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检测器方法中的位置选择

双检测器方法中的位置选择

一、两探测器法中的位置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石国柱[1](2021)在《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直处于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它们通常有较大β衰变能和较小的粒子分离能,更多β延迟粒子发射的衰变道被打开,其缓发粒子将成为重要的实验观测量,而近滴线核的奇特衰变研究不仅为核内有效相互作用与基本对称性、核结构及天体核合成等关键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原子核稳定存在极限的一种探索。深入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奇特核结构及其衰变性质不仅有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现有的理论模型还将不断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宇宙演化及元素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本论文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了极端丰质子核26P,27P与27S的β衰变实验,能量为80.6 Me V/u的主束32S16+通过轰击1581μm厚的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产生感兴趣的目标核素,碎片及反应产物经RIBLL1在束分离和净化,利用磁刚度–能损–飞行时间(Bρ–ΔE–To F)方法对次级束粒子进行鉴别。在连续束模式下将一定比例目标核注入厚度分别为142μm、40μm和304μm的三块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s)中,以兼顾对带电粒子的低能探测阈值与高能探测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并测量随后衰变信号的能量、位置和时间关联信息。在束流上下游分别放置不同厚度的四分硅探测器(QSDs)实现各种重离子、轻粒子以及电子的符合测量,管道外安装五个Clover型的HPGe探测器测量γ射线。同时采用循环酒精冷却、前沿定时甄别、双面硅条探测器的正背面符合等一系列测量技术提高信噪比,实现在高探测效率、低探测能量阈值下对衰变事件的直接精确测量。本次26P实验中,获得了符合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包括半衰期、带电粒子能谱、衰变分支比、log ft、Gamow-Teller跃迁强度、γ射线谱与衰变纲图等。其中给出26P的半衰期43.6±0.3 ms与文献值符合较好。基于p-γ射线符合测量鉴别各种衰变成分,并结合注入硅探测器的26P粒子总数可计算其衰变分支比。对前人工作中部分质子的衰变路径进行重新指认,确认了26Pβ延迟发射的两质子峰1998(2)ke V,4837(7)ke V对应的新初末态能级。首次发现来自26Pβ延迟衰变的能量为4205(11)ke V和7842(6)ke V两个新质子峰。其中能量为7842(6)ke V质子远高于从子核26Si的同位旋相似态(IAS)布居至25Al基态发射的质子能量,确认此峰源于IAS之上的激发能级发射的质子。而基于p-γ符合表明能量为4205(11)ke V质子峰可与1367 ke V的γ射线符合,进而指认它是来自26Pβ延迟质子衰变至24Mg第一激发态[Ex=1369(1)ke V,Jπ=2+]发射的双质子。通过计算子核26Si的激发能发现两个质子峰来自同一激发能级,其激发能为Ex=13357(12)ke V,分支比和log ft值为0.78(5)%和3.78(6),其log ft值在容许Gamow-Teller跃迁中是非常小的,深入理解强跃迁的来源将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观测布居至到IAS的Fermi延迟双质子发射不同,一种新的衰变模式Gamow-Teller延迟双质子发射被确认。利用多种哈密顿量的壳模型计算结果,新观测的激发态的分支比出乎意料的强。通常情况下单质子发射比双质子发射具有更大的衰变能,实验上却得到比单质子发射大许多的双质发射分支,超强的G-T跃迁概率和大分支比均表明目前的理论可能在全部核区内低估了GT2p发射的概率,将为今后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并合作开展了一些壳模型理论计算,更详细的定量分析正在进行中。本次实验中27P与26P伴随产生,由于27P具有极低的β延迟质子衰变分支以及在低能区较强的β叠加本底,将会对低能质子的信噪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此次实验并未观测到可识别的质子峰。而连续束模式下有足够时间长度扩大拟合范围以准确地进行半衰期拟合,利用指数衰减加常数本底的方式拟合27P衰变时间谱得到比之前文献更精确的半衰期263.1±10.9 ms。并计算了27P与镜像核27Mg相似能级跃迁的δ值,在误差范围内未发现27P与27Mg存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同时本论文为研究27S的β2p发射机制开展了双质子角关联的测量工作。在5 Me V以上27S衰变带电粒子谱上发现一个由27P的IAS跃迁至25Al基态的能量为6372(15)ke V,分支比为2.4(5)%的双质子峰,在实验上首次得到了双质子发射的角关联。基于实验结果和Monte Carlo模拟对比,发现27S的β2p发射的主要为级联发射机制。

贺静[2](2021)在《血运光学传感解调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整个社会的产业变革,伴随着5G通信、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万物互联成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首要目标。传感器是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光学传感器以其优良的性能备受关注。随着智能化探测精确度需求的不断增长,将光学传感技术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获取精准的波长漂移量、提高传感系统的解调灵敏度成为保证物理量在线监测可靠性的研究重点。基于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中的边缘滤波原理,本文研究了全光纤组合器件的传输特性,重点分析基于微谐振环的全光纤双路边缘解调性能,同时基于LabVIEW开发了光栅传感器的温度监测上位机软件;基于人体组织光学传播理论,提出了双波长多探测器的全方位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光栅温度传感与血氧饱和度光学探测相结合,实现温度与血氧的二元监测,为皮瓣的血运状态检测提供有效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全光纤组合器件应用于边缘线性解调的特性分析。依次研究全光纤单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全光纤多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以及全光纤微环谐振器的工作原理,仿真结果表明:当两个耦合器为3dB耦合器时,单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得到最大的输出光谱线性范围;当第二耦合角为0.25π,第一耦合角和第三耦合角的相加值为0.25π时,多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具有最优的解调特性;全光纤微环谐振器的传输特性与归一化传输系数以及光纤损耗系数有关,且输出光谱线性范围随这两个参数的增大而增大。(2)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栅波长解调系统中的微谐振环全光纤双路边缘解调方案。采用传输矩阵法推导了上下两路输出谱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其传递函数和输出结果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双通道波长解调的先决条件是微环累计相位与干涉仪臂间相位延迟比例为1/2。当微环无损耗时,解调精度随着微环耦合系数K的减小而增加,但波长范围变窄。输出特性满足数学表达式Tout1(k1,k2)=Tout1(π/2-k1,π/2-k2)。此外,不同的传输损耗因子α对传输频谱的影响也不相同。通过调整各种参数,详细探讨了两个端口的波长解调范围和精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LabVIEW开发了光栅传感器的温度监测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温度报警、实时温度监测、光谱图、参数设置以及历史数据复现功能。(3)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长多探测器的全方位血氧饱和度测量传感方案。