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面营销中国电信大裂变(论文文献综述)
宋鑫磊[1](2020)在《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以高附加值、活跃的创新性和广泛的行业渗透性为特点,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愈发突出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何通过通信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赋能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命题。我国通信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均保持强劲势头,通信产业正在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巨大影响。当前,随着5G、量子通信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推陈出新,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的结合愈加精密,行业创新应用不断落地开花,通信产业正在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智能化、高级化、生态化转型,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期。为此,立足新机遇期,充分把握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将有助于提升社会各界对通信产业的重视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支撑。本论文研究的逻辑和主要观点如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测算方法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然后本文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本文行文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介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通信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国内通信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再对通信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消费需求效应和技术创新扩散效应是通信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两条主要渠道。通信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式可概括为两点:一方面,通信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横亘于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扩大了市场辐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降低了交易的门槛和成本,进而促进供需匹配,使得现有需求得以满足乃至于扩大和升级。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使用结构、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来推动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升级,在提升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品质的同时,通信技术的创新还催生一批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产生,如移动购物、云生产、工业互联网、8K直播等。然后,本文从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生态化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状况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和生态化发展趋势不尽相同。紧接着本文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对第三章中的两条作用机制与路径进行了验证,发现通信产业确实可以通过改善社会供求关系和促进技术创新扩散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而且通信产业通过拉动社会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确实大于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但是通信产业主要是通过其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最后结合全文对实证部分的主要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当前运营商5G基础设施投资压力过大,通信设备制造业核心软硬件技术受制于人是当前制约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并影响通信产业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了“共建共享+服务外包”、“布局边缘计算”、“加强电子元件、基础专利、系统软件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投资研发”、“健全数字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等建议,以期实现我国通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并由此不断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杨喆[2](2014)在《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与传播互动关系的视角,探讨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过程。本研究通过对已有史料和既往研究的考据,从两条脉络出发归纳出广东文化的发展历程,即历史上的两次飞跃和三次转型。