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v6标准化现状

中国IPv6标准化现状

一、国内IPv6的标准化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董晓臣[1](2021)在《基于FPGA的IPv6 over AOS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由于卫星具有强覆盖性以及可避免自然灾害的能力等优势,利用卫星通讯实现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系统是当下网络通信的发展方向。将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进行无缝连接实现多种数据类型以及大容量信息数据传输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但是,地面通信环境与空间通信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地面网络的TCP/IP协议并不适用于空间通信,空间通信需要一种适合自身通信环境的协议。由于地面与空间通信网络的协议类型不同,要实现地面通信网络协议与空间通信网络协议的融合就需要一种协议转换机制。随着地面通信技术的进步,IPv4协议的不足日益成为限制通信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新一代IPv6协议的出现将会替代现有的IPv4协议。本文为了使地面网络与空间网络在IPv6协议层(网络层)实现融合,设计了一种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使用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包业务传输IPv6数据包,并具有地址解析功能。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针对国内外天地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研究了IPv6协议、NDP协议、IPv6组播技术、CCSDS制定的空间通信标准和IP over CCSDS协议的转换机制,根据目前天地一体化需求设计了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总体框架,并在网关系统总体框架中设置了地址解析模块,可以实现网关系统与本侧子网之间的地址解析。二、对CCSDS封装流程以及AOS包业务进行了重点剖析,设计了系统中AOS传输帧的结构。通过对CCSDS封装包的分片重组实现不定长的IPv6数据包与定长的AOS传输帧的适配。根据设计需求对硬件选型做了介绍。三、基于FPGA平台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对IPv6 over AOS网关进行设计和实现,并对各模块设计方法做了详细介绍。使用Vivado 2019.1为开发工具,借助其仿真功能对地址解析和协议转换模块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做了分析验证。四、搭建了系统测试环境,使用逻辑分析仪和网络抓包工具对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可以实现地址解析以及协议转换等功能。

邴群植[2](2020)在《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互联网是将工业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技术。其中,工业以太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的支撑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工业以太网通过对标准以太网技术改进,实现了关键数据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以及高速率传输。EtherCAT作为当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络规范之一,通过一套独特的通信机制使数据能够高效交换,并且具有成本低廉、布线灵活,低传输时延等特点,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批准为国际标准,在工业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是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与IPv4协议相比,IPv6协议在地址空间、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随着IPv6技术在工业以太网中的不断应用,如何实现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的无缝融合与互联,实现EtherCAT设备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EtherCAT与IPv6互联的核心是协议转换,但目前尚缺乏对EtherCAT与IPv6协议转换机制的研究,阻碍了Ehter CA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EtherCAT与IPv6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在保持EtherCAT网络传输特性的基础上,将EtherCAT数据包转化为能够在IPv6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EtherCAT和IPv6协议标准,对两种网络的数据包传输特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实现EtherCAT和IPv6数据包协议转换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针对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无缝融合与互联的需求,提出一种协议转换解决方案,主要包括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和识别、直连模式的整网帧格式转换方法、优先级转换方法、地址转换方法、扩展首部的添加以及开放模式下的IPv4首部转化为IPv6。最终,数据包转化为IPv6格式的同时,保持了原有EtherCAT网络的传输特性。3.对所述的EtherCAT与IPv6数据包转换方法进行软件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模块,首先是EtherCAT数据包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主站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并将属于每个从站的数据分别传输至转换单元;其次是协议转换模块,实现对EtherCAT数据包的协议转换功能,具体包括优先级、地址转换、扩展首部添加,形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最后发送至IPv6网络。