、医院、学生三方的合作,规范顶岗实习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顶岗实习实施情况不一,管理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选取无锡市H技师学校的80名中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名教师和8名护生作为访谈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护生一般资料,从实习规划、实习动员、实习方案的实施、校方实习指导、院方实习指导、实习跟踪、实习评价、实习改进8个方面收集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现状,结合对学校教师、医院带教老师、护生的现场访谈详细了解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情况,分析现状,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本研究发现,在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医院和学校合作不紧密;学校对护生的跟踪管理不到位;学校检验护生实习效果的方法单一;医院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参差不齐;实习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工作未做到同质化;护生未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等问题。归纳原因为:学校缺少院校合作的经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配备不足,医院缺少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能力不足,护生缺少参与实习管理的机会。结合文献资料、访谈结果、个人工作经历提出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的建议:(1)发挥优势加强院校合作,包括利用优势开展合作项目;建立全流程合作;强化见习管理;推行双导师教学等措施。(2)积极引导强化道德教育,包括提高院校重视程度;优化职业道德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对护生的影响力等措施。(3)信息助力实现高效管理,探讨信息手段在学生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评价管理中的运用。(4)多维考核实行综合测评,包括丰富考核内容、改革考核形式、拓宽考核维度等措施。(5)加强培训提高带教能力,包括对医院带教老师开设岗前培训;建立持续培训机制;规范教学成果考核等措施。
刘欣[5](2020)在《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测评,指导建立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为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岗前培训及资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国内10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0名分管教学培训的护理管理者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度访谈,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对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制度进行深入调查,明确我国现阶段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现状。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对肿瘤专科医院10名护理管理者、6名临床带教老师及6名学生进行质性访谈,调查不同对象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需求,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合文献分析,形成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初始指标,并以核心能力指导建立了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初始大纲,经小组讨论形成第一轮函询问卷,通过对20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及基于核心能力制定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结果本研究对国内10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制度进行现状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肿瘤专科医院针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欠规范,无统一的资格准入流程、认证方法及规范化师资培训方案且培训目标不明确,需建立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体系。通过2轮Delphi专家函询,对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测评。20位专家年龄40岁以上者占85%,副高及以上职称占95%,工作年限20年及以上占75%,两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两轮专家提出意见的比率分别为50%和15%,可见专家们参与本研究有较高的积极性。专家对函询内容的判断系数(Ca)为0.960,熟悉程度(Cs)为0.870,权威系数(Cr)为0.910,专家权威程度高。两轮函询后,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一级指标协调系数是0.490,二级指标协调系是0.435,三级指标协调系数是0.452,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专家对函询内容的意见有相对较高的协调程度。核心能力一级指标的赋值均数为4.8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10.082%之间;二级指标赋值均数为4.6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16.390%之间;三级指标的赋值均数为4.6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21.249%之间,核心能力指标重要性均数均≥3.500,变异系数≤5%,符合指标筛选条件,最终形成包括: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指标协调系数为0.437,P值小于0.05,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在4.7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19.168%之间,最终形成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包括7个培训模块,31个模块主题,73项培训课程及21项技术操作培训项目,总课程共75学时(40分钟/每学时),培训时间4周,培训方式:半天脱产。结论1.国内肿瘤专科医院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无统一的资格准入流程、认证方法及培训目标明确的规范化师资培训方案。应建立完善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资格管理体系,对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师资培训,保证临床带教队伍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提高临床带教的教学水平。2.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及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指标及课程大纲内容全面、研究结果合理可靠,能够为我国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方瑞迪[6](2020)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民日益高涨的健康需求要求社会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卫生医疗环境。同时为满足公民的健康需求,国家大力推进护理事业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多元化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仍达不到社会医疗服务的要求,就业竞争力低,无法满足多元化护理人才市场的需求。笔者结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的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对应培养策略。本研究以“冰山素质”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护士条例》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划分为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三个研究维度和十个研究条目,其中职业认知维度围绕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专科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三个条目开展调查研究;职业道德维度围绕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关爱意识、遵守职业规范意识三个条目开展调查研究,职业能力维度围绕护患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问题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四个条目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发放635份自行编制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和随机抽取师生进行访谈,收集了各种资料了解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剖析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主要存在着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职业认知层面存在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脱节,不同教师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影响不协同,职业认知浅薄等问题;第二,职业道德层面存在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待加强、护理行为难以体现关爱意识、不同教育人群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影响存在差异等问题;第三,职业能力层面存在沟通交流能力欠缺、合作医院级别对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存在差异、片面重视技能培养、忽略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培养等问题。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如下的对策建议:第一职业认知素养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对职业合理认知,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促进知识协调影响和增加临床实践机会促进知识实践应用等;第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提供优质实习环境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校园人文关怀环境建设培养关爱意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培养慎独精神等;第三,职业能力素养方面,丰富沟通课堂教学,建设附属医院促进产教融合,临床实践充分开展PBL教学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素养等。
