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聚类方法在滏阳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尹诗云[1](2021)在《南方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水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赣南寻乌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因水土流失和氮化物、伴生重金属不断释放,导致其对周边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巨大。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地政府利用生态补偿经费,自2018年起,分三期对该废弃矿山实施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壤修复工程,废弃矿山周边生态逐渐得到恢复,水体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对东江源水体流域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评价其生态修复效果,本文拟采用改进的水质指数法(WQI)、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全面评价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域各种污染因子时空变化。并且运用灰色模型GM(1,1)对该废弃矿山修复工作的水质做出预测,为后续稀土废弃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有效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1)详细介绍了该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现状及其处理技术工艺,在水体流域和土壤修复工程中设置了18个水质采样点,选取氨氮、COD、重金属等9个关键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2)根据相关指标测定数据显示,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的三个治理标段的COD浓度、氨氮污染从时空变化来看,通过各个断面COD浓度、氨氮浓度以及重金属浓度发现,氨氮是主要污染源,一标段柯树塘起始断面、二标段两个入水口断面以及三标段废水入口断面污染严重,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从各个标段的起始断面到出水口断面污染逐渐减轻,从断面整体COD浓度和氨氮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看,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的废水的COD不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氨氮浓度也超过Ⅲ类标准。(3)从废弃离子型矿山各断面的三个治理标段的COD浓度和氨氮的空间变化来看,各治理标段治理效果明显,三个治理标段中一标段柯树塘湿地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最高,治理三标段COD和氨氮去除率最低,各治理标段在丰水期时治理效果最好。治理标段中湿地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而治理一标段中的重金属Pb浓度变化波动大,表明柯树塘中的植物对重金属Pb的吸附能力较差,治理二标段对Pb和Al的吸附能力最好。三个治理标段中,治理一标段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好,但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不好,治理三标段的整体效果不好,可能原因:一、治理三标段位于该稀土矿区的中心位置,治理面积大;二、治理三标段的水土流失严重,COD和氨氮污染严重;三、治理三标段通过先植物吸附在流入沉淀池的方式治理,由于沉淀池的地势低于植物种植区域,因此废水在植物种植区域时长短,降低了植物的吸附效果。(3)通过稀土矿区的小溪水体断面污染变化情况发现,该矿区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这和柯树塘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中小溪水呈现绿色相符合。柯树塘稀土矿区、上甲稀土矿区和石排稀土矿区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柯树塘废弃稀土矿区废水是酸性废水;上甲废弃稀土矿山在2017年和2018年整体废水p H值均符合地表水水质标准;石排废弃矿区的p H变化大,2017年4月属于碱性废水而2018年是酸性废水。(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可知,影响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的主要污染源是氨氮、COD、Mn,其次Pb也是污染因子。通过改进的WQI指数评价法分析可知,该稀土矿区断面异样情况明显,即单因素超过国标规定值过多。通过灰色相关度分析法分析可知,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废水是Ⅳ类水,整体水质较差,有待进一步管理。2020年10月柯树塘进水口断面和柯树塘中间断面的废水是Ⅴ类水,水质污染严重。2020年12月中坑寨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断面的水是Ⅲ类水。通过灰色模型预测了2021年7月水质,通过水质指数进行评价是Ⅲ类水。
周佳楠[2](2021)在《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文中认为里下河腹部区是淮河下游相对封闭的低洼圩区,河网交错纵横,与长江水系关系密切。作为江苏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基地,长期保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水生态环境面临面源污染物的威胁。区域内的水文事件和洪涝灾害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的研究较少。泰州是里下河腹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长期受到工农业水污染的威胁。本文以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水质变化的原因,为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CWQI)、多元统计分析、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WQI)和GIS空间分析研究典型年内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应用连续小波变换和趋势分析研究水质长期变化特征;应用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分析研究区域降水、引水量、水位与水质时间变化的相关性,结合引水路线和面源污染研究水质空间变化的原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水质呈现显着的年内变化,典型年2017年内水质的变化特征为1-3月恶化、4-6月好转、7-10月恶化、11-12月好转。泰州地区水质最差的7-10月主要污染因子为DO、CODMn、TP、BOD5;水质较差的1-3月主要污染因子为BOD5、CODMn、TP;水质较好的4-6月主要污染因子为DO。长系列资料2003-2017年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水质变化存在2~31个月的多尺度显着周期波动,且多数站点12个月的季节变化显着。CODMn、NH3-N和CWQI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河流水质在逐步改善。(2)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水质亦有显着的空间差异。典型年(2017)内泰州地区39个监测站点可聚类为2组,从西南部空间A组至东南部、北部空间B组,主要水质指标的浓度逐渐上升,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I)逐渐增大,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WQI)逐渐减小,水质逐渐变差,整体上呈现西南优、东南和东北劣的态势。(3)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时间尺度上,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的CWQI与降水量、水位呈正相关,与引水量呈反相关,存在12个月左右的共振周期,降水量和水位下降、引水量上升,CWQI下降,水质好转。空间尺度上,外引水源在改善区域水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水田的面源污染风险输出总量最大,面源污染输出的空间不均性也对水质的空间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水质时空变化的原因,可以通过控制面源污染、引水等方式进行有效治理。
