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方法研究细线密度丙纶织物单向导湿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望潇[1](2021)在《基于在线喷涂的单向导湿针织面料制备》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更加倾向于功能化、智能化甚至多样化。单向导湿织物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的功能纺织品,通过构建织物内外层的亲-疏水差异来形成差动毛细效应,将人体皮肤排出的汗液由内层传递到外层,并迅速扩散到大气中,从而实现单向导湿的功能,保证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常用的单向导湿织物制备方法多为非连续式,而采用在线喷涂的方法将拒水剂整理在织物内层,是一种连续式的工艺,制备出的单向导湿织物具备高效短流程的特点。本课题以外层原棉内层涤纶的纬编双层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喷涂的方法,将拒水剂整理到织物的内层,经过一系列处理,在缩短所需制备流程的前提下,得到具有单向导湿效果的织物。设计三种实验方案对织物进行处理,其主要流程分别为:(1)前处理(煮练)→染色→在线喷涂整理(拒水);(2)在线喷涂整理→前处理→染色→单面吸湿速干整理;(3)前处理→在线喷涂整理→染色→单面吸湿速干整理。首先,对在线喷涂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静态接触角和保水率作为评判指标,得出最佳条件:拒水剂用量为50%(o.w.f.),喷涂速率为0.10m L/s、喷涂距离为10cm。其次,针对方案(2)和方案(3)中的前处理和在线喷涂整理的顺序,选择对织物先煮练后拒水和先拒水后煮练两种实验方案进行对比,用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MMT)测试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探讨煮练对拒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两种方案下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制备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单向导湿织物。对通过上述流程所制备出的单向导湿织物,采用活性橙5或分散蓝对其进行染色,获得经活性橙5上染外层(棉)或经分散蓝上染内层(涤纶)的两种不同颜色的织物。用分光测试仪对所染织物的颜色指标(K/S值及L*、a*、b*)进行表征,用MMT对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在线喷涂整理是否会影响织物后续的染色效果,以及染色的工艺条件是否会影响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上述颜色指标及对应MMT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在线喷涂整理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很小,染色对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也很小。对织物进行单面吸湿速干整理,研究吸湿速干整理对单向导湿效果的影响。最后,用MMT对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进行测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吸湿速干整理剂浓度为1%(o.w.f.),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90s。
耿长军[2](2020)在《织物中液态水传输数值模拟及吸湿快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吸湿快干纤维及织物因其在人体穿着时,具有很好的吸湿、散湿功能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有限元法,对织物内部孔隙结构进行数值建模,可视化地呈现液态水在织物中的流动状态,参数化改变纤维截面、纱线细度和纤维材料属性等条件,准确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液态水的流动速率,分析影响液态水流动的因素,为研究和开发吸湿快干面料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首先,构建模拟思想,根据纤维平行堆砌理论,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对纱线截面和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状态进行假设,建立了纤维集合体孔隙结构模型和织物孔隙结构模型。然后在建立纤维集合体孔隙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流体体积法中的两相流水平集计算方法,输入模拟参数,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速度曲线和速度云图,对液态水的毛细上升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毛细管尺寸、纤维材料和毛细管截面形状对芯吸性能的影响。同样地,在建立织物孔隙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层流方法对液态水在孔隙结构中的传输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输入模拟参数,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速度曲线、速度云图和速度流线图,探讨了织物组织、纱线原料和纱线细度对液态水传输性能的影响。最后基于对织物孔隙结构模型,对织物中的孔隙结构进行分类组合,提出分层多级孔隙结构理论,建立“钥匙形”分级孔隙结构模型,并通过层流方法进行模拟,验证了该孔隙结构模型的导水性能和吸水扩散能力;并通过织物表面滴水扩散实验和保水率测试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进行评价,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刘晓[3](2019)在《基于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单向导湿面料的开发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以及吸湿导湿性能,并根据液态水在织物中的传导机理研发了新型单向导湿测试仪器及评价方法,然后结合多种针织物的吸湿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讨论最佳单向导湿织物的开发方案,最终以蜂窝纤维为原料织造了蜂窝涤纶盖丙纶高性能吸湿速干面料。