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家长与小学生闲暇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聂莉梅[1](2021)在《中学生校园闲暇研究 ——基于M中学的考察》文中提出闲暇贯穿人的一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闲暇是万物之原。学生阶段的闲暇是成年闲暇的重要基础,闲暇本应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但由于现实中人们对闲暇的不合理的认知,造成了学生校园生活中闲暇淡化、闲暇被占、闲暇迷茫等问题,以至于学生陷入有“闲”不会“闲”的尴尬。这种忽视闲暇、淡化闲暇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善。本文旨在深化对学校闲暇问题的理解,同时提高师生对闲暇问题的认识并改进校园闲暇现状。本文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M中学学生的校园闲暇时间、闲暇认知、闲暇活动、闲暇场所、闲暇交往、闲暇期待6个方面展开调查,对获得的资料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校园闲暇时间缩水、闲暇认知偏颇、闲暇活动参与度不高、闲暇场所有限、闲暇交往单调、闲暇期待不同等问题。深究其原因,本文发现中学生闲暇受制于应试教育制度束缚、教育者闲暇观念约束、学生主体意识缺失。之后,基于中学生校园闲暇现状提出理想的校园闲暇价值追求应是追求人的自由、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达到自赋式、发展式、乐生式闲暇。最后,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4方面对学生校园闲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通过教育合力达成自由幸福有效的闲暇教育。关于学生闲暇的研究较为复杂。本文仅对中学生校园闲暇状况做了调研和粗浅的分析,在样本的拓展、闲暇意义的挖掘以及对策的可行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周平煜[2](2020)在《农村留守小学生闲暇时间优化管理的研究 ——以衡山县H乡镇四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周晓军[3](2020)在《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描摹与改进措施》文中提出目前,农村小学生的闲暇教育活动开展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暴露出孩子们闲暇生活质量不高及闲暇教育状况不佳的问题。深入了解并剖析现状,把脉问题所在并明晰问题解决、现状改进之举,从而开辟出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积极有效实施的路径,为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幸福人生奠基助力,是教育与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王惠芸[4](2020)在《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为小学生“减负”政策的提出,小学生闲暇利用时间不断增加。这为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在现实的各种外在压力之下,小学生闲暇时间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一直存在,呈现出“闲而不暇”的状态。小学生如何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的情况,小学生闲暇活动开展的状况,和对学生如何开展闲暇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三所小学的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和闲暇教育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已经掌握的国内外关于闲暇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合统计并探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以本次研究的渊源为起步,对研究论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和简单陈述;再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再对国内外的小学生闲暇时间以及闲暇教育的当前发展及研究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提出本论文的主体导向和思路及方法。第二章是对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以及闲暇教育现状调查与其分析。本文选取石家庄市桥西区3所小学的小学生共497名小学生,5名任课教师和5名学生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学生展开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桥西区小学生闲暇利用时间的占有量情况;桥西区小学生闲暇活动;桥西区的学校、家庭及社区闲暇教育的关注和开展情况,学生对自己在校闲暇活动的认知与期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三章是小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发现小学生的闲暇时间不充足,上学期间和平时假期的闲暇时间占有量都比较少;小学生在闲暇时间利用和闲暇活动安排都缺乏科学指导;小学生缺乏闲暇教育资源和小学生闲暇教育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是学校教育存在低瞻的短板;家庭闲暇教育的空位;社会的教育环境缺乏对小学生的闲暇教育。第四章是关于提高我国小学生闲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具体对策。针对我国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和闲暇教育存在问题,从小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层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学校层面:转变学校观念,重视学生闲暇教育;开设专门的闲暇教育校本课程;教师是闲暇教育的引领者。家长层面:大力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注重自己示范作用;增加和孩子沟通和情感交流;发挥家委会和家长的带头作用,共同参加孩子闲暇生活。社会层面: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闲暇教育;社区要挖掘闲暇教育资源,开展闲暇教育;社会媒体要净化网络环境,发挥导向功能。小学生自身层面: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闲暇意识;小学生要主动开展自我闲暇教育;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闲暇教育活动。第五章是结论研究和展望。通过调查分析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和闲暇教育问题得出结论进行展望。小学生闲暇时间的正确利用和闲暇教育的全面开展是项重大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家长还有小学生自己的努力,这样闲暇教育才会顺利开展。
