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胁迫下淫羊藿总黄酮与保护酶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戚莹雪[1](2020)在《干旱胁迫对丹参根部丹参酮类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适度干旱胁迫对丹参根部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从转录和代谢水平揭示脱落酸介导丹参植株响应适度干旱胁迫调控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变化规律,明确脱落酸对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为生产中制定合理水分管理措施、创新优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组,控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田间持水量的75%(75%θf)、65%(65%θf)、55%(55%θf)、45%(45%θf);利用高效液相、质谱成像、液质联用等技术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丹参植株根部丹参酮类成分及内源激素含量;分别用10%PEG、200μM脱落酸(ABA)、脱落酸合成抑制剂氟啶酮处理丹参毛状根,比较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四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明确脱落酸在干旱介导下对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利用二代转录组测序结合q RT-PCR技术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丹参植株根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具有响应干旱胁迫调控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关键基因,揭示干旱胁迫对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结果:(1)丹参植株根部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四种丹参酮类成分和脱落酸含量随干旱胁迫加重逐渐升高,在土壤含水量为45%θf时,四种丹参酮类成分与ABA含量均最高。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依次为21.95 mg/g、52.47 mg/g、13.96 mg/g和161.26 mg/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9倍、2.68倍、2.39倍和2.04倍;ABA含量达到了10.81 ng/g,与对照相比提高了8.38倍。(2)丹参毛状根经脱落酸、PEG处理后,四种丹参酮类成分均比对照显着提高,但以脱落酸合成抑制剂氟啶酮处理,四种丹参酮类成分显着降低。(3)干旱胁迫处理后丹参根部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有1个蛋白激酶与干旱胁迫下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该基因与拟南芥Sn RK2.8同源性较高,命名为SmSnRK2.8,该基因被干旱胁迫和脱落酸诱导显着上调表达。结论:干旱胁迫促进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依赖于脱落酸,SmSnRK2.8与介导干旱调控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关键合成酶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提示干旱和脱落酸是调控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
陈科妙[2](2020)在《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作为中国名贵滋补药材的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杜仲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淅川)、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安徽、陕西江西、广西及浙江等省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人的健康养生越来越重视,国家对人民的医疗保健基础保障越来越完善,对于如杜仲这类的名贵滋补药材的需求量愈发增加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本研究以一年生川杜仲幼苗为对象,采取实验大棚内盆栽土壤人工控水的林下仿生种植技术,设置3个土壤水分梯度,4组重度干旱下土壤水分胁迫的幼苗中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抗旱剂外源水杨酸的处理,为杜仲的生理特性如何受土壤水分胁迫影响的研究,为不同浓度抗旱剂外源水杨酸对土壤水分为干旱时杜仲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以及为杜仲的种植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控水盆栽土壤水分含量为干旱时会对杜仲幼苗产生显着的影响,土壤水分含量越低即土壤越干旱而且胁迫时间越长产生的水分胁迫越明显。其中,土壤越干旱时间越长,对杜仲幼苗渗透调节的影响有:渗透调节物质不断积累,抗氧化酶活性逐渐提高,丙二醛大量合成;对其膜脂过氧化作用有:细胞膜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对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有:产生大量自由基并积累,抗氧化酶系统不足以清除,生理代谢过程出现比较严重的紊乱。(2)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的区间内会对杜仲幼苗各项生理特性指标产生胁迫影响,特别是土壤水分含量为干旱区间时对杜仲幼苗产生的胁迫影响显着,会影响杜仲幼苗自身代谢,因此,杜仲栽培地应该选择土壤排水比较良好,降雨量比较充沛的地区,以利于杜仲能够品质水平比较良好地生长。(3)选择4个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抗旱剂对杜仲幼苗的叶面进行喷施,不同浓度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影响。其中,低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可以明显缓解土壤水分含量为干旱时对杜仲幼苗产生的胁迫伤害,但是浓度不能超过25μmol?L-1,生理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如果超过该值,杜仲幼苗的抗旱响应机制会受到抑制。(4)不同浓度的抗旱剂外源水杨酸喷施土壤水分含量为干旱产生胁迫时的杜仲幼苗叶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适宜的低浓度区间可以帮助杜仲幼苗耐旱抗旱,而超出该浓度区间会对杜仲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反倒比没有喷施外源水杨酸抗旱剂的杜仲幼苗耐旱抗旱性弱,而较早开始出现叶片萎焉等现象。设置的重度干旱下的1组没有喷施外源水杨酸抗旱剂即浓度为0μmol?L-1的空白组较喷施25μmol?L-1的幼苗抗旱性弱;125μmol?L-1和250μmol?L-1浓度喷施的幼苗较0μmol?L-1和25μmol?L-1两组幼苗抗旱性弱;25μmol?L-1的幼苗抗旱性最强;250μmol?L-1的幼苗抗旱性最弱。由弱到强依次是:250μmol?L-1<125μmol?L-1<0μmol?L-1<25μmol?L-1。适宜浓度区间的外源水杨酸抗旱剂可以缓解杜仲幼苗受水分胁迫的伤害,增强其耐旱抗旱性。当杜仲遭受干旱胁迫时可以喷施适量低浓度的外源水杨酸抗旱剂,以利于杜仲能够正常生长。
张丽霞[3](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张甜[4](2019)在《黄芩主要药效成分积累与生态因子和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药黄芩为其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是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和积累的影响因素除了与外部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之外,内部基因表达也是造成药材活性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阐明黄芩药效成分的积累规律对于中药黄芩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一、二年生黄芩为研究对象,以中药黄芩主要药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作为评价指标,在前期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不同生长阶段黄芩主要药效成分合成与积累的动态变化的研究,并结合外界生态因子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探讨了生态因子和关键酶基因表达与黄芩药效成分积累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一、二年生黄芩根组织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黄芩产量和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年生黄芩产量在9至10月增长最快,产量占全年增长量的89%;二年生黄芩则在10月上旬产量最高,干重平均值为6.30 g﹒株-1。