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葛颖[1](2021)在《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从业主体迅速增加,截止到2019年农村网店达到138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农产品上行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3975亿元。我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技术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否实现了带动农产品上行、扩大农户的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的初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提档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指标为例,识别了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回答以下问题:电子商务影响农户行为的机理是怎样的?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电子商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陈述如下:(1)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因此识别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上,无论农户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倾向于采纳电子商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使其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仅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中的通讯支出对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的主观解释表明,农户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电商采纳行为。(2)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中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户的消费,基于微观农户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促农户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非生产性消费又可以提高农户的家庭生活性消费;通过增加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来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3)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分析发现,电子商务节省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原县农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多方式规避了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性,抓住政策机会,利用农户熟知的社群电商成功销售农产品;此外,电子商务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单位价格、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种植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及羊群效应推动农产品上行。(4)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准确评估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是否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影响,结果显示,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匹配倍差法检验后依然成立;示范项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显着,但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最为显着,县域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优化了县域产业结构;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大于东部沿海地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市场与不确定条件下的跨期消费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机理,同时运用内蒙古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不确定条件下跨期消费理论在电子商务促消费方面的应用,又拓展了电子商务促消费领域农户微观视角的定量研究。第二,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解释电子商务对农户销售农产品行为的影响,以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内在逻辑,全面揭示农户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第三,提出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实证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张逸舒[2](2020)在《电商影响下的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电商的发展,长期受地理空间要素制约的镇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期。居民的消费行为空间正在电商的作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线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虚拟消费空间对镇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空间和实体消费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内部,对于电商影响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研究较少,虽有文献提及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虚拟化趋势,但由于影响较弱,并未进一步揭示电商对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作用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因此,本文选取电商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镇村为研究对象,探究电商影响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特征及演变,探讨电商对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作用机制,对拓展消费行为空间相关研究、丰富电商影响下的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研究在镇村层面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厘清镇村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合理供给商业、交通与物流设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商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省龙门县的3镇(乡)为实证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纸质与网络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主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消费行为空间相关研究概述。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证依据。第二部分为电商影响下的镇村消费空间概况。从供给的视角梳理镇村居民消费的外部环境要素。从经济社会发展、镇村建设、电商发展和镇村商业变迁四方面总结了镇村居民的消费环境的特征与变迁;分析了镇村传统消费空间以及电商作用下出现的新型消费空间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为电商影响下的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特征及演变研究。从需求的角度,探讨在外部环境的制约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特征及演变。从消费前选择和消费出行两方面分析了3镇(乡)镇村居民不同类型消费的行为空间的特征;分析了在电商飞速发展的10年间,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演变。第四部分为电商对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作用机制及规划响应。从个人与家庭属性和外部环境属性两方面,分析了电商影响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外部作用和内部作用两方面总结了电商对于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作用机制;分析电商影响下镇村居民活动的供需矛盾,并对镇村空间规划提出相关的策略与建议。
李晶[3](2020)在《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同时也是释放内需潜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近年来,山西省始终强调消费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当中的关键地位,提出了各项促进居民消费的有力措施,但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仍然存在增速下滑、动力不足等问题。要想提升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剖析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当前山西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失业风险较高,城镇居民未来收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过高的住房、医疗和教育成本使得城镇居民仍面临较大的支出不确定,这些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的存在无疑会对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厘清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提升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围绕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山西省城镇居民面临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不确定性,探讨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规范研究方面,在西方经典消费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方面,分析了历年山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动特征,梳理了山西省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城镇居民面临的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选用按收入等级分组计算的收入、支出标准差作为衡量不确定性的指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分析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获得大幅提升,消费结构得以优化,但居民消费仍面临着较大的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收入方面,就业制度和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城镇居民失业风险提高、就业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城镇居民较难对收入形成稳定的预期;支出方面,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加重了居民的消费支出负担,这些大宗消费品的价格大幅攀升使得居民面临的支出不确定性加大。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山西城镇居民消费是在收入水平的约束下,权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关系后在当期消费和预防性储蓄之间做出的艰难抉择,因而收支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收入条件下具有差异性。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可支配收入仍是影响山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收入不确定性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给山西城镇居民消费带来显着的抑制效应;支出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表明山西城镇居民受支出不确定性的短期影响较大,增加的消费支出为家庭的紧迫性支出。最后针对山西城镇居民实际情况,从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完善医疗、教育、住房制度变革的配套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王明蕾[4](2019)在《我国家庭资产配置对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扭转经济颓势。我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有效阻止了经济的大幅度下滑,保持了不利条件下的经济中高速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已由疾速行驶的快车道转向质量发展、结构转型的新常态道路,居民消费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仍有待进一步释放。2013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72.20%,随后几年这一比例基本呈下降趋势,直至2018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至70.33%,由此可见,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待提高。