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经济增长可能进入了平稳调整期(论文文献综述)
路政源[1](2020)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银行公司信贷投放关系研究 ——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文中指出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关系是国内外研究者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历经40余年,国民经济总量持续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整体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极大的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经济腾飞,但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的跌宕起伏,金融运行与企业经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相较之前愈加复杂,如何平衡以往高投入、高消耗、侧重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顺利完成经济转型换挡,使中国经济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完成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已迫在眉睫,而之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信贷资金在地域投放的不均衡带来的后续效应已日益凸显。如何平衡属地经济发展与银行信贷调配之间的关系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前期高速增长、近期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形势,针对当前现实背景引出本文研究主题,介绍选取东营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现有文献及相关理论,结合银行信贷投放发展阶段、投放模式的演进过程及两者之间作用机制,以山东省东营市2003-2019年A银行贷款总量、信贷结构等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参考,基于该市经济发展、产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等要素构建回归模型,对银行信贷投放与区域经济各要素之间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研究结论从商业银行角度、政府调控角度、企业自身角度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均衡银行信贷投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针对性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在所辖区域内开展信贷业务、共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滕飞[2](202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无疑将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去杠杆与严监管的趋势下,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更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调整与金融深化改革都在呼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因此,探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现状与问题梳理-相关性与作用机制分析-路径政策建议”的逻辑框架开展研究。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而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商业银行有效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6-2018年13年省域横向面板数据和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全国纵向时序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从“紧扣供给侧主旋律、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以及因地制宜展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前沿底层技术围绕实体重点产业链发展与补充薄弱环节从“业务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等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行动路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处等;第二章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供给侧改革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提炼出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与需求分析,即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而深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充分揭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适度性要求。具体包括:(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分析。首先,运用拓展费雪方程式(Fisher Extension)论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向实体经济发挥正向反馈作用;其次,运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Bank gambling equilibrium model)进行参数模拟,揭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须通过有效创新(如降低监督成本)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以更好地融入到供给侧改革之中。(2)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扩大供给和丰富产品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有效满足实体金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3)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特别应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导致非理性扩张以及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方面的教训。第三部分: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即本文第四章。包括:(1)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过度创新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说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面性。(2)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要素与结构路径);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配置、增强金融功能,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之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路径)。(3)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通过搭建六部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剖析商业银行存贷和金融创新部门与实体经济下资源要素作用的内生机制,求解最优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拉动作用,且金融创新效率弹性对经济稳态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显着,产品弹性(即业务规模)对经济稳态增速同样具有非线性效应。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主要从省域横向面板和全国纵向时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包括本文第五章、第六章。具体包括:第五章,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基于2006-2018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面板横向角度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实证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低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较弱甚至是负面的;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高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呈现正向效应且逐步增强,基准模型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整体呈现渐进正向的非线性转换趋势,上述结果说明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效应是适度的。但是,通过对PSTR模型的非线性转换体制分析,发现不同省市转换函数值(g值)分布范围广且体制转换速度较慢,结合各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标样本期间所处体制情况,说明不同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中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创新规模的同时注重开展内涵式效率创新。通过比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指标与金融创新效率指标的非线性效应,金融创新规模指标的非线性效应更强体制转换速度更快。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创新规模效应”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优于金融创新规模指标,说明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金融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提高金融创新效率。(3)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较供给侧改革前更显着,说明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金融创新措施是有效的。(4)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分区域实证分析可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局部过度创新(东部、中部)和创新不足(西部)并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区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规模经济边际递减现象。(5)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核心产业(制造业)发展同样具有渐进正向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替换自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基准模型相似结果,其中对制造业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6)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并可得: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效应差异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资本积累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协同效应趋于正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研发指标发挥协同效应则趋于负向。