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郑建伟[1](2021)在《顶板条带弱化法防治巷道冲击地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巷道冲击地压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矿实现安全开采而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应力控制和煤岩改性是防治巷道冲击地压最直接的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顶板条带弱化法来实现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并对此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三向应力条件下考虑巷道围岩差异化破裂形态的力学模型,给出了对应的应力致灾判据和能量致灾判据,借助弹性力学分析了顶板条带弱化范围内煤岩体的储能和耗能特征,从理论角度揭示了顶板条带弱化法的防冲机制,通过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对上述防冲机制进行验证,且得到了不同参数对防冲效果的影响机制,最后在陕西孟村煤矿进行了现场实践,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分析了巷道围岩煤岩体差异化响应特征,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巷道冲击地压的致灾判据。塑性区内主承载岩板失稳时产生向外的推力大于阻力区(破碎区和部分塑性区)提供的阻力,便会形成冲击地压显现;主承载岩板破断释放的能量和外界传入的能量超过上述阻力范围内阻力所做的功便会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2)明确了顶板条带弱化法的适用范围和实现路径。顶板条带弱化法主要针对的是上覆坚硬顶板条件下巷道的防冲,是指在巷道正上方一定范围的坚硬顶板内通过人工措施制造平行于巷道轴向的条带状弱化范围,具体可以通过超长孔水力压裂技术来实现。(3)论述了顶板条带弱化法的防冲机制。条带弱化法会降低措施内坚硬顶板的弹性模量,来实现“降低能量储存”的目的;措施范围内被裂隙切割的块体间的运动会造成一定的能量耗散,实现“增加能量耗散”的目的;条带弱化法降低了坚硬顶板的弹性模量和分层厚度,可以改变巷道端头两侧采空区上方顶板空间结构形态,实现“局部结构调整”的目的;总结起来其防冲机制为:降低能量储存、增加能量耗散和局部结构调整。(4)将弱化条带简化为煤岩组合体中的层理界面,开展了层理界面对煤岩组合体力学行为影响特征的力学实验。单轴压缩过-程中煤岩组合体中的层理界面处出现了一定的能量耗散,且随着数量的增加,煤岩组合体的强度降低;三轴压缩条件下围压不同裂隙的集聚显现位置不同,随着围压增大,煤岩组合体会呈现出“脆性破坏-延性破坏-脆性破坏”的转变趋势;随着层理界面数量增加,煤岩组合体的三轴强度降低;层理界面越多,组合体的动态强度降低越明显,组合体试件反射的能量越多;具有不同层理界面特征的力学实验可以很好的验证上述防冲机制中的“增加能量耗散”,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顶板条带弱化范围可以有效改变外部应力波的传播路径,造成应力波能量大量耗散的特征。(5)借助数值模拟分析了顶板条带弱化范围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条带弱化范围的存在会引起外界传递的应力波发生大量反射;应力波会在条带弱化范围内发生大量的能量耗散,一定范围内应力波衰减程度随着带高、弱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无条带弱化范围相比,穿越条带弱化范围后的应力波作用在巷道围岩上引起的应力等级、锚杆轴力、破坏范围均发生明显降低。(6)以孟村煤矿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为研究背景对顶板条带弱化法进行了现场实践。借助超长孔后退式水力压裂技术实现顶板条带弱化范围的构筑,措施前后微震能量和地音均发生明显的降低,措施后监测时间内监测区域内再无E>104J的微震事件出现,表明顶板条带弱化法在孟村煤矿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取得良好的防冲效果。
李一哲[2](2021)在《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冲击地压是我国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当煤矿受大型地质体控制时,冲击地压问题更加复杂。本文以受大型地质体控制的典型矿井(群)为例,在明确煤矿大型地质体赋存特征及矿井(群)原岩应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现场实测手段,对义马矿区巨厚砾岩控制下煤矿开采的覆岩结构特征、覆岩结构扰动规律及其致冲机制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研究了义马矿区协调开采防冲方法,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基于统计分析,确定了大型地质体的界定条件,对比分析了矿井(群)有无大型地质体条件下的煤矿原岩应力特征,得到大型地质体存在时,同一深度条件下的矿井水平应力明显高于常规地质条件的矿井。(2)以巨厚砾岩控制的义马矿区为例,明确了矿区开采的覆岩空间结构特征,理论构建了包含相邻工作面的覆岩结构力学模型,得到巨厚砾岩联动状态及其对后采面的扰动范围;分析了一侧工作面开采后的垂直应力演化特征,明确了邻面应力互扰规律及扰动范围,得出先采面开采导致后采面应力降低,后采面开采前中期导致先采面垂直应力增加,后期导致应力降低。(3)建立了巨厚砾岩控制下的邻面开采的相似模型,明确了巨厚砾岩运动特征及其不同层位的差异性,得到砾岩先采侧下沉运动诱发后采侧小幅抬升运动,下位砾岩抬升程度高于上位砾岩。进一步验证了应力扰动特征,得到先采面开采诱发的砾岩联动抬升导致了后采面应力降低,邻面采空长度满足理论条件时,应力转移先采面。(4)分析了义马矿区井间区域工作面至地表的多元监测信息,进一步验证了巨厚砾岩的扰动特征;结合应力演化与冲击显现特征,揭示了邻面开采过程中的巨厚砾岩联动致冲机制和应力转移致冲机制,得到砾岩联动卸压引发了后采面水平滑移式冲击,后采面冲击后的应力转移能够引发先采面冲击。(5)应用控制变量法,建立了不同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影响下的义马矿区邻面协调开采数值模型,以应力转移量为关键因素,确定了应力转移发生的主控条件,提出了邻面协调开采的原则,即工作面应布置在煤厚小和砾岩薄的区域,增大煤柱宽度、邻面错距和先采长度,减小工作面长度,后采面朝靠近先采面采空区方向回采。(6)基于协调开采原则及参数取值,制定了跃进-常村井间区域协调开采方案,提出了表征应力转移程度的微震数据分析方法。现场冲击显现和微震监测情况表明,工作面协调开采对应力转移弱化的效果明显,应力转移引发冲击和微震事件的频次和强度明显降低。
张朋[3](2021)在《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与安全控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巷道冲击灾变是煤矿动力灾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煤柱高应力、断层等地质构造区域。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加,浅部煤炭资源不断枯竭,煤矿开采逐渐进入深部开采状态。深部围岩受“三高一扰动”影响,巷道冒顶、冲击地压等事故不断增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尤其在深部断层构造区域开采过程中,断层与煤柱导致沿空巷道附近围岩结构复杂,巷道易发生灾变。因此,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与安全控制方法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关结论。(1)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数值试验以山东某煤矿2305S工作面冲击地压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断层斜穿工作面条件下沿空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建立了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断层参数、煤层参数等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应力演化、能量运移变化规律,揭示了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①断层倾角越大,断层附近围岩越不易形成平衡结构,矿山压力显现明显,断层附近围岩压力向巷道传递,导致沿空巷道围岩应力不断增大,但断层倾角超过一定角度后,断层上、下盘之间相互作用减少,沿空巷道与断层附近围岩应力开始减小。