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泉县改革农业特产税征管办法初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潘郭钦[1](2020)在《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选址和出口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后期阶段,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生态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对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以及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严格限制。虽然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总体的污染排放有所减少,生态修复取得一定成效,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环境规制政策对遏制工业污染的实际作用效果与预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文献是以我国环境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作为分析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没有从微观视角对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扭曲现象有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本文正是为了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提出污染搭便车、政府激励扭曲、同群效应等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围绕企业选址和出口两类重要行为展开,分别深入探讨和验证了环境规制导致的企业在选址决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财政约束改变情况下污染企业的选址和生产调整行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政策执行合谋背景下的企业出口行为、企业出口同群效应背景下的出口决策行为,试图从微观角度挖掘导致环境规制政策发生扭曲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结合了企业和县级行政单位的微观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同时纳入地理、气象等一系列新颖的微观数据,利用多种新近发展的前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以两控区政策为例分析环境规制与企业选址决策的搭便车问题。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地址信息定位其经纬度并构建企业风向模型,测算企业选址处的风向方向到行政边界的距离,并基于1998年我国两控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三重差分模型。实证发现1998年以后靠近省份边界的城市中,在相对于行政边界常年风向为上风口的区域内,高污染企业的选址更靠近相邻省份的边界。这一结论说明在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后,污染型企业在选址时会考虑借助于风力将污染物排向邻近省份,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本部分的实证表明,环境规制政策使得企业二氧化硫污染排放搭便车问题更加突出,也说明加强行政边界地区的环境规制力度、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对避免地方政府实施环境规制政策时各自为战从而引发企业污染搭便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本文考虑在环境规制政策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对污染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利用2005年农业税费改革这一外生冲击,考察取消农业税给县级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如何改变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企业选址带来的影响。本部分以三级以上河流穿过的县级行政区作为研究样本并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分析,实证发现处于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县域的水污染行业企业在数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等指标上都显着增加。同时,处于省级边界区域的河流最下游且受到的财政压力冲击较大的县域的水污染行业的生产活动,相较于与其邻近的处于省级边界区域的河流最上游的县域的水污染行业生产活动,在取消农业税后显着增加。一系列实证结果说明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加大,在环保重点地区(河流等水源地)的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企业的选址和集聚倾向的抑制作用被大大削弱,相应地区的河流污染程度增加。本部分的研究表明评价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地方政府的执行效果对企业选址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在财政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激励的改变给污染企业选址带来的影响。再次,本文分析在环境规制背景下,地方政府的污染减排执行力度与所在地区的污染行业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十一五”期间省级内部各地级市年度二氧化硫减排的排名波动指标,并利用海关数据库匹配得到地级市行业出口额指标,采用三重差分、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本部分实证发现,城市二氧化硫年度减排排名波动越剧烈的省份,由于其污染减排执行力度较弱,二氧化硫重污染行业的出口额也越高,相关结果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揭示出,面对中央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共谋应对,对上报的二氧化硫减排量数据披露进行策略性调整,且这种调整的可能性越大,反映出地方政府污染减排执行力度越小,实际环境规制效果越差。这一研究揭示出地方政府对于区域内部污染治理的策略性合谋应对,削弱了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企业出口活动的抑制作用。本部分从地方政府减排数据策略性披露的视角,证实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激励差异导致环境规制未达预期效果,揭示出地方政府共谋是环境规制影响企业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分析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如何由于污染行业和高污染地区企业的相互模仿行为而发生改变。本部分分为两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利用海关出口产品与上市企业的微观匹配数据,通过引入收益冲击作为外生变量识别企业出口行为的同群效应。本部分实证发现企业的出口额、出口产品范围和出口目的地数量会受到同群组企业出口行为的显着正向影响。第二部分考察同群效应是否使得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生改变。本部分实证发现由于同群效应的存在,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将更加显着,在受到严格的环境规制的作用下,高污染企业以及处于两控区的企业更倾向通过模仿同群企业作出出口决策。该研究在证实出口企业存在同群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评估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需要考虑企业间模仿行为对政策效果的放大作用。
丁玮蓉[2](2016)在《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文中认为均衡性转移支付是由过渡期转移支付发展而来的,以缩小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能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重要制度安排,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均衡性转移支付已经成为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弥补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和维持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随着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相对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其政策实施的效果及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对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评估,有助于探寻其制度设计内在的缺陷和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均衡性转移支付本质上是中央政府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再分配手段,效率和公平的集中体现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虽然公共服务均等化通常被理解为公平范畴,但某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服务均等化也会影响效率,公平贯彻的好坏影响效率的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因此,合理有效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应当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发挥均衡政府间财力的作用,又要注重激励地方财政积极性,保证经济运行与财政运行效率。地区间财力公平一直被认为是实现居民财政公平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评估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按照标准的“因素法”,根据客观核定地方政府标准收入与标准支出的差额和转移支付系数向地方政府拨付规模不等的财政补助,从而使得地区间财力不均等程度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够因此断定均衡性转移支付具有财力均等化效果,而它是否具有贫困地区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而富裕地区得到更少的调节地方财力的功能,才是衡量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关键。其次,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收入效应、价格效应可能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造成扭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地方政府在接受中央的无条件、无配套、无具体用途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后,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压力减小,并且希望用边际成本更低的转移支付资金替代边际成本更高的本级税收收入,这可能会使地方政府降低征税努力,地方财政收入会因此而减少,但同时本地区企业综合税负的降低可能会吸引资本的流入,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使得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增加,这会使本地公共支出随之增加,从而促使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但由于“粘蝇纸效应”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度扩张和支出结构的改变,这样往往会使得地方政府漠视公众需求造成社会所需的公共商品和服务的短缺,从而带来财政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评估还应考虑其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是否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再次,由于中央政府对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地方政府的“X低效率”可能会加剧组织机构的涣散和腐败程度,造成地方政府在维持自身运转和履行职能时对转移支付资金的浪费,从而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因此,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评估还应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有效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保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具有财力均等化作用;第二,确保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不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性和税收努力程度;第三,确保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最终实现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公平与效率。