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香蕉网正式开通(论文文献综述)
刘浏[1](2017)在《手机实名制背景下的垃圾短信治理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我国手机用户和手机短信数量均已达世界首位。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的缺位,垃圾短信泛·滥的态势愈演愈烈,不仅给广大手机用户带来了诸多困扰,并危害了正常的通信短信息市场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工信部统计,2016年下半年,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数量达15.9条。因此,文本结合当前推动手机实名制落实的大背景,以海南省垃圾短信为研究对象,在多中心治理理论框架下客观分析了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对垃圾短信和手机实名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手机实名制的实施.与垃圾短信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中的应用;其次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全国垃圾短信的现状,结合第一手数据深入分析了海南省的垃圾短信的现状,并从个人、市场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垃圾短信的危害;论文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框架,首先分别从相关立法、行业监管、运营商和行业协会参与治理的角度阐述了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的现状,分析并总结了海南省当前垃圾短信治理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缺乏长效治理机制、电信运营商等市场主体参与垃圾短信治理的主动性不强,以及海南省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的垃圾短信治理参与度仍偏低等突出问题;最后,论文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治理垃圾短信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一是要充分利用海南特区立法权,积极推动出台垃圾短信的专门性立法;二是要继续深入推进手机实名制落实;三是行业监管方面,除了要强化网间联动的协同监管机制,更要提升电信运营商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四是行业协会要进一步丰富垃圾短信治理的手段,注重舆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骗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让广大手机用户积极参与到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中来。
王理[2](2014)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谣言现象自古有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更是层出不穷,屡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推波助澜,影响着事态的发展演变。在社会化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效率极大增强,谣言出现、消解及产生后续影响的周期也在迅速缩短,更是考验着公众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与社会管理者的应对能力。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在社交网络格局下,谣言传播与以往有何不同?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面对网络谣言时有何反应?为保证社会秩序良性运行,各种角色面对谣言应当怎样反应?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当前社交网络格局,通过对理论和史料的历时梳理、对案例和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国内外经验教训的理性总结,力图发现谣言传播有何新特点,评估不同角色反应行为,并对其“应当怎样反应”给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首先,绪论部分通过介绍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研究设计等内容,呈现了本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对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澄清、界定,明确了研究的核心对象和问题范畴;同时,根据研究需要,本章还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第三章为历时分析部分,主要以我国社会为背景,对谣言传播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谣言各阶段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更进一步明晰了谣言传播模式的历时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全过程的各构成要素。第四章为实证研究,以2010-2012年我国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及其中出现的谣言信息案例为核心,通过分析关键变量的频率分布、相关性情况等,对网络谣言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机制和影响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在对不同角色主体对网络谣言的应对评估分析中,以案例调查的量化统计结果和文本分析的质性研究材料以及调查问卷的分析结论为依据,对造谣者、公众、媒体和政府等几大主体的网络谣言应对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呈现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最后,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并提炼国内成功之处,明确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应对思路,并对如何做好相关应对管理提出了几点策略建议。本研究以案例调查法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深度访谈等具体实施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涉及的各种具体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可归纳为,以新的研究材料、借助新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弥补了既有成果中历史研究不足、实证量化不足等缺憾。