袁煊赫[5](2020)在《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闲暇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是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来获得经验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取向,选取河南省L村为田野调查点,采取半开放式访谈,以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生的人为访谈对象,辅之于文献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从闲暇时间、闲暇空间、闲暇活动、闲暇伙伴四个方面呈现近70年来儿童闲暇生活的图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1949年-1978年、1978年-2000年、200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发现:1.从闲暇时间上来说,儿童的闲暇时间总量在减少,闲暇时间的分配逐渐从农业劳动转向学业活动;2.在闲暇空间上,农村儿童的活动场所经历了由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到以村为中心,再到以家为中心的转变过程;3.在闲暇活动上,活动的内容逐渐由乡土性活动转向信息时代下的活动,户外活动减少,依赖信息媒介的活动增多;4.在闲暇伙伴上,游戏群体联系逐渐减弱,闲暇伙伴趋向成人化。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的变迁都显示出成人对于儿童闲暇生活的控制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一个去乡土性的过程,此过程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各场域对于儿童的影响,如家庭变迁、村庄公共生活、市场利益、教育机构和政府政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种流变轨迹也彰显出社会时代精神的演变,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时代碎片化特征的冲击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儿童。如何应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迁,引导当代以及未来儿童开展良好的闲暇生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来说,可以通过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等来有效发挥闲暇生活的价值。
祁文瑾[6](2020)在《太原市A小学高年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减负政策”的出台,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特别是小学生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裕。反观小学生在闲暇时间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大多数小学生对于闲暇时间管理的意识淡薄,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年纪尚小浪费一些时间没太大关系;学校和家长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导致了学生的闲暇时间管理模式偏“学习本位”,从而造成学生在闲暇时间里的活动内容单调;很多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做事情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如拖沓、分心等。小学是个人在成长道路上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闲暇时间管理方式和闲暇时间管理内容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扬和美好品质的塑造。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对闲暇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三种方法,对太原市A小学五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实证调查,调查当前高年级小学生在闲暇时间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以便提出可行的对策。本研究主要涵盖四大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是研究的综述部分,详细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有关闲暇时间管理的核心概念、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案;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太原市A小学高年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本研究主要以调查的方式进行,旨在了解以下内容:小学生闲暇时间拥有量、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价值感、小学生闲暇时间规划能力、小学生闲暇时间监控能力、家长和学校以及教师对指导高年级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指导质量、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主客观自变量等。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辅之以问卷和访谈的手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将他们的闲暇时间管理水平分为:闲暇时间管理的价值感、闲暇时间管理的规划能力、闲暇时间管理的监控能力三个维度来调查分析他们的闲暇时间管理水平。第三章阐述了小学生在闲暇时间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背后原因。笔者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基于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从师生及家长和学校四大因素出发,较为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和闲暇时间管理能力的优化策略。
