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action between Eu(bpy)_3~(3+) Complex and DNA by Fluorophotometry(论文文献综述)
肖建楠[1](2021)在《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荧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MOFs)因其结构多样性、孔径可调性和独特的荧光特性在识别检测领域中显现出突出的优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荧光MOFs基化学传感器被开发利用于多种分析物的检测。然而,目前研究使用的荧光传感器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选择性较差、灵敏度较低、在某些体系使用时稳定性差以及可视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致力于提高荧光MOFs材料的识别性能,设计构筑多个荧光检测体系,实现了对无机离子Cr(VI)和Al3+、生物分子组氨酸和抗坏血酸、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手性分子L/D–苯丙氨醇的特异性及高灵敏荧光识别。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羧酸配体Htpbpc和Cd Cl2·4H2O自组装获得三维荧光Cd–MOF,基于该配合物构筑的荧光检测器对于Cr(VI)(Cr O42–和Cr2O72–)离子表现出超灵敏的荧光猝灭现象,检测限低至10–8 mol/L。此外,Cd–MOF对Al3+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荧光颜色由蓝变绿的变色响应。因此,配合物Cd–MOF可以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荧光传感器用于Cr(VI)和Al3+离子的检测。2.基于配合物Cd–MOF对Cr(VI)离子的超强荧光猝灭效果,成功构建了两种荧光沉默体系,Cr O42–@Cd–MOF和Cr2O72–@Cd–MOF。由于抗坏血酸的强还原性,可以巧妙的将荧光沉默体系唤醒,荧光颜色恢复至原始Cd–MOF的蓝色荧光,实现荧光“on–off–on”的识别模式。随后,根据这种独特的识别模式,构筑“IMPLICATION”逻辑门,将荧光识别与逻辑算法相结合,有利于荧光探针的实际应用。本节中,成功设计两例荧光沉默体系且对于抗坏血酸实现荧光“turn–on”识别响应。3.通过后修饰方法,成功将不具备荧光性质的Mn–MOF修饰为荧光Eu3+@Mn–MOF。配合物Eu3+@Mn–MOF不仅完整显现出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而且具有独特的pH变色响应效果,在酸碱溶液中分别呈现出绿色和蓝色的荧光颜色变化。鉴于这种pH响应,我们对氨基酸溶液进行荧光检测。发现对于碱性氨基酸中的组氨酸具有独特的荧光变色现象,荧光颜色由橙色变为深粉色,因而对组氨酸表现出一种高选择性的可视化荧光传感现象。4.选用有机配体H2PIA和Eu Cl3·6H2O自组装合成三维荧光Eu–MOF,配合物Eu–MOF能够发射出基于Eu3+离子明亮的粉红色荧光。在抗生素的检测实验中,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都产生了明显的变色现象,分别变为绿色和蓝色,且对两种抗生素的检测限均达到ppb数量级。因此,配合物Eu–MOF可以作为一种高灵敏的荧光变色检测器应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识别。5.采用后修饰合成方法构建基于非手性MOF Ui O–66–(COOH)2的手性后修饰荧光体系MOFs L–AP@Ui O–66–(COOH)2(S–1)和D–AP@Ui O–66–(COOH)2(R–1)。手性荧光对映体S–1和R–1可以选择性荧光增强识别L/D–苯丙氨醇(L/D–PA),对映体荧光增强比ef分别为2.51和0.41,对映体选择系数α分别为1.89和0.67。该后修饰手性荧光MOFs传感器可以成功检测同一对手性对映体,且表现出突出的对映体选择识别性能。
陶醉[2](2020)在《基于适配体识别-酶催化显色的真菌毒素和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真菌毒素和重金属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因子,污染分布广、防控难,极易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污染食品原料和食品,并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切实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及时监控发现该类危害隐患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了伏马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重金属镉和铅四种典型食品安全危害物,以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核酸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生物酶催化显色反应原理、纳米酶促显色和信号增强效应,结合信号放大技术,构建了系列耗时短、结果直观、方法简易的真菌毒素和重金属高灵敏显色检测方法,旨在为基层食品危害物检测工作提供更简单更直观更便捷的技术方法选择,为丰富和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构建了基于适配体-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显色的检测方法体系,用于检测伏马毒素B1。将标记生物素的伏马毒素B1适配体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固定在微孔板上,再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在适配体互补链上,互补链与目标毒素竞争结合适配体,适配体优先捕获目标毒素,随着目标毒素浓度增加,显色反应信号降低,溶液颜色由深黄趋向淡黄直至无色,通过肉眼观察和测量450nm处吸光度值实现对目标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在实验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伏马毒素B1的线性范围0.5-300 ng/m L,检测限为0.30 ng/mL,将该方法用于玉米和啤酒样品中伏马毒素B1的检测,结果与酶联免疫检测法一致。其次,在上一检测方法基础上,成功将适配体探针技术、纳米金标记技术与酪胺信号放大技术结合,构建了基于适配体和纳米金-酪胺信号放大系统的酶催化显色检测方法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适配体互补链竞争性结合适配体,通过生物素结合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作为HRP的底物,酪胺发挥信号放大作用,大量沉积在HRP反应位点附近,再向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和氯金酸,过氧化氢酶优先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影响氯金酸还原速率,生成蓝色的团聚态纳米金或红色的均匀分散态纳米金,目标毒素的浓度与溶液颜色相对应,从而达到肉眼检测的目的。在实验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2-200 ng/mL,检测限为0.11 ng/mL,该方法被用于检测玉米样品,结果与酶联免疫检测法一致。第三,在前两个酶催化显色反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并利用纳米结构的类过氧化物酶启动催化反应。制备了纳米金负载二硫化钼纳米片复合纳米结构,结合适配体探针技术、成功构建了基于适配体和纳米金-二硫化钼纳米酶的显色检测方法体系,并将其用于重金属镉的检测。被纳米金修饰后,二硫化钼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能力得到强化,使得酶促反应信号强度、显色区分效果更加明显。将纳米金负载在二硫化钼纳米片的表面制备复合纳米结构,将镉适配体固定在酶标板上,镉适配体互补链通过范德华力和配位键与纳米金-二硫化钼复合纳米酶连接形成检测探针。适配体优先捕获重金属镉,显色反应强度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减弱,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在实验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重金属镉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3-500 ng/m L,检测限为0.18 ng/mL,该方法被用于检测白葡萄酒中重金属离子镉,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一致。第四,在上一方法引入纳米酶的基础上,探索由多种纳米酶组成的复合纳米酶,制备了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金复合纳米酶结构,基于该纳米酶协同增强催化显色反应特性,构建了基于适配体和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金复合纳米酶的检测体系,用于检测重金属铅。将铅适配体连接在氨基化磁珠上形成捕获探针,以石墨烯具备类过氧化物酶能力为基础,制备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金复合纳米酶,负载在石墨烯表层的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和纳米金颗粒(AuNPs)也具有一定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石墨烯的催化能力。磁珠-适配体优先结合目标物,经过磁分离去除磁珠后,适配体寡核苷酸互补链因π-π共轭被石墨烯吸附,占据复合纳米酶的催化位点,抑制了纳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了酶促显色反应信号强度,并由此实现可视化检测。在实验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300 ng/mL,检测限为0.057 ng/m L,被用于检测自来水样品中的重金属铅,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一致。
武文波[3](2020)在《基于生物质碳量子点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分析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简称CQ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功能材料,它不仅具有光学性质稳定和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等优势,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和细胞毒性低等特性。目前,CQDs的合成主要采用人工合成的含碳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反应条件较为严苛。随着绿色生活、绿色化学等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寻找更加经济、绿色和环保的原料来合成CQDs。天然生物质具有成本低、易获得和无污染等特点,且该类物质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作为良好的前驱体来制备CQDs,由此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合成CQDs的报道相继出现。瓜子、油桃、红枣等天然生物质有机碳源相继被用来制备荧光性能优良的CQDs。由于原料绿色无毒,合成的CQDs无原料毒性残留,因此,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环境检测、光电催化以及药物检测分析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基于CQDs的荧光分析法已有报道,但其大部分都是基于单波长荧光强度信号检测。由于荧光强度易受光源强度波动,外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很大的干扰。比率型荧光探针通常会收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发射波长的信号,根据两个发射峰比值的变化,进行目标分析物的测定。相比于单一波长下测得的荧光信号值,比率型荧光探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基于CQDs比率型荧光探针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论文对生物质CQDs的制备及以生物质CQDs分别作为响应信号或参比信号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构建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不仅为目标分析物的荧光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拓宽了CQDs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选用天然生物质去皮的蓖麻为碳源,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荧光性能优良的绿色荧光蓖麻碳量子点(CO-CQDs),对其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将该CO-CQDs与荧光极强的卤代荧光素染料曙红Y(EY)复合,二者可形成荧光发射峰相距较远的新型CO-CQDs/EY复合物。