王婧[3](2014)在《微博传播赋权及其影响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无时无刻不因技术文明的进步发生着变化,精神需求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关注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打破了传统媒体既定权威格局,实现了信息传受关系的平等,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失能或弱势群体改变被动接受信息的传播地位和赋权实践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以新浪微博为例,近年来,失能或弱势个体和群体的微博赋权实践案例层出不穷,从最早的“723甬温特大动车事故”的微博自救到“微博打拐”为代表的微公益的兴起,为传统赋权理论出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也为我国赋权本土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以便更好地引导和指导人们合理利用微博实现权能的提升。本文在对传统赋权理论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结合传播学传受关系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及信息传播的社会功能等相关知识,将微博传播赋权及其影响置于微博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微博赋权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得出微博平等开放、包容、自净能力较强的传播生态环境,不仅能使失能或弱势个体在自我认知与个人价值肯定、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获得权能的提升,在弱势群体的议程设置、公民新闻的合理发展、社会互助行动的广泛开展较传统媒体,具有划时代的进步。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微博赋权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如谣言和流言兹生泛滥和大众审美情趣的扭曲等,将微博纳入法治管理的轨道,方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第一,本文引入赋权、微博赋权的定义,并通过对其内涵的阐释以圈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并进一步明确微博传播赋权的主体和客体:赋权主体即赋权对象为失能或弱势个体和群体及精英群体,分别对两者“失权”、“确权”和赋权的模式、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赋权客体即赋权的内容包括话语权、政治权、经济权和文化权,其中话语权能的提升是其他权能提升的前提条件。笔者运用赋权的理论知识对微博赋权的特点展开分析得出:参与微博信息传播的准入门槛低、传播环境具有半匿名性以及微博信息流动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微博传播赋权的三个主要特点,较之传统媒体赋权具有明显优势。第二,本文对微博传播赋权的动因和路径做了分析。新媒体的更新换代是微博传播赋权的技术动力;网络时代的传播分权是微博传播赋权的资源动力;而公民的自我赋权是微博传播赋权的意识及行动的动力。在微博传播赋权的路径研究上,通过对微博传播赋权实践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得出:赋增个人权能、快速放大公众表达的传播面、互动促进广泛的互助以及形成相关的利益群体是微博传播赋权的主要路径。第三,笔者辅以诸多的案例和研究数据阐释了微博赋权的可能性和优越性,结合新浪微博“微博打拐”、“中石化天价酒事件”、“海南蕉急”等赋权个案对微博传播在对失能个体诉求、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个不同层面的赋权进行了论述。并将主动赋权和被动赋权两种赋权模式引入微博传播赋权的分析中笔者认为,现今微博赋权的最主要模式是被动赋权,即失能或弱势个体和群体在微博主动提升自我权能上的利用率不高,对微博技术的掌握、微博内容的编码以及对信息传播的技巧短板。第四,基于前面的研究,笔者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了分析了微博赋权的影响,其积极影响是增强赋权意识和拓宽赋权渠道、肯定个人价值和弱化公民无权感,而消极影响是引发谣言和流言的滋生、扭曲大众的审美情趣以及导致政府和传统媒体的无力感。针对微博赋权的消极影响,本文在最后探讨了微博传播赋权未来优化和发展的建议,试图在合法性、合理性的框架内推动微博传播赋权方式的完善,进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苟凯东,朱明[4](2014)在《重组电视新闻供应链——中央电视台全媒体新闻生产整合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稀缺性逐渐被解构,生产方式和流程也亟需调整和改变。这种改变的推动来自新媒体的方兴未艾,其互动、分享、社交、移动等传播特性带来了全新的受众体验,也给传统电视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本文借助管理学中的供应链理论,从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切入,以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新闻中心全媒体生产为例,探讨如何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借力互联网,重组新闻生产的全链条供应体系,增强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陈小玮[5](2014)在《徐亚峰 白领变身“农业博士”》文中提出他出身西部农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多年,拥有一份在世界500强企业的稳定职业。但在2012年,他却放弃了安稳的白领生活,全心投身于农享网——一个为农民免费发布信息的公益网站。"农业博士"是他的微博账号。他的微博所有内容,都和农业、农民、农村相关。虽然他创立的农享网的新浪微博粉丝不到15万,但对这个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的网站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难得的数字了。