马小霞[7](2020)在《挣扎的童年: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文中提出对童年生活的关照与研究,是教育学界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论题。一定意义上,儿童童年生活的状态将会与他们未来人生乃至社会发展的走势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从课余生活这一视角,以访谈和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当下部分小学生童年生活的挣扎处境,意图对当代深陷“成人化”和“工具化”的儿童童年生活进行描述与呈现,唤起人们对挣扎的童年生活的关注,进而为人们理性的认识儿童的童年生活提供参照。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依据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选取了低等教育水平、中等教育水平与高等教育水平三类家庭中的9个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与个案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课余生活现状进行考察。在获取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后,尝试从课余生活中儿童与自我、他人和社会这三个层面的生活世界去勾勒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挣扎样态,全文主要从如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引言。力图系统梳理童年的相关问题与课余生活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而揭示小学生课余生活这一选题的实践意义与学理价值。第二部分,学习至上:课余课业的“重”与挣扎。主要对俊辰、莫飞与晓晗三个不同家庭教育水平的个案及其家庭进行考察分析,从课余课业生活的视角呈现儿童在繁重的课余课业负担中所经历的忙碌与挣扎。第三部分,教化让渡:成人规训的“痛”与挣扎。通过深描璇雅、泽君与依依三类家庭教育水平儿童在课余生活中所承受的成人世界的规训压迫及“被规训”经历,呈现儿童在避无可避的成人规训时的无望与挣扎。第四部分,娱乐至死:媒体社会的“瘾”与挣扎。主要呈现儿童在媒体世界影响主宰下课余生活的挣扎与无奈。进而言之,本部分通过勾勒在媒体社会的客观世界中文杰、轩宇和程博三种教育水平家庭儿童的媒体“上瘾”生活,揭示当下社会对儿童童年课余生活的控制与冲击。第五部分是对童年何以会变得挣扎的理性反思。力图从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个维度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挣扎根源进行检视,进一步唤醒人们对挣扎的童年及其可能的危害予以关注。
贾媛媛[8](2020)在《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迅猛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如何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在有限的时间里妥当安排闲暇生活,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军的小学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儿童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闲暇时间,如何尽快的发展并完善自己,是整个社会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诸多方法,对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的闲暇时间管理展开调查研究,了解其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分析调查数据,指出当前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问题,帮助小学生了解闲暇时间管理的意义和方法,并给予合理的闲暇时间分配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小学生可自主支配时间拥有量不足。第二,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淡薄,且时间管理能力欠缺,致使闲暇时间浪费在电子产品或者嬉戏打闹上。第三,闲暇时间管理方式简单,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第四,家长对于学生闲暇时间疏于管理,放任自由,缺乏对孩子闲暇时间管理的正确引导。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校和家庭都比较关注孩子的应试成绩,追求名校;小学生自身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自我管控能力薄弱;家长的不良影响和缺乏正确的闲暇时间管理引导;社区公共设施不完善,活动场所匮乏;家校合作中对于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教育的缺失。针对家庭教育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问题与原因所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强化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继而提高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其次,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角色扮演,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并多与孩子沟通,提升自身时间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同时正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时间管理。最后,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问题引以重视,提供一些有益于小学生闲暇时间自主管理的环境条件和有效措施。
李俊俊[9](2020)在《刍议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闲暇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我国家庭闲暇教育面临着多重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闲暇教育指导能力,已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升家庭闲暇教育的指导能力,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闲暇教育观,强化闲暇生活意识,加强闲暇生活规划,科学指导孩子的闲暇活动。
