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欣赏者到创造者: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随笔

从欣赏者到创造者: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随笔

一、从欣赏者到创造者——关于艺术欣赏课重要性的散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1](2021)在《多渠道媒介生态背景下二人转艺术的转型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曲辉[2](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研究说明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王涛[3](2019)在《艺术“难题”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美学的艺术定义与艺术价值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的西方艺术完成了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自我转型。在艺术的转型期,艺术实践所呈现出的“反艺术”、“反美学”倾向,彻底打破了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史的常规叙事,让艺术向着多元、开放的方向演进。然而,20世纪艺术实践的狂欢,却让传统艺术哲学陷入前所未有的理论困境。艺术内部急剧变革所造成的压力,迫使艺术哲学有责任对当下艺术的转变做出理论反应,提供理论阐释。然而,诞生于新的艺术制度和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现代艺术,却凭借迥异于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将艺术哲学逼入理论失语的窘境。面对艺术现实,艺术哲学拥有两个选择,要么拒绝先锋艺术和前卫艺术实验,要么重返基础概念反思其有效性。面对现代艺术引起的理论“难题”,同时代的众多艺术理论学派,纷纷提供独特的哲学视角,尝试不同的介入渠道,对艺术“难题”予以积极回应。分析美学就是众多流派中的一支。在分析哲学方法论的启示下,分析美学走上了一条迥异于传统艺术哲学的理论道路,将澄清美学中基础概念在语言中的用法和意义,作为哲学的主要任务。作为一个后起的艺术哲学流派,分析美学在美国本土迅速发展壮大,为20世纪后期的艺术理论带来巨大冲击,以至于一度形成与欧陆美学对峙之势。即使在分析美学经历了理论洪峰,学派理论的突破性和批判性已趋于平息的当下,其理论影响之深远,依然能在当代美学新的分支中找到其理论的余波。鉴于分析美学理论的针对性,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以及影响的深远性,本论文将分析美学的艺术哲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把艺术“难题”具体化为“艺术定义”和“艺术价值”两个侧面,考察分析美学介入艺术“难题”的理论路径和题解思路;并在现有关于分析美学“艺术定义”研究的基础上,勾连起有关“艺术价值”的哲学思考,以便提供一个关于艺术“难题”完整的分析美学式解题思路。即便现在来看,分析美学给出的“答案”也许并非最优解,但其理论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批判意识,契合了现代艺术的主题与气质,为我们理解现代艺术提供了一种可能。本文共分七个部分五个章节。其中,绪论部分,旨在点明分析美学产生的背景和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第一章,梳理分析美学所处时代的背景环境,点明先锋艺术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章,提出“艺术难题”的两个面向,即“艺术定义”难题与“艺术价值”难题;以及早期分析美学在介入艺术问题时,采取的反本质主义倾向。第三章,当取消艺术定义的反本质倾向遭到批判后,分析美学重新回到定义艺术的理路上,形成了三条旨趣迥异的艺术定义倾向。第四章,在新的艺术定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从“感知性”和“阐释性”这样两个角度,分别说明分析美学在艺术价值难题上的解题思路。第五章,切换到分析美学的外部视角,以第三者的批判视角重新审视分析美学在艺术难题应对策略上的得失,尝试给出一条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理论思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理论主旨。

袁龙[4](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思怡[5](2019)在《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博物馆专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物,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界转向趋势,以物为中心的定位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地,虚拟技术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对物的感官体验,让更多非视觉感官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而形成多感官的博物馆。观众在多感官的博物馆中既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更是一个体验的主体。体验博物馆中的物,究其本质即是通过体验将物所在的世界纳入到身体所在的世界之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物,而且更是物背后蕴含的信息,即博物馆现象。从“物”到“现象”的转向使得博物馆得以收藏与展示逝去的文明或文化,并同时增强人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现象学启示我们博物馆应当将体验置于认识之上,身体与感官置于物之上,并实现博物馆的具身化。那么,从“物”到“现象”的博物馆展示理念变化以及博物馆内逐渐出现的“感官在场”及“身体松绑”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多感官博物馆”的疑惑。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现象世界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与身体来认识与体验世界。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在这个思维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博物馆在多感官传播上开启了新的里程。更加广泛的多感官传播(视觉、触觉、听觉、嗅味传播)使得博物馆更多地考虑“身体”与感官体验间的组合和互动,关注对观众在认知、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意义。因此,通过日常体验来获得认同与个人价值联结的习惯以及博物馆中多感官传播的主题性、通感性与有序性向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感官博物馆?”在“怎么实现多感官博物馆?”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构方法。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正视博物馆的具身化,身体才是博物馆中所有认识和体验活动的关键变量。多感官只有在以身体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上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在该理念下,多感官更容易在身体上唤醒一种被遗忘的表达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态度与观念。而在实践上,多感官在博物馆物及现象、展览结构以及空间中的实践性可以概括为从有意义的主题出发,利用特定的感官“道具”营造充满情境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线索制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从而制造出生动有效的身体与感官体验。那么,这样的多感官实践效果如何呢?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实地的观众调查,从感官评估工具以及观众导向的调查两方面来阐释多感官本身的评估,以及感官对于观众的传达力与影响力的评估。