一年生黄芩黄芩苷的含量在9月上旬最高(11.72%),之后逐渐下降;黄芩素含量先缓慢上升,9月中下旬达到最高。二年生黄芩黄芩苷含量呈“M”型变化,5月末含量最高,为13.22%,较之一年生黄芩,黄芩苷含量最高时上升了1.49%,8月末出现第二个峰值;而黄芩素含量呈“W”型变化,7月初含量最高(1.34%)。结合黄芩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一年生黄芩主要药效成分总产量在9月份增长较快,10月中旬达到最高,黄芩苷含量达50.56g﹒m-2;二年生黄芩主要药效成分总产量在7月中下旬至8月末增长较快,增长量占黄芩第二年增长总产量的46%,9月中下旬达到最高,为0.68 g﹒株-1。因此,长春地区二年生黄芩的最佳采收期是9月中下旬。2、以一、二年生黄芩根为试验材料,对黄芩关键酶基因(PAL、C4H、4CL、CHS、CHI、FNS、F6H、UBGAT、GUS)的表达量与主要药效成分积累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黄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关键酶基因表达对黄芩质量合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一年生秋季黄芩黄芩素与CHS、4CL和CHI基因表现出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9、0.67和0.57,说明CHS、4CL和CHI基因对于黄芩素含量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黄芩苷、汉黄芩苷和总黄酮与PAL基因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7、0.57和0.60;总黄酮与CHS、F6H和4CL基因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1、0.59和0.57,因此,PAL、CHS、F6H和4CL基因对于一年生黄芩质量的合成与积累影响较大。二年生黄芩C4H基因与黄芩素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2,表明C4H基因能够有效促进二年生黄芩根部黄芩素的积累。综上,在黄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关键酶基因表达对黄芩质量合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一年生秋季黄芩质量的形成受关键酶基因表达影响较大。3、不同生长阶段黄芩根组织中主要药效成分积累和关键酶基因表达与生态因子关系研究表明,在质量形成方面,一年生秋季黄芩样地中光合有效辐射与黄芩苷、黄芩素和总黄酮呈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68和0.74;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与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总黄酮均表现出了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与黄芩苷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和0.82,与总黄酮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和0.90;空气温度与黄芩苷、黄芩素和总黄酮均呈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78和0.82。综上,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在一年生秋季黄芩质量合成与积累过程中影响较大。二年生黄芩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含水量与黄芩素、汉黄芩素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58。黄芩苷是黄芩素的储存形式,由此推测土壤中水分的适度增加有助于促进黄芩素转化为黄芩苷。基因表达方面,对于一年生秋季的黄芩,光合有效辐射与PAL、CHI、FNS和GUS基因呈显着正相关,与PAL基因的相关系数达0.69;土壤含水量与PAL、FNS和GUS基因呈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6、0.71和0.71;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与4CL、CHS、CHI和F6H基因均表现出了显着的相关关系,其中与4CL基因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6和0.78,与CHS基因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3和0.75。因此,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对于一年生黄芩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年生黄芩中只有4CL基因与空气温度表现出了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5,说明空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二年生黄芩4CL基因的表达。综上,相比于二年生黄芩,一年生秋季黄芩的质量与生态因子和关键酶基因表达相关性较强,一年生秋季黄芩质量合成过程中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二年生黄芩敏感性较弱,一年生黄芩在秋季栽培过程中应加强对土壤水分的管理。
罗燕[5](2018)在《遮阴对朝鲜淫羊藿生理生态特性及药效成分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叶入药,为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目前,朝鲜淫羊藿野生资源因长期过度利用已出现萎缩,实现朝鲜淫羊藿的人工栽培是缓解野生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相关研究指出,产地生态环境影响着朝鲜淫羊藿质量,而有关生态环境特别是光照条件对朝鲜淫羊藿的生长和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尚不深入系统。因此,本研究以人工引种栽培朝鲜淫羊藿为研究材料,开展不同光照强度下朝鲜淫羊藿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对探究光照强度对朝鲜淫羊藿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影响,为朝鲜淫羊藿规模化人工栽培和质量控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5至7月不同光照强度下朝鲜淫羊藿均生长较快,7月之后生长缓慢。随光照强度降低,朝鲜淫羊藿比叶面积增大,叶片变薄,光合叶面积相对增加。朝鲜淫羊藿地上部分鲜重、干重、折干率受光照强度影响显着。8月透光率为70%时鲜重、干重达到最高,分别为6.11g、2.99g。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产量。2、随光照强度降低朝鲜淫羊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遮荫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全光照。随透光率降低叶片Ci增加,Pn明显降低,表现出非气孔因素。全光照下光照强烈,气孔导度较大,蒸腾速率较高,植株大量失水,生长较差。遮荫条件下朝鲜淫羊藿生长和光合性能整体较好,适度遮荫有利于提高朝鲜淫羊藿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3、qN在6至7月70%透光率下显着高于其它处理,7至8月50%、30%透光率下显着高于70%和全光照。qP、Yeild全光照处理显着低于其它处理,且全光照处理下qN也较低。表明在朝鲜淫羊藿快速生长阶段,强光环境下植物可能通过加强热耗散来保护光合器官,从而促进其生长,而在平稳生长期弱光环境下色素质量分数显着高于强光环境,可能会导致其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增强、热耗散能力增强。4、随透光率降低朝鲜淫羊藿SOD、POD、CAT活性均总体呈显着升高趋势,保护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三者协同作用以清除植株体内的氧自由基以维持植物体内活性氧平衡。适当的光照强度可以提高朝鲜淫羊藿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利于朝鲜淫羊藿细胞的保护从而促进其生长。5、不同光照强度下朝鲜淫羊藿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显着,透光率为70%时,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且高于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6月15日前后朝藿定A和朝藿定C含量最大,8月15日前后朝藿定B、淫羊藿苷和总黄酮含量最大。表明适当的光照强度和采收时间能获得高质量的朝鲜淫羊藿。6、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指标与Gs和Pn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50%、30%透光率下朝鲜淫羊藿生长指标与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或极显着正相关。表明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和其体内的生理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
