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缓凝事故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富森[1](2020)在《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21世纪议程》方案里已经明确将回收废弃橡胶列入,将其筹划至可持续经济发展领域。橡胶颗粒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有更好的延性、抗渗性和抗裂性等优点。基于此,研究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大的环保意义和科学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系统的研究了橡胶不同体积取代率和不同粒径对基准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力学性能影响,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细骨料率为0%、5%、10%、15%和20%,粒径分别是粉末状(0.18mm~0.25mm)和颗粒状(0.55mm~0.85mm和2mm~4mm)三种粒径橡胶;为了提升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性能,在橡胶颗粒混凝土中分别加入等体积取代水泥质量0.05%、0.1%、0.15%和0.2%的外掺缓凝剂作为强度补偿的方法,研究不同掺量缓凝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影响;为研究橡胶颗粒混凝土抗裂性能,采用外方内圆偏心约束法研究外掺缓凝剂对橡胶颗粒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比普通混凝土、橡胶颗粒混凝土、掺缓凝剂混凝土和同时掺入橡胶颗粒与缓凝剂混凝土开裂情况;并研究其四种配比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如下:随着橡胶颗粒的粒径增大和掺量增多,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小;混凝土中掺入橡胶颗粒尺寸越小,掺量越多,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越显着;当粒径相同时,随着橡胶颗粒掺入的增加,抗折强度随之降低;当掺量相同时,粒径越大抗折强度越低。橡胶颗粒混凝土改性试验得出:外掺入缓凝剂后试块的力学性质呈现出随着缓凝剂掺量的增多,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掺量为0.1%时,橡胶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6%和5%,且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延长最为明显,即从力学角度得出此缓凝剂最佳掺量为0.1%;缓凝剂的掺加减小了混凝土的压折比,混凝土强度因橡胶颗粒的加入降低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在橡胶缓凝混凝土抗开裂试验中得出,混凝土中分别加入橡胶颗粒和缓凝剂能明显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其中同时掺入一定量的橡胶颗粒和缓凝剂效果最佳,优于单独加入橡胶颗粒混凝土、缓凝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
李昂,马贵红,王威[2](2020)在《全套管咬合桩施工的质量问题处理及预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全套管咬合桩的应用越来越多,虽然全套管咬合桩的施工快速,施工安全,并且环保,但是咬合桩的施工过程需要对拔管工序进行严格把控,防止出现工程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从全套管咬合桩施工工艺入手,着重分析咬合桩的工程要点以及常见的事故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及解决方案,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郭小雨[3](2020)在《改性矿渣水泥在免烧渣土砖与磷石膏砖中的胶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渣土和磷石膏是目前我国城市及其工业发展中所产生的两类最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若不对其加以妥善处置,其大量堆积不仅会侵占土地,危害环境,并且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将其发展为绿色建材,将是对其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矿渣微粉、粉煤灰等具有潜在水化活性的固废作为渣土和磷石膏颗粒高效胶结用胶凝材料的主要原料,用PO 52.5(42.5)水泥作为其碱性激发剂,制备出改性矿渣水泥和磷石膏专用胶凝材料,并通过高压压缩成型的方法,将其分别与渣土与磷石膏进行配料,然后成型为免烧渣土砖与磷石膏砖试样。研究中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对改性矿渣水泥、免烧渣土砖和免烧磷石膏砖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原料配合比等参数变化对上述试样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以矿渣微粉、PO5 2.5水泥和石膏为原料制备出了改性矿渣水泥试样。在改性矿渣水泥试样的制备与表征中发现,其砂浆试样的各龄期抗压、抗折强度、软化系数随着PO 52.5水泥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PO 52.5水泥掺量为24%时达到最大值,其28 d抗压、抗折强度、软化系数分别为42.4 MPa、10.1 MPa、和0.93。改性矿渣水泥净浆试样的初凝时间及p H值也分别随着PO 52.5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水泥掺量为28%时,其初凝时间和28d的p H值分别为232 min和13.11。其次,在用改性矿渣水泥的免烧渣土砖的制备与表征中发现,当成型压力相同时(10MPa),试样的抗压强度、软化系数随着胶凝材料与渣土的质量比(胶土比)的降低而降低。其中胶土比为1:4试样的28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为15.8 MPa和0.80,满足JC/T 422-2007《非烧结垃圾尾矿砖》中的相关标准要求。另外,胶土比为1:4、1:6和1:8试样经过15次干湿循环后的抗压强度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一定的提升。最后,用粉煤灰-矿渣-PO 42.5水泥配料的胶凝材料的免烧磷石膏砖制备与表征中发现,当成型压力(10MPa)相同时,免烧磷石膏砖试样的抗压强度与软化系数随着胶凝材料与磷石膏质量比(胶磷比)的增大而增大,胶磷比为1:1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为26.5 MPa和0.9,并具有较好的抗干湿循环与抗冻融循环性能。当胶磷比一定时,免烧磷石膏砖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胶磷比为1:1时,成型压力为10 MPa的试样相对于5 MPa的试样,其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48.6%;成型压力大于10 MPa后,试样的抗压强度随其增加而增加的幅度趋缓,当成型压力从15 MPa提升至20 MPa时,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仅增加10.6%。
姚时[4](2020)在《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的转变,如何提升改造老城区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因为当前老城区建筑密集,基础设施陈旧,地下空间开发缺失,导致居民生活智能化程度低,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老城区改造项目一般位于市区繁华地段,项目施工场地狭小,土地资源有限;周边环境复杂,不适宜深基坑大开挖;环保要求高,施工噪音控制严,防尘治理要求高,现场禁止泥浆污染;项目建设中要考虑现场施工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如何改造更适宜的问题又摆在人们的面前。本文以象南邻里中心改造项目为背景,通过现场施工实践、工程实测、并结合设计计算、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式,研究解决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的应用关键技术问题,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总结分析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混凝土桩墙的施工工艺及特点,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长螺旋压灌咬合桩施工期间桩身垂直度控制技术,完善了素桩超缓凝混凝土缓凝时间控制问题,并通过现场检测结果分析,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保证了钻孔咬合桩施工顺利完成。(2)探讨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逆作法地下室工程中作为立柱桩及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艺,研究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柱与地下室结构梁板节点构造、与立柱桩连接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定位及垂直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控制方法,并通过现场检测结果说明该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应用推广提供依据。(3)探讨了长螺旋压灌咬合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永久性结构使用时,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墙与地下室结构各节点构造设计,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4)探讨了荤素桩桩间咬合量设计计算方法,经过检验,确定了其适用性,确保了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的质量。(5)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墙作为地下室外墙永久性结构使用时,采用刚度等效的计算方式将咬合桩墙替换为地下连续墙时,考虑素混凝土作用,其刚度也计算在内,达到一定效果。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结果分析,说明将咬合桩采用等效刚度原理使用地下连续墙替代是可行的。
