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闯[1](2020)在《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政府为公民提供多项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是其中最基础、覆盖面最广的一项。预防接种服务按照类别可以分为一类和二类。其中,一类疫苗接种是预防接种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推广的免疫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一类疫苗接种可以提高国家儿童的健康水平,积极发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作用。然而,近几年频发的疫苗事件(如江苏金湖过期疫苗事件和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导致了社会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家的疫苗预防接种服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公共形象。一类疫苗是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具有较大的社会正效应,完备的接种服务,可以提升国家整体的形象和提高社会的满意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经过多轮的商议修改,广泛采取社会各方面的建议,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级政府和机构对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做了尝试和探索,但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全流程全服务周期依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姑苏区一类疫苗接种现状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服务面临供应缺乏市场竞争、监管缺位、专业性和责任心欠缺和宣教体系缺少等问题及原因,针对性地从扩大一类疫苗生产商目录、加强政府监管、大力推进宣教体系建设和建立尽职专业预防接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思路与对策。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站在全流程全周期的角度,顶层行动与基层落实同时抓,才能为国民提供优质安全的疫苗及服务,把我国从“疫苗大国”变成“疫苗强国”。
管芳[2](2020)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阻断成功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队列随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乙型肝炎(乙肝)母婴阻断队列中观察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母婴阻断)的效果,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母婴阻断成功者突破性HB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淮安市淮安区2009年9月—2011年1月HBs Ag阳性母亲分娩的463名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的母婴阻断,并建立队列,分别于7月龄、12月龄、2岁、3~4岁、8~10岁时进行5次随访。随访时采集儿童静脉血对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母婴阻断失败的影响因素和阻断成功儿童的HBV突破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随访到450名儿童进行母婴阻断效果分析,7例阻断失败,阻断失败率为1.56%。7例中除1例母亲未检测HBV基因型外,其他母亲均为HBV C基因型。在母亲为HBe Ag阳性或阴性的儿童中,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4.9%、0.0%(P<0.0001);在母亲为HBV高病毒载量或低病毒载量的儿童中,阻断失败率分别为6.4%、0.0%(P<0.0001)。儿童不同性别、出生体重、Apar评分、HBIG接种剂量组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娩方式组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共纳入390名儿童进行HBV突破性感染分析,至2019年9月,共观察3348.3人年,12例发生突破性感染,累计发生率为3.08%,发生密度为0.36/100人年。12例中女5例,男7例,均为抗-HBc阳性,未发现HBs Ag阳性者。发生突破性感染时年龄为29~117个月,其中2岁3例(占25.0%),3~4岁4例(占33.3%),其他5例(41.7%)均>9岁。母亲感染HBV为B或C基因型的儿童中分别有15.8%、2.6%发生HBV突破性感染(P=0.003)。儿童初免无应答、低应答、正常应答、高应答者中分别有25.0%、6.7%、2.6%、1.0%发生HBV突破性感染(x2=16.513,P<0.05),且随着初免应答水平的升高呈降低趋势(x2趋势=10.187,P=0.001),发生突破性感染者初免平均抗体水平为460.68 m IU/ml,未发生突破性感染者为51.90 m IU/m L(t=2.469,P<0.05)。母亲为HBe Ag阳性者的儿童中9.8%发生突破性感染,母亲为HBe Ag阴性者的儿童中未见突破性感染发生(x2=23.432,P<0.05)。低、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儿童中分别有0.3%、12.0%发生HBV突破性感染(P<0.0001)。儿童不同性别、出生体重、Apar评分、HBIG接种剂量组的HBV突破性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娩方式组的儿童HBV突破性感染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突破性感染发生风险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母亲高病毒载量水平(HR=44.970,95%CI:5.773~350.280,P<0.0001)和儿童初免低或无应答(HR=5.921,95%CI:1.871~18.738,P=0.002)是HBV突破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成功率高,母亲HBe Ag阳性和母亲高病毒载量水平是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母婴阻断成功的儿童HBV突破性感染发生率较低,母亲HBe Ag阳性、母亲高病毒载量水平及儿童初免低或无应答是HBV突破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延长,儿童发生突破性感染的风险增加。
许晓茵,陆小玲[3](2019)在《番禺区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现状调查》文中指出目的掌握番禺区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和目前有效免疫率状况,为"十三五"及今后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广州市2018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抽取1~59岁常住人口656人进行现场访谈,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验,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各年龄段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 64,P <0. 01)。低年龄组乙肝病毒感染率低,1~4岁组感染率为0. 80%,而5~14岁组感染率为0. 00%,15~29岁组感染率为0. 94%,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 12,P> 0. 05); 30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高,30~39岁组最高,达到16. 67%,40~49岁组为13. 33%,50~59岁组为7. 79%,乙肝病毒感染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95,P> 0. 05)。男性与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P> 0. 05)。居住乡镇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居住农村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63,P <0. 05)。1~4岁与5~14岁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为100%; 15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接种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 17,P <0. 01)。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发现15岁以下儿童接种有效免疫率在56. 3%~88. 9%之间,不同年龄人群间乙肝疫苗有效免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 34,P <0. 01)。乡镇与农村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有效免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番禺区人群乙肝免疫接种工作成绩显着,但1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年龄越高乙肝疫苗接种率越低,有必要推动成人乙肝免疫工作。