曾燕,郭兰萍,王继永,黄璐琦[6](2015)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生态学功能及中药材定向栽培的构想》文中研究说明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很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其合成受到植物体内一系列系列酶的调控,而相关酶的合成和活性又受到植物生长过程中一系列环境因子的影响。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可通过一定的调控措施,创造利于目标药效成分积累的环境条件,如通过增强紫外照射,适度的温度、干旱和营养胁迫等进行诱导,或采用特定的栽培措施提高中药材黄酮药效成分。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这些影响药效成分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组合,并以特定药效成分为目标进行栽培技术的优选,从而进行中药材的定向栽培。
陆嘉惠[7](2014)在《三种药用甘草耐盐性及耐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3种药用甘草为研究对象,从盐胁迫下的植物生长特性(种子萌发、幼苗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结构的适应性)、生理调节机制(离子平衡与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调节、光合生理调节)、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甘草酸、总黄酮的积累、分布与耐盐性的相关性)3个层面,揭示了不同药用甘草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耐盐机制;并通过盐碱弃耕地的种植试验,对药用甘草在弃耕盐碱地种植后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评价,为盐碱地药用甘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⑴药用甘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盐胁迫的生长响应及耐盐阈值NaCl、Na2SO4、NaHCO3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盐害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NaCl;3种药用甘草种子的耐盐性和耐盐阈值不同,胀果甘草种子耐盐性最强,适宜在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1.3%的区域种植;光果甘草耐NaHCO3最强,可在含小苏打的弃耕低盐地种植,乌拉尔甘草耐盐性最弱,种植地土壤的总盐量范围在0~0.7%为宜。高盐浓度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均具有延缓萌发,复水后迅速恢复萌发的响应特性,这种萌发响应特征保证了种子在土壤盐分表层聚集强烈时能避开逆境,当降雨冲刷表层、土壤盐分下降后又迅速恢复萌发生长,体现了种子萌发对盐渍环境的适应策略。低盐浓度对3种药用甘草幼苗的生长发育无显着影响,只有较高盐度(≥200mmol·L-1NaCl)使药用甘草幼苗总生物量、株高、甘草酸含量显着降低。盐分对药用甘草幼苗地上茎、叶的生长抑制作用大于根系,在生物量的分配上,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的生长,来维持根的生物量积累和根的加粗生长,这对植物幼苗期保证根系对水、矿物质的吸收及抵御盐害有重要意义。根据耐盐系数与生物量的拟合方程,适合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的盐阈值分别为278.17、151.52、118.18mmol·L-1NaCl,胀果甘草幼苗耐盐性最强,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次之。与种子萌发期相比,3种药用甘草幼苗的盐适宜生长浓度均大于种子萌发期的盐浓度。⑵药用甘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盐胁迫下药用甘草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适应机制,幼嫩组织细胞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主要以增强光合作用、物质纵向运输率,加强根的盐离子过滤和屏障作用为主:幼叶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增加,可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幼茎、幼根维管组织比例上升,可增强水分向上的运输能力;幼根皮层薄壁细胞比例增加,延长了盐离子横向运输的途径,增加了区隔化和过滤盐离子的时间;内皮层凯氏袋提前发育,可增强盐离子阻隔和屏障作用,减少盐离子向上运输。成熟组织在盐胁迫下的结构适应性变化主要以保水、稀释盐分为目的,老叶、老茎、老根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细胞贮水能力,稀释细胞中的盐离子,避免盐害。胀果甘草解剖结构显示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最高。⑶盐胁迫下药用甘草细胞及光合生理调节机制离子平衡与区隔化:药用甘草幼苗盐适应机制为避盐和耐盐,低盐浓度下(0~100mmol·L-1),植株体内Na+主要积累在根中,其盐适应机制以耐盐方式为主;高盐浓度下(≥200mmol·L-1NaCl),Na+主要积累在下部叶,并通过叶片脱落的方式带走体内的盐分,其盐适应机制以避盐方式为主;盐胁迫下,幼苗能促进K+而抑制Na+向上部叶的运输,使上部叶拒钠喜钾,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有利于幼苗生长。渗透调节:药用甘草地下根系能通过积累Ca2+、Mg2+和合成脯氨酸、甘草酸,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Na+毒害,使根在高盐环境下的生长不受影响,有利于保证幼苗在盐环境中吸收维持生长的必要养分,这是药用甘草幼苗具有较强耐盐性的原因。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叶在高盐胁迫下有大量Na+积累,渗透胁迫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升高,产生了膜伤害,其离子平衡能力较胀果甘草弱。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随盐胁迫持续时间、器官、物种的不同而不同。乌拉尔甘草在胁迫第1d,SOD、APX、CAT、GR四种酶活性升高,对盐胁迫最敏感;胀果甘草酶活性在胁迫中、后期急剧上升,且在高盐度下保持不变,可以缓解和修复盐胁迫随时间延长带来的伤害,这可能也是其耐盐性强的原因;另外,不同器官对盐度的敏感性不同,叶片要先于根先启动抗氧化酶系统,且地上与地下的酶活性有“根涨叶消”、“根消叶涨”现象,从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启动任何一种生理调节都需消耗物质和能量的观点看,这是一种协调和低耗的生理适应对策。光合作用调节:中低盐度下,药用甘草通过关闭气孔,减少蒸腾,PSⅡ系统提高光能热耗散,避免了对光合机构的损伤;高盐度下,非气孔因素的调节是药用甘草适应高盐环境的重要机制:耐盐性最强的胀果甘草,以牺牲一部分碳同化为代价,开启了一系列光保护机制(光呼吸、梅勒反应),维持了光系统的稳定;高盐度对光果甘草PSⅡ系统的胁迫伤害程度高于乌拉尔甘草,但乌拉尔甘草在胁迫后期能通过急剧增加的光能热耗散,使受损伤的光合机构得到恢复。⑷盐胁迫下药用甘草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变化及其作用一定程度的盐胁迫能显着提高药用甘草总黄酮、甘草酸含量。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黄酮类物质在根、茎、叶的表皮、周皮、腺毛、胶囊细胞、薄壁细胞中细胞质的分布和大量积累,有助于提高这些部位细胞质的渗透势和抗氧化能力,抵御盐胁迫伤害;盐胁迫使根中从周皮到薄壁细胞内均有大量甘草酸积累,这对植株在干旱、盐碱缺水的环境中提高根系细胞的保水能力,增强耐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⑸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的产量与品质的评价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药用甘草植株体内积累的的盐分由地下部分逐渐转移到地上茎秆中,种植3年后,胀果甘草茎吸收的钠盐为2.36g/m2,对盐碱弃耕地土壤恢复能发挥一定作用。药用甘草在盐碱弃耕地上生长良好,1~3年生植株总黄酮品质达到药典标准,且产量较高;但甘草酸品质低于药典标准,种植年份增加后对根的甘草酸品质无显着增加,但总产量快速提高,从兼顾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年份2~3年就可以采收。
