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软件行业协会工程设计CAD培训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雷霆[2](2019)在《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与进步,中国经济正稳步走向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深入应用。当下我国的传统行业面临着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也必将迎来信息化转型升级时代。通过对建筑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尽管建筑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约21万亿元,但建筑产业的平均利润却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当今建筑产业的实际现状仍为大而不强,业界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同时,能源消耗过高、污染较严重、行业效率过低、质量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亦较为常见。因此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急需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陈出新,尽快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本文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冲击研究入手,通过对BIM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对以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与BIM技术应用进行对比,提出在当前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应以BIM正向设计作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手段。详细论证了BIM正向设计在建筑设计各流程中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正向设计流程,阐明BIM正向设计技术能够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对建筑设计企业层面下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难与应对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与升级的相关应对策略,并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璨[3](2019)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规范转译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面对建筑功能更加复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等现状,传统人工二维勘察设计质量检查模式存在检查结果不准确、信息化水平低、工作流程复杂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的建筑设计要求以及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的行业需求,随着我国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展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检查模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BIM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对于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模式的转型带来了相应的机遇与挑战,利用BIM技术的信息集成技术,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作为信息转译的主要研究对象,如何将我国建筑设计规范条文转译为计算机可识别并执行的代码命令,是实现自动化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模式转型的关键点。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BIM技术为基础,IFC数据交换标准为信息交互标准,BIM模型为检查载体,探索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质量自动化检查方法,聚焦研究难点,通过分析我国规范条文信息特点及内在逻辑关系,以BIM信息转译技术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模拟实验最终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规范信息转译方法。第一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及实际案例应用等内容的整理分析,明确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明确BIM技术、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以及建筑规范转译等内容的研究范围及内容,最终确定本文研究方法。第二章对BIM技术、IFC标准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整理,结合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调查报告进行汇总,了解BIM技术的应用情况,为本文提供技术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对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相关基础定义、检查方法及内容等进行总结整理,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的应用发展情况,结合其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工作流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第四章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通过对我国建筑设计规范体系进行整理,根据规范条文信息的整理总结信息逻辑分类方法,以及BIM规范转译技术,对BIM平台规则数据库进行整理分类,根据不同逻辑分类的规范信息,总结了不同逻辑类型的规范信息转译方法及相关规则参数设置,最终提出BIM建筑规范转译的原则及方法。第五章通过将本文提出的规范转译方法进行应用,论证该方法可行有效,分析实践应用中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辅助研究成果的完善及优化。