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人才聘用中常见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凌琳[1](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指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朱思颖[2](2020)在《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竞争及治理研究 ——基于“双一流”大学人才引进政策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高层次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规范且有序的“人才竞争”本是大学竞争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促使一流大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路径。“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竞争发展的积极性。但是受人才存量对大学排名升格的隐性诱导,一流大学纷纷不遗余力地向具有“人才头衔”的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竞相按照人才层级给人才“明码标价”,以期增加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人才砝码”。这种短期功利主义的人才引进行为,导致高层次人力资本市场在过度“商品化”的竞争方式下而逐步趋于失衡,致使当前一流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呈现出“无序竞争”状态,亟待引起关注。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文本既反映大学竞争发展的需求,也反映了一流大学间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整体趋势。本研究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0所一流建设A类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编码分析,研究发现,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竞争表现在:引进对象“唯帽子”倾向明显、引进条件“唯奖项”“唯论文”现象突出、引进待遇“唯物质”特征显着、引进配套保障“保姆式引才”现象普遍,引进考核与管理“轻考核”表现突出等方面。本研究以波特五力竞争理论为基础,尝试构建了一流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五力竞争”模型,结合推拉理论,深入分析了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多方原因及不良后果。基于多中心治理的视角,提出通过政府、大学、人才三方协同治理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竞争: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以引导大学引才秩序化;大学应科学规划有的放矢,以促进大学引才合理化;人才应强化师德修养和心理契约的培育,以降低个体流动的高寻利性,以期重构规范、有序的人才竞争秩序,促进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的协调发展,从而为我国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刘虹驿[3](2020)在《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技术、智能终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媒介生态,从“中央厨房”到“县级融媒体中心”,我国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始终在摸索中前行。作为区域化的新型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论文以县级融媒体APP的本地化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力为研究核心,聚焦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价与服务力优化研究。围绕这一核心议题,论文从三个层面来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如何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二是探究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生成状况如何?三是探讨如何提升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传媒服务观、传媒功能理论、新闻接近性原理为理论基础,从内容构成、报道范式、报道服务力和报道效果等四个维度来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构造周抽样方式从5个示范县的融媒体APP平台获取951篇新闻文本,并对24位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本地新闻和时政类新闻占主导地位,且常规性议题最常见。此外,本地化新闻以原创为主,图文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党政机关是主要信源。整体来看,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构成失衡且层次较低,服务反馈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用户意识淡薄导致很难形成固定的用户群体;二是信息服务空窗期容易让平台用户流失;三是交流渠道受限降低了用户参与程度;四是融媒人才队伍不稳定导致用户黏性较弱。论文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提升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一是要树立用户思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完善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二是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强化融媒人才队伍的建设;三是要丰富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层次和形式,提升服务的供给能力;四是要融智慧城市建设与县级融媒体发展于一体,优化新闻信息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对接,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职责。总体来说,论文从既有文献中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并以此检视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生成状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李丽[4](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法治要良好运行,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公民深厚的法治观念是其必要条件,法治观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农村法治社会有效建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国家法治化进程相比,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也愈显无力和低效。现实抵牾催促着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进行反思和检视,以实现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良性质变。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明晰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培育农民法治观念的精髓和理想进路。法治是一种成熟、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社会现实土壤的中国法治必然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内涵。法治观念是法治的个体观念表达,是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象与法治规律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把握,是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法治观念包含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三个相互关联又逐层递进的结构要素。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是指农民个体所具备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内在自觉。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是培育者与农民的双向互动,既包括培育者的法治教育引领过程,又包括农民自主建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环境四要素,遵循法治知识的传授与教育、法治实践的体悟与认同,法治环境的联动与耦合的培育机理。