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董慧,赵航[1](2021)在《文化、日常生活与乌托邦:列斐伏尔都市社会建构的文化路径》文中指出列斐伏尔针对全面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所呈现的"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状态,提出了总体性的都市革命理论。他希望以文化革命的方式实现人之生存、生活、实践的彻底解放,即主张通过节日的复归,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倡导诗性创造实践以摆脱异化社会现实。虽然这一文化革命的方案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倾向,但其以探索性的乌托邦精神寻求文化革命的解放路径,为我们勾勒出走向"都市社会"的理想蓝图,在今天仍具有批判性的启示意义。
李晶晶[2](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孙颖[3](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余燕莉[4](2021)在《列斐伏尔的都市日常生活批判及其美学意义》文中认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在都市社会的发展进程下,提出并深化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空间生产、空间政治、都市社会介入日常生活的趋势不断突出的语境下,赋予都市对于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推进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都市化转向。列斐伏尔的都市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重视日常生活审美化和都市战略实践的功能,以一种介入的方式来勾连生活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拓展了都市日常生活的阐释空间,也深化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在都市日常生活研究理论范式上的美学精神。
杨颖琦[5](2021)在《日常生活的异化与重建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另辟蹊径,从社会批判、文化批判角度延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列斐伏尔以其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视角,将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作为自己的理论关照点,对新消费社会里人的命运予以理论关切。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旨在揭露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现象,戳穿新资本主义为人们编织的“美好生活”的虚假性,激励人们反抗日常生活中的异化。本文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研究对象,从日常生活的异化和重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其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性的梳理和概括,并进一步挖掘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列斐伏尔一直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他的理论来源,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把马克思的宏观异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到微观的日常生活领域,实现了哲学理论的日常生活转向,为西方马克思理论研究指出一条新的批判道路。第二部分集中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的重要观点进行分析。列斐伏尔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成为“消费受控制的官僚制社会”,新资本主义阶段的异化已经渗透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新的恐怖主义弥漫整个日常生活世界。列斐伏尔对这种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批判,指出现代社会中的人处于这种异化却不自知,仍然沉浸在异化制造的虚假幻象中。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列斐伏尔关于重建日常生活的一些乌托邦式构想。列斐伏尔提出以复兴节日、实现“总体的人”以及都市空间革命的方式来消除日常生活的异化,他试图通过实践性总体革命使“日常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来实现日常生活的解放。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阐述讨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价值。作为一位对社会发展时刻保持敏感度的学者,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带有浓厚的批判色彩。他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新鲜血液,实现了现代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赵苓岑[6](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胡晓梅[7](2020)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城市化运动使西方世界总体进入了城市社会发展阶段,城市成为现代人栖息和活动的主要场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作用于空间,都市问题取代工业问题成为当代西方世界的主导问题。列斐伏尔洞察到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要以空间为阵地,在审视传统空间认知体系、结合当代城市理论并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方法之上,提出了总体性的空间生产理论。依据“相对性”的空间概念,列斐伏尔在空间与生产、空间与社会形态的双向互动中推出了“关系性”的空间,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关系性的空间是被生产的,而且也会生产自己的产品,从而推出了自身对于抽象空间的批判旨趣。抽象空间以现代城市为载体,具有重复性、可再生性与视觉可视性的特征。这些特征的生成和维护机制则是基于抽象空间在生产资料、消费对象、阶级斗争、政治工具等方面的具体功能。但是资本主义自身及其在科技上尚没有大面积处理空间问题的能力,所以抽象空间呈现商品化、碎片化等特征且具有自身固有的矛盾。列斐伏尔据此进一步指出:要从“抽象空间”跳脱到“差异空间”的政治目标。空间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视野,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其“相对性”的空间概念和“可期许未来社会”等思路对其后的都市马克思主义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其对现实问题的批判也有利于我们构建中国本土的城市发展范式。但是列斐伏尔有意回避掉了生产关系的作用,割裂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关联,空间生产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李艳[8](2020)在《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列斐伏尔的整体理论,核心是紧紧围绕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展开,而空间生产理论是列斐伏尔于20世纪70-80年代将自己的研究范围从日常生活批判拓展到都市化、全球化问题、空间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部被今人视为权威的皇皇宏论。而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社会的理论是其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社会的理论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一是当今的社会已经步入都市社会,我们应该用都市的眼光而非传统的工业化理论的眼光去对待目前的都市问题;二是阐明自己的立场,即应该立足于日常生活领域在都市社会中进行都市革命。