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丹明6G-Co~(2+)-H_2O_2体系荧光法测定常见蔬菜的抗氧化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钊[1](2021)在《反应型荧光探针用于ONOO-相关疾病的生物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荧光成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视化和样品检测无损等独特的优势,在分析物质组成、生命过程和医疗诊断等各个研究方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生物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定位示踪以及生物分子功能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设计、合成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响应的荧光探针仍是化学和生命科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过氧亚硝酸根(ONOO-)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高活性的物质,与关节炎、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同时,相关研究表明ONOO-在生命体中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通过硝化酪氨酸残基可实现信号传导,在免疫反应中对抗病原体的入侵。因此,体内ONOO-实时的浓度变化及其在体内分布情况的分析对生物学和生命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然而,ONOO-具有半衰期短、浓度低等特点,从而使得开发能够对ONOO-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荧光探针用于复杂生命体系中的研究仍是十分困难和必要的。基于上述考虑,本工作合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激活型高灵敏、快速响应荧光探针应用于ONOO-相关疾病特异性荧光检测中,实现对不同疾病过程中ONOO-的检测,探究ONOO-与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为药物的筛选、病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简单有效的评估手段。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五章内容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荧光探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荧光的产生原理、荧光探针的组成、探针的识别机理以及探针分子的设计原理,还介绍了生物体内ONOO-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ONOO-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并基于此提出了本论文的出发点和研究思路。第二章,设计合成了一种ONOO-激活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BN-PN用于小鼠肝损伤过程中ONOO-的荧光成像。该探针对ONOO-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体外测试实验中灵敏度高且荧光增强140倍,可用来对细胞水平上细微ONOO-变化进行双光子荧光成像。同时,探针BN-PN揭示了APAP(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过程中产生过高的ONOO-,而摄入NAC(N-乙酰-L-半胱氨酸)后可有效清除肝脏中ONOO-,减少小鼠肝脏ONOO-产生并减轻肝脏损伤的程度。此外,通过该探针还显示出小鼠服药期间摄入酒精后,小鼠肝脏中ONOO-浓度迅速升高,说明用药期间饮酒会进一步导致肝损伤和肝疾病的恶化。因此,本章节合成了一种双光子荧光探针BN-PN用于检测肝损伤过程中产生的ONOO-,可用于肝损伤程度的评价,为肝损伤的药物筛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利于新药的开发和药物的筛选。第三章,设计合成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DDAO-PN用于检测小鼠炎症过程中ONOO-含量的变化。在溶液实验中,探针与ONOO-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657 nm处的荧光强度显着增强了84倍,同时,反应速度较快(<30 s)。外源性ONOO-细胞成像显示出68倍的荧光增强(F/F0)。该探针可在体内检测药物诱导小鼠后腿肌肉炎症和腹膜炎症的生物标记物ONOO-,且荧光强度分别增强4.0倍和8.0倍,显着的荧光增强和快速响应可以使该探针对体内ONOO-进行实时、高的信噪比(S/N)的监测,因此,探针DDAO-PN可以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炎症中ONOO-体内检测和高保真荧光成像,可对炎症相关疾病进行研究,为炎症与ONOO-之间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第四章,设计合成了一种高灵敏度AIE和ESIPT机制调节的红外荧光探针DPPO-PN用于检测风湿性关节炎过程的ONOO-含量变化。体外实验中,该探针表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质、高灵敏度以及在<30 s内快速完成响应,同时在632 nm处荧光明显增强且增强了160倍;细胞实验中,探针对细胞外源性和内源性的ONOO-荧光成像分别增强了2.7倍和2.5倍。探针优异的荧光性质促使将其应用于LPS(脂多糖)/CFA(弗式完全佐剂)药物诱导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中。在5 min内,探针与LPS/CFA两种方法诱导的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中进行荧光成像,活体荧光分别增强了7.0倍和2.8倍,揭示了探针DPPO-PN能够对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进行较好的活体荧光成像,同时说明了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中存在ONOO-过表达,为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检测工具。总的来说,该探针不仅对ONOO-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的检测,还可为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发展过程检测提供一种实用和高效的评估手段。第五章,合理设计合成了三种以黄酮醇为荧光团的新型ONOO-激活型CO荧光供体应用于活细胞中成像和CO释放研究。该供体中1-甲基二氢吲哚-2,3-二酮,不仅可作为ONOO-的识别域,而且还可作为黄酮醇荧光团的荧光猝灭基团。其中探针FB-PN-3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对ONOO-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响应,体外溶液测试中在600 nm处产生175倍的荧光增强,且不受其他活性氧和活性氮的影响。探针FB-PN-3自身光稳定性好,与ONOO-快速反应后释放出荧光团,然后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CO的可控释放。同时探针FB-PN-3还对活细胞中外源性ONOO-进行了较好的荧光成像。因此,探针FB-PN-3不仅是一种新型特异响应ONOO-的激活型荧光探针,还是刺激-调控型CO释放供体,有望在未来CO气体治疗过程中揭示炎症、肿瘤等病理过程中ONOO-与CO治疗之间的相互联系,为CO对生命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有用的方法。
聂宁[2](2021)在《磷酸铜纳米酶的原位PEG化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氧化应激疗法(Oxidative stress therapy,OST)成为一种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其能针对肿瘤微环境(TME)选择性地触发Fenton反应,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杀伤。由于OST高度的特异性,在抗肿瘤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该治疗方法往往会受到肿瘤细胞高表达的还原性物质谷胱甘肽(GSH)以及肿瘤弱酸环境的影响,使得治疗效果欠佳。将OST与其它治疗联合应用,同时抑制GSH对ROS的还原,被认为是提高OST疗效的有效途径。铜基纳米材料普遍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以及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性质,能够在介导OST与光热(photothermal therapy,PTT)联合疗法的同时,消耗肿瘤中的GSH,进而显着提高OST疗法的肿瘤杀伤效率。然而,外源铜离子的引入导致的生物相容性问题,以及纳米材料不易降解引起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该类材料的临床应用。为此,本文首先制备了可降解磷酸铜纳米材料(Cu3(PO4)2),证明了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多酶活性,能够选择性提高肿瘤微酸环境中的ROS水平,同时消耗肿瘤细胞高表达的GSH。随后,开发了一种表面原位PEG(Polyethylene glycol)化新策略,成功制得Cu3(PO4)2@PEGDA核壳纳米材料,实现了PEGDA对Cu3(PO4)2的均匀表面修饰。与未修饰的Cu3(PO4)2相比,Cu3(PO4)2@PEGDA在保留原有光热转换和模拟酶活性的同时,降解速率显着下降,生物相容性显着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Cu3(PO4)2@PEGDA介导的体外OST-PTT联合抗肿瘤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磷酸和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了粒径约330 nm的Cu3(PO4)2。利用Cu3(PO4)2的POD和光热性质,成功实现了Cu3(PO4)2表面PEGDA的原位包覆。在808 nm激光的照射下,Cu3(PO4)2作为催化剂以及内部热源,倾向于在Cu3(PO4)2表面催化H2O2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PEGDA单体在表面的原位自由基聚合,进而成功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Cu3(PO4)2@PEGDA材料。2、将两种材料浸泡在缓冲液或培养液中,探究了材料的降解速率。相比于Cu3(PO4)2,Cu3(PO4)2@PEGDA的降解速率显着降低,生物相容性和水分散性明显改善,其原因是PEGDA层的存在显着抑制了Cu3(PO4)2的降解。3、对Cu3(PO4)2@PEGDA材料的POD、CAT、GSH氧化酶活性以及光热转换性质进行了探究,并成功实现了Cu3(PO4)2@PEGDA介导的OST-PTT,高效的POD性质,可在肿瘤微酸环境下产生ROS(·OH);而光热性质一方面可介导PTT,另一方面导致的温度升高显着促进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增强了OST的功效;另外,区别于肿瘤细胞中,在正常组织细胞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促进了Cu3(PO4)2@PEGDA材料CAT酶性质的表达,可抑制由于H2O2扩散导致的正常组织损伤;谷胱甘肽的消耗,使得肿瘤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这进一步改善了OST的疗效。GSH耗竭、POD、光热三大功能,使得体外抗肿瘤作用得到了放大。4、通过染色以及对亚细胞结构分析,探究了细胞死亡机理。GSH消耗、POD、光热三种性质协同作用,导致治疗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线粒体受损,介导了细胞的凋亡。Honchst 33342/碘化丙啶(PI)对DNA的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内的染色质发生凝聚,细胞膜受损,这是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典型特征。细胞切片TEM图像直观的表明了细胞膜、核膜的损伤。综上,证明了Cu3(PO4)2@PEGDA介导的OST-PTT的肿瘤细胞的死亡方式、机理以及高效的治疗效果。5、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启发了去进一步探究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溶血、血液学分析表明材料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治疗后各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大,表明治疗各项参数不会对小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相关肿瘤体积结果表明肿瘤被明显抑制,肿瘤抑制率可达79.29%,肿瘤部位切片也表明肿瘤明显坏死或凋亡,而主要脏器并无损伤。这共同表明了Cu3(PO4)2@PEGDA介导的体内OST-PTT疗效,有望为铜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进一步提供了可能。
