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资源法律问题及其对策——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清[1](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认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张雯茜[2](2019)在《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交通要道,是甘肃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河西走廊地区还是甘肃、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河西走廊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生态特征决定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但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复杂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突出,加上政府生态治理不规范彻底,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状况不容乐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认识,成为我国解决生态治理问题的指导思想,这也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问题提供了根本方向和解决思路。本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生态特征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情况、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政府生态治理体系和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五个方面,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的生态治理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本文剖析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地方与中央生态保护条例不一致、保护区内存违规开发项目、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和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归纳为五个方面: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不畅通和政府生态治理方式手段单一。针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在观念层面应政府应当改变传统政绩观,树立绿色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治理政策体系方面,要不断强化政府法治意识,加强政策执法力度,完善政策内容体系建设;在生态治理监督方面,要将生态保护作为增强民生福祉的主要内容,建立政府生态治理责任与监督体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生态诉求;在府际合作治理方面,政府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合作意识,构建开放协调共享的政府合作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与治理手段方面,政府要发挥技术和宣传教育对生态治理的作用,丰富生态治理的方式手段,同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石三娥[3](2019)在《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西北五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类对水土资源破坏程度也逐渐增加,造成该区林地、草地毁坏、沙漠化、盐渍化侵袭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开展的生态恢复、保护工作使局部环境处于恢复状态,但是整体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仍然严峻。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西北五省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分析,研究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动态变化特征,结合脆弱性分布状况与实地情况为西北五省地区的生态保护及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2000年、2010年、2017年为研究时段,结合研究区生态环境特点与人类扰动从气候水文环境、土地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5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来评价三期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20002017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空间集聚模式;利用重心转移模型研究20002017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重心转移的空间距离以及位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意见措施。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分布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三年中生态环境脆弱性内部差异较为明显。从面积变化来看,20002017、20102017、20002010年三个研究时段内生态环境脆弱性升高的面积分别为31.8%、26.74%、20.3%;降低的面积分别为26.1%、30.04%、8.7%;生态环境脆弱性不变的面积分别为42.1%、43.22%、71%,结果发现20002017年间生态环境处于缓慢恢复状态。(2)从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来看,生态环境脆弱性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甘肃省东南部、宁夏南部以及新疆、青海的少部分区域。在沙漠、戈壁等无人区域以及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完善、稳定的林区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在人类活动剧烈区域以及生态过渡带等一些人类活动能涉及到的地方生态环境处于严重脆弱状态。(3)从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相关分析来看,20002017、20102017、20002010年三个时段内生态环境脆弱性都呈现出高度热点、冷点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从20002017年重心迁移来看,生态环境脆弱性重心先向西北后向西南转移。(4)从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面积动态变化来看,20002017年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向好的方向显着发展;20002017年甘肃、宁夏生态环境脆弱性明显呈整体降低状态;青海、新疆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降低状态。
杨青林[4](2019)在《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通江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土地生态问题,人地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增加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成本。秦巴山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生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生态分界线和唯一的连接东西部的大尺度生态廊道,位于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重点特困扶贫开发区。同时,该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其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同时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人类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矛盾和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给原本就脆弱的秦巴山区造成了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已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区域土地资源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对调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研究意义重大。虽然目前对于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研究仍比较欠缺。为此,本文以秦巴山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通江县为研究原型,以遥感数据、地形地貌、气象数据、地质水文、土壤数据以及文本统计数据等为基础,开展通江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地形梯度效应分析,进行土地利用景观模拟,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进行功能分区,实现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景观优化的空间分布情况,为通江县及秦巴山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思路借鉴。