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生产过程中在PET的基础上加入了磺酸基团和聚乙二醇醚,由此得到具有初步微孔结构趋势的涤纶改性切片,进而通过高温闪爆纺丝技术得到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对蜂窝纤维的表观形态,聚集态结构及吸湿导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普通涤纶纤维和异形涤纶纤维进行对比可知:纤维的表面及截面随机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菱形沟槽,这些孔隙增加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粗糙度,同时磺酸基团和聚乙二醇柔性链段的加入,使蜂窝纤维具备了优异的吸湿和快干性能。此外,改性后的蜂窝纤维断裂伸长率明显提升,初始模量有所下降,其织物的柔韧性、悬垂性和耐疲劳性也相应提升,但是纤维的断裂强力有所下降,增加了对蜂窝纤维加工性能的要求。本文参考纵向芯吸的力学测试方法,自制实验仪器-织物横向芯吸测试仪,利用表面力学原理,测试织物正反两面接触液体的一瞬间由毛细作用产生的芯吸压力,计算正反两面的芯吸压力差,结合芯吸曲线,表征织物厚度方向上液态水的传递性能。并通过对多种针织物的液态水分管理和横向芯吸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一套全新的针织物单向导湿性能评价方法。根据前期的单向导湿针织物的测试与评价方法,用常规蜂窝纤维/Lyocell纤维/涤纶长丝60/20/20 45S和丙纶71S进行交织,开发了一种新型蜂窝涤纶盖丙纶双面罗纹针织物,使汗液可以快速从里层丙纶面传递到外层蜂窝涤纶面而扩散蒸发,达到优异的吸湿速干效果。
隋倩[4](2018)在《导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社会,休闲、健康、运动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人们在运动领域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对运动内衣及外衣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保持服装在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干爽成为运动服饰研究的重点,因此导湿排汗织物应运而生,对其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课题对Bramante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的基本性能作了对比与分析,包括断裂强度、吸放湿性、红外光谱分析,得出Bramante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的特性。同时将Bramante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得四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纱,并对混纺纱的拉伸、耐磨、毛羽、条干、吸放湿等基本性能进行探究,最后对测得的各性能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结构模型,综合评判以得到最佳混纺比,通过评判得Bramante纤维含量在20%时纱线的综合性能最佳。采用上述四种比例混纺纱线与“十”字型截面涤纶长丝混织,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针织物组织结构,为实现织物特有性能,常规测试了织物的机械性能,包括顶破性能、拉伸性能、耐磨性能、刚柔性能、悬垂性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织物在力学性能指标下进行评价,发现蜂巢组织织物的力学性能相对要好于另两种组织结构;重点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了全面和具体的研究,用于对织物导湿排汗性的研究,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分为湿舒适性和热舒适性,在湿舒适性方面,本课题研究了织物的吸湿性、透气性、导湿性、透湿性、快干性、润湿性,热舒适性主要测试和分析织物的热传递性能指标。对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设立各指标合适的权重,对三种组织共12种织物进行排序,最终使用Bramante纤维含量20%的混纺纱的蜂巢组织织物导湿排汗性最好,而且蜂巢组织的导湿排汗性整体上要优于罗纹组织与横条组织,织物的导湿排汗性受织物结构的影响很大。采用Bramante纤维混纺纱与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织造的导湿排汗织物,既具有快速导湿的功能,又具有快干凉爽的特性,是夏季运动服饰的理想面料。
邬淑芳,张亭亭,孙冬阳,周丹,陈益人[5](2017)在《机织物单向导湿性能企业标准的制定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单向导湿机织物的性能评价缺乏有效的标准,导致生产企业无法评判产品所具备的单向导湿功能。本文参照美标AATCC TM 195-2009《织物的液态水分管理特性》和国标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快干性能的评价第一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制定出一套评价机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企业标准。标准包括6项检测指标:润湿时间、吸水速率、最大润湿半径、扩散速度、单向传输指数、综合导湿快干能力。用本标准对企业提供的单向导湿机织面料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标准科学合理,结果可靠,可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品评判。
