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鹿秀萍[1](2019)在《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铁磁性金属管道由于其良好的机械特性,是目前能源运输的重要手段。管道长期服役过程中受到疲劳和各种应力的作用,会使管道表面产生应力集中区,当应力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演变成宏观裂缝,导致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输油气管道铺设量大,长期掩埋地下,开挖困难,因此实现非开挖条件下埋地管道应力集中区检测是安全性能检测中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本文基于金属磁记忆技术设计开发了非接触式多通道地磁探测系统。本文在充分调研目前常规管道无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金属磁记忆形成原理与检测机理,基于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设计开发了非接触式多通道低功耗地磁探测系统。硬件部分以C8051F120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多路地磁数据同步采集、信号调理、缺陷位置定位以及通信接口等多个模块电路,同时完成了埋地管道多路地磁信息采集和预处理CPU软件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基于Lab VIEW开发了磁记忆数据综合处理软件,采用矢量合成算法对多路地磁信号进行数据计算,提取切向Hp(x)和法向Hp(y)磁记忆特征信号得到二维磁记忆曲线,可以根据实时曲线判断应力集中区,同时还具有位置定位、波形回放、数据存储等功能。为提高管道缺陷判断准确性,使磁记忆特征信号更加明显,进而对磁记忆原始信号预处理模型和算法进行了论证分析,详细介绍了磁记忆原始信号的经验-小波降噪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本文开发的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并以Q235钢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金属磁记忆现场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运行稳定,不仅能够准确定位被测试件应力集中部位,还可以根据李萨如图大小确定应力集中严重程度,对实现非开挖条件下埋地管道的安全性能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张庆龙[2](2018)在《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效控制填筑施工质量是保证土石方工程安全的关键。目前已有间接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而压实度预测与仿真分析法不具有时效性;已有的压实质量快速评估方法对于粒径分布范围较大(0400mm)的堆石料缺乏研究;已有的碾压施工参数实时监控系统存在相邻作业面间漏碾、交叉、重复碾压等问题,同时在危险作业区或高原极限条件地区无法使用。研发能同时对3种具体控制指标(结果控制指标、料源控制指标和施工参数控制指标)实施监控的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既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个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其具有同时监控结果控制指标、料源控制指标和施工参数控制指标的功能。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前坪水库建设现场,实现了对大坝填筑施工过程主要环节精细化监控和无人碾压作业,有效确保了施工质量。(2)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集成声波检测技术的压实度检测方法。基于饱和半空间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理论和无限障板活塞辐射声场模型,结合现场碾压试验,建立了连续压实指标(SCV)和填筑材料干密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方法解决了已有无损检测方法对0400mm的堆石料不适用的问题。(3)提出了一种原创的差分脉冲激励方法(DPEM)。针对饱和半空间表面上受法向简谐荷载作用时竖向位移较难求解的问题,本文在SCV与填筑材料干密度关系模型建立过程中提出了DPEM方法,用于求解土体表面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竖向位移的数值解。(4)建立了一种基于SCV指标值的压实质量评估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快速评估方法。基于SCV与干密度之间的强线性相关性并结合多组现场碾压试验,建立了堆石料(0400mm)的压实回归模型(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结合地质统计学方法,评估方法可用于快速评估碾压过程中填筑材料的压实质量。(5)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碾压施工参数实时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其包含自动碾压系统和料源运输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有效解决相邻作业面间漏碾、交叉、重复碾压等问题,保证碾压作业在危险环境或极限条件下正常进行,为填筑施工提供快速高效的运料保障。
周文佳[3](2017)在《火控组网效能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地面防空火控组网系统(以下简称火控组网系统)是将特定防空地域内各独立的火控系统通过通信网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火控网络,并通过相互传递精确的空情信息,以及各种协同的战术操作,对抗敌方干扰、低空突防和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共同打击敌方空中目标。火控组网是雷达组网的一个分支。普通雷达组网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组网系统范围内形成多频段、多波形特征、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四抗”能力。而火控组网不但要提高整个火控组网系统的“四抗”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火控组网系统的多站联动、集火射击、接力跟踪、“后跟前打”等战术操作,完成摧毁敌方空中目标的目的。由于更注重多站联动和集火射击,因此,火控组网系统比普通的雷达组网系统精度要求更高,响应速度要求更快。