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一、气管切开患者医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心[1](2021)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方法现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标本进行培养和检测并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将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观察其药敏情况。结果从110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患者中共计分离出11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噻肟(71.82%)、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70.91%)、庆大霉素(55.45%)、哌拉西林(52.73%)、环丙沙星(39.90%)、头孢哌酮(30.91%)、头孢吡肟(24.55%)、阿米卡星(17.27%)、氨曲南(10.91%)、哌拉西林/舒巴坦(9.09%)、头孢哌酮/舒巴坦(7.27%)、亚胺培南(0.00%)和美罗培南(0.00%),其中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最低,对头孢耐噻肟的耐药性最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性,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中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可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秦晓青[2](2021)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咸宁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及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该菌的耐药率和预防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来自2017-2019年所有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非重复合格标本)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监测结果,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根据药敏结果分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组(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组(CSAB组),分析两组在标本及科室来源的分布情况。2.收集来自2017-2019年所有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非重复合格标本)的药敏监测结果,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3.通过查询HIS电子病历数据库,统计2017-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从2017至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最低但CRAB的检出率最高。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CRAB组和CSAB组的标本来源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菌分布的科室较广泛,且CRAB组分布在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的数量明显较CSAB组多(P<0.05)。2.从2017至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趋势,且耐药率都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不超过30%。3.单因素分析CRAB感染与患者年龄(≥70岁)、住院时长(≥14天)、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抗菌药联用(≥3种)、低蛋白血症、严重创伤、气管切开/插管、动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与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联(P<0.05)。因此将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抗菌药物联用、低蛋白血症及有创机械通气是CRAB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OR>1)。结论: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CRAB的检出率最高。该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为防止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需继续积极监测细菌的耐药率,以便为合理用药及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分析结果显示CRAB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抗菌药联用种类较多、低蛋白血症及有创机械通气。因此还需加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影响因素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不必要的感染因素。

郑少茂[3](2021)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探讨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 drug 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探索防治机械通气患者感染MDR-AB的有效策略和措施提供线索和科学依据,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感染MDR-AB治疗的经济损失。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40例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结果是否为MDR-AB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均经人工气道吸引、支气管镜及自然咳痰等多种方式进行痰液样本采集,每天一次,采集三天,使用临床常见的多种抗菌药物,并对耐药性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机械通气治疗感染MDR-AB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MDR-AB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感染组中28例(40.00%)患者伴有一处以上其他部位真菌或细菌感染,其中胸腔感染2例(2.86%)、皮肤组织感染2例(2.86%)、腹腔感染3例(4.29%)、泌尿系统感染6例(8.5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例(11.43%)、血流感染7例(10.00%)等。感染组中MDR-AB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庆大霉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及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耐药率皆在70%以上,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96.88%和96.5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是57.8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是54.62%,MDR-AB的耐药率最低的是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22.25%和18.