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开卷考试与学生阅读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宋研[1](2021)在《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我们国家还是其他国家的母语教育,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研究从古至今都得到很大的重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四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第一点。2020年4月22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首次亮相,这个目录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的,其中为初中生推荐了100种阅读书目,可见课外阅读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对学生学好语文课程来讲,语文素养是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讲,语文素养更是基础。所以,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学习,更离不开课外阅读。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理论依据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育学方面关于阅读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与学习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教育学方面古代与近代学者提出的阅读理论等,是本文研究与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课外阅读对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意义课外阅读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趣味、促进文化传承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等,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实现素养与成绩双得。第三章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通过对六盘水市两所中学的419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在初中生课外阅读中存在良好阅读习惯尚未形成、阅读类型相对集中、阅读时间比较随意、选择阅读材料随意等方面的问题。在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中存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表达与创造美的意识不够、背诵经典的习惯尚未形成等方面问题。上述问题有多方面成因,主要体现在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压力增大、教师指导不力、家长督促不够、同学之间的影响、网络媒体与文化交流的影响等。第四章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基于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以及教学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提升语文素养,建议采取如下策略:指向语言,助力语言素养的提升;立足思维,助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聚焦审美,在悄然浸润中滋养审美;品味文化,在日积月累中积淀文化;多方合力促进课外阅读,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卢茂霞[2](2021)在《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自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目前为止,整本书阅读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也处于摸索阶段。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本文将支架理论引入整本书阅读教学,期望在发展比较成熟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框架引导下,能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寻得一点启发。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支架式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等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本章首先梳理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概念和具体的教学模式,分析支架式教学的特点。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整本书的相关概念、分类作进一步明确,并分析整本书阅读与其他相关阅读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本章的重点是探讨开展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新课标中语文教育四大核心素养与整本书阅读的契合点、统编教材与整本书阅读的契合点、支架式教学对解决整本书阅读所面临的巨大困境的重要作用三大要点来论述支架式教学应用于整本书阅读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第四章,本章根据整本书阅读教学持续时间长、阅读信息量大、以学生的课下阅读为主等特点,总结出支架式教学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指导时的应用原则,并且将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过程中的支架进行分类,再探讨每个教学环节的应用策略,并结合有关案例进行阐释。第五章,本章的重点是提出一些教师在指导整本书支架式阅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支架资源整合、教师心理、教学设计三方面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结语部分总结前文、反思研究的不足。
董晓星[3](2021)在《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说是一种情节虚构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叙事方式进行人物角色刻画、环境描写,以此来概括性地表现社会生活,表达基本情感。小说的这种特征在小学生的语言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阶段课文中涉及的小说较少,这就需要在课外大量地补充小说阅读。要想深入地开展小说阅读,减少阅读的盲目性、消遣性和肤浅性,语文教师就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所以本研究在了解学生课外小说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探析教师在课外小说阅读指导中的不足,提出改善的策略。本文总体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先明确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向。第一章,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核心概念界定主要对小学高年级、小说、课外小说阅读指导等进行界定。理论依据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启示。第二章,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调查发现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小学生课外小说阅读质量不高、随意性大;学生课外阅读不关注小说语言的艺术性;学生对小说文本描写艺术手法获取不足;学生阅读小说时叙事性与思维能力培养联系不紧密;学生对小说审美关注不多等问题。具体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课外小说阅读契机的指导;语文教师忽视小说语言构建指导;教师文体意识不强影响对小说细节描写的关注;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业评价及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影响小说美育等。第三章,提出实施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指导的策略。具体包括语文教师加强课外阅读小说的质量管控;结合小说特征进行学生语言构建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文体的细节刻画;结合小说叙事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强化小说的美育功能;构建课外小说的评价体系等。
