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velopment of a pediment on western slopes of Liupan Mountain related to the Neotectonic Uplift(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宇[1](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李冰[2](2016)在《祁连山典型地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祁连山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东北缘,祁连山的隆起不仅是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边界变形的阿尔金(走滑)断裂以及海原断裂新生代构造活动的产物。论文在分析祁连山地区现今地貌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祁连山南部夷平面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区及祁连山北部阿尔金与海原断裂所围限的盆-山地貌区为研究对象,以二者构造地貌演化的差异性为切入点,结合新生代沉积地层、构造变形及低温热年代学热历史模拟等,恢复祁连山夷平面发育区和盆-山区两个典型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祁连山南部夷平面发育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祁连山南部经过早白垩世的地壳缩短与隆升作用,晚白垩世-始新世整体处于构造平稳的夷平阶段;始新世-渐新世早期,祁连山南部存在一期规模有限的地壳缩短与区域隆升,导致早期主夷平面的解体;渐新世-中新世早期则再次夷平;中新世中晚期,祁连山南部地壳运动方式发生重要转变,构造运动方式由早期近南北向挤压转化成地壳向东挤出,处于整体抬升阶段;上新世以来,则经过多次阶段性快速整体隆升后,最终保持了夷平面的地貌特征并被抬升到现今高度。2、祁连山北部盆-山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祁连山北部盆-山区白垩纪至中新世早期的构造地貌发育过程同南部基本一致。中新世中晚期(13Ma以来)受阿尔金和海原左旋走滑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形成一系列北西西向逆冲断裂,造成区内的差异隆升与盆-山地貌的形成。上新世以来,开始急剧地快速隆升,以及阿尔金和海原断裂活动加剧,盆-山地貌高差进一步加大,并经历多阶段快速隆升,形成了现今的构造盆-山地貌格局。3、根据祁连山南部切割夷平面的河流相砾石层中钙质胶结物的ESR年龄,以及渐新世白杨河组沉积相变化规律,认为祁连山地区主夷平面形成于始新世,并在34Ma左右解体。4、中新世中晚期(1312Ma),受阿尔金和海原走滑断裂活动的影响,祁连山地壳运动方式发生重要转变,构造运动方式由早期近南北向挤压转化成地壳向东挤出。
孙红丽[3](2015)在《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中盆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及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受深部热源及构造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盆地热源及地热地质条件良好。盆地内地热资源利用良久,且多呈自发粗放式开发,造成地热资源浪费、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引发系列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科学的的开发、开采、利用当地地下热水资源,对于提高地热资源的持久利用能力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地热开采利用过程中造成的地质、环境、生态影响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区内地热地质背景、地热流体水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部特征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得出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的赋存特征,完善区内地热资源的形成机理,为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规范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首次在区内利用了热水中Ra、Rn、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布及地层岩性特征,验证了区内放射性热来源特征;分析了热水伴生He气的壳、幔源特征,幔源侵入比例及典型断裂活动性特征,完善了区内地热系统成因的概念模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盆地边缘到腹部地区,热水的温度、TDS、14C年龄、δ34S逐渐增大、HCO3/Cl比值变小、水化学类型由Ca、HCO3、SO4型向Cl-Na型演化、18O漂移量和Sr浓度值增大,中心地区热水所处地质环境较封闭、还原性强、与外界交换更替周期较长、与围岩间水-岩作用程度强、与地表及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弱,属地下热水滞留分布区;区内地热水溶气伴生He含量最高达3.95%,其富集可能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水溶气体He以壳源为主,并侵入迹量的幔源氦,侵入份额0.15%6.92%,最高值位于大地热流值异常高值区(96.0 mw/m2)、长安-临潼断裂带与渭河南岸断裂相交处附近的地热井,表明深大断裂至今仍保持着与深部地幔的连通,并进行着微弱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单一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对地下热水温度的响应较小,而放射性元素的综合效应可引起地温的升高,热水中放射性活动与基底岩性分布特征表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是区内地热资源的另一来源。