首先建立生物组织光学模型,利用Monte Carlo仿真得到了光子的局部迁移路径,从而提出了双波长多方位的血氧饱和度测量结构,并进行了理论推导;随后分析人体组织中的摩尔吸收系数曲线,选取最佳光源650nm和850nm;在此基础上,将光栅传感器与血氧检测相结合实现温度与血氧的二元监测,设计了适用于皮瓣血运检测的光学传感系统;最后搭建了光电测试系统,对20名志愿者进行血氧以及温度值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血氧的测量值与参考值相对误差处在-3.03%~2.11%,温度的测量值与参考值温差处在-0.3℃~0.4℃,两者数据较为接近,说明本方案提出的血运光电测试系统能够基本实现预期功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蒋勇[3](2019)在《基于PIPS的数字化6Li夹心谱仪中子能谱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子能谱是临界装置辐射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中子能谱测量工作是武器中子物理学中子积分实验检验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开展中子能谱测量研究的主要意义有:1)在武器中子物理学实验室实验中,将实验测得的中子能谱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检验或改进理论计算方法、程序和参数的目的;2)在国际临界安全基准实验数据评价(ICSBEP)中,实验测得的中子能谱可以用于检验理论计算结果;3)中子迁移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中子群常数的精度密切相关,群常数的合理划分严重依赖于中子能谱的测量精度;4)在临界装置开展的电子元器件抗核加固实验中,几keV与几MeV不同能量中子产生的辐照损伤位移比释动能(Kerma)因子差异有两个数量级,精确测量能谱指标是该研究的基础;5)在临界装置上开展的中子剂量学研究以及中子探测器的标定实验,都需要精确的能谱参数。为开展临界实验而建造的核反应堆装置称为临界装置,其堆芯主要由高浓缩度的235U或239Pu材料组成,无慢化、冷却等系统,故慢热中子成份相对较少,80%以上主要中子能量在O.1keV~4MeV范围,平均能量在1MeV左右,又称作“快中子临界装置”。当前,为了检验理论计算结果,武器中子物理学实验对临界装置的中子能谱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量范围10keV~1OMeV,其中0.1~4MeV范围的测量不确定度≤10%。临界装置中子能谱测量的困难在于难以获得宽的能谱范围与高的测量精度,特别是0.3MeV以下的能谱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常用的临界装置中子能谱测量方法主要是阈探测器法和半导体夹心中子谱仪法,其中:阈值在1.2MeV以下的活化箔极少,无法实现1OkeV~1.2MeV范围内的中子测量,以及受活化反应截面与解谱精确度的影响,导致活化法测量精度较差。半导体夹心谱仪中最成熟的技术是6Li夹心谱仪,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由于两路Au-Si面垒探测器与NIM电子学的一致性差,从而导致热中子“和”峰分辨率较差,影响能量测量下限范围;2)传统Au-Si面垒探测器的快中子辐照损伤引起的能谱漂移问题严重,影响测得的能谱精度与可信度,使得传统的测量结果长期备受质疑;3)由于传统Au-Si面垒探测器的一致性较差,本底探头与效应探头的本底响应不一致,影响本底扣除精度:4)NIM插件式的传统电子学系统复杂,使用设置与测量精度较差,伴随γ堆积严重,从而影响能谱测量结果。因此,现有技术的6Li夹心谱仪的热中子“和”峰分辨率一般≥300keV(6LiF厚度≥500nm),能谱测量范围为0.3MeV~7.5MeV,在0.5MeV~4MeV范围内的不确定度为13%。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基于PIPS探测器(Passivated Implanted Planar Silicon,离子注入平面工艺硅探测器,简称为“PIPS探测器”)的新型数字化6Li夹心谱仪中子能谱测量技术。PIPS探测器具有抗辐射性能强、漏电流低、PN结稳定以及一致性好等优点,可解决传统6Li夹心谱仪测量中子能谱时的热中子响应分辨率差与本底扣除精度差的问题;数字化谱仪可以准确测量中子与Y响应在PIPS探测器中的能量沉积,以及对6Li(n,a)T核反应产生的α、T粒子与γ本底信号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可以实现氚(T)谱与“和”谱的同时测量,为高精度、宽能区中子能谱测量提供了条件。因此,基于PIPS的数字化6Li夹心谱仪可提高临界装置中子能谱的测量范围、精度与可信度。掌握了基于PIPS探测器的6Li夹心效应探头以及本底探头制作技术。通过Ⅰ-Ⅴ测量获得了 PIPS在30V全耗尽时的漏电流≤OnA,对226Ra-α源的能量分辨率≤0.96%,利用能量为5.15MeV与5.499MeV的双峰239Pu-α源,获得了 18个PIPS探测器的α峰位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6%和0.08%,证明了 PIPS探测器优异的α响应一致性。成功掌握了电子束蒸发镀6LiF薄膜技术,在PIPS表面实现了 500nm的6LiF中子转换层薄膜制备。基于漏电流低、能量分辨率高以及一致性好的PIPS探测器,成功制作出了高分辨率的效应探头以及本底响应一致的本底探头。成功研制出了基于PIPS探测器的数字化6Li夹心谱仪,一次测量获得了 6路脉冲幅度谱信息,数字化谱仪的增益、阈值与符合分辨率时间等参数设置更准确、方便。获得了数字化6Li夹心谱仪的热中子响应指标:热中子T峰分辨率为45.9keV、“和”峰分辨率为221.8keV、热中子探测效率为0.4%。采用226Ra-α源与热中子响应两种方法首次实现了谱仪系统的高精确刻度,获得谱仪系统的道宽为(11.3±0.1)keV,其拟合线性度为0.9999。通过加速器单能中子响应研究,获得了 α、T次级带电粒子与伴随Y的能量沉积规律,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为:工作偏压6V、甄别阈值1.5MeV以及探头包裹1m的Cd套,获得了 144keV~5MeV范围内6个单能中子的α、T粒子谱分布。利用数字化6Li夹心谱仪实现了临界装置中子能谱精确测量。实现了 T谱与“和”谱同时测量,清晰获得了中子、γ响应在PIPS探测器中的能量沉积物理过程,建立了 γ甄别判断方法,通过分辨率更高的T分析技术首次测得了 250keV附近的共振峰。获得了 0.53W和0.92W功率下的效应谱与本底谱,中子计数率分别为1O.OOcps和16.93cps,本底谱比例均为7.7%。研究了辐照损伤对效应谱测量的影响,获得了 5次“和”效应谱峰位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经过注量为3.4×1011/cm2的快中子辐照后,探头性能变化小于≤1%,证明了 PIPS探测器的抗辐照能力明显优于Au-Si面垒探测器,解决了传统6Li夹心谱仪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脉冲幅度谱漂移问题。降低符合分辨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探头的抗γ堆积能力,测量表明符合时间在100ns时的γ甄别能力是600ns时的44倍。采用ROOUNFOLD程序解谱获得了 5keV~1OMeV范围内的中子能谱分布,其中O.1MeV与4MeV范围内的能谱所占的比例为87%(相对不确定度≤9.1%),平均中子能量为1.09MeV(≥0.1MeV中子),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较好。通过上述研究,建立基于PIPS探测器的数字化6Li夹心中子谱仪中子能谱测量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数字化6Li夹心中子谱仪系统,有效解决了的能量准确刻度、本底精确扣除、γ堆积去除以及辐照损伤对能谱测量的影响等难题,提高了临界装置的中子能谱测量范围与精度,具备了武器中子物理学实验室研究所需的中子能谱测量条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有:(1)成功研制出了抗辐照能力强、漏电流低、分辨率高以及一致性好的PIPS夹心探头,获得了热中子T峰与“和”峰分辨率分别为45.9keV与221.8keV;(2)建立了中子、γ以及T谱、“和”谱的同时测量技术,实现了 6Li夹心谱仪的数字化研制,获得了中子与Y响应的能量沉积物理过程;(3)建立了 226Ra-α源与热中子响应两种能量刻度方法,实现了谱仪系统的精确刻度,获得道宽为(11.3±0.1)keV,拟合线性度为0.9999;(4)建立了本底响应扣除的精确测量方法,获得了 0.53W与0.92W功率条件下的效应谱与本底谱,其本底响应份额均为7.7%:(5)提高了 PIPS夹心探头的抗辐照能力,经过注量为3.4×1011/cm2的快中子辐照后,探头性能变化小子≤%,解决了传统Au-Si面垒探测器因辐照损伤而产生的能谱漂移问题;(6)建立了数字化6Li夹心谱仪测量临界装置中子能谱技术,提高了中子能谱测量范围与精度,获得了 5keV~1OMeV范围内的临界装置中子能谱分布,0.1MeV~4MeV范围内的份额为87%,测量相对不确定度≤9.1%。