黄鑫艺[4](2021)在《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文中指出整本书阅读自被设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后,有关“整本书阅读”的热度一直持续高涨,在高中教学一线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比之下,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相关研究文献有待丰富。戏剧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倡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本文从综述、调查、策略三个方面分别阐述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在综述部分,首先以“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为重点,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形式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书籍资料进行梳理;其次在梳理基础上针对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从“中学语文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阅读指导目录”三个层面纵向梳理有关戏剧的文学作品并归纳特点,为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调查部分,针对三所不同地区高中,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采用发放纸质版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高中教学一线开展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情况。将收集上的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汇总后以表格形式呈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呈现戏剧类整本书阅读开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策略部分,结合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中“教与读”遇到的问题,分别从精篇引入——自读整本——关联探究——戏化展示——阅读评价这五个方面呈现较系统性的戏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开展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提供借鉴和参考。目前,高中教学一线中有关戏剧类整本书阅读开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希望此次研究能够为一线教师开展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活动助益。
李茹[5](2020)在《家庭陪伴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以山西省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家庭陪伴阅读是促进少儿阅读的重要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正式学习阅读的初步阶段,识字量很少;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脑部结构发育还不完善,且社会认知能力不足,理解能力还较弱;与注意力有关的脑区发育不完善,所以注意力水平较低。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独立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在具备相应能力之前,家长陪伴阅读和正确指导很有必要。出版业是阅读客体(图书)的生产者,也是阅读主体(读者)的服务者。因此,了解小学低年级家庭陪伴阅读现状,不仅可以生产适合这个年龄儿童阅读的图书,也可以发现小学低年级家长陪伴阅读的问题,从出版业的角度指引家长优化陪伴方法和环境创设,让孩子在正式学习阅读的初期爱上阅读。本文以《小学低年级家庭阅读陪伴现状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问献分析、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并运用心理学和编辑出版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发现小学低年级家庭陪伴存在重知识传授也重兴趣培养、较学龄前儿童亲子阅读陪伴阅读依赖性小、阅读材料以纸书为主、家庭阅读条件良好和进行陪伴阅读家庭的孩子的阅读习惯更好等五个特点,也存在部分家长缺乏陪伴阅读观念、父亲在阅读陪伴中参与度低、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缺乏科学挑选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家长阅读的缺失影响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等五个问题。以上问题对出版业有以下几点启示:将陪伴阅读理念融入图书制作过程,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陪伴阅读的需求,同时也通过图书引导家长优化阅读指导方法;在数字化不可逆的背景下,设计并推出为家长制订计划和指导方案的数字化产品,辅助家长高效陪伴孩子阅读;开展家长陪伴阅读的读书会,让家长从实践中优化陪伴阅读方法;融合各行业推进分级阅读建设,使家长和孩子很容易找到适合他们的书籍;最后,书店打造陪伴阅读场所,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优质的陪伴阅读环境。
周晨曦[6](2020)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整本书阅读在我国教育史上很早就存在,叶圣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读整本的书”的概念。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整本书阅读又逐步回归大众的视野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和鉴赏部分中明确提出学生应重视书籍的阅读,尽量阅读整本书。在2017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被放在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足以证明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阅读方法的掌握、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整本书阅读仍存在着阅读大环境不尽如人意、教师重视程度不足、指导不当等诸多问题,学生缺乏阅读经验,不知道该如何选书、如何读完一整本书,阅读素养得不到锤炼与提高。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进行了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研究,力争为推进整本书阅读进程贡献一份力量。文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对高中生阅读整本书的现状展开调查,利用调查所得数据对高中生阅读整本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确实存在阅读环境不佳、老师指导不当、学生自身意志力不强等问题。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旨在改善当下整本书阅读现状。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出本文的研究议题—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与实践研究。进而对整本书阅读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及教学价值。首先阐述整本书阅读的内涵,通过总结分析整本书阅读的巨大价值,最后探讨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和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首先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目标,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展开调查。之后借助问卷调查法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进一步从学生的阅读态度、目的、方法、活动开展情况等维度分析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探究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问题。第四部分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优化策略。针对研究发现的当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从阅读环境、教师指导和学生自身三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推行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王强[7](2020)在《专题学习运用于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索 ——以《老人与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整本书阅读有较深的课程研究潜力和广泛的教学应用价值。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整本书阅读这个表述出现18次,并且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大类课程中。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发展,专题学习在面对实然问题的解答中更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权利,将知识传递转为知识建构,这使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整本书阅读更多指向文本本身的阅读,而专题学习是开放的文本阅读,读写共生的结合,能够在听、说、读、写方面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的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是以《老人与海》为核心阅读材料,基于驱动性学习任务,借助互联网手段,学生对原着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本研究适应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在立足于高中生的精神成长,探索出一条最优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遵循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结合昆明市呈贡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与学生情况,设计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活动方案。