王收[3](2020)在《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洞泉域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我国华北平原地下水重要补给区,地下水循环过程和水质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上游水源区和下游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长期以来,黑龙洞泉域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水质不断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恢复和保护华北平原地下水,国家于2014开始实施地下水压采方案。然而,关于地下水减采后的天然水循环模式和水化学演变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开展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本研究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8月,共采集了39个地下水样品,12个地表水样品进行了主要离子和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在摸清区域水循环过程的基础上,进而结合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揭示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演化过程,并最终建立了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均受到了较强的蒸发作用。地下水的平均蒸发比例约为12%,河水平均蒸发比例约为39%。西部山区地下水通过扩散流沿着岩溶裂隙补给河水,补给高程约为12201280 m,对滏阳河的补给比例约占河流径流量的70.6%,对漳河的补给比例约占河流径流量的50%。同位素的空间演化特征表明,地下水同位素组成自西向东逐渐富集,降水高程效应可能是造成西部山区地下水同位素相对贫化的原因之一。(2)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Ca-HCO3、Ca-HCO3-SO4、Ca-SO4-HCO3和Ca-SO4型,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HCO3-SO4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从Ca-HCO3型,逐渐演变为Ca-SO4-HCO3型。局部停滞区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SO4-Cl型。在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岩盐、石膏等矿物发生了溶解作用,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发生了沉淀作用。山区地下水主要受岩石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控制,水质良好;平原区地下水则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反向阳离子交换作用和农业化肥影响,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局部停滞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极为严重,农业化肥大量使用是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饮用和灌溉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约77%的地下水为Ⅴ类水,7.7%的地下水不适宜饮用。地下水不存在碱害风险,但存在较大的盐害风险。(3)根据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地下水从西部山区到东部平原区径流过程中,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差,蒸发作用逐渐增强,并发生了相反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此外,地下水沿渗流路径发生了脱白云石化作用使白云石逐渐转变为方解石而沉淀。地下水NO3-污染与土地利用模式密切相关,山区人类活动较少,地下水水质较好;而在平原区和停滞区,农业化肥不合理施用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是地下水NO3-污染的主要来源。停滞区地下水在自然因素(阻水断层)和人类活动(农业化肥滥用、矿坑排水和工业污水等)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异常高矿化度的地下水。
张媛[4](2020)在《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文中认为沣河流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对渭河水环境及关中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沣河水环境背景资料及水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设立了8个监测断面,监测了15种水质因子。通过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水质数据,探讨了沣河在这一水文年中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指标化学特征、水质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评价了流域水质类别和污染程度;解析了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与污染源;分析了流域中下游断面富营养化爆发风险;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PO4-P和NO2-N对流域水质变化影响很小。N类指标和P类指标相关性较高,对水质变化影响较大。同一时期站点水质污染状况为上游<下游<中游,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与人口密度的影响;按不同水期来看,丰水期污染最轻,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污染最严重,主要原因是低径流的枯水期水体停留时间长,对水体中各种元素有富集作用。(2)综合来看,监测点的污染状况从优到劣依次为沣峪、高冠峪、严家渠、三里桥、秦渡镇、太平峪、沣河口、潏入沣。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为三个水质时期中12.5%的断面水质为IV类水质,87.5%为V类水质;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评价水质12.5%为IV类和V类水质,87.5%为劣V类水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流域V类水比例高达91.8%,这三种方法评价结果都较悲观,主要原因是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最严重的因子-TN。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TN对水质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12.5%为II类和III类水质,54.2%为IV类水质,33.3%为V类水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流域I类水质占比75%,V类水质占比25%,与其他方法判定类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因子标准化处理方式不同。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优点,削弱了TN的影响,均衡了CODMn和DO的占比,权重分配更合理,I类水、II类水和III类水占比49.9%,IV、V类水占比50.1%。本研究认为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论更合理。(3)根据富营养化风险评价,沣河中下游有轻度甚至中度富营氧化的风险,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长很可能受到了N、P,DO和水温的限制。表层水中的N含量与沉积物中的N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是由于内源氮对表层水的影响较大。(4)通过污染源分析,流域上游主要污染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中下游主要的污染来源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流域主要污染要素是TN、NH3-N和TP。流域水质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为控制营养盐污染。为了打造更适宜的人居和水文环境,在进行水环境宣传工作的同时,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包括:养殖业中开发利用绿色饵料和优良苗种进行生态养殖;农业上科学合理施肥,同时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工业上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辅以奖惩、经济扶持,在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的前提下,结合建设湿地工程,防止大规模散排现象的发生。
吴岳玲[5](2020)在《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异研究》文中提出宁夏是全国六个重度缺水的省区之一,水在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大量污水、废水的排放,导致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本文在2018年和2019年4月、7月、11月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采样调查的基础上,以清水河流域中的12个小流域(干流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支流中卫五排、双井子沟、苋麻河、中河、西河、冬至河、井沟、沙沿沟、折死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和筛选出影响清水河流域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关联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清水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选出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应用GM(1,1)预测模型对其在2019年7月、11月和202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清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探讨清水河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pH、悬浮物(SS)、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总磷(TP)、正磷酸盐(PO4-P)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4月份的值相对较小;电导率(EC)、叶绿素a(Chl.a)、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cr)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11月份的值相对较小;溶解氧(DO)、总氮(T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在11月份达到最大值,4月~11月份呈现出递增变化趋势;氟化物(F-)在11月份达到最大值,7月份相对较小。