②断层走向越大,断层与沿空巷道形成工作面前方的三角煤柱越小,工作面前方三角煤柱内积聚能量越多,高能量主要集中于沿空巷道与断层附近围岩中,受开采扰动影响,围岩积聚能量超过极限值后,易瞬间破坏引发巷道灾变。③断层落差越大,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集中与能量积聚程度越高,断层上盘附近围岩的应力与能量峰值比下盘附近围岩的应力与能量峰值分别提高了 6.3%、2.4%。上、下盘煤层之间高差越大,导致上盘断层附近围岩应力受上、下盘相互作用影响不断提高,易引起断层失稳。(2)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以及覆岩运动特征,验证了数值试验的合理性,得到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与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①模型试验监测得到的巷道顶板围岩位移变化规律与数值试验在对应监测点位置处的围岩位移变化规律相似,二者巷道围岩位移量的平均差异率为13.4%,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有效性。②工作面回采初期,沿空巷道受采空区与煤柱的共同影响,顶板深部围岩出现应力集中区域。随着工作面回采距离增加,巷道顶板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巷道顶板浅部围岩应力不断降低,深部围岩应力受采动影响进一步增大。③巷道顶板浅部测点位于煤层内,受超前采动影响剧烈,最大位移量达400mm;深部测点位于坚硬砂岩层位,位移量为56mm。(3)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安全控制试验为降低深部断层构造区围岩的能量积聚程度,结合数值与模型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深部断层构造区切顶自成巷方法,进一步开展了深部断层构造区切顶自成巷与沿空巷道数值对比试验,明确了深部断层构造区切顶自成巷方法对深部复杂断层区域巷道灾变安全控制作用,为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防控提供一定指导意义。①切顶自成巷实体煤帮侧向支承压力峰值与围岩能量峰值比沿空巷道降低了21.6%、20.03%,切顶自成巷实体煤帮侧向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与围岩能量峰值位置均比沿空巷道围岩向深部转移了 4~6m。深部断层构造区切顶自成巷方法能够有效切断采空区顶板与巷道顶板之间的应力传递,降低巷道附近围岩应力集中与能量积聚程度,使巷道围岩侧向支承压力与能量峰值位置远离巷道,降低了巷道灾变发生的可能性。②深部断层构造区切顶自成巷方法开采时,工作面前方围岩应力峰值与能量峰值分别比沿空巷道开采时降低了 17.4%、21.2%,切顶自成巷开采方法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前方围岩应力峰值,对深部断层构造区巷道灾变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王磊[4](2021)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及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以峻德煤矿17#煤层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为工程背景,从煤岩组合体受载全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角度出发,通过煤岩组合体单轴循环加卸载及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模拟了工作面煤岩组合区域复杂的应力环境;获得了煤岩组合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规律,揭示了煤岩组合体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能量演化机制和能量演化路径;探讨了峻德煤矿17#煤层采煤工作面区域围岩的冲击能量驱动模式;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17#煤层冲击显现规律,提出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案,进行现场测试,验证了卸压效果,解决了该煤层采煤工作面动压显现的问题,主要成果如下:(1)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煤岩组合体,经历了能量初始累积阶段、能量快速累积阶段和能量快速耗散的三个演化阶段,演化过程受到煤体高度及围压作用影响较大。(2)煤体高度对于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煤岩组合体的力学性质及能量积聚具有弱化的作用,煤体高度的增加,组合体的峰值载荷、循环次数、储能极限、能量演化的时间及所储存的能量均有下降的趋势,组合试件更易损伤破坏。围压对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的力学性质及能量积聚具有强化作用,随着围压的增大,煤岩组合体的内部原生裂闭合强化、塑性变形及剪切破坏得到了抑制,峰值载荷、循环次数、储能极限、能量演化的时间、储存的能量及耗散能所占比例均增加,能量的快速耗散阶段却越短,可以解释冲击地压发生的“瞬时性”特征。(3)开展了“顶板-煤层”煤岩组合系统的冲击能量驱动模式的研究。粗砂岩顶板将煤层夹持,阻碍了煤层及煤岩交界面处的卸压变形,导致了煤层被反复压实,积聚大量弹性能,开采扰动引起围压的变化,改变煤岩系统储到达储能极限的路径,当储存的能量超过新围压时的储能极限,能量就会突然释放,造成冲击地压,因此改变煤岩系统的完整结构,可以改变应力状态破坏能量的积聚的条件,使煤岩组合系统的能量演化趋向于低能区,进而减缓冲击地压显现。(4)对峻德煤矿17#煤层开采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能量分布受煤岩层赋存情况影响较大,煤岩比例越小,煤体积聚的能量越大。大直径卸压钻孔方案,能够改善峻德煤矿17#煤层的能量状态。经微震监测数据反馈,卸压方案可以减缓17#煤层回采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该研究对峻德煤矿17#煤层冲击地压防治起到指导作用,丰富了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该论文有图45幅,表11个,参考文献69篇。
何生全[5](2021)在《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直立煤层群由于特殊的煤岩赋存和开采方式,覆岩破断运动及其导致的围岩静载应力分布和动载扰动特征与缓倾斜煤层有较大差异,冲击地压灾害严重,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挑战。为指导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防治,系统研究冲击地压机理和预警问题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为此,论文采用实验室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等方法,对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监测预警展开研究。研究分析了乌东煤矿87°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显现特征及诱冲因素。冲击地压全部发生在先开采的B3+6工作面;冲击显现以回采巷道为主,位于综放面前方0~209m,单次冲击破坏范围为75~418 m;顶底板巷破坏呈非对称性和方向性,其中顶板巷以顶板侧巷道肩角下沉、帮鼓及顶板下沉为主,底板巷以岩柱侧南帮底角底鼓和帮鼓为主;破坏较同采方法的东部典型水平和缓倾斜煤层严重。微震事件、冲击震源及高波速区位于工作面附近煤体受压撬作用区域的悬顶和岩柱;综采诱发充填体下沉,地表煤层顶板和岩柱有向采空区拉裂现象;煤体所受的压撬应力是诱发冲击的基础静载力源,构造应力、充填体下沉及悬顶和层间岩柱破裂产生的动载扰动对冲击显现有重要诱发作用。