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剧人物的音乐形象

论戏剧人物的音乐形象

一、试论戏曲人物的音乐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冠华[1](2021)在《元素借用与本质渗透 ——美学视域下电影中的戏曲元素研究》文中认为自1896年,《定军山》这部电影的问世,标志着中华大地上出现了“电影”这一个崭新的艺术形式,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对于戏曲元素的借用总是或多或少出现在电影的艺术化表达之中,戏曲元素对电影叙述的本体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都做出了有益的推动和创新。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对于戏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戏曲艺术本体、戏曲电影的艺术化表达以及对华语电影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但是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而存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与电影这样的“西方文明”相结合势必会产生新的艺术火花,这一点并未在学术界有太多的研究凸显。因此,本文在美学这一视域下,对20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在电影中出现的戏曲元素进行梳理与分析。宏观层面,本文立足于戏曲美学对电影美学的渗透,把握电影中展现戏曲美学元素的方式,对电影中戏曲元素呈现的基本特征、发展状况做出分析;中观层面,研究分析电影中对戏曲观念的接纳与吸收,将戏曲的程式化、表意性、虚拟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深入到电影演员、电影叙事、电影画面中的呈现与表达来分析,探讨戏曲如何呈现古典美学的模式和在电影中对戏曲的舞美、外景刻画、演员的台词、对白这类元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微观层面,将电影中借用戏曲元素的形式进行剖析,并运用气、韵、意、境、真、善、美等美学思想,针对不同年代里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较大影视艺术作品单独对戏曲元素加以分析,形成时空、武打、角色、隐喻、韵味、音乐的基本美学范式,总结提出“戏影互动”的观点以及戏曲装点电影故事片的叙事方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回归到美学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从美学的视域下研究戏曲对电影艺术的渗透及发展情况,通过内涵与外延发展变迁做出分析梳理;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即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戏曲与电影在表意形式、演员、剧本、艺术叙事、呈现方式之间的关系;第五、六、七章是第三部分,从微观的层面深入分析电影与戏曲二者互动之后的美学借用,主要涉及时间的压缩、武打、角色、隐喻、韵味、音乐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美学范式,并对戏曲与电影的双生与互动的美学动态关系形成总结。

邢志[2](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指出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赵子夜[3](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李小娟[4](2021)在《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清初,北杂剧余绪未绝,昆腔、弋阳方兴未艾。在山西南部、陕西、河南交界处,梆子腔悄然兴起。它继承北曲腔少字多、腔高板急的总体风格,借鉴昆腔、弋阳腔成熟的表演艺术和关目编排,以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小曲和说唱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面貌并敷演故事。乾隆时期,山西中北部出现了当地人主办的科班。同治年间的山西中部地区,商业经济持续发展、地方秧歌长期繁荣,戏曲艺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始对其音乐形制进行革新,刻意追求平和柔媚的风格。于是梆子腔开始分化:在山西中部地区流行的声腔被称为“下路调”,在山西北部地区流行的声腔称为“上路调”,原来的梆子腔称为“南路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分别定名为蒲州梆子(南路)、中路梆子(下路)、北路梆子(上路)。在中路梆子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晋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晋商是中路梆子定型、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他们修建戏楼会馆,传播戏曲艺术;出资创立戏班,培养戏曲人才;革新音乐体制,编排戏曲剧目。反之,中路梆子也对晋商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中路梆子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商人形象:有的正直、善良;有的凶险、奸诈;有的面对复杂的家庭矛盾,束手无策,只能借助神灵的力量等。中路梆子中反映出晋商的经营文化理念,如和谐共事、崇尚忠义,诚信经商、重义轻利,博大宽厚、吃苦耐劳等。同时中路梆子也丰富了商人的精神世界。中路梆子更有利于晋商商路的开拓、社会地位的提升,并且彰显商人的人生态度。