罗明梁[4](2019)在《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目的乙型肝炎(乙肝)是一项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乙肝的流行对健康、社区和卫生系统均造成了重大损失。我国属于乙肝的中高流行区,母婴传播是当前乙肝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实施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成为免疫预防工作的重点。可靠的经济学评估有助于决策者选择最优乙肝防治方案,对消除乙肝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应用卫生经济学方法,测算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和乙肝患者的健康效用值,从支付者、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定量评价现行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经济学价值,为完善我国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浙江省开展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获取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和乙肝患者健康效用值参数。其次,利用调查获得的数据以及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和文献查阅数据,构建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以模拟不同免疫预防策略下对应的健康或感染转归过程。进一步地以2016年浙江省出生人口为研究队列,以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为研究策略,常规普种、不接种作为比较,设置期望寿命年为模拟时限,比较其长期效益、效果和效用。其中,效益以避免的疾病经济负担表示,效果以避免的乙肝相关疾病发病和死亡人数表示,效用以挽回的寿命年和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表示。计算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净现效益值(NPV)、效益成本比率(BC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进而估计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长期成本效益、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通过一维敏感性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明确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结果(1)调查包括浙江省金华、嘉兴和台州三个市,共8家县市级医院。门诊有效病例626例,其中,急性乙肝1例,乙肝携带者39例,慢性乙肝442例(含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B eantigen,HBeAg)阳性301例、HBeAg阴性136例和HBeAg未查5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9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8例,原发性肝癌19例。住院有效病例523例,其中,急性乙肝10例,慢性乙肝270例(含HBeAg 阳性178例和HBeAg阴性92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4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145例,原发性肝癌52例。(2)经济负担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年均门诊就诊9.95次,门诊患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合计为641.01元,直接经济负担占553.78元(86.40%),间接经济负担占87.23元(13.60%)。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次数1.32次,人均住院天数12.87天,住院患者平均经济负担为14955.94元,直接经济负担13041.95元(87.20%),间接经济负担1913.99元(12.80%)。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年平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分别为23423.93元、3394.41元和30000.00元,总费用为56818.34元。年直接、间接经济负担之和占家庭年收入的26.45%,占人均年收入的92.34%。(3)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平均健康效用值为0.68。其中,急性乙肝、HBeAg阳性慢性乙肝、HBeAg阴性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原发性肝癌分别为0.75、0.77、0.77、0.66、0.56和0.58,效用值随疾病严重程度加深下降。(4)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医疗卫生角度和全社会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BCR分别为22.84和21.10,人均NPV分别为31295.52和38323.78,BCR和获得的NPV均高于普种策略。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相比普种策略进一步避免急性乙肝182例、慢性乙肝2215例、肝硬化872例、肝癌595例和乙肝相关疾病死亡1349例。从支付者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避免一个病例和一个死亡分别需增加6293元和11175元投入,均低于浙江省1倍人均GDP;从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不仅降低了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进一步节省了成本。成本效用分析显示,与普种策略相比,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人均可以挽回0.01个寿命年和获得0.04个QALY。从支付者、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ICER分别为560.18元/QALY、-18372.74元/QALY和-22787.07元/QALY,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用价值。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可靠,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效果、贴现率和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是影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BCR和ICER的重要参数。结论(1)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乙肝感染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乙肝防治工作仍然相当重要。(2)政府卫生资源投入的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可获得较高的效益成本比,投入1元可获得22.87元效益。(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优于常规普种策略,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预防乙肝传播策略进一步降低了乙肝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避免更多的乙肝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挽救寿命年,获得更多的QALY,并进一步降低医疗资源消耗和节省社会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学价值。(4)模型中参数的变化没有改变分析结果,基线研究获得的结论可靠。