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实证结果显示:1.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具有平衡地方政府收入的财力均等化作用,但由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财政转移支付比重较低,导致仍无法逆转地区间的财力差距的扩大;2.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会导致地区间的税收竞争,但如果竞争是充分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长远来看,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税基效应和税率效应的作用相互抵消,使得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的影响不显着,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呈现中性效应;3.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会造成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地方政府在接受均衡性转移支付后,会提高科教文卫支出,但同时会提高经济服务类及行政管理类支出,但当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之后,会倾向于更大比例增加生产性、政府消费性支出项目,并且这种现象在落后地区更为明显。4.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整体很不乐观,虽然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配置效率较为稳定,但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提升效率在降低,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的地方政府都缺少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激励。综上,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对其政策作用应予以一定的肯定,但由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仍保留了原体制的一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地方既得利益,因此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基础。基于以上结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性,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得更科学更合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效应,提高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兼顾公平与效率,我们必须完善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使政府能有效行使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职能,激励地方政府自身发展能力,保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具体完善路径如下:第一,进一步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比重,使之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主体形式,充分发挥其财力均等化作用及“一般公式法”分配法的优势,避免造成转移支付的效率损失;第二,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办法,应以地方政府的人均标准财政收支差额作为核算的依据,并在地方“标准支出”的核算时加入“地区间某项支出的成本差异系数”来避免地区间公共支出的成本差异,以此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在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当中设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地方政府足额征集财政收入和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的规范化,规避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第四,构建一套完整、客观、科学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对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估,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同时建立规范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配套措施,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均衡性转移支付监管工作提供多层次的法律保障,实现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化,才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最终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赵燕茹[3](2014)在《呼和浩特市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乡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的最基层,为县乡政权的正常运转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满足,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是反映地方财政状况的晴雨表。基层财政管理体制的稳固,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的运转、关系到地方政权的建设和国家的“三农”政策的实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不断尝试和完善了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特别是2003年实施市县之间的新财税体制后,呼和浩特市各县乡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财政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县乡产业结构稳步调整,大大提高了财政收入组织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支出的管理,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但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由于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不顺畅,诸如县乡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县乡主体税源缺乏、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管理体制问题日益凸显,使县乡自主权和积极性受挫。特别是在2006年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作为县乡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农业税取消后,使县乡财政收入大大缩减,进一步加剧了县乡财政收入的困难。部分县乡财政入不敷出,甚至有的县乡的正常公用经费都难以保障,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财经违纪风险进一步加大。为此,强化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制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回顾,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采用事实论证与数据指标的对比,真实的反映了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问题的体制性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可行性建议,即: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合理确定呼和浩特市县乡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税制、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尝试“省直管县”,继续深化“乡财县管”改革,建立健全县乡债务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推动县乡财政法制化建设。为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合理优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杨志平[4](2012)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飞跃过程,关注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形成与发展历程、具体体制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历史经验、时代价值等,考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过程,通过对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的丰富内涵,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辩证关系。论文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分析其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革的实践基础。第三章,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历程:.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创新,引领体制创新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攻坚阶段、完善阶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章至第九章,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市场经济具体体制变革的内涵。第十章,系统总结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根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其经济学方面的时代价值,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探索、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启示,论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总结与阐述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选题的新意在于论文作者并非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思想单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联系,而是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贯穿于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全过程,以为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基础为目标进行研究。第二,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往往是集中在对某一位领导人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分析、概括,或是侧重对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多,种类丰富。而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甚少,本论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寻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思想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一脉相承性,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历史启示。第三,从作者搜集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成果来看,大多都集中在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各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报告、讲话精神,而本论文作者则主要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开放与外贸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辛历程、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不仅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和政策思想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更加注重经验分析和规范分析。