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火控组网方面的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其应有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以提高火控组网系统作战使用效能为目的,调研了火控组网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火控组网系统作战效能的解决方案,并研究了组网标定、时间同步、精度测试方面的具体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贡献如下:(1)通过对火控组网系统的大量调研,了解了火控组网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具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在不对火控组网系统进行大的升级改造的前提下,提升火控组网系统的作战效能。(2)根据火控组网系统标定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声体波微波延迟线及上下变频技术构成的用于火控组网标定的信标方案。针对地面防空火控系统的工作频段和频带,对组网标定信标设计时微波延迟方案选择、延迟时间选择、工作频率与带宽选择、工作频率与带宽的扩展、插入损耗控制、信噪比控制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研制了用于火控组网方位和位置标定的标定信标,并设计了使用该信标进行组网系统标定的三种方法。该信标不但可以用于火控组网系统的标定,还可以用于火控组网系统静态跟踪精度的测试,以及对火控系统中的距离零点、地杂波改善因子、光电轴的轴系、微波相位、随动系统相位、随动系统增益、跟踪性能等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3)对火控组网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了目前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提出了基于GPS或北斗授时和组网同步脉冲结合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可在不对原组网系统时间同步方案进行大改动的情况下,有效改善时间同步精度,提高火控组网系统的动态精度。(4)针对目前火控组网系统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缺少内场动态精度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测试设备,也没有具体指标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的方法,提出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的方案,研制了可用于某型火控组网系统动态跟踪精度和动态解算精度的测试设备,并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该动态精度测试设备不但可以用于某型火控组网系统的动态精度测试,还可以用于火控系统的动态精度、随动系统的零位和随动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可以模拟火炮的数传接收机,对火控系统的相应火炮接口和控制功能进行测试;可以模拟某型火控系统,生成各种需要的目标固定点、目标航路、武器射击诸元、击发控制信号,接收武器系统发来的弹丸初速和告警信号,带动火炮运转,对某型火炮接口和随动性能进行检测,也可以模拟火控系统用于某型火炮的日常联动训练。(5)针对地面防空武器射击训练时射击效果观测手段老旧,对气象条件要求高,易发生漏航、观测精度不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使用某型火控组网系统构成超低空射击评价系统和避开射击评价系统的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对原火控组网系统进行大范围改造,操作方便、对气象条件要求低、不易发生漏航、可在夜间使用,可以解决射击训练的观测和自我评价问题。
余会贤[4](2009)在《某型高炮故障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战争的防空武器系统中,防空高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炮武器系统的结构和技术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研制新的故障检测仪。而作为故障检测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对于高炮故障的诊断定位具有重大作用。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结合相关技术,分析某型高炮故障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功能要求,完成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的设计。在该系统设计中,依托于某型工业控制计算机,重点设计了基于工控机ISA/PC—104总线的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板卡硬件上实现了ISA/PC—104接口,并扩展了RS-232、RS-485、CAN通讯模块以及GPS接收模块,采用原理图和VHDL语言对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256AETC进行编程,完成地址、中断资源的分配以及实现工控机与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讯;软件上开发了该板卡的Windows驱动程序,并按照系统要求编写了包括RS-232、RS-485、CAN通讯口收发和GPS数据处理的接口函数,这些函数经过测试正确后封装成DLL以供上位机调用。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已经通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采集到所需要的高炮故障信息,为后续故障诊断提供了保证,达到预定要求。
高颀,付梦印[5](2004)在《GPS导航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单介绍了GPS导航定位计算机的结构及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GPS导航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方案,完成了对该检测仪的基本应用研究,并详细介绍了该检测仪的软硬件设计,及其使用性能。
高颀,付梦印[6](2004)在《GPS导航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单介绍了GPS导航定位计算机的结构及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GPS导航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方案,完成了对该检测仪的基本应用研究,并详细介绍了该检测仪的软硬件设计,及其使用性能。