倪恺祺[5](2021)在《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文中指出姜朝皋是中国当代剧坛一位颇具创造力的戏曲剧作家,他的作品内蕴丰富、涵盖面广,既有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又有纷繁变幻的时代印记;既有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又有对英雄伟绩的深情讴歌,作品曾被十多种地方戏曲剧团搬上舞台,为新时期的戏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姜朝皋创作的戏曲剧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其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的基础上,对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其创作历程进行划分,以求把握作品的整体风貌;第二部分探讨剧作的主题,分析其作品中的主旋律思想内涵、人生及社会层面的开掘出的哲理性;第三部分探究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包括道具线索的运用、现代戏与历史剧的改编策略、戏剧的语言以及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从中笔者得出,姜朝皋在戏剧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突破;主旋律题材的主题内涵中集中表现对战争、革命的胜利的坚定守望,以及对新时代的人和社会的多维表现。此外,部分作品对人生与社会意义有着思想性开掘,一方面通过新旧时代的嬗变来折射人们的精神风貌,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在剧中设置两难的人生处境,让人物在个人选择中凸显崇高的价值,进而以小见大地将主题从个人层面上升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的隐喻与哲理性。在戏剧的艺术特征上,姜朝皋选用独特的道具线索贯穿全剧,达到多样化的表现效果;现代戏的改编策略重在主题与人物的提纯,而历史剧的改编则是凸显了视角的转变与历史人物形象的革新;戏剧语言呈现出一唱三叹、性格化的特征;他借鉴现代派艺术表现方法,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运用荒诞、心灵外化、虚实结合等手法为作品增色。姜朝皋以积极进取的创作心态不断探索着戏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极大丰富了我国当代戏曲的创作。

杨全海[6](2020)在《中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研究中国民族歌剧演唱的艺术风格,笔者认为,更有利于展开对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我国的民族歌剧发展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情形和音乐特殊性,基于我们国家的音乐、艺术、社会等实际情形更加深入、细致、实事求是地开展民族歌剧的研究,有利于歌剧艺术以及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良性发展。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讲,对于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研究,有助于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认识中国民族歌剧演唱的发展。同时寻找、探究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变迁与发展的历史依据、社会依据、风格依据、审美依据,以宏观的视角理解风格变化的原因。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给出了关于中国民族歌剧的概念界定,这对于后续开展论文的写作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一章概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突出阐明其文化特质、美学分期以及表演体系,涵盖了民族歌剧美学简史,探讨了对西方歌剧艺术的借鉴、对美声唱法和中国戏曲表演技法的借鉴等;第二章从审美维度来展开论述,主要阐述了民族歌剧的审美内涵、审美原则和审美价值,这章是纯粹的美学探讨;第三章是从表演理论视阈下进行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从多个辩证角度来剖析民族歌剧的演唱风格,也涉及到了“戏-歌唱法”、“新式民族唱法”、“民族性”以及“时代性”等议题;第四章是个案研究,本文精选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伤逝》、《原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六首经典民族歌剧唱段展开演唱风格的分析;最后一章则是从宏观和未来发展等角度审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民族化之路长远而又艰难,但值得为之奋斗、为之付出。因此,本文选题基于上述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多样性以及不同时期演唱风格的变迁发展,从宏观的视角,探讨与研究中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风格发展的脉络,归纳演唱风格变迁与发展沉淀下来的艺术经验,乃至于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艺术规律。

李小刚[7](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江爱华[8](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邵莎莉[9](2020)在《区域音乐视域下“西部歌剧”创作研究 ——以歌剧《张骞》《司马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陕西籍作曲家张玉龙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歌剧观念,“西部歌剧”意为运用西北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西北历史人物题材的歌剧。作者当时受西部电影和西部文学风靡中国的启发,从而提出“西部歌剧”的概念,其本质上与西部文学、电影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即以突出区域文化特征为创作重点。而,在中国歌剧发展历程中,以区域音乐文化为素材创作的歌剧不在少数,但是以此为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歌剧却是鲜见的,笔者为此通过作者的两部代表性歌剧为案例,对“西部歌剧”此一理论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以区域音乐研究和史学研究相结合,以作曲家张玉龙创作的两部歌剧《张骞》、《司马迁》为研究对象。通过阐释“区域音乐研究”和“西部歌剧”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两部“西部歌剧”的剧本和音乐创作,并结合时代、历史、人文等语境,探求其“西部歌剧”的风格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最终总结反思“西部歌剧”的价值和影响。全文分为绪论、第一、二、三、四章及结语共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正文第一章阐释了“区域音乐研究”和“西部歌剧”的关系,以及运用“区域音乐研究”的视角研究“西部歌剧”的可行性。第二章对两部歌剧的文本创作进行了探讨,从剧本的戏剧结构到人物关系,再到人物形象,层层递进地剖析剧作家和作曲家对于历史人物的重塑,总结“西部歌剧”在两部歌剧剧本文学中的具体实践。第三章是对两部歌剧的音乐创作分析,从音乐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宣叙调铺陈情节、重唱推动戏剧冲突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作曲家“西部歌剧”在音乐创作中的呈现。第四章将“西部歌剧”重置于中国歌剧研究的背景中审视,以史学的角度揭示“西部歌剧”在中国歌剧发展脉络中的定位,反思“西部歌剧”的价值与影响。