孙志[5](2011)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九五”时期,中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概念。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财政作为庶政之母,对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根本性与稳定性的特点。财政政策是由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如何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从转变发展方式的理论演变与发展入手,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与核心内容的结论。文章提出了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指标,深刻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具体原因,在新的起点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健全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2章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包括很多学者在内,很多人都把发展与增长等同起来,即发展意味着“人均产出增长”。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很长时期内,人们把GDP/GNP及人均GDP/GNP的增长,视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而也就把发展单一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却忽视资源环境的价值,以及人口增长界限,继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观的导向下,我国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产能落后、投资、消费、外贸格局不合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正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本文对早期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和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与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第3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了财政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探讨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与作用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作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在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前15年,在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后,由粗放到集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因此,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始终站在了改革最前沿,始终推动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始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第4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国初期,财政通过大力节约非生产性开出,压缩事业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等,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主义工商改造,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和规范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培育了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于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我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逐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财政管理,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财政政策调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通过预算安排、税收政策等多种方式,并注重把握好政策力度,促进了经济发展不断升级。第5章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选择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使得发展方式可细化、可评价。其次,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客观评价,既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又客观分析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表现,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约束加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差距扩大,等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第6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等;就创新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以经济学视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加深了对概念的把握与认识;二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考察,系统梳理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过程,详细阐述了财政体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健全则政体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深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上,富有前瞻性、比较系统地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建议,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财政政策为重要手段,在保持分税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本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时,受资料方面的限制,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上述不足,作者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刘宁[6](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彭彦强[7](2010)在《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合作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跨界公共问题的治理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也对如何加强和不断深化地方政府合作提出了各种建议,但对地方政府合作本身却缺乏必要的较为深入的解释。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理解了地方政府合作的本质,才能就如何深化地方政府合作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本文从行政权力的视角研究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经由行政权力及其行使直接和间接控制、支配着大量的资源,正是地方政府对资源的直接和间接控制,使得地方政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自己的偏好来配置资源,从而也就使得地方政府有必要并且能够通过合作来内部化地方政府因竞争所导致的资源配置负效应,即由资源配置的辖区化、碎片化和高成本化向区域化、整合化和低成本化转变,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合作可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过,地方政府合作通常不是地方政府之间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而是通过行政权力的相互自愿性调整——包括行政权力行使的对等约束、行政权力的跨行政区衔接、行政权力的让渡、行政权力的横向转移——来实现资源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的,地方政府间行政权力的相互自愿性协调构成了地方政府合作的权力基础。地方政府合作的程度受到地方政府间行政权力协调程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深化地方政府间行政权力的协调程度来深化地方政府合作的程度,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跨行政区的配置状态;深化地方政府合作的程度,意味着要逐步降低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在合作事项方面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提高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在合作事项所涉权力方面的相互制约程度,甚至形成相对独立于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的区域管辖权。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合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构建一种普适性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和机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交流与互访、合作论坛、行政协议、区域联合会、特别区与共同机构、多功能大行政区等多种合作方式,是一个以完全竞争和行政区划调整为两端的地方政府合作连续谱系,在这一连续谱中,地方政府所涉及的合作事项方面的权力的行使,逐渐由完全自主行使向越来越多的相互约束发展,甚至在区域层面对行政权力进行一定限度的再配置。区域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性质,从“合作方式集合”中进行选择几种方式对之“区别性组合”。因而,本文建议,深化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应该把握对现有的合作组织和机制进行“边际调整”的基本原则和几种合作形式的“区别性组合”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界定,介绍了文章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权力进行了探讨,指出行政权力作为政府的一种核心资源,它实质上是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对资源的控制权限是不同的,地方政府控制和支配资源的权限的大小对地方政府间合作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经由行政权力对资源的控制构成了地方政府合作的物质基础。第三章主要指出,地方政府合作具有优化资源跨行政区配置的作用,认为地方政府间竞争所导致的外部性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合作来将其内部化。地方政府竞争在改善行政区内部制度环境的同时,也在区域层面导致资源的辖区化控制和资源跨行政区配置的阻隔等不良效应,资源配置受到扭曲,导致跨界公共问题解决的困难;地方政府合作则是通过相互间顾及彼此的利益需求,使合作各方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相互间的成本与收益,对彼此的行为施加一定的限制,使得相互间的决策和内部执行形成一种合意状态,从而将地方政府竞争的负效应内部化,改进资源在更大区域层面的配置状态。