博物馆展览的多感官设计并非囿于享受的表层设计,它更是一个触媒与中介,而对于多感官的测量也告诉我们其作为触媒对于情感唤醒与投入、记忆回溯以及个人联结与思索上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多感官博物馆的概念出发点并不是就感官而言感官,也并非强调视觉的不重要,或其他感觉的特殊性,而是尝试打破视觉的局限来认识艺术、历史与文化,强调的是观众利用包括触觉、听觉、嗅味觉、视觉与身体感觉在内的多感官,来重新和更好地认识博物馆物、现象和文化,从而用新的身体观念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万竹青[6](2018)在《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和反思,美术教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着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史犹如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美术教育史亦是美术教育的实验园地。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可以知晓美术教育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的,其实践的状况又是如何的。这是了解美术教育这一现象所存在的原因、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的重要途径,进而帮助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性质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为当代美术教育服务。本研究的考察时间范围为晚清至建国前,即从《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前后时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学制内的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即主要包括小学堂、中学堂,但为了研究的系统而深入得展开,幼稚园、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也包含在内。对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进行历史研究,是为了探明近代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包含宏观的基本脉络特征和微观的学校美术教学具体案例。在具体的考察上,本文将之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如近代学校美术教育是源于何种原因产生的?有哪些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它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怎样的美术教育思潮?这些美术教育思潮又是如何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教育当局所颁布的法令又是如何规范和监管学校美术教学开展的?等等。借鉴历史学、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革的需求、时代思潮的迁嬗、学术思想的演进、教育宗旨的变更、学校制度的改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等多个维度出发,将横向的研究视点贯穿于纵向的研究线索,从而探索系统性且兼具内在逻辑的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全景图谱。本研究分为六章,章节要义如下:绪论内容: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对下文亦起到引导性作用。第一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晚清至民国前图画课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肇始期的史实面貌。晚清动荡的社会变革使救国图强成为最现实的问题,而美术教育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实用技术为主的图画课程。《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从法制上确定了实用技术目的的图画课程,本章通过对图画课程、图画教材、图画教学方法的分析,探究肇始期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缘由和实施情况。第二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民国建立至30年代之前的发展期美术教育史实面貌。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推出的教育宗旨使美感教育上升为国家政策,同时在新文化运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了有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历年颁布的美术教育相关条例、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分析,可知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普及美感教育”,与晚清的美术教育特征有着本质区别。第三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20世纪30年代左右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美术教育进步期的史实面貌。这一时期在日本自由画运动和奥地利西泽克美术教学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逐渐走向自由和开放,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儿童自由画运动。通过对1932年美术课程改革及相应的美术教材、美术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美术教育上的落实程度,从而诠释进步期美术教育的特征和实施情况。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建国前特殊时期美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后,保家卫国成为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这一时期学校美术教育主要围绕抗战宣传展开。通过对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美术教育案例进行探究,得出较为具体的特殊期美术教育状况。结章:本章主要对以上四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近代以来学校美术教育变迁的特征,审视和反思历史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密切联系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对当代美术教育进行展望。

