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师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龙冠丞[1](2021)在《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R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吴璇,孔凡哲,孟立军[2](2021)在《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回顾与分析》文中提出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既是民族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不懈追求。本研究通过对40份政策文件的分析发现,在1951-2021的七十年间,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关注外援、关注学校、关注内培、关注质量和关注规划五个阶段。政策演进凸显多重特点,政策导向从追求"规模"转变为"质量与规模"并举、执行主体从个别部门领导转变为多部门联动协同、补充方式从依靠内地支援转变为增强本土培养、政策焦点从关注教师本身转变为重视外部保障。面向未来,应全面规划少数民族教师政策内容,加强对教师权益的关注;着力推进少数民族教师教育,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涵养;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帮扶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为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师提供政策保障。
张皓轩[3](2021)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西凭祥市L镇三所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它是教学上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规矩,符合学校工作的规律,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教学常规管理是开展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手段,它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组织、协调与监督机制,是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管理的活动,保障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乡村基础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较为有限。以地区的相关文件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内容细则为参照基础,调查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和理清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完善与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与方式,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丰富乡村教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为深入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真实现状,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来获得探索现状与发现问题的维度。首先借助于文献研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常规管理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范围;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教学常规管理这三大核心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将教学常规的内容划分成:课程设置常规,课堂教学常规,教学教研常规三个方面;并明确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考察的四个主要维度:管理主体,管理结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然后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法为辅的方式,来获得被调查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数据。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L镇下两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一个教学点中三名校长和三名教师作为访谈调查对象,以此来了解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并从学校中选取四个班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进一步证实教师在课堂教学常规方面的现状。将现场观察法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之中,作为调查获得数据与材料的补充。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访谈材料、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材料进行整理,进而在现状的客观描述和总结中发现,所调查的三所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为:管理主体权责不明,且缺乏教师参与;管理结构不健全,且职位与职能不匹配;管理内容脱离学校实际,且无法落地实施;管理方法依赖上级检查,且管理局面被动。结合访谈中的内容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群体间的非正式关系削弱教学常规管理的效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校本化缺失;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干预不当。基于以上的问题总结与分析,笔者从教师角度,学校管理者角度,学校整体角度,教育管理部门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学校自身要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校本管理体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常规管理。其次,学校还要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利用家校合力优化监督环境。再次,乡村小规模学校之间要统整课程资源,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最后,教育行政部门要适当放权,以校为本,完善师资补偿机制,并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经费支持。
张慧[4](2021)在《《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研究 ——以X县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乡村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承、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了有效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三个核心问题,2015年12月,云南省随之出台了《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迄今为止,距离政策的出台实施已有五年之久,其中有关教师激励政策实施是否达到了政策目标,这需要对其政策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找出政策过程中的问题与漏洞,以便能让政策得到及时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史密斯政策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本研究以教育部门领导、校长和乡村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査法、访谈调查法,以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执行的因素为切入点,分析其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X县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执行取得的成效来看,政府不断健全保障机制,表现为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资金投入和初步建立督查制度;学校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教师各方待遇得到提高,即教师工资待遇得到保障、教师培训逐步成为体系、职称评聘适当向乡村倾斜和教师荣誉制度初步建立、强化师德发展水平。根据史密斯政策评估模型理论,发现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执行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其一,教师激励政策的制定欠缺科学性;其二,激励政策执行效能有待提高;其三,政策目标群体消极应对;其四,激励政策所需资源匹配度低。并且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X县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其一,激励政策制定存在着不足,即相关部门对激励政策直接利益主体的关注度不够,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的力度不够,以及激励政策本身的因素;其二,激励政策执行出现“失真”,表现为政策执行主体机构间职权不明,政策执行效果“失真”;其三,教师目标群体缺乏政策认同;其四,激励政策监管机制不完善,表现为监督机制存在空缺,政策执行所需资源不足。最后,在政策执行问题分析和政策归因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政策评估模型理论,提出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执行困境的解决路径:其一,政策制定中应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乡村教师的利益诉求;其二,提升教师激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其三,加强教师目标群体政策认同、参与等;其四,完善教师激励政策监管机制。