第六章,主要基于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的全国经济变量数据和十六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验证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对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微观-宏观”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1)本文选取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规模)维度、金融业务创新效能维度、金融创新风控维度、金融科技创新维度以及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维度等五大维度下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Q3-2019Q2的15项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量化微观视角下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占据前四位主要得益于上述银行业务创新规模较大,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创新效能高的中型银行紧随其后。(2)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BII)并观察该指数趋势,分析其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该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BII经历持续增长期(2009Q2-2012Q4),波动调整期(2013Q1-2017Q4)以及转型回升期(2018Q1-2019Q2)等三个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波动后,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转型与调整金融创新指数稳步回升。(3)构建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包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等宏观指标)和直接作用机制(包含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储蓄投资转换等金融指标)的SVAR实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在间接作用机制还是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并呈现短期快速拉动,中期波动,长期相对平稳的态势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第二,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直接作用机制更明显相关系数更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更注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要素积累与结构优化;第三,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资本积累影响存在反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第四,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融资规模具有微弱正向作用且存在时滞性,但有利于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优化储蓄投资转换职能。第五部分,基于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机理分析与数理推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路径建议,即本文第七章。具体包括:(1)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即:紧扣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及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2)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包括: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3)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业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改造、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融合创新等。(4)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包括:搭建以业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完善金融创新制度、构建金融创新协同保障机制等。总之,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创新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可行建议。
彭子衿[3](2020)在《考虑历史信息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设计》文中认为作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重要分支,在线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以长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权重调整策略设计问题。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且投资者无法通过历史信息(如价格、换手率、成交量、权重分布等)获得超额收益。然而,随着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有效市场假说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逐渐为人们所知。此外,考虑更贴近实际的情境,学者们开始关注不同摩擦因素影响下的在线投资组合。因此,本文将通过挖掘和利用不同类型的历史信息,主要研究考虑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和交易费用、价格冲击等摩擦因素的在线投资组合。结合行为金融理论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利用在线学习技术构建策略模型,最终得到有效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具体的研究工作与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利用历史价格信息,分别从模式匹配更新和被动主动学习这两种角度出发,提出以下两个策略:①结合最近邻算法和相关系数定义价格信息相似集;根据该相似集,利用模式匹配更新算法得到与参数组合有关的专家策略;利用平均集成方法对专家策略进行集成,提出新的模式匹配策略;从在线策略竞争分析的角度出发,证明该策略具有泛证券性质,能够获得趋近于作为基准的最优定常再调整策略的对数收益;该模式匹配策略还将应用于第(4)部分——基于该策略设计考虑价格冲击和交易费用的在线策略。②利用相关系数得到价格相似集后,将相似集中的相对价格和相关系数作为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和相应的可能性权重,通过加权平均得到未来相对价格的具体估计值;基于该相对价格估计值,利用被动主动学习算法,提出不同于模式匹配更新的在线策略。通过国内外不同金融市场的12个数据集对这两个策略进行实证检验后,与前人设计的策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这两个在线策略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且收益表现不显着依赖于参数的选择。(2)利用价量和文本信息,在采用价格相关关系刻画价格反转的基础上,引入处置效应和投资者情绪,结合启发式算法,提出两种不同的均值回归策略:①利用价格与换手率信息估计持仓均价,据此构建锚定价格偏离度以刻画处置效应的特征;再结合价格反转的相关关系特点,设计新的权重转移方程,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均值回归策略;采用上文第(1)部分的实验中国内市场的6个数据集对该策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较前人做法具有更好的收益表现,且不显着依赖于参数的选择。②利用从东方财富股吧中获取的文本数据,构建考虑情绪滞后性和持续性的投资者情绪指标;结合该指标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特征,在仅考虑价格相关关系以及同时考虑价格相关关系和处置效应的两个权重转移方程基础上,设计两个新的权重转移方程,从而得到两个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均值回归策略;利用国内市场数据集以及相应的股吧发帖数据,对这两个策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个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均值回归策略比已有的均值回归策略具有更好的收益表现。(3)在市场流动性充分的情形下,利用历史权重信息,设计受交易费用影响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结合在线激活学习技术,从降低权重调整频率的思路出发,提出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激活投资组合选择框架。在该框架下,将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设计问题分解为“何时激活权重更新”以及“如何更新权重”的具体问题,并分别利用权重的一阶和二阶信息设计具体的在线激活策略。首先,利用权重信息构建激活概率并设计与之相关的激活信号,实现控制并选择激活权重更新时机的目的。接着,利用被动主动学习算法、引入L1正则项约束,通过构建并求解考虑交易费用的策略模型,得到具体的在线激活策略。最后,利用第(1)部分中的12个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在线策略,该部分提出的两个策略在交易费用的影响下有更好的收益表现,并能承受更高的交易费率。(4)在流动性不充分的市场环境下,利用历史交易信息估计冲击成本,研究受价格冲击和交易费用双重影响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针对流动性不充分情形下无法瞬间完成权重调整的特点,提出新的包含权重调整期的在线投资组合模型。从权重调整最优执行的角度出发,利用历史交易信息,估计价格冲击造成的冲击成本。结合冲击成本和交易费用计算交易成本系数,利用第(1)部分中提出的模式匹配策略得到考虑价格冲击和交易费用的在线策略。最后,利用国内市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数据集内的所有股票,无论是永久冲击系数还是瞬时冲击系数,其结果都可能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且流通股越大、冲击系数越小;②与基准策略以及第(3)部分中提出的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激活策略进行对比,发现该策略在交易费用和价格冲击的影响下收益表现更优,且能承受一定大小的交易费率和投入资金规模。