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的内在结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和运行机理的理论解答,搭建起了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架构和模型。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指向的“农民”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整体意义上群体,拥有广义的外延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规划,新时代背景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新际遇。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民法治观念的提升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造了条件。理论概括是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方式,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农民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成长点和根基,并提取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借鉴西方的成熟学说。这些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依托。历史是真理之母。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应链接历史,感悟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迪与昭示。改革开放是我国法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点。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经历了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起步阶段(1986年——1996年)、展开阶段(1997年——2011年)和新时期(2012年——至今)。脉络的梳理使得培育经验愈加清晰,四十多年来,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遵循;采取“送法下乡”模式,将农村纳入现代法治建设的轨道;紧抓依法治村,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制度平台;坚持德、法共治,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作用;开展农村立法、司法、执法建设,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透过历史之境,总结培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历史参照与借鉴。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实践的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新时代农民的法治观念既有积极表现,也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法治期待产生,但司法认同度不高;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在新时代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农民主体性的缺场,“唯培育者为主体”倾向;培育内容多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法治的价值内涵;培育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方式,忽视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各培育主体未形成有效合理,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培育微观环境不佳等多维度困境和挑战。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面、深入、辩证地挖掘问题根源,能深化我们对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研究当前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抵牾,有利于定位化解矛盾的着力点,为构建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理路提供现实指引。在这样一个革故鼎新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新要求,呼唤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回归和彰显,探究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向。理论、历史、现实像是三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必须坚持培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主体间性原则和本土化原则,以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民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法治认知、强化法治情感体验、增强法治信任、培养法治思维为具体目标,构建多层次培育目标体系。根据农民心理发展特点,农村培育环境与资源,结合农民法治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取向,培育应采用“唤起民众”式培育法、法治实践体验法、生活化培育法,重点培育农民的法律至上观念、权利保障观念、依法办事观念、权力制约观念。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可遵循以下路径开展:发挥党政的主导作用,扩大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凸出重点农民群体的培育工作,明晰各培育主体责任,共同构建“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的培育大格局;通过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机构设置、加紧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健全评估体系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农民在各类法治活动中,在依法治村的实践中,在纠纷处理解决中深化民主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核三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等途径优化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乡土环境。
刘昱君[5](2020)在《建设工程挂靠施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70 904亿元,建筑业已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体量大、造价高,涉及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旦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因此,我国对建筑领域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建筑企业才能进行建设施工。但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被建筑行业的高额利润所吸引,通过支付挂靠费用借用其他有施工资质的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建设工程挂靠施工。挂靠施工违反了建筑立法对施工人资质的强制性规定,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严重破坏了我国建筑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秩序。为解决挂靠施工问题,我国已出台了相关法律规范进行应对,但是这些法律规范并不完善,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挂靠施工仍大量存在。挂靠施工隐蔽且表现形式多样,如何准确界定挂靠施工并与转包等行为进行甄别成为实践中的难题,造成行政监管查处不力,进一步引发挂靠施工合同效力、民事责任承担等方面的争议。为解决上述难题,首先,本文通过考察相关法律规范和挂靠施工表现形式,准确界定了挂靠施工的概念并归纳出其构成要件,进而与其他近似概念就行区分。