4.搭建EtherCAT主从站实验平台。抓取数据包,通过Wireshark对数据包细节进行分析,对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同时对协议转换装置的转换时间、内存占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EtherCAT与IPv6网络协议转换方法,能够有效的将EtherCAT数据接入IPv6工厂骨干网。促进了工业以太网和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并保证了EtherCAT原有的传输特性。本文的研究,对于EtherCAT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贺潮蔓[3](2020)在《《国际网络安全优先要务:促进全球网络安全创新》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网络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因此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不容轻视。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广大人民工作和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确保科技产品和全球网络能够彼此协作,互通有无,且网络安全得到保障,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于2017年6月提交了《国际网络安全优先要务:促进全球网络安全创新》的报告,该篇报告强调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方面的做法及政策,明确了美国国务院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各项工作重点。本文是以该科技类文本为项目语篇的翻译实践报告,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着手,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科技文本的翻译技巧。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进行翻译,力求译文具有忠实性和可读性,以实现期望的翻译效果。希望通过对该文本的翻译研究,能够为我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同时对相关领域的文本翻译有所帮助。

丁煜[4](2020)在《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的不断延伸,低轨卫星网络以其广泛的覆盖面积、相对较低的传播时延、灵活的组网方式与越来越低的卫星发射及使用成本,逐渐从传统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演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的新的主要承载,同时也成为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性管理技术是低轨卫星网络的基础与支撑性技术,其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会话的连续性。在保证功能性外,当前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更侧重于性能的提升,考虑到低轨卫星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如网络拓扑高动态性、卫星对地高速相对运动造成用户的频繁切换等因素使得传统移动性管理技术的时延指标不再满足未来网络中低时延应用的要求。同时,我国低轨卫星网络建设还面临着地面站部署受限的附加限制。因此,以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项目为背景,设计一套适用于低轨卫星网络的低时延移动性管理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阐述了移动性管理技术原理并对其在低轨卫星网络环境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当前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同时指出其不足并明确了本文研究课题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地,本文研究了四种典型的移动性管理协议,详细分析了协议交互机制并对各协议的切换时延指标作了定量分析。分别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移动性管理协议从哪些方面影响了用户的通信时延,并据此总结出低轨卫星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协议时延优化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仿真直观地展示了低轨卫星网络环境下前文总结的问题对四种移动性管理协议下用户端到端通信时延的影响。本文特别针对移动性管理协议时延指标作出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能在无需全球布设地面站的条件下实现对移动用户的分区域位置管理。方案主要创新点包括:1.基于地理位置区的卫星网络分簇设计。该设计增加了卫星网络对地面移动用户的服务时间从而降低了移动用户的切换频率。2.移动用户状态信息簇内共享机制。该机制在缩短协议切换处理耗时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因簇规模过大而导致的地面移动用户信息在簇内过于频繁地同步的问题。3.网络边缘用户“虚切换”机制。该机制避免了因地面管理区与卫星覆盖区不一致导致的网络边缘用户被动切换时会话中断,降低了用户通信时延。4.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架构。能有效解决现有集中式移动性管理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次优路由、单点失败等问题,降低了低轨卫星网络中用户端到端通信时延。同时,为准确描述用户在低轨卫星网络中的行为,本文建立了卫星星群服务时间模型与移动用户会话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方案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数学分析并对协议切换时延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本文在早期开源项目OAI-PMIPv6基础上对源代码进行大量改造、适配与功能添加,实现了本文方案策略并使其能运行于当前Linux开发环境。此外,本文设计并搭建了方案测试与验证网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功能完整性。