高子博[10](2019)在《5-6岁城市幼儿闲暇生活的教育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闲暇”是轻松、自由、休闲的代名词,闲暇生活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可以通过闲暇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不断的提升自我,不仅愉悦幼儿的身心,而且能有效促进幼儿情感、智力、社会性的发展。高质量的闲暇生活是幼儿幸福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今后的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闲暇也不再是成人的专利。幼儿也是闲暇的主体,但幼儿的闲暇生活并没得到较大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三个幼儿闲暇生活的个案研究,以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展现幼儿闲暇生活的真实状态。通过对幼儿闲暇生活真实故事的描写,重新建构对幼儿闲暇生活的解释性理解。本研究选取了三个个案家庭,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收集了大量一手幼儿闲暇生活的资料,根据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形成本文的四大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对选取个案幼儿的闲暇生活进行故事描写,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出城市幼儿闲暇生活的真实状态;第二部分提出城市幼儿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城市幼儿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两大因素上进行成因分析;第四部分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家庭教育为出发点,分别从父母的自我教育、亲职教育以及家庭的闲暇教育三方面提出提高幼儿闲暇生活的教育建议。
二、关于家长与小学生闲暇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家长与小学生闲暇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校园闲暇研究 ——基于M中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校园闲暇的重要意义 |
1.1.2 中学生减负的现实需要 |
1.1.3 中学生校园闲暇情况不佳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闲暇研究的概况 |
1.3.2 关于学生闲暇研究的特点 |
1.3.3 相关研究的研究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闲暇 |
1.4.2 校园闲暇 |
1.4.3 闲暇与自由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图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对象 |
1.5.4 资料分析 |
2 M中学学生校园闲暇的现实审视 |
2.1 “缩水”的闲暇时间 |
2.1.1 学校失衡的作息时间 |
2.1.2 被教师误解的“副课” |
2.2 偏颇的闲暇认知 |
2.2.1 学生理解的闲暇 |
2.2.2 教师理解的闲暇 |
2.3 “消极”的闲暇活动 |
2.4 受限的闲暇场所 |
2.4.1 学生有限的活动空间 |
2.4.2 教师“遥远”的办公室 |
2.5 单调的闲暇交往 |
2.5.1 娱乐消遣为主的方式 |
2.5.2 同伴群体为主的对象 |
2.6 不同的闲暇期待 |
2.6.1 学生期待逃离学习的闲暇 |
2.6.2 教师期待回归学习的闲暇 |
3 中学生校园闲暇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 |
3.1.1 被试卷填满的闲暇 |
3.1.2 被分数惊扰的闲暇 |
3.2 教育者闲暇观念的约束 |
3.2.1 主流价值观否定闲暇 |
3.2.2 学校日常管理忽视闲暇 |
3.2.3 教师闲暇引导功利化 |
3.2.4 家长轻视校园闲暇 |
3.3 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 |
3.3.1 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 |
3.3.2 学生学习驱动力不足 |
3.3.3 学生自律意识薄弱 |
4 中学生校园闲暇的价值追求 |
4.1 闲暇追求人的自由 |
4.1.1 人本自由 |
4.1.2 闲暇有独特魅力 |
4.1.3 闲暇本质是自由 |
4.2 闲暇追求学生的自由发展 |
4.2.1 闲暇帮助学生自主发展 |
4.2.2 闲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3 学生劳动为了闲暇 |
4.3.1 学习劳力又劳心 |
4.3.2 学习实现身心自由 |
4.3.3 学习为了更好地闲暇 |
4.4 学校教育回归闲暇 |
4.4.1 “藏息相辅”的昨日学校 |
4.4.2 “只劳不逸”的今日学校 |
4.4.3 自由幸福有效的明日学校 |
5 中学生校园闲暇问题的解决对策 |
5.1 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新观 |
5.2 学生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
5.3 合力丰富闲暇教育内容 |
5.4 努力创设闲暇实现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描摹与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认识与分析 |
(一)学校教育中“无暇”顾及 |
(二)家庭教育中“无力”体现 |
(三)社会教育中“无机”形成 |
二、改进思考与实践 |
(一)打开一扇窗———提高认识 |
1. 在引领中改变观念 |
2. 在获得中增进认同 |
3. 在融合中形成特点 |
(二)走出一条路———丰富实践 |
1. 以学生为主体 |
2. 以学校为主导 |
3. 以家庭为“主场” |
(三)闯出一片天———统筹建设 |
1.“五育并举”中融合 |
2. 课程建设中融入 |
3. 综合治理中融通 |
(4)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基于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现状的思考 |
1.1.2 对小学生闲暇教育研究的追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闲暇时间 |
1.3.2 闲暇活动 |
1.3.3 闲暇教育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4.2 国外闲暇时间利用的研究 |