李达福[4](2018)在《基于光电探测器的显微镜快速自动对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显微光学成像领域中,自动对焦技术作为一项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年来,针对显微切片扫描,研究人员主要采用离线对焦方法。该方法无法在任意横向移动时实时获轴向离焦量,需要在扫描前对整个样品进行焦面拟合建模,导致扫描效率低。一些在线对焦方法可以在任意横向位置获取离焦量,避免了焦面建模时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获取离焦信号延时、成本高、结构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电探测器的快速获取轴向离焦量的差动对焦方法。采用两光电二级管安放在像平面焦前和焦后差动探测,经信号处理得到离焦量与差分电压的映射关系曲线,快速获取轴向离焦量完成对焦。本文主要对双光电探测器差动对焦原理、对焦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对焦平台实现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各电路模块进行性能调试,并测试分析了对焦平台各项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并概括了前人所研究的工作和成果,阐述了自动对焦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自动对焦的基本方法。根据普通显微镜光学成像原理,引出双光电探测器差动显微对焦方法原理。详细分析了光电探测器由光信号转电信号的过程,并得出实现快速性的理论关系。分析了实现差动对焦方法的三大关键技术:两光电探测器在像方偏移量ΔM及ΔR选取、两光电探测器的位置关系及差分电信号与离焦量的映射关系。分析了差动对焦方法实现过程的影响因素。(2)设计了光电探测器固定结构。对各类光电探测器类型进行比较和选型,选择S2386-18L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模块: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减法电路及运动控制模块等。通过电机控制模块实现载物台运动控制。(3)对两光电探测器位置进行标定,实现了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的获取。通过实验标定差分电信号与离焦量的关系曲线,验证实验平台的可行性。通过对成像光路设计正确安装成像相机,实现计算机辅助相机成像,便于实验调试。(4)对已搭建的对焦实验平台进行各性能测试分析。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信号调理电路各方面各性能良好,能够实现系统功能;在对焦效率方面,实现了0.907s的速度对焦,将显微切片扫描效率有所提升;在灵敏度方面,实测灵敏度达2mv/μm,满足系统要求;在40X物镜下,实测的工作范围为80μm。本文的方法能够快速获取轴向离焦量大小和方向,为大靶面组织样品快速扫描提供帮助。

严语鸣[5](2018)在《基于LaBr3的集成化核能谱采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测井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煤炭、金属矿物等各种地质矿物的勘探与开发,并随着当代核探测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成为尖端测井技术之一。在石油探测中,核测井主要应用于岩性、孔隙度、油气水含量、沉积环境分析、生产测井等领域。核测井利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进行探测,仪器可以分为放射源、探测器、采集电路三大模块。本文主要针对探测器与采集电路进行改进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LaBr3闪烁晶体探测器的集成化核能谱采集电路。对探测器而言,对LaBr3闪烁晶体的具体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其在核测井仪器中的运用;对采集电路而言,设计基于FPGA和高速ADC的全波形采集电路,主要工作包括芯片选型、硬件电路设计、FPGA编程、PCB设计。电路的硬件部分大致可以分为脉冲信号整形和数字化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两个模块。脉冲信号整形模块包括前置放大模块、极零相消模块、基线恢复模块和带通滤波模块。数字化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包括ADC及其前置差分放大器、时钟驱动模块、FPGA、编程插口和电源模块。FPGA内部的功能模块有:锁相环模块、接收分流模块、数据缓存模块、脉冲幅度分析模块和串行通信模块。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绘制PCB电路板,对电路进行实测调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优秀的能量线性关系,钾峰处分辨率小于5%,死时间小于1μs,探测效率与BGO近似,较传统的采集系统有探测性能上的优势。

张世华[6](2018)在《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干涉测距技术作为高精度长度测量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超精密加工、高端装备装配和国防工程等领域中。增量式激光干涉仪需要目标连续移动,但在测量现场无法铺设平直导轨的场合难以应用,因此无导轨的绝对距离测量技术应运而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测量范围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满足大范围和高精度同时兼顾的绝对距离测量技术。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将频率扫描干涉法和多波长干涉法相结合,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绝对距离测量,并将距离测量直接溯源至时间频率基准。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详细分析了飞行时间法和激光干涉法的绝对距离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每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绝对距离测量应用中的局限性。为了兼顾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针对频率扫描干涉法和多波长干涉法相结合的绝对距离测量,提出了该技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针对频率扫描干涉法和多波长干涉法相结合的绝对距离测量中目标漂移的监测补偿问题,提出了带监测干涉仪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光路结构,其中测量干涉仪以780 nm波段的ECDL为光源,监测干涉仪以He-Ne激光器为光源,两干涉仪的干涉信号按照光谱波段通过二向色镜分离探测。对基于光频梳的频率扫描干涉法绝对距离粗测和多波长干涉法绝对距离精测原理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测量理论的正确性。3.为了提高绝对距离测量中的干涉信号相位解调精度,提出了一种载波相位延迟实时补偿算法,通过寻找正交信号的最大值求取相位延迟,将其补偿至载波信号中使得载波信号与干涉信号的载波项同相位,解决了反正切法相位生成载波(PGC-Arctan)解调中由光路传播、光电探测和电路传输等引起的载波相位延迟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信号实时归一化的非线性误差修正方法和基于固定相位差法的非线性误差实时评估方法,解决了PGC-Arctan解调中非线性误差的修正和评估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载波相位延迟补偿算法以及非线性误差修正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4.设计了基于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系统,包括干涉测量模块、光源模块、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以及空气折射率测量和补偿模块,对各个模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并通过测试实验验证了各个模块的性能。干涉测量模块中,结合PGC-Arctan解调中非线性误差的实时修正方法,提出了基于EOM的正弦相位调制差动干涉仪,改进了绝对距离干涉测量光路结构;光源模块中,设计了慢反馈模块实现了ECDL至飞秒光频梳的长期锁定,100分钟的长期锁定实验,ECDL的频率稳定度可达5.4×10-12;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中,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空气折射率测量和补偿模块中,根据Ciddor经验公式和各环境参数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空气折射率测量不确定度为2.04×10-8。结合各模块的结构和功能,对绝对距离测量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实现了各个模块之间的互联,并设计了相应的软件系统。5.实验验证了PGC-Arctan解调中载波相位延迟的实时补偿算法和非线性误差的实时修正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相位延迟补偿器的补偿精度优于0.1?,补偿后非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25?。6.