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休克蛋白与耳蜗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查定军[1](2020)在《热休克蛋白在耳毒性损伤过程中对内耳细胞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生物在受到热休克以及各种物理、化学、病理等外界刺激时被诱导并高度表达的一类蛋白质,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在生物体内发挥分子伴侣、抗应激、调节细胞凋亡、抗氧化以及参与机体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近年来热休克蛋白在药物开发等的各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重要突破,其在耳毒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顺铂和氨基糖苷类在内的两大类的耳毒性副作用的治疗药物会对内耳感觉毛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大量患者出现听力损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既不抑制这些药物治疗功效又能够保护内耳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热休克蛋白家族在内耳耳毒性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内耳毛细胞耳毒性损伤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为开发抗耳毒性药物损伤的保护剂提供理论基础。
蔡花[2](2020)在《二甲双胍在大鼠听皮层退行性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二甲双胍在D-半乳糖诱导的听皮层拟老化大鼠模型中对听皮层衰老的影响目的:注射D-半乳糖诱导建立的大鼠听皮层拟老化模型基础上,探讨二甲双胍对听皮层衰老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200只1月龄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D-半乳糖组、二甲双胍组。D-半乳糖组和二甲双胍组每天按500mg/kg的剂量予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所用溶液:0.9%生理盐水),持续8周;对照组SD大鼠同样也在颈背部皮下注射与D-半乳糖组和二甲双胍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用D-半乳糖干预的同时,予二甲双胍水溶液按150mg/kg的量灌胃给药8周,与此同时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给予同等量的饮用水灌胃处理。8周的造模过程结束之后,三组SD大鼠再一次随机被分到三个年龄亚组中:3月龄组、9月龄组和15月龄组,分别为造模完成后0、6、12个月,每个亚组为21-23只SD雄性大鼠。9月龄和15月龄二甲双胍组分别在7月龄和13月龄时同样再次进行连续8周的二甲双胍灌胃处理,与此同时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给予同等量的饮用水做灌胃处理。造模完成后,对每一组SD大鼠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进行听力检查;酶标仪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超氧化物气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来检测SD大鼠听皮层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的常见缺失(Commen Deletion,CD)变化情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D大鼠听皮层中神经元及细胞器的超微结构退行性变化情况;利用尼氏染色法观察SD大鼠听皮层中神经元密度及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亚组听皮层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BR结果显示9月龄D-半乳糖组与对照组相比,8k Hz、16k Hz、32k Hz的听阈有明显上升,15月龄D-半乳糖组与对照组相比,16k Hz、24k Hz、32k Hz听阈有显着上升,9月龄和15月龄二甲双胍组与D-半乳糖组相比,听阈阈值均明显下降。3月龄和9月龄D-半乳糖组听皮层mt DNA CD值明显高于同月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9、15月龄二甲双胍组听皮层mt DNA CD值明显低于同月龄D-半乳糖组。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同月龄的D-半乳糖组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听皮层中的细胞核明显不规则、有脂褐素的沉积、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神经纤维脱髓鞘样等有着超微结构退行性病理变化,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衰老变化更为明显,同时D-半乳糖组与二甲双胍组相比,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更为明显。尼氏神经元染色显示,D-半乳糖组大鼠听皮层神经元与同月龄对照组相比密度降低,二甲双胍组大鼠听皮层组织神经元与同月龄组D-半乳糖组相比数量增多,3月龄、9月龄、15月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色法结果显示:同月龄D-半乳糖组血清MDA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二甲双胍处理组的MDA浓度与D-半乳糖组相比含量明显下降;D-半乳糖组血清CAT、GSH、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二甲双胍组比D-半乳糖组分别有所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D-半乳糖组与同月龄对照组比,大鼠听皮层中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二甲双胍组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比D-半乳糖组分别有所降低。结论:D-半乳糖使听皮层mt DNA CD累积、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听皮层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上退行性病变明显、听皮层中神经元密度下降、凋亡数目增多,促进SD大鼠听皮层的衰老过程进而加速老年性聋的发生,外源性的二甲双胍干预减轻衰老相关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水平,以及通过二甲双胍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来延缓听皮层衰老。因此,二甲双胍有望成为干预及预防老年性耳聋发生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在二甲双胍介导的延缓听皮层衰老中的作用目的:老年性耳聋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阐明。