赵言领[7](2018)在《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文艺心理学得以重建,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和生态主义四种主要研究范式,在文学研究方法论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重建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一方面是国家层面上的文艺政策的重大调整为新时期文艺心理学重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另一方面是新时期开始的理论争鸣为新时期文艺心理学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思路,其中“文艺规律”讨论使人们开始关注文艺的创作规律、内部规律、美学规律,“共同美”与“人性论”讨论涉及到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生理、心理基础,促使人们关注作家和人物的内部心理世界,“形象思维”讨论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借助文艺心理学才能解决文艺创作的关键问题。科学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一种方法论形态。金开诚借鉴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提出“自觉表象运动”“从大脑说起”“主客观统一”等命题,开创了科学主义路向的文艺心理学。黎乔立引进生理学方法,对审美“非功利性”等美学核心问题进行全新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节变律”和“缓解律”两个审美生理学命题。李志宏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上具有科学主义方法的自觉性,通过引进现代认知科学建立“认知美学”,提出了“形式知觉力”“认知模块说”等命题。人本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二种方法论形态。金开诚的科学主义的文艺心理学中已经有了人本主义的萌芽,表现在重视文艺活动的“主观性”和“情感性”两个方面。刘再复把“内心世界审美化”作为小说审美、人物美学的最高法则,并由之推衍出“性格二重组合原理”,论证了文学对象的主体性。鲁枢元打开了文学、心理学、人学三者的通道,把人学作为联结文学与心理学的中介,突显创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吕俊华通过肯定潜意识、激情、变态等非理性心理因素,证明了人必须释放天性、自由抒情,由此确立文学审美活动的情感性。审美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三种方法论形态。八十年代初,钱中文和王元骧等学者借助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审美反映论,以对传统反映论文论进行修正。八十年代中后期,审美体验成为重要的审美心理学概念受到重视,胡经之、童庆炳、王一川等人以审美体验作为核心概念或建立新的美学分支学科,或更新原有的美学学科观念。叶朗、胡经之、汪裕雄等人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审美意象展开研究,提出了“艺术本体”“感性世界”“审美意向”“意象思维”“审美物象”“知觉性意象”“想象性意象”等命题。生态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四种方法论倾向。吕俊华较早把生态主义引入到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来,形成了一系列带有鲜明生态主义色彩的文艺心理学命题,如“寄情自然”、“物我一体”、“扩大的同情”。鲁枢元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解决人类生态危机,倡导建立“精神生态学”,通过“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恢弘的弱效应”等命题论证了文艺的精神生态价值。曾永成通过以节律形式为中介的节律感应确立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提出了生态学化的文艺心理学新命题“心身互动共融”。从历史成就看,新时期文艺心理学自成一体,学科性和理论性的完成度较高,通过方法论变革维持了学科的活力,对当代文艺学发展起到了长期的积极作用。从存在不足看,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在学科性质及研究思路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哲学美学与心理学美学之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争、文艺心理学与心理文艺学之争。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将从这些争议中获得未来发展的启示,其学术生命仍将继续。

骆静禾[8](2017)在《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对20世纪迄今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各层面的主要观念作系统的考察与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学理探讨。论文围绕音乐教育哲学、音乐课程内容、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育评价等四大核心领域展开。在这一过程中,论文首先从历史之维对音乐教育各领域的主要观念作客观梳理与深入分析,以此揭示基础音乐教育诸领域的观念转变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总体特点。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这些观念的影响、实施和应用作出当代审视。同时,围绕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理念、新主张,论文从学科视角予以呈现、分析和回应。最后,结合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出发,基于“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的立场,提出了论文作者的些许个人思考。作为“音乐教育观念”的“元问题”,立足于探讨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音乐课程的实施、音乐教法的应用、音乐教学评价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一切音乐教育问题先导与前提。本论文对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考察主要围绕以“音乐审美教育观”及其延伸的一系列相关观念展开,涉及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同时,本文也对当前热点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给予呈现和评述。由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延展出的各方观念的探讨和争鸣,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话题,亦是百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进程的综合呈现。20世纪以来,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及其历史实践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从传统封闭到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念转变: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为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围绕“教什么”的深度追问,则产生了“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等当前基础音乐课程实施中的三对辩证统一的核心问题。纵观百年音乐教育史,音乐教法观念转变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本文认为就当前而言,基础音乐教学实践存在“过分设计”、“过分综合”和“主体偏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一些教法“新”观念的提法中,在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基于经验性情感体验的“元素—整体”教学论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是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兴起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法新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其给予了扼要呈示。在音乐教育评价观念的历史演进中,“课程主导”和“学生主体”分别主导了音乐教育评价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对这些评价的不同理解和应用,反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则存在“泛化与笼统”、“局限与盲目”、“限定与制约”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之策应首先围绕以“技术策略”为导向的音乐教育评价观念展开充分探讨。