搭建了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系统实验装置,并与增量式激光干涉仪实验比对,分别在测量稳定性、线性位移测量能力、微米级步进测量和大行程内的距离测量等几个方面对绝对距离测量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4.5 m处绝对距离测量的相对稳定性可达6.4×10-8;近端(1 m处)和远端(8 m处)进行300 mm线性位移测量,拟合直线的线性度分别为0.999987和0.999999;近远端3μm步进测量实验证明了测量系统具有微米级的测量分辨率;在8 m内以0.5 m步进进行绝对距离测量实验,与增量式激光干涉仪比对的残差标准差为0.42μm,验证了绝对距离测量系统在8 m以内可达到亚微米级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对绝对距离测量系统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李志刚[7](2017)在《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长焦距透镜被广泛应用于激光聚变系统、空间光学系统和高能激光武器等大型光学系统研究领域中,超长焦距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这些大型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及使用性能。但超长焦距的高精度测量一直是光学测试领域尚未解决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展高精度超长焦距的测量方法和技术研究对于激光聚变系统、空间光学系统和高能激光武器等大型光学系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激光差动共焦扫描成像与检测仪器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11YQ040136)资助下,开展了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开展了一种具有参考镜焦距和组合透镜间隔自校准能力的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方法研究,利用差动共焦轴向精密定焦技术,依次对参考镜焦点及其后表面顶点精确定位测得参考镜焦距值、对被测镜后表面顶点和参考镜后表面顶点精确定位测得轴向间隔、对有/无被测镜时系统焦点精确定焦测得焦点位置变化量,继而由组合焦距计算公式间接测得被测镜焦距;构建了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光路,建立了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光路理论分析模型,根据基尔霍夫衍射理论推导了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三维点扩散函数定焦表达式,为测量光路中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测量系统研制提供了核心理论依据;提出了参考镜焦距和镜组间隔自校准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焦点与差动共焦光强响应曲线零点精确对应这一特性,对参考镜焦点及其后表面顶点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参考镜焦距自校准,对参考镜后表面顶点及被测镜后表面顶点进行精确定位实现镜组间隔自校准,很好的解决了组合焦距测量中参考镜焦距和镜组间隔校准难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被测镜曲率半径高精度测量的激光差动共焦超大曲率半径测量方法,该方法将被测镜放置于参考镜出射会聚光路中,利用光束会聚点与差动共焦光强响应曲线零点精确对应这一特性,分别对被测镜猫眼位置和参考镜后表面顶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获得被测镜移动的位置差值,利用光线追迹算法,实现被测镜曲率半径高精度测量,该方法可大幅缩短测量光路,减少测长长度,同时提高曲率半径测量精度;参与研制了首台测量口径?610mm,测量范围10m50m的大口径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系统,分析了系统主要误差源及影响机理,基于该系统开展了超长焦距测量实验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系统对31.2m焦距的相对重复测量精度为0.0034%(34ppm),对12m焦距的相对重复测量精度为0.0044%(44ppm);综上所述,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参考镜焦距和组合透镜间隔自校准能力的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基于所提方法研制了一套大口径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性,为解决大口径超长焦距的高精度测量难题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

郭建璞[8](2016)在《人体SPECT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人体SPECT是一种先进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它通过复杂的机电系统驱动一个或多个探测器靠近或环绕人体部位运动,探测注入体内的放射性示踪剂得到器官图像信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市场需求巨大。然而,由于SPECT设备自身在机械结构、运动控制、探测成像等方面的的复杂性、高精尖等特点,我国还没有自己的产品,进口设备昂贵。因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PECT设备,已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程中一项迫切需要攻关的课题。本课题以SPECT多轴运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基于PLC的分布式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研制、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传感器可靠性测试平台研发等工作。针对SPECT多自由度运动特点,本文研制基于Ethernet和CANopen的分布式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硬件部分选用支持CANopen协议并且具有电子齿轮功能的台达DVPMC1011T作为运动控制器,选用A2系列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构建7轴运动控制硬件平台。采用双层光幕和接触式压触板作为人体轮廓测量传感器,实现人体轮廓信号采集和安全保护。在软件设计中,基于CANopen DSP-402协议完成多轴同步控制程序设计,实现SPECT单轴运动,多轴联动运动控制;设计基于双光幕信号的人体轮廓跟踪控制策略,通过合理设置控制参数实现人体轮廓跟踪;设计基于Modbus/TCP协议的运动控制接口程序,通过Ethernet读写DVPMC1011T内部Modbus寄存器,即可实现对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监控。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平台和VRML技术,开发上位机人机交互系统。采用VRML技术建立SPECT运动机构的三维虚拟模型,结合运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参数,实现在上位计算机人机交互界面中实时显示SPECT三维虚拟姿态的功能。基于宏晶STC12C5A60S2单片机完成手动控制器设计,采用ZLG7290B芯片设计基于I2C的键盘采集模块,基于ADM2582E芯片扩展了RS485通讯模块。手动控制器通过Modbus协议与运动控制器DVPMC1011T通讯,从而实现对SPECT各种运动模式的控制。针对光幕和平面压触传感器高安全性要求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PLC的龙门式三自由度测试平台,对其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测试。为了完成大范围的测试需求,采用龙门式结构,并且采用运动控制器的同步控制功能。样机实验表明所研制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达到设计需求精度,达到了高速响应的设计目标,可以完成同步控制功能。

贾添丹[9](2016)在《空中炸点三维坐标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国防建设随着科学研究也不断的进步。为了衡量某一个武器系统的打击毁伤效应,需要对炸点定位,准确的定位能直接反应该武器的打击效能,因此寻求空中三维炸点定位的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被动声定位算法存在定位精度受风速、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差的被动光定位方法,克服了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基于时间差的平面十字阵容易引进盲点区域,提出基于时间差的立体五元定位模型,克服了测量盲区且提高了定位精度;本文通过研究立体五元阵阵元间的几何关系及模型参数的计算,利用空间立体几何知识、余弦定理推导了目标定位计算公式,根据误差理论公式进行了系统误差分析;创新的设计了时间同步技术,直接以火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经过对各子系统的标定,消除了硬件反应时间,避免了引入系统误差。通过克服定位模型及算法设计、光信号处理、时间同步、超高精度计时等关键难题,经过多次仿真和实验调试,使定位系统满足了对空中炸点定位的技术要求,并具备较高的抗干扰性能和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系统采用的被动光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并且该系统克服了被动声定位精度受风速、环境温、湿度、较大噪声的影响,在满足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可以保证较好的测量精度。