研究了近直立煤层群开采静载应力分布规律。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B3+6煤层走向水平应力峰值位于超前工作面20.7 m,倾向距综放面顶部39.3 m,都大于B1+2煤层;综采诱发顶板和岩柱向采空区运移,对煤体施加较大的压撬作用,顶板水平和垂向位移分别是岩柱的10倍和3.5倍,顶板侧煤体下沉现象较岩柱侧明显;除B3+6煤层应力集中程度与充填材料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外,煤层群应力集中程度与采深、充填材料密度、侧压力系数及煤层倾角呈正相关;近直立煤层群相对其它倾角煤层悬空顶板和岩柱结构相对完整未破断。建立了震动位移场方程,推导了同步压缩变换函数,研究了近直立煤层群诱冲动载作用规律。介质类型影响震动波传播,同一地层呈现各向同性衰减,巷道围岩受震动波作用发生应力升高并最终卸压发生破坏,S波造成的破坏显着大于P波,受震源位置影响破坏呈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方向性,巷道破坏呈非对称;岩体破裂产生的动载扰动对诱发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了悬空结构走向和倾向物理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模型的弹性变形能分布函数,研究揭示了近直立煤层群充填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机理。充填长度和充填体反力影响基本顶和层间岩柱走向岩梁组合支撑结构稳定性和工作面区域应力场;围岩能量分布受煤层倾角、侧压力系数、支护力系数及结构悬空长度影响,压撬区弹性能最大,压撬区域顶板和岩柱有发生破裂并产生动载荷的能力,悬空顶板和岩柱结构是静载源和动载源的主要来源;得到了冲击地压致灾过程模型,冲击地压机理为:悬空顶板挤压破裂诱冲机理、悬空岩柱撬转破裂诱冲机理及压撬效应耦合诱冲机理。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近直立煤层群的冲击危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了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各指标对冲击危险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近直立煤层群时空预警指标前兆特征演化规律与水平/缓倾斜煤层存在差异,多指标集成预警方法能够及时预警冲击危险,解决了各系统各自为政,预警结果独立的问题,提高了预警准确性。研究成果为类似赋存条件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该论文有图125幅,表15个,参考文献282篇。
赵善坤,齐庆新,李云鹏,邓志刚,李一哲,苏振国[6](2020)在《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应力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冲击地压显现愈发严重,我国现已成为受冲击地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根据深部开采的特点划分冲击地压类型,制定高效合理的冲击地压防控方案,指导现场防冲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深部开采煤岩体所处的应力状态为基础,提出了深部典型冲击地压和非典型冲击地压的划分方法,并对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确定了深部开采较浅部开采具有明显差异,即:深部开采原岩应力水平更高,煤岩体所受三向应力差异更大;采动超前应力集中程度与超前应力影响范围均明显增大;煤岩体更易受到外部扰动发生失稳破坏。结合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综合分析,明确了深部典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是高原岩应力与强烈的采动应力,深部非典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是较高的原岩应力、强烈的采动应力与外部应力扰动。基于应力控制理论,建立了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煤体大范围卸压、顶底板适当处理、强力支架支护"的深部典型冲击地压防控策略和"煤体局部卸压、顶板大范围处理、加强支护"的深部非典型冲击地压防控策略。针对2类矿井分别开展了现场工程实践,实现了冲击地压的高效防控,为深部冲击地压防控提供了借鉴。
杨洋[7](2020)在《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程潮铁矿的开采深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矿井采场巷道的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对矿井的施工效率和工作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矿山地压显现的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程潮铁矿概况,建立深部采场地压显现的预警模型,结合能量支护理论,提出合理的支护方式,并对支护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支护方式是否满足支护工程的可靠性要求,从而达到节约支护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预防和控制巷道地压显现的目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巷道地压显现易发性的预警工作以及支护方式的可靠性分析,运用现场监测、理论模型等手段进行相关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程潮铁矿的现场概况,将密切值法模型应用在程潮铁矿的地下油库和5-1工作面,预测得到地下油库地压显现具有低易发的危险,5-1工作面地压显现有中易发的危险,预警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因此采用密切值法模型对采场地压显现进行预警研究是可行的,可以用来指导矿山的安全生产。第二,基于密切值法模型预测地下油库地压显现和5-1工作面地压显现的预警结果,结合程潮铁矿的实际概况,运用能量支护理论指导巷道油库和5-1工作面的支护方式。第三,针对对地下油库地压显现有低易发的风险,结合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和两帮支护的三个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分析回采巷道整体锚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针对5-1工作面地压显现有中易发的风险,结合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的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进行巷道锚喷网支护的可靠度计算。Rosenblueth方法不必掌握各类变量的概率分布,正确应用各类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得到状态函数的各阶矩,从而可求解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该方法理解简单,科学合理,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高家明,潘俊锋,杜涛涛,闫耀东[8](2021)在《我国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特征及防治现状》文中提出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随着资源开采进入中后期,矿井开采深度加大,冲击地压事故频发,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东三省冲击地压目前的发生现状、矿井特征、发生特征、发生类型以及监测预警手段、防控防治方法等,剖析近年来典型冲击地压事故发生诱因,收集汇总矿方与监察部门反映及调研发现的共性问题并给出了建议。结果表明: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历程可分为灾害初现、逐步增加、集中爆发和相对平稳4个阶段,矿区现有冲击地压矿井20座,具有煤层埋深大、赋存条件复杂、上覆厚硬顶板、地应力水平高等特征;冲击地压显现具有埋深较大,煤岩具有冲击倾向性和地质构造参与明显等共性特征,发生原因主要归结为上覆坚硬厚层顶板,开采布置不合理和地质构造活化等,近年来东北矿区典型冲击地压事故可划分为深部动静载叠加型和深部高静载加载型;东北矿区冲击地压防控工作开展较早,监测预警手段较全面且多种设备并行监测,但实际应用效率不高;现有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偏重局部解危,区域防范的重视与落实需进一步提升。