孙利[8](2013)在《不同花生品种类黄酮积累及其合成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文中提出类黄酮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活性氧清除剂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植物适应干旱胁迫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9个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砂培PEG胁迫和盆栽干旱处理,研究不同干旱程度下花生叶片类黄酮积累规律及类黄酮含量及其合成酶活性对干旱的响应,初步鉴定了不同花生品种类黄酮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为探讨不同花生品种的抗旱机制提供了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EG处理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叶片类黄酮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EG处理浓度越高,类黄酮积累越快,峰值出现时间提前,20%PEG处理后9h类黄酮含量最多,品种间峰值差异明显。土壤中度干旱7d后,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含量极显着升高,长期干旱或者严重干旱黄酮含量达峰值后逐渐降低至对照水平。表明干旱诱导叶片类黄酮合成加快,随抗氧化反应的消耗,含量又逐渐降低。(2)29个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的组成型含量在6.65至21.05mg/g之间,相差3倍以上,PEG胁迫后的诱导含量品种间变幅可达1.8倍。根据PEG胁迫后类黄酮的变化幅度,将其分为4大类:花育31号、徐州68-4、鲁花8号、山花7号、花育22号、丰花2号、大白玉、白珍珠、花育20号、花17、ICG6848、白沙1016为低含量低诱导品种,莱宾大豆、A596、农大818、海花1号、蓬莱一窝猴为高含量低诱导品种,丰花5号、丰花1号、如皋西洋生、鲁花14号、抗青19、花育24号、花育30号、山花8号、79266为低含量高诱导品种,山花11号、山花9号、荔浦大花生为高含量高诱导品种。山花11号、丰花5号、丰花1号、如皋西洋生、鲁花14号、山花9号等品种抗旱强,叶片类黄酮含量响应干旱敏感,升幅高,在适应干旱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3)花生类黄酮合成关键酶PAL、CHS和CHI酶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相关极显着,说明三种酶活性受其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PEG处理后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与三种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受这三种酶活性的调控。PEG胁迫后三种合成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诱导变幅品种间差异显着,山花11号和丰花5号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水平较高,胁迫下的提高幅度大,类黄酮合成快;农大818的PAL活性及基因表达量胁迫后提高幅度小,限制了类黄酮的积累;花17较低的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水平及变化幅度导致类黄酮含量低。(4)花生叶片类黄酮具有优良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清除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DPPH·>O2-·>·OH。PEG胁迫下,MDA、H2O2和O2-含量与类黄酮含量均极显着负相关。适宜浓度的外源芦丁显着降低PEG处理后花生叶片MDA、H2O2和O2-含量,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及类黄酮含量和SOD活性,增强PEG胁迫下花生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伤害。上述结果均证明了干旱胁迫下类黄酮的抗氧化功能。但是外源芦丁对不同品种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外源芦丁处理后,PEG胁迫下丰花5号的SOD活性和叶绿素及类黄酮含量提高最明显,山花11号的MDA和O2-降低幅度最大,农大818的H2O2含量降低最明显,而花17对外源芦丁的响应效果较差。
姜雪[9](2013)在《水因子对黄芩黄酮类代谢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其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安胎等功效,广泛分布于我国吉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和甘肃等等地区,目前很多研究表明不同地区黄芩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对这些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等方面,有关不同水分条件对其生物合成过程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同一生态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对不同种质黄芩黄酮类代谢产物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关键酶与黄芩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黄芩黄酮类代谢与水分的相关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黄芩引种、栽培和采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短期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不同种源不同水分处理一年生黄芩黄酮类代谢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HPLC测定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以及B-U相对酶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干旱胁迫有利于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适度的短期干旱胁迫能促进不同种质不同水分处理黄芩黄酮类代谢活动加强,PAL. C4H和B-U相对酶活提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增加。各个种质黄芩适应和抵抗干旱环境是通过黄芩苷元类成分和保护酶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在干旱初期苷元类成分大量被调用来抵抗干旱;当保护酶被激活后,保护酶发挥主要的抗旱作用;当干旱胁迫超出黄芩耐受范围时,保护酶活性弱,此时苷元类成分用于抗旱,但抗旱能力极弱。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不同种源1、2年生黄芩苷类含量以及PAL和C4H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对黄芩质量的调控作用是对PAL和C4H等酶调控的结果,低水分条件时,PAL起主要的限定作用,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C4H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同种质PAL和C4H活性的差异导致了黄芩黄酮类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
刘海英[10](2013)在《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s(Jacq.)A. DC.]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赏兼用的植物,深受广大人士的喜爱。以其根入药,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抗炎排脓等功效。桔梗菜是我国东北地区及韩、朝、日等东亚国家的名菜,营养很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因此,对桔梗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进行人工栽培成为缓解野生资源供不应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长期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受环境和栽培地等因素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桔梗的产量和品质,土壤干旱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利用外源物质能够有效诱导植物抵抗逆境胁迫,而有关外源物质对逆境胁迫下桔梗的抗旱性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以桔梗种子和幼苗为研究材料,选择了5-氨基乙酰丙酸(ALA)、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和甜菜碱(GB)三种外源物质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的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出提高桔梗种子及幼苗抗旱性较好的外源物质及其浓度,为桔梗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用12%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桔梗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抑制了桔梗胚根的生长,且受胁迫的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迟。