两次飞跃的时间节点分别为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三次转型是秦汉时期至晚清期间的从原生态本根文化向封建大一统中原文化的转型,清末民初的从封建文化向近代民主文化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本研究通过对广东文化进行历史溯源,对大众传播的功能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功能作用的梳理和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作用机制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广东文化与大众传播二者互动关系等理论命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大众传媒和文化传统因素对广东文化的传承和嬗变的影响。大众传媒既是文化的载体,其自身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继承、发展、改变乃至重塑了广东文化的整体格局。其次,本研究梳理了国家话语在塑造和推动广东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传播机制,分析了报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为核心机制的广东大众传播发展历程和现状,并通过研究传媒在广东文化对内对外传播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来理解广东文化与大众传播二者的共生与互动关系。本研究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等传播模式五要素出发,分析了当下广东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内容表达失衡、传播渠道乏力等,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建议。同时,本研究通过广东文化传播的过程进行五个面向的分析,解释了广东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鲍立泉[3](2010)在《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文中指出媒介融合作为当前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发展的视角,解读媒介融合的演进过程及其内涵,展望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创新。论文首先综述了国内有关媒介融合的定义,提出了笔者对媒介融合理解,认为传播技术发展是媒介形态演进的重要推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技术体系与媒介形态发展呈现对应关系。而媒介融合正是数字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形态变革。论文简要回顾了前数字传播技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和限制以及数字传播技术出现后的新媒介发展情况,指出数字传播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介群现象是媒介形态融合的基础,并按照机械模拟传播技术时期、当前数字传播技术时期和后数字传播技术时期将媒介发展划分为媒介协作、媒介融合、媒介形态统一三个演进阶段。随后,论文将媒介细分为内容生产、渠道和终端三个环节,着重分析了传播技术视角下媒介融合带来的内容载体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分析了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受关系变革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并探讨了三种目前带有融合特质的新媒体。最后论文从历史维度总结了传播技术发展及传播媒介演进的历史逻辑,提出了技术发展和媒介演进的“双循环”关系。
程洁[4](2004)在《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中的新数字媒介是指在互联网之后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网络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渐成体系的新兴媒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新数字媒介不仅是意义的传送者,本身也具有意义。它们的一些功能使媒介的传播与创造意义的能力逐渐合一,使新数字媒介不仅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成为社会文化的发生对象,它们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意识综合物的象征,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们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内容的增值。新数字媒介所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刺激了内容供应机构的快速发展,其运营模式也将对传统媒介产业运营模式产生影响。如何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介的正面影响,对其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是一个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能为将来对新数字媒介传播进行控制,确定更完善的管理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垫定研究基础。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首先从数据广播与短信之间的“第五媒体”之争引入,阐述了新数字媒介的特征,分析探讨了科技、市场与新数字媒介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科技可以引导人们的需求,而市场对新数字媒介的普及和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第二章评述了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固定终端的发展现状。除对这些媒介和技术的相关概念、分类、标准及优势进行了阐释,还对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美国数字电视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评述了广电与电信的竞争、相关标准制定的滞后等对数字电视发展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数字电视的产业价值及可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对它们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走入的误区进行了探讨。