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面波在介质内表面的反射和减反射

柱面波在介质内表面的反射和减反射

一、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论文文献综述)

杨东[1](2021)在《超构材料调控电磁波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超构材料的电磁理论、结构设计、特性分析及机理,对于推动其在电磁隐身、电子对抗与电磁干扰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磁场数值仿真计算,电磁理论分析和微波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超构材料吸波器、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和可调超构材料并研究其电磁特性。本论文主要工作为:(1)针对电磁隐身等技术对多频和宽频的需求,提出并设计出两种超构吸波材料。首先提出宽角度多频超构材料吸波器,当电磁波入射角从0°到45°变化,该超构材料吸波器在5.92GHz、6.12GHz、8.54GHz三个频点对入射电磁波几乎实现完美吸收。三个频点处的表面电流分布表明,5.92GHz和6.12GHz两个频点的电磁吸收主要是由电谐振引起的,8.54GHz的电磁吸收源于磁谐振。仿真结果表明入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对吸收性质没有影响。这种利用单一结构实现多频点谐振的方式,为研究和设计多频甚至宽频带超构材料吸波器提供参考。基于以上研究,通过开缝金属线加载集总电阻设计出宽带、宽角度入射和极化不敏感的低频超构材料吸波器。仿真得出在1.3GHz-3.51GHz的频段内吸收率超过80%。微波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并对仿真和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等效阻抗、表面电流分布、等效电路、电场能量与磁场能量分布分析其宽带吸波机理。(2)针对电子对抗和电磁干扰的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反射型和透射型极化转换器。采用经典的金属膜-介质-金属膜的三明治结构,基于谐振环和金属贴片相结合,设计出一款基于金属开口环的宽带微波线极化转换器,工作模式为反射模式。在19.2-35.1GHz的宽频带内能将入射线极化波的振动方向旋转90°。依据金属膜表面电流的分布特点,介质中存在磁谐振,产生垂直于入射极化波的电场,由此表明了该结构的极化转换原理,微波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另一种是基于金属光栅和金属裂环的线极化转换装置。该极化转换装置是通过手性超构材料在透射模式下的不对称组合实现的。通过电磁仿真发现它能在6-36GHz的频率范围内实现高效的极化转换,极化转换率达到98%以上。所设计的透射型极化转换器件具有超宽带非对称传输、高效并且对入射角度不敏感的极化转换特性。同样,微波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3)针对超构材料多功能应用,设计出两种加载集总元件的可调超构材料。一种是加载集总电阻的宽带可调吸波/透波超构材料。该超构材料由可切换频率的传输层和被空气层隔离的阻抗层组成,具有极化不敏感,宽带吸波,宽角度入射的特性。可调吸波/透波超构材料实现了在两个透波频率切换:高频透波状态(PIN二极管处于开启状态),吸收带范围是3.1GHz-7.2GHz和9GHz-10GHz,透波频点为8.8GHz,透射率为50%。在低频透波状态(PIN二极管处于关闭状态),吸收频带是3.1GHz-5.5GHz和6.66GHz-9.67GHz,透波频率为6GHz,透射率为45%。另一种是利用金属栅状结构加载二极管设计出一种低频宽带极化可调超构材料,实现了独立控制水平/垂直极化电磁波的透射特性,在0.3GHz到3GHz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对极化的调控性。可调超构材料具有四种工作状态,结合天线能够用于开展电磁波辐射与极化感知研究。本文通过仿真设计、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磁波多频吸收、宽带低频吸收,宽带反射型以及透射型极化转换以及加载集总元件的可调超构材料。本文研究的超构材料及其器件可用于雷达电磁隐身、多种传感器及天线等领域。