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分秦岭山前构造裂隙型、中部新生界孔隙裂隙型和盆地北部古生界岩溶溶隙裂隙型三种赋存于地下空间;经水化学、同位素、气体化学研究表明,盆地内地下热水赋存环境分为四类,即开放循环型、半循环半封闭型、封闭型、沉积封存型。从开放循环型到沉积封存型,热储环境由氧化型过渡为还原型,补给水由现代大气降水过渡为末次冰期古大气降水,地下热水的循环更替能力变差,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所面临的挑战变大,开发利用需配备的管理及技术手段加强。研究表明,区内热源主要来自于上地幔传导热、地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放射热;热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边缘沿断裂带接受现代大气降水的补给,中心区域则表现为古代大气降水补给或沉积水的特征;盆地中部、秦岭山前及北部地区发育的孔隙、裂隙型地层及断层为区内地下热水提供了储存场所;较发育的深大断裂为地热流体的运移、混合提供通道;上覆厚实、封闭性好沉积地层为区内地热资源的盖层结构;独特的地质构造及地热地质条件,使得区内地热资源以上地幔热传导加热地壳岩石及基底,并传热于热储层热水,热储层热水在温度梯度驱动下,向上层或周边含水层或断裂带对流传递热量,形成了以传导热为主,局部对流的热循环系统。
江涛[4](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差异抬升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造差异抬升与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机制及调整逸散是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动力学研究和油气勘探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及其相邻活动带的构造研究入手,通过野外地质勘察、地震剖面解释,综合研究了盆地东北部中新生界不整合时空分布与构造层序格架、边缘断裂构造特征与盆地东北部构造边界;通过沉降史模拟与构造热年代学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差异升降特征,进而探讨了差异升降过程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关系。(1)通过研究区中新生界不整合时空分布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界划分出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3个一级构造层序及9个二级构造层序。(2)通过边界断裂特征与重磁异常相结合,得出:石哈拉沟断裂带为鄂尔多斯地块的北部重要边界;离石走滑断裂构造带为鄂尔多斯地块的东部重要边界;研究区划分为神木-米脂斜坡、伊盟隆起和晋西挠褶带三个主要构造单元。(3)沉降史模拟表明盆地中新生代主要经历T1-2快速沉降、T3y-J1-2y波动式较慢沉降、J2a-z-Klz较快沉降以及N21-Q缓慢沉降;主要经历T3末构造抬升、J1-2y末构造抬升、J3构造抬升、K2-E末构造抬升以及N22以来构造抬升;构造热年代学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经历早白垩世末-古近纪缓慢抬升冷却阶段和新近纪以来快速抬升冷却阶段;研究区构造差异抬升具有北早,南晚,东部边缘早,盆地内部晚,高家堡S8井—佳县西M8井地区抬升更晚这一特征。(4)构造热年代学分析与沉降史模拟均表明:上古生界烃源岩晚白垩世持续生烃,甚至持续到古近纪末以前;结合差异抬升过程与烃源岩成熟分异特征得出:上古生界生储动态经历K1末集中生烃与原生气藏快速成藏阶段、K2-古近纪局部持续生烃与原生气藏有限充注保存阶段、新近纪以来生烃停止和Q5次生成藏与调整逸散阶段。(5)压力系数统计分析表明:上古生界气藏以桃花泥岩为界分为下部原生气藏和上部次生气藏;气藏压力随层位变浅而降低,同一气层体系内部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差异抬升过程与上古生界生储动态表明:K1末-K2生气增压能量“亏损”初步造成两区块原生气藏压力横向分异;新近纪以来快速抬升造成Q5次生成藏、调整逸散并演化成超低压,神木原生气藏充当Q5气源加大了与米脂原生气藏的压力差距。
