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油脂脂肪酸组成条件的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叶静[1](2020)在《酶法催化棕榈油基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及其应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吃油、吃好油”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大众的共识,为食品行业提供加工特性优良的食品专用油脂,成为人们健康膳食的重大需求。酯交换是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改性的一种重要方式,酶法催化酯交换作为安全高效的第二代技术,环境更加友好,反应条件更温和,且对原料要求低,对油脂酯交换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棕榈油基通过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油料比例、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酶法催化棕榈硬脂(Palm Stearin,PST)和棕榈液油(Palm Olein,POL)混合体系的理化特性影响。研究发现,PST与POL的比例不同,相同计算条件下的酯交换率不同,酯交换率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在反应时间为46 min、反应温度为80℃酯交换率达到最大。(2)以PST、POL和棕榈核仁油(Palm Kernel Oil,PKO)为原料,对比酶法填充床(Packed Bed Reactor,PBR)中试装置酶法催化酯交换(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EIE)和化学法催化酯交换(Chemical Interesterification,CIE)产品理化性质差异。EIE样品的固脂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粘度和硬度均低于CIE样品,与流变性质稠度更低结果一致;EIE样品结晶起始点温度高于CIE样品,10℃下的结晶速率更快;结晶动力学Avrami常数K更大,n值更小;晶体微观形态的晶体尺寸更细小。(3)将EIE、CIE样品分别放在恒温及变温环境下储存,观察所有样品的理化性质变化及EIE样品的氧化稳定性。所有样品在恒温下储存的SFC和晶型更加稳定,变温储存下样品的SFC在1周后显着下降然后缓慢上升;变温储存下的CIE和EIE样品的β′晶型易向β晶型转变(EIE最明显);除了变温储存下的CIE样品硬度下降,其他样品的硬度随储存时间增加发生后硬现象;油脂微观晶体形态随储存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均为细小针状晶体。EIE反应以及分子蒸馏过程均会降低产品的氧化稳定性。(4)以EIE产品为油相,分别添加0.1%、0.3%、0.5%、0.7%(人造奶油总重)卵磷脂制备成人造奶油。分别研究纯油相、人造奶油、蛋糕糊和蛋糕的性质变化。油相中添加卵磷脂能增大结晶尺寸,使油脂稠度变强,抑制β′向β晶型转换。人造奶油中卵磷脂添加量越大,SFC和硬度越大,但搅打性质变差,使蛋糕糊密度降低。添加0.1%卵磷脂的人造奶油搅打性质最好,制成的蛋糕体积蓬松,质构也较好。
杜映雪[2](2020)在《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动物脂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如今,肥胖症已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超过39%的成年人超重,其中超过13%达到了肥胖标准。肥胖往往会引发体内脂代谢紊乱及炎性病变,还与一系列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肝脂肪变性、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带来的脂肪过量摄入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开发具有减脂效果、提高机体脂代谢且具有营养价值的功能性油脂是预防肥胖一个重要途径。中长链甘油三酯(medium-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MLCT)是一种由天然油脂经过改性或结构重组得到的结构脂质(structured lipids,SL),其往往在一个甘油分子上同时具有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fatty acids,LCFA)与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fatty acids,MCFA),因此MLCT具有传统油脂所不具备的特殊营养功能,在食品与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acylglycerols,MCT)和高油酸菜籽油(high oleic rapeseed oil,HORO)为原料制备了 MLCT,并探究其对动物的脂质代谢、炎症以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将MCT与HORO以1:1摩尔比混合,以10%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作催化剂,6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合成产物。用分子蒸馏法对合成产物进行纯化,通过一级分子蒸馏(进料速率2mL/min,加热温度90℃,刮板转速250 r/min)和二级分子蒸馏(进料速率1 mL/min,加热温度180℃,刮板转速250 r/min)除去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与甘油二酯,获得甘油三酯纯度较高的产品,并进行组成与理化性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品甘油酯组成测定的结果显示,经纯化后产品中甘油三脂含量达到92.99%。分析总/Sn-2位脂肪酸组成发现,产品中主要LCFA为油酸(C18:0)、亚油酸(C18:1)、亚麻酸(C18:2),主要MCFA为辛酸(C8:0)、癸酸(C10:0);Sn-2位的脂肪酸组成与总脂肪酸构成基本一致。对产品中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产品中MLCT的相对含量超过50%,碳当量主要集中在32~38。以上结果表明,通过酯交换法可有效合成MLCT。2、研究了 MLCT在短期内对大鼠肝脏脂质组成及脂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MLCT组)、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高油酸菜籽油组(HORO组),每日以1g/100g体重的剂量灌胃相应脂质2周。结果显示:相较于HORO,MLCT显着降低了大鼠血浆中TG、TC及LDL-C含量,显着抑制了大鼠肝脏重量的增长,还降低了肝脏中TC、TG含量,使ApoA1/ApoB比值显着性升高。气相色谱法检测发现,各组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变化显着,说明摄入的脂质可能导致肝脏脂肪酸组成的改变,且不同脂肪酸对脂质组成影响效果不同。ELISA检测肝脏中脂质代谢相关酶发现,MCT组大鼠肝脏中HSL、cAMP和PKA水平最高,ATGL水平最低。相反,HORO组大鼠的HSL、cAMP和PKA水平最低,而ATGL水平最高。MLCT组大鼠的上述脂质代谢相关酶水平均介于MCT、HORO组之间,且高于Control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HORO,MLCT在短期内对大鼠血脂与肝脏中脂质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具有降低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3、探究了 MLCT对长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体内脂质代谢以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将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HFD组、MLCT组、MCT组和HORO组。Control组每日给予标准饲料并以1 g/100 g体重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HFD组每日给予高脂饲料并以1 g/100 g体重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并以1 g/100 g体重的剂量灌胃相应脂质,持续6周。结果显示,相比HORO,MLCT显着抑制了大鼠体重增长与组织中脂肪积累,降低了血浆中TG、TC含量,提升了 HDL-C/LDL-C比值,并降低了动脉硬化指数。MLCT还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中TG、TC含量及Apo B/ApoA1比值,使肝脏中脂代谢相关酶FAS、ACC表达量减少,LPL表达量升高。对肝脏组织切片进行油红O染色发现,MLCT组大鼠肝脏中脂滴数量较HFD组明显减少。气相色谱法检测也发现MLCT组大鼠的肝脏脂肪酸含量较HFD组降低,而HORO组与HFD组无统计学差异。此外,HORO使大鼠空腹葡萄糖耐受程度与胰岛素敏感性显着降低,而MLCT与MCT的摄入均改善了大鼠血糖代谢与胰岛素敏感性。与HORO组相比,MLCT组大鼠血浆中TNF-α、MCP-1以及内毒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在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中也检测到较低的TNF-α、IL-6以及较高的IL-10水平。其中,HORO与HFD组大鼠血浆MCP-1水平的升高导致了大量巨噬细胞侵入WAT。本研究表明,MLCT可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从而能够降低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率,对于长期高脂饮食下的体内脂代谢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改善作用要优于传统油脂。
