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

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

一、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闫海[1](2009)在《后WTO时代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新企业所得税制为例》文中指出2007年,《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这是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一定国际先进性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是加入WTO后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亲近市场经济,增加国际因素,税制趋同化和加大国际竞争力是后WTO时代的我国税制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方向。

温智谋[2](2008)在《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税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具体情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税收体系,它主要解决“开征哪些税、向谁征税、如何征税及如何保证国家税收的实现”等问题。而投资是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收益而将现期一定的资源或经济要素转化为资本的行为或过程。税制会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这些影响的作用点主要分布在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投资能力和投资结构等三个方面。其中影响投资决策主要是通过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而得以实现;投资能力又主要受制于四个要素——企业留利、企业折旧、企业自筹资金和企业贷款,故而,税收对于投资能力的影响实际上落脚为对于上述四个要素的影响。而投资结构则主要是政府作为宏观管理的主体,如何调节市场结构、布局产业结构和引导投资方向的综合体,因此,税收对于投资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于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税制对投资的这些影响,在外商直接投资上,也有真实且颇大的反映。税制对投资的影响存在两种作用的路径:一种是自发地影响投资;一种是自觉地影响投资。这实际上是由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两种不同的作用理念所致。税收中性强调的是从微观机制入手,通过设置能使额外负担与效率损失较小的税种来减少税收的扭曲作用;但在宏观上,国家要积极利用税收手段来协调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经济效率,这正是税收调控的要求,因此,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虽然矛盾,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海峡两岸现行的税制存在诸多的差异,对于投资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三类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其中在企业所得税中,因为“纳税义务人”、“税率”、“亏损弥补”、“境外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盈余分配所含的税额合并个人所得计算”、“税收优惠方式”、“资本的认定”和“费用扣除”等若干要素规定的不同,对于投资产生了迥异的影响。此外,因为两岸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具体内容的差异,对投资的影响也不可同日而语。海峡两岸都加入了WTO,WTO所蕴含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对一国(地区)税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此原则来审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税制结构,不难发现,两岸存在很多的不足。中国大陆的问题主要有四:歧视性税收政策;不符合反倾销、反补贴原则的税收政策;高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并存;税收政策透明度低。台湾地区的问题主要有三:《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的不足;《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的缺憾;货物税的完税价格内外有别。因此,中国大陆应当坚持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税制结构。对于企业所得税,应当:真正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拓宽税基;调整优惠政策,转变优惠方式;改革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效率。对于个人所得税,应当:降低税率、减少档次、拓展税基;避免重复课税,协调好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对于增值税,应当: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完善扣税机制;取消现行增值税中的国内外税收政策差别;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宋凤轩[3](2007)在《所得税国际化与中国所得税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所得税改革是当今世界税制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国当前财税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从世界所得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所得税国际化的潮流势不可挡:所得税减税改革波及全球,企业所得税税率明显下降并达到国际趋同;发达国家仍保持所得税主体地位,发展中国家所得税地位明显上升,税制结构出现了国际趋同;社会保障税得以普遍开征,各国所得税体系日趋完善;所得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所得税国际协调不断增强。从中国所得税发展的状况来看,虽然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改革,所得税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所得税地位有所增强,但是,所得税收体系仍不完善,所得税主体税种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所得税的调控功能亟需加强;企业所得税刚刚统一,还未付诸实施,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需要改进,各项具体制度要素需要进一步调整;社会保障缴费虽已经有地税机关代征,但是社会保障税的开征仍处于众说纷纭之中。中国所得税发展的现状,既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推进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加强所得税国际化研究,顺应所得税国际化发展趋势,借鉴世界所得税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国所得税改革,便成为所得税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论文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以所得税国际化为研究视角和主线,以所得课税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所得税国际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并对中国所得税国际化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所得税国际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明晰了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同时,对所得税一体化理论、税收原则理论、最适课税理论、供给学派理论观点、国际税收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这些成果不仅是研究所得税国际化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中国所得税改革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对企业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社会保障税制度的研究,从静态角度考察了国际上规范所得税制度的基本状态,为中国所得税改革和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共同特征的研究,从动态角度考察了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将来中国所得税国际化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趋势的研究,把握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基本态势和所得税国际协调的基本经验,为中国参与所得税国际竞争和加强所得税国际协调明确了基本立场和原则。再次,作为整篇论文的过渡,论文对所得税国际化进行了评价,并对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方向与原则进行了总体阐述。关于所得税国际化的评价既呼应了论文所提出的相关经济、财政理论的观点,体现了相关经济思想与财政理念的发展和税收原则的转变,也是对所得税国际化具体内容的总结;对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总体思路的研究,既是对所得税国际化经验的借鉴,也明确了中国税制结构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确定了中国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的基本原则,还引导着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改革、个人所得税国际化改革和社会保障税国际化改革内容的详细论证。最后,论文对国际化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所得税制度改革做了进一步研究。论文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国际化改革,论文回顾了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的历程,全面评价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宏观经济发展、微观经济运行、和谐社会构建及中国税制建设的影响,并指出了新企业所得税法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个人所得税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论文回顾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并从税收模式、具体制度和征收管理方面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建议;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税问题研究,论文在对“费”与“税”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社会保障税收制度进行了具体设计。