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进入专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论述。分别谈及实施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考虑;探讨了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特点、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其次是专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的框架构建,分别讨论策略建构和程序构建,以此为教学设计提供支持。第二部分是《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本部分主要涉及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第三部分是《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与反馈。该部分主要对《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情况及对实践探索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并进行相关内容反思,为教师教学提供教学建议。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出发,以《老人与海》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在兼顾了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与专题学习的形式及校情与学情情况下,积极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探寻自由、自主的阅读学习中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阅读问题,力求能对今后的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和改进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本研究能给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韩东芳[8](2020)在《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以《苏东坡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本书阅读”这一思想,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就出现过,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2017年,教育部在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并对教学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在课程安排上不仅覆盖必修,还兼顾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同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还成为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领头羊”,足见其重要性。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是“整本书阅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和载体。但是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指导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就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研究以人物传记整本书《苏东坡传》为例,在礼县一中对其高中生及语文教师开展调查,对高中生对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认识、平时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开展调查与分析,对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发现高中生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兴趣;缺乏阅读人物传记整本书的计划性,阅读方法单一;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中主动性的缺失;缺乏教师对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阅读时间不足;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等方面。教师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素养积累不足,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不够深入;不重视整本书阅读,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阅读效果难以检测;对整本书阅读的定位发生偏差,时间难以保证等方面。高中生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是:缺乏正确的阅读心理;缺乏正确的阅读动机;阅读时间不足,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做保证;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不到位。教师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教学观念的偏差与落后;学校对教师评价的片面单一。基于此,本研究以《苏东坡传》为例,立足于对礼县一中高中生和语文教师的调查,提出了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改进策略:培养与激发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前的充分准备;加强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中的指导;加大外部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制定多元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评价机制。在进行《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指导时,可以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及以陷害苏东坡的相关人物为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过的苏东坡的诗文,并引导学生关注传记三要素:传主生平、传主人格和作者对传主的解释。教师为学生提供助读素材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百家讲坛《康震评说苏东坡》。设置自读阶段,教师在学生自读阶段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设计阅读任务清单,以任务驱动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泛读精读结合、抽取要点、互文联结、情景还原、跨界阅读等策略。阅读完成后,组织读书分享会,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针对《苏东坡传》,进行两个展示:一是给苏东坡纪念馆选址,二是苏东坡纪念馆的群塑设计。
陈胡涛[9](2020)在《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随着2017版新课标的颁布,整本书阅读逐渐走入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之中。这两年来,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整本书阅读教学仍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鉴于此,笔者想以上海地区为例,通过对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调查分析,对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以此发现在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完善和改进上海地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与推广。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并且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描述,以避免本次研究处于重复研究的状态。第二部分:高中整本书阅读概述。首先是厘清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与特征。其次是从历史角度和课标角度来探明整本书阅读的思想流变,通过这种考证与梳理,希望能够从中得到现代启示。最后是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从教师、学生、核心素养等角度来阐述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上海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为主要调查手段,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运用相关的统计软件来具体地呈现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从中发现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策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第四部分:上海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启示与建议。