1.4.3 国内闲暇时间及闲暇教育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石家庄市小学生闲暇时间和闲暇教育现状的抽样调查及分析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目的 |
2.1.3 调查方法 |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1 对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和占有量的分析 |
2.2.2 对不同学校和年级闲暇占有量的分析 |
2.3 对小学生闲暇活动的分析 |
2.3.1 对小学生闲暇活动的分类 |
2.3.2 小学生闲暇活动具体情况 |
2.4 对小学生开展闲暇教育的情况分析 |
2.4.1 学校对小学生安排闲暇教育的情况 |
2.4.2 家庭对小学生的闲暇教育重视的情况 |
2.4.3 社会对小学生开展闲暇教育的情况 |
2.5 小学生对闲暇教育的认知与期望 |
2.5.1 小学生自我闲暇认知 |
2.5.2 小学生自我闲暇期望 |
第三章 小学生闲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小学生闲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3.1.1 闲暇时间占有量不容乐观 |
3.1.2 闲暇活动呈现出亚健康状态 |
3.1.3 闲暇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
3.2 小学生闲暇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学校教育存在低瞻的短板 |
3.2.2 家庭闲暇教育的空位 |
3.2.3 社会环境对闲暇教育的影响 |
第四章 提升小学生闲暇教育质量的对策 |
4.1 学校层面 |
4.1.1 转变学校观念,加强学生的闲暇教育 |
4.1.2 合理开发有关的闲暇教育的校本课程 |
4.1.3 发挥教师在闲暇课程中的引领作用 |
4.2 家庭层面 |
4.2.1 大力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
4.2.2 增强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
4.2.3 发挥家委会在开展闲暇教育中的带头作用 |
4.3 社会层面 |
4.3.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闲暇教育 |
4.3.2 社区要挖掘闲暇教育资源,开展闲暇教育 |
4.3.3 社会媒体要净化网络环境,发挥导向功能 |
4.4 小学生自身方面 |
4.4.1 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闲暇意识 |
4.4.2 小学生要主动开展自我闲暇教育 |
4.4.3 小学生应积极参与闲暇教育活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反思与展望 |
5.2.1 本研究的特色 |
5.2.2 本研究的不足 |
5.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闲暇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
(二)对儿童闲暇权利的思考 |
(三)社会变迁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有关儿童闲暇生活的研究 |
(二)儿童闲暇生活的变迁研究 |
(三)儿童闲暇生活教育的研究 |
(四)相关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儿童 |
(二)闲暇生活方式 |
(三)闲暇教育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取向 |
(二)有关田野点 |
(三)进入研究现场 |
(四)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年代划分的依据 |
六、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 |
一、闲暇时间 |
(一)充足的闲暇时光(1949年-1978年) |
(二)自由的闲暇时光(1978年-2000年) |
(三)被支配的闲暇时光(2000年至今) |
二、闲暇空间 |
(一)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1949年-1978年) |
(二)以村为中心(1978年-2000年) |
(三)以家为中心(2000年至今) |
三、闲暇活动 |
(一)乡土性的活动(1949年-1978年) |
(二)多元化的活动(1978年-2000年) |
(三)信息时代下的活动(2000年至今) |
四、闲暇伙伴 |
(一)多元伙伴(1949年-1978年) |
(二)平行伙伴(1978年-2000年) |
(三)垂直伙伴(2000年至今) |
第四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分析 |
一、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脉络 |
(一)闲暇时间:自然向机械 |
(二)闲暇空间:开放向封闭 |
(三)闲暇活动:乡土向现代 |
(四)闲暇伙伴:同龄向成人 |
二、社会各场域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家庭变迁影响 |
(二)村庄公共生活散场 |
(三)市场利益冲击 |
(四)教育机构滋生 |
(五)政府政策辐射 |
三、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背后的时代精神 |
(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
(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
(三)碎片化特征的冲击 |
四、儿童闲暇教育的开展 |
(一)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 |
(二)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 |
(三)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太原市A小学高年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 |
1.3.2 小学生时间管理的研究 |
1.3.3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研究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闲暇时间 |
1.4.2 时间管理 |
1.4.3 闲暇时间管理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工具 |
第二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样本统计 |
2.2 调查目的 |
2.3 调查结果 |
2.3.1 小学生闲暇时间的拥有量 |
2.3.2 小学生闲暇时间价值感 |
2.3.3 小学生闲暇时间的规划 |
2.3.4 小学生闲暇时间的监控 |
2.3.5 影响闲暇时间管理的因素 |
2.4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小学生自身因素 |
3.2 家庭环境因素 |
3.3 学校环境因素 |