向雁[4](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董甜姿[5](2020)在《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施用化肥产生的地下水氮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和抗生素复合肥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使其携带的抗生素类物质进入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导致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存在氮-抗生素复合问题。此外,畜禽和水产养殖的排泄物以及医药、污水厂废水的排放,往往也造成地下水中氮-抗生素复合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本论文跟踪领域内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管控和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论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以菌株数1:1组成的复合菌作用效果最佳。在36h-84h间能够快速生长,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8h-1。复合菌菌群主要由Pseudomonas、Serratia、Morococcus、Methylobacterium、Alistipes、Rothia组成,占95%以上,其中Pseudomonas占比达到61.81%。复合菌在进行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时,C/N不易大于8。在中性水体中,脱氮与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效果最佳。NH4+-N的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对于NO2--N的去除,随着DO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增加,但是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显着。对于NO3--N的去除,在DO浓度小于2.0 mg/L时,去除率变化不明显。DO浓度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无明显影响。该菌不适用于温度高于30℃的环境。低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SO42-对NH4+-N、NO2--N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具有抑制作用。(2)加入ST、SM、SM2、SMX后,浓度为0.5mg/L时,氮降解菌除氮效果降低并不明显。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MX>SM2>SM>ST。加入NH4+-N、NO2--N、NO3--N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增强。NH4+-N的促进效果最好,而NO2--N与NO3--N的效果相差不大。复合菌对于ST的去除,去除率与―三氮‖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对于SM、SM2、SMX的去除,去除率与NH4+-N的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与NO2--N、NO3--N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3)复合菌净化氮-磺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降解和表面吸附两种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酶的降解,氮和磺胺类抗生素酶的降解率顺序为胞内酶﹥胞外酶﹥膜周酶。最为显着的作用为体内摄取后的胞内酶降解。对于除氮,主要的酶为羟胺氧化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等,均为胞内酶。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同样以胞内酶的作用为主。另外,不同的酶对应着不同的基因。对于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分析发现,氮降解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和复合菌的OTU数目分别为811O TUs、1017 OTUs、1049 OTUs,而313个OTU是三个样品微生物群落所共有的。复合菌与氮降解菌的样本最为相似,其次为复合菌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样本,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样本间的距离较远,相似情况最差。(4)载体材料火山渣的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及吸水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99-2008)》。火山渣材料的电荷零点在pH值为5.4附近。当溶液pH值大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负电荷,当溶液pH值小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正电荷。火山渣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具有较多大而疏松的孔隙,且其化学性质稳定,粒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作为载体材料,将微生物固定。复合材料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接种量3-5%,固定时间48h,振荡速度100 r/min,固液比1:15(g:mL)。复合材料对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5)复合材料模拟渗流柱对复合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中,除氮的效果为NH4+-N>NO2--N>NO3--N,处理磺胺类抗生素时的效果为ST>SM>SM2>SMX,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氮、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均逐渐升高,最先检出的为NO3--N,在一定时间后,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穿透微型模拟柱,实验条件下的穿透时间为ST>SM>SM2>SMX>NH4+-N>NO2--N>NO3--N。穿透时间与去除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进行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研究,降解菌的注入对注入井周围以及顺地下水流的方向产生了较大影响,降解了大部分的目标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于其它的场地时,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彭梦娜[6](2020)在《贵州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白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白酒产业极易受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白酒企业若想谋求发展就要及时进行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根据业界的共识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分析,白酒产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动荡调整期”进入“行业重构期”,新的产业生命周期下企业顺应内外部变化,积极的进行战略调整是企业谋求发展的道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概念界定,梳理生命周期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的相关论述,形成本文研究的坚实的理论基础。(2)整理国内外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白酒企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情况,借鉴专家学者的相关论点,为Z白酒公司的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战略选择提供研究基础。(3)运用PEST分析模型分析出公司的一般外部环境,运用波特五力模型梳理出行业内的环境,发现挑战和机遇,运用SWOT分析矩阵,综合分析出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发展战略方向。(4)对Z白酒公司进行备选战略的分析,进行发展战略确定,并制定一系列实施措施。最后的研究结论是:白酒产业进入生命周期的“行业重构期”,顺应新形势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方向,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掌握和Z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得出一体化建设是一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道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于白酒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有很多,但是不同的企业个体有不同的自身情况,那一类研究对白酒企业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实践指导意义欠缺。本文以Z白酒公司为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对Z白酒公司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对其他贵州白酒企业的战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龚谨[7](2020)在《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中国大麦种植规模减少和啤酒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大麦市场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产需缺口。2004-2013年,中国大麦年均进口量为181.31万吨,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2014-2018年,大麦进口量出现大幅增长,年均进口量增加到736.24万吨,其中,2015年更是达到1073.23万吨的历史高点。受国内贸易政策干预的影响,大麦进口增长的同时年际波动明显加剧,这给国内大麦及其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大麦替代品——玉米市场化改革带来不小的扰动因素;给政府调控国内大麦市场供求、稳定价格带来一定困难;给特定地区的农户增收及脱贫攻坚战带来一定挑战。因此,理清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对于完善大麦贸易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梳理总结了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世界与中国大麦供需特征;其次,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替代效应,剖析大麦大量进口的原因;然后,重点分析大麦进口对大麦和关联产业贸易市场的影响,运用Armington模型分析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替代弹性,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分析中国大麦进口对其他大麦进口国进口来源的替代效应,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国际贸易的影响;再次,运用logit模型分析大麦相对价格变化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贸易政策对中国大麦进口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大麦进口波动加剧并将趋于常态化。一方面,世界大麦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中国大麦进口受饲料消费需求旺盛和贸易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大麦进口波动明显加剧,加之进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对中国大麦进口和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第二,进口大麦价格相对国内玉米和大麦价格更加低廉,导致大麦饲料消费需求剧增,是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大麦价格优势能够显着降低国内玉米饲用消费量,当大麦价格优势每吨增加100元,国内玉米消费量将减少284.2万吨;当进口大麦相对国产玉米和国产大麦的价格优势扩大时,大麦进口量会显着增加。第三,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及关联产业贸易带来显着冲击。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大麦进口增长对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大麦出口国带来外溢影响;进口大麦价格提高对国内啤酒进出口形成一定的冲击。第四,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种植规模形成明显的挤压效应。从宏观层面看,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种植面积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当上一年度的大麦进口量增加1%时,本年度的国内大麦种植面积将减少2.418%,这一定程度上表明进口大麦对国内大麦种植规模形成了明显的挤压。从微观层面看,大麦相对价格的提高能够显着增强农户种植大麦意愿。当大麦价格相对其他竞争性作物价格提高时,农户种植大麦意愿也会更高。第五,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对中国大麦进口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将大麦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对中国大麦进口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未显着增加中国大麦进口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拓宽大麦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市场集中度;二是强化应对大麦进口外溢冲击的政策储备;三是充分挖掘大麦优势产区的生产潜能;四是完善大麦进口监测预警和贸易救济制度。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从替代效应的视角对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2.系统地阐明了大麦进口增长的外溢冲击,为大麦和相关行业顶层设计的政策协同提供现实依据;3.定量评价了中国大麦贸易政策的使用效果。