宋浩[2](2020)在《电介质超表面磁镜》文中研究说明超表面是一种特殊的二维平面超材料,通过在超单元的两侧引入不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响应,可以高效地按照预想来操控反射和透射波的相位、振幅、以及极化。相比于传统三维超材料,亚波长超表面具有更短传播距离因而其吸收损耗小、重量轻体积小更易制作和集成。超表面已经在天线、传感、主动元器件、以及集成技术等方面展现了巨大应用潜力。高频段特别是光波段的金属超表面存在着很高的本征欧姆损耗,而电介质材料则展现了更小的损耗,因此高性能的电介质超表面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调节亚波长高折射率电介质超单元的几何参数,可以提供丰富而强度相近的电和磁Mie共振。将由电介质超表面激发的不同电磁共振散射模式在空间中进行相长或相消干涉,从而进行电磁波相位、振幅、极化的操控。因此,电介质超表面在拓扑光子学、光学天线、以及许多新奇的光子功能元器件和设备中有大量研究和应用。光学诱导的磁镜在不同波段都获得了显着突破。基于电和磁的Mie共振是产生电介质超表面磁镜的主要途径之一。磁镜的界面零反射电场相位变化使得磁镜可以消除在金属电镜中普遍存在的半波损失,从而增强了磁镜表面附近的电场,可以用于增强界面附近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推动生物传感、天线、光学元器件的发展。虽然目前电介质超表面磁镜研究成果丰硕,磁镜的物理产生机制、可调谐可逆反射的完美磁镜以及周期无序超表面磁镜等方面还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本文主要是针对上述磁镜存在的不足来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LiTaO3二维球形阵列的磁四极散射共振,实现了在15.50 THz的磁镜响应。从Mie散射理论出发分析构建超表面的电介质球体的散射特性,得出完美磁镜响应的物理起源是在15.50 THz激发了超表面的磁四极散射共振。分析了完美磁镜界面附近的零反射电场相位变化,得到了明显的电场增强现象。通过调控超表面的周期,完美磁镜响应频率不变,并优化得到更高的反射率。2、太赫兹波段多频多角度入射可逆反射的可调谐完美磁镜。将一维亚波长的LiTaO3圆柱体周期排列在特氟龙与金属的基底上组成电介质反射超表面。研究发现在0.29 THz圆柱体激发了磁偶极共振,超表面获得了正入射的可逆反射完美磁镜,反射率达到0.97。在相同的超表面上,基于一维光栅的调制作用,实时变化入射波为0.38 THz、入射角度为28.45?,可以获得斜入射的完美磁镜响应,反射率高达0.99。同时在该斜入射条件下,满足光栅方程的可逆反射条件,因此,获得了可逆反射完美磁镜响应。该可逆反射完美磁镜响应的THz超表面在新型光子设备和传感方面有潜在应用。3、Anapole模式调制的太赫兹周期无序超表面磁镜。一维Cu-LiTaO3核壳复合圆柱体排列在金属平板上形成反射超表面。基于Mie理论分析,超表面在anapole模式的调制下结合磁偶极共振、电偶极共振、电四极共振多模式,实现了全2π反射相位变化。获得了0.38 THz的零反射电场相位变化和反射率为0.85的超表面磁镜。分析发现由于存在固定无辐射的anapole模式,超表面的反射电场相位变化和反射率曲线几乎不受周期变化影响,展现了良好的周期无序免疫效果。通过对比没有anapole模式参与的超表面,发现有anapole模式参与的周期无序超表面能获得稳定的完美磁镜响应。该工作突破了只有固定周期的磁镜结构限制,方便了磁镜设计和制作,有利于磁镜的实际应用。