杨海林[5](2020)在《磷酸钾镁水泥用于高放废液应急固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放废液是核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排放的具有腐蚀性的强酸性废液,其中包含了乏燃料中的大部分放射性,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和生物毒性,是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中的焦点问题。目前的高放废液固化技术均以固化后的最终地质处置为目标,但高放废液在事故情景下面临重大的核泄露风险,其应急固化问题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应急固化作为一种极端情景下的技术预案,要求设备简单、工艺成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耗能低、固化迅速。磷酸镁水泥(MPC)是由氧化镁与磷酸盐之间通过酸—碱反应而快速凝结硬化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具有凝结硬化快、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可在酸性环境下使用等优点。本文研究将由磷酸二氢钾配制的磷酸钾镁水泥(MKPC)用于高放废液的应急固化。采用中心复合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应急固化的工艺可行性研究,研究表明在废液3≤pH≤7,水泥基材2≤M/P≤5范围内,MKPC可以实现模拟高放废液的快速应急固化。固化体可在10min内初凝,40min内终凝,凝结硬化时间短,3h抗压强度可以达到7MPa,28d抗压强度达到50MPa。核素Cs+和Sr2+的固化效果好,Cs+在3h的固化率就可以达到80%,Sr2+的3h固化率即可达到90%以上。pH和M/P值对初凝时间具有显着影响,可通过M/P值调控固化体的凝结硬化时间,辅助调节废液pH值控制早期水化反应速率,M/P值对固化体早期强度的形成有显着影响,随着龄期的增加体系形成的孔隙结构成为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固化体微观结构形成和核素固化效果进探究表明在室温下磷酸钾镁水泥净浆的水化反应产物主要为K型鸟粪石Mg KPO4·6H2O和Mg(H2PO4)2·4H2O两种磷酸盐,应急固化用高放废液替代MKPC水化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拌合水,水化反应中Cs、Ce等放射性元素取代K型鸟粪石中K离子的位置生成Mg Cs PO4·6H2O和Mg0.5Ce2PO4。废液pH值对固化体早期物相组成有较大影响,但对后期物相组成的影响不显着,后期pH值主要影响固化体的结晶度。M/P=3~5时,废液pH对固化体的Cs+固化率影响较小。核素包容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钾镁水泥对Cs元素具有较好的固化能力,而Sr、Ce元素对固化体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且Ce元素影响更大。Cs+的静态浸出试验表明Sr和Ce元素对Cs+的固化也存在不利影响。固化体经500℃热处理后试块表面无开裂等形貌变化,大部分固化体抗压强度均有所提高,固化体体积有小幅度收缩。为改善MKPC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并实现陶瓷化,采用偏高岭土和氧化铁对MKPC固化体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和氧化铁的掺入可以显着改善MKPC固化体的高温体积稳定性,且在试验掺量范围内,掺量越大,体积稳定性越好。改性后的固化体常温养护1h就有良好的固化效果。常温养护1h后,掺偏高岭土固化体7d的核素Cs浸出率低于10×10-5g/(cm2·d),掺氧化铁固化体7d的核素浸出率约为20×10-5g/(cm2·d)。固化体核素浸出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改性后浸出率在1000℃达到最低,而未改性固化体的浸出率在1100℃达到最低。掺入偏高岭土或氧化铁的MKPC固化体依然具有早强的特点,且28d时掺偏高岭土或氧化铁的MKPC固化体抗压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为了研究固化体的的耐辐照性能,采用蒙特卡洛软件SRIM模拟α射线和Kr+离子辐照MKPC基材,结果表明10ke V~10Me V的He2+离子Kr+离子入射时,MKPC材料的电子阻止和核阻止本领的变化趋势类似于人造岩石,但其阻止本领低于烧绿石和钙钛锆石,入射离子在MKPC中的投影射程高于烧绿石和钙钛锆石。5.0Me V的He2+离子垂直入射时在MKPC中的能量损失以入射离子的电离能损(ionization by ions)为主;1.0Me V的Kr+离子垂直入射MKPC时在MKPC中的能量损失以入射离子电离能损(ionization by ions)、反冲离子电离能损(ionization by recoils)和反冲离子声子能损(phonons by recoils)为主。5.0Me V的He2+离子垂直入射时平均每个He2+离子碰撞产生204次原子离位,其中形成201个空位,发生3次取代碰撞。1.0Me V的Kr+离子垂直入射时平均每个Kr+离子碰撞产生8431次原子离位,其中形成8302个空位,发生129次取代碰撞。1.0Me V的Kr+离子辐照时,相同条件下MKPC基材的原子平均离位(dpa)值大于钙钛锆石,但仍为同一量级,烧结后MKPC基材的dpa值有所减小。相同离子入射在烧结MKPC中造成的辐照损伤略低于原状MKPC,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表明热处理后MKPC基材的耐辐照性能略有提高。总体上MKPC基材的耐辐照性能低于人造岩石,但dpa值为同一量级,固化体在高放废液内辐照下可保持一定时间内的宏观性能稳定,满足应急固化的要求。本文研究表明,MKPC应急固化高放废液可以实现使放射性核素与其他反应物生成难溶的磷酸盐矿物,同时结合磷酸钾镁水泥水化物的物理包裹作用,实现快速固化,在事故情景下使高放废液迅速失去流动性从而避免核泄漏。MKPC用于高放废液应急固化工艺上具有可行性,固化体在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抗浸出性能、热稳定性等方面均满足应急固化的需要,通过掺加偏高岭土和氧化铁改性可以进一步改善MKPC固化体的高温体积稳定性。考虑到应急固化并非永久处置手段而只是形成中间固化体,MKPC基材的耐辐照性亦能满足应急固化的需要。
唐冬云[6](2020)在《混凝土管片开裂对使用性能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城市交通需求与基础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铁因其快速、高效、节能、准时等优势,无疑是改善城市交通的最佳利器,为促使地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地铁工程的性能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其中为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保障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管片,不仅承受各种车辆和水土压力等,同时还起到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蚀,管片一旦出现裂缝将影响到管片的使用功能和服役期限,严重时会造成地铁事故,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管片裂缝进行控制,本文基于既有地铁工程现场的管片裂缝状态,展开原因分析和使用性能影响研究,在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工程实例试验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抑制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地铁管片项目实地调研,通过试验和观察以及监测等手段,并从受荷载和混凝土材料组分两方面全面分析裂缝产生的机理,总结管片生产制作、施工拼装及后期运营等三个阶段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裂缝存在危害到管片的受力、抗渗、耐久性等使用性能,进而提出裂缝控制的必要性和抑制措施的针对性。(2)针对混凝土组分引起的裂缝,通常向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膨胀剂以抑制开裂,但现有的检测方法并未科学掌握氧化钙型膨胀剂的反应历程,为此提出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硝酸锶催化—乙二醇—乙醇—苯甲酸溶液滴定法与TG-DSC热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外加剂氧化钙型膨胀剂进行定量分析,以合理使用氧化钙类膨胀剂,进而控制混凝土裂缝。