王艺锦[5](2019)在《基于IPv6的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物联网传感节点数量正呈爆炸式增长,基于IPv4的全球互联网由于面临地址消耗殆尽、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安全威胁大等制约性问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物联网发展的需求。IPv6能够为物联网提供充足的网络地址和广阔的创新空间,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下一代物联网商业解决方案。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设备在生产时会赋予终生全球唯一的身份标识,在接入IPv6网络时分配通信标识——IPv6地址,面对海量的IPv6传感节点,由单一的组织或机构对其标识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将非常困难。本文在对一系列传感器网络节点标识与IPv6相关标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的分级管理架构,并在实验室设计实现了管理系统原型,解决了众多物联网传感节点设备生产厂商、使用厂商对传感节点标识分散与无序的管理难题,实现了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注册、获取、解析一系列管理功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如下:1.对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相关技术与标准进行研究,选取OID标识作为传感节点的身份标识;分析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需求,提出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分级管理架构,建设基于传感节点标识管理机构与传感节点生产厂商、使用厂商分级管理的标识管理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并定义系统中各元素的功能与角色职责。2.设计并实现了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一级管理系统平台,提供传感节点两种厂商用户进行传感节点OID注册、解析管理功能,以及所管理的服务器信息注册、解析管理功能;基于BIND开源DNS代码,设计实现了支持OID标识解析的域名解析系统,实现传感节点OID与传感节点生产厂商和使用厂商所管理的服务器域名映射,从而根据用户需求基于传感节点OID,寻址传感节点标识二级管理系统平台入口。3.设计并实现了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二级管理系统,搭建了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生产厂商维护的服务器,存储节点OID与传感节点出厂时固有应用属性信息;搭建了IPv6传感节点使用厂商维护的服务器,在IPv6传感网内协同边界网关对传感节点OID与传感节点IPv6地址映射关系进行管理,并基于SNMP协议实现由传感节点OID获取感知信息的功能。4.对搭建的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原型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测试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多级标识管理系统方案合理可行,可实现海量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OID身份标识与其IPv6地址、固有应用属性、动态感知信息的映射,同时用户可通过管理系统客户端入口使用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OID身份标识对节点产品进行查询与追溯。本文部分研究成果已形成标准草案向国家标准委员会提交。

汤梅[6](2019)在《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全面部署IPv6将导致工业互联网受到传统互联网安全隐患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隐患的双重影响。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安全机制的研究上,而安全测试是验证安全机制实现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一个能够有效验证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策略正确实现的安全测试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IPv6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策略,以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机制集合为测试内容制定安全测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完成安全功能的可执行、符合性测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实现安全功能测试。该系统以设备认证、密钥管理、IPSec等安全策略为测试内容,采用XML测试用例导入技术,完成安全测试,输出测试报告。测试验证结果表明,IPv6工业互联网内实施的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设备认证等安全机制符合《工业互联网安全总体要求》的要求,IPSec安全关联机制符合RFC 4301《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的要求,IPSec单播安全机制符合RFC 4304《IP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的要求,密钥管理机制符合GB/T 30269.601-2016《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第601部分: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的要求。2.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用例约简的回归测试方法,验证安全功能修改后的正确性。与G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在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等级第三级安全功能测试中,测试用例约简程度一致,但是在运行代价方面降低了3.7%,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3.开发安全测试服务器,并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6LowPAN网关、6LowPAN节点,现场设备,Modbus等设备共同搭建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对本文提出的方案进行实现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部署的设备认证、密钥管理、IPSec等安全机制均正确实现且符合相应标准;在第三级安全等级测试中,提出的回归测试方案能在覆盖测试需求的情况下,减少了2个测试用例,完成回归测试。