第四章梳理了以短信息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发展历程、特殊功能及传播特点,介绍了彩信和无线互联的业务特点与发展趋势。第五章评述了短信息的发展现状,对其产业价值和价值链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本章着重分析了短信联盟的特殊结构,指出它虽然作为一种赢利模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成功,但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从中引发了对相关产业价值链应如何管理的思考。第六章提出和分析了新数字媒介所带来的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电子病毒问题及新数字媒介的一些功能已产生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和由此产生的道德伦理问题,提供了一些管理和解决的思路。第七章评析了新数字媒介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的影响,及它所带来了一定范围内的超前消费现象。新数字媒介的发展促进了媒介进一步融合,强化了后喻文化现象,从而对未来的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WP=4>在新数字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其双刃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承担着被这些媒介物异化的风险。对此,需要辩证地加以认识。不管我们研究哪种新数字媒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都会引导人们对一些现象进行重视或反思。对一些文化冲突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由于新数字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从而为调整行为和社会规范提供相应的依据。
粟昶[5](2004)在《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文中认为市场营销调研是市场营销的起点,而选择市场调研方法是市场营销调研的重要环节。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很多,其方法选择的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本文尝试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混合调查法来收集第一手数据。定量调查采用常见的问卷调查方法;而定性调查中,我们采用了目前国内很少应用的心理投射法。心理投射法是将心理学的测验方法运用到营销市场调查中来,主要用于探察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思想、态度、情绪、欲望,因种种原因不易表达的那一部分,作为显性调查提供线索或印证性补充的手段。 本文旨在探索有效的市场营销调研方法。以四川省无线市话市场调研项目为实证研究所得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混合调查法是有效的:它摸清了无线市话的消费特点,得出了无线市话的产品卖点,明确了无线市话的市场竞争地位,找出了无线市话的问题所在,并分析了无线市话的市场发展趋势。 我们的调研结果为电信运营商决策者开展新一轮的市场营销提供了决策基础。
卢军[6](2003)在《YZ市移动通信市场调查与对策建议》文中指出移动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消费逐步普及并趋于多样化,市场竞争不断升级,YZ市的表现尤为突出,成熟期的产业特征已渐渐凸现。因此,运营商必须未雨绸缪,深入了解竞争态势及发展潜力,深刻洞察需求状况及其变化,才能准确把握消费倾向和未来趋势,从而有效配置资源,制定针对性的市场战略与竞争策略。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YZ市移动通信市场调查结果的分析,力求较准确地把握市场竞争态势和客户消费状况,为运营商勾勒出清晰的市场轮廓。 论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了选题原因、主要工作、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市场背景与竞争状况;第三部分对整个调查过程作了简单描述;第四部分对样本的基本分布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主要运用了安索夫矩阵理论,根据移动通信市场特点,重点从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竞争战略四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归纳得出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品牌、服务和价格四个方面,同时从理念创新、品牌创新等七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移动运营商核心能力培育方面的建议,作为本文的结论。 本文的重点是市场调查,从实证调查出发,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上升到市场战略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突出的地方在于结合YZ市移动通信市场实际情况,科学地采用了分层抽样方式,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资料分析法、主观概率法和深度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使用了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了丰富的较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并从市场基本战略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运营商进行市场和产品开发及市场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朱明亮[7](2001)在《直面营销中国电信大裂变》文中指出 2000年5月15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对原中国电信的拆分在2000年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原中国电信按业务性质进行纵向分解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固定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寻呼通信集团公司。这一拆分涉及到120多万职工、6万多个营业网点和6000多亿资产的调整与剥离,注定将成为中