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秦巴山区通江县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能够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模拟土地利用景观,并将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生态过程与研究区的生态安全问题等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这对于缓解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态安全隐患和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新思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思路借鉴。(2)基于随机森林法对2015年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提取,以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参考,通过对比2010和2015年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得到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依次得到研究区2000和1990年土地利用数据。数据表明:1990-2015年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动态变化;土地利用景观转化主要发生在耕地与林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之间,林地与其他用地和草地之间,水域与其他用地之间,以耕地和林地转出、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入为主。(3)耕地破碎化程度最高其形状也最为复杂,林地是通江优势景观且具有绝对优势,聚合度最大;1990-2015年耕地和林地两者破碎化程度减小,受外界干扰降低,优势度降低,林地聚合度增加耕地减小,水域、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破碎化程度、优势度和聚合度在增加。1990-2015年间景观的团聚程度、复杂性、破碎化和景观的连接性有所增加,景观的优势度有所下降。1990-2015年900m以下是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区,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增加区,900m以上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区,绝对优势景观加大区。土地利用景观受地形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在土地利用景观优化中当根据其规律特征对土地利用进行相应的调整。(4)以2000年土地利用景观作为数据源,基于CLUE-S模型模拟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模拟效果较好。基于CLUE-S模型模拟2030年土地利用景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基本未发生改变,林地、建设用地、水域、草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大面积减少。(5)根据城镇扩张与生态用地扩张两种生态过程基于MCR模型构建扩张源和生态源的最小累积阻力表面,以两个景观过程最小累积阻力差值对研究区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分别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敏感区和生产生活区,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分布合理化提供参考。根据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来看,生产生活区主要分布在平坝区,面积433.09km2;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区,面积1076.07km2;生态缓冲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区和低山区,面积1708.81km2;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山区和低山区,面积906.79km2。(6)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通江县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通江县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耕地、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建设用地缓慢增加,景观破碎度程度降低,聚集度在增加,各景观斑块之间的连通性增加,景观的复杂度降低,人类活动干扰降低,土地利用景观结构更加符合了区域的生态与发展兼顾的要求,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提高,开发利用与生态并重。从优化区空间分布来看,北部典型的生态优化区,中部典型的生态与开发并重优化区(过渡优化区),南部典型的生产生活优化区。
李阳炀[5](2018)在《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草原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提到草原人们就想到广阔无垠、牛羊成群,但草原多数都在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身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再加上人类的破坏行为,使得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再难见到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近些年来国家对于草原荒漠化的防治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的草原荒漠化问题有所好转,但是积重难返,草原荒漠化的防治依然势在必行。而草原荒漠化防治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法律诸多学科,笔者则是从法律层面对草原沙漠化防治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以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为着眼点,分析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同时结合近些年来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新形势,采取的新政策,取得的新成果,引发的新问题,以此为背景,阐述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立法状况,剖析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法律规定之间的重叠与冲突,第二部分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立法质量不高,第四部分草原资源物权制度需要完善,第五部分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第六部分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对草原荒漠化治理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土地管理法》、《水法》等相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不协调之处。针对现在存在的这些问题,多角度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提出法律建议。理清相关法律关系,出台专门法律,完善、提高相关法律地方性规范的质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草原权属制度,构建合理的草原荒漠化防治模式,理顺行政权限,明确行政职责,展开防治草原荒漠化立法研究,完善防治草原荒漠化法律体系,努力维持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平衡的关系,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建成富民、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贠银绢[6](2018)在《2000-2015年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全球碳平衡遭到严重破坏。陆地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且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一个典型的内陆河流域,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因此本文以石羊河流域地表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气象资料数据、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修正的CASA模型和土壤微生物呼吸模型,计算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植被碳汇,探索研究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从多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探索流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影响碳汇结构及其总量时空变化的动因,从而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2000-2015年,石羊河流域年均NEP空间分布状况表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趋势,石羊河流域上游NEP较高,大部分地区高于300g C·m-2·a-1,石羊河流域下游NEP较低,大部分地区低于﹣100g C·m-2·a-1。NEP最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下游民勤绿洲两边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区,NEP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游冷龙岭及毛毛山等山区,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高低相间的分布特征。