翁健[7](2019)在《基于Hadoop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大数据的聚类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协议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支持IPv6访问的Web网站逐渐成为了主流。Web网站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都会产生相应的网络安全日志,记录着用户的访问行为。实现IPv6网络安全日志的有效分析,深度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潜在信息,不仅可以了解用户的访问行为习惯,还可以发现隐藏的Web攻击行为,从而维护Web服务器系统的安全。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巨大的网络用户流量产生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数据早已达到了TB或PB甚至以上的数据量级别。面对如此海量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大数据,单台主机集中式的日志分析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存储和计算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Hadoop分布式平台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Hadoop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分析系统。该系统旨在完成对大规模Web日志的高效存储管理和快速挖掘分析,尽可能正确区分正常访问和Web攻击,提高Web网站的安全性。本文工作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鉴于单机集中式K-means算法无法有效地处理海量数据,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高效K-means改进算法。先借助最大最小距离法和轮廓系数优化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再基于MapReduce实现改进K-means算法的并行化。(2)提取IPv6网络安全日志中正常访问行为和攻击行为存在较大差异的特征向量,并通过基于MapReduce的高效K-means改进算法构建正常访问的用户行为模型,提高IPv6网络安全日志分析过程中正确区分正常访问和Web攻击的能力。(3)设计并实现基于Hadoop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分析系统及其工作流程。该系统能够有效完成IPv6网络安全日志大数据的分布式收集、存储、预处理和分析,极大地提高了IPv6网络安全日志大数据分析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的K-means算法,本文提出的基于MapReduce的高效K-means改进算法有着更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运行在Hadoop集群上还有较好的加速比和扩展性。本文设计的基于Hadoop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分析系统在识别Web攻击中有着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董镇溪[8](2012)在《IPv6协议在现代网络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下一代网络(NGN: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用来描述下一代电信网络而使用的一个广义概念,其技术和业务快速发展,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展。从OSI模型的第三层意义上讲,NGN概念几乎涵盖所有网络环节:从主干网到城域网直至接入层、用户端,以及复杂的应用业务层。与NGN不同,NGI概念属于计算机学科,NGN多用于电信,两者核心协议同样对IPv6有着很深依赖,NGI并没有严格定义,一般指安全性高、速度快、规模大、方便、及时的下一代互联网。当前,Internet采用最广泛的IP协议是v4版,用户已经习惯了IPv4简单、高效,但同时也认识到IPv4的32位地址空间渐渐变得无法满足需求,IPv4地址空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另外,IPv4存在自身局限性,例如有安全方面的漏洞等,上述原因决定了新IPv6标准诞生必然性,被誉为“互联网末日的挽救者”的新协议应运而生,IETF工作组制定出IPng的协议规范并称为"IP版本6”,即IPv6,成了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协议。它最明显的改进是IP地址数量变得几乎无限。在采用IPV6的情况下,地址空间被耗尽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了。基本上,IPv6的地址空间相当于为地球表面每平方米的面积提供了6.65×1023个地址。此外,还考虑了诸多IPv4中解决不好的问题,例如服务质量(QOS)的改善、v4版中ToS缺陷的改进,协议安全性保障机制的增强,提高了网络整体数据吞吐量,更好地实现了多播功能,并且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目前IPv6协议已经在现代网络工程技术和设备设计中展开试探性开发,并在许多教育网以及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本文基于以上背景,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探讨了现代网络工程中实际设备的网络操作系统(IOS)的配置方法。在对IPv6技术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利用IPv6技术构建现代通信网络,解决当前IPv4网络地址短缺,网络带宽不能满足信息流量增长的需要,以及网络安全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IPv6的技术特点、IPv6路由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各种IPv6过渡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各自适用的应用环境,说明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技术的实际应用,为IPv6技术的推广和更好的应用于现代网络通信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了从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问题,比较双协议站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协议转换(NAT-PT)、ISATAP (Intra-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站内自动隧道寻址协议)等目前较成熟的过渡技术的优缺点,并在Cisco IOS及其它IOS平台下,构造不同的网络拓扑,来应对过渡技术问题。(3)讨论了如何在尽量低的过渡成本下,逐步的由基于IPv4协议的网络平滑过渡到IPv6主导的网络,而不至于影响当前在使用中的网络。本文依据实际应用,结合个人工作环境,客观地陈述个人观点,畅想了在不远的将来NGN带给人们的便捷与高效的生活。