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感染组在性别、年龄、留置引流管、导尿、抑酸剂、鼻胃管、气管插管、既往6个月住院史、颅脑外伤、外科手术(2级以上)、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方面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联用、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及吸烟史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感染MDR-AB情况为因变量,以感染组和对照组单因素分析中八个对统计学有意义的项目(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联用、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及吸烟史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 d(OR=2.709,95%CI:1.119~6.562)、糖尿病(OR=2.663,95%CI:1.081~6.555)、气管切开(OR=3.567,95%CI:1.455~8.746)、使用糖皮质激素(OR=5.442,95%CI:2.120~13.972)、抗菌药物联用(OR=2.843,95%CI:1.154~7.002)、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OR=3.126,95%CI:1.283~7.616)及有吸烟史(OR=4.730,95%CI:1.874~11.937)是ICU机械通气患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基于机械通气时间≥7 d、糖尿病、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联用、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及有吸烟史等七项ICU机械通气患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MDR-AB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高,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MDR-AB感染风险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此外,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MDR-AB感染的列线图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使同时使用了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其进行验证,其C-index指数达0.866(95%CI:0.836-0.896),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的精准度和区分度比较良好。结论:目前我院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感染MDR-AB情况比较严峻,值得临床医生重视。机械通气时间≥7 d、糖尿病、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联用、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及有吸烟史是ICU机械通气患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感染的耐药菌株可能更多来自于环境中,笔者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比较准确,临床可以结合以上七项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何欢[4](2021)在《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18年至202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标本来源、患者信息、耐药性变化、克隆相关性等展开研究,了解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耐药情况及同源性结果,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中合理用药及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437名患者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选取2020年6月~9月该医院科室送检的43株患者菌株与16株环境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实验,分析其同源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该院临床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3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组与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组进行分类,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χ2趋势检验,未符合要求的采用fisher精确概率;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价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并利用2020年1~12月该院临床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130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2018~2020年三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分离病原菌中构成比逐年降低,经趋势卡方检验分析,随年份变化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6.675,P=0.036)。2018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临床共分离菌株3245例,革兰氏阴性菌2366例,占比72.91%;革兰氏阳性菌838例,占比25.82%。其中2018年该院临床中分离革兰氏阴性菌831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73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5.70%;2019年临床分离革兰氏阴性菌717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34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3.54%;2020年临床中分离革兰氏阴性菌818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30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1.27%。2、从三年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看,构成比最高的标本为痰液标本,构成比最高的临床科室为ICU。2018至2020年该院临床共分离437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305株来自痰液标本(69.79%),三年间痰液标本占比均占据首位,构成比分别为67.63%、73.13%、68.46%;该院中ICU是临床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的科室,2018至2020年三年间构成比分别为55.81%、60.45%、62.31%,三年占比逐年上升(χ2=9.948,P=0.007)。3、在2018至2020年间医院内分离的Ab菌药敏结果显示,Ab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耐药率均在80%以上,但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均有较高敏感性,敏感率均超过60%。其中Ab菌对替加环素最为敏感,三年间敏感率达到79.76%、85.82%、80.76%。4、59株试验菌株由43株患者标本菌株与16株医院环境标本菌株构成。所有试验株分为10个聚类(A-J),其中D聚类包含菌株最多共18株,分为D1、D2两个克隆型别;所有试验株分为22个克隆菌株,其中D1克隆菌株(12株)标本来源范围广泛,包括痰液(5株),分泌物(1株),中段尿(2株),医护人员手(2株),床头床尾表面(1株),床头柜表面(1株);所有试验株分为54个不同型别,所有图谱之间的相似度为46.16%-1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总住院天数≥30d、住院期间进行手术、呼吸系统疾病、入住ICU、尿路插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有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天数≥30d(P=0.002,OR=2.315)、入住ICU(P<0.001,OR=2.559)、呼吸系统疾病(P=0.002,OR=2.436)、抗菌药物联用(P<0.001,OR=4.289)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构建MDR-Ab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stic(p)=C1×0.839+C2×0.890+C3×0.939+C4×0.972-0.852;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提示chi-square=12.786,P=0.681>0.05,模型拟合程度较好,ROC曲线下的面积(AUC)验证组为0.824,说明此模型整体预测准确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结论2018年1月~2020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病原菌总比重排名第二,但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所有标本中痰液标本检出率最高,应提高对呼吸道感染的重视。三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药物耐药形势严峻,在使用米诺环素等作为经验用药时也应注意间歇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产生新的获得性耐药。住院天数≥30d、入住ICU、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联用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多方面的积极干预措施,通过建立感染预测模型有效降低感染率。