本章还指出,不同层级和范围的地方政府合作,分别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对跨界公共问题的解决和资源的跨区域配置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并且,处于不同阶段的地方政府合作对资源的配置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第四章指出,地方政府合作对资源的区域配置状态的改进,是通过地方政府相互间对行政权力的自愿性协调来达到的,它构成了地方政府合作的权力基础。本章对行政权力行使的对等约束、行政权力的跨行政区衔接、行政权力的让渡、行政权力的横向转移等几种权力协调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合作中通常涉及的有关经济要素和商品在辖区间自由流动的权力、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和结构调整的权力、有关提供跨界公共服务和物品的权力三个方面的权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具体分析。另外,本章还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合作的连续谱系,指出地方政府合作的深化往往意味着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在合作事项方面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独立性的逐渐降低乃至丧失;提出了深化地方政府合作的“边际调整”的原则,以及对交流与互访、合作论坛、行政协议、区域联合会、特别区与共同机构、多功能大行政区等合作形式进行“区别性组合”的基本思路。第五章是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的实证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的特征,政府直接和间接控制着大量的资源,这就使得该区域地方政府按照自己的偏好配置资源的倾向较为明显,在竞争的作用下,重复建设等资源配置的负效应大量存在;不过,研究同时表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分工的合理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与该区域地方政府合作的不断深化具有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并且长三角的各地方政府对行政权力的相互协调对资源在该区域的优化配置具有直接的积极效应。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的深化,文章提出长主角区域要整合现有的合作组织和机制,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委员会,提高决策权和执行权的让渡程度以及使区域合作事项监督权区域化,同时继续通过对行政权力进行对等约束、跨行政区对接等方式限制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即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苏晓光[8](2008)在《辽阳市税费改革后乡镇公共财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重大决策,并在安徽省首先开始试点,以此为标志,由中央指导下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拉开了序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继土地改革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农村进行的又一项重大改革。2000年05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锦州市的北宁和辽阳市的灯塔两个县级市为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单位,并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改革试点工作。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灯塔市王家乡为调研点,运用实际案例和具体数据,分析了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民负担情况、税费征收情况、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效。税费改革后,乡镇的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不合理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远未消除等。改革实施的同时还诱发出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如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艰难,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困难,乡村债务问题日益突显等。本文以现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对其在乡镇公共财政运行方面的影响做一些系统的探讨,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加以分析,并将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之策。
张新华[9](2008)在《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文中指出新中国近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三农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中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回顾新中国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分析当代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和问题,力求对破解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做出一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对策设想。本文由绪论和10章构成。绪论阐述了研究中国三农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回顾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情况,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本文的主旨。第一章主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对于三农现代化的艰辛探索。第二章主要回顾了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三农现代化的成功实践。第三章主要介绍了21世纪初中国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为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几经调整三农政策,我国农业和农村因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新世纪三农问题仍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三农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重大任务之一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反复强调这个“重中之重”,并陆续出台了缓解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任务之一是“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五年出台了五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预示着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步入了更加科学的轨道。第四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及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中国三农现代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同时还存在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产差距、消费差距不断扩大,以及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受“左”的影响,犯了“左”的错误,逐渐放松了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是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实施偏重工业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农民和农业承受了过重的负担和牺牲等原因,三农问题逐渐发展,不仅使三农的基础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使三农现代化充满了艰辛曲折;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新成为中心任务,三农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党的十六大之前继续偏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战略没有根本改变,这是使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并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造成了中国严重的内需不足,阻碍了城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扩大,增加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第五章至第十章是在以上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破解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对策设想。第五章主要分析了衡量三农政策的标准是是否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就三农问题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农民为本。强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第七章主要分析了怎样通过改革和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主要阐述怎样在三农问题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第八章主要阐述怎样在实践中落实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指导思想。第九章主要阐述了坚持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第十章主要分析了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
王锋[10](2005)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三、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二、礼泉县改革农业特产税征管办法初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礼泉县改革农业特产税征管办法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选址和出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1.2.1 本文研究对象的说明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1 环境规制与企业污染转移的研究 |
2.2 财政压力、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的研究 |
2.3 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 |
2.4 环境规制对上市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现状 |
3.1 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3.1.1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
3.1.2 河流湖泊与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
3.2 主要环境规制政策与执行效果分析 |
3.2.1 二氧化硫减排的环境规制情况 |
3.2.2 水污染相关的环境规制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选址行为:考虑“搭便车”问题 |
4.1 引言 |
4.2 政策背景分析 |
4.3 研究方法 |
4.3.1 变量测算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模型构建 |
4.4 实证结果 |
4.4.1 省级所有城市层面分析 |
4.4.2 省级边界城市企业层面分析 |
4.4.3 稳健性分析 |
4.4.4 进一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选址与生产行为:考虑地方财政压力 |
5.1 引言 |
5.2 研究背景 |
5.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4 实证结果 |
5.4.1 基于省份内部河流县的分析 |
5.4.2 基于省份边界河流县的分析 |
5.4.3 基于总样本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出口行为:考虑地方政府合谋 |