宋家玉,陈金东,刘文杰,周景洋,姜大峰,焦燕妮,邢金川[3](2017)在《油脂脂肪酸指纹库构建及在食用油脂地沟油类别鉴别中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食用油脂、地沟油中各脂肪酸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构建脂肪酸指纹库用于食用油脂类别辨析、地沟油鉴别。方法选择强极性毛细管柱,柱程序升温,载气高纯氮,进样口温度260℃,不分流/分流进样模式,进样1μL,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面积归一法定量;采集色谱图,Excel 2007表汇总、构建各类油脂脂肪酸指纹库、对各类油脂特征性、特异性解析,辨析油脂类别。结果 C18:3、C20:5、C22:6 3种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均在(0.0520.0)mg/m 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方法质量检出限为1 ng,3水平平均回收率为95.3%98.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新法测定9类(动植物油脂、食用调和油、地沟油)119份油脂中组分脂肪酸含量;完成脂肪酸构成色谱图采集、构建指纹库;解析脂肪酸组成指纹库各类油脂脂肪酸组成含量差异特征明显,饱和脂肪酸、肉豆酸(C14:0)等特征差异明显,据此进行食用油类别、地沟油鉴别。结论新建毛细管色谱法定量准确、简便、选择性和重现性好;构建油脂脂肪酸指纹库、辨析各类油脂特征特异点为地沟油鉴别、食用油脂类别辨析提供技术支撑。
侯欢欢[4](2016)在《大豆含油率与酸值同步评价方法研究及在谷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大豆的粗脂肪含量一般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酸值表示游离脂肪酸的高低,采用滴定法测定。其测定时间长,溶剂用量大,且不能同步测定大豆的含油率和酸值。本文将大豆粉碎,萃取,根据沸点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大豆油中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步得到大豆的含油率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有机试剂和称样量。此方法也可推广应用到大米等谷物的检测中。大豆油萃取的最佳条件为:溶剂为正己烷,称样量为1g,水分含量为8.36%,颗粒度为<120目,萃取时间为10min,萃取温度为20℃,料液比为1:10(g/mL)。此时的萃取率达到96%左右。气相色谱法最佳分离条件为:采用DB-1HT高温毛细管色谱柱,进样口温度350℃,柱箱升温程序采用梯度升温从初温100℃升到360℃,分流比1:10,进样量1uL的条件下能够分离油脂中的各组分。通过研究发现大豆油中主要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响应因子都有显着性差异。以C18:2建立标准曲线定量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时,由C16:0、C18:3响应因子差异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C18:2在0~5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采用自制的大豆油甘油三酯纯品定量样品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大豆油甘油三酯在0~30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C18:2和大豆油甘油三酯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48%~105.37%、98.27%~109.27%。C18:2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5.16%和≤4.36%;大豆油甘油三酯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23%和≤3.40%。C18:2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6μg/mL、1.2μg/mL。经比较,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大豆含油率较接近索氏抽提法测定的结果,但普遍高于索氏抽提法。经过校正后测定结果准确,其校正模型为:Y=0.8841*X+0.26(Y为预测值,X为气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大豆油游离脂肪酸含量换算为酸值后和滴定法测定的酸值基本一致。采用气相色谱法结合PLS校正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大豆的含油率和酸值,其含油率模型的RMSECV、RMSEP和R2分别为0.4221%、0.4204%和 0.9043;酸值模型的 RMSECV、RMSEP 和 R2分别为 0.1874%、0.2786%和 0.8985。大米脂肪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3min,料液比1:3(g/mL),称样量1g,此时的萃取率达到94%左右。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大米含油率和索氏抽提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大米的脂肪含量能够反映其加工精度,根据大米的脂肪含量能够判断其加工精度。加工精度分别为标外、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时,脂肪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阈值范围分别为>1.97%、1.29%~1.97%、0.77%~1.29%、0.34%~0.77%、<0.34%。大米的脂肪酸值反映其新鲜度。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的脂肪酸值和滴定法测定的脂肪酸值有一定的差异,经过校正后所得的预测值和滴定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校正模型分别为:粳米:Y=0.506*X-2.646,R2=0.9548;籼米:Y=0.598*X+11.48,R2=0.9677;糯米:Y=27.901*Ln(X)-51.02,R2=9513。同步测定含油率和酸值的方法也能够推广应用到小麦和玉米中。
陈帅[5](2016)在《莲子心脂溶性成分分析及甾醇酯的提取和纯化的研究》文中指出莲子心中含有丰富的甾醇酯,甾醇酯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功效。本课题主要对莲子心中的甾醇酯进行了分析、提取和纯化,并制备出天然的高纯度甾醇酯产品。通过薄层色谱、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莲子心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溶剂提取法对莲子心甾醇酯进行提取,并通过柱层析法对甾醇酯进行了纯化,最后对纯化的甾醇酯产品进行了性质和组成分析。本课题建立一种薄层色谱和GC-MS/FID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南、江西和福建三种莲子心的毛油中的总甾醇、游离甾醇和甾醇酯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莲子心的毛油含量为13.63%14.04%,毛油中的的总甾醇含量为10.9312.76 g/100g,游离甾醇0.861.06 g/100g,甾醇酯17.8620.04 g/100g。谷甾醇(45.16%54.67%)和△5-燕麦甾烯醇(25.74%33.10%)是甾醇酯中的主要甾醇,亚油酸(63.56%65.87%)、油酸(8.32%10.35%)和山嵛酸(9.04%9.92%)是甾醇酯中的主要脂肪酸。莲子心毛油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其次是甾醇酯、游离甾醇、甘油二酯、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磷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通过溶剂提取法对莲子心甾醇酯进行提取。