李成卓[6](2016)在《干爽型调温织物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指出一些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们出于安全考虑,通常需要穿着防护服,如高压带电检修工人的绝缘服,冷库搬运工人的防寒服等,这些防护服会与人体形成相对密闭的微环境,长时间穿戴会破坏皮肤表面与服装之间的热湿平衡,使穿着舒适性大大降低。干爽型调温织物是一种具有高效导湿功能、吸湿储水功能、双向调节温度功能的复合功能织物,能够改善上述工作环境下人们的穿着舒适性。本课题以热舒适理论、织物中水传导机理、相变蓄热调温机理为基础,构建了三种干爽型调温织物的结构模型,分别为单层结构、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模型。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原理,分别对三种结构中各功能层的作用进行了设计,使干爽型调温织物内形成稳定的水分传导通道,保持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的干爽,同时能对密闭微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给人体提供舒适的穿着温度。本课题以干爽型调温织物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选用coolmax纤维(1.63dtex×38.4mm)作为导湿性能原料,黏胶纤维(158dtex×38mm)作为吸湿性能原料,Outlast空调纤维(1.89dtex×38mm)作为调温性能原料,并选用棉纤维(1.43dtex×38mm)以提高织物穿着舒适性。使用所选纤维原料,设计了具有导湿功能的31.25tex的coolmax/棉混纺纱(50/50),具有吸湿功能的31.25tex的纯黏胶纱和具有双向温度调节功能的25tex的棉/Outlast空调纤维混纺纱(70/30),对三种功能性纱进行并捻加工,设计并试织了3种功能纱线含量比不同的单层结构、双层结构、三层结构的18种干爽型调温织物。对18种干爽型调温织物的服用性能和导湿性能、吸湿性能、吸水性能、调温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织物的结构模型和各功能纤维的含量对干爽型调温织物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在开发产品时应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织物结构模型和相应的功能纤维含量。经研究得出:当人体有明显汗液排出时,如人体大量出汗或环境温度较高时,可选用三层结构的干爽型调温织物,coolmax混纺纱与Outlast空调纤维混纺纱含量比为8:2或4:6;当人体无明显汗液排出时,可选用双层结构的干爽型调温织物,c oolmax混纺纱与Outlast空调纤维混纺纱含量比为5:5或6:4,若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亦可选择单层结构的干爽型调温织物,coolmax混纺纱与Outlast空调纤维混纺纱的含量比为6:4。
朱娜[7](2016)在《丙纶仿生树形织物及其导水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服装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导湿快干面料的开发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课题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将大自然中植物的多层次分叉导水结构引入到织物设计中,织造出具有吸湿排汗,导湿快干功能的仿生丙纶织物。在这个织物中,经纱系统在织物的厚度方向上构建了许多树形网状通道,树形网状结构贯穿织物底层和顶层间形成连续的导水通道,提高仿生织物的导水能力。为了探索仿生树形织物结构的优化设计原则,织造了16块织物紧度、经纱细度、纬纱捻度配置不同的仿生织物。采用MMT对树形织物进行液态水分管理测试,结果表明:织物浮长线层作为给水面测试得到的织物单向导水性优异,仿生三层织物具有典型的树形分支结构,树形织物中经纱系统为水分在织物截面方向上的传导提供了连续的导湿通道,使水分快速从浮长线层向平纹层传递。此外纬纱捻度配置对仿生树形织物的单向导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筘号对织物单向导水性能的影响不显着,当织物浮长线向上进行测试时,经纱细度为600D的织物导水性能优于300D的织物导水性能。由此可见,树形织物具有明显的单向导水性能且织物结构参数对树形织物的导水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根据织物的实际结构建立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织物内部导水进行数值模拟。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织物截面形貌进行表征,根据观察的结果利用Texgen软件建立织物和纱线的物理模型,通过将织物和纱线的物理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得到表征树形织物内部水分流动情况的速度云图。研究结果表明:树形织物具有优异的单向导水性能,织物浮长线层作为给水面时,织物内部的水流速度比织物平纹层作为给水面时织物内部的水流速度大。树形织物内的孔隙构成连续导水通道,且从浮长线层到平纹层孔隙尺寸逐渐减小,产生了织物内部形成从浮长线层指向平纹层方向的毛细压力,水分快速传导到织物平纹层。水分到达交织点较多的平纹层时,在织物平纹面形成快速铺展,从而加快织物表面水分的蒸发。根据数值模拟所得的树形织物内部导水现象与根据MMT实验测试得到织物单向导水性能相吻合,这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为客观的表达树形织物的导水过程,从而为多层复杂结构织物液态水传递性能的研究和舒适性织物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燕[8](2015)在《人体吸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一年四季,人在正常走路时,腋窝部位总是很容易出汗,夏季穿着单薄,腋下衣物被汗湿会严重影响服装的美观,冬季穿着厚重,行走间腋窝部位的汗液积聚难以排出,常使人感到潮湿不适。因此,开发人体吸汗产品具有实质性意义,可以解决腋窝出汗给人带来的一系列烦恼。水刺非织造材料具有一系列优点,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质地柔软、舒适,等等,性能最接近于传统的纺织品。本课题所设计的吸汗产品的主要组成为粘胶、涤纶和香蒲纤维制成的水刺非织造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开发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腋下吸汗产品。当人体腋窝部位出汗时,这种产品能够保持人体服装的美观以及腋窝处的干爽、舒适和健康。首先,通过对10种不同成分的样品布进行厚度、透气性、回潮率、透湿性等相关性能测试,以确定吸汗产品的材料组成及结构。其次,对涤纶水刺布进行亲水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整理工艺:整理剂浓度1:5,单位面积喷洒量喷15次,烘干100℃ ×3min,焙烘130℃×3min,以使吸汗产品具备单向导湿功能。最后,利用所选定的非织造布设计吸汗产品的结构:表层吸汗层、中间储汗层、底层防渗层;吸汗产品的形状:非对称式类蝶翼形;并通过粘合剂:液体水性胶水,采用类似印花法将粘合剂以面粘合方式涂布在吸汗产品的中间层和底层表面,将各层粘合,使产品最终成型。经过实际穿着体验,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该吸汗产品吸汗量在0.06~0.13g之间;在高运动状态下一小时,该吸汗产品的吸汗量在0.4~0.5g之间,所设计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汗效果,干爽舒适,并且可以阻止汗液晕湿到服装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要求。