丁亮[10](2016)在《隐身飞机尾焰红外探测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越来越多的隐身飞机采用多种隐身技术并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当前大多数雷达对其防卫措施十分有限。若能用红外探测系统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和预警,那么为对隐身飞机采取反制手段提供重要依据。高温尾焰不仅是隐身飞机的主要红外辐射源,而且它的光谱分布比较独特,是红外隐身首先考虑的对象,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F-22尾喷管为模型进行建模和仿真,对隐身飞机尾焰红外探测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临近空间平台对隐身飞机尾焰进行红外探测与跟踪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对隐身飞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强度分析。利用GAMBIT对尾喷管建立几何模型,并通过网格划分对尾焰流场计算域进行离散化处理,然后利用FLUENT仿真得到尾焰流场的温度、压强等数据。鉴于尾焰流场温度、压强等分布不均匀特点且其红外辐射的光谱选择性,采用C-G谱线近似法,根据仿真数据,对尾焰流场结合视线方向和射流方向进行分层。用均匀气体红外辐射强度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一层气柱的红外光谱透过率,然后分析不同隐身措施的影响,计算出隐身飞机尾焰在不同探测视角下的红外辐射强度。(2)分析红外辐射特性、大气传输衰减和探测系统性能参数对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其中对于最为复杂的大气传输的影响,是计算探测距离的难点,虽然MODTRAN计算大气透过率模拟结果比较精确,但难以调用。本文通过编程将MODTRAN软件计算大气透过率与红外系统作用距离改进计算模型结合起来,采用逐步逼近法,计算了地基、空基和临近空间基不同探测平台对隐身飞机尾焰的红外探测作用距离,分析出了临近空间对隐身飞机尾焰的探测优势。(3)鉴于临近空间的探测优势,利用临近空间基双探测器对隐身飞机尾焰进行探测。通过自适应?-?滤波预测方法实现方位数据对齐,用探测器与目标方位形成的两条射线的异面公垂线与射线的交点作为目标的估计值,达到方位定位目标。通过定位距离以及尾焰辐射强度的函数拟合,得出隐身飞机理论识别模型。(4)最后,为了对隐身飞机尾焰进行红外探测仿真分析更加便捷,利用上述模型,用C++联合MATLAB、MODTRAN软件进行编程,开发出了隐身飞机尾焰红外探测仿真系统软件。

二、两探测器法中的位置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探测器法中的位置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发展及意义
    1.2 奇特核的衰变
    1.3 β衰变的特性
        1.3.1 β衰变的基础知识
        1.3.2 β延迟质子发射
        1.3.3 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1.3.4 注入-衰变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核素的研究综述
    2.1 ~(26)Pβ衰变研究
        2.1.1 M.D.Cable的研究(1982)
        2.1.2 J.Honkanen的研究(1983)
        2.1.3 M.D.Cable的研究(1984)
        2.1.4 J.C.Thomas的研究(2004)
        2.1.5 D.Perez-Loureiro的研究(2016)
        2.1.6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2.2 ~(27)Pβ衰变研究
        2.2.1 J.Aysto的研究(1985)
        2.2.2 T.J.Ognibene的研究(1996)
        2.2.3 Y.Togano的研究(2011)
        2.2.4 E.McCleskey的研究(2016)
    2.3 ~(27)Sβ衰变研究
        2.3.1 V.Borrel的研究(1991)
        2.3.2 G.Canchel的研究(2001)
        2.3.3 (?).Janiak的研究(2017)
        2.3.4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探测器刻度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
        3.1.1 装置综述
        3.1.2 结构和特点
        3.1.3 RIB的粒子鉴别
    3.2 探测器阵列
    3.3 电子学设置与数据获取系统
    3.4 HPGe探测器的刻度
        3.4.1 能量刻度
        3.4.2 探测效率刻度
    3.5 硅探测器的刻度
        3.5.1 低增益信号的刻度
        3.5.2 高增益信号的刻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6)P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次级束离子的鉴别
    4.2 衰变时间谱
    4.3 带电粒子能谱
    4.4 衰变分支比
    4.5 γ射线谱
    4.6 衰变纲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7)P的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次级束离子鉴别
    5.2 衰变时间谱
    5.3 带电粒子能谱
    5.4 γ射线谱
    5.5 同位旋非对称性参数的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7)S数据分析与结果
    6.1 带电粒子能谱
    6.2 双质子发射角关联的计算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血运光学传感解调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
        1.1.2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
        1.2.2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1.2.3 微环谐振器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耦合模理论及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2.1 光纤耦合模理论
        2.1.1 耦合模方程
        2.1.2 双波导耦合模理论
    2.2 琼斯矩阵算法理论
    2.3 光纤布拉格光栅解调技术
        2.3.1 边缘滤波法
        2.3.2 匹配光栅法
        2.3.3 可调谐滤波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光纤组合器件传输特性分析
    3.1 全光纤单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传输特性研究
        3.1.1 全光纤单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理论模型
        3.1.2 解调特性仿真分析
    3.2 全光纤多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传输特性研究
        3.2.1 全光纤多级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理论模型
        3.2.2 解调特性仿真分析
    3.3 全光纤微环谐振器传输特性研究
        3.3.1 全光纤微环谐振器理论模型
        3.3.2 解调特性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谐振环的全光纤双路边缘解调方案
    4.1 基于微谐振环的全光纤双路边缘解调系统方案
        4.1.1 全光纤双路边缘解调系统
        4.1.2 结构模型与理论分析
    4.2 解调特性仿真分析
        4.2.1 微环累计相位与干涉臂相位差对解调特性的影响
        4.2.2 微环耦合系数对解调特性的影响
        4.2.3 光纤耦合器耦合角对解调特性的影响
        4.2.4 微环传输损耗因子对解调特性的影响
    4.3 基于LabVIEW的光栅传感器上位机温度监测软件
        4.3.1 LabVIEW图形化编程介绍
        4.3.2 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用于皮瓣血运检测的光学传感系统方案
    5.1 皮瓣血运检测光学传感系统整体框图