程利娇[8](2020)在《不同碳源对腾冲热泉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及嗜热酶活性菌株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木聚糖酶和纤维酶是重要的饲用酶制剂,在饲料生产中,普通酶制剂因无法耐受高温加工环节,其活性大部分丧失。因此,开发耐高温的饲用酶制剂一直是饲料工业的重点研发方向。热泉属于高温生境,该生境迫使微生物进化出特殊的生理机能、遗传基因和适应机制,是寻找高温酶等新型酶资源的重要来源。腾冲,位于中国云南的西部边陲,以奇异而壮观的地热景观着称于世,前期研究表明,该生境蕴含丰富的嗜热微生物资源。当前可培养微生物仅占全球微生物总量的不到1%,未培养微生物的可培养化,仍然是学者们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Biolog ECO技术结合自然环境模拟培养及混合培养的优势,突破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局限,且由于Biolog ECO微孔板底物碳源的多样性,可满足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所需,这给我们挖掘新型的嗜热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机会。本研究以腾冲热泉群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 ECO技术,结合Biolog ECO微孔板富集培养、纯培养、免培养等手段,旨在探究不同碳源对腾冲热泉嗜热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筛选嗜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菌株。本实验选择腾冲3个热泉群(猴桥镇黑泥塘热泉群、滇滩镇瑞滇热泉群及中和乡欢喜热泉群)中的18个样点,展开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Biolog ECO技术,获得腾冲热泉18个样点环境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与代谢功能多样性特征,建立适合经Biolog ECO微孔板富集后有效分离培养体系。结果显示,18个热泉环境微生物群落按照对底物的利用能力共分为3种代谢类型,HNT-2、HNT-7、HNT-3、HNT-5和HXQ-WQ的微生物群落对所有碳源底物的代谢能力较高;HXQ-HB-1、HXQ-HB-2、HXQ-HB-3、JZ、GXS-2、GXS-3、HNT-1和HNT-6对底物的利用能力次之;JML、JMW、XRD、GXS-1和HNT-4对底物的代谢能力较低。(2)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选择HNT-2和HXQ-WQ热泉样点的6大类碳源富集培养物,研究不同碳源对嗜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次测序共注释得到原始序列1,971,621条,平均序列长度为417 bp,共聚类得到590个OTU,分属于48个门、86个纲、141个目、192个科和268个属。对结果进行分析显示,不同碳源的富集培养,改变了腾冲热泉嗜热细菌群落结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8.61%)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7.94%)为优势种群,其丰度得以极大提高;Heatmap图显示,氨基酸类和糖类富集物细菌群落丰度较高,而醇类、胺类丰度较低;Venn图分析发现,不同碳源富集培养物中存在大量的特有细菌类群;6大类碳源对潘隆尼亚碱湖杆菌属(Pannoni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厌氧芽孢杆菌(Anoxybacillus)、喜热菌属(Caloramator)、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等类群的生长具有显着性影响;16S r DNA功能预测可发现非常丰富的功能基因。(3)基于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按Biolog ECO微孔板31种碳源设计6大类分离培养基,对18个样点的富集培养物进行嗜热细菌的纯培养分离,研究不同碳源对可培养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纯培养共获得920株嗜热细菌,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2.0%)、厚壁菌门(Firmicutes,30.3%)、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us-Thermus,6.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4%)、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6%)、绿弯菌门(Chloroflexi,2.1%)下的10个纲,22个目,36个科,65个属及2个新分类单元。结果显示,不同碳源的富集培养,导致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得到极大提高,并出现大量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成员;氨基酸类碳源的添加,可提高嗜热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糖类碳源的添加,有望获得的更多的特有类群。(4)通过多相分类鉴定,确定了2个潜在新分类单元侯选新属Kallokrene roseus CFH 73958T gen.nov.,sp.nov.和候选新种Rubellimicrobium sediminis CFH 75288T sp.nov.的分类学地位,并完成其科学命名。16S r RNA基因登录号分别为MK395365、MK433208,全基因组序列Gen Bank/DDBJ/ENA登录号分别为VIYF0000000000、WYDP00000000。(5)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对920株嗜热细菌进行嗜热酶活性菌株筛选,共得到96株木聚糖酶活性菌株(阳性产出率:10.43%)和28株纤维素酶活性菌株(3.04%),其中24株具有双酶活性。结果分析显示:氨基酸类碳源的添加,可提高木聚糖酶菌株的丰富度;醇类碳源的添加,可提高产酶菌株的多样性;酸类或醇类碳源的添加,可获得更多的双酶活菌株。本研究为热泉生境嗜热细菌的分离培养提供指导,可加强我国热泉生境嗜热细菌与产酶菌株资源的挖掘,为水产饲料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嗜热酶菌株资源。
马楠[9](2020)在《贵州茅台估值 ——基于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视角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贵州茅台作为中国价值投资股的代表,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贵州茅台股票的年平均收益率高达22.31%,吸引了不少投资者长期持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贵州茅台公司进行估值,以此探究贵州茅台股价一路高扬的原因。本文采用了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中的三阶段公司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对贵州茅台进行详尽的估值,经过研究发现,贵州茅台作为国内白酒行业龙头企业,核心在于其产品稳定的消费性需求和高端白酒特殊的金融投资性需求所带来的茅台强大的品牌护城河效应,但是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茅台高端白酒特有的金融投资性需求对于贵州茅台公司收入带来的增长不可持续,对于贵州茅台的估值,现有文献缺乏对于贵州茅台公司的收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默认贵州茅台公司历年的收入增长全部来自于茅台酒可持续的消费性需求而忽略了茅台高端白酒特有的投资性需求对于公司收入的影响。本文从茅台酒的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出发,从创新的视角研究处理贵州茅台的自由现金流,并以此进行估值。本文运用了两种估值模型对贵州茅台进行估值并进行对比。第一种是传统的估值模型,该估值模型只考虑了茅台酒作为消费品所固有的消费性需求,认为贵州茅台的销售收入全部来自于茅台酒长期可持续的消费性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出贵州茅台股票的内在价值为每股997.48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本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868.86元。第二种估值模型首先考虑了茅台酒作为消费品所固有的消费性需求,同时,该估值模型认为茅台高端白酒作为一种可投资商品具有其他消费品所不具备的投资性需求,贵州茅台公司的销售收入来自于这两种需求共同的影响。由于这种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的销售收入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估计贵州茅台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时,应剔除投资性需求的影响,考虑到茅台高端白酒的投资性需求对于公司产品销售量的影响,本文运用了情景分析,具体方法如下:乐观情况的研究:由于投资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20%,由于消费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80%。考虑到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剔除这部分需求对公司销售收入的影响,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是每股内在价值885.42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720.24元。中性情况的研究:由于投资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50%,由于消费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50%。考虑到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剔除这部分需求对公司销售收入的影响,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是每股内在价值717.32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474.00元。悲观情况的研究:由于投资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80%,由于消费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20%。考虑到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剔除这部分需求对公司销售收入的影响,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是每股内在价值549.23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237.12元。鉴于白酒行业内的其他公司均不具备贵州茅台公司所特有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相对估值法的估值结果仅可以作为绝对估值法的补充。目前贵州茅台股价已经超过千元,参考两种估值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剔除了贵州茅台高端白酒特有的投资性需求的影响之后,贵州茅台的内在价值低于现在的股价。对于贵州茅台进行估值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国内价值评估的相关案例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是否投资贵州茅台提供依据。投资者可以借鉴本文对贵州茅台的估值结果,选择合理的时机买入或卖出贵州茅台的股票。