其次,通过分析挂靠施工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挂靠施工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及司法审判现状,进一步加深对挂靠施工的认识,寻找目前解决挂靠施工问题的不足之处;再者,对挂靠施工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挂靠施工所涉法律关系问题、工程款债权问题、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解决此类纠纷的不同裁判观点,并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基于目前解决挂靠施工问题的不足,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督与管理,统一司法裁判规则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提出解决挂靠施工问题的粗鄙建议,望能为推动建筑行业平稳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任楠薇[6](2020)在《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的知识经济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整个社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高管已经开始关注人才在战略和文化中的关键作用,人才在公司生存和发展中的内在凝聚力和驱动力以及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合理地选择,教育,招聘和保留人才是将人才从挑战转化为机遇的核心动力。企业人才管理和招聘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公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招聘高素质的人才。主要途径与人才的作用和公司利益的增长有关,以及实现公司发展远景和未来的长期发展。A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正处于扩张期,招聘管理制度的问题日益明显。A公司的工作重心之一集中在优化招聘管理体系上。本文对公司A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访谈来调查公司A的招聘系统的现状。主要问题是公司虽有人力资源招聘计划但不能较好的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导致招聘工作因目的不明确而非常被动;招聘准备工作不充分。在没有事先进行工作分析的情况下,招聘人员对具体的待招职位情况不熟悉,导致面试缺乏针对性,招聘质量低下;招聘渠道不完善,降低了招聘的有效性;面试较为随意,缺乏整体结构;招聘结果带有招聘人员的主观色彩;招聘团队能力不足和单一的招聘渠道,缺少新的招聘渠道管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用于优化现有招聘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制定招聘计划,完善招聘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流程,制定详细职位说明,优化A公司的招聘渠道,创建一支专业规范的招聘团队。为确保实施人才优化计划,根据公司A的实际情况,开展基础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层重视人才的招聘和需求,授权指派相关管理人员,提高其专业素养并为公司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强化人力资源招聘理念培训等四个方面可确保实施本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案,改善A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产品研发,销售和服务水平以及改善公司市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并发展和扩大公司规模。
张颖[7](2019)在《亚文化下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民办高校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成为重要课题。然而,民办高校管理者一直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怎样更好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部署也会受其影响。目前民办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师激励方式为物质奖励和大众化绩效考核评优制,其优点见效快但也存在一定不足,教师执行效力缺乏持久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确保激励的公平性与全面性,同时也缺乏了灵活性。若要充分挖掘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不仅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作用的推动,还应当促进教师个体激发其内在驱动力,促进教师思想行为的转换,从最初的机械式执行任务到积极主动配合来完成目标。本文以民办高校M学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域亚文化的特征,深度剖析制约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要素缺乏的原因。民办高校M学院应当突破以制约控制为主的外部激励机制的局限,转向研究如何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潜能,探索促进教师自我激励机制形成的策略。通过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结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探讨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方向,从而持久有效地发挥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驱力,以期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教师自我激励机制的可行性、实效性。
谈笑[8](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周畅[9](2018)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编辑人员是出版企业的立社之本,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新媒体编辑需要怎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较高的绩效,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出版企业的需要,因此以职业胜任需求出发的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胜任力是研究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相比其他行业领域,国内编辑领域胜任力理论研究较少,对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的研究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本文将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国内新媒体编辑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胜任力一直是业界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间,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理论、模型建构、应用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取得大量优秀成果。但是关于我国编辑胜任力尤其是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研究却少之又少。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之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我国编辑出版人才战略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全面规划。新媒体编辑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新兴力量,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并使之在出版企业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效用,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胜任力、工作分析、新媒介素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目前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编辑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加以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验证。随后结合当前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人才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8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9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坚持、抗压性、成就感、注重细节、自控、灵活性、诚实可靠、积极倾听、主动学习。专业能力包含6个胜任特征要素,即口头理解、思维创造力、书面表达、制作与推广、广泛涉猎、领导力。