赵锋[9](2011)在《国内外IPv6标准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对IPv6标准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与IPv6标准化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以及在这些组织中IPv6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对目前IPv6标准化工作的成熟度进行了分析总结。

赵锋[10](2010)在《国内外IPv6标准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对IPv6标准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与IPv6标准化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以及在这些组织中IPv6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对目前IPv6标准化工作的成熟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国内IPv6的标准化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IPv6的标准化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IPv6 over AOS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技术发展概况
        1.2.2 国内技术发展概况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协议背景知识简介
    2.1 IPv6 协议简介
    2.2 空间通信环境分析
    2.3 CCSDS-AOS协议简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总体设计
    3.1 部署环境及协议体系设计
        3.1.1 部署环境
        3.1.2 协议体系
    3.2 IPv6 数据包在空间链路上的传输方式
        3.2.1 CCSDS封装服务
        3.2.2 AOS传输帧结构
        3.2.3 系统中的AOS帧结构设计
    3.3 IPv6 over AOS网关需求分析及硬件接口选择
    3.4 系统总体实现的功能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的网关系统模块设计
    4.1 串行接口模块设计
        4.1.1 千兆以太网接口
        4.1.2 千兆光纤接口
    4.2 IPv6 协议层模块
        4.2.1 地址解析
        4.2.2 IPv6 数据包收发
    4.3 发送模块设计
        4.3.1 CCSDS封装
        4.3.2 M_PDU生成模块
        4.3.3 AOS组帧模块
        4.3.4 R-S编码模块
    4.4 接收模块设计
        4.4.1 R-S译码模块
        4.4.2 AOS解帧模块
        4.4.3 解M_PDU模块
        4.4.4 CCSDS解封装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环境搭建
    5.2 基本功能的逻辑分析与测试
        5.2.1 地址解析功能测试
        5.2.2 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5.2.3 系统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therCAT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EtherCAT与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2.1 EtherCAT协议概述
        2.1.1 拓扑结构
        2.1.2 EtherCAT协议栈结构
        2.1.3 帧结构与数据传输方式
        2.1.4 数据流类型与寻址方式
        2.1.5 分布时钟
    2.2 IPv6技术简介
        2.2.1 IPv6首部格式
        2.2.2 IPv6扩展首部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EtherCAT与 IPv6 的转换方法研究
    3.1 协议转换装置整体设计
    3.2 EtherCAT数据包的识别
    3.3 帧格式转换方法
        3.3.1 整网转换方法
        3.3.2 开放模式下的转换方法
    3.4 优先级转换方法
    3.5 IPv6扩展首部的添加
        3.5.1 逐跳扩展首部
        3.5.2 分段扩展首部
    3.6 EtherCAT与 IPv6 地址转换
        3.6.1 32位从站地址转换
        3.6.2 IPv4地址转换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EtherCAT与 IPv6 转换机制实现
    4.1 软件需求
    4.2 软件整体设计
        4.2.1 整网帧格式转换流程
        4.2.2 IPv4首部转换
    4.3 EtherCAT主站Socket分析
    4.4 帧分析模块的实现
    4.5 EtherCAT与 IPv6 优先级转换的实现
    4.6 扩展首部的添加
        4.7.1 EtherCAT从站地址与IPv6 地址转换
        4.7.2 开放模式下IPv6地址转换
    4.8 本章总结
第5章 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主从站平台软件硬件介绍
        5.1.1 硬件介绍
        5.1.2 软件介绍
        5.1.3 验证平台的搭建
    5.2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测试