从2000年到2015年,石羊河流域有75%的面积NEP呈增长趋势,其中呈显着增长的面积为2500km2,主要分布在石羊河流域上、中游地区和凉州区周边地区,NEP呈极显着增长的面积为820km2,分散分布在石羊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研究区NEP的增长说明近十几年来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在逐渐好转,植被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改善。(2)2000-2015年,整体而言,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的空间分布状况比较简单,大体呈现出条带状的分布格局。碳源主要分布于下游民勤绿洲周边的沙漠区,低碳汇区主要分布于中游河西走廊平原,高碳汇区主要分布于上游祁连山区,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从2000-2015年间,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的面积逐渐增加,碳源的面积逐渐减少,该种变化表明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植被的固碳能力在不断增强。(3)石羊河流域碳源/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流域内碳源主要分布于中海拔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碳源的面积逐渐减少;碳汇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碳汇的面积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不同坡度植被碳汇时空分布特征,流域内碳源主要分布于平原和微斜坡地区,高碳汇区主要分布于斜坡地区,低碳汇区在平原、微斜坡和斜坡地区都有分布。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间,研究区各个海拔、坡度与坡向范围内植被碳汇的面积都呈增加趋势,碳源的面积都呈减少趋势。(4)对气温、降水、太阳辐射、NDVI、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与2000-2015年月均NE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气温、降水、太阳辐射、NDVI与NEP的相关系数都较高,且它们的相关系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都表现为南高北低,从南到北由正相关向负相关逐渐过渡的分布特征。流域内经度、纬度、海拔、坡度与NEP相关性的大小顺序为“海拔高度>纬度>坡度>经度”,其中海拔、坡度与NEP呈正相关,经度、纬度与NEP呈负相关,坡向与NEP不相关。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间,石羊河流域内33.42%的区域,人类活动对植被碳汇呈正影响的趋势,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NEP年均增长值为23367214.35 g C·m-2·a-1;石羊河流域有66.58%的区域,人类活动对植被碳汇呈负影响的趋势,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沙漠和草地,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研究区NEP年均减少值为28906337.12 g C·m-2·a-1。
姜宛贝[7](2017)在《干旱区土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区土地退化作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存、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防治和减缓干旱区土地退化是目前国际上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而防治措施依赖于对退化信息的准确提取。遥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退化信息提取的能力,能有效地揭示干旱区土地退化的状态和动态,从而为预测土地退化发展和拟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基于2010和2015年春、夏、初冬三个季相的Landsat数据和2010年实地调研数据,首先实现了干旱区多季相线性光谱混合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个季相的端元丰度图,完成了 2010和2015年民勤县境内的土地覆被/利用决策树分类;然后,依据2010和2015年两期的土地覆被/利用分类图和端元丰度图对民勤县生态工程第二阶段初期(2010~2015)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利用2010年端元丰度值、地表温度和实测样点数据对2010年作物生长期农田土壤的盐碱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模拟。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1)干旱区多季相线性光谱混合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沙、盐、植被、暗色物质和水可以作为干旱区多季相光谱混合分解的5类端元,且不同端元类型的代表性季相有所差异。2010和2015年三季相全约束光谱混合分解模型的平均残差均方根均低于0.02,表明5端元线性混合模型能有效模拟研究区不同季相的地物光谱信息。(2)民勤县土地覆·被/利用决策树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个季相的端元丰度值能快速、有效地获取分类规则,生成的树结构简单、合理、清晰,分类精度较高。分类结果表明,对于2010和2015年,荒漠化土地均为民勤研究区的主要覆被类型,其中沙漠化为主要退化类型,盐渍化土地面积相对较少。(3)民勤生态治理第二阶段初期(2010~2015)的效果评价。研究发现,民勤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恢复的态势,第二阶段初期的土地恢复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民勤沙化现象得到缓解,沙地面积减少,不变沙地的沙化程度降低;盐碱地面积虽有增加,但不变盐碱地的盐渍化程度有所下降。水域面积有所减少,但不变水域的水含量略微增加。植被持续恢复,林草地相较耕地,夏作耕地相较春作耕地成为优势植被地类,农用地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4)作物生长期农田土壤盐碱化定量反演。根据神经网络反演结果可以发现,在2010年作物生长期,民勤农田的盐化土壤较少,土壤碱化成为农田退化的主要威胁。就空间分布而言,民勤下游较上游地区的盐化和碱化程度更为强烈。
陈芳淼[8](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龚文杰[9](2012)在《我国草原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文中提出我国草原的总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居世界第二位,草原面积占我国国土的五分之二,天然草原几乎覆盖了五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草原资源作为我国较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领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意义。为此保护好我们人类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促进草原生态功能的逐渐恢复和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对维护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对草原地区各种资源依赖程度的增加,草原地区的各项管理措施不健全,草原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草原的发展前景着实令人担忧。往日广袤的草原、水清草绿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了。目前我国草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草原的而积逐渐在缩小、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草原破坏不断加剧,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导致的草原荒漠化问题就会被社会各领域所关注,草原荒漠化的法律防治就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我国草原荒漠化严峻的形势下,介绍了草原荒漠化的定义、类型、现状、危害等,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草原荒漠化的诸多因素,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我国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草原的人为破坏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根源,通过对原因的深入分析是为了从法律上找到更合适地解决办法。目前我国有比较健全的保护草原的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破坏草原行为新种类的不断出现,草原荒漠化的法律防治措施不能有效的与之相适应,通过归纳分析可知,我国草原法律体系中立法、执法和草原法律制度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即《防沙治沙法》存在局限性、相关立法存在冲突、破坏草原的法律责任不明晰、地方上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草原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对草原保护力度不足、草原荒漠化防治专项资金匮乏、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草原资源行政管理协调机制不合理、草原管理主体单一、草原资源权属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防治草原荒漠化的立法、执法、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借鉴了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三个典型国家的防治经验,进行一些适合我国国情法律上的思考,总结出目前我国在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上的立法、执法和法律制度上需要完善的方面,即建立健全相关的草原立法、加强草原管理的行政执法以及完善有关的草原管理法律制度。
