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生态意蕴

“风水”的生态意蕴

一、“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董博璇[1](2020)在《基于山岳型道观园林环境特征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初探 ——以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宗教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分支中独具魅力的一支。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已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绵延发展了一千八百多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道教文化成为了中国丰富文化洪流中不可或缺的一股浪潮。对道教文化主要载体——道教宫观及园林环境的研究,尤其是与道教本义相辅相成的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的研究,无论是其所深蕴的道家哲学自然观还是传统道观园林环境营造理论与手法,都能为当代传统文化景观的塑造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特征为研究视角,从道教文化及其本源出发,以诸多中国传统山岳型道观园林为研究实例,在对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布局理法、庭院环境和自然环境空间营构手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文化景观营构且尤以宗教文化为特色、山岳为自然环境基底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进行归纳总结。第一,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园基底思想可从道教生态美学观中得到重要启发,“无为”之造园观和天人合一的生态造园境界都是当代文化园林塑造保有更高生命活力的法宝;第二,从文化景观布局理法的角度出发,在相地选址方面应秉持地理环境因子与道教文化精髓共同参与的科学择址观,以“天路历程”线性道教宫观群落布局和打造整体“神山仙境”网状道教宫观群落布局为启发,建构突出文化脉络的立体式群落格局,打造“构园无格”的景观单元布局;第三,要善于运用“以少胜多”“巧妙借用”的庭院景观营构手法塑造朴素自然却内涵深蕴其中的文化景观,将道教宫观园林的造园哲学运用到空间实景中来;第四,通过对“空间单元”重复节奏的把控来掌握整个园林空间布排的节奏,在渐变与突变、拉长与缩短的韵律把控中将传统道观园林空间序列的精髓融糅其中。通过以上讨论以期为当代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王新义[2](2020)在《河南卫辉古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辉市地处南太行山麓,是华北平原向太行山的过渡地带,水资源丰富,具有“豫北水城”的美誉。卫辉故有城,今城始建于东魏时期。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我国中原地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具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城市建设很有自身的特色,明朝末期,更是形成了“三城鼎立”的格局。但是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卫辉老城区除了点状分布部分历史遗迹和几条历史文化街区外,城内其他部分破坏严重,山水格局被打破,城内卫河老河道逐渐废弃、消失,作为运河城市的特色也逐渐消失。而国内对卫辉古城的相关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建筑方面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对卫辉古城进行研究,从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的视角和方法分析卫辉古城的“原型”,希望对卫辉古城未来的发展建设找到理论依据。本文以卫辉老城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卫辉城的空间形态,在时间跨度上,以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为主,对以前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文献进行简单梳理。主要从宏观的山水格局和微观内部构成要素两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卫辉古城所处的山水环境,进而分析城池营建理念。卫辉西北倚靠南太行,卫河和孟姜女河穿城而过,城池选址于卫河“汭”位,蕴含科学的古代风水学知识,构成了城市与山水环境一体的理想模式。其次对卫辉古城空间形态的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分析,包括城墙体系、街巷体系、河流水系、基本功能区和节点建筑五个层面,总结这几个构成要素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联系。因为卫辉具有“三城鼎力”的特点,城墙体系构成了城市小边界,三个城墙小边界结合三城之间的区域又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大边界;街巷体系和河流水系构成了城市的骨架;内部基本功能区构成了城市的群域,城市内部官署空间居于府城中北部和西南部,文教空间紧贴官署空间,商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北盐店城、西盐店城和西关至卫河德胜桥周围;民居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最基本单元,四散分布于城市各个功能区中间繁荣同时,主要分布在城市四关和马市街周围;节点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往往位于城市的重要位置。以上几种构成要素之间,即有自身的区域划分的特征,但是又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卫辉的城市空间形态。最后根据以上对卫辉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找到了城市的“原型”,发掘了城市的特色。然后结合卫辉老城区现今的保护现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和建议,希望能对卫辉古城以后的发展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张文静[3](2019)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徽州聚落生态文化传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并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在此背景下,安徽省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安徽路径,提出要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原则。由此,挖掘传承生态文化的必要性日渐凸显。徽州地区文化资源丰富,蕴含着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蕴。