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粮间作对林鼠为害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林粮间作对林鼠为害的影响及对策

一、浅谈林粮间作对森林鼠害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王世霞[2](2017)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文中认为农村集体林业是中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集体林业对发展中国林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中国集体林权经历了数次变革,仍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林农作为集体林经营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影响其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制约了集体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解放和发展集体林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以"明晰产权、确权到户"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中国全面推进。到2012年历经5年的时间,确权发证的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主体改革完成后,农户成为集体林的主要生产经营者,农户的林业生产行为对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发展集体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提高林农收入显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对指导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延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研究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对收入的影响进行计量模型估计,从而分析对农户收入有显着影响的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根据实证分析发现:林业生产资金投入、是否经营经济林、是否发展林下经济、是否培育苗木和花卉、是否从事科技推广等林业生产行为对农户收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业生产劳动力投入、是否为其他农户提供林业生产相关服务等生产行为对农户收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农户林业生产积极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诸如提高农户素质,妥善处理林改及配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户进行多种经营等。

于晓平[3](2016)在《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文章首先对森林病虫害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传播原因与损害两方面内容来进行。其次重点探讨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以及开展形式,这样的环境下所进行的森林建设管理计划才更具有可行性,不会出现管理体系难以在基层落实的现象。

张强[4](2016)在《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文中指出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清代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以林业为主、农业为辅的两种经济生活方式,其中林业经济主要指杉木、茶油等林作物的种植、伐卖,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其他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则指传统的农业生产,林业和农业相互依赖、互相补充;二是指林间套种,谚语中又叫“林粮(农)间作”,主要是指在杉木、油茶等林木间,套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关于林间套种时序,林木种植前,存在先种植农作物一至二年的现象,但更普遍的是林木定植后、成林郁闭前,在其间隙处套种农作物,林农同时进行;至于套种作物,林主要有杉木、油茶、油桐等,农主要有玉米、小麦及果菜等,至于具体搭配,各地有所差异。黔东南“林农兼作”的兴起不是偶然,与其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联系紧密。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及水流条件,于杉木、马尾松等林作物而言,可谓得天独厚,特别于杉木,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材质明显优于外省;黔东南是苗侗民族集中区,为南蛮、古越人后裔,他们在先秦时期便发明了杉木萌芽更新和插条技术,为人工林的繁荣奠定了技术基础。加之林区山多田少,在经营农田时亦兼顾山林经营,甚至在农田四周,农田内部都兼种有林木。据《姜氏家谱》记载,至元代锦屏文斗寨依然林海莽莽,密布着茂盛的原始林,明代正德年间开始,由于宫苑建设黔东南优质原始林开始为世人知晓;清代皇木采办成为定例,明清皇木采办还带来了黔东南林区木材贸易的繁荣,繁荣的木材贸易让各地木商、手工艺人、农民等人群蜂拥而至,林区天然林砍伐殆尽。为解决皇木定例及市场对木材的需要,黔东南开始大规模人工造林,特别是乾隆朝,政府亦意识到人工造林的重要性,要求并鼓励林区人工育林。黔东南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逐步向以林业为主、农业为辅的经济生活方式转变。不过,杉木人工林生长周期长,如何解决外来移民及本土林农的生活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造林实践中,林农发现林间套种既可以获得粮油,克服林业收益迟的困难,还可以保护幼苗,以耕代抚,有利于林木的成长,从而降低造林成本,林间套种在黔东南悄然兴起。通过契约文书和方志资料可知,黔东南林区杉木栽种主要使用了实生苗和萌芽更新技术。不过杉木等针叶树种会分泌出一种芳香的化学物质,一般树种都害怕这种物质,只有少数阔叶树种能够抵抗。因此,契约中与杉木混交的油茶、油桐等树种,既与杉木构成“仿生”以防病虫害,又有抗杉木化感作用的意蕴。当然它们在客观上确实能够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但增加经济收益不能作为这种混交的直接原因。文书和方志中都有杉木成林时间的记载,一般在18-20年之间,但在林间套种过程中,部分林农可能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农事上而忽略了林业经营,山主为确保山场收益在出佃山场时便想方设法确保林木的成林时间,最短为2年、最长8年,不过以3-5年为常态,为确保林农能够如期抚育林木成林,山主出佃山场时往往会增设一些附加条款。通过契约进一步可知,黔东南山林经营过程中,无论山主抑或栽手,都十分注重连片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应。在“林农兼作”中,山主经营山场的形式分为山主出佃山场与林农栽种、山主出佃山场与林农种粟后栽杉、山主出佃嫩木、山主佃种自己与他人的共山、山主亲自栽种自己的山场等几种形式,“股”确定了山主对山场的占有,而且山场可以继承、买卖,由此可知黔东南山场属于家庭私有,而非家族公有,在山场流转过程中,黔东南山场逐渐兼并,最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黔东南山多田少,但农业依然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补充之一,田土经历着租佃、典当、断卖等流变形式,最终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值得一提的是林农,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来人”与世居林农的地位存在极大的差异,即来人地位远低于世居林农,不过通过契约文书可知,来人地位与世居林农并无差异,无论是居住、佃山条件,还是分成比例,都与世居林农相近。在主佃关系中,林农不仅独自承担林木栽种、成林的任务,即使林木郁闭后,林农依然独自承担林木的抚育、间伐、防火和安保工作。在“林农兼作”下,山主和林农可以通过山场、林木、山林断卖,出让山、林权利来实现山林收益,土栽按契分成。在分成比例上,以道光为分界线,自道光开始,3:2的土栽分成比例占据了绝对优势。栽手间、山主间亦按股份利。山主、地主及农民还有其他获利途径,如山主、田主通过放贷,农民则通过充当林木砍伐工人和运输中的旱夫排夫等角色获得相应收益。