(2)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清水河流域4月份的水环境因子提取出5个主成分,7月份提取出4个主成分,1 1月份提取出5个主成分。根据各个水环境因子综合得分排序分析,对清水河流域水质影响最大的因子主要为TN、NH3-N、CODcr、F-、CODMn。根据清水河流域十二个小流域综合得分排序分析,污染程度较高点主要分布在清水河的中下游段,主要是双井子沟、井沟、沙沿沟和折死沟。(3)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关联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清水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当F-不参与水质评价时,清水河主要污染程度为7月>4月>11月,当F-参与水质评价时,清水河主要污染程度为11月>7月>4月。当F-参与水质评价时,清水河流域的水质逐渐变差。清水河干流下游段、支流双井子沟、井沟、沙沿沟、折死沟的水质较差,主要为V类水,干流上游段、支流中河、西河的水质稍好,主要为Ⅲ~Ⅳ类水。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关联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会有所差别,本研究认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4)应用GM(1,1)模型对清水河2019年7月~2020年11月的TN、NH3-N、TP、BOD5、CODcr、F-水环境因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在2019年7月~2020年11月,TN含量将呈缓慢递减趋势,其含量变化在Ⅲ~Ⅴ类水标准内;NH3-N含量将呈递减趋势,其含量变化在Ⅱ~Ⅳ类水标准内;TP含量将呈递减趋势,其含量都没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BOD5含量将呈递减趋势,基本上在Ⅱ~Ⅴ类水标准内,部分小流域的含量偏高,在Ⅳ~Ⅴ类水标准内;CODCr含量将呈递减趋势,清水河干流中游段、支流折死沟CODcr含量变化在Ⅳ~Ⅴ类水标准内,其它小流域的变化在Ⅱ~Ⅳ类水标准内;F-含量将呈递增趋势,清水河干流上游段、支流苋麻河、西河的F-含量在Ⅲ-Ⅳ水标准之内,其它小流域的F-含量超过了地表水Ⅴ类标准。在未来的水质治理中,应加强对TN、NH3-N、CODcr、F-浓度的控制。
谢裕锋[6](2019)在《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青衣江流域水资源是川西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命脉,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水质趋势和水质评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0152017年青衣江流域雅安段7个监测断面的7项水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流域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辨识了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成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标识指数法、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青衣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为以下几点:(1)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各水质指标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污染现状在空间构成上:7个断面总氮指标浓度偏高,飞仙关镇、濆江、陇西河、周公河断面TN指标浓度超标较为严重,全年多月均为地表水ⅣⅤ类;濆江、陇西河断面TP指标浓度较其它断面偏高。(2)2017年水质评价结果显示: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干流水质总体较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雨城区支流段的濆江、陇西河河段水质最差,全年多月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Ⅴ类,污染以受河道沿岸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和季节性降雨影响的氮磷污染为主。其余断面水质较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3)20132017年干流断面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DO指标浓度呈下降趋势,BOD5和NH3-N指标浓度有上升趋势,TN指标浓度有高度显着上升趋势。各断面水质状况在时间构成上: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流域水质空间变化较大,总体变化趋势从优到劣排列为:多营镇断面>龟都府断面>水中坝断面>飞仙关镇断面>周公河断面>陇西河断面>濆江断面。(4)针对青衣江流域雅安段主要以连续性氮磷污染为主的问题,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的分段式污染防治措施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张铁坚[7](2019)在《保定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与治理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各国都在加强河流水体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研究。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般需要巨大的环保投入和数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一般而言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应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修复、系统治理”的思路,其主要工作包括前期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河流水质评价,河流污染源减排,污染物排放过程控制,河流水环境修复等环节,治理工作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依次推进的,系统科学的综合治理体系。府河位于我国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海河流域,属于大清河水系,处于白洋淀上游,为流入白洋淀的九河之一,且为九河中唯一穿越中型城市、常年有水的河流,长期以来府河流域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以府河为研究对象,开展华北地区缺水入淀(湖)河流水质调查、评价、污染源解析及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白洋淀流域治理和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也能为类似河流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基于河流环境整治的一般过程开展;首先,开展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掌握研究区域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规律;继而,开展污染源识别与解析工作,识别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其对污染状况的贡献程度;随后,进行河流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寻求适宜的、系统的、科学有效的华北地区缺水入淀(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进行了府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府河干流城区河段2014年DO为Ⅲ类,COD、氨氮、TN、TP为劣Ⅴ类;2018年DO为Ⅰ-Ⅲ类,COD、氨氮、TN、TP为Ⅲ-Ⅴ类;上述两年份DO浓度均为先减小,随后小幅增加,10-11月份大幅增加,7-8月份出现DO浓度最低点;2014年3-11月份COD、氨氮、TN、TP随时间先增加,7-8月降低,9-11月份大幅增加,2018年4-7月份小幅降低,8-11月份大幅降低。2018年府河流域全年DO浓度处于Ⅰ-Ⅲ类,COD、氨氮、TN、TP四个指标4-8月基本为Ⅴ-劣Ⅴ类,9-11月为Ⅲ-Ⅴ类,全年上述5项指标城区河段监测点变化幅度大于近郊和农村监测点,各支流中护城河水质变化最大。针对府河干流城区河段2013-2018年6-8月份水质开展的肯达尔检验结果显示,该时段府河干流城区段pH、COD、TN、TP四个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氨氮、浊度呈现“显着下降”和“高度显着下降”趋势,DO呈现“高度显着上升”趋势。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联合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开展了府河流域水体水质多级综合评价。2014年府河干流城区河段不同水文期各监测点均为劣Ⅴ类隶属度最大,且位于下游的F4、F5、F6水质好于上游的F1、F2、F3;多数监测点水质总体情况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监测河段不同的水文期劣Ⅴ类水质标准的隶属度次序为枯水期(0.8814)>平水期(0.8333)>丰水期(0.7559);监测河段全年对各水质标准隶属度排序情况为劣Ⅴ类(0.8172)>Ⅴ类(0.1063)>Ⅳ类(0.0616)>Ⅲ类(0.0151)>Ⅱ类(0)>Ⅰ类(0)。