        5.2.1 优先级与流标识的转换测试
        5.2.2 地址转换测试
        5.2.3 扩展首部添加测试
        5.2.4 整网帧格式转换
    5.3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性能测试
        5.3.1 协议转换时间测试
        5.3.2 资源占用测试
        5.3.3 协议转换的功能对比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3)《国际网络安全优先要务:促进全球网络安全创新》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材料介绍
    1.2 翻译材料文本特点
第二章 翻译指导理论
    2.1 翻译目的论概述
    2.2 翻译目的论与科技英语翻译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翻译理论准备
        3.1.2 翻译工具准备
        3.1.3 平行文本阅读
    3.2 译中操作
        3.2.1 翻译计划
        3.2.2 翻译步骤
    3.3 译后审校
第四章 文本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
        4.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4.1.2 词性转换
    4.2 句法层面
        4.2.1 被动句
        4.2.2 从句
        4.2.3 长难句
    4.3 篇章层面
        4.3.1 连贯性
        4.3.2 衔接性
第五章 结论
    5.1 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与反思
    5.2 翻译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原文)
附录 B (译文)
附录 C (专业术语)
致谢

(4)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1.2.2 低轨卫星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时延优化面临的问题
    2.1 移动性管理技术
        2.1.1 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2.1.2 几种典型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简介
        2.1.3 具体移动性管理协议切换时延分析
    2.2 移动性管理技术时延优化面临的问题
        2.2.1 移动性管理协议对用户通信时延的影响
        2.2.2 问题总结
        2.2.3 仿真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
    3.1 低轨卫星网络组成
    3.2 现有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分析
    3.3 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CBLS-DMM
        3.3.1 系统架构
        3.3.2 系统功能划分
        3.3.3 方案流程详述
        3.3.4 针对网络边缘用户的“虚切换”机制
    3.4 方案建模与关键问题分析
        3.4.1 方案建模
        3.4.2 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3.5 协议切换时延分析
        3.5.1 用户状态更新时延
        3.5.2 用户状态簇内同步时延
    3.6 方案仿真与分析
        3.6.1 仿真流程及参数设定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Linux的 CBLS-DMM方案实现
    4.1 方案实现
        4.1.1 框架概述
        4.1.2 关键信令消息格式设计
    4.2 基础准备工作
        4.2.1 Linux内核简介
        4.2.2 Linux内核裁剪
        4.2.3 Linux内核编译与安装
        4.2.4 源码移植工作
    4.3 方案测试运行
        4.3.1 实验环境设计
        4.3.2 程序运行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IPv6的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物联网标识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物联网标识体系研究现状
        1.2.2 我国物联网标识体系建设现状
        1.2.3 我国传感器网络标识标准建设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IPv6的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2.1 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相关技术
        2.1.1 IPv6通信标识技术
        2.1.2 传感节点设备标识技术
    2.2 IPv6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需求分析
    2.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3.1 系统角色分析
        2.3.2 传感节点OID设计
        2.3.3 系统功能框架
        2.3.4 系统网络框架
    2.4 系统硬件平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感节点标识一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传感节点标识一级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3.2 角色权限控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3.3 标识注册管理功能设计实现
        3.3.1 标识注册管理流程
        3.3.2 标识注册信息内容
        3.3.3 标识注册管理功能实现
    3.4 传感节点OID与厂商IPv6地址映射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3.4.1 OID-DNS原型系统设计
        3.4.2 基于BIND的OID-DNS解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3.5 基于Web服务的传感节点标识一级管理系统人机交互界面
        3.5.1 系统登录界面