梁丹玉[10](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二、试论戏曲人物的音乐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戏曲人物的音乐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元素借用与本质渗透 ——美学视域下电影中的戏曲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
第2章 戏影互动的“外延”与“内涵”
    2.1 电影与戏曲的外延导向
    2.2 电影中戏曲元素的内涵变化
第3章 朴素的根基:表意形式的展现
    3.1 意向性
    3.2 假定性与虚拟性
    3.3 歌舞性
第4章 表现之美:神似的戏曲魅力
    4.1 技术与艺术的荧幕共鉴
    4.2 剧本、演员与电影叙事
        4.2.1 剧本
        4.2.2 演员
        4.2.3 电影叙事
第5章 独舞与共舞:戏曲舞台形象与电影画面
    5.1 戏曲结构
    5.2 电影叙事与戏曲环境
        5.2.1 电影叙事
        5.2.2 戏曲环境
    5.3 人物意象与演员表演
    5.4 演员情感与电影主题
第6章 珠联璧合:美学范式的交融
    6.1 时空压缩之美
    6.2 结构之美
    6.3 角色之美
    6.4 隐喻之美
    6.5 韵味之美
    6.6 音乐之美
第7章 淡妆与浓抹:双生互动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成果
致谢

(2)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思路框架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小结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4.3.1 思想改造
        4.3.2 技能改造
        4.3.3 形象改造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晋商的发展轨迹与中路梆子的形成
    第一节 晋商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清代中路梆子的形成发展
    第三节 晋商的戏剧情结
第二章 清代晋商对中路梆子的推动
    第一节 修建戏楼会馆,传播戏曲艺术
    第二节 出资创立戏班,培养戏曲人才
    第三节 革新演出形式,排演戏曲剧目
第三章 中路梆子对晋商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中路梆子中的商人形象
    第二节 中路梆子中的商人经营理念
    第三节 中路梆子丰富了商人的精神世界
    第四节 中路梆子对晋商行商的推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致谢