李国君[9](2020)在《抚顺矿区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有效治理老虎台矿进入深部开采后日趋严重的冲击地压灾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老虎台矿分析总结抚顺矿区冲击地压显现特点和规律,联合科研机构引进先进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探索区域和局部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措施,研发巷道防冲液压支架和个体防护装备,逐渐形成了"预测预报、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教育培训、技资保障、应急救援""八位一体"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措施,在多个采掘工作面实施并取得显着效果。在长期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总结出"冲击地压可防可控"思想理念,建立冲击地压防治组织建设管理模式,加大防冲安全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基础保障,抓住设计源头优先采取区域综合防冲措施等经验。
鞠云强[10](2020)在《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深度及强度不断增加,煤层开采条件愈加复杂,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老虎台煤矿主要回采剩余分层煤层,虽然冲击地压危险性有所降低,但底板断层活化冲击、煤柱冲击等依然严峻,更加复杂,老虎台煤矿缺乏现有条件下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预警方法的研究。本文实验研究老虎台煤样冲击破坏动力学行为与规律,分析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的微震、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信号前兆特征,提出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方法,并进行现场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实验测试和分析了老虎台煤样冲击破坏动力学行为与规律。煤体的力学性能与动、静载荷均紧密相关,动载荷一定的条件下,煤体的动态强度随着轴向静载的增加而增加,而峰值应变则随着轴向静载的增加而减小;轴向静载一定的条件下,煤体的动态强度和峰值应变均随动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且煤体受到较大动载荷时更容易发生破坏。此外,动载荷以半正弦波的应力波作用于煤样,形成的反射波幅值与轴向静载、动载均呈正相关的关系。(2)分析了煤样冲击破坏的声发射规律。煤样冲击破裂的声发射信号与载荷具有很好的对应性,但随动载荷和静载荷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动载荷一定的条件下,峰值声发射计数和峰值能量随轴向静载的增加而减小;轴向静载一定的条件下,声发射峰值计数和峰值能量随动载荷的增加而增加。(3)分析了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事件的统计分析,结合矿井地质、采掘方法和工艺、支护方式等资料,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断层构造、采掘活动、埋藏深度、岩层性质以及支护条件等。断层构造处煤岩体应力更加集中,更容易活化发生冲击地压;采掘活动会引起上覆岩层的活动,也会产生远场应力波,该扰动波与煤岩体所受高应力的叠加作用会使煤岩体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波动,从而引起煤岩体失稳,发生冲击地压;老虎台煤矿高强度的支护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巷道围岩应力梯度,也抵御一定强度冲击地压的破坏力。(4)分析了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的前兆特征。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演化过程中声电信号变化趋势有良好的前兆规律,冲击地压事件发生前声电信号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的变化趋势有“/”型、“V”型以及“N”型,其共同特征是冲击地压演化过程中均存在能量积聚过程;微震信号的变化趋势多为“∧”型,在冲击事件发生前会出现上升-下降趋势,在微震能量下降过程中容易发生冲击,在微震能量出现此种趋势时应该引起重视。“/”型“∧”型响应规律出现较多,这是煤岩体受载破坏声电信号响应的主要规律。(5)基于实验室测试分析结果和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发生前的声电及微震数据,提出了以临界值和动态变化率为指标的冲击地压预警准则,建立了以声电信号和微震信号为基础的多指标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在老虎台煤矿进行了现场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结果表明该预警方法行之有效。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预测的准确性,对保障该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完善我国矿井动力灾害防治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43幅,表10个,参考文献82篇。
二、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顶板条带弱化法防治巷道冲击地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致灾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冲击地压防冲减危机制及措施研究现状 |
1.2.3 坚硬顶板弱化防冲技术现状 |
1.2.4 煤岩组合体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巷道冲击地压致灾分析 |
2.1 力源分析 |
2.1.1 原岩应力 |
2.1.2 掘进应力 |
2.1.3 采动应力 |
2.2 巷道冲击地压致灾力学模型 |
2.3 应力致灾判据 |
2.4 能量致灾判据 |
2.5 小结 |
3 顶板条带弱化法防冲机制 |
3.1 适用条件 |
3.2 实现路径 |
3.3 防冲机制 |
3.3.1 降低能量储存 |
3.3.2 增加能量耗散 |
3.3.3 局部结构调整 |
3.4 小结 |
4 层理界面对煤岩组合体力学行为影响分析 |
4.1 单轴压缩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实验 |
4.1.1 实验设备及设计 |
4.1.2 物理特征测试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三轴压缩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实验 |
4.2.1 实验设备及设计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动载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实验 |
4.3.1 实验设备及原理 |
4.3.2 实验设计方案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顶板条带弱化法防冲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GDEM简介 |