在pH=4.00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在320 nm的激发波长下,CO-CQDs/EY复合物于405 nm和540 nm处显示出两个独立的荧光发射峰。在该体系中加入Cr(VI),405 nm和540 nm两处的荧光信号均显着猝灭,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A)的加入可使复合物于540 nm的荧光信号恢复,而405 nm处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据此建立了一种以CO-CQDs/EY复合物为荧光探针,基于其荧光信号恢复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测定AA的新方法。实验测定了荧光信号恢复的最佳条件和影响荧光恢复的因素,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探针于540 nm/405 nm两处的荧光强度恢复比值与AA的浓度在0.054.0μM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7μM。该探针用于检测药物、水果和蔬菜中AA的含量,结果满意。2选用天然生物质“扁豆”为碳前驱体,只加入水无其他试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荧光性能优良、水溶性好、绿色无毒的扁豆CQDs(HB-CQDs),与荧光极强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混合,二者形成了荧光发射峰易分辨的新型HB-CQDs/FITC复合物。实验发现,MnO4-可通过辐射能量转移有效猝灭HB-CQDs/FITC复合物于400 nm/510 nm处双发射峰的荧光强度,HB-CQDs/FITC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降低,荧光信号“关闭”;当向体系中加入氯诺昔康(LNXC)后,由于LNXC与MnO4-的结合使得辐射能量转移过程受阻,复合物于510 nm处荧光信号恢复,荧光信号重新“打开”,而400 nm处基本不变。实验测定了荧光信号恢复的最佳条件和影响荧光恢复的因素,探讨了MnO4-和HB-CQDs/FITC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荧光猝灭的类型,通过荧光寿命的测定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表明其荧光猝灭类型为动态猝灭。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根据复合物于510 nm和400 nm两处的荧光强度比值(I510I400)与LNXC的浓度在0.1010μM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的特性可实现对LNXC的测定。3选用蒲公英和乙二胺分别为碳源和氮源,合成了掺氮蒲公英碳量子点(DE-CQDs),并通过在DE-CQDs表面吸附罗丹明6G(Rh6G),设计了一种基于生物质CQDs测定Hg2+和L-苯丙氨酸(L-Phe)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在pH=4.00的BR缓冲溶液中,λex=343 nm的单一激发波长下,该探针于λem=425 nm和λem=550 nm处呈现荧光双发射峰。实验中加入Hg2+,会使得425 nm处的荧光信号猝灭,而550 nm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由此建立了由DE-CQDs作为响应信号和Rh6G作为参考信号比率测定Hg2+的方法,且两发射峰处荧光强度的猝灭比值I425/550与1.020μM浓度范围内的Hg2+呈良好线性关系;向被猝灭的体系中加入L-Phe可使425nm处的荧光恢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DE-CQDs/Rh6G复合物在λem/λem=425nm/550 nm两处的荧光强度恢复比值I425/550与L-Phe的浓度在0.5010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比率测定L-Phe的新方法,Hg2+和L-Phe的检出限分别为0.20μM和0.24μM。该探针用于食品甜味剂阿斯巴甜中L-Phe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何佳奇[4](2020)在《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价铜离子(Cu2+)和锰离子(Mn2+)是人体必需的两种微量元素,参与许多生命代谢过程,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过量的Cu2+与Mn2+表现出强的生物学毒性,其对微生物、植物以及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对于人体而言,如果长期过量的接触这两种离子,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破坏人体机能。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自然水体中Cu2+与Mn2+的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目前,环境中Cu2+与Mn2+浓度的测量,主要依靠大型仪器设备和传统比色法检测,前者具有高选择性与高灵敏度的优势,但是设备昂贵,检测时间长等因素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广泛应用,而比色法虽是一种便捷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但其选择性与灵敏度却不尽人意。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的Cu2+与Mn2+检测方法势在必行。本论文基于新兴的固相萃取技术,分别建立了针对Cu2+和Mn2+的光学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了水体中Cu2+的检测的方法。采用大粒径的磺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PS-DVB)微球构建了固相萃取柱;通过条件优化,利用草酸实现了Cu2+的优先专一洗脱;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体系,构建了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纸基微流控分析设备(μPAD);最后通过扫描仪将纸基传感单元的颜色进行了数字化,确定水体中Cu2+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柱实现了Cu2+的高效分离,利用固载PAN的纸基传感器,使得Cu2+最低检测限(LOD)达到了0.340μM,远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规定浓度。在实际水样测定的实验中,Cu2+回收率在96.780-99.232%之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2)建立了水体中Mn2+的检测的方法。利用上述的固相萃取柱与柠檬酸构建了Mn2+的萃取体系,并通过优化洗脱条件,实现了Mn2+与其他干扰离子的高效分离。采用2,6-吡啶二羧酸(PDCA)与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作为共配体,制备了铕(Eu3+)荧光配合物,其荧光强度与Mn2+的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对Mn2+离子的定量检测,其检测限达到0.200μM。在实际水样测定中,由本方法测定的Mn2+浓度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没有显着的差异,证明了本方法可应用于实际自然水体中Mn2+的浓度检测。本论文所开发的固相萃取柱可重复使用,且通过调整洗脱方案可以实现Cu2+或Mn2+的高选择性分离。结合相应的纸基传感(PAN用于Cu2+)与荧光检测技术(Eu3+配合物用于Mn2+)可迅速通过颜色或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对Cu2+或Mn2+的定量检测。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证明本论文开发的两种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陈祝[5](2020)在《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等离子体是具有高电能的离子化气体,常被认为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等离子体有分为热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其中低温等离子体(LTP)因其能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如·OH、O2-、H2O2、O3和带电粒子)和维持较低的整体温度,对温度敏感的生物体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所以在农业、畜牧业、微生物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虾青素是一种具有着色、抗氧化、保健等多种功能的酮类胡萝卜素,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食品、化妆品、保健、制药等行业。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合成虾青素,如细菌、真菌、植物和微藻等。其中,雨生红球藻是虾青素积累量最高的微藻。虽然人们已经开发了很多技术方法用于改善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积累水平,但生长速度缓慢仍是雨生红球藻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雨生红球藻的生长速率和虾青素产量是这一领域的技术关键。在本学位论文中,先从光合作用能力、色素和脂质组成及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强光胁迫下雨生红球藻高产虾青素的机制,随后探索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条件,并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结合叶绿素荧光和免疫分析,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雨生红球藻刺激效应的潜在机制。此外,还初步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引起雨生红球藻不同生物学效应及相关机制,又以真核模式生物产朊假丝酵母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形态、细胞死亡方式及体内氧化还原状态变化等方面,进一步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引起细胞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通过转录组测序和代谢分析,研究由低温等离子体诱变获得的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突变株M3,揭示了强光胁迫下高产虾青素的M3突变株与WT藻株之间虾青素积累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M3藻株通过增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脱氢酶(ME)、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化酶(RCA)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表达水平,而提高了CO2的利用效率,为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前体。色素分析、叶绿素荧光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3藻株通过调节叶绿素呼吸途径和提高非光合色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来缓解光氧化损伤,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总之,从头转录和生理数据的结合分析不仅为更好地了解WT和M3藻株虾青素生物合成的差异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也为将来雨生红球藻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利用LTP处理雨生红球藻,优化了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条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比监测了不同时间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物量和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的生长随着低温等离子体作用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短时低温等离子体能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促进雨生红球藻后期虾青素积累。3、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机制,通过叶绿素荧光和生化指标测定发现,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了雨生红球藻体内活性氧(ROS)的积累,提高了体内抗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酶活性,强化了光合作用过程的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抑制了雨生红球藻体内ROS大量积累给其带来的不可逆损伤。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了雨生红球藻体内植物激素合成代谢、转运和信号转导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可能通过改变雨生红球藻体内激素含量,进而促进雨生红球藻生长和后期虾青素的积累。植物激素酶联免疫反应实验证实了这一判断: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了雨生红球藻体内独角金内脂含量增加和脱落酸含量减少,说明植物激素是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一个重要机制。该工作为提高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也为植物激素在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4、初步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会诱导雨生红球藻和产朊假丝酵母细胞遭受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刺激效应、诱变效应等)。进一步以模式微生物产朊假丝酵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作用和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会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状态变化,包括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线粒体等亚细胞变化等。