观察大鼠听皮层中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二甲双胍介导的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对延缓听皮层衰老的调控机制。探讨二甲双胍在听皮层衰老过程中潜在的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200只1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三组:对照组、D-半乳糖组、二甲双胍组。每天按500mg/kg的剂量予D-半乳糖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所用溶液:0.9%生理盐水),持续8周;对照组同样对SD大鼠进行颈部皮下注射与D-半乳糖组和二甲双胍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给予D-半乳糖干预的同时,另用二甲双胍水溶液按150mg/kg的量灌胃给药8周,与此同时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给予同等量的饮用水灌胃处理。8周的造模过程结束之后,三组SD大鼠再一次随机被分到三个年龄亚组中:3月龄组、9月龄组和15月龄组,分别为造模完成后0、6、12个月,每个亚组至少20只SD雄性大鼠。9月龄和15月龄二甲双胍组的大鼠分别在7月龄和13月龄时再次接受连续8周的二甲双胍灌胃干预,与此同时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给予同等量的饮用水灌胃。造模完成后,Western blot检测各亚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 Protein Response,UPR)相关蛋白-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k D,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Homologous protein,CHOP)在各月龄不同亚组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检测不同月龄亚组的听皮层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3月龄D-半乳糖组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蛋白-HSP90、HSP60、GRP78、CHOP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均明显增加,在二甲双胍组中均表达有所下降,15月龄D-半乳糖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蛋白HSP90和HSP60与同龄组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二甲双胍组的HSP90和HSP60的表达与D-半乳糖组相比均减少,15月龄D-半乳糖组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蛋白GRP78和CHOP与同龄组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在二甲双胍干预组中GRP78和CHOP表达与D-半乳糖组相比有明显增高。3月龄D-半乳糖组与对照组相比,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显着增高,而15月龄时D-半乳糖组AMPK磷酸化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二甲双胍干预组3月龄,9月龄和15月龄AMPK磷酸化水平与D-半乳糖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3月龄D-半乳糖组ERK1/2的磷酸化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而二甲双胍干预组的ERK/1/2的表达相比D-半乳糖组有明显上升,15月龄D-半乳糖组ERK1/2的表达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增高,而二甲双胍干预组ERK/1/2的表达相比D-半乳糖组明显下降。结论:未折叠蛋白反应和AMPK/ERK1/2信号通路在大鼠听皮层中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外源性的二甲双胍通过调节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增强拟老化听皮层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的损害,巩固蛋白质稳态,进而延缓听皮层衰老进程。
钱怡[3](2019)在《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突发性聋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为儿童突发性聋诊疗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78例(81耳)儿童突发性聋的病例资料。共收集病例78例,81耳,双耳3例,其中男性40例(51.28%),女性38例(48.72%)。年龄9-18岁,平均年龄15.69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频下降型27例,中高频下降型9例,平坦型17例,全聋型25例。分析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是否采用特殊治疗(鼓室/耳后注射激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各种类型的总有效率:低频下降型最高,为96.30%;其次为平坦型,全聋型次之,分别为76.47%,52.00%;中高频型最差,为44.44%。所有患儿总有效率为71.79%。无耳鸣患儿14例,总有效率为50%;伴耳鸣患儿64例,总有效率为76.56%。4例患儿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21例患者采用鼓室注射甲强龙,14例有效;3例患者采用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和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突发性聋分型、是否伴发耳鸣与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相关。儿童突发性聋,是否采用特殊治疗(耳后/鼓室注射激素)对预后无影响,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型、伴发耳鸣的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好,中高频型、无耳鸣的患儿预后较差。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激素对首次治疗无效的患儿仍然有效。目的:探讨SIK3基因多态性和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及SIK3基因多态性和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我科住院的938突发性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874例,两组均为汉族,在年龄和性别上无差异。