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氯化磷的防火处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茂武[1](2021)在《山东HT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张玉军[2](2021)在《徐州江海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风险分析及安全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化工产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不过多数化工品都属于危险化学品,在其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危险性,由于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管理不当等因素,可能会引发事故,严重时会演变成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等严重事故,所以对与危化品相关企业的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专业风险评估软件定量计算以及现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从整体上了解厂区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结合企业的现场实际与近期厂区安全发展相关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厂区风险管理安全对策。根据相关文件辨识企业主要物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装置,得出主要危险物料及危险工艺;分析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并通过公式计算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厂区内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后果类型,并把池火灾、介质泄露和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作为重点分析项目。用模拟软件对池火灾事故后果进行模拟,分别研究下风向和上风向池火灾热辐射强度随水平和垂直距离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池火灾水平距离方向上与热辐射强度的关系,以此来确定人员和设备之间的距离;使用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对泄露事故进行模拟,得出不同风速和不同的泄露方式以及不同的泄露孔径的泄露造成的后果;采用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软件分析,模拟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得出不同情况的伤亡半径。对于区域风险分析,先确定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计算模型,并以上述研究内容和厂区实际情况为基础,计算得出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数值,与可容许风险标准值进行对比,最后判定公司的风险程度。根据上述的分析结果,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从危险物料、危险工艺以及事故后果的角度给出改进的建议,并提出应急管理组织架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模式。
田纪锋[3](2020)在《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化工行业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化工行业取得发展和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近年来化工园区爆发的安全事故和造成得恶劣社会影响使得化工园区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目前还无法完全遏制各类化工园区的安全事故。随着“十二五”期间,湖北省石油化工行业在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两计划一工程”战略部署上的转型升级,已经使得湖北省化工产业规模稳居中部第1位,在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量上分别实现翻倍的目标,奠定了中部省份石油和化学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化工产业赖以生存的化工园区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危机一触即发。因此,当前发展湖北省化工产业的当务之急便是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控制风险,进而遏制各类化工园区内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化工产业得以高质量发展。本文创新性的结合公共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将湖北省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看做一个公共管理的现实实践,选取4家典型的化工园区作为现实案例,利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分析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各个层级,结合安全管理理论着重分析、阐述4家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规划布局、区域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层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然后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的分析湖北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包括缺乏合理的安全规划,风险分级管控体制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治理合理未形成、应急救援能力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普遍性问题。最后,结合我省实际和查看的文献,提出强化化工园区的整体规划、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期解决我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湖北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郑青村[4](2020)在《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研究 ——以某有机合成企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介绍,结合信息化和PDCA循环理论,借鉴和参考了安全管理诊断学,构建了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某有机合成企业。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小化工企业存在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投入有限、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前提下,如何规范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状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法和探索性研究法提出了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体系、构建了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通过实证研究法对提出的新模式进行验证,最终实现研究目标。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基础性和强化性两个部分。