郑霄霏[3](2016)在《基于五元十字阵空中炸点位置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近地面空中炸点位置的测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在新武器系统的研制中,炮弹在打击目标上方的炸点位置是评价武器性能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一般情况下,靶场测试环境复杂多变,炸点类型多种多样,导致炸点的位置难以测量。电视经纬仪系统具有视场小的特点,目前已成为用来测量炸点位置的主要方法。该系统分辨率高,测量范围广,但同时存在许多缺点,例如仪器造价高,操作系统复杂等,使其尚未得到普及。因此有必要从降低成本,提高实用性等角度出发,研究一种新型的探测系统。被动声探测技术涵盖了诸多学科,是定位系统应用中的一项新技术,现实中,声场环境复杂多变,且声音信号较为特殊。本论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于近地面空中炸点位置测量,为了降低硬件成本,同时达到提高位置测量精度的目的,研究并设计了一套五元十字阵声探测器空中炸点位置测量系统,对声传感器阵列的几何模型和定位算法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对引起位置测量误差的声传感器排列间距、目标方位角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与仿真。论文首先对声场及声波特性进行介绍,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声波传播产生的影响。研究了影响测量系统精度的关键因素时延估计算法,对常见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五元十字阵声传感器阵列的几何模型及数学公式推导。根据测量系统要求设计了硬件部分,包括声传感器的介绍和选取,声音信号调理电路和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计时模块设计,并对整个电路进行了测试。最后在室内与室外分别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验证,对引起实验误差的内部及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五元十字阵空中炸点位置测量系统简单、成本低,提高了空中炸点的测距与测向精度,这一研究结果为声定位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具有实际意义。

杨宗芝[4](2015)在《射孔脉冲载荷作用下管柱动态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射孔作业过程中,射孔弹爆炸产生巨大能量,一部分用于射孔,形成井筒与地层之间的油气通道,另一部分形成冲击波在井筒内释放,引起管柱发生强烈冲击振动。而过高的冲击载荷成为管柱系统发生弯曲、变形、断裂,甚至引发油井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井下管柱在射孔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已经成为影响油气井正常作业的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射孔弹爆炸特性以及管柱的结构特点,对冲击波、应力波等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到冲击波以及应力波的传播规律。2、采用微元体分析法,综合考虑外载、管柱自身、井身结构、作业参数等因素,对三维弯曲井眼中的管柱静力屈曲行为进行分析,同时对管柱在射孔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屈曲进行理论研究。3、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水平井射孔过程进行动态仿真,采用ALE算法分析射流形成、运动及侵彻过程中的流固耦合大变形问题,提取冲击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射孔弹装药量、射孔起始压力、套管厚度、地层弹性模量、封隔器位置等因素对射孔脉冲载荷峰值的影响。4、应用ANSYS/LS-DYNA软件,数值模拟水平井中射孔段管柱在射孔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管柱发生冲击振动时的位移、速度、变形及应力的时间历程变化关系。5、将管柱离散为空间梁单元,在单元节点引入双向弹簧元,得到管柱-井筒非线性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施加射孔脉冲载荷,分析水平井全井段管柱的动态响应,得到管柱径向位移、接触力、摩阻力、轴力等随井深的分布规律。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射孔脉冲载荷峰值、管柱外径、管柱抗挤强度、冲击作用时间等因素对管柱最大应力的影响。