(3)鉴于管片生产制作过程中裂缝出现的原因,从混凝土管片材料组分着手抑制措施研究,由此开展混凝土内养护研究,采用硅烷偶联剂溶液改性轻集料,研究了其作为内养护介质的管片混凝土性能。通过合理控制硅烷偶联剂溶液浓度来提高内养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内养护减缩效率,同时实现调控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并以此降低收缩驱动力,并且能够使混凝土结构的自身抗力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4)在混凝土管片生产制作时,通常水灰比和坍落度较低,以便满足强度要求,但由此影响高强度混凝土的流变性,采取了掺入新型化学外加剂的措施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流变性能改善。通过天然淀粉生物发酵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新型流变改性剂——高分子量生物胶,以极低掺量掺入新拌水泥混凝土中,即可有效提升拌合物粘聚性与稳健性,并使其具备显着的剪切变稀性与触变性,从而增加抗裂性能,抑制表面干缩裂缝。(5)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外加剂,其抑制裂缝的研究对象均是在试件和试块,为研究外加剂对在混凝土管片性能影响,有必要进行实际工程试验段应用研究,通过100环管片的对比试验,对经过改善后的试验组和未添加外加剂改善的对照组进行混凝土管片的抗渗、抗拔、抗弯性能试验,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在性能上更优,同时具备应用上的可行性。(6)就混凝土管片在施工拼装和后期运营阶段出现的裂缝提出抑制措施,对混凝土管片计算模型、受力以及拼装形式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反演分析,以内收敛位移值为变量,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内收敛位移值与裂缝宽度函数,提出以内收敛位移量测值作为裂缝控制的新指标,更直观控制裂缝,同时经监测数据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为混凝土管片制造和拼装以及运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措施。与此同时,抑制裂缝的研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隧道已顺利运行并投入运营,对后期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营[7](2020)在《动水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文中提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水洗能力,对施工水域不会造成污染,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全新的、理想的、划时代的混凝土”或新一代水下工程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国防安全战略需要,深海深水区基建工程成为常态化,对水下混凝土的需求量呈幂指数增加,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剂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需求;再加上优质砂石资源匮乏,就地取材中砂石含泥量高,抗分散剂与其不适应,给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和耐久性带来系列隐患。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系列实验合成了一种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并分析了酸醚比、温度、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磷酸酯类抗泥单体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减水剂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合成减水剂的结构表征和抗粘土机理。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弥补砂石含泥量高缺陷选用硫铝酸盐水泥,根据其特点,重点开发一种有效的缓凝剂,在不降低其强度的基础上调控硫铝酸盐水泥的快凝,并解决缓凝剂、絮凝剂和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并通过分析其对水泥净浆流动性和经时损失、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水泥砂浆p H值、悬浊物含量、浊度、水陆强度比,确定缓凝剂、絮凝剂、减水剂的种类及最佳掺量。并基于因子设计法优化和预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确保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和易性和工作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以丙烯酸、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为主要反应原料,合成一种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KN-PC)。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醚比为4.2,温度为43℃,链转移剂、引发剂、丙烯酰胺、磷酸酯类抗泥单体的用量分别为0.45%、1.6%、0.7 mol、1 mol,A溶液的滴加时间为2 h。利用FTIR、XRD、有机碳吸附仪(TOC)研究了KN-PC的结构表征和抗粘土机理,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相比,合成的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对蒙脱土敏感性较低,与蒙脱土作用后的层间未出现低吸附抗泥型减水剂的特征官能团,层间距为1.50 nm,低吸附抗泥型减水剂在蒙脱土上的吸附量远小于普通减水剂(PC)的吸附量。(2)在水泥净浆试验中,KN-PC和PC的临界掺量分别为1.4%和1.6%,减水剂掺量小于临界掺量,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硫铝酸盐水泥净浆流动度增大,减水剂掺量大于临界掺量,硫铝酸盐水泥净浆流动度基本保持不变。掺加KN-PC硫铝酸盐水泥的流动度的经时损失小于PC。由对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分析得,与葡萄糖酸钠(PT)相比,ZC(自主合成)缓凝剂对硫铝酸盐水泥有较好的缓凝效果,增大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ZC缓凝剂与KN-PC复掺对硫铝酸盐水泥的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絮凝剂的加入增强硫铝酸盐水泥的抗分散性,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当减水剂为KN-PC,掺量为1.4%,絮凝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AWA),掺量为0.8%,ZC缓凝剂掺量为0.07%,硫铝酸盐水泥的抗分散性能最优。在现有絮凝剂作用机理研究基础上,并根据实验,提出抗分散剂的两种作用机理,可分为吸附-桥键-分散作用和表面活性-桥架-分散作用。(3)采用因子设计方法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冲刷性和水陆抗压强度比进行建模和计算,可减少试验组数。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预测在试验因素范围内设计的新型混合物的性能随混合成分变化的变化,该模型可作为优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测试的有效方法。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较好性能的最佳条件为KN-PC用量为1.468%,AWA用量为0.858%,W/B为0.388时。在此条件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对应的流动度为183.994 mm,抗分散性测试中悬浮物含量为113.185 mg/L,水陆强度比为77.442%。