陈剑辉[4](2006)在《中国大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探讨大陆内资企业与涉外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问题及其相应的税务政策。 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企业所得税一直是在变革中度过的,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扩大投入以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外资企业很大程度上的优惠,此种税收优惠政策确实在当时有力地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投入,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私营企业也随之不断涌现,不少私营企业相继崛起。然而,中国大陆的内资企业(包括原国有企业和改革后涌现的私营企业等)却因涉外企业享有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同时,相当部分涉外企业(尤其是早期进入大陆的中小型企业)本身也因其缺乏足够的外部竞争压力,其技术研究开发动机和创新意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涉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然。在过往的税收年度中,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政府企业所得税税收总额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国内企业的税收收入不理想,甚至93年与98年均为负增长。因此,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问题已经成为税制改革的一个重点。 目前社会存在一种较普遍的预期:统一后税率约为25—30%。然而使人疑惑的是,目前外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赋负担约为11%,而国内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赋约22%,如果按照社会预期的25%的统一

彭莉[5](2006)在《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已经酝酿多年,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但关于改革的争议、分歧依然存在,导致改革的进展缓慢。在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下,笔者试图对加快推进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改革的总体构思进行全面的讨论,以期对改革进程有所裨益。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所得税制度(企业所得税制)的一般理论和国际税制的发展趋势,接着结合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现状及弊端,分析推进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改革的现实环境和主要阻力进行分析,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引进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外资的引进与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无相关关系,进而得出了加快推进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已基本具备现实可行性的结论。最后,文章在分析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模式选择之后,进一步对改革的总体构想从纳税人的界定,税率和税基的确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以及税权的划分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作为对确立既顺应国际税制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的企业所得税制的思路和建议。

周云峰[6](2006)在《国民待遇原则下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为引进国外资金和管理经验、科学技术,我国一直实行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一直实行内外有别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照WTO国民待遇原则所要求的公平和效率等一系列规范精神,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制不统一带来的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国家税收高成本、地区和行业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等一系列问题、矛盾日显突出。经济实业界对改革企业所得税的呼声日益强烈,经济理论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也相应甚高,但截止目前,尚多是就该问题的某一局部作专题性研究,而全面、系统综合研究的力作还不多见。所以,研究在国民待遇原则下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立法课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即从国民待遇原则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历史发展、国民待遇原则对税收的影响和要求、外资税收优惠对招商引资的实际效应、内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及其立法思考等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的方针建立内外资合一的“法人所得税制”的详细立法构想,强调应通过人大立法提高统一后的“法人所得税法”的法律地位、实行统一规范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降低税率、规范税基以体现依法治税、公平效率的要求,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于我国正在筹备之中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提供了一份较为完整的法理思考答卷。

刘永伟[7](2006)在《税收优惠违反国民待遇原则悖论——兼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选择》文中指出近几年来,主张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的观点日渐盛行。这一观点在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是税收优惠违反了WTO国民待遇原则。通过研究不难发现,WTO并不存在国民待遇原则,而且有关协定的国民待遇也排除了对所得税的适用,我国对外双边税收协定也排除了国民待遇原则。税收优惠不存在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问题,而且符合税收公平原则。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怎样的税收政策拥有完全的主权,完全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作出正确的选择。