徐广华[5](2020)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的内源性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受城镇化进程和适龄儿童人口减少等影响,农村学校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大幅度缩小,一批学校成为学生数不足百人,教师数量在十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这些学校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其校舍条件、硬件配置等几乎与很多城镇学校持平,教师数量也在国家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乡村教师专项等支持计划和政策推动下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仍然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儿童接受公平教育,也制约着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发展活力。学校师资质量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虽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数量缺口得到有效缓解,但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流动性强导致的青年教师身心投入不足,培训方式固化造成的老龄师资边缘化,以及去农观念影响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提升和持续发展。出现这一系列问题,既有政策设计中存在的重规制轻文化认知的原因,也与地方欠缺本土化师资培养和教师个人欠缺内在发展动力有着重要关系。根据内外因辨证原理和内源性发展理论的观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无论外部提供的物质待遇或培训机会如何,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对环境、对工作、对自我发自内心的认可。所以,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以积极培养和激发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内部发展动力为逻辑起点。采用扎根理论对十六位农村年轻教师自述材料的分析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场域归属感和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及其满足是影响教师留守农村、致力于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农村教师良好的场域归属感,不仅包括合作共生的教学场域归属,也包括尊师重教的乡村社会场域归属和关爱支持的家庭归属。而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往往受到教育氛围浓厚的成长经历的影响,并以甘于奉献的人生观和培育完人的教育观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要切实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的内源性发展,需要内部机制建设和外部支持体系建设两条路径配合开展工作。在内部机制建设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融洽和谐的校内教学环境以及情感融入的社区生活环境的创建,构筑专业和生活共同体,使农村教师从中获得心理归属;另一方面,要统筹设计农村教师精神成长的进阶道路,在职前师范生培养和职后专业培训中适当渗透与农村熟人社会和农村小班化教学等相关的针对性知识与技能内容,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农村社区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实现从局外人到当事人的身份转换。在外部支持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国家政策、地方管理和农村社区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严格遵循顶层设计与地方落实相统一。首先要加强对师资内源性发展的顶层设计,并提供系统化的政策保障;其次应切实缩小城乡教师在工资待遇、晋升发展、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第三应强化本土师资人才的输出培养与引进回归,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最后,要从社会整体环境入手,创设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风气,激发教师的职业自尊和自信。
马飞[6](2020)在《边远地区贫困县“1+3”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以云南省H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乃至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指的是将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安置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一起接受教育,强调提供给特殊儿童正常化的而非隔离式的教育环境,提供所有的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相关的服务措施,如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安排特殊教育专业师资、提供特殊教育相关资源、支持和服务等,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从而促进特殊儿童接受适应其社会化发展的全人教育。它的核心是保障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目标是促进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学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1+3”融合教育是地处云南边远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H县特殊教育学校基于自身特教、普教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融合办学实际和发展困境,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实践探索出来的一种融合教育模式。其中,“1”代表一个“融合教育”的办学理念、一个校区、一套管理班子统筹管理进行融合教育改革。“3”代表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三大教育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多维度、多角度、多领域等的相互交融、补充、促进的实践过程。在本研究中具体指普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所对应的三类教育环境、教师、学生、课程与资源、课堂与教学活动等。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育”、“办好特殊特教”的战略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只有实现融合教育功能转型,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获得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在融合教育实践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稳定模式,逐渐从融合教育的普及效应向质量追求过渡。但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观念落后、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边远地区贫困县来说,特殊教育的起步晚、发展慢,融合教育的推进不容乐观,有关边远地区融合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甚少,存在较多空白。本研究中,笔者以自身工作所在的云南边远地区贫困县-H县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个案法、调查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对H县特校现状、发展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并从融合环境创设、融合教育安置、融合学校管理、融合师资建设、融合课程与教学调适等方面入手推进了“1+3”融合教育实践探索。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边远地区贫困县“1+3”融合教育实践探索的问题提出、研究意义和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对国内外有关融合教育实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含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思路。第四部分对个案学校现状、发展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五部分结合实际,开展了“1+3”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包括融合环境创设、融合教育安置、融合学校管理、融合师资建设、融合课程与教学调整等。通过研究,有效地缓解了H县特校的办学压力,提升了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改善了师生及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支持态度,营造了学校良好的融合环境和氛围,促进了教师的协同能力,提高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可为边远地区贫困县及特殊教育学校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和指导。