石家愿[3](2021)在《靶向线粒体的蛋白质无载体递送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内蛋白质的活性丧失与功能异常有关,因此向胞内递送功能蛋白质是干扰和治疗相关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近十年来,蛋白质药物由于活性高、靶标明确、副作用小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逐渐成为医药市场的主导者。然而,天然蛋白质无法自主跨越细胞膜制约着蛋白质作为药物的应用。目前蛋白质递送系统存在着通用性差、载体依赖、制备复杂等缺点。因此,我们致力于发展一种简单通用的非载体依赖的蛋白质递送系统,并通过引入光刺激响应释放机制进一步提高蛋白质递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控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一类氧化能力强、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物总称,主要产生于线粒体及NADPH氧化酶系统等。ROS的功能取决于其胞内水平,处于内稳态的ROS与细胞的生长、代谢、增殖紧密相关,过低水平的ROS造成细胞代谢失衡,高水平的ROS引发细胞癌变及促进肿瘤的发展,过高水平的ROS导致细胞氧化损伤、凋亡及坏死。通过抗氧化酶的细胞递送,可以直接高效地调控胞内ROS水平,起到干扰疾病进程的重要作用,如抗癌等。由于线粒体既是ROS产生的主要部位,又是ROS作用的重要位点,向线粒体靶向递送抗氧化酶将有效调控线粒体功能,为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功能蛋白质无载体递送系统的开发及利用抗氧化酶干扰疾病进程对蛋白质药物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利用生物模拟转氨反应将线粒体靶向荧光基团罗丹明B(RhB)特异性修饰在蛋白质的N末端,在不影响蛋白质结构和活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不依赖任何外源载体的蛋白质递送系统,能够将多种蛋白质通过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介导的非内吞途径递送进细胞并靶向线粒体。进入细胞后的抗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依旧保持活力,调控胞内相关ROS物种水平。这实现了仅通过简单的化学修饰,就在不依赖物理工具、化学或生物载体的条件下将功能蛋白质递送进细胞并保持活力地靶向线粒体。此外,通过引入香豆素光笼,我们在细胞质及线粒体中成功实现了蛋白质的光控释放,使蛋白质递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可控。2.癌细胞为了维持快速的生长、代谢和增殖,相关氧化还原信号通路处于持续激活状态,癌细胞内的ROS处于高位水平,因此癌细胞对ROS内稳态失调更为敏感。通过向胞内递送高活性的抗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使癌细胞内ROS水平在短时间内显着变化,达到了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目的。小鼠实验结果表明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生理毒性低,能够在高表达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的器官中富集,如肝、肾等,这些器官也是容易受到氧化损伤的器官。不仅如此,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还可以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和小分子N-RhB相比,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具有更低的肾清除率及更久的体内停留时间。RhB特异性修饰过氧化氢酶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了抑制肿瘤生长的功效。3.线粒体代谢紊乱与功能异常和多种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Ⅱ型糖尿病、肥胖以及衰老紧密相关。向A549癌细胞线粒体靶向递送过氧化氢酶,我们发现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出现ATP合成受阻、三羧酸循环紊乱、膜电位降低、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及细胞色素C外流等;而向COS-7细胞线粒体靶向递送过氧化氢酶能够使该类正常细胞的DNA和线粒体避免H2O2造成的氧化损伤。这两种结果在抗氧化酶、ROS水平和线粒体功能三者之间建立了关系,为预防和干扰ROS导致的线粒体相关疾病奠定了基础。
鲍巧臻[4](2021)在《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传感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碳量子点(CDs)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其尺寸小于10 nm。它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包括光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药物递送等领域。但是,传统方法制备的CDs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低量子产率、短发射波长和单色荧光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人们通过表面钝化和杂原子掺杂的方法来改变CDs的光学性质。与过程繁琐的表面钝化相比,操作简单且无毒的杂原子掺杂的方法被广泛用于改善CDs的量子产率、水溶性、荧光性质等。根据杂原子数量的不同,杂原子掺杂的CDs可分为单杂原子掺杂CDs和多杂原子共掺杂CDs。后者由于多种杂原子间的协同效应,产生了独特的电子结构,显着提高了CDs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内在性能。近年来,基于杂原子掺杂的CDs优异的荧光性能,常用作荧光探针和基于纳米材料的猝灭剂组合用于设计有前途的传感器。纳米材料或半导体,如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锰纳米片都是很好的荧光猝灭剂,已经被用于改进荧光传感器,以灵敏识别各种分析物。其中,金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锰纳米片具有高消光系数和宽吸收光谱,常用于构建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或内滤效应(IFE)的传感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两种多杂原子共掺杂的CDs,基于CDs的荧光性能设计了两种荧光传感器用于生物分析领域,并实现生物样品的检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基于AuNPs和N,S-CDs之间的内滤效应用于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检测的超灵敏“off-on-off”型荧光传感器在本章中,我们基于AuNPs和N,S-CDs之间的内滤效应(IFE),构建了一种“off-on-off”型荧光传感器用于灵敏和选择性地检测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在本实验中,将N,S-CDs作为荧光体,而AuNPs作为荧光吸收剂。后者通过IFE作用使N,S-CDs荧光猝灭。加入鱼精蛋白后,鱼精蛋白作为阳离子肽与带负电荷的AuNPs静电相互作用,从而导致AuNPs聚集,使N,S-CDs的荧光恢复。进一步加入胰蛋白酶可以特异性地水解鱼精蛋白,导致AuNPs解聚,使N,S-CDs的荧光再次猝灭。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可用于定量检测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且检测限分别为4.7 ng/m L、4.3 ng/m L。同时,该传感器已成功地用于人尿液样品中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第二章:氮、磷共掺杂碳点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在本章中,我们通过简单的水热法,以间苯二胺、D(+)-半乳糖为前体物质,加入不同的酸以及不加酸制备了八种不同的CDs。其中磷酸作为磷原子掺杂剂所制备的N,P-CDs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其荧光量子产率(QY)高达45.6%。制备得到的N,P-CDs是单一分散的球形粒子,具有较高的QY、良好的水溶性、光稳定性、p H敏感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第三章:基于N,P-CDs和Mn O2纳米片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用于监视生物催化转化在本章中,我们将第二章制备得到的N,P-CDs与Mn O2纳米片构建N,P-CDs-Mn O2纳米复合物。Mn O2纳米片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N,P-CDs的荧光猝灭。当体系中含有H2O2时,Mn O2纳米片容易被其降解为Mn2+,伴随着N,P-CDs荧光恢复。基于此,我们将该纳米复合物用于H2O2相关分析物的测定以及监视生物催化反应,包括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肌氨酸氧化酶催化肌氨酸氧化、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氧化以及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介导的乳糖双酶反应。基于底物与氧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合理地设计了“AND”和“OR”逻辑门,对于未来在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或诊断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同时,该传感器还可进入细胞,实现细胞内成像。
张小丹[5](2021)在《MOFs衍生的双金属纳米酶及其分析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具有可替代天然酶的潜力,近年来纳米酶的研究突飞猛进。作为一种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易修饰等特点,在纳米酶的研究中受到关注。这是因为MOFs自身具有金属活性位点以及独特的框架结构,可模拟天然酶的催化中心和配位环境;同时也可通过对其进一步处理得到不同类型的MOFs衍生物,用于构建新型纳米酶。本论文针对现有MOFs纳米酶类型较少、多数活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以过渡金属(Fe、Co、Mo、W)掺杂的策略构建双金属MOFs,或将其进一步热处理构建双金属MOFs衍生物纳米酶。研究内容包括:(1)过渡金属掺杂构建双金属MOFs及其类酶活性研究;(2)双金属MOFs衍生物的构建及其类酶活性研究;(3)MOFs衍生的双金属纳米酶活性调控机理及类酶催化机理研究;(4)基于MOFs衍生的双金属纳米酶,构建系列比色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污染物及生物分子的检测。论文主要由以下五章构成:第1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重点关注国内外基于MOFs纳米酶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首先从MOFs、天然酶包覆的MOFs、以及MOFs衍生物的开发及分析应用着手,分别从不同模拟酶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主要包括过氧化物模拟酶、氧化物模拟酶、超氧化物歧化模拟酶、其它类型模拟酶及多酶活性五个方面。其次,基于目前已有的、活性有限的MOFs纳米酶,归纳改善其催化性能的策略,包括调控MOFs的尺寸或形貌、表面修饰、金属掺杂、有机配体调节等有效途径。其中金属掺杂被证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调控策略,因此,以过渡金属掺杂增强MOFs的类酶活性、构建新型双金属MOFs衍生物纳米酶为研究目的,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章:本章采用快速微波辅助法,通过Ni2+、Fe2+和NH2-BDC自组装合成了银耳状的Ni Fe MOF超薄纳米片,并证实其铁掺杂可增强Ni Fe MOF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利用分析仪器证明了MOFs的结构特征、表面特性以及孔特性等。与单一的Ni MOF相比,合成的双金属Ni Fe MOFs具有更高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催化活性提高了2.5~2.8倍,可有效催化H2O2氧化TMB。计算得到单位质量浓度Ni Fe MOF纳米酶催化TMB的氧化速率以及催化H2O2的还原速率分别是Ni MOF的30.6倍和1.3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证实其中催化活性增强的内在机理,发现掺入的Fe比Ni反应活性更高,是Ni Fe MOF中催化H2O2还原、吸附活性氧物质的重要活性中心。此外,Ni Fe MOF特殊的银耳状褶皱型纳米片结构,使其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最终表现出更高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Ni Fe MOF优异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使其对H2O2具有灵敏响应。基于H2O2与S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本章构建了TMB/H2O2/Ni Fe MOF比色体系测定硫离子,可实现0.5~60μM浓度范围硫离子的响应,检出限低至28 n M(3σ),有望用于环境水样中硫离子的检测。第3章:本章选择含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二茂铁甲酸(Fc-COOH)作为掺杂源,以Co PTA为母体MOFs,通过水热法构建双金属Co PTA/Fc MOFs,并证实其具有提升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因Fc-COOH既可提供额外的金属催化中心(Fe),还可提供一元羧酸以部分取代母体MOFs的配体,从而构成配体缺失型双金属MOFs,形成更多不饱和位点,可能会极大提升材料的类酶活性。