考察正己烷、乙醚、乙醇、甲醇、乙酸乙酯和丙酮等溶剂对甾醇酯的提取效果,最终选择丙酮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丙酮提取甾醇酯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5℃,时间12min,料液比1:12 g/mL,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甾醇酯的提取率达到85.09±1.04%。该工艺操作简便,时间短,温度低,耗能少,提取率高,而且使用单一溶剂便于回收利用,该工艺为工业化生产甾醇酯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柱层析法对莲子心甾醇酯进行纯化。莲子心甾醇酯粗产品(丙酮提取物)中含有甘油酯、脂肪酸、叶绿素等成分,本实验采用柱层析法解决了甾醇酯与这些杂质成分难以分离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吸附剂种类、洗脱剂、上样量、洗脱速率以及填充柱高度与直径比值(H/D),以甾醇酯纯度和回收率为指标,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剂为硅胶(200300目),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醚:乙酸(v/v/v=90:10:1),上样量2.0 g,洗脱速率为1.0 mL/min,H/D值12:1(填充柱高36 cm,硅胶用量约为80 g),在此条件下甾醇酯的纯度为95.56±1.32%,回收率为95.70±3.05%。该纯化工艺实现了精制甾醇酯产品的过程,而且制备的甾醇酯的纯度和回收率都很高,外观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是一种天然的甾醇酯。
李庆鹏,崔文慧,杨洋,李安,项丽霞,郭芹,哈益明[6](2014)在《国内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限量标准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来源以及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通过对国内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我国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标准建设与安全监管的建议。
李安[7](2013)在《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机理及产物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食用油在高温烹调时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异构化产生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TFA)。TFA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的脂肪酸,研究证实大量摄入TFA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衰退、糖尿病和乳腺癌等疾病。长期以来学者们对TFA的研究主要围绕氢化油及其制品,而关于高温烹调食用油来源的TFA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食用油在高温加热过程中TFA的形成种类、安全性及形成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多的油脂即大豆油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大豆油在高温加热形成的TFA种类及其安全性,以及热致异构化形成TFA的机理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油脂加热过程中TFA的有效调控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考察和评价了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顺反异构体的气相色谱法和大豆油样品的甲酯化前处理方法,氢氧化钾甲醇结合气相色谱法能够分离大多数顺反异构体,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总体上满足大豆油中顺反脂肪酸的定性定量要求。在以60℃为初始柱温的条件下,油酸和亚油酸顺反异构体能够分离(分离度R≥0.8);部分亚麻酸异构体不能完全分离,定量时采取近似分析法;各异构体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在0.68%7.26%之间;各异构体的仪器检出限在0.0710.129mg/L之间,最小测定限在0.2370.432mg/L之间;各顺反异构体的仪器响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9)。氢氧化钾甲醇法操作简便,且甲酯化率大于90%,各异构体的方法检出限介于0.0030.006g/100g之间,定量限介于0.0110.020g/100g之间。(2)利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和GC-MS法鉴定了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高温异构化反式产物种类,包括1种反式油酸(C18:1-9t)、3种反式亚油酸(C18:2-9c,12t、C18:2-9t,12c和C18:2-9t,12t)和5种反式亚麻酸(C18:3-9t,12t,15c、 C18:3-9t,12c,15t、 C18:3-9c,12c,15t、C18:3-9c,12t,15c和C18:3-9t,12c,15c),均为非共轭构型。大豆油以240℃加热12h后,TFA含量由对照组的0.089g/100g增加至7.756g/100g,其中主要反式亚油酸和反式亚麻酸,分别占TFA总量的40.82%和58.52%。大豆油中的TFA种类和含量均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3)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对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顺反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提出了直接异构化和亚油酸质子转移异构化2种反应机理,通过结构和能量变化阐明了两种机理对应的反应途径。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获得了平衡态和过渡态的键长、二面角、零点能、热焓、吉布斯自由能变、活化能和速率常数等信息,通过振动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势能曲线确证了反应过渡态和反应途径。反式双键键长(1.333)比顺式双键键长(1.337)要短,键能更大,分子更稳定;反式脂肪酸的平衡态能量要低于顺式脂肪酸,热稳定性更好。①按照直接异构化反应理论,油酸异构化包含1种过渡态和1条途径,亚油酸异构化包含4个过渡态和2条途径;亚麻酸异构化包含12种过渡态和6条反应途径。顺式亚油酸需克服236.9kJ/mol以上的能垒形成双自由基渡态,且反式双键越多,所需克服的能垒数量越多;反应温度越高,速率常数越大。②按照质子转移异构化理论,亚油酸分子中的氢原子向邻近中心碳原子迁移形成中间产物,单一反应途径需克服286.4kJ/mol的能垒,包含有2个过渡态和1个中间体,过渡态中间产物为一个包含3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的π34离域体系。(4)研究了影响加热大豆油TFA形成的3个关键因素即温度、氮气和抗氧化剂,降低加热温度和添加耐热性好的抗氧化剂是控制TFA形成的有效措施。温度是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的主导和最关键因素,在160℃240℃范围内,TFA种类和含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而呈指数增加趋势,拟合方程为y=2×10-5e0.0552x,拟合程度较好(R2=0.9914);充氮处理能够促进大豆油加热形成TFA,经240℃加热过程中,大豆油中TFA含量增加趋势比对照组更明显,加热3h后充氮组中TFA含量达4.904g/100g,显着高于对照组中TFA含量(2.816g/100g);BHT、BHA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对大豆油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TBHQ、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能显着降低大豆油中TFA的含量,抑制率分别为12%,30%和35.66%,其中迷迭香提取物的耐热性和抗异构化能力最强。(5)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和损伤实验表明,含有大量TFA的加热大豆油和氢化大豆油能够引起内皮细胞的轻微凋亡和细胞功能的明显损伤。研究比较了大豆油加热过程中TFA与酸价、羰基价和极性组分等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FA是最敏感最易超标的安全指标。加热大豆油(TFA:6.11%和氢化大豆油(TFA:19.26%)凋亡后期的细胞即死亡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有限。TFA能够干扰内皮细胞的对NO的正常分泌,加热大豆油和氢化大豆油处理的内皮细胞NOS酶活力要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前者的NO分泌量也显着低于后者(P <0.05)。加热或氢化处理过的大豆油均能显着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LDH活性,其中氢化大豆油对LDH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P <0.05)。TFA含量是大豆油加热过程中最敏感的限量指标,与酸价、羰基价和极性组分等指标相比,TFA在更短的加热时间内就积累到限量值。