韩静[8](2005)在《关于市场经济下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构想》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变迁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 90 年代初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再到 21 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发生了并还将发生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探索最优企业所得税制入手,通过对乔根森投资模型和税制的经济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能够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的税制才是最优企业所得税制的初步结论。即使为达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要对纳税人进行区别对待,也要追求额外损失最小化。该结论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所得税制的经验总结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我国的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则与最优税制的要求相距甚远。表现有三:第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分立,企业竞争环境有失公平;第二、税收优惠过多过滥,背离政策目标初衷;第三、税法与国际通行企业会计准则“过度分离”,税法规定背离企业经营规律,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和奉行成本。 本文以最优税制理念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国情,对新的企业所得税制从统一纳税人、规范税基、调整税率和税收优惠、协调企业所得税制与个人所得税制、规范资本利得税务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并具有前瞻性的探索。

曹妍苇,王海翔[9](2005)在《论企业所得税改革》文中提出自 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中国实行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这两套所得税在纳税人认定标准、税率、税基、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外资企业实际上享受“超国民待遇”,对中国企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所得税制改革存在着迫切性和必要性。但是所得税制改革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应当全盘考虑,避免出现忽视国情、草率、真空地带等问题。

徐玉梅[10](2005)在《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文中指出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税收法制建设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可靠、正确处理税收关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对外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权益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必然对我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产生影响。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改革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不适应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发展要求的部分,建立一个既顺应WTO贸易自由化基本规则,又兼顾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特有国情的税收制度,已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结合WTO存在的基础及其涉及税收的几项基本原则,参照主要WTO国家税收法制的基本情况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特点,正视我国当前的税收法制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关税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税法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权威性。3、我国现行税制结构虽趋于合理和简化,但税种重复和缺位问题依然存在。4、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内部结构比例失调。加入WTO对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抓住这次机遇,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对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进行全面整顿,就会使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的税收法制与世界接轨。这对于加强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税收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关税减让在中国的适用与调整关税结构。2、

二、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后WTO时代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新企业所得税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亲近市场经济的税制
二、增加税制的国际因素
三、加速税制的趋同化
四、提升税制的国际竞争力

(2)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动机和目的
二、写作方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之界定
第一节 税制与投资
    一、税制
    二、投资
第二节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
    一、税收中性
    二、税收调控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 第二章 税收对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以投资收益率为核心
    二、税收对投资决策影响的具体分析—以企业所得税为对象
第二节 税收对投资能力的影响
    一、税收对企业留利的影响
    二、税收对企业折旧的影响
    三、税收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影响
    四、税收对企业贷款的影响
第三节 税收对投资结构的影响
    一、从建筑税到投资方向调节税
    二、从投资结构到产业结构
第四节 税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FDI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工具选择
    二、我国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现行税收政策
    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
    四、外商直接投资中税收的作用 第三章 税收对投资影响的作用路径
第一节 税收自发地影响投资
    一、税收自发地影响投资之含义
    二、税收自发地影响投资—以涉外企业所得税为例
第二节 税收自觉地影响投资
    一、税收自觉地影响投资之含义
    二、税收自觉地影响投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例
第三节 自发影响与自觉影响之间的关系
    一、自发影响与自觉影响的历史互动
    二、自发影响与自觉影响的矛盾统一 第四章 海峡两岸现行税制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两岸现行税制的概况
    一、两岸税收的政策
    二、两岸税制的历史沿革
    三、两岸主要税种的比较
第二节 两岸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一、关于“纳税义务人”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二、关于“税率”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三、关于“亏损弥补”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四、关于“境外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五、关于“盈余分配所含的税额合并个人所得计算”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六、关于“税收优惠方式”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七、关于“资本的认定”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八、关于“费用扣除”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第三节 两岸个人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一、中国大陆个人所得税概况
    二、台湾地区个人所得税概况
    三、两岸个人所得税的比较
    四、两岸个人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第四节 两岸增值税对投资的影响
    一、中国大陆的增值税概况
    二、台湾地区的增值税概况
    三、两岸增值税的比较
    四、两岸增值税对投资的影响 第五章 WTO对海峡两岸税制的影响
第一节 WTO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二、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三、关税减让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四、反倾销反补贴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五、透明度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第二节 中国大陆现行税制与WTO基本规则的背离
    一、歧视性税收政策
    二、不符合反倾销、反补贴原则的税收政策
    三、高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并存
    四、税收政策透明度低
第三节 台湾地区现行税制与WTO基本原则的背离
    一、《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的不足
    二、《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的缺憾
    三、货物税的完税价格内外有别 第六章 中国大陆税制改革建议
第一节 坚持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合理结合的原则
    一、国际视野下的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之合理结合
    二、国内视野下的税收中性与税收条款之合理结合
    三、坚持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原则的具体作为—保持税收的相对中性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改进建议
    一、真正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二、适当降低税率、拓宽税基
    三、调整优惠政策,转变优惠方式
    四、改革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效率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
    一、降低税率、减少档次、拓展税基
    二、避免重复课税,协调好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
第四节 增值税改革建议
    一、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完善扣税机制
    二、取消现行增值税中的国内外税收政策差别
    三、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谢志