朱燕,刘丽妍[9](2015)在《吸湿排汗纤维及织物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吸湿排汗纺织品利用其吸湿及导湿作用能满足人们对夏季服装及运动服装舒适性的要求。本文基于织物吸湿排汗的基本原理,列举了多种最新研究并已广泛应用的吸湿排汗纤维,包括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和非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以及吸湿排汗纱线,包括短纤纱、长丝纱和复合纱等。同时阐述吸湿排汗型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和非织造产品的设计思路,指出目前吸湿排汗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面料档次不高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等。
刘龙辉[10](2015)在《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已经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资源。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油料的加工、生产和运输、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油料的溢漏事故也经常发生。我国目前对漏油、溢油等事故处理,多采用化学处理法,即消油剂处理,但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熔喷非织造布(以下简称熔喷布)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吸油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其纤维直径约2~5μm。这种超细纤维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的纤维数量和表面积,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虽然熔喷布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对熔喷布油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还不完善,还没有合适的测试仪器。传统的织物导湿测试方法,如MMT(Moisture Management Test)液态水传递测试仪,它依据织物中浸入水后能够导电的原理进行织物的导湿性能测试。但油本身并不能够导电。所以MMT方法不能测试油在织物中的传递情况。鉴于以往的测试方法的局限,本文结合近红外技术和信号采集技术提出一种测试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测试装置。本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对近红外线穿过干燥的非织造布和含油的非织造布的变化,作了初步的探讨,确立了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的测试原理;第二,结合近红外技术和信号采集技术设计了试验装置,并利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数据处理,提出了铺展速度、K值(单向传递能力)和吸油速率等参数来表征非织造布的吸油能力;第三,文章对不同非织造试验样品进行了吸油性能的测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非织造布的吸油性能的差异,验证了论文提出的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在自制的仪器上测试5种非织造布的吸油性能,相对于传统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动态、高精度、快速的特点,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试验验证了当油浸入干燥的非织造布时会引起近红外线透过量的变化,当非织造布中含有油时的近红外透过量比干燥时的透过量多,且近红外透过量随着浸入程度的变化而变化。2、基于上述原理设计了测试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的仪器,该仪器采用近红外技术和信号采集技术,测试过程充分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3、利用该仪器测试不同的非织造布试样的油传递性能,对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仪器能够辨别不同试样吸油性能的差异。4、将利用近红外油传递测试仪器测试的不同试样的油传递速度与客观的视频拍摄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测试不同试样的油传递速度,为非织造布油性能的测试提供一个新思路。5、定义K=VMD/VCD,为不同方向的铺展速度的比值,表征试样油传递的单向传递能力。可以看出油在试样中单向传递的能力。若K大于1,表明油倾向沿着试样的MD方向铺展,反之,则表明油倾向沿着试样的CD方向铺展。其中2号试样K值在2左右,表明油在2号试样中更倾向沿着MD方向铺展,其他试样K值均在1左右,表明油在MD方向和CD方向的铺展能力差异不大。6、定义吸油速率为非织造布在单位时间里吸收的油量,得出吸油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小,但是速率变化并不是均匀的。不同试样的吸油速率的变化率是不相同的。7、由吸油速率曲线可以推断,非织造布吸油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油源充足阶段,且织物中孔隙较多时候,油主要沿着织物中的大毛细管传递,第二个阶段为油源非充足阶段,且织物中孔隙大部分浸入了油,在这个阶段中油主要靠毛细管的内外压力差进行传递。