吴翠蓉[8](2013)在《油茶籽油掺假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地沟油事件、食用植物油掺杂劣质油、廉价油现象屡见不鲜。为维护消费者权利,保证消费者健康,建立可靠的食用植物油质量控制的方法非常必要。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油茶籽油掺假测定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将脂肪酸甲酯化衍生后,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油茶籽油和其他五种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油、棉油和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几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有明显差异。由此确定了油茶籽油掺杂不同油的定性脂肪酸,建立了油茶籽油分别掺杂五种植物油后的特征脂肪酸含量与掺杂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9以上,总体回收率84.4-116%。2.通过静态顶空气-质谱联用技术,分离获得大量油茶籽油和其他的五种植物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棉籽油)的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酸类等物质。比较几种油的挥发性成分发现,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均含有明显区别于油茶籽油的两个特征化合物:3-十二烷基二氢-2,5-呋喃二酮和δ-十一烷酸内酯,而在油茶籽油中这两种化合物没有检测到。因此,以3-十二烷基二氢-2,5-呋喃二酮作为目标特征物质,进行不同含量的掺伪试验,油茶籽油的检测浓度相对标准偏差<5%,可有效测定混合油中油茶籽油的含量。3.采用SPME-气质联用技术,优化分析条件,分离获得了50种油茶籽油挥发性成分,同时筛选出油茶籽油区别于其他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的特征挥发性组分(z,E-2,13-十八碳二烯-1-醇)。在油茶籽油中分别掺入其他四种植物油,建立掺杂量与特征组分含量变化回归方程,几种油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方法回收率较高。同时研究也发现茶籽油精炼油和毛油中特征挥发性组分(Z,E-2,13-十八碳二烯-1-醇)含量不同。本研究对油茶籽油精炼油和毛油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主要针对油茶籽油中掺入一种植物油进行了试验。油茶籽油掺杂技术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对方法提出了挑战,在今后,可以加强对多种油同时掺杂的油茶籽油测定方法的研究,使掺杂鉴定方法更加完善。
郭婧[9](2011)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文中研究说明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简称TFA或TFAs)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构型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反式脂肪酸的大量摄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诸如影响必需脂肪酸的消化吸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导致大脑功能的衰退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各类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随之也成为了当今食品安全分析的—大热点。本论文综述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对于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限制性规定,系统优化了反式脂肪酸测定的前处理条件和气相色谱检测条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并用以测定常见含油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前处理条件的优化影响脂肪酸甲酯化率的主要因素有酯化剂浓度、酯化剂用量、酯化反应温度、酯化反应时间,样品放置时间。本课题以玉米油为材料,以十三烷酸甲酯的峰面积响应值和酯化率为考察对象,运用正交试验全面优化三氟化硼一甲醇甲酯化衍生前处理方法,筛选出最佳的甲酯化衍生前处理条件为:酯化剂质量分数为20%、酯化反应温度为80℃、酯化反应时间10min,样品现制现测。2.气相色谱检测条件的优化以5种脂肪酸甲酯的混标为检测对象,运用气相色谱对其分离,优化了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条件。适宜检测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60℃;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μL;检测器温度:280℃;载气:氮气;恒流流速:2mL/min;气体配比:氮气:氢气:空气=45:30:300;程序升温:140℃,保持2mmin,以10℃/min升至200℃,保持10min,再以3℃/mmin升至260℃,保持10min,继续以20℃/mmin升至280℃,保持2min。3.常见含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检测将最佳前处理条件与最佳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条件结合起来,建立-套较为完整的反式脂肪酸的分析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该方法重复性与精密度均良好,可以满足日常检测的需要。运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33种含油食品中的有害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蛋糕、饼干类含有代可可脂高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应尽量减少摄入量。同时对我国居民日常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进行了估算,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定、引导居民健康合理选择膳食、控制脂肪酸日常摄入量以及相关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了一些参考。
王明清[10](2011)在《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是在我国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急切需要以及保障广大食用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的前提下提出来的。1.研究目标(1)研究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的检测方法,建立天然动植物食用油脂肪酸GC指纹分析图谱,为食用油品质控制,质量安全鉴定提供方法。(2)研究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的检测方法,探索食用油脂的气相色谱分析的最佳分析条件以及影响检测的主要因素。(3)研究食用油脂的GC指纹图谱解析方法,重要的是应用GC指纹图谱判别食用油脂的安全性,理解进行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研究的重要性。2.研究内容(1)规范化食用油特征物的提取方法程序及其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2)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解析研究;(3)食用油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4)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在油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3.