与消费下降形成对比的是,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财富也不断积累,居民投资空间得以扩展,资产配置趋向多元化。然而,在家庭财富规模增长与资产结构多样化的形势下,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却没有得到显着提升,这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观点相背离,因此研究家庭资产的配置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方面讲,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代表性的、抽象的消费者,这种简化分析为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分析提供了可能,但由于忽略消费者个体特征的异质性,也会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不能准确考察个体行为与总体经济的关系。为此,异质性消费者行为视角下的研究逐渐被学者们重视。基于此,本文从异质性消费者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家庭资产不同配置结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期解释我国“家庭资产规模大、增长快”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现象共存的原因,为我国采取何种措施刺激家庭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陈忠明[5](2019)在《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满足数量需求后,农村居民对食物的质量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农村食物市场安全问题严重,引起了农村居民的广泛关注,农村居民的食物安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果的安全性,因此,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重点是研究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的安全行为。通过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能够梳理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既有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通过对这两种行为的研究,能够丰富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研究。论文首先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入手,总结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的规律和特征,并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效用理论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产生的机理,并分析两种行为选择的食物品种的差异。再次,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的演变以及不同个体特征、不同家庭类型和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的变动趋势;从购前、购中和购后等几个阶段来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然后,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实地深度访谈,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界定并设计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最后,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来看,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一个主要特征。通过微观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处于关注的状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地点、家庭婴幼儿情况和收入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关注程度。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与食物安全认知情况会影响其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认知充分时,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的认知不足时,平时就不会太关注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另外,农村居民对安全性食物和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认知存在不足。(2)农村食物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增强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农村居民出现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这样,农村居民就出现了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行为的选择需要考虑预期总效用最大化,总预期效用等于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的乘积。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高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才高;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有一个较低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就会低;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处于中等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处于中等。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时,个人风险偏好不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不同。风险规避型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均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风险中性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一般,喜欢冒风险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较弱。对于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本地气候不适宜、耗费大量劳动等类型的食物需要靠市场予以满足,对于生产技术简单、周期较短、本地气候适宜和耗费劳动较少等类型的食物往往靠自给性生产予以满足。(3)当前农村居民对自给性食物的消费一共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层次的需要,安全需求是现阶段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中表现最广泛、最迫切的需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劳动力兼业程度、家庭婴幼儿情况、家庭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受到城镇化进程的负向影响。进一步从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比重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因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需要重点关注。(4)对于不同类型商品性食物,农村居民在决策过程中介入的程度不同,进而行为的安全性程度也不同,高介入购买决策、一般介入购买决策和低介入购买决策这三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购买决策类型受到食物的价值、消费习惯和食用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同一类的食物在不同情境,不同时间的购买决策类型又有所差异。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前,农村居民意识到商品性食物存在安全问题后,会主动从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媒体、政府、商业宣传等渠道搜集食物安全信息,也会通过个人过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获取食物安全消费信息,农村居民还通过比较辨别来获取食物安全信息。在商品性食物购买中,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渠道的选择、品牌的关注和标识的关注等方面,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渠道的选择行为、品牌关注行为和标识关注行为主要受到商品性食物价值、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临时情况、商家促销活动、商家导购宣传以及消费某一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程度的影响。农村居民对于价值较高、食用者对家庭较为重要的商品性食物的食用与保存能够按照食用说明及保存要求来做,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性食物食用与保存很少或者不能按照要求来做。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后,农村居民如果发现有质量安全问题,不同情况采取的行为不同。对于一次购买数量较多并且单价低的食物来讲,由于数量较大,一般不会选择丢掉,而是要求赔偿或者换货。而对于单价低并且购买数量少的食物来讲,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大部分农村居民选择丢掉,其次选择换货或者赔偿。对于价值较高的商品性食物来讲,购后发现质量问题,大部分会要求赔偿,有些会选择投诉,有些会要求换货。(5)通过文献综述法和深度访谈法确定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行为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习惯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主观规范的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习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过去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6)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的主要方面,而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一种被迫选择。因此,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改进的重点是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首先应该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其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结构,最后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与己有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和尝试:第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安全行为,给出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概念,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为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为学术界研究中国特色的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思路。第二,基于恰亚诺夫农民模型构建了农村居民家庭商品型农业生产—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和农村居民家庭获取收入型劳动投入—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进一步丰富恰亚诺夫农民模型。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效用分析中,丰富和扩展了预期效用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第三,将习惯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将过去行为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与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丰富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理论。