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是框架,强化性工作是具体业务内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的基础,强化性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的延伸和进一步拓展。2、信息化管理工具和手段是中小企业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市面上开发的安全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众多,采用这些信息化工具能够有效规范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3、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体系由两级构成,第一级为企业安全管理总目标,第二级为企业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目标。它们集中反映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重点,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明晰的指向。4、本文构建的安全管理改进模式以安全管理目标体系进行目标控制,基于PDCA循环和安全管理诊断学等理论,以信息化管理工具为支撑,分7步实施,循环进行。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某中小有机合成化工企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郑辉[5](2019)在《年产7600吨亚磷酸三甲酯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文中指出亚磷酸三甲酯是重要的合成农药中间体。本设计对亚磷酸三甲酯的生产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目前比较先进的合成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目前国内常用的合成方法主要有N,N-二甲基苯胺法和三乙胺法,本设计采用的是三乙胺法。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个工段。第一工段包括合成、水洗以及除水工序。为了使反应快速而均匀的进行,合成和水洗釜中都需要有搅拌并且严格控制温度。第二工段包括干燥和蒸馏工序,干燥是为了除去第一工段中剩余的极少量的水,蒸馏是把产物从有机相中彻底提取出来精制的过程。该方法为连续生产,年产量高,产生三废少。
马骏[6](2018)在《基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的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及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化工行业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高频行业。因此对典型化工企业环境风险潜势预判,开展企业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对我国环境污染事件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国内外工业企业事故风险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等理论研究为基础,创新构建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评估面向环境空气的最大可信事故情景,提出“情景—任务—能力”(Scenarios—Task—Ability,STA)应急管理模式,进而以化工企业为对象进行模型比较验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构建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评估最大可信事故情景。以欧盟工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学(Accid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y for Industries System,ARAMIS)为基础,通过简化事故概率和事故强度、无量纲处理事故环境危害,构建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S=F×M,其中频率F为典型设备初始事故概率和设备物质在线量与临界量比值的乘积,强度等级M为事故后半致死浓度区域范围面积的自然对数,较好地解决了环境风险评价中最大可信事故情景的不确定性问题。2、应用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开展企业最大可信事故比较验证。以浙江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计算六种潜在候选事故情景的严重度顺序系数分别为:液氨钢瓶泄漏事故1.59×10-4、氯甲烷钢瓶泄漏事故9.68×10-5、丙烯醛储罐泄漏事故7.98×10-5、30%盐酸储罐泄漏事故7.01×10-5、三氯化磷储罐泄漏事故2.37×10-5、粗二酯蒸馏釜爆炸燃烧导致CO排放事故2.34×10-5。分析认为最大可信事故情景为液氨连续泄漏事故,与HJ/T 169-2004推荐的故障树模型所得风险值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可信。3、基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提出STA应急管理模式。以浙江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计算得到该公司的重要事故情景指数为7.54×10-5,表明该公司重点防备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为液氨钢瓶泄漏事故、氯甲烷钢瓶泄漏事故、丙烯醛储罐泄漏事故。结合公司应急管理现状,建立三种事故情景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任务清单,并提出相应的应急能力提升建议。
孙越[7](2017)在《化工原料药项目安全设计要点的探讨》文中提出化工原料药生产项目涉及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工工艺。分析了原料药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性质,指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化工工艺和化工单元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工艺设计角度提出了通过对装置采取监控报警、安全连锁和安全泄放等应对措施和设置安全附件,从而为项目设计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保障。
张译文[8](2017)在《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己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国防等诸多领域,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危险化学品在给人类带来诸多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重大灾难。这是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生产工艺过程复杂,高温、高压等不安全因素多,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现代管理学认为,对项目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其重要性不仅在于项目建设过程的安全风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项目装置本身所固有的及其投入运行后的安全风险是否能够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得到有效辨识、控制和消除。本论文主要有六部分组成。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近几年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的进展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详细论述了安全评价的概念、依据、程序、内容、方法,随后介绍了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的概况并准确识别其危险、有害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草酰氯增产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项目危险、有害程度作出评价。