第六章针对理论研究以及实例应用等内容的研究工作,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最后阐述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陶亮[4](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肖江浩[5](2019)在《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轨道交通列车的检修和维护不仅关乎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乘客的人身安全,更直接影响着检修人员的作业效率、劳动强度等。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列车检修环境及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未能形成全面、系统性的设计规范与指导。本论文从工业产品设计的视角出发,首先主要对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目标等。然后根据城市轨道列车检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作业特点,总结提出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系统构成,对人-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列车检修行为、任务与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相互适配型人-机系统界面模型,对检修环境界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进行简述。在构建了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界面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在本文第4章节展开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实验研究:(1)主要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检修人员任务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总结出检修人员的不舒适区域集中于上背部;(2)分析列车检修环境的可视化区域基本布局和检修作业轨迹特点,并提出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为例的列车检修环境可视化区域初步优化布局设计方案;(3)通过现场观察、录像分析获取视频观察数据,同时采用ObserverXT10.0(行为观察分析软件)统计出转向架检修作业者的行为频次、持续时间等,并总结得出检修人员作业过程的关键动素项。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将研究获得的关键动素通过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将关键动素转化成数字化动素模型库与关键动素尺寸数据库。动素模型库则可用于设计方案的可视化评价和检修作业人员进行检修作业的训练活动,而关键动素的参考尺寸数据库则可用于优化设计方案评估,或指导创新设计。最后,针对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优化布局设计实践,展开了虚拟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列车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胡北[6](2018)在《基于BIM技术的界面协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工程施工界面问题涉及工程项目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参与方之间的施工范围和责任交汇处,也是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最敏感的部位,最容易产生扯皮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开会多、协调多、漏项多、“打架”多等现象。若前期不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并即时解决各界面间的问题,施工过程中不对各界面进行严格管控,则后期就会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期、工程造价等。传统的工程界面管理是按工程所属专业性质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以往经验进行划分,并在合同中加以约定。本文通过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以典型的实际工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得出目前我国建筑业传统的工程界面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工程界面管理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总控管理来进行工程施工界面管理”的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得以验证。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基于BIM技术的总控管理能有效的解决工程建设中界面管理出现的四多现象:开会多;协调多;漏项多;“打架”多。可以保证界面的契合和项目各参与方对界面的识别与信息的共享、沟通及监督。通过BIM技术进行界面的有效管理,更多的纳入监理、总包、顾问、过控、项管等管理力量来做强甲方,结合BIM进行界面分解与有效管理,全面提升项目部的统筹与落地管控能力,实现各工作界面划分清晰,各具体工种衔接合理,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整体统筹与细节把控。
周文芳[7](2014)在《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文中认为高考填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职业生涯的起点,有时会影响人一生从事的职业。高三学习的紧迫性、对高考分数的过分看重使得高三学生们无暇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中学也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所以不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也直接导致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培训中心曾对浙江的高校,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做过有关志愿填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考填报