田明珠[6](2019)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消费需求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突显出消费需求的作用。然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又限制了消费需求。因此,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消费需求效应对于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为消费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的变迁进行梳理。其次,从收入效应、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恩格尔系数四个方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借助Eviews和Stata软件,构建回归模型和面板模型,分别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量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更有利。最后,给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刘松[7](2019)在《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重要转变,新常态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亟需凸显,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渐趋强烈,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成必然之势。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80009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从生存型、数量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从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643美元,具备了进行高层次消费的物质条件,居民消费需求正面临向休闲消费为主的转型升级。本文从休闲消费潜力视角切入,着力构建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议题,探索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理论机制,以期寻找释放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有效路径。围绕上述中心论题,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包括:一是概括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在规模和结构方面的演变特征;二是构建休闲消费潜力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三是探索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进而探讨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理论机制;四是实证研究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其空间异质性。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研究、面板数据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展开研究。全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总量和结构均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休闲消费规模整体递增,不过休闲消费增长率逐渐放缓。休闲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消费增速较快。交通通信消费地区差异较大,医疗保健消费差异较小。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空间交互作用相对明显。第二,休闲消费能力、休闲消费支出和休闲消费环境能够综合反映和评估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水平。休闲消费支出在彰显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方面地位更加突出,不过休闲消费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伴随休闲消费潜力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出现阶段性演进,空间布局发生较大变化,类型归属出现相应调整。第三,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生活成本、家庭固定资产、居民家庭负担和休闲消费意愿是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政策出现调整,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成为影响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关键要素。机制分析认为,住房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挤出效应和抵押品效应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产生综合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则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和家庭储蓄需求模型的微观机制,以及通过休闲供给、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外部因素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第四,住房价格和老年抚养比正向影响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然而少儿抚养比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住房价格对休闲消费潜力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和抵押品效应;老年人口增加有助于加速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提高;子女数量增加对休闲消费潜力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从区域比较结果来看,东部地区老年抚养比、中部地区住房价格和西部地区少儿抚养比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大;泛长三角经济区少儿抚养比影响系数较大,而泛珠三角经济区住房价格和老年抚养比影响系数相对较大。第五,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存在较为明显的省际空间差异。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休闲消费潜力空间格局由竖“川”字型向横“川”字型转变;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空间格局变中趋稳。从空间分布的方向性来看,南北走向省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变化要快于东北—西南走向省市。第六,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具有显着空间异质性。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绝对支付能力相对较强,休闲消费潜力对住房价格上涨的敏感程度较弱。由于消费习惯和“养儿防老”观念等的作用,不同地区在少儿抚养比影响方面呈现差异性。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医疗保健等消费具有相对刚性,老年人口增加对休闲消费潜力的拉动效应较明显。然而随着休闲消费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的日渐凸显,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对休闲消费潜力影响的空间异质程度将会相应减小。
张彩兰[8](2019)在《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一直是学者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使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由年轻群体为主导的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观念逐渐为人们认可和接受,进而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状况。如今,迅速发展的居民负债和日益扩大着的消费支出都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既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消费支出的研究多从消费者内外部因素入手,内部因素由于缺乏统计数据多定性分析为主,外部因素也大多研究收入、利率、保障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在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这一方面并未深入。因此,深入剖析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宏观省级数据和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分别验证居民负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其次,验证了不同负债视角下居民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后,为了对两者关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本文又更进一步的验证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消费品构成的居民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1)我国居民当前阶段适度的负债有助于促进消费支出。这为理解我国最近几年居民负债和消费同向增长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经验证据。(2)负债类型不同,居民负债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也不一样。创收型负债可以通过资产收入水平增值从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而消费型负债可通过提高家庭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来增加消费。(3)和城镇居民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因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而可以通过负债实现更高的消费水平提升。(4)西部地区的居民同样可以利用负债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上述两条发现对于我国制定更加全面具体的缩小城乡差距、地域差距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消费刺激政策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5)居民负债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显着提高了居民对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同时也增加了居民在高品质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这一研究发现直接证明了适当提高居民负债水平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的消费升级大有裨益,为市场各方全面洞悉消费升级的内在动因提供了来自居民负债的新视角。
邓文硕[9](2019)在《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58.80%,超过了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其他世界主要或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我国居民总体储蓄率水平明显偏高,仍然具备较大缩减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明显偏低,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我国的消费信贷就是在这样一种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消费信贷是指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个人和家庭开展的用以帮助其完成特定消费行为实现特定消费目的的贷款,是消费者在当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贷款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定金融行为,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了31.5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4年底消费信贷余额1.99万亿元的15.84倍。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三十余年,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正处于壮大发展阶段,当前在我国开展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大致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持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消费信贷产品有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房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贷款、旅游贷款、综合消费贷款、小额质押贷款、医疗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需求主体绝大部分位于城市区域,且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当前,我国消费信贷法规政策种类较多,涉及消费信贷法理依据、信用环境、机构行为、业务操作等多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我国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宏观经济的视角考量,促进了国内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总需求水平,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理论,有利于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微观经济的视角考量,缓解了消费者当前消费决策时面临的预算约束限制,拓宽了消费者可选择的消费组合空间和消费分布时间,根据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水平。但是,在消费信贷带来的宏观国民经济增长作用和微观消费者效用改善作用之外,从中观经济的视角考量,还存在着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如近年来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占比过高、新兴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认为现有的关于消费信贷的研究文献更多关注的是消费信贷对宏观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作用和对微观消费者的效用改善作用,极少涉及到研究消费信贷对中观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目前现实经济运行中表现突出的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切入研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第一个维度,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呈现出的过快发展趋势,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出现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价格紊乱等问题,而其他产业则容易陷入投资不足、需求低迷、产品积压等发展困境。