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3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6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主动学习、信息组织能力、积极倾听、批判思维、时间管理、诚实可靠。专业能力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口头理解、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1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职业素质、人格特质和新媒介素养。职业素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领导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和主动性。人格特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自控、抗压性、坚持和成就。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本文认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习惯。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可以贯穿于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为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职前教育与测评、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规划与设计、岗位考核与激励、组织人才盘点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技术工具,成为现代新媒体编辑管理的新基点。
张媛[10](2018)在《我国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要求,以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可见,法治俨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因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已产生了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高等教育管理法治化也因此成为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及“依法治校”的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高校劳动关系管理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治化程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依法改革、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近年来,在国家法治化治理的大背景下,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高校劳动关系管理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法治化改革进行中并不彻底,行政化色彩较浓,教师与高校之间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平等,各种违规违约事件频出,由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所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不断,高校工会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第三方,却因缺乏法治化管理理念导致不作为,教师申诉无门,程序机制不规范,后期救济不足,从而影响了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的进程。本研究基于法治化的视角研究高校劳动关系管理的发展路径,以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为依据,探讨了高校劳动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界定了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的现实性和必然性;揭示了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因高校劳动关系双方违规违约问题、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以及由劳动纠纷引起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不完善和教师申诉制度管理程序中的问题;在借鉴和学习美国高校劳动关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高校劳动关系管理的法治化路径:依法建立高校劳动关系主体的公平法律关系;以法律法规为先导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以法律为准绳完善高校劳动争议和申诉解决机制;提高管理人员法律素质,推动高校工会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和纽带桥梁作用;立足于“管理”向“服务”转变、“人治”向“法治”转变,以构建和谐的高校劳动关系为宗旨,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竞争机制,增强高校劳动关系双方的维权意识,有效保障高校劳动关系双方权益,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和高校“依法治校”进程。
二、当前人才聘用中常见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人才聘用中常见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2)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竞争及治理研究 ——基于“双一流”大学人才引进政策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推拉理论 |
2.1.2 “波特五力”竞争理论 |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高层次人才”的概念 |
2.2.2 “高层次人才”的特征 |
2.2.3 “人才引进”的概念 |
2.2.4 “无序竞争”的概念 |
第三章 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现象描述: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编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编码方法 |
3.1.2 研究样本 |
3.2 研究过程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关联性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饱和度检验 |
3.3 研究结论 |
3.3.1 引进对象方面:唯“帽子”倾向明显 |
3.3.2 引进条件方面:“唯奖项”、“唯论文”现象突出 |
3.3.3 引进待遇方面:“唯物质”竞争特征显着 |
3.3.4 引进配套保障方面:“保姆式引才”现象普遍 |
3.3.5 引进考核管理方面:“轻考核”表现突出 |
第四章 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后果及原因分析 |
4.1 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后果分析 |
4.1.1 重头衔轻使用,影响大学的引才实效 |
4.1.2 重物质轻精神,扰乱人力资本市场的稳定 |
4.1.3 重引进轻管理,加剧人才的流失 |
4.2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层面:对同行业竞争者、替代品、潜在进入者的影响 |
4.2.2 大学层面:对购买者竞争力的影响 |
4.2.3 个人层面:对供应商选择的影响 |
第五章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层次人才引进无序竞争的治理对策建议 |
5.1 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 |
5.1.1 转变政府对大学的评价方式 |
5.1.2 加强政府对人才项目的动态管理 |
5.1.3 注重宏观调控,引导人才有序流动 |
5.2 大学层面:科学规划、有的放矢,规范人才引进工作 |
5.2.1 制定有规划、有针对性的引才计划 |
5.2.2 健全多元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
5.2.3 创新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方式 |
5.3 个人层面:强化师德修养和心理契约精神的培育 |
5.3.1 强化人才师德修养与职业责任感 |
5.3.2 积极构建人才和大学的心理契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相关研究 |
1.2.2 服务新闻、建设性新闻的相关研究 |
1.2.3 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3.1 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建构 |
1.3.2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检视 |