然后对草酰氯增产项目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最后对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的安全评价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崔建斌[9](2017)在《塔式连续化生产三氯化磷工艺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三氯化磷均为间歇式单塔釜形式生产,企业通常建设多套1万吨/年的塔釜式装置,以满足产能要求。现有三氯化磷生产装置存在产能低、投资和空间占用大,产品稳定性差、操作安全性差,游离磷含量高及工人用量多等弊端。本文通过对传统釜式间歇生产三氯化磷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强化传质传热,充分利用氯气、循环料液及黄磷氯化反应热汽化三氯化磷产生的动能,通过塔装备的改造形成漩流,促使料液螺旋上升,利用导流筒进行有效分割,提高传质传热效率,增大了氯气在反应塔中的停留时间,使氯气在塔内完全反应,避免五氯化磷的产生,提高了三氯化磷产品质量;配置循环泵将反应料液不断泵入外挂式换热器进行强制换热,通过大幅降低三氯化磷的蒸发量和氯化洗磷塔的回流比,达到了大幅减轻氯化洗磷塔负荷,实现了较好小塔直径装置大幅提升产能的目标;采用DCS系统以黄磷流量控制氯气流量,通过对氯和磷的同时准确计量和定期校准,提高了配比的准确性和生产的稳定性,开发了三氯化磷塔式连续化生产新工艺和新装备。本研发成果充分挖掘气升式反应器、漩流鼓泡塔反应器及装备的潜力和产能优势,开发了“漩流+外环流+强制循环”的大高径比的三氯化磷塔式反应器。经过千吨级中试试验装置的验证和4万吨/年规模装置的验证,塔式连续化工艺生产三氯化磷,其产品原材料单耗较间歇釜式生产工艺明显降低,其中黄磷单耗降低约4.2%,氯气单耗降低约2.5%,其用工成本较原间歇釜式生产工艺降低50%以上;因单套装置产能变大,工厂建设固定资产投入也明显降低,较釜式间歇法三氯化磷生产工艺更先进。
杨伟才[10](2015)在《淮安化工园区事故应急预案案例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江苏淮安化工园区为例,通过对其综合分析,得出风险因素,对可能的事故进行预测,之后将应急处置分为剧毒化学品的泄漏事故和易燃易爆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分别进行处置程序及方法上的研究,并提出了事故的终止及其恢复工作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三氯化磷的防火处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氯化磷的防火处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徐州江海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风险分析及安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2 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 |
2.1 企业基本概况 |
2.2 生产工艺流程 |
2.3 危险有害物质辨识 |
2.4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 |
2.5 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事故后果分析 |
3.1 事故后果类型 |
3.2 事故后果研究方法 |
3.3 池火灾事故后果模拟 |
3.4 液氯泄露事故后果分析 |
3.5 氯甲烷-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厂区风险定量分析 |
4.1 定量风险分析指标 |
4.2 定量风险分析程序 |
4.3 个人风险 |
4.4 社会风险 |
4.5 本章小结 |
5 安全对策与改进建议 |
5.1 危险物料及危险工艺管理 |
5.2 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的改进措施 |
5.3 防止毒气扩散伤害的改进措施 |
5.4 安全责任落实的改进建议 |
5.5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管理理论 |
一、公共管理理论 |
二、安全管理理论 |
三、理论综述 |
第二章 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
一、规划布局 |
二、区域安全风险 |
三、安全生产管理层级 |
四、应急管理现状 |
五、法规制度 |
第三章 湖北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典型问题 |
一、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不规范 |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制不健全 |
三、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
四、应急救援保障不足 |
五、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 |
第四章 对策及建议 |
一、强化化工园区的统筹规划 |
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
三、强化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
四、强化应急救援保障 |
五、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研究 ——以某有机合成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中小企业 |
1.2.2 安全 |
1.2.3 安全管理 |
1.2.4 安全目标管理 |
1.2.5 安全管理模式 |
1.3 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
1.3.1 安全管理模式的阶段性发展和使用 |
1.3.2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1.3.3 PDCA循环的应用 |
1.3.4 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 |
1.3.5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理论 |
1.3.6 企业安全生产量化管理 |
1.3.7 安全双重预防机制 |
1.3.8 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
1.3.9 现状综述 |
1.4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
2.1 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
2.1.1 成立安全管理组织 |
2.1.2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2.1.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2.1.4 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
2.2 企业安全管理的强化性工作 |
2.2.1 安全教育培训 |
2.2.2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 |
2.2.3 现场作业管理 |
2.2.4 重大危险源管理 |
2.2.5 职业卫生管理 |
2.2.6 应急管理 |
2.2.7 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管理 |
2.2.8 风险评价及安全技术措施 |
2.2.9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 |
3.1 安全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 |
3.2 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必要性 |
3.3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 |
3.4 现有的安全管理软件系统介绍 |
3.4.1 安全生产标准化软件 |
3.4.2 QHSE管理支撑系统 |
3.4.3 LEAM安全生产管理软件 |