王显胜[5](2015)在《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文中提出由于森林中的生态多样化,致使森林会经常瘦到病虫害的侵蚀和威胁,从而阻碍森林的健康发展,也扰乱了森林中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有利于森林中系统的稳定、植物的成长,以及促进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森林作为地球之肺,拥有着置换氧气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森林中病虫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要加强森林本身的自我调控和预防病虫害的能力,强化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机制,也是营林工作中的重要措施。

许文国,曾鹏[6](2015)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退耕还林区鼠害调查实验及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就森林鼠害引发的原因、分布现状及危害树种进行了总结。通过在不同时间段设置样地调查分析,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8%25%。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原理,提出了合理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防治。

齐闯[7](2013)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有赖于政策机制的不断调整完善和重大创新。在今天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大量出台和实施的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利用可行的技术和手段,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进行系统、科学地综合评价,为完善与优化相关政策机制、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提供决策依据。这也是当前开展我国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从普遍意义上理解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而不是CDM机制下林业碳汇项目的角度),将我国林业发展的各项现行政策机制当中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作为评价对象,以系统科学理论的独占视角,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诸政策机制的综合效率及其相互间的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首先,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种林业活动视为一个复合系统,研究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复合系统的功能、结构、耦合机理和系统特征。然后,以此为据将我国林业发展的各项现行政策机制当中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构建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机制体系。第三,以系统科学的视角将该政策机制体系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的政策机制复合巨系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围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复合巨系统的目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动态地综合测度与评价,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机制的调整与完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各种林业活动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该复合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系统,存在着熵值增加的自发趋势。在其变化的混沌进程中,设计合理的系统功能结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动力约束机制),对系统进行内外部关系协调管理,增强负熵的持续流入,抵消正熵的产生,可以使系统始终处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实现该系统诸要素的耦合和协同、不断进化,充分发挥出林业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机制体系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其中,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当前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运行机制。并且这三大运行机制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耦合成一个动态、开放的正反馈复合系统,实现林业减排增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政策机制体系又可以视为一个以动力约束机制为输入变量、以运行机制的运行结果为输出变量,由碳增汇政策机制子系统、碳贮存政策机制子系统和碳替代政策机制子系统相互耦合协同而成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复合系统。充分发挥该复合系统的减排增汇功能、使其对气候变化产生充分有效反应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碳增汇政策机制子系统、碳贮存政策机制子系统和碳替代政策机制子系统这三大政策机制子系统间的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对这三大政策机制子系统耦合成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复合系统输入负熵流,促使其走向耦合、协同共生,表现出协同进化的发展趋势,使系统始终于一种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最优地实现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功能。构建由4个层次(目标层、模块层、准则层、指标层)、3大模块(碳增汇模块、碳贮存模块、碳替代模块)、12个准则、19个输入指标和21个输出指标组成的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CCR-DEA、BCC-DEA、以及超效率-CCR-DEA方法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效率指数模型、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协调度与协调水平度模型和基于灰色GM(1,N)方法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动态协调发展模型,可以对由碳增汇政策机制子系统、碳贮存政策机制子系统、碳替代政策机制子系统耦合而成的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率水平、协调状态、以及协调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与程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地测度与评价,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的调整与优化提供决策依据。选取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为实证案例分析对象,运用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对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进行调整与完善应以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的调整与完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挖掘林业在碳增汇、碳贮存、碳替代方面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不断系统地完善与优化动力约束政策机制,更好地实现林业减排增汇、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马花如[8](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张金环[9](2011)在《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循环经济思想自1998年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必须涵盖工业、农业、林业、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其中,循环林业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已从森林工业、林业产业、林业区域等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循环经济的问题,较早的一些研究多是用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解释林业产业中的某些现象,而且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林业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没有将林业作为一大系统来进行研究。