1.3.3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提升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5 研究创新 |
1.5.1 研究对象创新 |
1.5.2 理论应用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 |
2.1.1 新闻生产 |
2.1.2 服务力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传媒服务观 |
2.2.2 传媒功能理论 |
2.2.3 新闻接近性原理 |
2.3 类目建构 |
2.3.1 内容构成 |
2.3.2 报道范式 |
2.3.3 报道服务力 |
2.3.4 报道效果 |
2.4 研究样本选择 |
2.4.1 研究对象:县级融媒体建设典型 |
2.4.2 信息载体:县级融媒体客户端 |
2.5 研究实施与检验 |
2.5.1 前测培训与编码 |
2.5.2 半结构式访谈 |
2.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解析 |
3.1 本地化新闻的内容构成 |
3.1.1 本地新闻占主导地位 |
3.1.2 常规新闻议题是主流 |
3.1.3 以时政新闻生产为主 |
3.2 本地化新闻的报道范式 |
3.2.1 图文是主要呈现方式 |
3.2.2 自主原创生产占多数 |
3.2.3 党政机关是信源主体 |
3.3 本地化新闻的服务力解析 |
3.3.1 本地化新闻的服务力全貌 |
3.3.2 解读类信息的服务力解析 |
3.3.3 策略类信息的服务力解析 |
4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检视 |
4.1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4.1.1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构成不均 |
4.1.2 本地化新闻服务层次较低 |
4.1.3 本地化新闻服务反馈不明显 |
4.2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
4.2.1 用户意识淡薄,用户群体难建立 |
4.2.2 信息服务空窗,用户群体易流失 |
4.2.3 交流渠道不畅,用户参与意愿低 |
4.2.4 人才队伍不稳,用户粘性难培养 |
5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提升 |
5.1 树立新闻生产的用户思维 |
5.1.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
5.1.2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5.2 加大融媒人才的培养力度 |
5.2.1 培养技术融媒人才 |
5.2.2 加强外部人才引进 |
5.3 丰富本地化新闻的服务供给 |
5.3.1 深化新闻服务层次 |
5.3.2 提供多种服务形式 |
5.4 对接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 |
5.4.1 对接公共服务内容 |
5.4.2 优化线上服务体系 |
6 结语 |
6.1 研究不足 |
6.1.1 用户研究较浅 |
6.1.2 对个性缺乏关注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编码本 |
附录B: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访谈提纲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问题概说 |
2.1 法治观念的透析 |
2.1.1 法治观念的界定 |
2.1.2 法治观念的结构 |
2.2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界定 |
2.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含义 |
2.2.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
2.2.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机理 |
2.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代际遇 |
2.3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溯源 |
2.3.1 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2.3.2 文化基因:中国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
2.3.3 西学借鉴:西方法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回溯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进程 |
3.1.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准备阶段(1978 年——1985 年) |
3.1.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起步阶段(1986 年——1996 年) |
3.1.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展开阶段(1997 年——2011 年) |
3.1.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期(2012 年——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经验总结 |
3.2.1 党的领导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根本遵循 |
3.2.2 “送法下乡”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模式 |
3.2.3 村民自治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了制度平台 |
3.2.4 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器 |
3.2.5 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检视 |
4.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实效 |
4.1.1 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 |
4.1.2 法治期待产生,但基层司法认同度不高 |
4.1.3 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 |
4.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呈现“唯培育者主体”倾向,农民主体性缺场 |
4.2.2 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了法治的价值内涵 |
4.2.3 农民法治观念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培育,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重视不足 |
4.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未形成有效合力,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 |
4.2.5 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微观环境不佳 |
4.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困境的根源剖析 |
4.3.1 社会层面:“半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结构 |
4.3.2 经济层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弊考量 |
4.3.3 政治层面:“非利益捆绑”的村镇关系 |
4.3.4 文化层面:传统乡土法文化的掣肘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对策 |
5.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
5.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5.1.2 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
5.1.3 坚持法治观念培育与乡村“本土资源”相结合 |
5.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
5.2.1 全局性的根本培育目标安排 |
5.2.2 系统性的具体培育目标设定 |
5.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内容 |
5.3.1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法规普及 |
5.3.2 凸出对法治价值内容的教育与引导 |
5.4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方法 |
5.4.1 “唤起民众”式培育法 |
5.4.2 法治实践体验法 |
5.4.3 生活化培育法 |
5.5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具体路径 |
5.5.1 明晰培育主体,推进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 |
5.5.2 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