张学敏,赖昀[7](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教师是推动乡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中坚力量,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补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短板上意义重大。然而,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虽然总量充足,实际却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根源在于教师补充的精准性不足。教师编制政策的僵化导致了乡村教师总体充足却缺乏实际性、乡村教师供需失调导致科目与教师专业难以匹配、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师资难以优质均衡、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导致补充措施缺乏持续性。因此,应以乡村教师队伍优先发展为指导理念,建立覆盖各学科的教师资源库与协议框架,制定以学科需求为导向且"科—师"协调的教师补充标准,实行"动态入编"的教师编制调整模式,建立"准入退出—培训深造—工作生活"于一体的教师保障体系,从而构建起体系完整、切实有效的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
张伟平[8](2019)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点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国教学点在办学中存在经费投入、师资资源配资、课程开设和留守儿童等诸多困境。其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问题,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为对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从理论角度揭示其原理,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相关的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包括教学点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对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的相关研究。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对这些研究对于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可借鉴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教学点存在的价值、我国促进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当前教学点面临的主要困境、学术界提出来的应对教学点困境的主要对策、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薄弱学校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国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包括教学在内的农村薄弱学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完善教师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教学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不少困境。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学术界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有针对经费困难的,有针对教师和教学困境的,有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也被学术界提及,并有研究团队对此开展相关的研究。第三,通过文献分析和对第一手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几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开不齐、开不好问题,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这些案例地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同步课堂”即让优秀教师通过网络同步的方式给教学点上课,教师和远端的学生可以实时交互。“双师教学”即教师利用MOOC进行教学的模式,教师课前熟悉MOOC内容,课堂上在可控的情况下,播放MOOC进行教学。案例地区利用这两种方式帮助教学点开齐原本开设不了的课程,上好原本上不好的课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四,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教育治理理论,在对部分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即“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和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功能上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教育治理理论的运用突出了“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机制设计理论的运用则突出了“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第五,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总结提炼了一个“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理论模型,包括影响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模型,设计了量表和问卷,通过对部分地区教师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教师专业发展”在“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起着中介作用;“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对“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第六,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了理论阐释。运用教育公平理论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场域理论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的场域形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资本及学生的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对行动者网络进行描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制度安排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套机制体现了治理理论所倡导的“管办评分离”原则和机制设计理论所倡导的“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2.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3.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在影响因素和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因素与学生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4.可以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解释。信息技术在帮助教学点在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帮助改变教学点所处场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惯习,从而改变教师教育资本和学生文化资本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周梦佳[9](2019)在《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而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的特殊身份让其披上“老、少、边、山、库、穷”等不好却写实的标签。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考察湘西时,针对其少数民族自治州、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双重身份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从此精准扶贫的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教育精准扶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教育均等化的可能性,知识水平的牵引有利于打破经济水平落后的僵局。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吸收外部先进理念突破该地区传统思维禁锢的重围。