宋煜炜,张继伟[7](2003)在《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论文探讨了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该系统采用嵌入式计算机PC/104及其外围扩展芯片实现了对GPS差分计算机通信接口及GPS接收机的检测,并引入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
陈海大[8](2004)在《GPS定位智能轨道动态测试仪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轨道动态测试仪是检测轨道平顺性的有效手段。该仪器主要为满足铁路工务段对轨道的日常检测和维修的需要而设计。本论文论述基于GPS测速、定位的便携式智能轨道动态测试仪的研制。该仪器利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所研制测试仪系统解决了目前便携式轨道测试仪系统存在的主要缺陷,取得了令客户满意的结果。 论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轨道动态测试仪研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概述国内外轨道检测装置的发展和方向,及轨道动态测试仪的发展现状;然后介绍GPS系统及其以应用;最后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论述轨道测试仪的原理。先简要介绍轨道动态测试仪测试原理的理论基础;然后论述了轨道动态测试仪的测试原理。 第三章阐述轨道动态测试仪的总体方案设计。在明确了所需研制的轨道测试仪的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以及测试原理的实现方案设计和设计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最后提出轨道动态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 第四章介绍轨道测试仪硬件系统的设计。主要介绍了数据采集卡的接口设计和电路设计、GPS-OEM卡的电平转换电路和DC-DC电源板的设计;以及GPS-OEM板、GPS天线、加速度传感器等器件的选取。 第五章介绍用GPS解决测试仪的测速和定位技术问题。首先简要介绍GPS系统的测速和定位原理。重点论述工程中GPS定位的实现方式,及其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第六章介绍轨道测试仪软件系统的设计。首先是对测试仪软件设计的总体要求、总体功能和层次结构的分析和构思。然后分别对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制,上层应用程序的设计加以详细介绍。 第七章介绍轨道测试仪的现场调试和实验数据分析。简要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系统的标定和门限的设置;并论述轨道测试仪的现场调试及数据分析。 第八章总结了该项目的工作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望展。
彭勃[9](2021)在《基于遗传编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服役状态会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开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对于保证旋转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设计性和专属性较强而智能性和适应性较弱。因此,探索一种能根据滚动轴承监测信号自适应完成故障诊断工作的智能方法,有利于在工况复杂多变的实际工程环境中更好地保障旋转机械设备安全运行。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GP)是一种能够根据问题自动生成解决方案的计算智能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可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智能诊断。本文以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以GP为技术手段,以使用GP解决滚动轴承故障检测、故障类型识别以及小样本下故障类型识别为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传统的轴承故障检测方法侧重于使用信号处理算法,从监测信号中捕获故障相关脉冲。然而这些算法的提出与改进需要大量的先验知识,且很难提出一种算法能有效处理各种工况信号。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GP设计复合形态学滤波器(Genetic Programming Design Composite Morphological Filter,GPDCMF)的滚动轴承故障检测方法,根据待检测信号的自身特点,自动设计出一个复合形态学滤波器捕获故障相关脉冲后,进行包络谱分析,辨识故障特征频率谱线,实现故障检测。运用GPDCMF方法处理滚动轴承故障仿真和实验信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检测轴承故障。(2)传统的轴承故障类型识别方法通常包含信号检测、特征提取、特征约简、分类器优化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骤的结果均会影响到最终的诊断,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对相关方法进行设计与组合,并且所建立的模型可能只对某一故障诊断任务有效。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GP自动特征提取与构造(Genetic Programming Automatically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onstruction,GPAFEC)的滚动轴承故障类型识别方法,根据已有轴承样本信号的自身特点,自动从原始振动信号中获得代表性特征后,配合使用k-Nearest Neighbors(KNN)进行故障类型识别。使用三个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对GPAFEC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辨识不同类型的轴承故障。(3)现有故障类型识别方法多是假设有足够多的样本来建立诊断模型。然而,现实工程环境中获得大量故障样本困难,小样本情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类型识别亟待研究。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GP多视角特征构造和集成(Genetic Programming Multi-view Feature Construction and Ensemble,GPMFCE)的滚动轴承小样本故障类型识别方法,将轴承样本信号三个不同视角的低级特征自动构造为高级特征,并利用三个视角高级特征所具有的多样性和辨识性,组建一个基于KNN的集成诊断系统,以提高识别的泛化性和准确性。使用三个滚动轴承小样本故障数据集验证GPMFCE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小样本情况下精准判断轴承故障类型。