(3)所得税国际化与中国所得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逻辑关系
        1.4.1 框架结构
        1.4.2 逻辑关系
    1.5 主要创新之处
        1.5.1 论文选题角度独特
        1.5.2 论文研究体系完整
        1.5.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
第2章 所得税国际化概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所得税国际化概述
        2.1.1 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1.2 所得税国际化的界定
        2.1.3 所得税国际化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2.1.4 所得税国际化的实质
    2.2 所得税国际化相关理论基础
        2.2.1 所得税一体化理论
        2.2.2 税收原则理论
        2.2.3 供给学派的减税观点
        2.2.4 最适课税理论
        2.2.5 国际税收相关理论
第3章 所得税国际化: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1 企业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1.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
        3.1.2 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
        3.1.3 对不同类型所得征税的处理
        3.1.4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形式
        3.1.5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3.1.6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3.2 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2.1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
        3.2.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2.3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
        3.2.4 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3.2.5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制度
        3.2.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3.3 社会保障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3.1 社会保障税的课税模式
        3.3.2 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
        3.3.3 社会保障税的课税对象
        3.3.4 社会保障税的税率制度
        3.3.5 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
第4章 所得税国际化: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
    4.1 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
        4.1.1 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的滞胀
        4.1.2 原有所得税制的弊端
        4.1.3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4.2 20世纪80、90年代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
        4.2.1 降低税率并简化税率档次
        4.2.2 拓宽所得税税基
        4.2.3 减少优惠并加强征管
        4.2.4 实行税收指数化措施
        4.2.5 推行所得税一体化措施
        4.2.6 社会保障税制度地位普遍提高
    4.3 21世纪初期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
        4.3.1 直接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
        4.3.2 降低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
        4.3.3 加快所得税一体化步伐
        4.3.4 突出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第5章 所得税国际化: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趋势
    5.1 所得税国际竞争趋势
        5.1.1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内涵
        5.1.2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产生与发展
        5.1.3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表现形式
        5.1.4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影响
        5.1.5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
    5.2 所得税国际协调趋势
        5.2.1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积极意义
        5.2.2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内容
        5.2.3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方式
        5.2.4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发展趋势
    5.3 区域所得税一体化趋势
        5.3.1 欧盟所得税一体化的背景
        5.3.2 欧盟所得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5.3.3 欧盟所得税一体化的借鉴
第6章 所得税国际化视野下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6.1 所得税国际化的评价
        6.1.1 所得税国际化顺应了经济财政思想的发展
        6.1.2 所得税国际化贯彻了所得税收原则
        6.1.3 所得税国际化促使了世界税制结构的趋同
        6.1.4 所得税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6.2 中国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原则
        6.2.1 适度减税的原则
        6.2.2 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则
        6.2.3 强化收入公平分配的原则
    6.3 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6.3.1 中国税制结构优化的目标与实现机制
        6.3.2 中国所得税具体税种改革的指导思想
        6.3.3 中国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的理性选择
第7章 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改革进程与评价
    7.1 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改革历程
        7.1.1 自发国际化改革阶段
        7.1.2 自为国际化改革阶段
        7.1.3 自觉国际化改革阶段
    7.2 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社会效应
        7.2.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影响:宏观层面
        7.2.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影响:微观层面
        7.2.3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