利用XRD、IR、SEM、TEM等证明了该MOFs复合物的成功合成。结果发现,Fc-COOH的掺入不仅改变了Co MOFs的形貌、粒径,还影响了其内部的晶型结构、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利于材料催化性能的提高及催化反应中的物质传输。以TMB-H2O2反应体系为模型,证实了Co PTA/Fc-9具有高效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相较于单一的Co PTA和Co Fc材料,掺杂后的Co PTA/Fc-9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6倍和3.7倍。通过米氏动力学研究发现,Co PTA/Fc-9对底物TMB和H2O2的Km值分别是0.046 m M和0.298 m M,均低于HRP对两种底物的亲和力,证实Co PTA/Fc-9具有优异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基于此,本章构建了TMB-Co PTA/Fc-9体系,可线性响应浓度范围在0.05~100μM的H2O2。结合肌氨酸氧化酶催化肌氨酸与氧气的反应产生H2O2,构成级联反应,实现肌氨酸的灵敏检测,线性范围是0.05~60μM,检出限为44 n M(3σ),有望用于生物样本中肌氨酸的测定。最后,以有机染料为模型,测试了Co PTA/Fc-9纳米酶在污染物去除中的潜在应用。结果表明,该材料可高效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在10~15min内完全降解有机染料污染物,相同条件下,催化降解效率顺序为:孔雀石绿>结晶紫>罗丹明B>亚甲基蓝,证实其在环境污染物处理方面的应用潜力。第4章:本章通过煅烧钴掺杂的Mn-BTC前体制得系列钴锰氧化物复合材料,证实Co掺杂可有效提升锰氧化物的类氧化酶活性,并基于此新型氧化物模拟酶成功构建酸性磷酸酶(ACP)的比色传感。由于MOFs具有自模板作用,通过简单的热解衍生法即可获得保留独特MOFs结构的金属基纳米材料,具有潜在的纳米酶活性。通过调节Mn-BTC前体中掺入的钴离子摩尔量,制得四种双金属Co/Mn-BTCs,其热解衍生的Co/Mn双金属氧化物具有的类氧化酶活性比Mn-BTC衍生的Mn2O3高1.4~2.6倍,表明钴掺杂是改善锰氧化物类氧化酶活性的有效途径。其中,当MOFs前体中Co/Mn摩尔比为0.33时,其衍生得到的红毛丹状Co/Mn氧化物(命名为CMO-0.33)表现出最高的类氧化酶活性,拟合的米氏常数Km值比Mn2O3的对应值低了2.26倍,表明CMO-0.33对TMB的亲和力更强。此外,实验发现,抗坏血酸(AA)对TMB/CMO-0.33显色体系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而ACP能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AAP)水解生成AA,基于此,本章构建了一种测定ACP活性的比色方法,线性范围是0.02~1.0 U/L,检出限(3σ)为8.2 m U/L,并证明本法在人血清样品中ACP测定的潜在应用。第5章:本章以典型钴基MOF(ZIF-67)为母体,将过渡金属Mo或W掺入ZIF-67,并在450°C下空气中进行热解,设计了具有稳定结构的空心Co3O4/MO3(M=Mo,W)混合金属氧化物,它们表现出增强的、可调节的类氧化酶和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有或无H2O2条件下,均能有效催化氧化TMB。与未掺杂的Co3O4相比,不同Mo量掺杂的Co3O4复合物其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提高了1.3~2.1倍,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提高了7.1~19.9倍;而不同W掺杂量使复合物的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提高了2.1~2.3倍,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提高了4.8~5.9倍。说明Mo和W掺杂的Co3O4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O2和H2O2活化能力,且其对H2O2的活化能力均优于O2。Mo和W掺杂的Co3O4复合物具有不同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可能是由于它们不同的催化机理造成的,其中Mo掺杂的Co3O4复合物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OH自由基高度相关,而W掺杂的Co3O4复合物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能与TMB和H2O2之间的电子转移有关。其中具有最高催化活性的Co3O4/Mo O3对TMB和H2O2的Km值分别为0.0352 m M和0.134 m M,分别比单一Co3O4的对应值小了3.2倍和1.9倍。由此,本章构建了基于高效Co3O4/Mo O3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比色体系,用于0.1~200μM范围内H2O2的测定,检出限为0.08μM(3σ)。基于硫代胆碱(TCh)对Co3O4/Mo O3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合乙酰胆碱酯酶(ACh E)催化氯化乙酰硫代胆碱(ATCh)水解产生TCh的反应,将比色体系成功扩展用于ACh E活性及其抑制剂的测定。
胡月[6](2021)在《荧光金银钠米簇制备及其在食品和药品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基于金属纳米簇(MNCs)的传感器用于特定分析物检测的研究取得了显着进展。MNCs通常由几个到几百个金属原子组成,其尺寸一般小于2 nm且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有机小分子探针类似,MNCs可以通过与光相互作用发生能级间的电子跃迁来显示吸收和发射特性。因此,MNCs被广泛应用在不同领域,如:化学传感器、生物成像、催化、环境、电子器件等。Au、Ag、Cu和Pt的单金属及Au-Ag、Au-Cu、Au-Pd和Au-Pt的双金属纳米簇作为荧光传感材料已被用于不同分析物的检测,这分析物包括金属阳离子、阴离子、有机小分子、蛋白质、溶液的酸碱性(pH)、核酸等。但其在食品和药品中某些物质的含量检测应用较少,因此,我们采用简单和绿色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高荧光性能的金银纳米簇,且深入探讨它们的荧光增强机理,并根据这些制备的合金纳米簇的荧光对食品和药品中某些物质的特异性响应原理,构建几种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的荧光传感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采用紫外照射联合微波加热法制备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增强荧光和D-青霉胺稳定的银纳米簇(PSS-DPA-AgNCs),并且详细研究不同类型的聚电解质和能量供给方式对PSS-DPA-AgNCs的荧光性能影响,而PSS-DPA-AgNCs能分别检测乳酸亚铁(ILH)、柠檬酸铁铵(AFC)、2-巯基-3-丁醇(2-M-3-B)、3-巯基-2-丁酮(3-M-2-B)和硅酸根(SiO32-)。来自ILH氧化和AFC电离得到的Fe3+能显着地猝灭PSS-DPA-AgNCs的荧光,它们的荧光猝灭机理均为动态猝灭。PSS-DPA-AgNCs的荧光猝灭率(F/F0)与ILH/AFC的浓度在0.17-6.00/0.067-3.33μ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应的检出限为12.4/6.04 nmol·L-1(依据3σ/k公式计算)。而2-M-3-B/3-M-2-B/SiO32-也能猝灭PSS-DPA-AgNCs的荧光,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PSS-DPA-AgNCs检测2-M-3-B/3-M-2-B/SiO32-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33-90.0、0.33-80.0和3.33-100.0μmol·L-1及74、250和278nmol·L-1。该探针可分别用于药片、固体饮料和ILH添加剂中ILH的含量测定、两种食用盐和糖浆中AFC的含量测定、小馒头和苏打水中两种人工合成香精及矿泉水中硅酸根含量的测定。此外,PSS-DPA-AgNCs显示出良好的温度传感能力。基于MnO2纳米片(MnO2NS)能同时调控Au/AgNCs和硝酸硫胺(VB1)的荧光原理,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和新颖的荧光比率探针(RF-probe),且该RF-probe能灵敏和选择检测原花青素(PAs)。掺银联合UVI(UV照射)与MWH(微波加热)结合方式能显着地提高Au/AgNCs的量子产率(QYs,11.1%)。此外,MnO2NS能猝灭Au/AgNCs的荧光,其猝灭机理主要由F(?)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引起的。而MnO2NS作为纳米酶催化剂可以直接催化氧化非荧光的VB1为高荧光的oxVB1。当PAs作为目标分析物时,MnO2NS被还原为Mn2+而降低其猝灭能力和氧化酶活性,从而导致oxVB1和Au/AgNCs的荧光分别降低和恢复。RF-probe检测PAs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27-22.4μmol·L-1和75.9 nmol·L-1。而且,该方法能分别用于矿泉水、PAs添加剂和PAs胶囊中PAs的测定,并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采用一步湿化学合成法制备了一种高稳定性、水溶性和高量子产率(QYs)的金银纳米簇(TSA/BSA-Au/AgNCs),该合金纳米簇是通过掺银联合双配体(BSA和硫代水杨酸)方法制备的。并详细探讨不同类型芳香硫醇分子及Au-Ag摩尔比对Au/AgNCs荧光性能的影响。该合金纳米簇可用于检测维生素B12(VB12)和盐酸金霉素(CCH)的含量,同时可作10-50°C范围内的温度传感器。VB12/CCH能猝灭TSA/BSA-Au/AgNCs的荧光,其猝灭机理为FRET和内滤波效应(IFE)的协同作用。TSA/BSA-Au/AgNCs检测VB12/CCH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33-60.0和0.33-60.0μmol·L-1及71.0和64.0 nmol·L-1。此外,将该方法可用于矿泉水和药片中的VB12及兽药和软膏中的CCH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蔡松涛[7](2020)在《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合成及荧光成像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备高反应特性的活性氧、活性硫和活性羰基化合物等小分子物质以及具备高催化功能的酶在调节细胞内物质代谢、调控相应生物学功能、维持细胞稳态和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检测和监测细胞内活性物质有助于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生物作用以及引起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并在揭示它们的生理功能和涉及疾病的病理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近些年,得益于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荧光探针技术在可视化检测和跟踪生物系统中的活性物质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目前已报道检测细胞内活性物质的传感分子在荧光成像检测方面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基于新型深红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细胞器靶向传感分子的合成以及新型荧光成像检测模型的构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利用分子内芳香氢(SNArH)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苊/萘酰亚胺-氧杂蒽π共轭融合深红/近红外荧光染料R1和R2。其中,染料R2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良好的光稳定性以及对溶酶体靶向定位功能,通过标记和跟踪细胞内自噬溶酶体的浓度及粘度变化实现了对饥饿、雷帕霉素诱导细胞自噬过程的荧光成像标记和跟踪。利用Se取代氧杂蒽结构中的O合成了硒杂蒽-花菁近红外荧光染料Se Cy,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引入H2O2特异性反应基团芳基硼酸合成了线粒体靶向传感分子Se Cy-H。该传感分子不仅可以高选择性与灵敏度识别H2O2(检测限为2.43μM),还可以荧光成像检测PMA诱导生成内源性H2O2,并且实现了对自噬过程中O2·-衍生内源性H2O2进行原位荧光成像,可用于细胞自噬过程的研究。利用S取代氧杂蒽结构中的O合成了氧杂蒽-吲哚深红荧光染料SHCy和氧杂蒽-苯并吲哚近红外荧光SBHCy,并对其进行衍生得到高选择性识别活性硫的细胞器靶向传感分子。其中,利用丙烯酰基作为识别位点,分别合成了基于染料SHCy和SBHCy的传感分子SHCy-C和SBHCy-C,两种传感分子可以高选择性与灵敏度识别半胱氨酸(检测限分别为31 n M和83 n M),还可以荧光成像检测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内源性半胱氨酸;利用苯并吲哚结构中的-C=N+-可以与H2S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对染料SBHCy中羟基的三氟甲磺酸化合成了线粒体靶向传感分子SBHCy-H,该传感分子可以高选择性与高灵敏度识别H2S(检测限达到28.5 n M),同时可以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半胱氨酸/谷胱甘肽酶催裂解生成以及抗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内源性H2S。通过增大反应空间位阻获得了邻二胺衍生基团修饰的系列萘酰亚胺衍生物传感分子Np。与正丙基相比,异丙基修饰的邻苯二胺基团与甲醛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高荧光量子效率的萘酰亚胺-咪唑衍生物,传感分子Np-a2实现了对甲醛的高选择性荧光开启型识别以及对L929细胞内源性甲醛的荧光成像检测。同时,在Np-a2基础上分别引入羟基和吗啉基团合成水溶性传感分子Np-b和溶酶体靶向传感分子Np-c,两种传感分子均可以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源性甲醛。利用酸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磷酸单酯,通过对染料SHCy中羟基的磷酸化合成了传感分子SHCy-P。该传感分子可以在较宽的p H范围内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48 U/L)、快速检测酸性磷酸酶。此外,传感分子SHCy-P具有溶酶体靶向定位功能,可以荧光成像检测PC-3和He La细胞内酸性磷酸酶。