近几年的研究趋向于林业产业整体和林区整体,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是很少有学者对林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做研究,也鲜有学者在林业循环经济整体、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项研究旨在继承前期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林业作为一个整体,基于林业产业层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循环林业发展模式,并根据循环林业的属性要求重构林业产业链,从理论上弥补前期学者研究不足,为我国发展循环林业开辟新的思路。研究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符合林业特殊性的林业循环经济理论匮乏的问题;二是林业产业系统整体的循环林业模式构建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在论文的第2章和第3章,在借鉴了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了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了循环林业模式理论。界定了循环林业及模式的内涵,并对循环林业模式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提出了循环林业的三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循环利用原则、无害化原则;分析了循环林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联结要素、支撑要素。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在论文的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这一部分的是论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林业产业分类入手,以逻辑顺序将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划分为四个分循环模式,包括林业一、二、三产业各自的自循环模式、林业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与林业外产业间的循环模式。第一产业自循环模式分成林业培育系统和采运系统两个小循环模式的构建。林业培育系统循环模式以林木培育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减量化使用为主线,分别构建了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微型循环林业模式,这些模式在实现资源减量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林业生态环境的无害化。采运系统循环模式以林业资源采、集、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无害化及采运后剩余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两条主线,分别构建了林业采运系统无害化模式和采伐剩余物林内循环利用模式。第二产业自循环模式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循环模式。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式围绕着产品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备料及原料加工、产品制造等环节,林产工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以设计、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线,、使每一环节在运行过程中均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原则。林产工业企业间循环模式的构建是以关键企业为核心节点,从纵向链状到横向网状资源循环结构模式,实现林产工业整体的资源循环利用。第三产业自循环模式主要以林业景区旅游及休闲服务业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阶段旅游资源的利用;林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阶段的资源修复与清洁生产。林业三个产业子系统在完成各自资源自循环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三个产业之间及其与林业产业系统外其他产业系统的物质资源循环。林业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的构建可细分为两方面:一是以林业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二是以林业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论文在构建三个产业自循环模式及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同时,间接穿插了一些与论文观点相匹配的案例,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刘诚[10](2009)在《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林草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系一项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公共政策。应用政策评估方法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完整的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为对象,即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为分析和评估的对象,尝试借鉴公共政策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建立起退耕还林政策分析评估体系及具体评估指标,评估退耕还林政策的综合效果,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第一章前言,首先对全文研究框架进行了总体安排,具体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并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与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和评估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及工程发展进程,进而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并提出退耕还林政策的评价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价思路、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借鉴公共政策学的逻辑分析框架,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进展及政策效果三个角度进行了退耕还林政策全过程分析与评估。第四章侧重回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宏微观背景,以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侧重分析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进展情况,分析和评价政策执行进展的轨迹、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成因及纠偏举措。