杨文继[5](2013)在《玻璃基广角宽带薄膜硅太阳电池用减反射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尤其是薄膜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在太阳电池表面镀制减反射膜或是制作绒面结构,以及对整个电池引入陷光结构,以减少太阳电池表面对光的反射损失,同时增加太阳电池活性层对光的吸收。因为太阳光具有宽谱、广角、多变的复杂特性,如何优化太阳电池减反射膜(或绒面结构)及其陷光结构是一个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将有助于减反射膜和陷光结构的设计。本论文在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薄膜硅太阳电池基本工作原理及其输出特性,以及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对同时具有广角前透射特性和随机背反射特性的这一常见陷光结构的陷光能力进行了研究;作为具体例子,对基于玻璃的具有双减反射膜结构的一体式薄膜硅太阳电池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广泛分析了各种绒面结构的减反射特点的基础之上,运用严格耦合波方法,对亚波长周期界面结构的光学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用试射法分析了薄膜硅内建电场和空间电荷的精确分布,并提出用反问题法由已知电场或电势的分布来确定半体中的掺杂浓度分布。为给出合理的解,掺杂浓度的值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数值分析表明,只有处在一些特定狭窄范围内的电势积分因子才满足这些条件,而对于某些电场分布则完全不能给出满足这些条件的正确解。分析了光强、表面复合、以及各种掺杂浓度的搭配对于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并由此给出了优化的参数配置。利用光在粗糙表面的反射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几率算法,对具有平的减反射面和粗糙背反射结构的硅薄膜的光吸收特点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采用给定波长下,光吸收率对入射角的积分均值即角均吸收率作为品质因子,发现角均吸收率作为给定波长下的角依赖透射率的泛函,不存在极大值,因而无法用这一方法确定这一结构的最大陷光能力。但分析发现角依赖吸收曲线和角依赖透射曲线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渐近趋势,利用这一趋势的上限值确定了这一结构的最大陷光能力。结合转移矩阵和几率算法,对硅膜生长在玻璃一侧,硅与玻璃之间以及玻璃的另一侧均镀有减反射膜,硅的背侧为粗糙反射面的双减反射膜结构的陷光效果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模拟,优化的结果接近于前述一般理论得出的最大陷光值。对于5μm厚的硅膜,当入射角从0°变化到75°时,在AM1.5G太阳光下的谱平均吸收率(在0.3–1.2μm波长范围内)只减小约2.58%,显示很好的广角特性。而在较长波段,发现尽管透射曲线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吸收曲线却趋于集中在其上限的邻域,这意味着对长波段的减反射要求可以显着降低。上述研究解决了光吸收率具有复杂的角依赖和谱依赖关系的薄膜硅太阳电池陷光结构的最大陷光能力的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可直接用于太阳电池结构的优化设计,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也为其它不同的陷光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最后,运用严格耦合波理论,提出倒格空间中的双坐标系统,对亚波长周期界面结构的光学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定量地给出了亚波长界面结构与多层减反射膜等效的条件,以及作为起减反射作用的太阳能玻璃和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的亚波长界面结构相关参数的范围。对空气-玻璃以及空气-硅亚波长周期界面结构的减反射特性进行的分析和计算表明,在很宽的谱范围和角范围内,总体上亚波长界面结构可比平表面具有更低的反射率,显示良好的减反射效果,但在大入射角下其反射率总比优化后的折射率渐变多层减反射膜要高,尚需寻求其它结构进一步优化。

雷前召,阴国富[6](2012)在《多层介质中平面电磁波传播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多层介质中平面波传播特征,首先借助多层介质中任意介质层内电磁波的场方程以及电磁场的边界条件,推导出多层介质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然后选取任意相邻3层介质,模拟出各层中电磁波的行波,由此总结出其中电磁波传播特征.最后选取相邻3层介质,分别模拟出四分之一波长匹配层和半波长介质窗,观察到其主要特征.模拟结果能极大地帮助认识多层介质中平面波传播特征,从而更好地对其加以利用.