    5.2 双波长多探测器的全方位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案
        5.2.1 光学组织传播理论
        5.2.2 全方位血氧饱和度测量理论模型
        5.2.3 全方位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方案
    5.3 温度在线监测方案
    5.4 传感系统实验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基于PIPS的数字化6Li夹心谱仪中子能谱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子能谱测量方法与现状
        1.2.2 夹心半导体谱仪研究现状
    1.4 关键技术问题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数字化6Li夹心谱仪物理设计
    2.1 ~6Li夹心谱仪测量中子能谱原理
        2.1.1 求“和”技术研究
        2.1.2 T分析技术研究
    2.2 中子转换材料选择
    2.3 转换层对探测效率与分辨率的影响
    2.4 半导体探测器的选型
        2.4.1 半导体探测器
        2.4.2 PIPS半导体探测器
    2.5 本底响应与甄别
        2.5.1 γ射线与探测器的作用方式
        2.5.2 中子与硅材料的作用方式
        2.5.3 本底甄别方法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PIPS探测器的数字化~6Li夹心谱仪研制
    3.1 PIPS探测器性能测量研究
        3.1.1 电流-电压特性
        3.1.2 能量分辨率测量
        3.1.3 电荷收集率与信噪比测量
        3.1.4 PIPS探测器的一致性测量
    3.2 ~6LiF中子转换层制备
    3.3 ~6LiF镀膜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
    3.4 ~6Li夹心探头制作
    3.5 电荷灵敏前放制作
    3.6 两路数字多道谱仪研制
    3.7 小结
第四章 数字化~6Li夹心谱仪能量刻度与中子响应测量研究
    4.1 两路数字多道的一致性调节
    4.2 ~(226)Ra-α源能量刻度
    4.3 热中子响应测量研究
    4.4 热中子响应能量刻度
    4.5 加速器单能中子响应测量研究
        4.5.1 144keV单能中子测量研究
        4.5.2 565keV单能中子测量研究
        4.5.3 565keV单能中子本底响应测量研究
        4.5.4 不同中子能量下的α与T粒子分布
    4.6 ~(252)Cf中子源测量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数字化~6Li夹心谱仪测量临界装置中子能谱研究
    5.1 效应谱与本底谱测量研究
        5.1.1 0.53W效应谱测量研究
        5.1.2 0.53W本底谱测量研究
        5.1.3 0.92W效应谱测量研究
        5.1.4 0.92W本底谱测量研究
    5.2 两路一致性及本底扣除分析
    5.3 符合时间对γ堆积的影响研究
    5.4 效应谱稳定性测量研究
    5.5 辐照前后探头性能对比
    5.6 解谱与分析
        5.6.1 解谱方法的验证
        5.6.2 解谱
        5.6.3 不确定度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附录Ⅱ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

(4)基于光电探测器的显微镜快速自动对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自动对焦方法概述
        1.3.1 基于测距的自动对焦方法
        1.3.2 基于聚焦检测的自动对焦方法
        1.3.3 视频信号分析法
        1.3.4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法
        1.3.5 共焦检测法
        1.3.6 各类自动对焦方法特点比较
    1.4 自动对焦的研究现状
        1.4.1 离线自动对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在线自动对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自动对焦面临的挑战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光电探测器差动对焦原理的分析
    2.1 双光电探测器差动对焦的原理
        2.1.1 普通显微镜探测技术基本原理
        2.1.2 双光电探测器差动对焦方法显微探测原理
        2.1.3 Motic BA410E显微镜差动对焦原理实现
    2.2 双探测器差动对焦的关键技术问题
        2.2.1 像方离焦量ΔM及偏离光轴距离ΔR的选取
        2.2.2 两光电探测器位置关系
        2.2.3 差分电压信号与轴向离焦量的映射关系
    2.3 自动对焦的影响因素
        2.3.1 两电路批间差对自动对焦的影响
        2.3.2 光学系统参数对自动对焦的影响
        2.3.3 光照均匀性对自动对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对焦方法平台的模块化设计
    3.1 双光电探测器差动对焦方法实验平台组成
    3.2 光电探测器固定结构的设计
        3.2.1 机构设计
        3.2.2 加工材料选择
    3.3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3.3.1 光电探测器类型
        3.3.2 采用的光电探测器件
    3.4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3.4.1 光电转换电路
        3.4.2 放大电路
        3.4.3 低通滤波电路
        3.4.4 减法运算电路
    3.5 运动控制模块
        3.5.1 步进电机
        3.5.2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3.5.3 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3.5.4 运动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对焦实验平台的实现
    4.1 成像光路设计及相机安装成像
    4.2 两光电探测器位置关系标定
    4.3 差分电压信号与离焦量的映射关系标定
    4.4 Z轴驱动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5.1 双光电探测器差动对焦方法实验平台
    5.2 光电转换电路测试
    5.3 信号调理电路性能调试分析
    5.4 自动对焦实验平台的性能测试
        5.4.1 电机脉冲数和光栅数值对应关系
        5.4.2 测量误差实验
        5.4.3 驱动误差实验
        5.4.4 效率测试
        5.4.5 灵敏度测试
        5.4.6 工作范围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基于LaBr3的集成化核能谱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核测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 国内外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LaBr_3(Ce)闪烁晶体研究
    2.1 理论基础
    2.2 LaBr_3(Ce)闪烁晶体简介
        2.2.1 核测井常用闪烁晶体性能对比
        2.2.2 LaBr_3(Ce)的自发本底
        2.2.3 LaBr_3(Ce)探头测试
第三章 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3.1 采集系统方案选择
    3.2 采集系统芯片选型
    3.3 FPGA的选型
        3.3.1 LFXP2-8E-5TN144I简介
        3.3.2 FPGA的内部资源
第四章 采集系统电路设计
    4.1 脉冲信号整形电路
        4.1.1 前置放大电路
        4.1.2 极零相消电路
        4.1.3 主放大电路
        4.1.4 基线恢复电路
        4.1.5 带通滤波电路
    4.2 数字芯片外围电路
        4.2.1 电源模块
        4.2.2 差分运放模块
        4.2.3 时钟模块
        4.2.4 接口模块
    4.3 采集电路PCB设计
        4.3.1 信号线的布局
        4.3.2 电源线的布局
        4.3.3 散热模块
        4.3.4 电路板
第五章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5.1 ADC控制与数据接收模块
        5.1.1 锁相环模块
        5.1.2 接收分流模块
    5.2 数据缓存模块
    5.3 脉冲幅度分析模块
    5.4 串行通信模块