刘洋[6](2020)在《新型配位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组装、结构、传感及磁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配位聚合物(CPs)材料制备的新型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且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关注。目前,此类传感器主要用于荧光传感和电化学传感领域。另外,多核过渡金属簇CPs的研究对于探寻先进磁性材料、理解分子结构和磁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CPs合成过程中,配体的几何形状、官能团、对称性、尺寸、可能的配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CPs的最终结构。与有机连接体相比,金属离子对自组装过程的调控作用也尤为突出,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往往决定其配位数和配位倾向。在众多配体中,多羧酸类配体被认为是很好的选择,其较强的配位能力及多变的配位方式易产生多核簇及高维框架结构。为了提高CPs的功能,通常会在羧酸类配体上引入活性位点,如咪唑基、羟基、醚氧基、酰胺基等官能团。CPs合成方法丰富多样,除了广泛使用溶剂热这种直接合成方法外,也可通过原位复合、离子掺杂、配位后合成等后修饰策略在多孔CPs,即金属有机框架(MOFs)中引入客体分子或离子。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影响MOFs整体框架完整性的情况下,达到提升原有材料性能或者拓展新功能的目的。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论文分别选用含有酰胺基团和醚氧基团的多羧酸配体N,N′-二(4-邻苯二甲酸)-草酰胺(H4bpa)和5,5’-二苯醚间苯二甲酸(H4odip),使用溶剂热直接合成方法与过渡金属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构筑得到多例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CPs。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两例具有较大孔隙的MOFs进行后修饰合成,并对其荧光传感、电化学传感及磁性质进行研究。本论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CPs的概念、合成方法及其在荧光传感、电化学传感及磁性材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概述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进展。第二章,为了探究溶剂热合成过程中,金属离子对CPs合成的影响,在反应过程中对温度和溶剂比例进行控制。使用H4bpa配体合成得到五例CPs,分别为[Zn(bpa)0.5(H2O)2]n(1),[Co(bpa)0.5(H2O)2]n(2),[Mn(H2bpa)(H2O)2]n(3),[Ca(H2bpa)(H2O)2]n(4)和[Ba(H2bpa)(H2O)2]n(5)。H4bpa配体在配位过程中展示出多变的配位模式,导致不同结构的生成。1和2同构,形成具有M2O2簇结构的二维格子层。3和4同构,形成具有[M(CO2)2]n一维链的4-连接PtS型三维骨架。5形成具有[BaO3]n链的二维波浪层结构。另外,2和3分别具有反铁磁性和铁磁性质,而1、4和5具有较强的固态发光。第三章,选用H4odip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碱土金属有机框架(AE-MOFs),即{[Mg2(μ6-odip)(μ2-OH2)(H2O)4]·DMF}n(6),[Ca2(μ10-odip)(EtOH)]n(7),[Sr(μ6-H2odip)(MeOH)]n(8)和{[Ba1.5(μ5-H2odip)(μ4-H3odip)(H2O)3]·2(H2O)}n(9)。此配体在四例MOFs中表现出多种配位模式,导致MOFs具有不同拓扑结构。6含有双核Mg2(COO)2(μ2-OH2)簇,形成双节点4-连接(66)-dia三维拓扑。7基于[Ca(COO)]n链和Ca2(COO)2双核簇,形成新颖的3-节点(5,5,10)-连接的三维网络。8含有[Sr(COO)]n链,形成单节点6-连接(410·65)-sma三维拓扑。9的结构中包含两种类型的一维链,形成稀少的4-节点(4,5,6,6)-连接三维拓扑结构。四例AE-MOFs均表现出良好的固态荧光性质。其中6和7分别对Fe3+离子和Pb2+离子、Fe3+离子和Cu2+离子具有多响应识别能力,8和9对Fe3+离子有单一选择性检测能力,表明其可以作为水体中特定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潜在荧光传感材料。第四章,选用H4odip配体,合成了一例含有Ni12(odip)12和Ni24(odip)12纳米笼结构的三维多孔MOF{[Ni2(odip)(H2O)4(DMF)]·DMF·2H2O}n(10)。该MOF基于纳米笼结构表现出新颖的3-节点(3,3,4)-连接拓扑网络。利用MOF框架的高孔隙率优势,以10为基体,通过溶液浸泡方法引入光活性Eu3+离子,得到光功能化的Eu3+@10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荧光传感实验证明,Eu3+@10具有灵敏的、可循环使用以及快速检测天冬氨酸的能力,其猝灭常数为1.565×103 M-1。此研究为实现不具有发光性能或难以直接合成的发光MOFs材料具有与镧系MOFs类似的荧光传感功能提供了可能性。此外,10在7–50 K范围内具有铁磁性特征。第五章,使用H4odip配体,合成得到一例含有[Co5(μ3-OH)2(μ2-OH2)2]8+五核簇结构的三维多孔MOF{[Co5(odip)2(OH)2(OH2)2(H2O)4]·2DMF·H2O}n(11)。该MOF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表现出电催化活性。多孔MOF基体有利于将银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固定在其空腔内。通过沉积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负载银纳米粒子的Ag@11复合物用于增强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11复合物修饰的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显着增加,且具有较低的检出限(1.32μM)、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0.135μAμM-1)。此研究推动了以MOF为模板的多孔复合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此外,由于五核Co(Ⅱ)簇的存在,11展示出有趣的自旋玻璃磁行为。
武会芳[7](2020)在《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文中研究指明水体中无机污染物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发针对水样中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对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水污染防治和保障饮用水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荧光传感技术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仍然存在量子产率低、构建过程繁琐以及实际应用有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优良的荧光特性、表面易功能化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构建了系列荧光传感用于水体中多种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以及高选择性检测,并探究了相关荧光传感机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N,S-CQDs)用于硫化物和Fe3+的灵敏选择性检测。以柠檬酸铵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蓝色荧光N,S-CQDs,它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量子产率为16.1%,可用于硫化物的选择性检测,检出限(S/N=3)为11.0 n M(约0.35μg/L);当以柠檬酸代替柠檬酸铵为原料时制备得到的N,S-CQDs,其荧光量子产率显着提高(69%),且不具有激发依赖性,并可用于Fe3+的选择性检测,检出限为14.0 n M(约0.8μg/L)。(2)建立了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敏化能量转移的环丙沙星(CIP)-Eu3+配合物荧光传感对磷酸盐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方法。研究发现低浓度的SDBS可显着促进CIP-Eu3+体系中CIP向Eu3+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敏化Eu3+的特征荧光。该传感体系5 min内即可实现对磷酸根的灵敏选择性检测,检出限可达4.3 n M(以P计为0.13μg/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水样与大气颗粒物中总磷的测定,也为基于FRET机制的荧光传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3)构建了复合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用于Ag+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以柠檬酸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氮/硅掺杂的蓝色荧光碳量子点(N,Si-CQDs),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LC)为稳定剂制备得到红色荧光NALC-Cd Te,基于N,Si-CQDs和NALC-Cd Te构建了N,Si-CQDs/NALC-Cd Te双发射荧光传感。该传感方法对Ag+的比率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00.0 n M,检出限可达1.7 n M(约0.2μg/L),可应用于废水中痕量Ag+的测定。(4)基于N,S-CQDs和稀土离子聚合物(Eu-CPs)构建了可用于磷酸根和Fe3+同时检测的N,S-CQDs/Eu-CPs双发射荧光传感。在室温水相条件下制备了发Eu3+特征荧光的Eu-CPs,制备过程简单、快速、绿色;通过引入发蓝色荧光的N,S-CQDs,构建了N,S-CQDs/Eu-CPs双发射荧光传感,实现了对磷酸根和Fe3+的同时检测,检出限分别为68.6 n M(以P计为2.1μg/L)和48.3 n M(约2.7μg/L),并成功应用于地表水和人体尿液中总磷含量的测定。(5)构建了可用于NO2-与Hg2+同时检测的CQDs-Tb3+/3-氨基苯硼酸(APBA)双发射荧光传感。以烟酸和巴比妥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发蓝色荧光的CQDs,该CQDs可敏化Tb3+发出其特征荧光。CQDs-Tb3+和APBA可分别在30 s和5 min内实现对NO2-和Hg2+的灵敏选择性荧光响应,对NO2-检出限可达2.0 n M(约0.1μg/L)。该传感方法已应用于自来水、地下水、湖水以及雨水中NO2-含量的检测,也为双目标物或多目标物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梁霞霞[8](2019)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文中研究指明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是由于活性氧和抗氧化防御途径不平衡所致。生物体内的DNA、脂类和蛋白质经常暴露在活性氧类物质,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单线态氧(1O2)和过氧化物(HOO-)中。这些物质可以氧化DNA造成多种损伤,包括碱基脱落、碱基氧化和单双链断裂等。