金宠[5](2010)在《雪峰陆内构造系统逆冲推滑体系》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华南陆块,特别是中、上扬子地块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时空分布规律的系统调查和研究,确立了雪峰陆内构造系统中各期构造事件的影响范围以及构造事件造成的不整合的属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相结合,明确了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内各构造带的滑脱层和整体逆冲推滑体系特征,并根据构造样式对该构造系统进行了构造单元新划分。最后,结合华南周缘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和华南东部广泛的岩浆岩产出规律,从大陆动力学角度,探讨了雪峰陆内构造系统格局、形成与演化,及其陆内构造形变的动力机制。最终,得出以下几点新认识和新结论:1)雪峰陆内递进变形有两个阶段:自加里东运动以来的幕次递进变形,和晚三叠末期以来的连续扩展递进变形。加里东构造事件影响西界为修水-沅陵-麻阳-三都一线;印支构造事件影响西界为慈利-保靖-三都断裂;燕山构造事件影响扩展至华蓥山断裂。而自晚三叠世末期以来,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变形时间自东向西逐渐变新。2)确立了中、上扬子地区多套滑脱层次的存在,将沉积盖层中的滑脱层划分出上、中、下三套滑脱组合:二叠统或下三叠统为滑脱面的上滑脱组合;以中下志留统为滑脱面的中滑脱系统和以下寒武统或震旦系底为滑脱面的下滑脱组合。雪峰西侧的北段,上述滑脱层在剖面上表现为跃层向北西拓展的特征,同时主滑脱层从东南向北西表现为由中下组合—中组合—中上组合逐级抬升。3)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加里东期第二幕逆冲作用,主体上向西逆冲,但在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出现向东的反冲。印支-燕山期,雪峰陆内构造系统持续向北西拓展、逆冲推滑,雪峰基底隆升带从而表现为不对称的复合扇状背冲结构。雪峰西侧北段有自南东向北西发育冲断—断弯—断展—滑脱—共轭膝折几种推滑构造样式;而在雪峰西侧南段的贵州地区由于先存断裂的影响,只在黔中地区发育以下寒武统和上二叠统为滑脱层的薄皮推滑构造。虽然雪峰陆内构造系统不同构造单元受不同构造事件叠加情况有着相互叠加并穿时演变的特征,但总体上自东而西依次递进发展。雪峰核部隆起带及东侧主要变形构造样式为叠加于加里东构造之上的印支-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系,雪峰山西侧主体为燕山期推滑褶皱带。4)紫云-罗甸断裂是雪峰陆内构造系统西南界的分划构造,断裂北部的构造与其南部的构造截然不同,并且由北西段向东南段可分为背冲、对冲、叠瓦逆冲和楔冲四种结构样式,该断裂深部和浅部脱藕,深部表现为倾向西南的正断,而断层北侧浅部主要表现为向西南的逆冲,表现出燕山期东部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对其的挤压影响。5)结合断裂定型和活动年代、变形传递速率、岩浆岩年代和地球化学特征、太平洋板块运动历史对照,本文认为加里东事件、印支事件和燕山事件均为陆内构造事件,其中加里东事件可能为陆内地块间汇聚而产生;印支事件是三面板块挤压围限下的陆内地壳叠置作用产生;而燕山期,湘赣地区岩石圈的减薄是雪峰山及其西侧向西逆冲推滑的直接动力,而湘赣地区岩石圈的减薄事件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转变和板缘的远程效应有关。
张广良[6](2006)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晚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并向北持续扩展的最新变形前缘地带,形成了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化,大规模陆内逆冲-褶皱造山系的强烈隆升,相关盆地东西向串珠排列,环境的变化也反映在沉积物的变化上,从东部的六盘山,沿着祁连、河西走廊、昆仑一直到中国西部的天山,第三系的红层沉积是高原北部特有现象。因此,青藏高原东北缘因其所处的构造位置而成为解决青藏高原隆升和周边造山带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海原断裂带东段的六盘山-马东山地区属于中新生代典型挤压逆冲造山带,相关盆山构造变形历史具有连续变形和周期性脉动的特征,中新世以来该造山带前缘寺口子盆地和后缘隆德盆地为典型前陆盆地,造山作用过程和盆地沉积演化具有盆山耦合特征,盆地中地层层序齐全,沉积了巨厚的陆相沉积物,保存着大量的高原隆升远程效应、陆内碰撞造山过程以及构造变形的大量信息,通过这些记录使得我们可以揭示、反演出构造变形历史,探索构造变形空间迁移和不同构造之间的转换平衡关系,重塑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和隆升历史,详细探讨该区在整个青藏高原在向北扩展过程中造山带和盆地之间动力学过程。通过对六盘山-马东山地区造山带和相关盆地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学特征、磁性地层、生物地层、沉积相和构造层序及构造变形序列和样式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研究区盆山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主要获得的以下认识:六盘山-马东山逆冲褶皱造山带的前缘和后缘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盆地,寺口子盆地沉积特征表明它是该造山带前缘的一个典型前陆盆地,而六盘山后缘隆德盆地在第三纪时期是一个逆冲挤压走滑性质盆地,二者尽管在成因上有所不同,但是其沉积特征具有非常类似的特征,属于同一造山带上的不同产物。