        7.2.4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所得税制的影响
    7.3 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3.1 总机构汇总纳税情况下税收收入的分配问题
        7.3.2 国家和地方两套征税机关所得税征管权限的划分问题
        7.3.3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后的税收优惠管理问题
        7.3.4 所得来源国际化条件下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问题
        7.3.5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反避税管理问题
第8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国际化改革回顾与展望
    8.1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回顾
        8.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
        8.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8.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统一
        8.1.4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整
    8.2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8.2.1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存在的问题
        8.2.2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体系存在的问题
        8.2.3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存在的问题
        8.2.4 个人所得税存在对股息的经济性双重征税
        8.2.5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8.3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国际化改革的制度设计
        8.3.1 居民纳税义务人标准的确定
        8.3.2 分类与综合项目的划分
        8.3.3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体系
        8.3.4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的设计
        8.3.5 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
        8.3.6 个人所得税指数化调整措施的选择
        8.3.7 所得税一体化的目标与实施步骤
        8.3.8 对存款利息征税的改革方向
        8.3.9 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政策选择
第9章 中国社会保障税国际化改革的制度设计
    9.1 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现状与问题
        9.1.1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概述
        9.1.2 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9.2 中国社会保障税开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9.2.1 中国社会保障税开征的必要性
        9.2.2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分析
    9.3 中国社会保障税国际化改革的原则与制度设计
        9.3.1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应遵循的原则
        9.3.2 中国社会保障税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大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现状
    1.1.2 我国税制结构的背景
    1.1.3 本文的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论文架构 2 相关文献综述 3. 其他国家、地区企业所得税制的考察与借鉴
3.1 一些国家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动态
    3.1.1 关于税前扣除项目
    3.1.2 关于税率
    3.1.3 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
3.2 周边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得税的税负水平
3.3 香港企业所得税可扣除的开支项目
    3.3.1 可扣除的开支
    3.3.2 不可扣除的开支
3.4 台湾企业所得税 4. 中国大陆所得税差别税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差异内容
4.1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差别税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4.2 所得税制的特点
4.3 内资企业与涉外企业所得税制的差异内容
4.4 涉外企业所得税制优惠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4.4.1 对涉外企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4.4.2 对区域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4.4.3 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分析
    4.4.4 其他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5. 实施所得税差别税制所产生的主要问题
5.1 阻碍了内资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5.1.1 使内资企业市场竞争力停滞不前
    5.1.2 强化了“增产不增收”和“合资陷阱”的后果
5.2 给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一定压力
5.3 不符合税收受益或量能负担原则
5.4 诱发各种假中外合资等避税行为,挤压所得税源
5.5 加剧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大区域贫富差距 6. 统一企业所得税制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与改革设想
6.1 统一税制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6.2 建立统一税制的税务基础与税改原则
6.3 企业所得税制并轨改革方向和主要内容
    6.3.1 企业所得税制并轨改革方向
    6.3.2 企业所得税制并轨改革的主要内容
6.4 合理确定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
    6.4.1 工资、“三费”、公益性捐赠实行全额扣除
    6.4.2 对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实行限额扣除
    6.4.3 对债务重组、研究开发费、各种准备采用现行规定
    6.4.4 缩短折旧和摊销年限
6.5 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设想
    6.5.1 变区域性税收优惠导向为产业性税收优惠导向
    6.5.2 直接优惠转向间接优惠
    6.5.3 变只认身份的“普惠制”为只认行为的“特惠制”
    6.5.4 在优惠结构上实现三个“统一”
6.6 其他相关对策与建议
    6.6.1 科学规范最低自有资本率,防止资本弱化
    6.6.2 限制关联方内部的转移定价,防止避税性关联交易
    6.6.3 周密制订税制改革过渡期的转换方案 7. 论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特色与框架结构
        1.5.1 主要特点
        1.5.2 框架结构
第2章 企业所得税制度及其比较研究
    2.1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理论界定
        2.1.1 企业所得课税的理论基础