第二个维度,也是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呈现出的企业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少数几家巨型企业“赢者通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日渐式微”,而巨型企业是产业垄断僵化之源,中小企业是产业创新活力之源,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最终将影响到产业自身的发展前景。第三个维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产业自身固有的发展周期属性和消费信贷政策外在施加的收缩和放松干预,最终叠加放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本文试图结合现实经济运行中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分析、现实分析、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客观分析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形成机制,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均衡促进作用。本文共安排了六个章节,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可能取得的创新点、研究难点和研究不足点。第二章,我国消费信贷概况,主要包括本文研究的消费信贷的范畴,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并对比介绍当前消费信贷体系最完善国家——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第三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我国消费信贷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金融机构、生产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影响机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分析。第四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第五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完成全文前述理论、现实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精炼出全文的分析结论并提出一些尽可能实用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本文在运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理论分析、现实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相结合等多类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分别将消费信贷作为主要特征变量将国民经济产业区分为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并借鉴Feder研究出口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思路及模型,推导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变量纳入行业集中度的决定模型,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影响程度;借鉴Gerlach and Peng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成果,运用HP滤波法、VAR模型、ARDL模型分析消费信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效应大小来代表反映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消费信贷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和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进入了发展壮大期,消费信贷总量规模已经可观,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总量作用和消费者效用的微观福利作用已经显现,但是,相比与消费信贷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消费信贷在结构上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消费信贷覆盖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者群体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当前消费信贷覆盖消费行为的片面性、消费信贷投放规模和结构的城乡差异性、消费信贷供给主体风险偏好的保守迟滞性、消费信贷市场行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第二,消费信贷降低了消费者的预防性储蓄,帮助其突破流动性约束,提高了消费者的当期消费水平和效用水平,金融机构偏好向那些底层消费品具有良好的价值属性、流动性好、保值性强、甚至可以增值的消费行为提供消费信贷,当前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生产性贷款的安全性,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但整体性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风险偏好水平,相比于消费信贷对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其对生产企业的影响是间接性和滞后性的,消费信贷影响了生产企业的销售、生产和投资行为,生产企业上述行为的变迁最终形成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第三,消费信贷促使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消费品需求扩张,带来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扩张,消费信贷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还促进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现有消费信贷基于风险管控、效率提升等角度的考量呈现出的业务选择倾向性,也有利于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的头部企业发展,消费信贷的扩张收缩周期叠加产业本身的扩张收缩周期还会加剧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第四,消费信贷供给主体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执行的双重风险控制机制会间接抑制其他产业特别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新兴行业的信贷资金供给,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带来整体信贷资金成本上升也侵蚀了其他产业的利润,此外,消费信贷快速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冲击。第五,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都表明了消费信贷扩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产业的促进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作用的综合影响下,消费信贷促进直接受益产业每增长1%,消费信贷直接受益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产值之间的差距增加大约相当于当年国民经济产出总值的0.2%;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还共同表明了消费信贷还扩大了消费信贷产业内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每提高1%,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前10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提高0.16%;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同样表明了消费信贷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实证结果显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消费信贷增速波动加大1%,产业增速波动增大约0.45%,反映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波动大约有45%的部分是由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波动所引致的,消费信贷确实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周期波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为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有利分化作用,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拓宽我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具体包括:顺应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出新的消费信贷产品类型,如用以满足居民培训教育消费、休闲旅游消费、美容健康消费等高层次的德智体美类需求为主的发展型消费贷款;着眼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补齐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欠缺的短板,金融机构可以将原有在城镇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消费信贷产品经过简单调整后复制到农村地区;贯穿自然生命周期,伴随着消费者年龄阶段变化提供相应的消费信贷,既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综合成本,还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长期信赖的客户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发展创新消费信贷。第二,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具体包括:将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向被授信主体—消费者倾斜,逐步淡化对底层消费品价值属性的依赖;将消费信贷授信安排由基于单项消费行为的逐笔授信安排转变为基于消费者日常消费支出总额的综合授信安排,如此,既能保障消费信贷供需主体的效率和效益,而且消费信贷金额将按照消费者既有的消费习惯被更加均匀地使用在各项消费支出行为上,从而,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总量效用和对消费者的微观福利效用得以发挥,而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得以缓释。第三,提升全社会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具体包括:积极传播推广消费信贷基本知识,倡导正确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居民开展有序的消费行为,有效地将消费信贷概念传递给广大城乡地区的居民,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消费者群体中尽可能的均衡发展,弱化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合理培育全社会形成健康适度的消费文化,促进形成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消费行为;创新融合切入各类消费场景,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新型消费行为中得到便捷运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满足人们消费多元化需求,消除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效用;以电子化、信息化、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让消费信贷的申请可以达到“随时随地”,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各类新型消费支出中使用消费信贷,从而促进新型消费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端化,并且,新的技术手段运用还能起到阻断以往信用卡贷款等其他消费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路径。第四,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具体包括:从长远和整体层面规划消费信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在短期和微观层面放开对消费信贷日常经营行为的干预,尽可能的规避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保持消费信贷平稳有序发展;不仅要追求数量众多的消费信贷供给机构,更要注重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供给体系,未来要允许并鼓励小微金融机构、产业系金融机构,甚至是非金融机构合法地参与到消费信贷经营中来,才能促成消费信贷涵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类型和消费行为类型,让消费信贷通过引导居民消费行为进而引导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第五,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具体包括:适时制定一部全局性的消费信贷法律或者法规,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则、范围、主体、流程及其涉及的权利义务调整、惩戒机制等予以规范,从而为我国消费信贷的空间横向发展和时间纵向发展提供一项基础性的准绳;消费信贷立法要及时跟进研究社会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的新趋势,对新消费领域派生出的消费信贷需求甚至是消费信贷行为予以足够重视,并及时升级低位的相关业务操作规范,该类型工作初始可以是相关行业协会出台的行业自律性行为规范,对新的消费信贷要整体秉持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从发生机理、流程设计、利益规范、风险管控、信息报告等多角度制定出一部能够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业自律条例。第六,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具体包括:构建一个覆盖宽广、使用便捷、权威客观的社会征信体系,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征信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扩大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消费信贷的经营成本,提升消费信贷的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降低其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提升便利社会大众消费的基础设施,普及便捷的消费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使得已有消费行为得到更大更广的发展,还能够催生一些新的消费行为;搭建一个依法合规的消费信贷资产二级流通市场,改善消费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消费信贷资产要求的收益率水平,以更低的贷款利率成本去拓宽消费信贷可嫁接的消费场景。