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采用许多方法联用,诸如:抽样法、统计法、调查法、追因法、经验总结法等,这些方法还要与列表法和图示法等结合使用,更加有效的实现研究目标。4.研究结果研究工作中,以常见食用油脂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1)提出确定和规范油脂特征总提物获取程序;(2)获得了油脂样品特征总提物的指纹图谱及其识别方法;(3)完成了对不同类型食用油指纹图谱的解析研究;(4)获得了油脂特征总提物以及各种组成脂肪酸成分的组成信息;(5)完成了常见食用油、酸败食用油、掺伪食用油和泔水油成分和其他油脂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6)提出了构建常用油脂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库方法和基本模式;5.研究结论(1)确立规范的油脂特征总提物获取程序和方法,GC指纹图谱检测技术能适用于处理大批量的食用植物油样品。(2)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鉴定技术可用于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快速检验,可作为不同类型的食用油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依据。(3)实验结果表明GC指纹图谱检测重现性和再现性很高,说明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是很高的,该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看出,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方法的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油脂脂肪酸组成条件的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油脂脂肪酸组成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酶法催化棕榈油基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及其应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造奶油概述 |
1.2 棕榈油概述 |
1.2.1 棕榈硬脂 |
1.2.2 棕榈液油 |
1.2.3 棕榈核仁油 |
1.3 甘油酯分析方法 |
1.3.1 气相色谱法 |
1.3.2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4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
1.4 酯交换方法 |
1.4.1 化学法酯交换 |
1.4.2 酶法酯交换 |
1.5 酯交换反应器 |
1.5.1 搅拌釜反应器 |
1.5.2 鼓泡式反应器 |
1.5.3 流化床反应器 |
1.5.4 填充床反应器 |
1.6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酶法酯交换改性对棕榈硬脂和棕榈液油混合体系甘油三酯组成及酯交换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法填充床(PBR)流程图 |
2.2.2 孔隙率及流速与反应时间的换算 |
2.2.3 化学法催化酯交换反应 |
2.2.4 固体脂肪含量测定 |
2.2.5 甘油酯组成分析 |
2.2.6 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7 酯交换率测定 |
2.2.8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孔隙率及流速与反应时间的换算 |
2.3.2 脂肪酸组成 |
2.3.3 油料比例对酯交换产品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流速)对酯交换产品的影响 |
2.3.5 反应温度对酯交换产品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酶法和化学催化酯交换改性对人造奶油基料油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质构特性表征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酶法填充床中试催化酯交换反应 |
3.2.2 孔隙率及流速与反应时间的换算 |
3.2.3 化学法催化酯交换反应 |
3.2.4 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 |
3.2.5 甘油酯组成分析 |
3.2.6 热力学性质测定 |
3.2.7 固体脂肪含量,结晶速率和结晶动力学测定 |
3.2.8 晶型的测定 |
3.2.9 微观形态 |
3.2.10 流变特性和硬度测定 |
3.2.11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孔隙率及流速与反应时间分析 |
3.3.2 甘油酯组成 |
3.3.3 固体脂肪含量 |
3.3.4 结晶速率和结晶动力学 |
3.3.5 流变特性和硬度 |
3.3.6 热力学分析 |
3.3.7 晶型和晶体微观形态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酶法和化学催化酯交换改性对人造奶油基料油储存稳定性及氧化稳定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酶法填充床中试催化酯交换反应 |
4.2.2 化学法催化酯交换反应 |
4.2.3 短程分子蒸馏除游离脂肪酸 |
4.2.4 酸价的测定 |
4.2.5 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测定 |
4.2.6 储存稳定性前处理方法 |
4.2.7 固体脂肪含量测定 |
4.2.8 硬度测定 |
4.2.9 晶型的测定 |
4.2.10 微观形态 |
4.2.11 氧化稳定性测定 |
4.2.1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体脂肪含量 |
4.3.2 硬度 |
4.3.3 晶型 |
4.3.4 晶体微观形态 |
4.3.5 EIE样品酸价、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测定 |
4.3.6 氧化稳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卵磷脂对酶法酯交换改性油脂的结晶影响及其人造奶油的应用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酶法填充床中试催化酯交换反应 |
5.2.2 人造奶油的制备 |
5.2.3 固体脂肪含量和结晶速率的测定 |
5.2.4 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5.2.5 晶型的测定 |
5.2.6 微观形态 |
5.2.7 流变特性和硬度测定 |
5.2.8 搅打性质的测定 |
5.2.9 重油蛋糕的制备 |
5.2.10 蛋糕比体积和失水率 |
5.2.11 蛋糕质构分析 |
5.2.12 蛋糕水分活度和菌落总数 |
5.2.13 蛋糕感官评定 |
5.2.1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含量卵磷脂纯油相性质测定 |
5.3.2 不同含量卵磷脂人造奶油性质测定 |
5.3.3 蛋糕面糊性质测定 |
5.3.4 蛋糕性质测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2)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动物脂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注释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中长链甘油三酯 |
1.2.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合成 |
1.2.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分离纯化 |
1.2.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代谢与生理功能 |
1.2.4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应用 |
1.3 肥胖与炎症及相关代谢疾病 |
1.3.1 肥胖与炎症反应 |
1.3.2 炎症反应与代谢疾病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酯交换反应 |
2.3.2 MLCT的分离纯化 |
2.3.3 甘油酯组成的测定 |
2.3.4 总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5 SN-2位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6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2.3.7 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甘油酯组成 |
2.4.2 脂肪酸组成 |
2.4.3 甘油三酯组成 |
2.4.4 理化性质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动物 |
3.2.3 实验动物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饲喂及分组 |
