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曹银忠,李栓栓[1](2022)在《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文中认为网络圈层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伴随着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异质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因相似的兴趣、需求等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集聚分层,形成一个个封闭、独立的网络文化圈层。这种网络圈层化现象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同时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从而对网络圈层化现象下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引导和针对性教育。
何毅[2](2022)在《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文中指出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得益于信息技术普及而迎来改革契机,作为学生思政素养、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手段,思政教育开展情况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密切关联。但是因些许问题的存在,使思政教育的实施难以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思政素养发展空间。对此,从信息化视角下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对策来助力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李栓栓,闫兴昌[3](2021)在《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分析》文中提出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新环境构成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全新场域。受大数据技术、网络圈层化现象和历史虚无主义等网络环境新变量的影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呈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新时代高校必须坚持守正笃实、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转化,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在网络平台舆论阵地的制高点,通过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多元长效机制等手段来应对信息时代下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问题。
朱凌雪[4](2021)在《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笔者先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谢阳斌,胡怡媛[5](2021)在《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范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学术水平,破解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与教研创新案例基础上,探讨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设计思路,尝试模型化表达的形式与方法论,提出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双师教学"模式,倡导将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转化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在跨校师生团队协同创新中不断提升网络平台与资源库智能化水平,培养技术、教育与各专业知识技能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生态建设构想。
刘乐,芮杨[6](2021)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有效性及改进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优化管理,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如何增强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教育研究课题。本文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对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措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效改进中职教育管理的建议,希望能促进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白雪[7](2021)在《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生命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对生命的意识薄弱,导致种种社会问题发生。因此,研究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生命教育价值。探讨学生生命观的认知过程、学生生命极端异化情况和时代对生命教育的影响,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从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活动内容三个方面为民办高校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提出策略,帮助学生增强生活智慧。互联网催生了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创新的深刻背景和强大动力。
陈霄[8](2021)在《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文中研究表明自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不例外。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让学生以技能为基础在社会上立足。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的整体趋向是积极的,为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机会。基于此,文章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杨娟,刁均峰[9](2021)在《基于《ICT-CFT》框架论信息时代职教教师的角色属性与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世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分别于2008年、2011年和2018年发布了《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简称《ICT-CFT》)。文章基于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视角对该框架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结构进行梳理,并利用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属性特征对其进行解读。该框架为我国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启示:加强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社会技能,建立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体,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泛在学习,培养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做信息时代创新型教师。
顾璟[10](2021)在《智慧信息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逻辑及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社会,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我国高校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等密切相关。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今天,将智慧信息技术与高校相融合,营造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校园环境,无疑能够塑造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文章在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现存不足,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智慧信息时代培养人才的逻辑及实践范式。
二、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圈层:圈层及网络圈层化 |
二、何以入圈: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一)技术层面: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为圈层化传播提供科技驱动 |
(二)环境层面: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圈层化传播提供空间驱动 |
(三)主观层面:大学生的异质化心理为圈层化传播提供心理驱动 |
三、为何破圈:网络圈层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对大学生个体的消极影响 |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四、如何破圈:网络圈层化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破解之道 |
(一)转变理念,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 |
(二)正本清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 |
(三)营造氛围,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 |
五、结 语 |
(2)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
(一)有助于实现教育模式创新 |