张毅[6](2012)在《第五媒体对国家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五媒体是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展现和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新媒体形式。进入21世纪,第五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主流媒体之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第五媒体用户规模第一大国。但是,近年来国内对第五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和新闻传播领域,虽也涉及一些第五媒体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但缺乏系统、深入分析,尤其缺乏关于第五媒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专门研究。第五媒体的两面性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危害尚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第五媒体以手机和其它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目前主要应用形式有: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杂志/图书、手机广播/电视电影、移动互联网、移动博客/微博、移动电子商务、手机台、手机二维码等。第五媒体拥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其它新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如用户群体的广泛性、传播方式的发散性、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传播内容的草根性、移动终端的个性化、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传播对象的精确性、传播效果的信赖性等。这些功能和特点,决定了第五媒体必将进一步融合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国家安全视角分析第五媒体,其两面性的特点更加突出:一是第五媒体作为“草根媒体”,在增强公众民主意识和话语权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反政府意识和行为。二是第五媒体的分散传播方式和实时传播速度,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使政府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的难度加大,增加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成本。三是第五媒体移动终端的多功能化设计,在迅速便捷传播信息和最大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给重要信息泄露提供了多种途径。四是第五媒体的精确定位、精准传播和强大搜索,使公民隐私权和人身安全面临威胁。五是第五媒体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降低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成本,也使得公民参与意识呈现出非理性倾向,甚至干扰政府决策。六是第五媒体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现代化高科技媒体手段的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加强对我全方位渗透提供了技术条件。因此,在第五媒体时代,我国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国家机密和信息安全均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着手准备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领域的攻防战,在第五媒体领域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和安全防范。我国相关监管制度还相对滞后,核心技术水平仍较低,社会大众对第五媒体传播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应当立足国家安全视角,在对第五媒体技术和传播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我国在新媒体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全面建立信息通信安全测评和协调机制,加快国家安全战略和相关立法、司法建设,提高全社会的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发挥国家安全部门在产业战略规划中的预警作用,探索利用第五媒体正面舆论作用的新途径,通过上述措施,有效控制和防范第五媒体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和隐患,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曹志芳[7](2011)在《手机信息对部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机信息是当今社会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方式之一,被誉为“第五媒体”。手机信息代表了无线媒介的先声,融合了纸媒介的书写和互联网的交互,同时具有移动、主动与即时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手机拥有量在部队官兵中逐年呈上升趋势,随之应运而生的手机信息不断充实着官兵的信息空间。单位通知事情、同事传递信息、战友交流情感,无不选择手机信息。手机信息正以其便捷性、私密性和廉价性等特征,赢得官兵青睐。手机信息给部队建设和官兵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带来了诸多便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毫无疑问,手机信息也导致了许多新问题的出现,制造病毒、施行诈骗、传递政治笑话、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等,造成部分官兵道德意识淡化、价值标准迷失、心理障碍增加。这些都给新形势下部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情况,提出新的挑战。但不管手机信息给我们带来多少问题,我们都必须面对和解决,因为我们无法离开手机信息而生存。部队也不例外。