郑月云[8](2020)在《基于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山区公路路网的逐渐完善,对山区路面抗滑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山区水泥道路进行抗滑性能研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对路面养护管理及山区道路行车安全性起着积极作用。本文以粤北地区的韶关市九峰镇至两江镇的S248线的水泥混凝土路段为研究背景,引入环境因素,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理论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于室内制备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分别对其所用原材料、制备方法及选用的抗滑性能测试设备进行简述,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为构建基于冬季条件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现场试验提供试验条件。(2)从现场试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究基于冬季环境影响下的路面抗滑性能的线性分析模型及其假设检验的角度,解决对冬季环境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指标间的关联性问题,验证了抗滑性能测试指标的线性相关性。(3)基于冬季条件下选用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不同试验对象的抗滑性能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预测功能,构建了冬季下的路面抗滑性能回归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抗滑性能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阐述了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验证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适用性,分析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试验对象的抗滑性能影响程度。(4)基于现行体系对路面抗滑性能中摆值的温度修正值的缺陷,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了适用于0℃及以下条件的线性回归模型,为冬季条件下抗滑性能中摆值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5)基于冬季条件下,构建基于双因子抗滑性能测量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摆值进行温度修正,评价不同试件及山区道路抗滑性能,获取抗滑性能最佳的路面处理工艺,为实际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道路行车安全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冬季条件下的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研究丰富了现有的抗滑性能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并为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非环境因素下的室外抗滑性能研究及室内单因素控制下的抗滑性能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推动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环境影响下的安全发展,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安全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张雨薇[9](2020)在《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开裂、保温性能好等特性。大面积推广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还能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简化施工流程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的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仍处于研究阶段,产品性能不稳定,缺乏完备的技术体系。为实现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广泛应用,本文依托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高性能磷石膏建筑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7ACA177),研究了减水剂、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基本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玻化微珠改进和优化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热工性能,制备出性能稳定的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根据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特点,设计了建筑楼地面及屋面构造,利用De ST-h建筑能耗软件对改进楼地面构造或屋面构造的住宅与传统构造的住宅进行建筑能耗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及软件模拟,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比研究了不同缓凝剂、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的影响规律。柠檬酸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的缓凝效果稳定,当石膏基胶凝材料掺入0.10%-0.15%的柠檬酸缓凝剂时缓凝效果最好,且对力学性能影响最小。萘系减水剂能有效改善石膏基胶凝材料的30 min流动度损失,当石膏基胶凝材料掺入0.3%-0.4%萘系减水剂时对30 min流动度损失改善效果最佳,且对力学性能影响最小。(2)研究了玻化微珠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力学及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玻化微珠的掺入在优化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热工性能的同时削弱了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保证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容重从2114.4 kg/m3降低到1211.2 kg/m3,导热系数从1.843 W/(m·K)降至0.4314 W/(m·K),远低于水泥砂浆导热系数0.93 W/(m·K)。综合考虑材料的热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认为胶骨比的最优选择范围为5:1-4.5:1,并确定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最终配合比。(3)利用DeST-h建筑能耗软件对改进楼地面构造或屋面构造的住宅和传统构造的住宅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对比发现: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应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住宅建筑的室内温度及建筑能耗。其中屋面传热系数由0.46W/(m2·K)降低到0.446 W/(m2·K),楼面传热系数由1.843 W/(m2·K)降低到1.706W/(m2·K),楼面及屋面构造的保温性能得到改善,改进屋面构造住宅和改进楼面构造住宅的建筑能耗均有降低。改进地面构造住宅虽然未降低建筑能耗,但是夏季室温波动程度降低了84%,冬季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2.3℃,有效改善冬季室内温度,增加人体舒适度,仍具有发展空间和研究前景。
李德鹏[10](2020)在《深基坑支护桩与咬合桩协同工作性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城市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在城市中随处能够见到深大基坑工程,这也使得大量的相关科研工作者对于深大基坑工程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在兰州地铁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咬合桩围护结构。该种新型基坑围护结构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兰州地区地质条件,同时其造价低的特点也符合兰州地区经济条件。因此,对于咬合桩围护结构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同时能够满足工程实践要求。本文根据兰州地区的地质环境对咬合桩支护体系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将支护桩与止水桩等长条件下的咬合桩结构等效为地下连续墙结构,根据支护桩受水平荷载变形理论,考虑冠梁对咬合桩结构中支护桩和止水桩的变形协调作用,推导出计算咬合桩结构位移的挠曲线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兰州市某深大基坑工程进行模拟。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计算结果与模型结果相似,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2)根据兰州地区咬合桩支护体系的典型基坑工程项目,使用岩土工程研究中常用的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将该项目的现场基坑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对监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偏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咬合桩+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适用于兰州地区;支护结构、周围土体、邻近建(构)筑能够相互影响,存在协同变形关系;咬合桩围护结构中,止水桩对整体支护结构有刚度贡献。(3)咬合桩支护体系的设计参数能够直接影响咬合桩水平位移情况,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咬合桩支护体系中结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得出:桩径或咬合量的增加都会使得桩身变形增大;锚索间距减小能够控制桩身位移,减小桩身水平位移变化;锚索预应力或冠梁刚度的增加都能够减小桩身水平位移变化;桩身水平位移与锚索角度变化关系较小。(4)咬合桩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由于桩身倾斜、孔位偏差和扩径缩径引起支护桩与止水桩咬合不良,对基坑带来影响。根据兰州某深大基坑项目,建立存在桩身偏差现象的咬合桩支护结构,通过计算结果得出:偏差量引起止水桩刚度减小,桩身位移较大于邻近桩身,将会引起渗漏甚至影响基坑稳定性。提出通过增大咬合量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二、混凝土缓凝事故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缓凝事故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橡胶颗粒混凝土坍落度及力学性能试验 |