李妙然[10](202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效应》文中指出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自2001年启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端、消费端和运营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于2018年双双突破百万;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创新上取得较大进展。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过度依赖财政补贴资金,以致2016年发生高额骗补事件;并且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显着下滑,专利质量有待提高。其背后原因值得考究,也不禁让人重新审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正经历动态调整,2015年4月以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四份政策文件,制定、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标准退坡机制。产业补贴标准退坡机制是否合理,产业补贴政策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以及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值得深思。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效应,具体分析两个问题:一是供需双侧扶持政策的供给效应,即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行为的作用效果;二是供需双侧扶持政策的需求效应,即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的作用效果。首先,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供需双侧扶持政策的供给效应。在理论层面,基于Murray et al.(2014)、周亚虹等(2015)等学者的研究,本文将需求侧扶持政策工具(如购置补贴)引入理论模型中,构建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行为作用效果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识别新能源汽车企业最优产能和最优研发投入等经济行为的决定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利用2001-2018年汽车产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PSM等方法实证检验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投入的作用效果。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由扩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可知,新能源汽车企业最优产能和最优研发投入主要取决于:研发的边际成本、市场销售份额对价格的弹性、市场销售份额对技术水平的弹性、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概率、需求侧补贴金额对市场需求的边际贡献率、以及研发成功率等因素。其中,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正反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作用较小,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而非技术竞争。第二,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显着正效应,但作用效果有所减弱;而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正效应较小且不显着。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供需双侧扶持政策的需求效应。在理论层面,将新能源汽车需求市场划分为三类:政府采购市场、商业运营市场和私人乘用市场。探讨研发补贴、基础设施和推广示范等供给侧扶持政策工具对新能源汽车三类需求市场的作用机制;以及购置补贴、税收减免和优先权力等需求侧扶持政策工具对新能源汽车三类需求市场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利用2010-2018年8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三类需求市场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不同规模需求市场的作用效果。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三类需求市场的作用效果具有显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政府采购市场的作用效果较小,而对商业经营市场和私人乘用市场的作用效果较大;二是供给侧扶持政策对三类需求市场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效果较小,而需求侧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更直接且效果较大。第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不同规模需求市场的作用效果也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随着政府采购市场规模扩大,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政府采购市场的作用效果先增强后减弱;随着商业经营市场规模扩大,供需双侧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总体上不断增强;而供需双侧扶持政策对不同规模私人乘用市场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表现为随着私人乘用市场规模扩大,供给侧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不断增强,而需求侧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先增强后减弱。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供给效应理论分析框架,丰富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需求效应的理论探讨;同时,论证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标准退坡机制的合理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以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功迈向汽车强国之列。
二、我国经济增长可能进入了平稳调整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经济增长可能进入了平稳调整期(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银行公司信贷投放关系研究 ——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特点与不足 |
1.3.1 本文研究特点 |
1.3.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3章 经济增长与信贷投放的理论分析 |
3.1 银行信贷投放理论发展演进 |
3.1.1 风险分散理论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3.1.4 信贷配给理论 |
3.2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模式的演进 |
3.2.1 贷款独立管理 |
3.2.2 贷款组合管理 |
3.2.3 贷款计量与分析 |
3.3 当前应用基础——贷款计量与分析理论 |
3.3.1 理论背景 |
3.3.2 遵循原则 |
3.3.3 应用工具 |
3.4 信贷投放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4.1 需求归集 |
3.4.2 资金发放 |
3.4.3 信用催化 |
第4章 东营市银行公司信贷投放的基本特征 |
4.1 东营市经济发展特征 |
4.1.1 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信贷投放 |
4.1.2 第二产业独大 |
4.1.3 企业大而不强 |
4.2 东营市信贷投放特征 |
4.2.1 信贷投放增长率逐年下降 |
4.2.2 信用风险2015年以来显着上升 |
4.2.3 信贷结构以短期贷款为主 |
4.2.4 保证方式以企业互保为主 |
4.2.5 客户结构集中度过高 |
4.2.6 法制信用环境待改善 |
4.2.7 宏观调控手段待提升 |
第5章 东营市公司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5.1 模型设计 |
5.2 实证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基本回归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模型检验 |
5.3 结论 |
第6章 政策与建议 |
6.1 以信贷投放脱虚向实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 |
6.1.1 将信贷资产质量作为信贷投放的首要因素 |
6.1.2 根据区域、行业、企业特点进行差异化投放 |
6.1.3 提升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质效 |
6.2 以转变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1 树立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宏观调控理念 |
6.2.2 改革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方式 |
6.2.3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6.2.4 健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
6.2.5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
6.3 以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企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辨情况表 |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实体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1.2.2. 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
1.2.3.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 |
1.2.4.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1.2.5. 文献简评与本文努力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
2.1.2 有关实体经济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 |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3.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
3.1.2. 供给侧改革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
3.1.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金融创新 |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 |
3.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成效 |
3.2.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
3.3.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 |
3.3.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 |
3.3.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4.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
4.1.2. 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的消极作用 |
4.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加强资本积累 |
4.2.2. 推动技术进步 |
4.2.3. 升级供给端 |
4.2.4. 优化需求端 |
4.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3.1. 增强金融功能 |
4.3.2. 推动金融发展 |
4.3.3. 优化金融结构 |
4.3.4. 影响货币深化 |
4.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 |
4.4.1 假设 |
4.4.2 最优路径推导 |
4.4.3 平衡增长路径 |
4.4.4 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 |
5.1. 关系特征及实证假设 |