论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探索研究手机信息对部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论文以问卷形式对武警官兵使用手机信息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深入探讨发送不良信息导致部队教育管理及官兵成长进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论文针对军内外对治理官兵不良手机信息尚未研究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破立结合、堵疏兼有、禁导并举的方法,加强官兵运用手机发送信息的规范和管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论文以武警某支队治理官兵不良手机信息为例,对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及成效进行了探讨分析,进一步明证治理不良手机信息对策的正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薛阳,郭启炜[8](2010)在《解析高校校园“拇指文化”》文中提出手机短信作为信息时代和新世纪的新兴事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发展着,它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社会生活的跨越时代的变革,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影响我们生活的这一贴身事物。高校也出现"拇指族","拇指文化"盛行。本文从手机短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拇指文化"的特点、作用,以便人们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好的认识这一新兴事物。
韩玉[9](2009)在《手机媒体发展态势及舆论引导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信设备。这种以手机作为信息的采集和展现工具,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传播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大众传媒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手机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也带来了新的舆论传播渠道,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因为手机媒体的传播呈现势均力敌之势。在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手机媒体在制造舆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因此也担负着越来越多的舆论引导的责任。本文利用内容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介绍了手机媒体的表现类型、传播特点、发展前景及发展瓶颈,研究手机媒体舆论的特征,指出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相关探讨与研究,并提出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规范之术及改进对策。
申琦[10](2009)在《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3G时代,手机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变身为最人性化的移动新媒体。集交互性、私人化、个性化于一体,手机媒介深刻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管理缺位,而导致问题层出不穷,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现代国家中的法律所关注的社会关系主要有两个层面,即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对于市民社会的调整主要由私法来实现,不涉及行政管理,强调公平和意思自治;而对政治国家的管理,则是公法的主要职责范围。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或地位:一方面,他是政治国家的成员即公民,参加政治国家领域内的一切必要活动,其行为受公法调整;另一方面,他又是市民社会的一分子即私人,在市民社会领域内与法律地位平等的其他人实施各种民商事活动,其行为受私法调整。媒体化进程的加速,已使得手机在信息传播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不仅限于单纯的传受双方,其产生的法律关系也不再仅限于平等主体之间。在一定程度,手机传播中的法律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不特定主体之间或社会部分群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因此,手机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应当从私法和公法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一些问题,如隐私权、着作权、财产权问题,由私法领域中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可依据民事法律进行调整。对于涉及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国家安全、社会秩序问题和诉讼中的手机信息证据力问题,则需要国家公法中的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进行规范。目前我国对手机媒介的管理涉及部门多、管理职能交叉,现有的法律规定又缺乏可操作细则。因此,应结合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的独特性,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对手机媒介进行符合实际需要的监管和立法,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尊重公民信息传播自由,增强监管力度。二、推行多元化、多层级、全社会的监管体系。三、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信息传播的安全和自由。四、立法要推动信息产业进步,而不能限制其发展。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制度,形成适合我国的管理制度。
二、海南香蕉网正式开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香蕉网正式开通(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机实名制背景下的垃圾短信治理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文献综述及创新点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创新点 |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垃圾短信的概念界定 |
1. 垃圾短信的定义 |
2. 垃圾短信的类型 |
(二) 手机实名制的含义 |
(三) 垃圾短信治理的理论基础 |
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提出 |
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容 |
三、海南省垃圾短信的现状与危害分析 |
(一) 垃圾短信现状分析 |
1. 全国垃圾短信现状分析 |