从生态文化的角度重审徽州聚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其生态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将其应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之中,不仅有利于激活地方优秀文化,还能为国家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合理可行的参考,更好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该论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通过系统分析与文献分析、辩证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阐释乡村振兴的生态向度、聚落以及生态文化为研究原点,以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内涵、表征及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应用为研究目标,尝试性地探究徽州聚落生态文化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如何发挥其当代价值的问题。本研究认为,深刻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诉求,由此挖掘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激发人们形成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安徽乡村振兴所用。

钱定伟[4](2019)在《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五千年历史沉淀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特色,它代表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足迹,同时也彰显了地域性文化的内涵。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温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这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矛盾,保护意识的缺位,乡土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甚至消失的例子不胜枚举,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营建迫在眉睫。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保护与营建实践,缓解城镇化对乡土环境的冲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得到传承和延续,是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阐述了主要创新点,最后提出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乡土文化景观相关理论基础,剖析乡土文化景观价值的作用机理,对景观价值体系、主客体对景观价值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国内现有乡土文化景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着重对温州乡土文化景观内容进行分析。基于地方文献,对温州乡土文化景观进行基础研究,包括温州市基本概况,景观分区及分布特征。然后对温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进行归纳概括。其中,物质文化景观中着重对聚落景观的选址、边界、入口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非物质文化景观中着重对“岐”和“垟”两种地形对生活习俗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特质进行提炼,并结合温州实际情况分析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现状。第四部分侧重于温州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策略的构建。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营建的原则、模式。针对四个方面提出重要保护途径,基于景观生态学,营建多尺度适宜性景观格局。最后以温州永嘉县芙蓉古村为例,诠释温州乡土文化景观特质以及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策略。本文对温州乡土文化景观的分区分类、景观组成和景观特质进行系统化归纳演绎和概括,将温州的地域特色、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到保护和营建当中,望提高对温州乡土文明的认知,激发人们对温州乡土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思考,为未来温州乡土文化景观的发展提供理论。

芮雪婷[5](2019)在《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佛教寺庙作为我国古代传播宗教理念以及公共游览朝拜的场所,同时也作为现代社会的旅游胜地,佛教寺院绝佳的环境历来为人们所憧憬与乐道,千百年吸引着无数游人。本文以探索适宜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大量搜集古今相关文献,对我国遗存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寺庙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用比较的方式对我国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两大不同类型的寺院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从选址环境、空间布局、构景、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别总结出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建设特点,以此探索我国古代汉传佛教寺院园林景观营建的一些理念与规律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佛教的生态智慧与思想。并将这些智慧和思想与新时代进行结合,以期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建筑、自然相和谐等方面做出有益贡献。

黄茜[6](2016)在《闽西风水师与百姓风水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原汉民的南迁将古老的风水术带到了闽西地区,使之与当地社会民俗融合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信仰流传至今。在当代的闽西社会中,风水活动依然盛行,这与其从业者——风水师的传承与推动是分不开的。然而当前学界对风水师这一关键角色的研究甚少,不利于我们深入了解风水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风水师作为一个极其特殊的职业群体,自古以来就带有神秘色彩,随着“风水热”的兴起,他们亦活跃于闽西社会的各个角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下,对闽西当代风水师的基本情况、从业范围、从业工具、知识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揭示出他们在当代社会的真实生存状况,同时,秉承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当代闽西风水师的科学观与迷信部分进行了调查,并作了理性的分析,以帮助进一步揭开闽西当代风水师的神秘面纱,构建更为具体的风水师群体形象。此外,基于闽西悠久的风水历史,本文还对当代闽西百姓的风水观展开了调查,了解当代闽西百姓对风水的信仰、了解程度以及对当前风水行业的看法,并且从闽西古代的村落风水讲究与当代房地产业的风水活动,进一步探究闽西社会根深蒂固的风水文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引导人们以客观的视角、辩证的思维看待风水、了解风水。