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实践,对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的具有指向性的变革力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主张将音乐教育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和研究教育主体的心理行为,在当前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引发热议。这一观念对我们进一步审思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渠道。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梳理、考察、分析、研究和探讨,本文力图在鸟瞰中国百年基础音乐教育艰难而又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主导和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音乐教育观念作出综合的反思性回顾,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呈现各家之言,分析其内在的学理机制和社会动因,以期为当下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考与理论支持,并推进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多层面、多维度的纵深发展。

刘晨[9](2017)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观照下的歌剧表演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剧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的代表,可以说是人类艺术创造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高级艺术形态。因此,歌剧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戏剧元素,作为除音乐元素之外在歌剧中必不可少的另一大元素,常在歌剧舞台表演中被忽视。事实上,戏剧元素与音乐元素在歌剧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作为戏剧表演理论的先驱和基础,经过我国近百年的体会和实践已成为我国话剧舞台、影视艺术表演及戏剧院校表演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提出将“斯氏演剧体系”运用到歌剧表演实践中,为歌剧表演艺术提供理论支撑,以理论来指导歌剧实践。通过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文献都将研究领域局限在话剧、影视剧表导演方面,鲜有运用“斯氏演剧体系”对歌剧舞台表演进行深入研究的论着。因此,笔者提出运用“斯氏演剧体系”及其戏剧观点来解决歌剧表演问题的观点,并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中国歌剧表演、教学提出建议,也通过“斯氏演剧体系”和斯氏的歌剧观点,使中国特色的歌剧表演得到新的启示及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对“斯氏演剧体系”及斯氏表演观点的分析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立足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进行分析论述。以理论、实践、审思三方面为研究框架进行分析论述。理论部分阐述了“斯氏演剧体系”的基础精华、美学思想与意义,指出“斯氏演剧体系”不仅在戏剧表演技术方面为演员和导演提供理论帮助,而且它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依然为今所用。实践部分阐述了歌剧的本质并进而剖析了“斯氏演剧体系”及斯氏观点对于歌剧舞台表演的具体指导。审思部分论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并运用“斯氏演剧体系”,进而运用“体系”对当今中国歌剧表演进行指导,更深入提出了“体系”对中国歌剧表演创作的启示,为生成并发展“中国歌剧表演体系”做出一点思考。歌剧艺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歌剧研究者,笔者希望通过对“斯氏演剧体系”之于歌剧表演的研究,找到适合中国歌剧表演和导演的理论方式,为建设中国歌剧表演体系做出绵薄贡献,从而推动中国歌剧在世界歌剧舞台的发展,加深各国观众对中国歌剧的理解与认同。

胡倩[10](2017)在《1985-2015年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求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之复兴以助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有必要将还处在低迷阶段的道德教育类电影加以研究,裨补缺漏,纠瑕扬瑜。社会的久安成于国民的道德意识,要想实现天下皆宁之景,必先进行道德教育。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沿袭了传统礼乐相济的教育思想,将理性的道德观念融入具有审美性的电影艺术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欣赏者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使之成为和谐的完全之人物。然而,当今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教育类电影并未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面对如此紧迫之局面,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进行深入的剖析,以谋求发展之策略。本文以1985——2015年国内上映的道德教育类电影为研究对象,运用伦理学、电影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研究方法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类电影的道德价值观、叙事手法和道德传达效果,并结合具体案例指出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类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根据观众的接受心理指出将来的创作方向。本文首先立足于中国当代伦理道德观念,将近三十年的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划分为领袖风范、英雄品质和公民道德三类主题,并分析各主题的道德侧重以及各主题在人物和情节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然后运用电影学相关观点,通过分析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叙事手法指出其在叙事结构和叙事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应对之计;最后,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论述近三十年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道德传达效果,根据不同群体的接受心理指出道德教育类电影的创作方向。通过对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以及道德传达效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若要复兴,就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内容上,人物的设计要具有广泛代表性,叙述的故事要真实可感并循序艺术规律,还要丰富反面人设题材的电影;在形式上,叙事视角要紧密得当不可走到一成不变和跳跃无序的极端,叙事模式需丰富多样,在叙事形式上还要重视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在对审美主体的道德传达上,根据审美主体的自我确证状态,电影工作者应加大对采用经验式自我确证的道德教育类电影的制作,并根据不同群体的接受心理,电影工作者需在电影创作的初始阶段就确定好接受群体的类型。

二、从欣赏者到创造者——关于艺术欣赏课重要性的散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欣赏者到创造者——关于艺术欣赏课重要性的散论(论文提纲范文)