张冠军[8](2013)在《GD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信息化促进了工程建设行业的进步,工程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给信息化软件产业带来了许多机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二是美国的高科技。”,由此可以中国城镇化的影响力之大。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必将给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将给信息化软件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当前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在不断的调整结构,低效率的企业将被淘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创新能力是一个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作为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对CAD软件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并且对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设计软件来改善企的设计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的竞争力。为满足企业的需求,市场上CAD软件供应商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GD软件公司作为面向工程建设行业的一个CAD软件与服务供应商,为了应对市场上这种新的形势,需要完善公司目前的市场营销策略,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首先,通过对GD软件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市场背景做了介绍,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研究的思路;其次,通过对GD软件公司的宏观分析以极竞争分析分析找出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又通过对GD软件公司的内部环境的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最优营销战略;然后,制定了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以帮助公司能够抓住机会、发挥优势、躲避威胁和完善劣势;最后,为了保障GD软件公司的营销策略能够顺利实施,取得积极的效果,制定了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以GD软件公司和所处实际市场状况为基础,在分析了市场状况和公司状况后,在分析之后对GD软件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对GD软件公司的营销活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并对其他类似企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促进意义。
髙诚辉,章拓,卓勇,许冬梅,黄孙灼,张佑林,曾任仁,吴绍兰,卢健涛,刘晓敏,陈海良,姚斌,唐整生,郭智华,陈家欣[9](2011)在《福建省工程图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福建省工程图学学科的科技研究与应用、现代图学科技普及与技能培训、图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省工程图学学科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目标、海西建设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具体对策。
董赤[10](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二、上海软件行业协会工程设计CAD培训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软件行业协会工程设计CAD培训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2)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技术对传统设计行业的冲击 |
2.1 BIM技术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2.1.1 BIM技术的概念 |
2.1.2 BIM技术的来源及发展 |
2.1.3 BIM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
2.1.4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
2.2 以CAD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局限性分析 |
2.2.1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劣势分析 |
2.2.2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主导软件CAD的局限性分析 |
2.2.3 BIM技术与传统设计优缺点对比及分析 |
2.3 BIM正向设计的背景及现状 |
2.3.1 BIM正向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
2.3.2 BIM正向设计应用背景 |
2.3.3 BIM正向设计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BIM正向设计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
3.1 设计前期阶段 |
3.1.1 BIM技术在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点 |
3.1.2 BIM正向设计实施标准的确立 |
3.1.3 现状场地及地物模型的建立 |
3.1.4 场地设计与分析 |
3.2 方案设计阶段 |
3.2.1 概念的形成 |
3.2.2 体量模型的构件化 |
3.3 初步设计阶段 |
3.3.1 方案模型的细化设计 |
3.3.2 外部表现处理 |
3.3.3 性能模拟优化 |
3.4 施工图设计阶段 |
3.4.1 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点 |
3.4.2 基于BIM技术的专项优化设计 |
3.5 BIM技术的扩展应用 |
3.5.1 施工模拟 |
3.5.2 移动终端对接与VR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正向设计的传统设计行业升级策略 |
4.1 传统设计行业升级面临的实际问题 |
4.1.1 传统设计行业实施BIM技术面临的挑战 |
4.1.2 影响BIM正向设计转型的不利因素 |
4.2 建筑设计信息化升级大方向下传统设计行业应对策略 |
4.2.1 加强BIM宣传与普及力度 |
4.2.2 传统设计理念的转型 |
4.2.3 组织BIM专项人才培养 |
4.2.4 积极开展BIM实践项目 |
4.3 BIM设计协同机制的实施策略 |
4.3.1 BIM设计的协同模式 |
4.3.2 BIM设计的协同手段 |
4.4 企业级BIM设计实施策略 |
4.4.1 BIM目标的确立与实施 |
4.4.2 建立BIM标准 |
4.4.3 规范BIM协同方式 |
4.4.4 系统化的BIM人员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西客站片区高铁围合南A-4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BIM正向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2 方案前期准备阶段 |
5.3 场地初步规划与体量模型推敲 |
5.3.1 设计理念 |
5.3.2 场地整体布局 |
5.3.3 体量模型推敲 |
5.4 方案初设阶段 |
5.4.1 户型初步设计 |
5.4.2 细化建筑模型 |
5.4.3 建筑立面表达 |
5.5 施工图设计阶段 |
5.5.1 全专业模型深化 |
5.5.2 户型优化 |
5.5.3 车库论证 |