黑梦娜[10](2021)在《无人机高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及其相关技术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应用与研究,这也对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与安全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是一类多传感器控制系统,因此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作为一种处理多源数据的有效手段,已经在无人机高度控制系统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其中Kalman滤波由于性能稳定以及计算简单是信息融合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传统Kalman滤波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难以发展。为了提升无人机高度控制系统在高度方向上的精度以及确保无人机在故障发生情况下对真实状态的有效跟踪,本文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提出了改进Kalman滤波的多层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和改进扩展Kalman滤波的强跟踪融合方法,保障了无人机高度飞行系统的精确性与鲁棒性。本文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引入了改进的Kalman滤波多层信息融合方法,选择无人机高度控制系统常用的3种测高传感器,结合不同传感器的测量特点建立对应的高度观测模型,为高度数据融合做好前期工作;融合算法首先利用ARIMA模型算法对三种传感器的原始测量数据降噪处理,然后利用递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降噪后的三种传感器高度数据进行加权融合以实现改进算法的第一层融合,后借助Kalman滤波将第一次三个传感器的融合结果进行第二层融合,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可得,经过两层融合得到的高度数据精度更高,计算分析得到,该算法与未采取融合算法的数据对比得,高度估计值的均方根误差减小50.7%,最大偏差减小59.8%,可以论证得出:最终的融合结果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初步具备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2)引入了基于扩展Kalman改进的强跟踪滤波方法,并应用于无人机飞行系统中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为了实现对无人机真实飞行状态的有效跟踪,通过扩展Kalman引入了强跟踪滤波算法的理论:一是引入一类新的单重次优渐消因子的强跟踪滤波器。用新息序列计算时变渐消因子,并将其对滤波增益矩阵进行实时修正,该算法侧重于跳过模型参数的更新估计,直接实现对状态的修正估计;二是提出一类新的多重渐消因子的强跟踪滤波器,通过多个渐消因子对不同的数据通道进行渐消,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跟踪能力;其中多重渐消因子的计算并未采取利用先验信息设计比例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一种新的相对精确的次优算法来计算渐消因子,不仅实现了在线更新渐消因子,也大大节省了计算工作量,最后对跳变型故障与渐变型故障这两种故障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几种不同算法下系统状态的跟踪效果图,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改进次优渐消因子强跟踪滤波算法在性能和精度方面都达到了更优的效果。
二、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2 传统管道应力检测方法 |
1.3 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磁记忆检测特征信号提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金属磁记忆检测机理 |
2.1 铁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特性 |
2.2 磁畴的基本理论 |
2.3 铁磁性材料的磁弹性效应 |
2.4 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总体方案论证 |
3.2.1 地磁数据获取方案 |
3.2.2 缺陷位置精准定位方案 |
3.2.3 系统模块供电方案 |
3.2.4 便携式移动机械平台方案 |
3.2.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4.1.2 地磁数据采集模块电路 |
4.1.3 缺陷位置定位模块电路 |
4.1.4 电源模块电路 |
4.1.5 通信模块电路 |
4.1.6 核心处理模块 |
4.1.7 硬件电路PCB板制作及实物图 |
4.2 下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
4.2.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2.2 自检与异常处理 |
4.2.3 信息采集与处理子程序 |
4.2.4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4.3 PC端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4.3.1 数据处理软件功能设计 |
4.3.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3 串口通信功能模块设计 |
4.3.4 实时数据处理与显示 |
4.3.5 数据回放模块设计 |
4.3.6 Lab SQL数据库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记忆信号预处理与仿真 |
5.1 磁记忆信号预处理概况 |
5.2 自适应EEMD降噪算法 |
5.3 小波阈值降噪算法 |
5.4 经验-小波降噪法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与试验分析 |
6.1 实验室测试 |
6.1.1 模块功能测试 |
6.1.2 系统标定测试 |
6.1.3 实验室整体测试 |
6.2 Q235 钢静载拉伸试验 |
6.2.1 测试选用试件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压实度检测方法 |
1.2.2 压实质量模型及评估方法 |
1.2.3 碾压施工参数实时监控系统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框架 |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集成声波检测技术的压实度检测方法研究 |
2.1 本章引言 |
2.2 集成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分析 |
2.2.1 Lamb问题中土体在简谐荷载作用下表面垂直位移求解分析 |