5.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相关检验 |
5.3.1.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
5.3.2. 位置参数的确定 |
5.4. 实证结果 |
5.4.1. 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2. 非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3. 非线性转换体制的分析 |
5.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差异分析 |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替换自变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实体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
5.6.2. 加入交互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的创建与衡量 |
6.1.1. 金融创新指数构建思路 |
6.1.2. 金融创新指数维度与指标选取的说明 |
6.1.3. 金融创新指数测度过程 |
6.1.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测度结果 |
6.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和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6.2.3. 模型稳定性与格兰杰检验 |
6.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及行动路径 |
7.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 |
7.1.1 紧扣供给侧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
7.1.2 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 |
7.1.3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差异化金融创新 |
7.1.4 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能 |
7.1.5 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
7.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 |
7.2.1. 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
7.2.2. 整合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 |
7.2.3. 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
7.2.4. 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丰富民生类金融产品 |
7.2.5.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 |
7.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 |
7.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 |
7.3.2. 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集约化业务平台 |
7.3.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改造 |
7.3.4.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 |
7.3.5.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实现融合创新 |
7.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 |
7.4.1. 商业银行主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3. 建立与完善适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 |
7.4.4. 构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制度协同运行保障机制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研究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考虑历史信息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在线投资组合选择研究 |
2.1.1 基本模型与假设 |
2.1.2 遵循基本假设的在线投资组合研究 |
2.1.3 放宽基本假设的在线投资组合研究 |
2.2 市场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
2.2.1 反转效应与非对称均值回归 |
2.2.2 处置效应与锚定偏误 |
2.2.3 投资者情绪度量 |
2.3 价格冲击与冲击成本度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历史价格相似信息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 |
3.1 问题描述与动机 |
3.2 基于历史价格相似信息的模式匹配策略 |
3.2.1 基于最近邻相似度信息集的模式匹配策略 |
3.2.2 CDKPM专家集成策略的泛证券性质 |
3.3 基于历史价格相似信息加权的被动主动策略 |
3.3.1 基于价格相似信息加权的相对价格估计 |
3.3.2 价格相似信息加权的被动主动更新策略 |
3.4 实证分析 |
3.4.1 数据 |
3.4.2 对比策略与参数设置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价量和文本信息的均值回归策略 |
4.1 问题描述与动机 |
4.2 基于价量信息考虑处置效应的均值回归策略 |
4.2.1 基于相关关系的权重转移 |
4.2.2 考虑处置效应的权重转移及均值回归策略设计 |
4.2.3 实证分析 |
4.3 基于文本信息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均值回归策略 |
4.3.1 基于股吧文本信息的投资者情绪指标 |
4.3.2 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均值回归策略 |
4.3.3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历史权重信息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激活策略 |
5.1 问题描述与动机 |
5.2 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激活投资组合选择框架 |
5.3 基于权重一阶信息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激活策略 |
5.4 基于权重二阶信息考虑交易费用的在线激活策略 |
5.4.1 基于相对价格估计的置信度加权被动主动更新 |
5.4.2 考虑交易费用的二阶在线激活信号及更新策略 |
5.5 实证分析 |
5.5.1 数据 |
5.5.2 对比策略与参数设置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历史交易信息考虑价格冲击和交易费用的在线策略 |
6.1 问题描述与动机 |
6.2 流动性不充分情形下的在线投资组合模型 |
6.3 考虑价格冲击的最优执行策略与冲击成本 |
6.3.1 考虑价格冲击的权重调整最优执行策略 |
6.3.2 基于权重调整最优执行策略度量冲击成本 |
6.3.3 基于历史交易信息估计价格冲击系数 |
6.4 考虑价格冲击和交易费用的模式匹配策略 |
6.4.1 含有交易费用和冲击成本的交易成本系数 |
6.4.2 含有交易成本系数的模式匹配策略 |
6.5 实证分析 |
6.5.1 数据 |
6.5.2 价格冲击系数估算结果 |
6.5.3 对比策略与参数设置 |
6.5.4 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CDKPM策略泛证券性质的证明过程 |
附录2 国内数据集SHSZ1-3股票清单 |
附录3 第五章热度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特性及危害 |
1.3 地下水中“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4 地下水中“三氮”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
1.5 地下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创新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测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1.3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2.1.4 地下水化学与质量 |
2.2 样品采集测试 |
2.2.1 采样点位置选择 |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3 样品检测方法 |
2.3 小结 |
第3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3.1.2“三氮”降解菌筛选 |
3.1.3 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筛选 |
3.1.4 复合菌的制备 |
3.1.5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 |
3.1.6 复合菌的作用效果 |
3.1.7 降解菌特性 |
3.1.8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 |
3.1.9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中间代谢产物 |
3.1.10 C/N、pH值、DO浓度及温度影响 |
3.1.11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菌的制备结果 |
3.2.2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分析 |
3.2.3 复合菌作用效果研究 |
3.2.4 单菌与复合菌的作用能力对比分析 |
3.2.5 降解菌特性分析 |
3.2.6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分析 |
3.2.7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途径分析 |
3.2.8 C/N影响分析 |
3.2.9 pH值影响分析 |
3.2.10 DO浓度影响分析 |
3.2.11 温度影响分析 |
3.2.12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4.1.2 生长规律研究 |
4.1.3 降解菌相互关系 |
4.1.4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 |
4.1.5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 |
4.1.6 降解菌相互作用 |
4.1.7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菌种生长规律 |
4.2.2 降解菌的相互关系分析 |
4.2.3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
4.2.4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
4.2.5 降解菌相互作用分析 |
4.2.6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5.1.2 复合菌的性能表征 |
5.1.3 脱氢酶活性 |
5.1.4 胞外酶活性 |
5.1.5 EPS胞外聚合物 |
5.1.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 |
5.1.7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 |
5.1.8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 |
5.1.9 复合菌的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 |
5.1.10 除氮降解酶活性 |
5.1.11 除氮功能基因鉴定 |
5.1.12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 |
5.1.13 微生物菌群结构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复合菌的性能分析 |
5.2.2 脱氢酶活性分析 |
5.2.3 胞外酶活性分析 |
5.2.4 EPS胞外聚合物分析 |
5.2.5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分析 |
5.2.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分析 |
5.2.7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分析 |
5.2.8 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的生物降解分析 |