二、一种新方法研究细线密度丙纶织物单向导湿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方法研究细线密度丙纶织物单向导湿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在线喷涂的单向导湿针织面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服装舒适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进展 |
1.2.1 织物热湿传递机理 |
1.2.2 液态水在织物中的传递与扩散 |
1.3 国内外单向导湿织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国内外单向导湿理论的研究 |
1.3.2 单向导湿织物的结构要求 |
1.3.3 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方法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工艺路线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织物前处理及在线喷涂整理的工艺研究 |
2.1 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 |
2.1.1 材料 |
2.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方案设计 |
2.1.4 性能的测试 |
2.2 在线喷涂整理的工艺研究 |
2.2.1 助剂的选择及处方 |
2.2.2 在线喷涂整理的工艺条件 |
2.2.3 在线喷涂整理的工艺参数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前处理对织物亲水性能的影响 |
2.3.2 前处理对织物综合导湿性能的影响 |
2.3.3 拒水剂浓度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 |
2.3.4 前处理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 |
2.3.5 在线喷涂整理工艺条件正交试验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单向导湿织物的染色研究 |
3.1 单向导湿织物的染色 |
3.1.1 材料 |
3.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3 染色工艺 |
3.1.4 实验方案设计 |
3.1.5 性能的测试 |
3.1.6 染料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活性橙5 染料用量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
3.2.2 活性橙5 染料对织物上染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
3.2.3 活性橙5 染料对织物颜色指标的影响 |
3.2.4 活性橙5 染色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 |
3.2.5 分散蓝染料对织物染色上染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
3.2.6 分散蓝染料对织物颜色指标的影响 |
3.2.7 分散蓝染色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吸湿速干整理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 |
4.1 单向导湿织物的吸湿速干整理 |
4.1.1 材料 |
4.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3 工艺流程 |
4.1.4 性能的测试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吸湿速干整理剂浓度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 |
4.2.2 拒水剂在线喷涂整理对吸湿速干整理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织物中液态水传输数值模拟及吸湿快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数值模拟在纺织科学领域的应用 |
1.3 织物中湿传递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织物孔隙数值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流体控制方程 |
2.2.1 连续性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 液体的无量纲参数 |
2.4 数值模拟方法 |
2.4.1 水平集法基本原理 |
2.4.2 单相流层流基本原理 |
2.4.3 表面张力的处理 |
2.4.4 毛细压力的计算 |
2.5 机织物孔隙模型的建立 |
2.5.1 纤维集合体孔隙模型 |
2.5.2 织物孔隙几何模型的建立 |
2.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集合体芯吸过程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拟条件设定 |
3.2.1 纤维集合体孔隙尺寸参数 |
3.2.2 流体参数 |
3.2.3 网格划分 |
3.2.4 求解方法 |
3.3 纤维集合体芯吸过程数值模拟 |
3.4 纤维集合体芯吸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3.4.1 纤维材料对芯吸高度的影响 |
3.4.2 毛细管尺寸对芯吸高度的影响 |
3.5 截面形状不同的毛细管毛细上升历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织物中液态水传输过程仿真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拟条件设定 |
4.2.1 织物孔隙模型参数 |
4.2.2 流体参数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求解方法 |
4.3 原组织云图分析 |