5.2 顶板条带弱化法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模型建立及模拟思路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5.3 顶板条带弱化法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带高 |
5.3.2 垂高 |
5.3.3 弱化程度 |
5.4 小结 |
6 顶板条带弱化法防冲实践 |
6.1 工程背景 |
6.1.1 孟村煤矿介绍 |
6.1.2 中央大巷概况 |
6.1.3 孟村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统计 |
6.1.4 孟村煤矿冲击地压诱因分析 |
6.2 顶板条带弱化法施工及监测布置设计 |
6.2.1 设备布置 |
6.2.2 顶板条带弱化设计 |
6.2.3 防冲效果监测布置 |
6.3 施工过程及效果分析 |
6.3.1 压裂压力及时长 |
6.3.2 基于微震的试验效果分析 |
6.3.3 基于地音的试验效果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冲击地压现象描述 |
1.2.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1.2.2.1 经典理论 |
1.2.2.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1.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
1.2.3.1 区域防范方法 |
1.2.3.2 局部解危方法 |
1.2.3.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的矿井防冲方法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煤矿原岩应力特征分析 |
2.1 冲击地压应力条件的提出 |
2.1.1 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 |
2.1.1.1 地质因素 |
2.1.1.2 开采因素 |
2.1.2 冲击地压机理的数学描述 |
2.2 煤矿大型地质体认知 |
2.2.1 大型地质体的定义 |
2.2.2 我国矿区典型大型地质体特征 |
2.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煤矿原岩应力特征 |
2.3.1 常规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原岩应力特征 |
2.3.2 大型地质体对原岩应力的影响 |
2.3.2.1 原岩应力测试结果 |
2.3.2.2 原岩应力特征 |
2.4 小结 |
3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运动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分析 |
3.1 巨厚砾岩控制下矿区覆岩结构探测及结构影响 |
3.1.1 采动条件下巨厚砾岩赋存状态分析 |
3.1.2 采动条件下覆岩结构运动的初步认知 |
3.2 覆岩结构运动特征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理论分析 |
3.2.1 巨厚砾岩联动特征 |
3.2.1.1 结构单元力学模型构建 |
3.2.1.2 巨厚岩层的联动形态 |
3.2.1.3 基于联动形态的扰动范围 |
3.2.2 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互扰规律 |
3.2.2.1 工作面开采的力学模型构建 |
3.2.2.2 先采工作面开采后的应力演化特征 |
3.2.2.3 后采工作面开采的应力演化特征 |
3.3 小结 |
4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全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
4.1 试验准备 |
4.1.1 试验装置 |
4.1.2 相似模拟比例设置 |
4.1.3 模型铺设及监测布置 |
4.1.3.1 模型铺设过程 |
4.1.3.2 监测布置 |
4.1.4 开挖设置 |
4.2 巨厚砾岩全空间联动特征 |
4.2.1 覆岩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
4.2.1.1 覆岩破断特征 |
4.2.1.2 覆岩空间结构演化过程 |
4.2.2 不同开采方式的下位巨厚砾岩联动特征 |
4.2.2.1 先采面率先回采时期 |
4.2.2.2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
4.2.2.3 后采面最后回采时期 |
4.2.3 不同层位巨厚砾岩的联动程度 |
4.2.4 巨厚砾岩联动的扰动范围 |
4.3 邻面开采下的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
4.3.1 先采工作面开采 |
4.3.1.1 先采面率先回采时期 |
4.3.1.2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
4.3.2 后采工作面开采 |
4.3.2.1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
4.3.2.2 后采面最后回采时期 |
4.4 本章小结 |
5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扰动致冲机制实测研究 |
5.1 相邻工作面工程背景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监测布置 |
5.2 巨厚砾岩联动致冲机制 |
5.2.1 巨厚砾岩运动特征 |
5.2.2 巨厚砾岩扰动范围 |
5.2.3 后采工作面冲击机制 |
5.2.3.1 联动条件下的煤岩应力环境 |
5.2.3.2 13230 工作面冲击显现特征 |
5.2.3.3 致冲机制 |
5.3 应力转移致冲机制 |
5.3.1 应力转移特征 |
5.3.2 先采工作面冲击机制 |
5.4 小结 |
6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扰动弱化防冲方法研究 |
6.1 基于覆岩结构扰动弱化的工作面防冲理念 |
6.1.1 弱链增耗防冲方法 |
6.1.2 吸能稳构防冲方法 |
6.1.3 协调开采防冲方法 |
6.2 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法模拟研究 |
6.2.1 数值模拟设计 |
6.2.1.1 影响因素及条件设置 |
6.2.1.2 模型构建 |
6.2.1.3 开采设置 |
6.2.1.4 应力观测设置 |
6.2.2 不同因素的应力转移主控条件 |
6.2.2.1 应力增量直接表征 |
6.2.2.2 覆岩破坏高度间接表征 |
6.2.3 邻面协调开采参数设计 |
6.2.3.1 避免应力转移的因素取值范围 |
6.2.3.2 工作面布置原则及参数 |
6.3 本章小结 |
7 巨厚砾岩控制下区域协调开采实践及效果评价 |
7.1 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案制定 |
7.1.1 区域地质及开采概况 |
7.1.2 接替工作面的选取 |
7.2 协调开采效果评价 |
7.2.1 微震监测实践 |
7.2.1.1 微震系统布置 |
7.2.1.2 微震数据处理方法 |
7.2.2 工作面协调开采效果分析 |
7.2.2.1 对比方案的提出 |
7.2.2.2 煤岩微破裂引发应力转移 |
7.2.2.3 冲击引发应力转移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8.3.1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8.3.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监测技术与装备 |
8.3.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 |
8.3.4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与安全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断层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
1.2.3 煤柱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