范昊[10](2018)在《城乡关系演进下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关系演进过程,是多层次城乡联系与城乡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城乡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离、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主导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发展落后及土地撂荒现象等诸多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关系从城市优先发展开始向城乡并重转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并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中国城乡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从城乡并重到城乡互为动力、融合发展。而如何通过政策选择来顺应或加速城乡协调发展,以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城乡关系既有自然演进的阶段性特征,也会因为制度选择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或阻滞延缓、或加速跳跃、或改变路径而使得城乡关系呈现不同演进特征。本文从城乡并重、城乡互动入手,尝试在空间、功能基础上,将制度、技术加入城乡演进过程,构建基于互动视角的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运用新经济地理研究方法,从理论上探索城乡相互作用机制及其阶段演进跃升条件,试图通过制度和技术变量来优化城乡关系,达到促进城乡协调、互动、融合发展的目的,以期在实践上能够对中国现阶段城乡关系演进提供借鉴。本文以城乡关系演进为研究对象,基于城乡联系与城乡相互作用两类驱动机制,探讨城乡关系演进的内在机理以及互动视角下的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模式。首先对城乡关系的阶段演进做出内涵界定与特征演绎,强调关联发展与互惠共生对于城乡互动与城乡融合的重要作用;其次,将城乡联系与城乡相互作用作为城乡关系演进的两类驱动机制,并结合城乡关系不同演进阶段做出内在机理分析,通过驱动机制与内在机理分析过程解析核心驱动力指标,进一步构建出基于互动视角的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接着,运用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对欧美城乡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变量影响下的互动融合模式;而后,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从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中的阶段跃升条件入手,分别对城乡关系阶段演进做出模型推演;再次,从全国与区域两个维度对理论框架与模型变量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探讨中国及其不同地区城乡发展阶段与可能的演进方向;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推动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工作、观点及结论如下:(1)基于城乡互动视角探讨城乡关系演进,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双主角”作用,弱化城市在城乡关系中的“单主角”特质。实践观察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动态视角下城乡关系可以划分为城乡分离、城市主导、城乡互动与城乡融合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关联发展与互惠共生是城乡互动与城乡融合阶段的重要特征。(2)借助城乡关系演进的二类驱动机制,得到城乡关系演进中的六项驱动力指标。其中,乡-城单向要素流动性表现为城市向心下的集聚力,反映城市主导阶段核心特征;城乡双向要素流动性、多部门产业互动性、城乡跨域通达性在持续强化过程中,先显示出以城市为中心的集聚力,再不断向周边乡村区域扩散,体现城乡互动阶段核心特征;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性、环境效用内化度则主要表现为分散力,重点与城乡融合阶段核心特征相关联。(3)在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之下,美国与欧洲作为互动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前者为技术驱动下的自由延展式城乡互动模式,后者为网络共生构型下的组团式城乡融合模式。其中,技术与服务催生的新经济部门通过影响美国城乡社区经济活力对城乡自由延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从硅谷小镇到整个旧金山湾区的演化发展路径,其实质反映的是知识与科技导向下城乡多部门产业互动以及小城镇梯级延伸;在欧洲模式下,由城市群向多中心城市区域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进一步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关联最强的城镇网络体系,通过组团共生的城乡融合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4)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城乡基础模型及其分类推演,将相关变量逐步加入,构建了城市主导模型、城乡互动模型和城乡融合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实现城乡关系阶段演进的跃升条件。对应于不同城乡关系发展阶段下要素、产业、技术、环境等多种城乡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演化进程,将影响城乡关系演进的多项驱动力指标纳入到不同的阶段模型当中。这种限定条件不断收窄或不断严格的模型化方法,有助于深化与拓展城乡关系理论。(5)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城乡关系正处于由城乡互动向城乡融合转变的阶段演进格局当中,与党的十九大刚刚提出的城乡融合理念相符。从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居高,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紧随其后,西部地区相对较低。就全国整体而言,城乡产业互动性、跨域通达性与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性是影响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差距与城乡关联程度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分区域来看,全国四大地区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水平按照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顺序依次显示出由高及低的梯级变动趋势,需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因地施策。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1)城乡关系演进研究的新视角:城乡互动视角下城乡关系演进的驱动机制,主要体现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多层次城乡联系的一类驱动,以及空间、功能、技术与制度等多维度城乡相互作用的二类驱动。城乡相互作用主要涵盖广泛发生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空间、功能、技术与制度等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行为,其重要之处在于,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双主角”交互性,弱化城市在城乡关系中的“单主角”特质,能够挖掘出城乡关系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关键驱动力指标,为分析城乡关系演进内在机理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2)通过“假设前提-作用机制-先期跃升条件-后期跃升条件-发展结果”的逻辑内核,构建基于互动视角的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其中,要素流动与城乡联系作为整个框架的中枢神经,是关联-共生发展假设前提;报酬递增与产业互动能够直接反映城乡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是关联-共生发展作用机制;消费升级、通道建设与新经济兴起,以及服务均等、环境效用与网络共生,从微观机制上对城乡互动与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驱动作用,分别作为关联-共生发展先期跃升条件与后期跃升条件;城乡差距缩窄、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则对终态目标做出动态描述,是关联-共生发展结果。(3)通过城乡基础模型及其分类推演,构建出城市主导模型、城乡互动模型和城乡融合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实现城乡关系阶段演进的跃升条件,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城乡关系研究理论体系。城市主导模型下,传统工业蓬勃发展、集聚效应与规模报酬趋向峰值,要素迁移核心特征是乡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城乡空间形态表现为向城市集聚;城乡互动模型下,由于传统工业“阈值区间”下乡村传统工业部门的引入,要素流动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集聚力与分散力并存,要素迁移核心特征是乡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城乡空间形态由集聚趋于扩散;城乡融合模型下,由于新经济部门、环境效用与跨域通达性等因素的引入,要素流动的内在驱动力集中体现为分散力,可以通过城市拥挤成本、人力资本因子与环境效用因子予以反映,要素迁移核心特征是乡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都能够发生自由流动,城乡空间形态进一步趋于扩散。城乡关系演进与城乡发展问题是一项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的大课题,本文从城乡互动视角对城乡关系演进下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与论证过程还存在商榷之处,研究中也不可避免出现遗漏与不足:城乡关系演进的驱动力指标上可能还存在缺失,数理模型中使用劳动力而尚未将资本、土地这两个要素纳入,实证部分对不同区域的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模式尚未涉猎,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的政策建议还需要具体化,等等。上述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也是本人未来的努力方向。
二、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1.2.2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及资料来源 |
1.5.1 二手数据资料 |
1.5.2 实地考察与访谈资料 |
1.5.3 问卷调查数据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其他相关概念 |
2.1.3 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市场均衡理论 |
2.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1 内蒙古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变化 |
3.1.2 内蒙古农村电商规模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3.2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
3.2.1 政策支持 |
3.2.2 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
3.2.3 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3.3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农户网购程度 |
3.3.3 农户网购技能熟练度 |
3.3.4 农户网购平台 |
3.3.5 农户网购原因 |
3.4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农村电商的推动政策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
3.4.2 配套资金的下放与使用不合理 |
3.4.3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作用未充分发挥 |
3.4.4 冷链物流的高成本限制了农产品上行 |
3.4.5 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不利于农产品上行的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
4.1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理论模型 |
4.1.1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消费者电商采纳分析 |
4.1.2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生产者电商采纳分析 |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
4.2.1 人力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2.2 社会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