2018年府河流域全年对水质标准隶属度排序情况为劣Ⅴ类(0.4955)>Ⅳ类(0.1401)>Ⅴ类(0.1174)>Ⅲ类(0.1000)>Ⅱ类(0.0722)>Ⅰ类(0.0748)。基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原理开展了府河流域污染源解析工作。利用聚类分析的原理将污染源解析划分为城区、近郊和农村3个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了各区域不同水文期的污染源识别发现:城区平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1.151%和30.914%,丰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3.016%和26.240%,枯水期存在一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3.897%。近郊平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2.304%和26.448%;丰水期存在两个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9.672%和26.113%;枯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1.692%和20.758%。农村平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49.033%和32.74%;丰水期主要存在两个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48.159%和23.900%;农村枯水期存在三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3.495%、23.158%和20.033%。利用APCS-MLR模型计算得到了各区域不同水文期主要污染源对水体中DO、COD、氨氮、TN、TP等指标的贡献率。开展了芦苇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府河水的模拟试验研究。实验室模拟装置出水COD浓度位于15.06-22.48mg/L之间,处于Ⅱ-Ⅳ类标准之间,去除率位于40.24%-55.09%之间;出水氨氮浓度为1.22-1.88mg/L,处于Ⅲ-Ⅴ类标准之间,去除率位于54.26%-67.05%之间;出水TP浓度为0.20-0.40mg/L,处于Ⅲ-Ⅴ类标准之间,去除率位于63.64%-78.02%之间。整体而言陶粒湿地出水好于碎石湿地模拟装置,且出水中COD、氨氮和TP均能满足府河水体功能定位要求。探索构建了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该体系分为污染源与生态拦截技术体系涵盖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控制和生态垃圾三个方面,包括城市面源、农村面源、工业点源、生活点源和生态拦截等技术特点及其在府河流域的具体应用建议;支流及上游干流(城区)水质改善与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下游干流(近郊与农村)水质改善与修复技术体系均涵盖河流动力调控、底质改善、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等四方面,包括引清调水、充氧曝气、疏浚清淤、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境恢复等具体技术的特点及适应性。探讨分析了府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维护管理体系。认为府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维护管理应从完善落实河流保护管理相关法律规范、组建科学高效的河流综合管理机构、构建河流保护与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规范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等四个方面开展。
吴杰昭[8](2018)在《土地利用变化对滦河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利用变化是下垫面变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引起流域水文过程和不同尺度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的改变。研究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变化及其水文循环过程响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对于流域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滦河水系潘家口水库以上流域为研究背景,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对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水文分量、生态安全状况和水库生态调度规则的影响,为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使用马尔科夫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基本特征,并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的空间变化。结果显示: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37.40%39.68%。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移,不同时段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移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在80.45%84.50%之间。空间分布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在流域南北分布有两处高值区。(2)选取DEM地形数据,积温、降水量和干燥度气象数据,以及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和NDVI数据作为分区指标,以子流域作为基础分区单元,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类生态分区,并分别使用1970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流域生态分区,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分区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3类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在19702015年间的转移变化是引起流域生态分区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的变化通过影响生态分区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流域生态分区的空间分布。(3)采用MWP、Brown-Forsythe、有序聚类和Lee-Heghinian突变检验法分析径流突变点,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并选取不同时相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蒸发和地表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701990年和1990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潘家口水库以上流域各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了研究区产流、蒸发和地表径流量空间上的改变。(4)建立包含自然、经济和社会因子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PSR模型、综合指数法和改进集对分析研究流域生态安全状态,并采用1970、1990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使用等级转移矩阵和Getis-Ord Gi*热点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活动驱使流域土地覆盖类型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流域生态安全水平产生空间上的较大差异。另外,不同时相下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流域生态安全水平在空间上发生了重要改变。(5)利用物理栖息地模型Phabsim的可用栖息地面积计算结果和水文统计法确定河道最小和适宜生态流量,构建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对不同水平年水库供水量和鲤鱼可用栖息地面积进行统计,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库生态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ennant法和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两项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的水文学法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相比,以物理栖息地面积确定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具有适用性和合理性;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大幅提高了河道适宜和最小生态需水量供水效率以及鲤鱼可用栖息地面积;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了水库生态调度中城市和河道供水量的减少,影响了水库下游河道鲤鱼生物栖息地环境的变化,导致鲤鱼可用栖息地面积的降低。