运用Mass ARRAY飞行质谱基因分型技术对SIK3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这6个位点分别是rs11216230、rs12225230、rs533556、rs7350481、rs10047459、rs11216162。结果:本组突发性聋患者平均年龄44.84±15.77岁,其中男419例,女519例,男:女为0.81:1,左耳发病481例,右耳发病430例,双耳发病27例,从发病到治疗时间平均为11.80天,最短2小时,最长6个月。伴发耳鸣患者865例,占92.22%;伴发眩晕的患者有284例,占30.28%;伴发耳闷的患者有408例,占43.50%。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09例(11.30%),中度255例(26.42%),重度216例(22.91%),极重度385例(39.90%),有效率分别为55.05%,41.18%,46.76%,49.09%。根据听力图对突发性聋进行分型,低频型143例(14.82%),中高频型98例(10.16%),平坦型338例(35.03%),全聋型386例(40.00%),有效率分别为60.84%,71.43%,43.20%,49.74%。在突发性聋和对照组研究中发现rs533556位点CA和AA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C和A与对照组有差异,rs10047459位点CT基因型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但经Bonferroni矫正后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在突发性聋患者中,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SIK3基因6个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性,结果未发现差异。结论:SIK3基因上的6个多态位点和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无关。可能血脂在突发性聋发病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
谢利生[4](2018)在《HDAC2影响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HDAC2影响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由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可以透过圆窗膜,因而GCs鼓室注射被试用于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同时部分患者也存在GCs抵抗现象。近来研究显示GCs抵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功能下降关系密切。本课题主要观察HDAC2对鼓室注射甲基泼尼松龙(Intratympanic Methylprednisolone Perfusion,IMP)治疗SSNHL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因常规治疗失败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采用IMP进行挽救性治疗的SSNHL患者34例。检测IMP前、IMP后、及发病后3个月内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观察IMP治疗难治性SSNHL的效果。同时在治疗前后各抽取20ml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单核细胞(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PBMCs)备用。根据PTA改善是否≥15dB,将SSNHL患者分为鼓室灌注敏感组(intratympanic methylprednisolone perfusionsensitive,IMPS)(PTA≥15dB)和鼓室灌注不敏感组(intratympanic methylprednisolone perfusion insensitive,IMPI)(PTA<15 dB)。采用酶联免疫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对比两组患者PBMC中HDAC2及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观察HDAC2与SSNHL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34例难治性SSNHL患者经IMP治疗后,11例PTA改善≥15 dB,其中4例PTA改善≥30 dB,有效率为44.11%。0.25kHZ、0.5kHZ、1kHZ三个频率PTA平均改善17.94±20.11dB,2kHZ、4kHZ、6kHZ三个频率PTA平均改善5.65±13.17dB。34例难治性SSNHL患者PBMC中HDAC2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而H3、H4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经过10天的IMP治疗,IMPS组HDAC2蛋白水平升高,H3、H4组蛋白乙酰化减低,而在IMPI组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也直观显示了这一变化。结论: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SSNHL患者经IMP治疗后听力仍可获得改善。能否提升HDAC2、降低H3、H4乙酰化水平将影响IMP对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突发性聋患者疗效。第二部分HDAC2影响耳蜗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目的:我们前期研究中发现HDAC2降低可影响IMP对难治性SSNHL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报道SSNHL患者听力下降与耳蜗细胞凋亡有关,本实验主要研究HDAC2对耳蜗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用鼓阶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法构建急性听力损失豚鼠模型,同时在低氧条件下培养耳蜗HEI-OC1细胞(cochlear cell line,HEI-OC1)建立低氧耳蜗毛细胞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LPS豚鼠耳蜗内细胞凋亡情况,随后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lo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及Western blot法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LPS豚鼠模型耳蜗基底膜提取细胞及低氧模型中HEI-OC1细胞的HDAC2及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3,cleaved-caspas9,cleaved-PARP,Bcl-2,Bcl-xl水平,证实HDAC2降低与耳蜗毛细胞的凋亡关系。通过多种在线分析工具Ven图找到可能涉及HDAC2对耳蜗细胞凋亡负调控基因Bcl-2调节的小分子RNA:mi R-204-5p和miR-211-5p。随后通过转染si-HDAC2及加入mi R-204-5p抑制剂的HEI-OC1细胞,明确mi R-204-5p及mi R-211-5p是否参与HDAC2介导的Bcl-2调节。