张益忠[5](2019)在《宜兴市丁蜀镇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调查宜兴市丁蜀镇儿童预防接种和家长课堂的现状,查找影响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为制定丁蜀镇预防接种管理策略提供依据。2、通过对参加/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预防接种及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3、对不同类型家长的健康教育形式、内容等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把前来参加儿童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参加组)和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未参加组)作为本次《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上述儿童家长的孩子作为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有关预防接种的知识、儿童的接种情况等。本次一共完成了1916份调查问卷,包括参加组儿童家长1413名、未参加组儿童家长503名。对收回的问卷用epidata3.1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SPSS18.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方便统计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和行为情况的得分,对问卷中的相关题目进行积分,一共10题,每题1分,总分为10分。为控制可能出现的混杂偏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4.58分,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3.25分,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不高,参加家长课堂及父母教育水平是影响其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2、本地区的儿童基础“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风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率都达到了98%以上,但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比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高。是否参加家长课堂是影响预防接种及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1、丁蜀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整体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教育水平较低的家长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宣教,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2、未参加家长课堂儿童的及时接种率低于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工作中需加强对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的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工作,及时为其接种疫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3、是否参加家长课堂是家长认知和接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需要重视此类形式的相关宣教工作,继续宣传家长课堂,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课堂到课率。4、父母教育水平是家长认知的影响因素之一,可结合家长课堂,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宣教,例如在教育水平低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入户宣教,指导高教育水平的父母充分利用新媒体或APP进行自我学习等。
吴慧华[6](201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患者和家属的乙肝防控知识掌握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现状。方法:(1)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并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2)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探讨乙肝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单因素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福州地区264例乙肝患者及126例家属乙肝防控知识认知度、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史、未使用避孕套、乡级及以下卫生所肌肉/静脉注射史、缺乏乙肝预防知识与福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福州地区乙肝感染人群具有4种危险因素、3种危险因素、2种危险因素、1种危险因素,和无可疑危险因素暴露的占比分别为11.881%、27.723%、38.119%、19.802%和2.475%。福州地区乙型肝炎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父婴/母婴传播(53.465%),次要传播途径为医源性传播(19.802%),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和不明原因传播途径占比分别为12.871%、11.387%和2.475%。(2)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期间总体生存质量平均标准分为76.328±9.937分。生存质量评分随患者特征不同而不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生存质量的因素为焦虑、睡眠质量、患病后无经济收入、住院天数、已婚、居住在县乡村、家庭月人均收入和医疗付费形式。20%的乙肝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发生焦虑合并睡眠障碍,其生存质量较低。(3)乙肝患者乙肝知识总得分平均标准分为66.863±17.068分,合格率为62.500%。家属知识总得分平均标准分为63.081±18.408分,合格率为52.381%。乙肝患者对乙肝知识的认知度与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类型相关。应重点关注受教育年限9年及以下的农村男性患者和家属。网络是乙肝患者及家属的主要知识来源。患者希望了解的知识需求依次为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病情观察指导。家属期望获得的健康指导依次为用药指导、预防知识指导及饮食指导。结论:(1)福州地区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史、未使用避孕套、乡级及以下卫生所肌肉/静脉注射史、缺乏乙肝预防知识。福州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含两种危险因素组合为主,主要传播途径是父婴/母婴传播。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乙肝健康教育宣教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人群乙肝预防意识,从而降低乙肝的感染率。(2)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期间总体生存质量不高,其影响因素有:焦虑、睡眠质量、患病后无经济收入、住院天数、已婚、居住在县乡村、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付费形式。在临床治疗期间,存在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患者是低生存质量的高危人群,乙肝临床治疗路径中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及早开展知识宣教并积极治疗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生存质量。