第六章分别从退耕还林的生态目标实现程度、退耕对农民收入影响、退耕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退耕对粮食安全等多个维度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七章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多目标评价框架,围绕政策目标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第八章总结全文研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相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2)退耕还林政策体系随工程实施进程动态渐进且日趋完善;3)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总体进展顺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退耕数量、退耕经费、退耕效果偏差,原因主要在于政策设计存有缺陷、管理上有漏洞;4)退耕还林政策效果显着,政策设计的生态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小;5)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较为显着,退耕还林工程应该持续开展。同时,本论文也提出了如下一些政策建议:提高政策制定的参与性;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工程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退耕工程的论证、监控和协调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配套政策,确保退耕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确保退耕工程实施的可持续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运用政策学分析框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全过程评估;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维度效果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评估。

二、浅谈林粮间作对森林鼠害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林粮间作对森林鼠害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林农和农户
        2.1.2 农户林业生产行为
        2.1.3 集体林、林权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2 相关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3 研究区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3.1 延安市概况
        3.1.1 延安市自然地理状况
        3.1.2 延安市社会经济状况
    3.2 延安市林业概况
        3.2.1 延安市林业基本状况
        3.2.2 延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状况
    3.3 研究样本县(区)概况
        3.3.1 研究样本县(区)自然地理状况
        3.2.2 研究样本县(区)社会经济状况
    3.4 研究样本县(区)林业概况
        3.4.1 研究样本县(区)林业基本状况
        3.4.2 研究样本县(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状况
4 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样本数据来源说明
    4.2 农户家庭基本特征
        4.2.1 农户家庭特征
        4.2.2 农户林地的经营模式情况
    4.3 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情况
        4.3.1 农户土地资源状况
        4.3.2 农户从事的林业生产活动状况
    4.4 农户的林业生产相关服务情况
        4.4.1 农户从事科技推广服务状况
        4.4.2 农户提供的林业生产相关服务状况
        4.4.3 农户商标专利和专业网站建设状况
    4.5 农户获得的财政金融扶持情况
        4.5.1 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状况
        4.5.2 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状况
        4.5.3 政府补贴及其他政策扶持状况
    4.6 农户劳动力的使用和林业经营成果情况
        4.6.1 农户劳动力使用状况
        4.6.2 农户林业经营成果状况
5 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对收入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变量说明和估计方法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1 模型初步估计结果
        5.3.2 最优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6 农户林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农户林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6.1.1 农户自身素质问题
        6.1.2 林权改革及配套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1.3 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
        6.1.4 林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6.2 引导和鼓励农户林业生产经营的对策建议
        6.2.1 提高农户素质
        6.2.2 妥善处理林改及配套改革实施中的问题
        6.2.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6.2.4 鼓励农户进行多种经营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分析
二、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原则
三、日常的管理
四、营林工作要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机结合
五、森林鼠害是严重的生态学问题

(4)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林农兼作”及“林农兼作”文书
    第一节“林农兼作”及“林农兼作”的具体做法
        一、“林农兼作”的含义
        二、“林农兼作”的具体做法
        三、“林农兼作”效益分析
    第二节“林农兼作”文书
        一、根据时代分类
        二、按照内容统计
第二章“林农兼作”的兴起
    第一节 黔东南林区简况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环境
    第二节“林农兼作”的兴起
        一、木材贸易的繁荣
        二、人工林的长周期性
第三章“林农兼作”下的林农技术
    第一节 林农作物栽培技术
        一、杉木栽培技术
        二、油茶和油桐培育技术
        三、农作物栽培技术
    第二节 林木伐运技术
        一、林木砍伐
        二、林木运输
    第三节 文书体现的技术要求
        一、明确成林时间
        二、连片经营
第四章“林农兼作”下的山主、田主与林农
    第一节 山主与山场经营
        一、山主
        二、山场经营
        三、山场性质
    第二节 田主与田土兼并
        一、田土典当
        二、田土买卖
        三、田土租佃
    第三节 林农与山林抚育
        一、“来人”与世居林农
        二、林农与山林抚育
第五章“林农兼作”下的利益分配
    第一节 山权林权断卖
        一、山场断卖
        二、林木断卖
        三、山林断卖
    第二节 土栽按契分成
        一、分成比例的统计
        二、土栽按契分成
    第三节 栽手间、山主间按股份利
        一、以股表示股权的分利
        二、以一定金额表示股权的分成
    第四节 其他获利途径
        一、山主田主放贷
        二、农民的其他获利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退耕还林区鼠害调查实验及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发森林鼠害的主要原因
    1.1 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1.2 食物供应发生变化
    1.3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 森林鼠害分布现状及危害树种
3 森林鼠害调查实验
    3.1 实验前的调查结果 (见表1~2)
    3.2 实验后调查结果 (见表3~4)
4 结果分析
    4.1 营造混交林是解决鼠害的根本途径
    4.2 搞好监测是防治鼠害的关键
    4.3 防治措施相互搭配是防治鼠害的主要手段
    4.4 综合配套、系统防治是鼠害防治的根本出路

(7)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性分析