(2)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一)完整性
        (二)广泛性
        (三)时代性
        (四)民族性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二)艺术体裁
        (三)艺术风格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二)祛魅的需求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艺术“难题”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美学的艺术定义与艺术价值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艺术成为了一道“难题”
    二、新兴艺术理论的崛起
    三、分析美学在艺术定义和艺术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艺术
    第一节 现代艺术中心的偏移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后现代主义艺术
    第三节 先锋派与艺术革命
第二章 何谓“艺术”:“艺术”的定义难题与价值难题
    第一节 艺术难题的发生与分析美学的介入
        1、艺术的“定义”难题
        2、艺术的“价值”难题
        3、分析美学对“艺术难题”的介入
    第二节 分析美学的哲学基础
        1、分析哲学的源流
        2、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
        3、维特根斯坦对分析美学的哲学启示
    第三节 早期分析美学关于艺术的反本质主义实践
        1、“艺术”是无法被定义的——韦兹的反本质主义艺术观
        2、反本质主义的回音——肯尼克的艺术观
        3、对反本质主义艺术定义的批评
第三章 “艺术”何为:“艺术”的重新定义
    第一节 艺术的功能性定义
        1、比尔兹利的批评倾向
        2、艺术定义与审美意图
        3、维系艺术与审美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艺术的程序性定义
        1、围绕“审美”概念的内部论争
        2、丹托的“艺术界”
        3、迪基的“惯例论”
    第三节 艺术的历史性定义与意图论
        1、历史主义的艺术观
        2、从制度论到历史性定义
        3、卡罗尔的历史叙述法
第四章 经验与判断:艺术的评判与价值定位
    第一节 艺术哲学中的艺术批评问题
        1、与艺术史并驾齐驱的艺术批评
        2、分析美学流派中的批评倾向
        3、艺术批评的“普遍性”问题
    第二节 与审美经验有关的感知性艺术价值论
        1、比尔兹利的艺术审美价值论
        2、比尔兹利的艺术批评原则
        3、关于审美经验评价性的批判
    第三节 认知型艺术定义下的阐释性价值论
        1、丹托的艺术识别论与艺术批评观
        2、迪基的艺术批评理论
        3、卡罗尔的艺术互动理论
第五章 另一条解题思路——关于“分析美学”的第三者视角
    第一节 从“包装盒理论”到“艺术戏剧化”——定义艺术的新思路
        1、固步自封的艺术定义
        2、艺术定义的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
        3、描述性的艺术识别策略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终结与复苏
        1、传统审美经验的退场
        2、重返生活——审美经验的复苏
结语
参考文献

(4)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回归身体:“具身”的理论源泉
        1.2.2 基于感官:多感官转向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 现象的产生:从物到现象
    2.1 “失声”的博物馆物
        2.1.1 传统博物馆中的物之特性
        2.1.2 物的博物馆化过程
    2.2 博物馆物的信息与现象
        2.2.1 博物馆物的背景与内涵显现
        2.2.2 博物馆性: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2.3 从物到现象:感官在博物馆历史中的发展
        2.3.1 17、18世纪——早期博物馆感官史
        2.3.2 19世纪中期——“展览的复合体”
        2.3.3 20世纪后半叶——触觉的复兴与无障碍设计
        2.3.4 21世纪——感官游乐场
    小结
3 多感官于博物馆现象的必要性
    3.1 具身的产生:从脑到身
        3.1.1 认知与博物馆
        3.1.2 感知与博物馆
        3.1.3 体验与博物馆
    3.2 多感官需求与博物馆传播
        3.2.1 视觉传播
        3.2.2 触觉传播
        3.2.3 听觉传播
        3.2.4 嗅味传播
    小结
4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运用
    4.1 博物馆具身化
        4.1.1 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
        4.1.2 博物馆身体社会化
        4.1.3 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
    4.2 多感官与博物馆物/现象
        4.2.1 物的感官互动
        4.2.2 现象的感官互动
    4.3 多感官与博物馆展览结构
        4.3.1 时空联结下的感官线索
        4.3.2 多感官与多元化
    4.4 多感官与博物馆空间
        4.4.1 建筑空间
        4.4.2 环境空间
        4.4.3 文化空间
    小结
5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效果
    5.1 博物馆观众评估中的感官身体维度
        5.1.1 多感官运用的功能与评估
        5.1.2 从物到人的观众评估
    5.2 测量多感官体验
        5.2.1 丹麦国家摄影博物馆的“战争的痕迹”多感官展项测量
        5.2.2 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多感官展项测量
    小结
6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校美术教育史资料的匮乏
        (二)近代是学校美术教育开端及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理论缺乏历史渊源
    二、概念界定
        (一)“美术”
        (二)“学校美术教育”
        (三)“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四、国内外学校近代美术教育史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美术教育史文献综述
        (二)国外美术教育史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带来的启示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六、研究内容及关键性问题
        (一)研究内容
        (二)关键性问题
    七、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时段分期严谨
        (二)研究方法新颖
        (三)研究内容系统性
        (四)研究的国际视野
第一章 20世纪初“图画”进入学校系统的开创期
    第一节 “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社会呼唤
    第二节 “图学”在洋务学堂中的应用
        一、“图学”作为一种学习的“语言”
        二、“图学”课程在洋务学堂中的开设
    第三节 学校美术教育开创的标志
        一、《奏定学堂章程》的渊源
        二、《奏定学堂章程》图画课程的参考蓝本
        三、《奏定学堂章程》对图画课程的规定
        四、《奏定学堂章程》对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开创期中小学堂的“图画”课程与教学