二、直面营销中国电信大裂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面营销中国电信大裂变(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
2.1.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理论和本文的关系 |
3 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通信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
3.1.1 通信产业的内涵 |
3.1.2 通信产业的特征 |
3.2 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2.1 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历程 |
3.2.2 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
3.3 通信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 |
3.3.1 通信产业的发展引起消费需求的改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
3.3.2 通信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扩散,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
4 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测度 |
4.1.1 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 |
4.1.2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分析 |
4.2 通信产业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变量的定义和数据说明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 |
5.1.2 通信产业可以通过激发消费需求和促进技术创新扩散优化产业结构 |
5.1.3 现阶段通信产业通过激发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 |
5.1.4 地方政府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
5.2 对策建议 |
5.2.1 继续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
5.2.2 共享共建+服务外包,多举措释放运营商的资金压力 |
5.2.3 运营商可以积极布局边缘计算、开拓业务新蓝海 |
5.2.4 加强电子元件、基础专利、系统软件和半导体加工领域的投资研发 |
5.2.5 加快健全数字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保护公民信息安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探讨 |
1.2.1 广东文化:源于区域文化的视角 |
1.2.2 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变迁 |
1.2.3 文化与传播 |
1.2.4 相关研究 |
1.2.5 广东文化与文化传播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价值 |
1.4.2 现实意义 |
2 广东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与嬗变 |
2.1 广东文化的渊源及其演进 |
2.1.1 作为广东文化源头的岭南文化 |
2.1.2 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汇与整合 |
2.1.3 不同区域文化的兼容与传播 |
2.1.4 作为有机整体的广东文化的形成 |
2.2 广东文化的传播与两次飞跃 |
2.2.1 第一次飞跃 |
2.2.2 第二次飞跃 |
2.3 广东文化的传播与三次转型 |
2.3.1 第一次转型 |
2.3.2 第二次转型 |
2.3.3 第三次转型 |
3 广东文化传播的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考察 |
3.1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缘优势 |
3.1.2 经济基础 |
3.1.3 政治环境 |
3.1.4 文化传统 |
3.1.5 大众传媒 |
3.2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功能作用 |
3.2.1 继承:传承岭南文化 |
3.2.2 发展:发扬广东精神 |
3.2.3 重塑:提升文化软实力 |
3.3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作用机制 |
4 广东文化传播的宏观架构及其路径 |
4.1 广东文化传播的主体分析 |
4.1.1 政府及其代表 |
4.1.2 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 |
4.1.3 公民个人 |
4.1.4 民营单位 |
4.2 当前广东文化传播的政策分析 |
4.3 广东文化传播的路径 |
4.3.1 当代广东文化的对内传播路径 |
4.3.2 当代广东文化的对外传播路径 |
5 当代广东文化传播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
5.1 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传播力 |
5.1.1 文化传播力的基本要素 |
5.1.2 文化传播力的基本意涵 |
5.2 广东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
5.2.1 控制分析:广东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 |
5.2.2 内容分析:广东文化传播的局限与失衡 |
5.2.3 媒介分析:文化传播渠道的乏力 |
5.2.4 受众与效果分析——广东文化认同者的培育不足 |
5.3 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及未来展望 |
5.3.1 整合传播主体,形成文化传播合力 |
5.3.2 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强化文化传播素质 |