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uo)是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存在时最主要的DNA碱基氧化损伤产物。DNA复制时,8-oxodGuo可以引起碱基G:C→T:A的突变,产生基因或遗传毒性。8-oxodGuo作为一种有效的DNA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在很多领域都有研究和应用。比如在医疗诊断领域中,8-oxodGuo被用于评价个体癌变几率以及诊断与自由基相关的疾病;而在衰老机制或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8-oxodGuo也是主要的探讨目标。因此,构建可以快速、灵敏检测DNA氧化损伤的分析方法非常有必要。已经报道的检测DNA氧化损伤的方法很多,例如电化学传感(光电化学、电化学、电化学发光)因检测迅速、设备简单、且易于实现高通量等优点引起了很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述了DNA损伤的产生及检测方法,电化学发光法分析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第二部分为研究内容。首先合成一种“光开关”分子作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在此基础上引入特异性的DNA糖基化酶放大DNA损伤,构建一种快速简便且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Ru(bpy)2dppz]2+(简称Ru-dppz)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首先利用1,10-邻菲罗啉5,6-二酮与邻苯二胺反应制备联吡啶体配合物二吡啶[3,2-a;2’,3’-c]吩嗪(Dppz),产物Dppz再与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Ru(bpy)3Cl2)反应制备二联吡啶二吡啶[3,2-a;2’,3’-c]吩嗪钌,Ru-dppz。接下来,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对产物Ru-dppz进行结构表征。再对合成产物Ru-dppz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DNA的加入Ru-dppz荧光强度逐渐增加,说明Ru-dppz可以作为DNA分子“光开关”。通过荧光滴定实验得到Ru-dppz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5×107L/mol,结合比为0.1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选用上步合成的Ru-dppz为信号探针,建立一种无标记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enton试剂造成的DNA氧化损伤。基于DNA糖基化酶Fpg(E.coli formamidopyrimidine)的双功能性质(识别和切除8-oxodGuo,水解磷酸二酯键形成切口),因此通过引入Fpg放大DNA的氧化损伤,实现DNA氧化损伤的高灵敏检测。首先,考虑到Ru-dppz的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行为,选择还原的氧化石墨烯(r-GO)纳米金(Au)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氧化铟锡(ITO)电极为基底电极,再将DNA组装到电极表面,结合Ru-dppz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通过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的改变实现DNA的氧化损伤的检测。同时,我们还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荧光实验以及选择性实验等证明了我们的实验设计与原理。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 nM Fe2+/40 nM H2O2的Fenton试剂对DNA造成的损伤,检测灵敏度比类似的光电检测方法提高了1000倍。本方法为DNA氧化损伤的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敏的方案。3.为了进一步验证Fpg放大DNA氧化损伤的普遍适用性,我们研究了环境中另一种有害物质孟加拉玫瑰红对DNA造成的损伤。与Fenton反应造成DNA氧化损伤机理不同的是:孟加拉玫瑰红在光照作用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当DNA暴露于单线态氧时,由于单线态氧的能量较低,它能够损伤具有最低氧化电位的鸟嘌呤(G),且8-oxodGuo是其主要的损伤产物。采用DNA糖基化酶Fpg特异性识别并剪切8-oxodGuo的原理,检测微量孟加拉玫瑰红对DNA造成的氧化损伤,并研究了Fpg酶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到0.1μg/mL的孟加拉玫瑰红造成的DNA损伤。
秦晋[9](2019)在《磷光量子点传感器的构建及水环境污染物和医药生物分子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子点已经在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具有大小均匀可调控、光稳定性好、发射光谱覆盖面广等优点。量子点表面物理结构及化学组成的细微调整都会使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量子点在物质检测方面拥有广泛应用前景。其中,磷光量子点具有发光寿命长、前置处理过程简便,避免背景环境光干扰等特性,已在研究领域被广泛关注,所以使用磷光量子点(QDs)进行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论文利用Mn掺杂Zn S磷光量子点(Mn-Zn S)优越性能,构建了水环境中磷酸根离子、微囊藻毒素-LR,医药生物分子氯霉素、丁酰胆碱酯酶的磷光传感体系以及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应用,初步分析了相关检测机制。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静电作用构建了Mn-ZnS QDs/Ce3+的纳米探针,利用镧系元素Ce3+与磷酸根的高亲和力,可在自然水体中应用于磷酸根离子的选择性检测。Ce3+离子可以与MPA修饰的Mn-Zn S QDs表面上的羧酸根基团配位,在静电吸附作用下形成了Mn-Zn S QDs/Ce3+纳米聚合物,使其发生聚集。当体系中加入磷酸根离子后,磷酸根离子与Ce3+更强的亲和力形成更加稳定的复合物,使Ce3+从Mn-Zn S QDs表面脱附,Mn-Zn S QDs的RTP得以恢复。该体系检测范围在8-320μM,检出限为2.71μM。该方法可用于真实水样的分析,具有灵敏度好和选择性高的优点。2.本论文通过免疫法,利用电子转移诱导磷光机制,制备了一种磷光免疫传感器,对微囊藻毒素-LR进行特异性识别及敏感检测地生物探针。该传感器利用抗原MC-LR与抗体二者之间结构上特异结合使得交联抗体的量子点相互聚集,通过量子点上羧基和MC-LR上伯氨基发生电子转移,致使磷光猝灭,并且分析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位点。该磷光免疫传感体系对MC-LR拥有灵敏且高效的检测性能,线性范围为0.2-1.5μg/L和1.5-20μg/L,检测限为0.024μg/L。本文研究的传感体系在实际水样中对MC-LR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3.通过利用MPA修饰Mn-ZnS QDs表面开发了一种方便快速检测氯霉素探针。加入氯霉素后,磷光强度随着氯霉素的增加而有规律地猝灭,在0.5-44.4μg/m 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极限检测为0.22μg/m L。磷光猝灭机制初步归因于从光激发Mn-Zn S QDs到电子受体氯霉素的电子转移。Mn-Zn S QDs对氯霉素诱导选择能够致使Mn-Zn S QDs发光显着猝灭。这种RTP分析方法无标签,方便,灵敏和选择性好,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氯霉素,且避免样品中自体荧光的干扰。4.本研究结合丁酰胆碱酯酶(BChE)生物酶反应和RTP QDs的发光特性,开发了一种灵敏,精确,简便的BCh E生物传感器,实现了BCh E的开启和关闭。该生物传感体系由酶分解产物对Mn-Zn S QDs发光不同而组成,无需功能化链接等繁琐制备程序。BCh E催化氯化丁酰胆碱生成的胆碱使Mn-Zn S QDs聚合,从而提高了Mn-Zn S QDs的RTP强度,实现了Mn-Zn S QDs的“开启”。加入胆碱氧化酶氧化胆碱后生成过氧化氢,使得Mn-Zn S QDs RTP猝灭,实现了Mn-Zn S QDs发光“关闭”。本研究同时开发了两种检测BCh E的生物传感器。同时该传感体系可有效避免生物体自体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且不需要复杂前置处理过程,能够用于生物样品中BCh E的高效检测。
黄云梅[10](2019)在《荧光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环境中痕量手性污染物》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界广泛存在手性(Chirality),而手性对映体(Chiral enantiomers)无论是人工的或是天然的,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的奇妙角色,主导着生命体的奥秘。手性农药的使用有效的增加了粮疏瓜果的产量,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手性药物的使用攻克某些疑难杂症;手性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提高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手性农药对映体有可能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曾有手性药物对映体导致了畸形儿童的产生,手性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也使食品环境变得错综复杂。因此,我们把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一类手性物质或对映体统称为手性污染物。手性污染物的不同对映体的生物毒害作用有所差异,对应的环境行为即降解和生物代谢过程也存在不同。因此,分析分离和测定环境中的手性污染物,须弄清楚手性污染物的不同对映体在环境中的选择性行为和生物效应,表征和探索手性对映体的作用和变迁,对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来说都非常重要。本文以L-青霉胺、马拉硫磷两种手性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金纳米粒子(AuNPs)、半导体量子点(QDs)以及藻红B(EryB)为探针试剂,以荧光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为主要的光谱分析方法,探究了研究对象与光学探针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体系荧光光谱以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的影响。文中讨论了光谱特征、最佳反应条件等的影响,建立了荧光光谱法对手性药物L-青霉胺的测定,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对手性农药马拉硫磷的测定。同时对各个体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将建立的新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5015、21475014)和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CYS17290)的资助下完成。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青霉胺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与Cu2+的竞争反应检测青霉胺D-青霉胺(D-PA),作为一种主要的对映体,通常用于诊所用药。但是,另外一种对映体L-青霉胺却有毒。因此,在生物医药或者环境样品中检测L-青霉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用作荧光探针,成功用于检测L-青霉胺。当有Cu2+存在的情况下,CdTe量子点的荧光被显着猝灭由于Cu2+能够与其表面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结合,然而,在上述体系中加入L-青霉胺后,体系的荧光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L-青霉胺后,体系的缓冲溶液、Cu2+的浓度等会影响体系的荧光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恢复程度与L-青霉胺的浓度在2×10-7-4×10-6mol/L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2=0.9980.因此,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单、快速的检测L-青霉胺的荧光方法,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和医院废水样品中检测L-青霉胺,取得了满意的结果。2.藻红B作为光散射探针的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检测痕量手性农药马拉硫磷以藻红B作为光散射探针,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光谱方法用于测定手性农药马拉硫磷基于共振瑞利散射(RRS)技术。通过记录体系的荧光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讨论藻红B、Pd2+和马拉硫磷三者之间的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藻红B、Pd2+和马拉硫磷三者单独存在或两两存在时,体系的RRS强度都非常弱。