5.5.4 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
5.6 施工图后期阶段 |
5.6.1 施工模拟与工程量统计 |
5.6.2 模型渲染与VR漫游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规范转译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有建筑质量审查工作面临挑战 |
1.1.2 BIM技术带来审批制度改革新契机 |
1.1.3 信息化规范转译技术成关键点 |
1.1.4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1 BIM技术 |
1.3.2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 |
1.3.3 建筑规范转译方法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研究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研究相关应用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BIM技术相关理论研究 |
2.1 BIM技术概述 |
2.1.1 BIM技术的发展 |
2.1.2 BIM技术的特点 |
2.1.3 BIM技术应用模式及内容 |
2.2 BIM标准的发展及推行 |
2.2.1 BIM技术三大标准支撑体系 |
2.2.2 国内BIM标准推行现状 |
2.2.4 BIM标准推行小结 |
2.3 IFC数据交换标准相关理论研究 |
2.3.1 IFC标准基础理论概述 |
2.3.2 IFC标准体系结构层次 |
2.3.3 IFC版本发布以及软件应用现状 |
2.4 BIM平台及工具 |
2.4.1 BIM软件及平台的分类 |
2.4.2 国内外BIM软件的发展情况 |
2.5 BIM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2.5.1 问卷调查参与人员概况 |
2.5.2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查分析 |
2.5.3 建筑业BIM应用发展趋势调查情况 |
2.5.4 BIM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 |
3.1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内容及工作模式 |
3.1.1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内容 |
3.1.2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工作模式 |
3.2 我国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3.2.1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发展现状 |
3.2.2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现存问题 |
3.2.3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应用影响因素 |
3.3 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的产生 |
3.3.1 人工二维质量审查模式 |
3.3.2 三维实体碰撞检查技术 |
3.3.3 BIM综合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 |
3.4 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方法架构 |
3.4.1 需求信息提取 |
3.4.2 基于IFC标准的信息提取技术 |
3.4.3 BIM模型信息提取技术 |
3.4.4 规范转译及规则设置 |
3.4.5 BIM检查平台执行检查 |
3.4.6 检查结果查看及分析 |
3.4.7 信息反馈及优化调整 |
3.5 本章小结 |
4 BIM建筑规范信息转译原则与方法 |
4.1 BIM建筑规范转译技术路线 |
4.2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与建筑规范体系 |
4.2.1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分级 |
4.2.2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分类 |
4.2.3 建筑规范体系分类 |
4.3 建筑规范条文与BIM模型的信息分类 |
4.3.1 建筑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梳理 |
4.3.2 建筑设计规范信息分类 |
4.3.3 BIM模型建筑信息分类 |
4.4 BIM建筑规范转译基础技术方法 |
4.4.1 BIM检查平台规则库编写技术 |
4.4.2 API代码编程二次开发技术 |
4.4.3 BIM信息转译辅助技术方法 |
4.4.4 BIM建筑规范转译技术总结 |
4.5 BIM建筑规范转译原则 |
4.6 BIM规范信息转译实例 |
4.6.1 SMC规则库筛选总结 |
4.6.2 数理逻辑信息的规范转译实例 |
4.6.3 判断逻辑信息的规范转译实例 |
4.6.4 综合逻辑信息的规范转译实例 |
4.6.5 不可转译的规范信息 |
4.7 本章小结 |
5 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及规范转译方法实践应用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规划设计情况 |
5.1.3 项目建筑设计情况 |
5.2 项目BIM技术应用概况 |
5.3 BIM建筑设计规范转译方法实践应用 |
5.3.1 建筑设计依据需求信息提取 |
5.3.2 需求信息整合汇总 |
5.3.3 项目建筑设计规范信息转译 |
5.4 BIM模型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应用 |
5.4.1 建立BIM模型 |
5.4.2 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准备 |
5.4.3 BIM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辅助优化设计 |
5.5 应用成果辅助优化方案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内容回顾 |
6.2 研究成果总结 |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课题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D.建筑设计强制性规范条文梳理汇总表 |
致谢 |
(4)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5)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释义 |
1.1.2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轨道列车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相关研究综述 |
1.2.3 作业分析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与轨道交通人机工程 |
2.1.1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 |
2.1.2 轨道交通人机工程 |
2.1.3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要点 |
2.2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 |