王鹏成,郑国璋,葛鑫鑫[7](2016)在《基于地理学角度的风水科学性探究》文中提出在梳理前人基于地理学角度的风水研究的背景下,对风水学中科学实用的部分进行透视,挖掘出风水中科学实用的一面。指出风水活动在实际择址中需要考虑的地形、地势、水文、土壤等基本的地理因素以及风水择址在实际操作中所体现出的地理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人地关系理念对缓解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甚至失衡的局面具有切实的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对风水发展进行简单分析和展望。

张瑞[8](2014)在《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有关南宋朱熹风水思想的一项系统研究。全文共五章二十节。第一章全面讨论了近60年海内外有关风水问题的相关着述。其中前四节的内容虽然是对一般风水着述的梳理与讨论,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宋代或朱熹的风水思想相关联;第五节则分三个方面综述了与朱熹风水思想直接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第二章、第三章对朱熹阴宅风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一,讨论了朱熹在阴宅风水问题上的“两难”与“悖论”:就知识理性而言,包括朱熹在内的精英阶层未必认同阴宅风水的迷信与蒙昧,但就忠孝人伦和道德情感而言,不讲求风水,其忠君、孝父的人伦情感却又无从寄托。朱熹以及中国传统儒学精英,大都在这种“悖论”与“两难”的语境中叙述着各自的风水话语;二,讨论了朱熹反对迷信阴宅风水,但更反对“孟浪不信”的理学立场,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流思想大师中,朱熹是唯一一位深入风水、熟知风水,却又力图跳出风水、提升风水的知识精英。而他在阴宅风水中的最大贡献就是以“诚敬”关联儒学与阴宅风水,进而完成了风水的理学化。第四章、第五章讨论了朱熹阳宅风水的基本架构,即由天地到山川、国都、城镇、聚落、住宅、宅内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格局。指出朱熹风水思想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将风水从“阴宅风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风水”。“天地间好个风水”,是朱熹关于风水的创造性表达,标志着风水的重心从“祸福吉凶”转变为自然风水。

李琦珂,曹幸穗[9](2013)在《试论“风水说”的生态学意蕴——兼说“风水说”和“风土论”的源渊》文中认为"风水说"中由于含有许多迷信成份,往往被人斥之为封建糟粕。但若揭开其神秘面纱,会发现有许多科学道理在内。该文通过透析"风水说"深沉、丰厚的生态学意蕴,认为它合乎宇观生态学法则。对"风水说"和"风土论"内涵及外延的比较阐述,有助于加深对风水说科学内涵及文化意蕴的理解和把握。

宗菲[10](2013)在《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园林美学范畴是研究园林美学的必由之路,反映了主体对园林中一切与“美”有关内容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它往往与审美实践相联系,通常也被称为“审美范畴”。中国园林美学范畴中表现出来的生存智慧直接反映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自然”、“写意”、“含蓄”、“冲淡”、“调和”、“空静”、“悲悯”等意境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综合体现,与将自然观理论化、抽象化的哲学显然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魏晋南北朝人本主义的确立催生了魏晋时期感物美学的成熟以及绘画、造像、园林等艺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促进了儒、道、释文化思想的合流,为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奠定了基础;理性自然宇宙观的形成打破了谶纬迷信之学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垄断;思辨式方法论的产生增加了理论的逻辑性,这些都与玄学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借助原始的文献资料以及前人的分析与总结,全面总结了魏晋玄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及其形成的过程。从中提取出一切与美学相关联的理论内容,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相联系,从而确立了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论文直击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形成的哲学根源,探求其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思想内涵,达到提升其理论高度的目的。并将“意境”范畴确立为园林美学范畴中的首要范畴,作为连接理论与审美实践的重要环节,促进了美学范畴在园林创作及审美中的应用。

二、“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山岳型道观园林环境特征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初探 ——以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2.1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哲学自然观
        1.2.2 传承传统寺观园林环境营造理论与手法
        1.2.3 促进罗浮山道教文化主题旅游产业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山岳型风景名胜研究
        1.3.2 道教及道教文化研究
        1.3.3 道教宫观及道观园林环境研究
        1.3.4 罗浮山与道教渊源研究
        1.3.5 文化景观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道教及道观园林环境概述
    2.1 道教概述
        2.1.1 道教的发展、道派和主要思想
    2.2 道教宫观概述
        2.2.1 道教宫观的产生与发展
        2.2.2 道教宫观的功能及特点
        2.2.3 道教宫观的营构思想
        2.2.4 道教宫观的文化
    2.3 道观园林环境概述
        2.3.1 宗教园林环境特点
        2.3.2 道教思想与道观园林艺术
3 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
    3.1 道教思想与山岳景观
        3.1.1 山岳景观对道教的影响
        3.1.2 道教思想对山岳景观的影响
    3.2 山岳型道教宫观布局理法分析
        3.2.1 山岳型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3.2.2 山岳型道教宫观的布局特色
4 山岳型道教宫观自然环境空间营构
    4.1 引导空间
        4.1.1 引导空间的功能作用
        4.1.2 引导空间营构
        4.1.3 引导空间的结构体系
    4.2 宫观周围自然环境空间园林化
        4.2.1 地貌景观因借与经营
        4.2.2 建筑设施营建与点染
        4.2.3 水系景观组织与经营
        4.2.4 植被景观保护与重塑
    4.3 小结
5 山岳型道教宫观庭院环境营构
    5.1 庭院空间构成与类型
        5.1.1 中庭
        5.1.2 天井
        5.1.3 后院
    5.2 台层处理
        5.2.1 垂直式立面