何晓娟[5](2021)在《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工作中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我院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痰培养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结果1.总计纳入患者91例,男性有35例(38.5%),女性有56例(61.5%)。患者的年龄为29~91岁,平均年龄为68.05±14.4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5.907天。其中痰培养阳性率为44.6%,尿培养的阳性率为58.5%。2.有吸烟史的患者共18例(19.78%);合并症中高血压病35例(38.46%)、糖尿病28例(30.77%)、肾功能不全19例(20.88%)、冠心病17例(18.68%)、心功能不全17例(18.68%)、低蛋白血症15例(16.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各10例(10.99%)、肝功能不全7例(7.69%)、肺栓塞3例(3.30%)、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2例(2.20%)及其他并发症12例(13.19%);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咳嗽占60.44%、咳痰占48.35%、发热占47.25%,而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所占百分比依次为21.98%、17.58%、12.09%、10.99%,啰音(干啰音或湿啰音)占49.45%。3.有合并症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9/L的占45.45%,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占77.27%,降钙素原>0.05 ug/L的占87.88%,C-反应蛋白>10mg/dl的占81.82%,丙氨酸转移酶>50U/L的占18.18%,天冬氨酸转氨酶>40U/L的占22.73%,肌酐>97μmol/L的占31.82%,肾小球滤过率≥75 ml/min的占45.45%。4.痰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70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2.9%)、肺炎克雷伯菌(22.9%)、金黄色葡萄球菌(14.3%)、鲍曼不动杆菌(7.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7.1%)、腿伤克斯特氏菌(5.7%)、流感嗜血杆菌(4.3%)、洛菲不动杆菌、皮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各占(1.4%),其中高达85.7%的为G-菌。痰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为60.9%、52.2%、52.2%、47.8%,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舒普深、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4.3%、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6.3%,其ESBLs阳性率为31.3%,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舒普深、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0.0%、80.0%、60.0%、6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90.0%、70.0%、60.0%、60.0%,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5.尿培养分离的到病原菌100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2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奇异变形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短稳杆菌株1株、屎肠球菌14株、耐久肠球菌及鹑鸡肠球菌各3株、铅黄肠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真菌32株,其中G-菌占45.0%,G+菌占23.0%。尿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耐药率分别为81.3%、71.9%、68.8%、68.8%、62.5%,其ESBLs阳性率为56.3%;产酸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为60.0%,ESBLs阳性率为6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舒普深、哌拉西林、四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大于60%,ESBLs阳性率为66.7%,但是三者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G+菌中以肠球菌为主(22/23,95.7%),其中屎肠球菌占有肠球菌的63.6%(14/22),该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呋喃坦啶、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85.7%、57.1%;其他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5.0%、75.0%、75.0%、62.5%;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所有肠球菌和金葡菌对氯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结论1.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以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其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普遍住院时间较长;且患者的症状主要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少数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2.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尿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而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中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多见,且产ESBL比例较高,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

郭慧慧[6](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付锦娴[7](2020)在《广州一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期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与临床特征等。方法以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依据,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临床科室上报至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病原菌,最后纳入研究的共289株病原菌。本研究对入组病原菌的分布及分类特征、变迁及耐药情况做出描述性分析,并按病原菌类型,分为革兰阳性球菌组、革兰阴性杆菌组、真菌组,同时收集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史、有创操作史以及相关的检验结果等临床资料,比较三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289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中74.05%为革兰阴性杆菌,16.96%为革兰阳性球菌,8.30%为真菌。革兰阳性球菌中,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s)占55.10%;革兰阴性杆菌中,MDROs占54.2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013,P>0.05)。占比最多的前六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95株(32.87%)、肺炎克雷伯杆菌40株(13.84%)、铜绿假单胞杆菌34株(11.76%)、大肠埃希菌18株(6.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11株(3.81%)、白假丝酵母菌10株(3.46%)。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肺炎克雷伯菌杆菌与MRSA则逐渐增多,肺炎克雷伯杆菌在2019年成为首位病原菌。大肠杆菌与白假丝酵母菌则一直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近四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来源最多的是下呼吸道分泌物,占48.79%,前三年呈增多趋势,其次是血液及尿液,分别占21.45%及14.19%,血液标本先减后增,尿液标本则无明显波动,近四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标本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血液内科是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四大科室,分别占25.53%、22.49%、12.80%、9.34%。