周珺[7](2020)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并实施手术室行为导向教学具体方案,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240人展开研究。所有护理实习生在护理部按照完全随机的分配方法,分别进入手术室A病区和B病区实习。应用抛硬币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A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干预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同期进入B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周期为4周,分别应用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及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表,对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均值±标准差、率和构成比等方法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行为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共236名护生完成了整个研究,其中,对照组117人,干预组119人,结果显示:1.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05);干预后,对照组总分为(107.92±3.59)分,干预组总分为(118.18±5.72)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12±0.52)分,干预组为(2.2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4.21±3.65)分,干预组为(89.75±3.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5.13±4.33)分,干预组为(91.36±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P<0.01),干预组在进行带教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05)。4.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68.36±4.68)分,干预组得分为(90.14±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2,P<0.01)。5.临床带教教师行为锚定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9.07±1.17)分,干预组(11.69±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5)。结论1.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可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增强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使其熟练掌握手术室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满意度。2.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理念,督促带教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实践中,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完善和补充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卢冬梅[8](2020)在《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卫计委近年不断要求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患纠纷日趋严重,分析其因之一应该归结于目前的护理教育更侧重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出来的护士生难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南宁市四所医学院校对三年制高职和2+3五年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在问卷调查中设计编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包含《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人文关怀量表(CAI)》两个部分,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030份。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被调查的四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三学生(实习生)中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12人,二是从南宁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长和带教老师共8人,采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以了解高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情况,同时收集他们关于当前学校或临床实习医院在人文关怀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南宁市高职护生CAI总分为178.88±18.35,处于国外常模的低分段水平(CAI总分<203.1),处于国内常模的中等偏低水平(CAI总分介于210.53-171.55之间),同时在CAI的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国内外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通过相关分析得知,影响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包括:年级、政治面貌、学制、生源性质、是否第一志愿报读、是否自主自愿报读、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从业意愿、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担任班干部、参加实践活动次数、家人及自身健康状况、是否有照护病患的经历、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次数、对护理人文关怀知识的熟悉度、对自身人际沟通能力及关爱能力的认可度、所处关爱氛围等。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市高职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人文关怀表现不足,体现在其运用护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掌握的人文知识表浅和人文素质的不足导致与患者沟通的沟通能力不足,对患者实施的关怀有限;学校的人文关怀教育及临床护理带教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建议学校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水平、政府提供法律政策支持、社会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学生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学校的各方面举措是重点。本研究在学校举措中展示了以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并验证了该实践能有效提升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符晓红[9](2020)在《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编制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2.了解目前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及岗位培训需求;3.依据现实及需求,构建、修订基于M-Learning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方法本研究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与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第一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研制①访谈分析。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名规培护士,10名规培护士导师,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规培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的看法、期望、建议及岗位培训需求,为临床教学能力问卷的编制和培训方案的构建进行内容补充。②结合查阅文献、访谈分析结果,初步编制“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通过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最终形成“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验证:便利选取符合标准的335名规培护士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同质性信度评价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以及内容效度指数计算问卷的专家内容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探索性因子阶段的结果。第二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以自行编制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郑州市5所三级中医院92名规培护士,获得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的相关信息,为本研究的培训内容设置提供依据。第三阶段: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需求调查。