2.1 前言 |
2.2 原材料及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标 |
2.2.2 原材料特性 |
2.2.3 集料 |
2.2.4 试验配合比 |
2.2.5 试件成型与养护 |
2.3 坍落度试验 |
2.3.1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2.4 橡胶混凝土抗压性能研究 |
2.4.1 试验方案 |
2.4.2 试验结果 |
2.4.3 早期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2.4.4 不同掺加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5 不同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5 橡胶混凝土抗折性能研究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现象 |
2.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4 橡胶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 |
2.5.5 橡胶粒径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缓凝剂对橡胶颗粒混凝土的影响 |
3.1 缓凝剂对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 |
3.1.1 试验原材料 |
3.1.2 试验配合比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不同掺量的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橡胶缓凝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 |
4.1 橡胶缓凝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试验配合比 |
4.1.3 试验方法 |
4.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橡胶缓凝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研究 |
4.2.1 试验原材料 |
4.2.2 试验配合比 |
4.2.3 试验方法 |
4.2.4 试验步骤 |
4.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全套管咬合桩施工的质量问题处理及预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全套管咬合桩施工原理及流程 |
2 全套管咬合桩施工关键要点 |
2.1 导墙施工 |
2.2 套管桩机就位 |
2.3 第一节套管安装,取土成孔 |
2.4 测量孔深 |
2.5 浇灌混凝土 |
2.6 拔管成桩 |
3 常见工程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
3.1 “管涌” |
3.2 钢筋笼下沉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
3.3 钢筋笼上浮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
3.4 钻孔遇到硬石 |
3.5 超缓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
3.6 相邻桩咬合厚度的确定 |
3.7 土壤含水量太高 |
3.8 超抓 |
3.9 事故桩处理及预防措施 |
4 总结 |
(3)改性矿渣水泥在免烧渣土砖与磷石膏砖中的胶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炉矿渣的资源化利用 |
1.2.1 高炉矿渣的活性激发 |
1.2.2 碱矿渣水泥的不足 |
1.3 生土材料研究 |
1.3.1 国内生土材料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生土材料研究现状 |
1.3.3 生土材料的优势与局限 |
1.4 磷石膏在建材资源化上应用 |
1.4.1 水泥缓凝剂 |
1.4.2 制备石膏基胶凝材料 |
1.4.3 制备磷石膏基水泥熟料 |
1.4.4 磷石膏中的重金属去害化处置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试样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2.3.2 水泥砂浆、净浆试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3.3 免烧渣土(磷石膏)砖试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3.4 试样的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分析 |
第三章 改性矿渣水泥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改性矿渣水泥配合比设计及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矿渣水泥砂浆性能 |
3.3.2 改性矿渣水泥的净浆性能 |
3.3.3 改性矿渣水泥水化产物的相组成及微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免烧渣土砖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与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免烧渣土砖的性能 |
4.3.2 无侧限单轴受压的破坏模式 |
4.3.3 改性矿渣水泥与普硅水泥固化渣土性能的比较 |
4.3.4 免烧渣土砖的固化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免烧磷石膏砖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1 引言 |
5.2 试样的配合比及制备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免烧磷石膏砖试样的性能 |
5.3.2 免烧磷石膏砖的相组成与微形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孔咬合桩研究现状 |
1.2.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施工工艺研究 |
2.1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工艺原理与优势 |
2.1.1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工艺原理 |
2.1.2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优势 |
2.2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施工工序 |
2.2.1 咬合桩导墙施工 |
2.2.2 咬合桩施工工艺 |
2.2.3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
2.3 咬合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2.3.1 桩身垂直度控制 |
2.3.2 咬合厚度控制 |
2.3.3 咬合时间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立于压灌桩上的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艺研究 |
3.1 钢管混凝土立柱设计要求 |
3.1.1 设计考虑因素与构造要求 |
3.1.2 立柱承载力计算分析 |
3.1.3 钢管混凝土立柱节点构造 |
3.2 立柱桩与钢管混凝土柱同步施工工艺 |
3.2.1 施工工序 |
3.2.2 施工要求 |
3.3 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关键技术 |
3.3.1 钢护筒垂直度控制 |
3.3.2 钢管混凝土柱上部定位控制 |
3.3.3 钢管混凝土柱垂直度控制技术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螺旋压灌咬合桩支护结构分析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基本情况 |
4.1.2 周边环境 |
4.1.3 岩土工程条件 |
4.1.4 工程项目特点 |
4.2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
4.2.1 选型与可行性分析 |
4.2.2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分段支护设计要求 |
4.2.3 咬合桩按等效连续墙厚度设计计算 |
4.2.4 桩墙节点构造设计 |
4.3 整体三维计算与监测结果分析 |
4.3.1 整体三维计算 |