1.2.4 冲击地压防控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断层构造区冲击地压显现特征与现场情况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数值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值试验概况 |
3.2.1 方案设计 |
3.2.2 模型建立 |
3.2.3 监测与开挖方案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断层倾角对巷道灾变影响分析 |
3.3.2 断层走向对巷道灾变影响分析 |
3.3.3 断层落差对巷道灾变影响分析 |
3.3.4 顶板围岩强度对巷道灾变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试验系统 |
4.2.1 模型试验装置 |
4.2.2 智能加载控制系统 |
4.2.3 模型试验监测系统 |
4.3 模型试验设计与实施 |
4.3.1 模型相似比的确定 |
4.3.2 岩层参数与试验模型制作 |
4.3.3 地应力参数与加载方案 |
4.3.4 试验监测方案 |
4.3.5 试验方案与实施 |
4.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安全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巷道安全控制方法建立 |
5.3 巷道安全控制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评价指标建立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撰写科研论文 |
硕士期间授权发明专利 |
硕士期间获得荣誉及科研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防治研究进展 |
1.2.2 煤、岩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
1.2.3 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岩体力学特征 |
1.2.4 循环荷载作用下煤岩体的能量特征研究 |
1.2.5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特色与创新 |
2 巷道围岩灾害与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机理 |
2.1 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及条件 |
2.2 煤岩组合体破坏能量类型 |
2.3 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过程 |
2.4 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与冲击地压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岩单体力学特性及能量特征研究 |
3.1 煤岩组合试件制备 |
3.2 试件波速测试 |
3.3 力学参数测试系统 |
3.4 实验方案 |
3.5 煤岩体单轴压缩试验 |
3.5.1 试验结果 |
3.5.2 损伤破坏过程分析 |
3.5.3 力学特征与能量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单轴加卸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 |
4.1 煤岩组合体变形特征及力学参数分析 |
4.2 煤岩组合体破坏模式分析 |
4.3 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特征分析 |
4.3.1 能量计算方法 |
4.3.2 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 |
4.4 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破坏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三轴加卸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 |
5.1 试验方案 |
5.2 煤岩组合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5.3 三轴循环作用下煤岩组合的能量演化特征分析 |
5.3.1 能量计算方法 |
5.3.2 三轴循环作用下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 |
5.4 煤岩组合体的储能极限及能量演化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层厚度变化下的能量特征分析及工程应用 |
6.1 模型的建立 |
6.2 峻德煤矿17~#冲击显现规律 |
6.2.1 应力分布特征 |
6.2.2 能量分布特征 |
6.3 大直径钻孔卸压工程应用 |
6.3.1 应力场分布 |
6.3.2 能量场分布 |
6.4 效果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冲击地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动载诱冲机制研究现状 |
1.3.3 大倾角煤层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现状 |
1.3.4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及诱冲因素研究 |
2.1 近直立煤层群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2.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显现特征 |
2.2.1 典型冲击地压事件 |
2.2.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破坏特征 |
2.3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诱冲因素分析 |
2.3.1 冲击前后微震活动特征 |
2.3.2 冲击前后应力场演变特征 |
2.3.3 地表及围岩破坏特征 |
2.3.4 冲击地压诱冲因素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近直立煤层群开采静载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3.1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案 |
3.1.1 数值模型 |
3.1.2 模拟研究方案 |
3.2 覆岩运移及煤岩应力场演化规律 |
3.2.1 近直立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
3.2.2 近直立煤层群覆岩运移规律 |
3.2.3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动应力分布特征 |
3.3 采空区充填材料力学性质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
3.3.1 应力场随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
3.3.2 覆岩运移随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3.3.3 采空区不同充填材料力学性质下煤岩体塑性破坏特征 |
3.4 侧压力系数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
3.4.1 应力场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特征 |
3.4.2 覆岩运移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
3.5 煤层倾角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
3.5.1 应力场随煤层倾角变化 |
3.5.2 失稳破坏强度随煤层倾角变化 |
3.5.3 煤体运移规律随煤层倾角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近直立煤层群动载诱冲作用规律研究 |
4.1 煤岩体破裂震动位移场 |
4.2 动载源处理及震动波形拆分 |
4.2.1 震动波辐射模式设定 |
4.2.2 诱发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的典型震动波计算和校准 |