        一、中小学堂的图画教材
        二、中小学堂图画课程的教学方法
        三、中小学堂图画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第五节 中小学堂的图画师资来源
        一、师范学堂的模范:两江师范学堂及其图画课程与教材
        二、师范学堂多从日本引进师资
    本章结语
        一、出现美育思想萌芽
        二、形成“政教合一”下的以社会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取向
        三、“西学东渐”影响下西方绘画技法的引入
        四、待发展的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教育”取向
第二章 以“普及美感教育”为特征的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期
    第一节 同时期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儿童创造力的研究
        二、恩物的提出
        三、艺术欣赏教育
        四、绘画与其他学科联络教学
    第二节 蔡元培“美感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教育生平
        二、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
        三、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涵
        二、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三、新文化运动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四、蔡元培对新文化运动的认同
    第四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杜威教育生平及其在中国的交流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第五节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黄炎培教育生平及其职业教育思想
        二、图画要“为自己谋生、为社会服务”
    第六节 发展期学校美术课程标准
        一、1912-1922年有关法令的颁布
        二、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的颁布
        三、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的特点
    第七节 发展期的小学“形象艺术”与中学“图画”教材
        一、发展期小学“形象艺术”与初中“图画”教材
        二、发展期学校“美术教学法”相关书籍
        三、教材案例:《新中学图画课本》
    第八节 发展期学校图画课程与教学
        一、发展期图画课程种类及其概念辨析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章结语
        一、发展期学校美术教育的成绩
        二、发展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局限
第三章 “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美术教育进步期
    第一节 我国“儿童自由画”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动”“自由”“自由画”的概念形成
        二、影响我国“儿童自由画”形成的外来因素之一:日本山本鼎“自由画教育”
        三、影响我国“儿童自由画”形成的外来因素之二: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
        四、我国学者对“儿童自由画”的理解与探索
    第二节 “以儿童为中心”的实践转化:陈鹤琴的教育实验
        一、陈鹤琴教育生平
        二、陈鹤琴“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实践转化
    第三节 进步期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一、陈之佛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二、陈鹤琴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三、罗恺司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第四节 进步期的学校美术课程标准
        一、苏区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二、国民政府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三、进步期美术课程标准的特征
    第五节 进步期的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教材
        一、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教材概况
        二、教材案例分析:《复兴初中图画教科书》
        三、进步期美术教材编制的特点
    第六节 进步期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课程与教学
        一、进步期学校美术教育状况: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二、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三、美术教学改革重点领域:欣赏教育
        四、教学环境的美化与教学活动形式与空间的拓展
        五、复式美术教学的开展与运用
    本章结语
        一、“儿童中心主义”是进步期美术教育的主流思想
        二、欣赏教育是进步期美术教学重点领域
第四章 与战争相结合的学校美术教育特殊期
    第一节 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美术教育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小学教育状况
        二、学校美术教育相关课程法规条例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学校美术教育
        一、国统区的中小学教育状况
        二、学校美术教育相关课程法规条例
    第四节 特殊时期以战争宣传为中心的美术教育
        一、公开出版的学校美术教材
        二、“自编”美术教材的选材
        三、学校美术教学如何服务抗战宣传
        四、特殊时期的学校美术教学
    第五节 特殊时期学校美术教育研究的进步
        一、美术教育测量与评价
        二、美术教育中“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辩
        三、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持续讨论
    本章结语
        一、美术教育作为抗战的思想武器
        二、学校美术教育发挥“团结人民、鼓舞斗志”的作用
        三、特殊时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历史局限
总结语审视与反思
    一、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从“图画”到“美术”的美术学科名称变化
        (二)从实用技术到美感、创造力的美术教育目的变迁
        (三)从照搬日本到学习美国的课程改革参考蓝本转移
        (四)从注入式到启发式的美术教学方法转变
    二、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动
    三、国际交流下美术教育学术思想的解读
    四、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外在因素:政治与经济
    五、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师资
    六、研究过程的思考
        (一)研究的“复杂性”
        (二)研究的“当代性”
        (三)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事记
附录二 人名录
附录三 近代中小学美术教科书
附录四 中小学美术教育文献展