李国龙[7](2012)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增强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其可溶液成膜的制备工艺、可弯曲和大面积成膜的优势及光学吸收波长的可调谐性等,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价值。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学吸收效率决定了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如何增强电池的光学吸收已成为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工作以此为出发点,以传统P3HT:PCBM体系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对象,以光学电磁场理论和光电转换模型为依据,通过优化功能层厚度、光学间隔层厚度、采用叠层器件结构、光栅结构以及基于等离子体局域场增强作用等来实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增强。论文结合FDTD和RCWA数学计算,深入研究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工艺、聚合物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厚度测定、特殊器件结构的光电场分布及器件光学与光电性能。论文从光学电磁理论和光电转换与载流子输运过程两方面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生电流的物理机制进行论述。由光学传递矩阵推导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内光电场分布、反射与透射的计算表达式;以Onsager-Braun模型、漂移-扩散理论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模型为理论依据,定性地描述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吸收光子并产生电流的物理过程,并详细推导了激子分离概率、净电荷产生率、光生电流与电压的数学方程。基于材料的F-B色散模型,通过对反射(透射)光谱拟合法测定了实际制备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几种常用功能薄膜的光学常数(包括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和厚度。研究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对薄膜光学常数的影响,特别是退火导致P3HT:PCBM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上升,从而引起的可见光波段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明显增加的现象。基于光学传递矩阵法并结合激子分离概率函数,优化了单层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功能层厚度。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器件结构为ITO(100nm)/PEDOT:PSS(40nm)/P3HT:PCBM/LiF(lnm)/Al(120nm)时,功能层最优厚度约为100nm左右;通过加入高折射率的TiO2光学间隔层,在不降低光子吸收的条件下,使最优厚度进一步变薄:即当TiO2为10nm时,功能层最优厚度降低为75 nm左右;为了进一步拓宽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光谱范围,采用有机小分子功能层A1C1Pc:C60和P3HT:PCBM并联的器件结构,基于FDTD方法对结构为ITO(100nm) /AlClPc:C60(5nm)/NiO(15nm)/ITO(60nm)/PEDOT:PSS(40nm)/P3HT:PCBM(100nm)/LiF(1nm)/Al(120nm)的叠层器件的理论分析表明:器件在近红外光谱区780 nm~900nm的光学吸收仍有20%左右,采用该叠层器件结构有效地增强了电池对太阳光中780nm-900 nm近红外光谱区的光吸收。研究了利用Ag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局域场加强效应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功能层对光的吸收。利用FDTD方法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不同的包围层介质内的光电场分布,分析了银纳米颗粒对聚合物功能层的吸收增强作用。采用物理沉积后处理的方法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制备了相应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并测试了不同包围层介质的Ag等离子体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实验证明:加入Ag纳米颗粒后的器件明显比参考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要高,并以NiO作为包围层介质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外量子效率为最高。研究了亚微米光栅结构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学吸收增强作用,采用了微压印技术:利用CD光盘作模板并采用热固化柔性硅橡胶PDMS作为印章,在空穴传输层PEDOT:PSS表面制作了最小周期为1.6μm的亚微米尺度光栅结构。借助于FDTD和RCWA数学工具,分析了器件内光电场分布,以及不同深度和占空比的光栅结构对器件光学吸收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PEDOT:PSS上引入光栅能够改善聚合物功能层P3HT:PCBM以及整个器件的光学吸收。当光栅周期为1 um时,光栅深度10 nm以及较小的占空比会增强器件的光学吸收。并从实验上验证了光栅结构对器件性能的改善。

石玉珠,彭奎,沈群,刘宏俊[8](2004)在《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文中指出应用转移矩阵法研究柱面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 ,发现在小半径内表面上的反射为全反射 ,当半径较大时 ,它只是部分反射。这种特性对于设计光源和小半径接收器有用。同时研究了柱面波的柱面多层减反射涂层 ,发现这些涂层不能应用通常的四分之一膜层设计 ,在此基础上叙述了新的设计原理。

二、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论文提纲范文)