但三者同时存在时,体系的RRS强度显着增强,这可能是由于在酸性条件下,Pd2+能够与马拉硫磷的水解产物和藻红B形成三元复合物。同时,当Pd2+存在时,藻红B的荧光显着猝灭,当再向上述体系中加入马拉硫磷后,荧光强度进一步猝灭。因此,进一步证明体系中形成了三元复合物。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RRS增强的强度与马拉硫磷的浓度在0.012-0.8μg/m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7ng/L,相关系数为0.9960。因此,建立了一种检测马拉硫磷新方法并在实际样品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3.基于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Pd2+测定环境中手性农药马拉硫磷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研究本实验以L-组氨酸作为修饰剂和还原剂,采用一锅合成法合成了具有蓝绿色荧光的L-组氨酸修饰的金纳米。在Pd2+存在的情况下,L-组氨酸修饰的金纳米可以作为共振瑞利散射(RRS)探针,检测手性农药马拉硫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d2+可以使L-组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的荧光猝灭,同时RRS强度有明显的增强。当向上述体系中进一步加入马拉硫磷后,体系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而体系的RRS增强的程度更明显。基于此,建立了检测马拉硫磷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我们讨论Pd2+、缓冲溶液等反应条件对体系的RRS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RS增强的强度与马拉硫磷的浓度在0.12-3.2μg/mL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RRS=543.72CMala+21.06,相关系数为0.9985。文中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反应机理以及RRS强度增强的原因。同时,新建立的测定马拉硫磷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二、Interaction between Eu(bpy)_3~(3+) Complex and DNA by Fluorophotomet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action between Eu(bpy)_3~(3+) Complex and DNA by Fluorophotometry(论文提纲范文)
(1)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荧光MOFs材料 |
1.2.1 MOFs材料的荧光性质 |
1.2.2 荧光MOFs材料的自组装方法 |
1.2.3 荧光传感器及其检测机理 |
1.3 荧光MOFs材料用于识别传感应用 |
1.3.1 离子识别 |
1.3.2 抗生素识别 |
1.3.3 生物标志物识别 |
1.3.4 手性分子识别 |
1.3.4.1 手性MOFs材料在荧光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
1.3.4.2 后修饰手性MOFs材料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本文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含氮羧酸共轭配体构筑的MOFs及其荧光传感性能 |
2.1 荧光Cd–MOF比率变色识别Al~(3+)离子以及检测Cr(VI)离子 |
2.1.1 引言 |
2.1.2 配合物Cd–MOF的合成及基本化学表征 |
2.1.2.1 配合物Cd–MOF([Cd(tpbpc)_2]·2H_2O·DMF)的合成 |
2.1.2.2 配合物Cd–MOF的单晶结构分析 |
2.1.2.3 配合物Cd–MOF的 FT–IR和PXRD分析 |
2.1.2.4 配合物Cd–MOF的热稳定性测试 |
2.1.3 配合物Cd–MOF的荧光性质探究以及识别应用 |
2.1.3.1 Cd–MOF的荧光性质及化学稳定性探究 |
2.1.3.2 配合物Cd–MOF作为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Al~(3+)离子 |
2.1.3.3 配合物Cd–MOF检测Al~(3+)离子的机理探索 |
2.1.3.4 配合物Cd–MOF作为高灵敏荧光传感器检测Cr(VI)离子 |
2.1.3.5 配合物Cd–MOF识别Cr(VI)离子的检测机理探究 |
2.1.4 小结 |
2.2 三维Eu–MOF变色荧光识别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和氧氟沙星 (OFLX) |
2.2.1 引言 |
2.2.2 配合物Eu–MOF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2.2.1 配合物Eu–MOF的合成 |
2.2.2.2 配合物Eu–MOF的晶体结构分析 |
2.2.3 配合物Eu–MOF的基本化学表征 |
2.2.4 配合物Eu–MOF的荧光性质表征 |
2.2.5 配合物Eu–MOF荧光检测抗生素的应用 |
2.2.6 配合物Eu–MOF荧光检测抗生素的机理探究 |
2.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后修饰合成方法构筑的MOFs及其荧光传感性能 |
3.1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及其对抗坏血酸传感性能的研究 |
3.1.1 引言 |
3.1.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 |
3.1.2.1 配合物Cd–MOF的合成 |
3.1.2.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 |
3.1.3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化学表征 |
3.1.4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荧光及其识别性能探究 |
3.1.4.1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荧光性质 |
3.1.4.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对抗坏血酸的荧光传感应用 |
3.1.4.3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检测抗坏血酸的逻辑门构筑 |
3.1.5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检测抗坏血酸的机理探究 |
3.1.6 小结 |
3.2 后修饰荧光复合物Eu~(3+)@Mn–MOF对组氨酸特异性检测 |
3.2.1 引言 |
3.2.2 复合物Eu~(3+)@Mn–MOF pH变色响应体制的构筑 |
3.2.2.1 配合物Mn–MOF的合成 |
3.2.2.2 复合物Eu~(3+)@Mn–MOF的合成 |
3.2.2.3 复合物Eu~(3+)@Mn–MOF的pH变色响应体制的构筑 |
3.2.3 配合物 Mn–MOF及复合物Eu~(3+)@Mn–MOF的化学表征 |
3.2.4 复合物Eu~(3+)@Mn–MOF的pH变色响应体制的性能表征 |
3.2.5 复合物Eu~(3+)@Mn–MOF对于组氨酸的荧光传感应用 |
3.2.6 复合物Eu~(3+)@Mn–MOF检测组氨酸的机理探究 |
3.2.7 小结 |
3.3 后修饰手性UiO–66–(COOH)_2的合成及其手性荧光识别L/D–苯丙氨醇 |
3.3.1 引言 |
3.3.2 UiO–66–(COOH)_2及手性复合物S–1和R–1的合成 |
3.3.2.1 UiO–66–(COOH)2的制备 |
3.3.2.2 复合物S–1和R–1的制备 |
3.3.3 复合物S–1和R–1的性能表征 |
3.3.3.1 复合物S–1和R–1的结构分析 |
3.3.3.2 复合物S–1和R–1的基本化学表征 |
3.3.3.3 复合物S–1和R–1的荧光性质 |
3.3.4 复合物S–1和R–1的手性识别应用 |
3.3.5 复合物S–1和R–1手性检测L/D–苯丙氨醇的识别机理 |
3.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1 论文中配合物的CCDC号 |
附录2 论文中配体结构式及缩写 |
附录3 表征仪器及测试方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2)基于适配体识别-酶催化显色的真菌毒素和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毒素污染和检测方法 |
1.1.1 代表性真菌毒素简述 |
1.1.2 真菌毒素常规检测方法 |
1.1.3 真菌毒素新检测方法 |
1.2 重金属污染和检测方法 |
1.2.1 重金属污染概述 |
1.2.2 重金属检测研究进展 |
1.3 适配体技术研究进展 |
1.3.1 适配体简述 |
1.3.2 适配体分子识别设计 |
1.3.3 适配体非扩增检测技术 |
1.3.4 适配体扩增检测技术 |
1.3.5 适配体检测技术的应用 |
1.4 基于酶的催化反应 |
1.4.1 纳米模拟酶概述 |
1.4.2 纳米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1.5 立题意义及背景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适配体探针-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显色的伏马毒素B_1检测方法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链霉亲和素包被酶标板 |
2.3.2 伏马毒素B_1适配体互补链检测探针的制备 |
2.3.3 伏马毒素B_1的检测 |
2.3.4 检测方法特异性验证 |
2.3.5 检测方法稳定性验证 |
2.3.6 实际食品样品中伏马毒素B_1的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检测原理 |
2.4.2 链霉亲和素浓度的优化 |
2.4.3 牛血清蛋白浓度的优化 |
2.4.4 伏马毒素B_1适配体浓度的优化 |
2.4.5 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的优化 |
2.4.6 检测结果和检测限 |
2.4.7 特异性实验结果分析 |
2.4.8 稳定性实验结果分析 |
2.4.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适配体探针和纳米金-酪胺信号放大系统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链霉亲和素包被酶标板 |
3.3.2 链霉亲和素-过氧化氢酶的制备 |
3.3.3 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
3.3.4 特异性实验 |
3.3.5 实际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实验原理 |
3.4.2 过氧化氢浓度的优化 |
3.4.3 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浓度优化 |
3.4.4 生物素-酪胺稀浓度的优化 |
3.4.5 链霉亲和素-过氧化氢酶浓度的优化 |
3.4.6 氯金酸还原时间的优化 |
3.4.7 检测结果和检测限 |
3.4.8 特异性实验结果分析 |
3.4.9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适配体探针和纳米金-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增强的重金属镉检测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链霉亲和素包被酶标板 |
4.3.2 二硫化钼(MoS_2)薄层纳米片制备 |
4.3.3 纳米金修饰的二硫化钼(Au-MoS_2)复合纳米酶的制备 |
4.3.4 互补链-纳米金-二硫化钼(cDNA-Au-MoS_2)检测探针的制备 |
4.3.5 相关纳米酶的酶比活性评估 |
4.3.6 重金属镉的检测 |
4.3.7 检测方法特异性验证 |
4.3.8 实际样品中重金属镉的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实验原理 |
4.4.2 MoS_2 纳米片和Au-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4.4.3 纳米材料模拟酶比活性分析 |
4.4.4 纳米材料模拟酶催化活性验证 |
4.4.5 镉适配体浓度的优化 |
4.4.6 纳米金-二硫化钼纳米酶浓度优化 |
4.4.7 反应温度的优化 |
4.4.8 检测结果和检测限 |
4.4.9 特异性实验结果分析 |
4.4.10 实际样本中重金属镉的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适配体探针和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金复合物模拟酶的重金属铅检测方法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金(Fe_3O_4-AuNPs)复合物的制备 |
5.3.2 氨基化四氧化三铁磁珠的制备 |
5.3.3 亲和素包被氨基化四氧化三铁磁珠 |
5.3.4 磁珠表面修饰适配体 |
5.3.5 相关纳米酶的比活性分析 |
5.3.6 铅离子标准品的检测 |
5.3.7 特异性实验 |
5.3.8 自来水样品中铅离子的检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检测原理 |
5.4.2 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金复合纳米酶的表征 |
5.4.3 氨基化四氧化三铁磁珠的表征 |
5.4.4 链霉亲和素包被磁珠的表征 |
5.4.5 复合纳米酶的酶比活性验证 |
