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

一、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涵,董力[1](2018)在《育龄妇女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的抗凝治疗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妊娠期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困难且充满争议的。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育龄妇女人工瓣膜的选择、妊娠期不同抗凝治疗方案、指南以及中国的现状进行综述。

殷玲,王以新,冯妍,李晓蕾,张军,李燕娜[2](2014)在《妊娠合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患心脏瓣膜疾病的妇女成功通过心脏瓣膜置换术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需终身抗凝治疗。妊娠合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状态是妇产科高危妊娠,国内外对其处理缺乏统一性,多强调个体化治疗。本文就妊娠合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诊疗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杨秀萍,陈安儿[3](2010)在《8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产妇孕期及分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心功能Ⅰ~Ⅱ级,均安全渡过孕产期,妊娠期及分娩期应用华法林及肝素未增加母婴出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Ⅰ~Ⅱ级,孕妇在产科及心内科医生的共同监护下可安全渡过孕期及分娩期。

李艳秋[4](2010)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中国孕产妇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1位,文献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约0.9%~3.7%,我国的发病率为1.06%。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妊娠合并心脏病中最多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近30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CHD患者可以获得早期根治或部分矫正;心脏介入性手术及心脏瓣膜置换术(cardiovalve replacement, CVR)的开展可以使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有条件接受合理的治疗,使得心脏病术后妊娠女性逐年增多。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类型、临床诊治水平均发生着巨大变化,同时产科医生也面临着很多特殊问题,例如心脏手术后妊娠的最佳时机、妊娠期的抗凝治疗、心脏病孕产妇的妊娠期管理等。由于妊娠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则难以耐受这些变化,使原有心脏病病情恶化,对孕妇本身及围生儿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其围生儿易发生自然流产、围生儿死亡、小于胎龄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存在产科高危因素的心脏病孕妇与其心脏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围生儿的结局。妊娠合并心脏病属于严重高危妊娠范畴,对于已确诊或手术治疗的心脏病女性在妊娠前及妊娠期的管理需要产科医生与心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医生的共同协作来完成,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大多就诊或转诊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国内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母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的报道多为单个医院小样本的研究,或者单个影响因素的分析,缺乏大样本,多个因素分析的全面调查研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我国近年来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预后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近年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对母儿预后的影响如何,尚没有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大样本调查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州、深圳、长沙5家三级甲等医院8年来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及心脏病的类型分布:分析其影响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认识:探讨有效的对策以减少母儿并发症发生。【材料和方法】1、资料收集回顾性调查2000年~2008年广州市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5家教学医院收治的所有住院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例共510例,年龄平均(28.513±5.144)岁,初产妇342例,经产168例,双胎16例,其余均为单胎。随机抽出100例(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各20例)同期在院分娩没有妊娠合并症的正常产妇做为对照组。孕期抗凝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及其子代的随访通过电话随访或调查问卷获得。2、诊断标准所有心脏病的诊断于妊娠前或此次妊娠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胸片、CT等必要的辅助检查,经内科确诊。心功能分级采用199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法。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诊断参照乐杰主编的第7版妇产科学。患者子代包括胎儿和新生儿情况的评估均由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共同完成。3、方法通过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病例收集和分析,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心脏病的类型分布及母儿合并症的发生情况;了解妊娠期行心脏手术的安全性;比较孕期不同心功能级别、不同类型心脏病的孕产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围生儿转归;比较已手术和未手术的RHD及CHD对孕产妇及围生儿转归的影响;探讨孕期抗凝剂的使用与母儿预后的关系。4、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在Excel2003进行制表和绘图;计量数据描述使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应用方差分析与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频数资料描述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性较正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及类型分布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占住院孕产妇总数的0.57%,RHD居首位占37.84%,CHD病次之占25.68%,心律失常第三位占20.21%。2、孕产妇结局2.