6.1 引言 |
6.2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设——一个简要的理论分析框架 |
6.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 |
6.3.2 研究设计 |
6.4 实证结果 |
6.4.1 基本回归结果 |
6.4.2 事件分析法回归结果 |
6.4.3 三阶段最小二乘的估计分析 |
6.4.4 稳健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出口行为:考虑企业同群效应 |
7.1 引言 |
7.2 出口同群效应的识别方法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数据处理和测算 |
7.2.3 企业收益冲击的测算 |
7.2.4 变量选取 |
7.3 企业出口同群效应的检验 |
7.3.1 初步分析 |
7.3.2 基于缩约模型的计量分析 |
7.3.3 稳健性分析 |
7.3.4 同群效应的影响差异分析 |
7.4 同群效应对环境规制作用效果的影响 |
7.4.1 不同污染强度行业的同群效应 |
7.4.2 不同环境规制区域的同群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概念及演变 |
1.2.2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内涵的界定 |
1.2.3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 |
1.2.4 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
1.2.5 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
1.2.6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1.3.4 存在的不足 |
2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 |
2.1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目标:公平与效率 |
2.2 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效应 |
2.2.1 收入效应 |
2.2.2 价格效应 |
2.2.3 粘蝇纸效应 |
2.3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福利经济学解释 |
2.3.1 传统福利经济学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
2.3.2 帕累托最优定理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
2.3.3 补偿原理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
2.3.4 社会福利函数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
3 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 |
3.1 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测算 |
3.1.1 标准财政收入的测算 |
3.1.2 标准财政支出的测算 |
3.1.3 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的确定 |
3.2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及比重分析 |
3.3 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3.3.1 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
3.3.2 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规范程度有限魁 |
3.3.3 均衡性转移支付缺乏激励机制 |
3.3.4 均衡性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监督 |
3.4 国外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发展概况 |
3.4.1 澳大利亚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
3.4.2 德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
3.4.3 日本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
4 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评估 |
4.1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的评估方法 |
4.2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激励效应评估 |
5.1 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 |
5.1.1 理论模型 |
5.1.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
5.1.3 空间杜宾模型检验 |
5.1.4 本节小结 |
5.2 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 |
5.2.1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
5.2.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2.3 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的非线性估计 |
5.2.4 本节小结 |
6 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估 |
6.1 我国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研究概况 |
6.2 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效率改进的测算方法 |
6.3 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效率改进的测算 |
6.3.1 全国样本分析结果 |
6.3.2 分割样本后的结果 |
6.4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 |
6.4.1 数据描述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对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评估的基本结论 |
7.2 完善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
7.2.1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
7.2.2 进一步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 |
7.2.3 合理构建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7.2.4 构建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监督体系,提高预算透明度 |
7.2.5 建立规范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配套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呼和浩特市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 |
1. 国际上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 |
2. 国内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 |
(四) 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和方法 |
1. 主要研究框架 |
2. 主要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理论综述 |
(一)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 |
(二)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 |
1. 政府分级、财政分权 |
2. 公共财政理论 |
3. 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 |
4.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
二、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情况 |
(一) 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体制演变 |
1. 市县与中央、内蒙古自治区的财政管理体制 |
2. 市县之间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二) 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概况及改革成效 |
三、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县乡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收入整体水平不高 |
(二) 县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实力差距较大 |
(三) 县乡财政支出快速增长,支出结构不合理 |
1. 县乡财政支出占全市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
2. 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增多,加重财政支出负担 |
(四) 县乡财政债务负担重,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 |
四、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问题的体制性原因分析 |
(一) 县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
(二) 缺乏地方主体税种,地方税体系不完善 |
1. 税收划分不合理 |
2. 县乡税种规模小,收入来源不稳定 |
3. 县乡主体税缺乏,基层政府对非税收入依赖较高 |
(三) 转移支付制度仍不够完善 |
1. 转移支付制度与规范化目标相冲突 |
2. 省对以下级次的转移支付分配未充分体现公平 |
3. 专项转移支付比重相对较高,县乡的转移支付总量有限 |
4. 省市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下达不及时 |
(四)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不规范,“乡财县管”体制有待完善 |
1.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差 |
2.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完善 |
五、完善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路和对策 |
(一) 完善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和思路 |
1. 完善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
2. 完善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路 |
(二) 完善呼和浩特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
1. 精简不必要的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 |
2. 合理确定呼和浩特市县乡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 |
3. 改革税制,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 |
4. 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5. 创新财政管理方式,积极尝试“省直管县” |
6. 继续深化“乡财县管乡用”改革 |
7. 建立健全县乡债务管理制度,多渠道防范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 |
8.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推动县乡财政法制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2.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
2.1.2 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 |
2.2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
2.2.1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2.2.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
2.3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
2.3.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
2.3.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 |
3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 |
3.1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萌芽时期:对商品经济的探索与争鸣 |