焦珊[8](2020)在《有机小分子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荧光探针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时空分辨能力强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性能良好的荧光探针是构筑和发展新的光学传感系统的基础。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反应型荧光探针因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受到分析和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可用于检测Fe3+、F-、谷胱甘肽(GSH)和H2O2的四种反应型荧光探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6G的新型荧光探针R6GES,用于Fe3+的检测。检测机理为Fe3+不可逆的与R6GES结合,诱导罗丹明单元内的螺内酯发生开环并水解。R6GES探针可以在不受其他竞争金属离子干扰的情况下用于Fe3+的检测,测试浓度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30.00μmol/L和0.030μ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样品中Fe3+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102.40104.55%。此外,该探针还可作为一种生物成像试剂用于BEL-7402细胞中Fe3+的检测。(2)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素-香豆素新型荧光探针(Flu-Si),用于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F-。检测机理为F-可以高选择性的使探针发生脱甲硅基化反应,当加入F-后,当F-浓度处于020μmol/L范围内,在532 nm和465 nm下荧光强度的比值与F-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5μmol/L。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研究了F-与Flu-Si的传感机理。此外,该探针还显示出了在活体细胞和斑马鱼中用于监测F-的潜力。(3)设计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近红外荧光探针(EQR-S)用于测定GSH浓度。研究了不同干扰物质对荧光探针响应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其发光机理。结果表明,EQR-S可用于快速、灵敏的测定GSH浓度,其检出限为69 nmol/L。此外,我们成功的将EQR-S应用于研究高温胁迫下活体细胞内GSH浓度的波动。(4)将苄基硼酯作为H2O2的识别基团,与尼罗红母体结合,设计合成了一种检测H2O2的荧光探针NRBE。该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为75nmol/L)、水溶性好、发射处于近红外区(激发波长为585 nm,发射波长为670 nm)等优点。利用NRBE检测了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内源性H2O2,并对有机体内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H2O2进行了成像。
刘迪[9](2020)在《蕨麻黄酮对镉氧化毒性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氧化应激作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一个危险因素已受到高度重视。重金属镉(Cadmium,Cd),因其毒性可致细胞内离子稳态失衡、抗氧化系统损伤、线粒体受损,从而导致ROS增加。ROS的增加,可导致氧化应激效应,激活FoxO通路和抑制Wnt通路,导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下降、骨质流失等骨质疏松症状。氧化应激诱发OP的主要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离子稳态失衡、线粒体膜受损、线粒体依赖性通路激活,引起细胞凋亡;二是抑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激活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达,活化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因此,应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可能是防治OP的新靶点。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结构,可与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螯合物,阻止金属离子催化生成氧自由基,终止脂质过氧化反应;还可作为自由基的受体阻碍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有人报道,蕨麻黄酮类化合物(PAF)对食用油脂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抑制自由基产生,抗自由基能力优于维生素C和柠檬酸。由此,可推测PAF可能抑制Cd染毒引起的ROS过度蓄积,拮抗氧化应激,从而抑制FoxO信号通路因子、激活Wnt通路,发挥抗OP作用。目的: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以ROS增加是OP发病的起因为主题,以氧化应激致OP发病的机制为主导,模拟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动物氧化应激性OP,建立Cd染毒细胞及OP动物模型。在梯度浓度PAF和NAC干预下,通过抗氧化、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骨质及其生物力学等实验研究,探讨PAF抗OP活性及其机制。为进一步认识OP发病机制、Cd骨氧化毒性以及OP防治提供实验依据,也为蕨麻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方法:1.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青海玉树秋季蕨麻的PAF。2.Cd梯度浓度染毒MC3T3-E1细胞、BALB/c雄性小鼠,建立Cd细胞毒性和OP动物模型,主要以BMD、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的变化作为OP模型成功的评价指标,确定Cd造模剂量。3.体外抗氧化实验和MC3T3-E1细胞培养检测PAF抗氧化能力。4.显微和超微观察、比色法、CCK-8和流式细胞术、生化法、ELISA法、Western Blot、qRT-PCR等方法,观察和检测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磷酸化p66shc蛋白表达;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Bone Gla Protein,BGP)、OPG、RANKL及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水平;细胞生存率和凋亡率、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线粒体膜电位(MMP)、凋亡相关蛋白;成骨及成脂分化调控因子以及FoxO3a与Wn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5.检测BMD、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变化;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骨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青海玉树秋季蕨麻的PAF。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5、微波时间20 min、微波温度70℃。提取量:14.63±0.21mg/g。2.在体外,PAF在3.125 mg/L浓度即有抗氧化活性,而细胞内25 mg/L效果明显,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3.Cd梯度浓度染毒MC3T3-E1细胞,其终浓度达到30μM,ROS含量最高,Cd梯度浓度染毒BALB/c雄性小鼠,浓度达2 mg/kg出现BMD、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的变化。4.PAF干预,可使Cd染毒细胞和骨质疏松动物模型GSH-Px、SOD和CAT升高,ROS、MDA含量及磷酸化p66shc蛋白表达降低;[Ca2+]i浓度明显下降、MMP恢复,Na+-K+-ATPase、Ca2+-Mg2+-ATPase及ATPase活性增加,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降,细胞生存率增高、凋亡率下降;血清ALP、BGP、OPG及OPG/RANKL升高;而RANKL和TRACP5b表达降低;提高成骨分化、降低成脂分化相关调控因子表达;降低FoxO3a蛋白及Gadd45α基因的表达,同时提高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蛋白及靶基因Axin2的表达。5.PAF干预,股骨BMD明显升高,骨小梁厚度、骨小梁体积分数显着增加,骨小梁间距变小;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显着升高;改善骨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1.初次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青海玉树秋季蕨麻PAF,最佳条件下提取量为14.63±0.21 mg/g。2.初次利用Cd氧化毒性建立OP动物模型。Cd致毒剂量,细胞:CdCl2 30μM;小鼠:CdCl2 2 mg/kg,可分别用于建立细胞毒性和OP动物模型。3.PAF无毒性,有效抗氧化剂量,细胞6.2525 mg/L;小鼠1.5 mg/kg。4.Cd的骨毒性源于氧化应激反应、[Ca2+]i稳态失衡、细胞凋亡、激活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促进骨吸收,导致OP。PAF有较好的抗氧化、稳定离子平衡、保护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调节骨吸收与骨形成平衡,实现抗OP的作用。5.Cd毒性诱导凋亡的途径是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通路。PAF通过保护线粒体膜、稳定ATP酶活性、升高Bcl-2/Bax比值,下调CytC、AIF、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调节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通路。6.Cd骨毒性通过抑制负责成骨分化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FoxO3a转录因子及靶基因,诱导产生氧化应激,抑制骨形成,从而促进OP发生。PAF能够通过调控FoxO3a/Wnt信号通路发挥抗OP的作用。