        5.2.2 阶梯式立面
    5.3 庭院植物配置
        5.3.1 植物选择
        5.3.2 栽植形式
        5.3.3 配置方式
    5.4 水系组织
        5.4.1 自然泉池的园林化
        5.4.2 雨水设施的景观化
    5.5 小结
6 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
    6.1 道教生态美学观引领的营园思想基底
    6.2 山岳型道观布局理法启发下的文化景观理法
        6.2.1 地理环境因子和道教文化共同参与的科学择址观
        6.2.2 突出文化脉络的立体式群落格局
        6.2.3 “构园无格”的景观单元布局
    6.3 “以少胜多”“巧借妙用”的庭院景观营构手法
        6.3.1 营造朴素自然的庭院园林
        6.3.2 巧借妙用的造园手法
    6.4 “单元重复”的自然环境空间营构节奏
    6.5 相关案例分析
        6.5.1 “天路历程”之武当山道教宫观
        6.5.2 散点式布局之青城山道观
        6.5.3 泰山“开篇”王母池
        6.5.4 “巧于因借”斗母宫
        6.5.5 抱朴道院园林意境营造
    6.6 小结
7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7.1 项目背景
        7.1.1 区位分析
        7.1.2 场地范围及用地性质
        7.1.3 上位规划解读
        7.1.4 自然条件分析
        7.1.5 人文背景分析
    7.2 场地现状分析
        7.2.1 场地及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7.2.2 山水格局分析
        7.2.3 交通条件分析
        7.2.4 地形条件分析
        7.2.5 植被条件分析
        7.2.6 场地及周边建筑分析
    7.3 设计依据与原则
        7.3.1 设计依据
        7.3.2 设计原则
    7.4 设计目标与策略
        7.4.1 目标定位
        7.4.2 设计策略
    7.5 总体设计
        7.5.1 景观营造策略
        7.5.2 概念与结构
        7.5.3 功能分区与节点
    7.6 专项设计
        7.6.1 植物专项
        7.6.2 道路交通
        7.6.3 游线设计
        7.6.4 竖向设计
        7.6.5 服务设施
        7.6.6 照明系统
        7.6.7 标识系统
        7.6.8 铺装设计
        7.6.9 建筑及小品造型设计
        7.6.10 技术经济指标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2)河南卫辉古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1.3.2 我国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1.3.3 对卫辉古城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卫辉自然人文环境及城池的发展演变
    2.1 卫辉的自然环境
        2.1.1 区位分析
        2.1.2 地形地貌
        2.1.3 自然资源
    2.2 历史沿革
    2.3 卫辉的人文环境
        2.3.1 宗教祭祀文化
        2.3.2 运河商贸文化
        2.3.3 明朝宗藩文化
    2.4 卫辉古城建设的演化阶段分析
        2.4.1 形成发展期——元以前时期
        2.4.2 重筑及扩城期——明朝时期
        2.4.3 稳定期——清朝时期
        2.4.4 改造期——民国至改革开放初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辉古城山水空间格局的营建
    3.1 我国古城营建的山水思想及理念
        3.1.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3.1.2 寄情山水的文化观
    3.2 卫辉古城的山水环境
        3.2.1 集众多人文环境的西北山峦
        3.2.2 孕育卫辉的卫河及其他河流
    3.3 卫辉古城山水格局的营建方法
        3.3.1 城市自然——依山傍水,选址合理
        3.3.2 城市轴线——对位控制,尊卑有序
        3.3.3 城市景观——观山望水,天人合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辉古城内部空间形态的要素构成
    4.1 城墙体系——空间形态的边界
        4.1.1 城墙规模和结构
        4.1.2 城门
        4.1.3 护城河
    4.2 街巷体系和河流水系——空间形态的骨架
        4.2.1 街巷体系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特征
        4.2.2 清末民初成熟的三级街巷体系
        4.2.3 河流水系空间形态分析
    4.3 城市基本功能区——空间形态的群域
        4.3.1 王府空间——改变格局,功能置换
        4.3.2 衙署空间——等级分明,两级分治
        4.3.3 仓储空间——交通便利,就势布置
        4.3.4 信仰空间——官民分祀,灵活分散
        4.3.5 商业空间——分散布置,城关为主
        4.3.6 居住空间——三城为主,西关为辅
    4.4 节点建筑——空间形态的标志
        4.4.1 商业性空间节点
        4.4.2 政治性空间节点
        4.4.3 文化性空间节点
        4.4.4 防御性空间节点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辉古城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
    5.1 卫辉古城现状和价值分析
        5.1.1 卫辉古城现状
        5.1.2 卫辉古城的特点
        5.1.3 卫辉古城的价值
    5.2 卫辉古城空间形态的保护原则
        5.2.1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
        5.2.2 保护历史环境
        5.2.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
    5.3 卫辉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策略
        5.3.1 延续老城区整体空间形态,重现“三城”犄角之势
        5.3.2 发掘运河城市特色,打造运河文化资源旅游开发
        5.3.3 打通视线廊道,重塑“山—水—城”特色空间格局
        5.3.4 更新城墙所在的边界活力,恢复“日”字形护城河格局
        5.3.5 复原古城重要的节点空间建筑,增强城市识别度
        5.3.6 合理组织老城区街巷交通和用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5.3.7 注重对文化遗产场所环境的保护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乡村振兴视阈下徽州聚落生态文化传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徽州聚落研究部分
        1.3.2 生态文化研究部分
        1.3.3 研究不足及趋势展望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徽州区域
        1.4.2 徽州聚落
        1.4.3 生态文化与聚落生态文化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特色、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2 乡村振兴的生态向度