本论文主要由正文和结语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论述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方法论,以兹提供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说来,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方法论有三点值得重视:空间辩证法、拓扑学方法和语言学方法。列斐伏尔的空间辩证法以“空间”为主线具体总体的描述都市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是空间辩证法的主要内容。空间辩证法坚持“前进回溯”具体总体的分析方法,对于揭示从农业、工业再到都市社会的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列斐伏尔认为拓扑学作为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空间的连续性、联系性和界限等特点的学科,而都市社会的研究也注重空间的连续性和联系性的构建。同时拓扑学研究空间图形变化的形变与不变性与都市社会中相关哲学概念的研究具有契合之处。最后,列斐伏尔认为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即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于我们辩证理解把握都市社会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索绪尔语言学的系统性特点以及“语言”对于“言语”的缺场对于处于潜在发展的都市社会的研究具有的理论借鉴价值。第二章主要从都市社会的形成角度阐述列斐伏尔视野下的都市社会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解决都市社会形成的内爆、外爆方式以及农业、商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对都市社会形成的作用机制问题。都市社会如何产生?都市社会如何进入人们的视野?面对这些问题,列斐伏尔做出了自己独特的阐释。列斐伏尔认为早期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都市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前提性基础,工业化时期,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是人类迈向都市社会的核心动力。而第三产业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产业绝大部分属于服务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推动城市空间生产要素的聚集与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成为都市社会发展的后发动力。城市空间内爆在促进都市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推动人、物、资本等城市空间生产资料的高度聚集与集中,而这种集中又在新的基础上催生“外爆”,即促进城市外围城镇、郊区、卫星城市的建立,城市由单一中心模式逐渐发展为多中心模式,从而最终推动了都市社会的初步形成。第三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列斐伏尔视野中都市社会理论的基础建构,主要解决的是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都市社会的基本要素与都市社会的基本问题。从列斐伏尔讨论的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列斐伏尔所倡导的都市社会是一个完全城市化的社会、都市社会是一个都市问题占据主导的社会、都市社会是一个适宜人类栖居的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宣布迈入了工业社会的历史潮流,工业社会是一个盛行资本主义理性的社会,都市社会也不例外,都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要素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总体而言都市社会强调差异性。都市社会是一个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寻求空间正义和争夺城市权成为都市社会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文化要素表现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同时,列斐伏尔不仅在理论中极力向人们描述都市社会的形成以及都市社会的差异性问题,而且时刻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方向。列斐伏尔参与过18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列斐伏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层面以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提出都市社会的差异性问题、都市社会的城市规划和差异性空间建设以及都市社会的都市革命等问题。第四章主要对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主要解决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理论贡献、对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分析以及对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做出具体性阐释。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总体上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基础上,从空间、城市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境况做出深度批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理论补充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空间维度的缺失,在微观领域补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提供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城市分析的全新框架。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角度来看,该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限度,主要表现在该理论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实践性,仅仅只是社会领域改革的乌托邦幻想,并未真正付诸实践。但是列斐伏尔作为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人物,他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也具有非常珍贵的理论价值,比如重视栖居空间、日常生活瞬间的营造以及提倡空间正义和城市权等等这些都为当今中国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陈晴晴[9](2020)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文中提出亨利·列斐伏尔(Heri Lefebvre,1901-1991)是法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对日常生活的研究闻名于世。他的日常生活理论以批判为总基调,以美学为重要阵地,其理论范围涉及空间转向、节奏分析、消费文化等诸多领域,形成了成熟的日常生活美学体系。本文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理论来源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批判路径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并考察对于当代日常生活美学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研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发展进行界定与划分,为本文的研究搭建框架,奠定基础。二,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三大批判领域展开分析。对文学艺术、消费、语言这三个领域的异化现象进行阐释构成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在文学艺术领域,列斐伏尔抨击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消极逃避,肯定了现代戏剧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变革,为日常生活美学“文化革命”的形成奠定了艺术基础。