针对第三部分呈现的现状,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以及“读书方法的培养”这两个大方向来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第五部分:结语。对上述现状研究和策略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本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李思思[10](2020)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 ——基于艾德勒的阅读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要求“九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我国各地都开始了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研究在讨论第三学段整本书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山东冠县的个案学校为例,调查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表达的阅读思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以《草房子》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为第三学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首先,研究通过查询既有文献资料,阐释第三学段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及其价值。其次,研究选取山东省冠县G小学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成效和问题,研究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县域小学,该校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参考不足,教师自身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不足,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存在着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导读到底导什么、怎么导认识不清晰的问题,学生存在阅读取向功利化,阅读方法不系统以及课外阅读完成度低的问题。研究通过分析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规定、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教师素养、现有相关教学指导理论和课例以及评价体系、教研支持、家庭支持等影响因素,结合艾德勒提出的通过四个基本问题的主动提出与解答来培养主动读者的思想,提出针对农村地区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解决策略——“四步教学”策略:第一步,以确定一本书的主题为目标,学生课下略读、发现一本书的主题;第二步,以建立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为目标,课下阅读与课上汇报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灵活安排汇报时间和形式;第三步,以理解和评价整本书的观点、主题或内容为目标,教师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针对主题内容多次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理清书中内容的逻辑结构;第四步,以读书与生活建立联结为目标,通过学生课下阅读与课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发现书中的矛盾冲突过程之中将书中内容并与自身、世界建立联系,在阅读中思考。“四步教学”的四个教学步骤之间层层递进,将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大的教学目标拆分为多个小目标,融入每个教学步骤。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可根据教学条件将其分割为多个小目标,灵活安排课时和教学组织方式。同时,连续、有主题的课下任务与课上指导环环紧扣,有助于学生养成连续阅读的习惯,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增加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解决评价主体与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语文开卷考试与学生阅读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开卷考试与学生阅读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1.阅读与课外阅读 |
2.素养与语文素养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3.教育学方面关于阅读的理论 |
二、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
(一)丰富积累,提升思维与表达能力 |
1.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运用与表达能力 |
2.发展思维能力,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
(二)获取知识,培养文学审美趣味 |
1.获取丰富知识,实现素养与成绩双得 |
2.培养文学审美趣味,提高审美情趣 |
(三)提高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
1.提高思想修养,形成健全人格 |
2.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 |
三、“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1.学生基本信息 |
2.初中生课外阅读基本情况 |
3.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表现 |
(二)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
1.客观题调查现状成因分析 |
2.主观题调查现状成因分析 |
四、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
(一)指向语言,助力语言素养的提升 |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促进语言积累 |
2.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二)立足思维,助力思维品质的提升 |
1.敢于提出质疑,矛盾分析中锻炼思维能力 |
2.学会比较阅读,思考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 |
3.开展专题阅读,整合概括中促进思维能力 |
4.运用图示方法,循序渐进中提升思维能力 |
(三)聚焦审美,在悄然浸润中滋养审美 |
1.品析感悟,培养鉴赏能力 |
2.朗诵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
3.读后练笔,进行审美创造 |
(四)品味文化,在日积月累中积淀文化 |
1.开展背诵会,丰富文化积累 |
2.丰富阅读形式,鼓励文化传承 |
(五)多方合力促进课外阅读,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
1.对教师的要求 |
2.对父母的要求 |
3.对学校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2)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支架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 |
1.2.3 关于支架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
1.2.4 关于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明确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 |
1.3.2 分析开展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
1.3.3 探索教师进行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的原则和策略 |
1.3.4 提出进行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2 概念界定与内涵论述 |
2.1 支架理论 |
2.1.1 理论基础 |
2.1.2 支架的内涵 |
2.1.3 支架的分类 |
2.2 支架式教学 |
2.2.1 支架式教学的内涵 |
2.2.2 支架式教学的特征 |
2.2.3 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 |
2.3 整本书阅读概述 |
2.3.1 整本书 |
2.3.2 “整本书阅读”的界定 |
3 开展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
3.1 语文新课标为其提供了精神指引 |
3.1.1 促进学生语言构建 |
3.1.2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
3.1.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
3.1.4 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
3.2 语文教材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 |
3.2.1 教材选文的支架作用 |
3.2.2 “名着导读”的支架作用 |
3.3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对其提出了现实要求 |
3.3.1 整本书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
3.3.2 有助于突破整本书阅读的困境 |
4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原则与策略 |
4.1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原则 |
4.1.1 阅读指导共同原则 |