5.3.3 构建传播渠道,夯实文化传播基础 |
5.3.4 锁定传播客体,提升传播效果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广东文化经历的两次飞跃和三次转型 |
6.1.2 传播在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的功能作用探讨 |
6.1.3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功能的运用及效果 |
6.1.4 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及其未来展望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3)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与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前数字传播时代的传播技术研究 |
2.1 机械印刷技术与印刷媒介 |
2.2 电子技术与广播媒介 |
2.3 光电转换技术与电视媒介 |
3 数字传播技术与新媒介诞生 |
3.1 模拟与数字 |
3.2 数字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 |
3.3 数字传播技术促成新媒介的诞生 |
3.4 网络媒体的诞生——新媒体发展的起点 |
4 新媒体群的形成与媒介融合设想 |
4.1 媒介群划分的传播技术时空特征依据 |
4.2 新媒介纷起与新媒介群形成 |
4.3 新旧媒体技术渗透与"媒介融合"设想的提出 |
5 传播技术推动下的媒介融合历程与趋势 |
5.1 前融合阶段:模拟传播技术时期的跨媒介协作 |
5.2 融合阶段:数字传播技术支撑下的媒介融合 |
5.3 全面融合阶段:综合数字传播平台下的媒介形态统一 |
6 媒介融合的技术内涵及其影响 |
6.1 内容载体融合 |
6.2 数字通信网络中的传播渠道融合 |
6.3 接收终端融合 |
6.4 媒介融合与传受双方变化 |
6.5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模式 |
7 当下典型媒介融合现象分析 |
7.1 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模式融合 |
7.2 宽带移动通信的发展与传播终端融合 |
8 结论:技术与媒介发展的循环特征 |
8.1 传播技术从"原始全息"到"技术全息"循环 |
8.2 传播媒介从"融合"到"融合"循环 |
8.3 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带来的新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新数字媒介发展形势分析 |
第一节 新数字媒介的特征 |
第二节 “第五媒体”之争 |
第三节 科技与市场:谁主导新数字媒介的发展 |
第二章 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固定终端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分类、标准及优势分析 |
第二节 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三节 流媒体及其发展分析 |
第四节 数字音频广播 |
第三章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基础建设 |
第二节 数字电视的政策规划与标准制定 |
第三节 数字电视产业链与经营管理 |
第四章 以短信息为代表的移动终端 |
第一节 短信息的发展历程、传播特点及特殊功能 |
第二节 彩信 |
第三节 无线互联的发展趋势与业务特点 |
第五章 短信息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短信产业与短信经济 |
第二节 短信联盟的功过是非 |
第三节 彩信与固话短信产业的发展 |
第六章 新数字媒介带来的问题与管理 |
第一节 信息安全问题与管理 |
第二节 知识产权问题与管理 |
第三节 新数字媒介的一些特殊功能已产生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及其防治 |
第四节 社会管理与法规管理 |
第七章 新数字媒介的影响 |
第一节 新数字媒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新数字媒介对消费的影响 |
第三节 促进媒介进一步融合 |
第四节 后喻文化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调研背景 |
2.1 什么是无线市话 |
2.2 世界无线市话发展历程 |
2.3 中国小灵通发展历程 |
2.4 宏观环境分析 |
2.4.1 国家政策不鼓励不限制 |
2.4.2 通信市场不断扩大 |
2.4.3 价格优势深入人心 |
2.4.4 小灵通在技术上去向不明 |
2.5 小灵通竞争SWOT分析 |
2.5.1 优势 |
2.5.2 劣势 |
2.5.3 机会 |
2.5.4 威胁 |
2.6 市场前景 |
第三部分 调查实施概述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1.3 问卷设计 |
3.1.4 抽样设计 |
3.2 调查组织培训 |
3.3 调查实施 |
3.4 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问卷调查结果 |
4.1 成都市调查结果 |
4.1.1 无线市话用户的群体特征 |
4.1.2 无线市话的选用原因 |
4.1.3 无线市话的接打习惯 |
4.1.4 无线市话话费情况 |
4.1.5 固话拆机分析 |
4.1.6.无线市话捆绑业务 |
4.2 德阳市调查结果 |
4.2.1 无线市话用户群体特征 |
4.2.2 无线市话的选用原因 |
4.2.3 无线市话的接打习惯 |
4.2.4 无线市话话费情况 |
4.2.5 固话拆机分析 |
4.2.6 无线市话捆绑优惠 |
4.3 绵阳市调查结果 |
4.3.1 无线市话用户的群体特征 |
4.3.2 无线市话的选用原因 |
4.3.3 无线市话的接打习惯 |
4.3.4 无线市话的话费情况 |
4.3.5 固话拆机分析 |
4.3.6 无线市话捆绑业务 |
第五部分 深度访谈结果 |
5.1 深访概况 |
5.2 主要结论 |
5.2.1 产品爱点 |
5.2.2 产品误点 |
5.2.3 使用原因和习惯 |
5.2.4 分流与替代情况 |
5.2.5 广告效果 |
第六部分 心理投射调查结果 |
6.1 主题统觉法 |
6.1.1 第一线索——注意、兴趣和犹豫原因投射分析 |
6.1.2 第二线索——卖点、买点和满意点 |
6.1.3 第三线索——放弃其他手机,改用无线市话的原因与障碍 |
6.1.4 第四线索——放弃无线市话 |
6.1.5 总体描述 |
6.1.6 总体分析 |
6.2.联想投射 |
6.2.1 测验结果 |
6.2.2 测验结果描述 |
6.2.3 测验结果分析 |
6.2.4 策略建议 |
第七部分 无线市话调查总体分析及结论 |
7.1.无线市话产品认知特征 |
7.1.1 无线市话价格实惠特征鲜明 |
7.1.2 单向收费是价格优势的核心 |
7.1.4 与其他产品特征的对比 |