    2.1 国家战略
    2.2 省域发展
    2.3 地方需要
3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概貌
    3.1 徽州文化
    3.2 徽州聚落的形成
    3.3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提出
4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表征
    4.1 和谐宜居:徽州聚落的外在生态理性
        4.1.1 徽州聚落的选址理念
        4.1.2 徽州聚落的布局考量
        4.1.3 徽州聚落的水口文化
        4.1.4 徽州聚落的园林景观
        4.1.5 徽州聚落的天井空间
    4.2 绿色康居:徽州聚落中的资源观念
        4.2.1 徽州聚落的人地关系
        4.2.2 徽州聚落的选材观念
        4.2.3 徽州聚落的水源循环
    4.3 乐业安居:徽州聚落中的心灵生态
        4.3.1 徽州聚落的消防功能
        4.3.2 徽州聚落的安全保障
        4.3.3 徽州聚落的族群力量
        4.3.4 徽州聚落文化的道德诉求
    4.4 诗意栖居:徽州聚落的生态审美意蕴
        4.4.1 徽州聚落中的景观美
        4.4.2 徽州聚落中的艺术美
        4.4.3 徽州聚落中的哲学美
5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1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现状分析
        5.1.1 徽州聚落文化的历史及地域局限
        5.1.2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
        5.1.3 受挤压的徽州聚落文化场域
    5.2 化育知行,提升认同
        5.2.1 丰富民俗节庆活动
        5.2.2 实施乡村环境教育
        5.2.3 融文化于民众日常
    5.3 文经互促,相得益彰
        5.3.1 挖掘地方文化的经济价值
        5.3.2 以适度的旅游开发发展留存生态文化
    5.4 制度、政策及体系保障
        5.4.1 挖掘资源,编制规划
        5.4.2 打造完善生态文化传承及应用样本
        5.4.3 以学术研究推动传承应用的机制创新
6 徽州聚落生态文化的当代应用
    6.1 外在的考量:生态文化的物化移植
        6.1.1 地尽其利,天人合一:乡村规划建设中的选址布局
        6.1.2 防患未然,安定人心: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安全设计
        6.1.3 绿色环保,友好后人: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材料遴选
        6.1.4 构建社区,凝聚人心: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物理空间
    6.2 水土的善用:生态文化的基础建构
        6.2.1 做好水文章: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水系建构
        6.2.2 守候与照料: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土地伦理
    6.3 心灵的化育:生态文化的审美呈现
        6.3.1 精神育人,管理环境: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心理空间
        6.3.2 生态审美,浸润心灵: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6.3.3 观念先行,文化乡村: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文化考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乡土文化景观相关理论与现状解读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景观
        2.1.2 文化景观
        2.1.3 乡土文化景观
    2.2 相关研究理论
        2.2.1 有机更新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 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
    2.3 乡土文化景观价值的作用机理
        2.3.1 乡土文化景观价值体系
        2.3.2 主体对景观价值的作用
        2.3.3 客体要素的景观价值
    2.4 国内乡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
        2.4.1 传统思想的冲击
        2.4.2 乡土风貌的遗失
        2.4.3 消极的静态保护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现状研究
    3.1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基础研究
        3.1.1 温州市基本概况
        3.1.2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分区
        3.1.3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分布特征
    3.2 温州市物质文化景观
        3.2.1 自然景观
        3.2.2 生产景观
        3.2.3 聚落景观
        3.2.4 乡土建筑
    3.3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景观
        3.3.1 生活习俗
        3.3.2 方言文化
        3.3.3 传统价值观
    3.4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特质提炼
        3.4.1 不甚理重于实
        3.4.2 “隐”的心理图示
        3.4.3 风水堪舆论
        3.4.4 “俗”与建筑文化共生
    3.5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3.5.1 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3.5.2 非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策略
    4.1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的原则
        4.1.1 整体性
        4.1.2 地域性
        4.1.3 原真性
        4.1.4 动态性
        4.1.5 可意向性
    4.2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的模式
        4.2.1 保留与有机更新
        4.2.2 传承与旅游开发
        4.2.3 仿效与意蕴塑造
    4.3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途径
        4.3.1 传承民俗记忆
        4.3.2 修缮历史建筑
        4.3.3 景观整合优化
        4.3.4 多主体保护意识的联动
    4.4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格局营建
        4.4.1 整体景观格局的生态营建
        4.4.2 聚落尺度景观格局营建
        4.4.3 街巷尺度景观格局营建