李光明[10](2020)在《超声类芬顿体系的构建及催化效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水污染严重危及人类健康,传统的芬顿处理法具有运行成本较高、最佳pH范围小、产生大量的铁泥、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等局限性。基于非均相催化剂的超声芬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回收、反应快速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功能结构一体化的泡沫铁为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构建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的非均相超声芬顿体系,考察其作为有机废水预处理工艺的降解效能及作用机制。以泡沫铁为催化剂构建超声/泡沫铁/H2O2体系时,超声与芬顿的组合工艺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显着提高了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在变幅杆式超声发生器中以脉冲模式作用时最高,并与超声功率、H2O2的投加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与水体初始温度、初始pH值呈负相关。当超声强度为300W,超声频率为20k Hz,温度为25℃,pH为3.0,RhB初始浓度为5mg·L-1,H2O2初始浓度为0.5m M时,罗丹明B经1min的反应即可达到92.45%的去除率,但后续的反应极易产生铁泥。为了拓宽该体系的pH适用范围,本文尝试投加不同的配合剂,发现可以起到一定的拓宽pH适用范围作用,但去除效率远不及H2O2。当投加不同类型泡沫金属时,发现泡沫双金属是高效去除并减少铁泥和拓宽pH的最佳选择。以泡沫铁为催化剂载体,合成泡沫铁镍双金属催化剂,所构建的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在初始pH为3.0时,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70.88×10-3·s-1,R2=0.99)为超声/泡沫铁/H2O2体系的1.77倍。且在pH为3,4,5的条件下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都高于超声/泡沫铁/H2O2体系,说明镍的修饰有效拓宽了该体系的pH适用范围。以泡沫铁镍为催化剂载体,合成TiO2-泡沫铁镍声光催化剂,通过TiO2修饰在泡沫铁、泡沫镍以及泡沫铁镍载体的对比研究,发现TiO2-泡沫铁镍在反应中能够有效克服催化剂钝化的同时达到高效的去除能力。通过UV-vis DRS分析及避光对比试验,证明该催化剂达到了可见光催化效能,有效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在初始pH为4时,超声/TiO2-泡沫铁镍/H2O2体系的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1.87×10-2·s-1,R2=0.99)为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的3.40倍。此外,在初始pH为5,6,7时,其去除效率都显着高于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说明该体系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pH适用范围。机理分析表明,超声不仅促进了Fe2+的释放和再生,也促进了H2O2的分解和产生,有效提高了均相芬顿反应单元的进行,利于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镍有效缓解了Fe2+的释放,促进了Fe2+的再生,而TiO2-泡沫铁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Fe2+的再生,由此有效促进了液体中芬顿氧化反应。超声空化裂解O2以及光生电子活化O2产生的O2-·是这三种超声芬顿体系的主要氧化活性物质,主要起到氧化分解有机物和促进Fe3+还原成Fe2+的作用。另外一种重要的氧化活性物质是·OH,其中TiO2-泡沫铁镍催化剂能产生最多的·OH,并可在同一反应时间内使有机物降解程度最高。泡沫铁、泡沫铁镍、TiO2-泡沫铁镍三种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尤其是经过镍修饰后的泡沫铁,抗腐蚀性有效提高,但也有表面活性成分经反应和酸洗过程脱落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合成条件,达到更高的稳定性,实现工业化应用。通过三种催化剂构成的超声芬顿体系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去除效能比较研究,发现对不同染料具有效能差异。因此需要在不同水体条件中选用不同的超声芬顿体系,以期达到最好的去除效能。本研究合成的泡沫铁镍、TiO2-泡沫铁镍催化剂及其构建的超声类芬顿体系不仅能够达到对染料的高效去除,还能克服体系产铁泥的现象,有效拓宽了pH适用范围,为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工艺提供了新思路,为实际处理过程中的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罗丹明6G-Co~(2+)-H_2O_2体系荧光法测定常见蔬菜的抗氧化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丹明6G-Co~(2+)-H_2O_2体系荧光法测定常见蔬菜的抗氧化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反应型荧光探针用于ONOO-相关疾病的生物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荧光探针介绍 |
1.2.1 荧光的产生原理 |
1.2.2 荧光探针的组成 |
1.3 荧光探针的设计及识别机理 |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
1.3.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
1.3.3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 |
1.3.4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 |
1.4 过氧亚硝酸根简介 |
1.5 过氧亚硝酸根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5.1 三氟甲基活化酮类型 |
1.5.2 有机硫/硒/碲氧化型 |
1.5.3 酰肼氧化型 |
1.5.4 碳碳双键断裂型 |
1.5.5 氧化氮脱烷基化型 |
1.5.6 硼酸及硼酸酯型 |
1.5.7 其他类型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药物诱导肝损伤中ONOO~-双光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合成路线 |
2.2.4 合成步骤及表征 |
2.3 荧光团性质测定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
2.3.2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2.3.3 双光子吸收截面测定 |
2.3.4 探针BN-PN的选择性 |
2.3.5 计算检出限 |
2.3.6 细胞培养 |
2.3.7 细胞毒性测试 |
2.3.8 活体毒性测试 |
2.3.9 肝组织成像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荧光团BN、探针BN-PN的单光子性质 |
2.4.2 探针BN-PN对 ONOO~-响应机理 |
2.4.3 探针BN-PN与 ONOO~-的滴定实验研究 |
2.4.4 探针BN-PN与 ONOO~-/H_2O_2的动力学研究 |
2.4.5 探针BN-PN的选择性 |
2.4.6 探针BN-PN的双光子性质 |
2.4.7 探针BN-PN的细胞毒性 |
2.4.8 探针BN-PN对小鼠的生物毒性实验 |
2.4.9 活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ONOO~-的检测 |
2.4.10 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ONOO~-的双光子成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物诱导炎症中ONOO~-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合成路线 |
3.2.4 合成步骤及表征 |
3.3 荧光团性质测定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
3.3.2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3.3.3 探针DDAO-PN的选择性 |
3.3.4 探针DDAO-PN对pH的稳定性 |
3.3.5 荧光团DDAO对 ONOO~-的稳定性 |
3.3.6 计算检出限 |
3.3.7 细胞培养 |
3.3.8 细胞毒性测试 |
3.3.9 活体毒性测试 |
3.3.10 活体炎症模型建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荧光团DDAO、探针DDAO-PN的光学性质 |
3.4.2 探针DDAO-PN对 ONOO~-响应机理研究 |
3.4.3 探针DDAO-PN与 ONOO~-的滴定实验研究 |
3.4.4 探针DDAO-PN与 ONOO~-/H_2O_2的动力学研究 |
3.4.5 探针DDAO-PN的选择性 |
3.4.6 探针DDAO-PN的 p H稳定性 |
3.4.7 荧光团DDAO对 ONOO~-稳定性 |
3.4.8 探针DDAO-PN的细胞毒性 |
3.4.9 探针DDAO-PN对小鼠的生物毒性实验 |
3.4.10 活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ONOO~-的检测 |
3.4.11 药物诱导小鼠腿部炎症中ONOO~-的近红外成像 |
3.4.12 药物诱导小鼠腹部炎症中ONOO~-的近红外成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类风湿关节炎中ONOO~-的AIE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合成路线 |
4.2.4 合成步骤及表征 |
4.3 荧光团性质测定 |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
4.3.2 探针DPPO-PN、荧光团DPPO的 AIE性质测定 |
4.3.3 荧光团DPPO对 ONOO~-的稳定性 |
4.3.4 探针DPPO-PN的选择性 |
4.3.5 探针DPPO-PN对pH的稳定性 |
4.3.6 计算检出限 |
4.3.7 细胞培养 |
4.3.8 细胞毒性测试 |
4.3.9 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建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荧光团DPPO、探针DPPO-PN的光学性质 |
4.4.2 探针DPPO-PN与 ONOO~-响应机理研究 |
4.4.3 探针DPPO-PN/DPPO的 AIE性能研究 |
4.4.4 荧光团DPPO对ONOO~-稳定性 |
4.4.5 探针DPPO-PN与 ONOO~-的滴定实验研究 |
4.4.6 探针DPPO-PN的选择性 |
4.4.7 探针DPPO-PN的pH稳定性 |
4.4.8 探针DPPO-PN对 ONOO~-的动力学研究 |
4.4.9 探针DPPO-PN的细胞毒性 |
4.4.10 活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ONOO~-的检测 |
4.4.11 药物诱导小鼠风湿性关节炎中ONOO~-的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CO释放能力ONOO~-探针的设计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合成路线及合成表征 |
5.3 荧光团与探针的荧光性质测定 |
5.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
5.3.2 探针FB-PN-3的选择性 |
5.3.3 探针FB-PN-3对pH的稳定性 |
5.3.4 探针FB-PN-3的光稳定 |
5.3.5 探针FB-PN-3的光解过程及一氧化碳释放检测 |
5.3.6 计算检出限 |
5.3.7 细胞培养 |
5.3.8 细胞毒性测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荧光团FB-3、探针FB-PN-3的光学性质 |
5.4.2 探针FB-PN-3对ONOO~-响应机理研究 |
5.4.3 探针FB-PN-3与ONOO~-的滴定实验研究 |
5.4.4 探针FB-PN-3的选择性 |
5.4.5 探针FB-PN-3的p H稳定性 |
5.4.6 探针FB-PN-3与ONOO~-的动力学研究 |
5.4.7 探针FB-PN-3与ONOO~-的响应后的光解过程 |
5.4.8 探针FB-PN-3的细胞毒性 |
5.4.9 活细胞中外源性ONOO~-的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相关化合物的表征图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磷酸铜纳米酶的原位PEG化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癌症治疗 |
1.1.1 光热治疗 |
1.1.2 氧化应激治疗 |
1.1.3 其它治疗方式 |
1.1.4 联合治疗 |
1.2 纳米酶 |
1.2.1 纳米酶的发展 |
1.2.2 纳米酶的分类 |
1.3 铜基纳米材料 |
1.3.1 铜基纳米材料的性质 |
1.3.2 铜基纳米材料的现状及应用 |
1.4 酶促聚合 |
1.4.1 酶促聚合历史 |
1.4.2 酶促聚合机理 |
1.4.3 酶促聚合现状及应用 |
1.5 纳米酶的表面修饰 |
1.5.1 表面修饰的现状 |
1.5.2 表面修饰的影响 |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Cu_3(PO_4)_2 纳米酶的制备 |
2.3 Cu_3(PO_4)_2@PEGDA纳米酶的制备 |
2.4 材料的形貌、结构、物质组成与性能分析 |
2.4.1 形貌、结构与粒径分析 |
2.4.2 物相与组成分析 |
2.4.3 化学结构分析 |
2.4.4 水合半径与Zeta电位测试 |
2.5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探究 |
2.5.1 溶液的配制 |
2.5.2 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探究 |
2.5.3 Cu_3(PO_4)_2检测磷酸基团(Pi) |
2.5.4 酶促反应动力学测定 |
2.6 Cu_3(PO_4)_2过氧化氢模拟酶性质探究 |
2.7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谷胱甘肽氧化酶性质探究 |
2.8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光热性质探究 |
2.9 体外细胞实验 |
2.9.1 仪器消毒及培养液配制 |
2.9.2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细胞毒性测试 |
2.9.3 Cu_3(PO_4)_2/Cu_3(PO_4)_2@PEGDA降解实验 |
2.9.4 体外Cu_3(PO_4)_2@PEGDA介导氧化应激-光热联合治疗 |
2.9.5 细胞死亡机理分析 |
2.10 动物实验 |
2.10.1 生物相容性评价 |
2.10.2 Cu_3(PO_4)_2@PEGDA纳米酶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2.10.3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三章 磷酸铜纳米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Cu_3(PO_4)_2形貌、尺寸及结构分析 |
3.2.1 形貌及尺寸分析 |
3.2.2 结晶性分析 |
3.2.3 成分组成分析 |
3.3 Cu_3(PO_4)_2@PEGDA纳米酶的制备及表征 |
3.3.1 Cu_3(PO_4)_2@PEGDA制备示意图 |
3.3.2 Cu_3(PO_4)_2对PEG400DA吸附量分析 |
3.3.3 铜元素价态分析 |
3.3.4 结构分析 |
3.3.5 水合粒径和电负性分析 |
3.3.6 化学结构分析 |