凡秋霞[10](2011)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经验及其局限 ——以武威地区为切入点》文中指出甘肃省的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干旱内陆河区人口密度最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也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最大的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门户”。近年来,伴随着石羊河流域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流域水资源日益短缺。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和资源在生态本位的前提下是不可分割的。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法律视角观察武威地区水资源保护的制度经验及其推广的局限,来揭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从而试图寻求挽救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危机的完善措施。本文正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涉及石羊河流域的概况。这一部分主要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了概述,为下面的理论分析做好必要铺垫。第二部分指出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经验。笔者主要以武威地区为例,对当前武威地区水资源保护中的若干制度经验进行了观察。第三部分涉及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局限,以及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造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危机日益加重的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法律原因。而法律原因主要包括:立法上的缺陷,执法上的偏差,以及民众法律意识的欠缺。第四部分,是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制度局限的思考和完善建议。笔者主要从立法、民众法律意识、水权制度建设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完善思考。
二、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资源法律问题及其对策——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资源法律问题及其对策——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区域 |
1.3 研究前提 |
1.3.1 “经济人” |
1.3.2 “社会人”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 |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1.5.4 比较分析 |
1.6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 |
2.1.3 外部性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生态伦理理论 |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
3.3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
4.1.2 调查区域概况 |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
4.8 政策的监管 |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5.1.1 变量选取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模型检验 |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
5.2.1 牧民行为响应 |
5.2.2 影响因素 |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5.4 小结 |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
6.1.2 研究方法 |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6.2.1 牧民的满意度 |
6.2.2 影响因素 |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6.3.1 青藏高原区 |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
6.3.3 少数民族地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
7.2.1 经济效应 |
7.2.2 生态效应 |
7.2.3 社会效应 |
7.2.4 综合效应 |
7.3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点 |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
致谢 |
(2)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西走廊 |
2.1.2 生态文明 |
2.1.3 政府生态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章 河西走廊生态基本情况和生态治理现状 |
3.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基本情况 |
3.1.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 |
3.1.2 河西走廊地区的总体生态特征 |
3.1.3 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生态危机 |
3.2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现状 |
3.2.1 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 |
3.2.3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 |
3.2.4 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
3.2.5 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 |
第4章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政府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 |
4.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 |
4.1.3 保护区内违规开发问题突出 |
4.1.4 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 |
4.1.5 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 |
4.2 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 |
4.2.2 生态政策制定中法治意识淡薄 |
4.2.3 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
4.2.4 缺乏有效的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 |
4.2.5 政府生态治理方式缺乏系统性 |
第5章 新时代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选择 |
5.1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
5.1.1 改变政府传统政绩观 |
5.1.2 树立绿色经济发展观 |
5.2 坚守生态红线思维,规范生态治理政策体系 |
5.2.1 提升领导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 |
5.2.2 落实政策制定的法定程序 |
5.2.3 依法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
5.3 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
5.3.1 建立健全生态治理责任体系 |
5.3.2 建立全面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
5.4 构建生态共同体,加强区域政府治理合作 |
5.4.1 培育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意识 |
5.4.2 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合作治理模式 |
5.4.3 加强政府合作治理的法律保障 |
5.5 把握生态福祉论,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 |
5.5.1 建立以民生为核心的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
5.5.2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手段现代化 |
5.5.3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化生态治理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
1.2.2 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 |
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 数据源及预处理 |
3.1.1 气象数据 |
3.1.2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
3.1.3 遥感影像数据 |
3.1.4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3.1.5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侵蚀数据 |