采用向利编制的《临床护理教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郑州市5所三级中医院的规培导师125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规培导师培训现状及需求的相关信息,为本研究方案构建提供基础。第二部分:基于M-Learning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与修订本部分是在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和访谈分析结果,初拟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并形成专家咨询表,经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对其修订。结果第一部分:第一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研制①结合规培护士、规培护士导师及护理管理者对临床教学能力的看法、期望及建议,提炼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教学素养”四个主题,22个亚主题,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涵盖教学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时间分配能力、教学手段设计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授课方式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包含了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教学媒体选择能力和调节反馈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涵盖对学生学情的评估能力、对学生全面评价的能力、与同行交流的能力;教学素养涵盖人文关怀能力、中医护理思维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完善发展能力兴趣发掘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以研促教能力。最终补充了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教学素养”的具体条目。②结合查阅文献、访谈分析结果,初拟问卷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教学素养”四个维度,共31个条目,专家小组会议共删除了 3个条目,修订了 4个条目,问卷由原来31个条目修改为28个条目。信效度检验结果: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在0.819~0.917。折半系数为0.932,且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在0.667~0.847之间。间隔两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86,且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均大于0.6(P<0.05)。该问卷的S-CVI为0.95,各I-CVI均大于0.8。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表共选取4个公因子,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素养,解释变异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71.997%。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的4个公因子结构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的4个因子模型拟合较好,所有条目载荷均大于0.4,所有的拟合指数均达到标准,拟合指数χ2=664.533,χ2/df=1.932,RMSEA=0.067,RMR=0.032,CFI=0.924。第二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总均分为(3.59±0.37)分,处于中等水平,教学素养低于中等水平。其中导师学历、带教年限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第三阶段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显示:规培护士导师的培训需求强烈,认为“比较需要”的占49.2%,“非常需要”接受培训的占19.2%,“非常不需要”或“不需要”的仅占1.6%;76%的是因为岗位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以往培训中存在问题:54.4%规培护士导师表示在培训前未进行培训需求评估,69.6%的规培护士导师表示临床工作任务繁重,与培训时间冲突;60.8%规培护士导师认为培训缺乏内容需求性分析,无针对性;51.2%的规培护士导师表示培训内容随机,无系统性。规培护士导师希望培训内容实用化,包括带教方法和沟通技巧培训(83.2%),护理人文及教育心理学培训(72.0%);希望得到的培训形式信息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希望培训形式手机网络学习(72%),培训方法希望选择网络平台(74.4%)、讨论经验交流(73.6%)、案例分析(72.0%)情景模拟(59.2%)等能互动方法;希望培训师资来源丰富化、培训效果持续化。第二部分:初步构建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经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包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时及方式、培训师资及培训效果评价6各方面。其中培训目标23个条目;培训内容包含教学理论及规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素养五个模块,104个条目,共38学时;培训师资16个条目,培训效果评价13个条目。结论本研究基于M-Learning构建了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包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时及方式、培训师资及培训效果评价6各方面;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及规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素养五大模块。该方案是在了解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基础及岗位培训现状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结果进行构建的,突出临床教学能力及信息化特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中医院开展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在今后培训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仍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对规培护士导师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李明[10](2020)在《卫校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及其教育改进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护理工作有着独特而深厚的道德属性。护士相比医生往往更需要全面介入患者的生活场景,更加密切地与患者接触,护士更需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怀照护身处疾病困扰中的患者。而对于将要踏上护理岗位的中职卫校护生来说,除了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外,其良好的职业伦理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我国基层卫生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事实上,笔者在J市卫校任职护理专业教师至今已近10年,近两年在与各县区实习医院对接工作时发现了不少问题。卫校护生的整体表现如何?有反应出卫校教育方面的哪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惑笔者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比中西方医学院校在护生职业素养教育上走过的路程,发觉西方医学院校在重视人文类相关课程建设、把伦理素养知识纳入到社会活动和临床实践、充分融合的校企合作值得我们借鉴。为了更加深入和详实地认识当前卫校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现状,笔者对J市中职卫校三年级实习返校后的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量性研究及访谈的质性研究,其中问卷调查主要使用的是由王博编制的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和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影响因素两个调查问卷。其中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共3个维度32个条目,即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认知、职业行为,采用Likert5级评分;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影响因素问卷包括教师讲授、行为训练、环境影响三方面,旨在调查卫校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获得方式和频率。调研表明,卫校护生在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认知、职业行为三个维度职业伦理素养整体表现不佳,究其教育根源发现中职各阶段教师自身职业伦理素养、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各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突出。笔者进而立足于护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出于帮助中职卫校改进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考虑,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一是要夯实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教育团队;二是要优化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三是要革新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四是要重视实训实习阶段对职业伦理素养的培育。
二、转变临床带教观念 培养护生沟通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变临床带教观念 培养护生沟通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二、影响因素及分析 |
(一)护生因素 |
(二)带教老师因素 |
三、对策 |
(一)对护理实习生 |
(二)对带教老师 |
(2)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行动研宄法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理论基础 |