4.4 基坑监测 |
4.4.1 监测方案 |
4.4.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分析 |
5.1 软件简介 |
5.2 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尺寸 |
5.2.2 模型选取单元及参数 |
5.3 施工阶段模拟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咬合桩深层水平位移 |
5.4.2 周边地表沉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磷酸钾镁水泥用于高放废液应急固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能利用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
1.1.1 核能利用 |
1.1.2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
1.2 高放废液固化的研究现状 |
1.2.1 高放废液及其来源 |
1.2.2 高放废液的贮存 |
1.2.3 高放废液固化研究进展 |
1.3 磷酸镁水泥及其在放射性废物固化中的应用 |
1.3.1 概述 |
1.3.2 磷酸镁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研究现状 |
1.3.3 固化基材的耐辐照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过程 |
2.3 试验方法 |
2.3.1 凝结时间测定 |
2.3.2 固化体试块体积与密度的测定 |
2.3.3 化学稳定性测试 |
2.3.4 静态浸出试验 |
2.3.5 核素离子浓度测试 |
2.3.6 物相分析 |
2.3.7 热稳定性 |
2.4 SRIM模拟 |
3 磷酸钾镁水泥应急固化高放废液的工艺及其优化 |
3.1 高放废液的pH预调节 |
3.2 试验设计 |
3.3 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 |
3.4 凝结时间 |
3.4.1 pH值和M/P值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3.4.2 pH值和M/P值对凝结时间的交互影响分析 |
3.5 抗压强度 |
3.5.1 pH值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2 M/P值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3 pH值和M/P值对抗压强度的交互影响分析 |
3.6 核素固化率 |
3.6.1 Cs~+固化率 |
3.6.2 Sr~(2+)固化率 |
3.7 本章小结 |
4 固化体微观结构形成与核素固化效果分析 |
4.1 固化体物相分析 |
4.2 微观形貌 |
4.2.1 pH值对固化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2 M/P值对固化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3 固化体微观形貌随龄期的变化 |
4.3 高放废液中核素Cs~+的在MKPC中的固化 |
4.3.1 pH值和M/P值对Cs~+固化率的影响 |
4.3.2 pH值和M/P值对Cs~+浸出率的交互影响分析 |
4.4 高核素Cs、Sr和 Ce包容量的MKPC固化体性能研究 |
4.4.1 包容核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2 Cs~+、Sr~(2+)和Ce3+对固化体抗压强度的交互影响分析 |
4.4.3 核素包容对固化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4 核素包容对固化体静态浸出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MKPC高放废液应急固化体的改性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
5.1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固化体常温性能的影响 |
5.1.1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固化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5.1.2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固化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5.1.3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核素浸出率的影响 |
5.1.4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固化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5.2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烧结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
5.2.1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烧结固化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2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烧结固化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5.2.3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烧结固化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
5.2.4 氧化铁和偏高岭土对烧结固化体浸出率影响 |
5.2.5 氧化铁和和偏高岭土对烧结烧结固化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磷酸钾镁水泥耐辐照性能的蒙特卡洛模拟 |
6.1 辐照损伤 |
6.2 模拟细节 |
6.3 投影射程与阻止本领 |
6.3.1 投影射程 |
6.3.2 阻止本领 |
6.4 能量损失 |
6.5 材料辐照损伤 |
6.5.1 原子平均离位 |
6.5.2 辐照损伤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混凝土管片开裂对使用性能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其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混凝土管片裂缝的成因和机理研究 |
1.3.2 混凝土管片裂缝的防治和控制措施 |
1.3.3 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 |
1.3.4 氧化钙类膨胀剂水化历程研究 |
1.3.5 混凝土组分对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具体研究方法与总体技术路线 |
1.4.1 具体研究方法 |
1.4.2 总体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混凝土管片裂缝产生原因及对使用性能影响 |
2.1 混凝土管片裂缝的状态 |
2.1.1 盾构区间病害调研 |
2.1.2 混凝土管片制作厂内裂缝分布情况 |
2.1.3 运营地铁管片裂缝分布情况 |
2.2 管片裂缝的类型 |
2.2.1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
2.2.2 混凝土材料特性引起的裂缝 |
2.3 管片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机理 |
2.3.1 管片制作中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机理 |
2.3.2 管片拼装中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机理 |
2.3.3 隧道运营期间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机理 |
2.4 裂缝对混凝土管片的使用性能影响 |
2.4.1 裂缝的存在影响管片的受力 |
2.4.2 裂缝的存在影响混凝土管片的抗渗效果 |
2.4.3 裂缝的存在影响混凝土管片的耐久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钙类膨胀剂的定量试验分析 |
3.1 游离氧化钙的测定方法 |
3.1.1 化学分析法 |
3.1.2 物理分析法 |
3.2 氧化钙类膨胀剂反应历程试验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具体方法 |
3.2.3 试件及样品的制备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膨胀剂和水泥浆体中其他含钙矿物相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性 |
3.3.2 掺膨胀剂混凝土水泥浆体中游离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硅烷偶联剂改性轻集料抑制开裂研究 |
4.1 管片制作过程中的裂缝控制原理 |
4.1.1 改善塑性干缩裂缝的措施 |
4.1.2 改善塑性沉降裂缝的措施 |
4.1.3 改善自生收缩裂缝的措施 |
4.1.4 改善温度收缩裂缝的措施 |
4.2 内养护对混凝土管片裂缝的抑制试验研究 |
4.2.1 原材料 |
4.2.2 硅烷偶联剂改性轻集料 |
4.2.3 轻集料吸水率测试 |
4.2.4 混凝土配比设计 |
4.2.5 管片混凝土性能测试 |
4.2.6 管片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4.2.7 管片混凝土集料界面测试结果分析 |
4.2.8 测试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高分子量生物胶对管片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