    2.1 系统科学理论概述
        2.1.1 系统科学的科学体系
        2.1.2 系统科学的发展阶段
        2.1.3 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
    2.2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
        2.2.1 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的概念界定
        2.2.2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2.2.3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行动计划
    2.3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2.4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系统特征分析
    2.5 系统整合构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体系的思路
    2.6 系统科学视角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的思路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机制体系
    3.1 新时期我国林业概况及林业发展战略
        3.1.1 新时期我国的林业发展概况
        3.1.2 新时期我国的林业发展战略
    3.2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运行机制
        3.2.1 林业碳增汇
        3.2.2 林业碳贮存
        3.2.3 林业碳替代
    3.3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机制
        3.3.1 中央财政对林业的生态建设投入
        3.3.2 生态补偿制度和林业补贴制度
        3.3.3 支持林业改革与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与配套措施
        3.3.4 林业发展市场体系建设
    3.4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约束机制
        3.4.1 营造林质量监管制度
        3.4.2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机制
        3.4.3 基本林地保护制度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 相关领域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4.1.1 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2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评价研究
        4.1.3 CDM林业碳汇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4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4.2.1 指标及指标体系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4.2.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3 指标的筛选方法及程序
        4.3.1 指标的筛选方法
        4.3.2 指标筛选的程序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4 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问题说明
    4.5 本章小结
5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5.1 综合评价方法模型选择
        5.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5.1.2 协调度与协调水平度模型
        5.1.3 灰色GM(1,N)动态评价模型
    5.2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2.1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5.2.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
    6.1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概况
    6.2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
        6.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6.2.2 政策机制综合效率指数测度与评价
        6.2.3 政策机制协调度与协调水平度测度与评价
        6.2.4 政策机制动态协调发展影响因子测度与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调整与完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7.1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运行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7.1.1 促进林业碳增汇
        7.1.2 促进林业碳贮存
        7.1.3 促进林业碳替代
        7.1.4 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7.2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动力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7.2.1 完善林业公共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的林业财政机制
        7.2.2 健全和完善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7.2.3 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林业税费,建立全国统一的林业税制
        7.2.4 加大国际林业项目合作,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7.2.5 完善林业信贷政策
        7.2.6 多途径调动林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7.2.7 完善林业市场体系,积极探索构建林业虚拟市场
        7.2.8 探索实行林业增汇与工业减排同等的激励政策
    7.3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7.3.1 完善造林绿化法规体系,规范质量管理
        7.3.2 推进法制建设,强化资源保护
        7.3.3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7.4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系统运行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林业分工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论
        2.2.4 林业区划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绿色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6.1 科技潜力分析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6.3 投资潜力分析
        6.3.1 投资现状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影响因素分析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7.2.1 评价步骤
        7.2.2 评价结果分析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7.3 本章小结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8.2.1 林地政策
        8.2.2 投资政策
        8.2.3 保险政策
        8.2.4 贷款政策
        8.2.5 税费政策
        8.2.6 资源管理政策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资料获取与整理
2 循环林业模式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含义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2.1.3 循环经济的原则