        4.4.4 宅院尺度景观格局营建
    4.5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案例分析——以芙蓉古村为例
        4.5.1 宗族文化与耕读文化
        4.5.2 聚落选址与规划布局
        4.5.3 乡土民居与公共建筑
        4.5.4 古村景观吸引力评价
        4.5.5 建筑肌理与视线分析
        4.5.6 景观要素形制提取
        4.5.7 保护与营建策略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研究框架
第一章 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概述
    第一节 佛教寺院景观的概念
        一、佛教寺院景观定义
        二、佛教寺院景观组成
        三、佛教寺院景观特征
    第二节 佛教寺院景观的产生及发展
        一、佛寺的产生
        二、佛教寺院景观的产生
        三、佛教寺院景观的发展
    第三节 佛教寺院的分类
        一、平地寺院
        二、山地寺院
第二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环境特征比较
    第一节 择址
        一、山地寺院——山环水绕,四面拱卫
        二、平地寺院——以水为龙,朝抱有情
        小结
    第二节 朝向
        一、山地寺院——依势取向,寻气避煞
        二、平地寺院——朝南向阳,布局随城
        小结
    第三节 功能与目的
        一、山地寺院——僻静山林,修身净心
        二、平地寺院——闹市凡尘,普度众生
        小结
第三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空间营造比较
    第一节 寺院空间布局特征
        一、山地寺院布局特征——有法无形 随山就势
        二、平地寺院布局特征——规整谨严 廊院玲珑
        小结
    第二节 寺院环境构景特征
        一、山地寺院构景特征——略成小筑,足征大观
        二、平地寺院构景特征——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小结
第四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境营造比较
    第一节 山地寺院景境营造——因境成景
        一、气象天成
        二、山石凌云
        三、花木扶疏
    第二节 平地寺院景境营造——造景生境
        一、片石勺水,以小见大
        二、楹联匾额,以文点题
        三、纹饰植物,以意传境
    小结
第五章 汉传佛教寺院景观的营造理念
    第一节 法无定法——因地制宜的营造方式
        一、理论总结
        二、案例延展
    第二节 即景证心——情景交融的设计思想
        一、理论总结
        二、案例延展
    第三节 圆融无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理念
        一、理论总结
        二、案例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图片来源
致谢

(6)闽西风水师与百姓风水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2 已有研究回顾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中国风水师历史与流源及闽西风水师渊源
    2.1 中国风水师的历史与流源
        2.1.1 风水的概念及其历史
        2.1.2 风水师的定义
        2.1.3 风水师的流派
        2.1.4 历代着名风水师
        2.1.5 历代风水人物汇总表
        2.1.6 历代风水师活动范围分布图
    2.2 闽西风水师渊源
        2.2.1 风水术在福建的传入与发展
        2.2.2 闽西风水师的渊源
        2.2.3 闽西雁石“四大局”风水
        2.2.4 闽西风水与广东风水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闽西风水师的从业范围及其社会影响
    3.1 闽西风水师的从业范围
        3.1.1 卜宅
        3.1.2 相墓
        3.1.3 卜卦、算命、看相、取名、择日
        3.1.4 祛病
    3.2 闽西风水师的社会影响
        3.2.1 闽西风水师的分类
        3.2.2 闽西风水师的社会地位及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闽西风水师的基本情况研究
    4.1 闽西风水师的性别
    4.2 闽西风水师的年龄分布
    4.3 闽西风水师的文化程度
    4.4 闽西风水师的派别
    4.5 闽西风水师的收入水平
    4.6 闽西风水师的其他职业
    4.7 闽西风水师的合作团队
    4.8 闽西风水师的实践案例分析
        4.8.1 案例一
        4.8.2 案例二
        4.8.3 案例三
        4.8.4 案例四
    4.9 闽西风水行业的现状及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闽西风水师的从业工具
    5.1 指南针
    5.2 罗盘
        5.2.1 罗盘的产生及其结构原理
        5.2.2 罗盘的操作方法
        5.2.3 当代闽西风水师常用罗盘介绍
        5.2.4 罗盘在当代闽西的发展
    5.3 风水书籍、秘本
        5.3.1 传统风水书籍
        5.3.2 祖传、私藏秘本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闽西风水师的科学观与迷信部分
    6.1 闽西风水师的科学观
        6.1.1 风水与生态学
        6.1.2 风水与风景园林学
        6.1.3 风水与建筑学
        6.1.4 风水与美学
        6.1.5 风水与心理学
    6.2 闽西风水师的迷信部分
        6.2.1 命理
        6.2.2 煞、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闽西百姓风水观调查
    7.1 闽西百姓的风水观分析
        7.1.1 闽西百姓的风水信仰程度
        7.1.2 闽西百姓对风水的了解程度
        7.1.3 闽西百姓对风水的看法
        7.1.4 闽西百姓的风水健康观
        7.1.5 闽西百姓的风水事业观
        7.1.6 闽西百姓的风水命理观
        7.1.7 闽西百姓的风水生态观
    7.2 闽西的村落风水
        7.2.1 连城培田村
        7.2.2 新罗竹贯村
    7.3 闽西房地产业的风水调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地理学角度的风水科学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水
    1.1 风水的概念与流派
    1.2 风水与地理学的关系
    1.3 国内外关于风水研究的概述
        1.3.1 国内风水研究的概述。
        1.3.2 国外风水研究的动态。
2 风水中的地理科学
    2.1 风水运用中所考虑的地理因素
        2.1.1 地形地势。
        2.1.2 水文土壤。
        2.1.3 生物。
    2.2 风水运用中体现出的地理学思想
        2.2.1 风水择址中的系统尺度理论与整体协调原则。
        2.2.2 地理学视角的“风水宝地”。
    2.3 风水中“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人地关系
3 风水发展的SWOT简析与展望
    3.1 风水发展的SWOT分析
        3.1.1 优势。
        3.1.2 劣势。