5.2.9 除氮酶活性分析 |
5.2.10 除氮功能基因的分析 |
5.2.11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分析 |
5.2.12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火山渣负载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特性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
6.1.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测定 |
6.1.3 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弥散度的测定 |
6.1.4 颗分试验 |
6.1.5 破碎率与磨损率测试 |
6.1.6 盐酸可溶率测试 |
6.1.7 吸水率测试 |
6.1.8 电荷零点的测试 |
6.1.9 其他物理参数 |
6.1.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
6.1.11 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检测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载体材料与火山渣材料的简述 |
6.2.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 |
6.2.3 水动力弥散系数 |
6.2.4 火山渣粒径分布 |
6.2.5 破碎率与磨损率、盐酸可溶率、吸水率分析 |
6.2.6 电荷零点分析 |
6.2.7 火山渣表面微观形态分析 |
6.2.8 火山渣矿物成分和物质成分分析 |
6.2.9 官能团分析 |
6.2.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 |
6.2.1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技术的动态模拟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
7.1.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
7.1.3 微生物强化去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
7.1.4 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 |
7.1.5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试验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模拟研究 |
7.2.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
7.2.3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
7.2.4 氮、磺胺类抗生素在岩性介质中动态迁移规律分析 |
7.2.5 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
7.2.6 介质附着降解菌前后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分析 |
7.2.7 介质的官能团分析 |
7.2.8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贵州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生命周期理论 |
2.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发展战略研究 |
2.2.2 白酒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2.2.3 文献评述 |
3 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
3.1 Z白酒公司概况 |
3.2 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3.2.1 Z白酒公司的资源分析 |
3.2.2 Z白酒公司能力分析 |
3.2.3 Z白酒公司价值链分析 |
3.3 Z白酒公司营销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3.3.1 发展战略的一般环境 |
3.3.2 发展战略的行业环境 |
3.3.3 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
4 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1 Z白酒公司战略选择的使命与目标 |
4.1.1 Z白酒公司战略选择愿景和使命 |
4.1.2 Z白酒公司战略选择的目标 |
4.2 Z白酒公司备选战略分析 |
4.2.1 一体化战略分析 |
4.2.2 多元化战略分析 |
4.3 Z白酒公司战略选择 |
4.3.1 Z白酒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Z白酒公司战略确定 |
5 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
5.1 Z白酒公司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
5.1.1 生产一体化 |
5.1.2 销售一体化 |
5.1.3 管理一体化 |
5.2 白酒公司纵向一体化战略风险防控 |
5.2.1 政策法律研究 |
5.2.2 企业定位和观念转变 |
5.2.3 发展战略刚度管控 |
5.3 战略实施的保障 |
5.3.1 组织架构优化 |
5.3.2 业务模式优化 |
5.3.3 企业文化渗透 |
5.3.4 人力资源调整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原因研究 |
1.2.2 农产品进口影响研究 |
1.2.3 农产品进口需求研究 |
1.2.4 国际贸易措施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说明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替代效应 |
2.1.2 对外贸易政策 |
2.1.3 贸易救济措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需求弹性理论 |
第三章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大麦供需特征 |
3.1 世界大麦供求基本情况 |
3.1.1 世界大麦生产 |
3.1.2 世界大麦消费 |
3.1.3 世界大麦贸易 |
3.2 中国大麦生产和消费 |
3.2.1 中国大麦生产 |
3.2.2 中国大麦消费 |
3.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 |
3.3.1 中国大麦进口规模与进口价格特征 |
3.3.2 中国大麦进口的市场结构特征 |
3.3.3 中国大麦贸易竞争力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
4.1 玉米及其替代品消费概况 |
4.2 进口大麦替代国内玉米饲用消费的原因 |
4.2.1 大麦在玉米替代品中的功能和用途优势 |
4.2.2 大麦替代国内玉米的价格因素分析 |
4.2.3 不同替代品对国内玉米的实际替代量 |
4.3 中国大麦价格优势对玉米饲用消费的影响 |
4.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增长对大麦及关联产业贸易的冲击 |
5.1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的替代效应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3 中国大麦进口来源的可依赖性分析 |
5.2 中国大麦进口的“大国效应”分析 |
5.2.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啤酒进出口的冲击 |
5.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生产的冲击 |
6.1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种植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 |
6.1.1 理论基础 |
6.1.2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6.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大麦相对价格对农户大麦种植意愿影响的微观实证分析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和样本说明 |
6.2.3 变量设置和描述性统计 |
6.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及其影响 |
7.1 主要大麦贸易国的贸易政策 |
7.1.1 澳大利亚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
7.1.2 加拿大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
7.1.3 法国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
7.2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演变 |
7.2.1 平稳运行期(2001-2014年) |
7.2.2 动态调整期(2015年-至今) |
7.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 |
7.3.1 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变化趋势 |
7.3.2 中国大麦产业损害的基本情况 |
7.3.3 澳大利亚大麦倾销与中国大麦产业损害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7.4 贸易政策干预对中国大麦进口的影响 |
7.4.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7.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中国大麦进口波动加剧并将趋于常态化 |
8.1.2 价格优势引起对玉米的替代是大麦进口增长的根源 |
8.1.3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和啤酒产业贸易带来显着冲击 |
8.1.4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生产形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
8.1.5 非关税措施能有效控制大麦进口的规模和节奏 |
8.2 政策建议 |
8.2.1 拓宽大麦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市场集中度 |
8.2.2 强化应对大麦进口外溢冲击的政策储备 |
8.2.3 充分挖掘大麦优势产区的生产潜能 |
8.2.4 完善大麦进口监测预警和贸易救济制度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不同碳源对腾冲热泉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及嗜热酶活性菌株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1 陆地热泉生境及嗜热微生物概述 |
1.1.1 陆地热泉生境特点及分布 |
1.1.2 嗜热微生物及其研究现状 |
1.2 陆地热泉生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1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应用 |
1.2.2 基于Biolog ECO技术的应用 |
1.2.3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1.3 陆地热泉生境中的嗜热酶资源挖掘及其应用 |
1.3.1 纤维素酶及其研究现状 |
1.3.2 木聚糖酶及其研究现状 |
1.3.3 嗜热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1.4 腾冲热泉地热区 |
1.4.1 腾冲热泉地热区特征 |
1.4.2 腾冲热泉地热区嗜热菌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基于Biolog ECO技术研究腾冲热泉嗜热原核微生物的代谢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及样点信息 |
2.1.2 样品制备及实时监测 |
2.1.3 AWCD值的计算 |
2.1.4 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指数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热泉环境微生物群落对全部碳源的利用 |
2.2.2 不同热泉环境微生物群落对各类碳源底物的代谢能力分析 |
2.2.3 各个热泉环境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碳源底物的代谢能力差异分析 |
2.2.4 热泉环境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碳源对腾冲热泉嗜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热泉样点及测序培养物信息 |
3.1.2 样品总DNA的提取 |
3.1.3 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DNA检测及原始数据处理 |