用不同浓度的ALA、NO供体SNP和GB处理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后,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长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0~50mg·L-1的ALA对桔梗种子萌发抑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以10mg·L-1的ALA处理效果最好;0.05-0.25mmol·L-1的SNP处理均能促进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萌发,以浓度为0.1mmol·L-1效果较好;GB处理浓度为1.0mmol·L-1(?)寸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长都有显着缓解作用;与干旱对照相比,差异显着(P<0.05)。2、经过外源ALA、SNP和GB处理后,可以有效减缓桔梗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的下降趋势,其中浓度为25mg·L-1的ALA、0.25mmol·L-1的SNP和2.5mmol·L-1的GB处理效果最显着,也就是说,此浓度下的三种外源物质能够较好的保护桔梗幼苗叶片光合结构免受干旱胁迫的伤害。3、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增加,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酶(APX)等活性逐渐降低。分别用10~100mg·L-1的ALA、0.05~1.Ommol·L-1的SNP和1.0~20mmol·L-1的GB处理桔梗幼苗,均能缓解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降低超氧阴离子(02-·)和MDA含量的积累;提高SOD、POD、CAT和APX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较低浓度的这三种外源物质对干旱胁迫下减缓桔梗幼苗叶片的氧化损伤效果较好,而较高浓度效果不明显。其中以ALA25mg·L-1SNP0.25mmol·L-1和GB2.5mmol·L-1处理效果显着,减缓了O2-·和MDA含量增加,促进了抗氧化酶活性。这可能是适宜浓度的ALA、SNP和GB稳定了干旱胁迫下抗氧化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抗氧化酶活性的稳定有利于清除过多的活性氧,减少干旱胁迫对植物的氧化伤害。4、干旱胁迫诱导桔梗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分别用10-100mg·L-1的ALA、0.05~1.Ommol·L-1的SNP和1.0-20mmol·L-1的GB三种外源物质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一步升高,其中以GB2.5mmol·L-1处理的桔梗幼苗差异最为明显。ALA25mg·L-1和SNP0.25mmol·L-1效果次之。表明三种外源物质可通过调节渗透物质代谢减缓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造成的伤害。说明适宜浓度的这三种外源物质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桔梗叶片的渗透保护能力。综上所述,不同浓度的ALA、NO供体SNP和GB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及幼苗生理具有一定程度缓解作用。10~100mg·L-1的ALA中,浓度为10mg·L-1能显着提高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指标,浓度为25mg·L-1桔梗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降低了O2-·和MDA的含量;0.05~1.Ommol·L-1的SNP中,以浓度为0.1mmol·L-1和0.25mmol·L-1的处理分别对桔梗种子和幼苗效果较好;1.0~20mmol·L-1的GB中,以浓度1.0mmol·L-1和2.5mmol·L-1的缓解效果较佳。其中以浓度为2.5mmol·L-1的GB缓解干旱胁迫桔梗幼苗的伤害,提高桔梗幼苗抗旱性效果最好,25mg·L-1的ALA和0.25mmol·L-1的SNP处理效果相当。
二、干旱胁迫下淫羊藿总黄酮与保护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胁迫下淫羊藿总黄酮与保护酶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胁迫对丹参根部丹参酮类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1 丹参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 转录因子对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 |
2 植物激素对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影响 |
2.1 茉莉酸 |
2.2 水杨酸 |
2.3 脱落酸 |
3 水分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3.1 水分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水分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4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4.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4.2 RNA-Seq在药用植物研究中进展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根重测定 |
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
2.3 过氧化酶(POD)活力测定 |
2.4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
2.5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6 脯氨酸(PRO)含量测定 |
2.7 总蛋白含量测定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形态的影响 |
3.2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根重的影响 |
3.3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叶片SOD、POD、CAT活力的影响 |
3.4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叶片MDA、PRO、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根部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
2.2 质谱成像 |
3 实验结果 |
3.1 干旱胁迫的丹参植株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 丹参植株根部丹参酮类成分的横向分布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丹参植株体内植物激素的影响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提取 |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 色谱条件 |
2.4 质谱条件 |
2.5 方法学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ABA对丹参毛状根丹参酮类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BA处理对丹参毛状根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 PEG、ABA及ABA合成抑制剂对丹参毛状根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干旱胁迫下丹参植株根部转录组研究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总RNA提取方法 |
2.2 转录组测序及文库构建 |
2.3 将测序序列比对到丹参基因组 |
2.4 基因定量 |
2.5 差异基因筛选 |
2.6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分析 |
2.7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2.8 Sn RK2 基因家族分析 |
2.9 q RT-PCR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测序结果 |
3.2 基因定量 |
3.3 基因注释 |
3.4 差异基因 |
3.5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6 Sn RK2 基因家族分析 |
3.7 转录组测序定量结果验证 |
3.8 筛选基因的q RT-PCR |
4 讨论与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杜仲研究概述 |