5.5.3 深化农民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 |
5.5.4 优化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访谈提纲 |
(5)建设工程挂靠施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设工程挂靠施工的概述 |
2.1 挂靠施工的界定 |
2.1.1 挂靠施工的概念 |
2.1.2 挂靠施工的特征 |
2.2 挂靠施工与其他近似概念之辨析 |
2.2.1 挂靠施工与转包 |
2.2.2 挂靠施工与违法分包 |
2.2.3 挂靠施工与违法发包 |
2.3 挂靠施工的认定要件 |
2.3.1 以被挂靠人名义承揽工程 |
2.3.2 挂靠人独立经营且自负盈亏 |
2.4 挂靠施工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2.4.1 挂靠施工产生的原因 |
2.4.2 挂靠施工导致的危害 |
第3章 建设工程挂靠施工的现状分析 |
3.1 挂靠施工的法律规定现状分析 |
3.2 挂靠施工的行政监管现状分析 |
3.3 挂靠施工的司法审判现状分析 |
第4章 建设工程挂靠施工法律问题分析 |
4.1 挂靠施工所涉法律关系问题分析 |
4.1.1 挂靠协议的效力问题分析 |
4.1.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分析 |
4.1.3 挂靠人与发包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
4.2 工程款债权问题分析 |
4.2.1 被挂靠人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债权 |
4.2.2 挂靠人以合同相对人名义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债权 |
4.2.3 挂靠人以实际施工人名义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债权 |
4.2.4 挂靠人向被挂靠人主张工程款债权 |
4.2.5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债权 |
4.3 挂靠施工导致的责任承担问题 |
4.3.1 民事责任 |
4.3.2 行政责任 |
4.3.3 刑事责任 |
4.4 挂靠施工的其他法律问题分析 |
4.4.1 挂靠费的法律处理问题 |
4.4.2 工伤保险责任问题 |
第5章 解决建设工程挂靠施工问题的建议 |
5.1 健全挂靠施工相关法律法规 |
5.1.1 增加挂靠施工的认定要件规定 |
5.1.2 完善资质管理规定 |
5.1.3 完善挂靠施工的处罚规定 |
5.2 加强行政监督与管理 |
5.2.1 调整监管方式 |
5.2.2 实施律师驻队辅助执法 |
5.2.3 鼓励建筑企业自查 |
5.2.4 加大处罚力度 |
5.3 统一司法裁判规则 |
5.3.1 完善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5.3.2 发布典型案例 |
5.3.3 没收挂靠费 |
5.3.4 健全衔接联动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源的内涵 |
2.1.2 招聘管理概念 |
2.1.3 招聘管理体系内涵与构成 |
2.2 相关理论 |
2.2.1 招聘素质模型理论 |
2.2.2 人力资源招聘匹配理论 |
2.2.3 人力资源招聘背景调查理论 |
2.2.4 人力资源招聘4P模式理论 |
第三章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A公司简介及组织结构 |
3.1.1 A公司基本情况 |
3.1.2 A公司组织结构 |
3.2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特点 |
3.2.1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
3.2.2 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特点 |
3.3 A公司招聘实施现状 |
3.3.1 A公司招聘流程 |
3.3.2 A公司招聘渠道 |
3.4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问卷分析 |
3.4.2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4.1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目标和设计原则 |
4.1.1 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的目标 |
4.1.2 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
4.2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4.2.1 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设计框架 |
4.2.2 制定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
4.2.3 完善人力资源招聘制度 |
4.2.4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流程 |
4.2.5 明确人力资源招聘需求 |
4.2.6 扩展人力资源招聘渠道 |
4.2.7 构建完善人力资源招聘专业团队 |
4.3 基于流程优化的招聘效果评估机制设计 |
4.3.1 录用人员数量评估 |
4.3.2 招聘质量评估 |
4.3.3 招聘时长评估 |
4.3.4 招聘成本效益评估 |
4.3.5 招聘方法评估 |
第五章 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思想保障 |
5.2 制度保障 |
5.2.1 优化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 |
5.2.2 优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 |
5.3 组织保障 |
5.4 人员保障 |
5.4.1 管理决策层高度重视 |
5.4.2 强化中层管理员协同配合程度 |
5.4.3 提高招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亚文化下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总体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总体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亚文化 |
二、自我激励及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
二、自我决定理论 |
三、互补原理 |
第三章 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现状 |
第一节 M学院简介 |
一、M学院的背景 |
二、M学院教师基本情况 |
第二节 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 |
一、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情况 |
二、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环境 |
第三节 M学院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设计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人物访谈设计 |
四、人物访谈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问题分析 |
一、物态文化方面 |
二、制度文化方面 |
三、行为文化方面 |
四、心态文化方面 |
第二节 M学院教师缺乏自我激励的原因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机制构建 |
第一节 民办高校教师自我激励策略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
二、坚持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原则 |
三、坚持公平激励与差别激励相结合原则 |
四、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二节 闽南文化与教师自我激励功能互补 |
一、价值导向功能互补 |
二、内容功能互补 |
三、方式功能互补 |
第三节 亚文化下教师自我激励优化 |
一、加强物态文化建设 |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
四、加强心态文化建设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亚文化下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调查问卷 |
附录B 亚文化下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调查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9)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媒体编辑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
1.2.3 我国编辑领域胜任力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胜任力理论 |
2.1.2 工作分析理论 |
2.1.3 新媒介素养理论 |
2.2 本文研究框架 |
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
3.1 新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 |
3.2 O*NET工作分析导出的胜任力特征 |