通过Mir204结构分析,发现其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SP1结合位点。进一步使用荧光酶报告法观察SP1结合位点突变及共转染si-SP1,对转染si-HDAC2导致Mir204启动子活性变化影响。同时采用免疫共沉淀法及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分析SP1是否参与HDAC2对mi R-204-5p的调节。最后采用转染si-HDAC2及共转染mi R-204-5p抑制剂或Bcl-2激动剂观察耳蜗HEI-OC1细胞的活性及凋亡变化。结果:LPS鼓阶灌注豚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明显提高,细胞凋亡增加。不管LPS鼓阶灌注的豚鼠模型还是低氧的HEI-OC1细胞,HDAC2、Bcl-2和Bcl-xl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cleaved-caspas3,cleaved-caspas9,cleaved-PARP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q RT-PCR显示LPS豚鼠耳聋模型的耳蜗细胞HDAC2、Bcl-2、Bcl-xl明显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呈正相关,低氧的HEI-OC1细胞中HDAC2、Bcl-2、Bcl-x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HDAC2降低与耳蜗毛细胞凋亡增加有关。多种在线分析工具的Venn图提示mi R-204-5p和mi R-211-5p可能涉及HDAC2对Bcl-2基因的调节。转染si-HDAC2后,HEI-OC1细胞mi R-204-5p升高,而mi R-211-5p变化不明显。LPS豚鼠耳蜗基底膜细胞中mi R-204-5p明显高于对照组。转染si-HDAC2后HEI-OC1细胞内Bcl-2的蛋白和RNA水平均降低,降低程度可被加入mi R-204-5p抑制剂逆转。这提示HDAC2可通过mi R-204-5p来调节HEI-OC1细胞的Bcl-2水平。Mir204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SP1结合位点,Sp1位点突变后转染si-HDAC2对Mir204启动子活性升高影响被减弱。q RT-PCR也发现转染si-HDAC2后mi R-204-5p上调,而共转染si-SP1及si-HDAC2后,si-HDAC2上调mi R-204-5p趋势被减弱。随后免疫共沉淀法进一步明确了HDAC2和SP1可以结合,CHIP法证明了HDAC2和SP1存在共同的结合位点P1和P2,转染si-HDAC2后可使Mir204启动子的SP1位点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升高。最后用si-HDAC2和mi R-204-5p抑制剂或Bcl-2激动剂,共转染HEI-OC1细胞,发现转染si-HDAC2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及细胞凋亡增加可被mi R-204-5p抑制剂或Bcl-2激动剂部分逆转。结论:本研究显示HDAC2通过HDAC2/SP1/mi R-204-5p/Bcl-2调节轴参与SSNHL的耳蜗毛细胞凋亡调节。
田克勇[5](2016)在《HSP60在大鼠耳蜗发育和药物性聋过程中的表达》文中提出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的常见病,耳蜗毛细胞的损伤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原因,如何防止毛细胞损伤、保护毛细胞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热休克蛋白是在真核和原核生物中都广泛表达,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一类蛋白质,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提高细胞的应激能力,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HSP60)是分子量为60 k Da的热休克蛋白家族,目前研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HSP60在SD大鼠耳蜗发育过程中和药物性耳聋模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提示随着耳蜗的发育中,HSP60表达量逐渐升高,大鼠药物性耳聋模型中HSP60的表达量升高。通过耳蜗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我们定位HSP60在耳蜗中表达于Corti器的部分支持细胞中。推测HSP60在大鼠耳蜗的发育过程和药物性耳聋发生过程中,可能介导支持细胞对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一HSP60在大鼠耳蜗发育中的表达目的检测HSP60在大鼠耳蜗发育中的表达变化,观察HSP60在耳蜗发育中的表达分布。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不限,按出生后天数分为五组:P0、P3、P7、P14和P28。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SP60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60在耳蜗的表达部位分布及表达变化。结果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HSP60在SD大鼠出生后即有表达,呈增长趋势,到P14时,与前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28与P14相同而维持稳定状态(P>0.0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HSP60于P0-P7没有明显阳性表达,P14和P28表达于Corti器的部分支持细胞。结论大鼠出生后HSP60在耳蜗中表达量呈增长趋势,表达于Corti器的支持细胞中,可能在耳蜗发育过程中对毛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实验二HSP60在药物性耳聋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变化目的检测HSP60在大鼠耳蜗的表达分布及硫酸卡那霉素和呋塞米损伤下的表达变化。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D7组),实验组给予呋塞米100mg/kg颈静脉注射,而后立即硫酸卡那霉素500mg/kg后腿内侧肌肉注射;对照组相应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ABR检测听力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HSP60的m RNA表达量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SP60在耳蜗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结果ABR检测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频率越高,升高越明显。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D7组HSP60表达量升高(P<0.05)。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HSP60表达于Corti器上的支持细胞内。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D7组HSP60表达升高。结论HSP60表达于支持细胞,正常生理情况下即表达,药物中毒性耳聋模型中表达量升高,推测HSP60可能参与了药物性耳聋的发生过程。