1.2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3 缓解植物干旱的措施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2.3 创新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4 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
3.5 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水分胁迫对杜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1 水分胁迫对杜仲幼苗渗透调节的影响 |
4.1.2 水分胁迫对杜仲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4.1.3 水分胁迫对杜仲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4.1.4 讨论 |
4.2 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1 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渗透调节的影响 |
4.2.2 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4.2.3 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4.2.4 讨论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黄芩主要药效成分积累与生态因子和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材质量形成的研究进展 |
1.1 中药材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 中药材药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进展 |
1.3 生态因子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
1.4 中药材药效成分合成途径中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中药黄芩质量形成的研究进展 |
2.1 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 |
2.2 黄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最佳采收期的研究进展 |
2.3 黄芩药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进展 |
2.4 中药黄芩药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2.5 黄芩黄酮类化合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关键酶 |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不同生长阶段黄芩产量及主要药效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黄芩关键酶基因表达与主要药效成分积累的关系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因子与黄芩主要药效成分积累的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遮阴对朝鲜淫羊藿生理生态特性及药效成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
1.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1.4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
1.5 光照强度对药用植物药效成分的影响 |
第二章 淫羊藿研究概况 |
2.1 淫羊藿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2.2 朝鲜淫羊藿的资源学研究 |
2.3 朝鲜淫羊藿的生物学特性 |
2.4 朝鲜淫羊藿的有效成分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光照强度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光照强度对朝鲜淫羊藿光合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光照强度对朝鲜淫羊藿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光照强度对朝鲜淫羊藿药材质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生长指标与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生态学功能及中药材定向栽培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黄酮化合物的化学生态学意义 |
2影响植物黄酮化合物合成的环境因素 |
2.1光照 |
2.2温度 |
2.3水分 |
2.4矿质营养 |
2.5多因素的复合作用 |
3中药材定向栽培的构想 |
3.1栽培适宜区的选择 |
3.2光照控制 |
3.3温度调控 |
3.4干旱胁迫 |
3.5肥力调控 |
3.6激素调控 |
3.7其他措施 |
4讨论 |
(7)三种药用甘草耐盐性及耐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与植物耐盐机理 |
2.1.1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
2.1.2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 |
2.1.3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2.1.4 植物的耐盐性与耐盐机理 |
2.2 药用甘草资源利用与抗逆性研究 |
2.2.1 药用甘草抗逆性研究 |
2.2.2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及耐盐植物的脱盐作用 |
2.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3 研究思路、目的、内容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药用甘草对盐胁迫的生长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
第一节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期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种子相对萌发率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 |
2.3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种子胚生长的影响 |
2.4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耐盐能力的比较及耐盐范围 |
3 讨论 |
3.1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萌发策略 |
3.2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的耐盐阈值和适宜生态种植区评价 |
第二节 三种药用甘草幼苗对盐胁迫的生长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不同阶段 3 种药用甘草幼苗生长势的动态变化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含水量、株高、根粗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幼苗地上与地下营养器官生长的响应及其适应意义 |
3.2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及其适应意义 |
3.3 三种药用甘草幼苗的耐盐性差异及其生长的适宜盐浓度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用甘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适应特征 |
第一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适应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胀果甘草新叶、老叶解剖结构的变化 |
2.2 盐胁迫下光果甘草新叶、老叶解剖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新叶与老叶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适应策略 |
3.2 盐胁迫下不同药用甘草叶解剖结构变化的差异及耐盐性 |
第二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茎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适应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胀果甘草幼茎、老茎解剖结构的变化 |
2.2 盐胁迫下光果甘草幼茎、老茎解剖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茎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适应策略 |
3.2 盐胁迫下不同药用甘草茎解剖结构变化的差异及耐盐性 |