3.2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气候水文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2 土地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3 生物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4 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4 研究方法 |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提取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4.2.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
4.2.2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级标准 |
4.2.3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检测 |
4.2.4 空间统计方法 |
4.2.5 重心迁移研究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空间分布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5.3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间演变特征 |
5.4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重心迁移分析 |
5.6 基于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差异分析 |
5.7 研究区生态环境管理优化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通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
1.2.2 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生态环境问题 |
2.2 数据收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非遥感数据 |
2.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2.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3.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立 |
2.3.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地形梯度效应 |
3.1 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景观现状 |
3.1.2 研究方法 |
3.1.3 土地利用景观时间变化特征 |
3.1.4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3.2 景观格局时间变化分析 |
3.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分析 |
3.4 土地利用景观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
3.4.1 研究方法 |
3.4.2 土地利用景观的高程效应 |
3.4.3 土地利用景观的坡度效应 |
3.4.4 土地利用景观的坡向效应 |
3.4.5 土地利用景观的地形位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景观模拟 |
4.1 CLUE-S模型介绍 |
4.2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4.2.1 驱动因子选取 |
4.2.2 驱动因子空间化处理 |
4.2.3 回归分析 |
4.2.4 结果分析 |
4.3 CLUE-S模型的运算 |
4.3.1 土地政策与限制区域 |
4.3.2 土地利用景观转移规则 |
4.3.3 土地利用景观需求计算 |
4.3.4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特征 |
4.4 基于CLUE-S模型土地利用景观模拟 |
4.4.1 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模拟及精度验证 |
4.4.2 2030年土地利用景观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 |
5.1 生态源的识别 |
5.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5.1.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5.1.3 生态源提取 |
5.2 阻力表面的构建 |
5.3 最小累积阻力表面的建立与功能分区 |
5.3.1 最小累积阻力表面的建立 |
5.3.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 |
6.1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原则 |
6.2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与分析 |
6.2.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
6.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
6.2.3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区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草原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概述 |
(一)草原荒漠化概念界定 |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现状 |
1.内蒙古草原现状及生态意义 |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 |
(三)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成因及危害 |
1.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 |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现行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
1.现行法律措施 |
2.现行其他措施 |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 |
1.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不完善、政策落实缺乏稳定性 |
2.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执法力度不足 |
3.草原保护法律监管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立法现状 |
(一)国际公约与国外相关立法 |
1.国际公约 |
2.国外相关立法 |
(二)我国有关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法规 |
1.《草原法》 |
2.《防沙治沙法》 |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
(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地方立法 |
四、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
(一)相关法律规定之间的重叠与冲突 |
(二)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 |
(三)地方政府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立法质量不高 |
(四)草原资源物权制度需要完善 |
1.草原所有权制度需要完善 |
2.草原使用权制度需要完善 |
(五)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
1.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偿现状 |
2.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六)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对草原荒漠化的影响 |
五、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法律建议 |
(一)完善现行相关立法 |
1.梳理相关法律关系避免法律冲突 |
2.完善《防沙治沙法》等相关现行法的法律条文 |
3.完善草原荒漠化预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二)出台专门法律 |
(三)完善草原资源物权制度 |
1.完善草原资源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
2.我国完善草原资源物权制度的建议 |
(四)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
1.明确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 |
2.明确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
3.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方式 |
4.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 |
5.明确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责任 |
(五)建立防治草原荒漠化的合理模式 |
1.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模式现状 |
2.构建合理的草原荒漠化防治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00-2015年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 NPP与土壤微生物呼吸量估算及验证 |
3.1 NPP估算 |
3.1.1 NPP估算模型 |
3.1.2 NPP估算结果验证 |
3.2 石羊河流域NPP时空分布 |
3.2.1 NPP年际变化特征 |
3.2.2 NPP年内时间变化特征 |
3.2.3 NPP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2.4 NPP年际空间变化特征 |
3.3 土壤微生物呼吸量估算 |
3.3.1 RH估算 |
3.3.2 RH估算结果验证 |
3.4 土壤微生物呼吸量的时空分布 |
3.5 小结 |
4 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模拟 |
4.1 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估算方法 |