兰兰,郭维,赵亚丽,赵阳,顾瑞,王秋菊[6](2010)在《热休克蛋白70抗体检测在听神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进行基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抗体在临床诊断听神经病患者中的临床指导意义研究。探讨HSP70作为听神经病诊断的可靠应激标志物及判断预后前瞻性标记物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对92例受试者的新鲜血清液进行了HSP70抗体检测。92例受试者为门诊就诊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包括18例诊断为听神经病患者、23例听力正常的听神经病患者亲属、19例听力正常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32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映潜伏期、鼓室声导纳测试、耳声发射检查,部分患者接受了核磁共振及颞骨CT扫描检查。HSP70的表达研究应用的是免疫印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HSP70抗体反应,采用美国IMMCO公司的Otoblot抗68kDa(HSP70)免疫印迹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抗HSP70抗体阳性的反应在68kDa处出现蓝紫色条带。结果应用stata7.0进行统计分析68kDa蛋白阳性表达情况,显示在听神经病组和其家属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卡方检验P=0.43>0.05);听神经病组和感音神经性聋组间比较也无差异(卡方检验P=0.98>0.05)。但是听神经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间有差异(Fisher,P=0.02<0.05);听神经病亲属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间没有差异(卡方检验,P=0.11>0.05);感音神经性聋和正常组比较,两组间有差异(卡方检验,P=0.018<0.05)。结论综合以上结果 ,我们认为抗68kDa抗体的免疫印迹检测对听神经病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不理想,尚不能作为临床上的应激标记物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董小琴[7](2008)在《TLR4抗体对Hsp70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表达的干预性研究》文中认为听力残损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问题。目前,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HNL),而听力下降随着年龄的老化而日渐增多。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老龄化人群所占比例会进一步上升,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也会进一步升高。我国听力言语残疾者约有2700万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达1/1000。听力残损不仅给患者生理、心理及家庭带来痛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许多感音神经性聋与免疫因素有关,但在临床工作中常不被重视。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梅尼埃病、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颞骨创伤及一些伴发听力丧失的全身免疫性疾病都存在内耳免疫因素。目前,免疫相关性内耳疾病的名称有多种,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 AIED)是其暂定统称。近十几年来,该病在世界范围内被报道越来越多,我国也有陆续报道,但因其流行病学特点不清,发病机制亦不明确,故其临床诊断还十分困难。AIED主要症状:进行性、波动性、双耳或单耳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伴耳鸣、眩晕(除外噪音性聋,药物性聋、外伤性聋、早老性老年性聋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3、循环免疫复合物等免疫学参数变化。国内外先后报道,在AIED患者中检测出了不同的非内耳组织特异性抗原:热休克蛋白70、Raf-1蛋白、Po蛋白、β-肌动蛋白、β-微管蛋白、68KD蛋白、钙粘蛋白S-100β、Ⅱ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由于发病机制不清,既没有确定免疫系统攻击的内耳特异性抗原,又没有特异性实验检查指标,故AIED在治疗原则上还存在争议。至今尚未发现有研究报道证明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的产生是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的主要因素,还是一种从属的关联因素以及Hsp70是怎样发挥作用造成内耳损伤而引发AIED的。研究证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Hsp70的信号传导,诱导hsp70活化NF-кB,启动相关靶基因转录,表达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TNF-α,ICAM-1等),介导炎性反应。本课题就此通过建立一种高阳性率的伴听力损害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的动物模型,探讨TLR4、Hsp70、及其信号传导阻断剂TLR4抗体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关系,阐明TLR4/Hsp70在病因学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同时也为研制受体阻断剂,开发与TLR4有相同靶点的新的抗炎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AIED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第一部分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拟建一种高阳性率听力损害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并证实模型建立成功。方法:提取豚鼠内耳膜迷路组织,采用制备性SDS-PAGE从内耳组织中分离、纯化Hsp70蛋白,豚鼠经过环鳞酰胺预处理后,以纯化的豚鼠内耳Hsp70作为抗原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进行颈、背部、足部皮内多点注射接种免疫豚鼠,观察内耳形态变化;检测血清抗Hsp70抗体;测定不同时段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C3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le immune complex,CIC)浓度,并观察内耳损伤程度。