第三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根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适应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胀果甘草幼根、老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特征 |
2.2 盐胁迫下光果甘草幼根、老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特征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适应意义 |
3.2 盐胁迫下不同药用甘草根解剖结构变化的差异及耐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细胞及光合生理调节机制 |
第一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矿质离子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特征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器官对矿质离子选择吸收、运输及 K~+/Na~+比 |
2.3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脯氨酸、甘草酸的积累及细胞膜透性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的离子区域化与运输调控 |
3.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根的渗透调节能力 |
4 结论 |
第二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物酶防御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SOD 活性的变化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CAT 活性的变化 |
2.3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APX 活性的变化 |
2.4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GR 活性的变化 |
2.5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根和叶中 MDA 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 3 种甘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动态响应 |
3.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细胞膜脂质氧化作用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光合特性及光系统Ⅱ的功能调节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叶片初始荧光 F0、最大荧光 Fm 等参数的影响 |
2.3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胞间 CO_2浓度 Ci 和蒸腾速率 Tr 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光合色素的变化特征 |
3.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光系统Ⅱ的调节机制 |
3.3 药用甘草在盐逆境下的光合调节机理的探讨 |
4 结论 |
第五章 药用甘草次生代谢物积累与耐盐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总黄酮的积累、分布及组织细胞内的定位观察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甘草酸积累、分布及组织细胞内的定位观察 |
3 讨论 |
3.1 药用甘草黄酮类物质的积累与耐盐性的相关性 |
3.2 药用甘草甘草酸的积累与耐盐性的相关性 |
4 结论 |
第六章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产量与品质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年苗总黄酮产量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年苗甘草酸产量的影响 |
2.3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生物量及 Na+的积累变化 |
2.4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品质的变化 |
2.5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产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药用甘草对土壤盐离子的吸收和积累作用 |
3.2 药用甘草在盐碱弃耕地种植后的产量与品质的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不同花生品种类黄酮积累及其合成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干旱现状及其危害 |
1.1.1 干旱现状 |
1.1.2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
1.2 植物抗旱机制 |
1.2.1 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的机制 |
1.2.2 干旱胁迫下植物抗氧化机制研究 |
1.3 植物类黄酮及其抗氧化功能 |
1.3.1 类黄酮的分类、分布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
1.3.2 植物体内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
1.3.3 类黄酮抗氧化功能 |
1.3.3.1 类黄酮抗氧化能力及测定 |
1.3.3.2 干旱胁迫下植物类黄酮抗氧化功能 |
1.3.4 花生类黄酮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2.1 花生幼苗的培养 |
2.2.2 花生叶片类黄酮成分鉴定—显色反应 |
2.2.3 花生叶片类黄酮抗氧化活性测定试验 |
2.2.4 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测定方案优化 |
2.2.4.1 方法学考察 |
2.2.4.2 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测定条件确定试验 |
2.2.5 花生萌发过程及幼苗不同器官类黄酮含量测定 |
2.2.6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 |
2.2.7 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积累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2.2.8 花生叶片类黄酮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对干旱的响应 |
2.2.9 外源芦丁预处理试验 |
2.2.10 花生抗旱性室内鉴定 |
2.2.10.1 PEG 最佳处理浓度确定试验 |
2.2.10.2 不同品种抗旱性鉴定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花生叶片类黄酮抗氧化活性 |
2.3.2 PAL、CHS 和 CHI 酶活性 |
2.3.3 PAL、CHS 和 CHI 基因表达量 |
2.3.4 MDA、H-2O2、O2、叶绿素含量和 SOD 酶活性 |
2.3.5 其他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生叶片类黄酮的成分 |
3.2 花生萌发过程及幼苗不同器官的类黄酮含量 |
3.2.1 花生萌发过程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2.2 花生幼苗不同器官的类黄酮含量 |
3.3 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 |
3.3.1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3.2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4 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的积累规律 |
3.4.1 PEG 胁迫下不同品种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4.2 不同花生品种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后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5 花生不同品种类黄酮合成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5.1 PEG 胁迫下类黄酮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3.5.1.1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 PAL 酶活性变化 |
3.5.1.2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 CHS 酶活性变化 |
3.5.1.3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 CHI 酶活性变化 |