3.1.1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探索 |
3.1.2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交换的探索 |
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 |
3.2.1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
3.2.2 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3.3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完善发展阶段 |
3.3.1 确定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阶段 |
3.3.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
4.1 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4.1.2 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2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
4.2.1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
4.2.2 农村税费改革 |
4.3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4.3.1 继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4.3.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
4.3.3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
4.3.4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4.3.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
5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
5.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5.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5.1.2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5.2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问题 |
5.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外部共同治理结构 |
5.2.2 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
6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 |
6.1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
6.1.1 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 |
6.1.2 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
6.1.3 1998年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
6.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6.2.1 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由建设财政向服务财政转变 |
6.2.2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系 |
6.2.3 要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 |
6.2.4 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
6.2.5 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 |
6.2.6 继续推进深层次的税制改革 |
7 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
7.1 中国金融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 |
7.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
7.1.2 20世纪90年代后的金融体制改革 |
7.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7.2.1 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
7.2.2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
7.2.3 改革金融调控机制 |
7.2.4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
8 对外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问题 |
8.1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8.1.1 传统体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
8.1.2 对外开放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完善 |
8.1.3 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8.2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政策的调整 |
8.2.1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
8.2.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
8.3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路与展望 |
8.3.1 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8.3.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对外开放中增强企业竞争力 |
8.3.3 创造适应对外开放要求的体制环境 |
8.3.4 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
8.3.5 广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
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 |
9.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与成就 |
9.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改革历程 |
9.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
9.2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9.2.1 提升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完善国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9.2.2 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力 |
9.2.3 改革社会保障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投入机制 |
9.2.4 规范对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和管理,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 |
10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 |
10.1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1.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体制改革的发展规律 |
1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 |
10.2 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10.2.1 扬弃西方市场经济理论 |
10.2.2 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10.2.3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
10.3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0.3.1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10.3.2 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
10.3.3 传统马克思主义如何向现代马克思主义转变 |
结束语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重要概念 |
1.1.1 经济发展 |
1.1.2 财政体制 |
1.1.3 财政政策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1.2.2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 |
1.2.3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
1.2.4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 |
1.2.5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体制 |
1.2.6 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
1.3.3 从财政视角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历史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4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5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中心—边缘理论 |
2.3.3 发展级理论 |
2.3.4 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
2.4 其他经济发展理论 |
2.4.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4.2 激进主义发展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 |
2.4.4 后发优势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演变 |
3.1 财政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
3.1.1 政府间财政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 |
3.1.2 政府与企业(个人)间财政分配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 |
3.2 改革前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49-1978) |
3.2.1 经济赶超: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2.2 统收统支:增长支出需要的财政体制 |
3.2.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3 改革后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78-1994) |
3.3.1 市场培育: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3.2 放权让利:经济转型中的财政体制 |
3.3.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4 建立市场经济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94-) |
3.4.1 由粗放到集约: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
3.4.2 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则政体制 |
3.4.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演变 |
4.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49-1978) |
4.1.1 政策背景 |
4.1.2 政策内容 |
4.1.3 政策效果 |
4.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78-1995)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政策内容 |
4.2.3 政策效果 |
4.3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95-)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政策内容 |
4.3.3 政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选择 |
5.1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1.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 |