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均等化问题,以形成脱贫工作的内在动力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脱贫工作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本论文将研究对象精准对准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的体育开展现状,灵活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用“精准扶贫”视角深层切入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并对相关的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并探索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对于学校体育贫困的理解是指,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包括师资、场地设施、体育经费、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等无法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需求,导致难以完成学校体育的各项教学任务,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活动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贫乏状态。并从学校体育师资的薄弱、学校场地器材的贫乏、体育教学的薄弱、体育课活动的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的淡薄等五个维度来衡量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的体育贫困现象。从现状中发现: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的体育师资情况、场地器材情况、体育教学情况、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和体育锻炼观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精准扶贫的对策:国家扶贫把握政策定位,明确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的核心问题;社会扶贫加强观念牵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扭转家长教育观念;学校扶贫激励教学环境,确立完善学校体育精准扶贫具体对象和法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聂娇[10](2019)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其核心价值追求是教育公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措施和组织保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的是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束缚,将城乡义务教育置于积极的同等地位,统筹规划设计、统筹配置资源,在保持和发挥二者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达成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合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与状态。它是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的边远山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城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十分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实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要先放在县域内施行。研究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采用实证调研的方式,梳理了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践探索和成就,并以教育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为基础深刻剖析了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建议。通过分析,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经费短缺;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失衡;城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教育未形成合力;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差距。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束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政府统筹协调能力弱;利益相关主体理念不科学。针对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遇到的问题及成因,笔者从政府履行职能、学校内涵建设、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以期能够更好的推进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试论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师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师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回顾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一)教师政策文本选择 |
(二)教师政策要素的分析框架 |
(三)教师政策的分析方法与编码 |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统计分析 |
(一)发文机构的关系分析 |
(二)教师政策要素统计分析 |
(三)教师政策要素与年份二维分析 |
三、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发展过程 |
(一)关注外援阶段(1951-1977年) |
(二)关注学校阶段(1978-1991年) |
(三)关注内培阶段(1992-2001年) |
(四)关注质量阶段(2002-2014年) |
(五)关注规划阶段(2015年至今) |
四、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演进特点 |
(一)现实导向:从追求“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举 |
(二)执行主体:从个别部门领导到多部门联动协同 |
(三)补充方式:从依靠内地支援到增强本土培养 |
(四)焦点拓展:从关注教师本身到重视外部保障 |
五、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未来趋势 |
(一)规划少数民族教师政策内容,加强对教师权益的关注 |
(二)推进少数民族教师教育,突出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涵养 |
(三)对接国家战略,帮扶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 |
(3)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西凭祥市L镇三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乡村基础教育薄弱 |
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
3.当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困境 |
4.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问题凸显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现状 |
2.关于“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教学常规 |
2.教学常规管理 |
3.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
(二)教学常规管理理论基础 |
1.科学管理理论 |
2.人本管理理论 |
3.校本管理相关理论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价值诉求 |
(一)建立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
(二)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形成 |
(三)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手段 |
(四)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三、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五)调查实施 |
四、调查现状描述 |
(一)管理主体 |
(二)管理结构 |
(三)管理内容 |
1.课程设置常规 |
2.课堂教学常规 |
3.教学教研常规 |
(四)管理方法 |
五、问题总结与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管理主体权责不明,且缺乏教师参与 |
2.管理结构不健全,且职位与职能不匹配 |
3.管理内容脱离学校实际,且无法落地实施 |
4.管理方式依赖上级检查,且管理局面被动 |
(二)原因分析 |
1.非正式关系削弱教学常规管理效力 |
2.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匮乏 |
3.教学常规管理校本化缺失 |
4.教育管理部门干预不当 |
六、研究对策与建议 |
(一)以人为本,彰显教学常规管理人文情怀 |
1.了解教师需求,注重教师发展 |
2.评价多样合理,管理注入情怀 |
(二)以校为本,教育行政部门适当放权 |
1.减政减负,转变行政管理理念 |
2.适当放权,凸显学校管理职能 |