4.4 织物中液态水传输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4.4.1 纱线粗细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4.4.3 经/纬纱密度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4.4.4 材料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层分级结构孔隙理论与吸湿快干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层分级结构孔隙理论 |
5.2.1 机织物中孔隙的分类 |
5.2.2 纱线粗细对单一孔隙传输性能的影响 |
5.2.3 经/纬纱密度对单一孔隙传输性能的影响 |
5.2.4 验证性分析 |
5.2.5 分级多层孔隙结构理论 |
5.3 数值求解方法 |
5.3.1 物理模型 |
5.3.2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
5.4 结果分析 |
5.4.1 云图分析 |
5.4.2 “钥匙形”分级孔隙结构液态水传输速率分析 |
5.4.3 “钥匙形”分级孔隙结构模型的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织物吸湿快干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 |
6.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6.2.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单向导湿面料的开发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单向导湿纤维概况 |
1.1.1 纤维种类 |
1.1.2 纤维形态及纺丝 |
1.2 吸湿速干织物概况 |
1.2.1 织物结构 |
1.2.2 织物整理 |
1.3 吸湿速干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 |
1.3.1 测试方法 |
1.3.2 评价标准 |
1.4 纺织材料的润湿与芯吸 |
1.4.1 纺织材料的润湿特征 |
1.4.2 纺织材料的芯吸特征 |
1.5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蜂窝纤维的制备方法 |
2.1.1 涤纶改性切片的制备方法 |
2.1.2 涤纶改性纤维的纺丝方法 |
2.2 试验样品及基本规格 |
2.3 蜂窝纤维的表观性能 |
2.3.1 试验仪器 |
2.3.2 试验结果 |
2.4 蜂窝纤维的结构性能 |
2.4.1 纤维拉伸性测试 |
2.4.2 纤维红外光谱测试 |
2.4.3 纤维X射线衍射测试 |
2.5 蜂窝纤维的吸湿导湿性能 |
2.5.1 纤维回潮率测试 |
2.5.2 纤维接触角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织物的单向导湿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
3.1 测试方法 |
3.1.1 仪器构造 |
3.1.2 测试原理 |
3.1.3 术语定义 |
3.2 评价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测试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蜂窝织物的设计与评价 |
4.1 开发原理 |
4.1.1 性能测试 |
4.1.2 原理分析 |
4.2 开发过程 |
4.2.1 原料选择 |
4.2.2 织造工艺 |
4.2.3 染整工艺 |
4.3 测试与评价 |
4.3.1 测试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课题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导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织物的导湿排汗性 |
1.1.1 导湿排汗机理 |
1.1.2 影响织物导湿排汗性的因素 |
1.2 高导湿纤维的生产方法 |
1.2.1 物理改性 |
1.2.2 化学改性 |
1.3 导湿排汗纤维 |
1.3.1 涤纶类导湿排汗纤维 |
1.3.2 非涤纶类的导湿合成纤维 |
1.4 导湿排汗纱线 |
1.4.1 简单纱线 |
1.4.2 复合纱线 |
1.5 导湿排汗织物 |
1.5.1 针织面料 |
1.5.2 机织面料 |
1.5.3 非织造布 |
1.6 导湿排汗产品的应用 |
1.6.1 外衣 |
1.6.2 紧身衣裤 |
1.6.3 运动服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9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Bramante纤维的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结构 |
2.3 纤维的力学性能 |
2.4 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 纤维的吸放湿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ramante/棉混纺纱加工工艺与性能研究 |
3.1 纺纱工艺流程 |
3.1.1 原料规格 |
3.1.2 纺纱工艺 |
3.2 纺纱工艺参数 |
3.2.1 开清棉 |
3.2.2 梳棉 |
3.2.3 并条 |
3.2.4 粗纱 |
3.2.5 细纱 |
3.2.6 络筒 |
3.2.7 纺纱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3.3 Bramante/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
3.3.1 Bramante/棉混纺纱中纤维的分布 |
3.3.2 Bramante/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 |
3.3.3 Bramante/棉混纺纱的耐磨性能 |
3.3.4 Bramante/棉混纺纱的毛羽 |
3.3.5 Bramante/棉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 |
3.3.6 Bramante/棉混纺纱的吸湿性能 |
3.4 Bramante/棉混纺纱性能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湿排汗针织物设计及性能研究 |
4.1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
4.2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
4.3 针织工艺 |
4.4 织物结构参数 |
4.5 织物的力学性能 |
4.5.1 织物的顶破性能 |
4.5.2 织物的拉伸性能 |
4.5.3 织物的耐磨性能 |
4.5.4 织物的刚柔性能 |
4.5.5 织物的悬垂性能 |