4.2.3 基于同步压缩变换的震动波形拆分 |
4.3 动载模拟方案和损伤评估方法 |
4.3.1 冲击地压背景和破坏特征 |
4.3.2 动载计算模型构建和赋值 |
4.3.3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4.3.4 震动波加载方法 |
4.3.5 冲击地压损伤评估方法 |
4.4 近直立煤层群动载诱冲数值模拟结果 |
4.4.1 震动波在煤岩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
4.4.2 震动波引起的围岩动态响应 |
4.4.3 近直立煤层群巷道围岩的损伤特征 |
4.4.4 动载作用下巷道围岩损伤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压撬型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
5.1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走向岩梁受力分析 |
5.1.1 煤层群采空区走向充填布置 |
5.1.2 充填条件下基本顶超静定梁分析 |
5.1.3 充填条件下层间岩柱超静定梁分析 |
5.2 “近直立悬顶结构”倾向模型构建及力学分析 |
5.2.1 悬顶结构力学模型构建及受力分析 |
5.2.2 悬顶结构能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悬顶破裂诱冲能力分析 |
5.3 “近直立岩柱结构”倾向模型构建及力学分析 |
5.3.1 悬空岩柱力学模型构建及受力分析 |
5.3.2 悬空岩柱能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 覆岩结构弹性能释放诱发动载扰动分析 |
5.5 近直立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分析 |
5.5.1 悬顶挤压效应和破裂诱发冲击地压 |
5.5.2 岩柱撬转破裂诱冲机理 |
5.5.3 压撬效应耦合冲击地压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6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多指标集成预警方法及工程验证 |
6.1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危险多指标集成预警原理 |
6.2 冲击地压危险前兆信息响应特征及指标体系 |
6.2.1 监测系统布置 |
6.2.2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时序前兆特征分析 |
6.2.3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空间前兆特征分析 |
6.2.4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体系 |
6.3 冲击地压危险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 |
6.3.1 集成预警技术架构 |
6.3.2 集成预警模型构建 |
6.4 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工程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应力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深部冲击地压类型划分 |
1.1 深部开采煤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
(1)应力降低区域。 |
(2)应力简单增加区域。 |
(3)应力增高区域。 |
(4)应力释放区域。 |
1.2 深部典型冲击地压矿井 |
1.3 深部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 |
2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分析 |
2.1 深部开采原岩应力特征 |
2.2 深部开采采动应力特征 |
2.3 深部开采外部扰动应力特征 |
3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控技术与实践 |
3.1 基于应力控制理论的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控策略 |
3.2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应力控制技术 |
(1)回采巷道掘进时的应力控制技术。 |
(2)工作面回采前的应力控制技术。 |
(3)工作面回采时的应力控制技术。 |
3.3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控实践 |
3.3.1 深部典型冲击地压矿井防控实践 |
(1)矿井简介与防控措施。 |
(2)防控效果分析。 |
3.3.2 深部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防控实践 |
(1)矿井简介与防控措施。 |
(2)防控效果分析。 |
4 结 论 |
(7)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采场地压显现预警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现场监测 |
1.2.2 理论模型 |
1.2.3 其他研究手段 |
1.3 国内外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1 可靠性概述 |
1.3.2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3 可靠性理论在矿山巷道支护结构中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程潮铁矿地质概况及地压显现现状调查 |
2.1 矿山概况 |
2.2 矿山工程地质特征 |
2.3 矿区构造概况 |
2.3.1 断层 |
2.3.2 破碎带 |
2.3.3 节理构造 |
2.4 程潮铁矿巷道地压显现现状调查 |
2.4.1 程潮铁矿巷道地压显现特征 |
2.4.2 程潮铁矿各水平区的地压显现概况 |
2.4.3 巷道破坏现象及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 |
3.1 深部采场地压显现概述 |
3.2 预警方法的选择 |
3.3 权重的确定 |
3.3.1 指标规范化处理 |
3.3.2 求解各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权重 |
3.4 密切值法理论 |
3.4.1 建立评价单元初始指标矩阵 |
3.4.2 初始指标矩阵规范化 |
3.4.3 计算最优解和最劣解 |
3.4.4 利用欧式距离法确定各评价单元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 |
3.4.5 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密切值 |
3.4.6 根据D_i对各评价单元进行综合排序 |
3.5 密切值法的采场地压显现预警模型 |
3.5.1 选取评价指标 |
3.5.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3.5.3 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指标评价标准 |
3.5.4 地压显现预警的判断依据 |
3.6 预警模型的应用 |
3.6.1 程潮铁矿概况 |
3.6.2 构造初始指标矩阵 |
3.6.3 初始指标矩阵的量化 |
3.6.4 最优解和最劣解的确定 |
3.6.5 求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
3.6.6 确定各评价单元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 |
3.6.7 密切值计算结果及排序 |
3.6.8 结果分析 |
3.6.9 密切值法模型的优越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能量支护理论的巷道支护方式设计分析 |
4.1 能量支护理论的概述 |
4.2 确定巷道地压显现的震级 |
4.3 巷道支护方法的概述 |
4.4 求解巷道地压显现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4.5 巷道支护方式设计实例分析 |
4.5.1 地下油库 |