3.4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材料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 |
3.4.1 TMB显色机理 |
3.4.2 Cu_3(PO_4)_2过氧化物酶模拟性质 |
3.4.3 Cu3(PO4)2 酶促反应动力学 |
3.4.4 Cu_3(PO_4)_2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磷酸基团 |
3.4.5 Cu_3(PO_4)_2@PEGDA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 |
3.5 Cu_3(PO_4)_2过氧化氢模拟酶性质 |
3.6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质 |
3.6.1 光热升温曲线和光热转换效率计算 |
3.6.2 光热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 |
3.7 Cu_3(PO_4)_2及Cu_3(PO_4)_2@PEGDA对谷胱甘肽的消耗 |
3.7.1 DTNB检测GSH机理 |
3.7.2 Cu_3(PO_4)_2对GSH的消耗 |
3.7.3 Cu_3(PO_4)_2@PEGDA对 GSH的消耗 |
3.7.4 GSH增强Cu_3(PO_4)_2@PEGDA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_3(PO_4)_2@PEGDA介导肿瘤氧化应激-光热联合治疗 |
4.1 引言 |
4.2 细胞毒性评价 |
4.3 Cu_3(PO_4)_2和Cu_3(PO_4)_2@PEGDA的降解性能 |
4.4 双氧水和激光照射的安全剂量 |
4.5 Cu_3(PO_4)_2@PEGDA介导体外氧化应激-光热联合治疗 |
4.5.1 治疗示意图 |
4.5.2 氧化应激-光热联合治疗 |
4.6 死亡机理分析 |
4.7 生物相容性评价 |
4.7.1 溶血实验 |
4.7.2 血液学分析 |
4.8 Cu_3(PO_4)_2@PEGDA介导体内氧化应激-光热联合治疗 |
4.8.1 体重和肿瘤生长曲线 |
4.8.2 肿瘤组织病理学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研究进一步开展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3)靶向线粒体的蛋白质无载体递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主要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质药物的细胞递送 |
1.1.1 蛋白质作为治疗药物面临的问题 |
1.1.2 载体依赖的蛋白质细胞递送 |
1.1.3 蛋白质的无载体细胞递送 |
1.2 线粒体 |
1.2.1 线粒体功能 |
1.2.2 ROS的产生及生理作用 |
1.2.3 抗氧化酶 |
1.2.4 线粒体相关病症 |
1.3 靶向线粒体的蛋白质递送 |
1.3.1 靶向线粒体的小分子 |
1.3.2 靶向线粒体的蛋白质递送 |
1.4 蛋白质修饰 |
1.4.1 N末端特异性修饰 |
1.4.2 可断裂修饰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仪器与溶液配制 |
2.2.2 合成路线 |
2.2.3 蛋白质修饰路线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末端RhB特异性修饰蛋白质的表征 |
2.3.2 香豆素光笼修饰蛋白质的表征 |
2.3.3 香豆素光笼修饰抗氧化酶的表征 |
2.3.4 香豆素光笼-RhB修饰蛋白质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修饰蛋白质的无载体细胞递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仪器与溶液配制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hB特异性修饰蛋白质的细胞无载体递送 |
3.3.2 RhB特异性修饰蛋白质的细胞分布及跨膜途径 |
3.3.3 香豆素光笼修饰蛋白质的细胞无载体递送 |
3.3.4 香豆素光笼修饰蛋白质的细胞分布及跨膜途径 |
3.3.5 香豆素光笼-RhB修饰蛋白质的无载体细胞递送及跨膜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修饰抗氧化酶的体内分布及抗肿瘤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的溶血活性 |
4.3.2 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的生理毒性 |
4.3.3 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的体内分布 |
4.3.4 RhB特异性修饰抗氧化酶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修饰抗氧化酶对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修饰过氧化氢酶对癌细胞ATP含量的影响 |
5.3.2 修饰过氧化氢酶对癌细胞辅酶I的影响 |
5.3.3 修饰过氧化氢酶对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5.3.4 修饰过氧化氢酶对癌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外流的影响 |
5.3.5 修饰过氧化氢酶对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修饰抗氧化酶保护正常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正常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6.3.2 修饰过氧化氢酶保护正常细胞DNA免受氧化损伤 |
6.3.3 修饰过氧化氢酶保护正常细胞线粒体免受氧化损伤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相关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传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基于AuNPs和 N,S-CDs之间的内滤效应用于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检测的超灵敏“off-on-off”型荧光传感器 |
引言 |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1.2 主要溶液配制 |
1.2 实验部分 |
1.2.1 N,S-CDs的制备 |
1.2.2 AuNPs的制备 |
1.2.3 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的检测方法 |
1.2.4 尿液中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的检测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碳量子点表征 |
1.3.2 AuNPs表征 |
1.3.3 鱼精蛋白和胰蛋白酶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1.3.4 猝灭机制考察 |
1.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1.3.6 鱼精蛋白检测 |
1.3.7 胰蛋白酶检测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磷共掺杂碳点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CDs的制备 |
2.2.2 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2.2.3 N,P-CDs的表征 |
2.2.4 细胞毒性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Ds荧光性能的比较 |
2.3.2 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2.3.3 N,P-CDs的形貌表征 |
2.3.4 N,P-CDs的结构表征 |
2.3.5 N,P-CDs光学性质的研究 |
2.3.6 N,P-CDs的稳定性考察 |
2.3.7 N,P-CDs体外安全性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N,P-CDs和 MnO_2纳米片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用于监视生物催化转化 |
引言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主要溶液配制 |
3.2 实验部分 |
3.2.1 Mn _2纳米片的制备 |
3.2.2 N,P-CDs-MnO_2复合物的建立 |
3.2.3 H_2O_2的荧光测定 |
3.2.4 葡萄糖、肌氨酸和黄嘌呤的测定 |
3.2.5 乳糖的测定 |
3.2.6 “AND”逻辑门的构建 |
3.2.7 “OR”逻辑门的构建 |
3.2.8 实际样品分析 |
3.2.9 细胞成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
3.3.2 可行性研究 |
3.3.3 猝灭机制研究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5 H_2O_2的测定 |
3.3.6 葡萄糖、肌氨酸、黄嘌呤和乳糖的测定 |
3.3.7 构建“AND”逻辑门 |
3.3.8 构建“OR”逻辑门 |
3.3.9 实际样品分析 |
3.3.10 细胞成像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MOFs衍生的双金属纳米酶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符号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酶概述 |
1.2 基于MOFs的纳米酶 |
1.2.1 MOFs概述 |
1.2.2 MOFs纳米酶 |
1.2.3 天然酶包覆的MOFs复合物纳米酶 |
1.2.4 MOFs衍生物纳米酶 |
1.3 MOFs纳米酶性能改善策略 |
1.3.1 调控尺寸或形貌 |
1.3.2 表面修饰 |
1.3.3 金属掺杂 |
1.3.4 配体调节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依据与目的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快速合成超薄NiFe MOF纳米酶用于比色传感硫离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微波辅助法合成NiFe MOF |
2.2.4 NiFe MOF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探究 |
2.2.5 动力学分析 |
2.2.6 硫离子的测定 |
2.2.7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NiFe MOF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研究 |
2.3.3 催化动力学研究 |
2.3.4 催化机理和DFT研究 |
2.3.5 硫离子的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功能CoPTA/Fc高效过氧化物模拟酶用于肌氨酸测定及染料降解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合成CoPTA/Fc-9 材料 |
3.2.4 纳米酶活性探究 |
3.2.5 催化动力学研究 |
3.2.6 比色法测定肌氨酸 |
3.2.7 CoPTA/Fc-9 活化PMS降解染料污染物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CoPTA/Fc-9 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研究 |
3.3.3 稳态动力学及催化机理研究 |
3.3.4 过氧化氢的响应及肌氨酸的检测 |
3.3.5 测定血清中肌氨酸含量 |
3.3.6 CoPTA/Fc-9 催化降解染料污染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Mn-BTC衍生的钴锰氧化物纳米酶用于比色传感ACP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合成Co/Mn-BTC前体 |
4.2.4 合成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 |
4.2.5 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测定 |
4.2.6 比色法测定ACP |
4.2.7 测定人血清样品中的ACP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Co/Mn氧化物杂交体的类氧化酶活性及其催化机理探究 |
4.3.3 CMO-0.33 的稳态动力学研究 |
4.3.4 TMB-CMO-0.33 体系对抗坏血酸的响应 |
4.3.5 比色法分析ACP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oMo和 CoW混合金属氧化物纳米酶用于AChE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2.3 中空Co_3O_4/MO_3(M= Mo,W)纳米笼的合成 |
5.2.4 Co_3O_4/MO_3(M= Mo,W)的类酶活性探究 |
5.2.5 催化动力学研究 |
5.2.6 AChE及其抑制剂的比色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表征 |
5.3.2 复合材料的类酶特性研究 |
5.3.3 Co_3O_4/MoO_3过氧化物模拟酶的稳态动力学研究 |
5.3.4 基于Co_3O_4/MoO_3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法测定AChE |
5.3.5 比色法测定ACP抑制剂及实际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荧光金银钠米簇制备及其在食品和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荧光光谱法 |
1.2 金属纳米簇 |
1.2.1 金属纳米簇简介 |
1.2.2 金属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