        2.1.2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理论内涵
    2.2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影响分析
        2.2.1 企业所得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2.2.2 企业所得税的微观经济效应
    2.3 国外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比较研究
        2.3.1 企业所得税制度环境特征比较
        2.3.2 企业所得税的国际税制类型比较
    2.4 国外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
        2.4.1 国外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模式综述
        2.4.2 国外制度改革比较分析
        2.4.3 发展趋势及启示
第3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现状分析
    3.1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历史沿革
    3.2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现状
    3.3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缺陷分析
        3.3.1 “双轨制”所得税制的弊端
        3.3.2 纳税人界定不清
        3.3.3 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
        3.3.4 税基界定不规范
        3.3.5 税权配置不合理
第4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4.1 改革的现实环境分析
        4.1.1 经济环境
        4.1.2 法律环境
        4.1.3 财政环境
        4.1.4 政治环境
    4.2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阻力
        4.2.1 改革面临的各种利益阶层阻力
        4.2.2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
    4.3 对主要阻力的实证分析
        4.3.1 研究假设及模型
        4.3.2 样本选取
        4.3.3 回归分析
        4.3.4 研究结论
    4.4 分析结果
第5章 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
    5.1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5.1.1 改革的指导思想
        5.1.2 改革的目标
    5.2 改革的基本原则
    5.3 改革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5.4 改革模式的总体构想
        5.4.1 纳税人的界定
        5.4.2 税率的确定
        5.4.3 税基的确定
        5.4.4 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
        5.4.5 税权划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国民待遇原则下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本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课题的思路、方法、创新和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二章 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和外资待遇的历史发展
    2.1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历史发展
    2.2 外资企业政策待遇的历史发展
        2.2.1 入世前我国外资待遇
        2.2.2 入世后我国外资待遇
第三章 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对我国税制的影响
    3.1 国民待遇原则及其相关概念
        3.1.1 国民待遇原则的内涵
        3.1.2 理解国民待遇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3.1.3 税收上的国民待遇原则
        3.1.4 税收国民待遇原则与涉外税收优惠关系
    3.2 国民待遇原则对我国税制的要求
        3.2.1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国民待遇”现状
        3.2.2 国民待遇原则要求我国税制解决公平税负问题
    3.3 按照国民待遇原则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应注意的两个导向
        3.3.1 要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
        3.3.2 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四章 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的必要性
    4.1 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 立法层次不统一
        4.1.2 纳税义务人不同
        4.1.3 税率和税前列支范围及标准等不统一
        4.1.4 税收优惠政策不统一
        4.1.5 缺乏优惠政策实施严肃性和逃税防范机制
    4.2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分析
        4.2.1 约束了国内投资
        4.2.2 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4.2.3 影响税制结构和政府财政收入
        4.2.4 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
        4.2.5 加大了税收成本
        4.2.6 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2.7 加剧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
        4.2.8 淡化了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
    4.3 从国民待遇原则公平和效率精神看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必要性
        4.3.1 中国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是税收公平的客观要求
        4.3.2 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是实现税收效率的必然选择
        4.3.3 企业所得税超国民待遇对吸引外商投资实际效应分析
第五章 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的构想
    5.1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应坚持的原则
        5.1.1 公平税负原则
        5.1.2 适度征税原则
        5.1.3 优惠导向明确原则
        5.1.4 促进高效征管原则
    5.2 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的构想
        5.2.1 立法模式选择
        5.2.2 法律地位确定
        5.2.3 税收优惠法律制度设计
        5.2.4 防范外资合理避税的法律对策制定
        5.2.5 合理界定纳税人
        5.2.6 重新确定税基
        5.2.7 降低税率
        5.2.8 保留国民待遇的合理例外
        5.2.9 合理确定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归属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税收优惠违反国民待遇原则悖论——兼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国民待遇并非WTO的基本原则, 且排除了对所得税的适用
三、我国对外税收协定并不含有税收国民待遇的条款
四、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纳税义务的考察
五、结 语