在消费领域,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消费审美主义”,通过对消费与审美二者关系的阐发,打破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幻象”。在语言领域,列斐伏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了语言层面最本质的异化——语义场的失衡,通过对信号和社会文本的分析展开批判。三,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革命路径进行阐述。列斐伏尔并非是一个消极的批判主义者,为实现日常生活的复兴,他提出了“文化革命”的理论构想,并提出了身体革命、空间革命和节日复兴三大路径。在身体革命方面,列斐伏尔强调自我节奏和他人节奏的和谐;在空间革命方面,列斐伏尔以空间的生产性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在节日复兴方面,列斐伏尔提倡以具有“瞬间”特征的节日来实现对异化节日的变革。四,通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与当代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间关系的考察,来挖掘和阐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价值与影响。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一方面促进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我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在对异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搭建了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对话的桥梁,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契机。
张晓东[10](2020)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亨利·列斐伏尔曾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改造并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系统地建立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被誉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日常生活”这一概念是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在其前后期的理论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其前期的理论中,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斥着单调、重复与乏味且不受人关注的领域,它全方位地被资本主义所异化。列斐伏尔强调人们应当重视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到了后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被全面组织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人们身处“消费受控制的官僚社会”的泥沼中而无法自拔。此时,前期的哲学层面上的日常生活批判无法满足对现代性问题解决,所以列斐伏尔转向了对日常生活领域的现代性批判视角。尽管现代日常生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异化形势,列斐伏尔仍认为这一领域潜藏着解放因素,他以“总体性革命”来解决日常生活的异化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一理论过于理想化,并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使得该理论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列斐伏尔的这一理论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他的理论还推动了后现代符号学研究新视角以及开拓了现代性批判视野。此外,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宝贵的现实启示,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理性的消费理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方面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日常生活与乌托邦:列斐伏尔都市社会建构的文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革命:都市革命的新图绘 |
二、文化革命:一种新的空间实践 |
三、节日复归:文化革命的实践路径 |
四、诗性瞬间:文化革命的乌托邦理想 |
五、结语 |
(2)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
3.4 小结 |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
4.4 小结 |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
5.1.4 激进哲学 |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
5.4 小结 |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4)列斐伏尔的都市日常生活批判及其美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常生活批判:总体的日常生活与现代性社会空间 |
二、都市革命:日常生活批判转向都市生活及其对日常性的延展 |
三、生活即艺术:像艺术品一样重建都市 |
四、走向生活艺术:都市日常生活批判的美学意义 |
(5)日常生活的异化与重建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现代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环境 |
第二章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第一节 重新认识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异化 |
第三章 列斐伏尔重建日常生活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文化革命——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 |
第二节 空间革命——“都市文化革命” |
第四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启示 |
第一节 列斐伏尔日常批判理论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列斐伏尔日常批判理论的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7)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对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源起 |
一、空间生产理论的源生情境 |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福特制变革 |
(二)二战后法国的城市空间生产 |
二、空间生产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审视传统空间认知体系 |
(二)兼顾当代城市空间理论 |
(三)整合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 |
(四)立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 |
(一)日常生活批判转变的现实诉求 |
(二)空间生产理论的统摄性 |
第二章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基本架构 |
一、空间生产概念的维度 |
(一)空间与生产 |
(二)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 |
二、空间生产理论的深层指向:资本主义抽象空间 |
(一)资本主义空间的特征 |
(二)资本主义空间的功能 |
(三)资本主义空间的批判 |
三、差异空间生产: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解放策略 |
第三章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启示 |