(3)福州地区乙肝患者和家属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与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类型有关。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需求随乙肝患者特征不同而各异。应重点关注受教育年限9年及以下的农村男性患者和家属。应根据患者和家属不同特征,按需求制定个体化乙肝健康教育路径,并采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有差别的健康教育干预,从而增强乙肝防控意识,实现降低乙肝感染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杨锟[7](2018)在《马鞍山市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现阶段马鞍山市159岁人群乙肝流行和乙肝血清免疫状况,评价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乙肝防控效果,了解调查对象中15岁及以上人群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卫生防病意识。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马鞍山市6个县(区)的10个调查点中随机抽取159岁人群3460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34ml。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肝炎患病史、乙肝疫苗接种史、乙肝相关知识和卫生防病情况。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标本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并检错。采用Excel 2007、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或趋势χ2检验;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马鞍山市159岁人群HBsAg总阳性率、HBsAb总阳性率和乙肝病毒(HBV)总感染率分别为3.32%、51.21%和29.16%。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047.454,P﹤0.001),2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仅0.18%,HBV感染率为3.57%。519岁学生年龄段人群HBsAb平均阳性率仅为40.77%。调查对象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为55.95%,接种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984.342,P<0.001),其中15岁以下人群接种率达100%。不同HepB免疫史人群HBsAg、HBsAb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epB抗原含量调整前后人群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31,P﹤0.001)。医护人员HepB接种率及HBsAb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农民HBV感染率偏高(54.06%),HepB接种率偏低(12.99%)。城市人口、医护人员、高收入人群、高学历人群和有HepB免疫史者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乙肝相关知识知晓者HBV感染率更低(χ2=12.404,P﹤0.001)、HepB接种率更高(χ2=96.53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鞍山市2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进一步降低,表明马鞍山市实施的HepB免疫策略对目标人群的乙肝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安徽省2012年实施的调整HepB抗原含量措施有效提高了受种儿童HBsAb阳转率。调查中发现的25岁以上人群HepB接种率偏低且HBV感染率较高、519岁学生人群HBsAb阳性率偏低、农村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且卫生防病意识不强、人群对HepB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等问题应重点关注。
张序[8](2018)在《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与BMI、血压及HBV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依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圳市现场,重点收集深圳市10个区县21家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医疗机构开展育龄女性孕前G6PD酶活性筛查以及其他检验项目的实验室情况,调查实验室质量控制情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深圳市育龄女性孕前G6PD酶活性低下的分布情况,提出G6PD酶活性低下可能与某些疾病存在关联的研究假设,分别开展G6PD酶活性低下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乙肝病毒(HBV)易感性的关联分析。对象与方法:以了解深圳市育龄女性孕前G6PD酶活性筛查和其他检验项目的实验室情况,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情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访谈目的,选取深圳市宝安、龙岗、南山、罗湖4个区县具体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访谈和实地考察,依据访谈调研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对深圳市2013年~2015年间10个区县21家医疗机构的G6PD酶活性筛查和其他临床检验项目(如血红蛋白、血肌酐、乙肝血清学筛查、血糖等)的检测方法、试剂盒、参考值范围等信息进行规范化收集,用于关联分析时的定性判断。将深圳市10个区县21家医疗机构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参加深圳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112 076例育龄女性(20-49岁)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标准化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了解深圳市育龄女性孕前G6PD酶活性低下的分布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和亚组分析方法对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BMI、血压、HBV易感性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1、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运行管理规范,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录入流程清晰,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严格。深圳市21家医疗机构的G6PD酶活性筛查和其他临床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试剂盒、参考值范围不完全统一,需要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判定。2、深圳市2013年~2015年112 076例育龄女性平均年龄为28.39±4.29岁(20~29岁占67.25%),95.74%为汉族,78.91%为高中及以上学历,63.26%为农业户口,44.83%为流动人口;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率为1.90%,南方户籍人群检出率高于北方户籍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本研究经多因素调整后的模型显示,与G6PD酶活性正常的育龄女性相比,G6PD酶活性低下的育龄女性发生体重过低(BMI<18.5)的风险高出32%[aOR:1.32(95%CI:1.11~1.54)];而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超重或肥胖(BMI≥24.0)之间的关联性无统计学差异[aOR:0.90(95%CI:0.73~1.12)]。