程学宁[9](2018)在《基于时空数据分析的闽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流域地表水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时空之中,因此研究流域地表水环境动态必须考虑时间和空间维度,对水环境动态进行时空一体化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时空数据分析方法,从水质和污染源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为有效认识、控制流域地表水污染,开展科学评估与制定区域可执行措施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本研究在收集闽江流域19处水质监测断面2014年至2015年监测数据及闽江流域范围内36个县区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和污染物排放等资料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和污染物的角度分析了流域地表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与主成分分析对流域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分析:应用改进的SOM与PCA对闽江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时空分析,解释了流域水质变化时空特征,其中水质样本分为3个空间群组,水质变化周期分2个阶段:4月至11月和12月至次年3月;时空分析表明春冬季沙溪和富屯溪支流以及闽江下游福州城区河段营养盐水平偏高,在春夏季上游部分河段和下游闽江口有机污染水平偏高;基于改进的SOM聚类、单因子评价和综合标识指数对流域水质监测数据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整体良好,但TP指标存在污染风险。(2)基于GIS技术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空间特征分析:运用空间聚类和GIS空间可视化方法对闽江流域36个县(市、区)级单元的城乡生活、禽畜养殖、农田径流、水产养殖4类污染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量和等标负荷以及排放强度计算对流域各单元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空间聚类、敏感性分析、分类控制解析,结果表明TP是流域主要污染物,等标污染贡献率超过46%。解析出富屯溪上游、沙溪流域下游和闽江下游为高敏感区,识别出城乡生活污染是该区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的类型。水产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分别是流域内污染贡献率最高和控制治理难度大的污染类型。且研究验证污染敏感度空间解析与水质综合评价流域对比结果完全一致。
李凤林[10](2018)在《汤旺河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汤旺河是松花江北岸的一条主要支流,既是伊春市主要的工业、农业用水水源,又是主要纳污水体,其水质情况不但制约着伊春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对松花江水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论文以汤旺河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地表水时空变化规律进展,通过查阅资料、污染源现状调查、水环境容量调查、监测数据分析等方法,估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汤旺河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解析汤旺河水质现状及成因,提出汤旺河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为改善汤旺河水环境现状,探索汤旺河江流域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源解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化学需氧量约为7801.03t/a,氨氮约为1015.40t/a。汤旺河总计水环境容量为化学需氧量19357t/a,氨氮966t/a;剩余水环境容量为化学需氧量11556.00t/a,氨氮-49.4 t/a。汤旺河流域水环境总容量资源总体丰富,各行政区环境容量资源差异性明显。汤旺河背景断面水质较差,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从时间变化上,各断面总体水质为枯水期水质较好,平水期、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差。从空间变化上,汤旺河干流沿程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浓度总体变化不大,但流经城镇后水质劣于其他河段;汤旺河干流氨氮沿程浓度总体变化较大,20062010年,晨明断面各评价指标的浓度值高于新青断面。20112015年,晨明断面各评价指标的浓度值低于新青断面。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结果表明,汤旺河水质除2006年、2008年汤旺河水质为中度污染外,其余年度均为轻度污染;采用模糊评价法结果表明,汤旺河水质状况除2014年、2015年水质为优,2010年水质为良外,其余年度均为轻度污染。两种评价方法比较得出,2007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汤旺河水质状况相同,均为轻度污染;其余各年度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均好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汤旺河水质问题主要原因是汤旺河流域有机污染物本底值高,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污染治理不足也是导致河流污染物浓度升高的原因。通过调查和分析,从流域综合整治、生活源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农业综合整治方面,初步提出了汤旺河水污染防治对策。
二、灰色聚类方法在滏阳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聚类方法在滏阳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南方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水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概述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特点 |
2.4 水系分布 |
2.5 土壤与植被 |
2.6 自然资源 |
2.7 废弃矿山治理工程 |
2.7.1 主要生态问题 |
2.7.2 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章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污染状况分析 |
3.1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断面COD及氨氮污染分析 |
3.1.1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断面COD及氨氮污染整体分析 |
3.1.2 废弃离子型矿山各断面COD及氨氮污染变化分析 |
3.2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各断面重金属污染分析 |
3.2.1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Mn浓度变化 |
3.2.2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Pb浓度变化 |
3.2.3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Al浓度变化 |
3.2.4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Mg浓度变化 |
3.2.5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Co浓度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矿区河流污染状况及其治理效果 |
4.1 氨氮的来源及危害 |
4.2 稀土矿区氨氮污染状况分析 |
4.3 稀土矿区总磷污染状况分析 |
4.4 稀土矿区p H变化状况分析 |
4.5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前后水质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水质评价及预测模型 |
5.1 评价标准 |
5.2 主成分因子分析 |
5.2.1 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原理及步骤 |
5.2.2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评价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水质 |
5.3 水质评价指数 |
5.3.1 WQI水质指数评价法 |
5.3.2 WQI水质指数法评价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水质 |
5.4 矿山治理湿地系统与评价 |
5.4.1 区域植被恢复与改善 |
5.4.2 植物筛选 |
5.4.3 人工湿地净化原理 |
5.4.4 灰色关联法评价湿地系统 |
5.5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区域水质预测 |
5.5.1 灰色系统理论机理 |
5.5.2 灰色模型GM(1,1)建模基本步骤 |
5.5.3 预测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
1.2.2 水质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
1.2.3 里下河腹部区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元统计分析 |
1.4.2 水质标识指数法 |
1.4.3 CCME WQI指数 |
1.4.4 小波分析 |
1.4.5 趋势检验 |
1.4.6 GIS空间分析 |
1.4.7 面源污染流失危险性指数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水系概况 |