2. 海南省垃圾短信现状分析 |
(二) 垃圾短信的危害分析 |
1. 垃圾短信涉及的法律侵权 |
2. 垃圾短信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
四、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分析 |
(一) 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现状 |
1. 政府主导的垃圾短信综合治理 |
2. 电信运营商规范短信业务 |
3. 行业协会参与垃圾短信治理 |
(二) 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2. 缺乏长效综合治理机制 |
3. 市场主体参与治理垃圾短信的主动性不强 |
4. 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的垃圾短信治理参与度偏低 |
五、海南省垃圾短信治理对策 |
(一) 推动相关立法 |
1. 出台手机垃圾短信治理的专门性立法 |
2. 细化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
(二) 深入推进手机实名制 |
1. 完善手机实名制的配套制度 |
2. 加大对手机实名制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三) 加强行业监管 |
1. 建立网间联动的协同监管机制 |
2. 提升电信运营商的主体责任意识 |
3. 清理整顿短信服务行业 |
(四) 强化宣传引导 |
1. 行业协会丰富手机垃圾短信治理手段 |
2. 手机用户积极参与垃圾短信治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谣言相关研究综述 |
1.2.2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研究综述 |
1.2.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3.1 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样本说明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梳理及界定 |
2.1.1 突发公共事件 |
2.1.2 网络谣言 |
2.1.3 应对 |
2.2 突发公关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心理渊源 |
2.2.2 事件(舆情)演变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谣言传播的历史变迁及模式演进 |
3.1 谣言传播的历史变迁 |
3.1.1 古代(1840 年以前):口耳相传的谶语谣谚 |
3.1.2 近代(1840-1949 年):动荡变局中的集体恐慌 |
3.1.3 当代(1949 年后):众声喧哗中的社会情绪 |
3.2 网络谣言传播的模式演进 |
3.2.1 1994-2000 年:网络谣言的萌芽阶段 |
3.2.2 2000-2009 年:人际传播的数字化延伸 |
3.2.3 2010 年以后:由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 |
3.3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要素浅析 |
3.3.1 传播信源 |
3.3.2 传播过程 |
3.3.3 受众终端 |
3.4 小结 |
第4章 网络谣言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机制及影响 |
4.1 网络谣言与突发公共事件互动关系 |
4.1.1 事件诱发谣言传播 |
4.1.2 谣言导致突发事件 |
4.2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机制分析 |
4.2.1 研究设计 |
4.2.2 研究结论一:谣言在特定类型公共事件中的触发特点 |
4.2.3 研究结论二:网络谣言的基本内容特征 |
4.2.4 研究结论三: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 |
4.2.5 研究结论四:网络谣言的干预机制 |
4.3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影响评价 |
4.3.1 提供媒体议题 |
4.3.2 升温民间舆论 |
4.3.3 触发集体行动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同角色主体的网络谣言应对分析 |
5.1 突发公共事件中造谣者主体角色分析 |
5.1.1 造谣者的角色形成背景 |
5.1.2 造谣者主体心理特征 |
5.1.3 造谣者司法处理分析 |
5.2 公众对网络谣言的反应评估——基于微博谣言的认知调查 |
5.2.1 研究设计及实施 |
5.2.2 研究基本情况 |
5.2.3 研究假设检验 |
5.2.4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3 媒体对网络谣言的反应评估——基于“7·23 动车事故”的个案解读 |
5.3.1 媒体在网络谣言传播中难以独善其身 |
5.3.2 媒体对网络谣言的扩散作用 |
5.3.3 媒体对网络谣言的消解作用 |
5.4 政府对网络谣言的反应评估——基于 2010-2012 年的案例调查 |
5.4.1 政府对谣言的介入程度 |
5.4.2 政府对谣言的反应速度 |
5.4.3 政府对谣言的解释效度 |
5.5 小结 |
第6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应对策略 |
6.1 国外网络谣言应对经验 |
6.1.1 法律规制 |
6.1.2 行政监管 |
6.1.3 技术管控 |
6.1.4 行业自律 |
6.1.5 社会协作 |
6.2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应对思路 |
6.2.1 我国当前网络谣言治理背景 |
6.2.2 谣言需要管理吗?——谣言应对边界及阈值辨析 |
6.2.3 谣言能够被管理吗?——谣言应对动力及要素分析 |
6.2.4 谣言应当怎样被管理?——谣言应对机制建构 |
6.3 多角色主体的社会化辟谣体系构建——以―4·20 雅安地震‖为例 |
6.3.1 研究设计 |
6.3.2 研究发现 |
6.3.3 讨论 |
6.3.4 社会化辟谣的现状与展望 |
6.4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应对具体对策建议 |
6.4.1 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信息疏导辟谣机制 |
6.4.2 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辟谣传播效果 |
6.4.3 加强媒体报道专业性,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
6.4.4 加强技术监管,隔离虚假信息传播源 |
6.4.5 鼓励多方参与,打造立体多源辟谣信息链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微博传播赋权及其影响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突破 |
1.3.1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赋权理论的有益补充 |