5.1 实验 |
5.1.1 试验原材料 |
5.1.2 试验配合比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泥浆体流变性能 |
5.2.2 混凝土工作性能 |
5.2.3 高分子量生物胶作用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片衬砌力学和抗渗试验 |
6.1 工程实例 |
6.2 试验方法 |
6.2.1 、管片检漏试验 |
6.2.2 管片抗弯性能试验 |
6.2.3 管片注浆孔预埋抗拔性能试验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外观质量检查 |
6.3.2 管片检漏试验 |
6.3.3 管片抗弯性能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管片受力变形的裂缝控制分析研究 |
7.1 混凝土管片施工期的抑制开裂措施 |
7.1.1 总推力控制措施 |
7.1.2 管片环面和千斤顶撑靴控制措施 |
7.1.3 盾构姿态控制措施 |
7.1.4 盾尾挤压控制措施 |
7.2 混凝土管片运营期的抑制开裂措施 |
7.3 混凝土管片受力变形的控制研究 |
7.3.1 管片计算方法 |
7.3.2 接头模型 |
7.3.3 管片计算荷载的确定 |
7.3.4 管片拼装形式 |
7.3.5 管片分块形式 |
7.3.6 管片位移随时间的改变量 |
7.3.7 管片受力反演分析确定裂缝控制指标 |
7.3.8 监测数据验证裂缝控制指标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动水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关于抗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纤维素系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关于丙烯系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关于辅助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关于外加剂间的相容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关于硫铝酸盐水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测试及其测试方法 |
1.4.1 静水作用下 |
1.4.2 动水作用下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7 论文主要流程图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合成原材料 |
2.1.2 水泥 |
2.1.3 集料 |
2.1.4 掺合料 |
2.1.5 外加剂 |
2.1.6 蒙脱土 |
2.1.7 拌和用水 |
2.2 试验仪器 |
2.2.1 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样品制备 |
2.3.2 试验测试的仪器 |
2.3.3 性能测试方法 |
第三章 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国内外研究 |
3.2 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过程 |
3.3 KN-PC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3.2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
3.4 减水剂单因素优化试验 |
3.4.1 酸醚比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3.4.2 温度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温度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3.4.3 链转移剂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3.4.4 引发剂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3.4.5 磷酸酯类抗泥单体用量对减水剂抗泥性的影响 |
3.4.6 B溶液的滴加时间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3.5 减水剂的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
3.5.1 减水剂分散性试验 |
3.5.2 吸附量测试 |
3.5.3 层间官能团测试 |
3.5.4 XRD层间距测试 |
3.6 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铝酸盐水泥净浆和砂浆性能的研究 |
4.1 减水剂与硫铝酸盐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4.1.1 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动性和经时损失的影响 |
4.1.2 水泥浆体对减水剂吸附量的影响 |
4.2 缓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
4.2.1 缓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4.2.2 缓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絮凝剂的选择 |
4.3.1 絮凝剂对水泥净浆扩展度的影响 |
4.3.2 絮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砂浆扩展度的影响 |
4.3.3 絮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砂浆pH值的影响 |
4.3.4 絮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砂浆测试悬浊物含量的影响 |
4.3.5 絮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砂浆浊度的影响 |
4.3.6 絮凝剂和减水剂复掺对水泥砂浆水陆强度比的影响 |
4.4 抗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因子设计法优化和预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 |
5.1 不同标准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2 基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5.2.1 因子设计法的原理 |
5.2.2 因子设计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
5.3 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 |
5.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 |
5.4.1 导出统计模型 |
5.4.2 AWA和 KN-PC用量对流动性的影响 |
5.4.3 W/B和AWA用量对抗分散性能的影响 |
5.4.4 W/B和AWA用量对水陆强度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路面抗滑性能与行车荷载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
1.2.2 路面抗滑性能与路面表面处理关系研究现状 |
1.2.3 路面抗滑性能与环境关系研究现状 |
1.2.4 路面纹理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路面纹理的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及性能检测设备 |
2.1 前言 |
2.2 原材料 |
2.2.1 水泥 |
2.2.2 粗骨料 |
2.2.3 细骨料 |
2.2.4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
2.2.5 石膏缓凝剂 |
2.3 不同路面纹理的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 |
2.3.1 试件制备的表面构造工艺 |
2.3.2 试件制备步骤 |
2.4 性能测试方法及所用仪器 |
2.4.1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4.2 环境因素测量 |
2.4.3 路面抗滑性能测试仪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冬季条件下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主要仪器及现场试验段简介 |
3.2.2 试验步骤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分析理论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季条件下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研究 |
4.1 前言 |
4.2 基于环境因素的路面抗滑性能回归模型构建 |
4.2.1 环境因素演变分析 |
4.2.2 拉毛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
4.2.3 拉槽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
4.2.4 拉毛刻槽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
4.2.5 光面刻槽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
4.2.6 露石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
4.2.7 S248 测段路面抗滑性能分析 |