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6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 |
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叙事教育干预研究 |
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无锡市H技师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四、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对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中职护生一般情况分析 |
二、访谈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H技师学校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
一、H技师学校中职护生顶岗实习前管理的现状 |
二、H技师学校中职护生顶岗实习中管理的现状 |
三、H技师学校中职护生顶岗实习后管理的现状 |
四、H技师学校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各维度得分比较 |
五、不同医院实习管理现状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
六、现状调查总结 |
第二章 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存在问题 |
二、医院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存在问题 |
三、护生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存在问题 |
第二节 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缺少院校合作的经验 |
二、学校管理教师人力配备不足 |
三、医院培训带教老师的能力不足 |
四、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能力不足 |
五、护生缺少参与实习管理的机会 |
第三章 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强化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建议 |
一、优势互补,加强院校合作 |
二、积极引导,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
三、信息助力,实现高效管理 |
四、多维考核,实行综合测评 |
五、专业培训,提高带教能力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能力的概念: |
2.2 国内外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探讨 |
2.4 国外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探讨 |
2.5 国内外临床护理教师岗前规范化师资培训现状 |
2.6 国内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现状 |
2.7 小结 |
第三章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收集 |
3.4 资料分析方法 |
3.5 伦理原则 |
3.6 结果 |
3.6.1 临床带教老师管理构架不同 |
3.6.2 选拔方法及准入标准有差异 |
3.6.3 资格认证方式不同 |
3.6.4 培训方法及内容有差异 |
3.6.5 考核方法及内容不同 |
3.7 小结 |
第四章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初始指标建立 |
4.1 文献研究 |
4.2 质性研究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2.3 资料收集 |
4.2.4 资料分析 |
4.2.5 质性访谈研究结果 |
第五章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初始大纲建立 |
5.1 研究方法 |
5.1.1 课程内容 |
5.1.2 培训时间及方式 |
5.2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的建立 |
6.1 研究方法 |
6.1.1 专家的遴选 |
6.1.2 函询表内容 |
6.1.3 预调查 |
6.1.4 专家函询过程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1.6 伦理原则 |
6.2 研究结果 |
6.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6.2.2 专家积极程度 |
6.2.3 专家权威程度 |
6.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6.3 专家意见整理 |
6.3.1 核心能力第一轮专家咨询 |
6.3.2 培训课程大纲第一轮咨询结果 |
6.3.3 第二轮专家咨询 |
第七章 讨论 |
7.1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分析 |
7.2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结果分析 |
7.2.1 核心能力指标的选取特点及优势 |
7.2.2 核心能力指标内容分析 |
7.3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结果分析 |
7.3.1 培训课程大纲的内容分析 |
7.3.2 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意义 |
第八章 小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8.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护士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第二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
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素养的调查分析 |
(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
(二)护理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
(三)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
(四)学生职业认知素养的评价调查 |
二、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调查分析 |
(一)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调查 |
(二)关爱意识的调查 |
(三)遵守职业规范意识的调查 |
三、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调查分析 |
(一)护患沟通能力的调查 |
(二)临床实践能力的调查 |
(三)问题应对能力的调查 |
(四)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 |
第三章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素养的问题 |
一、职业认知较为浅薄,停留在职业表象 |
二、不同教师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影响不协同,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
三、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脱节,不容易学以致用 |
第二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问题 |
一、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待加强 |
二、护理行为难以体现关爱意识 |
三、不同教育群体对学生遵守职业规范意识评价标准存在偏差 |
第三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问题 |
一、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表达能力待提升 |
二、合作医院级别不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差异 |
三、片面重视技能掌握,忽略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培养 |
第四章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第一节 职业认知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一、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对职业的合理认知 |
二、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促进知识的协调影响 |
三、增加临床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实践应用 |
第二节 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一、学校提供优质实习环境,实践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
二、加强校园人文关怀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关爱意识培养 |
三、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 |
第三节 职业能力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一、丰富沟通课堂教学,促进护患沟通能力提升 |
二、产教融合“双元”育人,促进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培养 |
三、临床实践充分开展PBL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1 参考文献 |
附录2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3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教师及学生管理者问卷) |
附录4 学生及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致谢 |
附录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7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教 |
2.2 干预组:护生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干预的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 |
2.3 基于行为导向的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比较 |
3 工具与效应指标 |
3.1 实习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3.2 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 CIRN) |
3.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