第四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
4.1 学生——提升自主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 |
4.1.1 明确自身的主体性地位 |
4.1.2 端正对闲暇时间的态度 |
4.1.3 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合理规划 |
4.1.4 培养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自制力 |
4.2 家长——以身作则,提升闲暇教育能力 |
4.2.1 榜样示范,做孩子闲暇时间管理的引导者 |
4.2.2 为孩子创设自主管理的良好环境 |
4.2.3 家校合作,提升家长的闲暇教育指导能力 |
4.2.4 与孩子平等沟通,善用时间管理APP |
4.3 学校、教师——发挥闲暇时间管理的主导作用 |
4.3.1 学校开展闲暇时间管理主题的活动 |
4.3.2 学校组织开展时间管理团体辅导 |
4.3.3 提升教师闲暇时间管理的指导水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挣扎的童年: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自我的体悟:童年课余生活的感受与无奈 |
2.现实的警钟:不能承受的童年之重 |
3.理论的审思:解放儿童的价值之需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课余生活 |
2.课业负担 |
3.挣扎 |
(四)理论分析框架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童年问题的相关研究 |
2.课余生活的相关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一、学习至上:课余课业的“重”与挣扎 |
(一)游离缺位与自我应对:涌入群体课业负担的忙碌与挣扎 |
1.隐匿的父母与繁重的课业负担 |
2.盲从跟随的辅导班:同伴诱惑之下的课外补习 |
(二)简单介入与被迫服从:沦为“被压迫者”的无助与隐忍 |
1.父母的强制参与儿童的无望反抗 |
2.“抗争”的消解与无意识的接纳 |
(三)“精心安排”与下意识顺从:未来圈定中的妥协与隐痛 |
1.父母的精心安排与儿童的顺从参与 |
2.集体式焦虑:事无巨细的“陀螺式”家长 |
(四)小结 |
二、教化让渡:成人规训的“痛”与挣扎 |
(一)身体规训:出于“善意”的伤害 |
1.痛苦的身体:被成人安排的璇雅 |
2.体罚的阴影:以爱为名的“鞭笞” |
3.异化的幻象:“当大人真好”的童年逃避 |
(二)心理规训:起于“比较”的钳制与逃离 |
1.被规训的身体:遭时空限制的泽君 |
2.邻家的孩子:别人都比我好 |
3.不被接纳的恐惧:看不见的忧伤 |
(三)精神虐待:源于“漠视”的创伤 |
1.同伴的压力:饱尝煎熬的依依 |
2.优越的成人:想要逃离的挣扎 |
3.被“心罚”的痛:成人漠视中的儿童 |
(四)小结 |
三、娱乐至死:媒体社会的“瘾”与挣扎 |
(一)课余他律的缺失:监管欠缺下儿童的媒体沉迷与自我疏离 |
1.成为“瘾君子”:网络游戏的日益沉迷 |
2.稚嫩的“小大人”:行将消亡的童真 |
(二)媒体运用的两难:奖励诱导下交往贫困者的热闹与孤独 |
1.幻影父母:亲子关系的异化 |
2.虚假同伴:同伴游戏的消失 |
(三)隔离控制的监管:成人监视中的虚假应对与逃离反叛 |
1.沦为“空心人”:自我兴趣的日渐凋零 |
2.儿童沦为娱乐至死的物种:主体性的丧失 |
(四)小结 |
四、寻根究底:童年是怎样变得挣扎起来的? |
(一)病态的功利主义: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工具的极致强化 |
1.儿童被完全视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工具 |
2.工具化的儿童定位对作为人的儿童的消解 |
(二)过度的应试教育:恶性的教育竞争与成为应试工具的儿童 |
1.教育目标的异化:塑造“知识人” |
2.教育过程的僵化:形塑“机器人” |
3.教育评价的物化:缔造“工具人” |
(三)迷失的家庭教育:父母渴望成功的期望转嫁与儿童的异化 |
1.父母渴望成功的期望转嫁与儿童的异化 |
2.失恰的教养方式的推崇与运用 |
3.儿童沦为光耀门楣的颜面工具 |
结语 童年如何不再挣扎:课余课业的价值及其限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一) 关于家庭教育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小学生闲暇教育实施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的基础理论与价值 |
一、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时间 |
(二) 闲暇时间 |
(三) 闲暇时间管理 |
二、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闲暇教育理论 |
(二) 学生自主教育理论 |
三、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 提供家庭教育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策略 |
(二) 提高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
(三) 丰富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理论研究 |
第三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目的 |
(三) 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一) 小学生对闲暇时间管理的态度 |
(二) 家庭教育中闲暇时间管理的方式 |
(三) 闲暇时间拥有量及学习时间消费占比 |
(四) 小学生家庭活动项目及其时间分配比重 |
(五) 家长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重视情况 |
(六) 学校和社区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影响 |
第四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闲暇时间拥有量不足 |
(二) 闲暇时间管理的方式简单 |
(三) 闲暇时间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
(四) 小学生缺乏闲暇时间管理意识 |
(五) 家长对孩子闲暇时间管理缺乏指导 |
二、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关注应试追求名校,素质教育难行 |
(二) 受小学生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 |
(三) 家长对于闲暇时间管理教育的缺失 |
(四) 社区公共设施不完善,活动场所匮乏 |
(五) 家校合作中忽视闲暇时间管理教育 |
第五章 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对策 |
一、提高小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
二、增强家长闲暇时间管理的指导能力 |
(一) 提高家长闲暇时间管理意识 |
(二) 适度进行闲暇时间管理的指导 |