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情况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内科合并症为心力衰竭(25.09%)、心律失常(8.57%)、肺动脉高压(6.94%);产科并发症是早产(20.61%)、子痫前期(14.9%);合并感染为11.02%。9例孕产妇死亡,死亡率1.76%,其中4例CHD(2例艾森曼格综合征),3例RH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和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各1例。2.2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孕产妇预后比较心功能Ⅰ、Ⅱ级均无孕产妇死亡;心功能Ⅳ级与心功能Ⅲ级孕产妇死亡率(x2=5.360,P=0.021)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与对照组心衰发生率(x2=79.902,P=0.000)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3不同心脏病类型的孕产妇预后比较妊娠合并CHD、RHD、心律失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x2=59.539,P=0.000)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发生心衰的心脏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占比例最高为59例,占46.09%。其次为RHD52例,占40.63%;其中96.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心力衰竭,80%PPCM发生心力衰竭;RHD发生心力衰竭比例为26.94%。妊娠合并CHD、RH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及PPCM之间的孕产妇死亡率(x2=2.400,P=0.494)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4心脏手术与未手术的孕产妇预后比较2.4.1 CHD手术组与未手术组孕产妇预后比较两组孕期心功能(x2=1.108,P=0.293)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x2=0.523,P=0.470)、产科并发症发生率(x2=0.026,P=0.871)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孕产妇死亡率(x2=0.000,P=0.100)、分娩方式(x2=0.506,P=0.477)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4.2 RHD手术组与未手术组孕产妇预后比较两组心功能Ⅰ-Ⅱ级与心功能Ⅲ-Ⅳ级(x2=8.532,P=0.003)、心脏并发症发生率(x2=26.155,P=0.000)、产科并发症发生率(x2=4.442,P=0.035)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孕产妇死亡率(x2=0.000,P=1.000)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围生儿结局3.1围生儿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围生儿常见的并发症是早产儿(17.34%)、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 (10.00%)、新生儿窒息(7.14%),新生儿畸形(1.43%);围生儿死亡率是1.43%。3.2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围生儿预后比较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x2=86.109,P=0.000)、评分(x2=69.857,P=0.000)、早产儿(x2=71.816,P=0.000)、FGR(x2=53.081,P=0.000)发生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心功能Ⅰ、Ⅱ级组均无围生儿死亡;心功能Ⅲ、Ⅳ级组围生儿死亡率(x2=3.195,P=0.074)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3心脏手术与未手术患者的围生儿预后比较3.3.1 CHD手术组与未手术组围生儿预后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T=0.514,P=0.608)及评分(T=0.414,P=0.680)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x2=0.004,P=0.949)、新生儿窒息(x2=0.070,P=0.791)、FGR(x2=0.102,P=0.749)发生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3.2 RHD手术组与未手术组围生儿预后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T=1.601,P=0.111)及评分(T=0.608,P=0.544)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未手术组有1例新生儿六指畸形,手术组未见新生儿畸形发生。两组早产儿(x2=5.143,P=0.023)、FGR(x2=4.208,P=0.040)发生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x2=2.335,P=0.126)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心脏病术后的妊娠时间及华法令的使用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此次妊娠距手术时间为1.5年~16年,平均4.83年;瓣膜扩张术后患者此次妊娠距手术时间为1年~18年,平均6.56年;CHD手术患者此次妊娠距手术时间为1年~25年,平均9.35年。55例行CVR者均使用机械人工瓣膜,均是整个孕期口服华法令抗凝,平均2.764mg/d。63.64%子代远期随访未见华法令相关畸形发生,其中42.85%为母乳喂养。5、孕期心脏病手术9例孕期心脏手术患者中6例为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4例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分娩前安放临时起搏器;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剖宫产术3后天行冠状动脉照影。除1例在孕22周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孕产妇死亡外,其余8位母亲均健康;围生儿1例早产,7例足月,均剖宫产分娩;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新生儿出现脑瘫。【结论】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占住院孕产妇总数的0.57%,位于前三位的是RHD、CHD、心律失常。2、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死亡率是1.76%;常见心脏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常见产科合并症是早产和子痫前期。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围生儿死亡率是1.43%;常见并发症是早产儿、FGR。3、围产期心肌病、艾森曼格综合征发病率低,预后差,死亡率高。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心脏病患者,尤其是RHD尽量在孕前接受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母儿结局。4、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整个孕期服用低剂量(<5mg/d)华法令未见胎儿畸形、产后出血及栓塞性疾病发生;随访3.29年哺乳期服用低剂量华法令是安全的。5、妊娠期行心脏手术不失为药物治疗无效时的急救方法,其安全性有待大样本循证医学考证。妊娠合并心脏病属于严重高危妊娠范畴,对于心脏病女性在妊娠前及妊娠期的管理需要产科医生与心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等医生的协作才能保证妊娠和分娩的顺利进行,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最好就诊于大型综合性医院。