(二)有助于实现学生思想的引导 |
(三)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优化 |
二、信息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滞后的教育内容与模式 |
(二)高职生思想状态不稳定 |
(三)思政教育素质缺位 |
三、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优化对策 |
(一)依据学生需求构建第二课堂 |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
(三)重视思政教育者专业素质提升 |
(四)引导高职生思想认知转变 |
(3)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削弱 |
(二)网络圈层化现象下大学生群体话语表达的转向 |
(三)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
二、信息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一)守正笃实:巩固高校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地位 |
(二)与时俱进:构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大格局 |
(三)以人为本:遵循新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规律 |
三、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推进思路 |
(一)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转化 |
(二)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在网络平台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
(三)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规范落实的长效机制 |
四、结束语 |
(4)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1.信息意识: |
2.信息知识: |
3.信息能力: |
4.信息道德修养: |
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信息素养 |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
1.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处理的能力。 |
3.提高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的能力。 |
4.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
五、结语 |
(5)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教研室:提升大学教学水平与学术层次的生长点 |
二、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研究的理论探究 |
(一)虚拟教研室的概念界定与功能定位 |
(二)新一代学习科学是虚拟教研室创新发展的理论生长点 |
(三)以学习科学和教学学术为指导探索学习方式创新规律 |
三、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工程设计与战略重点 |
(一)虚拟教研团队健康发展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导向 |
(二)智能化平台是虚拟教研团队的生存环境和技术支撑 |
(三)深层次校企合作的资源建设与虚拟教研团队人才培养的双向建构 |
(四)智能化评价模式和体制创新是虚拟教研室发展的支柱和政策空间 |
(五)良好学风和师德建设是虚拟教研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
(6)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有效性及改进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不足现状 |
二、信息时代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改进措施 |
(一)完善教学管理网络体系 |
(二)搭建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
(三)构建学生中心管理系统 |
(四)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
(五)打造以生为本教育体系 |
1.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
2.开展情感教学管理 |
(7)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生命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
1.1 高校学生生命极端异化研究 |
1.2 高校学生生命观认知过程研究 |
1.3 时代对生命教育的影响研究 |
2 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生命教育策略 |
2.1 高校生生命教育指导研究 |
2.2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
2.3 开展学生生命教育活动 |
3 结束语 |
(8)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
(一)社会需求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
(二)教师资源和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
(三)学生需求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
(四)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
(五)教学方法和学生特点之间的矛盾 |
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转变的策略 |
(一)加大音乐教学中的信息设备投入 |
(二)建立完整、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 |
(三)应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 |
(四)提高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比重 |
三、结语 |
(9)基于《ICT-CFT》框架论信息时代职教教师的角色属性与教学能力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ICT-CFT》的发展历程与内容结构 |
(一)《ICT-CFT》的发展历程 |
(二)《ICT-CFT》的内容结构 |
二、《ICT-CFT》的特征分析 |
(一)强调教师作为政策参与者与教育改革者的属性 |
(二)强调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改革者与研究者的属性 |
(三)强调教师作为合格专业实践者的属性 |
(四)强调教师作为数字公民的属性 |
(五)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信息化领导者的属性 |
(六)强化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的属性 |
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
(一)加强教师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读 |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社会技能 |
(三)建立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体 |
(四)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泛在学习 |
(五)培养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
(六)做信息时代创新型教师 |
四、总结与展望 |
(10)智慧信息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逻辑及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慧信息时代概述 |
(一)智慧信息时代的内涵 |
(二)智慧信息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
(一)学生创业意识薄弱 |
(二)创业人才培养形式保守 |
(三)师资团队创新不足 |
(四)培养体制有待健全 |
三、智慧信息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逻辑 |
(一)推动国家及社会发展是其逻辑起点 |
(二)融合培养理念与实践是其逻辑导向 |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逻辑旨归 |
四、智慧信息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范式 |
(一)搭建全方位课程体系 |
(二)组建高质量师资团队 |
(三)构建现代化培养阵地 |
(四)争取耦合性校企合作 |
(五)营造开放化创业环境 |
五、结语 |
四、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 曹银忠,李栓栓.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2]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J]. 何毅. 现代职业教育, 2022(01)
- [3]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分析[J]. 李栓栓,闫兴昌.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4]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J]. 朱凌雪.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12)
- [5]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谢阳斌,胡怡媛. 中国高教研究, 2021(11)
- [6]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有效性及改进途径研究[J]. 刘乐,芮杨. 山西青年, 2021(21)
- [7]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生命教育价值研究[J]. 白雪. 财富时代, 2021(10)
- [8]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J]. 陈霄. 戏剧之家, 2021(29)
- [9]基于《ICT-CFT》框架论信息时代职教教师的角色属性与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 杨娟,刁均峰. 教育与职业, 2021(20)
- [10]智慧信息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逻辑及实践探究[J]. 顾璟. 商讯, 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