3.5.2 PEG 胁迫下 PAL、CHS 和 CHI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3.5.3 PEG 胁迫下花生叶类黄酮含量的响应规律 |
3.5.4 不同品种类黄酮积累与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3.6 花生叶片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 |
3.6.1 花生叶片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 |
3.6.2 外源芦丁对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7 花生抗旱性鉴定 |
3.7.1 花生抗旱性鉴定条件 |
3.7.2 不同花生品种的抗旱性 |
4 讨论 |
4.1 花生叶片类黄酮成分及其含量测定 |
4.2 花生萌发过程及幼苗不同器官类黄酮的含量 |
4.3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片类黄酮的积累规律 |
4.4 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的差异 |
4.5 不同花生品种类黄酮合成酶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 |
4.6 花生叶片类黄酮的抗氧化功能 |
4.7 不同花生品种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水因子对黄芩黄酮类代谢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水因子对药用植物的影响 |
1.1 水因子对药用植物产量的影响 |
1.2 水因子对药用植物质量的影响 |
1.3 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 |
第二章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研究概况 |
2.1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及其意义 |
2.2 生态因子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
2.3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
第三章 黄芩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黄芩植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3.2 黄芩生长规律 |
3.3 黄芩化学成分 |
3.4 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 |
3.5 黄芩质量的研究现状 |
3.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短期干旱及复水对黄芩黄酮类代谢及保护酶活性影响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供水量对1、2年生不同种质黄芩黄酮类代谢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1.1 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2 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理生化代谢指标的影响 |
1.1.2.1 光合作用 |
1.1.2.2 活性氧代谢 |
1.1.2.3 渗透调节 |
1.1.2.4 次生代谢产物 |
1.2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
1.2.1 基因工程 |
1.2.2 外源物质调节 |
1.3 ALA在植物抗逆性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一氧化氮(NO)在植物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甜菜碱与植物的抗旱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1.6 桔梗的研究概况 |
1.6.1 形态特征 |
1.6.2 分布及生态特性 |
1.6.3 栽培与育种 |
1.6.4 桔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1.6.5 桔梗的生理生长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种子萌发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3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2.2.2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发芽指数和平均根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Chl a含量的影响 |
3.2.2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Chl b含量的影响 |
3.2.3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叶片Car含量的影响 |
3.2.5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叶绿素a/b比值的影响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4.1.2.1 酶液的提取 |
4.1.2.2 超氧阴离子(O_2~-·)含量测定 |
4.1.2.3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4.1.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4.1.2.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1.2.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4.1.2.7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O_2~-·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4.2.3 外源ALA、SNP和GB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4.2.4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4.2.5 外源ALA、SNP和GB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4.2.6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APX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5.1.2.1 酶液的提取 |
5.1.2.2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5.1.2.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5.1.2.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2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3 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四、干旱胁迫下淫羊藿总黄酮与保护酶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胁迫对丹参根部丹参酮类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D]. 戚莹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杜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 陈科妙. 西南大学, 2020(01)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黄芩主要药效成分积累与生态因子和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D]. 张甜. 吉林农业大学, 2019
- [5]遮阴对朝鲜淫羊藿生理生态特性及药效成分影响的研究[D]. 罗燕.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6]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生态学功能及中药材定向栽培的构想[J]. 曾燕,郭兰萍,王继永,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2015(08)
- [7]三种药用甘草耐盐性及耐盐机制研究[D]. 陆嘉惠.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不同花生品种类黄酮积累及其合成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 孙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9]水因子对黄芩黄酮类代谢影响研究[D]. 姜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10]外源ALA、SNP和GB对干旱胁迫下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刘海英. 西南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