3.3.2 样本处理 |
3.3.3 血浆中指标的测定 |
3.3.4 肝脏中脂代谢指标的测定 |
3.3.5 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摄食不同脂质对体重及肝脏重量的影响 |
3.4.2 摄食不同脂质对血脂的影响 |
3.4.3 摄食不同脂质对肝脏中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
3.4.4 摄食不同脂质对肝脏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5 摄食不同脂质对肝脏中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MLCT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疾病及炎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实验饲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设计 |
4.3.2 样本处理 |
4.3.3 葡萄糖耐受实验 |
4.3.4 血浆中指标的测定 |
4.3.5 肝脏中指标的测定 |
4.3.6 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3.7 肝脏组织切片染色 |
4.3.8 白色脂肪组织中指标的测定 |
4.3.9 白色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检测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饮食对体重及组织重量的影响 |
4.4.2 不同饮食对血脂的影响 |
4.4.3 不同饮食对肝脏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4.4.4 不同饮食对肝脏组织脂质沉积的影响 |
4.4.5 不同饮食对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 |
4.4.6 不同饮食对肝脏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4.4.7 不同饮食对葡萄糖耐受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
4.4.8 不同饮食对组织与系统炎症的影响 |
4.4.9 不同饮食对白色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和巨噬细胞侵染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MLCT对高脂饮食大鼠脂代谢的保护作用 |
4.5.2 MLCT对高脂饮食大鼠炎症的保护作用 |
4.5.3 MLCT对高脂饮食大鼠糖代谢的保护作用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 |
5.1.2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5.1.3 MLCT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疾病及炎症的影响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大豆含油率与酸值同步评价方法研究及在谷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油率的评价方法 |
1.2.2 油料酸值的评价方法 |
1.2.3 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同步评价方法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大豆油中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建立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1.4 主要实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GC分离大豆油中TG、DG、MG和FFA的条件优化 |
2.2.2 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
2.2.3 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大豆油中甘油酯的含量 |
2.2.4 加标回收率 |
2.2.5 精密度 |
2.2.6 检出限、定量限 |
2.3 小结 |
3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大豆含油率及酸值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1.3 主要实验仪器 |
3.1.4 主要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大豆品质分析 |
3.2.2 大豆油萃取工艺研究 |
3.2.3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大豆的含油率及酸值并与传统方法对比校正 |
3.2.4 气相色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 |
3.2.5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含油率和酸值的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 |
3.3 小结 |
4 同步测定含油率与酸值的方法在大米及其他谷物检测中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4.1.4 主要实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大米品质分析 |
4.2.2 大米脂肪含量萃取工艺研究 |
4.2.3 同步测定大米的脂肪含量与脂肪酸值 |
4.2.4 同步测定含油率及酸值的方法在小麦、玉米检测中的应用 |
4.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莲子心脂溶性成分分析及甾醇酯的提取和纯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莲子心甾醇和甾醇酯的研究 |
1.2.2 甾醇和甾醇酯的检测方法 |
1.2.3 甾醇和甾醇酯的制取方法 |
1.2.4 甾醇和甾醇酯的纯化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2 莲子心脂溶性成分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原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莲子心毛油的制备 |
2.2.2 莲子心和莲子心毛油的理化指标的检测 |
2.2.3 莲子心毛油总甾醇、游离甾醇和甾醇酯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4 莲子心毛油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检测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莲子心的理化指标 |
2.3.2 莲子心毛油的理化指标 |
2.3.3 莲子心毛油中总甾醇、游离甾醇和甾醇酯的分析结果 |
2.3.4 莲子心毛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莲子心甾醇酯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实验原料 |
3.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甾醇酯的提取过程 |
3.2.2 甾醇酯的检测方法 |
3.2.3 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提取溶剂的确定 |
3.3.2 提取时间对甾醇酯提取率的影响 |
3.3.3 提取温度对甾醇酯提取率的影响 |
3.3.4 料液比对甾醇酯提取率的影响 |
3.3.5 提取次数对甾醇酯提取率的影响 |
3.3.6 响应面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3.3.7 响应面实验的三维曲面图分析 |
3.3.8 验证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莲子心甾醇酯的纯化工艺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实验原料 |
4.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莲子心提取物的制备 |
4.2.2 柱层析纯化甾醇酯的实验流程 |
4.2.3 甾醇酯的纯度和回收率的计算 |
4.2.4 吸附剂种类的选择 |
4.2.5 洗脱剂的选择 |
4.2.6 上样量的选择 |
4.2.7 填充柱高度和直径的比值(H/D)的选择 |
4.2.8 洗脱速率的选择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莲子心提取物的理化性质 |
4.3.2 吸附剂种类对甾醇酯纯化的影响 |
4.3.3 洗脱剂比例对甾醇酯纯化的影响 |
4.3.4 上样量对甾醇酯纯化的影响 |
4.3.5 填柱高度和直径的比值(H/D)对纯化结果的影响 |
4.3.6 洗脱速率对甾醇酯纯化的影响 |
4.3.7 甾醇酯洗脱过程的紫外吸收色谱图 |