结果:动物免疫后7d,ABR阈值最大程度升高,听功能下降;血清IgG、C3、CIC明显升高,这与临床上AIED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一致。在患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时,组织损伤大多是由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可以出现血清IgG、IgM和C3、CIC的升高;血清中检测到抗hsp70抗体;内耳出现炎细胞浸润,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脱髓鞘改变;免疫后14d与免疫后7d结果无明显变化;免疫28d后,上述各值开始降低,听功能开始好转。结论:纯化的同种异体hsp70抗原免疫豚鼠后能够提高ABR阈值,降低听功能,增加血清IgG、IgM、C3、CIC浓度,表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其中以动物免疫后7d模型建立最为理想。第二部分TLR4介导的Hsp70信号传导与ABR的关系目的: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中检测不同时段模型动物内耳TLR4、Hsp70及其诱导产生的NF-κв(P65)、TNF-α、ICAM-1表达与ABR的关系,证实ABR值提高与Hsp70、NF-κв(P65)、TNF-α、ICAM-1表达增加正相关,表明TLR4介导的hsp70信号传导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疾病发展过程正相关。方法:从第一部分已知,豚鼠接种免疫后7d内耳形态学和病理改变最明显、28d后开始恢复正常。故选取第一部分接种免疫后7d, 28d的模型动物,断头处死(处死前行ABR检测),提取耳蜗,制作石蜡切片;提取内耳总蛋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western blot、ELASA等方法检测上述指标在内耳的表达,运用直线相关方程分析ABR与TLR4/Hsp70的相关性。结果:豚鼠免疫后7d,ABR值最大程度升高,为51.25±3.48dB,听功能下降最低,内耳TLR4、Hsp70、NF-κв(P65)、TNF-α、ICAM-1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后28d,ABR值降低,为48.75±3.54 dB,豚鼠听功能开始提高,上述各指标的表达也开始下降,ABR与TLR4/Hsp70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说明内耳在同种异体外来抗原的刺激下,发生免疫应答,使内耳Hsp70的表达增多;TLR4识别增多的hsp70信号,并介导其信号传导,活化Hsp70,诱导其激活NF-κв(P65),调控和释放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引发内耳损伤,听功能亦随之下降。结论: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中,ABR值与TLR4、Hsp70、NF-κв(P65)、TNF-α、ICAM-1表达均增加,且ABR值随TLR4/Hsp70表达的增加而升高,直线相关分析证明两者呈正相关。表明TLR4/Hsp70与AIED的疾病发展过程正相关。第三部分鼓室注射TLR4抗体干预Hsp70在内耳表达的作用的研究第一节鼓室注射不同剂量TLR4抗体干预Hsp70在内耳的动态表达变化目的:鼓室注射不同剂量TLR4抗体,研究抗体注射时间和注射剂量对内耳Hsp70的表达,选择最佳注射时间和抗体注射剂量。方法:豚鼠免疫后2d、5d、7d,每只耳分别经鼓室注射TLR4抗体50、100、150、200、250μ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剂量TLR4抗体对Hsp70在内耳的表达变化,从而选择最佳抗体注射时间和最佳抗体注射剂量。结果:豚鼠免疫后2d,注射50、100、150、200、250μg TLR4抗体,7d后内耳Hsp70的表达逐渐降低,而200μg与250μg剂量使Hsp70表达变化不明显;豚鼠免疫后5d、7d ,鼓室注射TLR4抗体干预hsp70表达的能力逐渐降低,但均发现200μg剂量TLR4抗体能最大程度干预Hsp70在内耳的表达,故选择豚鼠免疫后2d ,鼓室注射TLR4抗体200μg为最佳抗体注射时间和最佳抗体注射剂量。结论:在豚鼠免疫后2d,每只耳经鼓室注射TLR4抗体200μg,可最大程度干预Hsp70在内耳的表达。第二节TLR4抗体干预后NF-κв(P65)、TNF-α、ICAM-1、在内耳的表达变化及意义目的:观察鼓室注射TLR4抗体后内耳NF-κв(P65)、TNF-α、ICAM-1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学机制。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联合早期实验结果,模型动物免疫后2d,干预组施加干预因素:每只耳经鼓室注射TLR4抗体200μg,7d后,每组动物行ABR检测,然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内耳ICAM-1、NF-κв(P65)、TNF-α的表达。结果:动物免疫后7d ,豚鼠ABR明显升高,内耳ICAM-1、NF-κв(P65)、TNF-α呈高表达;给予TLR4抗体干预后,内耳NF-κв(P65)、TNF-α、ICAM-1表达明显降低,豚鼠ABR阈值降低,听功能提高。推测鼓室注射TLR4抗体后,与TLR4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阻断了TLR4介导的Hsp70信号传导通路,使Hsp70活性下降和诱导NF-κв(P65)活化转录的功能减弱,从而使NF-κв(P65)调控、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减少,内耳损伤减轻。结论:鼓室注射TLR4抗体,能抑制Hsp70基因mRNA和蛋白在内耳的表达,提高听功能;减少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内耳炎症反应。提示TLR4/Hsp70在AIED发病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它可能是AIED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并为进一步研发受体阻断剂,从而在源头控制炎症反应提供理论依据,为AIED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孙爱华,田树昌,王秋莎,范静平,林顺涨,吴建,杨毓梅,王宝东[8](2007)在《强化铁营养对铁缺乏大鼠耳蜗膜性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强化铁营养对铁缺乏耳聋Wistar大鼠耳蜗膜性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重2845g、健康、无耳疾、ABR反应阈值正常的幼龄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标准饲料喂养12周;缺铁大鼠组54只,以缺铁饲料喂养法建立缺铁模型,饲养8周后,复制出至少有一耳ABR阈值改变≥15dB的大鼠共21只,再将该21只大鼠随机分成缺铁耳聋组11只,补铁治疗组10只,缺铁耳聋组继续喂以缺铁饲料4周,补铁治疗组喂以强化铁饲料4周。