白树堂,黄守国[5](2008)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与分娩》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围产期处理措施。方法:对1993年3月~2007年6月期间2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怀孕前的心功能(按NYHA标准)维持在正常或Ⅰ、Ⅱ级状态,均安全妊娠及分娩,无死亡病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6月~8年,平均(3.39±1.84)年。全部选择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289±241)ml。新生儿体重2 200~3 800 g,平均(2 916±379)g,未见畸形或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1.5 min评9~10分。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前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时妊娠及分娩是比较安全的。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林(<5 mg/d)抗凝治疗对孕妇及胎儿未见有害。心脏手术后2年即可计划怀孕,在整个妊娠及围产期要高度重视孕妇心脏功能的变化,心脏外科与妇产科密切协作对提高母婴安全显的很重要。

刁震,林亚,黄引平[6](2006)在《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产妇孕期及分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心功能为ⅠⅡ级,均安全渡过孕产期,妊娠期及分娩期应用肝素及华法令未增加母婴出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在ⅠⅡ级,孕期在产科及心内科医生的共同监护下可安全度过孕期及分娩期。

王江玲,黄引平,郑茜,程小红[7](2006)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对妊娠与分娩过程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产妇适合的抗凝方案以及华法林对妊娠和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的23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分娩的病例资料。21例于12周前换用肝素,有2例始终服用华法林,其中17例足月分娩,均37周左右住院,术前3 d华法林改用肝素钠,监测APTT值,术后24 h恢复华法林。结果:6例为早中期流产或死胎而中止,其中3例为3个月前流产。17例分娩均行剖宫产,新生儿体重2 6003 500 g,有4例出现不同形式的胎儿畸形,2例一直服用华法林未换肝素钠者,其胎儿为正常儿。所有孕妇分娩后心功能均维持在ⅠⅡ级,术中出血量为(247±139)m l,无严重出血及栓塞等并发症而导致的死亡病例。结论:妊娠期间口服华法林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且不会增加分娩时母婴出血,但可能对胎儿畸形和流产有一定的影响。

樊健,孟新[8](2005)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分娩的临床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产妇适宜的分娩方式以及抗凝剂的合理应用等问题。方法对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分娩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年以上,心功能I~II级,采用剖宫产可以安全渡过孕产期;妊娠期口服华法令及分娩期应用肝素未增加母婴出血及新生儿畸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年以上,心功能达到Ⅰ~Ⅱ级,可以安全妊娠分娩;分娩方式采用手术产为宜;妊娠分娩期依据凝血酶原时间值合理应用抗凝剂,不增加分娩并发症。

葛菲,程虹[9](2004)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产科处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期间 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娩前的心功能 (按NYHA标准 )维持在Ⅰ级或Ⅱ级状态 ,均安全妊娠及分娩 ,无死亡病例。分娩后仅有 1例心功能有所减弱 ,11例不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 2~ 8年 ,平均 ( 3 .3 9± 1.84)年。 12例全部选择剖宫产 ,术中出血量为 ( 2 89± 2 41)ml。新生儿体重 2 2 0 0~ 3 80 0g,平均 ( 2 916± 3 79)g ,未见畸形或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 :1.5min评 9~ 10分。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时妊娠及分娩是比较安全的。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令 ( <5mg d)抗凝治疗对孕妇及胎儿未见有害。心脏手术后 2年即可计划怀孕。加强高危监护 ,详细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前的心功能情况 ,有利于估计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并发症。

樊健,孟新[10](2004)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分娩11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妊娠合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时机的选择
2 妊娠期的监测
3 妊娠期妇女的抗凝治疗
    3.1 抗凝药物
        3.1.1 肝素、低分子肝素
        3.1.1. 1 肝素
        3.1.1. 2 低分子肝素
        3.1.2 华法林
        3.1.3 阿司匹林、戊聚糖钠
        3.1.3. 1 阿司匹林
        3.1.3.2戊聚糖钠属妊娠期FDA认证的B类药。
    3.2 抗凝治疗方案
    3.3 抗凝药物的监测
        3.3.1 肝素的抗凝监测
        3.3.2 华法林的抗凝监测
4 终止妊娠及麻醉方式的选择
5 产褥期注意事项
6 总结

(3)8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抗凝治疗
    1.3 妊娠结局
2 讨论
    2.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2.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时机及孕期处理
    2.3 孕产期抗凝剂的应用
    2.4 分娩方式选择
    2.5 加强术后护理

(4)妊娠合并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附件二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统计学证明

(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与分娩(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 心脏手术及心功能情况
    1.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处理
    1.4 围产期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心脏换瓣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
    3.2 分娩方式的选择
    3.3 孕期抗凝及产后出血问题
    3.4 妊娠时机
    3.5 心脏外科与产科的协作

(6)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抗凝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3.2 妊娠时机及孕期处理
    3.3 孕产期抗凝剂的应用
    3.4 分娩方式选择
    3.5 加强术后护理

(7)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对妊娠与分娩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妊娠及分娩情况。
    1.3 抗凝方法。
2 结果
    2.1 胎儿状况。
    2.2 孕产妇状况。
3 讨论
    3.1 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时机。
    3.2 围生期抗凝。
    3.3 分娩方式。

(8)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分娩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时心功能情况:
    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
    4.分娩情况:
    5.抗凝剂使用情况:
讨 论
    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能否耐受妊娠的依据:
    2.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时机应掌握在术后2年以上:
    3.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安全的分娩方式是剖宫产:
    4.抗凝剂的使用对母婴的影响:

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育龄妇女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的抗凝治疗策略[J]. 程涵,董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8(01)
  • [2]妊娠合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J]. 殷玲,王以新,冯妍,李晓蕾,张军,李燕娜. 中国全科医学, 2014(26)
  • [3]8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J]. 杨秀萍,陈安儿. 中国妇幼保健, 2010(14)
  • [4]妊娠合并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李艳秋.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3)
  • [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与分娩[J]. 白树堂,黄守国. 中国妇幼保健, 2008(34)
  • [6]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例临床分析[J]. 刁震,林亚,黄引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06(15)
  • [7]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对妊娠与分娩过程的影响[J]. 王江玲,黄引平,郑茜,程小红. 中国妇幼保健, 2006(03)
  • [8]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分娩的临床探讨[J]. 樊健,孟新. 医师进修杂志, 2005(02)
  • [9]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J]. 葛菲,程虹. 海南医学, 2004(11)
  • [10]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分娩11例分析[J]. 樊健,孟新. 齐鲁医学杂志, 2004(05)

标签:;  ;  ;  ;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