3.4 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 |
3.5 教学满意度评分 |
3.6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量表 |
4 数据处理 |
5 质量控制 |
5.1 排除教学内容差异的影响 |
5.2 排除教师教学水平差异的影响 |
5.3 排除考核标准评分差异的影响 |
5.4 排除数据录入误差的影响 |
5.5 排除问卷收集过程的影响 |
6 技术线路图 |
结果 |
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
2 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比较 |
2.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结果 |
2.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
3 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
3.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结果 |
3.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4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
4.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 |
4.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影响 |
5 两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 |
6 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1 教学干预前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2 教学干预后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讨论 |
1 实验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优势分析 |
2.1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护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
2.2 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显着提高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
2.3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 |
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 临床护理带教师资力量局限性 |
3.2 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料不足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8)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的特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特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人文 |
2.人文关怀及护理人文关怀 |
3.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
(五)相关理论 |
1.Watson的人性照护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二、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 |
(一)南宁市医学院校高职护理专业概况 |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结果 |
(三)访谈调查及结果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方法 |
4.调查结果 |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
1.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2.学生相关知识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3.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4.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5.高职护理教育不足导致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三、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
1.社会对护理行业存在偏见 |
2.护理工作难度增加 |
3.学生思想素质欠佳 |
(二)学生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 |
1.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
2.学校教育教学不足 |
3.实习医院带教不足 |
(三)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原因 |
1.学生性格原因 |
2.网络社会影响 |
(四)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的原因 |
1.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欠缺 |
2.学生难以获得早接触临床的机会 |
(五)学校及医院关怀氛围不足的原因 |
1.学校方面 |
2.医院方面 |
四、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对策 |
(一)学校方面的对策 |
1.加强人文关怀型师资队伍建设 |
2.完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体系 |
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
4.打造第二课堂特色活动 |
5.营造人文关怀育人氛围 |
6.加强与医院的交流合作 |
7.学校对策的实践案例 |
(二)政府方面的对策 |
(三)社会方面的对策 |
1.网络媒体正向舆论引导 |
2.医院人文关怀文化示范 |
(四)学生个人的对策 |
五、结语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立题依据 |
1.2 相关概念及定义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4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 |
第一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 |
1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 资料收集及处理 |
1.4 结果 |
1.5 问卷编制 |
1.6 问卷信效度检验 |
1.7 讨论 |
1.8 小结 |
第二阶段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2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阶段 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研究 |
3 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M-LEARNING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与修订 |
1 初拟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 |
2 形成专家咨询表 |
3 讨论与思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对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卫校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及其教育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比较与启示 |
第三章 卫校护生护理职业伦理素养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研对象 |
2、调研设计 |
3、调研实施 |
二、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卫校护理职业伦理素养的问题与根源分析 |
一、卫校护生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整体表现不佳 |
二、卫校护生护理职业伦理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提升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教育改进建议 |
一、夯实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教育团队 |
二、优化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
三、革新护理职业伦理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 |
四、重视实训实习阶段对职业伦理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转变临床带教观念 培养护生沟通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J]. 张超钰,陆志豪,陈俊婷,汪志宏,李想,钱丽冰,丁彩华. 现代职业教育, 2021(30)
- [2]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 范罗丹.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3]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D]. 陈红.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4]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无锡市H技师学校为例[D]. 赵丽.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D]. 刘欣. 山东大学, 2020(04)
- [6]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方瑞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2)
- [7]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周珺. 青岛大学, 2020(01)
- [8]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D]. 卢冬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研究[D]. 符晓红.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卫校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及其教育改进建议[D]. 李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