(8)关于市场经济下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市场经济对企业所得税制的影响
    1.1 经济体制改革对企业所得税制的影响
    1.2 加入WTO 对企业所得税制的影响
    1.3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所得税制
第2章 市场经济下的最优化企业所得税制
    2.1 最优企业所得税模型——乔根森的新型古典投资模型
    2.2 企业所得税制设计中的经济效率问题
    2.3 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经验
        2.3.1 世界性公司所得税改革的发展趋势
        2.3.2 世界性公司所得税制改革对优化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启示
第3章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方向的选择
    3.1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内外资企业分设两套所得税制,不符合统一性原则
        3.1.2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 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缺乏协调性,增加了企业所得税的征纳成本
        3.1.4 企业所得税立法层次低,刚性不强
    3.2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2.1 公平原则
        3.2.2 尊重国际惯例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2.3 企业所得税税法与会计准则相协调的原则
第4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具体构想
    4.1 统一纳税人认定标准
        4.1.1 法人纳税人的界定
        4.1.2 法人纳税人的具体范围
    4.2 规范税基
        4.2.1 税基的设计要求
        4.2.2 税基的调整项目
    4.3 税率的选择
        4.3.1 税率形式的选择
        4.3.2 税率水平的选择
    4.4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调整
        4.4.1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设计要求
        4.4.2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设计
    4.5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配合问题
        4.5.1 实现两种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的基本一致
        4.5.2 消除两种所得之间的经济性重复征税
        4.5.3 完善企业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防止“富人”利用其逃避所得税
    4.6 对资本利得课税的探索
        4.6.1 对其他国家资本利得课税的经验总结
        4.6.2 我国对资本利得课税的政策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当前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实践意义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实践意义
第2章 WTO存在的基础及其涉及税收的几项基本原则
    2.1 WTO存在的基础及其基本精神
    2.2 WTO中涉及税收的几项基本原则
        2.2.1 非歧视性原则
        2.2.2 关税减让原则
        2.2.3 透明度原则
        2.2.4 反补贴原则
        2.2.5 例外与保障条款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特点及主要WTO国家税收法制的基本情况
    3.1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特点
    3.2 主要WTO国家税收法制的基本情况
        3.2.1 美国
        3.2.2 日本
        3.2.3 英国
        3.2.4 德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4.1 对关税法的冲击最为直接
    4.2 税法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权威性
        4.2.1 缺乏税收基本法的统一协调
        4.2.2 税收实体法不够健全
        4.2.3 税收程序法缺乏严密的司法保障体系
    4.3 我国现行税种重复和缺位问题依然存在
        4.3.1 所得税方面
        4.3.2 增值税方面
        4.3.3 消费税方面
    4.4 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内部结构比例失调
        4.4.1 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现状
        4.4.2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限体制内部结构的缺陷与不足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入WTO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5.1 关税减让在中国的适用与调整关税结构
        5.1.1 关税减让在中国的适用
        5.1.2 关税结构的调整
    5.2 改革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5.2.1 确立税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5.2.2 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
    5.3 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种
        5.3.1 所得税改革方面
        5.3.2 改革增值税对策
        5.3.3 消费税的完善
        5.3.4 完善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内部结构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 [1]后WTO时代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新企业所得税制为例[J]. 闫海. 行政论坛, 2009(03)
  • [2]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D]. 温智谋. 中国政法大学, 2008(09)
  • [3]所得税国际化与中国所得税改革研究[D]. 宋凤轩. 河北大学, 2007(04)
  • [4]中国大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问题的研究[D]. 陈剑辉. 暨南大学, 2006(06)
  • [5]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D]. 彭莉. 中南大学, 2006(06)
  • [6]国民待遇原则下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立法的思考[D]. 周云峰. 湘潭大学, 2006(07)
  • [7]税收优惠违反国民待遇原则悖论——兼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选择[J]. 刘永伟. 现代法学, 2006(02)
  • [8]关于市场经济下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构想[D]. 韩静. 天津财经学院, 2005(04)
  • [9]论企业所得税改革[J]. 曹妍苇,王海翔.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01)
  • [10]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 徐玉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加入WTO与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