寺口子剖面地层出露齐全,因此本文将寺口子剖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并系统采集了古地磁样品,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分析,寺口子剖面沉积主要属于中新世以来的新生代沉积,地质时代由老至新进行重新划分和标定,由老至新依次为寺口子组划归为早中新世沉积(N11),其顶界年龄与清水营组底界约有1.53Ma沉积间断,底界年龄大约为18.02Ma;清水营组划归为中中新世沉积(N12),地质时代在10.97-14.9Ma之间;红柳沟组属于晚中新世沉积(N13),时代间隔为5.28-10.97Ma;马家庄组为早上新世沉积(N21),沉积时代为3.60-5.25Ma之间;干河沟组为晚上新世沉积(N22),地质时代为1.77-3.60Ma之间;老庄组相当于更新世沉积(Q1),沉积时代大约在0.2-1.77Ma之间。上述划分与早期划分差别较大,在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早期可能并不存在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可能原因是早期高原隆升并向北扩展效应导致该区遭受逆冲挤压造山作用使山体抬升出现沉积间断而导致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地层缺失。隆德盆地是六盘山-马东山褶皱逆冲造山带后缘典型盆地,其沉积特征和岩石地层与前缘盆地寺口子盆地具有十分类似的特征,隆德剖面中寺口子组大致相当于早中新世沉积(N11),清水营组的沉积时代大致相当于中中新世(N12),红柳沟组相当于晚中新世(N13)的沉积,顶界年龄不会晚于8Ma。根据区域地层对比,本文海原地区的清水营组、红柳沟组和干河沟组在年代学确定和分析上与寺口子盆地和隆德盆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时代主要限制在渐新世-中新世之间,其间缺失了晚中新世-更新世之间的地层,直到第四纪时期才开始继续接受沉积,结合贺家口子磁性地层结果,由南西向北东较老地层保存逐渐完整,
二、Development of a pediment on western slopes of Liupan Mountain related to the Neotectonic Uplif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elopment of a pediment on western slopes of Liupan Mountain related to the Neotectonic Uplift(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主要断裂 |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场特征 |
2.3.3 综合物探反演 |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3.2 沉积体系分析 |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祁连山典型地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1.1 青藏高原隆升时代 |
1.1.2 祁连山地区隆升时代 |
1.2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祁连山地质概况 |
2.1 构造单元划分 |
2.1.1 北祁连缝合带 |
2.1.2 中祁连陆块 |
2.1.3 南祁连陆块 |
2.2 主要断裂系统概述 |
2.2.1 北祁连北缘断裂带 |
2.2.2 中祁连北缘断裂带 |
2.2.3 中祁连南缘断裂带 |
2.2.4 南祁连南缘断裂带 |
2.2.5 阿尔金走滑断裂系 |
2.2.6 海原走滑断裂带 |
2.3 岩浆活动特征 |
2.3.1 北祁连侵入岩 |
2.3.2 中祁连侵入岩 |
2.3.3 南祁连侵入岩 |
第3章 祁连山南部夷平面发育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3.1 祁连山地貌特征 |
3.1.1 祁连山宏观地形特征 |
3.1.2 祁连山南部和北部的地形地貌差异 |
3.2 祁连山及邻区新生代地层特征 |
3.2.1 祁连山及邻区新生代地层划分 |
3.2.2 酒泉-张掖分区新生代沉积地层 |
3.2.3 兰州-西宁分区新生代沉积地层 |
3.2.4 柴达木分区新生代沉积地层 |
3.3 祁连山南部夷平面发育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3.1 祁连山南部始新世夷平面发育过程及分布 |
3.3.2 祁连山南部中新世构造变形 |
3.4 祁连山南部夷平面发育区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 |
3.4.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测试方法 |
3.4.2 样品采集和岩石学特征 |
3.4.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及意义 |
3.4.4 夷平面发育区热史模拟 |
3.5 祁连山南部夷平面发育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第4章 祁连山北部盆-山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4.1 祁连山北部盆-山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4.1.1 祁连山北部盆-山区始新世构造变形 |
4.1.2 祁连山北部盆-山区中新世构造变形与盆-山地貌的形成 |
4.2 祁连山北部盆-山区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 |
4.2.1 样品采集和岩石学特征 |
4.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及意义 |
4.2.3 盆-山区热史模拟 |
4.3 祁连山北部盆-山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4.4 祁连山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资源的分类 |