2.2.2 无限障板上活塞式辐射声场模型 |
2.2.3 A-model建立 |
2.2.4 数值算例 |
2.3 集成声波检测技术的实现 |
2.4 SCV(Sound Compaction Value) |
2.5 案例研究 |
2.5.1 试验场地和材料 |
2.5.2 试验方案 |
2.5.3 试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石方填筑材料压实质量全工作面快速评估方法 |
3.1 本章引言 |
3.2 土石方填筑材料压实质量快速评估模型建立 |
3.2.1 基于施工现场填筑工作面的多组现场碾压试验 |
3.2.2 堆石料的干密度与SCV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3 堆石料的回归模型建立 |
3.3 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 |
3.4 土石方填筑材料压实质量全工作面快速评估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碾压施工参数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基于闭环反馈控制和RTK-GPS的自动碾压系统研究 |
4.2.1 自动碾压系统 |
4.2.2 工程场地路径规划 |
4.2.3 导航定位 |
4.2.4 系统初步运行结果 |
4.3 料源运输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应用 |
5.1 工程简介 |
5.2 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现场建设 |
5.2.1 堆石料填筑质量机载声波检测系统 |
5.2.2 自动碾压系统 |
5.2.3 料源上坝运输实时监控系统 |
5.2.4 远程监控平台 |
5.3 土石方压实质量的快速评估与结果分析 |
5.4 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运行成果 |
5.4.1 工作面碾压轨迹及碾压遍数结果分析 |
5.4.2 具有机载自动控制系统的碾压机上坝强度统计与分析 |
5.4.3 具有机载自动控制系统的碾压机故障情况统计与分析 |
5.4.4 碾压高程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火控组网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火控组网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 |
1.2.1 国外火控组网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火控组网发展历程和现状 |
1.3 火控组网的特点及效能分析 |
1.3.1 火控组网系统特点 |
1.3.2 火控组网系统效能分析 |
1.3.3 火控组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4 火控组网效能提升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火控雷达组网标定信标研究 |
2.1 引言 |
2.2 火控组网系统常用标定方法 |
2.2.1 方位标定 |
2.2.2 位置标定 |
2.2.3 坐标系的选择和变换 |
2.2.4 火控组网系统标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
2.3 组网标定信标设计 |
2.3.1 组成和原理 |
2.3.2 标定信标设计 |
2.4 组网信标标定方法 |
2.4.1 反觇标定法 |
2.4.2 单点定位法 |
2.4.3 两点定位法 |
2.4.4 标定精度分析 |
2.5 标定测试 |
2.5.1 标定对比测试 |
2.5.2 标定结果分析 |
2.6 标定信标用于火控组网系统静态跟踪测试 |
2.6.1 静态跟踪精度测试方法 |
2.6.2 利用标定信标的直通信号进行跟踪精度测试 |
2.7 标定信标用于地杂波改善因子测试 |
2.7.1 改善因子的常用测试方法 |
2.7.2 标定信标改善因子测试原理 |
2.7.3 测试精度分析 |
2.7.4 改善因子测试方法 |
2.7.5 对比测试 |
2.8 标定信标用于火控雷达距离零点标定 |
2.8.1 测试原理 |
2.8.2 检查和标定方法 |
2.8.3 标定测试 |
2.8.4 测试结果分析 |
2.9 标定信标用于光电轴检查和校准 |
2.9.1 光电轴传统检查和校准方法 |
2.9.2 组网标定信标用于光电轴检查和校准 |
2.9.3 标定精度分析 |
2.10 标定信标其它功能介绍 |
2.11 本章小结 |
3 火控组网时间同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时间同步的必要性 |
3.3 时间同步的方法 |
3.3.1 绝对时间上的同步方法 |
3.3.2 基于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方法 |
3.4 典型火控组网系统的时间同步措施 |
3.5 基于组网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方法 |
3.5.1 基于组网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原理 |
3.5.2 时间同步实现 |
3.5.3 组网定时脉冲同步精度分析和测试 |
3.5.4 实装使用效果分析 |
3.5.5 基于组网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改进方案 |
3.5.6 系统仿真测试 |
3.5.7 分析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1.1 火控组网精度的相关定义 |
4.1.2 火控组网工作模式 |
4.1.3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现状 |
4.1.4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2 火控系统动态精度测试方法 |
4.2.1 动态跟踪精度测试 |
4.2.2 动态解算精度测试 |
4.2.3 实弹射击试验 |
4.3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 |
4.3.1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设备的研制 |
4.3.2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步骤设计 |
4.3.3 火控组网系统静态精度模拟测试 |
4.3.4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跟踪精度模拟测试 |
4.3.5 火控组网动态解算精度模拟测试 |
4.3.6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模拟测试 |
4.4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飞行测试 |
4.4.1 火控组网系统跟踪精度飞行测试 |
4.4.2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解算精度飞行测试 |
4.4.3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飞行测试 |
4.5 测试分析 |
4.5.1 标定误差 |