2.2 区域引水情况 |
2.2.1 引水工程布局 |
2.2.2 里下河周边地区引水口门情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3.1 典型年内水质变化特征 |
3.1.1 典型年水质概况 |
3.1.2 典型年内水质标识指数变化 |
3.1.3 典型年内季节变化 |
3.2 水质长期变化特征 |
3.2.1 水质长期变化概况 |
3.2.2 水质周期变化特征 |
3.2.3 水质长期变化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4.1 水质标识指数变化 |
4.1.1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变化 |
4.1.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变化 |
4.2 CCME WQI空间变化 |
4.3 空间聚类 |
4.4 不同方法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质时空变化原因分析 |
5.1 水质时间变化原因 |
5.1.1 降水对水质的影响 |
5.1.2 引水量对水质的影响 |
5.1.3 水位对水质的影响 |
5.2 水质空间变化原因 |
5.2.1 引水路线对水质的影响 |
5.2.2 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
5.3 治理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地下水研究现状 |
1.2.2 同位素示踪地下水循环 |
1.2.3 水化学示踪地下水循环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 |
2.1.4 水文 |
2.1.5 土地利用状况 |
2.1.6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分布特征与埋藏条件 |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3.3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2.4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循环的同位素示踪 |
3.1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1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
3.1.2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2 地表水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地表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
3.2.2 地表水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3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3.3.1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2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4 地表水与地下水蒸发比例估算 |
3.4.1 瑞利平衡分馏模拟 |
3.4.2 动力分馏模拟 |
3.5 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 |
3.5.1 补给高程估算 |
3.5.2 混合比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循环的水化学示踪 |
4.1 水化学空间分布的聚类分析 |
4.2 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 |
4.2.1 水化学参数统计特征 |
4.2.2 不同水体水化学类型 |
4.3 地球化学过程 |
4.3.1 离子相关性分析 |
4.3.2 离子比例分析 |
4.3.3 矿物饱和指数 |
4.3.4 氯碱指数 |
4.3.5 Gibbs |
4.4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4.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 |
4.5.1 自然因素 |
4.5.2 人为因素 |
4.6 地下水质量评价 |
4.6.1 饮用水质评价 |
4.6.2 灌溉水质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 |
5.1 水循环概念模型 |
5.2 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 |
5.3 泉域水资源管理建议与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特色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特色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监测点分布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植被 |
2.1.6 人文概况 |
2.2 监测点分布及评价指标 |
2.2.1 监测点分布 |
2.2.2 评价指标及采样方法 |
2.2.3 样品预处理及监测方法 |
第三章 水质指标分布特征与统计分析 |
3.1 不同时期评价指标统计特征描述 |
3.1.1 物理指标 |
3.1.2 化学指标 |
3.1.3 生物指标 |
3.2 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1 皮尔逊相关性 |
3.2.2 聚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
4.1 单因子指数法 |
4.2 内梅罗指数法 |
4.2.1 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 |
4.2.2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 |
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1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2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 评价方法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沣河流域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
5.1 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分布 |
5.2 表层水中富营养化程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沣河流域污染源及防治对策 |
6.1 营养盐污染 |
6.2 降水和地表径流 |
6.3 流域污染防治措施 |
6.3.1 区域化防治措施 |
6.3.2 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质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2 水质预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气候条件 |
1.4.3 河流水系 |
1.4.4 水土资源流失与污染物排放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
2.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及水质评价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水环境因子分析 |
3.1.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3.2.2 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 |
3.2.3 灰色关联法的评价结果 |
3.2.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清水河水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灰色GM(1,1)模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T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4.2.2 NH_3-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4.2.3 TP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4.2.4 BOD_5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4.2.5 COD_(cr)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4.2.6 F-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质趋势分析研究综述 |
1.3.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特色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地貌 |
2.2 水文气候 |
2.3 河流水系 |
2.4 地表径流 |
2.5 水资源质量 |
2.5.1 污染源排放现状 |
2.5.2 地表水水质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1.2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
3.1.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3.1.4 单因子指数法 |
3.2 水质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方法 |
3.2.1 熵值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3 监测项目与断面设置 |
第四章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
4.1 数据分析方法 |