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4、本研究多因素调整后的模型显示,与G6PD酶活性正常的育龄女性相比,G6PD酶活性低下的育龄女性发生血压升高(120mmHg≤收缩压<130mmHg且舒张压<80mmHg,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的风险增加23%[aOR:1.23(95%CI:1.03~1.47)],发生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的风险增加14%[aOR:1.14(95%CI:1.00~1.30)];进一步研究发现,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可增加其收缩压≥140mmHg的风险[aOR:1.96(95%CI:1.28~2.98)],以及舒张压80-89mmHg的风险[aOR:1.15(95%CI:1.00~1.33)];而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其收缩压 120-139mmHg[aOR:1.07(95%CI:0.94~1.22)]和舒张压≥140mmHg[aOR:0.91(95%CI:0.61~1.34)]的关联性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5、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HBV感染组[HBsAg(+)]、易感对照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免疫对照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多因素调整后的模型显示:在HBV感染组和易感对照组构成的研究对象中,与G6PD酶活性正常的育龄女性相比,G6PD酶活性低下的育龄女性发生HBV感染的风险增加82%[aOR:1.82(95%CI:1.47~2.24)],而在HBV感染组和免疫对照组构成的研究对象中,G6PD酶活性低下的育龄女性发生HBV感染的风险增加55%[aOR:1.55(95%CI:1.30~1.85)];进一步分析G6PD酶活性低下是否会加重HBV感染者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的升高,结果显示无论在HBV感染组和易感对照组构成的研究对象中,还是在HBV感染组和免疫对照组构成的研究对象中,与那些G6PD酶活性正常且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育龄女性相比,仅G6PD酶活性低下的育龄女性其ALT并没有明显升高(ALT≥45U/L),而仅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育龄女性其ALT升高的风险分别增加1.91倍[aOR:2.91(95%CI:2.57~3.28)]和 2.66 倍[aOR:3.66(95%CI:3.30~4.06)],G6PD 酶活性低下且感染乙肝病毒的育龄女性ALT升高的风险分别增加3.27倍[aOR:4.27(95%CI:2.75~6.61)]和4.38倍[aOR:5.38(95%CI:3.48~8.30)]。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率南方户籍人群高于北方户籍人群。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可能是体重过低、血压升高和高血压,以及HBV易感性的危险因素,G6PD酶活性低下可能会加重HBV感染女性的ALT升高。建议对G6PD酶活性低下的育龄女性加强孕前及孕期体重、血压管理和母婴阻断措施,及早干预并降低其体重过低、血压升高、HBV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风险,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蒋玲[9](2017)在《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家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现状;2.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3.分析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长沙市制定儿童预防接种方针和政策提供参考意见,并为后续干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岳麓区03岁(2013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出生的)儿童714名,儿童家长689名。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高于95%;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中甲肝疫苗接种率低于国家规定的90%;五苗基础全程及时接种率为44.6%。2.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为5.29±1.572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学历进入回归方程(F=54.973,P<0.001)。3.57.8%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重要,31.1%的家长认为一般重要,11.2%的家长认为不重要。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家长职业、家庭年收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进入回归方程:(F=691.710,P<0.001)。4.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是生病或接种禁忌,其他因素用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居住类型、接种态度进入回归方程(F=858.392,P<0.001)。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与接种疫苗的态度正相关(r=0.074,p<0.001),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与儿童五苗基础全程及时率正相关(r=0.133,p<0.001)。结论1.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加强疫苗接种率低于基础疫苗接种率,五苗及时接种率低。2.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不高。3.家长对预防接种比较重视。4.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越高,越认为预防接种重要,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越高。
陈若涵[10](2016)在《我国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的公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会导致严重的疾病负担和死亡情况,造成数亿人罹患急性或慢性的肝炎疾病,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癌症。我国《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卫疾控发[1998]第50号)》、《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疾控发[2005)373号》》在规定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现行的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指出:三针乙肝疫苗应该分别在出生时、1月龄和6月龄(5-8月龄)接种完毕,且基础免疫要求在12个月龄内全部完成。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长期目标是:改善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在母亲生育婴儿后二十四小时内让医生为其接种的比率(Timely Birth Dose Rate, TBD Rate)以期望保障免疫接种公平性,但数据显示,世界上仅有27%的新生儿能够享受乙肝疫苗接种的待遇。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是世界级问题,目前已有20亿人感染乙肝,有2.4亿患者患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而每年因此失去生命的数量已达到78万人左右,且仅在中国就有9千万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能够通过母亲携带者在围产期传播给新生儿,或通过家庭成员传染给处于儿童早期的婴儿。而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预防这一传染途径的举措,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在母亲生育婴儿二十四小时之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非常必要,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影响我国儿童接种及时情况(包括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情况及在出生后一年内及时完成三针全部接种的情况)的影响因素及公平性的分析,了解我国农村儿童在其新生儿时期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利用,和新生儿接种是否享受公平待遇;如果存在不公平待遇,其来源是哪些因素。