ICU连续四年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肺炎克雷伯杆菌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ICU、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药敏分析中,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2.27%,其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呈现高耐药率;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8.57%,替加环素为5.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52.5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为8.33%,对一二代及部分三代头孢耐药率达90.00%以上,部分三代头孢(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四代的头孢吡肟耐药率在13.33%~30.30%之间。革兰阳性球菌组与革兰阴性杆菌组在肺部(28.89%vs 58.54%,P<0.001),皮肤、黏膜(15.56%vs 3.41%,P<0.05)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杆菌组与真菌组在肺部(28.89%vs 25.00%,P<0.05)、尿路(13.33%vs 62.50%,P<0.001)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组与真菌组在尿路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8%vs 62.50%,P<0.001)。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在性别分布、腰椎穿刺、气管切开、是否入住ICU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革兰阴性杆菌也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是主要的标本来源。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血液内科成为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主要科室。(3)多重耐药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4)革兰阴性杆菌更多发生于肺部感染中,革兰阳性球菌更多发生于皮肤/黏膜感染,真菌更多发生于尿路感染。

汪亚斯[8](2020)在《不同感染途径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不同感染途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分子流行特征、临床耐药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征,为有效控制传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不同途径感染CRE菌株,并追溯患者临床资料;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药敏方法同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E-Test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KPC、NDM、IMP、VIM、OXA-48)、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SHV、TEM、CTX、OXA-1)、Amp C酶基因(DHA、MOX、FOX)、膜孔蛋白基因(Omp K35、Omp K3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 A、qnr B、qnr S、aac(6’)-Ib-cr、qep A)、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 A4、rmt B、arm A、aph A6)以及磺胺类耐药基因(dhrf),掌握CRE基因分型特点;通过质粒接合试验分析141株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 producing carbapenemase,CPE)的基因转移性;菌株的同源性分析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联合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根据PFGE分型结果挑选出不同型别的代表菌株进行MLST,了解不同感染途径CRE分子分型特点。结果1临床资料:2017年6月2018年12月分离的146株CRE菌株主要来自于重症医学科(46.58%),位居前三位的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117株)、大肠埃希菌(19株)、阴沟肠杆菌(6株),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53.42%)、血液(32.19%),尿液(8.9%),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以及血流感染菌株中,检出率均大于80%,大肠埃希菌主要集中在泌尿系感染菌株中(38.46%)。2基因分型情况: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共检出141株(96.57%),以blaKPC-2检出最多(82.88%),其次为blaNDM-5(15.75%)。不同菌种之间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率均大于80%,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主要携带blaKPC-2(91.23%),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主要携带blaNDM-5(89.47%)。不同感染途径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显示,blaKPC-2是呼吸道感染菌株(78.95%)和血流感染菌株(86.67%)的主要基因型别。ESBLs基因阳性率(97.26%)高于Amp C酶基因阳性率(75.34%),且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的情况也更为严重(54.79%,34.25%)。在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 producing carbapenemase,CPE)与非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Non-Enterobacteriaceae producing carbapenemase,NCPE)中,NCPE的ESBLs基因或Amp C酶基因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情况都比CPE更为严峻。泌尿系感染菌株ESBLs基因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率最高(84.62%)。3耐药基因情况:所有菌株均检出喹诺酮类耐药基因,blaqnrB以及blaqnrS主要集中在肺炎克雷伯菌当中检出(97.29%,80%),blaqnrA主要在阴沟肠杆菌检出(57.14%)。大肠埃希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较为严峻(78.95%),在不同感染系统当中,泌尿系感染菌株更易携带基糖苷类耐药基因(84.62%),磺胺类耐药基因阳性率较低(6.85%)4质粒接合试验:10株(7.09%)CRE转移成功,供体菌主要分布在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黏质沙雷氏菌、布氏枸橼酸杆菌中,接合成功率分别为6.14%、5.26%、100%、100%,其中blaKPC接合成功率为4.96%(6/121),blaNDM接合成功率为13.33%(4/30)。5同源性分析:117株CRKP分为46个PFGE分型,其中有4个型别包含的菌株数大于等于5株,分别为PT08(40株)、PT10(5株)、PT34(5株)、PT37(7株);19株CREC共分离出8个PFGE型别,优势型别是ECPT03(11株)。CRKP的主要型别菌株大多来源于呼吸道标本以及血液,CREC优势型别菌株来源广泛,可在呼吸道标本、血液、尿液以及脑脊液中检出,但两者都主要集中在ICU以及NICU检出。MLST分型结果显示,91株代表性CRKP有12个ST型别,主要流行型别为携带blaKPC-2的ST11(49株),发现一株新ST型(STNEW,等位基因谱为gap A1、inf B5、mdh1、pgi1、pho E1、rpo B1、ton B1);8株代表性CREC有8个ST型别,主要流行型别为携带blaNDM-5的ST167(6株),发现一株新型ST型(STECNEW,等位基因谱为adk9、fum C65、gyr B193、icd18、mdh11、pur A8、rec A6)。6药敏结果:CRE菌株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均表现为耐药,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8.63%、94.52%、46.57%、45.89%、43.15%,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均表现敏感。泌尿系感染的菌株对各类常见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50%,大肠埃希菌对各类常见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70%。结论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RE菌株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在不同感染途径中,以泌尿系感染菌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血液以及尿液,位居前三位的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阴沟肠杆菌。2呼吸道感染菌株和血流感染菌株主要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是blaKPC-2;blaNDM-5主要集中于泌尿系感染菌株;产ESBLs或Amp C酶合并膜孔蛋白缺失是NCPE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且泌尿系感染菌株中产ESBLs基因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情况检出最多。3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CRKP、CREC存在优势型别,CRKP流行的克隆群为携带blaKPC-2的ST11型,CREC流行的克隆群为携带blaNDM-5的ST167型,blaNDM易通过质粒转移进行耐药性传播。图15幅;表16个;参208篇。