        3.1.3 机会。
        3.1.4 挑战。
    3.2 风水发展的展望

(8)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式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60年有关风水着述的综述:学术史或文化史的讨论
    第一节 1949—1980年:风水研究的历史学范式
        一、关于“一片空白说”的质疑
        二、宿白的《白沙宋墓》:风水器物与风水文献的研究
        四、指南针与磁偏角:风水术的科学史研究
        五、《徽州明代住宅》:风水的建筑学研究
        六、关于历代“反风水”的思想史研究
    第二节 1981—1990年:风水研究路径的拓宽和类型的丰富
        一、1981—1990年相关研究一览表
        二、梁容若的一项被遗忘的重要研究
        三、潘谷西、何晓听的东南风水研究与“风水建筑学”的开端
        四、尹弘基、于希贤与“风水地理学”的开端
        五、《金翼》与《银翅》:“风水人类学”的学术开端
        六、王玉德、邵本武等关于风水的历史学考察
    第三节 1990—2013年:风水着述的繁盛与混乱
        一、该时期研究状况一般综述
        二、该时期有关风水、堪舆学研究与着述的年度统计结果
        三、“风水的泛滥”:批判与反弹
        四、近30年以风水研究的硕博论文:学科分类统计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风水研究
        一、刘祥光、廖咸惠——史学界研究的代表
        二、李亦园、叶春荣——人类学界研究的代表
        三、汉宝德——建筑学界研究的代表
        四、相关硕博论文
    第五节 国外有关中国风水问题的研究
        一、欧美关于风水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三、伊特尔与李约瑟的研究
        四、小林宏至与日本人类学风水研究的阶段划分
        五、日本风水研究的代表人物:渡边繁雄与濑川昌久
        六、日本风水研究的“新生代”学者
    第六节 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相关论述
        一、近30年以朱熹为专题的重要研究着作(含博士论文)
        二、陈荣捷、余英时、束景南等: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认识
        三、其他有关朱熹风水研究的着述
第二章 阴宅风水与“送终之孝”
    第一节 朱熹为父亲的择葬“改葬”
        一、朱熹为父择地改葬
        二、改葬原因:“惧其体魄之患”
        三、朱熹改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其他改葬
    第二节 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一、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二、朱熹为父母分葬原因
        三、朱熹分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分葬与合葬
        四、坟旁建房:寒泉精舍
    第三节 宋代改葬、分葬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改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合葬、分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三章 卜地、卜时与葬法中的风水
    第一节 朱熹夫妇的卜地与择葬
        一、朱熹夫妇的异地择葬
        二、异地择葬遭遇质疑
        三、宋代异地葬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朱熹对亡子的卜时与葬法
        一、朱熹为亡子择葬
        二、朱熹为亡子择日的比较研究
        三、朱熹研制“灰隔法”
    第三节 宋代卜地、卜时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地”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时”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三、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久丧不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四节 《山陵议状》:风水的理学化与两难语境
        一、对“五音葬法”的批判
        二、阴宅风水的理学化
        三、对风水具体方术的高度重视
第四章 大阳宅与山川风水
    第一节 天人合一:朱熹的大阳宅观
        一、择地而居
        二、阳宅风水的诞生与发展
        三、朱熹的阳宅观
    第二节 岳麓书院与山川风水
        一、朱熹与岳麓书院
        二、宋代关于书院风水形胜论述:与朱熹作比较研究
        三、后代关于岳麓书院风水形胜的论述:与朱熹做比较研究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的的川风水与“风水层累”
        一、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二、书院古志五种中的“风水层累”
    第四节 宋代山风水与书院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胡贾建层楼”的风水之争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书院”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五章 家国卜居与理学风水
    第一节 家国卜居之一:都城与城居
        一、朱熹的都城风水观
        二、南宋关于择都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三、朱熹的城居风水观
        四、南宋城邑风水观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第二节 家国卜居之二:住宅
        一、卜居西山
        二、卜居云谷
        三、卜居考亭
        四、武夷精舍的建构
        五、南宋的其他阳宅卜居:与朱熹比较
    第三节 家国卜居之三:宅内风水
        一、宅内风水研究现状
        二、朱熹的上梁文研究
        三、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四节 宋代卜居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城镇”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宅”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结语
    一、关于阴宅风水
    二、关于阳宅风水
    三、综合阴宅、阳宅风水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试论“风水说”的生态学意蕴——兼说“风水说”和“风土论”的源渊(论文提纲范文)

1“风水说”、“风土论”系出同源
2“风水说”、“风土论”的生态学意蕴
3“风水说”、“风土论”迥异其趣
4 结语

(10)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现状
        1.1.1 魏晋玄学及其对美学影响的研究
        1.1.2 美学范畴研究
        1.1.3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及意境范畴研究
    1.2 研究方法及意义
        1.2.1 思辨哲学对美学范畴的意义