从而对我国疫苗免疫接种政策提供一些建议,以期望我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一步改善。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一项挪威国家研究局资助项目《使用者付费对中国疫苗覆盖率的影响程度研究》,为期两年,于2012年4月完成。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5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海南省、江苏省)、1直辖市(北京市)及1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共抽取30个村落,样本家庭的按照概率抽样及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了解所选家庭中15岁及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情况、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对乙型肝炎知识的了解、当地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等内容。本研究通过利用该数据,对我国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进行研究,应用Stata/MP14.0软件,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将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来,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综合影响因素的影响,然后利用集中指数方法探究其不公平性的存在与否及程度,最后按照集中指数的分解方法,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公平性的影响程度,即贡献率。结论及意义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集中指数分析方法得出数据分析结果及相关结论:1.在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的出生场所、接种场所接种的新生儿其首针及时接种情况较好,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母亲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接种信息来源可靠的新生儿身上;2.样本家庭的经济水平对三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不具有显着影响,父母更会从其子女健康方面考虑,而非单纯担心经济负担;3.国家政策及政策环境对接种情况的影响显着,政策保障及接种免费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及时接种率;4.我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不公平性在我国农村新生儿身上切实存在,我国相关政府机构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期望在可行范围内为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给予一定的建议。
二、农村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 |
(一) 国内研究 |
(二) 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数据分析法 |
(五) 归纳总结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一) 疫苗 |
(二) 一类疫苗 |
(三) 一类疫苗预防接种 |
(四) 国家免疫计划 |
二、相关理论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政府治理理论 |
(三) 责任政府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分析——以苏州姑苏区为例 |
一、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分析 |
(一) 预防接种市场供应现状 |
(二) 预防接种监管现状 |
(三) 预防接种服务现状 |
(四) 预防接种服务接种者现状 |
二、苏州市姑苏区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分析 |
(一) 苏州市姑苏区一类疫苗接种服务基本情况 |
(二) 苏州市姑苏区优化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
第三章 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预防接种供给市场缺乏竞争 |
(二) 预防接种服务监管缺位 |
(三) 预防接种单位专业性和责任心缺失 |
(四) 预防接种服务接种者意识缺少 |
二、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预防接种供应市场没有形成进退机制 |
(二) 预防接种服务监管工作不到位 |
(三) 预防接种服务缺乏健全考核机制 |
(四) 预防接种缺少良好的预防接种知识体系 |
第四章 国外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经验与启示 |
一、德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经验 |
二、日本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经验 |
三、新加坡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经验 |
四、国外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完善疫苗生产环节监管 |
(二) 规范疫苗运输安全 |
(三) 构建疫苗不良反应系统 |
(四) 加强优质疫苗引进 |
第五章 改善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的对策 |
一、严格生产审批制度,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一) 鼓励新药研制,严格上市监管 |
(二) 有序扩大生产者目录,引入市场竞争 |
(三)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
(四) 完善冷链系统 |
二、明确监管主体,加强行政监督队伍建设 |
(一) 建设监管队伍,加大全程监管力度 |
(二)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接种服务信息化水平 |
(三) 加大社会参与,改善接种服务治理 |
三、健全接种流程和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
(一) 优化接种单位接种流程,形成操作规范 |
(二) 将接种服务纳入到接种单位的绩效考核 |
四、搭建全社会预防接种宣教体系 |
(一) 加大预防接种宣教体系的人力财力投入 |
(二) 打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 |
(三) 引入第三方组织,提升宣传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阻断成功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队列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1.4 伦理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HBsAg阳性母亲的感染特征 |
2.3 主、被动联合免疫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 |
2.4 阻断成功儿童的HBV突破性感染发生情况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我国防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策略及效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番禺区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
2.2 乙肝病毒感染人群分布 |
2.3 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有效免疫保护率 |
2.4 接种不同疫苗免疫情况 |
3 讨论 |
3.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流行率 |
3.2 1~59岁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