李友玲[9](2020)在《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目前关于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是未知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CRKP产生、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改善CRKP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患者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分离出24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资料,按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以敏感组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找出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CRKP检出率呈升高趋势;CRKP组菌株分离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内科,对照组菌株分离主要来源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且两组样本均主要来源于痰液;CRKP组在年龄(>65岁)、基础疾病史、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肝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RKP组患者行侵入性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气管镜检、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包括脑室、颌面部、颈部、胸腔、腹腔等)更多一些;CRKP组在联合用药、分离前使用青霉素、分离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是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RK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升高,且前白蛋白、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CRKP组死亡率、住院总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史(OR=15.723)、使用糖皮质激素史(OR=173.185)和住院总时间(OR=1.041)。结论:本研究发现CRKP在重症监护室检出率是最高的,且样本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而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普通外科检出是最高的,且样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若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明显升高,需警惕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可能,及早筛查CRKP。在临床诊疗中应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CRKP的产生和改善CRKP患者预后。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史、使用糖皮质激素史和住院总时间。

李德雨[10](2019)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进行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收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且完善痰细菌培养的患者97例,其中痰细菌培养阳性并完成药物敏感试验患者86例,痰细菌培养获得1种病原菌者纳入单菌检出患者组,获得2种及以上病原菌者纳入多菌检出患者组;痰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共11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上述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一般状况、患者住院信息等资料,利用EXCEL软件及SPSS20.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痰细菌培养阳性并完成药物敏感试验患者86例,共分离出191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共160株(83.77%),革兰氏阳性菌共31株(16.23%)。其中,不同疾病间的病原菌分布不尽相同,在脑血管病及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痰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居多。在颅内感染及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及肌无力综合征患者中,检出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在缺氧性脑病患者中,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并且多菌检出患者较单菌检出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延长。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的为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但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株。本研究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结论: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痰细菌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2、不同疾病患者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不尽相同。3、多菌检出患者较单菌检出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延长。

二、气管切开患者医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管切开患者医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仪器和试剂
        1.2.3 检测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来源
    2 研究对象
    3 数据分析
结果
    1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1.1 常见细菌的分离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
        1.2 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
        1.3 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科室的分布
    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2.1 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CRAB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3.2 CRAB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1.1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
        1.2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2 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
        2.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
        2.2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2.3 喹诺酮类抗菌药
        2.4 磺胺类抗菌药
        2.5 四环素类抗菌药
        2.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患者自身因素
        3.2 药物因素
        3.3 侵入性操作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新型药物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耐药分析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数据统计与处理