1.3.2 赋权理论、传播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3.3 归纳赋权实践的规律,推动赋权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
第2章 微博传播赋权的内涵与特点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赋权 |
2.1.2 微博赋权 |
2.2 微博传播中赋权的主客体 |
2.2.1 微博传播的赋权主体 |
2.2.2 微博传播的赋权客体 |
2.3 微博传播赋权的特点 |
2.3.1 低门槛准入的参与性 |
2.3.2 信息传播环境的身份半匿名性 |
2.3.3 实时的信息交互性 |
第3章 微博传播赋权产生的原因及传播路径 |
3.1 微博传播赋权的原因 |
3.1.1 新媒体与赋权 |
3.1.2 网络时代的传播分权 |
3.1.3 公民的自我赋权 |
3.2 微博传播赋权的途径 |
3.2.1 赋增个人权力 |
3.2.2 快速放大公共表达的传播面 |
3.2.3 互动促进互助 |
3.2.4 形成相关的利益群体 |
第4章 微博赋权的体现 |
4.1 微博传播不同层面的赋权 |
4.1.1 微博传播对失能个体诉求的赋权 |
4.1.2 微博传播对人际关系的赋权 |
4.1.3 微博传播对社会参与的赋权 |
4.2 微博传播的赋权模式的差异 |
4.2.1 主动赋权模式 |
4.2.2 被动赋权模式 |
第5章 微博传播中赋权的影响 |
5.1 微博传播的赋权的积极影响及对策 |
5.1.1 增强赋权意识和拓宽赋权渠道 |
5.1.2 肯定个人价值和弱化公民无权感 |
5.2 伴随微博传播赋权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建议 |
5.2.1 微博传播赋权的消极影响 |
5.2.2 微博传播赋权健康发展的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重组电视新闻供应链——中央电视台全媒体新闻生产整合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生产:供应链的视角 |
二、新闻实践:与供应链对接 |
(一) 新闻供应链:追求时效 |
(二) 开拓新闻“供应商”:整合地方资源 |
(三) 延伸供应链:实现全流程 |
三、新闻供应链的新媒体路径 |
四、升级供应链:流程优化 |
结语 |
(6)第五媒体对国家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第五媒体概述 |
2.1 第五媒体的内涵 |
2.2 第五媒体与新媒体 |
2.3 第五媒体的应用形式 |
2.4 第五媒体的特点 |
2.5 国内第五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第五媒体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 |
3.1 国家安全视域下第五媒体的两面性 |
3.2 第五媒体时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 |
第四章 国外对第五媒体监管和防范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我国第五媒体监管现状及其对策 |
5.1 我国第五媒体监管现状 |
5.2 第五媒体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手机信息对部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1.6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手机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手机信息与信息服务 |
2.1.1 手机信息 |
2.1.2 信息服务 |
2.2 手机信息的产生与发展 |
2.2.1 手机信息的产生 |
2.2.2 手机信息的发展 |
2.3 手机信息理论分析 |
2.3.1 信息应用理论 |
2.3.2 媒介特征理论 |
2.3.3 使用满足理论 |
2.4 手机信息的特点 |
2.5 手机信息文化 |
2.5.1 手机信息的文化功能 |
2.5.2 手机信息的文化特征 |
2.5.3 手机信息的文化心理 |
2.6 不良手机信息 |
2.6.1 不良手机信息界定 |
2.6.2 不良手机信息的类别与表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警官兵手机信息交流的现状、影响及原因 |
3.1 手机信息交流的现状 |
3.1.1 调查方案 |
3.1.2 信息使用状况调查 |
3.2 手机信息交流对部队教育管理的影响 |
3.2.1 手机信息的积极作用 |
3.2.2 手机信息的消极影响 |
3.2.3 手机信息对教育管理提出的挑战 |
3.3 官兵热衷手机信息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强对武警官兵不良手机信息治理的对策 |
4.1 注重理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 |
4.2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
4.3 贯彻疏导方针,把握工作原则 |
4.4 加强技术防范,实施有效监控 |
4.5 坚持多管齐下,净化信息渠道 |
4.6 借助手机功能,占领精神阵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武警某支队官兵手机信息交流的基本情况 |
5.2 武警某支队官兵不良手机信息交流的典型案例 |
5.2.1 交友不慎酿苦酒,伙同盗窃坐牢狱 |
5.2.2 贪财女友难满足,携款潜逃终被捉 |
5.2.3 黄色信息污身心,担心暴露寻短见 |
5.3 武警某支队治理官兵手机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缺乏治标治本的疏导举措 |
5.3.2 缺乏情理相融的教育引导 |
5.3.3 缺乏顺应时代的文化培育 |
5.3.4 缺乏依法从严的规范管控 |
5.4 武警某支队治理不良手机信息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
5.4.1 坚持堵导并举,实现教育管理新目标 |
5.4.2 拓展网络功能,搭建教育管理新舞台 |
5.4.3 注重文教结合,注入教育管理新活力 |
5.4.4 突出融合渗透,增添教育管理新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手机媒体发展态势及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手机媒体概况 |
1.1 什么是手机媒体 |
1.2 手机媒体的表现类型 |
1.2.1 手机短信、彩信 |
1.2.2 手机报刊 |
1.2.3 手机广播 |
1.2.4 手机电视 |
1.2.5 手机上网 |
1.3 手机媒体的现状分析 |
2 手机媒体舆论现状及产业科技发展态势 |
2.1 手机媒体舆论 |
2.2 当前手机媒体舆论的特征 |
2.2.1 快速形成、快速传播、快速聚合——多米诺骨牌效应 |
2.2.2 传播源难寻——马群效应 |
2.2.3 舆论主体无组织、无中心、匿名性 |
2.2.4 一石激起千层浪——蝴蝶效应 |
2.3 手机媒体产业科技发展态势 |
2.3.1 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 |
2.3.2 手机媒体的发展瓶颈 |