1.2.2 对流型地热资源 |
1.2.3 传导类地热系统 |
1.2.4 地热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
1.2.5 地质构造与地热资源 |
1.2.6 陕西省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研究程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创新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关中盆地区域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地形地貌 |
2.2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1 构造行迹 |
2.2.2 主要断裂 |
2.2.3 基底结构 |
2.2.4 构造分区特征 |
2.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3.1 地下水的补给 |
2.3.2 地下水的径流 |
2.3.3 地下水的排泄 |
2.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4.1 关中盆地地热开发历史 |
2.4.2 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
2.4.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
2.5 地热开采动态特征 |
2.5.1 天然流场分析 |
2.5.2 开采段流场分析 |
2.5.3 地热流体动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地质背景及地温场特征 |
3.1 地热地质背景 |
3.1.1 鄂尔多斯与关中盆地 |
3.1.2 盆地形成与演化 |
3.1.3 地层岩性特征 |
3.1.4 地下热储层 |
3.2 深部构造 |
3.2.1 重、磁场特征 |
3.2.2 莫霍面变化特征 |
3.2.3 物性层划分 |
3.2.4 居里面变化特征 |
3.3 地温场特征 |
3.3.1 区域大地热流特征 |
3.3.2 地温梯度特征 |
3.3.3 地温场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4.1.1 样品的采集与收集 |
4.1.2 样品的测试 |
4.2 地热水化学特征 |
4.2.1 基本特征 |
4.2.2 主要离子分布特征 |
4.2.3 水化学类型特征 |
4.2.4 地下热水宏量组分特征 |
4.2.5 地下热水微量元素特征 |
4.3 地热水同位素特征 |
4.3.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4.3.2 碳同位素特征 |
4.3.3 硫同位素特征 |
4.3.4 锶同位素特征 |
4.4 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气体化学成分特征 |
4.4.2 气体同位素特征 |
4.5 地热水放射性特征 |
4.5.1 与温度的关系 |
4.5.2 分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储温度及深部循环特征 |
5.1 热储温度与温标理论 |
5.2 水‐岩平衡状态的判断 |
5.2.1 SiO2溶解度曲线法 |
5.2.2 Na‐K‐Mg三角图解法 |
5.2.3 饱和指数SI值判断法 |
5.3 热储温度估算 |
5.3.1 温标类别及适用条件 |
5.3.2 热储温度估算及误差检验 |
5.4 深部循环特征 |
5.4.1 热储埋深 |
5.4.2 循环深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资源赋存特征 |
6.1 地热流体储存特征 |
6.1.1 储存空间及类别 |
6.1.2 储存及分布影响因素 |
6.2 赋存环境特征 |
6.2.1 水化学方面特征 |
6.2.2 同位素方面特征 |
6.2.3 赋存特征分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成因模式 |
7.1 地热资源四大要素 |
7.1.1 盖层特征 |
7.1.2 热储层特征 |
7.1.3 热通道特征 |
7.1.4 来源特征 |
7.2 地热资源成因模式 |
7.2.1 热转移方式 |
7.2.2 成因概念模型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差异抬升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相关理论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主要开展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与构造层序格架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2 沉积建造组合与中新生界构造层序划分 |
2.2.1 古生界-中新生界沉积建造组合 |
2.2.2 中新生界构造层序划分 |
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 |
2.3.1. 中生代盆地演化阶段 |
2.3.2 中生代晚期以来的盆地后期改造阶段 |
第三章 盆地东北部构造单元划分与断裂带构造特征 |
3.1 盆地东缘断裂带构造特征 |
3.1.1 离石断裂带(F1)构造特征 |
3.1.2 吴堡-府谷断裂带(F2)特征 |
3.2 盆地北缘断裂带构造特征 |
3.3 研究区南部吴堡-绥德断裂带构造特征 |
3.4 盆地东北部构造区划 |
第四章 沉降史模拟与中新生代差异沉降特征 |