    2.1 对照组与感染组病例科室分布情况
    2.2 感染组患者感染的伴发情况
    2.3 MDR-AB的耐药性分析
    2.4 单因素分析结果
    2.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 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MDR-AB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 讨论
    3.1 合并感染情况
    3.2 耐药性分析
    3.3 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3.1 操作性因素
        (1)机械通气及气管切开
        3.3.2 基础疾病
        (1)糖尿病
        3.3.3 药物因素
        (1)使用糖皮质激素
        (2)抗菌药物
        3.3.4 不良嗜好
        (1)吸烟
    3.4 预测模型建立
4 总结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1 危险因素
        1.1 自身因素
        1.1.1 年龄
        1.1.2 基础疾病
        1.1.3 APACHE-Ⅱ评分
        1.2 治疗因素
        1.2.1 机械通气
        1.2.2 侵入性操作
        1.2.3 药物应用
        1.2.4 住院时间
        1.3 环境因素
        1.3.1 医院环境
        1.3.2 手卫生
        1.3.3 手机
    2 耐药性
    3 治疗
    4 预防
    5 小结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传播方式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的研究现状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原菌分布
    3.2 标本来源分布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广州一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资料收集
    1.4 实验室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情况
        2.1.1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分析
        2.1.2 医院感染病原菌标本来源
        2.1.3 医院感染病原菌科室分布
    2.2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2.2.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2.2.2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分析
        2.2.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临床特征的比较
        2.3.1 感染原发灶比较
        2.3.2 自身因素的比较
        2.3.3 医源性因素的比较
        2.3.4 基线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
    3.2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3.3 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4 创新性与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词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不同感染途径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不同感染途径CRE分布情况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菌株来源
        1.1.2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菌株鉴定与复苏
        1.2.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
        1.2.3 基因提取
        1.2.4 基因检测
    1.3 结果
        1.3.1 CRE临床资料分布情况
        1.3.2 不同感染途径CRE基因分布情况
    1.4 讨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质粒接合试验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仪器与试剂
    2.2 方法
        2.2.1 接合试验
    2.3 结果
        2.3.1 接合子菌种分布情况
        2.3.2 接合子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情况
        2.3.3 质粒接合前后菌株药敏情况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不同感染途径CRE同源性分析
    3.1 材料
        3.1.1 菌株来源
        3.1.2 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
        3.2.1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3.2.2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3.3 结果
        3.3.1 PFGE结果
        3.3.2 MLST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不同感染途径CRE耐药性分析
    4.1 材料
        4.1.1 菌株来源
        4.1.2 仪器与试剂
    4.2 方法
    4.3 结果
        4.3.1 CRE药敏结果
        4.3.2 不同感染途径CRE的药敏情况
        4.3.3 不同CRE菌种间药敏情况
    4.4 讨论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5章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进展
    5.1 CRE的流行分布
    5.2 CRE的耐药机制
    5.3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方法
    5.4 CRE的传播方式
    5.5 CRE的同源性分析
    5.6 CRE的防控原则
    5.7 CRE的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10)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痰液样品的采集
        2.3.2 涂片检查
        2.3.3 合格痰液样品的标准
        2.3.4 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流程
        2.3.5 质控菌株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
    3.2 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特点
    3.3 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在不同疾病间的分布特点
    3.4 单菌检出患者与多菌检出患者间特点的比较
    3.5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气管切开患者医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 张可心. 系统医学, 2021(12)
  • [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D]. 秦晓青. 湖北科技学院, 2021(07)
  • [3]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建立[D]. 郑少茂. 海南医学院, 2021
  • [4]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 何欢.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5]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何晓娟.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6]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广州一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D]. 付锦娴. 暨南大学, 2020(03)
  • [8]不同感染途径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汪亚斯.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D]. 李友玲. 三峡大学, 2020(06)
  • [10]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痰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李德雨.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