4.2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主要污染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4.2.1 2013 ~2017 年主要污染因子年际变化特征 |
4.2.2 2015~2017 年污染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4.2.3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2017 年水质参数时空分布特征 |
4.2.4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2017 年水环境污染因子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5.2.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5.2.2 不同权重赋值法的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模糊综合评价 |
5.2.3 不同权重赋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3.1 基于熵值法权重赋值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3.2 基于层次分析赋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3.3 基于定量统计权重赋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3.4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4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
5.2.5 基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评价 |
5.2.6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评价 |
5.3 几种水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2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3 单因子指数法 |
5.3.4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质趋势分析 |
6.1 水质趋势分析方法 |
6.2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趋势分析 |
6.2.1 季节性Kendall检验模型原理 |
6.2.2 基于Mann-Kendall检验原理的PWQTrend水质检验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7.1 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 |
7.2 流域水环境污染改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保定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与治理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 |
1.2.2 河流水质评价 |
1.2.3 河流污染源解析 |
1.2.4 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工作概述 |
2.2.2 水样采集与保存 |
2.2.3 测定方法和主要仪器 |
3 府河主要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
3.1 府河保定市区段主要水质指标时空分异特征 |
3.1.1 府河保定市区段主要水质指标空间变化特征 |
3.1.2 府河保定市区段主要水质指标时间变化特征 |
3.2 府河流域主要水质指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3.3 基于季节性Kendall模型的府河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3.3.1 季节性Kendall检验模型原理 |
3.3.2 季节性Kendall检验过程 |
3.3.3 水质变化趋势结果分析 |
4 府河流域水体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1 基于AHP-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河流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1.2 河流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2 府河流域水体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2.1 府河保定城区河段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2014年) |
4.2.2 府河流域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2018年) |
5 府河流域水体主要污染源解析 |
5.1 基于聚类分析的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区域划定 |
5.2 基于PCA模型的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识别 |
5.2.1 主成分分析模型(PCA) |
5.2.2 府河流域不同研究分区水体主要污染源判别 |
5.3 府河流域水污染主要来源分析 |
5.3.1 工业污染 |
5.3.2 生活污染 |
5.3.3 面源污染 |
5.4 基于APCS-MLR模型的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5.4.1 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APCS-MLR) |
5.4.2 府河流域不同研究分区水体主要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6 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 |
6.1 芦苇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府河水的试验效果分析 |
6.2 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构建 |
6.2.1 府河流域污染源控制与生态拦截技术体系 |
6.2.2 府河支流及上游干流(城区)水质改善与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6.2.3 府河中下游干流(近郊与农村)水质改善与修复技术体系 |
6.3 府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维护与管理工作探讨 |
6.3.1 完善落实河流保护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
6.3.2 组建科学高效的河流综合管理机构 |
6.3.3 构建河流保护与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
6.3.4 规范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土地利用变化对滦河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流域生态分区研究 |
1.2.2 土地利用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
1.2.3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1.2.4 流域水库生态管理调度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地貌 |
2.1.2 流域水系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地质地貌 |
2.2 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及分析方法 |
2.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分析方法 |
2.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2.3.1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基本特征 |
2.3.2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化基本特征 |
2.3.3 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流域生态分区及其影响研究 |
3.1 流域生态分区研究方法 |
3.1.1 SOM神经网络分区聚类方法 |
3.1.2 生态分区单元划分 |
3.1.3 流域生态分区数据及处理 |
3.2 生态分区结果分析 |
3.2.1 生态分区 |
3.2.2 结果分析 |
3.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分区的影响 |
3.3.1 土地利用时相选择 |
3.3.2 生态分区影响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响应的模拟分析 |
4.1 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和突变点识别 |
4.1.1 趋势性识别方法 |
4.1.2 突变点识别方法 |
4.1.3 序列趋势分析 |
4.1.4 序列变异点诊断 |
4.2 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
4.2.1 SWAT模型概述 |
4.2.2 模型基础数据整备与处理 |
4.2.3 模拟方法 |
4.2.4 潘家口水库以上流域径流模拟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响应研究 |
4.3.1 对年径流的影响 |
4.3.2 对不同水平年径流的影响 |
4.3.3 对水文分量空间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安全状态影响分析 |
5.1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分析方法 |
5.1.1 基于PSR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
5.1.4 改进集对分析 |