3.2.2 富集培养物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2.3 富集培养物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3.2.4 富集培养物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
3.2.5 不同碳源富集培养物细菌群落差异性分析 |
3.2.6 基于16SrDNA的不同碳源培养物细菌群落功能预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碳源对腾冲热泉可培养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来源 |
4.1.2 分离培养基的设计 |
4.1.3 纯培养分离 |
4.1.4 菌株的纯化与保藏 |
4.1.5 纯化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6 纯化菌株16SrRNA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
4.1.7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富集培养物可培养嗜热细菌多样性分析 |
4.2.2 不同热泉富集物可培养嗜热细菌多样性分析 |
4.2.3 不同碳源对可培养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4 单一碳源对不同热泉可培养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在新分类单元的多相分类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16S rRNA基因序列全长的获取 |
5.1.2 候选新属与新种 |
5.1.3 分子分类学实验 |
5.1.4 形态学实验 |
5.1.5 生理生化实验 |
5.1.6 化学分类实验 |
5.1.7 登陆号的获取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候选新属Kallokrene roseus CFH73958T gen.nov.sp.nov.的鉴定 |
5.2.2 候选新种Rubellimicrobium sediminis CFH75288T sp.nov.的鉴定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嗜热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筛选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嗜热木聚糖酶活性菌株的筛选 |
6.1.2 嗜热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的筛选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嗜热木聚糖酶活性菌株的筛选结果 |
6.2.2 嗜热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的筛选结果 |
6.2.3 不同样点富集物筛选嗜热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比较 |
6.2.4 不同碳源对嗜热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筛选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业绩 |
(9)贵州茅台估值 ——基于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视角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股票估值理论文献综述 |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估值模型 |
二、基于收益的估值模型 |
三、基于资产的估值模型 |
四、相对估值理论 |
第二节 股票估值文献综述 |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估值模型 |
二、基于收益的估值模型 |
三、基于资产的估值模型 |
四、相对估值理论 |
第三节 基本面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一、会计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二、公司治理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内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估值的相关文献 |
一、高端白酒市场投资价值研究 |
二、政策因素对于白酒行业估值的影响 |
三、相对估值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四、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五、现金流折现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六、剩余收益估值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白酒行业基本面分析 |
第一节 价值投资的代表—白酒行业 |
一、白酒行业超额收益明显 |
二、基本面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 |
第二节 通过基本面分析白酒行业的供给需求模型 |
一、白酒行业需求端量价分析 |
二、白酒行业供给端相关政策、产能分析 |
三、白酒行业基本面分析结论 |
第三节 白酒投资分析框架探讨 |
一、宏观:经济景气度、货币政策影响白酒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
二、中观:厂商预收款等指标反映中端资金链情况 |
三、微观:贵州茅台双轮驱动战略推动龙头发展 |
四、近30年白酒历次调整期梳理 |
第四节 贵州茅台基本情况 |
一、公司简介 |
二、历史业绩回顾 |
三、贵州茅台公司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贵州茅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 |
一、盈利能力纵向分析 |
二、盈利能力横向分析 |
第二节 营运能力分析 |
一、营运能力纵向分析 |
二、营运能力横向分析 |
第三节 偿债能力分析 |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四节 成长能力分析 |
一、成长能力纵向分析 |
二、成长能力横向分析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贵州茅台内在投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财务报表预测建模 |
一、利润表预测 |
二、资产负债表预测 |
三、现金流量表预测 |
第二节 基于绝对估值法的分析—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
一、自由现金流模型 |
二、茅台高端白酒的现金流预测 |
三、茅台系列酒的现金流预测 |
四、折现率的估计 |
五、企业价值预测 |
六、敏感性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相对估值法的分析 |
第四节 对结果的讨论与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基于传统的估值模型,茅台高端白酒现金流测算表。 |
附录 B 乐观情况的估值模型,贵州茅台公司相关财务报表 |
附录 C 中性情况的估值模型,贵州茅台公司相关财务报表 |
附录 D 悲观情况的估值模型,贵州茅台公司相关财务报表 |
附录 E 茅台系列酒现金流测算表。 |
致谢 |
(1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新能源汽车的界定 |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界定 |
第二节 产业扶持政策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扶持政策有效论:市场失灵 |
二、产业扶持政策无效论:政府失灵 |
第三节 产业扶持政策效应分析 |
一、供给侧产业扶持政策效应 |
二、需求侧产业扶持政策效应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情况 |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战略规划期:2001-2008年 |
二、导入期:2009-2015年 |
三、调整期:2016年至今(后补贴时代) |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主要特点 |
一、补贴加速退坡,双积分制构建长效驱动机制 |
二、从生产端补购置转向补运营与基础设施 |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效果 |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 |
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三、研发技术水平提升显着 |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问题与反思 |
一、产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二、产业扶持政策的效果反思 |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供给效应 |
第一节 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指标说明 |
二、模型设定 |
三、实证结果 |
第三节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需求效应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一、新能源汽车需求市场的作用 |
二、扶持政策对需求市场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指标说明 |
二、模型设定 |
三、实证结果 |
第三节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及相关经验 |
一、通过法律确立新能源汽车战略地位 |
二、根据电池容量实行税收减免机制 |
三、积分制度推动企业转型 |
四、政府采购与社会宣传配合刺激市场需求 |
第二节 欧盟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及相关经验 |
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 |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
三、通过政府购买、税收优惠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 |
四、欧盟最严碳排放政策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及相关经验 |
一、税收减免及汽车购置补贴 |
二、发挥政府示范作用及互联网媒介推广作用 |
三、技术扶持政策 |
四、重视电池等资源回收利用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关于产业扶持政策供给效应的研究结论 |
二、关于产业扶持政策需求效应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优化财政补贴配置总量和结构 |
二、鼓励支持核心技术研发 |
三、提高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四、提高财政补贴准入门槛 |
五、加强推广应用安全监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我国经济增长可能进入了平稳调整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银行公司信贷投放关系研究 ——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D]. 路政源. 山东大学, 2020(05)
-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D]. 滕飞. 广西大学, 2021(07)
- [3]考虑历史信息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设计[D]. 彭子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D]. 董甜姿. 吉林大学, 2020(08)
- [6]贵州Z白酒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彭梦娜.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5)
- [7]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D]. 龚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不同碳源对腾冲热泉嗜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及嗜热酶活性菌株筛选[D]. 程利娇. 河南师范大学, 2020(08)
- [9]贵州茅台估值 ——基于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视角的案例研究[D]. 马楠.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效应[D]. 李妙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