(三)统整学校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
1.统整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资源 |
2.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平台 |
(四)强化学校教师团队建设,家校合力优化监督环境 |
1.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
2.丰富家校沟通形式,形成家校监督合力 |
(五)构建校本教学常规管理体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
1.建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组织结构 |
2.制定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
(六)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供给,完善师资配备机制 |
1.保障学校教育经费供给,助力学校基础设施完善 |
2.完善师资补偿机制,网络教育技术予以辅助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教师访谈调查提纲 |
附录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校长访谈调查提纲 |
附件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观察提纲 |
致谢 |
(4)《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研究 ——以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研究 |
二、教师激励研究 |
三、教育政策评估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 |
二、乡村教师 |
三、教师激励政策 |
四、政策执行效果评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样本调查情况 |
第二章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教育政策评估的涵义和一般理论 |
二、全面薪酬理论的提出及构成 |
第二节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研究维度设计 |
一、乡村教师激励政策主体、客体的确定 |
二、乡村教师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体系的设计 |
第三章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取得的成效 |
第一节 政府不断健全保障机制 |
一、健全制度体系 |
二、保障资金投入 |
三、初步建立督查制度 |
第二节 学校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
一、工作条件改善 |
二、生活条件改善 |
第三节 教师待遇得到保障 |
一、教师工资待遇较高 |
二、教师培训逐步成为体系 |
三、职称评聘适当向乡村倾斜 |
四、教师荣誉制度初步建立 |
五、强化了教师整体的师德水平 |
第四章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激励政策的制定欠缺科学性 |
二、激励政策执行效能有待提高 |
三、激励政策目标群体消极应对 |
四、激励政策所需资源匹配度低 |
第二节 影响教师激励政策效果的因素 |
一、激励政策制定存在着不足 |
二、激励政策执行出现“失真” |
三、教师目标群体缺乏认同 |
四、激励政策监管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五章 完善《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政策文本的制定应关注直接利益主体的需求 |
一、加强政策文本的明晰性和协调性 |
二、政策文本体现乡村教师的利益诉求 |
三、加大激励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的力度 |
第二节 提升教师激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一、重视教师激励政策宣传 |
二、理清政策执行主体的职权 |
第三节 教师目标群体加强政策认同、参与 |
一、提升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 |
二、积极的行为方式参与政策 |
第四节 完善教师激励政策监管机制 |
一、建立健全独立的监督体系 |
二、完善公众监督制度 |
第六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论文 |
三、网站 |
四、文件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三、出版专着 |
致谢 |
(5)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的内源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
(二)当前农村学校师资建设的思路有失偏颇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发展的内生动力匮乏 |
二、研究意义 |
(一)揭示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现状,引发社会关注 |
(二)挖掘内源性发展价值,丰富农村学校师资建设的思路 |
(三)探索内源性发展策略,优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
四、概念界定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 |
(二)内源性发展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发展的现实隐忧 |
一、历史进程中的政策与观念 |
(一)逐步深化拓展的师资数量补给 |
(二)待遇倾斜与专业培训结合的师资质量提升 |
二、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的突出问题 |
(一)流动性强导致的青年教师身心投入不足 |
(二)培训方式固化造成的老龄师资边缘化 |
(三)去农观念影响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困境的根源 |
(一)政策设计重规制轻文化认知 |
(二)地方落实本土化培养欠缺 |
(三)个人发展缺乏内源助推力 |
第二章 师资内源性发展是农村学校师资建设的逻辑起点 |
一、内源性师资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内外因辩证原理 |
(二)内源性发展理论 |
二、师资内源性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内源性建设的价值 |
(一)内源性发展的独特优势 |
(二)内源性发展是师资“留得住”的保障 |
(三)内源性发展是师资“教得好”的动力 |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内源性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良好的场域归属感 |
(一)合作共生的教学场域归属 |
(二)尊师重教的社会场域归属 |
(三)关爱支持的家庭归属 |
二、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 |
(一)教育氛围浓厚的成长经历 |
(二)甘于奉献的人生观 |
(三)培育完人的教育观 |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的内源性发展路径 |
一、师资内源性发展的内部机制建设 |
(一)建设教师心理归属的多维共同体 |
(二)夯实教师精神成长的进阶道路 |
二、师资内源性发展的外部支持体系 |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化的政策保障 |
(二)缩小城乡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差距 |
(三)强化本土师资人才培养与引进的良性循环 |
(四)创设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风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边远地区贫困县“1+3”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以云南省H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三、H县特校现状、发展问题及原因 |
(一)H县特校现状 |
(二)H县特校当前发展问题 |
(三)H县特校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H县特校“1+3”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推进“1+3”融合环境探索 |
(二)推进“1+3”融合安置探索 |
(三)推进“1+3”融合管理探索 |
(四)推进“1+3”融合师资建设尝试 |
(五)推进“1+3”融合课程与教学探索 |
(六)推进"1+3"融合教育评价探索 |
五、H县特校“1+3”融合教育实践成效 |
(一)残疾儿童入学率得到大幅提升 |
(二)办学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 |
(三)学校融合氛围更加浓烈 |
(四)普特学生行为品质得到有效培养 |
(五)融合师资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
(六)“1+3”融合教学质量初见成效 |
六、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审视 |
1.教师总体充足但缺乏实效性 |
2.学科教师配置缺乏专业对口 |
3.校际间教师资源缺乏优质均衡 |
4.乡村教师补充措施缺乏持续性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补充的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师编制政策的僵化导致精准补充难以实现 |
2.乡村教师供需失调导致专业难对口 |
3.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优质师资分布不均衡 |
4.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导致补充难持续 |
三、建立健全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的对策建议 |
1.以乡村教师队伍优先发展为精准补充理念 |
2.建立覆盖各学科的教师资源库与协议框架 |