3.3 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及免疫有效率 |
(4)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免疫预防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调查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3 经济负担的测量 |
2.1.4 质量控制 |
2.1.5 统计分析 |
2.2 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 |
2.2.1 模型原理 |
2.2.2 模型构建 |
2.2.3 参数确定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角度 |
2.3.2 成本效益分析 |
2.3.3 成本效果分析 |
2.3.4 成本效用分析 |
2.3.5 敏感性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 |
3.1.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1.2 医疗负担情况 |
3.1.3 门诊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 |
3.1.4 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 |
3.1.5 年经济负担估计 |
3.1.6 健康效用值 |
3.2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经济学评价 |
3.2.1 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构建结果 |
3.2.2 参数确定结果 |
3.2.3 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总成本 |
3.2.4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
3.2.5 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
3.2.6 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 |
4.1.1 总经济负担较重,直接经济负担占比大 |
4.1.2 经济负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4.1.3 无形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
4.2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经济学评价 |
4.2.1 经济学价值明显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4.3.1 优势 |
4.3.2 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宜兴市丁蜀镇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的估算和抽样方法 |
2.3 研究设计方案 |
2.4 调查内容和方法 |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2.6 调查问卷的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认知得分 |
3.4 预防接种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3.5 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预防接种整体认知情况 |
4.2 参加与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认知情况比较 |
4.3 两组得分分级情况 |
4.4 预防接种认知影响因素 |
4.5 两组儿童接种情况 |
4.6 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 |
4.7 本调查的优缺点及后续研究方向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表 |
(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福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2.2 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 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2.4 乙肝感染传播途径的组合及推断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2.2 生存质量得分情况 |
2.3 影响乙肝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
2.4 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2.5 可干预的临床治疗路径因素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福州地区慢乙肝住院患者及家属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 |
2.2 乙肝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得分情况 |
2.3 患者和家属乙肝防控知识知晓得分的影响因素 |
2.4 患者和家属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的情况 |
2.5 患者和家属的乙肝知识获取途径 |
2.6 患者和家属的乙肝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
2.7 患者和家属对信息获取途径的需求 |
3 讨论 |
3.1 福州地区乙肝患者及家属乙肝知识知晓率低 |
3.2 根据患者及家属不同特征,制定乙肝健康教育路径 |
3.3 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化 |
3.4 局限性和创新性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马鞍山市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个人简历 |
2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与BMI、血压及HBV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
1. G6PD缺乏症的分布情况 |
2. G6PD缺乏症的筛查与诊断方法 |
3. G6PD酶活性低下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3.1 G6PD酶活性低下与体重异常 |
3.2 G6PD酶活性低下与心血管疾病 |
3.3 G6PD酶活性低下与乙肝病毒易感性 |
3.4 G6PD酶活性低下与糖尿病 |
3.5 G6PD酶活性低下与其他疾病 |
4. 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筛查与母婴健康 |
5.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简介 |
6. 研究过程及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深圳市育龄女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低下的分布情况 |
第一章 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医疗机构访谈与问卷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现场访谈和实地考察 |
2.2 问卷调查 |
3. 研究结果 |
3.1 现场访谈与实地考察 |
3.2 问卷调查 |
4. 小结 |
第二章 深圳市育龄女性孕前G6PD酶活性低下的分布情况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变量定义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预处理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孕前人群总体基本情况 |
3.2 不同年度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情况 |
3.3 不同户籍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情况 |
3.4 G6PD酶活性低下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
4. 讨论 |
4.1 G6PD酶活性筛查方法比较 |
4.2 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情况 |
4.3 深圳市不同户籍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情况 |
4.4 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疾病的初步研究 |