4.3.8 不同纯度甾醇酯的薄层色谱图 |
4.3.9 甾醇酯纯化前和纯化后TLC-FID图的对比 |
4.4 甾醇酯纯化产品的光谱性质和气相分析 |
4.4.1 甾醇酯纯化产品的紫外光谱分析 |
4.4.2 甾醇酯纯化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3 甾醇酯纯化产品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
4.4.4 甾醇酯纯化前后的甾醇和脂肪酸组成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国内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限量标准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来源及危害 |
1.1 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来源 |
1.2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
2 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标准和各国政策 |
2.1 国际组织对TFA限量标准规定 |
2.2 世界各国对TFA限量标准 (表1) |
2.2.1 欧盟 |
2.2.2北美 |
2.2.3 日本、韩国、印度 |
2.2.4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2.2.5 中国 |
3 反式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及相关标准 |
3.1 红外光谱法 |
3.2 气相色谱法 |
3.3 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 |
3.4 毛细管电泳法 |
4 展望 |
(7)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机理及产物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相关缩略词 |
相关物理量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食用油脂及其安全性 |
1.1.2 反式脂肪酸 |
1.2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
1.2.1 导致内皮细胞功能损伤 |
1.2.2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1.2.3 易患老年痴呆症 |
1.2.4 诱发妇女患Ⅱ型糖尿病 |
1.2.5 影响生长发育 |
1.2.6 其它危害 |
1.3 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来源 |
1.3.1 氢化油及其制品 |
1.3.2 精炼油 |
1.3.3 煎炸油及煎炸食品 |
1.3.4 反刍动物乳肉 |
1.4 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标准和各国政策 |
1.5 反式脂肪酸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
1.5.1 氢化异构化 |
1.5.2 热致异构化 |
1.6 反式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及相关标准 |
1.6.1 红外光谱法 |
1.6.2 气相色谱法 |
1.6.3 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4 毛细管电泳法 |
1.6.5 检测标准 |
1.7 目前食用油高温形成反式脂肪酸的研究中存在问题 |
1.8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1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
1.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反式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4.2 甲酯化方法 |
2.4.3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
2.4.4 色谱定量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升温程序的选择依据 |
2.5.2 气相色谱仪器方法评价 |
2.5.3 甲酯化方法的比较 |
2.5.4 甲酯化方法的评价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反式产物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3 主要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4.1 大豆油加热方法 |
3.4.2 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
3.4.3 GC-MS 方法 |
3.4.4 GC-FID 方法 |
3.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ATR-FTIR 分析 |
3.5.2 GC-MS 分析 |
3.5.3 脂肪酸分布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反应途径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4.2.1 结构优化 |
4.2.2 能量信息 |
4.2.3 IRC 势能曲线 |
4.2.4 动力学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油酸直接异构化 |
4.3.2 亚油酸直接异构化 |
4.3.3 亚麻酸直接异构化 |
4.3.4 质子转移异构化(以亚油酸为例)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试剂 |
5.3 主要仪器 |
5.4 实验方法 |
5.4.1 大豆油加热 |
5.4.2 氮气充气方法 |
5.4.3 抗氧化剂添加方法 |
5.4.4 脂肪酸测定 |
5.4.5 TFA 抑制率计算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温度对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
5.5.2 氮气对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
5.5.3 抗氧化剂对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细胞毒性与安全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试剂 |
6.3 主要仪器 |
6.4 实验方法 |
6.4.1 样品制备 |
6.4.2 HUVEC 的复苏和传代培养 |
6.4.3 Annexin V-FITC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6.4.4 细胞总 NOS 活性测定 |
6.4.5 细胞 NO 分泌量的测定 |
6.4.6 细胞 LDH 活性的测定 |
6.4.7 大豆油加热方法 |
6.4.8 GC-FID 方法 |
6.4.9 相关溶液配制 |
6.4.10 酸价的测定 |
6.4.11 过氧化值的测定 |
6.4.12 羰基价的测定 |
6.4.13 极性组分的测定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细胞凋亡 |
6.5.2 NO 分泌 |
6.5.3 LDH 活性 |
6.5.4 加热大豆油安全指标的分析比较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脂肪酸标准品气相色谱图 |
附录二 各脂肪酸甲酯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 |
附录三 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的质谱图 |
附录四 亚油酸顺反异构体空间结构图 |
附录五 亚麻酸顺反异构体空间结构图 |
作者简介 |
(8)油茶籽油掺假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茶籽油概述 |
1.1.1 油茶籽油资源 |
1.1.2 油茶籽油主要营养及保健功能 |
1.1.3 食用植物油掺假情况 |
1.2 食用植物油掺杂研究方法 |
1.2.1 理化分析法 |
1.2.2 光谱分析法 |
1.2.3 色谱分析法 |
1.2.3.1 气相色谱法 |
1.2.3.2 液相色谱法 |
1.2.4 其他方法 |
1.2.5 展望 |
1.3 固相微萃取技术 |
1.3.1 固相微萃取的发展历程 |
1.3.2 固相微萃取装置及原理 |
1.3.3 SPME萃取模式 |
1.3.4 影响因素 |
1.3.4.1 萃取头类型 |
1.3.4.2 萃取时间 |
1.3.4.3 萃取温度 |
1.3.4.4 无机盐效应与pH值 |
1.3.4.5 衍生化反应 |
1.3.4.6 搅拌方式 |
1.3.5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 |
1.3.5.1 植物油溶剂残留的分析 |
1.3.5.2 植物油香气组分分析 |
1.3.5.3 植物油中污染物的测定 |