3.以学科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师”协调的教师补充标准 |
4.实行“动态入编”的教师编制调整模式 |
5.建立“准入退出—培训深造—提高待遇”于一体的教师保障体系 |
四、结语 |
(8)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学术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信息化 |
1.6.2 教学点 |
1.6.3 机制与机理 |
1.6.4 同步课堂模式 |
1.6.5 双师教学模式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 |
2.1.1 教学点问题的表现 |
2.1.2 教学点问题的成因 |
2.1.3 教学点问题的对策 |
2.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2.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研究 |
2.2.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
2.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4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2.6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乡村教学点的历史和现状 |
3.1 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回顾 |
3.1.1 教学点的由来和在上世纪的发展 |
3.1.2 十年“撤点并校”史 |
3.1.3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教学点发展 |
3.2 教学点存在的价值 |
3.2.1 公平价值:保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机会 |
3.2.2 文化价值:乡土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阵地 |
3.2.3 教育价值:小规模学校更利于学生成长 |
3.3 我国促进乡村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 |
3.3.1 促进教学点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
3.3.2 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类工程项目和工作 |
3.3.3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工程项目 |
3.3.4 促进教学点发展政府行动的效果和不足 |
3.4 教学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
3.4.1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
3.4.2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 |
3.4.3 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 |
3.5 学术界针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 |
3.5.1 针对经费困境的对策 |
3.5.2 针对教师困境的对策 |
3.5.3 针对教学困境的对策 |
3.5.4 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对策 |
3.5.5 对学术界提出对策的评述 |
3.6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经验借鉴 |
3.6.1 OLPC (One Laptop Per Child)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 |
3.6.2 TESS:利用OER(开放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发展 |
3.6.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案例分析 |
4.1 对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界定 |
4.2 湖北省咸安区:两类同步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2.1 咸安区教学点基本情况 |
4.2.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2.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3 湖北省崇阳县: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3.1 崇阳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3.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3.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4 湖北省恩施州:三类同步课堂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质量 |
4.4.1 恩施州教学点基本情况 |
4.4.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4.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5 吉林省长白县:同步混合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5.1 长白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5.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5.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6 重庆市彭水县:双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6.1 彭水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6.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6.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7 云南省富宁县: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7.1 富宁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7.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7.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设计 |
5.1 机制设计的思路 |
5.2 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
5.2.1 教育治理理论 |
5.2.2 机制设计理论 |
5.3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 |
5.3.1 组织架构和责权分配 |
5.3.2 制度安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模型构建及检验 |
6.1 模型构建及检验的整体思路 |
6.2 研究变量的探索 |
6.2.1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
6.2.2 对若干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
6.2.3 研究变量的提取和研究假设 |
6.3 模型的初步构建 |
6.4 调查对象选择 |
6.5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 |
6.5.1 问卷的组成 |
6.5.2 小范围预试问卷及项目分析 |
6.5.3 正式施测 |
6.6 模型的检验与假设验证 |
6.6.1 模型检验 |
6.6.2 假设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理分析 |
7.1 机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
7.2 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 |
7.2.1 教育公平理论 |
7.2.2 信息化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
7.2.3 相关案例简析 |
7.3 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1 场域理论 |
7.3.2 文化资本与社会再生产 |
7.3.3 信息化对教学点所处场域的改变 |
7.4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
7.4.1 行动者网络理论 |
7.4.2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的构建 |
7.4.3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者网络描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贡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BOOTSTRAP计算回归方程系数显着性SPSS代码 |
致谢 |
(9)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
1.3.1 精准扶贫的概念 |
1.3.2 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现状 |
1.3.3 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 |
1.3.4 湘西州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精准扶贫及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
2.1 精准扶贫概念与意义解读 |
2.1.1 精准扶贫的内涵 |
2.1.2 精准扶贫的意义 |
2.2 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