4.5.2 零位误差 |
4.5.3 时间同步误差 |
4.5.4 坐标转换误差 |
4.5.5 解算误差 |
4.5.6 被动跟踪误差 |
4.5.7 动态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关系 |
4.5.8 GPS定位和授时同步 |
4.6 组网动态精度测试设备的改进方向 |
4.7 本章小结 |
5 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低空快速目标射击评价系统 |
5.1 引言 |
5.2 射击效果观测方法现状及问题 |
5.2.1 观测原理与方法 |
5.2.2 简易光学设备观测方法优缺点 |
5.3 防空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低空快速目标射击效果评价系统 |
5.3.1 系统组成 |
5.3.2 射击效果评价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5.3.3 射击评价操作流程 |
5.3.4 实际测试 |
5.4 射击评价系统改进 |
5.4.1 时统改进 |
5.4.2 同步精度分析 |
5.4.3 时间显示叠加和精度分析 |
5.4.4 时间显示叠加改进 |
5.4.5 非正常布站情况下的观测 |
5.4.6 脱靶量的观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避开射击评价系统 |
6.1 引言 |
6.2 避开射击评价原理 |
6.2.1 光学避开仪进行避开射击评价原理 |
6.2.2 电视避开仪加双部雷达站进行避开射击评价原理 |
6.3 常用避开射击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6.3.1 光学避开仪存在的问题 |
6.3.2 电视避开仪和双部雷达站存在的问题 |
6.4 防空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避开射击评价系统 |
6.4.1 系统组成 |
6.4.2 避开射击评价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6.4.3 系统改进 |
6.4.4 避开射击评价操作流程 |
6.5 非正常布站时的避开射击观测问题 |
6.6 虚拟检查射击的观测 |
6.6.1 虚拟检查射击的原理 |
6.6.2 虚拟检查射击的观测方法 |
6.6.3 飞行目标射击的观测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4)某型高炮故障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防空高炮背景 |
1.1.2 高炮故障检测仪背景 |
1.1.3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2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总体设计 |
2.1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概述 |
2.2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任务要求 |
2.3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整体设计 |
2.3.1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2.3.2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硬件设计 |
3.1 ISA接口和PC─104接口电路设计 |
3.1.1 ISA总线介绍及电路接口设计 |
3.1.2 PC─104总线介绍及电路接口设计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3 数据采集与通讯单元电路设计 |
3.3.1 RS-232与RS-485收发电路设计 |
3.3.2 GPS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
3.3.3 CAN收发电路设计 |
3.4 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的PCB制作 |
3.5 本章小结 |
4 EPM7256AETC的功能编程及仿真 |
4.1 EPM7256AETC总体设计概述 |
4.2 读写控制的实现 |
4.2.1 读写时序 |
4.2.2 EPM7256AETC中读写控制的设计 |
4.3 地址分配设计 |
4.3.1 板卡地址分配 |
4.3.2 地址分配在CPLD中的实现 |
4.3.3 地址分配的仿真 |
4.4 中断分配设计 |
4.5 GPS秒脉冲PPS精确读取设计 |
4.5.1 秒脉冲PPS读取实现 |
4.5.2 秒脉冲PPS精确读取设计仿真 |
4.6 RS-485极性转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的Windows驱动程序开发与研究 |
5.1 Windows驱动程序概述 |
5.1.1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简介 |
5.1.2 Windows 2000下的驱动体系 |
5.2 驱动程序开发工具的选择 |
5.3 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驱动程序的初始化操作 |
5.4 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驱动程序的IRP操作 |
5.4.1 IRP的派遣例程介绍 |
5.4.2 I/O操作IRP |
5.4.3 中断操作IRP |
5.5 驱动程序安装与调试 |
5.6 本章小结 |
6 数据采集与通讯板卡功能函数的编写与测试 |
6.1 DLL介绍 |
6.2 底层驱动控制字的调用 |
6.2.1 控制字调用规范 |
6.2.2 控制字调用函数 |
6.3 串口数据收发设计 |
6.3.1 串口数据收发机制以及协议 |
6.3.2 串口数据收发的软件设计 |
6.4 GPS数据处理设计 |
6.4.1 GPS通信协议 |
6.4.2 GPS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 |
6.5 CAN数据收发设计 |
6.5.1 CAN通讯的基本介绍 |
6.5.2 CAN数据收发的软件设计 |
6.6 功能函数的测试 |
6.6.1 单个通讯口测试 |
6.6.2 GPS数据处理测试 |
6.6.3 多个通讯口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检测仪的组成及原理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源部分 |
3.2 主处理器部分 |
3.3 串行口扩展部分 |
3.4 键盘和显示部分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知识的获取、表示方法 |
4.2 推理机制 |
4.3 综合数据库 |
4.4 用户界面设计 |
5 结论 |
(8)GPS定位智能轨道动态测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轨道动态测试仪研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轨道检测装置的发展概述 |
1.2.1 国外轨道检测装置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轨道检测装置的发展概况 |