3.4.4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
3.5 安全管理软件系统综述及建议 |
3.5.1 安全管理软件系统综述 |
3.5.2 安全管理软件系统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 |
4.1 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体系 |
4.1.1 安全管理总目标 |
4.1.2 企业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目标 |
4.1.3 建立安全管理目标体系的意义 |
4.2 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的理论依据 |
4.2.1 PDCA循环 |
4.2.2 安全管理诊断体系 |
4.3 基于目标控制的安全管理改进模式建立 |
4.3.1 基于目标控制的安全管理改进模式机理 |
4.3.2 基于目标控制的安全管理改进模式实施路径 |
4.3.3 基于目标控制的安全管理改进模式的实施保障 |
第5章 某有机合成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应用 |
5.1 某有机合成企业概述 |
5.2 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1 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
5.2.2 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5.3 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的应用 |
5.3.1 建立认识 |
5.3.2 领导重视 |
5.3.3 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
5.3.4 广泛宣传教育,实施全员培训 |
5.3.5 设立管理目标 |
5.3.6 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 |
5.3.7 分析总结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5.4 该企业应用安全管理改进模式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
5.5 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模式运行效果 |
5.6 安全管理改进模式持续改进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年产7600吨亚磷酸三甲酯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产品概况及特点 |
1.1.1 亚磷酸三甲酯物化性质 |
1.1.2 亚磷酸三甲酯安全环保卫生知识 |
1.1.3 亚磷酸三甲酯包装与运输 |
1.1.4 亚磷酸三甲酯用途 |
1.2 生产概况及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概况及特点 |
2.1.1 设计规模: |
2.1.2 生产方法的选择及生产流程的确定 |
2.1.3 生产流程的特点 |
2.1.4 工艺流程 |
2.2 布置原则与特点 |
2.3 “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 |
2.3.1 合成、水洗车间: |
2.3.2 干燥、蒸馏车间: |
第三章 原料与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
3.1 原料主要技术指标 |
3.1.1 三氯化磷 |
3.1.2 甲醇 |
3.2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
3.2.1 亚磷酸三甲酯 |
3.2.2 亚磷酸二甲酯 |
3.3 辅助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
3.3.1 三乙胺 |
3.3.2 苯 |
3.3.3 氢氧化钠 |
3.4 中间副产物主要技术指标 |
3.5 危险性物料主要数据 |
第四章 生产工艺流程 |
4.1 生产原理 |
4.1.1 合成反应 |
4.1.2 水洗反应 |
4.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
4.2.1 合成、水洗工段 |
4.2.2 干燥、蒸馏工段 |
4.3 工艺操作条件 |
4.3.1 合成岗位 |
4.3.2 水洗,分层,盐干燥岗位 |
4.3.3 干燥岗位 |
4.3.4 蒸馏岗位 |
第五章 物料与能量衡算 |
5.1 物料衡算 |
5.1.1 设计要求 |
5.1.2 基础数据 |
5.1.3 工艺流程简图及部分数据 |
5.1.4 设计计算 |
5.1.5 各单元操作进出料衡算及物料衡算表 |
5.2 能量衡算B |
5.2.1 合成釜 |
5.2.2 进入水洗釜之前的冷凝器 |
5.2.3 水洗釜 |
5.2.4 分层塔无能量变化 |
5.2.5 盐干燥器无能量变化 |
5.2.6 干燥塔 |
5.2.7 蒸发器 |
5.2.8 蒸馏塔 |
第六章 设备计算与选型 |
6.1 设备计算选型 |
6.1.1 三甲酯合成釜(2个釜,其中一个备用) |
6.1.2 合成釜和水洗釜之间的螺旋板换热器 |
6.1.3 水洗釜(3个釜,其中一个备用) |
6.1.4 分层塔 |
6.1.5 盐干燥器的计算 |
6.2 搅拌选型 |
6.2.1 合成釜,选用推进式搅拌 |
6.2.2 水洗釜内搅拌的选型 |
6.3 干燥塔 |
6.3.1 塔径计算 |
6.3.2 塔高的计算 |
6.3.3 液体再分布器 |
6.3.4 填料支承结构 |
6.3.5 回流液的入口采用盘式分布器 |
6.3.6 塔顶冷凝器 |
6.3.7 塔底再沸器 |
6.4 蒸发器的计算 |
6.5 蒸馏塔 |
6.5.1 塔径的计算 |
6.5.2 塔高计算 |
6.5.3 液体在分布器 |
6.5.4 填料支撑结构 |
6.5.5 回流液入口分布器 |
6.5.6 塔顶冷凝器 |
6.5.7 二合液入贮罐前的螺旋板冷凝器 |
6.5.8 再沸器的设计 |
6.6 泵的选取 |
6.6.1 PCl_3进料泵(2台,1台备用) |
6.6.2 二合液进料泵(2台,1台备用) |
6.6.3 CH_3OH进料泵(2台,1台备用) |
6.6.4 液碱进料泵(2台,1台备用) |
6.6.5 水洗釜外循环泵(2台,1台备用) |
6.6.6 湿粗酯进料泵(2台,1台备用) |
6.7 贮灌的选取 |
6.7.1 PCl_3贮罐(2台) |
6.7.2 二合液贮罐(2台) |
6.7.3 CH_3OH贮罐(2台) |
6.7.4 粗湿酯贮罐(1台) |
6.7.5 稀碱贮罐(4台) |
6.7.6 成品贮罐(4台) |
6.7.7 苯水分离器(1台) |
6.7.8 回流液打料罐(1台) |
6.8 配管计算 |
6.8.1 合成釜的管路计算 |
6.8.2 水洗釜管路计算 |
第七章 生产工艺方案 |
7.1 原材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
7.2 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 |
7.3 车间定员 |
7.4 生产控制分析 |
7.5 “三废”排放量及有害物质含量 |
7.6 管道材料控制说明 |
7.6.1 管道材料选用的原则 |
7.6.2 管道元件选用原则 |
7.6.3 各种阀门的作用 |
第八章 工艺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的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及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企业事故风险分析 |
1.2.2 环境风险评价 |
1.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
1.2.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与STA应急管理模式研究 |
2.1 严重度概念 |
2.2 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构建 |
2.2.1 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定义 |
2.2.2 研究对象选取 |
2.2.3 简化概率计算 |
2.2.4 简化强度指数计算 |
2.2.5 故障树模型比较 |
2.3 STA应急管理模式研究 |
2.3.1 重点防备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选择 |
2.3.2 应急任务清单梳理 |
2.3.3 应急能力提升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的案例应用 |
3.1 企业基本情况 |
3.1.1 企业周边概况及厂区平面布置 |
3.1.2 产品规模及设备情况 |
3.1.3 产品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 |