4.4.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4.4.4 农户不愿意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1.1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机理 |
5.1.2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机理 |
5.2 模型与数据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构建 |
5.2.3 数据说明 |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基本模型的回归分析 |
5.3.3 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 |
6.1 相关文献综述 |
6.1.1 有关的经济学解释 |
6.1.2 有关的文献综述 |
6.2 研究方法与案例来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来源 |
6.3 案例分析 |
6.3.1 电子商务改变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机理 |
6.3.2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 |
6.3.3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 理论分析 |
6.4.1 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模式 |
6.4.2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
7.2.1 模型选择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倍差法的前提假设条件 |
7.3.2 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示范项目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 |
7.3.5 地区异质性检验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 |
8.1.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电子商务采纳行为 |
8.1.3 电子商务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消费 |
8.1.4 电子商务成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新载体 |
8.1.5 电子商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效果显着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
8.2.2 积极完善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体系 |
8.2.3 加大对普通农民电商知识的宣讲 |
8.2.4 基于已有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
8.2.5 “引进+培育+合作”吸引电子商务人才 |
8.2.6 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
8.3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电商影响下的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
1.1.2 互联网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变化 |
1.1.3 网络消费变革居民消费方式 |
1.1.4 农村电商推进网络市场向镇村下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1.4 实证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1 实证对象选取及概况 |
1.4.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国内外消费行为空间的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消费空间 |
2.1.2 消费行为空间 |
2.1.3 电商与网络消费 |
2.1.4 镇村居民 |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2.1 中心地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3 行为论方法 |
2.2.4 时间地理学 |
2.3 消费行为空间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外消费行为空间研究历程概述 |
2.3.2 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空间 |
2.3.3 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 |
2.3.4 影响消费行为的一般因素 |
2.4 电商影响下的消费行为空间相关研究 |
2.4.1 电商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 |
2.4.2 电商对居民消费方式的影响 |
2.4.3 电商对居民消费出行的影响 |
2.4.4 电商对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商影响下的镇村消费空间概况 |
3.1 龙门县镇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变迁 |
3.1.1 经济社会发展 |
3.1.2 镇村城乡建设 |
3.1.3 镇村电商发展 |
3.1.4 镇村商业变迁 |
3.2 镇村传统消费空间 |
3.2.1 镇村消费空间的物质载体——商铺与集市 |
3.2.2 镇村购物消费空间现状 |
3.2.3 镇村休闲消费空间现状 |
3.3 镇村新型消费空间 |
3.3.1 以“千鲜汇”为代表的社区团购 |
3.3.2 以电子商务服务站为代表的商品代买 |
3.3.3 以京东家电为代表的电商实体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商影响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特征及演变 |
4.1 镇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 |
4.1.1 受访居民基本情况 |
4.1.2 镇村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 |
4.2 购物消费行为空间的特征 |
4.2.1 消费前选择的特征 |
4.2.1.1 消费方式选择偏好 |
4.2.1.2 消费地选择偏好 |
4.2.2 消费出行的空间特征 |
4.2.2.1 空间距离的圈层结构 |
4.2.2.2 时间距离的圈层结构 |
4.2.2.3 消费出行方式 |
4.3 休闲消费行为空间的特征 |
4.3.1 消费前选择的特征 |
4.3.1.1 消费方式选择偏好 |
4.3.1.2 消费地选择偏好 |
4.3.2 消费出行的空间特征 |
4.3.2.1 空间距离特征 |
4.3.2.2 时间距离特征 |
4.3.2.3 消费出行方式 |
4.4 电商影响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演变 |
4.4.1 消费方式从线下向线上蔓延 |
4.4.2 消费地选择的等级结构改变 |
4.4.3 消费平均出行距离减少远距离出行增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商对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作用机制及规划响应 |
5.1 电商作用下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个体与家庭因素 |
5.1.2 外部环境因素 |
5.2 电商对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的作用机制 |
5.2.1 外部作用:电商推动镇村消费空间变革 |
5.2.2 内部作用:电商推动居民消费需求与行为偏好转变 |
5.3 电商影响下镇村物质空间供需矛盾及优化策略 |
5.3.1 商业空间供需矛盾及优化策略 |
5.3.2 交通设施供需矛盾及优化策略 |
5.3.3 物流设施供需矛盾及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对象编号及基本信息 |
附录2 龙门县镇村居民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3)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消费理论演进过程 |
1.2.2 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
2.1 不确定性理论 |
2.1.1 不确定性的定义及分类 |
2.1.2 不确定性的测度 |
2.2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2.1 随机游走假说 |
2.2.2 预防性储蓄理论 |
2.2.3 流动性约束理论 |
2.2.4 缓冲存货储蓄理论 |
2.2.5 消费决策影响收入理论 |
2.3 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 |
2.3.1 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 |
2.3.2 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 |
2.3.3 不同类型支出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
3.1 山西省城镇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
3.1.1 山西省总体消费需求回升 |
3.1.2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升,消费率波动上升 |
3.2 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
3.2.1 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与收入的偏离程度扩大 |
3.2.2 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放缓 |
3.2.3 平均消费倾向波动中下降,近几年有所回升 |
3.3 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 |
3.3.1 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显着下降 |
3.3.2 居住、医疗、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城镇居民消费面临的不确定性及来源 |
4.1 制度变迁引发山西城镇居民消费不确定性 |
4.1.1 1949—1978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
4.1.2 1978—199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行阶段 |
4.1.3 1993—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阶段 |
4.2 山西省城镇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来源 |
4.2.1 就业制度改革引发收入不确定性 |
4.2.2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引发收入不确定性 |
4.2.3 工资分配机制改革引发收入不确定性 |
4.3 山西省城镇居民面临的支出不确定性来源 |
4.3.1 教育支出不确定性 |
4.3.2 医疗支出不确定性 |
4.3.3 住房支出不确定性 |
4.4 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的衡量 |
5.2 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状态空间模型设立 |
5.2.3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
5.2.4 模型估计结果 |
5.2.5 模型检验 |
5.3 实证研究结论 |
5.3.1 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具有正向带动作用 |
5.3.2 收入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 |
5.3.3 支出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改善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
6.1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降低收入不确定性 |
6.1.1 扩大就业规模,稳定就业形势 |
6.1.2 建立正常的收入增长机制,稳定收入预期 |
6.2 完善制度变革的配套体系 |
6.2.1 规范教育收费制度,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
6.2.2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住房价格调控力度 |
6.2.3 加大医疗投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三、获奖情况 |
(4)我国家庭资产配置对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家庭资产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居民资产与消费决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资产与家庭资产 |
二、家庭资产配置 |
三、异质性消费者 |
第二节 家庭资产选择理论的渊源 |
一、均值-方差理论 |
二、分散化资产选择理论 |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四、生命周期资产选择模型 |
五、有限理性下的资产选择理论 |
第三节 家庭消费选择的理论渊源 |
一、绝对收入假说 |
二、相对收入假说 |
三、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
四、预防性储蓄假说 |
五、流动性约束理论 |
第四节 家庭资产结构影响消费行为的理论分析 |
一、基本假设 |
二、异质性家庭的消费决策 |
第二章 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与消费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状况分析 |
一、居民家庭资产总量增长明显但分布不均 |
二、家庭资产结构多元化但仍以房产为主 |
三、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低且存款占据主要地位 |
第二节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分析 |
一、居民绝对消费水平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
二、居民家庭最终消费率偏低,政府消费率稳定 |
三、居民储蓄率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不足 |
第三章 我国居民异质性家庭的估计 |
第一节 异质性消费者的估计方法 |
一、估计方法选取 |
二、估计过程实现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一、数据来源 |