(1)超构材料调控电磁波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构材料概述
    1.3 超构材料研究现状
        1.3.1 超构材料吸波器现状
        1.3.2 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现状
        1.3.3 多功能超构材料现状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介绍
第2章 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
    2.1 超构材料吸波器的理论基础
        2.1.1 等效介质理论
        2.1.2 阻抗匹配理论
        2.1.3 多次干涉理论
    2.2 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的理论基础
        2.2.1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波
        2.2.2 电磁波的极化形式
        2.2.3 传输矩阵理论
    2.3 模拟仿真平台和实验测试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构材料吸波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宽角度多频超构材料吸波器
        3.2.1 宽角度多频超构材料的设计
        3.2.2 模拟仿真与实验测试
        3.2.3 基于表面电流分析
        3.2.4 等效电路分析
        3.2.5 结构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3.3 宽带低频超构材料吸波器
        3.3.1 宽带低频超构材料吸波器的设计
        3.3.2 模拟仿真与实验测试
        3.3.3 基于表面电流分析
        3.3.4 结构参数对吸波性能分析
        3.3.5 等效电路分析
        3.3.6 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反射型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
        4.2.1 反射型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的设计
        4.2.2 模拟仿真与实验测试
        4.2.3 基于本征模理论和表面电流分析
        4.2.4 结构参数对极化特性分析
    4.3 透射型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
        4.3.1 透射型超构材料极化转换器的设计
        4.3.2 模拟仿真与实验测试
        4.3.3 极化机理分析
        4.3.4 结构参数对极化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调超构材料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宽带可调吸波/透波超构材料
        5.2.1 宽带可调吸波/透波超构材料的设计
        5.2.2 斜入射特性和极化特性分析
        5.2.3 吸波机理分析
        5.2.4 结构参数对S参数的影响
    5.3 低频宽带超构材料极化调控器
        5.3.1 低频宽带超构材料极化调控器的设计与仿真
        5.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3 结构参数对透射特性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电介质超表面磁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表面的产生
    1.2 共振超表面的电磁调制
        1.2.1 相位调制
        1.2.2 振幅调制
        1.2.3 极化调制
    1.3 电介质超表面的研究现状
        1.3.1 电介质超表面的一般应用
        1.3.2 电介质超表面的非线性现象
        1.3.3 电介质超表面与新兴材料融合
        1.3.4 可调谐的电介质-金属超表面
    1.4 磁镜的产生及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磁四极散射共振的电介质超表面磁镜
    2.1 前言
    2.2 球形电介质颗粒的Mie散射理论
        2.2.1 电介质球体的散射系数
        2.2.2 介质球体的散射截面和散射效率
    2.3 二维LitaO_3球阵列超表面磁镜
        2.3.1 LitaO_3球颗粒的散射特性分析
        2.3.2 二维LitaO_3球阵列的磁镜特性分析
    2.4 磁镜设计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赫兹波段可调谐的可逆反射完美磁镜
    3.1 前言
    3.2 无限长电介质圆柱体的Mie散射理论
    3.3 可调谐的可逆反射完美磁镜
        3.3.1 模型结构及参数
        3.3.2 LiTaO_3无限长圆柱体的散射特性分析
        3.3.3 正入射的可逆反射完美磁镜
        3.3.4 斜入射的可逆反射完美磁镜
        3.3.5 本节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napole模式调制的周期无序超表面磁镜
    4.1 前言
    4.2 金属-电介质的核壳无限长圆柱的Mie散射理论
    4.3 Cu-LiTaO_3无限长核壳圆柱体的散射特性
    4.4 Anapole模式调制的周期超表面完美磁镜
        4.4.1 核壳圆柱体周期超表面的反射特性
        4.4.2 Anapole模式调制的周期超表面完美磁镜
    4.5 Anapole模式调制的周期无序超表面完美磁镜
        4.5.1 核壳圆柱体阵列超表面对周期变化的反射特性
        4.5.2 Anapole模式调制的周期无序超表面完美磁镜
        4.5.3 无anapole模式调制的周期无序超表面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3)基于五元十字阵空中炸点位置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基于声传感器阵列的目标位置测量算法研究
        1.4.1 可控波束形成定位法
        1.4.2 谱估计定位法
        1.4.3 声压幅度比定位法
        1.4.4 基于时延估计定位法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声场及声波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声音传播规律
        2.2.1 描述声波特性的物理量