3.2 环境风险识别 |
3.2.1 环境风险物质分析 |
3.2.2 工艺、设施危险性分析 |
3.2.3 物料储运过程危险性分析 |
3.2.4 公用工程危险性分析 |
3.3 基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筛选最大可信事故 |
3.3.1 企业潜在候选事故选择 |
3.3.2 企业候选事故概率计算 |
3.3.3 企业候选事故强度指数计算 |
3.3.4 企业候选事故严重度顺序系数计算 |
3.4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比较验证 |
3.4.1 基于故障树方法的候选事故概率计算 |
3.4.2 事故后果计算与排序分析 |
3.4.3 两种方法结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TA应急管理模式的案例应用 |
4.1 企业重点防备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选择 |
4.2 企业应急任务清单梳理 |
4.3 企业应急能力提升建议 |
4.3.1 企业现有应急能力建设情况 |
4.3.2 企业应急能力提升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7)化工原料药项目安全设计要点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原料药制备过程的危险性 |
1.1 原辅材料和溶剂的危险性 |
1.2 化学反应和工艺操作单元过程的危险性 |
1.2.1 原料药合成化学反应的危险性 |
1.2.2 工艺操作单元过程的危险性 |
1.3 有机溶剂化工蒸馏的危险性 |
1.4 其他危险性 |
2 合成原料药项目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
2.1 按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要求和标准规范采取安全措施 |
2.2 对危险物料采取的安全措施 |
2.3 生产装置采用自控及监控报警安全设施 |
2.4 生产装置采用安全附件安全设施 |
2.5 生产装置采用紧急泄放安全设施 |
2.6 生产装置采用收集系统安全设施 |
2.7 生产装置采用其他安全设施 |
3 结束语 |
(8)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 安全评价的概念 |
2.2 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的依据 |
2.3 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的程序 |
2.4 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的内容 |
2.5 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的方法介绍 |
第三章 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概况 |
3.1 草酰氯增产项目基本情况 |
3.1.1 项目平面布置 |
3.1.2 工程建设内容 |
3.1.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
3.2 草酰氯增产项目生产工艺 |
3.3 草酰氯增产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
第四章 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的安全评价分析 |
4.1 草酰氯增产项目危险、有害因素 |
4.1.1 物质的危险性分析 |
4.1.2 项目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 |
4.2 定性、定量安全评价 |
4.2.1 预先危险性分析 |
4.2.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
4.2.3 危险度分析 |
4.2.4 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
第五章 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的安全对策措施 |
5.1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
5.2 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
5.3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
5.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管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塔式连续化生产三氯化磷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氯化磷的主要性质 |
1.2 三氯化磷的用途 |
1.3 三氯化磷生产装备现状 |
1.4 三氯化磷的生产工艺现状 |
1.5 三氯化磷生产技改现状 |
1.6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简介 |
1.7 漩流鼓泡塔反应器简介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三氯化磷塔式连续化反应中试研究 |
2.1 三氯化磷塔式连续化反应中试试验目标及内容 |
2.2 三氯化磷中试工艺流程的确定 |
2.3 部分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 三氯化磷中试氯化洗磷塔的设计 |
2.5 中试装置产能目标及能量分布 |
2.6 中试装置基础设计 |
2.7 中试试验参数的确定 |
2.8 原料及产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
2.9 三氯化磷中试操作流程 |
2.10 中试结果分析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氯化磷塔式连续化装置的工业化放大 |
3.1 设计基础数据 |
3.2 工艺条件 |
3.3 关键设备参数的确认 |
3.4 主体设备清单 |
3.5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
3.6 产能及产品品质 |
3.7 原材料消耗 |
3.8 安全环保及三废处理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成果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三氯化磷的防火处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HT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陈茂武.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徐州江海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风险分析及安全对策研究[D]. 张玉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田纪锋.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20(12)
- [4]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研究 ——以某有机合成企业为例[D]. 郑青村.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年产7600吨亚磷酸三甲酯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D]. 郑辉.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6]基于严重度顺序系数模型的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及应急管理研究[D]. 马骏. 浙江大学, 2018(08)
- [7]化工原料药项目安全设计要点的探讨[J]. 孙越.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7(06)
- [8]B公司草酰氯增产项目安全评价研究[D]. 张译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9]塔式连续化生产三氯化磷工艺开发[D]. 崔建斌.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10]淮安化工园区事故应急预案案例分析[J]. 杨伟才.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