4.1.2 整本书阅读指导原则 |
4.2 用于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支架类型 |
4.2.1 选书支架 |
4.2.2 任务支架 |
4.2.3 计划支架 |
4.2.4 监控支架 |
4.3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策略 |
4.3.1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中的支架搭建 |
4.3.2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中的情境创设 |
4.3.3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中的独立探索 |
4.3.4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中的合作交流 |
4.3.5 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中的效果评价 |
5 教师在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
5.1 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 |
5.1.1 有效整合教材资源,增强生本联系 |
5.1.2 适当补充其他资源,防止定式思维 |
5.2 教师要正确处理受挫心理 |
5.2.1 学会自我反思 |
5.2.2 形成适度预期 |
5.2.3 避免急于求成 |
5.3 教师要合理设计互动环节 |
5.3.1 避免教学情境随意性 |
5.3.2 避免互动反馈无效性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有关小说阅读价值的研究 |
(二)有关小学小说阅读指导现存问题的研究 |
(三)有关影响小学小说阅读因素的研究 |
(四)有关小学小说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高年级 |
二、小说 |
三、课外小说阅读指导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
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的启示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小学生课外小说阅读质量不高随意性大 |
二、学生课外阅读不关注小说语言应用艺术性 |
三、学生对环境角色描写艺术手法获取与实践不足 |
四、阅读时小说叙事性与思维能力培养联系不紧密 |
五、对小说审美感知理解有限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教师缺乏对课外小说阅读契机的指导 |
二、教师忽视对小说阅读中语言构建的指导 |
三、教师文体意识不强,不重视小说的环境和人物描写 |
四、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
五、学业评价及学生认知能力影响小说美育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小说阅读指导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对学生课外小说阅读质量的管控 |
一、结合语文教材做好阅读推荐 |
二、管控学生课外小说阅读质量 |
第二节 结合小说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建构 |
一、引起学生对小说语言精妙性关注 |
二、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巧妙的方法 |
三、做好语言知识积累的监督检查 |
第三节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文体的细节刻画 |
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小说环境描写艺术 |
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小说人物描写艺术 |
第四节 结合小说叙事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一、提炼故事梗概法 |
二、思维导图梳理小说人物关系 |
第五节 强化小说的美育功能 |
一、传授审美基本方法 |
二、通过小说主题感悟人性美 |
第六节 完善课外阅读小说的评价体系 |
一、完善小说智育的学业评价 |
二、完善小说美育的学业评价 |
附:课外小说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举例 |
一、学情及推荐契机分析 |
二、《狼王梦》教学设计及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生问卷 |
致谢 |
(4)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
(二)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整本书阅读 |
(二)戏剧类整本书阅读 |
(三)阅读教学 |
二、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三、戏剧类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的 |
第二章 戏剧类整本书必读与推荐书目梳理 |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情况 |
二、整本书阅读视角下中学语文教材戏剧作品编选特点 |
(一)展现人物性格 |
(二)体现时代特色 |
(三)凸显戏剧经典 |
三、教育部发布有关戏剧作品的阅读指导目录 |
第三章 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与读”现状 |
一、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二、调查情况 |
(一)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与读”调查数据 |
(二)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三)高中学生戏剧类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一)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高中学生戏剧类整本书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一、聚焦精篇,激发兴趣 |
二、任务督促,自主阅读 |
三、关联版本,深入阅读 |
(一)确定一个剧本: |
(二)确定一种题材: |
(三)确定一位作者: |
四、组织协助,戏化展示 |
(一)戏剧作品改编 |
(二)参与戏剧表演 |
五、完善评价,检验成效 |
(一)阅读评价记录表 |
(二)阅读自评表 |
(三)阅读互评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雷雨》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
附录二:师生整本书阅读现状问卷调查 |
致谢 |
(5)家庭陪伴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以山西省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小学低年级 |
1.2.2 陪伴阅读 |
1.3 文献综述 |
1.3.1 学龄前亲子阅读的研究现状 |
1.3.2 小学亲子阅读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 问卷的设计 |
2.1.1 调查的目的 |
2.1.2 调查的内容 |
2.1.3 调查的对象 |
2.2 问卷的正式形成 |
2.3 问卷的实施 |
3 陪伴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陪伴阅读概况 |
3.1.1 选择陪伴阅读的目的 |
3.1.2 选择独立阅读的原因 |
3.1.3 陪伴阅读的主体 |
3.1.4 陪伴阅读的计划制订 |
3.2 陪伴阅读的方式 |
3.3 陪伴阅读环境的创设 |
3.3.1 阅读材料的选择 |
3.3.2 陪伴阅读的时间安排 |
3.3.3 陪伴阅读的地点安排 |
3.3.4 陪伴阅读氛围的营造 |
3.4 陪伴阅读的效果 |
4 陪伴阅读的特点 |
4.1 重知识传授,也重兴趣培养 |
4.2 较学龄前亲子阅读,陪伴阅读的依赖性小 |
4.3 阅读材料选择以纸质书为主 |
4.4 家长能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
4.5 进行陪伴阅读家庭的孩子阅读习惯更好 |
5 陪伴阅读存在的问题 |
5.1 部分家长缺乏陪伴阅读观念 |
5.2 父亲在阅读陪伴中参与度低 |
5.3 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 |
5.4 缺乏科学挑选阅读材料的能力 |
5.5 家长阅读的缺失影响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 |
6 对出版行业的启示 |
6.1 将陪伴阅读理念融入图书制作过程 |
6.2 推出适合陪伴阅读的数字化产品 |
6.3 开展家长陪伴阅读读书会 |
6.4 融合各行业推进分级阅读建设 |
6.5 实体书店打造“陪伴阅读”场所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低年级家庭阅读陪伴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小学低年级家庭阅读指导现状调查报告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研究 |
1.2.2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研究 |
1.2.3 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
1.2.4 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及教学价值 |
2.1 整本书阅读的内涵 |
2.1.1 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的关系 |
2.1.2 整本书阅读与课堂阅读的关系 |
2.1.3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 |
2.2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
2.2.1 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2.2.2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意志力 |
2.2.3 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 |