3 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若干问题 |
3.1 当前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
3.1.1 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决定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
3.1.2 突发事件中的流言传播容易滋生现实"集合行为" |
3.1.3 "把关人"消解舆论引导有助于正本清源 |
3.2 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看舆论引导 |
3.2.1 大众、分众 |
3.2.2 携带方便、传播速度快 |
3.2.3 延伸视听空间 |
3.2.4 动性强 |
3.3 基于舆论引导目的下的手机媒体受众分析 |
3.3.1 受众主体分析 |
3.3.2 受众心理分析 |
3.3.3 受众价值分析 |
3.4 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不足及原因分析——以"非典"为例 |
3.5 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成果及原因分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
3.5.1 手机广播、手机无线网络(WAP)扮演亲和舆论引导角色 |
3.5.2 手机报迅速、及时的舆论引导 |
3.5.3 正确引导手机媒体发挥"排气阀"功能 |
4 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规范之术及方法对策 |
4.1 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规范之术 |
4.1.1 政策规范 |
4.1.2 操作方式规范 |
4.1.3 内容规范 |
4.2 加强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方法与对策 |
4.2.1 提高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
4.2.2 通过建立预警引导舆论 |
4.2.3 建立基于技术与制度创新的舆论引导模式 |
4.2.4 建立手机媒体舆情信息发布及反馈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基本思路 |
一、基本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手机新媒介:开启移动互联时代 |
第一节 手机媒介:多媒体融合的产物 |
一、手机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
二、手机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手机传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融 |
一、内容丰富的人际传播 |
二、个性化的大众传播 |
第三节 传播失范:手机信息传播呼唤法律监管 |
一、手机传播失范的表现 |
二、手机传播失范的特征 |
三、手机传播失范的四个范畴 |
第三章 私法制度下的手机信息传播问题 |
第一节 隐私权 |
一、隐私权的一般理论 |
二、手机偷拍的隐私权问题 |
三、手机实名制与隐私权保护 |
四、垃圾短信侵犯隐私 |
五、手机运营商侵犯隐私权 |
第二节 着作权 |
一、着作权的一般理论 |
二、手机信息传播着作权的特点 |
三、手机用户编制的短信是否受到着作权的保护 |
四、是手机铃声下载的着作权保护 |
第三节 财产权 |
一、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主体问题 |
二、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强制缔约问题 |
三、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格式合同问题 |
四、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违法订立及履行问题 |
五、手机短信赠与合同问题 |
第四章 公法制度下的手机信息传播问题 |
第一节 手机信息传播与国家安全 |
一、手机信息传播与国家安全问题 |
二、手机信息传播与保密 |
第二节 手机信息传播与社会秩序 |
一、手机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 |
二、手机传播中的广告管理 |
三、手机信息传播中的犯罪问题 |
四、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犯罪问题 |
五、手机传播色情信息的法律问题 |
六、手机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的法律问题 |
第三节 手机信息传播中的证据力问题 |
一、手机手机音频和视频的证据力问题 |
二、手机短信的证据力问题 |
第五章 手机信息传播监管及法律问题的立法建议 |
第一节 手机传播监管问题 |
一、手机传播监管原因论 |
二、手机媒介监管的两个方面问题 |
第二节 立法建议 |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手机信息监管实践 |
二、在我国实行手机实名制的情况 |
三、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海南香蕉网正式开通(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机实名制背景下的垃圾短信治理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D]. 刘浏. 海南大学, 2017(12)
- [2]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 王理.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3]微博传播赋权及其影响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D]. 王婧.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4]重组电视新闻供应链——中央电视台全媒体新闻生产整合实践[J]. 苟凯东,朱明. 南方电视学刊, 2014(01)
- [5]徐亚峰 白领变身“农业博士”[J]. 陈小玮. 新西部, 2014(01)
- [6]第五媒体对国家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张毅. 山东大学, 2012(02)
- [7]手机信息对部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曹志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8)
- [8]解析高校校园“拇指文化”[J]. 薛阳,郭启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9]手机媒体发展态势及舆论引导研究[D]. 韩玉. 郑州大学, 2009(03)
- [10]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 申琦. 厦门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