4.2 石羊河流域NEP时空分布特征 |
4.2.1 NEP年际变化特征 |
4.2.2 NEP年内时间变化特征 |
4.2.3 NEP空间分布特征 |
4.2.4 NEP年际空间变化特征 |
4.2.5 NEP月际空间变化特征 |
4.3 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定量分级 |
4.4 2000 -2015年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时空分布特征 |
4.4.1 2000 -2015年植被碳汇整体时空分布特征 |
4.4.2 不同地形因子上植被碳汇时空分布变化 |
4.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碳汇时空分布变化 |
4.5 小结 |
5 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相关系数法 |
5.1.2 变异系数法 |
5.2 时序自然因子对植被碳汇的影响分析 |
5.2.1 气候自然因子 |
5.2.2 NDVI对植被碳汇的影响分析 |
5.3 非时序因子对植被碳汇的影响分析 |
5.3.1 经纬度位置因子的影响 |
5.3.2 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对植被碳汇的影响 |
5.4 人类活动对植被碳汇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干旱区土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区土地退化遥感监测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不足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勤县当地环境知识介绍 |
2.1 民勤环境概况 |
2.2 民勤土地退化 |
第三章 干旱区多季相线性光谱混合分解 |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 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概述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民勤县土地覆被/利用决策树分类 |
4.1 分类体系建立 |
4.2 决策树分类方法及样本选取 |
4.3 决策树建立 |
4.4 分类精度 |
4.5 民勤县2010和2015年土地覆被/利用结构 |
4.6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民勤生态治理第二阶段初期(2010~2015)的效果评价 |
5.1 研究思路 |
5.2 土地退化/恢复概况 |
5.3 各覆被类型面积增减分析 |
5.4 植被恢复/退化结构分析 |
5.5 植被子类相互转移分析 |
5.6 不变地类特征要素量变分析 |
5.7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作物生长期农田土壤盐碱化定量反演 |
6.1 数据及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民勤土地退化防治 |
7.3 论文创新点 |
7.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9)我国草原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草原荒漠化的概述 |
2.1 草原荒漠化的定义 |
2.2 我国草原荒漠化的类型及特点 |
2.2.1 草原荒漠化的类型 |
2.2.2 草原荒漠化的特点 |
2.3 草原荒漠化的现状和危害 |
2.3.1 草原荒漠化的现状 |
2.3.2 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
2.4 草原荒漠化的成因 |
2.4.1 自然因素是草原荒漠化形成的客观原因 |
2.4.2 人为因素是草原荒漠化形成的主观原因 |
2.4.3 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其它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现状及问题 |
3.1.1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现状 |
3.1.2 我国防治草原荒漠化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执法现状及问题 |
3.2.1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执法现状 |
3.2.2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执法上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
3.3.1 草原荒漠化防治缺乏专项资金保障 |
3.3.2 生态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不完善 |
3.3.3 草原资源行政管理协调机制不合理 |
3.3.4 草原管理主体单一、非政府主体参与不多 |
3.3.5 草原资源权属制度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草原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国外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相关立法及对策 |
4.1.1 以色列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及对策 |
4.1.2 美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及对策 |
4.1.3 澳大利亚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及对策 |
4.2 国外草原荒漠化防治对我国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5 防治草原荒漠化法律对策 |
5.1 防治草原荒漠化立法对策 |
5.1.1 修改《防沙治沙法》提升实际操作性 |
5.1.2 整合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
5.1.3 明确草原法律责任 |
5.1.4 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5.2 防治草原荒漠化执法对策 |
5.3 防治草原荒漠化法律制度对策 |
5.3.1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 |
5.3.2 建立健全综合协调的草原管理机制 |
5.3.3 实施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5.3.4 建立合理的草原资源权属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经验及其局限 ——以武威地区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一、石羊河流域地理与社会发展概况 |
(一)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 流域社会发展状况 |
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一) 流域水资源概述 |
(二) 流域水资源利用与配置现状 |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经验——以武威地区为例 |
一、武威地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概述 |
(一) 武威地区水资源利用概述 |
(二) 武威地区水资源保护现状 |
二、武威地区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化——若干经验的观察 |
(一) 相关规范性文件的颁布 |
(二) 流域管理机构执法能力的提高 |
(三) 农村水权制度的初步建设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局限及原因 |
一、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局限 |
(一) 流域水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 农村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制度局限的原因 |
(一) 经济原因 |
(二) 立法原因 |
(三) 执法原因 |
第四章 完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相关制度的思考 |
一、完善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相关立法 |
(一)探索符合石羊河流域特色的立法路径 |
(二)提高相关立法的可行性,增强立法刚性 |
二、加强对民众水资源保护法律意识的培养 |
(一)增强民众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认识 |
(二)加强对民众的普法力度 |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水权制度的建设 |
(一)明确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法律地位 |
(二)在法律上界定农村水权使用证和水票的交易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资源法律问题及其对策——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D]. 张雯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D]. 石三娥.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通江县为例[D]. 杨青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草原为视角[D]. 李阳炀. 云南大学, 2018(01)
- [6]2000-2015年石羊河流域植被碳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D]. 贠银绢.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干旱区土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D]. 姜宛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我国草原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 龚文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10]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经验及其局限 ——以武威地区为切入点[D]. 凡秋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