2.2.4 提高阅读品质,培养终身阅读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目的 |
3.1.3 调查方法 |
3.1.4 调查实施步骤 |
3.2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分析 |
3.2.1 样本基本情况 |
3.2.2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调查结果分析 |
3.3 推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障碍 |
3.3.1 整体阅读环境限制 |
3.3.2 整本书阅读指导和评价不足 |
3.3.3 整本书阅读的主体问题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优化途径 |
4.1 积极发挥老师在整本书阅读的主导作用 |
4.1.1 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
4.1.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4.1.3 优化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 |
4.2 积极发挥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主体作用 |
4.2.1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
4.3 社会、学校、家长各尽其责,共同改善整本书阅读环境 |
4.3.1 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
4.3.2 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
4.3.3 家庭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7)专题学习运用于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索 ——以《老人与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 |
二、关于专题学习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进入专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
第一节 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基本问题探讨 |
一、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依据 |
二、开展专题化整本书阅读学习的考虑 |
三、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特点 |
四、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评价 |
第二节 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框架构建 |
一、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建构 |
二、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程序构建 |
第二章 《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说明 |
一、《老人与海》教学价值分析 |
二、《老人与海》书目版本及参考资料选择 |
三、《老人与海》学习目标及课时安排 |
第二节 《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第一课段“作家作品”:知人论世,感悟精神 |
二、第二课段“冰山原则”:原作深读,风格探索 |
三、第三课段“人与自然”:互文阅读,见仁见智 |
四、第四课段定向·拟题·写作:为有源头活水来 |
第三章 《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反馈 |
第一节 《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情况 |
一、实施情况概述 |
二、专题化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成效反馈 |
第二节 《老人与海》专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馈与反思 |
一、学生反馈 |
二、教师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以《苏东坡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课程标准提高对整本书阅读的规定 |
1.1.2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
1.1.3 信息时代师生深度阅读的欠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1.1 整本书 |
1.3.1.2 整本书阅读 |
1.3.1.3 整本书阅读教学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3.2.1 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评述 |
1.3.2.2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教学研究现状评述 |
1.3.2.3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起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对象 |
1.4.2.1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现状 |
1.4.2.2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 |
1.4.2.3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
1.4.3 研究方法 |
1.4.3.1 文献研究法 |
1.4.3.2 问卷调查法 |
1.4.3.3 访谈法 |
2 人物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价值及要求 |
2.1 人物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 |
2.1.1 人传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教学诸体具备 |
2.1.2 人物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拥有独特的文体资源 |
2.2 人物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
2.2.1 积累人物传记类知识并获得精神成长 |
2.2.2 建构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与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
2.2.3 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2.3 人物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求 |
2.3.1 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
2.3.2 弥补人物传记节选和单篇教学不足 |
3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关于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的调查 |
3.1.1 调查内容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目的 |
3.1.4 调查方法 |
3.1.5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 高中生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3.2.1 对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认识的分析 |
3.2.2 平时的阅读习惯的分析 |
3.2.3 整本书阅读效果的评价的分析 |
3.2.4 学生问卷主观题分析 |
3.3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教师访谈基本情况 |
3.4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3.4.1 高中生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4.1.1 高中生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
1.缺乏对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
2.缺乏阅读人物传记整本书的计划性,阅读方法单一 |
3.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
4.整本书阅读中主动性的缺失 |
5.缺乏教师对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阅读时间不足 |
6.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
3.4.1.2 高中生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1.缺乏正确的阅读心理 |
2.缺乏正确的阅读动机 |
3.阅读时间不足,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做保证 |
4.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不到位 |
3.4.2 教师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4.2.1 教师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
1.专业素养积累不足,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不够深入 |
2.不重视整本书阅读,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 |
3.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阅读效果难以检测 |