将包含了4096条的大鼠靶基因用点样仪点在特制玻片上制备成表达谱芯片,分别取缺铁耳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强化铁治疗组(与缺铁耳聋组比较)的耳蜗膜性组织 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制成cDNA探针,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筛选出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另用RT-PCR验证。结果缺铁耳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896条,其中上调基因447条,下调基因449条。肌动蛋白基因及其相关调节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其中肌动蛋白基因Arpc1b、Actc1、Actb、Acta1都表现为下调,肌动蛋白的抑制蛋白基因ProfilinII上调。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Myosin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下调。强化铁治疗组与缺铁耳聋组比较:前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355条,其中上调基因128条,下调基因227条。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Myosin和热休克蛋白(HSP)上调,肌动蛋白基因表达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从中选取5条差异表达基因:BC072490(Ctsb)、CF111145(Actb)、NM013146(Cald1)、AB011679(Tubb5)、BC063175(ctsl),用RT-PCR验证,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铁缺乏通过影响耳蜗膜性结构中多种基因的表达,包括肌动蛋白基因及其相关调节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强化铁营养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代谢而有助于改善听力,但对肌动蛋白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田树昌,孙爱华,王秋莎,范静平,王宝东,林顺涨,吴建,杨毓梅[9](2006)在《铁缺乏致聋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铁缺乏耳聋Wistar大鼠耳蜗膜性结构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选用体重28~45 g的健康、无耳疾、ABR阈值正常的幼龄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大鼠对照组12只,喂以标准鼠饲料12周;缺铁耳聋大鼠组11只,缺铁饲料喂养12周;将包含了4096条大鼠的靶基因用点样仪点在特制玻片上制备成表达谱芯片,取缺铁耳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耳蜗膜性组织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制成cDNA探针,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后扫描。用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缺铁耳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896条,其中上调基因447条,下调基因449条。肌动蛋白基因及其相关调节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其中肌动蛋白基因arpc1b,actc1,actb,actal都表现为下调,肌动蛋白的抑制蛋白基因profilinⅡ上调。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myosin和热休克蛋白HSP下调。选取5条差异表达基因BC072490(Ctsb)、CF111145(Actb)、NM013146(Cald1)、AB011679(Tubb5)、BC063175 (Ctsl)用RT-PCR验证,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铁缺乏通过影响耳蜗膜性结构中多种基因的表达,包括肌动蛋白基因及其相关调节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感音神经性聋。
梅玲,黄治物,凡启军,肖伯奎[10](2006)在《热休克蛋白27在耳蜗基底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耳蜗基底膜上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检测HSP27在正常成年大鼠耳蜗基底膜上的表达。结果HSP27主要表达于耳蜗基底膜Corti器中外毛细胞的表皮板及其侧壁、内外柱细胞表面、外柱细胞的头、体及其足板,而内毛细胞及其它支持细胞上未见其表达。结论在发育成熟的正常耳蜗中,HSP27主要是通过稳定肌动蛋白微丝的正常结构,维持细胞骨架的稳定,维持耳蜗内活性氧在正常水平及执行分子伴侣的功能,保护细胞,从而达到维持耳蜗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二、热休克蛋白与耳蜗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休克蛋白与耳蜗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热休克蛋白在耳毒性损伤过程中对内耳细胞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热休克蛋白简介 |
1.1 热休克蛋白的发现 |
1.2 热休克蛋白的分类与分布 |
1.3 热休克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2 热休克蛋白在内耳耳毒性中的研究 |
2.1 HSP70对耳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2.2 HSP32对耳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2.3 其他热休克蛋白对耳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3 小结与展望 |
(2)二甲双胍在大鼠听皮层退行性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在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听皮层拟老化模型中对听皮层衰老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在二甲双胍介导的延缓听皮层衰老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未折叠蛋白反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一部分 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 |
摘要 |