(5)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 相关研究成果及评析
    三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创作之路
    第一节 命途多舛的剧坛才子
    第二节 初露锋芒的80-90 年代
    第三节 多题材创作爆发的新世纪
第二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主题研究
    第一节 主旋律精神内涵的阐释
        一、对胜利的坚定守望
        二、新时代风貌的描绘
    第二节 人生与社会的深度开掘
        一、时代嬗变中的悲鸣
        二、两难选择凸显崇高价值
第三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的艺术特征研究
    第一节 独特的道具线索
    第二节 新颖的改编策略
        一、现代戏改编:主题与人物的提纯
        三、历史剧改编:视角的转变与人物形象的焕新
    第三节 多样化的戏剧语言
        一、一唱三叹的剧诗与性格化的语言
        二、帮腔的运用
    第四节 现代派手法的运用
        一、荒诞化
        二、心灵外化、虚实结合
结语
附录1:姜朝皋戏曲剧作创作年表
附录2:姜朝皋戏曲剧作剧情梗概
附录 3:姜朝皋访谈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中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一)歌剧艺术的本质特征
        (二)歌剧艺术概念界定
        (三)中国民族歌剧的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文化特质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文化属性与文化定位
        二、中国民族歌剧的文化功能
    第二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美学分期
        一、中国民族歌剧实践与美学的起源
        二、中国民族歌剧美学的初创期
        三、中国民族歌剧美学的繁荣期
        四、中国民族歌剧美学的多元期
    第三节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确立
        一、西方歌剧艺术的借鉴
        二、中国戏曲写意表演的吸收
        三、“美声唱法”的东渡与中西方唱法的融合
第二章 审美维度视域下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阐释
    第一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审美内涵
        一、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审美解读
        二、民族审美与多元审美
        三、时代审美与经典审美
        四、声乐演唱中的戏剧性
    第二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审美原则
        一、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创造性的统一
        二、再现历史性与呈现时代性的统一
        三、演唱技巧性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
    第三节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的审美价值
        一、西洋歌剧与中国式演唱的“美学融合”
        二、声乐美感中的中西“嫁接”
        三、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中的审美特质
第三章 表演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解析
    第一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演唱风格概述
        一、演唱风格的涵义
        二、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内涵与意义
    第二节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多重性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化与西欧化演唱风格的并重性
        二、多样化与单一化演唱风格的互补性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演唱风格的冲突
        四、传统化与时代化演唱风格的继承性
    第三节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民族性分析
        一、戏歌唱法的民族性
        二、现代民族唱法的民族性
        三、美声唱法的民族性
        四、中国文化语境下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应体现民族性
第四章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个案分析:以剧目与演唱理论为视角
    第一节 中国民族歌剧开山之作《白毛女》
        一、《白毛女》的创作与音乐特征
        二、“北风吹”、“恨是高山仇是海”对于民歌、戏曲的借鉴
        三、四代“喜儿”演唱风格的变迁与发展
    第二节 板腔体戏曲基础上新开拓的《洪湖赤卫队》
        一、《洪湖赤卫队》创作背景与音乐特色
        二、以板腔体写作手法增强音乐戏剧性
        三、第一代“韩英”王玉珍演唱风格的特点
    第三节 戏剧性与音乐性平衡发展的《江姐》
        一、《江姐》创作背景与音乐特色
        二、中国民族歌剧咏叹调创作再创新高度
        三、五代“江姐”演唱风格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新发展《伤逝》
        一、中国民族歌剧及《伤逝》的创作
        二、通过子君咏叹调看该剧的演唱风格
        三、殷秀梅以中国式美声唱法对子君的塑造
    第五节 中国民族歌剧初现“国际化”面貌的《原野》
        一、“国际化”创作思路与《原野》的创作背景
        二、充满戏剧性与个性化特征的咏叹调
        三、万山红对于金子的人物塑造与演唱风格
    第六节 以多风格唱法演绎的中国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一、《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与音乐
        二、韵味浓厚、风格多元的核心唱段
        三、多种风格唱法的对比与统一
第五章 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中国民族歌剧的民族化之路
        一、中国民族歌剧民族化的必要性
        二、中国民族歌剧民族化的途径
    第二节 中国歌剧演唱风格的发展
        一、中国歌剧演唱风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歌剧演唱风格的未来展望
        三、中国歌剧演唱风格的意义
    第三节 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中国化
        一、世界歌剧艺术格局中的中国民族歌剧
        二、中国歌剧演唱风格为世界歌剧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国民族歌剧的国际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2.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1.本文的章节设置
        2.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一、旧“皖剧”的式微
        二、新“皖剧”的确立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一、传统戏剧目
    二、移植剧目
    三、改编历史剧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五、现代戏剧目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致谢

(9)区域音乐视域下“西部歌剧”创作研究 ——以歌剧《张骞》《司马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空间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西部歌剧”的理论认识及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节 “区域音乐研究”概念及研究阐释
        一、“区域音乐研究”概念阐释
        二、“区域音乐文化”视域下现当代音乐研究
    第二节 “西部歌剧”的提出与实践
        一、“西部歌剧”的提出
        二、“西部歌剧”的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部歌剧”戏剧性文本解读
    第一节 戏剧结构布局
        一、剧本《张骞》对史料的改编及戏剧结构处理
        二、剧本《司马迁》对史实的改编及戏剧结构处理
    第二节 人物关系设置
        一、《张骞》中的人物关系设置
        二、《司马迁》中的人物关系设置
    第三节 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
        一、《张骞》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
        二、《司马迁》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歌剧”音乐语言解读
    第一节 运用音乐主题塑造人物形象
        一、歌剧《张骞》中的音乐形象塑造
        二、歌剧《司马迁》中的音乐形象塑造
    第二节 运用宣叙调铺陈情节发展
        一、歌剧《张骞》中的宣叙调创作
        二、歌剧《司马迁》中的宣叙调创作
    第三节 运用重唱推动戏剧冲突
        一、歌剧《张骞》中的重唱创作
        二、歌剧《司马迁》中的重唱创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歌剧视域下的“西部歌剧”
    第一节 “西部歌剧”的传承与创新
        一、“西部歌剧”的传承之处
        二、“西部歌剧”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西部歌剧”对当代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
        一、辩证地运用中国传统音乐
        二、关注大众审美需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结语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试论戏曲人物的音乐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元素借用与本质渗透 ——美学视域下电影中的戏曲元素研究[D]. 王凯冠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4]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D]. 李小娟.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5]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D]. 倪恺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中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风格研究[D]. 杨全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区域音乐视域下“西部歌剧”创作研究 ——以歌剧《张骞》《司马迁》为例[D]. 邵莎莉.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10]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论戏剧人物的音乐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