1.2.2.1 单层保护法 |
1.2.2.2 模板法 |
1.2.2.3 刻蚀法 |
1.2.2.4 其它新颖的方法 |
1.2.3 金属纳米簇的应用 |
1.2.3.1 催化 |
1.2.3.2 生物成像 |
1.2.3.3 化学传感 |
1.3 本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意义 |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SS-DPA-AgNCs合成及其用于5 种食品添加剂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PSS-DPA-AgNCs的合成 |
2.2.2.2 PSS-DPA-AgNCs的表征 |
2.2.2.3 PSS-DPA-AgNCs检测AFC和ILH |
2.2.2.4 PSS-DPA-AgNCs和DPA-AgNCs的量子产率的计算 |
2.2.2.5 实际样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S-DPA-AgNCs的合成条件优化 |
2.3.1.1 聚电解质类型的影响 |
2.3.1.2 供能方式的影响 |
2.3.1.3 其它合成条件优化 |
2.3.1.4 PSS-DPA-AgNCs浓度的探讨 |
2.3.2 PSS-DPA-AgNCs稳定性研究 |
2.3.2.1 pH影响 |
2.3.2.2 储存时间影响 |
2.3.2.3 温度影响 |
2.3.2.4 溶剂效应 |
2.3.3 表征及光学性能 |
2.3.3.1 DLS分析 |
2.3.3.2 TEM分析 |
2.3.3.3 FT-IR分析 |
2.3.3.4 XPS分析 |
2.3.3.5 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 |
2.3.4 PSS-DPA-AgNCs的荧光增强及荧光猝灭机理分析 |
2.3.4.1 PSS-DPA-AgNCs荧光增强机理 |
2.3.4.2 PSS-DPA-AgNCs-ILH/AFC的荧光猝灭机理 |
2.3.4.3 PSS-DPA-AgNCs-2-M-3-B/3-M-2-B/SiO_3~(2-)的荧光猝灭机理 |
2.3.5 温度传感 |
2.3.6 建立检测ILH/AFC的新方法 |
2.3.6.1 乳酸亚铁预氧化 |
2.3.6.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6.3 标准曲线绘制及检测方法比较 |
2.3.6.4 选择性探究 |
2.3.6.5 干扰实验 |
2.3.6.6 方法验证 |
2.3.6.7 实际样分析 |
2.3.7 建立检测2-M-3-B/3-M-2-B/SiO_3~(2-)的新方法 |
2.3.7.1 检测条件优化 |
2.3.7.2 标准曲线建立及检测方法比较 |
2.3.7.3 选择性探究 |
2.3.7.4 干扰实验 |
2.3.7.5 方法验证 |
2.3.7.6 实际样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MnO_2-Au/AgNCs-VB1比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用于原花青素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Au/AgNCs的合成 |
3.2.2.2 超薄2D MnO_2纳米片的制备 |
3.2.2.3 Au/AgNCs的表征 |
3.2.2.4 比率探针检测PAs |
3.2.2.5 实际样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AgNCs合成条件的优化 |
3.3.1.1 掺Ag的影响 |
3.3.1.2 供能方式的影响 |
3.3.1.3 其它合成条件的优化 |
3.3.1.4 Au/AgNCs浓度的探讨 |
3.3.2 Au/AgNCs稳定性研究 |
3.3.2.1 pH影响 |
3.3.2.2 盐的稳定性 |
3.3.2.3 抗氧化性 |
3.3.2.4 储存时间影响 |
3.3.3 表征及光学性能 |
3.3.3.1 TEM分析 |
3.3.3.2 FT-IR分析 |
3.3.3.3 XPS分析 |
3.3.3.4 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 |
3.3.4 Au/AgNCs的荧光增强及比率荧光探针构建机理分析 |
3.3.4.1 Au/AgNCs荧光增强机理 |
3.3.4.2 比率荧光探针检测PAs机理 |
3.3.4.3 Au/AgNCs-MnO_2的荧光猝灭机理 |
3.3.5 温度传感 |
3.3.6 PAs的比率荧光测定 |
3.3.6.1 检测条件的优化 |
3.3.6.2 比率荧光探针及Au/AgNCs分别检测PAs的标准曲线 |
3.3.6.3 选择性探究 |
3.3.6.4 干扰实验 |
3.3.6.5 方法验证 |
3.3.6.6 实际样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TSA/BSA-Au/AgNCs合成及其用于VB12和CCH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TSA/BSA-Au/AgNCs的合成 |
4.2.2.2 TSA/BSA-Au/AgNCs的表征 |
4.2.2.3 VB12和CCH的荧光测定 |
4.2.2.4 实际样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SA/BSA-Au/AgNCs合成条件的优化 |
4.3.1.1 掺Ag的影响 |
4.3.1.2 不同类型的芳香硫醇的影响 |
4.3.1.3 其它合成条件的优化 |
4.3.1.4 TSA/BSA-Au/AgNCs浓度的探讨 |
4.3.2 TSA/BSA-Au/AgNCs稳定性研究 |
4.3.2.1 pH影响 |
4.3.2.2 储存时间影响 |
4.3.2.3 盐的稳定性 |
4.3.2.4 抗氧化性 |
4.3.3 表征及光学性能 |
4.3.3.1 TEM分析 |
4.3.3.2 FT-IR分析 |
4.3.3.3 XPS分析 |
4.3.3.4 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 |
4.3.4 TSA/BSA-Au/AgNCs的荧光增强及荧光猝灭机理分析 |
4.3.4.1 TSA/BSA-Au/AgNCs荧光增强机理 |
4.3.4.2 TSA/BSA-Au/AgNCs-VB12/CCH的荧光猝灭机理 |
4.3.5 温度传感 |
4.3.6 VB12 和CCH的荧光测定 |
4.3.6.1 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6.2 标准曲线建立及检测方法比较 |
4.3.6.3 选择性探究 |
4.3.6.4 干扰实验 |
4.3.6.5 方法验证 |
4.3.6.6 实际样分析 |
4.4 结论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合成及荧光成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荧光探针技术的概述 |
1.2.1 荧光探针技术 |
1.2.2 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设计要求 |
1.3 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研究进展 |
1.3.1 活性氧传感分子 |
1.3.2 活性硫传感分子 |
1.3.3 活性羰基化合物传感分子 |
1.3.4 酶传感分子 |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光谱性质测定方法 |
2.3.1 被检测物的溶液配制方法 |
2.3.2 选择性和竞争性试验 |
2.3.3 连续滴定试验及检测限计算 |
2.3.4 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2.3.5 pH和时间依赖性试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2.4 细胞试验 |
2.4.1 细胞毒性试验 |
2.4.2 传感分子对细胞内目标物的荧光成像检测 |
2.4.3 细胞染色和细胞共器定位试验 |
第3章 细胞自噬过程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3.1 引言 |
3.2 溶酶体靶向深红荧光染料的合成及特性 |
3.2.1 染料R1和R2的合成与表征 |
3.2.2 染料R1和R2的光谱性质 |
3.2.3 染料R2对自噬过程荧光标记成像研究 |
3.3 线粒体靶向H_2O_2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3.3.1 染料SeCy和传感分子SeCy-H的合成与表征 |
3.3.2 染料SeCy的光谱性质及成像 |
3.3.3 传感分子SeCy-H的识别及成像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细胞器靶向半胱氨酸和硫化氢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4.1 引言 |
4.2 新型染料及其衍生传感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4.2.1 染料SHCy和传感分子SHCy-C的合成与表征 |
4.2.2 染料SBHCy和传感分子SBHCy-C的合成与表征 |
4.2.3 传感分子SBHCy-H的合成与表征 |
4.3 染料SHCy和SBHCy的光谱性质及成像 |
4.4 传感分子SHCy-C和SBHCy-C的识别及成像 |
4.4.1 传感分子SHCy-C的识别特性 |
4.4.2 传感分子SBHCy-C的识别特性 |
4.4.3 传感分子SHCy-C和SBHCy-C的成像特性 |
4.5 传感分子SBHCy-H的识别及成像 |
4.5.1 传感分子SBHCy-H的识别特性 |
4.5.2 传感分子SBHCy-H的成像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选择性检测甲醛的传感分子合成及特性 |
5.1 引言 |
5.2 系列传感分子Np的合成及表征 |
5.3 系列传感分子Np的识别及成像 |
5.3.1 传感分子Np-a1和Np-a2的识别特性 |
5.3.2 传感分子Np-b和Np-c的识别特性 |
5.3.3 系列传感分子Np的成像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溶酶体靶向酸性磷酸酶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6.1 引言 |
6.2 传感分子SHCy-P的合成及表征 |
6.3 传感分子SHCy-P的识别及成像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有机小分子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荧光探针简介 |
1.1.1 荧光探针的历史 |
1.1.2 荧光探针的结构 |
1.1.3 荧光探针的分类 |
1.1.4 荧光探针的性质 |
1.1.5 荧光探针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
1.2 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 |
1.2.1 反应机制 |
1.2.1.1 配位反应 |
1.2.1.2 氧化还原反应 |
1.2.1.3 共价键断裂或形成反应 |
1.2.1.4 聚集和沉淀反应 |
1.2.2 识别机理 |
1.2.2.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
1.2.2.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
1.2.2.3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 |
1.2.2.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1.2.2.5 聚集诱导发光(AIE) |
1.2.2.6 其它识别机理 |
1.3 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3.1 铁离子荧光探针 |
1.3.2 氟离子荧光探针 |
1.3.3 谷胱甘肽荧光探针 |
1.3.4 过氧化氢荧光探针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罗丹明6G衍生物的反应型Fe~(3+)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探针R6GES的合成 |
2.2.2.1 化合物1 和化合物2 的合成 |
2.2.2.2 化合物R6GES的合成 |
2.2.3 光谱实验 |
2.2.4 理论计算 |
2.2.5 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培养和成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荧光和吸收光谱 |
2.3.2 Fe~(3+)的测定 |
2.3.3 R6GES对 Fe~(3+)的传感机理 |
2.3.4 理论计算研究 |
2.3.5 活体细胞荧光成像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荧光素-香豆素的反应型F-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探针Flu-Si的合成 |
3.2.2.1 化合物Fluorescein-CHO的合成 |
3.2.2.2 化合物Fluorescein-coumarin的合成 |
3.2.2.3 化合物Flu-Si的合成 |
3.2.3 光谱实验 |
3.2.4 理论计算 |
3.2.5 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和斑马鱼培养及成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lu-Si的设计合成 |
3.3.2 Flu-Si与 F-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3.3.3 Flu-Si的选择性 |
3.3.4 理论计算研究 |
3.3.5 生物成像应用 |
3.4 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喹啉类半菁衍生物的反应型谷胱甘肽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探针R6GES的合成 |
4.2.2.1 化合物3 的合成 |
4.2.2.2 化合物EQR的合成 |
4.2.2.3 化合物EQR-S的合成 |
4.2.3 光谱实验 |
4.2.4 理论计算 |
4.2.5 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和斑马鱼培养及成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QR-S的设计合成 |