1.3.5.4 评价植物油氧化程度或氧化稳定性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基于脂肪酸组成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油茶籽油掺杂的研究 |
1.4.2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分析油茶籽油掺杂的研究 |
1.4.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油茶籽油掺杂的研究 |
第2章 基于脂肪酸组成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油茶籽油掺杂的方法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植物油样品 |
2.2.3 仪器测定条件 |
2.2.4 脂肪酸甲酯制备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条件优化 |
2.3.2 几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 |
2.3.3 掺杂油茶籽油特征脂肪酸组分的确定 |
2.3.4 掺杂油茶籽油中掺杂量的测定 |
2.3.5 重复性与回收率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检测油茶籽油掺杂的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条件 |
3.2.3 样品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平衡温度的选择 |
3.3.2 平衡时间的选择 |
3.3.3 四种植物油可挥发性成分 |
3.3.3.1 油茶籽油可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 |
3.3.3.2 其它几种植物油可挥发性物质总离子流谱图 |
3.3.3.3 植物油可挥发性成分差异比较 |
3.3.4 模拟掺杂,测定油茶籽油含量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油茶籽油毛油掺杂的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仪器条件 |
4.2.4 SPME操作及样品处理 |
4.2.5 实验条件优化 |
4.2.5.1 萃取头选择 |
4.2.5.2 萃取温度的选择 |
4.2.5.3 样品用量的选择 |
4.2.5.4 平衡时间 |
4.2.5.5 萃取时间选择 |
4.2.5.6 搅拌速度的选择 |
4.2.5.7 解析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
4.2.6 结果与分析 |
4.2.6.1 油茶籽油挥发性成分 |
4.2.6.2 优化的条件对特征目标物质相对含量的影响 |
4.2.6.3 油茶籽油中掺杂菜籽油测定结果 |
4.2.6.4 油茶籽油中掺杂大豆油方法建立 |
4.2.6.5 油茶籽油中掺杂玉米油方法建立 |
4.2.6.6 油茶籽油中掺杂棉籽油方法建立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概述 |
1.1 脂肪酸 |
1.2 反式脂肪酸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前处理方法 |
2.2 常用检测技术 |
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1 试剂与仪器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前处理方法的重复性 |
3.2 主次因素的比较 |
3.3 酯化率随各因素的变化情况 |
4 结论 |
第三章 气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1 试剂与仪器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柱的选择 |
3.2 检测温度的选择 |
3.2.1 初始温度的确定 |
3.2.2 最终温度的确定 |
3.2.3 程序升温速率的确定 |
3.3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评价 |
3.3.1 检测方法的实用性 |
3.3.2 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
4 结论 |
第四章 日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
1 试剂与仪器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内容 |
2.1 脂肪提取 |
2.2 甲酯化前处理 |
2.3 气相色谱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1.1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2 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的特色 |
1.3 食用油品质常规检测标准现状 |
1.3.1 食用油品质评价概述 |
1.3.2 我国食用油质量现行评价体系 |
1.3.3 食用油品评标准概况 |
第二章 食用油GC指纹图谱鉴定的影响因素 |
2.1 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的影响 |
2.2 色谱柱的影响 |
2.3 检测条件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食用油脂肪酸组成及其GC指纹图谱检测对比分析 |
3.1 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理论依据 |
3.1.1 食用油及其脂肪酸关系 |
3.1.2 脂肪酸在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
3.1.3 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的重要作用 |
3.1.4 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的重要依据 |
3.2 实验内容 |
3.3 实验原理 |
3.4 试剂与仪器设备 |
3.5 实验准备 |
3.6 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及其比较 |
3.6.1 花生油GC指纹图谱检测 |
3.6.2 掺伪芝麻油GC指纹图谱检测比较 |
3.6.3 酸败食用油GC指纹图谱检测比较 |
3.6.4 地沟油GC指纹图谱检测比较 |
3.7 讨论 |
第四章 食用油GC指纹图谱信息化管理 |
4.1 构建食用油GC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现实意义 |
4.2 GC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的基本要求 |
4.3 食用油GC指纹图谱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4.3.1 信息采集、整理与审核 |
4.3.2 信息整理上报 |
4.3.3 信息库筹建 |
4.3.4 信息应用优化 |
4.4 注意事项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油脂脂肪酸组成条件的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酶法催化棕榈油基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及其应用特性研究[D]. 叶静. 暨南大学, 2020(03)
- [2]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动物脂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D]. 杜映雪. 南昌大学, 2020(01)
- [3]油脂脂肪酸指纹库构建及在食用油脂地沟油类别鉴别中应用[J]. 宋家玉,陈金东,刘文杰,周景洋,姜大峰,焦燕妮,邢金川. 中国公共卫生, 2017(10)
- [4]大豆含油率与酸值同步评价方法研究及在谷物检测中的应用[D]. 侯欢欢.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2)
- [5]莲子心脂溶性成分分析及甾醇酯的提取和纯化的研究[D]. 陈帅.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6]国内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限量标准现状分析[J]. 李庆鹏,崔文慧,杨洋,李安,项丽霞,郭芹,哈益明. 核农学报, 2014(10)
- [7]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机理及产物安全性分析[D]. 李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8]油茶籽油掺假测定方法的研究[D]. 吴翠蓉.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9]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D]. 郭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10]食用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王明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