4.5.2 5-1工作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巷道工程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
5.1 巷道工程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的概述 |
5.2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变量 |
5.2.2 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5.3 计算可靠度的常用方法 |
5.3.1 一次二阶矩法 |
5.3.2 蒙特卡罗法 |
5.4 计算可靠度的新方法 |
5.4.1 选取新方法的依据及内容简介 |
5.4.2 选定取值点 |
5.4.3 求解状态方程的均值 |
5.4.4 求解状态函数Z的各阶矩 |
5.4.5 求解可靠度P |
5.5 常见可靠度模型 |
5.5.1 串联可靠度模型 |
5.5.2 并联可靠度模型 |
5.5.3 n中之r模型 |
5.5.4 相关单元系统的可靠度模型 |
5.5.5 等相关单元系统的可靠度模型 |
5.5.6 条件概率的可靠度模型 |
5.6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
5.6.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
5.6.2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
5.6.3 锚杆支护回采巷道整体的可靠度 |
5.7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
5.7.1 锚喷网支护结构力学分析 |
5.7.2 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实例应用 |
6.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
6.1.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计算分析 |
6.1.2 相关参数对顶板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
6.2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
6.3 锚杆支护回采巷道整体的可靠度计算 |
6.4 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
6.5 巷道支护效果的评定 |
6.5.1 数显收敛仪的特点 |
6.5.2 数显收敛仪的结构 |
6.5.3 数显收敛仪的使用方法 |
6.5.4 监测记录与数据处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我国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特征及防治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现状 |
1.1 冲击地压发生历程 |
1.2 各省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现状分析 |
1.2.1 黑龙江省煤矿冲击地压 |
1.2.2 吉林省煤矿冲击地压 |
1.2.3 辽宁省煤矿冲击地压 |
2 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特征 |
2.1 冲击地压矿井主要特征 |
2.2 冲击地压发生特征及类型 |
2.2.1 深部动静载叠加型 |
2.2.2 深部高静载加载型 |
3 东北矿区冲击地压防治现状 |
3.1 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
3.2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 |
3.3 冲击地压防治情况 |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结论 |
(9)抚顺矿区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冲击地压在抚顺矿区的显现 |
2 抚顺矿区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显现特点 |
3 抚顺矿区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 |
3.1 冲击危险预测预报 |
3.2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和防范治理及效果检验 |
3.3 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 |
3.3.1 加强巷道支护 |
3.3.2 采用防护装备 |
3.3.3 其它 |
3.4 教育培训和技资保障及应急救援 |
4 抓住设计源头 |
5 结语 |
(10)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动载荷下煤体动力学行为和声发射信号分析 |
2.1 煤体冲击破坏SHPB声发射测试系统及原理 |
2.2 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 |
2.3 冲击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
2.4 动载荷下煤体声发射信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
3.1 矿井和工作面概况 |
3.2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前兆规律研究 |
4.1 冲击地压声电信号前兆规律研究 |
4.2 冲击地压微震前兆规律研究 |
4.3 声发射、电磁辐射及微震信号响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方法研究 |
5.1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指标 |
5.2 冲击地压预警指标临界值 |
5.3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方法的建立 |
5.4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方法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顶板条带弱化法防治巷道冲击地压技术研究[D]. 郑建伟.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D]. 李一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3]深部断层构造区沿空巷道灾变机理与安全控制试验研究[D]. 张朋. 山东大学, 2021(12)
- [4]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组合体能量演化规律及应用[D]. 王磊. 黑龙江科技大学, 2021(08)
- [5]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D]. 何生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6]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应力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J]. 赵善坤,齐庆新,李云鹏,邓志刚,李一哲,苏振国. 煤炭学报, 2020(S2)
- [7]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D]. 杨洋.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8]我国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特征及防治现状[J]. 高家明,潘俊锋,杜涛涛,闫耀东.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3)
- [9]抚顺矿区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J]. 李国君. 煤矿安全, 2020(10)
- [10]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D]. 鞠云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