5.2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特征值 |
5.2.1 压力子系统指标体系 |
5.2.2 状态子系统指标体系 |
5.2.3 响应子系统指标体系 |
5.2.4 指标特征值网格化 |
5.3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5.3.1 基于综合指数法生态评价 |
5.3.2 基于改进集对分析的生态安全评价 |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库生态调度影响分析 |
6.1 水库生态调度模式 |
6.1.1 水库概况及供水调度模式 |
6.1.2 目标函数 |
6.1.3 模型约束 |
6.1.4 调度模型求解技术 |
6.2 物理栖息地模型 |
6.2.1 模型理论 |
6.2.2 模拟结果分析 |
6.2.3 生态流量确定 |
6.3 水库供需水量过程分析 |
6.3.1 水库来水数据 |
6.3.2 需水过程 |
6.4 水库生态调度结果 |
6.4.1 对不同用户供水量影响 |
6.4.2 对栖息地可利用面积(WUA)影响 |
6.5 土地利用变化对潘大水库生态调度的影响 |
6.5.1 对不同用户供水量影响 |
6.5.2 对栖息地可利用面积(WUA)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时空数据分析的闽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闽江流域水环境研究综述 |
1.2.2 流域水质时空变异分析研究 |
1.2.3 流域水质评价研究 |
1.2.4 流域非点源污染评估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水环境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气候概况 |
2.1.2 水文环境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农林牧渔业概况 |
2.2 研究区域数据获取及处理 |
2.2.1 流域水质监测数据调查及处理 |
2.2.2 流域非点源污染数据调查 |
第三章 闽江流域水质时空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 |
3.1 基于SOM-Kmedoids算法的水质时空聚类分析 |
3.1.1 SOM-Kmedoids算法实现 |
3.1.2 SOM网络输出结果分析 |
3.1.3 基于SOM-Kmedoids的水质样本时空聚类分析 |
3.2 水质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3.2.1 污染特征的空间相似性和差异性 |
3.2.2 污染特征的时间相似性和差异性 |
3.3 基于PCA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4 水质评价结果及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江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 |
4.1 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 |
4.1.1 清单分析法 |
4.1.2 等标污染负荷法 |
4.2 闽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4.2.1 城乡生活源污染调查与负荷估算 |
4.2.2 禽畜养殖污染调查与负荷估算 |
4.2.3 农田径流污染调查与负荷估算 |
4.2.4 水产养殖污染调查与负荷估算 |
4.3 闽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空间解析 |
4.3.1 非点源污空间染敏感性评价 |
4.3.2 闽江流域优先控制区域解析 |
4.4 闽江流域污染物分类及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5.1 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10)汤旺河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河流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流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河流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流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河流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流域污染防治对策文献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汤旺河流域概况 |
2.2.1 汤旺河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2.2.2 汤旺河流域社会环境概况 |
2.3 汤旺河流域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
2.3.1 汤旺河流域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
2.3.2 汤旺河流域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
2.3.3 汤旺河流域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
2.4 汤旺河水质断面设置 |
2.4.1 汤旺河监测断面 |
2.4.2 汤旺河背景监测断面 |
2.5 汤旺河断面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
2.6 汤旺河水质评价标准、方法及项目 |
2.6.1 汤旺河水质评价标准 |
2.6.2 汤旺河水质评价方法 |
2.6.3 汤旺河水质评价项目 |
2.7 汤旺河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
第3章 汤旺河流域污染源及水环境容量调查 |
3.1 引言 |
3.2 汤旺河流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情况调查 |
3.3 汤旺河流域污染源情况 |
3.3.1 汤旺河流域工业污染源 |
3.3.2 汤旺河流域生活污染源 |
3.3.3 汤旺河流域农业污染源 |
3.3.4 汤旺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 |
3.4 汤旺河流域水环境容量调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汤旺河水质时空变化规律 |
4.1 引言 |
4.2 汤旺河水质背景监测情况 |
4.2.1 东汤旺河背景监测 |
4.2.2 西汤旺河背景监测 |
4.2.3 汤旺河背景监测结果分析 |
4.3 汤旺河水质时间变化情况 |
4.3.1 汤旺河丰、平、枯水期统计结果 |
4.3.2 汤旺河丰、平、枯水期结果分析 |
4.4 汤旺河水质空间变化情况 |
4.4.1 汤旺河高锰酸盐指数空间变化情况 |
4.4.2 汤旺河化学需氧量空间变化情况 |
4.4.3 汤旺河氨氮空间变化情况 |
4.5 汤旺河水质时空变化规律 |
4.5.1 汤旺河水质时间变化规律 |
4.5.2 汤旺河水质空间变化规律 |
4.6 汤旺河开河期水质情况分析 |
4.6.1 汤旺河开河期水质结果统计 |
4.6.2 汤旺河开河期水质现状原因分析 |
4.7 汤旺河水质现状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
4.7.1 汤旺河水质现状评价 |
4.7.2 汤旺河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4.7.3 汤旺河水质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汤旺河环境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 |
5.1 引言 |
5.2 汤旺河环境问题分析 |
5.2.1 汤旺河主要环境问题 |
5.2.2 汤旺河主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
5.3 汤旺河流域污染防治对策 |
5.3.1 汤旺河流域综合治理 |
5.3.2 汤旺河流域生活污染治理 |
5.3.3 汤旺河流域工业污染防治 |
5.3.4 汤旺河流域农业污染源整治 |
5.4 汤旺河流域水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灰色聚类方法在滏阳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方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水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D]. 尹诗云.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D]. 周佳楠. 扬州大学, 2021(08)
- [3]黑龙洞泉域地下水循环和水化学形成机理研究[D]. 王收.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4]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 张媛. 长安大学, 2020(06)
- [5]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异研究[D]. 吴岳玲. 宁夏大学, 2020(03)
- [6]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谢裕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保定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与治理技术体系研究[D]. 张铁坚. 河北农业大学, 2019
- [8]土地利用变化对滦河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影响研究[D]. 吴杰昭. 天津大学, 2018(06)
- [9]基于时空数据分析的闽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程学宁. 福州大学, 2018(03)
- [10]汤旺河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李凤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水环境论文; 河流污染论文; 地下水监测论文; 水质指标论文;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