4.5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
5. 小结 第二部分 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与BMI、血压和HBV易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
第三章 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BMI的关联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变量定义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组育龄女性基本情况 |
3.2 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BMI的关联性分析 |
3.3 亚组分析 |
4. 讨论 |
4.1 育龄女性体重异常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4.2 G6PD缺乏症对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
4.3 G6PD酶活性低下与BMI关系的动物机制研究 |
4.4 研究创新点 |
4.5 研究局限性 |
5. 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变量定义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血压组育龄女性基本情况 |
3.2 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
3.3 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联性分析 |
3.4 亚组分析 |
4. 讨论 |
4.1 育龄女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害 |
4.2 G6PD酶活性低下与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探讨 |
4.3 G6PD酶活性低下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探讨 |
4.4 研究创新点 |
4.5 研究局限性 |
5. 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HBV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变量定义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乙肝血清学结果组育龄女性基本情况 |
3.2 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与HBV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
3.3 G6PD酶活性低下对HBV感染育龄女性ALT的影响 |
3.4 亚组分析 |
4. 讨论 |
4.1 G6PD酶活性低下与HBV感染的关联研究 |
4.2 G6PD酶活性低下对HBV易感性影响的机制探讨 |
4.3 G6PD酶活性低下对HBV感染人群肝功能的影响 |
4.4 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对HBV感染及肝功能影响的研究意义 |
4.5 研究创新点 |
4.6 研究局限性 |
5. 小结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件1: 深圳市育龄女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调查问卷 附件2: 补充调查表 附件3: 工作照片 附件4: 硕士期间综述 |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家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抽样方法 |
2.1.2 样本量计算 |
2.1.3 样本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工具 |
2.2.2 调查方法 |
2.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2.4 质量控制 |
2.2.5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儿童一般资料 |
3.1.2 儿童家长一般资料 |
3.2 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 |
3.2.1 儿童基础疫苗接种情况 |
3.2.2 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加强疫苗接种情况 |
3.3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
3.3.2 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来源 |
3.3.3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家长预防接种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 |
3.4.2 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家长预防接种的相关行为 |
3.5.2 家长预防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疫苗接种现状 |
4.2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情况及原因分析 |
4.2.1 家长预防接种知晓情况 |
4.2.2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影响家长对预防接种态度的原因分析 |
4.3.1 儿童年龄对家长预防接种态度的影响 |
4.3.2 职业对家长预防接种态度的影响 |
4.3.3 家庭年收入对家长预防接种态度的影响 |
4.3.4 知识得分对家长接种态度的影响 |
4.4 影响家长及时接种行为的原因分析 |
4.4.1 生病或接种禁忌是影响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 |
4.4.2 儿童居住类型对家长预防接种行为的影响 |
4.4.3 接种态度对家长预防接种行为的影响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的公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与政策建议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农村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D]. 马永闯. 苏州大学, 2020(03)
- [2]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阻断成功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队列随访研究[D]. 管芳.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3]番禺区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现状调查[J]. 许晓茵,陆小玲.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9(04)
- [4]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D]. 罗明梁. 厦门大学, 2019(09)
- [5]宜兴市丁蜀镇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D]. 张益忠. 东南大学, 2019(05)
- [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 吴慧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7]马鞍山市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D]. 杨锟.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8]深圳市育龄女性G6PD酶活性与BMI、血压及HBV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 张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9]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家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D]. 蒋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我国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的公平性分析[D]. 陈若涵. 山东大学, 2016(02)
标签:乙肝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乙肝核心抗体论文; 乙肝表面抗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