5.4.6 铅适配体互补链浓度的优化 |
5.4.7 适配体修饰的磁珠浓度的优化 |
5.4.8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5.4.9 特异性实验 |
5.4.10 自来水样品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本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生物质碳量子点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引言 |
1 碳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进展 |
1.1 碳量子点的合成 |
1.2 碳量子点的应用进展 |
1.2.1 碳量子点在荧光传感方面的应用 |
1.2.2 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1.2.3 碳量子点在药物和基因传递方面的应用 |
1.2.4 碳量子点在光电催化方面的应用 |
2 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分析应用 |
2.1 基于有机荧光团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 |
2.2 基于荧光纳米粒子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 |
2.3 基于荧光纳米粒子和有机荧光团复合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 |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碳量子点/曙红Y比率型荧光探针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CO-CQDs与 CO-CQDs/EY复合物的合成 |
2.3 基于CO-CQDs/EY比率型荧光探针的AA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O-CQDs的形貌表征 |
3.2 CO-CQDs的发光性能 |
3.3 CO-CQDs/EY复合物的形成 |
3.4 基于AA测定的CO-CQDs/EY比率型荧光探针构建 |
3.5 测定条件的优化 |
3.5.1 CO-CQDs的合成条件优化 |
3.5.2 酸度、缓冲溶液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3.5.3 Cr(VI)用量的影响 |
3.5.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5.5 体系的稳定性 |
3.6 检出限及线性范围 |
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8 实际样品分析 |
3.8.1 药片中AA含量的测定 |
3.8.2 水果和蔬菜中AA的测定 |
4 结论 |
第三章 碳量子点/异硫氰酸荧光素比率型荧光探针测定氯诺昔康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HB-CQDs与 HB-CQDs/FITC复合物的合成 |
2.2.2 基于测定LNXC的 HB-CQDs/FITC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HB-CQDs合成条件优化 |
3.2 HB-CQDs的形貌表征 |
3.3 HB-CQDs的光学性质 |
3.4 HB-CQDs/FITC复合物的光谱特性 |
3.5 LNXC的测定原理 |
3.6 LNXC测定条件的优化 |
3.6.1 酸度、缓冲溶液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3.6.2 MnO_4~-用量的选择 |
3.6.3 体系的反应时间与温度 |
3.7 共存物质的测定 |
3.8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9 样品分析 |
3.10 机理初探 |
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蒲公英CQDs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对Hg~(2+)和苯丙氨酸的检测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DE-CQDs与 DE-CQDs/Rh6G复合物的合成 |
2.3 基于DE-CQDs/Rh6G复合物比率型荧光探针对L-Phe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DE-CQDs合成和形貌表征 |
3.1.1 DE-CQDs的合成 |
3.1.2 DE-CQDs的形貌表征 |
3.2 DE-CQDs的发光特征 |
3.3 DE-CQDs/Rh6G复合物的光谱特征 |
3.4 Hg~(2+)对DE-CQDs/Rh6G复合物的猝灭作用 |
3.5 DE-CQDs/Rh6G探针测定L-Phe体系的构建 |
3.6 基于DE-CQDs/Rh6G探针测定L-Phe体系的条件优化 |
3.6.1 酸度、缓冲溶液的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3.6.2 Hg~(2+)用量的影响 |
3.6.3 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
3.7 探针的抗干扰实验 |
3.8 荧光探针分析性能 |
3.9 实际样品测定与回收率 |
3.10 机理初探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铜与锰的生物学功能及过量的危害 |
1.2.1 铜与锰的生物学功能 |
1.2.2 铜与锰的过量的危害 |
1.3 铜与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光谱法(Spectrometry) |
1.3.1.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1.3.1.2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
1.3.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
1.3.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1.3.1.5 荧光检测(Fluorescence) |
1.3.2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
1.3.3 质谱法(MS) |
1.3.4 电化学分析法(ECA) |
1.4 铜与锰的预处理方法 |
1.4.1 固相萃取法(SPE) |
1.4.2 固液萃取法(SLE) |
1.4.3 液液萃取法(LLE) |
1.4.4 膜分离法(Separation Membrane) |
1.4.5 生物化学法(Bio-chemistry Method)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PE)与纸基微流控分析设备(μPAD)的铜离子快速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固相萃取柱的构建及性能表征 |
2.2.1.1 磺化PS-DVB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2.2.1.2 固相萃取柱的组装 |
2.2.1.3 固相萃取柱的萃取过程 |
2.2.1.4 洗脱剂的选择 |
2.2.1.5 固相萃取柱稳定性的验证 |
2.2.2 纸基微流控分析设备(μPAD)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
2.2.2.1 μPAD指示剂的优化 |
2.2.2.2 μPAD的构建 |
2.2.2.3 μPAD的性能评价 |
2.2.2.4 μPAD的线性回归分析 |
2.2.3 固相萃取柱与μPAD相结合的性能评价 |
2.2.3.1 抗干扰性能的评价 |
2.2.3.2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相萃取柱 |
2.3.1.1 PS-DVB微球的表征 |
2.3.1.2 固相萃取柱分离效果的评价 |
2.3.1.3 固相萃取柱稳定性的评价 |
2.3.2 纸基微流控分析设备(μPAD) |
2.3.2.1 Cu~(2+)指示剂的选择 |
2.3.2.2 μPAD的构建 |
2.3.2.3 μPAD稳定性的评价 |
2.3.2.4 Cu~(2+)的定量分析 |
2.3.3 固相萃取柱与μPAD结合 |
2.3.3.1 抗干扰性能的评价 |
2.3.3.2 标准样品的检测 |
2.3.3.3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PE)与铕(Eu~(3+))复合物的锰离子快速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固相萃取柱构建及性能表征 |
3.2.1.1 磺化PS-DVB微球的表征及吸附能力测定 |
3.2.1.2 固相萃取柱的组装 |
3.2.1.3 固相萃取柱的萃取过程 |
3.2.1.4 洗脱剂的选择 |
3.2.1.5 固相萃取柱洗脱稳定性的评价 |
3.2.2 铕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
3.2.2.1 铕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2.2.2 Eu-(TTA)_2-PDCA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3.2.2.3 Eu-(TTA)_2-PDCA的条件优化 |
3.2.2.4 Eu-(TTA)_2-PDCA适用pH的评价 |
3.2.2.5 Mn~(2+)的定量分析 |
3.2.3 固相萃取柱与Eu-(TTA)_2-PDCA相结合的性能评价 |
3.2.3.1 抗干扰性能的评价 |
3.2.3.2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相萃取柱 |
3.3.1.1 PS-DVB微球的表征 |
3.3.1.2 固相萃取柱分离效果的评价 |
3.3.1.3 固相萃取柱稳定性的评价 |
3.3.2 铕荧光配合物 |
3.3.2.1 铕荧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2.2 Eu-(TTA)_2-PDCA的条件优化 |
3.3.2.3 Eu-(TTA)_2-PDCA适用pH的评价 |
3.3.2.4 Mn~(2+)的定量分析 |
3.3.3 固相萃取柱与Eu-(TTA)_2-PDCA的结合 |
3.3.3.1 抗干扰性能的评价 |
3.3.3.2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与已发表文章 |
(5)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虾青素(Astaxanthin) |
1.2.1 虾青素分子结构 |
1.2.2 虾青素着色与抗氧化功能 |
1.2.3 虾青素用途和对生物体的益处 |
1.2.3.1 虾青素对水生动物的有益效应 |
1.2.3.2 虾青素对人类疾病预防和改善效益 |
1.2.4 虾青素的安全性 |
1.2.5 虾青素来源 |
1.3 雨生红球藻 |
1.3.1 雨生红球藻介绍 |
1.3.2 雨生红球藻形态及生长周期 |
1.3.3 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产量的方式 |
1.3.2.1 雨生红球藻藻株 |
1.3.2.2 雨生红球藻培养及虾青素诱导条件 |
1.3.4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 |
1.3.5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合成调控机制 |
1.3.6 活性氧物质和植物激素调节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研究进展 |
1.4 等离子体概述 |
1.4.1 等离子体定义 |
1.4.2 等离子体分类 |
1.4.3 低温等离子体概述 |
1.4.3.1 低温等离子体概念 |
1.4.3.2 低温等离子体源 |
1.4.3.3 低温等离子体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效应 |
1.4.4 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研究 |
1.4.4.1 低温等离子体在农业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 |
1.4.4.2 低温等离子体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
1.5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及生物学效应 |
1.5.1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生物体不同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
1.5.2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 |
1.6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的刺激效应 |
1.6.1 刺激效应 |
1.6.2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刺激效应的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雨生红球藻藻株 |
2.2 雨生红球藻培养及保存 |
2.3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诱导条件 |
2.4 雨生红球藻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 |
2.5 雨生红球藻细胞形态观察 |
2.6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
2.6.1 基因组DNA提取 |
2.6.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实验引物及PCR反应 |
2.7 光合作用系统Ⅱ叶绿素荧光测定 |