1.2.3 轨道检测装置的发展方向 |
1.3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发展概述 |
1.3.1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发展与应用 |
1.3.2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主要技术问题 |
1.4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概述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原理 |
2.1 车辆-轨道动力学 |
2.1.1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概述 |
2.1.2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振动力学模型分析 |
2.1.3 轨道扭曲不平顺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 |
2.1.4 车速对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利波长的影响 |
2.2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
第三章 轨道测试仪总体方案设计 |
3.1 轨道测试仪的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3.1.1 轨道测试仪的功能要求 |
3.1.2 轨道测试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
3.2 轨道动态测试仪测试原理方案设计 |
3.3 设计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措旌 |
3.3.1 故障判断的定标问题 |
3.3.2 故障点的定位问题 |
3.4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四章 轨道测试仪硬件系统的设计 |
4.1 轨道测试仪系统硬件的构成 |
4.2 振动信号采集部分的硬件设计和选择 |
4.2.1 数据采集接口电路的设计 |
4.2.2 数据采集卡的电路设计 |
4.2.3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 |
4.3 GPS信号接收部分的硬件设计 |
4.3.1 GPS_OEM接收板的选取 |
4.3.2 GPS_OEM卡的电平转换电路 |
4.3.3 选取GPS的天线 |
4.4 其它部件的设计 |
4.4.1 电源供应部件的设计 |
4.4.2 测试仪的箱体 |
第五章 用GPS解决测速与定位问题 |
5.1 GPS系统的定位和测速原理 |
5.2 GPS应用于轨道动态测试仪的技术问题 |
5.2.1 应用GPS定位的基本方式 |
5.2.2 GPS-OEM卡的接口和功能设置 |
5.2.3 GPS定位精度的实验及分析 |
5.2.3.1 GPS静态水平定位重复性精度的实验 |
5.2.3.2 GPS动态水平定位重复性精度的实验 |
5.2.3.3 GPS测速精度测试实验 |
5.2.4 GPS定位精度的误差分析 |
5.2.5 解决轨道动态测试仪定位的方案分析 |
5.3 应用GPS的主要优点 |
第六章 轨道测试仪软件系统的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的总体构思 |
6.1.1 软件程序开发的任务和目标 |
6.1.2 程序开发的操作系统和语言工具 |
6.1.3 测试仪软件的总体功能及层次结构的设计 |
6.2 振动信号采集驱动程序的编制 |
6.2.1 虚拟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工具的介绍 |
6.2.2 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 |
6.2.3 数据采集卡中断驱动程序编制 |
6.3 上层应用程序的设计 |
6.3.1 系统控制界面的设计 |
6.3.2 主控程序的设计 |
6.3.2.1 GPS接收板与PC机的通信模块程序的设计 |
6.3.2.2 GPS有用信息提取程序模块的设计 |
6.3.2.3 采集振动信号上层程序模块的设计 |
6.3.2.4 两接口的同步控制和故障判别等功能的程序实现 |
第七章 现场调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7.1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
7.2 轨道动态测试仪的标定及门限设置 |
7.2.1 轨道动态测试仪灵敏度的标定 |
7.2.2 轨道测试仪的门限设置 |
7.3 现场调试及其数据分析 |
7.3.1 测试仪的现场调试结果 |
7.3.2 检测结果的分析 |
7.3.3 调试中发现的并解决的若干问题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照片资料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录用或发表论文情况 |
(9)基于遗传编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1 滚动轴承故障形式 |
1.2.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内容 |
1.2.3 滚动轴承故障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滚动轴承故障类型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 遗传编程算法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动机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动机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遗传编程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遗传编程算法 |
2.2.1 经典遗传编程算法 |
2.2.2 强类型遗传编程算法 |
2.3 遗传编程的优势与难点 |
2.3.1 算法优势 |
2.3.2 算法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P设计复合形态学滤波器的滚动轴承故障检测方法 |
3.1 引言 |
3.2 形态学滤波器 |
3.3 GP设计复合形态学滤波器 |
3.3.1 程序结构 |
3.3.2 函数集 |
3.3.3 终止符集 |
3.3.4 适应度评价 |
3.3.5 方法实现与参数设置 |
3.4 故障检测过程概述 |
3.5 滚动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分析 |
3.5.1 信号仿真模型 |
3.5.2 测试结果 |
3.5.3 讨论 |
3.6 滚动轴承故障实验信号分析 |
3.6.1 实验装置与信号采集 |
3.6.2 测试结果 |
3.6.3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P自动特征提取与构造的滚动轴承故障类型识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GP自动特征提取与构造 |