        2.1.3.1 循环经济的基础原则
        2.1.3.2 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2.1.4 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
        2.1.4.1 微观企业层次
        2.1.4.2 中观区域层次
        2.1.4.3 宏观社会层次
    2.2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
        2.2.1 产业生态系统的属性
        2.2.2 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2.2.3 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
        2.2.4 产业共生理论
        2.2.4.1 产业共生的特征
        2.2.4.2 产业共生的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循环林业模式理论构建
    3.1 循环林业的定位与内涵
        3.1.1 循环林业的定位
        3.1.2 循环林业的内涵
    3.2 循环林业模式的界定
        3.2.1 循环林业模式的定位
        3.2.1.1 林业经营思想的演变
        3.2.1.2 林业经营模式
        3.2.1.3 循环林业模式的定位
        3.2.2 循环林业模式的内涵
    3.3 循环林业模式的特征
        3.3.1 林业经济系统循环与生态系统循环的双重性
        3.3.2 循环林业产业链的复杂性
        3.3.3 物质闭路循环使用的相对性
    3.4 循环林业模式构建的原则
        3.4.1 减量化原则
        3.4.1.1 末端物质减量化与源头物质减量化并重
        3.4.1.2 "开源"意义的减量化与"节流"意义的减量化并重
        3.4.1.3 相对减量化与绝对减量化并重
        3.4.2 循环利用原则
        3.4.3 无害化原则
    3.5 循环林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3.5.1 循环林业模式的联结要素
        3.5.2 循环林业模式的主体要素
        3.5.3 循环林业模式的支撑要素
        3.5.3.1 知识技术要素
        3.5.3.2 制度要素
    3.6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框架及路径
        3.6.1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框架
        3.6.2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路径
    3.7 循环林业模式的产业结构层次
    3.8 循环林业模式构建的假设条件
    3.9 本章小结
4 林业第一产业自循环模式
    4.1 森林培育系统的循环林业模式
        4.1.1 节水型林业培育模式
        4.1.1.1 树种的选择
        4.1.1.2 节水的方式与方法
        4.1.1.3 节水林业外部保障条件
        4.1.1.4 案例分析:北京城区园林绿地节水模式
        4.1.2 节地型林业培育模式
        4.1.2.1 "开源"意义林地减量化利用模式
        4.1.2.2 "节流"意义林地减量化利用模式
        4.1.2.3 案例分析:北京林业节地模式
        4.1.3 节肥型林业培育模式
        4.1.3.1 用肥种类节肥
        4.1.3.2 化肥用肥方式节肥
        4.1.4 节药型林业培育模式
        4.1.5 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4.2 森林采运系统的循环林业模式
        4.2.1 森林采运系统无害化模式的构建
        4.2.2 森林采运系统采伐剩余物林内循环利用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林业第二产业自循环模式
    5.1 林产工业企业内部循环模式
        5.1.1 林产品的绿色设计
        5.1.1.1 "绿色"材料选择
        5.1.1.2 "绿色"结构设计
        5.1.1.3 "绿色"工艺设计
        5.1.1.4 "绿色"包装设计
        5.1.1.5 案例分析:家具绿色结构设计
        5.1.2 林产品生产阶段的减量化、无害化与循环利用
        5.1.2.1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与减量化
        5.1.2.2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与无害化
        5.1.2.3 案例分析:造纸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5.2 林产工业企业间循环模式
        5.2.1 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的构建
        5.2.1.1 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的企业分类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5.2.1.2 以人造板为关键企业的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
        5.2.2 横向网状耦合结构模式的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林业第三产业自循环模式
    6.1 林业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阶段资源利用
        6.1.1 林业景区的生态化设计
        6.1.2 林业景区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6.1.3 景区建筑物的生态化建设
    6.2 林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阶段的资源利用
        6.2.1 林业旅游景区的清洁生产
        6.2.2 林业旅游景区的废弃物管理
    6.3 案例分析:黄山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建设
        6.3.1 黄山景区的轮休制与分区制
        6.3.2 黄山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6.3.3 黄山景区的清洁生产
    6.4 本章小结
7 产业间森林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7.1 以林业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
        7.1.1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第二产业流动模式
        7.1.2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第三产业流动模式
        7.1.3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林业外其他产业流动模式
        7.1.3.1 采伐剩余物的林业外利用
        7.1.3.2 林农复合模式
        7.1.3.3 案例分析:广东鹤山林-果-草-鱼林农复合模式
    7.2 以林业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
        7.2.1 制浆造纸业木素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
        7.2.2 制浆造纸业白泥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
        7.2.3 制浆造纸业污泥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及待研究内容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及研究不足
    8.3 待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10)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2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文献述评
        2.1.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2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小结
    2.2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分析及评估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理论