4.3 摆值的温度修正 |
4.4 现场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应用 |
4.4.1 回归模型及假设检验 |
4.4.2 回归模型验证 |
4.5 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评价 |
4.5.1 评价目的 |
4.5.2 评价指标 |
4.5.3 构造深度的确定 |
4.5.4 摆值的确定 |
4.5.5 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石膏利用现状 |
1.2.2 国内外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化学外加剂 |
2.1.3 骨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的制备 |
2.2.2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
2.2.3 凝结时间试验 |
2.2.4 流动度试验 |
2.2.5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 |
2.2.6 容重试验 |
2.2.7 导热系数测定 |
第3章 外加剂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3.2.1 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凝结时间的影响 |
3.2.2 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1 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3.3.2 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玻化微珠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玻化微珠粒径的选取 |
4.2 玻化微珠掺量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玻化微珠掺量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玻化微珠掺量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热工性能的影响 |
4.3 胶骨比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胶骨比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胶骨比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热工性能的影响 |
4.4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配合比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5.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
5.1.1 建筑能耗模拟方法 |
5.1.2 常用能耗模拟软件对比分析 |
5.1.3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
5.2 建筑能耗模型的建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5.2.3 De ST-h建筑模型创建 |
5.3 建筑能耗模型参数设置 |
5.3.1 地理信息设定 |
5.3.2 围护结构参数设定 |
5.3.3 室内设计参数设定 |
5.3.4 通风设计参数设定 |
5.4 建筑能耗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
5.4.1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5.4.2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10)深基坑支护桩与咬合桩协同工作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深基坑支护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
1.2.2 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方法 |
1.2.3 地下连续墙研究现状 |
1.3 咬合桩围护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咬合桩围护结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咬合桩承载特性及设计计算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咬合桩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
1.3.5 国外咬合桩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深基坑咬合桩结构等效计算 |
2.1 引言 |
2.2 p-y曲线法 |
2.2.1 p-y曲线法模型 |
2.2.2 基坑空间效应下p-y曲线法计算公式 |
2.2.3 p-y曲线法计算模型 |
2.3 冠梁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作用 |
2.4 咬合桩结构变形及计算分析 |
2.4.1 咬合桩结构变形分析 |
2.4.2 咬合桩结构等效刚度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基坑咬合桩结构变形特征及计算 |
3.1 引言 |
3.2 咬合桩结构计算模型建立 |
3.2.1 计算模型假设 |
3.2.2 咬合桩结构变形计算公式推导 |
3.2.3 计算参数确定 |
3.3 咬合桩结构变形及内力计算求解方法 |
3.3.1 有限差分法应用 |
3.3.2 咬合桩结构内力计算 |
3.3.3 咬合桩结构变形及内力求解步骤 |
3.4 咬合桩结构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3.4.1 工程实例 |
3.4.2 几何模型建立 |
3.4.3 模型参数选取 |
3.4.4 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兰州某深大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程介绍及特点 |
4.2.1 工程简介 |
4.2.2 基坑周围环境及工程特点 |
4.3 场地地理特征 |
4.4 基坑支护方案 |
4.4.1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
4.4.2 排水措施及降水方案 |
4.5 监测方案 |
4.5.1 监测内容 |
4.5.2 监测点布置 |
4.6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6.1 Plaxis3D模型建立 |
4.6.2 参数选取 |
4.6.3 计算原理 |
4.7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7.1 基坑顶部土体水平位移结果 |
4.7.2 基坑顶部土体竖向位移结果 |
4.7.3 桩身位移 |
4.7.4 锚索预应力损失 |
4.7.5 基坑邻近建筑地表沉降 |
4.7.6 基坑邻近建筑倾斜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数及偏差量对咬合桩围护结构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建立 |
5.3 咬合桩围护结构参数分析 |
5.3.1 咬合桩围护结构桩径参数分析 |
5.3.2 咬合桩围护结构咬合量参数分析 |
5.3.3 锚索间距参数分析 |
5.3.4 锚索预应力参数分析 |
5.3.5 锚索角度参数分析 |
5.3.6 冠梁刚度参数分析 |
5.4 偏差量对咬合桩围护结构影响分析 |
5.4.1 偏差量影响 |
5.4.2 偏差量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5.4.3 解决桩底止水问题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基金及项目 |
四、混凝土缓凝事故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 刘富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全套管咬合桩施工的质量问题处理及预防探究[J]. 李昂,马贵红,王威. 居舍, 2020(27)
- [3]改性矿渣水泥在免烧渣土砖与磷石膏砖中的胶结性能研究[D]. 郭小雨.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4]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研究[D]. 姚时. 南昌大学, 2020(01)
- [5]磷酸钾镁水泥用于高放废液应急固化的研究[D]. 杨海林. 重庆大学, 2020(02)
- [6]混凝土管片开裂对使用性能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D]. 唐冬云. 广西大学, 2020(02)
- [7]动水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D]. 张营.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基于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研究[D]. 郑月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9]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D]. 张雨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深基坑支护桩与咬合桩协同工作性状研究[D]. 李德鹏.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