2.2.1 检修在城市轨道列车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地位 |
2.2.2 检修相关人员 |
2.2.3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研究内容 |
2.2.3.1 检修理论 |
2.2.3.2 检修修程 |
2.2.3.3 城市轨道车辆关键系统部件 |
2.2.3.4 检修流程 |
2.3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与作业分析研究 |
2.3.1 作业姿势影响因素分析 |
2.3.2 作业姿势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
2.3.3 人因综合仿真分析与检修作业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界面模型 |
3.1 列车检修环境系统构成 |
3.1.1 检修环境因素 |
3.1.2 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 |
3.2 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要素特性 |
3.2.1 正常人的基本特性 |
3.2.2 检修人员特性 |
3.2.3 检修辅助工具设备特性 |
3.2.4 待检修列车-零部件特性 |
3.3 相互适配型人-机系统界面模型 |
3.3.1 基本定义 |
3.3.2 检修环境界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实验研究 |
4.1 检修人员(任务)需求模型 |
4.1.1 检修作业任务 |
4.1.2 实验研究 |
4.1.2.1 问卷调查实验 |
4.1.2.2 实地访谈实验 |
4.1.3 实验结果讨论 |
4.1.3.1 问卷调研结果 |
4.1.3.2 实地访谈结果 |
4.2 检修作业区域的基本布局分析 |
4.3 检修作业关键动素获取研究-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 |
4.3.1 典型作业姿势及其在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界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4.3.2 基于录像与计算机辅助的典型作业姿势观察 |
4.3.3 检修作业关键动素库 |
4.4 检修作业轨迹模型-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 |
4.4.1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作业轨迹 |
4.4.2 转向架检修作业区域的理论布置模型 |
4.4.2.1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布置流向 |
4.4.2.2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布置设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人因综合仿真分析的优化设计实践 |
5.1 基于人因综合仿真分析的评价方法 |
5.2 虚拟检修作业仿真环境建模 |
5.2.1 虚拟数字人模型 |
5.2.2 检修模型库 |
5.2.3 虚拟检修作业仿真环境模型 |
5.3 检修作业者的数字化关键动素库 |
5.4 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的应用研究 |
5.4.1 转向架检修车间优化设计方案模型 |
5.4.2 转向架检修流程描述 |
5.4.3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可视化人机虚拟仿真 |
5.4.3.1 可及性M1评估 |
5.4.3.2 可视性M2评估 |
5.4.3.3 整洁性M3评估 |
5.4.3.4 舒适性M4评估 |
5.5 转向架落成台的优化设计方案 |
5.5.1 转向架落成台优化设计方案模型1 |
5.5.2 转向架落成台优化设计方案模型2 |
5.6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优化设计方案 |
5.7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设计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典型的主观测量方法及等级量表 |
附录2:作业姿势-部分动作要素编码方式 |
附录3:检修人员需求问卷调查 |
附录4:图4-8检修作业区域的整体布局 |
附录5:转向架检修车间/厂房的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BIM技术的界面协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BI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工程界面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基于BIM技术的界面协同方法及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调查分析报告 |
2.1 政府及行业BIM政策汇总及解读 |
2.2 施工BIM应用现状调查概述 |
2.3 BIM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2.3.1 施工行业项目管理业务现状 |
2.3.2 施工行业BIM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工程界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1 合同界面界定不清晰和脱节 |
3.1.1 合同界面管理脱节导致施工过程中漏项施工 |
3.1.2 合同中对工程施工界面划分不清晰 |
3.1.3 新增工程无法最优归属工程界面 |
3.2 “抛墙式”设计模式导致设计界面间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共享 |
3.2.1 不同参与方图纸信息不对等导致施工完成后返工 |
3.2.2 “抛墙式”设计模式导致施工图纸“错漏碰缺”严重 |
3.3 招投标阶段招标清单及控制价编制与工程实际施工项不符 |
3.3.1 施工工艺及做法不能清晰的表达 |
3.4 各参建方对质量管控意识低,一味追求工期和经济利益 |
3.4.1 质量隐患导致工期延误 |
3.5 各参建方安全管控分而治之,安全教育不足,被动接受监管 |
3.5.1 安全隐患处置不及时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 |
3.6 建设工程项目只有等出具了竣工结算报告才能体现建安成本 |
3.6.1 工程量清单漏项、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等 |
3.7 施工阶段各工程建设参与单位之间信息不及时、不对称 |
3.7.1 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协调问题 |
3.8 施工阶段各方所据图纸版本不一致,不能及时、有效的共享变更信息 |
3.8.1 分包拿到的建筑图与总包施工图不一致 |
3.9 工程资料管理混乱 |
3.9.1 工程资料管理问题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界面协同方法 |
4.1 项目界面的分析 |
4.1.1 项目界面的分类 |
4.1.2 项目界面的性质 |
4.2 基于BIM技术的总控管理 |
4.2.1 云技术 |
4.2.2 BIM协同平台 |
4.2.3 BIM协同云平台 |
4.2.4 基于BIM技术的总控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工程验证 |