        2.2.2 声波的衰减、反射和折射
    2.3 声波的传播模型
    2.4 环境对声波的影响
        2.4.1 声音传播受温度影响
        2.4.2 声音传播受风力影响
    2.5 声波中的能量
        2.5.1 能量密度
        2.5.2 能流声强
    2.6 本章小结
3 空中炸点位置测量算法及原理
    3.1 时延估计算法
        3.1.1 基于互相关分析的时延估计算法
        3.1.2 最小均方自适应(LMS)时延估计算法
        3.1.3 强混响条件下的时延估计算法
        3.1.4 时延估计算法比较
    3.2 声定位原理
    3.3 声定位算法阵列
    3.4 基于短基线的三点阵的平面目标位置测量算法
    3.5 基于短基线的空间定位算法
        3.5.1 五元等腰三角形阵列定位算法
        3.5.2 五元十字阵定位算法
    3.6 本章小结
4 五元十字阵测量系统设计
    4.1 硬件系统组成
    4.2 声传感器的选型
        4.2.1 声传感器的分类
        4.2.2 声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4.3 信号前置调理电路
        4.3.1 信号放大电路
        4.3.2 滤波电路
        4.3.3 整形电路
        4.3.4 比较电路
    4.4 定时与计时系统设计
        4.4.1 基于时间的定位
        4.4.2 单片机控制流程与硬件电路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5.1 室内实验及分析
        5.1.1 硬件电路调试
        5.1.2 室内系统测试
    5.2 五元十字阵测量系统室外实验分析
        5.2.1 炸点位置1实验数据分析
        5.2.2 炸点位置2实验数据分析
    5.3 实验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射孔脉冲载荷作用下管柱动态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射孔技术
        1.2.2 管柱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冲击波及应力波传播理论
    2.1 冲击波
    2.2 一维杆中弹性波
    2.3 柱面波传播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弯曲井眼中管柱屈曲行为分析
    3.1 屈曲变形微分方程的推导
    3.2 管柱屈曲行为理论分析
        3.2.1 管柱正弦屈曲分析
        3.2.2 管柱螺旋屈曲分析
    3.3 直杆的动力屈曲分析
        3.3.1 动力屈曲控制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3.3.2 动力分岔屈曲载荷与相应屈曲模态的求解
        3.3.3 定解条件的补充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平井射孔过程动态仿真
    4.1 数值模拟理论介绍
        4.1.1 ANSYS/LS-DYNA程序的基本控制方程
        4.1.2 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4.1.3 ALE算法理论基础
    4.2 射孔过程数值模拟
        4.2.1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4.2.2 材料模型的选用
        4.2.3 网格划分
        4.2.4 关键字的修改及接触定义
        4.2.5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射孔作业过程水平井管柱动态响应分析
    5.1 射孔段管柱动力学分析
        5.1.1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5.1.2 结果分析
    5.2 全井段管柱动态响应分析
        5.2.1 管柱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5.2.2 管柱动态响应分析数值模拟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玻璃基广角宽带薄膜硅太阳电池用减反射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阳能发电
    1.2 太阳辐射及其能谱
    1.3 太阳能利用
    1.4 减反射膜的出现及其发展
        1.4.1 减反射膜的历史发展
        1.4.2 减反射膜的基本原理
        1.4.3 减反射膜的设计及其应用
    1.5 陷光结构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薄膜硅太阳电池工作原理
    2.1 光生伏特效应
    2.2 内建电场
        2.2.1 泊松方程
        2.2.2 试射法与内建电场分布
        2.2.3 反问题法与内建电场分布
    2.3 太阳电池的动态输出特性
        2.3.1 计算模型
        2.3.2 光照下薄膜硅太阳电池的输出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减反射膜结构及其光特性
    3.1 引言
    3.2 双减反射膜结构
    3.3 双减反射膜的减反射特性
        3.3.1 单减反射膜透、反射特性模拟
        3.3.2 通过双减反射膜的光传输
    3.4 薄膜硅太阳电池的陷光能力
    3.5 双减反射膜薄膜硅太阳电池性能
    3.6 双减反射膜结构太阳电池的局限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薄膜硅太阳电池的最大陷光能力
    4.1 引言
    4.2 几率方法
    4.3 硅活性层陷光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周期纳米/亚波长界面结构光传输
    5.1 引言
    5.2 Chandezon严格耦合波方法
    5.3 金字塔界面结构
    5.4 FDTD方法
    5.5 Moharam 严格耦合波方法
        5.5.1 基本理论
        5.5.2 散射矩阵方法
        5.5.3 亚波长界面结构的光传输特性
        5.5.4 周期亚波长界面结构的减反射特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多层介质中平面电磁波传播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层介质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2 数值模拟及分析
    2.1 任意多层介质层电磁波传播模拟
    2.2 四分之一波长匹配层的电磁波传播模拟
    2.3 半波长介质窗的电磁波传播模拟
3 结束语