5.1.2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2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5.2.1 调整经济结构 |
5.2.2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5.2.3 保障和改善民生 |
5.2.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5.2.5 深化体制改革 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 |
6.1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原则 |
6.1.1 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 |
6.1.2 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 |
6.1.3 中央和地方相结合 |
6.2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
6.2.1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6.2.2 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2.3 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
6.3 完善则政政策 |
6.3.1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
6.3.2 支持结构优化升级 |
6.3.3 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
6.3.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6.3.5 保障和改善民生 |
6.4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
6.4.1 加快财政法制建设 |
6.4.2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 |
6.4.3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
6.4.4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6.4.5 加强财政监督 |
6.4.6 稳步推进预算公开 参考文献 |
(6)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本文的理论假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地方政府 |
1.3.2 地方政府合作 |
1.3.3 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分析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主要创新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地方政府、行政权力与资源控制 |
第一节 行政权力与资源控制 |
2.1.1 权力与资源控制 |
2.1.2 作为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的行政权力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权限 |
2.2.1 新中国建立以来地方政府对资源控制的权限的演变 |
2.2.2 现阶段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权限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地方政府合作的物质基础 |
2.3.1 政府主导与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控制 |
2.3.2 地方政府资源控制与合作需求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合作与资源的跨行政区配置 |
第一节 地方利益的实现与地方政府行为 |
3.1.1 地方利益的凸显 |
3.1.2 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行为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与资源区域性配置的扭曲 |
3.2.1 地方政府竞争的性质 |
3.2.2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
3.2.3 地方政府竞争效应 |
3.2.4 地方政府竞争与资源的辖区化控制及资源区域配置的阻隔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合作与资源区域性配置的实现 |
3.3.1 地方政府合作与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外部性的内部化 |
3.3.2 由竞争到合作:地方政府行为转变的逻辑 |
3.3.3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合作与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3.3.4 地方政府合作的不同阶段与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合作与行政权力横向协调 |
第一节 行政权力对资源空间配置的嵌入 |
4.1.1 行政权力与政府间区域竞争 |
4.1.2 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边缘经济:权力的空间经济效应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行政权力横向协调 |
4.2.1 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行政权力自愿性协调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 |
4.2.2 行政权力行使的对等约束 |
4.2.3 行政权力的跨行政区衔接 |
4.2.4 行政权力的让渡和授权共同设立的组织 |
4.2.5 行政权力的横向转移 |
4.2.6 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涉及的几类行政权力的协调 |
第三节 行政权力横向协调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选择 |
4.3.1 从完全竞争到行政区划调整:地方政府合作的连续谱 |
4.3.2 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与组织:行政权力协调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形式 |
4.3.3 影响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横向协调的体制性因素 |
4.3.4 地方政府合作方式的选择 |
第五章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与演变 |
5.1.1 上海经济区的设立 |
5.1.2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启、扩大与发展 |
5.1.3 泛长三角的初步提出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与资源配置 |
5.2.1 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与资源控制 |
5.2.2 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及其资源配置效应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政府合作与行政权协调 |
5.3.1 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组织与机制:行政权力协调的组织化与制度化表现 |
5.3.2 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合作中的政策协调 |
5.3.3 长三角次经济圈地方政府合作组织与政策协调 |
5.3.4 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的资源配置效应 |
第四节 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地方政府合作的政策建议 |
5.4.1 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中的不足 |
5.4.2 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辽阳市税费改革后乡镇公共财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2.3 社会公共需求理论 |
第3章 税费改革后辽阳市乡镇公共财政情况与问题分析 |
3.1 辽阳市灯塔市(县级)王家镇税费改革内容 |
3.1.1 辽宁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综述 |
3.1.2 王家镇税费改革的成效 |
3.2 税费改革对辽阳市乡镇的负面影响 |
3.2.1 税费改革使乡镇的可支配财力大幅下降 |
3.2.2 税费改革使乡镇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
3.2.3 税费改革使乡镇债务呈加剧态势 |
第4章 国外基层政府公共财政经验及借鉴意义 |
4.1 韩国基层政府公共财政状况 |
4.1.1 韩国基层财政的主要来源 |
4.1.2 韩国地方财政的支出 |
4.1.2.1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
4.1.2.2 农村地区财政支出 |
4.2 法国地方政府财政状况 |
4.2.1 法国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
4.2.2 法国地方政府支出情况 |
4.2.3 地方公益事业的财政状况 |
4.2.4 法国农民的税赋情况 |
4.3 国外地方政府财政的经验和启示 |
4.3.1 国外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成功经验 |
4.3.2 国外地方财政制度对我国现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
第5章 解决当前乡镇公共财政问题对策 |
5.1 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5.1.1 重新定位乡镇职能 |
5.1.2 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
5.2 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5.2.1 重构乡镇税费体系 |
5.2.2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5.2.3 建立乡镇债务化解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三农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
二、理论探讨的回顾 |
三、本文的主旨 |
上篇 实证研究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现三农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
一、土地改革农村的新生 |
二、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
三、农业税与农民负担问题 |
四、统购统销和农村商业 |
五、三农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
六、农村工业和社办工业的发展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三农现代化的成功实践 |
一、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宗旨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 |
二、农村市场化改革实践 |
三、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
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
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六、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
第三章 21世纪中国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 |
二、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三、深化农业和农村市场化改革 |
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着成效 |
五、统筹城乡发展 |
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四章 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和问题 |
一、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 |
二、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三农问题成因分析 |
四、三农问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下篇 理论思考 |
第五章 衡量三农政策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
一、1949-1957年三农政策推动农村生产力初步发展 |
二、1957-1978年三农政策造成农村生产力曲折缓慢发展 |
三、1978年以后三农政策带动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 |
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任务 |