2.8 雨生红球藻细胞数量、生物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2.9 活性氧(ROS)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9.1 活性氧测定 |
2.9.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0 类胡萝卜素的液相色谱分析 |
2.11 脂质提取及分析 |
2.12 雨生红球藻体内植物激素独脚金内脂和脱落酸测定 |
2.13 转录组测序的样品准备、RNA提取和cDNA文库构建 |
2.13.1 样品准备 |
2.13.2 RNA提取 |
2.13.3 RNA定量和鉴定 |
2.13.4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14 RNA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2.14.1 RNA反转录实验 |
2.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5 酵母细胞培养及生长 |
2.16 实验装置与等离子体处理 |
2.17 克隆存活实验 |
2.18 拉曼显微光谱测量 |
2.19 抗氧化酶活性实验 |
2.20 流式细胞分析 |
2.20.1 流式细胞分析所用试剂 |
2.20.2 流式细胞分析的实验步骤 |
2.21 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及蛋白质印迹(WB)实验 |
2.21.1 所用抗体及其相应的稀释倍数 |
2.21.2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
2.21.3 免疫沉淀(IP)和蛋白质印迹(WB)实验步骤 |
2.22 软X射线纳米CT实验 |
2.23 数据分析与作图 |
第三章 强光胁迫下雨生红球藻高产虾青素的机制分析 |
3.1 概述 |
3.2 结果 |
3.2.1 RNA测序和组装的质量评估 |
3.2.2 WT和M3藻株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3 光合作用、碳固定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
3.2.4 色素组成比较 |
3.2.5 光合作用活性的比较 |
3.2.6 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3.2.7 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差异的验证及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虾青素积累 |
4.1 概述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低温等离子体促进虾青素的生长、生物量和虾青素的积累 |
4.2.2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雨生红球藻体内ROS积累和抑制光合作用过程 |
4.2.3 比较转录组分析及光合作用和呼吸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4 低温等离子体调控植物激素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5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雨生红球藻体内独脚金内酯(SLs)含量增加、脱落酸(ABA)含量减少 |
4.3 小结 |
第五章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胁迫作用初探 |
5.1 概述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低温等离子体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氧化胁迫作用 |
5.2.2 雨生红球藻在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胁迫作用下发生不同效应 |
5.2.3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酵母细胞的氧化应激 |
5.2.4 低温等离子体对酵母不同氧化胁迫导致不同应激和死亡方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新型配位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组装、结构、传感及磁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 |
1.2.1 直接合成 |
1.2.2 后修饰合成 |
1.3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3.1 荧光传感 |
1.3.2 电化学传感 |
1.3.3 磁性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属离子调控的五例配位聚合物:结构多样性、磁性和发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配合物1-5的合成 |
2.3 晶体结构测定及精修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配合物1-5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1-5的结构多样性分析 |
2.4.3 配合物1-5的PXRD和 TGA分析 |
2.4.4 配合物2和3的磁性质 |
2.4.5 配合物1、4和5的固态荧光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四种碱土金属MOFs在水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的多响应荧光传感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配合物6-9的合成 |
3.3 晶体结构测定及精修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配合物6-9的晶体结构 |
3.4.2 配合物6-9的PXRD和 TGA分析 |
3.4.3 配合物6-9的固态荧光性质 |
3.4.4 配合物6作为荧光探针对Fe~(3+)和Pb~(2+)离子的检测 |
3.4.5 配合物7作为荧光探针对Fe~(3+)和Cu~(2+)离子的检测 |
3.4.6 配合物8和9作为荧光探针对Fe~(3+)离子的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Eu~(3+)离子功能化的Ni-MOF:荧光传感和磁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配合物10的合成 |
4.2.4 复合物Eu~(3+)@10的制备 |
4.3 晶体结构测定及精修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配合物10的晶体结构 |
4.4.2 配合物10和复合物Eu~(3+)@10的表征分析 |
4.4.3 配合物10和复合物Eu~(3+)@10的固态荧光性质 |
4.4.4 复合物Eu~(3+)@10的荧光传感性质 |
4.4.5 配合物10的磁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五核簇结构的多孔Co-MOF: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及磁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2.3 配合物11的合成 |
5.2.4 复合物Ag@11的制备 |
5.2.5 电极修饰 |
5.3 晶体结构测定及精修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配合物11的晶体结构 |
5.4.2 复合物Ag@11的表征分析 |
5.4.3 复合物Ag@11的电化学传感性质 |
5.4.4 配合物11的磁性质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点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荧光分析法概述 |
1.2 荧光传感机制 |
1.3 基于碳量子点的荧光传感研究进展 |
1.3.1 碳量子点及其性质 |
1.3.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1.3.3 碳量子点的传感应用 |
1.4 基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传感研究进展 |
1.4.1 稀土离子配合物发光机理 |
1.4.2 稀土离子配合物发光特性 |
1.4.3 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传感应用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2 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对硫化物和Fe3+的灵敏选择性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2.2.3 碳量子点的表征 |
2.2.4 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2.2.5 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实验 |
2.2.6 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2.3.2 碳量子点的结构与性质 |
2.3.3 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和荧光成像分析 |
2.3.4 硫化物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5 硫化物检测性能 |
2.3.6 检测机理 |
2.4 碳量子点对Fe~(3+)的检测应用 |
2.5 小结 |
3 基于SDBS敏化能量转移的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环境样品中总磷的分析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材料表征 |
3.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2.4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的检测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3.3.2 磷酸根检测条件优化 |
3.3.3 磷酸根的定量检测 |
3.3.4 磷酸根的选择性检测 |
3.3.5 实际样品中总磷的分析应用 |
3.3.6 检测机理 |
3.4 小结 |
4 复合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Ag~+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NALC-Cd Te的制备 |
4.2.3 N,Si-CQDs的制备 |
4.2.4 材料表征 |
4.2.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4.2.6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Ag~+的检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4.3.2 量子点的形貌与结构 |
4.3.3 Ag~+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4 Ag~+的定量分析 |
4.3.5 Ag~+的选择性分析 |
4.3.6 对水样中Ag~+的分析应用 |
4.3.7 检测机理 |
4.4 小结 |
5 基于碳量子点和Eu-CPs的双发射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和Fe~(3+)的同时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Eu-CPs的制备 |
5.2.3 碳量子点的制备 |
5.2.4 材料表征 |
5.2.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5.2.6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和Fe~(3+)的检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5.3.2 Eu-CPs的合成与表征 |
5.3.3 荧光传感的构建及传感条件优化 |
5.3.4 对磷酸根的检测性能 |
5.3.5 对Fe~(3+)的检测性能 |
5.3.6 实际样品中磷酸根和Fe~(3+)的分析应用 |
5.3.7 检测机理 |
5.4 小结 |
6 CQDs-Tb~(3+)/APBA双发射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NO_2~-与Hg~(2+)的同时检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2 CQDs的制备 |
6.2.3 材料表征 |
6.2.4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 |
6.2.5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NO_2~-和Hg~(2+)的检测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6.3.2 CQDs和 CQDs-Tb~(3+)的结构与性质 |
6.3.3 实验条件优化 |
6.3.4 对NO_2~-和Hg~(2+)的定量检测 |
6.3.5 对NO_2~-和Hg~(2+)的选择性检测 |
6.3.6 实际水样中NO_2~-和Hg~(2+)的检测应用 |
6.3.7 检测机理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8)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DNA氧化损伤的产生 |
1.2 目前核酸氧化损伤检测的方法 |
1.2.1 彗星实验 |
1.2.2 免疫检测 |
1.2.3 荧光检测 |