4.6 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 |
4.6.1 织物的导湿性能 |
4.6.2 织物的透湿性能 |
4.6.3 织物的速干性能 |
4.6.4 织物的润湿性能 |
4.6.5 织物的吸放湿性能 |
4.6.6 织物的透气性能 |
4.6.7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 |
4.7 织物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
4.7.1 织物的力学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
4.7.2 织物导湿排汗性综合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机织物单向导湿性能企业标准的制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织物单向导湿性能企业标准的制定 |
1.1 导湿快干性能的AATCC测试标准和吸湿快干性能的国家标准 |
1.2 机织物单向导湿评价指标的确定 |
2 MMT检测与分析 |
2.1 织物结构分析 |
2.2 测试结果分析 |
2.3 评价范围的确定 |
2.3.1 润湿时间等级区间确定 |
2.3.2 吸水速率等级区间确定 |
2.3.3 最大润湿半径等级区间确定 |
2.3.4 扩散速度等级区间确定 |
2.3.5 单向传输指数等级区间确定 |
2.3.6 综合导湿快干能力等级区间的确定 |
2.4 机织物单向导湿性能评价标准 |
3 单向导湿机织物性能评价 |
3.1 织物结构分析 |
3.2 单向导湿性能评价 |
4 结论 |
(6)干爽型调温织物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吸湿快干织物的发展现状 |
1.1.1 国内外吸湿快干织物的研究 |
1.1.2 吸湿快干纤维的制备 |
1.2 调温织物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调温织物的研究 |
1.2.2 调温纤维的制备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3.1 干爽型调温织物应用背景 |
1.3.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4 课题的创新性 |
2 干爽型调温织物结构模型的设计 |
2.1 热舒适性理论 |
2.2 织物中水分的传导机理 |
2.2.1 织物吸水过程 |
2.2.2 水分传递机理 |
2.2.3 差动毛细效应理论 |
2.3 温度调节机理 |
2.3.1 温度调节过程 |
2.3.2 调温性能影响因素 |
2.4 干爽型调温织物结构模型的构建 |
2.4.1 单层结构模型构建 |
2.4.2 双层结构模型构建 |
2.4.3 三层结构模型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干爽型调温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
3.1 纤维原料选择 |
3.1.1 导湿性能纤维 |
3.1.2 吸湿性能纤维 |
3.1.3 调温性能纤维 |
3.1.4 舒适性纤维 |
3.1.5 纤维原料细度 |
3.2 纱线设计 |
3.2.1 纱线规格设计 |
3.2.2 并捻工艺设计 |
3.2.3 纱线强伸性能测试 |
3.2.4 纱线毛羽测试 |
3.2.5 纱线耐磨性能测试 |
3.2.6 纱线线密度计算 |
3.3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与试织 |
3.3.1 设计思路 |
3.3.2 单层干爽型调温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 |
3.3.3 双层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 |
3.3.4 三层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 |
3.3.5 织物试织 |
3.4 本章小结 |
4 织物性能测试 |
4.1 水分传导性能 |
4.1.1 导湿性能测试 |
4.1.2 导水性能测试 |
4.2 水分吸储性能 |
4.2.1 吸湿性能测试 |
4.2.2 吸水性能测试 |
4.3 温度调节性能 |
4.4 织物平方米克重与厚度 |
4.5 织物耐磨性 |
4.6 织物悬垂性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7)丙纶仿生树形织物及其导水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仿生学在纺织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仿生学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 |
1.3 织物导湿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技术的研究发展 |
1.4.1 传统测试方法 |
1.4.2 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5 数值模拟在织物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织物设计与试织 |
2.1 选材与纱线结构参数设计 |
2.1.1 选材 |
2.1.2 纱线结构参数设计 |
2.1.3 加捻 |
2.1.4 定捻 |
2.2 织物结构设计 |
2.3 丙纶仿生织物上机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1 织机介绍 |
2.3.2 经纱密度 |
2.3.3 幅宽 |
2.3.4 织物上机图 |
2.3.5 织物紧度 |
2.3.6 筘入数 |
2.3.7 筘齿选择 |
2.3.8 织物规格 |
2.4 测试结果 |
2.4.1 织物平方米克重 |
2.4.2 织物厚度 |
2.4.3 织物经纬密度 |
2.5 织物形貌表征 |
2.5.1 仪器简介 |
2.5.2 织物截面的表征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织物导水性能测试 |
3.1 仪器介绍 |
3.2 测试原理与操作步骤 |
3.2.1 测试原理 |
3.2.2 操作步骤 |
3.3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测试结果 |
3.3.2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树形仿生织物导水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计算流体动力学 |
4.2 Fluent软件的简介 |
4.3 基本方程 |
4.3.1 质量守恒定律 |
4.3.2 动量守恒定律 |
4.3.3 能量守恒定律 |
4.3.4 物理模型 |