4.1 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路 |
4.1.1 古厚度的计算 |
4.1.2 构造沉降量的确定 |
4.2 井剖面沉降史模拟 |
4.2.1 相关参数的计算和选取 |
4.2.2 主要数学模型的选取 |
4.2.3 模拟给出的相关数据 |
4.3 差异升降过程分析 |
4.3.1 中新生代差异沉降特征 |
4.3.2 中新生代差异隆升特征 |
第五章 构造热年代学分析与中新生代差异隆升特征 |
5.1 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路 |
5.2 样品测试与年龄解析 |
5.2.1 单矿物Ar-Ar定年 |
5.2.2 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 |
5.3 时间序列下盆地东北部差异抬升 |
5.4 空间序列下盆地东北部差异抬升 |
5.4.1 南北向AFT年龄剖面 |
5.4.2 东西向AFT年龄剖面 |
5.5 中新生代差异升降的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探讨 |
5.5.1 印支中晚期差异升降的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 |
5.5.2 燕山中期差异升降的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 |
5.5.3 燕山晚期-喜山早中期差异升降的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 |
5.5.4 喜山中晚期差异升降的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 |
第6章 中新生代差异升降作用的天然气成藏效应探讨 |
6.1 差异升降过程的天然气成藏效应 |
6.1.1 早白垩世的最大埋藏增温效应 |
6.1.2 晚白垩世-古近纪早期差异升降过程的高温保持效应 |
6.1.3 古近纪晚期以来的强烈抬升改造效应 |
6.2 气藏压力分布与原因探讨 |
6.2.1 天然气藏压力分布特征 |
6.2.2 气藏压力分布原因探讨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雪峰陆内构造系统逆冲推滑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现状 |
0.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工作量 |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雪峰构造系统的范围和陆内构造属性 |
1.2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发展简史和地层组成 |
1.3 华南岩浆和变质作用 |
1.4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的构造单元划分 |
2 雪峰构造系统递进变形特征 |
2.1 加里东运动以来的幕次递进变形 |
2.1.1 加里东运动波及范围 |
2.1.2 印支运动波及范围 |
2.1.3 燕山运动波及范围 |
2.2 晚三叠世末期-燕山期穿时连续递进变形 |
3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多层多级滑脱层系统 |
3.1 滑脱层存在的条件和特征 |
3.2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主要地层岩性 |
3.3 MT研究中滑脱层的确证 |
3.4 雪峰构造系统滑脱层的确定 |
3.4.1 湘桂地区滑脱层 |
3.4.2 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滑脱层 |
3.4.3 雪峰西侧滑脱层 |
4 雪峰构造系统逆冲推滑结构 |
4.1 雪峰东侧逆冲推滑体系 |
4.2 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推滑体系 |
4.2.1 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北段逆冲推滑特征 |
4.2.2 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南段逆冲推滑特征 |
4.3 雪峰西侧西北段逆冲推滑体系 |
4.4 雪峰西侧南段逆冲推滑体系 |
4.5 小结 |
5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的西南分划性构造:紫云-罗甸断裂 |
5.1 紫云-罗甸断裂带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
5.2 断裂带浅部构造特征 |
5.2.1 北西段 |
5.2.2 中北段 |
5.2.3 中南段 |
5.2.4 东南段 |
5.3 紫云-罗甸断裂带是雪峰陆内构造系统西南分划性构造 |
6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构造演化和动力机制 |
6.1 晋宁期 |
6.2 加里东期 |
6.2 印支期 |
6.3 燕山期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综述 |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及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区及周边中新生代地层单位 |
第三节 区域构造新生代构造演化简史 |
第二章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新生代盆地沉积特征与构造沉积响应 |
第一节 六盘山新生代盆地的性质及其分类 |
1.1 前陆盆地综述 |
1.2 六盘山盆地的性质和归属 |