        1.2.2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解读对审美实践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创新之处
        1.4.1 玄学对传统美学范畴的构建
        1.4.2 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
        1.4.3 园林意境范畴体系的构建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及美学范畴
    2.1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
    2.2 美学范畴
    2.3 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构
    2.4 “意境”范畴——中国传统艺术的至高美学境界
        2.4.1 “意境”范畴讨论的缘起与发展
        2.4.2 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范畴
        2.4.3 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范畴
    2.5 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行为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玄学——中国思辨哲学之滥觞
    3.1 玄学释疑
        3.1.1 汉末玄学的萌芽及其兴盛的社会背景
        3.1.2 魏晋玄学的发展及流派
        3.1.3 “玄学”名称之内涵
    3.2 玄学重要哲学历史地位的确立
        3.2.1 人本主义哲学范畴的搭建
        3.2.2 对儒、道、释的沟通
        3.2.3 理性自然宇宙观的确立
        3.2.4 思辨式哲学命题的设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玄学人本主义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4.1 人本主义与感物美学
        4.1.1 审美主体的内在丰富
        4.1.2 独立审美客体的剥离
        4.1.3 感物美学与山水独立美学价值的呈现
    4.2 人本主义与生活美学
        4.2.1 风流率性的魏晋风采
        4.2.2 六朝人的审美情趣
    4.3 感物与生活美学影响下的隐士文化
        4.3.1 隐士一族的兴起以及隐士的审美倾向
        4.3.2 隐士文化与文人园林
        4.3.3 “淡”范畴及其在园林“意境”范畴中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玄儒、玄佛的融合及其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5.1 中国传统文化内向自活系统的构建及意义
    5.2 玄儒的融合与儒家的发展
        5.2.1 王弼的贡献
        5.2.2 裴頠的崇有论
    5.3 从格义到会通——玄学对佛教的浸润
        5.3.1 佛教对玄学的完善
        5.3.2 玄、佛相通的思想理论范畴
        5.3.3 魏晋玄佛对中国禅宗美学的影响
        5.3.4 “禅”范畴及其在园林“意境”范畴中的体现
    5.4 “得意忘言”与园林的“写意”范畴
        5.4.1 得意忘言
        5.4.2 “形”与“意”的辩证
        5.4.3 “写意”范畴及体现
        5.4.4 “写意”在园林中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玄学自然宇宙观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6.1 中国传统自然宇宙观中的“人”与“自然”
    6.2 玄学中的自然观
        6.2.1 玄学中“自然”的含义
        6.2.2 阮籍对理想客观世界的定义及“元气论”
        6.2.3 阮籍音乐论中体现出的自然观
    6.3 “风水”——“天人观”的综合体现
        6.3.1 六朝风水观发展的社会背景
        6.3.2 魏晋玄学自然观对风水学的影响
        6.3.3 “元气论”与风水观的相通之处
        6.3.4 风水信仰阶层的上移
        6.3.5 风水观对士人生活的影响
    6.4 自然宇宙观中所蕴含的美学范畴
        6.4.1 “和”范畴的哲学内涵
        6.4.2 六朝时期的“气”范畴与“韵”范畴
        6.4.3 以“和”为本的“气韵”
        6.4.4 中国传统园林之“气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玄学哲学命题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7.1 有无之辩与“道”范畴
        7.1.1 有无之辨的道体论内涵
        7.1.2 “有无之辩”的基本内容
        7.1.3 道体论下玄学家对于“美”的界定
        7.1.4 “大美”——艺术的“道”范畴
        7.1.5 园林中的“大美”
    7.2 动静之辩与园林的“空灵”范畴
        7.2.1 玄学与玄佛的“动静观”
        7.2.2 “虚静”的美学价值
        7.2.3 “虚静”与艺术的“空灵”
        7.2.4 园林的“空灵”
    7.3 性情之辩与园林艺术的“缘情”范畴
        7.3.1 性情之辩的伦理意味
        7.3.2 “以情动人”的中国传统艺术
        7.3.3 “情趣”在园林中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关于文化与美学范畴
    8.2 关于接纳与发展
        8.2.1 中国传统园林与“文化景观”
        8.2.2 中国传统园林与“景观都市主义”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山岳型道观园林环境特征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初探 ——以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为例[D]. 董博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河南卫辉古城空间形态研究[D]. 王新义. 河南大学, 2020(02)
  • [3]乡村振兴视阈下徽州聚落生态文化传承应用研究[D]. 张文静.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D]. 钱定伟.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5]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D]. 芮雪婷. 苏州大学, 2019(04)
  • [6]闽西风水师与百姓风水观调查研究[D]. 黄茜. 天津大学, 2016(02)
  • [7]基于地理学角度的风水科学性探究[J]. 王鹏成,郑国璋,葛鑫鑫.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4)
  • [8]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D]. 张瑞. 山东大学, 2014(11)
  • [9]试论“风水说”的生态学意蕴——兼说“风水说”和“风土论”的源渊[J]. 李琦珂,曹幸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10]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D]. 宗菲. 天津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风水”的生态意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