后记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7)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发生背景与理论渊源
    第一节 “双百”方针与新“二为”方向
        一、“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
        二、“双百”方针的内在困难
        三、新“二为”方向的提出
    第二节 “文艺规律”讨论
        一、从“文艺民主”到“文艺规律”
        二、从“为文艺正名”到新“二为”方向
        三、“文艺规律”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第三节 “共同美”与“人性论”讨论
        一、“共同美”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二、“人性论”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第四节 “形象思维”讨论
        一、第一次“形象思维”讨论
        二、第二次“形象思维”讨论
        三、两次“形象思维”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第二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科学主义
    第一节 科学主义文艺心理学的开创
        一、表象、大脑与“主客观统一”
        二、科学主义与《普通心理学》
        三、科学主义与反映论
    第二节 审美生理学
        一、审美生理学及其方法论
        二、“节变律”、“缓解律”与“心理能量”说
        三、审美生理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 “认知美学”
        一、“美学科学化”
        二、“认知美学”
        三、“认知美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
    第一节 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的萌芽
        一、“主体”论
        二、情感论
    第二节 主体论的文艺心理学
        一、性格组合论
        二、创作主体论
    第三节 情感论的文艺心理学
        一、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二、“情是本体”
        三、超越“人学”
第四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审美主义
    第一节 审美反映论
        一、从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二、“主观化”的审美反映论
        三、“情感化”的审美反映论
    第二节 审美体验论
        一、审美体验与“文艺美学”
        二、审美体验与“心理美学”
        三、审美体验与“美学”或“艺术人类学”
    第三节 审美意象论
        一、“艺术本体”“感性世界”和“审美意向”
        二、“意象思维”和“审美物象”
        三、“审美意象学”
第五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生态主义
    第一节 “物我一体”说
        一、“寄情自然”
        二、“物我一体”
        三、“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二节 “精神生态”说
        一、“生态文艺学”的提出
        二、“精神圈”与“精神生态”
        三、文学艺术的生态价值
    第三节 “节律感应”说
        一、“文艺的绿色之思”
        二、“节律感应”
        三、“心身互动共融”
结语:新时期文艺心理学方法论的思考
    一、哲学美学与心理学美学
    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
    三、文艺心理学与心理文艺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五、本文所涉论域界定
第一章 音乐教育哲学观
    第一节 从美育到音乐美育:音乐审美教育观念的历史变迁
        一、“涵养美感,陶冶德性”
        二、音乐美育观念的“分层”与“重建”
        三、音乐审美核心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观
        一、音乐审美教育与社会功能
        二、音乐审美教育与德育教化
        三、音乐审美教育与智育求知
        四、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几对“核心论”
        一、“审美”与“文化”
        二、“审美”与“创造”
        三、“审美”与“表演”
        四、“审美”与“识谱”
    第四节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
        一、“中华文化为母语”的观念缘起
        二、“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内涵及其学理基础
        三、对“中华文化为母语”观念的当代审思
第二章 音乐教育课程内容观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历史实践
        一、音乐教材编写:由“借鉴”走向“自主”
        二、音乐教学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
    第二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观念的价值取向及转变
        一、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
        二、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
        三、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
    第三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当下实施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
        二、“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
        三、“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
第三章 音乐教学方法观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教法观念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教法观念的引入
        二、对西方教法观念的借鉴与革新
        三、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深层影响
        四、音乐教法呈现的新局面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法
    第二节 对音乐教法观念实践问题的审思
        一、“过分设计”削弱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体偏移”导致音乐教学路径的失衡性
        三、“过分综合”造成音乐教学本质的缺位性
    第三节 当代音乐教学方法新观念
        一、“经验性情感体验”与“元素—整体”
        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
第四章 音乐教育评价观
    第一节 音乐教育评价的立足点
        一、“课程主导”影响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二、“学生主体”影响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第二节 当前音乐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审思
        一、泛化与笼统:缺乏明确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策略
        二、局限与盲目:“为什么选”与“如何选”?