二、主要变量选取说明 |
第三节 我国居民家庭异质性消费者的比例估计 |
一、异质性消费者比例的整体估计 |
二、不同年龄群体异质性消费者比例估计 |
三、不同收入群体异质性消费者比例估计 |
四、异质性消费者的持久程度估计 |
第四节 异质性消费者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
一、异质性消费者的形成原因 |
二、异质性消费者造成的影响 |
第四章 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异质性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的估计方法 |
一、收入方程 |
二、收入冲击对消费的传导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说明 |
第三节 家庭资产配置对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HtM消费者和非HtM消费者的行为分析 |
二、贫穷型HtM消费者和富裕型HtM消费者的行为分析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及促进家庭消费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改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增加金融资产配置 |
第二节 发挥住房消费属性,抑制投机性炒房 |
第三节 保持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调整收入结构 |
第四节 合理发展信贷消费,提高异质性家庭消费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框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分析 |
2.1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不足到基本充裕阶段(1978—1985 年) |
2.2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基本充裕到充裕阶段(1986—2000 年) |
2.3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充裕到多样化阶段(2001—2012 年) |
2.4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多样化到安全阶段(2013 年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分析 |
3.1 农村市场食物安全现状分析 |
3.2 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的态度及其与自身健康的认知 |
3.3 农村居民安全性食物认知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分析 |
4.1 信息不对称下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 |
4.2 消费与生产双重身份的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3 预期效用与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4 农村居民自给性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5.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行为的演变分析 |
5.2 不同个体特征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3 不同家庭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4 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分析 |
6.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变化 |
6.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7.1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前行为 |
7.2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中行为 |
7.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后行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确定 |
8.2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的定义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1 样本特征分析 |
9.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 |
10.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的改进 |
10.2 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改进 |
10.3 农村食物市场结构的改进 |
10.4 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的改进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消费需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主要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二、消费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的收入分配和消费需求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的消费需求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的变迁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迁及分析 |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迁 |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消费需求变迁 |
一、我国消费需求量的变迁 |
二、我国消费需求结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量的理论分析 |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入效应影响消费需求量 |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消费倾向效应影响消费需求量 |
第二节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理论分析 |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分析 |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 |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对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 |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趋势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量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 |
三、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 |
四、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 |
三、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 |
四、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人口转移 |
一、均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
二、公平户籍制度和房产制度加快农业人口转移 |
第二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
一、创新农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观念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
第三节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发挥城乡消费潜力 |
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二、发挥城乡消费潜力增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基本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变化 |
一、休闲消费规模的变化 |
二、休闲消费增长率的变化 |
三、休闲消费的地区性差异 |
第二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结构的演变 |
一、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
二、休闲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 |
三、休闲消费结构的地区性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综合测度 |
第一节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一、主要指标识别 |
二、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测度方法 |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 |
第三节 测度结果及时空分析 |
一、测度指标权重赋值 |
二、时序变化分析 |
三、空间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理论机制 |
第一节 分析起点和框架 |
一、“迪顿悖论”:收入和消费关系研究新贡献 |
二、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三、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住房价格波动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机制 |
一、住房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 |
二、住房价格波动的挤出效应 |
三、住房价格波动的抵押品效应 |
第三节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机制 |
一、生命周期假说 |
二、家庭储蓄需求模型 |
三、宏观影响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特征 |
一、城镇住房价格波动特征及现状描述 |
二、城镇居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特征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计量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估计方法及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三大经济区估计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考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空间格局分析 |
一、休闲消费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
二、休闲消费潜力空间分布方向性的变化 |
三、休闲消费潜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三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 |
一、OLS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二、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三、进一步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消费支出文献综述 |
1.2.2 负债与消费支出的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居民家庭负债影响消费支出的研究假说与机理分析 |
2.1 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作用理论基础 |
2.1.1 绝对收入理论 |
2.1.2 跨期选择理论 |
2.1.3 研究假说 |
2.2 居民家庭负债影响消费支出的具体机理分析 |
2.2.1 创收型居民负债对消费支出的财富效应 |
2.2.2 消费型居民负债对消费支出的马太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民负债与消费支出现状分析 |
3.1 我国居民负债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居民负债和存款的相对变化趋势 |
3.1.2 我国居民负债与GDP的相对变化趋势 |
3.1.3 我国地区间居民的负债水平比较分析 |
3.2 居民消费支出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居民的消费情况及趋势 |
3.2.2 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 |
3.2.3 地区间居民的消费支出状况比较 |
3.3 居民家庭负债与消费支出的共同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水平的实证检验 |
4.1 基于省级数据的居民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实证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说明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4.2 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居民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说明及主回归模型设定 |
4.2.3 主假设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4 影响机理的结果分析 |
4.3 基于CHFS数据的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进一步分析 |
4.3.1 家庭负债促进消费的城乡差异 |
4.3.2 家庭负债促进消费的地区差异 |
4.3.3 家庭负债对消费品类型的差异性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升级背景下以家庭负债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
5.1 对宏观政策制定部门的政策建议 |
5.1.1 着力完善中国的信贷市场 |
5.1.2 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居民信贷 |