7.2.无线市话消费者特征 |
7.2.1 消费者群体构成 |
7.7.2 消费者的稳定性问题 |
7.3.无线市话的使用习惯 |
7.3.1 话费量居中 |
7.3.2 通话时间长 |
7.3.3 拔打“随意” |
7.3.4 双机用户区别使用无线市话 |
7.4.无线市话竞争情况 |
7.4.1 分流其他手机的程序 |
7.4.2 分流固话的程序 |
7.5.捆绑业务 |
7.6.无线市话功能调查结果 |
7.6.1 功能知晓度 |
7.6.2 兴趣浓度 |
7.6.3 使用率 |
7.6.4 在没有使用某些功能的原因 |
7.6.5 知晓度、兴趣浓度和使用率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
7.7.广告效果测试结果 |
7.7.1.广告的知晓度 |
7.7.2 广告的认知度 |
7.7.3.广告内容评价 |
7.7.4 广告评价 |
7.7.5 广告内容吸引力评价 |
7.7.6 广告销售效果 |
7.7.7 电视广告测评 |
第八部分 无线市话营销建议 |
8.1 PORTER竞争环境分析(中观环境分析) |
8.1.1 现有竞争者 |
8.1.2 新进入者 |
8.1.3 替代品 |
8.1.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8.1.5 购买者议价能力 |
8.2 SWOT分析(微观环境分析) |
8.2.1 优势 |
8.2.2 劣势 |
8.2.3 机会 |
8.2.4 威胁 |
8.3 产品特点分析 |
8.1.1 爱占分析 |
8.3.2 误点分析 |
8.4 营销建议 |
8.4.1 市场定位 |
8.4.2 营销战略 |
8.4.3 营销策略 |
后记 |
(6)YZ市移动通信市场调查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选题原因 |
1.2 论文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理论 |
1.4 本人主要工作 |
1.5 主要收获 |
1.6 不足之处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特别说明 |
第二部分 市场背景 |
2.1 市场发展 |
2.1.1 缓慢起步期 |
2.1.2 成长期 |
2.1.3 高速成长期 |
2.2 竞争状况 |
2.2.1 竞争格局 |
2.2.2 现有主要竞争者 |
2.2.3 竞争发展态势 |
第三部分 调查过程 |
3.1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1.1 调查内容 |
3.1.2 调查方法 |
3.2 问卷设计 |
3.2.1 构建调查结构 |
3.2.2 确定调查结构 |
3.2.3 问卷设计 |
3.3 抽样设计 |
3.3.1 数量设计 |
3.3.2 制项设计 |
3.3.3 地域设计 |
3.4 调查组织培训 |
3.4.1 组织建构 |
3.4.2 制定调查路线和工作日程 |
3.4.3 调查督导和访问员培训 |
3.5 调查实施 |
3.6 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调查样本基本分布 |
4.1 一卷概况 |
4.1.1 调查样本区域分布 |
4.1.2 样本性别分布 |
4.1.3 样本年龄段分布 |
4.1.4 样本职业分布 |
4.1.5 样本教育程度分布 |
4.1.6 样本个人收入分布 |
4.1.7 样本家庭月总收入分布 |
4.2 二卷概况部分 |
4.2.1 调查样本地区分布 |
4.2.2 样本性别分布 |
4.2.3 样本年龄段分布 |
4.2.4 样本职业分布 |
4.2.5 样本教育程度分布 |
4.2.6 样本个人收入分布 |
4.2.7 样本家庭月总收入分布 |
第五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市场渗透调查与对策 |
5.1.1 概念 |
5.1.2 目标 |
5.1.3 调查结果分析 |
1 市场基本面分析 |
2 现有产品分析 |
3 现有市场中消费特征分析 |
5.1.4 对策建议 |
1 基本战略思想 |
2 基本解决途径 |
3 具体措施建议 |
5.2 市场开发调查与对策 |
5.2.1 概念 |
5.2.2 战略目标 |
5.2.3 调查结果分析 |
1 基本购卡倾向 |
2 不同职业群体的购卡倾向 |
3 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未来购卡倾向 |
4 不同收入群体的未来购卡倾向 |
5.2.4 对策建议 |
1 基本战略思想 |
2 具体措施 |
5.3 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
5.3.1 概念 |
5.3.2 战略目标 |
5.3.3 对策建议 |
5.4 竞争状况调查与对策建议 |
5.4.1 类型界定 |
5.4.2 调查结果分析 |
1 过去转卡情况 |
2 未来趋势 |
5.4.3 竞争对策建议 |
1 基本观点 |
2 行为准则 |
3 基本竞争战略 |
4 基本竞争策略 |
5 具体攻防措施分析 |
5.5 对策建议的选择评估办法 |
5.5.1 成本-效果矩阵 |
5.5.2 接受度-可行度矩阵 |
5.5.3 合作双方损益矩阵 |
第六部分 结论 |
6.1 移动运营商竞争优势的体现 |
6.1.1 网络 |
6.1.2 品牌形象 |
6.1.3 服务 |
6.1.4 价格 |
6.2 对移动运营商核心能力培育的建议 |
6.2.1 理念创新,树立资源营销新理念 |
6.2.2 品牌塑造,变无形为有形 |
6.2.3 产品创新,有效引导消费 |
6.2.4 服务创新,实施CS战略 |
6.2.5 价格创新,实施弹性价格策略 |
6.2.6 渠道创新,提高渠道质量与销售能力 |
6.2.7 建设强势信息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
后记 |
附件 |
参考文献 |
四、直面营销中国电信大裂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信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D]. 宋鑫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2]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D]. 杨喆. 武汉大学, 2014(07)
- [3]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 鲍立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4]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 程洁. 复旦大学, 2004(01)
- [5]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D]. 粟昶. 四川大学, 2004(02)
- [6]YZ市移动通信市场调查与对策建议[D]. 卢军. 四川大学, 2003(04)
- [7]直面营销中国电信大裂变[J]. 朱明亮. 销售与市场,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