4.3.2 理论计算研究 |
4.3.3 EQR-S的选择性 |
4.3.4 GSH的测定 |
4.3.5 生物成像应用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尼罗红衍生物的反应型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探针R6GES的合成 |
5.2.2.1 化合物NRO的合成 |
5.2.2.2 化合物NRBE的合成 |
5.2.3 光谱实验 |
5.2.4 理论计算 |
5.2.5 细胞毒性试验 |
5.2.6 细胞成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RBE与 H_2O_2 的识别机理 |
5.3.2 NRBE的选择性 |
5.3.3 H_2O_2 的测定 |
5.3.4 生物成像应用 |
5.4 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蕨麻黄酮对镉氧化毒性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OP发病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
2.氧化应激介导OP的机制 |
3.Cd毒性与氧化应激 |
4.中医学对OP病因病机的认识与防治 |
5.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
6.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
7.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8.技术路线 |
实验一 微波辅助乙醇提取PAF工艺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芦丁标准曲线 |
2.2 定性结果分析 |
2.3 实验方法评估 |
2.4 LC-MS检测PAF结果 |
2.5 PAF提取单因素结果分析 |
2.6 正交试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Cd的氧化毒性与OP动物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动物实验 |
1.4 统计分析 |
2.实验结果 |
2.1 Cd染毒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 |
2.2 Cd染毒致小鼠OP模型的建立 |
3.小结 |
实验三 PAF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细胞内药效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法 |
1.3 PAF细胞内药效实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PAF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 |
2.2 PAF细胞内药效实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四 PAF干预对Cd诱导MC3T3-E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 |
2.2 PAF干预Cd诱导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2.4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Ca~(2+)]i的影响 |
2.5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MMP的影响 |
2.6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FoxO/Wnt信号通路影响 |
3 小结 |
实验五 PAF对Cd染毒小鼠骨质疏松的保护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观察 |
2.2 PAF干预对Cd染毒小鼠骨密度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
2.3 PAF干预对Cd染毒小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
2.4 PAF干预对Cd染毒小鼠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
2.5 PAF干预对Cd诱导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小结 |
讨论 |
1.关于PAF提取方法与最佳提取条件 |
2.关于PAF抗氧化药效及其作用机制 |
3.关于Cd的氧化毒性与OP动物模型的建立 |
4 关于Cd的氧化毒性及其致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
5.PAF干预Cd致骨质疏松的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超声类芬顿体系的构建及催化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超声技术 |
1.2.1 超声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超声技术的反应机理 |
1.2.3 超声技术用于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1.2.4 超声技术的改进措施 |
1.3 超声芬顿技术 |
1.3.1 均相超声芬顿技术 |
1.3.2 非均相超声芬顿技术 |
1.4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其他实验材料 |
2.1.4 目标有机污染物的选择及配水方案 |
2.1.5 超声辅助泡沫金属催化降解有机物体系的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催化剂的合成 |
2.2.2 催化剂性能测试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反应体系中H_2O_2浓度测定 |
2.3.2 反应体系中Fe~(2+)、Fe~(3+)浓度的测定 |
2.3.3 反应体系中·OH的测定 |
2.3.4 紫外-可见吸光度的检测 |
2.3.5 三维荧光光谱检测 |
2.3.6 RhB去除率的测定 |
2.3.7 RhB降解产物的测定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4.1 SEM表征 |
2.4.2 EDS表征 |
2.4.3 XRD表征 |
2.4.4 XPS表征 |
2.4.5 UV-vis DRS表征 |
2.4.6 TGA热重分析 |
第3章 超声/泡沫铁/H_2O_2氧化体系协同效应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非均相超声芬顿体系去除水中罗丹明B的协同效应 |
3.3 超声参数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3.1 超声发生器的类型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3.2 超声辐射模式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3.3 超声功率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4 反应水体初始条件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4.1 不同初始pH值下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4.2 不同初始温度下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4.3 不同H_2O_2投加量下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5 氧化剂因素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5.1 不同有机配合物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5.2 不同无机配合物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6 催化剂因素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6.1 泡沫金属的种类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6.2 泡沫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 |
3.7 去除机制的研究 |
3.7.1 体系中Fe~(2+)溶出 |
3.7.2 体系中H_2O_2浓度的变化 |
3.7.3 不同自由基捕获剂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7.4 罗丹明B的降解产物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沫铁镍催化剂的合成及超声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罗丹明B |
4.1 引言 |
4.2 泡沫铁镍催化剂的表征 |
4.2.1 样品SEM-EDS分析 |
4.2.2 样品XRD分析 |
4.2.3 样品XPS分析 |
4.3 超声/泡沫铁镍/H_2O_2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4.3.1 不同体系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4.3.2 超声/泡沫铁镍/H_2O_2协同氧化动力学研究 |
4.3.3 初始pH对罗丹明B去除表观速率常数的作用 |
4.4 超声/泡沫铁镍/H_2O_2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机制 |
4.4.1 Fe~(2+)浓度的变化 |
4.4.2 H_2O_2浓度的变化 |
4.4.3 自由基捕获剂对罗丹明B的去除机制的研究 |
4.4.4 反应液紫外光谱扫描结果 |
4.5 泡沫铁镍催化剂评价 |
4.5.1 催化剂的稳定性 |
4.5.2 催化剂对环境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泡沫铁镍负载TiO_2催化剂的合成及超声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罗丹明B |
5.1 引言 |
5.2 TiO_(2-)泡沫铁镍催化剂的表征 |
5.2.1 样品SEM-EDS分析 |
5.2.2 样品XRD分析 |
5.2.3 样品XPS分析 |
5.2.4 样品UV-vis DRS分析 |
5.3 超声/TiO_(2-)泡沫铁镍/H_2O_2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5.3.1 不同载体负载的TiO_2催化剂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研究 |
5.3.2 不同体系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5.3.3 超声/TiO_(2-)泡沫铁镍/H_2O_2协同氧化动力学研究 |
5.3.4 初始pH对罗丹明B去除表观速率常数的作用 |
5.4 超声/TiO_(2-)泡沫铁镍/H_2O_2 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机制 |
5.4.1 Fe~(2+)浓度的变化 |
5.4.2 H_2O_2浓度的变化 |
5.4.3 自由基捕获剂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的作用 |
5.4.4 ESR捕获·OH分析 |
5.4.5 荧光光谱法检测·OH |
5.4.6 反应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 |
5.5 TiO_(2-)泡沫铁镍催化剂评价 |
5.5.1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
5.5.2 催化剂的TG-DSC分析 |
5.6 三种体系对不同污染物的处理效能 |
5.6.1 三种体系对各类单一染料的处理效能 |
5.6.2 三种体系处理混合染料配水的比较研究 |
5.6.3 三种体系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罗丹明6G-Co~(2+)-H_2O_2体系荧光法测定常见蔬菜的抗氧化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应型荧光探针用于ONOO-相关疾病的生物成像研究[D]. 王钊. 湖北大学, 2021
- [2]磷酸铜纳米酶的原位PEG化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聂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3]靶向线粒体的蛋白质无载体递送及应用[D]. 石家愿.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传感应用研究[D]. 鲍巧臻.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MOFs衍生的双金属纳米酶及其分析应用[D]. 张小丹. 西南大学, 2021(01)
- [6]荧光金银钠米簇制备及其在食品和药品检测中的应用[D]. 胡月.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7]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合成及荧光成像特性研究[D]. 蔡松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有机小分子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成像研究[D]. 焦珊. 吉林大学, 2020(08)
- [9]蕨麻黄酮对镉氧化毒性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迪. 兰州大学, 2020(01)
- [10]超声类芬顿体系的构建及催化效能研究[D]. 李光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荧光探针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 荧光材料论文; 罗丹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