一、空间生产理论的合理性 |
(一)再现都市马克思主义论题 |
(二)“相对性”空间概念的重构和可期许的未来空间 |
(三)构建中国城市发展范式的有效性 |
二、空间生产理论的局限性 |
(一)空间本体化的“空间独立论者” |
(二)脱离生产方式根基的空间矛盾批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方法论 |
第一节 研究都市社会的空间辩证法 |
一、空间辩证法的概念 |
二、空间辩证法研究的特点和优势 |
三、空间辩证法基础上都市社会的总体性研究 |
第二节 研究都市社会的拓扑学方法 |
一、拓扑学简介 |
二、拓扑学都市社会研究的特点与优势 |
三、拓扑学应用到都市社会研究的可能性 |
第三节 研究都市社会的语言学方法 |
一、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内容 |
二、索绪尔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
三、索绪尔语言学应用到都市社会研究的可能性 |
第二章 都市社会形成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都市社会的形成 |
一、农业的发展是都市社会形成的动力基础 |
二、工业化是人类逐步迈向都市社会的核心动力 |
三、第三产业是都市社会发展的后发动力 |
第二节 内爆方式——城市空间都市现实聚集与扩张 |
一、城市空间资本的聚集与扩张 |
二、城市空间信息、符号的聚集与扩张 |
三、城市空间产业的聚集与扩张 |
第三节 外爆方式——城镇、郊区、卫星城市的建立 |
一、城镇的集中建立——都市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 |
二、郊区的分散建立——都市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 |
三、卫星城市的建立——都市社会规模的初步形成 |
第三章 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要素与问题 |
第一节 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 |
一、都市社会是完全城市化的社会 |
二、都市社会是都市问题占据主导的社会 |
三、都市社会是适宜人类栖居的社会 |
第二节 都市社会的基本要素 |
一、经济要素——空间、资本与都市经济危机 |
二、政治要素——寻求空间正义与争取城市权 |
三、文化要素——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 |
第三节 都市社会的基本问题 |
一、时代差异与都市社会的差异性 |
二、城市规划与都市差异性空间的建设 |
三、都市化与都市革命 |
第四章 对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分析 |
第一节 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贡献 |
一、补充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分析维度 |
二、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 |
三、提供了资本主义城市分析的全新框架 |
第二节 对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
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 |
二、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进入微观领域 |
三、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实践性 |
第三节 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一、城镇空间建设中注重栖居空间的营造 |
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空间正义 |
三、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回归日常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列斐伏尔与日常生活美学 |
第一节 日常生活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美学 |
第三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 |
第二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批判维度 |
第一节 文艺作品中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审美主义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语义场的失衡 |
第三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文化革命 |
第一节 身体革命 |
第二节 空间革命 |
第三节 节日复兴 |
第四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美学与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美学与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 |
2.1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
2.1.2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2.1.3 斯大林教条主义的出现 |
2.2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溯源 |
2.2.1 存在主义 |
2.2.2 黑格尔异化理论及辩证法 |
2.2.3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总体的人”思想 |
2.2.4 超现实主义 |
第三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概述 |
3.1 前期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3.1.1 前期的日常生活概念 |
3.1.2 审视日常生活的批判功能 |
3.1.3 对全面异化的日常生活的批判 |
3.1.4 以“总体的人”超越“异化的人” |
3.2 后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3.2.1 后期的日常生活概念 |
3.2.2 对“消费受控制的官僚社会”的批判 |
3.2.3 对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批判 |
3.2.4 日常生活解放的途径——“总体性革命” |
3.3 前后期日常生活批判转向的原因 |
第四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
4.1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 |
4.1.1 引领了哲学研究及批判的新潮流 |
4.1.2 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
4.1.3 开启了现代符号学与日常生活批判结合的新视角 |
4.1.4 开拓了现代性批判的视野 |
4.2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现实价值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2.2 转变消费理念,树立理性的消费理念 |
4.2.3 加快文化转型,建设和谐文化 |
4.3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日常生活与乌托邦:列斐伏尔都市社会建构的文化路径[J]. 董慧,赵航.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0)
- [2]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列斐伏尔的都市日常生活批判及其美学意义[J]. 余燕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日常生活的异化与重建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D]. 杨颖琦.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7]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D]. 胡晓梅. 河南大学, 2020(02)
- [8]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D]. 李艳. 西南大学, 2020(01)
- [9]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D]. 陈晴晴.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晓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