3.3 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数据补充 |
3.4 新媒体编辑胜任特征要素的最终确立 |
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1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预试 |
4.1.1 预试模型的建立 |
4.1.2 预试模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4.2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
4.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
5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
5.1 问卷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
5.2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胜任力差异 |
5.3 不同工作类别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差异 |
5.3.1 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 |
5.3.2 网络编辑胜任力 |
5.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1 同性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2 不同工作年限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3 不同工作类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4 不同工作职务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5 不同职称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6 不同学历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6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 |
6.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选拔的优势 |
6.2.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体系建设 |
6.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 |
6.3.1 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困境 |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优势 |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体系 |
6.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 |
6.4.1 我国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
6.4.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的优势 |
6.4.3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体系的建立 |
6.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 |
6.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 |
6.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
6.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组织人才盘点 |
6.6.1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的优势 |
6.6.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机制 |
6.7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我国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劳动关系管理与法治化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管理 |
三、高校劳动关系管理 |
四、法治化概述 |
五、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 |
第二节 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所相关的法律依据 |
一、《劳动法》是高校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基准法” |
二、《劳动合同法》在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中的影响 |
第三节 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
一、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
二、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现实选择 |
第二章 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劳动关系管理主体在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校方在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在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过程中程序机制不规范问题 |
一、高校劳动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
二、劳动争议部分程序机制不完善 |
三、高校教师劳动申诉部分存在的缺陷 |
第三章 国外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的经验 |
第一节 美国高校与教师平等的劳动契约法律关系 |
一、以劳动契约为基础的劳动法律关系 |
二、合法公正的教师聘任程序 |
第二节 美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与教师申诉机制 |
一、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相关经验 |
二、建立教师申诉机制的相关经验 |
第四章 高校劳动关系管理的法治化路径探索 |
第一节 依法建立高校劳动关系主体的公平法律关系 |
一、依法完善教师聘用制度 |
二、建立公平的劳动法律关系 |
第二节 以法律法规为先导规范劳动合同管理 |
一、深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劳动合同意识 |
二、强化专业化、法治化的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劳动合同信息库 |
三、签订劳动有效合同,保证劳动合同有效履行 |
四、杜绝事实劳动关系出现,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五、做好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工作,规范教职工离岗程序 |
第三节 以法律为准绳完善高校与教职工的争议及申诉解决机制 |
一、依法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二、依法优化高校教师申诉制度管理 |
第四节 依法推动工会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监督和纽带作用 |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 |
二、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致谢 |
四、当前人才聘用中常见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2]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竞争及治理研究 ——基于“双一流”大学人才引进政策的文本分析[D]. 朱思颖.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D]. 刘虹驿.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4]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李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建设工程挂靠施工法律问题研究[D]. 刘昱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A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任楠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亚文化下M学院教师自我激励问题研究[D]. 张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周畅. 武汉大学, 2018(01)
- [10]我国高校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研究[D]. 张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