5.1 工程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特点 |
5.1.3 项目BIM模型精度要求 |
5.2 项目实施方案 |
5.2.1 BIM实施方案 |
5.2.2 BIM项目文件夹使用标准 |
5.2.3 BIM建模标准 |
5.2.4 BIM模型验收标准 |
5.2.5 BIM协同云平台的建立 |
5.3 基于BIM技术的总控管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5.3.1 墙地面排砖 |
5.3.2 地下室管综 |
5.3.3 现场可视化管理 |
5.3.4 进度管理 |
5.3.5 质量管理 |
5.3.6 安全管理 |
5.3.7 成本管理 |
5.3.8 文档管理 |
5.3.9 信息共享 |
5.4 验证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 |
5.4.1 总结 |
5.4.2 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GD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架构 |
2 GD软件公司状况简介 |
2.1 GD软件公司概况 |
2.2. GD软件公司销售产品介绍 |
2.2.1 代销产品 |
2.2.2 自研产品 |
2.2.3 BIM技术咨询 |
3 GD软件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
3.1 GD软件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政治法律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GD软件公司竞争分析 |
3.2.1 行业现状 |
3.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 GD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品牌 |
3.3.2 产品 |
3.3.3 人才 |
3.3.4 销售网络 |
3.3.5 客户资源 |
3.4 GD软件公司SWOT分析 |
4 GD软件公司的营销策略 |
4.1 产品策略 |
4.2 价格策略 |
4.3 分销策略 |
4.3.1 直销策略 |
4.3.2 网络营销策略 |
4.4 促销策略 |
4.4.1 市场活动策略 |
4.4.2 人员推销策略 |
4.4.3 公共关系策略 |
4.4.4 政治权力策略 |
5 GD软件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5.1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服务特色品牌 |
5.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5.3 规范营销管理 |
5.4 加强研发团队开发 |
5.5 GD公司的营销绩效评价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福建省工程图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福建省工程图学科技研究的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 |
2.1 我省工程图学科技研究的发展现状 |
2.1.1 传统图学理论与应用 |
2.1.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
2.1.3 工业设计 |
2.1.4 其他研究及应用 |
2.2 我省工程图学科技研究的发展目标及对策 |
2.2.1 与国内外图学科技研究发展现状的对比和不足 |
2.2.2 我省工程图学科技研究的发展目标及重点发展领域 |
2.2.3 我省工程图学科技研究的发展对策 |
3 福建省工程图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 |
3.1 我省工程图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
3.1.1 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及精品课程 |
3.1.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
3.1.3 试题库建设与考试方式的改革 |
3.1.4 图学人才的培养 |
3.2 我省工程图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对策 |
3.2.1 我省工程图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3.2.1. 1 师资队伍建设 |
3.2.1. 2 教学资源建设 |
3.2.1. 3 教学内容与课时数 |
3.2.2 我省工程图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对策 |
3.2.2. 1 重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 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
3.2.2. 2 稳定教师队伍 |
3.2.2. 3 引入工业产品设计思想 |
4 福建省工程图学科技普及与技能培训的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 |
4.1 我省图学科技普及与技能培训的发展现状 |
4.1.1 图学科技普及 |
4.1.2 图学技能培训 |
4.1.3 图学大赛与考证 |
4.2 我省图学科技普及与技能培训的目标及对策 |
5 加强学会建设, 推进学科发展 |
5.1 抓住机遇, 谋求学会和学科的新发展 |
5.2 坚持以会员为本, 促进学会的和谐发展 |
5.3 统筹兼顾, 实现学会工作的全面发展 |
6 结语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上海软件行业协会工程设计CAD培训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D]. 雷霆.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3]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规范转译的方法研究[D]. 李璨. 重庆大学, 2019(01)
- [4]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肖江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基于BIM技术的界面协同应用研究[D]. 胡北.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7]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J]. 周文芳. 高校招生, 2014(09)
- [8]GD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张冠军. 郑州大学, 2013(04)
- [9]福建省工程图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髙诚辉,章拓,卓勇,许冬梅,黄孙灼,张佑林,曾任仁,吴绍兰,卢健涛,刘晓敏,陈海良,姚斌,唐整生,郭智华,陈家欣. 海峡科学, 2011(01)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建筑论文; 室内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bim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