        3.5.2 系统管理功能界面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感节点标识二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传感节点标识二级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4.2 传感节点应用属性解析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4.2.1 传感节点应用属性信息内容
        4.2.2 传感节点应用属性信息解析管理功能实现
    4.3 基于SNMP的传感节点标识解析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4.3.1 基于SNMP的传感节点标识解析子系统架构设计
        4.3.2 传感节点IPv6地址接入功能设计
        4.3.3 协议消息转换与感知信息获取功能设计
        4.3.4 基于SNMP的传感节点标识解析子系统实现
    4.4 基于Web服务的传感节点标识二级管理系统人机交互界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IPv6 的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系统验证与测试
    5.1 测试环境和工具
        5.1.1 测试环境
        5.1.2 测试工具
    5.2 功能验证与测试结果
        5.2.1 系统角色权限控制功能验证测试
        5.2.2 OID与IPv6地址映射功能测试
        5.2.3 传感节点应用属性信息解析管理验证测试
        5.2.4 传感节点感知信息解析管理验证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研究现状
        1.2.2 安全测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安全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
        2.1.1 安全威胁
        2.1.2 安全需求
        2.1.3 安全模型
    2.2 安全测试理论
        2.2.1 安全策略
        2.2.2 安全测试相关标准
        2.2.3 安全测试策略
    2.3 安全测试方法
        2.3.1 常规测试方法
        2.3.2 基于模型的测试
        2.3.3 渗透测试
        2.3.4 模糊测试
        2.3.5 回归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设计
    3.1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3.1.1 需求分析
        3.1.2 安全测试系统的设计概述
        3.1.3 安全测试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3.1.4 安全测试系统的总体架构
    3.2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详细设计
        3.2.1 安全测试系统工作流程
        3.2.2 安全测试服务器功能模块设计
    3.3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抽象测试集
        3.3.1 安全抽象测试集设计过程
        3.3.2 抽象测试集的结构和形式化描述
        3.3.3 基于XML的测试用例导入
    3.4 典型安全功能测试用例
        3.4.1 数据完整性测试用例
        3.4.2 数据保密性测试用例
        3.4.3 数据新鲜性测试用例
        3.4.4 设备认证测试用例
        3.4.5 IPSec安全关联测试用例
        3.4.6 IPSec单播安全测试用例
        3.4.7 密钥管理测试用例
        3.4.8 边界访问控制测试用例
    3.5 回归测试
        3.5.1 回归测试需求分析
        3.5.2 相关定义
        3.5.3 方案描述
        3.5.4 覆盖率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实现
    4.1 验证方案
    4.2 系统搭建
        4.2.1 硬件平台
        4.2.2 软件平台
        4.2.3 系统搭建
    4.3 基于XML测试用例导入
    4.4 IPv6 工业互联网安全功能测试验证分析
        4.4.1 数据完整性测试
        4.4.2 数据保密性测试
        4.4.3 数据新鲜性测试
        4.4.4 设备认证测试
        4.4.5 IPSec安全关联测试
        4.4.6 IPSec单播安全测试
        4.4.7 密钥管理测试
        4.4.8 边界访问控制测试
    4.5 回归测试分析
        4.5.1 测试用例约简
        4.5.2 方案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7)基于Hadoop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大数据的聚类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日志分析研究现状
        1.2.2 基于分布式的日志分析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相关技术
    2.1 Hadoop相关技术
        2.1.1 HDFS
        2.1.2 MapReduce
    2.2 聚类分析
        2.2.1 聚类分析
        2.2.2 聚类常用评价指标
    2.3 Web安全日志挖掘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MapReduce的高效K-means改进算法
    3.1 传统K-means算法
        3.1.1 K-means算法基础
        3.1.2 常用距离度量方法
        3.1.3 K-means算法的不足
    3.2 基于MapReduce的高效K-means改进算法
        3.2.1 传统K-means算法的改进
        3.2.2 改进K-means算法的并行化
    3.3 改进K-means算法的对比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总体架构
        4.1.2 系统工作流程
    4.2 日志收集
    4.3 日志预处理
        4.3.1 数据清洗
        4.3.2 特征值提取
        4.3.3 特征值量化
    4.4 日志分析
        4.4.1 统计分析
        4.4.2 聚类分析
    4.5 结果展示