第六章 采集系统功能测试
    6.1 能量线性测试
        6.1.1 测试环境
        6.1.2 测试结果
        6.1.3 结果分析
    6.2 整机测试
        6.2.1 整机测试环境
        6.2.2 采集系统测试及探头对比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绝对距离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2.1 飞行时间法(TOF)
        1.2.2 干涉法
        1.2.3 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小结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安排
第2章 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理论分析
    2.1 飞秒光频梳原理
        2.1.1 飞秒光频梳的特性
        2.1.2 基于飞秒光频梳的绝对光学频率标定
    2.2 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工作原理
        2.2.1 传统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
        2.2.2 基于EOM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
    2.3 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光路结构设计
        2.3.1 按偏振方向分光的光路结构
        2.3.2 按光谱波段分光的光路结构
    2.4 频率扫描干涉法和多波长干涉法相结合的绝对距离测量原理
        2.4.1 基于光频梳的频率扫描干涉法绝对距离粗测
        2.4.2 基于光频梳的多波长干涉法绝对距离精测
    2.5 绝对距离测量方法数值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的干涉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3.1 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干涉信号处理方法
        3.1.1 傅里叶分析法
        3.1.2 锁相环解调法
        3.1.3 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法
    3.2 PGC-Arctan算法解调线性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PGC-Arctan解调中载波相位延迟的实时补偿
        3.3.1 载波相位延迟的实时测量与相位延迟补偿器的设计
        3.3.2 载波相位延迟实时补偿的算法仿真
    3.4 PGC-Arctan解调中非线性误差实时修正和评估
        3.4.1 基于正交信号归一化非线性误差实时修正
        3.4.2 基于固定相位差法的非线性误差实时评估
        3.4.3 非线性误差的修正及评估算法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系统
    4.1 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光路结构的改进
        4.1.1 基于EOM的正弦相位调制差动干涉仪
        4.1.2 基于非线性误差实时修正的绝对距离测量光路结构
    4.2 基于飞秒光频梳的He-Ne激光频率测量和ECDL频率锁定
        4.2.1 基于飞秒光频梳的He-Ne激光频率标定
        4.2.2 基于飞秒光频梳的ECDL频率锁定
    4.3 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及测试实验
        4.3.1 频率扫描干涉测量中最低采样率和最小调制频率分析
        4.3.2 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设计
        4.3.3 相位解调模块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空气折射率的测量和补偿
    4.5 绝对距离测量系统整体设计
    4.6 绝对距离测量系统的软件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PGC-Arctan解调中载波相位延迟实时补偿实验验证
        5.1.1 相位载波延迟实时补偿实验装置介绍
        5.1.2 相位载波延迟实时补偿实验验证
    5.2 PGC-Arctan解调中非线性误差的实时修正及评估实验验证
        5.2.1 非线性误差的实时修正及评估实验装置介绍
        5.2.2 基于正交信号实时归一化的非线性误差修正方法实验验证
        5.2.3 基于固定相位差法的非线性误差实时评估方法实验验证
        5.2.4 基于非线性误差实时修正的步进位移测量结果及分析
    5.3 绝对距离测量实验结果
        5.3.1 绝对距离测量实验装置介绍
        5.3.2 绝对距离测量稳定性测试
        5.3.3 近远端线性位移对比实验
        5.3.4 近远端微米级步进测量实验
        5.3.5 8m内绝对距离测量实验
    5.4 绝对距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焦距测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基于几何成像原理的焦距测量方法
        1.2.2 基于泰伯摩尔技术的焦距测量方法
        1.2.3 基于干涉技术的焦距测量方法
        1.2.4 已有焦距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
    1.3 光学定焦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原理
    2.1 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原理
        2.1.1 激光差动共焦组合焦距测量光路
        2.1.2 激光差动共焦组合焦距测量点扩散函数定焦模型
        2.1.3 被测镜焦距计算公式
    2.2 参考镜焦距自校准
    2.3 组合透镜镜组间隔自校准
    2.4 被测镜超大曲率半径测量
        2.4.1 被测镜超大曲率半径测量精度需求分析
        2.4.2 激光差动共焦超大曲率半径测量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3.1 探测器偏移量影响
        3.1.1 探测器轴向离焦量影响
        3.1.2 探测器径向偏移量影响
    3.2 探测器针孔尺寸影响
    3.3 噪声影响
    3.4 系统像差影响
        3.4.1 像差对测量系统定焦性能影响
        3.4.2 像差对被测镜焦距测量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及性能分析
    4.1 参考镜焦距选取
    4.2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研制
        4.2.1 系统构成及各模块工作方式
        4.2.2 主控软件工作流程
    4.3 测量光路调整误差分析
        4.3.1 准直光束调整误差
        4.3.2 被测镜光轴调整误差
        4.3.3 探测器离焦量调整误差
    4.4 准直镜和参考镜像差影响分析与补偿
    4.5 运动与测长误差分析及补偿
        4.5.1 导轨旋转与平移误差及其补偿
        4.5.2 测长轴与运动轴夹角误差及其补偿
        4.5.3 干涉仪测长误差
    4.6 测量系统误差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参考镜焦距校准实验
    5.2 被测镜焦距测量实验
        5.2.1 焦距 31.2m被测镜焦距测量
        5.2.2 焦距 12m被测镜焦距测量
    5.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3.1 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5.3.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致谢
作者简介

(8)人体SPECT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运动控制器研究现状
        1.2.2 伺服驱动器研究现状
        1.2.3 电动机研究现状
        1.2.4 工业通信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1 运动控制功能需求
    2.2 人机交互功能需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硬件系统
        3.2.1 配电系统低压电器选型
        3.2.2 控制器选型
        3.2.3 伺服驱动器和电机选型
        3.2.4 传感器选型
        3.2.5 电气图设计
    3.3 软件系统
        3.3.1 初始化程序
        3.3.2 主程序