4.对整本书阅读的定位发生偏差,时间难以保证 |
3.4.2.2 教师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1.教学观念的偏差与落后 |
2.学校对教师评价的片面单一 |
4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改进策略 |
4.1 培养与激发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
4.1.1 以传主的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兴趣 |
4.1.2 以与传主相关的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
4.1.3 以阅读抓手激发学生兴趣 |
4.2 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前的充分准备 |
4.2.1 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书目的确定 |
4.2.2 以教师的读促进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的开展 |
4.2.3 教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助读素材 |
4.3 加强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中的指导 |
4.3.1 指导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 |
4.3.2 指导学生掌握人物传记的多种阅读方法 |
4.4 加大外部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
4.4.1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
4.4.2 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 |
4.5 制定多元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评价机制 |
5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课例 |
5.1 《苏东坡传》的导读和自读阶段 |
5.1.1 导读阶段 |
5.1.1.1 培养与激发学生对《苏东坡传》的兴趣 |
1.以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
2.以诬陷苏东坡的相关人物为引激发学生兴趣 |
5.1.1.2 回顾已知,搭建与未知的桥梁 |
5.1.1.3 明确教学目标,提供助读素材 |
1.积累《苏东坡传》相关知识并受到精神陶冶 |
2.建构《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
3.积累与构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5.1.2 自读阶段 |
5.1.2.1 第一次自读——泛读,整体感知 |
5.1.2.2 第二次自读——精读,深入挖掘 |
5.2 人物传记《苏东坡传》阅读中的指导推进 |
5.3 阅读后成果的汇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澳台地区“整本书阅读”情况研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整本书阅读概述 |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与特征 |
(一)整本书阅读相关概念的厘定 |
(二)整本书阅读的特征 |
二、整本书阅读的思想流变 |
(一)历史发展中的整本书阅读思想 |
(二)整本书阅读在历年课标中的体现 |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
(一)发挥育人功能,建构学生的核心素养 |
(二)改变阅读倾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三)变革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阅读教学 |
(四)推行跨界阅读,促进学科的相互融合 |
第二章 上海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调查研究结果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问题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过程 |
二、调查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
(一)调查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相关度分析 |
(四)访谈与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上海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
一、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 |
(一)实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目的 |
(二)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正负效应 |
(三)整本书阅读视野下,课程开发模式之辨析 |
(四)单元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重要支点 |
(五)以“项目型单元”为支点,“过程模式”为主导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探析 |
(六)以“计划型单元”为支点,“泰勒模式”为主导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探析 |
二、探索多种多样的读书方法指导策略 |
(一)重视辅文阅读 |
(二)构建阅读共同体 |
(三)注重批注式阅读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教师卷) |
附录2 问卷调查(学生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 ——基于艾德勒的阅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概况 |
第一节 个案学校的基本情况 |
一、个案学校整体概况 |
二、语文教学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情况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学评价 |
第二章 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课标规定较模糊 |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
三、学生家庭阅读氛围不浓 |
四、理论指导和参考资料不足 |
五、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三章 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学目标 |
一、目标设置侧重习惯培养 |
二、目标内容分配到教学环节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一、阅读指导避免“课时化” |
二、课上课下充分贯通 |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 |
一、以学生为主体 |
二、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 |
第四章 基于艾德勒阅读思想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基于艾德勒阅读思想的“四步教学”策略 |
一、确定书目主题 |
二、建立框架结构 |
三、理解并评价主要观点 |
四、联结阅读与生活 |
第二节 基于艾德勒阅读思想的《草房子》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选书理由 |
三、教学目标设计 |
四、教学过程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表 |
附录三: 课堂实录 |
致谢 |
四、语文开卷考试与学生阅读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研究[D]. 宋研.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整本书支架式阅读教学研究[D]. 卢茂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小学高年级课外小说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 董晓星.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4]高中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D]. 黄鑫艺.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5]家庭陪伴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以山西省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为例[D]. 李茹.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6]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D]. 周晨曦. 西南大学, 2020(05)
- [7]专题学习运用于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索 ——以《老人与海》为例[D]. 王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以《苏东坡传》为例[D]. 韩东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上海地区“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D]. 陈胡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 ——基于艾德勒的阅读思想[D]. 李思思.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开卷考试论文; 文学论文; 读书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