4.4 树形仿生织物导水性能的数值模拟 |
4.4.1 织物数值模型的建立 |
4.4.2 网格划分 |
4.4.3 织物几何模型的孔隙率的计算 |
4.4.4 计算树形织物内纱线之间的毛细压力值 |
4.4.5 边界条件 |
4.4.5.1 浮长线层作为入水面的边界条件 |
4.4.5.2 平纹层作为入水面的边界条件 |
4.4.6 定义物理模型 |
4.4.7 模拟的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纱线内毛细孔隙导水的数值模拟 |
5.1 纱线孔隙率测定 |
5.2 纱线内部毛细压力的计算 |
5.3 纱线内部导水的数值模拟 |
5.3.1 纱线物理模型的建立 |
5.3.2 划分网格 |
5.3.3 设置边界条件 |
5.3.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人体吸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吸湿排汗纤维 |
1.2.2 吸湿排汗纱线 |
1.2.3 吸湿排汗织物 |
1.2.4 用即弃型吸汗产品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吸汗产品原料的基本性能测试与分析 |
2.1 吸汗产品原料的概述 |
2.2 吸汗产品原料的基本性能测试与分析 |
2.2.1 厚度的测试与分析 |
2.2.2 回潮率的测试与分析 |
2.2.3 透气性的测试与分析 |
2.2.4 透湿性的测试与分析 |
2.2.5 接触角的测试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汗产品原料的亲水整理 |
3.1 亲水整理的原理和方法 |
3.1.1 亲水整理的原理 |
3.1.2 亲水整理的方法 |
3.2 亲水整理工艺 |
3.2.1 亲水整理工艺流程 |
3.2.2 亲水整理工艺参数范围 |
3.2.3 亲水整理原料的选择 |
3.2.4 亲水整理工艺优化 |
3.2.5 正交试验分析 |
3.3 亲水整理后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回潮率的测试与分析 |
3.3.2 接触角的测试与分析 |
3.3.3 纵向导水性的测试与分析 |
3.3.4 垂直布面导水性的测试与分析 |
3.3.5 透湿性的测试与分析 |
3.3.6 透气性的测试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汗产品成品的设计和测试 |
4.1 吸汗产品成品的设计 |
4.1.1 结构的设计 |
4.1.2 形状的设计 |
4.1.3 产品粘合方式的设计 |
4.1.4 产品组成材料的选择 |
4.1.5 产品尺寸的设计 |
4.1.6 产品的改进 |
4.2 吸汗产品成品的测试 |
4.2.1 接触角的测试 |
4.2.2 单向导湿性能的测试 |
4.2.3 人体穿戴测试 |
4.3 吸汗产品的评价 |
4.3.1 人体穿戴主观评价 |
4.3.2 吸汗产品舒适性的模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吸湿排汗纤维及织物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吸湿排汗原理 |
2吸湿排汗纤维 |
2.1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 |
2.2非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 |
3吸湿排汗纱线 |
3.1短纤纱 |
3.2长丝纱 |
3.3复合纱 |
3.3.1包覆纱 |
3.3.2并捻纱 |
3.3.3多层结构复合纱 |
4吸湿排汗织物 |
4.1针织面料 |
4.2梭织面料 |
4.3非织造布 |
5吸湿排汗产品的应用 |
6存在问题 |
7结束语 |
(10)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面油污的处理方法 |
1.3 织物吸油与吸水性能测试方法 |
1.4 织物导湿与吸油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近红外技术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的测试原理 |
2.1 近红外线的介绍 |
2.2 光电二极管及其工作原理 |
2.3 近红外线透过(水、油)湿润织物的变化 |
2.4 测试平台设计与搭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传递测试装置的评价以及参数指标 |
3.1 供油装置的误差分析 |
3.2 测试装置准确性的验证 |
3.3 实验曲线与参数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的研究 |
4.1 试验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一种新方法研究细线密度丙纶织物单向导湿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在线喷涂的单向导湿针织面料制备[D]. 望潇.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2]织物中液态水传输数值模拟及吸湿快干研究[D]. 耿长军.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3]基于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单向导湿面料的开发与评价研究[D]. 刘晓.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3)
- [4]导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隋倩. 青岛大学, 2018(12)
- [5]机织物单向导湿性能企业标准的制定与评价[J]. 邬淑芳,张亭亭,孙冬阳,周丹,陈益人.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7(06)
- [6]干爽型调温织物的开发与研究[D]. 李成卓.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2)
- [7]丙纶仿生树形织物及其导水性能的研究[D]. 朱娜.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 [8]人体吸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D]. 朱燕. 天津工业大学, 2015(02)
- [9]吸湿排汗纤维及织物的应用研究[J]. 朱燕,刘丽妍. 针织工业, 2015(10)
- [10]非织造布油传递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D]. 刘龙辉. 东华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