(7)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增强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写注释表
目录
1 绪论
    1.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1.1.1 发展历史
        1.1.2 器件结构
        1.1.3 基本原理
        1.1.4 性能表征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增强
        1.2.1 级联结构太阳能电池
        1.2.2 光学间隔层增强型太阳能电池
        1.2.3 光子晶体太阳能电池
        1.2.4 金属等离子体太阳能电池
        1.2.5 陷光结构太阳能电池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与半导体性质
    2.1 引言
    2.2 电池内的光学电磁理论
        2.2.1 共轭聚合物的光学常数
        2.2.2 光学常数拟合
        2.2.3 光学传递矩阵
    2.3 器件内的光电转换与载流子输运过程
        2.3.1 Onsager-Braun模型
        2.3.2 漂移-扩散理论
        2.3.3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
    2.4 仿真分析工具
        2.4.1 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
        2.4.2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用到的电池材料
        3.2.1 聚合物功能层材料
        3.2.2 空穴传输层材料
    3.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3.3.1 ITO基片的刻蚀与清洗
        3.3.2 阳极缓冲层的旋涂
        3.3.3 聚合物功能层的旋涂
        3.3.4 阴极蒸镀和封装
    3.4 性能测试
        3.4.1 伏安特性
        3.4.2 量子转化效率
    3.5 半导体聚合物薄膜的光学常数测试
        3.5.1 薄膜材料及其反射光谱测量
        3.5.2 测试结果与讨论
        3.5.3 制备工艺对薄膜光学常数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优化
    4.1 引言
    4.2 单层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厚度优化
        4.2.1 功能层厚度优化
        4.2.2 光学间隔层厚度优化
    4.3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优化
        4.3.1 功能层材料光学特性
        4.3.2 器件结构
        4.3.3 理论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等离子体增强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金属等离子体局域场增强理论
    5.3 器件制备
        5.3.1 银纳米层的制备
        5.3.2 其它膜层的制备
    5.4 器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5.4.1 银纳米层对光电场影响
        5.4.2 器件电学性能分析
        5.4.3 包围介质对等离子体场增强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
    6.1 引言
    6.2 光栅的微压印制备
        6.2.1 PDMS印章制备
        6.2.2 PEDOT:PSS光栅结构的制备
    6.3 光栅结构器件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结果
        6.3.1 光栅器件光学吸收分析
        6.3.2 器件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8)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理论分析
    1.1 在小半径处的全反射
    1.2 减反射涂层
2 结论

四、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构材料调控电磁波特性的研究[D]. 杨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电介质超表面磁镜[D]. 宋浩. 深圳大学, 2020(11)
  • [3]基于五元十字阵空中炸点位置测量系统研究[D]. 郑霄霏.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4]射孔脉冲载荷作用下管柱动态响应分析[D]. 杨宗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5]玻璃基广角宽带薄膜硅太阳电池用减反射膜的研究[D]. 杨文继. 湖南大学, 2013(01)
  • [6]多层介质中平面电磁波传播特征[J]. 雷前召,阴国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7]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增强效应的研究[D]. 李国龙. 浙江大学, 2012(07)
  • [8]在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和减反射[J]. 石玉珠,彭奎,沈群,刘宏俊. 应用光学, 2004(01)

标签:;  ;  ;  ;  ;  

柱面波在介质内表面的反射和减反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