2.2.1 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 |
2.2.2 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 |
2.2.3 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和标准 |
2.3 精准扶贫视角下判断学校体育贫困的标准 |
2.3.1 学校体育贫困概念及标准 |
2.3.2 衡量学校体育贫困的维度 |
3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贫困现状 |
3.1 湘西自治州的基本情况介绍 |
3.2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
3.2.1 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
3.2.2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3.3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场地器材情况 |
3.3.1 运动场地情况调查分析 |
3.3.2 运动器材情况调查分析 |
3.4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教学情况 |
3.4.1 周体育课程次数调查分析 |
3.4.2 周体育课程时间调查分析 |
3.4.3 周体育课程内容调查分析 |
3.5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3.5.1 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
3.5.2 参与体育项目的类型 |
3.5.3 校园运动会的情况 |
3.6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的体育锻炼意识情况 |
4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开展存在问题的精准识别 |
4.1 湘西州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和类型的精准识别 |
4.1.1 湘西州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 |
4.1.2 近年来湘西州农村地区的扶贫措施及成效 |
4.1.3 湘西州农村地区教育扶贫现状 |
4.2 学校办学经费及使用情况的精准识别 |
4.2.1 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的相关政策 |
4.2.2 湘西州农村地区办学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其精准识别 |
4.3 学校体育师资问题的精准识别 |
4.4 学校场地与器材问题的精准识别 |
5 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的精准扶贫对策 |
5.1 国家扶贫把握政策定位 |
5.1.1 国家政策对于湘西州教育扶贫帮助 |
5.1.2 明确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的核心问题 |
5.2 社会扶贫加强观念引导 |
5.2.1 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
5.2.2 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
5.2.3 三方合力引导体育教育正确氛围 |
5.3 学校扶贫改善教学环境 |
5.3.1 确立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的具体对象 |
5.3.2 完善学校体育扶贫制度 |
5.3.3 建立学校体育扶贫监督体系 |
5.3.4 加强农村地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及其均衡发展的价值 |
(二)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
(三) 国内改革实践经验的奠基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
(四) 亲身感触和研究兴趣使然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城乡 |
(二) 城乡一体化 |
(三)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
二、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教育公平理论 |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 |
第三章 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成就 |
一、桐柏县的县情和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
(一) 桐柏县的县情 |
(二) 桐柏县的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
二、实践探索和成就 |
(一) 改善办学条件方面 |
(二) 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
(三) 城乡师资配置方面 |
(四) 教育质量方面 |
(五) 教育保障方面 |
第四章 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经费短缺 |
(二) 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失衡 |
(三)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留守儿童教育未形成合力 |
(五) 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差距 |
二、原因分析 |
(一) 县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
(二) 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束缚 |
(三) 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结果 |
(四) 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
(五) 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弱 |
(六) 利益相关主体的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理念不科学 |
第五章 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
一、政府要认真履行义务教育城乡统筹职责 |
(一) 坚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念 |
(二) 建立和创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 |
(三) 同步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
(四) 加强对农村教学点的管理 |
(五) 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
二、学校要坚持内涵特色发展 |
三、重点是推进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
(一) 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吸引优秀教师留乡从教 |
(二) 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
(三) 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岗位培训,教师幸福三大工程 |
(四) 培养高素质的校长 |
四、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
(一) 依托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教育 |
(二) 挖掘和创造农村教育的优势与特色 |
五、全方位多举措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试论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师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R县为例[D]. 龙冠丞.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少数民族教师政策的回顾与分析[J]. 吴璇,孔凡哲,孟立军. 教育发展研究, 2021(12)
- [3]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西凭祥市L镇三所学校为例[D]. 张皓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研究 ——以X县为例[D]. 张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的内源性发展研究[D]. 徐广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边远地区贫困县“1+3”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以云南省H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D]. 马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J]. 张学敏,赖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6)
- [8]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D]. 张伟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湘西自治州农村地区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D]. 周梦佳.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10]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D]. 聂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融合教育论文;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