        三、限定与制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亟需深化
    第三节 音乐教育评价的“技术策略”
        一、音乐教育的发展性增值评价
        二、依托于新型教育评价技术的评价机制
第五章 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之思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考察
        二、“核心素养”与我国当前基础音乐教育
        三、基础音乐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问题探讨
    第二节 文化心理观照下的音乐教育新观念
        一、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内涵与实质
        二、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国内外现状考察
        三、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当下诉求
        四、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观照下的歌剧表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其人及其“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斯氏戏剧观点和“斯氏演剧体系”结合歌剧表演艺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三)声乐歌剧艺术表演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戏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一)学术价值
        (二)研究方法
    四、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介绍
        (一)斯氏的艺术启蒙
        (二)斯氏的艺术观形成
    注释
第二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一、“斯氏演剧体系”的基础精华
        (一)演员修养的艺术基础
        (二)演员内部自我修养
        (三)演员外部自我修养
    二、“斯氏演剧体系”的美学思想及意义
        (一)“斯氏演剧体系”的美学思想
        (二)“斯氏演剧体系”的意义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透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阐释歌剧本体
    一、歌剧本体及其功能
        (一)歌剧形式诸元素
        (二)歌剧内容诸元素
        (三)歌剧风格诸元素
        (四)歌剧载体诸元素
    二、“斯氏演剧体系”与歌剧形式美感
        (一)音乐元素的戏剧性与戏剧元素的音乐性
        (二)肢体动作的音乐性与戏剧性
        (三)舞台美术的艺术特性
    三、“斯氏演剧体系”与歌剧内容美感
        (一)歌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原则
        (二)戏剧任务的戏剧性要求
        (三)歌剧情感的合理激发
        (四)歌剧主题与哲理的核心地位
    四、“斯氏演剧体系”与歌剧载体美感
        (一)剧场和舞台运作的设计理念
        (二)歌剧演员的“艺”与“德”原则
        (三)导演与指挥的艺术观念与创作准则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透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解析歌剧范例
    一、《卡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典范之作”
        (一)角色分析
        (二)剧本及音乐分析
        (三)导演理念
    二、《叶甫盖尼·奥涅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剧导演艺术的新纪元”120(一)音乐分析
        (二)剧本分析
        (三)导演理念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中国歌剧演创的指导意义及启示
    一、如何认识并运用“斯氏演剧体系”
        (一)正确认识和运用“斯氏演剧体系”
        (二)突破局限,发展和丰富“斯氏演剧体系”
    二、“斯氏演剧体系”对当今中国歌剧表演的指导意义
        (一)歌剧教学方面
        (二)歌剧表演方面
    三、“斯氏演剧体系”对中国歌剧演创的启示
        (一)当代中国歌剧演创观念存在的若干问题
        (二)关于建立“中国歌剧表演体系”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1985-2015年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艺术教育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研究
        1.2.4 国内外对电影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研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工作
        1.3.2 组织结构
第2章 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道德主题
    2.1 概念界定
        2.1.1 道德
        2.1.2 道德教育
        2.1.3 道德价值观
        2.1.4 道德教育类电影
    2.2 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道德主题分类
        2.2.1 领袖风范
        2.2.2 英雄品质
        2.2.3 公民道德
    2.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2.3.1 公民道德主题电影主人公身份固定化
        2.3.2 领袖、英雄主题电影主人公形象塑造从定型化到娱乐化
        2.3.3 情节表述概念化、公式化
        2.3.4 反面人物描写影片缺失
第3章 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叙事手法
    3.1 叙事视角
        3.1.1 自由视角
        3.1.2 内视角
        3.1.3 外视角
    3.2 叙事模式
        3.2.1 同化叙事
        3.2.2 顺应叙事
    3.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3.3.1 叙事视角从孤行只影到跳跃无序
        3.3.2 叙事模式选择单一
        3.3.3 叙事内容西方倾向
第4章 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的道德传达效果
    4.1 审美主体地位的确定
        4.1.1 审美再创造主体
        4.1.2 审美价值的决定主体
    4.2 审美主体的接受心理
        4.2.1 被灌输的接受群体
        4.2.2 被濡染的接受群体
    4.3 审美主体的自我确证
        4.3.1 直观式自我确证
        4.3.2 经验式自我确证
        4.3.3 超越式自我确证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一:表2-1国家教育部和广电总局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35批影片片目
附录二:表2-21985——2015年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片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四、从欣赏者到创造者——关于艺术欣赏课重要性的散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渠道媒介生态背景下二人转艺术的转型与传播研究[D]. 刘帅. 吉林大学, 2021
  • [2]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艺术“难题”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美学的艺术定义与艺术价值理论研究[D]. 王涛. 厦门大学, 2019
  • [4]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D]. 王思怡. 浙江大学, 2019(07)
  • [6]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D]. 万竹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D]. 赵言领. 苏州大学, 2018(01)
  • [8]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D]. 骆静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观照下的歌剧表演艺术研究[D]. 刘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1985-2015年中国道德教育类电影研究[D]. 胡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从欣赏者到创造者: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随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