第二节 寺口子剖面及相邻地区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 |
2.1 寺口子剖面 |
2.2 杨忠堡剖面 |
第三节 六盘山西麓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 |
3.1 杨家店-七里店-隆德-页河子剖面(隆德剖面) |
3.2 上水磨-红土路剖面(红土路剖面) |
3.3 野鸡岘-观音店-新庄剖面(观音店剖面) |
第四节 海原活动断裂带园河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 |
第五节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相关盆地的构造作用及沉积响应 |
5.1 马东山隆升及去顶历史分析 |
5.2 六盘山地区构造作用及沉积响应 |
小结 |
第三章 寺口子剖面磁性地层划分和年代学证据 |
第一节 寺口子剖面概况和取样 |
第二节 实验室剩磁测量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四节 磁性地层及其相关解释 |
4.1 生物化石地层 |
4.2 区域地层对比结果 |
4.3 孢粉分析与地质时代划分 |
4.4 磁性地层及其解释 |
4.5 地层划分和年代标定结果 |
第五节 六盘山-马东山后缘及临近地区新生代地层年代对比 |
小结 |
第四章 六盘山-马东山冲断带相关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格架 |
第一节 寺口子盆地沉积相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六盘山后缘隆德盆地沉积相综合分析对比 |
第三节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特征 |
第四节 陆相层序地层特征 |
4.1 寺口子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
4.2 隆德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
第五节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形成机制初步探讨 |
5.1 构造因素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
5.2 气候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
5.3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
5.4 基准面变化和可容空间变化 |
第六节 前陆盆地层序充填样式与演化 |
6.1 前陆盆地沉积模型与沉积充填体样式识别 |
6.2 隆德及寺口子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沉积模式 |
6.3 前陆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
小结 |
第五章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盆山耦合及构造变形演化 |
第一节 造山带构造作用与前陆盆地沉积耦合特征和识别 |
第二节 寺口子前陆盆地生长地层识别与造山作用的关系 |
第三节 寺口子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发育与老庄运动 |
第四节 寺口子前陆盆地沉积速率变化与老庄运动 |
第五节 构造变形阶段划分和主要构造事件特征 |
第六节 六盘山-马东山逆冲挤压冲断带构造变形样式分析 |
第七节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盆山演化动力学过程和模式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孢粉资料与沉积环境及其在磁性地层中的应用和解释 |
6-2 寺口子地区始新统和渐新统地层是否存在或缺失 |
6-3 前陆盆地的识别与地质模式 |
6-4 盆山演化的阶段性 |
6-5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演化的一点认识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寺口子岩性剖面详细划分 |
附录2 古地磁样品测试结果及拟合数据 |
作者简介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Development of a pediment on western slopes of Liupan Mountain related to the Neotectonic Uplift(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2]祁连山典型地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研究[D]. 李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3]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D]. 孙红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差异抬升过程分析[D]. 江涛. 西北大学, 2010(10)
- [5]雪峰陆内构造系统逆冲推滑体系[D]. 金宠.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6]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D]. 张广良.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