        2.2.3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
        2.2.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及评估框架
    3.1 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3.1.1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3.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进程
    3.2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
        3.2.1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3.2.2 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
    3.3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框架
        3.3.1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体系的思路
        3.3.2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3.3.3 建立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的原则
        3.3.4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3.3.5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背景回溯分析
    4.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全球背景
        4.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4.1.2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及分析
    4.2 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和背景
    4.3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背景及分析
        4.3.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
        4.3.2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呈扩大趋势
        4.3.3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4.3.4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
    4.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4.4.1 政策制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4.4.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国家粮食生产及储备情况
    4.5 本章小结
5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分析
    5.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进展状况
        5.1.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总体概况
        5.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年情况
        5.1.3 退耕还林具体政策的执行情况
    5.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状况分析
        5.2.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离
        5.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与分析
    6.1 维度1:生态目标实现程度
        6.1.1 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增加
        6.1.2 退耕还林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6.1.3 退耕还林进一步减少了沙化土地面积
    6.2 维度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 维度3: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6.3.1 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6.3.2 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6.3.3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6.4 维度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4.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6.4.2 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6.4.3 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估
    7.1 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7.2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7.2.1 指标的确定
        7.2.2 确定指标集属性值
        7.2.3 属性集的规范化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1 层次分析法工作原理
        7.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7.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
        8.1.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虽有偏差但总体进展顺利
        8.1.3 退耕还林政策多维目标基本实现
        8.1.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显着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政策调研和论证
        8.2.2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性
    8.3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国退耕还林大事记
个人简介和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浅谈林粮间作对森林鼠害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D]. 王世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3]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分析[J]. 于晓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1)
  • [4]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D]. 张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5]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 王显胜. 赤子(上中旬), 2015(19)
  • [6]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退耕还林区鼠害调查实验及结果分析[J]. 许文国,曾鹏. 甘肃科技, 2015(17)
  • [7]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研究[D]. 齐闯.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8]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9]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D]. 张金环.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10]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浅谈林粮间作对林鼠为害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