5.2 对金融及商业机构的建议 |
5.2.1 金融机构应以金融创新满足居民信贷需求 |
5.2.2 商业机构以服务创新推广信用负债 |
5.3 对消费者个人的政策建议 |
5.3.1 加强居民金融知识教育 |
5.3.2 树立现代化的负债消费观念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
1.2.1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2 消费信贷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理论 |
1.2.3 消费信贷与微观经济消费者效用改善的理论 |
1.2.4 消费信贷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研究难点和不足点 |
1.4.1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点 |
第2章 消费信贷的概况 |
2.1 消费信贷的概念 |
2.1.1 消费信贷概念的提出 |
2.1.2 消费信贷概念的内涵 |
2.1.3 消费信贷概念的外延 |
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阶段 |
2.2.1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摸索期(1980年-1994年) |
2.2.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成长期(1995年-2008年) |
2.2.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壮大期(2009年-至今) |
2.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2.3.1 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现状 |
2.3.2 我国消费信贷的产品业务现状 |
2.3.3 我国消费信贷的需求主体现状 |
2.3.4 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政策现状 |
2.4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
2.4.1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
2.4.2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
3.1 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 |
3.1.1 产业结构理论 |
3.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划分 |
3.1.3 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界定 |
3.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分析 |
3.2.1 我国消费信贷的行业特征 |
3.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特征 |
3.2.3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偏好特征 |
3.2.4 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格局特征 |
3.3 我国消费信贷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2 我国消费信贷对金融机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3 我国消费信贷对生产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机制 |
3.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影响路径 |
3.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间接影响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1.1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比较 |
4.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原因分析 |
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2.1 企业之间发展分化的衡量指标选择 |
4.2.2 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
4.2.3 房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
4.3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3.1 消费信贷对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
4.3.2 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历史回顾 |
4.3.3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与其他产业周期波动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2 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的选择 |
5.2.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3 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选择 |
5.3.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拓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
6.2.2 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 |
6.2.3 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 |
6.2.4 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 |
6.2.5 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 |
6.2.6 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10)城乡关系演进下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外城乡关系演进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的奠基性探讨 |
1.2.2 城乡发展秩序理论的系统性阐释 |
1.2.3 城乡空间形态学说的模式化推演 |
1.2.4 城乡政策实践的伴生性演进 |
1.2.5 新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补充 |
1.2.6 简要述评 |
1.3 国内城乡关系演进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乡差距问题对城乡关系格局的现实反映 |
1.3.2 城镇化推进模式对城乡关系格局的初步调整 |
1.3.3 城乡产业互动对城乡关系演进的重要影响 |
1.3.4 城乡生活一体化对城乡关系演进的推动作用 |
1.3.5 城乡一体化评价对城乡关系演进的综合测度 |
1.3.6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1.5.1 主要观点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乡及其二者关系的内涵界定 |
2.1 城市与乡村的界定及拓展 |
2.1.1 工农隔离下的城市与乡村 |
2.1.2 要素流动下的城市与乡村 |
2.1.3 区域交互下的城市与乡村 |
2.1.4 组团格局下的城市与乡村 |
2.2 城乡关系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
2.2.1 理想状态下的城乡关系 |
2.2.2 政策导向下的城乡关系 |
2.3 城乡关系的阶段划分及其动态演进 |
2.3.1 缺乏市场交换的城乡分离阶段 |
2.3.2 强调经济偏好的城市主导阶段 |
2.3.3 体现关联发展的城乡互动阶段 |
2.3.4 反映互惠共生的城乡融合阶段 |
2.4 小结 |
第3章 城乡关系演进下的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 |
3.1 城乡联系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
3.1.1 城乡联系理论发展脉络梳理 |
3.1.2 城乡联系理论的启示与延伸方向 |
3.2 城乡关系演进的驱动机制 |
3.2.1 一类驱动:多层次城乡联系 |
3.2.2 二类驱动:多维度城乡相互作用 |
3.3 城乡关系演进的内在机理 |
3.3.1 城乡关系演进中的驱动力指标 |
3.3.2 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判定 |
3.3.3 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特征及内在逻辑 |
3.4 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 |
3.4.1 假设前提:要素流动与城乡联系 |
3.4.2 作用机制:规模报酬递增与产业互动 |
3.4.3 先期跃升条件:消费、通道与新经济 |
3.4.4 后期跃升条件:服务、环境与网络共生 |
3.5 小结 |
第4章 城乡关联-共生发展下的欧美模式及其演化分析 |
4.1 美国模式:技术驱动下的自由延展式城乡互动 |
4.1.1 要素自由流动与城乡边缘区 |
4.1.2 技术与服务催生新经济部门 |
4.1.3 新兴业态主导下的城乡互动 |
4.2 欧洲模式:网络共生构型下的组团式城乡融合 |
4.2.1 全球格局下欧洲城镇网络基本形态 |
4.2.2 组团式融合发展:从城市区域到网络化空间构型 |
4.2.3 城乡共生网络:从经济联系到社会文化与环境联系 |
4.3 小结 |
第5章 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下的城乡关系阶段演进模型 |
5.1 城乡关系基础模型 |
5.2 假设修正与分类推演 |
5.3 乡村劳动力单向流动下的城市主导模型 |
5.3.1 乡村劳动力单向流动的形成机制 |
5.3.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5.3.3 生产者行为分析 |
5.3.4 市场均衡分析 |
5.4 乡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下的城乡互动模型 |
5.4.1 传统工业发展“阈值区间”假设 |
5.4.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5.4.3 生产者行为分析 |
5.4.4 市场均衡分析 |
5.5 区域劳动力自由流动下的城乡融合模型 |
5.5.1 主要假设变更与模型改进方向 |
5.5.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5.5.3 生产者行为分析 |
5.5.4 市场均衡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6.1 中国城乡关系演进阶段及特征 |
6.1.1 国民经济恢复期的城乡协调发展阶段 |
6.1.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乡分离阶段 |
6.1.3 城镇化快速推进下的城市主导阶段 |
6.1.4 统筹战略引导下的城乡互动阶段 |
6.2 中国城乡关系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6.2.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2.3 计量回归估计 |
6.2.4 实证结果解释与讨论 |
6.3 区域视角下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水平测度 |
6.3.1 研究方法选取及其基本原理 |
6.3.2 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6.3.4 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测算 |
6.3.5 实证测度结果解释与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推进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破除制度障碍加强要素流动和城乡联系 |
7.1.1 破除制度障碍健全完善城乡市场秩序 |
7.1.2 多方位强化城乡社会、文化与环境联系 |
7.1.3 发挥城乡空间、功能、技术与制度驱动作用 |
7.2 加强城乡通道建设培育新经济模式 |
7.2.1 推动城乡通道型基础设施网络化覆盖 |
7.2.2 培育新经济模式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
7.3 优化观念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7.3.1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7.3.2 培养城乡居民文化认同与环境效用观念 |
7.4 分类推进打造组团共生的城市区域与城镇网络 |
7.4.1 提升中小城镇的技术孵化与服务提供能力 |
7.4.2 重视新经济部门对城乡自由延展的推动作用 |
7.4.3 培育体现城乡功能协调性的多中心城市区域 |
7.4.4 构建关联与互惠机制导向下的城乡共生网络 |
7.5 因地制宜推进实施差异化城乡发展策略 |
7.5.1 全国层面协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5.2 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城镇网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
7.5.3 东北与中部地区持续深化通道建设加强城乡互动发展 |
7.5.4 西部地区推行梯级延展策略加强城乡关联发展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葛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电商影响下的镇村居民消费行为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D]. 张逸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4]我国家庭资产配置对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 王明蕾.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D]. 陈忠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消费需求效应研究[D]. 田明珠.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D]. 刘松.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8]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D]. 张彩兰. 湖南大学, 2019(07)
- [9]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D]. 邓文硕.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10]城乡关系演进下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研究[D]. 范昊. 山西财经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