(三) 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
三、社会加强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重视并给予支持 |
(一) 社区协助家长提高闲暇时间管理指导能力 |
(二) 家校合作加强闲暇时间管理的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刍议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家庭闲暇教育 |
二、家庭闲暇教育之于中小学生发展的价值意蕴 |
(一)享受家庭闲暇生活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
(二)家庭闲暇教育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家庭闲暇教育是中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家庭闲暇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
三、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的现实困境 |
(一)闲暇意识淡薄,家庭闲暇教育极端化 |
(二)闲暇规划缺失,闲暇内容单一化 |
(三)缺乏科学认识,闲暇活动功利化 |
(四)闲暇行为负面化,家庭闲暇教育功能失调 |
四、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的路径选择 |
(一)树立正确的闲暇教育观 |
(二)提高闲暇生活意识,加强闲暇生活规划 |
(三)科学指导孩子的闲暇活动,提高闲暇生活质量 |
(10)5-6岁城市幼儿闲暇生活的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幼儿闲暇生活的重要意义 |
(二)幼儿闲暇生活的权利尚未得到尊重 |
(三)笔者的研究兴趣和工作的困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回顾闲暇及闲暇生活的研究历程 |
(二)闲暇生活相关理论的研究 |
(三)幼儿闲暇生活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启示 |
(一)已有研究的不足 |
(二)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五、研究内容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六、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幼儿闲暇生活的教育叙事描写 |
一、宝宝的闲暇生活 |
(一)宝宝课外班活动情况介绍 |
(二)闲暇的首选:尽情的旅游玩耍 |
(三)无奈的选择:学前班后的刷题生活 |
(四)有“重点”的周末:玩耍要放在学习后 |
(五)洗澡只是一个噱头:一家人坚持的娱乐生活 |
二、伊然的闲暇生活 |
(一)伊然的课外班活动情况介绍 |
(二)坚持离园后“规律”和“机械”的生活 |
(三)“加速度”与“不情愿”的课外学习 |
(四)跟随父母“无规律”且“成人化”的周末 |
(五)一个人度过的闲暇生活 |
三、小佐的闲暇生活 |
(一)小佐的课外班活动情况介绍 |
(二)随时随地约朋友,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
(三)我要长高,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 |
(四)泡书店,闲暇时最开心的去处 |
(五)钢琴,是我不能放弃的音乐梦 |
(六)变身口才小达人,重视语言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幼儿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 |
一、父母的幼儿闲暇教育意识淡薄 |
(一)父母对幼儿闲暇教育缺少关注度 |
(二)父母对幼儿闲暇生活缺少规划和指导 |
二、父母对幼儿闲暇生活指导方式不恰当 |
(一)语言指导上的不恰当 |
(二)评价方式上的不恰当 |
三、幼儿闲暇生活存在不均衡现象 |
(一)幼儿闲暇内容的不均衡 |
(二)幼儿闲暇活动的不均衡 |
四、父母缺少对幼儿的亲子陪伴 |
五、幼儿闲暇生活中同伴教育的缺失 |
六、幼儿的选择权利与感受未得到尊重 |
七、父母在教养实践中个体化的追求与辅导班教养模式存在矛盾 |
第四章 城市幼儿闲暇生活问题的成因 |
一、社会环境因素 |
(一)独生子女时代核心式为主的家庭结构类型 |
(二)公共场所提供的场地有限与设施不足 |
(三)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模式 |
(四)教养模式受到市场教育与制度变革的影响和制约 |
二、家庭教育因素 |
(一)父母的教育素质 |
(二)父母的教育观念 |
(三)父母的教育能力 |
(四)父母的成长经历 |
第五章 提高城市幼儿闲暇生活的教育建议 |
一、父母的自我教育 |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
(二)协调一致的教养态度 |
(三)别让孩子完成你的梦想 |
二、父母的亲职教育 |
(一)亲情要加入友情的品质 |
(二)不要用爱控制孩子 |
(三)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
三、家庭的闲暇教育 |
(一)让休闲成为闲暇生活的主旋律 |
(二)把家变成健康的娱乐城 |
(三)爱是给孩子做决定的自由 |
(四)给予孩子走心式的陪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家长与小学生闲暇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校园闲暇研究 ——基于M中学的考察[D]. 聂莉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村留守小学生闲暇时间优化管理的研究 ——以衡山县H乡镇四所学校为例[D]. 周平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描摹与改进措施[J]. 周晓军. 生活教育, 2020(06)
- [4]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为例[D]. 王惠芸. 山西大学, 2020(01)
- [5]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D]. 袁煊赫. 河南大学, 2020(02)
- [6]太原市A小学高年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问题研究[D]. 祁文瑾. 山西大学, 2020(01)
- [7]挣扎的童年: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D]. 马小霞.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研究[D]. 贾媛媛. 扬州大学, 2020(04)
- [9]刍议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J]. 李俊俊.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2)
- [10]5-6岁城市幼儿闲暇生活的教育叙事研究[D]. 高子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