    4.6 本章小结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Hadoop集群部署
        5.1.1 集群拓扑
        5.1.2 Hadoop集群搭建
    5.2 实验数据集准备
    5.3 算法在Hadoop集群中的性能测试
        5.3.1 加速实验
        5.3.2 扩展实验
        5.3.3 规模实验
    5.4 系统性能评估
        5.4.1 统计分析实验
        5.4.2 聚类分析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IPv6协议在现代网络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主要工作
    1.3 理论意义
    1.4 本文课题预期目标
第2章 IPv6协议实际需求分析
    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1 国外IPv6进展现状
        2.1.2 国内IPv6发展状态的透视
        2.1.3 国内发展IPv6的驱动力
    2.2 国内IPv6发展策略和前景
        2.2.1 中国IPv6发展前景分析
        2.2.2 IPv6协议迅猛的发展趋势
        2.2.3 Wi-Fi对IPv6的依赖性
        2.2.4 国内电信运营商面对IPv6的态度
        2.2.5 国内网络设备厂商发展IPv6设备的动力分析
    2.3 IPv6的标准化进程
        2.3.1 网络类标准
        2.3.2 应用类标准
        2.3.3 过渡类标准
        2.3.4 安全类标准
        2.3.5 资源类标准
第3章 IPv6路由及过渡阶段主要技术分析
    3.1 下一代网络建设重点在于平滑过渡
    3.2 协议过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节点类型
    3.3 协议过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址类型
        3.3.1 兼容IPv4的地址(6over4地址)
        3.3.2 IPv4映射地址
        3.3.3 6to4地址
        3.3.4 ISATAP地址
        3.3.5 TEREDO地址
    3.4 当前主流IPv6路由协议
        3.4.1 RIPng路由协议
        3.4.2 OSPFv3
        3.4.3 IS-IS
        3.4.4 BGP4+
    3.5 IPv4与IPv6网络的互联技术
        3.5.1 手动隧道
        3.5.2 自动隧道
        3.5.3 GRE隧道
        3.5.4 ISATAP隧道
        3.5.5 6TO4隧道
        3.5.6 6over4燧道
        3.5.7 Teredo隧道
    3.6 IPv4与IPv6网络的互通技术
        3.6.1 NAT-PT技术浅析
        3.6.2 NAT-PT的几种类型
第4章 IPv6协议配置实现方法
    4.1 双栈路由器的配置
    4.2 CiscoIOS配置IPv6 Over IPv4隧道的配置
    4.3 双栈设备静态地址配置
        4.3.1 使用EUI-64格式配置静态地址
        4.3.2 配置接口MTU
    4.4 6to4隧道实现
    4.5 Redhat系统下IPv6静态配置及默认网关的设置
        4.5.1 IPv6地址的静态配置
        4.5.2 静态默认网关设置
    4.6 NAT-PT技术在Cisco IOS的实现
        4.6.1 在Cisco IOS上配置NAT-PT
        4.6.2 动态地址池的NATPT在Cisco IOS上的实现
        4.6.3 基于端口的NATPT配置在Cisco IOS上的实现
    4.7 NAT-PT在华为IOS的实现
        4.7.1 静态NATPT配置在华为交换机上的实现
        4.7.2 动态NATPT配置在华为交换机上的实现
        4.7.3 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下IPv6的配置
第5章 过渡隧道技术的分析总结
    5.1 各种隧道技术分析总结
    5.2 NAT-PT总结分析
第6章 IPv6应用前景展望
    6.1 移动终端业务
    6.2 新智能终端的应用
    6.3 网络在线游戏产业
    6.4 在Wi-Fi网络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国内IPv6的标准化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IPv6 over AOS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董晓臣. 河北大学, 2021(09)
  • [2]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邴群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3]《国际网络安全优先要务:促进全球网络安全创新》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贺潮蔓.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4]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D]. 丁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基于IPv6的物联网传感节点标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王艺锦.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6]IPv6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系统研究[D]. 汤梅.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7]基于Hadoop的IPv6网络安全日志大数据的聚类分析与应用[D]. 翁健.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IPv6协议在现代网络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董镇溪. 山东大学, 2012(02)
  • [9]国内外IPv6标准进展[A]. 赵锋. 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10]国内外IPv6标准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 赵锋. 现代电信科技, 2010(08)

标签:;  ;  ;  ;  ;  

中国IPv6标准化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