第六章 坚持以人为本就三农问题而言就是坚持以农民为本 |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二、是否坚持以农民为本是检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沿着健康轨道推进的晴雨表 |
三、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
第七章 在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 |
一、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历史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解决 |
二、中国的三农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
第八章 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 |
二、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后果和原因 |
三、新阶段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
四、在实践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
第九章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在农村 |
一、城乡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
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第十章 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 |
一、规模化经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二、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现有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效率 |
三、规模化经营能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地方特色和优势,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四、实现规模化经营能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
五、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 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和小城镇的概念及有关理论界定 |
2.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 |
2.1.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的内涵 |
2.1.2 城市和城镇划分指标与分类 |
2.2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3 城镇化的特征与指标界定 |
2.4 城市、城镇、乡村的互动关系 |
2.5 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配套关系 |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际经验 |
3.1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
3.2 世界一些国家小城镇的发展 |
3.2.1 美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
3.2.2 英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
3.2.3 德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 |
3.2.4 日本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
3.3 国外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及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内经验 |
4.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和现状 |
4.1.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 |
4.1.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
4.2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
4.2.1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4.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
4.2.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
第五章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 |
5.1.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类型 |
5.2.1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
5.2.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 |
5.3 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
5.3.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环境 |
5.3.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 |
5.3.3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
5.4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
5.4.1 计算方法 |
5.4.2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和水平预测 |
5.5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分区 |
5.5.1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 |
5.5.2 西部小城镇建设分区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
6.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6.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
6.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
6.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西部地区的具体思路 |
6.2.1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 |
6.2.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建设的具体思路 |
6.3 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政策分析 |
6.3.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
6.3.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成效 |
6.3.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不足 |
6.4 对退耕还林的政策分析 |
6.4.1 退耕还林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6.4.2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成效 |
6.4.3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不足 |
6.5 对生态移民的政策分析 |
6.5.1 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
6.5.2 生态移民的主要做法 |
6.5.3 几种典型的生态移民 |
6.5.4 生态移民对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
6.5.5 生态移民政策的不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 发展小城镇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
6.6.1 对生态环境建设三种措施的比较及思路调整 |
6.6.2 小城镇发展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
6.6.3 退耕还林还草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
6.6.4 生态移民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
第七章 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7.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7.1.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7.1.2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国农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
7.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
7.2.1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偏差 |
7.2.2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促进西部二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 |
7.2.3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吸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 |
7.2.4 发展小城镇可以降低西部城镇化成本 |
7.2.5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7.2.6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 |
7.2.7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农业发展 |
7.2.8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
第八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 |
8.1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制度 |
8.1.1 农村土地制度 |
8.1.2 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
8.2 小城镇户籍制度 |
8.2.1 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演变和管理现状 |
8.2.2 西部地区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
8.3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
8.3.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
8.3.2 西部地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
8.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
8.4.1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 |
8.4.2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礼泉县改革农业特产税征管办法初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选址和出口的影响研究[D]. 潘郭钦. 湖南大学, 2020
- [2]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D]. 丁玮蓉. 武汉大学, 2016(01)
- [3]呼和浩特市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D]. 赵燕茹. 内蒙古大学, 2014(02)
- [4]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D]. 杨志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 孙志.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6]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7]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 彭彦强. 南开大学, 2010(08)
- [8]辽阳市税费改革后乡镇公共财政问题研究[D]. 苏晓光. 东北大学, 2008(03)
- [9]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D]. 张新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10]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