        3.3.3 MC运动控制程序
        3.3.4 软件接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4.1 手动控制器设计
        4.1.1 硬件设计
        4.1.2 软件设计
    4.2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4.2.1 前面板人机交互主界面
        4.2.2 模型显示模块设计
        4.2.3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4.2.4 操作和显示界面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幕和压触传感器可靠性测试平台设计
    5.1 硬件设计
        5.1.1 硬件选型
        5.1.2 同步原理
    5.2 软件设计
        5.2.1 运动控制程序编写
        5.2.2 PLC程序设计
    5.3 人机界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体SPECT运行实验
    6.1 安装和调试
        6.1.1 设备安装
        6.1.2 驱动器参数配置
        6.1.3 驱动器调试
        6.1.4 运动控制器参数配置
    6.2 运动精度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9)空中炸点三维坐标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炸点定位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
    2.1 炸点火光信号与声信号比较
    2.2 爆炸光时延估计测量原理
    2.3 探测器阵列定位模型研究与方案设计
    2.4 探测器阵列时间同步方案分析
    2.5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2.5.1 火光信号探测单元
        2.5.2 超高精度计时单元
        2.5.3 主控制单元
        2.5.4 时间同步单元
        2.5.5 人机交互单元
    2.6 本章小结
3 炸点定位算法设计与误差分析
    3.1 炸点定位算法推导
    3.2 定位算法误差分析
        3.2.1 方位角误差分析
        3.2.2 俯仰角误差分析
        3.2.3 距离误差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炸点火光探测与信号处理单元设计
    4.1 光信号处理单元性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4.1.1 光信号处理电路性能分析
        4.1.2 光信号处理电路方案设计
    4.2 光电探测器参数分析与选型
    4.3 光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3.1 预处理电路设计
        4.3.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4.3.3 阈值判断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同步计时单元设计
    5.1 同步计时方案设计
    5.2 同步计时原理分析
    5.3 同步控制算法设计
    5.4 探测系统单元标定
    5.5 本章小结
6 高精度计时控制系统设计
    6.1 计时控制系统设计
    6.2 高精度计时测量原理
    6.3 计时控制系统主要器件选型
        6.3.1 模数转换器A/D选型
        6.3.2 A/D的外部时钟源芯片选型
        6.3.3 主控制器芯片选型
        6.3.4 数据存储器选型
    6.4 计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4.1 时钟源电路设计
        6.4.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6.4.3 ADC、FPGA外围电路设计
        6.4.4 USB通讯模块设计
        6.4.5 电源模块设计
        6.4.6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仿真分析与实验
    7.1 定位算法误差仿真及分析
        7.1.1 方位角误差仿真分析
        7.1.2 俯仰角误差仿真分析
        7.1.3 距离误差仿真分析
    7.2 试验与数据对比
    7.3 实验结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课题总结
    8.2 系统存在的问题
    8.3 本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隐身飞机尾焰红外探测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红外辐射与流体动力学相关理论
    2.1 引言
    2.2 红外辐射理论基础
        2.2.1 黑体红外辐射基本规律
        2.2.2 气体红外辐射基本规律
    2.3 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2.3.1 质量守恒方程
        2.3.2 动量守恒方程
        2.3.3 能量守恒方程
        2.3.4 湍流控制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隐身飞机尾焰红外辐射特性
    3.1 引言
    3.2 尾焰温度场与压强场计算
        3.2.1 尾焰流场几何模型
        3.2.2 尾焰流场数值计算
    3.3 尾焰流场红外辐射强度计算
    3.4 尾焰流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隐身措施的影响
        3.5.1 喷口形状的影响
        3.5.2 遮挡的影响
        3.5.3 引射技术的影响
        3.5.4 气溶胶遮蔽的影响
        3.5.5 考虑隐身措施的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计算
    4.1 引言
    4.2 探测距离影响因素
        4.2.1 背景辐射
        4.2.2 大气传输衰减
        4.2.3 探测系统性能参数
    4.3 系统作用距离分析
    4.4 距离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临近空间基隐身飞机定位与识别
    5.1 引言
    5.2 坐标系设定与相互转换
        5.2.1 涉及的坐标系
        5.2.2 坐标系的转换
    5.3 时间对齐方法
        5.3.1 常系数滤波
        5.3.2 自适应α-β滤波
    5.4 双探测器方位定位
        5.4.1 方位定位理论
        5.4.2 方位定位仿真分析
    5.5 隐身飞机识别
        5.5.1 尾焰辐射强度函数拟合
        5.5.2 识别理论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隐身飞机尾焰红外探测仿真系统软件
    6.1 仿真系统软件整体介绍
    6.2 仿真系统软件测试显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两探测器法中的位置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D]. 石国柱. 兰州大学, 2021(01)
  • [2]血运光学传感解调方法研究[D]. 贺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PIPS的数字化6Li夹心谱仪中子能谱测量技术研究[D]. 蒋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4]基于光电探测器的显微镜快速自动对焦方法研究[D]. 李达福. 华侨大学, 2018(12)
  • [5]基于LaBr3的集成化核能谱采集研究[D]. 严语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正弦相位调制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研究[D]. 张世华. 浙江理工大学, 2018(12)
  • [7]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D]. 李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8]人体SPECT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研制[D]. 郭建璞.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6(04)
  • [9]空中炸点三维坐标定位技术研究[D]. 贾添丹.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10]隐身飞机尾焰红外探测仿真技术研究[D]. 丁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双检测器方法中的位置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