ABR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突发性聋遗传分子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HDAC2影响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分HDAC2影响激素治疗突发性聋临床效果观察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HDAC2影响耳蜗毛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HSP60在大鼠耳蜗发育和药物性聋过程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HSP60在大鼠耳蜗发育中的表达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实验安排 |
2.2 耳蜗样本取材 |
2.3 实时定量PCR |
2.4 Western Blot |
2.5 免疫荧光染色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HSP60在耳蜗不同发育阶段耳蜗中的表达变化 |
3.2 HSP60在耳蜗不同发育阶段耳蜗中的表达部位 |
4 讨论 |
实验二 HSP60在药物性耳聋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变化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实验安排 |
2.2 ABR检测 |
2.3 耳蜗样本取材 |
2.4 实时定量PCR |
2.5 免疫荧光染色 |
2.6 扫描电镜观察 |
2.7 免疫组化染色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药物诱导大鼠耳聋模型的建立 |
3.2 HSP60在药物性耳聋中的表达变化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热休克蛋白70抗体检测在听神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HSP70抗体检测的研究对象 |
1.2 听力学与影像学检查 |
1.3 各组入选标准 |
1.4 HSP70抗体检测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HSP70抗体检测结果 |
2.2 不同组别阳性结果分析 |
3 讨论 |
(7)TLR4抗体对Hsp70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表达的干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TLR4 抗体对HSP70 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表达的干预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LR4 介导的HSP70 信号传导与ABR 的关系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鼓室注射TLR4 抗体干预HSP70 在内耳表达的作用的研究 |
第一节 鼓室注射不同剂量TLR4 抗体干预HSP70 在内耳的动态表达变化 |
前言 |
1 实验动物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TLR4 抗体干预后ICAM-1、NF-ΚВ(P65)、TNF-Α在内耳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图 |
文献综述一 |
文献综述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强化铁营养对铁缺乏大鼠耳蜗膜性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 |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4 基因芯片制作 |
1.5 总RNA提取和质检 |
1.6 表达谱探针制备 |
1.7 荧光扫描和结果分析 |
1.8 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9 |
2 结果 |
2.1 动物实验结果观测 |
2.2 基因芯片筛选结果 |
2.3 RT-PCR验证 |
2.3.1 RNA抽提结果:经电泳质检, 在-80℃保存的RNA和70℃温浴一个小时RNA的电泳图谱中18S和28S条带清晰 (图5) , 其中:A和A’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RNA, B和B’为缺铁实验组RNA, C和C’为强化铁治疗实验组RNA, 质量分别为76.2、114.4、62 μg, OD260/OD280值分别为1.970、1.986、1.975, 均大于1.8。 |
2.3.2 筛选出的5条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方法进行验证扩增的目的电段序列和扩增引物见图6~10, DNA的Marker图见图11。 |
2.3.3 目的片段RT-PCR扩增条带灰度值分析 (表2) 及与共同芯片比较 (表3) |
3 讨论 |
(9)铁缺乏致聋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热休克蛋白与耳蜗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热休克蛋白在耳毒性损伤过程中对内耳细胞的保护作用[J]. 杨阳,查定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04)
- [2]二甲双胍在大鼠听皮层退行性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UPR和AMPK/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D]. 蔡花.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D]. 钱怡.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4]HDAC2影响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 谢利生.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5]HSP60在大鼠耳蜗发育和药物性聋过程中的表达[D]. 田克勇.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6]热休克蛋白70抗体检测在听神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兰兰,郭维,赵亚丽,赵阳,顾瑞,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0(02)
- [7]TLR4抗体对Hsp70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表达的干预性研究[D]. 董小琴. 重庆医科大学, 2008(12)
- [8]强化铁营养对铁缺乏大鼠耳蜗膜性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J]. 孙爱华,田树昌,王秋莎,范静平,林顺涨,吴建,杨毓梅,王宝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7(04)
- [9]铁缺乏致聋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J]. 田树昌,孙爱华,王秋莎,范静平,王宝东,林顺涨,吴建,杨毓梅.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6(06)
- [10]热休克蛋白27在耳蜗基底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J]. 梅玲,黄治物,凡启军,肖伯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