1.2.4 ~(32)P后标记法 |
1.2.5 色谱质谱法 |
1.2.6 核磁共振法 |
1.2.7 序列分析法 |
1.3 电化学发光法 |
1.3.1 电化学发光原理 |
1.3.2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
1.3.3 复合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1.4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Ru(bpy)_2dppz]~(2+)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Ru-dppz的制备 |
2.2.3 Ru-dppz的“光开关”性质研究 |
2.2.4 Ru-dppz对 DNA的荧光滴定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u-dppz的合成 |
2.3.2 Ru-dppz的结构表征 |
2.4 Ru-dppz与 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2.4.1 Ru-dppz的“光开关”性质研究 |
2.4.2 Ru-dppz的荧光滴定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由Fenton试剂造成的DNA氧化损伤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主要试剂的配置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方案 |
3.3.2 ITO/r-GO@Au电极的形貌表征 |
3.3.3 ITO/r-GO@Au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4 [Ru(bpy)_3]~(2+)/TPA体系在ITO/r-GO@Au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3.3.5 电沉积条件优化 |
3.3.6 ECL检测由Fenton试剂造成的DNA氧化损伤 |
3.3.7 凝胶电泳验证Fenton试剂对DNA造成的损伤 |
3.3.8 荧光法验证Fenton试剂对DNA造成的损伤 |
3.3.9 选择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由孟加拉玫瑰红造成的DNA氧化损伤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及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孟加拉玫瑰红溶液浓度校正 |
4.3.2 孟加拉玫瑰红对DNA造成氧化损伤的ECL检测 |
4.3.3 单线态氧自由基清除剂对发光信号的影响 |
4.3.4 不同浓度的孟加拉玫瑰红溶液对DNA的损伤 |
4.3.5 凝胶电泳验证孟加拉玫瑰红试剂对DNA造成的损伤 |
4.3.6 选择性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磷光量子点传感器的构建及水环境污染物和医药生物分子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量子点 |
1.1.1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
1.1.2 掺杂量子点的优势 |
1.1.3 Mn掺杂ZnS量子点发光特性 |
1.1.4 量子点的生物偶联化学 |
1.2 量子点的分析应用 |
1.2.1 量子点在环境中检测的应用 |
1.2.1.1 量子点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1.2.1.2 量子点对阴离子的检测 |
1.2.1.3 量子点对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
1.2.2 量子点对生物医药的检测 |
1.2.2.1 量子点在医药检测中的应用 |
1.2.2.2 量子点检测生物分子的应用 |
1.3 量子点传感形式 |
1.3.1 电子转移 |
1.3.2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
1.3.3 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荧光 |
1.3.4 静态猝灭 |
1.3.5 电导致化学发光 |
1.4 论文的立题思想 |
2 水环境污染物磷酸根离子磷光传感器的构建及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Mn掺杂ZnS量子点的制备 |
2.2.3 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PA包覆Mn掺杂ZnS量子点的表征结果 |
2.3.2 Mn-ZnS QDs/Ce~(3+)传感器的构建 |
2.3.3 Mn-ZnS-QDs/Ce~(3+)传感器结构原理 |
2.3.4 影响Mn-ZnS QDs/Ce~(3+)纳米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
2.3.5 Mn-ZnS QDs/Ce~(3+)纳米复合物对磷酸根离子的测定 |
2.3.6 共存物质的干扰 |
2.3.7 实际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3 水环境污染物微囊藻毒素-LR磷光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靶向识别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 |
3.2.3 MPA包覆的Mn掺杂ZnS量子点的制备 |
3.2.4 微囊藻毒素抗体与Mn掺杂ZnS量子点的生物偶联 |
3.2.5 分子对接方法 |
3.2.6 测定方法 |
3.2.7 样品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PA包覆Mn-ZnS量子点的特征 |
3.3.2 anti-MC-LR/Mn-ZnS QDs纳米复合物检测MC-LR可能的作用机制 |
3.3.3 anti-MC-LR与 MC-LR的分子对接 |
3.3.4 影响Mn-ZnS量子点/anti-MC-LR纳米复合物的因素 |
3.3.5 Mn-ZnS量子点/anti-MC-LR纳米复合物检测MC-LR |
3.3.6 抗干扰性及稳定性检测 |
3.3.7 检测水样中的MC-LR |
3.4 结论 |
4 生物医药氯霉素室温磷光传感器的构建及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MPA包覆的Mn掺杂ZnS量子点的合成 |
4.2.3 实验测定 |
4.2.4 样品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量子点的表征 |
4.3.2 检测氯霉素传感器构建的原理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4 氯霉素的测定 |
4.3.5 外源物质的干扰 |
4.3.6 实际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5 丁酰胆碱酯酶磷光“开-关”效应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传感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 |
5.2.3 MPA包裹的Mn掺杂ZnS量子的合成 |
5.2.4 MPA包裹的Mn掺杂ZnS量子点对BChE检测 |
5.2.5 实际样品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量子点的表征 |
5.3.2 Mn-ZnS QDs开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5.3.3 Mn-ZnS QDs关闭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5.3.4 外援物质的干扰 |
5.3.5 Mn-ZnS QDs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初步研究 |
5.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荧光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环境中痕量手性污染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手性污染物 |
1.1.1 手性 |
1.1.2 手性污染物 |
1.1.3 手性污染物的环境选择性行为 |
1.1.4 手性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1.2 研究对象简介 |
1.2.1 青霉胺简介 |
1.2.2 马拉硫磷简介 |
1.3 研究方法简介 |
1.3.1 荧光光谱法 |
1.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
1.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2 研究报告 |
2.1 基于青霉胺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与Cu~(2+)的竞争反应检测青霉胺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实验仪器 |
2.1.1.2 试剂药品 |
2.1.1.3 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 |
2.1.1.4 检测L-青霉胺的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的特征 |
2.1.2.2 荧光光谱 |
2.1.2.3 实验条件优化 |
2.1.2.4 工作曲线 |
2.1.2.5 反应体系的选择性 |
2.1.2.6 体系的反应机理 |
2.1.2.7 分析应用 |
2.1.3 结论 |
参考文献 |
2.2 藻红B作为光散射探针的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检测痕量手性农药马拉硫磷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实验仪器 |
2.2.1.2 试剂药品 |
2.2.1.3 检测马拉硫磷的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RRS和荧光光谱 |
2.2.2.2 实验条件优化 |
2.2.2.3 标准曲线 |
2.2.2.4 体系的选择性 |
2.2.2.5 反应体系的机理讨论 |
2.2.2.6 分析应用 |
2.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2.3 基于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Pd~(2+)测定环境中手性农药马拉硫磷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研究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实验仪器 |
2.3.1.2 试剂药品 |
2.3.1.3 L-组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的合成 |
2.3.1.4 检测马拉硫磷的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L-组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的光谱特征 |
2.3.2.2 RRS光谱和荧光光谱 |
2.3.2.3 实验的条件优化 |
2.3.2.4 标准曲线 |
2.3.2.5 体系的选择性 |
2.3.2.6 反应体系的机理讨论 |
2.3.2.7 分析应用 |
2.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Interaction between Eu(bpy)_3~(3+) Complex and DNA by Fluorophotometry(论文参考文献)
- [1]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D]. 肖建楠.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基于适配体识别-酶催化显色的真菌毒素和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D]. 陶醉. 江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生物质碳量子点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分析应用[D]. 武文波. 延安大学, 2020(12)
- [4]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D]. 何佳奇.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5]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机制的研究[D]. 陈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新型配位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组装、结构、传感及磁性质研究[D]. 刘洋. 西北大学, 2020
- [7]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D]. 武会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8]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D]. 梁霞霞.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磷光量子点传感器的构建及水环境污染物和医药生物分子检测研究[D]. 秦晋.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荧光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环境中痕量手性污染物[D]. 黄云梅.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