4.2.1 程序结构 |
4.2.2 函数集 |
4.2.3 终止符集 |
4.2.4 适应度评价 |
4.2.5 故障类型识别过程概述 |
4.3 实验设计 |
4.3.1 故障数据集 |
4.3.2 对比方法 |
4.3.3 方法实现与参数设置 |
4.4 实验结果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收敛行为 |
4.5.2 计算时间 |
4.5.3 特征可视化 |
4.5.4 模型分析 |
4.5.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P多视角特征构造与集成的小样本滚动轴承故障类型识别方法 |
5.1 引言 |
5.2 GP多视角特征构造与集成 |
5.2.1 程序结构 |
5.2.2 函数集 |
5.2.3 终止符集 |
5.2.4 适应度评价 |
5.2.5 集成诊断 |
5.2.6 小样本故障类型识别过程概述 |
5.3 实验设计 |
5.3.1 小样本故障数据集 |
5.3.2 对比方法 |
5.3.3 方法实现与参数设置 |
5.4 实验结果 |
5.5 深入分析 |
5.5.1 模型分析 |
5.5.2 构造特征可视化 |
5.5.3 识别结果可视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无人机高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况 |
1.2.1 数据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2 无人机高度多感器信息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3 Kalman滤波在无人机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
1.3 无人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 |
1.3.1 故障检测与诊断的概念 |
1.3.2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无人机导航控制基本理论 |
2.1 高度概念 |
2.1.1 几种常用高度介绍 |
2.1.2 几种高度之间的关系 |
2.2 无人机的几个坐标系 |
2.2.1 地球中心坐标系(ECEF) |
2.2.2 当地地理坐标系(NED) |
2.2.3 机体坐标系 |
2.3 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2.3.1 地球中心坐标系转换为NED坐标系 |
2.3.2 NED坐标系到机体坐标系下的转换 |
2.3.3 姿态角的四元素表示 |
2.3.4 高度运动方程 |
2.4 无人机高度传感器观测模型 |
2.4.1 无线电高度表 |
2.4.2 差分GPS |
2.4.3 气压高度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Kalman滤波的高度信息融合方法 |
3.1 经典Kalman滤波 |
3.1.1 Kalman滤波基本原理 |
3.1.2 Kalman滤波局限性 |
3.2 最优加权与递推最小二乘法结合 |
3.2.1 递推最小二乘法 |
3.2.2 递推加权最小二乘法 |
3.3 ARIMA模型 |
3.3.1 ARIMA的组合模型 |
3.3.2 时间序列平稳性分析 |
3.3.3 自相关函数与偏自相关函数 |
3.3.4 ARIMA建模流程 |
3.4 改进Kalman滤波的融合算法 |
3.4.1 ARIMA模型降噪 |
3.4.2 第一层融合 |
3.4.3 第二层融合 |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5.1 参数设置 |
3.5.2 ARIMA模型降噪效果分析 |
3.5.3 第一层融合结果对比分析 |
3.5.4 第二层融合结果对比分析 |
3.5.5 气压计常值偏差分析 |
3.5.6 误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强跟踪滤波的故障诊断技术 |
4.1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故障诊断方法 |
4.1.1 扩展Kalman滤波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
4.1.2 扩展Kalman滤波存在的问题 |
4.1.3 强跟踪滤波的引入 |
4.1.4 强跟踪滤波的原理 |
4.2 一类新的带次优渐消因子的强跟踪滤波器(SFEKF) |
4.2.1 次优渐消因子的引入 |
4.2.2 次优渐消因子的计算 |
4.2.3 SFEKF的工作过程 |
4.3 一类新的带多重渐消因子的强跟踪滤波器(SMFEKF) |
4.3.1 多重渐消因子的引入 |
4.3.2 多重渐消因子的计算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跳变型故障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3 渐变型故障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4 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地磁探测系统设计与开发[D]. 鹿秀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土石方压实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张庆龙. 清华大学, 2018(04)
- [3]火控组网效能提升研究[D]. 周文佳.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4]某型高炮故障检测仪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设计[D]. 余会贤.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5]GPS导航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A]. 高颀,付梦印. 《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4
- [6]GPS导航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A]. 高颀,付梦印. 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4
- [7]一种GPS差分计算机故障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J]. 宋煜炜,张继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02)
- [8]GPS定位智能轨道动态测试仪的研制[D]. 陈海大. 浙江大学, 2004(04)
- [9]基于遗传编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彭勃.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10]无人机高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D]. 黑梦娜. 西安邮电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